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作文评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024-09-20

用作文评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共12篇)

用作文评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篇1

有的教师或许认为:这有什么样难呢?评价是有标准的呀!的确,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一篇优秀的作文应该具备以下条件:1.思想健康;2.中心明确;3.内容具体;4.条理清楚;5.详略得当……参照这些条件,我们教师在评改作文时,可以说是有了标准。但如果按照习惯改法:从错字到病句,从内容到结构,甚至标点符号都仔细批改,既有眉批又有总批,批者可胃费尽心机。况且‘‘结构完整,首尾呼应,中心突出,语言生动”诸如此类的评语,对于作文水平有限的学生来说,又显得多么空洞呀!

<<新课程标准>>提出: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结果的终结性评价是面对‘‘过去”的评价,过程的形成性评价是面向‘‘未来’’重在发展的评价。只有关注过程,评价才可能深入学生的发展进程,及时了解学生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所做的努力及获得的进步,这样一来才有可能对学生的持续性发展和提高进行有效的指导,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因此,我认为在作文实际教学中,评价不必拘泥于条条框框,更应该注重实效,善于发现学生在作文中的闪光点。并要播散爱心,关注优生,情系差生。因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自然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如果使用唯一的标准进行评价,就会使暂时落后的学生丧失信心,逐步成为差生。作批时要因人而异,在评价上不用唯一的标准衡量每一个学生,而是按照个体差异采取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不一味地去批评,尽量不随意修改,尽量用一些启发性的评语,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让他们有所适从,看过评语后,茅塞顿开,兴趣盎扬,回味无穷,引爆他们的写作激情。

由此可见,写评语时应在多鼓励的前提下循循善诱,跟踪学生的思路,体察学生的欢乐与苦恼,评语力求真切地表达出教师的情感,教师欣赏什么,反对什么,应让学生明白无误。这样,学生才会感到亲切、自然,才会敢于在下次的作文中写出真情实感来。当然,也要适时进行写作技法指导。

用作文评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篇2

一、平等交流, 评语要有鼓励性

爱默生曾经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 在于尊重学生。”教师首先应当摆正心态, 以平等的态度去对待学生, 以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作品, 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只要我们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劳动成果, 改变居高临下的面孔, 以平等的身份坦率地与学生交流, 把一片真诚浓缩在评语中, 就能得到学生的信任, 他们也会在作文中真实地记录下自己的喜怒哀乐, 愿意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从而写出一篇篇内容丰富、情感真实的好作文。如写考试压力、成长烦恼、心里秘密、上网经历, 喜欢异性……在批改时, 我们应民主沟通, 努力深入学生内心, 参与他们的心灵漫游, 如我班的方春燕, 她在作文中写道:“我是一名罪犯的女儿, 在家里, 左邻右舍总是对我指指点点, 老师和同学一定也不喜欢我……我总是抬不起头来, 我害怕大家的眼神。”我引用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 让别人说去吧!”劝勉她不要理会少数人的误解, 同时也写了一段话“……愿一切烦恼都随晚风飘散, 明天头上又是一片晴。”规劝她不要多愁善感, 要抬起头来, 找回自我。接下来的几次作文中, 她都附上一段话与我笔谈, 直至重新活泼开朗起来。

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强, 引导他们写作应循循善诱, 与之平等交流, 对于教师来说, 批改时则应以正面评价为主, 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批语, 看到成绩与进步, 坚定写好作文的信心。而不是以权威面孔否定或乱棒打死, 这样只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直接影响学生下次的创作欲望, 甚至对教师的批改产生误解乃至反感。哪怕是差生的作文, 只要教师怀着热爱他们的感情仔细阅读, 总是可以发现其中的一些优点, 比如有的学生写得真实, 全是自己的语言, 没有抄袭, 我就在评语中这样写道:“感情真实, 是一篇绿色作文, 有一两个事例选得很特别, 是别人不注意、不常用的, 说明你平时善于观察事物, 有一双慧眼;有的学生有一处恰当的引用了格言, 歇后语或名人名言, 我就这样写评语, 看来你平时很善于积累, 把自己搜集的材料恰当地运用于作文, 你引用的这些材料为你的文章增添了色彩, 可见你是一位有心的学生。”我班的黎汉强同学酷爱数学, 对写作却总是提不起兴趣。我让他写了一篇发言稿《如何学好数学》, 他洋洋洒洒写了500多字, 我在评语中写道:“此文具有真情实感, 可读性较强, 这说明你有写作的潜力, 若能认真对待写作, 你的语文能力将会大大提高。”此后, 该生开始挖掘自身潜能, 学习语文的兴趣大大提高。作文批改时找到学生作文的优点, 在作文评价时给予表扬, 并适当地给予充分的鼓励, 老师们不妨细心观察, 表扬后的学生学习劲头倍增。

二、涓涓细流, 评语要有思想交流性

十五六岁的中学生, 正处在人生观与世界观逐步形成的阶段, 自以为是大人了, 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了, 但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又不免流于肤浅或片面。这在作文中便能很大程度的体现出来。记得一次半命题作文, 叫“我再次感受到了”, 有个同学写的是“我再次感受到了虚伪的可鄙”内容是前不久为迎接市教学规范化学校所做的某些工作。文中把为迎接验收, 老师精心备课, 学校全面打扫卫生等写的虚伪可鄙至极, 表现出了极大的厌恶, 措辞相当激烈。他在自评中写道:“本文抒发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很有一种一吐为快的感受, 我就是看不惯学校的这种弄虚作假……”而在互评中这样写:“本文取材于实际, 很有真情实感, 但说话欠妥当, 一个学生不应该用这种口气批评自己的学校, 其实这一切都是为我们好。”看来, 如何看待生活中的“反面素材”, 学生在思想上有很大分歧。于是我在评语中写道:“你能够抓住身边的事, 善于观察, 巧妙入文, 抒发了真情实感, 很好。但我还希望你能深入的思考一下, 将学校平时的工作和验收时的工作作个比较, 是否那次的工作是彻底的虚假?难道老师平时就没精心备课?学校平时就不打扫卫生?总之, 我们应该学会全面深刻地去分析某一现象, 而不能简单地把一事物定为好或坏……”那次作文之后, 我曾作过追踪调查, 我发现那个学生的思想认识已渐趋成熟, 待人接物也较缓和了, 一次贴心的评语交流, 使其免于思想上误入歧途, 我深感欣慰。

三、评语幽默, 富有文采性

德国学者雷曼麦说:“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 比直接了当地提出更能让人接受。”的确, 文明得体的幽默, 不仅可以愉悦身心, 激发爽朗的笑声, 同时也可以在笑声中让学生心领神会, 明白自己的不足, 促使自己改正, 不再重犯。如我班薛芝明写字总喜欢写特长的撇、捺、竖、且很不整洁。我评道:“看你的字还真累人, 长枪短棒, 刀光剑影, 弄得人心惊肉跳, 你能饶过你忠实的读者吗?”卢海玲习惯把字写在格子线上, 且不成行, 我批道:“请把字写在格子中间好吗?既不要上爬下坐, 也不要左挪右占, 请记住, 侵略乃不义之举也。”有次作文, 发现同桌作文一模一样, 连家中的小狗描写也一字不差。我在他们的评语中写道:“你家小狗和同桌家小狗是双胞胎吗?不妨抱来看看。”这些轻松幽默的语言, 幽默中见师情, 包含着老师善意的批评, 这样的评语, 学生愿意接受。后来抄袭作文的同学主动找我承认了错误。有时还可引用一些古诗文名句代批语, 如发现有抄袭之嫌的作文, 就用上“似曾相识燕归来”;语言质朴自然的就用上“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好的评语本身就应该是一篇富有文采的美文, 妙笔生花, 点石成金, 能让学生模仿, 借鉴和欣赏, 让学生满怀敬仰, 又深觉知心, 既给学生以美感, 让学生带着欣赏的心态去阅读体会, 又培养了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爱好。

