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状元宝贵的学习经验_高三励志

2024-11-01

高考状元宝贵的学习经验_高三励志(通用4篇)

高考状元宝贵的学习经验_高三励志 篇1

期中数学状元:我是如何学习数学的

好的学习方法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下面我就谈谈我对学习数学的一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重视课堂的学习效率

新知识的接受和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特别重视课堂的学习效率,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开展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老师所讲的有哪些不同。课后要及时复习,不留疑点,对不懂的地方要及时请教老师或同学,切忌不懂将懂,或将不懂的地方跳过。课后还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要多记公式、定理,因为它们是学好数学的关键和必备条件。

二、多做习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要想学好数学,多做题是不可避免的。当然,多做题并不等于搞题海战术。做的题目要有代表性,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碰到哪道题就做哪道题。有些题适合我们做,而有些题却超出了我们的能力范围,做这些题目只能是浪费我们宝贵的时间,不会达到任何效果。(励志名言 )做的题要难易适中,通过做些有代表的题目,要力争能举一反三。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需要缜密的思维,解题要有条理,在做题的过程中学会熟练运用正确的解题方法,掌握一些基本题型的解题规律。只有平时大量的训练,见多了、做多了,自然就熟能生巧,考试的时候就会应付自如,不至于乱了阵脚。

三、调整好心态,正确对待平时的考试

大家都知道,数学是个逻辑性极强的学科,要求有清醒的头脑,数学运算过程中的每个解题步骤都很重要,漏掉了哪个步骤都是不行的。因此,在做数学题的时候,保持一个平静的心态是很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学会善于把握自己的情绪,要能及时地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戒骄戒躁,千万不能一遇到解不出来的题目就焦躁不安。焦躁是学习数学的大忌。

四、要正确对待平时的考试。

平时的考试是对我们前阶段所学知识的一个检测,能够帮助我们查漏补缺,发现平时还没有掌握牢固的知识。因此,尽管分数很重要,但这不应该是我们关注的焦点。对一个高三的学生来说,学会分析试卷,从考试中找到自己学习中的漏洞才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不能一味地去计较分数的高低,更不能因为一次考试分数得低了,就灰心丧气,就放弃对数学的学习。当然也不能因为一次考试分数考高了些,就沾沾自喜,以为自己的数学水平已经很不错了,从而产生骄傲自满的心理,这也不对的。

阅读了本文的用户还阅读下列精彩文章:

[期中语文状元:我对语文学习的一点认识] [期中表彰大会上发言稿]

高考状元宝贵的学习经验_高三励志 篇2

来源:

一、高三一年总是在反省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也总结了一些经验教训。我的弟弟也要上高中了,写了一点东西,希望能给高中生一些帮助。

在分条说明之前,我想先强调自己两点很深刻的感受。

一:高一是我们拥有最多的属于自己的时间。如果能够利用这些时间多掌握一些知识和能力,多积累一些学习材料,多养成一些好习惯,会使你在高三时有很高的学习效率,使你轻松很多(相对来说),无论在心态还是学习上。说到学习效率,我不得不说那时班主任让我们看的李晓鹏新浪博客,呵呵也是我个人很推崇的哦,学到了不少好东东~~,少走了很多弯路,有兴趣的可以网上搜搜。如果很多东西你从高三才开始的话,你会发现根本没有多少时间供你自己支配,会手忙脚乱,感觉做什么也来不及了。

二:抓好零碎时间(比如出操前,打饭前……),但如果你连大块的上课,自习时间都抓不住的话,零碎时间抓得再好也没有用,只会弄的自己疲惫不堪。

好了,开始了。

1最重要的一条,别人的学习方法只是别人的,适合你的,能为你所用的才是你的。

2从高一开始就注意收集字音,字形,成语之类的,不用特意去找,只有把平时练习、考试中遇到的,不太清楚的记下来就行了。建议记在小本子上(第9条会详细说明),有空就看看,这样高三会少话点力气而比别人拥有更多的知识储备。

3用你尽可能认真端正的态度对待数学。刚学数学的时候可能会觉的很简单,初中学过。千万不要因为这样就放松大意。高中数学的特点是课本的你全会,可做题就不一定会了。需要一定的联系。当然课本还是要掌握好的,那是基础。

4建立错题本,把平时做错的题,自己觉的有意思有技巧的好题,典型题摘记到上面,供以后复习备考用。具体分类因人而异。我自己是语文,英语,生物各一个,物理化学合用一个(我从高三才用错题本,建议从高一开始物理化学分开,合用一个肯定不够用),数学根据不同的内容用了好几个,比如函数,立体几何等目前效果最好的壮阳药都是分开的。摘记的时候不要拘泥于形式,只要自己以后看的懂看得进去就行了。如果打算这样做的话,开学前准备好胶带(或胶水,固体胶),小刀(或小剪刀),一些试卷上的题直接剪下来帖到本子上就行了。

5背诵英语单词时养成注意音标的习惯(适用于高考不考听力,考音标的同学,当然就算不考,这对英语发音及听力也有好处)

6利用高一的空闲时间,包括寒暑假,多看一些对作文有帮助的,能够扩宽知识面的所谓的闲书。背一些名言,诗词,事例。

7最好养成打草稿清楚一些的习惯(当然没必要象写作业一样)理由:考试时如果算到一半错了可以直接回头去找哪一步开始错了。或者本来以为自己会做,做了一会没思路了,先去做别的,在回头做它的时候,刚才算出来的正确的数据还可以用。如果你根本找不到刚才的草稿,只能花时间算本来已经算过的问题,浪费很多时间。(说这么多,因为我在者方面就吃亏很大)

8仔细思考仍然不会的问题,一定要问老师,不要害怕自己的问题对别人来说是否白痴。

9我所在的学校几乎每人都有个小本子,大约是32开纸的一半或四分之一,往上面记零碎的需要记忆的知识,比如字音,英语单词,数理公式什么的。随身带着,平时出操前之类的小时间里那出来看看。我自己过去上什么也往上写,生活杂事、突发奇想和知识什么的,喜欢有条理的人可以用两个,一个写乱七八糟的,一个写知识。写知识的还可以从本子两头开始写,一头写语文,英语等偏文的,一头写数理化。

10平时做练习题要用不同的记号做好标记:哪些就是不会,哪些虽然作对了但有疑问,哪些自己觉得没有问题却做错了……以后整理复习会更有针对性。

11要有主动性,遇到困难积极地想老师求助,与老师讨论。因为每个班几十个学生,老师不可能给予每个人独特的关照,所以只有主动问,主动要,他才会给你帮助。问得多,说的多,得到的就多,否则就是浪费资源。只有很不负责任的老师才会无视学生的求助甚至因此对学生厌烦。

12如果自习课下课时你正在做一个题,最好先把它做完,如果现在放下一会再做的话你还要白白花费时间重新整理思路。

13和一个与你学习能力相当,最好各有所长的朋友共同学习生活。

14个人认为,买辅导书不如订辅导报好,不过你不做的话买什么都没用。

15每天最好能在学习开始之前有个计划,知道自己要做那些作业,复习那些东西。尤其上自习课。这些提前工作有时在吃饭时就有可能搞定。

我知道我的分条很乱没有规则,但还是希望能对一些人有所帮助,哪怕只有一个人,也不枉费我在这打半天字。其实把上面的全部都做到真的很难,虽然我有很深的体会,再让我上一遍高中我还是办不到。挑你认为对你最有用的去做吧。

最后,说一句我认为很有价值的话:什么是学习进步最好的方法—立即行动。

二、这不是一个特殊的时刻,没有什么特别的纪念意义。选择在今天写下这篇文章只是机缘巧合。如果高一高二高三的你们看了这篇文章能够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那将是这篇文章带来的最大“福利”了。

我想从自主招生说起。我的自主招生之路很尴尬。原本在期中考试之后很顺利地拿到了北大的校荐,信心满满。后来为了保险,向清华寄出了自荐信。几个月后,北大的自招第一轮就惨败,反而拿到了清华的自招加分。这着实困扰了我很久。学文科的孩子选择清华,专业比较少,经管那种专业更是佼佼者的专利。但是,如果选择北大,就意味着裸考,没有任何形式的加分。最终我还是决定“歇斯底里”一把,放弃了清华的加分,选择北大。正所谓被逼上绝路才能想出绝招。结果正如大家所看到的。

其实我想说,拿到自主招生的分数固然是件好事,但是一旦失手了也并不会怎样。有没有自招的影响更多的其实是心态(如果你能正确看待这件事的话)。这里要为即将走进自招考场的同学们祈福,希望大家在考场上一切顺利,发挥出自己的实力!一旦出现了失误,千万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让它过去吧!虽然这所高校第一次没有选择我,但我要在高考中让它对我刮目相看!

有人说,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不一定有那么恐怖。高考其实是自己和自己下的一场赌注——我到底能走到哪一步。

高三,是拼搏,是奋斗。

现在,毕业已经半年了,还是时常回忆起高三的氛围:早上到校先组团去接水,然后回到教室里全体起立,唱国歌。坐下以后就是课代表在前排发试卷和机读卡,早读练习。接着是课堂,历史地理英语通常是忙着笔记,数学课就是做题做题,还好语文和政治课可以稍微缓一缓……课上忙碌,课下也不例外。有时候忙着答疑,有时候忙着睡觉,还有时候无聊地在楼道里转悠。晚自习这段时间是最奇葩的。我经常到七层会议室外面,拿起历史指导或者政治讲义开始背。也没想过为什么,只是大家都这样。

回到宿舍常常就精疲力竭了。我清楚地记得,每到这个时候我都会看一篇文章,是广西的一位文科状元写的关于高三的回想,非常励志,叫《我们都不是神的孩子》——“一颗心,是绝对不会因为追求梦想而受伤的”在历史笔记的第一页;“生活可以是无趣的,但自己一定要快乐”在数学笔记的第一页;“每个人都有歇斯底里的本源”……

高三,有理想,有合作。

第一次如此真实地面对自己的理想,是在手握师兄师姐编写的“大学专业介绍”的那一刻。有意无意地,我们为理想的准备早已开始。幸好在追寻理想的路上,我不是一个人。

在文一班新老生的第一次交流活动上,我们就被教导,坐在这个教室里的不是你们的对手,而是战友。蔡妈妈的第一节课上,给出的第一个词就是teamwork。这一年的合作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尤其是在备考之前。大家坐在操场上(不排除有的时候是躺在操场上),“说一下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背一下文化的社会作用”……然后所有人说出自己记忆中的知识,互相补充互相提醒,完善知识体系,彼此帮助记忆。这种简单到简陋的合作形式竟然贯穿了一整年的复习。

有太多关于高三和高考的回忆,这一年蕴含了人生的多种滋味。但独特的是,它们交织在18岁成人礼。每个人的18岁在以不同的方式度过,我庆幸,我奋斗过。

看过了身边同学的失利,我无意对高考这种选拔制度表示赞同,但是,感谢高

三、感谢高考。因为有了高三,我的18岁是拼搏的,是奋斗的。人生中,像高三这样,全身心专注于一件事的经历不会很多,而高考是名副其实的第一次。同样的,像高三这样,只要你需要帮助就会有人以百分之百的努力帮助你的经历更不会多,而高三的老师、同学可以做到。如果18岁的青春是拼搏、是奋斗、是理想、是合作,那么,18岁的青春理应属于高三。

三、劲锐人物:黄沛龙,毕业于广东省湛江第一中学。2008年以651分,高出一本线87分的成绩考入中山大学管理学院。高中曾获广东省优秀学生等称号。大学期间,他获得了国家奖学金,拿到了IMA管理会计案例分析大赛全国冠军,并获邀赴美国参加IMA管理会计年会。

劲锐标志:高三一年,他乘坐了从第一名到第97名再到第三名的“人生过山车”。这段经历让他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也让他更成熟地面对困难。

人在高三,总要面对起起落落,跌宕起伏。得意时远离骄傲,失意时拒绝沉沦,做到宠辱不惊,才能在考场上应对自如,笑看风云。这是2007年那场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高考给我的启示。

2006年的夏天,亚热带的骄阳如往年一样,炙烤着祖国大陆最南端的这片红土地。这个夏天,对我来说很特别。伴着上一届的师兄师姐们逐渐收到录取的喜报,众人眼中最难熬的一年,就这样向我敞开了大门,我高三了。

