志愿者服务保障

2024-11-22

志愿者服务保障(共12篇)

志愿者服务保障 篇1

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的资金保障措施

汽车站各科室:

为了让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能够更好的开展活动,帮助更多的人,必要的、充足的资金保障是开展活动的基础,经站领导研究决定,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的资金保障措施如下:

一、资金的来源:

由汽车站活动经费出一部分,向局机关申请拨付一部分的方式,保证志愿者服务队的资金。

二、资金的使用:

1、各类慰问活动的资金支出。

2、各类学雷锋活动的会务费

三、加强资金保障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对于“推进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活动的各项内容,要纳入到预算中,拨出专项资金用于开展学雷锋活动。同时,积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积极争取社会资金,为学雷锋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科右中旗巴彦呼舒汽车站

2013年3月10日

志愿者服务保障 篇2

“国家汉语教师中国志愿者计划”自2003年在菲律宾开展试点, 经教育部批准于2004年正式启动实施了“国际汉语教师中国志愿者计划”, 至今已经走过了7年的历程。国家汉办每年选派高校应届毕业生、在读研究生赴国外从事汉语教学, 七年来, 汉语教师志愿者工作得到了蓬勃发展, 截至2012年4月, 国家汉办已累计向95个国家派出汉语教师志愿者1.4万多人次。这些汉语教师志愿者奔赴海外, 在国外汉语教师师资力量极其缺乏的情况下, 如雪中送炭, 大大缓解了海外汉语师资力量短缺的燃眉之急。汉语教师志愿者在世界各地教授中文, 推动了汉语国际化的进程, 传播了中国文化。

完善的志愿者保障机制, 是汉语教师志愿者计划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汉语教师志愿者保障机制主要涉及志愿者派出前、志愿者服务期间, 以及志愿者回国后的保障三个方面。目前, 汉语教师志愿者在派出前和服务期间都有了相对健全的保障体系, 但在志愿者归国保障机制方面存在着一些不足。而对于服务于海外的志愿者来说, 他们回国以后的保障和发展是志愿者最关心的问题, 因此解决好志愿者回国以后的保障, 为志愿者解决后顾之忧, 是汉语教师志愿者在国外志愿服务顺利完成的保证, 也关系着汉语教师志愿者项目的长远发展。本文基于我国汉语教师志愿者归国保障机制的现状, 借鉴了“美国和平队”归国志愿者保障机制的优秀经验, 对我国汉语教师志愿者归国保障机制的完善提出了相关建议。

二、汉语教师志愿者保障机制现状

随着汉语教师志愿者项目工作经验的从无到有, 汉语教师志愿者保障机制经历了一段较长的探索过程, 逐步得以完善。自2004年以来, 国家汉办多次对志愿者的保障进行了调整, 2004年3月施行《“国际汉语教师中国志愿者计划”实施方法》, 2006年5月施行《国际汉语教师中国志愿者待遇暂行规定》, 2007年9月施行《国际汉语教师中国志愿者出国待遇暂行规定》, 2008年9月施行《汉语教师志愿者生活待遇管理方法》 (代拟稿) , 2009年1月1日开始执行《汉语教师志愿者工作管理办法》。国家汉办出台的这些相关规定, 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汉语教师志愿者在派出前和服务期间的福利保障, 但在汉语言教师志愿者归国保障方面的规定虽有从无到有, 但缺乏强制力度, 是否执行完全取决于地方政府和各高校自身。2012年4月26日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赴国外担任汉语教师志愿者服务期满相关工作的通知》, 为汉语教师志愿者归国保障的执行提供了制度的保障。目前, 对于汉语教师志愿者归国保障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户口、档案、学籍等方面的保障

派出前为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的, 可根据自己的意愿, 将户口和档案保留在原就读高校或转回家庭所在地。服务期满考核合格者, 一年内落实了就业岗位的, 可参照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 凭用人单位录 (聘) 用证明, 向原就读高校申请办理就业报到手续。对于派出前已经被录取为硕士研究生的应届高校毕业生或在读研究生的, 所在高校应为其保留入学资格和学籍。

2.优先录取为教师

服务期满考核合格, 申请国家公派出国教师、孔子学院专职教师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申请各地、各校教师岗位且符合要求的, 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

3.继续教育的机会

汉语教师志愿者服务期满考核合格, 申请国家公派出国留学项目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毕业生到海外志愿服务2年以上, 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 服务期满后3年内报考硕士研究生, 初试总分加10分, 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三、“美国和平队”志愿者归国保障机制分析

诞生于1961年的美国和平队, 至今已有52年的历史, 美国和平队在提高美国软实力、改善美国外交形象、培养人才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和平队在发展过程中, 在和平队志愿者保障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保证了和平队经受了不同历史时期的考验, 长期稳定发展。

1.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指导

和平队的回归志愿者服务办公室通过地区招聘办公室为志愿者提供与工作、教育相关的就业或申请协助。和平队的官方网站设立了专门的热线板块 (hotline) , 每个月发表两次在线的新闻信, 为归国志愿者提供就业和继续教育的信息, 并赞助不定期的事业发展座谈会, 还会为招募和平队归国志愿者的公司举办专场招聘会。

2.获得联邦政府的就业机会

完成两年服务的志愿者会获得一年的联邦政府就业优先权。这意味着如果志愿者符合岗位的最低要求, 那他就可以优先获得这个工作机会。根据美国1980年的数据, 10万名归国和平队队员中有15%是在联邦政府的国内或者国外机构任职。

3.继续教育的机会

目前, 和平队为志愿者提供“国际硕士”和“和平队研究员”两个项目。国际硕士项目提供将硕士学位和和平队服务整合的机会。申请该项目的学生被录取以后, 可以在学校服务一年, 然后在和平队相关项目到海外实地工作两年, 最后拿到硕士学位。目前, 每年将近600名学生在90多个不同的海外服务项目中完成他们同和平队合作的硕士学位。“和平队研究员项目”为回国的志愿者提供高等学位的奖学金或学费减免, 凡是参加过和平队的回国志愿者在任何时间都可以申请“和平队”研究员项目。

4.延期偿还学生贷款

和平队志愿者可以在几个联邦贷款项目中延迟返还学生贷款, 比如Stafford、Perkins, 一些商业贷款也可以在和平队服务期间延迟偿还。办理Perkins贷款的志愿者还能享受贷款部分减免。和平队的志愿者在服务的前两年, 当完成365天的服务后, 就可以抵消15%的Perkins贷款。在第三和第四年, 每学期末20%的贷款可以抵消。因此, 四年的和平队服务可以为志愿者抵消70%的贷款。

四、完善汉语教师志愿者保障体系的建议

1.回国职业发展的保障

国家汉办应针对归国汉语教师志愿者的优势, 为汉语教师志愿者拓宽回国以后的就业途径。加强与人才市场的合作, 建立信息平台, 为志愿者提供相关的就业指导和就业信息, 为有意聘请归国志愿者的企业召开专场的招聘会。组织开展支持职业发展的研讨会, 每期根据一定主题邀请专家演讲, 配置个人职业发展顾问, 组织志愿者与前辈交流经验, 解决归国志愿者在职业发展方面的困惑。在报考公务员及事业单位方面也应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