用作文评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篇3

一、平等交流,评语要有鼓励性

爱默生曾经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教师首先应当摆正心态,以平等的态度去对待学生,以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作品,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只要我们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劳动成果,改变居高临下的面孔,以平等的身份坦率地与学生交流,把一片真诚浓缩在评语中,就能得到学生的信任,他们也会在作文中真实地记录下自己的喜怒哀乐,愿意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从而写出一篇篇内容丰富、情感真实的好作文。如写考试压力、成长烦恼、心里秘密、上网经历,喜欢异性……在批改时,我们应民主沟通,努力深入学生内心,参与他们的心灵漫游,如我班的方春燕,她在作文中写道:“我是一名罪犯的女儿,在家里,左邻右舍总是对我指指点点,老师和同学一定也不喜欢我……我总是抬不起头来,我害怕大家的眼神。”我引用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劝勉她不要理会少数人的误解,同时也写了一段话“……愿一切烦恼都随晚风飘散,明天头上又是一片晴。”规劝她不要多愁善感,要抬起头来,找回自我。接下来的几次作文中,她都附上一段话与我笔谈,直至重新活泼开朗起来。

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强,引导他们写作应循循善诱,与之平等交流,对于教师来说,批改时则应以正面评价为主,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批语,看到成绩与进步,坚定写好作文的信心。而不是以权威面孔否定或乱棒打死,这样只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直接影响学生下次的创作欲望,甚至对教师的批改产生误解乃至反感。哪怕是差生的作文,只要教师怀着热爱他们的感情仔细阅读,总是可以发现其中的一些优点,比如有的学生写得真实,全是自己的语言,没有抄袭,我就在评语中这样写道:“感情真实,是一篇绿色作文,有一两个事例选得很特别,是别人不注意、不常用的,说明你平时善于观察事物,有一双慧眼;有的学生有一处恰当的引用了格言,歇后语或名人名言,我就这样写评语,看来你平时很善于积累,把自己搜集的材料恰当地运用于作文,你引用的这些材料为你的文章增添了色彩,可见你是一位有心的学生。”我班的黎汉强同学酷爱数学,对写作却总是提不起兴趣。我让他写了一篇发言稿《如何学好数学》,他洋洋洒洒写了500多字,我在评语中写道:“此文具有真情实感,可读性较强,这说明你有写作的潜力,若能认真对待写作,你的语文能力将会大大提高。”此后,该生开始挖掘自身潜能,学习语文的兴趣大大提高。作文批改时找到学生作文的优点,在作文评价时给予表扬,并适当地给予充分的鼓励,老师们不妨细心观察,表扬后的学生学习劲头倍增。

二、涓涓细流,评语要有思想交流性

十五六岁的中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与世界观逐步形成的阶段,自以为是大人了,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了,但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又不免流于肤浅或片面。这在作文中便能很大程度的体现出来。记得一次半命题作文,叫“我再次感受到了”,有个同学写的是“我再次感受到了虚伪的可鄙”内容是前不久为迎接市教学规范化学校所做的某些工作。文中把为迎接验收,老师精心备课,学校全面打扫卫生等写的虚伪可鄙至极,表现出了极大的厌恶,措辞相当激烈。他在自评中写道:“本文抒发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很有一种一吐为快的感受,我就是看不惯学校的这种弄虚作假……”而在互评中这样写:“本文取材于实际,很有真情实感,但说话欠妥当,一个学生不应该用这种口气批评自己的学校,其实这一切都是为我们好。”看来,如何看待生活中的“反面素材”,学生在思想上有很大分歧。于是我在评语中写道:“你能够抓住身边的事,善于观察,巧妙入文,抒发了真情实感,很好。但我还希望你能深入的思考一下,将学校平时的工作和验收时的工作作个比较,是否那次的工作是彻底的虚假?难道老师平时就没精心备课?学校平时就不打扫卫生?总之,我们应该学会全面深刻地去分析某一现象,而不能简单地把一事物定为好或坏……”那次作文之后,我曾作过追踪调查,我发现那个学生的思想认识已渐趋成熟,待人接物也较缓和了,一次贴心的评语交流,使其免于思想上误入歧途,我深感欣慰。

三、评语幽默,富有文采性

德国学者雷曼麦说:“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接了当地提出更能让人接受。”的确,文明得体的幽默,不仅可以愉悦身心,激发爽朗的笑声,同时也可以在笑声中让学生心领神会,明白自己的不足,促使自己改正,不再重犯。如我班薛芝明写字总喜欢写特长的撇、捺、竖、且很不整洁。我评道:“看你的字还真累人,长枪短棒,刀光剑影,弄得人心惊肉跳,你能饶过你忠实的读者吗?”卢海玲习惯把字写在格子线上,且不成行,我批道:“请把字写在格子中间好吗?既不要上爬下坐,也不要左挪右占,请记住,侵略乃不义之举也。”有次作文,发现同桌作文一模一样,连家中的小狗描写也一字不差。我在他们的评语中写道:“你家小狗和同桌家小狗是双胞胎吗?不妨抱来看看。”这些轻松幽默的语言,幽默中见师情,包含着老师善意的批评,这样的评语,学生愿意接受。后来抄袭作文的同学主动找我承认了错误。有时还可引用一些古诗文名句代批语,如发现有抄袭之嫌的作文,就用上“似曾相识燕归来”;语言质朴自然的就用上“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好的评语本身就应该是一篇富有文采的美文,妙笔生花,点石成金,能让学生模仿,借鉴和欣赏,让学生满怀敬仰,又深觉知心,既给学生以美感,让学生带着欣赏的心态去阅读体会,又培养了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爱好。

实践证明,艺术性的评语好像一座桥梁,便于师生间相互交流感情,沟通思想,并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鼓励和启迪,从而激发起写作动机和兴趣,增强技能训练效果,达到大面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之目的。

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篇4

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十多年的语文教学工作,经历了许多教学观验的更新,传授的知识和传知的方法以及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但唯有一点教学方法——写“随笔”仍在我的教学工作中独占一席之地,时间越长,越觉得它的意义深远。

十三四岁的中学生,内心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它容纳着

许多梦想与渴望,承载着无数的心酸和眼泪。翻开一篇篇“随笔”走进他们的心灵,你会发现世界上没有一道风景比得上它的美丽,海洋上没有一场风暴比得上它的强烈,地球上没有一遍废墟比得上它的荒凉……它是撒播精神种子的沃土。面对如此巨大而丰富的精神世界,我们老师应该怎样来耕耘这片沃土呢?现在我越来越觉得写“随笔”是较好的途径之一,它不仅能了解学生的思想,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我坚持让我的学生每人每周写一篇“随笔”,“随笔”的范围、题材、文体不限,只要是学生感兴趣,想写的事,想说的话都可以写,字数一般300字以上。每周星期五由科代表收齐交到我处,接下来就是我去分享他们的快乐、感受他们的痛苦、接受理想的震撼、品味激情的燃烧的时候了。世界上最感人的作品往往是作者的内心独白,一篇篇“随笔”在率真中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在清纯中呈现着心地的善良,在低沉中渗透着内心的苦闷……这里他们写下了青春的誓言,留下了青春的热情,录下了青春的思考,记下了青春的迷惘……

