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志愿者服务体系

2024-06-14

体育志愿者服务体系(通用12篇)

体育志愿者服务体系 篇1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在遇到各种突发灾害时,以社区为单位的社会防灾救灾功能作用日显重要。社区是城市的基本组织体系,在政府专业救援力量有限的情况下,组织社区志愿者队伍开展互帮互助、自救互救,是赢得生命、赢得时间、提高个人安全意识最有效地减轻灾害造成的伤亡和财产损失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社区志愿者参与应急救援体系面临的问题

汶川5·12大地震中,国内外救援队科学救援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暴露出我国应急救援体系在社区志愿者参与方面还不科学,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社区志愿者应急救援力量过于分散

现阶段,社区志愿者的应急救援力量分散于多个系统,各个系统根据自身灾害特点建立了相对独立的应急体系,这些应急救援力量在指挥和协调上,基本上仅局限于各自领域,没有出现一个协调全局的角色来统一指挥。由于应急救援力量的分散,应急过程和资源还缺乏有效整合和统一协调机制,当发生涉及多种灾害或跨地区、跨行业的重特大事故时,由于缺乏全局观念,仅仅依靠某一系统的应急力量和资源,效果往往十分有限。而临时组织的应急救援力量,则往往存在职责不明、机制不顺、针对性不强等问题,难以协同作战,发挥整体救援能力。

(二)社区志愿者应急救援管理较为薄弱

我国多数地方与部门没有明确应急工作的统一管理机构,整个应急救援体系缺乏统一规划、监督指导。应急工作中的志愿服务大多停留在承担突击任务的层面,多为临时的、短期的和运动式的做法,还没有长期化、固定化和规范化。一些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尽管建立了一些应急救援组织,但对应急队伍的建设、救援装备的配备、维护和应急响应机制等缺乏有效的管理,也没有建立完善的技术支持体系,加上由于没有法律规定政府在志愿服务中应该承担的责任,以及企业对于志愿活动的资助还不十分明显,使得志愿服务在资金问题上面临极大的困难。这一切管理上的不足,导致救援体系的应急反应迟缓,应急能力低下。

(三)社区志愿者应急救援内容与被救援者实际需要存在差距

很多社区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表现出较高的热情,但却不一定能够胜任志愿者组织安排的工作,尤其是像地震、火灾这样需要一定知识和技能的志愿工作,原来没有做过这种工作的志愿者难以发挥出自己的全部能力。而这些志愿者所能提供的一些日常的、欠缺技术含量的服务,如宣传、咨询等,并不能满足社区居民在遇到大灾大难时的真正需求。这就使提供的服务与实际需要产生偏差,不仅浪费了救援资源,也打消了志愿者的积极性,不利于其更深入地开展志愿服务

二、构建社区志愿者参与应急救援服务体系的对策

(一)确立统一协调社区志愿者的行政部门以支持体系建设

针对社区志愿者应急救援力量过于分散的现实,对相应的志愿者组织在思想上、政策上、资金和物资上,以及培训和人力资源等各方面提供支持,建立起密切的合作关系,取长补短,共同致力于特定的社会经济发展事业,共同服务于应急救援体系。那么,当大规模的、跨地区的突发事件出现时,政府及时确立某一行政部门作为总指挥,快速地了解灾害发生的范围与强度,进而统一调度救灾资源;社区志愿者组织在政府提供信息后,查漏补缺,快速而准确地深入到救灾的工作中,有利于救灾工作的规范化,产生良好的效果。

(二)加强应急救援管理以保障体系建设

实现社区志愿者应急救援的有效管理主要可以通过三个途径:第一,经费保障,志愿服务需要费用合理分担机制,可以设立志愿服务基金会,由政府拨付和社会捐赠组成,使志愿服务成本有合理的分担机制;第二,制定志愿者参与突发事件处理应急制度,健全社会动员机制,组建具有一定救援知识和技能的志愿者队伍。第三,对志愿者活动进行立法,立法会使志愿活动长期化、固定化和规范化,使志愿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法律保护,更加明确志愿者自身的权利和义务,激励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者行列中。

(三)提高救援内容与实际需要的契合度,以促进体系建设

一些突发事件的应对,要求志愿者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社区应急志愿者队伍要想成为一支素质高、行动快、能力强的应急救援队伍,应加强自身培训,使志愿服务长期化、固定化。一方面组建一支设备齐全、专业化的社区志愿者应急队伍;另一方面,要根据社区所处位置的实际情况,分析地震、火灾等突发事件的隐患与可能性,进行经常的、系统的专业培训并进行演习。

(四)建立社区志愿者社会激励机制以维持体系建设

激励机制是保证社区志愿者制度长期化,维持应急救援服务体系发展的前提。首先,要建立多种形式的志愿者表彰奖励制度,对志愿者做出的贡献,社会要积极给予嘉奖。其次,要通过多种渠道来完善社区志愿者的内在性激励,如团队授权激励、心理契约激励、目标激励、工作丰富化激励、培训激励等,通过这些激励,可以充分发掘社区志愿者的潜能,调动志愿者的积极性,更好地参与应急救援服务。

三、社区志愿者应急救援服务体系组建方案

一个结构良好的应急救援服务体系可以保障突发事件能够协调、有序和高效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应根据社区志愿者的特点,以地震发生为例,提出社区志愿者应急救援服务体系组建方案。

组建方法和步骤:

第一步:情况摸底调查。社区所在地政府要对社区内居民总户数、居住人员、流动人口情况,建筑及民房类型、抗震设防情况,机关、企事业单位、生命线工程、次生灾害源分布以及所在城区医疗单位等抗震救灾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摸底。

第二步:建立组织机构。由社区管理委员会具体负责,成立社区地震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可以由社区居委会支部书记担任,成员单位由驻社区的学校、卫生院、银行、派出所、供电、供水、消防、邮政、电信、物业管理等单位组成,负责落实建立社区志愿者队伍事宜,组织、管理、指挥、协调社区志愿者队伍组建的各项工作。

第三步:组建志愿队伍。根据抗震救灾需要,社区志愿者队伍下设5个分队。主要有:1.应急救援分队:负责抢救埋压人员,在预定场所疏散、安置灾民;2.应急消防分队:负责控制由地震引起的火灾、水灾等次生灾害源;3.治安联防分队:负责社区安全保卫和治安巡逻等;4.医疗救护分队:负责医疗救治、转移安置伤员和灾后居民心理咨询;5.科普宣传分队:负责平息地震谣传以及自救互救知识的宣传、报道抗震救灾先进人物等。

第四步:制定工作预案。应急预案是针对灾害事故而制定的应急计划,对于多种突发性灾害事件的灾后行动有很强的指导作用。由于地震等灾害事件的突发性、危害性特别大,给救援工作带来极大的难度,因此要预先准备。社区居委会以社区地震应急预案为指导,制定地震应急救援社区志愿者队伍工作预案。

第五步:抓好硬件建设。有条件的社区居委会应成立地震应急指挥所。指挥所基本的宣传图册和应急救援设施要配备齐全,如志愿者队伍章程、制度、应急指挥程序流程图、居民应急疏散图等。社区志愿者队伍还要配备供氧器、灭火器、帐篷、小型挖掘工具等基本的应急救援设备器材和储存必要的应急物资。设备器材和物资可以通过赞助、购买置办,也可按照“平震结合”的原则,将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的有关自救互救设备器材和物资列入计划,以便在震时应急使用。

第六步:开展技能培训。应对社区志愿者开展必要的技能培训,由政府的地震部门负责组织有关专业部门,利用节假日,公休日向社区志愿者讲授防震减灾、应急救援和卫生防疫基本知识,进行技能和体能的综合培训,开展模拟演练,提高队伍素质,达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要求。

第七步:制定规章制度。社区要制定并印发社区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章程,加强对志愿者队伍的管理,定期组织社区志愿者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制定切实可行的社区志愿者队伍培训制度、重大纪念日和减灾日活动制度、应急演练制度、考核奖励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努力建设一支反应迅速、训练有素、纪律严明、突击力强的地震应急救援社区志愿者队伍。

参考文献

[1]黎慈.构建志愿者服务应急求援体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抗震救灾中志愿者服务引发的思考[J].南都学坛 (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 2008 (5) .

[2]时小燕.我国志愿服务的现状及对策分析[D].河海大学, 2007.

[3]丁元竹, 江汛清, 谭建光.中国志愿服务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4]马颖, 胡志.对应急体系中开展志愿服务的理性思考[J].医学与哲学 (人文社会医学版) , 2006 (4) .

[5]蔡宜旦, 汪慧.试论青年志愿者参与动机的引导和激励[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1 (4) .

[6]陈江驰.城市基本组织体系需要高素质应急志愿者队伍[J].减灾论坛, 2005 (6) .