带着光环上高三

7月底,暑热炎炎,我带着“理科年级第一”的光环进入高三。由于高

一、高二的成绩一直不错,因此,当时听到的都是“冲清华北大”“考个状元回来”一类既励志却又显得略带阿谀的话语。

表面上,我没有把“年级第一”的名号看得很重,我提醒自己,高手大有人在,自己很平凡。究其原因,或许是高三的孩子特别敏感,或许是过重的压力让我失去了自信,或许是“高处不胜寒”,让我害怕失去已经拥有的。

整个8月,我和身边的同学都在努力适应前所未有的高频率考试和测验。我采用“冷水政策”:不复习,直接应考,以此了解自己的知识缺陷。这样颇为怪异的做法在后来给了我相当沉重的打击。紧张的学习,让我身体出现了不适,头不时会疼。补课结束后,我到医院做了脑部检查。检查结果显示一切正常,不过有几项指标达到了峰值。我才明白,虽然我想“冷处理”,但在潜意识中,已经绷紧了弦。

月考,在低谷中彷徨

在这所湛江市唯一的省级重点中学,考试是家常便饭,我们起码有四分之一是在考试中度过的。除了两天一次的测验外,8月底,年级进行了第一次月考。这场考试,内容覆盖整个高中课程,是高中的第一次综合性测试。过度的紧张和不复习的“冷水政策”,让之前还带着光环的我,掉进了无边的黑暗。

考试的三天,我在混乱中度过,面对一份份考题,大脑几乎一片空白,苦苦沉思,翻不出和题目有关的记忆。成绩出来了,我尝到了被一盆冷水从头浇到脚的滋味:两科理科都踩着及格线,数学90分,物理97分,全年级理科第97名!在给班主任录入分数的时候,她问我:“打击大吧?”我无言以对。

升学的压力第一次重重地压在我的肩膀上。此前的我,从来没担心会考不上重点大学,选不到自己喜欢的专业。而此刻,从第一名跌到第97名的我,在低谷中无比彷徨。往日的笑容已逐渐从我脸上流走,让我心醉的蓝天和阳光,此刻成为反衬痛苦的背景。回想起一个多月前我带着憧憬、笑容和少许紧张进入高三,此刻却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老师和同学的目光。家里人更是少不了为我操心,担心我营养不够,担心我情绪不好,担心我睡眠不足,担心我……我对不起自己,对不起家人。在8月的低谷,我甚至想逃离。

爬起来,奋力往前走

失败过后,我清醒了许多,安静了许多。我开始迫使自己用尽全力,为高考奋斗。一向不太赞成死读书的我,一反常态,连课间也利用起来。一本328页的《数列》专题,我用整整一个月的课间看完了。

9月,可以用“疯狂”来形容。在月末总结的时候,忽然发现这个月的自己,像是进入了高度戒备状态,计划排得满满的,几乎没有喘气的时间和空间。甚至连自己也不知道,我哪里来的这么大的毅力,制定了一个近乎残酷的计划,还完全按照计划执行。

这个月的月考,成绩有所上升,排在年级第42名,但由于这个成绩是全力以赴才换来的,在月考总结的班会上,看着屏幕上老师打出来的成绩,我已经有力不从心的感觉。

全力拼搏后的混沌

秋风已起。经过了9月的全力拼搏,10月的我,又遇到了瓶颈。尽管延续前一阶段的全力以赴,仍无法延续突破的轨迹。

第一轮复习进程将半,需要深刻理解和应用的知识点也越来越多,题目的类型也越来越丰富,综合性越来越强,仅仅凭借记忆或一时的突击已无法应付复杂的考题。仍未调整好的我,在数十名外徘徊,找不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可持续的学习方法。教室里倒计时牌上的数字越来越小,错题本上记录的错误越来越多,零散的错题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越来越多的材料毫无章法地堆积在记忆中,对考场上的运用没有太大的帮助,反而增加了大脑的负担。

整个10月,我一直在混沌中挣扎前进。月考再次来临,10月的我,没能继续进步,退回第75名的位置上。

和两个月前相比,此刻的我,更多了一份焦虑。如果说,8月的月考是毫无准备的一仗,10月的考试则多少准备了一些粮草,但却仍然无法真正走出低谷。更可怕的是,此时比起8月,离高考已经整整近了60天。

涅槃,在11月的天空

在混沌中,梳理出对自己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已是当务之急。没有科学的方法,就永远找不到突破口,也就意味着在高考的战场上,无法取得胜利。

我开始不断尝试改变,在学习方法上寻求突破。我按照自己的思路对知识点进行总结,逐步理清不同考点之间的关系,并结合题目,将可能出现的考查形式和应对方法一一归纳和分类。做这样的总结和归纳非常耗时,我也不知道这样做能带来多少提高,但是,如果不改变,就只能一如既往地混乱。

与此同时,我尝试在考试中调整策略。在11月第二周的数学测验中,我重新规划了做题的顺序和花费的时间,并给每道题定下分值目标,有所舍弃,不再向以前那样,总想把每一题都做完。就这样,我找到了大幅提高数学成绩,并使之稳定的方法,在接下来的测验中,这个方法屡试不爽。

考验我过去一个月变革成效的时候到了。这一次,我没有让自己和家人失望。这次月考的数学题难度很大,令众多数学高手焦头烂额,而我凭借自己独特的应试方法,以132分成为了理科数学单科第三名。由于知识框架日臻完善,其他科目也频传捷报,我的总分排名从第75名跃升到全级理科第三名。我,在经历了将近四个月的低迷之后,终于重新站起来了!

阳光又回到了身边,这一次,我对这个成绩已经处之泰然,没有太多压力,也不怕失去。全级第三名的涅磐,对我来说,好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生活仍在继续,只是觉得时过境迁,一切,恍如隔世。

后记

四个月的跌宕起伏,我从高峰摔入低谷,再次爬上高峰。浴火涅槃的历程,让我能够笑看风云。在接下来的数次模拟测试中,我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2007年的高考中,我的成绩是631分,比广东省理科一本线高出74分。虽然因为志愿填报不合理,没能进入理想的大学,选择了复读,但这一年的经历,让我更加成熟。这一年的积淀让我在第二次的高考中,顺利进入自己理想的大学和专业。

高三的路不平凡,起伏和曲折在所难免,但就像我在高三时常听的《最初的梦想》里唱的那样:“如果梦想不曾坠落悬崖/千钧一发/又怎会晓得执著的人/拥有隐形翅膀。”在高峰时鞭策自己,在低谷时鼓励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最初的梦想总能到达!

四、几乎所有认识孙宇晨的人都觉得,他考入北大是个奇迹。

2007年2月,他因获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而参加北大自主招生面试时,面试官甚至不知道他所就读的惠州一中位于哪个省份。

在这所在他之前从未有人考入过北大的学校里,他原本是理科生,但因物理成绩始终徘徊在二三十分间而不得不改学文科。此后,他的成绩有所好转,但直到高三上学期结束时,仍然排在全年级100名开外。

大一时,他在《萌芽》杂志写下《一道论证题》,试图向人们证明“高中可以用一年的时间弥补任何的遗憾,只要你下定了决心”。他在文末留下自己的通信地址,邀请中学生和他一道证明这道题目。文章发表后两年多里,他收到了接近1万封信件。

而如今,他即将以北大历史系总分排名第一的成绩结束4年的本科学业。

沉浸于文学世界不可自拔 成绩在全班稳居倒数前十

整个中学阶段,孙宇晨从来都不是老师和同学们眼中的“好学生”。初中时他就读于一所寄宿制学校,他对3年初中生活的记忆,大多与网游有关。为了玩网游,他常常装病回家休息,晚上趁父亲熟睡后溜去网吧,再在清晨父亲睡醒之前赶回家。

中考前他突然“觉醒”,用功学习了半年,跌跌撞撞地考入了惠州一中。

进入高中后,他对网游的热情骤减,因为他发现了新的兴趣点——小说。受在大学中文系任教的父亲影响,他接触了王小波的作品,并因此开始疯狂阅读各类小说。他说:“沉溺于小说的每个人都不可避免有一个引诱者,我的引诱者就是王小波。”

在王小波“时代三部曲”的“引诱”之下,他整日沉浸于文学的世界中不可自拔。他如此形容自己的高一生活:

“将课表里的中英数政史地全部改成小说或者是文学;整天待在图书馆不出来;考语文的时候,花半个小时做作文的题目,然后花两个小时写一篇3000字的作文交上去,然后就被打了个10分;花一个星期的时间蹲在图书馆写实验小说,写好交给大家评判,只要有一个人说不喜欢就烧掉,如果大家都喜欢就投稿,然后石沉大海;早上的早读全部改成诗歌朗诵,在全班嘈杂的背古文环境下,举起白话诗的大旗……”

与这种率性洒脱相伴随的,是考试成绩的红灯高挂。这其实在所难免——除了班主任的英语课不方便逃课外,其他大部分时间他都在图书馆看小说。全班48个人,他的成绩“稳居倒数前十”,老师们对他的期望是“保惠大(惠州大学)、冲汕大(汕头大学)”。

那时的孙宇晨认为,应试教育和文学理想是对立的,因为二者的根本性质不同,一个是以机械的速度训练为根本,一个要以才华为根本。在他看来,接受“全面平庸”的应试教育近乎“奇耻大辱”,“有限的时间与精力无法覆盖诸多不擅长的学科,数学对于一个专于文史的人来说,真可谓是惨痛的悲剧。”他因此而并不在乎考试成绩,即使全科挂红灯也无所谓,只是害怕让父母知道,“因为他们已经不好意思打我了,毕竟我已经长得比他们还高”。

必须纵身跳入应试教育的河水中 尽管也许会将棱角冲刷干净

带着二三十分的数学、物理成绩,孙宇晨在高二时不得不选择转为文科生。此时的他发现自己已不再像高一时那样不带任何功利性地“为了看书而看书”,而已经开始渴望得到别人的承认。他坚信自己有着过人的才能,而身边的很多同学却“不知道这世界上除了做题还有何物”。

但现实却不断地给他挫败感,“400多分的成绩,我连自我安慰的理由都找不出”。

他觉得应试教育总有些使他“备感耻辱”的等级化仪式和细节:按照学校规定,考试时的座位顺序要按照上次考试的排名依次排定,他所在班级的教室是第一考场,而他每次考试都要提着书包“灰头土脸”地挪至第三甚至第四考场。一次考试时,他看到以往一直排在年级前五的同班女生也到了第三考场,他便有点幸灾乐祸地去讥讽她,但那个女生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我上次考试期间生病了,英语没考。”

强烈的碰壁感使他开始考虑与常规的升学之路彻底决裂,他开始想办法给自己找一条出路,一条不是高考的出路。那时的他觉得,参加高考是对应试教育的妥协,“是一种相当可耻的行为”。他坚信自己的才华能让自己通过一条不用参加高考的路径,进入理想的大学。

带着极高的期望,他先后报名参加了第八届新概念作文大赛和北京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结果却黯然落选。这对他产生了极大的打击,他开始意识到“自己必须纵身跳入应试教育的河水中,尽管它也许会将我这块石头的棱角冲刷干净”。

他为自己定下五项要求:第一是把所有与应试无关的书全部搬回家,只留下一本胡适的晚年谈话录;第二是绝对不进图书馆,所有课程一堂都不能缺;第三是收起对老师的爱憎,以获得应试的知识为目的;第四是保证晚自修的时间,3小时积极进行应试训练;第五是制定每天的计划,并严格完成。

带着450分左右的模拟考试成绩和上述五项对自己的要求,孙宇晨进入了高三。他给自己偷偷定下冲刺目标:中山大学,“极限的非分之想”,则是中国人民大学,王小波的母校。

一年时间成功完成从三本到北大的冲刺

孙宇晨执行五项要求的初始阶段,成效并不明显。他觉得在应试教育体系之中,“坏学生”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比“好学生”更多的代价,“众所周知,这年头老师都不怎么愿意帮助后进生。”但他觉得自己已经没有选择,“就像一个人临死的时候,他只想活,没有其他的目的了。”在他看来,到了高三的冲刺期,方法已经是次要的,最关键的是态度和坚持。

渐渐地,他的成绩逼近了600分,但增长势头也就此放缓。他的成绩在590分至600分之间徘徊了很久,他意识到,自己陷入了瓶颈期。在广东省,600分左右的高考成绩将意味着他很有可能无法考上重点大学。

而就在此时,他获得了第九届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复试资格。当时距离高考,还有6个月。

老师和父母都劝他不要去上海参加复试,因为这将让他缺课至少两周,对于一个成绩正处于瓶颈期亟须突破的高三学生而言,两个星期的意义似乎不言自明。但孙宇晨觉得自己“理想主义开始重新萌动”,抛下所有顾虑,前往上海参加复试。

