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志愿者体系

2024-09-06

法律援助志愿者体系(精选4篇)

法律援助志愿者体系 篇1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在遇到各种突发灾害时,以社区为单位的社会防灾救灾功能作用日显重要。社区是城市的基本组织体系,在政府专业救援力量有限的情况下,组织社区志愿者队伍开展互帮互助、自救互救,是赢得生命、赢得时间、提高个人安全意识最有效地减轻灾害造成的伤亡和财产损失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社区志愿者参与应急救援体系面临的问题

汶川5·12大地震中,国内外救援队科学救援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暴露出我国应急救援体系在社区志愿者参与方面还不科学,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社区志愿者应急救援力量过于分散

现阶段,社区志愿者的应急救援力量分散于多个系统,各个系统根据自身灾害特点建立了相对独立的应急体系,这些应急救援力量在指挥和协调上,基本上仅局限于各自领域,没有出现一个协调全局的角色来统一指挥。由于应急救援力量的分散,应急过程和资源还缺乏有效整合和统一协调机制,当发生涉及多种灾害或跨地区、跨行业的重特大事故时,由于缺乏全局观念,仅仅依靠某一系统的应急力量和资源,效果往往十分有限。而临时组织的应急救援力量,则往往存在职责不明、机制不顺、针对性不强等问题,难以协同作战,发挥整体救援能力。

(二)社区志愿者应急救援管理较为薄弱

我国多数地方与部门没有明确应急工作的统一管理机构,整个应急救援体系缺乏统一规划、监督指导。应急工作中的志愿服务大多停留在承担突击任务的层面,多为临时的、短期的和运动式的做法,还没有长期化、固定化和规范化。一些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尽管建立了一些应急救援组织,但对应急队伍的建设、救援装备的配备、维护和应急响应机制等缺乏有效的管理,也没有建立完善的技术支持体系,加上由于没有法律规定政府在志愿服务中应该承担的责任,以及企业对于志愿活动的资助还不十分明显,使得志愿服务在资金问题上面临极大的困难。这一切管理上的不足,导致救援体系的应急反应迟缓,应急能力低下。

(三)社区志愿者应急救援内容与被救援者实际需要存在差距

很多社区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表现出较高的热情,但却不一定能够胜任志愿者组织安排的工作,尤其是像地震、火灾这样需要一定知识和技能的志愿工作,原来没有做过这种工作的志愿者难以发挥出自己的全部能力。而这些志愿者所能提供的一些日常的、欠缺技术含量的服务,如宣传、咨询等,并不能满足社区居民在遇到大灾大难时的真正需求。这就使提供的服务与实际需要产生偏差,不仅浪费了救援资源,也打消了志愿者的积极性,不利于其更深入地开展志愿服务

二、构建社区志愿者参与应急救援服务体系的对策

(一)确立统一协调社区志愿者的行政部门以支持体系建设

针对社区志愿者应急救援力量过于分散的现实,对相应的志愿者组织在思想上、政策上、资金和物资上,以及培训和人力资源等各方面提供支持,建立起密切的合作关系,取长补短,共同致力于特定的社会经济发展事业,共同服务于应急救援体系。那么,当大规模的、跨地区的突发事件出现时,政府及时确立某一行政部门作为总指挥,快速地了解灾害发生的范围与强度,进而统一调度救灾资源;社区志愿者组织在政府提供信息后,查漏补缺,快速而准确地深入到救灾的工作中,有利于救灾工作的规范化,产生良好的效果。

(二)加强应急救援管理以保障体系建设

实现社区志愿者应急救援的有效管理主要可以通过三个途径:第一,经费保障,志愿服务需要费用合理分担机制,可以设立志愿服务基金会,由政府拨付和社会捐赠组成,使志愿服务成本有合理的分担机制;第二,制定志愿者参与突发事件处理应急制度,健全社会动员机制,组建具有一定救援知识和技能的志愿者队伍。第三,对志愿者活动进行立法,立法会使志愿活动长期化、固定化和规范化,使志愿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法律保护,更加明确志愿者自身的权利和义务,激励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者行列中。

(三)提高救援内容与实际需要的契合度,以促进体系建设

一些突发事件的应对,要求志愿者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社区应急志愿者队伍要想成为一支素质高、行动快、能力强的应急救援队伍,应加强自身培训,使志愿服务长期化、固定化。一方面组建一支设备齐全、专业化的社区志愿者应急队伍;另一方面,要根据社区所处位置的实际情况,分析地震、火灾等突发事件的隐患与可能性,进行经常的、系统的专业培训并进行演习。

