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对教育孩子如何行动

2024-09-18

您对教育孩子如何行动(精选10篇)

您对教育孩子如何行动 篇1

您对家风家规是如何看待的?

您对家风家规是如何看待的?

如果把家风比作是一个平面,那么,家规就是组成这个平面的各个点。好的家规一定会让一个家庭树立起良好的家风,同样,如果一个家庭里没有家规或者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家规,那么,这个家庭肯定不会形成良好的家风。

家规是每一个家庭成员都要遵守的,也只有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按照家庭的规定相处和做事,才会慢慢的沉淀和凝聚起一个家庭的积极正向的家风。

家规是家庭内部成员的一种体现,家风是家规的一种延伸,是对外的一种的展现,是外界对一个家庭的评价。

家规随着时间推移会有修正和改变,但是,家风一旦形成却很难改变。这就好比是一坛老酒,不管加入什么成分,给人的感觉却永远是醇香绵长,回味无穷。

应该如何给孩子制定家风家规?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孩子从小就应该在父母的影响之下,慢慢的学会遵守家庭的规定,要让孩子懂得“无规矩不成方圆”。这里的规矩,并不是父母为了自己的“方便”而单纯的给孩子设立限制,为了让孩子听话,而把自己的命令、呵斥甚至打骂等一些错误的教养方式当作是一种家规。

家规,是家庭成员之间都要遵守的规定,所以,父母自身要遵守,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要身体力行,给孩子做出样子,让孩子去效仿,从而让孩子在效仿的过程中形成规则感。

其次,家规并不是限制,而是家庭之中价值观、人生观的一种趋向,不是你行,我不行的束缚。而是,为了家庭成员之间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思想、技能、道德、品格等各方面的完善。

所以,父母除了要做出样子,让孩子效仿,更要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去影响孩子,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会让孩子自然而然的学会按照家庭规定去做事、做人,从而自觉的遵守家规。

家风家规应该如何传承,特别是对于目前规模越来越小的家庭? 家庭是社会的一个缩影,是社会大家庭的一个单位。如果每一个家庭都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家规,社会这个大家庭也必将会是和谐、和睦的。当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懂得家规的重要性,并且按照家规去完善自己的言行,自身的修为和素养也会随之提高,良好的家风就在其过程中慢慢的形成。

家规是不断变化和修正的,而家风却需要时代相传。这就需要每一个人都要自觉的遵守家庭的规定,每一个家庭都要用心发扬和传承家族的良好家风。

家风家规会不是束缚住孩子发展?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写照;家规,是一个人的立人之根本。如果把家规当作一种教养方式,那么,这种方式就好比是一副枷锁,束缚和限制了孩子身体和心灵的成长;如果家规是基于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的基础上来制定的,那么,家规就是一个坐标,是一座灯塔,给孩子树立了一个目标,指明了方向。

所以,家规的制定一定是在尊重孩子生命的基础上,结合家庭实际情况,家庭成员之间共同设立的,并且能够融合世代相传家风的历史元素。这种家风家规,对一个孩子的成长必定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您对教育孩子如何行动 篇2

在美国, 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父母从孩子小时候起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 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 到外边参加劳动。

即使是富家子弟也要自谋生路。美国的中学生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农民家庭要孩子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计。此外, 还要外出当杂工, 出卖体力, 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机、冬天帮人铲雪、秋天帮人扫落叶等。

在瑞士, 父母为了不让孩子成为无能之辈, 从小就着力培养孩子自食其力的精神。譬如, 十六七岁的姑娘, 从初中一毕业就去一家有教养的人家当一年左右的女佣人, 上午劳动, 下午上学。这样做, 一方面可以锻炼劳动能力, 寻求独立谋生之道;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学习语言。因为瑞士有讲德语的地区, 也有讲法语的地区, 所以一个语言地区的姑娘通常到另外一个语言地区的人家当佣人。其中也有相当多的人还要到英国学习英语, 办法同样是边当佣人边学习语言。掌握了三门语言后, 就去办事处、银行或商店就职。长期依靠父母过寄生生活的人, 被认为是没有出息或可耻的。

在原西德, 从小就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家长从不包办代替。法律还规定, 孩子到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 比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等。这样做, 不仅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 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义务感。

您对教育孩子如何行动 篇3

如何教育孩子?在什么时候教育孩子最好?

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有哪些:

一、出外做客或家中来客人的时候。

孩子都喜欢听好话、受表扬,而不希望在客人面前现眼。因而当父母带其外出做客或家中来客人时,孩子的言行会不自觉地“规矩”起来,平时的许多劣性也会自动隐匿起来。家长如能抓住这个时机,在客人面前适度表扬孩子的优点,他将会引以为豪而继续发扬。

二、有较大过失的时候。

孩子在犯了大错或闯了大祸的时候,大多会产生畏惧感、负罪感和内疚感。此时,他们比平时更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也容易虚心地接受批评。父母若能抓好这一时机,在充分理解、同情和体谅的基础上,帮其总结经验教训,循循诱导,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相反,父母若抓住孩子“闯祸”的辫子不放,横加责骂,没完没了,却会适得其反,使其破罐子破摔,无心思改。

三、遇有困难或失败的时候。

孩子在校运会上因故没能拿到名次,在最沮丧的时候如果所听到的不是父母的鼓励,而是“也不看看自己是不是块料”、“没得本事瞎逞能”的讥讽,他必定对父母没有好感,以后对体育也很可能再无兴趣。相反,在孩子考试失利时,父母不是训斥,而是首先肯定其已经尽到了努力,然后再引导他分析失败的原因,并帮助他及时补救,使他走出困境,孩子定会因感激而自觉地加倍努力。

四、对某一事物产生浓厚兴趣的时候。

当孩子对某一事情如绘画、弹琴、踢球等产生浓厚兴趣时,往往产生积极追求的欲望,他们会自觉地去寻求知识、去刻苦努力。父母应该尊重孩子自己的兴趣选择,而不应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逼其去做不愿做的事,学不愿学的东西。聪明的父母大多支持孩子的兴趣爱好,并帮他们入门,发展的过程中对其进行正确、科学的引导,教其平衡发展,夯实知识基础,厚积薄发,少走弯路。

五、某种不良行为刚刚露头的时候。

大量事实证明,孩子养成恶习往往与第一次发生不良行为时未能及时得到指正密不可分。很多孩子做了错事,往往主观上并未意识到。家长若能在孩子的某种不良行为刚刚露头的时候,紧紧抓住这“第一次”不放,及时地对其进行明辩是非、详陈利弊的教育,必能帮助孩子打下良好道德品质的基础。