体育志愿者服务体系 篇2

2文化、体育志愿者服务活动方案

为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倡导时代新风正气,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动员组织全系统广大志愿者深入宣传志愿精神,大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践《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要求,以“服务社会、传播文明”为宗旨,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精神,努力营造团结、关爱、平等、和谐的社会氛围,促进文化、体育工作扎实深入开展。

二、活动目标

弘扬志愿服务精神,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文化、体育志愿服务活动中来,加强文化、体育志愿者队伍建设,走志愿服务阵地化、活动经常化、管理制度化的路子,使得志愿服务成为一个具有广泛影响和社会动员力的工作品牌,让文化、体育志愿者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三、活动内容

一是,开展“三走进、四服务”活动。“走进社区、走进企业、走进校园,服务群众、服务社会、服务企业、服务发展”,充分发挥了街道、社区的职能优势,为文化、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保障和优质服务,广泛开展业务咨询、排忧解难、社区服务、奉献爱心、社会宣传

等形式多样的活动。

二是,各单位要勇于创新,本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宗旨,结合各志愿者的实际,把中心工作、业务工作与志愿服务行动有机结合起来,依托文化、体育志愿服务队伍,与惠民行动结合,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活动,把文化、体育知识送到街头、社区,组织服务咨询活动。

三是,“一助一”结对帮扶志愿服务行动。以“爱心献社会,真情暖人心”,让志愿者走进千家万户,向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以“为奉献者奉献”为主题,采取组织和动员全体志愿者以与社区结对定点的形式,以接力服务的方式,推进志愿者“一助一”长期结对服务工作。根据社区和居民的需求,以孤寡老人、残疾人、烈军属、生活困难的离退休人员和下岗职工、特困学生、国家优抚对象等困难群众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扶贫帮困、文化教育、文体娱乐、等多种志愿服务。

四是,文化、体育、科技“三进家”志愿服务行动。组织有专长的志愿者组成专业服务队,进社区、进千家万户,切实做到文化进家家家乐,科技进家家家富,体育进家家家安。重点开展送文化下基层、送体育到万家等活动。

五、有关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要把志愿者活动创建成一项品牌活动,文化、体育志愿者活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要充分认识抓好志愿者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要按照《方

案》要求,本着因地制宜,就近就便,注重实效的原则,精心组织志愿者开展活动,服务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求。活动安排及信息要及时报省局

(二)创新方式,务求实效。志愿服务活动要采取集中奉献和长期服务相结合、集体活动和“一助一”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要积极探索开展活动、服务群众的新方式、新方法,务求志愿者活动形式上有新突破,工作上有新进展。要防止走过场,一阵风,要俯下身子,踏踏实实开展好几项活动,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使群众受益,社会欢迎。

(三)典型带动,搞好宣传。在活动中注意发现和培养一批志愿者典型。要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以点带面,促进活动的全面开展。为表彰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年底街道将评选优秀志愿者十名。要积极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志愿服务精神、服务理念、志愿服务取得的成效和志愿者风采,引导社会公众支持、参与志愿服务,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办事处

体育志愿者服务体系 篇3

一、文化志愿者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的生力军

目前,全国文化馆、站专职文化工作人员约25万人左右。随着广大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型,专职文化人才队伍的匮乏越来越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的瓶颈。走出困境的唯一途径就是大力挖掘和充分发挥文化志愿者的潜力和能量,为此,文化部与中央文明办联合出台了《关于广泛开展基层文化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第一次对加强基层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这也标志着我国文化志愿服务开始进入规范化推进的新阶段。近年来,在各级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倡导下,全国文化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兴起,涌现出一大批活跃在城乡基层的文化志愿者,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传播文化志愿服务理念、创新基层文化服务方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2010年以来,文化部和中央文明办通过实施“春雨工程”——全国文化志愿者边疆行活动,有效地带动和促进了各地对文化志愿服务工作的探索与实践。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将文化志愿者纳入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明确提出要“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鼓励专业文化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基层文化建设和群众文化活动”。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文化志愿服务工作在全社会有效开展,文化部在深入调研、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与中央文明办联合出台了《意见》,为全国开展基层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提供指导和遵循。 大力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既需要政府部门和有关单位的不懈努力,也需要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开展基层文化志愿服务,要坚持四项工作原则,即: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把公益性放在首位;坚持志愿服务与政府服务、市场服务相衔接,做到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坚持志愿服务与实现个人发展相统一,让人们在参与文化志愿服务的过程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坚持自愿参与和社会倡导相结合,努力扩大基层文化志愿服务的覆盖面,增强活动影响力。目前,我国文化志愿者人数与社会实际需求还有较大差距。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文化志愿服务工作的指导力度,要求各地各级文化部门根据基层文化志愿服务的需求,制定符合实际的招募办法,对文化志愿者实行分级分类管理,采取多种招募方式,把专业文化工作者、基层文化能人和群众文艺社团吸引进来,不断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指导各地各相关单位建立文化志愿者注册系统、电子档案和文化志愿服务数据库,实现文化志愿者、服务对象、活动项目有效对接。定期开展文化志愿服务工作人员和文化志愿者队伍的培训,提升他们的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同时还将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在适当时机对各地成绩突出的文化志愿服务组织和文化志愿者予以表扬和奖励。

二、文化志愿服务拓展了公共文化服务空间

所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具体的说就是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和文化馆等文化事业单位工作效能的总称。就文化馆而言,我们所从事的是群众性的文化工作,而不是小中或个人性的文化工作,提供的是公共性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从而不是私人性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我们所开展的一切文化活动都是在公共领域进行的,满足的是群众进入公共领域的文化需求。小众的和私人性的文化艺术爱好和需求是不能得到公共文化产品和公共文化服务支持的。群众文化事业在私人文化疆域的缺位恰好为文化志愿者的服务留下了空间,更准确地说应当是文化志愿者拓展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服务空间。这样的描述不应当被误读为“文化志愿者只能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做些拾遗补缺的作用”,从群众文化的具体时间来看,广大文化志愿者们依托公益性文化设施、依托重点文化惠民工程、依托重要节日纪念日、依托内地对边疆民族地区对口支援工作,依托城市乡村广泛开展一切文化活动都充分展示了他们无所不能的才艺、无所不及的点子和无所不在的爱心。实践证明,大力加强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广泛开展基层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有效方式,是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空间有效途径。志愿者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高度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标识。从广义上来讲,人性人道、平等正义博爱奉献等人类永恒的法则和普世价值是志愿者们所坚守的精神信念,助人为乐、无偿服务、自觉自愿、不计报酬是志愿者们所秉持的基本理念。志愿者在向社会提供服务的同时,也向世人弘扬者榜样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引导人们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过程中提升道德境界,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文化志愿者是开展文化志愿服务的主体力量,组成人员不仅包括专职文化工作者,还包括业余文艺骨干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等广泛深入地开展基层文化志愿服务活动,需要一支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文化志愿者队伍。搞好文化志愿者这支队伍的建设有利于推动群众性文化活动广泛深入开展,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有利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的积极性,让蕴藏于人民中的文化创造活力得到充分发挥;有利于吸引优秀文化人才服务基层,壮大基层文化人才队伍,为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随着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文化志愿服务将逐渐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文化志愿服务以自愿、无偿、利他为前提,为具有一定文化艺术专长或热心公益文化事业的团队和人士搭建服务平台。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新形势下,文化志愿服务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社会风尚。文化志愿者的文化服务行为也极大地提升了和拓展了职业文化工作者们的思想认识和敬业精神的空间。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主力军,我们应当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把自己的职责与志愿服务精神结合起来,发挥在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方面的特殊优势,充分利用自身的文艺才能、文化资源和社会影响,积极参与基层志愿服务,在全社会起到示范带头作用。运用各种文艺手段,大力宣传文化志愿服务精神,弘扬“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培育和打造文化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吸引和带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进来,共同推动文化志愿服务工作高水平开展。职业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志愿者携手并肩共同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空间。

体育志愿者服务体系 篇4

1 社区体育志愿者概念诠释

目前, 在我国“群众体育志愿者”、“社区体育志愿者”尚没有统一的、权威性的概念界定, 研究者大都是根据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 对“群众体育志愿者”或“社区体育志愿者”的概念进行界定。本文认同的是:社区体育志愿者是指在社区体育活动中, 尚未取得社区体育指导员资格认证, 但是能够并已经无偿对社区体育活动提供服务的体育骨干。社区体育志愿者的服务内容包括:组织服务、场地设施服务、指导服务、信息服务、活动服务和监测服务等方面。

2 社区体育志愿者为社区体育发展带来了发展的动力

2.1 社区体育志愿者为社区体育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

国家体育总局在《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规划 (2011年-2015年) 》中要求:到2015年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要达到100万人。[1]而我国的国情决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社会还无法承受数量巨大的职业型社会体育指导员, 倒是更青睐奉献型的社会体育指导员, 为了满足社区居民对体育需求日益增长的需要, 解决的途径是必须注重启用社区体育志愿者, 发展志愿者队伍。

社区体育志愿者的发展, 可以缓解社会体育指导员在一定时期内不能满足社会需要的矛盾, 也从实际行动上为行政力量不能给与社区锻炼人群更多的人力支持, 开辟了另一条解决途径, 从多方面来看, 社区体育志愿者都是能够推动社区体育发展的关键的, 也是不可替代的人选。

2.2 社区体育志愿者为社区体育的发展维护了基本物质条件

虽然人力资源是社区体育发展的关键资源, 但是, 资金、场地、设施等物质基础也是社区体育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实际操作中, 行政主管部门没有能力为社区体育活动提供如此细致的服务, 而社区体育活动作为社区精神文明发展中的一项不易量化的指标, 让社区主管无力也无暇亲力亲为扶持其发展, 为其谋求合适的发展空间。

