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服务中心章程(精选7篇)
志愿者服务中心章程 篇1
永州工商职业中专志愿者服务中心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永州市工商职业中专青年志愿者服务中心是在共青团永州市工商职业中专委员会领导和监督下,由志愿从事社会公益活动与社会保障事业的在校青年学生组成的全校性青年组织。
第二条:本中心通过组织和领导全校青年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第三条:本中心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在法律和校规校纪允许的范围内开展活动。
第四条:本中心奉行“完善自我,服务他人”的准则,以“互助、友爱、奉献、进步”作为行动宗旨。
第二章 任务
第五条:弘扬新风正气,倡导友爱奉献,促进校园良好风气的形成。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作出贡献,推进青年志愿者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第六条: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奉献精神和服务能力,使专业知识融于实践,为青年志愿者提供成长机会。
第七条:为校园建设、社区建设、扶贫开发、城市创卫以及大型社会活动等公益事业提供志愿服务。
第八条:为具有特殊困难,需要社会帮助的社会成员及贫困地区提供志愿服务。
第九条:组织、策划各个时期的全校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协调、指导各青年志愿服务分队开展工作。
第十条:面向全校在校学生公开招募志愿者,培养青年志愿者及青年志愿组织的管理者,建立一批由本中心组织管理的专项
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伍,更好的开展志愿服务行动。
第三章 组织与职能
第十一条:本中心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第十二条:本中心设主任一名,副主任两名,主任、副主任履行对中心的领导责任,为中心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一)主任职责:
1.主持中心各部门开展日常工作,组织实施年度工作计划。
2.提名建议有关部门负责人,经团委老师考核决定。
3.代表志愿者服务中心,并承担责任和后果。
(二)副主任职责:协助主任管理中心各项工作;主任不在时,受主任委托行使主任职权。
第十三条:中心各部门职能
校青年志愿者服务中心设立各个职能部门,负责处理中心有关工作,中心各部门设部长、副部长各一名。
(一)秘书部:
1.做好例会或其他重要会议的记录;
2.对各种活动和有关中心的事宜及时起草好有关文件;
3.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建立、完善;
4.管理中心财务,对中心档案文件进行归类管理,负责向团委汇报工作情况。
(二)宣传部:
1.为中心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作做好总体宣传,报道中心各部门及各班级的活动;
2.管理好本部门所拥有的工具用品,如宣传板块、颜料用品等;
3.做好志愿者的常规宣传工作,如定期出与志愿者活动有
关的板报;
4.协助其他部门或系别开展活动。
第十四条:本中心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增设或精简部门。第十五条:各部门及各分队在活动之前须先到秘书部领取活动申请表,并以书面形式提出方案,中心各项活动由校团委审拟,经批准后方可实施,各分队由班主任审批后,再经校团委审批后,方可开展活动。
第十六条:各部门及各分队在每学期末必须完成详细的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和下学期的工作计划,一式三份。
第十七条:各部门之间要互相支持和帮助。部门若需人员增援,部门负责人可向主任提出申请,经主任同意后可自行调配或部门间商议调配。
第十八条:各部门、各分队在总章程的指导下,可根据自身的需要,设定具体的职责。
第十九条:各班级成立的青年志愿者分队接受本中心领导;各班级设队长一名,副队长一名,干事若干名。
(一)队长职责:
1、传达中心下达的思想和工作,协助中心组织各项活动。
2、定期和干事进行思想交流,对其反馈的情况加以处理。
3、定期总结工作并向中心反馈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协助处理。
4、认真负责,定期整顿志愿者的思想风纪,指出活动中的不足之处并加以完善。
5、领导本班志愿者参加各项志愿服务活动。
(二)副队长职责:协助队长管理分队各项工作;队长不在时,受队长委托行使队长职权。
(三)干事职责:
1、协助队长完成中心下达的任务和思想,参加志愿者中心举办的活动。
2、定期向队长反馈情况,并做好相关策划和总结工作。
第四章 志愿者干事
第二十条:每年九月举行中心各部门、各班级分队成员纳新,中途不得私自纳新。如有特殊需要,须上报中心决定,否则一律不予以承认。
第二十一条:凡是我校在校学生,同意本中心章程,提出申请,由本中心考核团委考核过关即可成为本中心成员。
第二十二条:本中心成员的基本义务:
(一)遵守本中心的章程,执行本中心的决议。
(二)自觉履行志愿服务的职责,完成中心交办的工作。
(三)贯彻中心的宗旨,维护中心的声誉,以实际行动扩大志愿者工作对社会的影响。
(四)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主动关心社会,关心他人。
(五)关心中心的工作,积极参加中心组织开展的各项社会公益活动。
(六)维护本中心的合法权益和形象。
(七)主动向中心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
第二十三条:本中心成员的基本权利:
(一)拥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二)根据本中心的决议精神,依照学校的有关规定独立开展活动。
(三)对中心的工作提出建议,批评和监督。
(四)有参加中心安排的各项活动和取得相关资料的权利。
(五)请求中心帮助解决在志愿活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六)请求本组织维护其合法权益。
(七)向本组织推荐队员。
(八)退出中心的权利。
第二十四条:中心成员到校外活动必须以组织的名义。
第五章:经费
第二十五条:青年志愿者服务中心的经费包括中心通过申请学校配给和自筹等。
第二十六条:新成员加入中心后每人须缴纳用于制作志愿者服务册、工作证等所需费用。
第二十七条:本中心总部的财务由中心秘书部专人负责管理,并且定期向中心公开收支情况,接受中心及全体成员的监督。
第二十八条:凡总部活动申请经费须于活动前一周向校团委提交详细的活动方案及经费预算。经团委审阅同意后,在活动后凭正式发票及经费预算表向团委报销,发票须有经手人、证明人的签名。
第二十九条:各班级志愿者分队经费由其自行管理,自收自支
第三十条:中心经费只能用于中心有关方面的活动开支,不得挪为私用。本中心有责任及权利对各项活动经费的使用进行监督和检查,若发现有违规情况,中心将上报校团委并对相关人员追究其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一条:本章程由永州市工商职业中专青年志愿者服务中心主任处制定,并负责解释。
第三十二条:本章程由全体志愿者代表大会通过并生效。第三十三条:本章程自批准之日起生效。
志愿者服务中心章程 篇2
一、文化志愿者的含义
文化志愿者是指不收取物质报酬, 自愿为公众提供公益文化服务或者帮助的人。他们是志愿者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专业性更强, 强调公益文化艺术服务。
二、文化志愿者产生的原因
文化志愿者的出现有其特定的经济、社会和文化背景。我国经过改革开放已经进入小康阶段, 生活富裕、物产丰沛为文化志愿服务提供了物质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 推动了文化志愿服务的繁荣;人们对志愿精神推崇, 以及先进事迹的传播, 为从事文化志愿服务营造了氛围;人们文化素质水平的提高, 以及对文化服务的需求, 使文化志愿者逐渐走进人们生活;社会的进步, 人们思想认识的提升, 使文化志愿服务成为个人丰富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总之, 文化志愿者的出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当下历史阶段的结果, 它既反映了社会的进步与需要, 也反映了文化志愿者自身的需要, 彰显了进入小康社会的人们更加注重精神文化生活的美好诉求和时代特点。
三、文化志愿者服务为公益文化服务注入新的动力
(一) 文化志愿者服务队伍的壮大, 为公益文化服务队伍补充新生力量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我们要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 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单靠公益性文化机构的从业人员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有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文化志愿者便是公益文化服务队伍最好的补充力量。他们依靠自己的知识、能力和才华, 参与管理公共文化设施, 生产公共文化产品, 提供文化咨询、文艺辅导, 策划、组织群众文化活动, 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
(二) 文化志愿者服务深入基层,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
文化部、中央文明办已经将文化志愿服务列入重要日程,
组织引导文化志愿者在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广大群众中广泛开展文艺演出、文化艺术知识普及教育、文化艺术技能辅导、文化展览展示等形式多样的文化志愿服务活动, 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进一步引导基层群众创造文化、参与文化、享受文化, 以逐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推动全民文化素质的明显提升。