六、学校教师来家访的时候。

教师家访是孩子最不安的时候,他们唯恐父母在教师面前将其说得一无是处。有些父母正是有教师来家访便告状,一味指责,想借教师的威严来教训孩子,结果引起孩子反感,进而以后对父母的话不管好坏一概不听。如果家长在教师来访时,先将孩子在家的优良表现向老师汇报,则容易博得孩子的好感。在此基础上再以希望的口气委婉地指出其缺点和不足,孩子一般乐于接受,并在日后的行动中积极改正。

七、孩子受到委屈或挫折的时候。

当孩子没有做错事而被人误解,或好心办了坏事而被人责怪时,他们往往认为别人是故意和自己过不去,因而由于委屈而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此时家长若能以冷静、宽容和理解、同情的态度帮助孩子分析前因后果,帮助他挽回局面,使其得到客观公正的对待,孩子必然会产生感激之情。在这种情况下,父母总结教训甚至训诫的话孩子都能听得进去,也乐于接受。

八、新时期开始的时候。

任何一个被认定的“坏”孩子,在其失足或犯错之后也都存在着悔过自新的本能。如果家长在他们立志发奋、决心从头做起的时候抓好时机,对其进行教育和鼓励,必能有效地促其变好。这种时机便是各种新时期刚刚开始的时候。如:考取新的学校、新的学期开始、期中考试结束之后、刚刚换了班主任、刚刚当选为班干等等。这种时候,孩子会有一种新鲜感、希望感,容易产生强烈的“从头开始”“好好学”以求得到教师、家长或别人承认和肯定的内在动力。此时家长若能因势利导,定能“旗开得胜”。

九、有重大集体活动的时候。

大多数的孩子都不希望自己在集体活动中因为乱了大局、坏了大事而在同伴面前出尽洋相;相反,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希望自己的言行能受人褒赞、受人夸奖。家长可以巧妙地利用孩子的这种心理,抓住搞大型活动(如校运会、艺术周、参观、春游等)的大好时机,适时地对孩子进行遵纪守法、热爱集体、团结互助等教育。

十、他人或自己取得成绩、做了好事的时候。

每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都有争强好胜、不甘落后的共性。因而当朝夕相处的同伴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时,他们表面上可能装得满不在乎,其实心里却在暗下决心一定要追上和超过对方。而当他们真的取得了成绩或做了好事受到夸奖时,更会以此为动力,精益求精,好上加好。因此,父母应善于抓住时机,对其进行指导,向孩子提出适当的目标要求,促其将一时的热情转化成持久的行动。

如何教育孩子学习 篇4

转如何教育孩子学习(转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方法等于成功了一半。家长有时候让孩子好好学习的方法根本就不对,或者根本就没有。家长经常的做法是,第一,恫吓。“你要不好好学习,你长大以后就掏大粪扫大街,你没前途。”这话一点用没有。第二,机械监督。只要孩子在屋里,甭管他写什么,家长就放心了。你过去看看,他写呢;你走了,他看别的书,要不就听音乐。等你一进来,他又在那写。很多家长犯这毛病,最后造成什么呢?这孩子不但学习没上去,还养成了拖拉习惯,每天作业要写三小时。再比如吃饭教训孩子,拿孩子跟邻居的孩子比,总说:你看人家孩子怎么怎么了,我告诉你„„其实这些方法一概没用。我觉得我们首先就得明确孩子良好的学习状况来自何方。孩子学习好,状态不错,主要原因是什么?我认为,一般情况下是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学习动机,这是孩子学习的根本动力。

对于孩子来讲,所谓动机就是需要,需要就是欲望,小孩学习来源于什么?来源于两个愿望,第一是求知愿望。今天老师讲的课很有趣,人原来是从水里来的,爬上岸,变成你和哺乳动物了。这孩子就想知道,他上课就认真听讲。第二欲望。什么欲望呢?成功欲望。今天老师课上表扬他了,或者他考试考班里第一,他还继续努力,下回他还争取考第一。孩子要努力学习,一个很重要的欲望就是成功的欲望,他受到表扬,他获得成功,他就高兴。从内在动力来讲,这是孩子学习的最本质的动力,别的都不管用。说你考第一,我怎么着,我给你点吃的,那都不能解决他根本的动力,学习动机特别重要。

第二个原因,学习成绩要好,最根本的就是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中学的教学内容没有什么太难的,实际上孩子们的智力都是差不多的,你说“我这姑娘笨”,那是瞎说。学习成绩的好坏最关键的是看学习习惯,比如注意力、严谨的学习态度、紧张度、认真的精神,这一些都直接关系到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

现在有些孩子成绩不好,上课他就没听,坐那儿玩,老师说什么都不知道。他不注意听,回家付出双倍的劳动都不行,而且他养成了坏毛病:他从来不认真听,他以后也不能迫使自己认真地做事。

第三原因,良好的身心状态。

比如说他没有压力,比如说他跟同学关系不错,等等。孩子因为小,他的情绪经常会受到一些影响,如果他的身心状况不错,那么他的学习状态就特别好。孩子上课不想听、不爱听,他就是没兴趣,这个没兴趣可能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有的可能是老师的问题,有的可能是同学的问题,但是有一个不争的事实:你没兴趣,肯定你学习的程度就差远了。很难要求每一个学生对基础课都感兴趣,但是只要把兴趣和成功的强烈需求结合起来,它就能够互长。他如果没兴趣,但是他知道这个很重要,听完这个就考第一,那么在成功强烈的需求下,这两者就互相推动互相影响,就会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家长怎么辅导孩子学习呢?我认为家长只能做四方面的事,其他都没有用,骂孩子没用。

第一方面,提供合适的学习环境。

有的人天天带孩子去办公室,大人们在办公室里胡说八道,这个孩子就学不好。还有的家长让孩子在屋里做作业,她自己在那里看电视,还咯咯地乐,孩子一会儿出来了,她就说:“回去,做作业去。”孩子想:我妈看什么呢?她乐什么呢?这最大的毛病是会养成孩子不能专心学习的习惯,这对他以后影响巨大。但不是说为了孩子你就半年不看电视,你可能需要的是认真地训练孩子集中精力的习惯。话要跟他说清楚,有的时候在训练的最早期,你就得牺牲一些。你认为非常有意思的电视,等孩子做完作业睡觉你再看,这是可以的。通过你的训练,让孩子逐渐能明确:我要尊重父母的娱乐需求,他们有他们的需求,我有我自己的。但是让孩子小的时候形成这样一种观念是很难的,那么双方就可能需要互相妥协,慢慢形成这样的状态。你如果不注意,整天让孩子做作业,自己在那儿看电视,这对孩子内在学习品质的影响非常大。

什么是好的学习环境呢?我认为应该满足这五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光线充足,空气流通。这很简单,但是很重要,城市里很多家庭能达到,但是都不注意,不开窗户,屋子黑糊糊的。