事实证明,他作出了正确的选择。他顺利拿到一等奖,随后的高校见面会上,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程郁缀和招生办公室主任刘明利看中了他身上的理想主义,给予了他参加北大自主招生的资格,可在高考时于录取分数线下20分录取。而这意味着,若想考入北大,他还需要在剩下的5个月内将成绩再提高50分。

此后令他感到神奇的是,他此前最头疼的英语,从参加完“新概念”后的第一次考试起就彻底冲破了瓶颈——此前他的英语成绩从未上过100分,而自那次考试起,就从未下过110分。而其他科目的成绩,也都在稳步提升。

他后来如此解释这种“完完全全的飞跃”:每个人的潜能其实往往是被过低的自我预期所压抑,而过低的自我预期则源于外在制度压迫。他觉得,应试教育的深层次问题在于分数崇拜,强调全面平庸。“在应试教育话语体系中,所谓好学生皆是成绩好的,坏学生皆是成绩坏的,分数评价变成了道德价值判断,人格被分数体系不断否定,破罐子破摔也不足为奇了。”在他看来,恰如其分的“新概念”一等奖肯定,是成功的关键性因素。

在他前进的脚步中,高考如期而至。他最终考出语文115分、数学132分、英语130分、综合146分、历史127分、总分650分的出色成绩,成功完成了从三本向北大的冲刺。

在北大相对更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中,他如鱼得水。他先习中文,后学历史,成绩稳居历史系第一。他担任北大西学社社长,代表北大赴荷兰海牙参加世界模拟联合国大会,还曾获演讲十佳称号。

在那篇引来近万封回信的《一道论证题》的结尾,他如此写道:“我相信自己的才华从来没有被应试教育的河水冲刷殆尽,而是我真正成功地挑战了应试教育。最后,我仅仅有两点希望:一是希望有理想的人不要向现实低头;二是希望大家一起帮我做这道题目,我希望它在你们每个人身上都成立。”

五、高考语文什么最拉分?答案是选择题和作文。选择题虽然不占多少分,但是选择题只有对与错,做对了得2分,做错了就是0分,没有折中的选择。只要你保证语文基础知识的选择题错误数少于两个,那么得到120分就不是不可能的事。基础知识的巩固离不开大量练习,我在最后一个多月的时候,专门找了很多的语文套题,只挑选择题做,做了多少套我已经数不清,语音、字形、成语、病句,我全部梳理了一遍。结果是,高考时我的选择题得了满分。

要提高作文水平,除了多读、多写,娴熟运用“三段式”写作法外,如果能掌握一些窍门最好不过。从每年的作文题命题情况看,我们不难发现其主要基调都是积极向上的。你可以在闲暇的时候自己总结一下都有哪些积极向上的立意,然后每个立意写一个400~500字的段落,或是留意精彩的范文段落,将它们大致背下来。考试时看到题目后立刻确定立意,然后用开头将内容引到你所背诵的段落上来,然后把段落“默写”上去。这样你就能在作文上比别人省出很多时间。这样由经典段落构成的作文想得低分都难。从现在就开始准备,别怕麻烦。语文是一门特殊的学科,不是你付出了多少,就能立即回报你多少,但如果你不付出时间,就毫无进步的可能。

数学 莫鸿威 南京大学 一模成绩:94分 高考成绩:145分

很遗憾,数学真的没有能快速提分的方法,否则我当年也不会在如山的数学题里挣扎了。大量做题(尤其是历年高考真题),并及时总结错误,是我能想到和做到的唯一方法。我的时间也不够用,只能以别人眼中的疯狂弥补之。另外,想要提高分数一定要拿下基础题,把握中档题,力争难题。历年高考的选择题里都有三角函数的运算题,其难度只能算中下等,但我总会不时在这类型题上栽跟头。原因恰恰就是因为我认为它太简单,于是盲目求快,或没审清题,或计算失误。其实,简单题目也有一定的技巧性和隐蔽性,一定要予以重视并勤加练习。

英语 吕荣祯 武汉大学 三模成绩:88分 高考成绩:123分

英语曾经是伤我最深的一科。我居然考过年级史上最低的27分!之所以我高考能考出123分,无非是开了窍,抓住了英语的命门。其一,单词。不要妄想能一次性把单词都记住,你办不到,高考状元也办不到。记单词应该遵循三个原则:短时、突击、多次。比如早上课前抽5~10分钟,课间抽10分钟,中午抽10分钟,晚上再抽10分钟,用零散的时间去记单词比你用一节课的时间集中记忆好得多。其二,背文章。每天花半小时背背诵一篇课文,一天一篇,一星期六篇。背文章的意义不在于文章本身,而在于你在背诵的过程中,语感得到加强。语感,不仅会在我们做单选题的时候,更能在我们做完形填空时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好比你小说、散文读得多了,即使句子中缺了几个关联词,你也能自然而然地脱口而出。而且你背诵的内容可以直接转化为作文的素材。等你背够了50篇作文,你会发现原来英语也是“背多分”。

历史 梁译心 广西师范大学 一模成绩:60分 高考成绩:91分

历史是一门颇费力气的学科,纵横上下数千年,涉及事件、人物繁多,记得住人名,又不记得他干过什么。提高的方法只有多看、多背,将历史事件串成线,中国近现代史从何时开始,中间经历了什么,以什么结束;中国古代史以哪个朝代开始,到哪个朝代结束;世界近现代史的每个阶段都发生了什么。特别是中国古代史,本来就难,而且占分又高,应为复习的重点。然后以年代为线索,联系中外,看看在同一天,中国和外国各发生了那些历史事件,以此加深记忆。另外,课本中的小字、注解也是重点,不要求你都要背下来,但起码要有印象。因为高考有时很“狡猾”,问题会从课文正文中出,答案却是取材自小字和注释部分。

政治 余云鹏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二模成绩:75分 高考成绩:95分

政治的模式化痕迹很重,所以拿分点和答题模式也比较明显,如经济常识部分:弄清几个重点的主体,如国家、政府、公民、银行等,按照主体的性质与地位,它们各有什么行为,起到哪些作用等;哲学常识部分:要分清唯物论,辩证法;政治常识部分:和经济常识一样,按照主体、行为、结果的思路答题。最后,不妨总结答题套路和一些“万能用语”,多翻翻真题的标准答案,你很容易发现其中的规律和答题模式。平时考试的答案也要分析,可以自备一个小本子,碰到什么万能用语就记下来,一再总结提炼。要知道,一个标准规范的答题模式,是很能减轻改卷老师的阅卷负担的——为阅卷老师“着想”,他们当然也会为你“着想”。

地理 李辅庄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二模成绩:73分 高考成绩:94分

如果说生物是理科中的文科,那么地理就是文科中的理科,它需要你用理科思维去学习。地理有很多图表结合分析题和运算题,表述题也需要很强的逻辑思维。课本里并没有明确列出一些常用公式和规律,这需要靠靠课后好好研究参考书和注意老师总结的规律。我认为,画图是一个能强化地理知识的方法,我曾把课本(包括小学、初中、高中所有地理书,地图册)里的图都默画一遍,班上最强的地理高手甚至能画出世界地图,标出港口、洋流、高低压地区、大洲大洋分界线、地震版块、世界大河,甚至还有温度带、植物带、动物带划分等。如果你也能成为这样的人,不拿高分,谁拿?

六、考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是值得骄傲和自豪的。在高考复习过程中,目标明确、方法科学、劳逸结合,无疑是他们成功的关键。

佘瑞丹今年被北京大学哲学系录取,在她眼里“用心”远比方法重要,“无巧之巧才是大巧”。因为只要用心,自然可以发现自己的思维特点与学习上的优势,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秘诀”。如果说有什么方法的话,她认为合理的时间安排是最大法宝。合理地规划一年、一个月、一个星期乃至一天的时间,确定好学习目标和重点,不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另外,她也会根据学科特点安排时间,对每一个学科都很“公平”,不会“厚此薄彼”。

佘瑞丹读高三时,将自己的课外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她每天坚持晨练打太极拳,周末会和同学去打乒乓球或者绕着操场慢跑。高考前几天,她还和好友一起去学校的植物园逛了逛,观赏那里的花花草草。“记忆中的高三,除了有做不完的题,更有着说不完的乐趣”,谈起这些佘瑞丹高兴地说。

心态决定能走多远

对于考生来说,高考复习是一个紧张的学习过程,不仅需要体力上的支持,更重要的是经受住精神上的压力,拥有自信才能更有效率地学习。

今年考取南京大学新闻系的刘烨十分注重自信心的培养,为此她经常进行自我心理暗示,在高中一直保留着写日记的习惯。通过写日记,宣泄自己的低落情绪或考试失利时的不自信心理,同时也写一些激励的文字以鼓励自己。另外,她也会让同学、父母写下几张充满温暖话语的小纸条,让它们在学习过程中陪伴自己。

除了拥有自信心之外,高三这一年,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也是非常重要的。既不要因为取得良好成绩而骄矜自负,也不要因为某次“考砸了”而灰心丧气。就读于北京大学的柏雯瑛一直坚持这样的信念,快乐地对待每一天,顺其自然,不必刻意去夸大高三的“可怕”,以一颗平常心对待自己。

谈到高考的压力问题时,已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录取的郑润泽认为,大部分考生有压力是因为对分数过于关注所导致的。如果把分数看得淡一些,就能够转移自己对分数本身的注意力,着重思考丢分的原因,这样会更有收获。他认为,从一定意义上讲,不理想的成绩往往更有价值,通常从挫折和教训中获得的东西往往更多,因为它提供了冷静地反思自省的机会,也更能激发人的斗志。

现就读于北京大学的李田园认为,合理地调整心态首先应该拒绝与人比较,要明确自己的定位,要正视紧张情绪。因为适当的紧张情绪可以让人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同时要树立“过程大于结果”的观念,从平时的考试中发现不足而不是怀疑与胆怯。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英国哲学家艾蒙斯说过,习惯不是最好的仆人,就是最坏的主人。良好的习惯是一种自觉的学习行为,因而能提高学习效率。

就读于北京大学的林小杰将个人良好的学习习惯概括为6个字:善思、好问、勤记。她认为优秀生之所以优秀,是因为他们善于运用大脑去不断思考,而不是单纯地记忆。语文和历史学得好的同学,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记忆力好,善于思考也是他们的一大特点。除了善思,还应该好问。当疑问出现时,应该毫不迟疑地发问,直到从老师口中得到确切的答案,这便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好问精神。最后便是勤记。俗话说“好脑袋不如烂笔头”,把平日所听、所想、所学用笔记录下来,便是一笔宝贵的学习财富。

就读于外交学院外交系的冯潇潇特别重视学习习惯的养成,她认为上课时应该讲究效率,跟随老师的思路,理顺知识体系;下课及时总结、整理,善于寻找自己解题的智慧,不断积累,这样才会提高。

除了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外,健康的生活习惯也是考生应当注意的。有规律的生活可以保持充沛的精力,学习自然会更有效率。今年已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录取的贺璐婷对此有自己的感受,她认为良好的生活习惯要把握好“营养、锻炼、睡眠”这三个重要环节。高考复习备考是消耗体力与脑力的过程,及时的营养补充十分必要,尤其是早餐一定要注重营养,这样才能保证上午有最佳的学习状态。其次,应适当地进行室外锻炼。她的方法是边听英语、边跳绳,这样学习、锻炼两不误,记忆效果也不错。

七、高考牛人支招:做时间的强者

姓名:何燕

所在院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毕业学校:广西省贵平时浔州高中

高考成绩:673分(广西省文科高考状元)

高中三年,时间似小溪之水缓缓潺流,又如瀑布之势飞流直下,如何把握好这似短又长、似长又短的时间,这是高考取胜的重要一步。也许有很多同学是玩过高

一、高二,搏于高三的,到高三了,才发觉自己缺这少那,于是乎心急如焚,临时抱佛,虽然我觉得这未尝不可,毕竟还来得及,有的同学在一年拼搏,精心钻研下也取得突飞猛进的成绩,令人敬佩,但我认为要是真想在高考中高居榜首,就必须在高