(三) 打造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品牌, 进一步提高公益文化服务质量
各地文化志愿者服务队伍在进一步完善、优化长期志愿服务项目的基础上, 整合志愿服务资源, 全力打造文化志愿服务品牌, 公益文化服务活动日益丰富多彩。在2012年12月4日召开的全国文化志愿服务工作会议上, 38个全国基层文化志愿服务活动优秀品牌都得到了表彰, 其中既有活跃在基层、深受百姓喜爱的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品牌, 也有紧贴少数民族文化需求、远赴边疆开展文化志愿服务的品牌。这些品牌化的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推动了公益文化服务的进一步发展。
(四) 文化志愿者服务精神的传播, 带动全民参与公益文化服务的积极性
文化志愿者在提供文化服务的过程中, 同时也传递了友谊、信仰、团结、奉献的精神。他们不仅是文化大使, 更承担着社会责任。如今, 公益文化服务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 深入基层的文化志愿者, 更有利于促成公益文化服务成为全民行动, 是公益文化服务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生力军。他们心中形成的那种自觉、自愿回馈社会的风气感染和号召更多的人加入到文化志愿者的队伍中来, 带动全民参与公益文化服务的积极性。
四、推进文化志愿者服务工作的几点建议
第一, 不断完善文化志愿服务管理机制, 使其纳入规范化、常态化管理。目前, 文化志愿者流失率较高、人员构成单一、缺乏健全完善的志愿者管理体系以及志愿者服务下缺乏专业化、规范化、常态化等, 不断完善文化志愿服务管理制度与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 对文化志愿服务进行法律支持、规范, 对文化志愿服务的立法有助于提升公民对文化志愿服务的认知水平;建立健全文化志愿服务管理制度, 加强对文化志愿服务活动的领导和引导, 促使志愿者更好地提升服务水平。
第二, 建立文化志愿服务保障机制, 促进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健康发展。文化志愿者的合法权益极易受到侵害。为了提高文化志愿者服务的积极性, 应该建立文化志愿服务保障机制, 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支持、肯定文化志愿工作, 对志愿者绩效进行评估, 对优秀志愿者予以表彰和奖励。同时, 进一步探索文化志愿服务的自身特点与内在规律, 逐步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志愿者组织形式和运作机制, 促进文化志愿事业健康发展。
第三, 加强对文化志愿者的培训和辅导, 确保文化志愿者的服务质量。文化志愿服务涉及的面很广, 需要懂得多方面的知识, 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如公共文化机构阵地活动管理知识、广场文化活动管理知识、图书管理和借阅知识、知识共享工程知识、博物馆管理和讲解知识、音响使用知识、文化活动的策划知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文化政策法规知识等等。文化部门可以根据自愿者的素质情况以及开展文化志愿服务的知识与能力要求, 从政策法规、业务知识、管理能力、文化素质、服务能力等方面, 对文化志愿者进行相应的培训, 从而建立起一支专业化的文化志愿者队伍。
第四, 丰富文化志愿者服务活动方式, 推进文化志愿者服务品牌建设。文化志愿服务品牌要在提升文化服务品位、创新文化服务形式上做文章。善于挖掘和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志愿品牌, 努力使文化志愿者服务活动成为当地主流文化和时尚文化的一部分, 并自觉担当起公益文化服务的重任。
志愿者服务中心章程 篇3
很多考生对于高校的认识仅限皮毛,但又不愿意花多点时间去了解,往往在填报时“望名生义”。一听“中华女子学院”的校名,男生根本就不会考虑填报此校了,理由是“中华女子学院只招收女生”。事实上,此校也招收男生,只不过招生人数不多。细读该校《招生章程》,在“录取规则”里,明明白白写了一句话:“我院本科专业除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外,其余各专业只招女生”。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其前身为立信会计专科学校,民办属性。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学校同其他财经院校合并,转为公办。2003年升级为本科院校。此校由于复校很晚,名声“不响亮”。殊不知,上海立信会计专科学校虽是私立“出身”,但它是由“中国现代会计之父”、教育家潘序伦先生于1928年创办的专业会计学校,曾经是中国会计教育水平最高的学校。也就是说,现在的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直接“遗传”有立信会计专科学校的“优秀基因”。据麦可思第三方调查公司的数据,此校毕业生的就业率高过全国众多财经类院校,用人单位满意度和毕业生薪酬高过许多重点大学。可是不少没有研读《招生章程》的人以为此校是民办高校而放弃了选择。