(四)建立社区志愿者社会激励机制以维持体系建设

激励机制是保证社区志愿者制度长期化,维持应急救援服务体系发展的前提。首先,要建立多种形式的志愿者表彰奖励制度,对志愿者做出的贡献,社会要积极给予嘉奖。其次,要通过多种渠道来完善社区志愿者的内在性激励,如团队授权激励、心理契约激励、目标激励、工作丰富化激励、培训激励等,通过这些激励,可以充分发掘社区志愿者的潜能,调动志愿者的积极性,更好地参与应急救援服务。

三、社区志愿者应急救援服务体系组建方案

一个结构良好的应急救援服务体系可以保障突发事件能够协调、有序和高效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应根据社区志愿者的特点,以地震发生为例,提出社区志愿者应急救援服务体系组建方案。

组建方法和步骤:

第一步:情况摸底调查。社区所在地政府要对社区内居民总户数、居住人员、流动人口情况,建筑及民房类型、抗震设防情况,机关、企事业单位、生命线工程、次生灾害源分布以及所在城区医疗单位等抗震救灾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摸底。

第二步:建立组织机构。由社区管理委员会具体负责,成立社区地震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可以由社区居委会支部书记担任,成员单位由驻社区的学校、卫生院、银行、派出所、供电、供水、消防、邮政、电信、物业管理等单位组成,负责落实建立社区志愿者队伍事宜,组织、管理、指挥、协调社区志愿者队伍组建的各项工作。

第三步:组建志愿队伍。根据抗震救灾需要,社区志愿者队伍下设5个分队。主要有:1.应急救援分队:负责抢救埋压人员,在预定场所疏散、安置灾民;2.应急消防分队:负责控制由地震引起的火灾、水灾等次生灾害源;3.治安联防分队:负责社区安全保卫和治安巡逻等;4.医疗救护分队:负责医疗救治、转移安置伤员和灾后居民心理咨询;5.科普宣传分队:负责平息地震谣传以及自救互救知识的宣传、报道抗震救灾先进人物等。

第四步:制定工作预案。应急预案是针对灾害事故而制定的应急计划,对于多种突发性灾害事件的灾后行动有很强的指导作用。由于地震等灾害事件的突发性、危害性特别大,给救援工作带来极大的难度,因此要预先准备。社区居委会以社区地震应急预案为指导,制定地震应急救援社区志愿者队伍工作预案。

第五步:抓好硬件建设。有条件的社区居委会应成立地震应急指挥所。指挥所基本的宣传图册和应急救援设施要配备齐全,如志愿者队伍章程、制度、应急指挥程序流程图、居民应急疏散图等。社区志愿者队伍还要配备供氧器、灭火器、帐篷、小型挖掘工具等基本的应急救援设备器材和储存必要的应急物资。设备器材和物资可以通过赞助、购买置办,也可按照“平震结合”的原则,将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的有关自救互救设备器材和物资列入计划,以便在震时应急使用。

第六步:开展技能培训。应对社区志愿者开展必要的技能培训,由政府的地震部门负责组织有关专业部门,利用节假日,公休日向社区志愿者讲授防震减灾、应急救援和卫生防疫基本知识,进行技能和体能的综合培训,开展模拟演练,提高队伍素质,达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要求。

第七步:制定规章制度。社区要制定并印发社区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章程,加强对志愿者队伍的管理,定期组织社区志愿者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制定切实可行的社区志愿者队伍培训制度、重大纪念日和减灾日活动制度、应急演练制度、考核奖励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努力建设一支反应迅速、训练有素、纪律严明、突击力强的地震应急救援社区志愿者队伍。

参考文献

[1]黎慈.构建志愿者服务应急求援体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抗震救灾中志愿者服务引发的思考[J].南都学坛 (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 2008 (5) .

[2]时小燕.我国志愿服务的现状及对策分析[D].河海大学, 2007.

[3]丁元竹, 江汛清, 谭建光.中国志愿服务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4]马颖, 胡志.对应急体系中开展志愿服务的理性思考[J].医学与哲学 (人文社会医学版) , 2006 (4) .

[5]蔡宜旦, 汪慧.试论青年志愿者参与动机的引导和激励[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1 (4) .

[6]陈江驰.城市基本组织体系需要高素质应急志愿者队伍[J].减灾论坛, 2005 (6) .