在此种情况下, 社区体育的开展自发性意味更浓, 此种自发体现在物质基础的满足上是更多的依赖于社区体育志愿者努力, 他们多方寻找、协调, 有的甚至是自掏腰包, 为锻炼提供了场地、器材、照明等活动条件, 为保障社区体育活动开展带来了基本的物质满足, 成为了社区体育的发展保障。

2.3 社区体育志愿者为社区居民保障了均等的锻炼机会

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方式、观念都有了很大的转变, 高水平的生活质量成为了民众的追求, 而健康则成为了提高生活质量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当更多人选择通过体育锻炼获得身体健康的时候, 如何让锻炼者都能够获得参与的机会, 保障锻炼的安全、科学、有效, 成为了社区居民关注的问题。

社区体育志愿者作为社区体育活动的骨干, 不但体育锻炼的经验与运动常识较为丰富, 同时又具备开朗、乐于助人等性格特点, 这些让他们能够为社区体育活动提供多方位的服务。使他们在自身追求健康的同时, 对一起进行锻炼、健身的同伴予以技术上的指导, 锻炼、养生常识的介绍与教授, 在一定程度上, 还能够督促大家持续的参与健身活动, 从技术教导到情感交流, 逐步让他们成为了社区居民锻炼的领头人, 大家在他们带领下共同追求健康, 获得良好的生活方式, 可见, 社区体育志愿者成为了社区居民拥有健康的身体助推力, 帮助更多的社区居民获得了提高生活质量的机会和条件。

3 社区体育志愿者弥补了我国现行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的不足

在世界范围内, 一支数量庞大的体育志愿者队伍, 活跃在大众体育不同的领域中。有人说志愿者是西方大众体育的基石, 没有志愿服务, 就不可能有西方大众体育的蓬勃发展。国外经验证明, 社会服务和体育娱乐领域是吸纳志愿者人数最多的领域, 近3/5的志愿者服务时间用于这两个领域[2]。如早在2007年德国注册的体育志愿者就有270万人, 付出的劳动时间相当于每年1小时2亿人工作。法国有100万体育志愿者, 每年约完成1小时1亿人的工作;意大利6000万体育志愿者, 每年约完成1小时1.51亿人的工作。如果将瑞士体育志愿者所做工作折合成工资, 将高达15亿瑞士法郎[3]。在如今, 没有一支数量巨大的志愿者大军, 一个社会的体育可能只处于发育不良的状态。

以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 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在社区居民的体育需要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人力、物力与财力的不足, 远远不能满足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 亟需社区体育志愿者的注入。社区体育志愿者在社区体育工作中, 扮演了管理者、组织者、指导者等多个角色, 而这些角色在现存的社区体育管理过程中, 都是政府公共服务不能满足的内容, 社区体育志愿者在主管意愿与客观实际上, 都在发挥着自身的力量去努力填补或者是弥补这些不足与空白, 不同程度的提高了社区居民锻炼的科学性和健身的持久性, 这些对于社区体育的长远发展都是必不可少的, 而政府来说, 将志愿活动纳入自己的视野, 既能降低行政成本, 又能为政府转变职能、加快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契机, 如果能够加强对社区体育志愿者的规范与管理, 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发展来看, 社区体育志愿者是能够成为社区公共服务不足的情况下的切实可行的解决途径。

4 弘扬社会正能量, 传播志愿文化和志愿精神

现代社会的发展, 在钢筋水泥铸就了伟大的建筑的同时, 也铸就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的鸿沟, 这与传统社区的那种邻里关系密切、守望相助, 富有人情味的社区关系形成巨大反差。

社区体育志愿者的服务开展, 弘扬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 推崇“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价值观, 追求无私奉献的人生理念。更多的社区居民体会到了“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切实益处, 让社区体育志愿者的投入有了更加明确的反馈与价值, 同时, 社区体育志愿者在进行社区志愿服务时, 会潜移默化地感染被服务对象、影响周围的群众, 使大家逐步的参与到社区体育活动之中, 有的甚至能够成为另外一个志愿者, 这本身就是一个文明与爱心传递的过程, 可以发挥积极的榜样与导向的作用, 有助于推动平等友爱、融洽和谐人际环境的形成, 更好地服务居民、服务社会, 为构建和谐社区做出自己的贡献。

5 提高自我能力, 升华精神品格

社区体育志愿者在进行志愿服务的同时, 不断的总结与锤炼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与经验, 学习还不够熟悉的健身领域内的技能, 在服务别人的同时提高了自身的能力, 丰富了自己新技能, 学会更多健身的新知识, 获得更为健康的体魄。与此同时, 社区体育志愿者在服务中也不断的增强自身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通过奉献、爱心、帮助他人, 培养了高尚道德品质, 形成遵守社会公德、关心公益事业的文明习惯, 塑造了健康的心理和坚强的意志, 培养了创造才能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总体来看, 社区体育志愿者在服务他人的同时, 弘扬了社会正能量, 传递了积极向上的健康理念, 用自己的切实行动得到了大家的支持、理解与尊重, 为大家的身体健康与精神升华带来了身边的榜样。虽然, 在目前来看社区体育志愿者的服务仍然有很多的不足, 水平有待提高, 但是其必将成为我国社区体育发展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是社区体育不可或缺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规划 (2011年-2015年) [DB/OL].http://www.sport.gov.cn

[2]莱·L·萨拉蒙.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视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

体育志愿服务活动总结 篇5

一、大力加强体育志愿服务基地的建设

1、在社区建设体育志愿服务基地。更好服务居民,以满足居民对于体育志愿服务的需求。

2、在公共场所建设体育志愿服务基地。在人口密集区域等公共场所建立体育志愿服务基地,为体育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提供场地支持。

二、大力加强体育志愿队伍建设

建立由社会体育指导员为主体的体育志愿服务队伍。由各个社区推荐,选送热爱文艺、热爱体育活动的居民,组成志愿服务队伍。通过这些志愿者的宣传及组织,更好得开展社区体育活动。

三、大力开展体育志愿服务活动

1、以“红红火火过大年”为龙头,大力开展体育志愿服务活动。春节期间,各社区能够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俗活动,真正让辖区居民过上一个祥和的春节。

2.以品牌体育活动为依托,大力开展社区文化体育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利用社区广场等场所,举办国民体质监测等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10余次,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围绕“六进社区”活动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文体、道德、治安、科教、法律、卫生等多层次、全方位的咨询服务。

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探究 篇6

关键词: 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 重要意义 存在问题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意义

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具有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全面提升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升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传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高职院校大学生在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能够真正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更重要的是在奉献社会、服务他人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

二、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高等院校志愿服务体系主要是由志愿者队伍、组织管理、激励与保障等组成的。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起步较晚,其发展尚不成熟,不可避免会出现一系列问题。

(一)志愿者队伍。

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高职在校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精神缺乏深刻认识,自觉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调查发现,由于部分高职院校将志愿服务活动纳入了学生的德育体系,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获得品端综合素质评价积分,有时有些学生参加活动是迫于学校相关部门下达的行政通知,当然还有一部分学生是为了人际交往。在这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是本着对志愿服务的热情而参加活动。绝大多数学生对志愿服务精神缺乏全面深刻的了解,甚至部分学生将志愿服务等同于免费劳动,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志愿服务活动质量很难得到保障。

正是由此,大学生志愿者队伍流动性较强,高职院校志愿者队伍的专业化现状引人堪忧。高职院校尚未成立专门的志愿服务活动管理部门,而大学生志愿者队伍人员是由各院系选拔组成,绝对数量较大,而经常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人数则较少,专业化程度很难保证。

(二)组织管理体系。

1.尚未建立统一的、专业化较强的组织管理部门。

目前各高职院校的志愿服务活动主要是各院系部门、各社团组织分散管理。在这种组织管理模式下,高职院校的志愿服务活动缺乏一个统一的、专业化较强的组织管理部门,容易出现多重领导、行政化倾向过重的问题,直接影响志愿服务活动质量。此外,组织管理部门的专业化水平直接影响高职院校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组织管理部门专业化水平低,志愿者活动前缺乏系统培训,活动过程缺乏有效控制,志愿服务活动质量难以保障,容易出现形式化、低水平化等问题。

2.组织活动形式过于单一,缺乏专业特色。

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学生具有明显的应用型专业技能优势,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较强。然而,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志愿服务活动仍以尊老爱幼活动、环保活动、支教支农活动为主,缺乏高职院校专业特色,组织活动形式过于单一,挫伤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

3.缺乏规范化组织管理制度。

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缺乏一套规范化的组织管理制度,志愿者招募、培训、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等环节容易出现问题。在志愿者招募方面,尚未建立有效的志愿者准入与退出制度,志愿者队伍流动性大,管理混乱;在志愿者培训环节,尚未建立系统化培训制度,培训内容尚未纳入课程体系,直接影响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质量;在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环节,缺乏规范化的管理与控制,活动过程管理混论,直接降低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质量。

4.激励与保障体系。

(1)经费缺乏。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经费较少,经费短缺直接影响志愿活动的有效开展,活动效果不佳。大学生在舟车劳顿地提供了志愿服务后,连基本的交通与饮食费用都需要自行解决,不免会感到寒心,给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活动质量难以保障。