不仔细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招生章程》,考生大多会“绕过”此校去选一些层次低得多的农林院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不仅是“211工程”院校,还是“985工程”院校。此校是我国目前农、林、水学科最为完备的高等农业院校。师资力量特强,科研水平极高。有志于学习农林专业的考生,首选中国农业大学或北京林业大学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放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去读那些既不是“211工程”更不是“985工程”的农林大学就很不明智了。
经历合并、更名、扩招大潮之后,许多学校的办学地址或者求学地址被“模糊化”了。这给不认真阅读《招生章程》的粗心考生埋下了陷阱。更名潮之前,冠之以省名的高校,大多在省会城市,如四川大学、湖南大学、新疆大学等。非省会城市的高校,大多要在校名中标明其准确属地,如零陵师范专科学校、恩施师范专科学校等。可是,当它们分别更名为“湖南科技学院”和“湖北民族学院”后,很容易让人按“惯例”思维,以为它们地处长沙或武汉,而事实是,它们仍然分别在湖南零陵和湖北恩施。如果考生不弄清这两所高校的办学地址究竟在何处,那就真的会以为自己选报的是省会城市的高校了。另外,很多高校合并或扩容后,办学地分为两处,甚至三处、四处。考生也应在报考前就弄清楚求学地点,以免到时后悔。
每所高校的章程,都会在“录取规则”条款下罗列该校录取的详细规定。不认真阅读这些规定,就会出现总分上线却落榜的悲剧。录取规则中考生应特别关注的是各高校自己制定的“个性规则”,如院校志愿级差、专业级差和学科排序。
属于非平行志愿录取批次的高校,有的会实行院校志愿级差,以鼓励考生优先选择它们为第一志愿。随着平行志愿的推行,实行院校志愿级差的高校越来越少,但是考生仍不可掉以轻心。华中科技大学,录取规则第三条写得很明白:对于非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考生“录取时实行志愿分数级差的方法”。还要注意,有的高校变相地实行了志愿级差。首都医科大学录取规则第二条宣布:“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实际高考成绩,原则上要高于我校同批次一志愿录取分数40分以上”。
实行专业级差的高校很多。考生应细读拟报高校《招生章程》中有关专业级差的规定。北京工商大学录取规则中第六条:“专业录取时,按投档考生的实际考分和专业志愿顺序,由高到低按‘专业级差’方式依次录取。‘专业级差’原则上为3~5分,具体数值的设定以符合考生最大志愿满足率为标准”。
在分配考生专业时,各高校会根据本校的实际,分别采取不同的学科排序方式。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规定:“在同等条件下,着重参考外语、语文成绩进行择优录取”。
高校因办学属性、办学层次和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对考生会有一些特殊要求,这些特殊要求都会在《招生章程》里明确列出来。这些特殊要求可归纳为以下四点。
1.性别要求。男女生比例有限制,军队院校和公安院校基本如此。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招生章程》录取规则第八条:“男女生比例限制在10:1”。同理,普通院校的国防生也会有男女生比例限制。另外,有些普通院校的个别专业也有特殊的性别要求。上海海关学院在录取规则中第二条规定“海关管理专业录取的女生比例不超过30%”。
2.身体条件要求。所有军队院校和公安院校都执行《中国人民解放军院校招生体格检查标准》。报考军校和公安院校,以及报考国防生的考生必须参加“军人体检”。普通高校的特殊专业对身体条件也会有特殊要求。上海海事大学《招生章程》录取规则第六条就要求航海类专业执行《海船船员体检要求》。
3.成绩要求。有的高校对考生的高考总分或某些单科考分有特别要求。总分要求主要针对某些特殊专业考生、参加自主招生考生、保送生、特长生或定向生等。北京科技大学录取规则第十三条规定:理科实验班“要求考生高考实际总分高出我校在本省录取最低分20分以上”。另有很多高校都规定优先录取的考生,总分降分不超过20分;各地政策性加分累积不超过30分。对单科考分的特别要求主要是外语、语文或数学三科。
4.外语语种要求。很多高校在《招生章程》中对考生外语语种有明确要求。如中国人民大学在录取规则第九条中规定:“我校英语、俄语、日语、德语、法语等专业只招收英语语种的考生;国防生只招收英语语种的考生”。现在不少中学开始开设英语以外的小语种。这些考生,尽管学了俄、日、德、法等小语种,但仍然不能报考中国人民大学的小语种专业。
分析以上误区,我们不难看到,只要认真阅读《招生章程》,就完全可以避开这些误区。建议2012年参加高考的考生们,在研究高校历年录取行情之前,一定先把拟报高校的《招生章程》读明白,避免因非智力因素失误。
南京图书馆文化志愿者服务章程 篇4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南京图书馆文化志愿者是能够自觉志愿参与南京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不计报酬和个人得失,身心健康,且能够符合南京图书馆相关工作要求,在南京工作、学习、生活持续6个月以上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各国各族各界人士。