有些同学写下了自己的远大理想:当一名探险家,登上地球之巅;做一名飞行员,穿越于祖国的蓝天之上;练成一名呼风唤雨的使者,让绿色撒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做一名铁臂英雄平息世界上所有的战火……我为他们喝彩,我为他们加油。有些同学写下了自己家庭的幸福:周末和父母一起爬山、野炊;逛商场,购惊喜;进馆子,品佳肴;去漂流,找勇敢。他们更多利用暑假长途旅行,观光祖国大好河山,欣赏祖国文明古迹,增强爱国情感。我为他们高兴,我为他们祝福。青春固然是美好的,有激动、欢乐、兴奋、幸福,但也有苦闷、孤独、忧郁与伤感,学生在“随笔”中流露出来的苦闷与伤感,老师绝对不能袖手旁观,要像朋友那样来倾听,用那满蘸着真情的笔墨与他们交流,去抚慰,去疏导,使其最快地摆脱困境。有个别同学写下了自己难以自拔的网上之恋,父母的苦心,亲朋的劝导始终不能使自己摆脱出来的痛苦,我为他痛心,我向他伸出援助之手,做他们的好朋友,同进网吧,实践着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的说法,经过我的努力,他们对网吧的兴趣逐渐减弱,生活也充实了很多。班上有几位同学家庭情况相似:父母离异,各寻幸福,无心照管子女;或父母常年外出打工,为了挣钱将子女抛到一边,他们缺少父母之爱的阳光,每到放归宿假,眼看着别人有父母开来的小车,有父母电话亲切的问候,也有父母在校门外等候的身影……而他们拥有的只有孤独与伤感。我没有为他们流泪,我向他们呼唤:“孤独与伤感对于那些臆造的虚假幸福来说,如同一个坚贞不屈的少女,圣洁无比,孤独是一种尊严,是最崇高、最圣洁、最动人的美。古往今来,凡是事业上取得成功,为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杰出人物,无不遭遇和感受过孤独,体验和认识过孤独,把握和拥抱过孤独,最终使自己的生命在孤独中升华。美国著名作家梭罗说‘我爱孤独’,陈景润在孤独中创造了伟大的智慧。让我们以一颗平常心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用我们的平常心来拥抱这份孤独,享受这份孤独。让我们以此共勉!”这几位同学领会了其中的含义,高兴起来了,他们跑来对我说“老师你放心吧,我们记住了你的话”。另有一位同学思维不算敏捷,可父母对他要求很高,希望很大,这几次考试有些不随,因此父母唠叨,施加压力,这位同学真有大厦将倾的感觉,产生了离家出走的念头。我为他写下了孟子的这几句话“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起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泛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然后动心韧性,增益其所不能。”“逆境是你生命中出现的一场暴风雨,令你刺骨冰寒,但雨后有更多鲜花开放,它们还会结出果子,你被逆境的大雨浸洗后,谁会知道你酝酿出什么呢?培根说过‘面对逆境所需要的美德是坚韧’让我们坚强起来勇敢面对一切。”没想到,自信与笑容又回到了他的脸上,我舒了一口气,又去做他父母的思想工作,后来这位同学的成绩逐渐提高。

“随笔”是同学们心灵的栖息地,是我们发现问题的地方,同学们开心时我们一起分享,他们伤心时我们一起共度,老师在领悟真爱的同时充当良师益友,指导学生更好地学习,生活,做人。“随笔”不仅是我走进学生内心的途径,也是我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方法。

每周一,我已欣赏过的“随笔”本发到同学们手中,于是我利用周一下午第二课堂的时间进行评议,当场将所有同学的作文的编号随机抽出几个,然后大家对这几篇习作评议,评议可以从命题、选材、中心、遣词造句、修辞表达等方面有所选择地点评,强调同学习作中的优缺点,以发现、鼓励为主。凡是每次评议优胜者贴入班上“优秀作文选刊栏”,供大家学习。然后充分发挥同学们绘画、书法、电脑等特长,将这些习作经过一番加工,变得新颖,别致,搜入班级“优秀习作集”中。每次评议,同学们争先恐后发表自己的观点,对习作不足地方他们不断补充,修改,趋于完美,这样以来,同学们的写作兴趣提高了。这种方式既是对学生写作训练的加强,又是对平时教师命题作

文讲评的补充,运用这种教学方式,容易引起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一种愉快、积极的心里状态下逐步提高读写能力。在评议过程中由于学生思维不受限制,同学们写的内容就更多了,有时来自对生活的观察、领悟,有的受课文启示,有的还会受同学习作的启发,题目、选材丰富多彩,活泼新颖,又不失童趣。习作更像是他们描绘生活的画册,而不在是单纯的作文,同学们都觉得写作有意思,就是有几个过去一写作文就头疼的同学,现在也不怕了。《幸福就在身边》出自我班“眼镜”之手,文章一出,就得到“真是生活有心人”的评价;《二十年后的我》读后让人笑破肚皮;《妈妈的白发》是小作者仿写《背影》一文所作,文章曲折生动,感人至深。《欢乐的周末》是一位同学仿写习作《难忘的减负日子》而作,模仿是最深的爱慕,是写作的“助跑器”。

有了读课文而触发的灵感和同学习作的启发,同学们不断创造出好的习作,即使是同一主题的几篇文章,他们也会变换着不同的内容,不断有新鲜的感觉,不会厌倦,不会没话说。在评议过程中,同学们从表扬中得到成就感,从不足中深感不完美的遗憾。成就感成了他们习作的信心,遗憾却促使他们产生新的习作愿望,每次的一点成功,他们都会视如珍宝,让它成为自己今后习作中的闪光点。

当然,关于“随笔”的评议活动我还尝试着放在每堂语文课之前,每次一篇,原文采用投影仪展示,评议时间不超过六分钟。因为同学们喜欢口头表达,兴趣大,这样也能为这堂语文课拉开一个漂亮的序幕,同学们期盼某个同学的“亮相”,等待着又一个精彩的“表演”,大家会为某同学的一个别具匠心的命题得意、拍手,也会为某同学独具慧眼的选材惊叹、叫绝。当时也有为自己考虑不周而遗憾,于是老师借此东风引入课文,不管是“有心栽花”还是“无心插柳”总能“水到渠成”。但学生在评议时,老师决不先入为主,也不放任自流,在学生评议时,老师除了认真听外,还应充分利用态势语表示注意,赞许,提示等,尽可能让学生充分发挥,最后老师只言片语的小结是非常重要的,它往往能刺激学生的成就心里,激励学生继续学习,完成本课时学习的关键。

教学观验的更新,应在教学具体操作中得以体现,坚持“随笔”习作不但会给学生创造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激发其学习兴趣,帮助树立学习信心,形成学习活力,提高习作能力。同时也能走进学生心里,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为他们祝福,为他们解忧,让他们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平常生活中得以体现,让做人的信念在做人的历程中继续锤炼。

利用评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篇5

涿州双语学校张艳春

习作是否有兴趣是阻碍学生习作水平提高的瓶颈。作文的评价应是一种连续性的评价,而不是总结性的评价。因此,作文评价的目的并不是评判学生习作的好坏,而是激发学生,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所以教师应该利用评价来激发学生的作文动机。在日常作文教学工作中,我注意自己在观念,教学方式,教学思维等方面尽量不走以前的老路,尤其是学生作文的评价方式,我一改以前教学中教师给定分数、详细批阅、指导思路等老方法,善用多元化的评价功能,学生的写作兴趣得到激发,随之写作能力也得到提高。

一.自主性写作的评价

自主性写作指的是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在我的要求下,不限文体,不限字数,不限内容,不限立意的以日记的形式写成的小作文,我要求每周要交一篇。对于这些小作文,我没有按照一般的评价方式,给分数,给评语,而是和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在评语中,尽量挖掘学生性格中的闪光点,而不对作文的形式和内容给予任何形式的评语。例如,收第一次日记,有的学生认为是日记,就敷衍了事,只写了百八十字。有一个孩子就记了这样几个字:“爸爸妈妈把我的课余时间都侵占了,我为什么非得什么事都听家长的?难道就因为我不是大人?”就这样的几个字,我给她写了以下评语:“老师喜欢你张扬的个性,喜欢你不同于别人的头脑,只要你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就去做你喜欢做的事。”她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的评语,别的同学也从没有看到过这样的评语,他们在看到自己短短的文章后面那陌生而又亲切的话语时,都惊呆了。然后,再一次交日记时,他们写的内容丰富了,篇幅也长了,也愿意和我说心里话了。再下一次,没到收日记的时间,就有同学主动把自己写作的内容拿给我看,甚至有的同学在以后的写作过程中,把我布置的周记变成了日记,很多同学都展露了自己的写作天赋,我也每周都利用一节课的时间,把他们当中涌现出来的优美文章在班上朗诵。可以说,这种新形式的评价方式,增进了师生间的交往,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课堂作文的评价

课堂作文指的是课本上每单元要求完成的习作。以往,作文教学中,教师的评价是主要的。每次作文结束,意味着学生任务完成。至于作文的优劣,全凭老师手下的一个分数而定。在学生心里,高分便是好作文,至于优劣的内容一无所知,因此,这种评价的收效极微。有关评价的理论告诉我们,学生是通过自我评价使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发生作用的。他人对学生个体的评价,最终还要通过学生自己的再评价而实现。根据这一理论,我们探索了一条自我评价同他人评价结合起来的评价思路。