(2)缺乏完善的保障与激励措施。由于社会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认识不够全面,很大一部分人将大学生志愿服务等同于免费劳动力,学生在志愿服务活动中权益难以得到保障,直接影响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与持续性。另外,社会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肯定性评价较少,高校对学生的激励措施较缺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与持续性。

(3)缺乏专门志愿服务法律体系的保障。目前,国家尚未发布专门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法律体系,切实保障大学生在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的合法权益,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的志愿服务产生不利影响。

(4)缺乏家庭及社会的支持。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多数家庭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偏见,不支持孩子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认为志愿服务活动又累又脏,毫无技术含量,甚至认为志愿服务是多管闲事的活动。另外,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得不到家长的认可,精神上很失落,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

三、建立健全高职院校志愿服务体系

(一)加强志愿服务精神的宣传,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大学生志愿者是我国青年志愿者的中坚,是由具有一定思想觉悟、热心公益事业的大学生组成的。他们利用业余时间,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自己的技能、自己的资源和善心为他人、社区、社会提供非营利性、非职业化援助。为了更好地发挥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的主力军作用,高职院校必须对“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进行宣传,借助微信、微博等互联网平台,结合学校自身实际与专业特色,从而增强志愿服务的吸引力,提高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自觉性与主动性,扩大志愿服务的覆盖面。

(二)建立健全组织管理体系。

高职院校实现志愿者服务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必须建立健全组织管理体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组织管理运行机制,在志愿者选拔与培训、组织与管理等方面实现专业化与特色化。首先,必选建立一套规范化的志愿者选拔、认证与退出制度,对志愿者准入与退出细节进行明确规定,保证志愿者团体管理的规范化。其次,高职院校要成立专门的志愿服务管理部门,对志愿者队伍进行统一系统培训,将志愿服务课程纳入人才培养计划与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提升志愿服务活动过程重指导针对性,保障志愿服务活动的专业化与系统化,提升高职院校志愿服务活动质量,实现特色化与品牌化。

(三)立足自身实际,以专业特色为核心,实现活动形式多元化。

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为目标,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专业设置更具特色。因此,高职院校要实现志愿服务活动的系统化与品牌化,必须建立健全志愿服务体系,立足自身实际,以专业特色为核心,实现活动形式的多样化。首先,发挥志愿服务社团的作用,通过以点带面、以集体带动个体的形式,带动更多的学生加入志愿者队伍。其次,不断丰富志愿服务活动的形式,以专业活动为主,同时通过敬老活动、环保活动、扶贫支教等形式扩大志愿服务活动的覆盖面,实现高职院校志愿服务活动的品牌化与专业化。只有立足专业特色,高职院校志愿服务活动才能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才能在志愿服务实践活动中不断锻炼与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对大学生志愿者个人而言,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升专业技能,提升自身志愿服务综合素质,提升志愿服务水平。

(四)建立健全激励与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志愿者激励制度。高职院校应当将志愿服务活动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对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学生给予学分认定,激励学生在提升自身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自觉将“从容独立、踏实务实、宁静致远、精致精细、执着专一”的“工匠精神”作为学习与实践的指导,为学生成长为高素质“工匠人”打好基础。除此之外,对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表现比较突出的先进个人进行表彰,激励更多的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建立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的“三位一体”保障体系。通过微信、微博等现代网络技术对“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进行宣传,改变社会各方面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偏见,从而为大学生志愿服务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政府加快立法进程,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法律体系,保障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的合法权益,从而使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无后顾之忧,提升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高校及政府加大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经费支持,保障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顺利进行;建立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的社会支持系统,从而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提供良好的外部支持。

体育志愿者服务体系 篇7

1 研究对象

以辽宁省沈阳、大连、锦州、朝阳、铁岭、抚顺、丹东、鞍山等八个城市的240名社区体育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内容和目的需要查阅有关社区体育、体育志愿者、体育社会学和全民健身等相关书籍,并运用计算机文献检索,对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网上相关信息进行检索,将查阅到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为该研究提供相关的信息保障。

2.2 问卷调查法

在召开专家座谈会基础上,对辽宁省8个城市的16个社区240名社区体育志愿者和社区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设计了“社区体育志愿者服务现状调查表”,发放问卷240份,回收有效问卷232份,回收率96.67%。

2.3 访谈法

通过对街道办事处、社区的管理者、社区体育志愿者、和社区居民的访谈,了解社区体育活动开展现状和社区体育的服务现状,并且实地观察了社区开展体育活动的资料记载、场地和运动器械等,以便获得翔实可靠的材料。

2.4 数理统计法

数理统计法用SPSS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做好客观准确评价提供依据。

3 结果与分析

3.1 辽宁省社区体育志愿者的基本情况

3.1.1 社区体育志愿者的年龄结构

通过对辽宁省8个城市的16个社区232名体育志愿者调查发现(见表1),社区体育志愿者的年龄结构分布是其极不均匀的(见表1)。30岁以下的有18人,仅占7.76%;31~40岁的24人,占10.34%;41~50的47人,占20.26%;51~60岁的60人,占25%;60岁以上的82人,占35.77%。辽宁省社区体育志愿者的特征是中老年志愿者居多,呈现老龄化趋势。主要是中老年人家庭的压力较小,闲暇时间较为充足,本身也有运动健身的意愿和渴望,通过将该社区居民组织起来参与健身运动既可以获得运动的同伴还可以使自身有一种成就感。访谈中发现,年轻人由于社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即使有做社区体育志愿者的意愿,更多的人也没有时间参与到志愿者服务之中。

表1 辽宁省社区体育志愿者自然情况调查表(n=232)

表2 辽宁省社区体育志愿者参与社区体育服务的动机调查表(n=232)

3.1.2 社区体育志愿者的职业构成

社区体育志愿者来自于不同的行业(见表1),以离退休人员所比例占居多,占40.95%,在职的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和自由职业者比例也较大,各占24.14%和19.83%。在访谈中了解到,工人的平时工作任务繁重,压力较大,参与社区体育志愿者的意愿不强,学生们较为年轻,更多时间是穿梭在同学、朋友聚会和遨游在网络之中,参与也较少。有一种现象值得关注,就是体育专任教师和体育专业大学生参与社区体育志愿者人数非常少,访谈中了解到,主要原因是社区宣传力度不够和这一群体成员缺乏热情。如果征得这一群体人员参与到社区体育志愿者服务之中,就会使健身指导更具有专业化。

3.2 辽宁省社区体育志愿者的体育服务概况

3.2.1 辽宁省社区体育志愿者参加社区体育服务的动机

辽宁省社区体育志愿者参与社区体育服务的动机是多样性的(见表2),更多的体育志愿者参与到社区服务中是因为热心于公益事业,占到了30.60%,社会交往和运动顺便也占有较大比例,分别是22.41%和17.67%。总体上看,动机是积极向上的,具有较高的社会服务意识,对社区体育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但是以传授运动技能和科学健身理论指导服务的志愿者还是较少,而这一项却是志愿者服务的重点,这一状况值得重视。

3.2.2 辽宁省社区体育志愿者参加社区体育服务的时间和频度

从总体来看,社区体育志愿者参加服务的次数还是较多的(见表3),3次及3次以上占到了50.86%,在访谈中了解到,每天都能够提供服务的志愿者仅占7.3%,这一群体人员较少,有待于加强。在参与社区体育服务的时间上,60~90分钟的人员较多,占到了41.81%不可忽视的是30分钟以下和90分钟以上占有的比例达到了22.85%,这就需要进行积极引导,将服务的时间规范在60~90分钟,这才是一个较为合理的区间。

3.2.3 辽宁省社区体育志愿者参加社区体育服务的内容

通过调查发现,辽宁省社区体育志愿者服务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传授运动技能、健身指导和活动的组织和策划上(见表4)。这对于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信息服务中,将现代化教育手段如何应用到社区建设和体育志愿者的服务当中却应该是未来工作的重点,只有这样,才能使信息更加畅通,通知更加到位,服务内容更加广泛,健身指导更加多样。

3.3 辽宁省社区体育志愿者服务的影响因素

3.3.1 社区体育志愿者的数量不足

由于社区体育指导员较为短缺,近几年来,辽宁省社区发展了大量的体育志愿者来参与社区体育的一系列工作。但是,由于信息不够畅通和宣传不够到位等原因,参与社区体育志愿者的人数明显不足,特别是社区之间志愿者的分布差异较大,不够均衡,有的社区志愿者人数偏少,人员的短缺和分布的不均衡严重影响了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和全民健身工程的有效实施。

3.3.2 社区体育志愿者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在调查中发现,在辽宁省8所城市的24个240名社区体育志愿者中仅有17名体育专业人士(体育工作者或者曾经是专业运动员和体育专业大学生),仅占总数的7.08%。这个数量明显偏少,这一群体都经过体育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有着系统的体育基础知识和扎实的各项运动基本技能,在社区的健身活动指导上都有一技之长,如何争取更多专业人士参加到志愿者服务队伍,将是未来社区工作者在招募志愿者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工作,对于提高社区体育志愿者的服务质量和社区体育的建设会起到积极作用。

表3 辽宁省体育志愿者参加服务次数、参加活动的时间调查表(n=232)

表4 辽宁省社区体育志愿者参与社区体育服务的内容调查表(n=232)