第二条南京图书馆原则上不接收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个体参与文化志愿服务工作。
第三条南京图书馆设立南京图书馆文化志愿者服务办公室,南京图书馆文化志愿者服务办公室在南京图书馆党委的领导下专门协调实施文化志愿者的招募、注册、使用、培训和服务等日常事务。
第二章志愿者的分类
第四条南京图书馆文化志愿者分为长期文化志愿者和短期文化志愿者两类。
(一)长期文化志愿者主要包括:
1、驻宁高等院校全日制在校大学生、研究生;
2、年龄在50周岁以上、65周岁以下已经办理退休手续的老党员、老专家、老教师、老战士、老模范;
3、具备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高级知识分子。
(二)短期文化志愿者是指不属于长期文化志愿者的其他社会人员。
第三章志愿者的招募
第五条长期文化志愿者的招募由南京图书馆文化志愿者服务办公室定期统一组织实施。
(一)发布公告:每年的3月5日前后,南京图书馆文化志愿者服务办公室将通过社会媒体、南图网站、馆内通知以及定向邀请等方式向社会发布招募公告。
(二)自愿报名:凡符合条件的人员均可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现场或网络等方式递交申请材料及相关证明文件。
(三)审核筛选:南京图书馆文化志愿者服务办公室将认真审核申请材料及相关证明文件,并通过面谈或实习等方式进行筛选。
(四)确认登记:通过审核筛选的人员即取得南京图书馆长期文化志愿者资格,南京图书馆文化志愿者服务办公室将向文化志愿者颁发文化志愿者标识以及用于记录文化志愿者的服务时间、服务岗位、服务满意度和评语的《南京图书馆文化志愿者服务登记书》。
第六条短期文化志愿者的招募没有特别的时间限定,符合条件人员也无须提前申请报名,可根据本人意愿随时来馆提出志愿服务申请,由南京图书馆文化志愿者服务办公室根据实际情况,接收或谢绝其相关请求。
第四章志愿者的注册
第七条已取得长期文化志愿者资格的人员须每年按期持《南京图书馆文化志愿者服务登记书》来馆进行注册,注册时间为每年的第一季度。逾期未注册,或1年内从未参与过志愿服务者,将自动注销其长期文化志愿者资格。
第八条南京图书馆文化志愿者服务办公室不向短期文化志愿者颁发《南京图书馆文化志愿者服务登记书》,短期文化志愿者无须定期注册。
第五章志愿者的使用
第九条长期文化志愿者的使用必须本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使用长期文化志愿者的部门必须给予志愿者一定的业务指导和工作关照,并不得以任何理由以志愿者的辛勤劳动代替本馆职工的工作量。
(一)需使用文化志愿者的部门须提前3个工作日以上向文化志愿者服务办公室提供需求人员数量以及相关岗位信息。
(二)文化志愿者服务办公室将相关信息报请馆党委批准后,电话咨询符合条件的文化志愿者意愿。
(三)志愿来馆工作的文化志愿者须持有效的《南京图书馆文化志愿者服务登记书》按时来馆报到,并保质保量地在服务岗位上工作。
(四)文化志愿者完成相应工作时间后,由使用部门在《南京图书馆文化志愿者服务登记书》相应位置填写服务时间、服务岗位、服务满意度和评语。
(五)文化志愿者的服务满意度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等3个等级,评语可作为服务满意度的补充意见,由使用志愿者的部门负责人客观如实填写。
(六)文化志愿者凭《南京图书馆文化志愿者服务登记书》至文化志愿者服务办公室盖确认章并领取相应经济补贴。
(七)文化志愿者服务办公室将志愿者的服务时间、服务岗位、服务满意度和评语录入南京图书馆文化志愿者数据库,供以后再次选用文化志愿者时参考。
第十条文化志愿者每天服务的起止时间不得超过本馆职工的正常工作时间。
第十一条短期文化志愿者的使用原则上参照本章第九条执行。
第六章志愿者的补贴
第十二条长期文化志愿者每天的志愿服务时间满8个小时且服务满意度在合格以上的,由文化志愿者服务办公室发放交通补贴10元和误餐补贴20元,同时可免费获取30天内任一场次的《南图讲座》或馆藏资料影片放映入场券1张。
第十三条长期文化志愿者服务满意度为不合格时,文化志愿者服务办公室不发放相应的交通和误餐补贴。
第十四条短期文化志愿者不享受本章第十二条的补贴和待遇。
第七章志愿者的培训
第十五条南京图书馆文化志愿者服务办公室将不定期地针对文化志愿者的类型,开展岗位培训。岗位培训的方式主要有技术讲座、交流座谈会、外出调研、文化参观活动等。
第八章志愿者的表彰
第十六条南京图书馆文化志愿者服务办公室每年年底将评选出若干位优秀文化志愿者,邀请出席南京图书馆年终总结表彰大会,并在大会上颁发荣誉证书以及物质奖励。
第十七条长期文化志愿者在同等条件下,可以优先被评选为南京图书馆优秀读者。
第九章附则
志愿服务队章程 篇5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团体名称为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章程(以下简称“志愿服务队”)。
第二条 志愿服务队是由热心公益事业,志愿从事税法宣传、纳税服务和其他社会公益性志愿服务活动的国税干部以及国税机关招募的从事志愿服务活动的社会人员组成。