2.拓宽继续教育的机会

目前, 归国的汉语教师志愿者在报考研究生方面得到了政策上的优惠, 就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也可以把汉语教师志愿服务作为海外实习获得相应的学分。但这仅仅局限在一个方面。国家汉办一方面应建立专项的奖学金, 为志愿者升学、进修提供资金支持, 另一方面应加强与国内大学的合作, 为有优秀表现的回国志愿者减免部分学费。

3.学生贷款的偿还

目前, 对于贷款的偿还, 国家汉办还没有相关的福利规定。而且很多学校在派出应届本科生的时候, 都要求志愿者在出国以前提前偿还学生贷款, 才能办理相关的派出手续。国家汉办及相关部门应该为派出志愿者解决学生贷款的问题, 比如延期还款, 或者减免利息及部分贷款。

汉语教师志愿者归国保障体系的建立, 关系着在一定时期内志愿者人才资源的发掘。健全的志愿服务长效工作机制, 不仅可以提高志愿服务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提高汉语教师志愿者的服务热情, 而且能推动青年志愿服务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应当参照国外的志愿者工作经验, 逐步为汉语教师志愿者提供完善的归国优惠政策和福利保障,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汉语教师志愿者队伍的长效稳定的发展。

摘要:汉语教师志愿者奔赴海外, 在世界各地教授中文, 传播中国文化, 满足了国际社会对于汉语学习的要求, 推动了汉语教育的国际化进程, 对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完善的志愿者保障机制, 是汉语教师志愿者项目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但目前, 在志愿者归国保障机制方面存在着一些不足, 参考其他国家志愿者保障的优秀经验, 完善汉语教师志愿者保障机制是保证汉语教师志愿者项目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汉语教师志愿者,和平队,归国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吕杰.新视角下的思考——略论“和平队”对于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启示[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 (7) .

[2]胡玉霞.新视阈下的美国和平队评析[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10, (10) .

志愿者服务保障 篇3

关键词:应急志愿服务;法律保障机制;建设

一、应急志愿者服务法律保障的必要性

应急志愿者服务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志愿者服务。应急志愿服务理念与志愿服务理念不分离。一般来说,志愿工作是指任何人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自愿在没有任何物质报答的情况下,为社会服务的进步而提供的服务。应急志愿者服务的概念目前虽然没有明确的一个界定,但是近年来我国应对的多起突发事件中多次使用。汶川地震以后应急志愿者服务的管理机制和法律保障机制引起了各界的高度关注。全国各地纷纷建立自己的应急志愿者队伍,起草应急志愿者服务的专门地方性法律法规,用以规范应急志愿者服务活动及保障应急志愿者的权益。

二、我国的应急志愿服务保障机制现状及不足

我国志愿服务还存在很多法律方面的局限性:志愿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情况时有发生;缺乏相关的制度保障志愿服务活动;有些单位、组织出现将志愿者等同于廉价劳动力的现象和利用志愿者名誉从事以营利为目的活动的情况;一些不具备条件的组织,随意进行志愿活动,侵犯了志愿者的合法权益。因此,多年来,社会各界一直致力于推动相关国家立法的发展,每年的两会也有更多的议案,提案呼吁为志愿服务立法因此多年来,应急志愿者在灾难发生时将本着高效、迅速地防止灾害继续扩大,最可能多地降低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对生态的破坏,进行突发事件应对工作要本着预防伤亡和灾害的扩大化原则,依据事件本质问题的差别,建立事件处理前期、中期、后期的处理法子和途径,以及应急救援物资的准备。

(一)立法方面的滞后性

现阶段关于我国应急志愿者的专项立法现在没有,虽然自从5.12汶川大地震之后掀起了全国各地地方性立法的浪潮,各地纷纷出台了一些应急志愿者服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但是很多地方的出台的法律规范明显层次太低,这些法律规范普遍存在规范不全面、适用性不强等特征。学术界对于是否应该制定全国性的统一立法来规范志愿服务、志愿者参与应急救援活动应遵循何种依据仍然没有达成一致。民间对于这一领域立法现状并没有太多的了解与关注,所以对立法现状也不清楚,呼吁立法的民间声音也比较少。这种立法现状和这样的研究现状与志愿者日益增多的参与突发事件服务的发展趋势与社会对于应急志愿者服务的迫切需求是不相符合的。

危机频发的当今时代,不论是防患于未然还是实际应对,应急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刻不容缓,对于应急志愿者应对突发事件的作用要求都在逐渐提高,社会各界对于应急志愿者队伍的关注度和期待值持续上升,然而在立法方面的现状确实不容乐观确实空白,由于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来规范这一事业的发展,应急志愿者服务队伍的建设和工作常常出现一些盲目与混乱。

(二)组织管理方面的混乱性

我国的应急志愿者服务没有一个统一的组织管理指挥领导中心,在服务中缺乏统一指挥势必会降低志愿者服务的效率,对各项工作的开展产生阻碍,造成各种资源的浪费,甚至因为管理混乱使灾区的情况雪上加霜。没有统一组织的志愿者们开展的志愿服务工作分配不平衡以及志愿者们没有明确的目标,在以往的经历中很多志愿者在中心区域扎堆,不但无用武之地还占用灾区物资。而其他一些有切实需要的地方却没有人去服务。并且各个不同组织的志愿者以及自发参与的志愿者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协调机构而容易在工作中产生分歧,对志愿服务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很多自发参与的志愿者专业技能比较低,目标不明确,没有发挥出实际的作用。

三、应急志愿者服务法律保障机制的完善

(一)法律保障的完善

1.法律的救济机制

我国目前还没有就如何开展和完善志愿者工作建立统一完善的法规,没有专门的法律来规范和保障志愿者的权利。只是一些法律中零散的规定了几条针对应急救援措施和中央的一些政策提倡志愿者活动。随着志愿事业的发展和志愿服务理念的普及,各级政府意识到实现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因为在全国各地的立法过程并不统一,同时全国目前没有一部统一的法律规定出现了各地分头立法的情况,但是依然没有一个科学和相对完善的法律体系。当志愿者的合法权利收到损害时应当如何去进行权利的救济需要明确规定。

2.法律实施机制和法律监督机制

法律实施机制是指法律实施体系中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及其对法律实施系统所起的作用,尤其是指法律实施系统各构成要素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法律实施是实行法律,建立和完善应急志愿者服务法律体系的关键所在,法律实施机制的实现的充分条件是建立立法的公众参与制度,健全的法律强制执行机制是实现法律激励功能的必要条件。应急志愿者专项立法,明确应急志愿者的权利与义务,建立完整的信息资料库将志愿者纳入统一的管理机制中。突发事件中需要服务的对象一般都是急需帮助的弱势群体,但是现实生活中有志愿者利用志愿者为社会做出的贡献,为自己大开方便之门,甚至出现过志愿者以个人荣誉影响力到处耀武扬威,进行诈骗敛财的行为。志愿者是人们的救星,是生命的希望,所以志愿者队伍的工作态度、优良作风关系重大,为了保障志愿者服务的质量,增强志愿者服务的时效性需要通过对志愿者的义务作出规定,明确作出志愿服务所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志愿者们不但要遵守一定的志愿服务原则还要接受全社会监督。这种监督有舆论监督和法律监督,但主要强调法律监督方式。法律在保障志愿者服务权利的同时也明确志愿者应当履行的义务,以及违反义务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二)组织管理保障的完善