3.3.3 社区体育志愿者服务的内容不够广泛和具体

调查中发现社区体育志愿者的服务更多集中在单项的现场健身指导,对于健身理性的传授、特殊群体的健身活动和现代化手段应用到社区志愿者服务中却较少,而这一部分正是社区居民主要的需求之一。如何从运动前的准备活动、运动中的危险防范和运动后的放松,以及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是社区居民运动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特殊群体中的残疾人和孕妇等人群的健身指导,也是志愿者完善健身指导的重要内容之一。特别是运用网络资源将一些服务内容宽泛起来,使更多居民进入社区网络就可以通过分解动作直观复习单项指导技能、可以看到健身运动的误区、欣赏到体育赛事和特殊群体健身的注意事项等。

3.3.4 社区体育志愿者服务的时间不能保证,有一定的随机性

由于我国社区体育志愿者起步较晚,各项管理制度和长远规划还有待完善,随之带来的就是服务不够规范,随意性较大。特别是志愿者在服务的时间上,家庭因素和个人原因经常更改服务时间是居民参加社区健身活动最为不满的因素之一。建立更加规范的管理制度是社区体育服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辽宁省社区体育志愿者年龄偏大,以中老年居多;职业的构成以离退休人员、企事业单位和自由职业人员居多。

辽宁省社区体育志愿者参与服务的动机主要是以热爱公益事业、社会交往和运动顺便为主;每周参加服务次数以2~3次居多,而且参加时间较短,一般在1小时之内的占有绝大多数比例。

辽宁省社区体育志愿者服务的内容不够宽泛,基本停留在单项技术指导方面,缺乏具有一定体育专业人士参与到志愿者的队伍当中。

辽宁省社区体育志愿者服务的资金基本是依靠社区提供的少量资金和社区居民的集资,资金的缺乏影响了志愿者的服务质量。

辽宁省社区体育志愿者缺乏较为完备的管理体系。缺乏社区体育志愿者的长远规划,在体育志愿者的招募、培训、人员分布等问题上管理亟待加强。

现代化管理手段在社区体育志愿者服务中应用的不到位。

4.2 建议

4.2.1 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吸纳中青年加入到社区体育志愿者服务队伍

辽宁省社区体育志愿者队伍的年龄偏大,人员较少,分布不均匀。这一现象直接影响了社区体育志愿者的服务质量。主要原因是,社区体育志愿者在实际招募的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信息不够畅通、宣传不够到位的现象。在调研中发现,许多该社区居民和有一定专业能力的人员并不知道有这样的组织,更不知道服务的内容,导致了社区体育志愿者队伍人员较少和不够专业等弊端,影响了社区体育的发展和社区体育志愿者队伍的建设。通过现代化手段积极宣传,吸纳中青年人士加入到志愿者服务队伍,实现社区体育志愿者的梯队建设,为社区体育志愿者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4.2.2 广泛拓宽社区体育的融资渠道,解决社区体育志愿者服务的经费问题

经费问题一直以来是困扰社区体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社区体育的资金绝大部分来源于政府拨款,但是政府的体育专项投入根本满足不了目前社区体育迅猛的发展,要想将社区体育活动更好开展起来,就必须拓宽资金来源,充分利用社会捐赠、赞助和自筹资金等多种融资渠道,使体育经费向多元化渠道发展,保证社区体育的组织和活动具有充足的经费。同时,充足的资金可以提高社区体育志愿者的服务质量,也可以使志愿者的服务创新在资金上得到保障。

4.2.3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健全完善体育志愿者服务的健身网络

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辽宁省社区体育志愿者服务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服务的通知不够到位;服务的方式不够全面、内容不够具体;服务的人员不够广众等。这些不足完全可以通过现代化手段加以解决。

当今世界的英特网,无线Wi Fi,3G、4G手机等已经将整个地球网络化了,人们通过电脑、智能手机、带网络功能的各种终端设备随时随地连接上网,掌握第一手信息和材料。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是解决这一问题最便捷的方式。比如:利用网络资源可以使通知和信息家喻户晓,获得了社区工作人员做了很多努力都难以形成众所周知的效果;通过社区健身服务资源库的建立,避免了传统体育单项的现场指导局限,将如何进行健身运动、如何欣赏体育赛事和运动保健的自助手段等都纳入其中,扩大了志愿者的服务范围;通过建立现代远程教育,就会把更多的专业人士和具有不同特长的人员组织起来从事社区体育服务工作,建立社区体育工作者和社区体育志愿者的服务体系,使他们的服务更加系统化、科学化。只有这样,才能拓展社区体育志愿者的服务内容,使各类信息发布得到更好传播,才能使受众人群更多,也才能使信息量更大和服务更加到位。

4.2.4 社区体育志愿者要加强健身活动的理论指导,增强运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健身运动的益处人人皆知,但是许多人并不知道运动也是一把双刃剑,运动的科学、合理才能带来健康,否则也许会带来伤害。在调查中发现,许多社区居民对于健身知识的了解不多或者并不全面。在运动时间、运动强度、运动频次、运动方式和运动损伤的自助手段上都存在一定的误区。这就要求社区体育志愿者通过宣传、组织讲座等方式进行引导和规范,特别是通过社区创建的网络平台进行健身知识的传播,并配之以适时的在线解答来达到指导社区居民科学健身的目的。

4.2.5 社区体育志愿者要做好社区特殊群体居民的健身指导工作

社区的居民绝大多数都是健康者,但是并不能排出一些特殊群体,比如:肢体残疾和孕妇等。社区体育志愿者只有做好了这一群体的康复健身运动和孕期正确活动方式等指导工作,才是社区体育志愿者的全部工作任务。但是,做这项工作对于一般体育志愿者来说有些勉为其难,这就需要社区积极与驻区医院和具有这方面特长的体育专业人士广泛联系,征得他们的支持和帮助,为做好这一群体的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唐坤.多元主体需求下社区体育志愿者服务策略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14(6):14-17.

[2]蔡建新.福建省高校体育志愿者活动现状调查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15,34(2):52-54.

体育志愿者服务体系 篇8

(一) 青年志愿服务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载体。对于广大青年学生来说, 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成为了其自发的要求, 也是加强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为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志愿服务包括了众多的思想教育信息, 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需要借助一定的载体去对教育客体产生有效的影响。志愿服务将分散的道德热情融入到制度化的体系中, 为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力量, 同时也更好地扮演了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的重要角色。而大学生志愿者群体数量大, 更是极好地宣扬了社会正气。

(二) 青年志愿服务实现了失真教育主客体间的互动。志愿服务同时也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双向互动。高校志愿者们在服务过程中, 有效地将社会对大学生群体的道德要求转化成了志愿者们的信念和自我要求, 也影响着服务对象以及周围的大学生们。大学生们在自愿服务过程中, 不断地自我反省和学习, 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 成为了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因此, 大学生在进行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也将志愿者们的客体形象转化为了主体, 也由被动转化了主动, 也逐渐形成了双向互动的局面。

(一) 加快探索青年志愿服务与专业学习相结合。虽然大学生群体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很高, 但是大学生对志愿服务对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掌握并不全面, 同时大学生的服务效果也是有限的。因此, 对于青年志愿服务的现状来看, 如何有效地将青年志愿服务于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将结合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此, 要有效地加强高校志愿者们的服务技能的培训以及对其专业知识学习的重视。

一方面, 高校要注意加强大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 让大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 将学到的扎实的专业知识落实到服务的领域中。另一方面, 要加强对志愿者的技能培训。由于当前的文化发展对志愿者的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也要求志愿者们不断地掌握一些新的技能。同时, 由于志愿者们的个体差异性, 要有效的根据志愿者们自身的爱好和需求来安排培训的项目。因此, 加快探索青年志愿服务于大学生自身专业学习相结合不仅能提高志愿者们的服务质量和效果, 还能更好地宣传志愿者服务的意义和精神, 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发展, 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 加快探索青年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由于很多的学生适应了传统的应试教育, 其社会实践能力相对较差, 因此需要加强对青年群体实践能力的重视。青年志愿服务是一项直接的社会实践活动, 因此提供了很多的机会让大学生接触社会。青年志愿服务强调发挥参与者的主体意识, 是对学生专业实习, 社会调查等良好的补充。同时这也是大学生融入社会, 适应社会的有效方式和途径, 使其参与到志愿服务网络中。青年群体在服务中, 也是一个在不断提升自我的过程, 让志愿者们在实践过程中提高其自身的团队合作以及创新学习等各个方面能力, 这也就充分地将青年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了。

(三) 加快探索青年志愿服务与择业就业相结合。近年来,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人才的短缺, 以及就业压力和就业形势等问题, 有关部门制定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去号召大量的大学生参与到西部建设中, 给大学生们提供了就业以及创业的平台和机会, 极大地缓解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各大高校也积极地响应号召, 引导大学生树立新的、正确的就业观, 引导大学生投身到西部的建设中去, 例如农村基础教育, 医疗卫生等各个领域。这也使得青年们在思想和能力上都有了提高, 同时也找到了自身的价值。很多的青年们最终留在了西部和基层, 更好地实现了青年志愿服务于择业就业的有效结合。

(一) 建立志愿者注册认证机制。由于青年学生参与高校志愿服务的渠道的多样性和随意性等特征, 对志愿者群体的有效管理就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目前, 全世界最为管用的管理的核心就是利用志愿者注册认证制度来构建志愿者组织管理体系, 许多国内外NGO组织在志愿者组织管理上都采用了这一方式。