一、高二打好根基,特别是若你是像我这笨鸟,那么我建议你最好从高一就比别人多砌一块砖,那么决战高考那硝烟四起的战场时你会多一份信心,多一份胜券。

也许学弟学妹们会问,那么高

一、高二时做什么好呢?怎么砌砖?我的回答只能是告诉你们一点路子,做什么比较具体的我只是建议一、二点,毕竟,这些东西因省因人而异,花一点时间流点汗动脑筋想一想,当你知道你缺什么的时候,你就知道了该做什么,怎么去做了。不过我最想告诉你们的是一个“坐标原理”,也许很多人都知道,这个原理很能回答我为什么希望“笨鸟先飞”。看完以后希望学弟学妹仔细思考,也许对你们会有所启示,请看——

先自己领悟,然后再听我解释(象限以我标的为准,不要与数学中硬规定搞混)。

第一象限表示时间不紧张,事情很重要,第四象限表示事情很重要,而且时间也很紧张。我们无论怎么样都应该记得这“坐标原理”,着眼在第一象限,好好利用高

一、高二的比较空闲轻松的时间去多看些课外书,扩大知识面,而不是留下很多基础性知识到高三,也就是第四象限,事情很重要,已进行高考冲刺,人生转折点,但时间已非常紧迫,每天48小时已不觉多。所以学弟学妹们,想做时间的主人、强人,那就坚定地站在第一象限吧。

我在高

一、高二时算是比较有远一点的眼光,不知不觉就运用了这后来才知道的“坐标原理”(名字我自己命的,也不知合不合适)。高

一、高二时除了下面我会讲到的一天时间安排表(在上课时),平时暑假寒假,节日放假时自己也会合理地安排,劳逸结合,因为我坚信一个理念——不必每一分钟都要学,但学的每一分钟都必须有效。

我会在暑寒假时先预习一下下一学期的课本,特别是英语课,这就需要提前去借课本,也可以去买课本和相应的课本同步资料。然后自己给自己打好假期计划,每天看多少,做多少,每天做完任务便去happy一下,每周任务做完可休息双休日和同学逛逛街,打打羽毛球、排球、踢下毽子,逛逛书城,有时还集体去游玩周围风景名胜。那样学学玩玩就特别有劲,也不觉得闷,反而在玩中印证书本知识时那种兴奋劲更令我回味。这样一个暑假下来自己对这学期要上的课已大概熟悉了,只要上课认真听,那么一方面把懂的知识复习了一次,打记号不懂的又可以在课堂老师讲课时解决,这样你的课余时间会很充足,你能够用充足时间做新的资料和提高素质的资料,那样紧跟或甚至超过老师进程就不在话下,这就是我的笨鸟先飞招了,于是我高二上学期结束时已预习完高中阶段的英语课文,对语文基础知识手册的基础内容也有所了解,这样为高三时语文的系统全面复习减少了阻力,真感谢自己当初的坚持不懈,我为当时的我感到骄傲自豪!

泛说了暑寒假时间的利用,我就转向泛说一下平时如何运用时间于掌心了。因为篇幅有限,时间有限,我只能从一个大范围去说了,希望学弟学妹们自己去填充内容于其中,真正使之成为自己自觉的行动,希望这也是你圆梦北大抑或凭什么进北大的一把金钥匙,反正它已使我进入北大,成为北大人的一把钥匙了。

具体如下:

早上:5∶50起床,6∶20分—7∶10分早读(非一般小声读或默读,而是大声狂读,可读内容英、语、历、政、地、生。可边读边预习、复习,这样可挤更多自习时间做数、物、化)。

课上:一百二十分专心听课,边听老师讲,边复习自己预习过的内容,课后若不想花不必要时间去补课的话这一招特管用,而且印象很深,效果很好哦!

课间:毫不怜惜,出教室溜达溜达,呼吸新鲜空气,边散步边和同学或聊天或争辩,好爽啊!同学友情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此加深加固的。

中午:下课40分钟后冲出去刷卡拿午餐,之后午休半小时。

下午:一般有2节40分钟的自习课,那可是数学、物理、化学的天空。

放晚学后:在学校逗留1小时左右狂读加锻炼一下,之后骑车回家,约40分钟后又回到学校开始晚自习。

晚自习:查漏补缺,复习当天内容,巩固练习,预习。

晚休息时:1.睡觉前“放一下电影”,回放所学所得,打好明天计划。2.半小时多听英语磁带,可配合课本的可配合所买杂志的,之后有睡意便关机睡觉。3.听新闻报道纲要,重要便听,知道一下时政。

附:听磁带要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即可换新的,熟练的程度是指把所不懂的单词听懂,读书如有录音般顺畅,而且读一句后会自动想起下一句,这是听多之效。开始先听几次录音,注意听不明白的地方,几次后便可看文章印证不懂之处,再听,再边看边听,会收到双倍功效。

休息时:一觉到天亮,精神充沛迎接第二天。

以上便是我高中三年的基本时间表,希望稍微对师弟师妹有所启示,我知道其实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一套时间安排法和学习法,正如一百个人眼中就有一百个哈姆莱特。我想只要你们以计划的桨,信心的帆,韧劲的风,那么你们就一定能达到目标的岸。

师弟师妹们,行动起来吧,高考考的不仅是知识,而且是考策略,考时间安排,而知识来源于平时的积累,也是考心态,而心态也来源于平时的时间安排所带来的信心和无畏。所以在最后,让我们歌唱一首田震的《铿锵玫瑰》——“一切美好,只是昨天沉醉;单单苦涩,才是今天滋味;想想明天,又是风雨风吹,再苦再累,无惧无畏„„”

大胆跨步吧,纵使有泪可落,那不叫悲凉。

八、达人档案

高中毕业学校:

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

语文:114分数学:110分

英语:123分理综:178分

自选综合:48分

★入选理由-----------

高考让她学会了忍耐,忍耐每天学习带来的生理压力,忍耐难题带来的失落,忍耐考试成绩起起伏伏的无奈,忍耐高考即将来临的茫然无措……

★达人语录-----------

高考的时候就是最应该镇定的时候,无论出现什么意外,都要放平心态,这不是老生常谈,而是一个经历过高三的人对后来的学弟学妹们一个最真诚的建议。

高三的生活如梦境般,让我感觉恍恍惚惚,不知从何下笔,才能把那段充实的时间不失原味地水晶般地展现。可是它又是如此深刻,让我偶尔午夜梦回还能感受到那种刻骨的欢乐和泪水。

秒杀高考

记忆中的高三生活是从过完年后的温州市第一次模拟考才开始的,虽然距离真正的高三已过去了一个学期。春节放假前,每一科的老师都对我们说:“一模的成绩决定了高考的成绩,这是每一届的规律,今年春节大家不要玩,高考过后有的是时间玩!”想到成绩与高考挂钩,我们心底都紧绷了一根弦,那时竟然对每一科发下来的累计多达50份的试卷毫无怨言!

每一个人都决定破釜沉舟,背水一战。本来高三假期就十几天,将试卷分散开做,几乎每天要做六套试卷,而每一科也并不是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就能搞定的。那时的我挣扎在过年与高考之间,每天累得想要秒杀高考。但是我依然坚持去把一份份试卷完成,因为任何能提升自我的机会,我都不应该放过。

每一个人都踌躇满志,发誓要啃下一模考试这块硬骨头。殊不知,高三对我们真正的考验才刚刚来临。这一次的考试结果真的是心理上的打击,平时成绩还好的我,竟然考得一塌糊涂。高考啊高考,难道我们就此失败了?老师不忍心看到我们的萎靡不振,安慰说道:“现在一轮复习刚刚结束,二轮还没开始,也不能盖棺论定,考差了说明我们的潜力还很大啊!”之后的我们只能拼了命地先稳定自己的情绪,往日回到寝室的热闹讨论没有了,废话没有了,一回到寝室就是安静,每一个人都变得安静,争分夺秒地学习。10点钟本该熄灯睡觉,可是一直到12点,还是有人点着小小的床头灯,揉揉眼睛,不肯入睡,反而把叫醒的闹钟越拨越早。

进入“9班”

后来学校重新组班,把有希望上重点大学的同学抽出来,成立“9班”,而我就在“9班”里。课程表改成主科两节连上的“语语数数自英英+自自自自自”的恐怖模式,一星期唯一可供娱乐的两节体育课也被剥削,从此以后值日、大扫除都不用参加,过起了真正的“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日子。感觉什么都被固定下来,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学习。那时的我们站在浪尖风口上,承受着学习难度本身带来的压力,也承受着学校和同学们带来的压力。往届失败的重点上线率让学校领导忧心忡忡,定下我们这届上重点的目标人数,是希望老师和同学们都拼尽全力地去完成;同学的压力来源于比自己强的同学。可是每一个人都在进步,半月考的名次不断地在改变,其他同学的名次不断地在上升。即使我在感叹、赞赏他们,暗地里却也不得不捏一把汗。别人在进步,而自己不进则退,是环境在逼迫着我们成长。我坐在四楼那原本是选修教室的教室里,坐在一个没有班牌的教室里,每天守着下课了走廊还是安安静静无人的寂寞,守着只能靠下课猛吃零食的空虚,隐居般,坚守着心里的目标,想着前进、再前进。

这样压抑而空虚的日子总是让人想放松一下,所以我们偶尔会在老师不知情的情况下,拿下午第一节的自修去上一节体育课。男孩子们自然是抱着篮球直奔篮球场,他们回来就大汗淋漓,大概在篮球场上已经把一些学习上的烦恼都给打散。女生们自然不甘寂寞,有时也去打篮球,有时去打乒乓,有时干脆留在教室开了电脑看电影。有次上课了还有同学依依不舍篮球场,惹得英语老师站在走廊上中气十足地大喝:“上课了!你们快点!”不只是我们吓了一跳,连对面楼的同学都被老师的声音给吓到。不过我们还是哈哈大笑地一次次冒险上体育课,即使老师威胁我们再有下次就叫班主任来看着我们,可我们依旧肆意地玩着,正所谓玩的时候一定要痛快,千万不要计什么后果。

学会忍耐

距离高考还有100天的时间。学校组织了百日动员大会,听着主任在广播里声情并茂的演讲,我心里也像被人浇了一盆冷水般激灵了一下,“只剩100天了,决定胜负成败的日子也不多了。”这句话一遍遍地在脑海里回荡,心中也难免苦涩。班主任在班会上让每一个人在小贴纸上写下高考誓言,先大声站在位子上宣读后,再贴到班级的留言上。有同学写道:“高考不考好,就去死。”那时我想到了《马赛曲》的“不自由,毋宁死”,即使同学说得很夸张,但是我们就像一支军队,我们为了高考而披荆斩棘,为了自己的未来,谁不是抱着必胜的决心呢?我想了很久,也觉得只有“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风雨兼程地走下去”这句话最能表达我当时的心境和决心。

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高三要与散漫说再见,知道自己要舍弃什么,懂得了将就,学会了忍耐。忍耐每天学习带来的生理压力,忍耐难题带来的失落,忍耐考试成绩起起伏伏的无奈,忍耐高考即将来临的茫然无措……

说高考是在和自己打仗,真的一点错都没有。上“9班”之后,所有的老师都换了,教学风格的改变,使我适应起来很困难。这个由两个班的同学组成的新班级,课程进度不一,特别是语文,另一个班的现代文阅读专题早已上完,而我们班只能看着他们对答如流,自己却一无所知。在这个节骨眼上,我们不能抱怨,因为我们决不能牺牲自己的将来去赌气,所以即使心有不甘,也要不断地劝自己心平气和。更让人心慌的是高考只剩一个多月的时候,自认为是强势的英语科目却遭遇了瓶颈,碰上每两天一次的小测验时竟如临大敌,因为成绩一次差过一次,原先所有的士气与信心也快消失殆尽,甚至开始觉得上英语课都是煎熬。不久决定干脆放弃,还不如省时间补弱势科目。

这时老师真的是最好的帮手。在听完我的诉苦之后,英语老师先对我说:“你的数学很强吗?理综是你的优势科吗?现在你要找到问题的所在,争取在高考中把自己真正的强势发挥出来。”然后他就用了一个小时时间把英语科目中各个类型题目的解法一一讲解。还有高一教我数学的徐老师,他发来短信说我有各科平均优势,只要把握,相信我一定能考上一本。每次在我很苦恼、心烦的时候,这句话都会冒出来,就觉得自己一定可以。也许乐观真的是我的优势,因为我在高考之前无数次考试都没有显露出什么能力。

我的弱势科是物理,从高一就开始头疼的课程,有时候做难题的时候,写着写着都想把书扔到窗外去,有时候也会诅咒到底是谁发明的物理,但是即使如此,还是每次都把该完成的作业都完成,跟上老师的步伐,即使亦步亦趋,也不甘停滞。真的不会的就先问同学,同学们的思维方法多样,也不失为一个小老师。因为我相信努力一定会有结果,没想到当初的这份自信真的有了回报。高三时,我在班上即使说不上数一数二的,却也在高手一列了。