1.引导学生参与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指的是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自身作出分析和判断,从而对自身活动作出自我调节,在自我感悟、自我认识中积极主动地寻求发展。可见,自我评价是学生参与评价全过程的有效评价。形成自我评价的氛围,首先是让学生主动参与评价。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先让学生按一定的作文要求评价老师的下水文。为了降低难度,开始时,只是根据要求在老师的诱导下逐条评价,以后逐渐增加难度。同时建立奖励机制,对积极主动参与评价的给予奖励(奖小花瓣),有独特见解的更是给予重奖(奖多片小花瓣)。以此激发学生参与兴趣。接着,每次作文后,留出一点时间,让学生对照要求对自己作文作出评价,谈收获说不足;评价形式为打分、写上几条评语、或者重新修改自己的作文;或个体操作或小组交流。对学生的自我评价,基本上采取肯定语气给予评价,有不同看法的,也在征得本人同意后稍作改动。一段时间后,学生参与评价的意识得到了增强。

2. 自评+互评+师评

在作文评价过程中,我们始终将自评、互评、师评结合一体。首先,由教师定出评价的基本标准,并以范文作示范。然后,全班或小组或同桌或自我开展评价活动。最后进行大组交流,由小组代表或个人自由发言,对他人的或自己的作文进行评价。在整个评价过程中,自始至终以学生为主体,允许发表不同意见,允许相互争论,也允许为自己辩解。教师的作用是组织、诱发、调拨、参与评价。这样的作

文评价活动,学生喜欢,经过一学期的锻炼,他们从不愿讲到争着讲,从不会讲到能说会道;无论是口头还是书面,都得到了锻炼,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有时,我们定期召开作文评论会、举行“作品”诵读比赛等。活动一般由学生主持,由学自己主动参与,他们表情朗读自己的作品,畅谈自己的写作思路。为了鼓励全体参与,教师一方面设置众多奖项:发言奖、作品奖、评论奖等;一方面规定了分期分批必须参加的人员,每一次成绩、奖项都记录在案,作为总评依据。

三、发挥评语的激励功能

评语,从字面上看,就是评定作文的语言,如果只是这样理解,那就太简单了。评价作文,其实是师生交流沟通的一个良好时机。学生的作文就像学生的一颗心,捧着这颗心,我们教师也应该用心去阅读、去欣赏、发现、点拨,而评语正是连接师生间情感的纽带。因此教师的评语要体现激励功能和指导性,更应该融入自己的感情。

学生作文内容离不开他们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思,也必然反映出他们的学习生活,表达出他们的思想感情。不管什么样的作文,都是学生的劳动成果。在学生的习作面前,我们是读者,学生才是作者,他们有权自由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感受。冰心老人曾经说过:“能表现自己的文学是创造的,个性的,自然的,是未经人道的,是充满了特别的感情和趣味的,是心灵里的笑语和泪珠。”那么,我们写批语时,对文章所表现的这些内容与了解到学生本人的真实表现进行联系,给予鼓励表扬。这样不仅评价了文章,也评价了学生的行为习惯。教师应该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让学生在阅读中保持积极的心态,即使是提出不足,语言也应该委婉,引导学生乐于修改自己的文章。因为激励是学生向上的动力,学生作文中的每一进步、每一优点都应得到鼓励。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于作文也应该不以“完文”为要求。同时在评语中点拨出学生认识上的偏差及澄清模糊性认识,让学生懂得哪些是好的,哪些地方该改正,从而得到不断的提高。我们要求学生的作文写出真情实感,那么教师的评语也应让学生听到教师心声,在“润物细无声”中得到潜移默化。

有些学生的作文字迹端正,语句通顺,而且卷面干净整齐,可以看出,这些孩子的写作态度非常认真,但写的内容非常一般,一点也没有特色。对这样的作文,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在评语中可传授一些写作技巧,让他们懂得怎样才能写出特色,写出新意。有时,我会这样写评语:你的书写很漂亮,语句也很通顺,如果选材再新颖些,立意再新谢,你的作文会更优秀!同学互评时,我也让他们以鼓励为主,说出优点和不足。

如今,在我班学生的作文本中,每篇文章之后都可见到这样的写作评价表。(优点:----不足:----建议:----)习作之后自评、互评的过程中,每一位学生既是评价者,又是被评价者,他们在评价活动中,始终处于主动的地位,看到自己的不足,学到别人的长处,因此他们明白改进不足,赶超先进的道理。而且,每次作文后都会让学生带回家,请家长帮他们写评语,有的家长评语写得非常好,起到了激励孩子的作用。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篇6

作文就是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的有意义的内容,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作文教学的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初步掌语言文字这种工具来反映客观事件,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说起来好像是那么简单而又容易的事,可做起来就难了。很多语文教师都有同感,觉得作文教学是令师生都感到头痛的环节。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一个人一旦对某种事物或某件事产生了兴趣,它的知觉就会清晰而明确,学生在写作方面也是如此。在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途径有不少,创设作文情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创设情境可以诱发写作动机,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有话可说。那么,怎样去创设作文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下面就我的作文教学谈一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生活寻趣,展现场景。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文章是生活的反映,真实是文章的生命。引导学生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真心发现,真实感受,真情体验,真正乐趣,鼓励学生写出原汁原味的社会生活,人物形象,是作文的坦途大道。我总是鼓励学生写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写轻松快乐的事。我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摄取某一典型场景,感悟后作文。春天让学生走近自然,走进田野,看碧绿湖水,吹温柔春风,闻春天气息,触春天花草;夏天即兴观察暴雨将至,黑云压城之势,并作即景提示:暴风初来你有何感受,暴雨来临的过程怎样,雨中景物的样子如何……秋景中,让学生观察雾中“仙山楼阁”,注意去发现大雾从“牛奶”状变得薄如蝉翼,直到烟消云散的过程,探寻朦胧的美;冬天的雪花,令学生产生无尽的情趣和遐思,让学生在飘逸的雪花中寻求灵感和写作激情,自然、生活、社会是广阔而富有情趣的天地,是学生习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教师根据创设的情境,可以让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二、语含真情,描绘情境。

语言是第二信号,能唤起人的表象,有利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特别是生活中真实的故事情节是富有情境感染力的,有时不用情绪化表达,人们的情感从故事本身中就可得到最大化体现。语文课上,我曾用沉重的语调给学生介绍了一个真实故事——一个孩子因在3岁时出了医疗事故,失去了听力,可那家医院却推卸责任,不肯赔偿,他父亲用了8年的时间到处奔走,记下了一百多万字的日记,承受了一次又一次绝望的打击,只为还儿子一个公道。故事说得每一个学生都心情沉重,为这个孩子的不幸而伤感而悲愤。这时,教师趁热打铁,紧抓时机;引导学生认识到是什么造成了这个孩子的悲剧,又是什么支撑着这位父亲的行动,使他如此顽强坚毅,在饱含情感的语言创设情境的感染下,学生笔下诞生了有情有理的议论文,而且有的还很有见地。

三、扮演角色,体会情境。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为结合语文实践课活动课开展,我常请学生扮演各样角色,按角色的身份和处境,进行情感体验,再形成构思,写成作文。如教学课文《半截蜡烛》时,我让学生先模拟课本中情境,结合对课文的理解,为扮演角色,自编课本剧。并年年在“六一”儿童节、“国庆节”、“元旦节”举办班级联欢会,请求学生以班长的身份写海报,以文娱班委身份编排节日单,以主持人身份编写主持串讲词等,让他们在联欢会上真正体验当时的情境,体验大家的表演时的动作、表情、感受,既提高了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能力,又为写作提供了素材。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中,我运用录音、幻灯画面及悲惨的音乐、感人的范读、动情的讲解,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激发了学生的情绪,自然进入角色。然后,我说:“小女孩的命运真可怜啊!她若是生活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的中国命运会这样吗?你同情小女孩吗?”大家都齐声说:“同情!”接着我又问:“你想帮助小女孩,改变她的命运吗?”大家都抢着说:“想!”于是我趁机提出了改编故事的要求。由于学生已进入课文角色,小女孩的命运就仿如他们至亲的命运,他们对小女孩产生了无比的同情之心,所以都很想帮助小女孩摆脱那悲惨的命运,改编故事就成了学生的乐事,所以下笔就很容易了。