第二个条件,安静,没有骚扰。你在外面看电视乐,那就是搔扰。有的爸爸从回家进屋就在电脑上斗地主,不下线,玩得高兴。孩子心里就想:你凭什么老坐那儿玩。所以这个没有骚扰,包括精神方面的,包括物质方面的的,包括很多方面。

第三个条件,有符合孩子年龄特征的合适的桌椅板凳。这是最基础的要求,保证了孩子身心的健康。

第四个条件,备有足够的文具用品。这个“备”不完全是家长备的,比如孩子坐那儿做作业,他就进入一种状态。孩子要对这种状态作好充分的准备,这对孩子影响特别大。

第五个条件,有放置个人学习物品的地方。孩子自己可以很整齐地放自己的学习物品,自己收拾。

第二方面,促进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

家长要让孩子保持很好的身心状态,这是学习的前提。那么家长应该怎么做呢,有五个具体方法:

第一个方法,不给孩子过分的精神压力。切忌说:“你回去复习功课,这回考虑你要再考上次那样的成绩,你等着,你小心,等你爸出差回来,我告状,你看着。”经常妈妈管不了孩子,就说这话,这就叫过分的精神压力。或者说:“你今年期末要考不到多少分,你等着,压岁钱我一分都不给你;你奶奶给你的,我也都得没收。”这么说根本不管用,而且它无端地给孩子增加了压力。

第二个方法,保证孩子适当的休息和充足的睡眠。那个晚上12点才睡觉,也做不完作业,第二天早上5点就起床做作业的孩子,他不可能有好的精神状态。第三个方法,孩子每周一定要有固定的文体活动时间来舒展身心。要把这个作为制度,作为你们家的制度定下来。每周由父亲或者母亲带着孩子,比如到公园跑一次步,或者跟父亲在院子里踢球,放松心情。

第四个方法,在学习辅导中启发孩子自觉学习,不急躁,不替代。有的家长一着急就说:“笨死了,你都笨成什么样了,你看你。”这实际上真不管用,所以要不急躁,不替代。

第五个方法,用一切办法保证孩子在学习当中的轻松情绪。让他在学习过程中,保持一种轻松状态,这有助于调动他的积极性。孩子只有精神健康、身心健康,他才能好好读书。

第三方面,激发培养孩子积极的学习动机。

你得让孩子自己去学,怎么激发呢?我介绍八条建议:

第一条建议,不断表扬孩子在学习上的进步。哪怕这个进步特别微小,比如上回他考倒数第三,这次他考倒数第四,这也是进步,这也得表扬。再比如上次他考60分,这回也考60分,但这一次他因为马虎扣的分比上回少3分,这也是进步,也要表扬。这对孩子来讲太重要了,鼓励孩子要具体,这样他才能有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条建议,与孩子订立短期的、孩子有能力达到的目标。家长不要动不动就说:这学期咱们努力,原来你考第20名,这回咱争取考前五名,前五名咱们就怎么着。这话没用,为什么?因为,第一,孩子的努力时间太长,孩子没那么大常性。第二,考不考前五名还取决于别人,这不是他能够做到的。所以要订短期的、孩子有能力达到的目标。

比如孩子马虎,你就可以给他定一个目标,先以一周为限,两个人签一个协议:这一周如果你的作业没有因为马虎出现错误,那么你本来每周上网两小时,现在多给你半小时。其实孩子的思维很简单,他为了这半小时,一定就尽量不马虎了,这回他就不错了。这样训练一周,再一周,有三周的时间,他马虎的毛病一定就改了。

再比如孩子拖拉,一做作业就做三小时,你就跟老师沟通一下,看看作业量到底多大。如果老师说不会超过一个小时,那你就从一个小时训练起,你可以承诺孩子,两周时间内只要他在一个小时内完成作业,错误率不能超过多少,你就给他什么奖励。

家长要承诺,孩子做到,家长就要做到。我主张家长和孩子都签上字,贴在屋里一张,贴在父母房里一张,大家都遵守。这实际上就是让孩子主动去改变自己的过程。他能达到,他获得了,他成功了,他快乐了,下回他还努力。你老说他笨蛋,他就真笨给你看,他就笨了。

第三条建议,鼓励孩子,让他有信心去面对困难。少揪“辫子”,多指出路。

第四条建议,帮助孩子分析纠正失误,切忌劈头盖脸的责难和挖苦。如果孩子这次考差了,你要做的就是帮助他分析:你哪个地方不对?你的问题出在哪儿?而不要说那些完全没用的挖苦话。我记得小时候,我的班主任教数学,他老诬蔑我,还总挖苦我们班另一个同学,我印象特深。他说:“长得倒挺漂亮的,一肚子狗屎。”你想,孩子听了这话,能好好学习吗?挖苦一点用处都没有,你

要帮助他分析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第五条建议,切忌过分挑剔和鄙视孩子的各种表现。所谓鄙视挑剔,就是贬低人格。很多家长容易犯这毛病,他们的口头禅就是“笨死了你”,这就是贬低人格,这对孩子的伤害很大的。

第六条建议,有计划地经常带孩子参观一些博物管、科技管,听一些音乐会,看一些演出。讲历史,讲现实,这会激发孩子对很多问题的兴趣,很多人的成功就在于不经意当中激发了他某一方面的兴趣。

第七条建议,你要有能力具体地直接地帮助孩子解决功课上的困难和问题,但不是替代他做。你要帮助孩子分析清楚他的问题在哪儿,帮助他解决。用这样的方法让孩子情绪振奋,处于一种学习的积极状态,这样才能谈到成绩慢慢变好,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学习成绩上的飞跃。否则真的很麻烦,你也觉得累。孩子也觉得累,孩子整天情绪低落,你也着急。我开玩笑地说:你家里有一个学习成绩好的孩子,你算落着了。家里要是有个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家长就急死了。但是家长使用的方法常常不对,不对就一点用都没有。

第八条建议,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怎么培养?我介绍三个具体的方法:

第一,跟孩子一起订立做功课和复习的时间表,每天监督孩子完成。要让孩子每天在时间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作业、复习好功课,下学后几点到几点干什么,几点到几点复习功课。你可以一月一月地定,如果孩子一个月坚定不移地做到了,那你要适当地奖励孩子,要实现承诺。

第二,用奖惩的方法训练孩子在指定的时间内集中精神完成作业。这个一定要训练,特别是对那些马虎、拖拉、磨磨唧唧做功课的孩子。比如家长跟孩子说:“一个月内,你要能做到每天回家做功课的时间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不超过一个小时,爸爸就带你去看一场足球寒,你觉得可不可以?”孩子如果说:“不可以,我不看。”那可以让他提别的要求:“我不看,我要买一个好的游