后来……

2010年的高考给许多同学以致命的打击。在考完数学之后,就有人开始难受得要命,有人一出考场就哭了,那模样是丢失了很重要的东西才有的伤心。我那时粗略地计算了一下自己的数学分数,然后抱着自己考不好,别人也不行的心态,去碰理综这块硬石头。没想到接下来给我的还是打击,那时的感觉是好荒谬啊!荒谬的让人想发笑。奋斗了整整高三一年,几乎孤注一掷,换来的如果只有那么可笑的几分,那该是多么难过,可是我们除了排除心理压力,去争取把下一科考好之外,什么都做不了。真的什么都做不了,高考的时候就是最应该镇定的时候,无论出现什么意外,都要放平心态,这不是老生常谈,而是一个经历过高三的人对后来的学弟学妹们一个最真诚的建议。

成绩结果竟出乎意料。平时的弱势科比如数学,因为试题难度偏大,反而让我赢得了机会,平时成绩单科数学拉我几十分的同学优势没发挥出来,而我依靠稳定的110分超越了很多人。

未来真的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曾经的我们因为胜负难料的高考而挥洒汗水,而这却也是一个新的开始。无论结果如何,高三的这般拼搏,也注定在成长的过程中成为烙印,成为每一个经历者最刻骨铭心的印记。

九、时间如同渗入沙的水,如同乙醚。我们大梦还未醒来,过往却早已经流水般地逃走,两岸的山岩被冲刷成鹅卵,才忽然想起这其中的种种辛酸和喜悦。当我坐在理教在国关楼在文史楼,或者在电脑前电话边,某时某刻隐约想起旧日的梦,掸去灰尘,依旧在怀。只是有时放不开那种沉迷于心的感觉,让故事也悄悄睡着。大二了,朝晖夕阴春去秋来,总有些许沙子在漂游中落户在迷蒙中积淀,便决心要把它描摹出来。

(一)昨天的昨天

其实从小到大生活总好像在重复一样,有时甚至觉得毫无新意。父母对我的启蒙比较早,幼儿园之前我已经掌握了一些小学低年级才要求掌握的知识,虽然入学后对所学的东西并无多少好奇,但至少我很容易地拿到比较好的成绩。然后大概是因为基础比较好又有一些自信或者说是更加觉得考出高分是理所当然,总之出于这样的动力一直都非常顺利也比较轻松。课业负担不重,所以活动就很积极地参与,诸如书法、绘画、演讲等等竞赛都拿到过一些奖项。高年级时做了少先队的大队长,对我的自信心而言又是一次极大的鼓舞。

升初中时我以县里第二名的成绩考入江苏省昆山市支持援建的昆山中学,各方面条件都还比较好。进校之后成绩也是稳定在年级前三位。学校很重视英语教学,我们的英语老师也是学校的副校长更是敬业,经常在课下进行辅导,班内英语水平普遍不错,尤其语法比较扎实,这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到中考时我再次考出县里第二的成绩。运气其实还不错,不过想起这两次都当第二并且不是输给同一个人总觉得有一点遗憾。初中学习还是主要以课本知识为主,拓展并不多,数学、化学竞赛也拿到了一些奖,但都不是太高的奖项。说起来初中时我的生活和小学并无多大改变,成绩好、一直是学校积极分子、态度乐观、重大考试都发挥不错。我在对这一阶段的回顾中经常把小学和初中划归在一起,简单而顺利;反过来说高中时生活开始有了很大变化,机遇和挑战更多,虽不算顺畅却让我收获了很多经验。

(二)现实的破碎与理想的延续

所谓现实的破碎是说那种对我而言的一帆风顺从高中开始变得疏远,当我发现我身边的人个个都很优秀都很刻苦,当我发现稍微的疏忽可能带来排名的显著变化,当我发现我还是以一种悠闲的态度对待并不乐观的现实的时候,梦开始醒了,自己的想法也开始逐渐走向成熟。我以年级第九名的成绩考入当时全市惟一的一所省级重点中学——陕西省榆林中学。学校是一所有百年历史的知名中学,曾经培养出很多社会栋梁,在我家乡一直有着很好的声誉。正如此也成为很多人所向往的地方,竞争很激烈。我刚入校成绩不算突出,虽然自己觉得并没有不适应或者退步,然而眼看着别人的优秀多少有些不服有些不自信。但是语文成为我的一个突破口,我第一次期中考试便拿到语文单科的年级第一,语文老师也挺喜欢我的文章,不时的会拿来当范文,自己的信心也从此开始重建。

后来在校报做了编辑,也有一些文章发表和获奖,在学校小有名气。曾有一度甚至只喜欢写作文而不喜欢其他,当我意识我这种危险倾向及时做出了调整才不至于带来什么后果。说到当时的理想,也并未把北大清华作为自己的明确目标。有人这样总结到,说高三之后年级的排名会产生非常大的变化,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所以一切也皆有可能。这样的说法的确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高三那种氛围,几乎所有的人都在勤奋学习,容易进步也容易受挫,变化自然也大。我高二时只是打算去一个自己所喜欢的城市,跟多数人对大学的憧憬一样,把它看成乐园,看成一个负载梦想的地方,有漂亮的房子、儒雅的老师,不用怎么学习等等。这种渴望成为当时很强大的一种动力,让我愿意为此拼搏。

(三)扬长避短,选己所爱

高二的最末面临文理的选择。我是这样计算的:

我所喜欢的学科:语文、英语、地理、化学

感觉一般的学科:数学、生物、政治

不太喜欢的学科:物理、历史

我选择了文科。原因首先是我这个人本来不太擅长计算,数学和物理不差但是也并不突出;历史不太好但是凭借语文的扎实功底文综应该不是太大问题;文科数学相对也容易,扬长避短。

和我预料的差不多,进入文科班之后就好像回到初中时代,一切又变得比较轻松顺利。语文英语是我的优势科目,很多文科生不太擅长地理,我的地理也得到突显。其实地理是一门很有意思的学科,不要被看似抽象的题目所吓住,应该试着多看看地图和地球仪,多看看国家地理杂志,真的发生兴趣的一天很多事情都会变的简单。至于数学我到了文科班之后情况得到了扭转。文科数学很重视基础知识,所谓熟能生巧,做得多了自然就好了,也没有诀窍。惟一想要说的是思维要尽量严密,每一个步骤都要落实下来,不要想当然。高考实际是一场细节的较量,大家都做了很多准备,细节决定胜负。文科综合相对比较容易,记忆是必不可少的,然后要加强与实际的联系,我曾经订阅了《中学生时事政治报》和其他一些报刊,经常试着做一些与现实联系紧密的预测题十分必要。

高考毕竟只是一场时间和内容都很有限的考试,这其中必然有一些规律。比如,由于高考是给大家考的而不是给某些尖子生设置的竞赛,题目难度不会很大,所以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础知识上,难题偏题可以放过。在复习过程中要重视主干内容,突出重点,因为复习是一项永无止境的工作,时间精力有限的时候就要多注重最基本的知识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再一点,要树立总分意识和全局观念,多在弱项投入精力才容易有所突破。我高三语文、英语、地理只在课堂上跟老师的进度,课下基本上不安排复习,因为提高的空间已经不大。我主要复习数学和历史,政治也花了一小部分时间。数学对文科生而言是相当重要的,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成绩的档次。而历史作为我的最薄弱环节也成为重中之重。事实证明这样的做法是有效的。我的课余时间基本是上是这样安排的:每天下午在校园读历史课本,晚自习后完成一套数学题并分析错题,之后如果还有时间和妈妈聊一会,然后再开始看文综的参考资料。每晚12点之前肯定就睡了,保证睡眠是很重要的。

很快我的成绩攀升到文科的年级第一名,按照学校以往高考的情况,文科考北大是没有问题的,我的目标也锁定了北大。自己也经常会有一些心理暗示,告诉自己一定可以圆梦北大。

(四)心平气和,决胜高考

标题虽然这样写,但其实很难做到,只能尽力而为。我高三模拟考试其实是比较顺利的,刚开始的时候班里有一两个高分复读生排在我前面,但是到第三次模考我取得了第一名,此后一直波动不大,各科的成绩也越来越稳定。但是事情在高考前一个月突然改变,地板上有水。妈妈不小心滑倒居然膝盖骨粉碎性骨折。爸爸赶到了市里在医院照顾妈妈,姨妈从山西赶过来照顾我的生活,爷爷奶奶则从老家去县里照顾独自在家的妹妹。我不断告诉自己要加倍努力,一定要对得起全家人为我付出的一切。每当看到爸爸妈妈的微笑我都感到一种莫名的力量。伤心过,失意过,经历过,收获过。最后两次模拟考试我都拿到了第一名,竞技状态在高考前达到顶峰。高考时听力耳机有问题出了一点小意外,但总的发挥还不错。估分680,稍微偏高一点,在志愿表上写下北京大学几个字,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高考成绩公布,672分,圆梦在北大!纷繁往事,牵动心灵、记忆、情感。而今在北大,读书、听讲座、参加社团活动过得充实也自在。感谢命运让我的努力没有白费,感谢岁月让我的生活有滋有味。选择北大,选择一种生命的态度,也选择了一种责任和义务。

不管有怎样的梦境,相信了并且懂得取舍,努力了并且知道宽慰,总会有掌声响起,总会有奇迹发生。我期待,你能够!

十、好的学习方法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下面我就谈谈我对学习数学的一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重视课堂的学习效率

新知识的接受和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特别重视课堂的学习效率,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开展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老师所讲的有哪些不同。课后要及时复习,不留疑点,对不懂的地方要及时请教老师或同学,切忌不懂将懂,或将不懂的地方跳过。课后还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要多记公式、定理,因为它们是学好数学的关键和必备条件。

二、多做习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要想学好数学,多做题是不可避免的。当然,多做题并不等于搞题海战术。做的题目要有代表性,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碰到哪道题就做哪道题。有些题适合我们做,而有些题却超出了我们的能力范围,做这些题目只能是浪费我们宝贵的时间,不会达到任何效果。做的题要难易适中,通过做些有代表的题目,要力争能举一反三。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需要缜密的思维,解题要有条理,在做题的过程中学会熟练运用正确的解题方法,掌握一些基本题型的解题规律。只有平时大量的训练,见多了、做多了,自然就熟能生巧,考试的时候就会应付自如,不至于乱了阵脚。

三、调整好心态,正确对待平时的考试

大家都知道,数学是个逻辑性极强的学科,要求有清醒的头脑,数学运算过程中的每个解题步骤都很重要,漏掉了哪个步骤都是不行的。因此,在做数学题的时候,保持一个平静的心态是很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学会善于把握自己的情绪,要能及时地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戒骄戒躁,千万不能一遇到解不出来的题目就焦躁不安。焦躁是学习数学的大忌。

四、要正确对待平时的考试

平时的考试是对我们前阶段所学知识的一个检测,能够帮助我们查漏补缺,发现平时还没有掌握牢固的知识。因此,尽管分数很重要,但这不应该是我们关注的焦点。对一个高三的学生来说,学会分析试卷,从考试中找到自己学习中的漏洞才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不能一味地去计较分数的高低,更不能因为一次考试分数得低了,就灰心丧气,就放弃对数学的学习。当然也不能因为一次考试分数考高了些,就沾沾自喜,以为自己的数学水平已经很不错了,从而产生骄傲自满的心理,这也不对的。

十一、期中考试结束了,我在语文这个学科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下面就来与同学们分享一下我学语文的经验。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涉及的知识面特别广,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古今中外,天南地北,无所不包。因此,语文不是随便就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夫不可。我们在学习语文时,要把握好四个字,即“趣、积、记、练”。

一、趣----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热爱是求知的向导。其实语文知识本身就具有无穷的趣味。那奥妙无比的表意文字、形象生动的修辞方法、跃然纸上的人物形象、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都能引起我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只要大家用心去学,兴趣便会自然产生,随着兴趣的增加,相信大家的知识也会逐渐的丰富起来。

二、积----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

荀子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语文知识浩好烟海,学习语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学好语文,关键是在平日里一点一滴地去积累,日积十,月积百,年积千千万。“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只要你坚持下去,日积月累,你的语文水平一定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三、记----掌握适用的记忆方法