四、借助实物,演示情境。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学生看到某种个体实物,然后以这一实物作写作对象,边看边想,边想边写,自然不会产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慨的,取而代之的是照物写形,言之有物。比如写校园环境,选择某一角落,或抓住整体特征,让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发现美点,抓住特点,综观整体,留意细部,这样写来,作文就有了内容,也能注意质量;比如写某一具体物体,让学生注意观察,了解其外部形状,整体特征,颜色、重量、质地等,再逐一分项介绍,抓住逻辑顺序,进行恰当描述。这种方法对说明文写作最有利,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抓住事物关键特征,把握写作顺序,合理安排详略,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五、播放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是人类心灵的倾诉,是人们情感的流淌,音乐可以抚慰人的心灵,也最能调动人们的情感。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会使人感到悲壮的力量和与命运抗争搏斗的勇气;《地道战》则令人的心灵随站音乐的升华激荡;听《二泉映月》,让人信感人生的辛酸和身世的凄凉。音乐渲染情境,激发兴趣,音乐的语言是微妙的,也是强烈的,给人以美感,往往令人心驰神往。通过对音乐的欣赏,可以使学生受到情境感染,得到情感熏陶,陶冶个人性情,激发内在情趣,训练学生用心聆听自然的各种声音,倾听各种优美的曲调,感受各种风格不同的音乐,体会音乐的意蕴,感悟音乐中寄予的思想感情,做到心领神会,在此基础上学会用恰当的语言把听到的感受描述下来。

教师利用各种方式创设作文情景能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使他们由情入境,由境生情,在轻松自然的环境中学会运用语言文字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下来,从而提高了写作的能力。

作文教学重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篇7

具体来说, 在日常教学中应做好如下几点:

一、明确写作目的, 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

新课改教材针对培养当代学生的写作水平提出了如下要求,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对事物进行表达与交流的非常重要的方法, 属于学生认识世界和自我并实施创造性表达叙述的过程。”写作可以能够充分发掘学生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由此可见作文课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另外对比传统作文教学模式, 新课改中的教学方式也有了质的飞跃。

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语文成绩的高低, 因此作文教学在语文课堂上的位置尤为重要。但对于不少学生来讲写作文仿佛是件特别难的事, 一到作文课的时候就犯愁, 在进行作文的时候搜肠刮肚地组织行文, 最后索性随便写写, 草草了事, 对于这类学生, 最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 让他们不再对写作有为难情绪。此时老师还应该在作文课堂上把重点放在引导他们的写作兴趣上。例如, 借助本土文化对学生进行引导与教育, 剔除他们对写作的恐惧感, 并把写作看做一种容易的事;此外, 作文老师了解并熟知学生的兴趣方向也是相当关键的, 让学生们对自己所喜欢的事情进行命题创作, 这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二、多进行积累和观察, 使学生养成乐于积累和善于观察的好习惯

初中生怕写作文, 通常是因为总感觉自己没什么话可说或者有话不知道怎么表达。出现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他们对生活观察的不够, 欠缺资料的积累。所以, 针对这个问题, 应该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笔记本随时做好记录。他们摘录的内容可由主动与被动两部分构成。其中主动的摘录为课外阅读的时候所读到的好词好句或者让人感动的事情, 而被动摘录为老师规定需要摘录的内容。比如教《春》的时候, 要求学生将其中描写春景的好句子摘录下来;教《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时候, 要求学生把描写雪景的好词语和段落摘抄下来。而且还可把摘录引入教学过程, 教材上有的好句子, 学生自己回答时所用的好词或者试卷中阅读文章里的典型句段, 感人故事, 均可要求学生做好记录。只要有心, 我们生活中的所有事情都有让人心动的魅力的, 因此我也常督促学生留心观察自己的生活, 对身边发生的事进行思考, 或者在社会新闻、热点里积累原始的素材, 学习辨别美丑或善恶, 观察人生百态。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相信只要善于观察并勤于积累, 他们就可以想写就写, 让写作的源泉长流不息。

三、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 使学生能进行新颖科学的想象

写作的本质是为求异而不是千篇一律, 在当今这个充满变革和思维碰撞的时代, 作文的教学必须鼓励学生进行求异思维活动, 提升学生使用新颖的思维方法进行想象和创作的能力。教师教学时可有意识地描述一些众人皆知的资料或者事件, 让学生进行交流探讨, 从不同角度出发描述自己与传统观念有差异的看法, 挖掘新意。比如用“龟兔赛跑”的题材进行创作。之前大都是赞扬乌龟的持之以恒的精神, 批评兔子的骄傲自大。但有的学生想法很新颖, 觉得兔子同乌龟赛跑, 两者反差太大, 实际上是对兔子跑步积极性的压抑。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有一种扑面而来的清新感, 可“化腐朽为神奇”, 这就是有价值的创新想象。不仅要新颖, 还要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如同鱼游天下离不开水, 鸟飞万里离不开空气。学生的想象若不够合理和科学, 就算是很新奇, 他们想象的翅膀也张不开。

所以作文教学, 对学生想象进行启发的同时, 也需要让学生将自己想象的根据加以说明, 并由此提升他们的想象能力。

优化作文评语,激发写作兴趣 篇8

[关键词]优化评价激发提高

随着语文考试制度的改革,作文占据了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它的成绩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语文成绩的好坏。但毋庸置疑的是,作文也是最令师生头疼的。对学生来说,作文难写;对老师来说,作文难批。尽管一沓沓作文簿像一座座山,但老师还是一次又一次地攻下这一座座山,认认真真地批改了,然而学生的作文还是没有多大的提高。笔者认为作文批改是写作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把握好这一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有极大的作用。优化作文评语,则是这一环节的点睛之笔。

优化作文评语确实是多方面的,那么,如何具体优化作文评语,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呢?笔者有以下三点体会:

一、赏识性的评语,能调动学生的自信心,挖掘学生的无限潜力

叶圣陶先生说:“批改不易挑剔,要多鼓励,多指出优点,此意好。”根据叶老的指点,在作文评语中必须坚持运用爱的效应,使用赏识性评语。

我国文坛巨匠茅盾小学时代的两本作文习作中留下了老师充满热情的赞语:“好笔力,好见地,读史有眼,立论有识,小子可造其竭力用功勉成大器。”“前程远大未可限量,十二岁小儿能作此语,莫谓祖国无人也。”这些极富鼓舞性的评语,无疑给少年茅盾以极大的启示和鼓励,成为他在文学道路上奋进的动力。

无论是优生、中等生还是差生,只要写出了优秀的习作或此次习作有明显进步,就应该正面肯定习作的可贵之处,趁热打铁,以充满激情和希望的评语巩固学生已有的成绩,增强他们不懈努力的信心。例如:“可嘉可贺,你的笔下已开出了美丽的花朵!我们班又多了一个秀才!细致的内心活动描写,巧妙的前后照应。证明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从你的这篇文章,我仿佛看到了未来的作家!”这样的评语既肯定了学生对作文技巧的灵活运用,又使学生体验到作文成功的愉悦与满足,让他们觉得自己才是作文的主人,从而激发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在心灵深处树立起“为做人而作文”的信念。

就是对那些写作水平长期偏低,已失去了对作文的热情和自信心的学生,教师也能很好地利用评价——批改这一重要手段,唤起他们的写作热情,激发出他们的写作兴趣,使他们的作文水平得到提高。针对这类学生中的不同情况,具体做法也应有所不同。如一篇作文写得平平淡淡,小毛病不少,但从总体上看,还像一篇完整的作文,则给予“习作写得有头有尾,主体部分清楚”等一类肯定的评语。如一篇作文从总体上看连这样的质量也达不到的话,那么就从作文的局部—段落来寻找其成功之处,给某一段以较高的评价,可用:“本段记叙较具体,描写较生动”“本段写得条理清楚,用词恰当”等评语。如是一篇更次等的作文,则也要从更小的角度挖掘出它的“闪光点”。如某一句写得好,某一词用得准确,可在其下面画上醒目的红圈。并写上一个“好”字,外加个“!”号。

总之,对这类写作水平较低的学生要偏爱一点。评价时,决不要吝啬,应多使用一些赞语,千方百计激发出他们的写作兴趣,使他们迸发出写作的热情,让他们在获得低层面上的喜悦后,获得高一层次的成功。“棒!”“好!”“你的想法跟老师的一样!”这类肯定性的评价,凸显教师的教育理念。学生得到肯定后他的心智模式就得到了调适,学生不但改变了对评语的态度,而且对作文的态度也有了显著的变化。许多学生以往对教师的评语根本不看,或者只粗略地看一眼。学生拿到作文本子后那种眉飞色舞,逐个相告的神态让人欣喜不已。那长长的惊叹号就像一根通向知识殿堂的绳索引导学生前进。以前那种不看老师的评语的现象不见了,学生开始喜欢老师的评语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被激发起来。学生一旦对作文产生兴趣,作文就成了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学生说:“现在老师很喜欢我的作文,我也很喜欢写作文了!”