戏。”“行。”定下来之后,你看孩子能不能约束自己每天集中一小时把作业做完,应该能。这样经过一个月、两个月,你让他做三个小时作业,他也不写三个小时了。

第三,对于那些不能完成作业的孩子,家长在开始的时候要和老师建立联系制度,每天督促孩子当天完成作业。这段时间家长就咬着牙下功夫,天天督问,天天限制时间。但是同时,你一定让孩子能够得到一些东西来满足他的一些合理要求。你让他提要求,他做到,就实现他的要求,家长要给他一种期望。你如果说:“你就得这样,不这样我揍你。”这肯定不管用。

第四方面,培养、训练复习、预习的习惯。

这一点很重要,它能够帮助孩子把今天的知识和明天要学的融会贯通。有人说孩子提前知道明天上课要学的东西更不好,其实不是这样。当老师提问的时候,他有可能举手,因为他作准备了,但是他预习的书本的东西和老师讲的会有很大差别。逐渐地,他会用自己复习、预习的状态去对应老师的状态,这会提高他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另外,开始的时候,逐天询问孩子上课学习的内容和重点,这会推动孩子养成理解的习惯。很多孩子说不清楚,比如他听了我的课,回家你问他:“今天老师讲什么了?”有的孩子就说:“老师就讲点小玩笑。”这是不行的。这就是理解问题,究意我讲的核心东西是什么呢?家长如果每天跟他进行这样的训练,一段时间以后,就能够帮助他抓住他上课听的核心东西了。这对一个人的思维和

能力,包括掌握知识至关重要,但是刚开始,家长得下点工夫,你要天天跟他讨论。

还有就是,用奖惩的方法训练孩子做作业的认真态度。认真做作业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品质,有的孩子特认真,有的就很马虎随便,那么怎么训练呢?你先别说他对错,就以他不因为马虎犯错为标准,不错就鼓励。

如何从小教育孩子 篇5

胎教,在我看来,胎教还是有一定的效果的,关键是看孕妇妈妈要如何和胎儿去沟通了,对于大人们来说,一定要每天有一个舒适的环境,保持好心情放松。在饮食上也是要注意的,也是要学会听听音乐。

对于刚刚出生的宝宝来说,我们需要进行智慧上的教育。小孩子都是对于任何东西都感兴趣的,那么大人们一定要学会教孩子认识事物,千万不能骗孩子的。

孩子性格的形成,家长的教育对于孩子的性格形成是很关键的,或者从小孩子定性了就不会再改变,那么家长必须要给孩子最好的教育,让他们从小就学会有礼貌,讲文明等一些好的习惯。

鼓励孩子,没有一个孩子喜欢批评的,作为家长一定要学会给自己孩子信心,多多去鼓励自己孩子,用热情的方式去让孩子不断努力。当然父母要对孩子充满信心。

给孩子舒适环境,小孩子从小的环境很容易影响到以后的生活,那么对于家长来说,从来就应该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孩子能够明事理,千万不能从来就辱骂孩子,毒打孩子。

重视学习,每一个家长都是希望自己的可以长大成才,那么对于孩子的学习家长要多加用心的,当然家长自己的知识水平也要提高的。用科学的方法去教育自己的孩子,这样对于孩子以后学习成长是有很大帮助的。

如何做好孩子的养成教育 篇6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往往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孩子的知、情、意、行,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做得好,就会使孩子有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习惯是孩子成功的基础和保证。那么,如何才能做好孩子的养成教育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

一、养成教育要从小抓起

幼小的树苗能长成参天大树,成为栋梁之材,不仅要有优良的种子,还要有适合其生长的必备条件及外部环境。从小就长歪了的树苗,它是很难长成材的,只有在最初的时候,就去扶正它,使它具有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就具备了一个好的发展基础,也是使其成功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古语:“三岁看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养成教育要从小抓起。

有的家长反映,孩子学习成绩低,不写作业,还难于管教等等,我认为究其原因是孩子从小没有养成一个好的行为习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如果养成教育从小抓起,形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就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不良现象了。班里有个男生,经常不洗脸,而且衣裤总是很脏。家访时,我发现其家里环境也可谓是脏、乱、差。

二、家庭教育对于孩子养成教育有着启蒙的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起蒙老师,从蹒跚学步到牙牙学语,都是在父母的教育影响下的。俗语“有其父,必有其子”“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在我们胡同,有两个七八岁大小,经常在一起玩耍的孩子,每次起争端的时候,其中一个孩子总以跟对方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化解矛盾,而另一个孩子则是满口脏话,骂人一套套的,而且,火了,回家就把菜刀拎出来了,总想以暴力解决。相仿年龄的两个孩子,却有着不同的行为习惯,这是为什么呢?应该与家庭教育有关吧。“孟母三迁”讲的就是家庭环境对孩子养成教育的启蒙作用。作为父母一定要做好孩子的启蒙教育。

三、学校教育对学生养成教育的主导作用

苏联教育家玛卡连柯说:“不管有什么样劝说,也做不到一个正确组织起来的自豪的集体所能做到的一切。”可见,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学校里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有着促进作用。良好的学习风气,团结互助的力量,比、学、赶、帮的劲头都对养成教育有着巨大的激励作用。我班曾有过这样一位学生,他平时少言寡语,性格内向,一遇到困难,脾气就异常暴躁,心理有些偏激。通过家访,我了解到他的家庭环境:父母不和,经常在孩子面前吵架,甚至大打出手。母亲长期在外打工。家里只有父亲领着两个上学的孩子,繁重的压力导致父亲动不动就对着两个孩子发火。了解这一情况后,我主动找其父母做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分析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作用,让家长明白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应给孩子营造一个健康的环境。家长认识到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在班级中我号召全班学生主动与他交流、沟通,学习上、生活中多去关心、帮助他,和他成为朋友。慢慢地我发现这个学生在转变。他变得喜欢与人交流了,平时不再少言寡语,学习积极努力了,成绩也一路从班里的学困生成了一名优等生。

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有主导作用,教师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的模范榜样、言传身教,他们的潜移默化,无不感染熏陶着学生。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强,在这方面更为突出。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必须注重自身修养。不能忽视自身对学生养成教育的影响,用自身的榜样去感染学生,主动与学生交流,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四、学校与家庭的协调教育更有利于学生的养成教育

学校与家庭都对孩子的养成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两者如果孤立起来,不能有机结合,就不能发挥其教育的巨大作用。有时还会互相冲突,降低教育效果。因此,学校与家庭只有做到互相协调,互相沟通,团结协作,才会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的作用。

养成教育是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好习惯常常让人受益终身,坏习惯往往使人深陷泥潭。因此,要抓好养成教育,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老师、家长应从自身做起,一定要重视孩子的养成教育。