政府强大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资源调配能力以及号召力影响力是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无可比拟的,在突发事件的应对中唯有政府的主导参与才能高效的完成职责。

1.政府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主导力量与法定主体地位的明确

有关法律规定:“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这一“统一领导”的应急体制明确了政府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主导力量与法定主体。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第 9 条规定:“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其办事机构及具体职责由国务院规定。”明确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应急行政领导机关是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政府代表公共利益,为人民消灾谋福,维护公共安全、进行治安管理是政府的法定职责,当突发事件来临时,政府具备领导全社会力量应对危机的最强能力,和最先进、最强大的资源。所以政府理所应当的成为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主导力量与总指挥。政府机关理应要积极履行职责,号召和指挥所有可能的力量去参与和完成这一工作。成为应急救援工作的核心力量,使应急救援力量能发挥最大的实效。

2.行政应急性与突发事件的特点赋予了行政应急权的巨大优先性

“应急性原则是现代行政法治原则的重要内容,指在某些特殊的紧急情况下,出于国家安全、社会秩序或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机关可以运用紧急权力,采取必要的对行政相对人合法权利带来限制和影响的措施来应对紧急情况 ”应急性原则改变了日常法律确定的国家机关与公民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赋予了行政权力在应急法制中的巨大的优先性与权威性,这使应急权力的优先性与紧急处置性是公共应急法制的重要特征。英国思想家洛克曾经把行政紧急权力称为“行政特权”。

应急志愿服务的组织保障:因为应急响应组织的有序需求,应急组织的应急响应意义极其重大。通过志愿服务组织提供应急志愿服务的志愿者,因为专业的组织和管理,这样更有利于有序的救援工作。使志愿服务与实际更切合。受过专业培训的志愿者具有专业应急知识,强大的心理素质、更强的基本技能和应对能力,所以比自发的个人志愿者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中更加受欢迎。出于这些问题的考虑,组织化保障是加强应急志愿服务保障的重要内容。从立法的功能与政府的职能出发,可就政策引导度保障两方面内容进行规定:

(1)政策引导:国家通过宣传、激励等方式鼓励和引导公民参与组织化的志愿者服务。公民自由决定参与志愿服务,但国家鼓励公民参与应急志愿服务组织。通过国家政策的引导,以实现有组织的应急志愿服务和有序的保障。

(2)制度保障: 建立组织和志愿服务接待服务,自愿参与志愿服务的管理,属于紧急志愿服务的非常紧急状态,由于巨大的破坏性,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的损失比较大,需要投入除专业应急志愿者服务队伍以外的民间自发志愿者的加入来保障救援力量的充足。由于在时间上具有紧迫性,在空间上具有高危险性,以及后续事件的不可预测性,要求救援志愿者服务工作一定要快速有效的展开,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最好的效果。不可否认政府的突发事件应对的能力以及组织号召力是最为强大的。所以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参与应急志愿服务工作时,应当接受突发事件发生地的人民政府和其他应急管理机构的统一指挥、安排和管理。

综上所述,应急志愿者服务的法律保障机制对于应急志愿者服务的发展进步和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都意义重大,法律保障机制的完善将推动整个志愿者服务事业的发展壮大,使我国处理突发时间的能力得到大力的提高,为提高政府公信力加分。也能提高我国公民对于志愿者服务的关注度与认可度,有利于公众的参与和志愿者服务队伍的建设。弘扬我国和谐文明、有爱心、无私奉献的传统精神。

参考文献:

[1]高艳荣.我国应急志愿服务管理机制研究[J].社会民生,2015(07)

[2]吴靓宇.论志愿服务中的法律问题及其对策[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6)

[3]丁丽红.论应急志愿服务法律制度的建立[D].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3

[4]莫于川,梁爽. 关于完善中国的应急志愿服务法律保障体系之管见[J].北京:2011(3)

作者简介:

董潇丽(1979.2~),女,河南许昌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民商知识产权法。

志愿者服务保障 篇4

2. 志愿服务是一种生活方式。

3. 争做新时期雷锋式的青年志愿者。

4. 真情回报—献血是一种健康的储蓄。

5.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做一名快乐的志愿者。

6. 与文明同行,与绿色相伴,倡导公德,美化城市

7. 与时俱进跟党走,开拓创新献青春

8. 有我 有奉献;有爱 有精彩

9. 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

10. 用我的努力,换取您的微笑.

11. 用爱心播撒阳光,用高尚践行平凡

12. 以英雄为楷模,学好本领服务社会。

13. 以英雄为榜样,做党的忠诚卫士。

14. 一点一滴做起,传扬烈士精神。

15. 养成良好习惯,争做文明市民。

16. 寻雷锋足迹,扬志愿精神。

17. 学习雷锋精神,参与志愿服务,共建美好家园。

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志愿服务策划书 篇5

四月份是院里的心理健康月,为了积极四月份的活动主题,秉承 “爱心助人、公益务实”的系训,我部门特此联系了长沙市孟妈妈青护园,并在青护园园长的孟阿姨以及青护园的工作人员,我们与长沙市流浪儿童站建立了一定的联系。

流浪儿童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国家高度关注、重点保护的一群儿童,为了他们能够健康的成长、生活,国家曾一度提出对他们进行教育、给予帮助等一系列方针。

有了以上的基础,有孟妈妈青护园的鼎力支持,再结合本月的活动主题,我部门特此策划了本次以“心连心、共同走向明天”为活动主题,并以长沙市流浪儿童站的孩子们为服务对象的一次志愿心理辅导。这个活动也正是我系学子展现爱心的最佳时节,心连心的互动交流既帮助了许多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也在不知不觉中增进了我们自身的素养。收益匪浅!