二、情感交流式的评语,可以抚慰学生的心灵

学生的作文,一般是真实情感的流露,是他们思想品质、道德观念的一种流露,都或多或少地体现了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通过情感交流式的评语,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真正把作文与做人结合起来。

我刚工作时带出的毕业生里有一位考上大学的学生在写给我的信中这样说:“交了作文,好多同学都希望你能够多写评语,每次发作文本,同学们想看的并不只是分数,也想看看老师对它的评价,也不只是看到语言是否有文采,结构是否完整,内容是否充实,多半希望得到的是作文之外的理解。高考前有一次作文,一个同学以第三人称的形式在作文上写自己的情况,论内容似乎与题目确无多大相关处,也许是因为你时间太紧,在她那篇作文后就写了一句‘内容欠充实之类的评语,那同学看后真的很伤心,也许她是想用这个形式与你进行心的交流,希望得到你的鼓励与帮助的。”看完信我心里感到很歉疚,我才想起那时确实时间紧,看得快,没有感到这个学生的情绪,评语相对比平时又简略些,因而让这个学生失望。之后只要是由我批改,写评语肯定注意满足学生这方面的需要,效果确实很好。

如,一位学生在一次作文中流露出父母离异带来的极度伤感情绪,而习作又文从字顺,情感真切。评语我这样写:“你感情上的痛苦我很理解,值得欣慰的是,你是一个坚强的孩子,是个懂事的孩子,你又写出了这样一篇令人感动的佳作。我为有你这样的学生而高兴,只要把握住今天,你的未来一定会是美好而幸福的。”之后这个学生很快调整好心态,变得开朗起来,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

记得以前有个学生,理科方面并不很强却选择了学理科,进入理科班的第一次段考总成绩排在了末尾,情绪很不好,她把这些写进一篇作文里:“我觉得这个世界似乎不属于我,我看到的都是灰色的世界,我的梦似乎破灭了,这几天看见什么都想流泪。”我在文章后面给了她这样的评语:“在人生的道路上哪能一点挫折都没有,人只要有梦有理想,并为他的梦和理想而努力奋斗,就一定会成功,他就会拥有多彩的世界。”下一次作文本交上来了,我发现在评语后面多了这样的话:“老师,谢谢您给了我信心和力量,我一定会努力的。”几句肺腑之言,既是抚慰又是教育,像一股清新的风吹进了学生的心田,后来她的成绩越来越好,高考语文还考出了全班最好的成绩,并考上了她理想的大学。

因此,教师给学生写的作文评语,不应该是简单的、生硬的说教,而应该是娓娓的交谈。因为,老师几句赞美的话,真挚的话,会沟通人的心灵,给学生带来莫大的欣慰和欢乐。而那些具有独到的见解、深刻的哲理、殷切的希望以及富有情感色彩的话,也许将伴随学生们度过整整一生。

三、文质兼美的作文评语,可以让学生受到熏陶

爱迪生说过:“最能打动人心灵的还是美。”自然美、艺术美能打动学生的心灵,教师充满感情,文学气息较浓的优美语言恰当地运用在作文评语中更能打动学生的心灵,催化写作热情,深化写作认识,真可谓:“语言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所以,作文评语也应讲求艺术性。

语言贫乏,干瘪乏味是作文评语的大忌,教师要根据学生喜欢新鲜、好奇心强的特点,准确地遣词造句,运用新鲜多彩的语言,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有效地激发学生进行新的探求活动。例如:关于观察的重要性,三番五次总是写“要观察”、“要仔细观察”、“观察要仔细”,学生觉得枯燥乏味,毫无吸引力。如果这次写:“美是到处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下次写:“如果一面观察一面思考,尽可能地让多种器官参加活动,多看、多听、多想、多触摸,那么观察所得会更全面准确。”如肯定作文语言的流畅时写:“流畅生动的语句,好似庐山瀑布,飞流直下,通顺极了……”“题目新鲜,像春天的竹笋,又嫩又脆……题目很有意思,让人忍不住想看下去……告诉我,你从哪想出这么绝妙的题目,题目加标点符号(省略号、问号、感叹号、破折号),与众不同,我很喜欢你这个有趣的题目……”这样的评语让学生感到无比地愉悦,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所以,评语要尽力精美。诗词、格言、歇后语、寓言故事、精妙的比喻都可用来品评学生作文,以增添作文评语的活泼性、新颖性,这是对学生作文讲究形式美、创新美的一种示范,一种潜移默化的“为人师表”,让学生受到很好的熏陶。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之我见 篇9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和交流思想情感的重要方式,是认识自然、社会、人自身并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然而初中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最感困难的是作文。学生一听写作文就害怕,下笔写文章时咬笔头,老师讲评时他们皱眉头,久而久之对作文望而生畏,失去兴趣和信心。而教育学告诉我们:旺盛的写作热情始终是前进的巨大动力。我也认为:作文教学不仅是运用语言文字的训练,而且也是一种严格的思维训练;作文教学只有与学生生活密切结合,才能发挥学生写作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用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作为作文教学的内容,把学生引入写作世界中去,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现以自己多年来的教学体验,谈谈我在作文教学方面的尝试。

一、创设情境,排除畏难情绪

学生怕写作文,多是因为学生不知“写什么”和“怎么写”。如果教师只是在作文课堂上布置题目,就下命令让学生完成,我想交上来的作文要么是东拼西凑,三言两语;要么是生搬硬套,瞎写写一通;有的文章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洞。这对学生而言写作文是一种痛苦,对老师而言改作文亦然是一种痛苦,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积极为学生创设写作情境。例如在教学《紫藤萝瀑布》后,此文在对景物——紫藤萝的描写上很有特色,细致生动,运用了恰当的比喻,使文段生辉不少。针对平时学生不善观察,描写干巴的特点,我认为正好模仿此文进行练笔,于是我端来两盆学校老师种植的花草,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远看与近观,整体与局部,枝叶与花朵„„鼓励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口述出来,并且恰当运用修辞手法,小组成员交流所见所感,在学生思维被充分激活的情形下动笔写,便轻松地以较好的质量完成了这次习作。

教师为学生创设欢乐的氛围,学生在这氛围中产生了轻松的心境,排除了消极因素的干扰,有利于学生从自己的写作实践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再例如在学完《社戏》一文后,文章流露了对儿时生活的怀念,同学们也都刚刚告别童年,也有过缤纷的回忆,如能用手中的笔记下该多好。于是我精心筹备,提前折了四个写有人生寄语的纸船藏于操场,在一上课告知学生这节课的要求,并让学生找到老师所藏纸船,提出还有奖励哦,学生的兴趣一下子来了,飞快地跑到操场,兴致勃勃地找起来了,不一会儿就高兴地到我跟前领奖,我让他们阅读我写的话,让他们更深一步领悟我的用意,接着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摸瞎子,老鹰捉小鸡,丢手绢„„同学们高兴地玩起了这些熟悉的儿时游戏,下课了还意犹未尽。第二节课我让同学们静下来整理思绪,结合自己刚刚经历的和自己的感受,写下自己对童年的追忆,在内心确有其感的情况下,学生们顺利完成了写作任务,且有不少佳作。

二、激发兴趣,培养写作能力

根据各阶段的写作要求和学生的思维能力,我常以“新闻报告”的方式来对他们进行说话训练,利用课前几分钟,让同学们把自己耳闻目睹的新鲜事物表达出来。让学生说一段话或讲述一件小事,在口头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至归纳概括能力等方面,无疑都是一个锻炼、提高的过程。起初,学生羞红着脸小声说或不敢说,教师就带头示范。他们渐渐懂得观察周围的事物,从而感受到其中的乐趣。后来,他们都争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争先恐后地将观察到的有意义的事物表述出来。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我还采取了激励手段。我经常对学生说,“要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通过这种交流,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自己习作的价值,并从中享受到习作的快乐。这样做就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使学生更加“乐于写作”;并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发展健全人格。