摘要:养成教育是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好的行为习惯可以成就一个人,不良的行为习惯也可以毁掉一个人。抓好养成教育,应当从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入手。家长错误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会给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毁掉孩子的一生。如何做好孩子的养成教育呢?孩子的养成教育要从小抓起,重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协调起来才能更好地做好孩子的养成教育。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 篇7

其二,日常生活中实践分享。在家里,在和别的小朋友交往中,家长都应该实践分享的理念。家里的好食物,所有家庭成员都要分享,与小朋友在一起玩,玩具和食物都一人一份,以此让孩子养成这样的理念--“食物和玩具不是专属我一个人的”。

其三,用行动证明分享是快乐的。日常生活中要引导孩子将他的食物和玩具分给家人或别的小朋友,并且要让他知道,分享食物或玩具,会让大家快乐。如,孩子在吃或者在玩玩具,父母可以要求参与其中,并且表现得非常高兴,也要向他表示感谢。长此以往,孩子们会明白,与他人分享食物和玩具是快乐的事情。

其四,不要惩罚宝宝。不要对宝宝期望过高,认识宝宝的成长必经阶段,并且平静地接受这样的事实,或许对妈妈更有帮助。当宝宝不肯分享的时候,如果妈妈加以惩罚或者强迫宝宝去分享,那么只会让宝宝对妈妈和参与分享的伙伴产生怨恨,进而产生更多的不安全感,并不会让他(她)因此变得慷慨。

其五,帮助宝宝理解情绪。当宝宝和小朋友一起玩耍时,父母要视情况及时向宝宝做出解释,帮助他(她)理解分享时所遇到的问题。比如别的小朋友把属于自己的布娃娃从宝宝手里抢回去了,妈妈可以说:“她太喜欢她的布娃娃了,她现在就想抱着她的布娃娃。”如果宝宝不肯把自己的玩具给别人玩,妈妈要表示理解。

您对教育孩子如何行动 篇8

关键词:学前教育,注意力,兴趣,好奇心

从事幼儿教育已有多年了, 在多年的幼儿教育中常听到家长有这样的抱怨:每当给孩子讲故事, 不到3 分钟孩子就坐不住了;给他玩具玩, 看见这个玩这个, 看见那个玩那个几乎每一样玩具都要摸过来, 但没有一样玩具认真玩, 孩子的注意力老是集中不起来……以上所说的这一问题其实也是大部分家长遇到的问题。本人在多年的学前教育中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认为要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就需要从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入手, 利用孩子各个年龄段的特点, 抓住机会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在孩子出生到上幼儿园也就3-4 年的时间, 在这一段时间内, 他们从襁褓中到牙牙学语, 从蹒跚学走路到上幼儿园这个过程中, 有许多是孩子没有见过和听过的新鲜事情, 在他们的眼中, 许多事物在吸引着他们的眼球, 引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 同时也引起了他们强烈的关注。因此我们只有在充分的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的基础上来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一、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孩子好奇心强的特点, 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通过我多年在学前教育中的观察与实践, 新鲜的、 富于运动的事物最能引起孩子的注意力。如会跳的青蛙, 会跑的小汽车, 会唱歌的布娃娃等。这些玩具大多数情况下都能调动孩子们强烈的好奇心, 我在上课时根据孩子们的这一特点, 在教室内摆上一些玩具, 让每个孩子只挑选一种玩具玩, 同时要求他们能说出玩具各个部位的名称, 如指着布娃娃让孩子说出布娃娃的手、 脚、腿、胳膊等身体的各个部位, 既让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又使孩子们在指认具体部位时注意力高度集中。这一方法对幼儿小班的孩子特别管用, 采取这种方式也最有效, 也最能培养孩子们的注意力。家长们为了培养孩子们的注意力, 可以带孩子去公园或是到野外, 让他们看一些从来没有看到过的花草及其他新鲜的事物, 耐心细致的给他们讲解, 利用他们的好奇心去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注意力。

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利用孩子们的兴趣去培养孩子们的注意力

我们成年人在做一件自己感兴趣的事时, 总是会很投入, 感觉时间过得飞快。 孩子们也一样, 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时, 也会专心致志, 有时会忘记周围的一切。如果这时候别人打扰或者让其中断, 往往会对他们造成一定的伤害, 个别孩子会兴意未尽, 可能会一反常态的哭闹, 这样做不但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 还不利于今后的学习。年轻老师在给孩子们上课时要特别留意这一点, 在他们专注于某一件事时, 不能去打扰他们。 如我在上幼儿大班的一节室外课时, 有两位孩子在一个蚂蚁洞前撒面包屑, 撒上一点被蚂蚁拖走了, 再撒上一点又被拖走了……他们玩是那么的专注, 以至于上课铃响了, 他们都没有听到。 这时我没有强求把他们叫回教室, 而是特意留他们在外面多玩了一会儿。 过了一会儿, 他们发现其他的同伴都不见了, 才意识到上课了, 急忙跑回了教室。 我望着他们俩问:“你们发现了什么呀?”其中一位孩子说:“老师, 我发现蚂蚁的力气好大, 那么大的一块面包, 被它拖走了, 真了不起。 ”另一位孩子说:“老师, 我发现蚂蚁在用头上的两对角在说话。 ”我惊呆了, 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 有了这样的发现是很了不起的, 比我上课教他们关于蚂蚁的歌谣好多了。孩子们对事物的兴趣越浓厚, 其注意力越集中, 家长们应培养孩子们广泛的兴趣爱好, 以此为媒介来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三、在游戏中培养孩子们的注意力

做游戏是孩子们最喜爱的事情, 在游戏中不但可以开发孩子们的智力, 还可以增强孩子们的注意力。 前人做过大量的实验表明, 孩子们在游戏活动中, 其注意力高度集中, 我们可以多开展一些游戏活动, 来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如可以让他们多到室外去做游戏, 丢沙包、捉迷藏、老鹰抓小鸡等, 孩子们在玩这些游戏时既锻炼了身体又使自己的注意力得到了高度集中。我们也可以在室内做这样的游戏, 找物品、贴鼻子等有趣味性的活动, 能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趣, 他们便集中注意力, 这样也使孩子们的意力得到了培养。

四、让孩子明确目的, 培养他们的注意力

孩子对所要完成的目标理解越深刻, 其为完成目标的欲望也就越强烈, 注意力也就越集中, 我们应该抓住这样的机会, 培养孩子们的注意力。如我在上课时经常经常会碰到个别孩子写字拖拖拉拉, 或在听故事时心不在焉, 这时我会许诺认真写字, 按时完成作业的同学会得到一颗小红花。 这时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集中精力的去认真的写字, 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在日常生活中, 家长也可以带着目的去训练孩子的注意力, 如问问孩子:“妈妈的手机到哪里去了”、“桌子上的玩具少了一件, 找找看在哪里? ”这样有目的地引导孩子们的注意力, 可以让他们养成围绕目的, 自觉养成集中注意力的习惯。