志愿者注册认证制度作为对志愿者进行登记注册并按照其志愿服务的情况给予认证的制度, 形成了权威性的注册认证机构, 同时志愿者组织管理体系也出台了方便有效的注册认证程序, 还建立了完善的激励机制。

(二) 构建青年志愿者培训实践体系。青年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的趋势是时代的要求,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因此高校则需要为青年志愿们尽可能的提供平台。同时, 志愿服务项目作为一个好的载体, 建立具体可行性的服务项目开发运作体系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项目开发运行过程中, 首先要推进科学化的管理, 完善项目的运作步骤。还需要充分调动青年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有效地展现自身的优势, 去树立和打造品牌项目, 实现立体的项目格局。

在高校推进青年志愿服务工作能够起到一定的思政教育意义, 加快探索青年志愿服务与专业学习、社会实践、和择业就业相结合, 是高校青年志愿服务体系构建的三大途径, 除此之外, 建立志愿者注册认证机制和构建青年志愿者培训实践体系也是构建高校志愿服务体系的重要措施。

摘要: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是志愿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首先从两个方面阐述了推进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工作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意义, 然后再从三个“相结合”具体分析了高校青年志愿服务与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 最后提出了两个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工作体系的构建措施, 一起为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工作体系的构建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工作体系,构建

参考文献

[1]姜岩, 宋瑞梅.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工作体系构建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 (16) :144.

[2]许人冰.论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11 (01) :72-79.

体育志愿者服务体系 篇9

1 体育志愿服务的基本情况

目前,在世界体育志愿者服务开展的国家中,美国体育志愿者活动开展得十分活跃,也非常成功。志愿服务几乎家喻户晓,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良好的社会声誉,成为美国加强公民道德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之一。据资料统计,1999年56%的18岁以上成年人参加过志愿工作,2000年44%26岁以上成年人参加过志愿工作,工作量超过900万全日制雇员,工值2390亿美元[2]。美国国家和社区服务社团2008年10月27日公布《美国志愿者活动》报告显示,在2007年,美国约6080万16岁以上的人在社区参与有组织的志愿者活动,占这个群体总数的26.2%,总计义务工作约81亿小时,创造价值超过1580亿美元[3]。日本参加体育志愿服务活动的人占8.6%,其中男性为10.8%,女性为6.7%[1]。

国外体育志愿服务相比,我国的体育志愿服务第一次出现在1990年北京亚运会上,由此体育志愿者成为大型体育赛事、活动和群众健身指导的主力军。体育志愿者大体分为高校体育志愿者、社区体育志愿者、社团体育志愿者、奥运会志愿者等,其服务体系构建背景是在志愿者组织、全民健身运动、群众性多元化体育服务、奥运会志愿服务等共同作用下逐步形成。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调查对象

该调查以番禺区华南新城100名社区居民为调查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文献调查法

在中国知网、中国期刊网等查阅各种有关国内发表的有关体育志愿、体育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文章文献资料。

2.2.2 访谈法

主要对社区居委会干部和工作人员进行访谈,了解社区体育开展情况。

2.2.3 问卷调查法

问卷方式采用实地发放的形式。对社区居民总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问卷100份,问卷回收率为100%,通过筛选回收的问卷, 得到有效问卷99份,有效回收率为99%;运用统计软件spss19.0进行处理、及分析数据。

(1)调查问卷的基本情况。

社区居民问卷基本情况:

通过调查社区居民对象的性别分布情况可以得出,在99份有效问卷中,男性有57名,女性42名,男女之间比例约为1.36∶1,样本性别比例较为合理。

年龄调查中,年龄最小的9岁,最大的70岁,通过调查对象所有社区居民的年龄分布情况,从收集到进行资料统计获得的信息,主要年龄但集中在51岁(含51岁)以下的居民,占79.6%。

(2)问卷的信度效度检验。

采用再测法,对问卷信度进行检验,结果如表1。

通过表1可以得知:对调查问卷前后两次测试之间的相关系r=0.917且经过双侧检验得P=0.000<0.01具有显著差异;因此调查问卷的信度能很稳定的反映出填答者的实际情况。

2.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19.0进行数据处理。

3 社区居民对社区体育服务的需求分析

3 . 1 社区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情况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体育健身活动的作用, 对于居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积极性情况。在该次调查对象中有52.5%的居民经常参加体育活动,47.5%的居民是偶尔参加一些体育锻炼。

番禺华南新城是一个大型的综合社区,居住在这里的居民大多是公司企业员工、高校教师、企业管理人员等,该社区配套设施上都比较完善。

通过调查发现,在受访的群众中,平时参加体育活动的居民中,根据调查其文化程度上,其中本科以上学历人群所占比例较多,占了45.9%,大专或高职院校占17.3%,根据其社区的居住的人群的情况分析和收集回来的资料统计,对于该社区体育活动锻炼的居民相当多的人员是青中年高学历的人群。

通过调查居民对于社区组织体育活动情况,了解到受访的居民对于这方面需求还是比较高,当然对于社区来说,在开展活动过程可能需求体育方面的资源还是比较少,对他开展活动还是有比较大的影响。同时这样说明更多体育专业学生参与到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当中,以协助开展社区体育活动。

从图1可以看出,大多数社区居民希望举办球类活动占41.4%, 舞蹈健身类占17.2%,跑步类也比较多,占16.1%。总体来看,球类活动和舞蹈健身类体育活动所需的技术比跑步类要高,因此,需要专业性指导的要求也比较高。根据表2中的情况分析,参与锻炼的人群主要年龄集中在51岁(含51岁)以下的居民,占79.6%,主要是青中年人参加体育锻炼比较多,其中学生所占比例较高。

3 . 2 社区居民对于社区体育服务的需求

居民获取体育方面的信息进行统计(如图2)。

由图2可以看到,居民主要通过报刊书籍广播、电视的途径获得体育健身知识的比例占到52.3%。而居民获得体育健身知识的渠道是参与社区体育健身活动的只占了14.4%。居民从社区体育工作者的宣传活动中获得体育健身知识比例相对较低,占了13.1%。获得体育健身知识与社区体育开展有关的渠道的(有关体育文件等)也只占了11.1%。社区居民从其它途径获得的体育健身知识占到9.2%。表明,社区居民获得体育健身信息主要依靠大众传媒,社区自身的体育文化宣传力度不大。

对居民平时体育健身活动是否有人指导的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居民平时参加体育活动的受到专业人员的指导比例还是比较少,仅占了27.3%,而有业余人员进行指导的比例比较高占了42.4%。没有人指导的占了23.2%。这就说明了社区里面专业的体育指导者还是比较匮乏的,对于群众的需求还是不够满足。

根据居民体育健身活动是否需要指导的情况,针对居民的体育健身活动需求,在其进行活动时是否需要有人指导,在受访者当中高达76.5%的居民需要指导,不需要只有23.5%,这说明相当多的居民还是需要有人在其进行运动时进行指导服务的,这样对于我们开展社区体育志愿服务有一定的必要性。

根据居民是否希望体育专业学生提供志愿服务的情况调查获得的信息,对于体育专业学生进入社区提供体育志愿服务,有78.8%的居民表示希望的,只有3.0%的居民表示不希望的。体育专业学生进行体育服务过程中社区居民所希望开展的内容依次为:体育健身指导、运动技能的教学、体育场地器械使用方法、体育活动的组织、健身理论知识传授、制定运动处方。而居民则希望有关政府部门、社区居委会等多组织一些不同级别、不同层次的体育活动或赛事。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社区居民对于社区体育志愿服务的需求比较大,希望能够在体育健身指导、运动技能学习、体育场地器械使用方法、社区体育信息宣传服务和活动组织服务等方面得到专业指导。目前,这些社区居民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需求无法满足。

(2)社区居民对自身的健康比较重视,希望能得到有关运动防护的一些知识。

(3)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平时参加体育锻炼时有专业人员的指导比例还是比较少,社区居民十分乐意体育专业的学生提供体育志愿服务,希望通过专业的知识做支撑,更好的参加锻炼,达到更好的效果。

(4)居民获取体育知识的途径还是以报刊、杂志、电视为主,并不能近距离的亲身去体验、了解,从而不易达到全民健身。

4.2 建议

4.2.1 建立社区体育志愿服务的有效监督、激励的机制

第一,应建立社区体育志愿服务有效监督的综合评估制度,制定相关的准则来全面考评参与社区体育服务活动的志愿者,对其志愿服务过程中效果进行评价和判定,定期开展评优活动。

第二,应系统全面地考察评定参与社区体育志愿服务的个人经历、服务的态度、服务的成效、服务的时间、服务的次数等方面情况记录,完善活动服务标准。

第三,应建立社区体育志愿者服务体系的激励与奖励机制。对于参加社区体育志愿服务的学生,学校在奖学金评优、及就业等诸多环节给予一定的优先权利。

4.2.2 构建社区体育志愿服务的队伍

第一,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包括队伍内部的纪律等。为体育专业学生志愿服务社区体育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政策环境。