二、活动预期目标

1、可以帮助长沙市流浪儿童救助站的孩子找到自己的归属感,远离孤独与寂寞;

2、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及时的发现孩子们的心理问题,并加以合适的方法进行辅导;

4、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我们大学生的德行素质的发展,培养自己的爱心;

5、更进一步的深化自己的“助人自助”的理念

三、活动主题

“心连心-----共同走向明天”志愿心理辅导

四、主办单位

长沙市孟妈妈青护园

长沙市流浪儿童站

五、承办单位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工作系学生会青年志愿者服务队

六、活动对象

长沙市流浪儿童站的孩子们

七、活动指导老师

长沙市孟妈妈青护园孟繁英阿姨

社会工作系心理专干张春华老师

社会工作系心理顾问吴志勇老师

八、活动时间

二〇一〇年四月六日——四月二十八日

九、活动内容

我部门------青年志愿者服务队需申请邀请我系心理专干张春华老师和吴志勇老师来协助本次活动,也将号召学心理咨询的同学积极踊跃的参与到本次活动中。相信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配合下,一定会给流浪站的儿童们以最大的心灵抚慰。

十、活动过程

(一)宣传与准备阶段

1、请宣传部帮忙打板宣传本次活动;

2、召开各班班长会议,并请各班班长帮忙在本班级内部的宣传;

3、下班级宣传,晚自习在各班级由我部门成员分组进行宣传与讲解,重点在于心咨班的学生;

4、将心理辅导老师与同学们在必要时进行分组以方便为那里的孩子们授课;

5、先联系孟妈妈青护园以及长沙市流浪儿童救助站,并与他们商量好此次活动的大致过程;

(二)活动实施过程

1、将长沙市流浪儿童站的孩子们安排好,等待老师们的到来;

2、破冰游戏:由志愿者带领儿童站的孩子们做破冰游戏,活跃整个场地气氛,使整个活动在一个活跃又轻松地氛围中展开,让孩子们与老师和同学们尽快熟悉;

3、请本次活动的指导老师兼顾问,针对儿童站的孩子们可能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做一些指导(也可以是讲座的形式)

4、中场休息环节:中场游戏,活跃气氛,为接下来的活动做铺垫;

5、互动环节: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向老师和志愿者提出一些问题,并请老师给予指导;

6、自由活动环节:孩子们可以自由的和老师和志愿者们聊天,也可以咨询一些心理方面的问题。

(三)活动结束总结阶段: 分享

1、请老师为我们讲述此次活动的一些心得;

2、请部分愿意分享自己经验的同学可以一起和我们做个交流会;

3、全系师生对此次活动做一个评价和总结。

十一、活动注意事项

1、部分流浪儿童们由于长时期的孤独,不愿接受此次活动;

2、有些儿童可能会产生胆怯、害羞心理,有问题也不敢提;

3、在辅导流浪儿童的过程中部分同学或许会解决不了孩子们的问题;

4、系里心咨班的同学或许积极心不高、参与程度不高;

5、人力、物力、财力方面会有一些消损,应注意好经费预算。

十二、备注

1、应急小组,协助的工作部门,负责活动现场的各种突发情况;

2、尽量别浪费,合理的利用每一样物品,无需购买的就不买,各部门可以相互借用东西达到节省的目的;

3、到会时间要及时,各个干事各司其职,在工作期间切忌把私事公办,影响工作效率。

十三、活动预期效果

1、可以帮助孩子们解决困惑自己内心的问题,为孩子们以后的发展作出努力;

2、希望可以通过此次活动能够与孟妈妈青护园和长沙市流浪儿童站建立一个长期的良好的关系,定期的为他们提供志愿服务;

3、更进一步的践行“爱众亲仁、博学笃行”的校训,秉承“爱心助人、公益务实”的系训,同时可以更好更多的服务有需要的人群;

4、希望可以通过此次活动,能更加深化同学们的理论知识,理论联系实际,从而促进自己更好的学习;

5、希望在这次活动中,体现出同学们的激情与风采,在这美好的大学阶段留下最美好记忆。

志愿者服务 篇6

2014年3月28日,为了弘扬雷锋精神,践行志愿者服务。12动科党支部阳光服务团队举办的学习雷锋,走进宿舍,为同学服务志愿者活动又成功的帮助同学们解决了实际困难。

12动科党支部阳光服务团队在宿舍走访中及时发现同学们的问题,做好记录。华山3栋609宿舍阳台窗户破碎,在宿舍管理委员会保修很久,一直没得到解决。阳光服务团队发现问题以后,第二天就派成员前往查看,便提出解决方案。

阳光团队成员带着齐全的“专业设备”,来到宿舍后仔细检查了窗户的破碎情况,随后帮助拆卸剩余碎玻璃,测量好玻璃尺寸,并承诺两天之内便可安装完成。随后一天团队成员朱佳凌,于谦,廖炯辉等人便来到宿舍开始安装。在阳光服务队成员的辛勤劳动下,609宿舍窗户又重新焕发光彩。

在这次活动中,动科阳光服务团队热情十足,充分发扬了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的雷锋精神,给广大动科学习做了一个好榜样!成员们表示此次活动不仅充实了大家的课外生活,提高了同学间的互信与合作,更发挥出了大学生志愿者为他人服务的热情,引领了学习雷锋做好榜样的新潮流。

志愿者服务保障 篇7

一、文化志愿者的含义

文化志愿者是指不收取物质报酬, 自愿为公众提供公益文化服务或者帮助的人。他们是志愿者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专业性更强, 强调公益文化艺术服务。

二、文化志愿者产生的原因

文化志愿者的出现有其特定的经济、社会和文化背景。我国经过改革开放已经进入小康阶段, 生活富裕、物产丰沛为文化志愿服务提供了物质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 推动了文化志愿服务的繁荣;人们对志愿精神推崇, 以及先进事迹的传播, 为从事文化志愿服务营造了氛围;人们文化素质水平的提高, 以及对文化服务的需求, 使文化志愿者逐渐走进人们生活;社会的进步, 人们思想认识的提升, 使文化志愿服务成为个人丰富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总之, 文化志愿者的出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当下历史阶段的结果, 它既反映了社会的进步与需要, 也反映了文化志愿者自身的需要, 彰显了进入小康社会的人们更加注重精神文化生活的美好诉求和时代特点。

三、文化志愿者服务为公益文化服务注入新的动力

(一) 文化志愿者服务队伍的壮大, 为公益文化服务队伍补充新生力量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我们要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 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单靠公益性文化机构的从业人员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有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文化志愿者便是公益文化服务队伍最好的补充力量。他们依靠自己的知识、能力和才华, 参与管理公共文化设施, 生产公共文化产品, 提供文化咨询、文艺辅导, 策划、组织群众文化活动, 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

(二) 文化志愿者服务深入基层,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

文化部、中央文明办已经将文化志愿服务列入重要日程,

组织引导文化志愿者在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广大群众中广泛开展文艺演出、文化艺术知识普及教育、文化艺术技能辅导、文化展览展示等形式多样的文化志愿服务活动, 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进一步引导基层群众创造文化、参与文化、享受文化, 以逐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推动全民文化素质的明显提升。

(三) 打造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品牌, 进一步提高公益文化服务质量

各地文化志愿者服务队伍在进一步完善、优化长期志愿服务项目的基础上, 整合志愿服务资源, 全力打造文化志愿服务品牌, 公益文化服务活动日益丰富多彩。在2012年12月4日召开的全国文化志愿服务工作会议上, 38个全国基层文化志愿服务活动优秀品牌都得到了表彰, 其中既有活跃在基层、深受百姓喜爱的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品牌, 也有紧贴少数民族文化需求、远赴边疆开展文化志愿服务的品牌。这些品牌化的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推动了公益文化服务的进一步发展。