五、吩咐孩子做事情只说一遍, 能很好的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有部分老师或家长吩咐孩子完成某一件事时总是三番五次的去反复交代, 久而久之, 孩子便习惯一件事情要听好多遍才能领会它。这样孩子入学后听课也会心不在焉, 以为老师也会和家长一样, 对一个问题会重复的讲好多遍, 而事实却不是那样的, 这样给孩子的学习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所以给孩子吩咐事情只说一遍, 不要重复啰嗦, 也是培养孩子注意力的一种好方法。

总之, 培养孩子的注意力的方法有好多种, 其具体操作也不尽相同, 在学校老师应该努力去培养孩子们的注意力, 在家庭中家长应该配合老师有计划, 有目的的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只要这样努力去做了, 一定会取得成功的。

参考文献

如何教育叛逆期孩子 篇9

孩子叛逆的问题是很多家长都要面临的一个话题。孩子之所以会出现叛逆心理,这与家长的教育方式有关。如果孩子有叛逆的心理,家长可以试试以下的方法:

步骤/方法一是、家长和孩子缺乏沟通,孩子觉得父母不理解自己,父母则认为孩子变得越来越不听话,两代人的差距越来越大,慢慢地孩子变得反叛起来。二是、有些父母从小溺爱孩子,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不论什么事父母都随着孩子的性子来,导致孩子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认为大人听自己的是理所当然,父母稍稍提出一些孩子不乐意的要求,就会引来孩子的抵触。三是、有的父母常以专制的方法管教孩子,以命令的语气说话,要孩子顺从一切。个性较温和的孩子会顺服父母的权威。而个性较刚强的孩子,则会反叛。结果便形成叛逆行为。四是、观察沟通。就是观察孩子与自己的沟通方式,家长应该反思一下与孩子沟通是否有问题,很多时候,父母必须超脱自己的角色,从第三者的角度观察孩子叛逆的问题,并换位思考,做有限度的迁就。当孩子不听话与父母产生冲突时,父母应该提醒自己,保持冷静,并等待孩子冷静后,再进行沟通。五是、寻求意见。家长可以和自己的朋友多多交流经验,听听他们的意见,让自己的思想更开阔。最好跟孩子的老师多加强交流,了解孩子平时在学校的表现。六是、开放自我。我们看着是错误的行为,在孩子眼里也许是绝对的英雄行为,找出为什么,再采取迂回战术。父母发现孩子的兴趣会影响功课时,不要立即禁止,最好能多了解情况。如陪孩子去电子游戏中心,和孩子讨论他们的偶像,以此提醒什么是应该学的,什么是不应该学的。只有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相处得更融洽。当父母与孩子相处融洽了,孩子就不会反叛了。七是、不断试验。父母管教孩子,要时常改变方式,孩子小的时候,一般只是父母讲,孩子听。上了中学后,就应尝试双向沟通,也听听孩子的建议,让孩子也有发言权。一旦发现某一种方法行不通,就应随时改变方法,不断试验,直至发现有效的方法。

富裕家庭如何教育孩子 篇10

同一起跑线作为北京成立时间最早,自编教材最为完善,最专业的婴幼儿早教机构,在教育儿童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在特地整理后与家长分享,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们常说富不过三代,如果一代不如一代,肯定会富不过三代,而这其中,孩子的家庭教育是关键。”近日李天一涉嫌轮奸案件,引起了人们对富二代教育问题的广泛热议,在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也是代表们关注的话题。

有“忧民哥”之称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山纪念中学党委书记贺优琳对此表示,富二代教育问题主要存在于家庭教育方面,父母需做好表率。“不管是有钱人、没钱人,进学校享受的都是一种平等的教育,为什么相当部分孩子成功了,但有的成为了这种人?家庭教育是关键。”贺优琳说,父母要担当起教育子女的责任。更多代表认为,社会对富二代的问题不能一味围观,也应该承担起挽救的责任。

资深媒体人杨锦麟表示,在“中国式教育”下,“李某仅仅是典型,绝不是唯一。”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位老师,学校、社会亦是其师,一子肇事是家事亦是社会之事,不健康的围观难以挽救问题少年。

我国著名的教育专家、畅销书《孩子是父母的事业》作者张文质认为,随着社会发展,孩子的成长环境诱惑很大。在这种背景下,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可忽视,而现在的家长由于放太多时间在工作上,不能多跟孩子交流,家庭教育得不到重视。如果家长事业得意或处于高位时对家庭教育顾及不到,很可能造成更多的悲剧。李天一案,究竟给家庭教育敲响怎样的警钟?日渐富裕的中国家庭,尤其是独特的独生子女家庭结构,如何才能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

优越家庭条件却出“逆子”

作为歌唱家的后代,李天一有着不错的履历,从小学音乐,4岁便被选为中国幼儿申奥形象大使,10岁加入中国少年冰球队。他曾获奖无数,包括全国少儿钢琴比赛金奖及第八届北京钢琴艺术节优秀演奏奖等。

李双江从小就教儿子弹钢琴、学唱歌,李天一一路从国内名校读到国外私立高中,这样良好的家庭环境、教育背景,按常理说应该成就一代英才,但出乎意外的是,他不仅没有阔步前进,反而堕落了,最后走上了犯罪道路。

“家庭条件优越却出‘逆子’并不奇怪,‘问题孩子’是家庭教育失当、社会教育缺位的产物。“广州新穗工读学校教务处主任邱华对记者说。

位于海珠区,广州唯一的工读学校看起来与其他学校没有两样,然而这里有着一群家庭条件极好,却品德行为偏差、违法违纪,普通学校难教、家长难管的中学生。“出生于公务员或有较好社会地位家庭的孩子占了四分之一,富裕家庭的孩子几乎占了一半。”

据了解,入读新穗学校者,要么是偷窃、销赃、抢夺、诈骗、敲诈勒索者,要么是寻衅

滋事、持械斗殴甚至参与卖摇头丸者;要么是参与赌博,不听老师、家长教育者,要么是经常旷课、逃学、严重扰乱学校秩序者。据对上年入学以来学生进行的不完全统计,有逃学旷课行为的占91%、打架占63%、勒索占44%、偷窃占48%、打机成瘾占53%、赌博占17%、抢劫占9%、打骂师长占37%、发生性关系引起纠纷群殴占15%等。