第二,通过完善各种措施来加强体育专业学生参与社区体育志愿服务的培训工作,选拔专业技能水平和理论科学素养比较精通的体育专业学生志愿者。

第三,维持社区体育志愿服务行动需要经济资金来支持,这更多的是倾向于社会化融资。

我国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现状研究 篇10

志愿者服务指不以获劳动报酬为目的的自愿性服务, 主要以为他人或团体提供便利服务为主, 志愿者服务组织不仅推动了被服务人的发展, 同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 人民精神的追求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鼓足作用。而体育志愿者则是指那些为了推进体育事业的发展, 而不获取报酬的为某些体育活动组织者, 或者是体育精神及理念的传播, 而提供自己的劳动与技术的个人。其中现有体育支援者按照自身专业性划分主要可分为专业类和非专业类;按照服务对象的不同, 分为“赛事体育志愿者”和“社会体育志愿者”。

1 志愿服务与体育赛事志愿服务发展历程

支援服务长期以来都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而存在的, 在我国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 在公元前2000年前, 《礼记》中有志愿服务行为的文字记载。现代志愿服务在我国兴起最早的标志是随着1987年广州市第一条志愿者服务电话的诞生而诞生的。1993年共青团中央首次发起了中共志愿者服务行动号召, 随后的10年间, 经过我国大批志愿者服务人员的不断努力, 同时加之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 我国志愿者服务队伍愈发壮大。2008年以来中国经历的一系列诸如抗震救灾、奥运会、世博会等的事件中, 志愿组织在其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成为考验志愿组织队伍建设、宣扬和普及志愿精神的平台。据有关统计显示, 截止2011年底, 我国已有记录的2.68亿名志愿者, 累计为社会提供了超过6 1亿小时的志愿者服务, 我国国内志愿者的数量以超8000万人, 约占全国总人口的6%左右。

目前, 可以说志愿者服务已成为了我国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之一, 体育志愿者更是以其广阔的服务对象, 以及服务宽度成为可众多体育赛事的亮点之一。最初的体育志愿者服务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 体育志愿者的出现与体育赛事的多样化发展密不可分。随着体育事业的全球化发展, 我国逐渐将西方志愿者服务体系引入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之中, 并结合了我国的发展现状, 建立起了符合我国社会实际要求的志愿者服务体系。体育志愿者服务体系也随之在我国蓬勃发展起来, 可以说体育赛事志愿者服务是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成绩的不断获取而出现的, 具有较多的社会背景因素。在十余年的探索发展过程中, 体育赛事志愿服务不仅促进了多项大型体育在我国的顺利举行, 同时也以一种特殊的方式, 向世界体育爱好者展示着我国体育志愿者的服务精神和志愿理念。任何一个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 都考验着这个城市的“软实力”, 这也是对城市所在的志愿者, 及其志愿者组织体系的一次重大考验。为了确保城市赛事的成功举办, 政府必须加大多志愿者服务体系的建设力度, 以及对志愿者服务人员的支持力度。目前, 我国正处在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 我国的体育志愿服务事业也必将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公众志愿服务意识的普遍提高以及各个大型综合体育赛事的举办带来的契机等有利条件的推动下, 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2 我国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的特征

2.1 创新的志愿服务理念

“微笑北京”是北京奥运志愿服务理念创新的具体体现, 在“微笑北京”志愿者服务活动中, 志愿者们进一步拓展了志愿服务的内容与服务受中, 进一步传播了志愿者服务理念, 以及志愿者所特有的志愿服务精神。而在广州亚运会上, 志愿者更是将志愿者服务与时尚潮流进行了有机地结合, 吸引了更多的普通市民融入到志愿者服务之中, 可谓开创了志愿者生活化、时尚化的先河。在山东济南举办的第十一届全国人民运动会在招募志愿者的过程中, 开展了“全运文明旗帜在传递”的宣传活动和“全员文明风尚圈”的推广活动, 着这两个活动中, 即浓郁了志愿者服务的社会氛围, 同时也保护了志愿者服务的热情。而上海市最近几年来承办的一系列大型体育赛事也通过招募志愿者, 将体育精神与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精神做到了有机的融合, 不仅为志愿者群体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同时也为志愿者精神的广为传播提供了更高的舞台, 更增强了城市的群体的认同感, 引导人们尊重志愿者, 认可志愿者服务的理念。

2.2 众多的志愿者参与

1990年亚运会期间, 北京团市委就组织了20万人的义务服务总队, 投入到亚运服务之中, 这标志着我国城市重大体育赛事志愿服务行动正式启动。1994年的第六届远东及南太平洋残疾人运动会举办期间, 共有3万名青年志愿者全面参与到运动会的各个环节之中。2001年第九届全运会共有13万人报名成为志愿。2 0 0 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赛会志愿者最终报名人数突破80万人。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在开幕式演讲中这样说道:“我们还要特别感谢成千上万、无私奉献的志愿者们, 没有他们, 这一切都不可能实现”充分体现了对志愿服务工作的肯定和褒奖。

2.3 主体地位的高校青年

在校大学生正处于风华正茂、热情飞扬的人生阶段, 并且自由支配的时间充足, 有较强的接触社会的渴望, 因此大学生志愿服务群体成为了中国筹办各种大型体育赛事中志愿者的主力军。如在北京举办的第十一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共招募了12000名志愿者, 其中在校的学生占总人数的80%以上。10万北京奥运会赛会志愿者中的60%~70%为大学生, 40万奥运会城市志愿者中的一半以上是大学生, 在以企业职工和社区居民为主的社会志愿者中也有不少大学生。广州亚运会赛会志愿者亦以大学生为主体。

2.4 可观的社会经济效益

志愿者服务的核心内涵是“不以获取报酬为目的”。志愿者组织规定了志愿者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范围, 在这个工作职责和工作范围内, 管理机构依据志愿者所贡献服务小时, 参照同类机构员工相同工作报酬的市场价值, 估算志愿者的价值。广州亚运会体育志愿服务总队为赛事提供上万小时的志愿服务, 如果折算成工资, 将是一笔巨大的数字。赛事志愿服务不仅为赛事提供了人力资源、资金节省, 更重要的还在于它对社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向全社会生动地诠释了“助人自助”、“时尚生活方式”的现代志愿理念, 真正让人们感受到志愿服务的魅力, 激发更多人参与志愿服务。相互帮助、关怀的社交机会可以通过志愿服务活动来提供,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是志愿者的精神, 赛事志愿者通过无私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并本着志愿精神, 不仅仅使得友好沟通形成新型的互动关系并进行友好的沟通成功实现, 而且还使人间的温情被服务对象真切的体会到, 使人与人之间的了解与沟通得到增进, 彼此之间的隔阂与距离感得到减轻, 更有利于构建社会资本。

3 我国体育赛事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

3.1 管理上政府行为过强

“党政支持、共青团承办社会化运作”是开展我国志愿服务事业一直参照的思路, 使政府组织的强大功能得到发挥, 但这也容易使表面化、模式化的志愿者工作产生, 由其是以任务或者命令的形式下达的服务项目被志愿者执行, 行政命令取代个人的自愿行为, 往往不是“我要参加”, 而是“要我参加”。在方千华等人对高等院校学生参与大型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研究中发现, 有部分学生是把志愿服务当作是一项具有政治意义的任务来完成, 没能体现服务的志愿性。

3.2 组织上缺乏长效机制

由于我国没有建立对志愿者从招募、登记到日常管理的统一制度, 没有形成相对稳定的队伍, 从而影响了志愿服务的工作效率, 制约了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发展。当某一活动需要志愿服务时, 通常的做法是临时招募志愿者, 从而出现专业人员不熟悉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人员又不懂专业知识的情况, 影响了志愿服务的开展。

3.3 岗位设计上欠合理

志愿者理想岗位与服务岗位有差距是岗位设计上欠合理的主要表现, 而且工作调配没有根据志愿者的兴趣、爱好等进行。当然, 一方面, 作为自愿行为的志愿者服务, 组织者应该尽量根据志愿者填写的岗位, 满足其需求;另一方面, 作为奉献行为的志愿者服务, 本身也要听从组织的安排, 对于组织者的难处要尽量体谅。

3.4 培训方式有待完善

志愿者培训是提高志愿者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 但由于人员、时间、地点、经费的问题, 造成我国体育赛事志愿者培训不够完善。缺乏培训的志愿者在实际志愿服务中容易出现差错, 这些差错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整个赛事, 同时挫伤了志愿者继续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方千华等人在研究中发现, 提高突发事件处理能力的培训是体育赛事志愿服务培训的一个重要内容, 同时礼仪、英语、相关的赛事知识、具体服务内容与要求等方面的培训也是十分必要的。

3.5 激励形式比较单一

由于志愿者的自愿性, 管理者不可能采用各种具有强约束力的方式, 让人们为城市重大体育赛事提供志愿服务。但目前我国体育赛事志愿服务激励方式相对单一, 评价过于泛化, 缺乏多样性和具体性, 激励功效不高, 挫伤了一些志愿者的积极性。激励的多样性符合多元文化的时代要求, 增强组织内部激励, 符合志愿者的多样需求, 体现公民参与志愿服务的价值。

3.6 保障体系尚未健全

志愿者的保障主要体现在经济保障和立法保障方面, 对体育志愿者保障的缺失, 实质是“政府失灵”和“志愿失灵”的表现形式之一。体育志愿服务事业属于体育公共产品的一部分, 政府有责任为体育志愿服务的顺利进行提供支持。在经济保障方面, 我国志愿者在进行志愿服务中大多没有得到全面的保护, 甚至基本的意外保险都没有参与, 如果在志愿服务中出现问题, 容易产生与组织者的经济纠纷。志愿者的社会角色、服务对象以及各项权利义务都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