俗话说:“毛驴没人骑不行,写文章没人逼不行。”我的“逼”,也是激发兴趣的手段之一。我采用小练笔的方法,坚持随课文内容仿写小作文,每周至少一文,定时交流,选出好的展示在“学习园地”上。还有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进行文学讲座,郊游写作,写日记。正如老舍先生所说:“要天天记,养成一种习惯。刮一阵风,你记下来,下一阵雨,你也记下来,因为不知哪一天,你的文章里就需要描写一阵风或一阵雨,如果你没有这种积累,就写不丰富。”这样通过引导,通过“逼”,更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设身处地,帮助学生解决写作困难

我所任教学校地处山区,学生大多看的少,想的少,我常常对学生讲:尽管大山遮蔽了你的眼睛,但不可让它遮挡了你的心灵。学生也反映写作时缺乏材料,于是我鼓励学生多看书,自己买一些好的杂志推荐给学生看,平时利用上课给学生读一些短小的美文,并作短评,这样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同时可以利用其中一些素材,使自己的作文增添了亮色。

我还认为教师有时和学生一起写作,对学生影响挺大的,比如写作材料作文,同样一则材料,怎么到老师那儿就能写出别样的效果,耐人寻味,拍案叫好呢?在对比反省与教师的适时点拨中,学生写出的东西越来越好,他也就对写作越来越有信心了。在每年的全校性作文比赛中,我所教班级的总成绩排列均在前茅,一、二等奖占的比例最大。

用作文评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篇10

目前的部分职高学生,只要老师一说起作文,他们就会皱着眉头说:“糟了糟了,又要写作文了”。话语中包含着害怕,甚至讨厌。于是,写文章成了“应付”。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水平乃至整个的语文水平自然很难提高。

究其原因,客观上,作文本身是难。主观上,教师写前指导不得法,批改讲评不及时,缺乏表扬机制等因素,也影响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学生方面,由于不善于观察生活,“无米下锅”便成了写作活动顺利进行的最大障碍,加上他们写作基础普遍较差,迁移能力又弱,“努力为之”却写不出令自己满意的文章来,因此对写作缺乏信心,甚至形成一种畏难情绪。这种情绪抑制作文中感知的积极性,降低思维的活跃性和创造性,若不及时调节和消除,就会形成一种消极的心理定势,严重影响作文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课堂写作氛围,正是消除这种畏难情绪,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施之一。

2 课堂写作氛围的含义及作用

《现代汉语词典》中这样写着:“氛围,就是周围的气氛和情调。”那么,“写作氛围”就是来自周围的影响写作活动的气氛和情调。“良好的课堂写作氛围”也就指有利于写作活动顺利进行的课堂写作气氛和情调了。

从“氛围”的概念中不难发现,氛围是一定环境中的许多人共同参与的结果。是群体作用下的产物。群体是个体的集合,学生个体的畏难情绪正是直接影响良好写作氛围形成的主要心理障碍。如果说信心、情绪等是制约学生写作活动的个体性非智力因素,那么,写作氛围则是一个制约学生写作活动的群体性非智力因素。

活跃的课堂气氛。是产生良好课堂教学效果的.前提之一,这是教学界人士的共识。同样,良好的写作氛围,则是提高写作教学效果的有利因素,这一点却常常被许多语文教师所忽视。试想,一个缺乏庆贺气氛的生日聚会,能让主宾双方满意吗?一节缺乏写作氛围的作文课,能使班上绝大部分学生乐于作文吗?看来,正视写作氛围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很有必要。

实践证明:良好的课堂写作气氛,能激活学生的脑细胞,诱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开发他们的思维潜能,从而更好地促进他们接受新知识,并在获得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联想、综合,分析、推理等创造性学习,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师生都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3 营造良好课堂写作氛围的对策

课堂是教师对学生群体传授知识的主要场所,因此,语文教师应把握契机,及时在课堂上“对症下药”,营造良好的写作氛围,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下面介绍三种具体做法:

3.1 口授作文法

此法主要通过启迪恩维的触发点,解决“无米下锅”问题,适用于记叙文写作教学。

写作课上,教师在理论上的分析、指导完成后,把一篇事先写好的取材于学生熟悉的生活、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立意新、构思巧的“下水作文”作为范文口授给因“无米下锅”而“嗷嗷待哺”的学生,并不时地提问“下一步该怎样写”,让学生参与设计“最佳方案”。因为所反映的是学生熟悉的生活,义能进行心灵的对话与情感的交流,他们也就乐于细致地听、认真地想,等口授完了,他们会说:“这样的作文我们也会,只是没想到而已。”有了自信,于是,畏难情绪顿消。“一石激起千层浪”,一种有利于写作活动顺利进行的良好氛围正在形成。

3.2 比赛作文法

即师生同时握笔写同题作文,然后比谁的得分高。这是一种激将法,针对那些“有米下锅”却缺乏写作冲动、懒于作文的职高学生。主要通过调动写作的兴奋点,刺激他们的神经,激活他们的思维。它适用于各种文体的写作课教学。

第一节作文课开始时,在教师作完理论指导后,先让学生从符合本次文体要求的多个题目中任选其一作为全班统一的作文题,发好人手一份的《课堂作文比赛评分细则》,然后裁判宣布“比赛开始”。

出于好奇与好胜,学生自然乐于“入水求鱼”,与老师一决高下。至此。一种良好的竞争氛围已经形成。由于所要解决的创造性问题像磁石般地吸引着学生,很快,学生就会沉浸在浓厚的写作气氛之中。一旦进入创造性境界,思维活跃,思路清晰,灵感就会如泉之涌出,汨汨而来……

当教师“爬上岸”时,有的学生已带着“战利品”从容走来;有的则不时地从“水中”“钻出脑袋”窥视“敌情”。

一旦裁判宣布“停止写作,评比开始”时,学生就会主动“出击”,向教师那“良莠”并存(故意为之)之作“开刀”,评这论那,说“是”道“非”。那种情绪之高涨、气氛之热烈,也许是不曾下水的语文教师所无法想象的。

在这里,“暴露”教师即兴作文真实水平是“诱饵”,是引发学生写作冲动的兴奋点,更是学生写作灵感的催生剂;而创设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则是比赛活动有序进行的关键;评比的及时性,尺度的标准化,裁判的“学生化”,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3.3 讨论作文法

即在教师指导下,为写作某一文体的文章,学生通过各抒己见、相互启发、讨论争辩等多向信息交流后进行的一种写作活动。此法的目的是挖掘信心的落脚点。它更适用于说明文、议论文的写作教学。

职高学生中,确有一部分写作实在不行的。假如前两种方法都不适用于这些学生,就让他们在同学的搀扶下“亦步亦趋”,从集体的合作中找到写作的自信。

学写说明文,职高学生常常抓不住事物的特征或不知从哪些方面去说明事物,教师在提前布置观察事物的基础上,引导他们从形状、性质、构造、功能等方面去思考其特征,然后在课堂上组织学生三五成群地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展开讨论,并由专人记录讨论结果,最后,通过整理,以讨论小组为单位,每组集体写出一篇说明文。

小组讨论作文,是合作与探究的有机结合。此法的优点是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化难为易,增强自信。

4 反思

(1)“下水”作文,要求于语文教师的较多,至少,他得是个充满写作激情的、有着较高写作水平的语文教师。

(2)“原型”具有启发作用,但有时,“原型”也制约思维的广阔性。对此,教师应作正确引导,以免学生的思维进入“误区”。“口授作文法”中让学生积极发育,乃是引发多向思维、求异思维的重要环节,必不可少。

(3)解决学生“无米下锅”问题,方法很多,“口授作文法”只不过是一种方法,教师切勿一叶障目。

(4)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所以教师应设法暗示,使公之于众的“良莠”之作无损于自身的形象和威信。

(5)“讨论作文法”只是对前两种方法的补充,最终目的是让写作差的学生找到自信,教师不能把它当作给自己“减负”的手段。

“营造课堂写作氛围”这一做法,尽管缺陷种种,但对消除职高学生的畏难情绪,激发他们的作文兴趣。无疑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对提高学生听说能力也太有裨益。