(四) 文化志愿者服务精神的传播, 带动全民参与公益文化服务的积极性

文化志愿者在提供文化服务的过程中, 同时也传递了友谊、信仰、团结、奉献的精神。他们不仅是文化大使, 更承担着社会责任。如今, 公益文化服务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 深入基层的文化志愿者, 更有利于促成公益文化服务成为全民行动, 是公益文化服务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生力军。他们心中形成的那种自觉、自愿回馈社会的风气感染和号召更多的人加入到文化志愿者的队伍中来, 带动全民参与公益文化服务的积极性。

四、推进文化志愿者服务工作的几点建议

第一, 不断完善文化志愿服务管理机制, 使其纳入规范化、常态化管理。目前, 文化志愿者流失率较高、人员构成单一、缺乏健全完善的志愿者管理体系以及志愿者服务下缺乏专业化、规范化、常态化等, 不断完善文化志愿服务管理制度与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 对文化志愿服务进行法律支持、规范, 对文化志愿服务的立法有助于提升公民对文化志愿服务的认知水平;建立健全文化志愿服务管理制度, 加强对文化志愿服务活动的领导和引导, 促使志愿者更好地提升服务水平。

第二, 建立文化志愿服务保障机制, 促进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健康发展。文化志愿者的合法权益极易受到侵害。为了提高文化志愿者服务的积极性, 应该建立文化志愿服务保障机制, 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支持、肯定文化志愿工作, 对志愿者绩效进行评估, 对优秀志愿者予以表彰和奖励。同时, 进一步探索文化志愿服务的自身特点与内在规律, 逐步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志愿者组织形式和运作机制, 促进文化志愿事业健康发展。

第三, 加强对文化志愿者的培训和辅导, 确保文化志愿者的服务质量。文化志愿服务涉及的面很广, 需要懂得多方面的知识, 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如公共文化机构阵地活动管理知识、广场文化活动管理知识、图书管理和借阅知识、知识共享工程知识、博物馆管理和讲解知识、音响使用知识、文化活动的策划知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文化政策法规知识等等。文化部门可以根据自愿者的素质情况以及开展文化志愿服务的知识与能力要求, 从政策法规、业务知识、管理能力、文化素质、服务能力等方面, 对文化志愿者进行相应的培训, 从而建立起一支专业化的文化志愿者队伍。

第四, 丰富文化志愿者服务活动方式, 推进文化志愿者服务品牌建设。文化志愿服务品牌要在提升文化服务品位、创新文化服务形式上做文章。善于挖掘和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志愿品牌, 努力使文化志愿者服务活动成为当地主流文化和时尚文化的一部分, 并自觉担当起公益文化服务的重任。

志愿者服务保障 篇8

“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要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中条山集团篦子沟矿业公司党委通过组织党员志愿者活动,扎实工作,积极探索、大胆尝试,解决了以往志愿者服务活动“不常”和“难长”的问题,建立了党员志愿者服务长效机制,成为基层党组织联系职工、服务群众的有效载体。

队伍建设是基础。党员是党员志愿者服务的主体,没有自动自发的参与者,没有自觉自愿的奉献者,党员志愿者活动的长期性便无从谈起。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后,篦子沟矿业公司于今年三月,对264名在职党员的特长进行了详细摸底,梳理出了党员在家电维修、电脑修理、锅盆修补、电线敷设、木工制作、车辆维修、医疗服务、公文写作等方面的特长,编制了党员志愿者花名册,详细记录了每名党员的特长、联系方式和具体住址,实现了在接到求助电话、得到服务信息时,就近服务、快速服务。同时,矿业公司结合三八、五四、七一等节日和契机,分别组织女职工、团员青年、新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不同群体开展活动,进一步优化了志愿者队伍的年龄层次、专业结构、行业分布。在活动中,党员特长得到了充分发挥,而被服务对象的赞誉更提高了党员的自豪感,从而激发了党员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使志愿者服务队伍不仅实现了数量上的庞大,更实现了质量上的提高、战斗力的提升,彻底解决了“谁来干”的问题,为党员志愿者活动的经常开展、长期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选好项目是关键。回顾以往工作,党员志愿者活动“不常”、“难长”的重要原因,要么是自己承诺的无法办到,要么是设立了项目不是大多数职工群众所需要的。因此,篦子沟矿业公司党委及时总结经验,根据党员特长、结合矿山特点,按照“自己办得到、群众有需求”的原则,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设立了党员义务劳动点、义诊服务点、洗涤服务点、工作服缝补点、法制服务点、青年志愿者服务点等六个长期服务项目,明确了项目服务时间,确定了项目负责人,公布了负责人电话,提出了活动具体要求。特别是在针对社区改制后,离退休管理中心人员减少、服务难以到位的问题所成立的党员义务劳动点管理中,明确了矿业公司20个党(总)支部的活动时间,真正实现了项目的落地。同时,针对老矿山离退休老同志较多、矿区基础服务设施陈旧等特点,提供家电维修、定期义诊、修补锅盆、煤气更换、卫生清扫、法律咨询等临时性服务,力求做到集中服务与个体服务的有机结合、突击服务与日常服务的有机结合,使志愿者服务活动有了项目保障,彻底解决了 “干什么”的问题。

规范运作是重点。活动伊始,篦子沟矿业公司党委便制定了《党员志愿者服务制度》,成立了以党委书记赵鑫为组长、党委副书记刘冠军为副组长,党工部、社区居委会、工会、团委、女工委、各基层党(总)支部为成员的组织机构,明确了工作制度、具体要求,为活动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时在社区居委会设立了“党员志愿者服务站”这一常设接待机构,随时受理职工群众的求助;而集中活动开展什么项目、临时性服务任务由谁来完成则由党委授权党工部统一安排,使每一次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都做到了有接待、有安排、有落实、有记录,形成了计划管理与临时安排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彻底解决了“怎么服务”的问题。

形成氛围是保障。群众信任愿意接受服务、党员热情主动参与奉献,是建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长效机制的最佳氛围。今年三月,矿业公司党委书记亲自带队,组织20余人到工人村老年活动中心、菜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和部分群众家中发放了“党员志愿者联系服务卡”,这既是对活动的一种宣传,更是党委对职工群众做出的公开承诺,使包括党员在内的职工群众看到了变化、看到了决心。而在活动中,矿业公司党委明确要求,班子成员要以领导和普通党员的身份参加主管单位的集中服务,领导身份要体现在与职工群众交流,了解民生民意、听取意见建议上;普通身份要体现在具体服务中,切实发挥表率作用,通过带动激发党员的参与热情。公开承诺、领导参与,给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活动以来,所有党(总)支部积极踊跃,在完成集中服务任务的基础上,自主寻找服务点,运输一队为残疾困难群众贺中芳送去了柴火;混凝土队主动承担了离退休老同志液化气更换任务;选矿厂为王文启老同志修理了太阳能,矿业公司党员队伍呈现出了“人人争当志愿者、个个愿献光和热”的和谐氛围。