在新穗学校,宋某的家庭条件非常令人羡慕,父母都是成功商人,有上亿资产,不仅在广州有公司,在云南和江西也有多家药厂。小学时他学习成绩优秀,并考上广州某重点中学。上初一时,母亲到云南发展事业,父亲在江西打拼,他在两名保姆的照顾下生活。然而令其父母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上初二时儿子居然参加盗窃犯罪团伙,为抢劫手机、金项链等物品竟不惜对人进行人身伤害。“他每月的零用钱都有好几万,抢来的东西都给了哥们,他参与抢劫仅仅是为了剌激。”邱华说。

14岁的陈某,父母均为大学教授,小时候由于父母一心忙事业,把他留在老家由爷爷、奶奶带大,陈某直到小学五年级才回到父母身边。隔代抚养溺爱、纵容,让他从小到大对谁都无所畏惧,并且想要什么必须得给,不给就会大打出手。他上小学时就打同学、老师,上初中后在一次父亲对其管教后晚上用刀砍伤熟睡的父亲。无奈之下家人只得送他到工读学校。

阿珩今年15岁,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母亲是某学院负责人,父母从小对他学习上要求非常高,学习成绩不好经常要受罚,叛逆期的他为此经常离家出走。他原就读于广州某中学,从前几年起与一帮社会青年混在一起,不仅旷课、打机,还因为打架和勒索等行为多次出入派出所。最后因吸食贩卖摇头丸等毒品而进入工读学校。

邱华告诉记者,以前进工读学校的孩子大多是父母文化程度不高,经济困难,没有能力教育孩子的家庭,但这几年来却出现了不少出生于有社会地位、经济富裕的家庭。

富裕家庭教育误区值得重视

有关调查显示,未成年人犯罪超过90%与家庭教育缺失有关。邱华认为,这些富裕家庭孩子出现问题要么是父母一心挣钱或忙于事业,要么就是只关心孩子的身体却忽视了心灵的关注。

对此,张文质说,孩子成长期缺少父母陪伴教育,隔代抚养出的问题最多,其实李天一特殊的成长环境就相当于隔代抚养。“十多岁的孩子易受种种原因诱导,以至步入歧途。特别是现在,多数父母都忙于奔波,不单是富二代、官二代,包括农村留守、在城市务工的青少年都缺少陪伴教育,在价值观、人格形成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偏差。”

他认为,对孩子最核心的教育是品格力、意志力、道德水准的教育。知识的教育重点在学校,但是品格、行为习惯、教养的教育在家庭。有些父母文化程度不高,但有最基本的价值观照样可以教育好孩子。而爷爷辈却由于进入衰老期而无力在这方面严格要求。

“一个人童年过得好不好,第一条标准就是,有没有跟父母住在一起。如果没有父母在身边,心灵的成长是不完整的。这样的一种影响,会延续一生。”张文质说。

在他看来,“富二代”的问题层出不穷与富豪父母们忙于商务、交际、应酬,没有时间

顾及孩子教育问题密切相关。通常情况下,金钱成了富豪父母们表示关爱的第一选择。从小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中长大,养成了“富二代”们“金钱能解决一切问题”的扭曲心态;养成金钱至上、权利至上的畸形观念。

没有父辈的言传身教,“富二代”大多不理解父辈创业时的艰难,再加上家庭教育只注重物质满足而忽视精神道德教育,使得他们大多无法继承父辈身上积极进取拼搏的精神,却养成挥霍无度、目空一切的态度,稍不注意就变成“公害”。

张文质认为,中国的富裕家庭越来越多,“富二代”家庭教育应引起高度重视。“‘富二代’频繁出现的社会问题,说明这一特定群体的家庭教育问题并不只是个别问题。它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威胁到这一特定群体的健康成长。”

家庭教育成才观走向误区

“如果不出事,从李天一取得的成绩来看,他是非常优秀的,李天一的成长能体现目前中国家长的成才观。很少有人把善良、正直、踏实、进取等品格当成培养孩子的目标,家长认为这些品质并不是孩子将来最核心的竞争资本。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最受欢迎的还是品格优秀的人。”张文质说。

2011年2月,李双江在一个访谈节目中聊到育儿经时说“你不能要求孩子什么都好”。他恐怕没有想到,孩子的那个“不好”更让他担忧而无力。在张文质看来,如果不重视孩子品德教育,你一生赚的钱,他只要在一件事情上就可以使你倾家荡产。你一生的功德,孩子会在一件事上让你斯文扫地。

“家长的人才观会影响孩子成长的价值取向。”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洪明说,重品德的家长可能会把家庭教育的重点放在培养孩子良好的日常行为和习惯上。但是,当下更多的是重视知识、开发智力的家长。

在他负责的一项调查中,家庭中家长与孩子谈话的主题,高达93.4%是“学习”;73%是“学校的事情”。也就是说,相当一部分家长把“家庭教育”理解为“家庭学习”,把围绕学校教育抓孩子的学习放在家庭教育和父母职责的首位。

洪明说,家庭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两个,一是为了让孩子在学业、职业上有所成就,掌握一定生存技能;二是培养孩子的生活观、人生观,教会孩子如何做人。而后者才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不能本末倒置。

张文质则表示,6岁之前的孩子,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健康人格,让孩子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诚实守信,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都要有责任感。

韩国教育部前部长、首尔大学教育专家文龙鳞教授在大量的研究和试验后,得出了“道德智能低下的孩子无法适应10年后的社会”的结论,他的忠告是:学做人是成才的第一课,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教会他们如何做人。

“但现在出版大量家教的书,都是指导教孩子如何成功,家长都被成功学的迷魂汤灌醉

了,品德教育严重缺失。”张文质坦言。确实,李天一案给我们敲响家庭教育的警钟。

-对话

著名教育家张文质:

“教育孩子一旦失败很难有办法弥补”

今天中国教育遇到了新的问题,中国的孩子正生活在前所未有的种种诱惑和痛苦之中,中国的父母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惶惶不安、充满忧虑。我国著名教育家、畅销书《孩子是父母的事业》、《父母改变孩子改变》作者张文质教授认为,家庭教育是教育中最核心的一个问题,但目前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以致“问题孩子”成困扰父母后半生的恶梦。

要把“陪伴孩子”当第一工作

南方日报: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人们的压力很大,往往是顾了事业就顾不了孩子。

张文质:很多父母都只是把精力放在关注家庭财富的积累、社会地位的提升上,对孩子具体的成长关注十分缺乏,尤其13岁前是成长关键期,特别缺乏细致的关注和引导。教育孩子一旦失败,你很难有办法弥补;过了孩子成长的关键期,你要再想对孩子教育有所作为,悔之已晚。

培养孩子,真的要像卡尔·威特说的那样,从孩子出生的第一天开始,持续地、耐心地做下去,不是说这样做就会有多大的回报,至少我们会少很多的遗憾和痛苦。

南方日报:你认为家庭教育最大的问题在哪里?