★ 加强校外文化建设营造良好育人氛围

★ 营造良好的教室氛围----班容特色设计

★ 《浅谈如何营造轻松的语文课堂氛围》

★ 营造诗歌氛围,提高人文素养 (人教版综和)

★ 如何“活化”政治课教学

★ 体育课堂教学中情感氛围的创设

★ 政治课教学的灵活性

★ 让儿童在良好的氛围中成长工作总结

★ 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推动交通物流融合发展实施方案

用作文评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篇11

一、培养学生发现素材,积累素材

课堂是学生的主要阵地,他们的活动天地毕竟不宽广,他们的见闻和情感体验有限,因而丰富学生的作文素材就是教师的一大任务。教师要多组织一些活动,如参观、游览、访问、社会调查、劳动实践等,指导学生组成各类兴趣小组,如摄影、美术、书法、音乐、民俗、科技制作等,让学生去观察四季的变化,体验世间的嬉笑怒骂,让他们将笔触面向家庭、学校,深人到社会。

生活中的很多细节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来源。培养学生用眼睛观察生活,用心灵感受生活。这样,学生不再是游离于文章之外的苦心经营的编造者,而是体验生活、表现生活的能手,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利用写作“干预生活”的能力。

二、提倡学生多听、多读、多看。以便有感而发

学生要写好文章,素材是最重要的,故而笔者要求学生多听新闻,在家里,早、午、晚饭时间都要注意收听新闻,关心时事。同时,笔者还提倡学生多阅读报刊,增长见识,开阔视野。班里订的《读写月报》《中国少年报》,学生自己订的《作文报》《语文世界》等,同学们都争相阅读,做读书笔记,积累了不少的典型素材。在此基础上,笔者又要求学生把报纸上他们感兴趣的、有感受的文章剪下来,写读后感。结果学生的剪报作文比教师的命题作文写得还要好,因为他们是有兴趣而写,有感而发。

三、扩大写作空间。训练写作情感

首先,不可将作文只局限在规定的时间和场景中,要给学生一个自由练笔的空间。如:让学生准备一个“随笔本”,随时进行作文练笔。随笔本上的作文,内容不限、体裁不限,让学生将当天、本周、近段时间内自己感触较深的人或事写下来,并持之以恒。

其次,让学生写一些应用性强的文字,如消息新闻、对联谜语、知识小品、故事新编、文章赏析、打油诗、顺口溜等,一者使学生有话可写,二者联系生活,达到作文的功利性目的。

如此,学生就突破了一般心理定势的框架,对一向被视为美好纯洁的自然景物注入了鲜明而强烈的个性批判色彩,生发出迥异众趣、卓然不群的新意。

四、创造学生展示平台

班内的墙报可以开辟一块优秀习作专栏,将学生的优秀习作及时张贴,以便本班的学生阅读、欣赏,发挥榜样作用。

当教师发现某些学生的作文有一定的水平时,要及时给予指导修改,在确认到达发表质量后推荐给有关报刊。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作文竞赛活动,第一个发表作文的学生要成为教师树立的典型,并请学生交流撰写、修改作文的经过、感受,介绍自己的经验和下一步的作文目标。

用作文评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篇12

一、激发写作热情,培养写作兴趣

要让学生写出有真情的文章,教师必须充分调动他们的写作兴趣,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帮助他们寻找“激情”的“喷发口”。教师要通过充满激情、富于启发的作文导语创设情境,酿造氛围,为贫乏的心灵注入感情的“酵母”,让学生对作文的感情能自然喷发。

二、方法灵活多样,培养创新能力

1. 创设宽松和谐的写作氛围

要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让他们能写出有新意的文章,就必须营造一个创设宽松和谐的写作氛围,让学生心情舒畅地去写作,使其思维能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进入作文所规定的“情境”。要让学生都做自由式命题的课外作文,给学生一个更为宽松、自由自在的写作环境,让学生走出教室去观察自然、感悟生活。在时间和空间允许的课外作文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在最佳时间、最佳环境、最佳精神状态下完成作文。教师还要提醒学生找自己头脑最清醒、思维最活跃、精力最充沛、效率最高的用脑“最佳时间”进行作文,以取得最佳的效果。

2. 灵活多样的命题方式

叶圣陶说“出作文题一定要为学生着想,钻进学生的心里去考虑,务必使他们有话可写。”实践证明,只要使命题符合学生的实际,学生的思维就活跃,学生就喜欢写,教师要力求让学生掌握命题的主动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少搞统一命题,少限制体裁和题材。所以,命题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

(1)自由式命题

教师可以根据作文训练的要求定一个范围,学生根据自己所熟悉的人和事自由命题。这种命题方式重在让学生发挥想象,凡能自圆其说都应予以表扬和鼓励。

(2)“提示语”式命题

这种命题能调动学生的记忆表象,引发他们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启迪思维。如:可以做如下提示:“人的一生,机会很多,但有些机会一旦失去就不会在有。在我们的生活中,大家也会失去这样或那样的一些机会,留下这样或那样的遗憾。”请你联系自己或身边的人或事,以“机会”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机会”这是人人都有过的经历或心理渴求,但其背后的具体原因和生活内容却是个不相同的。这样的提示语能开导学生的思路,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点燃他们创新的火花,引导他们自然而然地进入最佳的写作状态。

(3)造式命题。

教师对作文内容、体裁均不作要求,完全由学生自己命题,学生根据自己积累的素材自由命题、自行作文、尽情发挥,写出新意,写出个性,缘情而发,随心所欲,没有禁忌,不设禁区。来自学生的作文体,由于贴近生活,他们也就有话可写了,也就有了更充分的创新天地了。如《种一个希望在山巅》《父亲》《我的梦》…

(4)随机式命题。

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注意班级和学校里出现新的情况、新气象,关注社会大气候,随机命题。如刚读初三,学生有许多新鲜的独特感受体验,教师可抓住机会命题《感悟初三》。

3. 运用多向思维进行创新作文。

作文创新,首先是思路的创新。从某种意义上说,思路是无形的作文,作文是有形的思路。如果能从多向思维,作文的立意便会更精彩、生动、感人。

多向思维是作文最重要的思维方式,即思路向多方位推进,上下左右,四面八方,古今中外,全方位扫描,从而找出最佳视角,确定最新立意。如:以“手”为话题,构思立意。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构思:可以从团结的角度,确立主题“团结就是力量”;可以从写作的角度,确立主题“团队精神”;可以从人才的角度,说明人才结构要合理;也可以从锻炼的角度,表明手越练越灵;还可以从戒贪的角度去创作,对一些国家干部提出忠告:权力是人民给的,要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为民作主等等多个方面进行思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运用多向运思进行观察思考,找准其特点,通过类比联想,联系实际,从若干角度立意中选择最佳的角度进行写作,选择最佳角度进行作文。

4. 表现真实、实在的作文内容

学生作文为什么会千篇一律,缺少生气?因为学生没有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我们应该提倡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告诉学生:真实,是作文的生命;真实上让自己的心灵自由自在的飞翔。同时,我们更要具备一种“写作安全感”;对学生作文中积极向上、体现时代主旋律的思想,当然要热情鼓励并大力提倡;而对学生表露出来的一些幼稚的想法、甚至消极的情绪,也应当予以理解和尊重,并加以指导和纠正。

5. 切实有效的激励机制

一般说来,很多学生把写作文看成是“任务”,为完成“任务”而作文,也就无所谓热情和兴趣了。教师务必在作文教学中引进“激励机制”,多表扬,多激励,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1)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可以组织影评会、开展辩论会、举行作文比赛等。活动前要广泛宣传,动员组织更多的学生参加,活动后要认真评选,奖励优秀者,表彰参与者,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

(2)让学生上台朗读自己的作文。学生自己朗读自己作文,更容易动情,而且因为学生的表现欲得到了满足,体验大成功的快乐,写作的热情往往陡然而起,从而继续写作的欲望。

(3)编辑优秀作文。利用各种方式激励学生。选择学生的优秀作文或其中的精彩片段,或贴在“百草园”“芳草地”等栏内进行交流。

上一篇:湖南地名谜语附答案下一篇:施工项目部绩效考核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