群众满意是动力。群众满意是评价活动的唯一标准,也是党员志愿者活动长期坚持的动力所在。在3月到9月的半年间,篦子沟矿业公司党委共组织党员志愿者集中服务17次,其中疏通堵塞水沟3次,修理粉刷健身器材4次,清理陈年堆积垃圾2次,清除人员密集场所周围杂草2次,为老年活动中心打扫卫生6次。此外,通过日常服务为单身职工清洗床单被罩200余件,缝补工作服160余套次,根据群众求助,修理电器6件次,更换液化气4次,修理太阳能1次,为困难职工搬家2次,送、劈柴火1次,为残疾群众搬家2次,党员参与达500余人次。这些活动,指向的都是职工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解决的都是职工群众最焦心的难题,给予的都是职工群众最贴心的帮助。职工群众从抱着试试看打个电话的态度,到当作自己家人有需要就提出的看待,篦子沟矿业公司党员志愿者活动得到的不仅仅是好评,更是职工群众对组织的一种信任、一种依赖,这种信赖也激励了党员,甚至是普通职工群众的参与热情,每次集中服务,活动点附近的党员、群众也会自觉加入其中、参与活动,为党员志愿者活动提供了无尽的动力。

从党员进万家到党员一帮一,志愿者活动在篦子沟矿业公司开展已有很多年头,但并没有形成较好的群众基础,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活动效果,归根到底是没有建立起服务的长效机制。虽然在队伍管理、项目运作上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但篦子沟矿业公司经过半年多来的实践与探索,已经为解决志愿者活动“不常”和“难长”的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参考经验。党员志愿者活动已经在中条山深处,沙金河畔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并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

(作者单位:中条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工作部)

(责任编辑:郝幸田)

志愿者服务小结 篇9

参加志愿活动已经半个月了在团市委的指导下和局领导的关心下,积极开展了志愿服务工作,履行志愿者的职责,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在工作能力、思想素质等方面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

在参加志愿活动的半个月中,我遇到许多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其中有一件事情另我印象深刻。记得当时是,早晨公交车最拥挤的时段,有一个步履蹒跚的老人上了车,一个中年男子主动站起来给老人让座,老人笑呵呵的向他敬礼,说了声谢谢。而他起身离开位置的一刹那,我才发现,他的右腿好像不太方便。原来,他是一名残疾人!而车上的乘客也发现了男子的不便,纷纷站起来给他让座。这虽然是件小事情,但是温暖着每个乘客的心。

参加这次活动,我受益良多。我将始终以一名共青团员的纪律、责任感来严格要求自己、鞭策自己,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xxxx重要思想以及贯彻落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工作方面,发扬积极进取的工作精神,认真参加了局里组织的共青团员学习培训,努力提高自己思想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并扎实学习了党的理论、政策,坚持党的建设总目标。以服务社会、帮助他人、完善自己、弘扬新风作为自己的工作宗旨,认真履行志愿者的职责,为共同前进的美好社会贡献力量。

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契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和思想认识。全身心投入本职工作,积极参与局里组织的学习,严格遵守单位的纪律要求。

志愿者服务心得 篇10

我满怀憧憬步入了大学的殿堂,经历了一个月的大学生活,我已经不再是一无所知的小白了。这一个月的大学生活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次志愿者活动——周末爱心助老。

在我印象中这群孤苦伶仃的老人是无依无靠,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然而,当我初次见到王奶奶面带笑容的招待我们这群青涩的志愿者时,我迷茫了。但我看到王奶奶用着并不熟练地普通话亲切的与我们交流着,我明白了这是一个又个志愿者用他们的爱唤醒了王奶奶开朗的心。

因此我明白了对志愿者而言,志愿者当以爱心为前提。服务社会,帮助他人不能流于形式,而是要发自内心,要用真心去关爱需要帮助的人,哪怕是一句温馨的话语,一个关爱的手势,都能给予人温暖的感觉,因为爱心最具魅力。

志愿者当从点滴小事做起。并非所有人都能成就惊天伟业,大多数人都在默默无闻中度过一生,工作着,奉献着,只要你不计得失地付出,那么你就是社会的志愿者。就像我们爱心助老,或许我们拿不出太多物质上的支持,但是我们只要怀着一个关爱他人的心,我们就能给这些老人最温暖的怀抱。

要成为一个出色的志愿者,就要在各个方面要求自己严格一点。虽然有的时候在工作中有所松懈,但是惟独在工作中成长起来,才能磨砺出一个成功的自己。做志愿者就好像是一个工作岗位的小型平台,真正全身心投入地去工作,因为我们每一个志愿者都明白,此时此刻我们需要的,是社会经验与公共关系。

志愿无境,大爱永恒。服务社会,提升自我。

奉献社会。志愿者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在帮助他人、传播爱心和精神文明的同时,有机会为社会出力,尽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志愿服务是奉献社会、服务他人的一种方式,是传递爱心、播种文明的过程。对被服务对象而言,它是感受社会关怀、获得社会认同的一次机会。对社会而言,它是提升社会文明风气、促进社会和谐的一块基石。

“被需要是一种幸福”。就像“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我感觉这是在真正做志愿者之后才获得和理解。把志愿服务当作自己的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时时刻刻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做奉献爱心的事,我想这就是当一名志愿者的真谛。

作为一名志愿者,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地去服务社会,去为更多的人送去温暖,让更多人看到希望。或与有时候会感到特别辛苦,但是想到那些老人孩子般的笑脸,我就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志愿者服务保障 篇11

关键词:免费开放时代;志愿者的管理;服务创新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文明社会的建设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图书馆志愿者当中。志愿者主要是指为广大人民群众作出贡献,却不以利益、金钱、名利等为目的的活动者。他们打破了传统的小家概念,多数为‘大家着想,不以利益为目的,积极参与到我国志愿者的队伍中去,为图书馆免费服务。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迅速,特别是当代免费开放的时代,图书馆的读者数量增加,为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而现在图书馆人员有限,导致人手不够,出现一系列的纰漏,急需要人员进行补给。这时志愿者的参与不仅可以进行人员补给,还可以提高图书馆服务管理的质量。为了有效地提高志愿者的服务管理水平,本文主要通过对图书馆志愿者的管理与服务模式创新的研究,从而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一、免费开放时代图书馆的发展特点

在图书馆免费开放的时代,为了使图书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对图书馆进行改革,要根据时代的发展来改变,结构智能化、环保性、开放性等方面的发展。我们可以通过对图书馆进行以下措施来促进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具有以下几点特点:第一,开放性。打破传统的图书馆布局,全面实行开放式的布局;第二,环保性。功能布局要节能,还要降低污染;第三,智能化。图书馆的功能布局要根据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实施智能化与网络化的管理模式;第四,安全化。对图书馆的建设要控制读者的使用权,避免意外事故的伤害,要充分的考虑图书馆的空气质量、温度、湿度以及人员疏散等方面的问题。在图书馆的功能布局的基础上,图书馆要根据读者的需求建立服务部门[2]。例如:对教学、科研的读者可以建立科研参考阅览室,少儿读者就要建立少儿读书室。同时,还可以借鉴陕西省的图书馆的功能布局,实现藏、借以及阅等方面一体化的管理,通过 RFID 自动化管理系统,进行自助办证,和借阅以及文献精确定位等方法。把图书馆设立成社会知识共享的空间,面向企業以及科研等单位的信息服务。同时与博物馆及美术馆等进行合作,实现文化共同体,从而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二、免费开放时代图书馆志愿者的管理