法律援助志愿者体系 篇2

2008年7月,我志愿来到了吴忠市利通区东塔寺法律援助服务站,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制为己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健康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力求做到与时俱进、求实创新、开拓奋进,为司法行政工作作出自己最大的努力,现总结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汇报

一年半来,我按照上级的安排部署,积极参加了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党员先进性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等学习教育活动。在学习中,我认真阅读理论著作,细心做好学习笔记,深入体会上级精神要求。经过理论学习,进一步提高了自身的政治素质,增强了大局观念和政治责任感、政治敏锐感,坚定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树立了公平正义、服务大局、执法为民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于2009年6月正式转正为中共党员。

二、工作汇报

2009年1月到至今共接待法律咨询56起,参加普法学校办培训班开展了7次农村法律讲座;普法宣传18次,发放普法宣传“口袋书”3100册,普法宣传材料3000多份,法律宣传普及率达到80%以上,代写文书26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件,为群众解惑,为依法治乡做出应有的贡献。我还经常深入基层,义务解答法律咨询,送法到田间地头、立足基层,扎根东塔,以“奉献社会,服务人民”为己任,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我至今还未通过司法考试,现没有考取公务员,也未被企事业单位录用,今后我还得积极要求自己努力上进,践行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建设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美好社会做出贡献自己的热情和力量。

法律援助志愿者体系 篇3

江西省委主要领导明确指出,要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纳入社会发展规划,及时研究和解决劳动关系中的重大问题,及时妥善处置劳动关系事件,共同推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据了解,江西省迄今已制定修订了《江西省法律援助条例》等10余部法律法规,创建省级协调劳动关系联席会议制度,把劳动关系的建立、运行、监督、调处等纳入法制轨道,坚持依照法律通过协商、协调、沟通的办法来化解劳动关系矛盾。

与此同时,江西省总工会设立了全省工会法律服务律师团,要求各设区市总工会、产业工会设立工会法律服务律师分团,各县(区)总工会设立律师服务站,有条件的乡镇街道社区设立律师服务所。目前,江西省有工会维权律师1500余人,劳动争议调解员3.3万人,工会法律监督员3.5万人,劳动争议兼职仲裁员120余人,集体协商指导员1.5万人。职工法律援助靠前主动作为,一旦发生职工权益受到侵害事件,就能做到有律师参与调处。

职工法律援助四级体系的建立,使各级工会组织更好地发挥了工会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优势和工会干部来自于职工、根植于职工的优势,对各地职工权益情况起到“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第一协调人、第一维护人”的作用,变事后维权为事先提醒。特别是及时关注农民工、劳务派遣工等权益容易受到侵害的职工群体,使一线职工的权益得到及时维护。

我国外资法律体系之法律研究 篇4

我国至今没有专门、统一的外资法典, 仅仅只是制订了一系列关于外商投资的法律、法规和条例。我国的外资法律体系的发展经过了两个阶段:

(1) 从1979年至1992年为外资法律体系发展的第一阶级。这一阶段, 我国利用外资的重心在于外资引进数量, 实际吸收的高质量外资不多。外资引进的区域分布也不合理, 外资主要集中于福建、广东、上海等沿海地区, 而资源丰富的中西部极其缺乏。考虑到外资引进的需要, 1979年7月8日, 全国人大第五届二次会议通过了第一部规范外资的法律, 即《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该法律标志着我国外资法律体系构建的开端。由此, 内外资企业适用不同法律的“双轨制”立法体制也就产生, 形成了对内外资企业的差别待遇。

(2) 从1992年至今为外资法律体系发展的第二阶段。中国的外资法律体系发展1992年之后进入了转型时期。1993年宪法“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修改, 也就意味着内外资企业要成为平等的市场经济主体。这种转型反映在立法上, 就是要采取根据各类企业的行为进行立法的“行为立法”模式, 而不是按照其“身份”立法。由此使内资与外资企业法律由“内外分立”的双轨制立法体制向内资与外资“内外合一”的单轨制立法体制转化, 带来内、外资企业法律体系的统一, 例如后来的《公司法》《企业所得税法》等等, 都反映了这一转型。

二、我国外资法律体系的现状

发展到今天, 我国已经形成了多层级相结合的外资法律体系现状。根据各种法律渊源的效力等级, 我国外资法律体系主要由三个层次构成:第一层次为宪法性规范, 全面修改后的1982年新宪法相关条文规定了有关外资的法律地位。第二层次是效力及于全国的单项立法, 包括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 国务院及其所属部委制定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等等, 这一层次的立法构成了我国外资法律体系的主体部分。第三层次是施行于个别省市等局部地区的地方立法, 地方性外资法规是国家外资法律体系的具体化和地方化。但是我国当前的外资法律体系还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