张文质:我们没有把“陪伴孩子”看成第一件工作,我们不是以家庭为主线,我们是以工作为主线,以父母个人的发展为中心。

有了孩子就要有强烈的责任感,把自己一生的一半交给孩子。台湾著名电影导演魏德胜,拍《海角七号》时30多岁,就表示不再花更多时间做电影了,他说准备当爸爸以后,要把梦想的一半交给孩子。当时我看到这段采访很感慨,我们很多父母都忘了这一点:我要我的一半交给孩子。

南方日报:你提出,下班的路,是回家的路;夜晚的时间,是家庭的时间。

张文质:是的,现在很多父母总是强调自己忙忽视孩子。难道有谁比奥巴马还忙吗?奥巴马女儿的家长会,都是他亲自去的。奥巴马感慨说:我非常珍惜跟女儿在一起的时光,再过几年,她就成人了,她就不会像今天这样跟我们在一块儿了。英国首相卡梅伦为了亲自送孩子上学,把内阁会议推迟十分钟。

南方日报:很多教育家都认为,孩子教育不好,出在整个家庭环境里。

张文质:孩子教育坏了,连改错的机会都没有。所以当你有孩子以后,你需要重新规划

你的生活。我们这个社会很喜欢热闹,很喜欢在一块。已经做父母了还经常把孩子放在家里,放在老人那边,自己放任地娱乐。我觉得这对孩子成长也是不利的。

家庭教育不能太功利

南方日报:现在父母也重视对孩子的培养,但出现了不少偏差。

张文质:大多数家长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孩子的学业上,忽视了他的品行教育、习惯教育、自信心培养,忽视对他与人相处、合作能力的教育。教育还是要从常识、常理、常规这些最基础的地方做起。

南方日报:在复杂的社会背景和教育的困境中,我们该怎么培养孩子?

张文质:我们要细致地引导孩子,逐渐地让他形成一个开阔的理解力、良好的行为习惯、热爱生命的意识,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素养。另外,怎么样让他活得更自信、更有乐趣、更有人生的梦想。我的教育理想就是培养正常的人、健康的人、有快乐体验的人,能从平凡人生中体验到满足感、快感与乐感的人。

南方日报:您认为家庭教育该有什么原则?

张文质:现在的家庭往往是两极,要么温和到溺爱,要么严格到粗暴。李双江的失败就是老来得子,眼窝变浅,心肠变柔软。家庭教育两条原则很重要,一是要严加管教,不能做的事一定不去做;二是管教还要温和。既温和又严格,严格是指原则,温和是指态度。一个有规则意识的孩子才能融入社会、适应社会,为这个社会所接纳,才有施展抱负的空间,才有成功的可能。

-周刊速评

“捧杀”“棒杀”孩子都须警醒

李天一案正在成为社会的焦点持续发酵,也成了“两会”代表关注的话题。这已是少年李天一第二度站在道德审判的囚笼,在上一轮全民审判中,不少媒体都在试图挖掘李双江“子不教父之过”的罪证,但收效甚微。新一轮审判已展开,卷土重来的声讨已弥漫网络和媒体。

然而让我吃惊的是,当我就李天一案访问教育家和少年犯罪问题专家时,他们都对李双江表示极度的同情,甚至张文质教授还给我发来信息让我报道此事要理性。因为社会环境的复杂,“男孩子难教”在转型期的中国已是社会普遍的问题,何况李双江老来得子属于隔代抚养,更容易造成教育不当。

李双江的溺爱无疑是“捧杀”孩子,不过也是他对复杂社会对孩子影响力的低估。在一次节目中,他还乐观地说,“孩子总归学不坏,因为我们所给他的东西都是正面的东西,但有时无止境地上网、玩电子游戏这不行。”然而当那些被“捧”上了天的孩子做出种种作奸犯科的悖拗之举时,我们又该报以怎样的心态?我们难道恨不得“棒杀”了之?是伸出一只包容的手,还是抛下一块石头?是将他关进没有希望的囚笼,抑或排挤出我们的社会?

我认为,一个理性的社会,对任何孩子都不能“棒”杀。虽然他是富二代,但本质上还是年轻人。“年轻犯错误上帝都会原谅”,社会如果把对富人的仇恨都发泄到犯了错的富二代身上,这个人真的就被彻底毁了。

我们知道教育需要三方面的共同努力:社会、学校和家庭。如果社会风气就是以物质来衡定社会地位,那就别奢望孩子有洁净灵魂;如果学校无法给孩子提供一方净土,社会空气中遍布腐蚀性粒子,那就别奢求温室的花朵均不病变。如果他的家庭教育失败了,我们动不动就将犯了错的未成年人送进劳教所,出来他们变本加厉结伙犯科,那更应该反思的是我们而不是孩子。

虽然这次李天一触犯法律该得到应有惩罚,但上一次的道德审判把他送进劳教所,除了让一部分人泄愤之外,得到多少的正能量?既不能让其他“富二代”防微杜渐,也未必能给更多90后启示,更别说给李天一这样的未成年人指明一条未来之路。

少年问题研究专家、广州新穗学校教务处主任邱华说,上次打人的李天一应该进工读学校。学校老师教育问题孩子的方法和警察对少管所少年犯的管教是不同的。工读学校,立足于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该校“二进宫”的学生非常少。他说,北京海淀的工读学校转化“问题”孩子很成功,以前曾以这个学校素材为题材拍摄了一部非常有影响的电影《寻找回来的世界》。

当然我们不能说李天一被收容教养一年,偏重的惩罚是其重新犯罪的推手。但当前的收容教养制度确实有待改进,是大家的共识。孩子心智不成熟,在成长的路上不可能不犯错。

作为社会在道德审判之前应该理性,而作为围观者,我们不该拿嘲讽的目光去审视教子失败的李双江夫妇,也不要幸灾乐祸于一个“星二代”的沉沦,而应该从李天一轮奸案得到警示、汲取教训,引导教育更多孩子健康成长。

同一起跑线学重点小学考前思维特训班招生简章中国儿童教育精品教材奖

最有前途的学前教育机构

中国儿童教学突出成就奖

中国十大品牌学前机构奖

“优秀”是一种习惯,要从小培养。《同一起跑线》教育集合了常教中科心理研究所精准培育和国家十二五教师科研基金会重点子课题共同编辑了学前精品教学

和学前逻辑思维训练的精品课程。专门为名牌小学输送人才。《同一起跑线》的“灵思儿童思维训练学前班”在北京幼教机构中,连创北京市、区重点小学的最

高录取百分比。2009、2010、2011连年重点小学实验班的考试中灵思学员90%学员考入重点小学。在2011年的育民小学超常班的考试中,有24人从近2000名参加

上一篇:控辍保学工作制度下一篇:春-描写春天的作文600字 初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