1.全面普及电子信息的管理

以往,志愿者的管理模式是采用人工登记的方法进行管理,缺少针对性和组织性。目前新的志愿者的管理方法和服务,可以采用信息网络管理的手段,创建志愿者信息网络平台,信息平台包括有“志愿者介绍”、“志愿活动”、“志愿者招聘”及“感人事迹”等组成部分,这样可以确保志愿者信息的及时更新,同时也可以提供网络交流信息平台给志愿者。

2.合理规划志愿者设置布局

图书馆在招聘志愿者之前,一般会制定一个详细的招募计划,在志愿者的招募计划中,对招募人数、男女比例和志愿者的个人信息要详细,设置方案要实事求是。对志愿者服务的策划工作、监督审核工作要有一个明确的考核标准和激励机制,以及做好志愿者培训内容的准备工作,这样才能确保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

根据图书馆工作需求的具体情况开展招聘工作,在决定好招聘的时间后,应做好志愿者招聘前的宣传活动,可通过图书馆的网站、图书馆内宣传、学校网站、广播电视宣传媒体等手段进行宣传,吸引大家加入志愿者的大家庭。

3.上岗前的培训工作

志愿者在工作之前,必须经过培训阶段,这样才能确保志愿者工作的顺利开展。培训的主要类容分为两个模块,第一模块是基础认知,如基础服务、工作流程和图书馆的制度。第二模块是岗位技能,包括有图书的分类、书架的分布、图书的查找和管理操作以及网上电子图书资源的使用等。

4.监督考核工作

完善监督考核标准,制定工作要求,是有效提升图书馆志愿者工作效率的办法。这不仅仅可以帮助志愿者清楚认识到工作存在的不足,还可以对评价志愿者有一个系统的评分制度。对图书馆志愿者的监督和考核要从公平、公正、合理的原则出发,客观地评判每一个志愿者的表现,可以利用综合考核的方式进行考评。例如:通过志愿者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服务时间、服务水平、操作技能等方面来考核志愿者是否符合标准,以及岗位规范等方面做出综合考评。

5.激励机制

通过利用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志愿者的作用,从而有效地调动图书馆志愿者的积极性。目前,志愿者参与到图书馆的活动中,主要是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而不是以利益为目的[1]。所以,对志愿者可以采取相应的激励手段,主要以精神激励为主。同时,图书馆还可以定期举行联欢会、座谈会、联谊活动等,让他们融入到图书馆集体中去。图书馆在每年应要召开表彰大会,并且颁发证书。在图书馆的网站上公开表扬优秀志愿者。再者,图书馆要建立一个专门给志愿者学习的园地,体现出对志愿者的鼓励、回馈,使他们产生归属感、自豪感和优越感。

三、免费开放时代志愿者服务创新的措施

1.志愿者服务创新的内容

在图书馆志愿者服务创新的基础上,图书馆可以通过现代科技技术建立新的服务项目进行借阅。在免费开放时代,读者到图书馆不仅是借阅书籍,更多的是需要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可以安排志愿者帮助和指导读者使用电子触屏检索机,电子图书借阅机、电子触屏读报机,使读者可以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图书,享受新技术。知识服务主要是指以知识搜索,进行组织和分析以及重组的为前提,通过客户的需要,为客户提出的问题找出答案的知识创新的服务,主要是为客户解决实际问题的为目的地一种体系[3]。可让志原者利用本馆及所有图书馆共享资源中丰富的知识资源,建立专题数据库以及知识库,为广大读者提供新的技术方面的服务。同时,可以让志愿者按照各种分类、主题等进行信息重组,有针对性地为各行业人群搜集建立各类型的行业信息、专题信息、学科信息以及综合信息,并建立相应的信息网站,为不同读者的需求提供信息服务,充分发挥图书馆信息资源服务社会的作用。

志愿者服务范围还应包括特殊人群的服务,例如:智障儿童的阅读辅导、盲人阅读的专门服务、老人、残疾人送书上门等服务。

2.志愿者服务创新方法

近年来,图书馆自助服务的建立具体以下几点方式进行:第一,馆内自助服务体系。在特定的图书馆区域中,利用自助服务的设备来进行自主借阅、还书、办证、复印、打印、缴费等情况。例如:深圳的图书馆,利用自助办证机、还刊机、借还机、打印机以及复印机等自助设备来提供服务,这样既方便又快捷,是具有人性化的自助服务。第二,馆外自助服务体系。通过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实现自助借、还技术。例如借书、还书、自主办证以及查询的等自助服务。第三,现代网络自助服务体系[4]。读者可以通过访问图书馆的网站,利用自助服务的平台来自主完成查阅、下载、借阅、质询等方面的服务。第四,手机自助服务体系。利用手机设备来完成自助服务,通过查询、浏览、借阅、续借以及挂失等自助服务,来完成读者需求。图书馆通过实行自助服务,读者可在指定的区域内与范围内,结合自己的喜好、需求、时间等方面来合理的安排。开设志愿者网上咨询平台,让志愿者进行网上指导和解答咨询,从而实现自主服务一体化的模式。有助缓解图书馆的人员压力,有效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服务效率节省读者时间,满足读者不同时间的阅读需求。同时,在图书馆内每个借阅区域安排志愿者轮值,对读者提供帮助和引导,随时解答读者咨询,同时为特殊人群的读者设立专门一对一服务,力求满足读者的需要。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图书馆志愿者的团队组织进行有效的管理,更有利于图书馆全方位地开展工作,这对图书馆与志愿者来讲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图书馆对志愿者管理的不断完善,通过实施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可以充分调动图书馆志愿者工作的积极性,使志愿者通过图书馆实现自身的价值,成为完善自己的最好平台。根据当今时代的發展,图书馆只有通过不断的创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加强对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管理,才能更好地发展,才能发掘志愿者的潜在价值,从而不继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寇德芹 .公共图书馆志愿者管理与服务创新——以辽宁省图书馆为例 [J].图书馆界 .2014,12(10):123-124.

[2]陈剩勇; 徐珣.参与式治理: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可行性路径——基于杭州社区管理与服务创新经验的研究 [J].浙江社会科学 .2013,11(02):345-346.

[3]雷素芳; 肖新华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创新研究 [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17(11):278-279.