第三条 志愿服务队的宗旨是继承革命传统,弘扬雷锋精神,以雷锋为榜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提高纳税服务水平,促进征纳关系和谐,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深入社区街道,开展各种义务服务活动,为创建文明城市,为××的精神文明建设做贡献。
第二章 服务对象和内容
第四条 志愿服务队服务对象面向需要社会服务、涉税服务等帮助的各类企业、工商业户、生活困难群众等,特别是针对需要帮助的特殊困难群体。
第五条 志愿服务队的服务内容主要是由市国税局统一组织的集中或经常性参加社会其他公益性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税收宣传、办税服务厅内的一般性服务工作等。
第三章 志愿者条件和入队程序
第六条 志愿服务队成员必须身体健康,热心公益事业,具有吃苦耐劳精神;乐于奉献,能够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等业余时间参与公益活动;
第七条志愿者誓词:我志愿加入学雷锋志愿服务队,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我承诺:遵守志愿者服务队章程,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服务志愿活动,践行志愿者精神,吃苦在前,甘于奉献,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八条 志愿者入队程序:
向志愿服务队委员会办公室提交申请,经审核合格后自动加入。
第四章 志愿者的权利和义务
第九条志愿者享有下列权利:
1、参加志愿服务队的各种活动和取得有关信息;
2、随时向志愿服务队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
3、在履行服务中可以提出困难和问题,请求给予帮助解决;
4、获得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安全保障;
5、志愿者可以申请退出志愿服务队;
6、法律、法规以及志愿者服务组织章程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十条志愿者履行下列义务:
1、拥护志愿服务队章程和其他管理制度;
2、自觉履行志愿服务队的职责,完成交办的工作;
3、关心志愿服务队的工作,积极参加组织开展的各项志愿服务活动及社会公益活动;
4、宣传志愿服务队宗旨,维护志愿服务队声誉,以实际行动扩大志愿者活动的社会影响。
5、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主动关爱社会,关心他人。
第五章 志愿者的招募和培训
第十一条分国税系统内外两部分招募:
系统内部:由各单位采取个人自愿与单位推荐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志愿者人选,汇总后统一上报志愿服务队委员会办公室审核。
系统外部:面向社会发布志愿者招募启事进行招募。自愿报名人员向志愿服务队委员会办公室提交申请。
第六章志愿者监督与管理
第十二条志愿者须服从志愿服务队的统一监督管理,在不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第十三条应招志愿者报名经志愿服务队委员会进行资质审核和培训。第十四条 对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志愿者,经志愿服务队委员会批准后予
以清退。
1、不服从组织管理,拒不履行志愿者义务。
2、无故不参加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
3、其他违反志愿服务队章程,做出有损志愿服务队形象和声誉的行为。第十五条 税收志愿者可根据本人实际情况向志愿服务队委员会提出退队申请。
第七章组织机构和领导
第十六条 志愿服务队接受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的统一指导。成立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委员会,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国税局教育科,负责志愿服务队的管理和活动的组织实施。
第十八条志愿服务队按照区域位置设立志愿服务小分队,在志愿服务队委员会统一领导下,分别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第八章附则
志愿者服务中心章程 篇6
第一条 性质: 聊城大学青青校园志愿者服务队是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学生自愿组成的业余志愿者组织,具有严格的组织性和纪律性。
第二条 目的、宗旨:志愿队以创新、实干、超越为宗旨,以综合应用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并重为主要目的。第三条 活动原则:志愿队遵循党和政府的教育方针,遵守国家宪法、法律的有关政策和学校的有关规定,坚持在有利于社会、有利于队员的前提下开展活动。
第四条 意义:志愿队的成立,旨在丰富我校学生课余生活,培养学生对科学文化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与服务能力,促进学生对人文社会的关注,激发爱国主义情操,倡导先进的志愿者文化,为大学生志愿服务起先锋模范作用。