有人说:“要想出口成章,须得成章入心”。这话很有道理。识记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只有不断的记忆,方能积累,方能丰富。汉字词语的音形义,流传千古的名言警句,古今中外的名家作品,都需要你熟记于心,只有这样,才能答卷如行云,下笔如有神。

四、练----提高能力的基本途径

郑燮云:“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听、说、读、写是语文学习的四项基本功,必须苦练,方能提高。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一手美观漂亮的硬笔字,一篇感人肺腑的好文章,一次震憾心灵的演讲,都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刻苦训练才能实现。考场百分钟,场外十年功。只要你平日勤学苦练,一定会在语文这方面取得不俗的成绩。

但是仅仅掌握了这四个字的要领还不够,上课的时候还要认真听讲,要努力消化老师所讲的知识,有时候老师的一句点拨,胜过我们课后想半天。所以要珍惜课堂上的每一分钟时间。

努力吧,同学们!有付出就会有回报,只要我们认真去学,我们就一定会有收获。愿大家在旭日东升时奋斗,而不是到了夕阳西下时才去追悔。

十二、2011年高考牛人分享:我的高考经验

牛人秀1

出场人物:孙志成

考取大学:复旦大学

达人心得:跟着老师“走”,考试确保无虞

关键:课堂学习最重要

“在学习中最关键的是课堂,认真听,跟上老师的节奏。同时,不要干扰别人,保持良好的学习氛围。”孙志成认为,课堂是学习中最重要的环节。

“最忌上课写作业,以为节约了时间,其实浪费了课堂学习的机会。听课时对有需要的内容做笔记,如英语、化学、数学科目,而且需要对一些重要方法做笔记。”孙志成说,课后学习时间也要规划,循序而不贪多。“独立完成作业,遇到自己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立即请教同学和老师解答。”

支招:每科学习都有方法

“这届高考中很多人因为语文发挥不好,结果影响了整个成绩。认真完成作业,多和老师沟通,语文并不难。”而对于数学,他这样总结:“习题不宜做太多,做过的题、做错的、不会的要吃透。要归纳总结方法。做题时争取一次做对,不给自己留退路。还要注意数学考试的心态,卷面上后面的题和填空题最后几条都较难,所以要调整好心态,保证每个时间段都有得分,不纠结于难题。”

在英语的学习上,孙志成觉得,“订阅英文内容的手机报对阅读提高很快,也提高写作。平时让老师提问题,背句型、结构。”

理化科目,他认为只要跟着老师“走”,弄透老师布置的东西,考试可以确保无虞。最后他最想对家长说:“高三了,最需要信任、理解和沟通,我们和家长要沟通,家长和老师也要沟通。”

牛人秀2

出场人物:龚媛

考取大学:南京大学

达人心得:准备一本“万能”笔记本

窍门:要有吃透的错题集

学习经验,龚媛说了一个小窍门——一本“万能”笔记本。以英语为例,她会把平时所有的知识点、注意点都记录在上面。

“本子的正面,我会记录一些作文的句型、单词,反面我就会总结平时练习中做错的一些词语、短语。”龚媛说她的笔记本不大,但记录了很多易错点,她会把题目吃透,然后把重点的东西记下来,既省时间又容易记住。

心理:家长要会减少孩子压力

“在高考前,每个人可能都会遇到一些心理问题,会感觉到压力很大。”龚媛说,“这次扬州的高考状元跟我是一个班的,周围的同学成绩都特别优秀,很长时间,我的压力特别大,但这个时候,你就要不断地暗示自己,你很棒,你有这个信心去考上心目中的大学。”

龚媛告诉家长,一定要用一些方式给孩子减压。她说,在高考前妈妈就经常发一些短信给她,“女儿,你一直很棒!”“女儿,妈妈相信你!”这些简短的话语,给了龚媛很大的精神力量,“家长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你们焦躁的心理,而是应该以另外一种形式,给孩子一种精神的安慰,这比什么都重要。”

牛人秀3

出场人物:刁宇翔

考取大学:武汉大学

达人心得:文科生最重要是多看书

感受:学习可以更有趣

“学习是很个性的事,但应试不是。”刁宇翔说。其实语言的学习有时候很有意思,虽然对语文里字形、字音的学习觉得很枯燥,但可以用生动的话连缀知识点来记忆,英语单词也是。如果只是背单词你肯定觉得很枯燥,但你可以记忆得很有乐趣,如ambulance(救护车)可以这么记忆——“俺不能死”。

如何让学习有趣味?作为一名文科生,刁宇翔觉得,最重要的是多看书,但对高三生,似乎不现实。“我建议可以看杂志,一方面能短期获得庞大信息,另外还能培养阅读的感觉,增加知识面。而且看杂志没有看作文周刊那么功利,看书多了,看问题就会有高度。”他推荐的杂志有《新周刊》《Vista看天下》。

牛人秀4

出场人物:尹蔡扬

考取大学:中国地质大学

达人心得:任何时候都是需要努力

经验:

不迷信“超水平”发挥

作为一名艺术类考生,尹蔡扬说:“心态很重要。如果你的艺术课学得很好,也不能‘轻敌’;如果你刚学画不久,也别妄自菲薄,你会发现其实临场最重要,把老师教的发挥好就行了。不过也不要迷信‘超水平’发挥,你只需要考出自己真实的水平。”

尹蔡扬说,“任何时候都是需要努力的。”而对于单招,他觉得,“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考试策略。不超过10所,四五所就不错了,否则舟车劳顿,还会影响文化课。”

体会:

抱着平实心态去应考

“无论艺术统考、单招考得怎样,一定要收拾好心情,考试考得不好,也要全力以赴,抱着一种简单、轻松、平和的心态去应考。其实这种全班几十人一起为同一个目标努力的机会可能再不会有了,将来都是很美好的回忆。”尹蔡扬说。

十三、赵之玺(格致中学学生,保送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1、要多做题,但忌题海

理科学习最重要的是操练,做题练习总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切忌题海战术。做题应当挑选具有代表性的题目,一题中包含一定的知识点与重要的思想方法,老师们上课所讲的例题是很不错的例子。

2、学会一题多解

一道题目可以用许多方法来解答,平时做题不应只着眼于做出这道题,而要尝试用多种解法来解答。尝试从多个角度去解题,可以拓宽思路,在遇到其他类型的题目时更会有意外收获。

3、善于整理和总结

学习理科,要整理的东西有很多,各种知识点、定理,每隔一段时间的学习就要整理自己所学的知识。形式可以是笔记整理、错题本和总结心得等。

4、不能为了拼竞赛成绩而影响正常学业

有些同学拼命去搏一个竞赛成绩,也许是为了保送或者高考加分,但这不应是竞赛的真正目的。过度拼竞赛会影响正常的学习,造成偏科甚至是全科成绩下滑,而残酷的赛场结果或许会使很多同学多年辛苦付之东流。

5、可以选择不做,但选择做了就必须坚持

无论是课程学习、书法、音乐、竞赛都可能会占用自己很多的时间,但既然选择去做一件事,就要认真做到底。尤其是理科竞赛,会有许多的知识点与平时的学习有很大区别,若一知半解,不刻苦深入钻研,容易造成“半吊子”。

6、业余爱好与学习只要合理安排,不会冲突

进入高中后,学业压力增大,我练习书法和萨克斯的时间都减少了许多。但是我始终坚持将这两项业余爱好作为调节情绪和消除疲劳的方法。有时候做作业觉得累了,我就会听听音乐或吹吹萨克斯,也可以提笔随手涂鸦,既放松身心又练练手。

十四、宣海伦(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学大一学生)

进入高三以后,相信大家常常会感到彷徨——眼看着高考越来越近,到底做什么才是最有效,看什么才是最关键的呢?我们一直在忙,忙的同时又不时地怀疑自己是不是把时间真正用对了地方。这种不确定感,会在考前最后一段时间,也就是回到自己家复习的时候达到极致。这段时间真的至关重要,不在乎你真的在这段时间里做会了多少题,而在于从那个时候就要着手为自己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考场心态。

以我自己为例,在经历无数模拟考后,我统计了各科的失分情况,发现数学的解析几何压轴题、物理的动态电磁压轴题是软肋。也就是大约在回家复习前的一个月,我开始搜集自己在这两块的错题。没错,就是被无数前辈强调了无数遍的错题本!真的很有用!如果你也和我一样,平时没有太强的执行力和计划性,可以针对自己的弱项在最后关头做一本应急错题本。如果能够阶段性整理错题习惯,自然更好了。回到家后,每天反复做这两本错题,保证每道题做两遍以上,不要只是看,一定要重新做过!并体会出这一类题的惯用解法和思路,进行总结。为的就是重拾你对这些弱项考点的信心,保证你在高考考场上没有怕遇见的题目。当你觉得自己尽力后,你肯定还是会在考场上紧张,但是紧张却不慌张,你的内心应该是坦然的。

我的老师说过,没有人能在高考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不然他就应该拿满分了。大家都还没完全准备好,并不是只有你是这样。但是,考前的冲刺阶段,请千万不要松懈或者轻言放弃,用你能想到的一切夸张的方法去努力(我曾经在厕所的镜子上写满了易混淆的单词),当然前提是不影响休息。因为稳定的临场发挥需要心态和生理的双重保证。

最后,把一些以往学长学姐给我的关照送给大家:

无论什么时候努力,都不算晚。

理科学习就像织一张网,想要捞大鱼就要把网织得越密越好。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发现一个洞,最要紧的事情就是第一时间去补好,并记得定期的检查回顾。

跟着老师的节奏走,毕竟老师经历的高考次数比你们每个人都多。

十五、北大学生分享:高考文科综合复习技巧

作者简介:

林丽渊

2007年全国高考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科总分第一名

高考总分:672分

历史

一、熟读课本

历史,是比较“死”的一个科目。高考历史对课本已有知识的掌握程度的考察非常重视。所以,要与高考针锋相对,课本是法宝。我的方法是一遍遍地看。历史5本书我看了7,8遍吧。我可能不能完全背下来,但是做题时能准确回忆课本几乎所有知识点。关于看书,我有几点建议:

1、抓住书本框架,背熟目录和小标题。因为每一本历史书都是按照一定的秩序和规律编排的。我们接受的不是零散的知识点而是知识的整体,背熟目录才能准确掌握历史发展的线索,建立知识点之间的深入联系,为知识的迁移和或用奠定基础。考场答题时,才能做到大跨度和宏观概括,尽量避免因遗漏观点而失分。

2、不放过任何角落。大字小字一起看,还有批注,插图及其说明等。还要适度涉及未列入考试大纲的内容。因为高考试题“超纲”现象常有发生,比如今年广西高考历史选择题就把大部分考生弄得措手无策。

3、注意整理笔记,抄录书里。我没有单独的历史笔记本,因为我觉得把笔记记到书里是最好的,方便和课本知识紧密联系。我把几本参考资料的延伸知识或者精辟见解都抄录在书中,翻阅课本时也会一起复习。这样在考试中你的历史语言表达会更加完善和专业,切涉略面和跨度也更广,进而得分更高。

4、分专题总结。这个在第二轮复习中老师也会有所概括,但是自己如能总结效果最好。比如世界之最,中共会议之类的。这样不仅可以让读书看书更加有趣,还可以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二、历史答题技巧

1、把历史事件,人物,观念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放到当时的大背景来分析,不能主观认为。比如,问中国维新思想和法国启蒙思想在促进社会变革作用上有什么不同时,大多数就可以答出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和学习西方科学文化等,但很多就漏答了救亡图存内容。原因就在于大多缺乏从中国处于民族危机的时代背景上来分析问题。

2、善于利用材料。今年广西高考中历史材料题其实只要把那段很长的材料分点概括出来就可以拿到满分了。而在往年高考中直接在题目所给材料中摘录答案的也大有所在。

3、术语运用准确,不罗嗦。我在刚上高三时,答历史题容易犯罗嗦的毛病。后来老师告诉我,历史标准答案中很少有叙述性的,都是下定义式的。我在参照许多真题后发现也是如此。答题简练而到点,才能节省时间,并且让阅卷人更加“倾心”,从而提高得分。

十六、各位同学:

你们好,很荣幸在这里分享我在高一这一年的学习心得体会。

刚上高中时,我的感受是既兴奋又迷茫。因为一切都是新的,新的学校、老师、同学、课程、作息、宿舍等等。

我觉得,做到迅速适应高中生活很重要,所谓新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要做到这一点,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认清现状

首先是高中的学习特点,高中设有语、数、英、物、化、生、政、史、地、体、音、美、通用技术、信息技术、心理课这15门课程。较初中的内容多,难度加深。课余还设有各类竞赛辅导班、乐器班、武术队、合唱队、舞蹈队以及各类学生自发组织的社团,如动漫社、新闻社、街舞社、足球社、篮球社等等。这都使我们的课余生活精彩丰富,但同时也向我们说明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要合理分配时间,要坚持以学习为中心。

其次是高中的老师和同学的特点,我校招收的是全市中考全市排名约800名以内的学生。我们的学生可以说是全市的精英。生活在精英中,竞争必然比初中时大得多。可能在初中,你经常在班上甚至在级里名列前茅,但到了本校却成了班上十几名,级里二、三百名之列。这是自然的,我们需要正视这一点。我市面向全国招聘老师,在本校任教的老师都是很优秀的。我们要尊敬老师,善于向老师学习。

二.调整心态

基于对高中的各种状况的初步了解,我们会有各种各样的感受。觉得高中很难、很新奇或很有趣。无论怎样,我们要做到平衡心态树立信心。

正如上面所提到的生活在精英之中,难免会有些压力和顾虑。我们应该积极调整心态,消除疑虑,化压力为动力。我们应该这样想:我和你到这个地方,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同时起跑,凭什么我就学得不如你好,凭什么我不能迎难而上、脱颖而出。况且已有大量事实证明,初中一般的同学上高中勤奋努力,一样能名列前茅。我们要主动地给自己树立信心,主动地迎接挑战。即使一时不适应,也不必担心,只需找出原因,尽快适应就可以了。本人就笃信一个真理“Nothing is impossible!”我们就要有这样百折不挠、不达目标不罢休的毅力、决心和自信!