青年志愿者服务呼唤法制 篇12

(一) 目前青年志愿者服务中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需要立法, 从而在体制上加以解决

目前在志愿者活动中, 存在志愿者的权利与义务不明确问题。很多志愿者接受相关教育、培训的机会少, 工作中获得的相应保障少, 有的志愿者在公益活动中发生意外后, 却面临其救治无法可依的尴尬局面, 这些都制约着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其次, 志愿者组织在规范、管理、引导方面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 管理上存在一定的混乱现象。社会上一些人甚至盗用青年志愿者的名义从事非法行为, 极大地损害了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声誉;特别是个别海外组织利用志愿服务的名义在我国开展一些有损于国际利益活动的现象时有发生。经费问题也是制约志愿服务发展的重要因素[1]。目前关于志愿服务的经费管理缺乏明确规定, 关于鼓励企业、团体、个人捐助志愿者组织和志愿服务项目, 缺乏具体的激励政策。

(二) 青年志愿者服务法制化是依法治国的需要

青年志愿者在为社会及他人提供志愿服务时, 所形成的新型社会互助关系需要及时地通过法律、法规进行调整、保护和规范。通过对青年志愿者服务立法, 能确立青年志愿者组织、青年志愿者的法律地位, 保障志愿服务活动的有效开展, 使之创造出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 青年志愿者服务法制化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青年志愿者服务形式多种多样、方式灵活便捷, 适应了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新特点, 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人们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展示特长的愿望, 有利于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 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 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通过对青年志愿者服务立法, 有利于传播和推崇社会互助的价值观念, 弘扬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无私奉献的新风正气, 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

(四) 青年志愿者服务法制化是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的需要

习近平同志曾指出, 青年是我国社会中最积极、最活跃、最有生气的一部分力量, 中国一代又一代青年具有铁肩担道义的光荣传统,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谱写了壮丽的青春史诗。通过立法, 鼓励和倡导广大青年依法参与志愿服务, 使他们在服务人民、造福社会的实践中, 接触基层, 了解社会, 认识国情, 从社会和服务对象那里受到教育;培养他们的优良品质, 陶冶情操;使青年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学以致用, 学用结合, 增强实践能力。

二、青年志愿者服务立法的现状

自1999年广东省颁布实施我国第一部青年志愿者地方法规以来, 截止到2009年6月, 我国已有江西、北京、天津、上海等20余个省、市出台了志愿服务条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海南省两地的志愿服务条例也先后将于2009年7月1日、2009年8月1日开始实施。现有的志愿者服务立法为志愿者服务提供了法律保障, 有力地推动了志愿者活动的开展。但是, 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志愿者服务立法存在的问题:志愿者法规地方现行, 具体规定零乱, 在立法名称上, 广东、福建、湖北、天津、江西等省、市制定了青年志愿服务条例, 并在条例中明确"其他志愿服务组织参照执行"等[3];有的省、市 (上海市) 的立法名称中没有“青年”的限定, 缺乏全国统一的青年志愿者服务立法。

三、青年志愿者服务法制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 明确青年志愿者服务法律关系的内容

青年志愿者活动的法律关系主体主要包括青年志愿者、志愿服务对象、志愿者组织。具体而言, 青年志愿者与志愿服务对象的关系是一种复杂的民事关系;青年志愿者与志愿者组织的关系是一种特殊的合同关系;当志愿服务对象申请志愿服务时, 志愿服务对象与青年志愿者组织之间是一种民事委托关系[4]。在明确三者关系的基础上, 应明确规定三者的权利与义务, 建立纠纷解决机制。一旦纠纷发生, 应按照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明确责任。我国有些省份的立法已体现了这一点。例如, 《上海市志愿服务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志愿者、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者、志愿服务接受者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发生争议的, 可以自行协商解决或者由市志愿者协会主持调解, 也可以依法通过诉讼等途径解决。”条例还规定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者应当对志愿者的个人信息保密, 未经志愿者本人同意, 不得公开或者向第三方提供。在保护志愿者人身安全问题上, 条例也作了相关规定, 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者一般应当避免安排志愿者从事需要承担重大管理责任、经济责任或者具有较大人身伤害风险的服务活动。在特殊情形下, 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者安排志愿者从事需要承担重大管理责任、经济责任或者具有较大人身伤害风险的服务活动, 应签订书面协议。同时规定, 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者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和实际需要, 为志愿者办理相应的人身保险[5]。

(二) 加强青年志愿者服务运行机制的管理

全面推行青年志愿者注册制度。依托学校、企业和行业协会成立全国性志愿者组织, 建立完善志愿者注册管理系统和志愿服务信息平台, 并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把志愿服务资源有效整合起来;根据志愿服务项目的要求, 依托行业协会、专门学会和基层宣传教育阵地, 对志愿者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 提高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针对青年志愿者人数多, 服务范围广的特点, 对青年志愿者服务骨干进行培训, 以培训促发展, 跟踪掌握志愿者接受培训、参加服务的情况, 合理安排服务时间和服务任务, 实现志愿者、服务对象和活动项目的有效衔接;鼓励机关、学校和企事业单位, 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和聘用有志愿服务经历且表现突出者, 并作为评先创优的重要条件[6]。

(三) 加大青年志愿者服务经费来源

经费问题也是制约志愿服务发展的重要因素[1]。各省市条例大都规定志愿服务组织的资金扶持一是通过政府必要的资助, 二是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捐赠。目前政府对志愿者服务的资金只能提供少部分的正常经费, 若要保证组织长久的物质支持, 经费来源就必须多样化。政府可通过建立青年志愿者服务基金, 或组织本书通过市场的运作项目确保资金的长期性。

(四) 要单章规定关于应对突发事件的条款

我国是一个灾害多发国家, 我国在制定青年志愿者服务法时应设“突发事件与青年志愿者服务”专章, 明确规定青年志愿者参与突发事件救援的组织、时间、方式, 规定其法定的权利与义务, 作为青年志愿者参与突发事件救援时的法律依据[6]。

(五) 加大对青年志愿者宣传、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力度

新闻媒体是思想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 是传播志愿理念、弘扬志愿精神的主渠道。要切实加大青年志愿者服务的宣传力度, 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等大众传媒的作用, 运用新闻报道、言论评论、公益广告、文艺作品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等形式, 普及志愿服务知识, 宣传志愿服务活动的经验和志愿者的感人事迹, 引导人们尊重志愿者和志愿者的劳动, 营造有利于志愿服务的浓厚舆论氛围。青年是志愿服务的生力军, 学校是开展志愿服务教育的主阵地。要把志愿精神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 体现到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中, 不断增强广大青少年的志愿服务意识。社区是群众生活的基本单元, 是经常性志愿服务的主要场所, 要充分利用社区服务中心、宣传文化站等多种途径, 加大志愿服务宣传教育力度, 使志愿服务理念深入人心[6]。

此外, 可依据现有法规大胆借鉴吸收国内外的立法经验和相关条文, 丰富我国青年志愿者服务的立法经验, 提高立法起草的效率, 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与实用性, 以利于法律与国际接轨。

志愿服务法制化, 使志愿活动变成一种义务, 让道德变成一种更加普遍的行为。用法律来保障志愿服务活动有序开展, 无疑将推动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 同时也有利于传播和推崇社会互助的价值观念, 弘扬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无私奉献的新风正气, 使志愿精神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精神力量, 推进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把我国建设成“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参考文献

[1]http://www.legaldaily.com.cn/zt2009/2009-03/10/content_1051669.htm

[2]卢雍政同志在2009年全团青年志愿者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3]http://www.legaldaily.com.cn/zt2009/2009-03/11/content_1052472.htm

[4]张琴, 王峰.我国的志愿者服务立法亟待完善[J].南京人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 1:59-62

[5]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90602/11442870974.shtml

上一篇:统计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下一篇:英文辞职信标准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