(1) 立法权限分散、法出多门的不合理构架。除了国家统一制定的经济法规外,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 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授予许多省、市都制定单行经济法规的权力, 并逐渐形成了一个从中央到地方的多层次法律体系构架, 也正是这种架构衍生出立法权限不明、规范分散、越权立法、内容交叉重复等诸多体系性问题。外资法律体系的多层次, 使外商投资者难以把握我国的具体投资环境。除此之外, 由于不同地方之间立法权限不一, 造成了不同地区间法律上的不平等, 这亦成为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差距日益加大的一个重要推力。

(2) 根据企业形式进行分别立法导致的种种不协调。由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改革之初引进外资没有经验, 以致我国外资法律体系从一开始就形成了依据企业形式分别立法的法律体系模式。《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等形成了我国外资法律体系的核心。通过比较分析, 我们不难发现这三部法律依据企业形式进行分别立法导致的种种不协调现象, 例如三部法律内容50%以上大量重复, 三部法律之间各行其是、缺乏协调, 从而在不同的外商投资企业间形成不平等待遇。如此种种不协调之处, 不仅对引进外资工作产生了负面影响, 也有损法律的权威性。

(3) 很多法律内容引起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冲突。一方面不少内容过时, 缺乏协调。改革开放之初, 单纯追求数量的功利倾向, 使得外资法的许多规定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显得不合理、不适用;外资法律体系中的许多规定与其后颁布的相关法律存在冲突;现行外资法规定的外资审批程序过于期限冗长、繁琐复杂, 对外商的积极性和投资效率严重影响;各部门的权限规定不甚明确, 部门责任推诿;许多重要的法律制度都缺乏规定, 在许多方面现行外资法还很不完善, 例如外国投资及外国投资者的待遇、保护及法律责任等规定。另一方面是不符合相关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的规定。在履行要求方面, 我国外资法中还有不少履行要求的规定, 与世界贸易组织的《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定》的规定相抵触;国民待遇已日益成为国际条约规定的国际投资重要原则, 但是我国外资法中所规定的给予外商投资企业的待遇, 要么高于内资企业, 要么低于内资企业, 没有实行国民待遇;法律的透明度既是法治化的内在要求, W T O《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定》中对透明度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 但是我国存在着大量非公开的内部文件、内部通知、批文等, 极大地影响了外资投资选择和投资积极性;大多数国家在审批程序方面对外资的审批是根据投资的比例、投资的领域和投资的数额等, 采用不同步骤、不同期限的审批制度, 但是我国只是按投资企业的形式不同规定了不同的审批期限等。

三、我国外资法律体系的完善

(1) 我国应制定统一的《外资基本法》。以《外资基本法》等法律取代现行三部外商投资企业法的内容。具体设想如下:首先, 把外商投资企业法中外商投资企业的设立、终止、组织机构及经营管理等关于调整企业组织的部分, 分别划归《合伙企业法》、《公司法》、《独资企业法》调整;其次, 关于调整国家有关经济管理机关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管理关系的内容可直接划归国内相关的部门法调整;再次, 关于对外资的指导、管理和监督, 外商投资要求、方向, 外资法律保护等内容, 纳入《外资基本法》统一调整。

(2) 改变我国外资法中与WTO投资规则不相符合的规定, 取消有关数量限制等相关规定, 推行外资国民待遇制度。从根本上说, 为顺应当前国际投资的客观要求, 我国外商投资法律体系的观念和价值取向应当由“优惠型”或“限制型”向“平等竞争型”进行。

(3) 明确立法权限。应确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外资法律体系中的外资待遇、外资准入、外资的保护和鼓励、国有化和征收、外资的审查和批准、争端的解决等各项基本问题的立法权及相关的法律解释权。对于其他一些非基本问题, 则可以由国务院、省、市等其他层次的立法权主体在作出有关规定, 但前提是与法律不相抵触的情况下, 这是为了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

参考文献

[1]、李道昌:《改革中的中国外商投资法律环境》, 《法制与经济》1998年第3期

[2]、高尔森主编:《国际经济法通论》, 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3]、单文华:《市场经济与外商投资企业的国民待遇研究》, 《中国法学》1994年第5期

上一篇:卓越工程培养计划下一篇:顾客资产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