第二章 志愿者
第五条 申请条件:凡具有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正式学籍,承认志愿队章程,对志愿服务充满热情,愿为志愿队奉献力量,能够积极参加志愿队开展的各项活动的学生,经本人报名申请,填写志愿队队员申请表,经志愿队考核批准,即为志愿队队员。
第六条 义务:队员必须履行下列义务
(一)有遵守本章程的各项规定的义务;
(二)有执行志愿队决议,听从志愿队各项活动安排的义务;
(三)有按时参加志愿队组织的志愿活动或提前请假的义务;
(四)有自觉维护志愿队利益的义务,在聊城大学及社会中扩大志愿队影响的义务。
第七条 权利:队员享有以下权利
(一)在志愿队内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二)有参加志愿队组织的各项活动的权利;
(三)有质询、批评和监督志愿队各项工作的权利;
(四)有对志愿队建设提出意见与建议的权利;
(五)有退出志愿队的自由。
第八条 工作
(一)志愿者工作岗位分日常工作岗位和特殊岗位
(二)日常工作岗位是指每月固定活动基地的志愿活动。
(三)特殊岗位是指临时设置或有特殊要求的工作岗位,如大型活动时所需定量志愿者,具体工作按实际情况开展。
(四)志愿者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必须使用规范用语,注意礼节礼貌,仪态端庄大方。
第九条 纪律
(一)志愿者需按时参加活动。
(二)因故不能参加活动者,需在活动前一天向组长请假,组长在活动前告之活动负责人,以提前统筹安排,使活动正常进行。
(三)志愿者表现需与身份相符,不得在活动中吃零食、使用手机、听MP3、看漫画小说。在志愿活动中若有不符志愿者身份、有损志愿队形象者将被劝退。
(四)三次无故缺席志愿活动者自动视为退队。
第十条 荣誉
活动出勤率高、表现突出的队员经评选,将在月末被评为优秀志愿者,授予“青青校园优秀志愿者”称号;年末另有“志愿精英”评选。
第三章 组织机构
第十一条 组织结构
(一)志愿队为适应活动开展和队伍发展设立管理层,职能部门分为队长、副队长、外联组、档案组、宣传组。
(二)在正常参加志愿服务外,他们的职能有:
1.队长负责协调、监督各部门的工作;策划筹备除日常志愿活动外的志愿服务;财务明细登记。
2.副队长负责志愿队内相关建设;全权负责社会实践活动事宜。
3.外联组负责活动基地的联系;活动资讯的收集与编辑,如图像资料、志愿日记;外部寻求赞助。
4.档案组负责参加活动队员安排的联系与协调;队员档案、活动记录管理;“志愿精英”荣誉评定。
5.宣传组负责活动海报设计及相关宣传事宜。第四章 资产
第十二条 经费来源
(一)社会赞助
(二)学校批复的相关活动经费
(三)在核准的活动范围内开展活动或服务的收入
第十三条 经费用途:本志愿队经费必须用于志愿活动的开展和志愿队的发展,不得挪作他用,不得在队员中分配。
第十四条 经费统计:需办齐相关手续,预算和账目明细在案。
第五章 章程修改程序
第十五条 当管理层认为章程某些部分已经不适合志愿队发展,可以请求召开全体队员大会,当大会中有2/3的队员投票同意修改,则通过修改方案。
第六章 附则
高校志愿者服务发展探析 篇7
关键词:高校志愿者服务,问题,对策
一、引语
“志愿者指的是在不为任何报酬的情况下,为改进社会而提供服务,贡献个人的时间和精神的人。”[1]我国的大学生志愿者活动自1993年12月发起以来,在各个省市的青年大学生的广泛参与下,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已从分散、零星的自发公益活动扩大为具有一定规模和组织的自觉公益服务活动。志愿者行动不仅满足了青年的自我发展需要,也实现了社会价值,为解决一些社会问题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渠道,增添了社会正能量。笔者在本文中主要探讨新时期高校志愿者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途径。
二、高校志愿者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实效性
目前高校志愿者活动形式单一,主要是献血、为敬老院或儿童福利院清洁卫生、义务劳动等传统志愿活动,活动内容较枯燥,且这些活动没有针对不同大学生志愿者的兴趣、专业、特点来开展,没有调动大学生们的积极性,此外还存在着社会服务意识培养不到位、队伍建设薄弱等问题。因此,目前的高校志愿者活动没能达到锻炼的目的,不能促进大学生实践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二)缺乏相应的激励和保障机制
许多高校没有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而且缺乏相应的长期保障,不少服务团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如有关部门没有很好地协调,必要的活动经费和一般的服务设施都不能保证等。我们走访了一些大学,发现他们的志愿者服务组织没有工作制度和激励机制,更没有对志愿者的保障制度和措施。在调查时,一些大学的志愿者组织指出,学校没有相应的管理机构和志愿者管理人员,更没有奖励制度或激励机制。
(三)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