三、树立三种意识

针对新的状况,在调整好心态之余,我们还要树立三个意识:基础意识、习惯意识、自主意识。

高一的首要任务是夯实基础。高一的学习内容最多、最重要。假若这时不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地把基础打好,到高二高三就后患无穷了。树立基础意识,我们要静下心来学,不畏难,不怕烦,不被各种因素干扰。同时,我们要树立习惯意识。习惯改变人生。在高一,务必要摒弃原来的不良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如,早睡早起;三餐按时;饭后不吃零食„„这些细节不注意好,对以后尤其是高考影响很大。第三是自主意识,初中的时候,老师时常催着学生去学,把学习任务安排得妥妥帖帖的而且对成绩好的学生着重培养。但在高中,这些都少见了。因为高中的学习要求同学们学会自主学习、自觉学习。我们要自主安排时间和学习内容。除了积极发现问题并自主、主动地探究外,还要做到走到老师的前面,也就是预习、自学。我们切记要主动地追,不要被动地跟。

四、培养习惯

习惯很重要,这里着重讲一下学习习惯和方法。高中的学习模式大同小异。最基本是三步:课前预习,课堂听课,课后复习。具体的还有制定计划、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课外学习等。这里讲一下基本的三步:

第一步,课前预习:通过预习,可以对新教材有个新的了解,知道自己有哪些问题弄不懂,并做上记号,这样带着问题听课,就会听得更认真,并且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与老师讲的内容作比较,加深对新教材的理解和记忆。

第二步,专心上课:除了端坐静听外,更重要的是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对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分析和对比,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老师、同学展开讨论,课堂时间不够,就放到课外,老师没有时间,就和同学讨论。

第三步,及时复习:现在的教材,学科庞杂,知识点多,要想做到一次净,一遍成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复习是非常必要的一环,除了跟随老师在课堂上复习外,更多的是根据自己掌握知识的情况及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等现象,做好课外复习工作,复习不应是机械的重复几遍,而是把学过的知识更加系统化,条理化,纳入到整个知识体系中。

最后祝同学们在未来的高中生活中过得愉快顺利!

同学们:

大家好!很高兴能跟大家交流语文学习经验!

看到你们,我似乎又想起了我刚进高中的那段时光。经过这一年的学习,我发现高中的语文真的与初中与众不同。

语文,真的无处不在,我们从一出生便与语文打交道,可以说语文是我们学了最久的一门学科。那么,在高中我们应该怎样才能学好语文呢?我个人认为,应该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态度决定高度”,要有良好的对待语文的学习态度,才能真正学好语文。因为高中的语文,不再是单纯的背诵与默写,而是涵盖了许多包括文言文基础知识,课外阅读综合能力,甚至生活中的细节等知识面。这就要求我们多观察生活,积累自己的语文视觉。就像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常识》,就是一个非常贴近生活的题目。所以,我们可以在平时的学习中,用一本小本子,把一些有意义的素材积累下来,这是对写作文非常有用的。

其次,多看古文与古诗。因为在高中的语文考试中,不再是课内学习的古文阅读与古诗鉴赏,而注重的是把课内知识的迁移到课外的能力。例如,给一段你没学过的古文阅读或古诗,要你自己去分析文章的内容与主旨等。刚开始会觉得很难,可是当你接触多了。自然就熟悉了。可是,这也告诉我们一个学习语文的方向:注重古诗词。例如,每天坚持看一首古诗,把一些优美的诗句背诵下来。苏轼的“春畦雨过罗纨腻,夏垅风来饼饵香”,李白的“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柳宗元的“烟消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緑”,这些名句怎能不背下来了?此外,还要有目的地看一些古文的文章,积累一些常考的文言文虚词,通假字,实词的基本用法。这样三年下来,你每天都在聚粮,当你高考那一天,就可以带着你满满的粮食好好打一场胜仗。也许有人认为我现在谈高考言之过早,可是并不然。从你一进入高中,你就开始了你的高考,而这一些,便将是你高考的每一分的成绩。荀子说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语文,便是你一步一个脚印踏出来的。

最后,还要必备好的课外辅导书。高一是大量阅读名著的好时机,一定要好好把握这个时间,多读多看,拓展能力,不要浪费了这一宝贵的黄金时期。成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辅导工具书是你的书桌上应有的书具之一。成语,字词,拼音等都要自己去自学积累,老师是很少再像初中那样点着一个一个词的教的。所以,这些书都是非常重要的。

其实讲了这么多,语文的学习方法核心总的来说就是积累。语文本来就是一门不断用石头垒起来的学科。更重要的是自己不断的摸索与总结,找出属于自己的语文学习法。

带着一份渴望,揣着一腔激情,在满园芬芳,百花锦蔟,鸟语花香的花园般的增中,展望未来,相信你们对语文会理想与信心同在!

谢谢大家!

十七、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很高兴能跟大家交流!

对地理这一门可以让我们了解世界的学科,我们不只是要培养学习兴趣,更要通过学习来增长见识。但是,有不少同学误认为地理是一门次科,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又或者是根本不用花时间,导致地理成绩不理想。为了使刚步入高中的新同学能迅速适应高中的地理学习,我想谈谈自己对于地理学习的一些看法,包括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希望能对高一同学有帮助。

1.合理安排时间。要学习好,首先要安排好时间,这就要求制定好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用以指导自己学习。规律性的学习往往是取得好成绩的指路明灯。

2.要认真预习,认真听讲,仔细复习。预习可以利用好练习册的基础知识填空,了解本课的大致内容,把自己弄不懂的问题作好记号,提醒自己;专心上课不仅要把预习中遇到的问题与老师课上讲解的内容比较,还要首先记好老师板书在黑板上的内容,没时间的话,要在课后才做投影的笔记;复习时要独立完成作业,解决疑难。

3.善于进行单元小结。学习完每一章内容,要学会小结知识,找出重点、难点、易错点和易混点。若有时间的话,可以利用周末做一份单元综合卷,巩固知识,效果更加显著。

4.注重课外学习与上网学习。同时也要善于与同学一起讨论问题,而参加竞赛活动等是较好的课外学习方法。

我们有些同学平时付出了辛勤的努力,但是到考试的关键时刻,总是失常发挥,考出来的成绩似乎与自己的实力不相称。这个问题在我看来,缺乏地理考试答题技巧是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

要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我提出下面几点建议:

第一、认真做好做选择题。1.认真审题,找准解题方向。有了正确的答题方向,才能引导你得到正确的答案。2.要特别关注题干的限制条件。画出关键字非常重要。3.最后剩下的时间,应主要用于检查Ⅰ卷,因为多做对一道选择题,就多一份胜利。

第二、对容易的题目要格外小心。同时要做好中等题,耐心对待难题。我们要相信自己的实力,注意曾做过的题的异同,学会知识迁移,尽量多做对一题,多得一分。

第三、合理有效地分配时间,要力求一次准确作答,容易做的要尽快作答,对难题要给予适当的时间。

第四、做题要细心细心再细心。不少同学也具有相当实力,为什么不能脱颖而出,我想他们不能细心地检查出自己答题的对错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就Ⅱ卷而言,要把握好三点:1.认真分析题目所给的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用的信息,找准解题方向。2.注意答题的实用性、规范性和完整性。特别关注关键字词的表述,要精答。从多角度思考,千万不要漏答、不答和答错位置。(用地理学科的语言表达,就事论事,把比较有把握的写在前面。)

我们要学会认真的体会和总结,记住得到的启示、经验和教训,不要在考试中重犯曾犯过的错误。

谢谢大家!

十八、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很高兴能跟大家交流历史学习心得!

历史是一个记忆性很强的科目,大家往往会发现很难把所学的知识都一一记住,甚至记了几遍后,隔了不久便会遗忘。其实,想要把历史知识记住,是有规律可循的。因为许多历史事件是相互交织、脉脉相承的,这样就组成了一个较庞大的记忆网络,死记硬背是行不通的,而且很吃力,这就需要理解的帮助,联系当时的历史背景,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就较容易将此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理清楚。

对于历史科的复习,由于个人情况不同,侧重点也会有差异。我个人认为考前应注重练习上的基础知识,因为35题选择题占据半壁江山,而选择题往往是一些基础知识。对于材料题,是需要靠平时积累的,如老师要求我们做练习,就算真的不想做,也应该把材料阅读后,对照一下答案,对材料有一个大概印象,因为材料题往往会涉及到我们没有接触过或书本没有详细说明的问题,做材料题可以扩大我们的知识面。

大家都知道,历史是一个不需要很高思维能力的科目,但注重思维的严谨。路就在脚下,我们一定可以走好;只要我们把握了学习的方法,我们要过的就不会是令人害怕的独木桥,而是畅通无阻的大桥了。

事件由时地人三项元素构成。明白了上述的时间地点和人物,自能对重要史事了如指掌。事件的原因和结果可分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其它方面。总之,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其它等五方面的公式套在任何历史事件中,即可事半功倍。事件的经过只须记重大事件。

历史和其它科目一样,只要平日课前预习、上课留心听讲、课后温习,坚持整理笔记,把重点记熟;多读、多思、多写、多做试题;考试前重温重点;考试时冷静选题和作答——能够做到上述各点,自可获得好成绩。

谢谢大家!

十九、大家好!很高兴能跟大家交流政治学习经验!

其实我一直都觉得学习政治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很多人都不会赞同。他们会觉得政治这门学科很难,学习政治是一件很枯燥很烦心的事。首先,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这是一种先入为主的想法。即使政治不难学,但你已经产生了一种本能的抗拒了。

所以,我们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要觉得自己的政治功底很厉害,学习政治不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想大家都听说过这句话吧。如果你对一样东西感兴趣,你就会很有动力地去挖掘更多,了解更多。相反,如果你对自己所要学习的东西一点也不感兴趣,那么你必将会极其痛苦,并且所学的知识也不能很好的吸收。那么,与其天天痛苦,为什么不积极培养自己的兴趣呢。

有的同学会基于自己对人的厌恶而排斥某些老师的课。这样的想法也是很不好的,并且很幼稚。所谓众口难调,不是每个老师的教学方法都可以适合你的。我们可以做的事只能是尽快的适应他们,而不是排斥。学习是一件自己的事情,与他人无关。试着耐心一点,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有时候老师要收练习册了,可是太忙了,没做完。怎么办?有很多同学就会选择抄答案了。那些答案又长又繁杂。抄了也未必有用。其实,我觉得这个时候,抄答案不如自己认真的看一下答案,参考一下答题格式和答题的要素,我想老师会理解你的。

很多同学花了比别人多一倍的时间,可收效还是不明显,甚至成绩很不理想。我只能说,或许是效率太低了。花费了两倍的时间,却只掌握了别人所学到的一半。那么如何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呢。首先,我觉得一定要认真听课,一般来说,老师的阅历都是比我们丰富的,尤其是政治老师,他们能比我们更深层次地看清一些事物本质,社会现象,他们会举一些例子来帮助你们理解知识点。其次,我觉得做笔记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有些知识点你刚学完的时候会比较容易懂,但过了一段时间后,你就会遗忘很多。这时候笔记就很重要了,它可以帮助你回忆与理解。但是本人很不赞同做很繁华的笔记,就是那种花费了很多时间,抄得工工整整,一字不差的那种笔记。这样子做笔记会很容易错过老师接下来所讲到的重点。所以我建议做笔记是在书上划划知识点,再稍微做些注释,或某些需要注意的东西。最后,就是要专心一点吧。专心是效率的保证。我一直都觉得做一件事就要专一。不要在做政治练习的时候,又去翻一下物理书,或者听一下歌。这很容易使你的注意力分散的。

政治是在于理解的,不是说你不停的背就可以弄懂的。当你理解了每一个知识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已经基本上可以背出来了。多看一些报纸,多关心一下时事会更有助于你的理解。

以上是我的学习心得。当然,这是我的方法,不一定适合你。不建议全盘接受。摸索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法会更有助于自己的学习。好吧,祝大家成功。

谢谢大家!