4 相关建议

(1) 应建立规范的志愿者管理模式, 其中包括统一的志愿者注册登记制度, 志愿者服务认证制度和志愿服务考评体系。 (2) 建立志愿服务体系长效机制, 建立体育志愿人才库等, 全面了解经历过大赛的志愿者, 对志愿者的使用实现长期性和连续性, 以期提高体育志愿服务的质量。使赛事志愿服务工作切实成为发展我国志愿服务的强大推动力, 认真总结体育赛事志愿者工作的得失, 努力赛事志愿工作作为社会志愿服务工作的起点, 推动今后的社会志愿服务发展。 (3) 合理设计志愿者岗位, 细化志愿者岗位, 尽可能的满足志愿者选择岗位的意愿, 并能做到志愿者个人能力素质与岗位职责相匹配。 (4) 应推进志愿者管理法制化建设, 保障志愿服务各方的合法权利和利益, 为志愿者提供相应的政策优待, 实时满足志愿者的精神需求。 (5) 建立志愿服务的评价及激励制度, 制定志愿服务工作手册, 计算志愿服务时长, 结合实际工作开展情况对志愿者进行综合性的绩效考评, 同时给予相关程度的奖励及表彰。

参考文献

[1]王汝干, 张木明, 赵凤.高校学生参与大型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的实践探索[J].青年探索, 2007 (3) :69-72.

[2]陈涌.我国大型体育赛事志愿服务项目管理研究——以第六届全国农运会为实证[D].福建:华侨大学, 2010.

[3]黄琼, 黄玲.体育志愿者服务体系的构建特性[J].价值工程, 2010, 29 (11) :221.

[4]黄桑波.我国体育志愿服务现状及研究的理论视角[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9, 43 (10) :24-27.

体育志愿者服务体系 篇11

关键词 公共体育服务 体系 现状 对策

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是当下世界各国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充分发挥政府的服务职能,建立和完善公体育共服务体系,在保证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和经济的稳定。因此,加强对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对目前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存在问题的分析

(一)公共体育服务的管理机制不健全

目前大多数城乡的公共体育服务在管理上边大多是一行政手段为主导的纵向结构管理,分化给区、街道和社区进行管理,负责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管理的部门缺乏职业的工作人员,大多是兼职负责文化、教育、体育和卫生为主的工作人员,且工作人员的主要工作以文化和卫生为主,对于体育内容的关注较少。接到办事处作为社区行政管理的主体,并没有把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职能纳入工作范围,这就导致了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在解决社区体育问题的时候,缺少充足的法律依据。

(二)对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立的目标不明确

各个相关负责部门对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建设并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接到和社区体育负责部门在工作的过程中,之时被动的解说上级安排下来的任务,没用对自身的工作进行完全的认识,对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构件完善的城乡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上,处于一种模糊的状态,没有清晰的工作目标和实施步骤。再者,在城市化修建的过程中,对体育场地的规划面积少之又少,特备是经济繁荣的地方,没有足够的地方来修建大型的体育场地,使得公共体育设施完全不能满足居民的需求。

(三)体育项目单一,缺乏专业化指导

各级组织开展的体育活动基本上都是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活动,活动形式较为单一,社区居民参与的体育活动基本上都是以个人、家人或同伴为主,社区缺乏丰富的体育赛事,公共体育场地规模较小,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也不高,使得活动开展难度较大。在体育人员的指导上,由于社区基础条件较差,工资待遇较低 ,难以吸引到正规院校的体育毕业生参与工作,社区的体育管理人员都是业余的,不具备专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缺乏专业的体育人员对居民体育活动的指导。

二、如何加快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建设

(一)政府实施相关的法律政策加快体系建设

首先,政府应当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履行好服务型政府的职能。对城乡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目标要有明确的定位,制定清晰合理的建设计划,在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建设中进行有效的指导;其次,政府要为城乡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提供政策和法律保障,为社区公共体育的建设制定专项的政策法规,使公共体育服务的建设能够依法行政。要加强和维护居民的体育权利和义务,根据居民对体育的实际需求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制定有效的法律政策对城乡的公共体育建设体制进行有效的指导,为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二)多渠道拓展资金来源

城乡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建设,离不开政府的财政投入,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对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资金投入,制定合理的比例,把对公共体育体系的建设纳入财政预算,有计划的购买体育设施,通过不断的努力,实现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达标,并按照社区人口分分布比例给予一定的赞助经费,为城乡的改革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三)加强社区体育人才的建设

针对社区体育指导人员综合素质较低,缺乏专业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情况,社区要加强对体育人才队伍的建设。提高社区体育指导人员专业知识水平和工作的积极性,对现有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和指导,让体育工作人员对体育法规有明确的认识,熟悉社区各个体育项目和设施的作用和用法,让体育工作人员掌握一定的救援方法,不断地提高体育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健身的能力,从而更好的对社区居民的体育活动进行有效的指导。

三、总结

加大对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建设是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是社会群众的需求。面对当前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存在的各种问题,政府应该履行好政府的服务职能,制定合理完善的法律法规对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建设进行有效的指导,同时,还要加大对体育设施的资金投入。体育工作人员要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积极组织有特色的体育活动,让广大群众参与到体育运动健身的队伍中来。

参考文献:

[1] 伍远萌.北京市东城区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调查与分析[D].河南大学.2013.

[2] 劉钰劼.公共服务背景下高校体育场地资源供给的优化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3.

[3] 王祥.常州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4.01:69-72.

体育志愿者服务体系 篇12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重要意义

(一) 志愿服务是科学价值观内化的重要手段

大学生是我国重要的储备人才, 也是祖国建设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的价值观直接对国家、社会有着影响。因此, 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也是各高校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而高校通过积极的鼓励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 使大学生能够了解社会、深入社会, 进而大学生在此过程中也会了解到奉献的内涵, 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使大学生养成有爱、奉献、互助的良好品质, 进而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促进大学生的良好发展[1]。

(二) 志愿服务是大学生丰富阅历的有效平台

由于大学生在小学起就在学校接受教育, 没有接触过社会, 导致大学生缺乏必要的人生阅历, 进而也影响到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对大学生的长远发展非常不利[2]。此外, 大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中, 存在着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技能脱节的情况, 很多大学生在社会中遇到问题时候会出现迷茫, 进而表现出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 存在着迷茫、消极的情况。而大学生通过参与志愿服务, 能够更深入的接触社会, 进而丰富大学生的阅历, 使大学生能够了解到自身的不足之处, 进而通过改正能够更加适应社会。

二、社会实践体系的构建分析

鉴于志愿服务对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意义, 高校应该积极的鼓励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 并且应构建科学的社会实践体系, 以促进大学生的良好发展, 下面针对于社会实践体系的构建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 完善志愿服务组织机构

在构建社会实践体系的过程中, 首先应该完善志愿服务的组织机构。首先, 高校领导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 应成立领导小组, 由学校的党委进行统一的领导和协调, 并且由团委具体的实施。其次, 建立自我监督的志愿服务管理机构。该机构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进行大学生志愿者的招募和培训, 并且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参加社会中的各项志愿服务。该机构主要由团委领导实施, 并且由学生干部进行统一的规划和管理, 进而确保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机构的良好运行。

(二) 建立志愿服务保障机制

高校通过建立志愿服务保障机制能够确保志愿服务安全有序的进行。具体应做如下几个方面的努力。首先, 高校应该加强对志愿服务资金上的支持。由于志愿服务机构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需要具有一定的经济支出, 例如, 志愿者统一的服装等。因此, 高校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 为志愿服务机构拨一定的经费, 使其能够更好的运行。其次, 要做好安全保障工作。由于大学生在参加志愿服务的过程中, 会由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导致大学生的人身安全受到一定的威胁, 因此, 应该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安全教育, 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此外, 高校还应该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法律上的支持, 保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再次, 高校要给予优秀的大学生志愿者一定的优惠政策, 做好政策保障工作, 积极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形成全校师生员工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 进而促进大学生及高校的共同发展。

(三) 健全志愿服务管理体系

在构建志愿服务的社会实践体系过程中, 还应该健全志愿服务的管理体系。首先, 应对志愿服务组织机构进行有效的管理, 采取项目化管理方法, 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配合, 使其能够提高素质, 更好地完成志愿服务。此外, 在管理中应规范志愿服务的具体实施内容, 形成系统化、品牌化、特色化的各高校志愿服务格局, 建立志愿服务项目库, 巩固传统志愿服务项目。进而通过健全志愿服务管理体系, 能够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和高质量的完成。

三、结语

本文主要针对于大学生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相关方面的分析和探讨, 通过本文的研究, 我们了解到,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一项利己利他的伟大事业, 大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志愿服务中, 而学校也应该对大学生的志愿服务进行支持, 并且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 为其建立科学的社会实践体系, 使大学生能够更充分的投入到志愿服务当中, 进而促进大学生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曾三侠, 李道琳.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模式探析[J].滁州学院学报, 2014, 12 (06) :221-222.

上一篇:开发过程中的突破下一篇:课程仿真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