由于忙于学习和各种等级考试,加上一些个人事务的缠绕,在大学生志愿者群体中,大三大四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明显低于大一大二的学生。大学生志愿者刚入校时,对志愿服务较好奇,报名时的热情较高,参加的人数比较多,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较高,但是随着年级的增长和学习任务的增加,大学生志愿者们的志愿服务热情减退,积极性急剧下降,甚至有的志愿者退出志愿者服务队伍。
在调研中,我们采访了一些大学生志愿者,当问到为什么退出时,一些志愿者说:“对有的活动没有兴趣,志愿者组织没有凝聚力,许多活动都是指令性的,我们有什么建设性的想法也没办法传达,而且也没有约束机制,谁想退就可以退。”还有部分志愿者说:“刚入学的时候不太懂,随大流就报名了,后来没什么有意思的活动,不怎么去了,有两次就自己觉得去了也收获不到什么,也就退了。”总结起来,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有些同学对志愿活动的预期较高,与现实情况差距较大;另一方面是组织内部的制度没有完善,使志愿者们的作用得不到更好地发挥;此外,在组织内部监督机制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三、完善高校志愿者服务的主要途径
高校志愿者服务存在着方方面面的问题。如认识不清的问题,一些大学生把志愿者组织看成是义务劳动组织,把青年志愿者活动仅仅当作“学雷锋活动”,等等。这就需要高校加强对志愿者服务的宣传,对大学生如何做一名志愿者,如何将零散的志愿服务转化为常态化的公益活动等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知识进行介绍。另外,一般来说志愿者行动的动力来源于对道德的追求,道德追求是志愿者参加活动的原动力。但大学生们仍处在学习知识和技能的阶段,正处在青年时期,仍在成长过程中,他们渴望得到锻炼,并为社会服务,得到社会的认可,从中得到收获和教育,但是如果没有一定的激励和奖励机制,而仅仅依赖于大学生志愿者道德上的觉悟,显然不能够给他们的志愿活动提供充足的动力。因此,完善高校志愿者服务激励机制,有益于提高志愿者们的积极性。还有一些大学生志愿者对志愿服务活动的价值存在着认识偏差,认为参加志愿服务是为了得到额外的收获或利益,因而在志愿活动中计较个人利益,阻碍志愿者服务活动的有效开展。所以,提高志愿者的思想觉悟,加强对志愿者的理想信念教育,发展高校志愿者的综合素质是必然选择。笔者认为,完善高校志愿者服务可以从以下途径着手。
(一)建立健全大学生志愿者准入机制
“大学生是志愿者服务的中坚力量”[2],高校要提高志愿服务活动的质量,就要建立严格的志愿者准入机制。从志愿者的管理过程来看,应引入激励、培训、考核等制度,而且都要制定相应的规范,使志愿服务的大学生们在符合相关条件、了解规定程序和相关义务的前提下成为志愿者。还要注重参与者的素质,如能力、品德和服务意识。高校可给报名志愿者的学生分配一些具体的工作任务,采用量化操作的方式对他们择优选拔,根据志愿者的贡献大小,有选择性地让优秀的大学生参加志愿者队伍。
(二)选择丰富多样的适宜大学生志愿者的项目
高校在选择志愿服务活动项目时,既要考虑到志愿者自身的专业优势和特长,还要挑选那些具有特色的合适的服务项目。由于各种因素如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方面的制约,以往的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专业化水平不高,范围不广泛,参与人员较少。因此,在以后的高校志愿者服务活动中,可以更多地利用社会和高校资源,与校内外相关组织和机构加强协调和联系,为更多的大学生志愿者们创造形式多样的服务项目,让他们在更专业的项目中施展才华和能力。
(三)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管理机制
高校最好建立专门的志愿者组织机构,为更科学地管理志愿者服务,设置专人负责,统一管理,建立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的常态化的激励机制。对志愿者的激励应该采取以精神激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的方式,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参与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扩大志愿者的影响力。“只有建立满足多层次需求的志愿者激励机制体系,才能实现有效激励”[3],此外,还可尝试将大学生的志愿者活动与就业、升学等联系起来。
(四)建立志愿者培训制度
【志愿者服务中心章程】推荐阅读:
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章程06-06
梁丰高中志愿者服务队章程06-10
专业志愿服务队伍管理章程08-09
焦作大学艺术系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章程08-26
长安大学工程机械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章程11-20
省红红十字募捐志愿服务队章程06-07
志愿章程11-15
志愿站 章程09-05
都昌县志愿者协会章程09-15
深圳市龙华新区大浪圳青春志愿者协会章程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