二十、各位同学:

大家好!很高兴能跟大家交流经验!

学习学得好,兴趣是关键。如果学习能做到享受一般,才称之为成功!但毕竟现在大多数人其实是来考试的而不是来学习的,所以很有必要在此和大家探讨一下“学习”心得。

化学这门课,看上去信息量大,内容多,要想学好不容易。其实学化学的方法,名字已经告诉你了,化学,重点就在一个“化”字。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古人告诉我们,世界虽然缤纷多彩,但是离不开一个本体——“道”。物质千变万化,不离其宗。所以要想学好化学,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弄清楚物质变化的本质,也就是要扎实基础,书本上的知识全都要弄清楚,经济允许的话最好买本参考书,参考书比书本的知识更加全面,教科书基本上除了几幅插图就没什么好看,参考书归纳得更好。我个人认为多看参考书是很有益的。

要想得高分,光靠弄清楚基础知识还不行,毕竟化学是理科不是靠记的。还需要拓宽自己的视野,说通俗点就是做练习。别以为自己智商比较高就不用练习,要立足中国的国情,在中国不做题的孩子是考不到高分的。各种各样的题都需要做,一边做一边想,记住每一类的题是怎么解的,有什么技巧,需要注意什么。知识面一拓宽,考试便能得心应手,因为考试题目都不会太难,你会发现自己解题速度飞快,如庖丁解牛,心欲止而神行。这便是传说中考试的最高境界。当然,在考试中细心是很重要的,要冷静,考试是技术不是艺术,头脑发热不冷静的人再有能力,也得不了高分。

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难题,这个时候就要发扬不要脸的精神了。子曰:不耻下问。所以我们一碰到难题,经过苦苦思考还不会,就要请教同学或者老师了。不要觉得丢脸,你要坚定信念,问自己要分数还是要脸,脸与分数不可兼得当然择分数而舍脸。更何况,问问题又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不会就不会,每个人都有不会的时候啊。问问题一定要问到懂为止,死缠烂打,一次性搞懂,大家都不想再多冒一次险、丢一次分,是不是?要让问问题成为一种习惯,习惯了就没什么了,脸丢多了,也就不要脸了。

还有一个很重要——交流。有交流才有进步。你看古代那些武林高手都是经常交流,你打我我打你,输了的临走时还不忘约定若干年之后某某地方再打。所以我们也要经常找高手交流,以便取长补短。当然,有些高手的独门武功是不外传的,怎么办?多留意多观察,偷师知道吧?偷回来后还要改成适用于自己的方法,方法再好不适合自己的也是垃圾,方法越好越合适效率越高,好方法可以省下不少功夫。学习不是说勤奋就行的,讲技巧方法,可以懒,但要懒出水平,懒出境界。看看腾讯公司,哪一样服务不是抄回来的,但是多么成功!

最后一点,上课认真听。虽然老师讲的东西比较简单,但还是要听,老师讲的很多话书本上是没有的,有些金玉良言错过了就没有了。如果你预习过了课本,就当复习巩固一次,没预习就更加要认真听。偶尔走神是可以的,但上课睡觉以补充昨晚睡眠的不足是万万不可取的。

好了,我的心得就说到这里,谢谢!(本文由

高考状元宝贵的学习经验_高三励志 篇3

一年一度的高考如期画上句号。“大学前大学一场,高中后高中一次”,赴考的900多万考生也许可以卸下重担,稍作整顿再出发。

回眸今年高考,有诸多值得品读的细节。比如权威报告指出,近4年全国高考人数下降140万,高考中“三放弃”,即放弃报名或考试、放弃志愿填报、放弃报到现象日趋普遍。与之相对,近年来出国留学人员保持了年均20%的增长。高考人数的下降,颇值得解读。一方面,“三放弃”、“洋高考”人数增多,倒逼相关高校增加危机感和责任感;另一方面,虽然上大学不那么难了,但上好大学同样很难,“高考独木桥”变成了“名校独木桥”,调查显示,我国考生和家长现在都关注优质的一本资源(全国范围内平均录取率仅为8.5%),不足2%考生能考上985高校,这使得高考焦虑比扩招前的还要严重。

高考焦虑确实存在,因为高考仍是不少孩子改变命运的华丽转捩点。这从纷扰一时的“吊瓶班”以及一些励志口号,就可见一斑,“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提高一分,干掉千人。”“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考过高富帅,战胜‘官二代’!”“不拼不搏一生白活,不苦不累高三无味!”……这些口号虽然有点夸张、极致,但足以让人动容。与此同时,全社会也在呵护这些考生,比如,上合峰会为考生“让路”,北京警方早高峰即出动警用直升机,对市区重点路段和主要路线进行巡逻监控。高考期间,全市消防官兵二级战备,在灭火出动过程中,可以亮警灯,但不能鸣警报。这些都是为了孩子有一个安静和安心的高考。

今年高考被称为“史上最严”,原因在于高考全面适用新修订的《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加大了对考试作弊行为的惩处力度,一个例证是“考生携带具有发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进入考场,即便没用也将被认定为作弊”。(励志名言  )而各地启用新办法的实际操作中,针对作弊情节特别严重者,除取消高考成绩外,最高可被暂停3年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的资格。“史上最严”不是坏事,严格是对所有考生而言。加大对作弊行为的惩处,能更好地I卫高考规则的尊严,也是维护高考公平的需要。

当然,更应该看到,高考结束只意味着一个阶段暂时告一段落。高考结束,是解脱,而非解放;可以放松,不可放纵。毕竟接下来还有面临分数公布、志愿填报、高考录取等,最关键的是,在人生长河中,还有更重要的奔跑。正如着名作家冯骥才说过,“运动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路程内看你使用了多少时间;人生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人生,可以选择散步,也可以选择奔跑,甚至可以选择躺在家里睡大觉。要过上有趣、有用的生活就需要不断奔跑。奔跑,是一种姿态,更是一种状态。

高考状元奋斗成功的励志故事 篇4

我的家乡在山清水秀的重庆忠县城黄金镇,这里是长江三峡的上游,沿着山间公路回家,可见连绵的青山和翠绿的溪流,而我的老家在一座凤凰山下,一条清澈小河从我家门口缓缓流过。在三峡工程还没有开建前,在这条河边的小小的街上,住着朴实的乡亲,透着浓郁的乡情,我从小就在河边戏水,在街上打闹,据姐姐说,我是街上最调皮的孩子。后来三峡工程开建,大河涨水小河满,加上父亲的工作调动,我们家就搬到了镇上。

忠县地处山区,土地贫瘠,没有丰富的物产。可是,忠县的乡亲们却很注重教育,忠县的基础教育特别发达,是重庆的生源基地。我的家比较清贫,父亲几次辗转于乡下的财政所工作,甚至有一段时间处在失业的状态。母亲一直作为家庭主妇,照顾家里。我有一个比我大9岁的姐姐,我们兄妹俩一起读书的时候,家里的经济特别困难,但父亲从来没有放弃我们姐弟俩的学业。

走出大山 不畏艰难

对于山里的孩子来说,读书是我们比较好的出路,同辈的堂哥在十多年前就考上北大了,现在在北大读博士,这对我们家族的孩子来说是一个莫大的鼓励。加上老师的不断鞭策,让我的目光不止局限于忠县这么一个小小的县城,而是向往一个大山外的世界,而这一切,都需要自己奋斗去实现。

迄今为止,我所经历的两次比较重要的考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的人生轨迹——中考和高考。经历过后再回首,它们或许只是人生这条长路上的两道浅浅的沟壑,一切的纷扰只是沟上的迷雾,远望虚幻莫测,只有真正跨越过去,你才知晓它们并非深渊。

16岁的我初中毕业了,当时我的思想很单纯,带着一颗膨胀的心进城里读高中。可高中毕竟有别于初中,班上所有同学都是各个区县中考的佼佼者。很快年级进行了第一次有组织的考试,结果出来之后,我从成绩单上从上往下数了很多行才发现了自己的名字,我一下子就愣了。这是高中阶段我遇到的第一次较大的挫折,至此我才觉得自己以前是多么年少轻狂,渐渐地我学会将自己膨胀的心一点点收敛。

都说能达到金字塔顶的动物只有两种——鹰和蜗牛。我自视并无雄鹰般展翅便可高飞的洒脱,于是便选择了做一只蜗牛。随着年龄的增长,身后的印迹越来越长,身上的壳也慢慢变大,壳里的东西也渐渐变多,但不变的或许只有前行的速度。我想我天生就适合这样一种普通却不平凡的角色,选择了远方,绝不轻易放弃。

但高三毕竟不会总是这般一帆风顺,二诊前一段时间,我陷入空前的低谷。一连很多次考试的成绩都令我心痛,每次考试前都对自己说一定要仔细,可往往事与愿违,自信心一下子降到历史最低点。这时母亲及时给了我勇气,她从不提出要我一定考上某所大学,而是在背后默默地支持我。不久我走出了低谷,带着惯有的自信等待着高考。

一切本应该在波澜不惊中结束,可命运偏偏与我开了一个不小的玩笑,高考我落榜了。那只蜗牛上爬时不小心向下滑了很远,可它很快又抓牢了命运的金字塔,继续它上爬的路。不久后的一天,我选择了复读。

人生豪迈 从头再来

复读这一年我过得并不消沉,我性格虽然比较内向,但上铺的室友非常健谈,我们是同乡,彼此相互鼓励,形影不离,共同话题很多,相处很愉快。18中的复读生活,是比较宽松的,我在这里有了稳定的心态,长足的进步,比较好地发挥了自己。在这里,我还要感谢我的班主任和科任老师们,他们都以一颗热忱的心关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尤其是马校长,常常找我谈心,释放压力。这对一个普通的学生来说,鼓励是莫大的。

对于复读的生活,我感受比较深的有两点——基础和心态。

我所说的基础并不只是课本上所讲的内容,还包括老师课堂上引申的内容和平时自己课内课外遇到的各种问题,对我来说,这绝对不是一件简简单单的事情。比如看书,书上很多内容看起来都很简单,却往往是一目十行之后根本没有多么深刻的印象,而考试时却纰漏百出,这一点我在生物学科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刚开始接触生物,我并未产生多大的重视,也不知道生物竟然还有如此多需要理解性记忆的东西,以后的多次生物考试我都发挥得不好。20高考我为生物付出了代价。“高四”这一年我充分意识到自己在生物上的弱势主动请教老师。他给了我几套比较活的试卷,让我每做完一张都给他改。不多久我就对他在生物上极强的思维能力感到深深的佩服,也对生物慢慢有了兴趣。我对生物的复习从来都是课本加试卷,这样能很明确地知道知识上的重点和细节,效果很好。

然后就是调整自己的心态,重拾自信。“高四”这一年,我把学习重点放在不断巩固和查漏补缺上,并不要求自己一定要比以往有多大的进步。老师们也想尽各种方法让我重拾自信。“高四”的学习对我来说并非一个沉重的包袱。高考,我迎考的心态很轻松,考后填志愿给了我更多的发挥空间。每科考试我仅仅对自己说一句话:别想考得怎样,只想怎样考。每科考试我都遇到过难题,但我事先都给自己留了底线。比如英语完形共20小题,考前我允许自己错3个,这样当我遇到第一第二个拿捏不准的空时,我不会慌张,也不会影响后续各题的完成,考试出来效果很好。高考就是高考,反正要过这一关,平时怎样就怎样,不要特意为它去改变自己一贯适应了的状态。

上一篇:第二单元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下一篇:一年级的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