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诗》优秀教案(共8篇)
《外国诗》优秀教案 篇1
《外国诗两首》优秀教案
【教学内容】
本课在第14~17页。前首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诗作,通过倾听炎热夏天蝈蝈的乐章和寂寞冬天蛐蛐的歌儿,领悟生命的热情,感慨“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后首是俄罗斯田园诗人叶赛宁的诗作,描摹了静谧夜晚的美景,诗中透出清凉祥和之感,让人产生无限遐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 学习静谧、遐想、喧响等生字词,读准字音,理解含义。
⑵ 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⑶ 在外国诗学习中,回顾前几课学习的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再次领会它们让诗产生美感的作用。
⑷ 能说出诗人选取代表性季节和选取小生命(蝈蝈、蛐蛐)进行创作的意图,理解诗人为什么发出“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感叹。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夜》中诗歌意象的逐层勾勒,体会诗人静谧的感情。
⑸ 能说出两首诗风格的不同,体会自然的多面(生命的跳动和静谧祥和)。
2、过程与方法:
⑴ 通过多种形式、多遍的朗读,整体感悟诗歌。
⑵ 教师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如把自己想象成蝈蝈、蛐蛐,体会诗中的感情。
⑶ 教师引导学生大胆拆分诗歌,重组意象,体会《夜》中静谧。
⑷ 找出英文原文比照,比较外国诗作的多种译法;多角度读诗,比较中外诗歌意象的不同。
⑸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诗歌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 体会大自然的多面及其生生不息的美好。
⑵ 培养学生多读诗、爱诗。
⑶ 培养学生自己主动找诗读,善于收集同类主题的诗作。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1、重点:
⑴ 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感情。
⑵ 掌握诗人通过以静写动抒发感情,感慨“大地的诗歌不会死亡”的创作手法。
⑶ 能说出诗人选取代表性季节和选取小生命(蝈蝈、蛐蛐)进行创作的意图,理解盛夏的蝈蝈和冬天的蛐蛐是怎样联系起来的,理解诗人为什么发出“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感叹。
⑷ 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夜》中诗歌意象的逐层勾勒,体会诗人静谧的感情。
2、难点:
⑴ 以静写动的手法及其前后两幅画面的叠印。
⑵ 两首外国诗风格比较。
3、教学突破:
⑴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亲近自然,想象自己为小昆虫。
⑵ 引导学生学会拆分诗歌,把握诗歌意象。
⑶ 寻找英文诗原文,了解外国诗的多种译法。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⑴ 第一课时前,能够有感情的朗读本诗,能够读准字音、停顿。或者准备好教材配套朗读带,有条件的还可以准备多种背景音乐。根据学生情况,布置相应的预习作业。
⑵ 第二课时前,查找英文原版诗歌及郭沫若的《静夜》。
2、学生准备:
⑴ 第一课时前,分工找蝈蝈、蛐蛐的资料,找诗人、诗作的资料,找背景音乐。进行朗读,理清诗作中的字词,读通全诗,能够做到读准字音和停顿。在朗读过程中不理解的地方用笔标示出来。
⑵ 第二课时前,查找英文原版诗歌及郭沫若的《静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
流程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1、用旧有知识引出新课,学习外国诗。播放背景音乐,配乐朗诵《蝈蝈与蛐蛐》。
2、学生多种形式读诗,让学生整体感悟诗歌。问语文水平不同的学生在诗中是否有最喜爱的诗句。
3、再读,此时分段读,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为什么要如此分段读。理清诗作的结构。
4、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夏天蝈蝈的声音,能理解济慈以静写动的手法。
5、用同样的思路,指导学生集体学习诗歌的第二段,引导学生去理解两段之间是如何联系起来。
6、再读,此时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如何理解济慈的感叹。 1、仔细聆听教师的范读,能够在音乐中感受诗作的抑扬顿挫,诗人的感情。 在听的过程中,能够纠正自己的读音,标示停顿。
2、学生多种形式读诗,整体感悟诗歌,划出印象深刻的`句子。
3、带着问题分段读,思考两段描绘的东西有什么不同。
4、根据教师的提示,能够独立地发现诗歌的以静写动。
5、与同学合作,学习《蝈蝈与蛐蛐》的第二段,理解蝈蝈与蛐蛐形象的叠印。
6、有感情地朗读诗作,体会诗歌感情。 一、教师范读、学生自读。整体感悟诗歌 1、回顾中国诗歌的学习,引出外国诗歌的学习。简要介绍两位诗人生平情况及其诗歌流派。
2、播放音乐,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提醒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情况做标示。
3、让学生在自己找的背景音乐下以多种形式朗读,如一人读,其他人听。
4、问语文水平不同的学生,整体读诗的感受,不要求说得很好。 1、回忆中国诗歌的学习情况,说说学习体会。在介绍外国诗人时,可结合自己的材料进行补充,也可以询问自己希望了解的信息。
2、仔细听教师的范读,纠正字音和停顿,并标示出自己不懂或者需要注意
的地方。
3、多种形式朗读,体会诗的感情基调,划出自己比较喜爱或有疑问的诗句。
4、语文水平不同的学生讲讲自己的感受。 二、分段读,分析诗作 1、让学生分段读,并让学生思考诗中的两段描绘的事物有什么不同。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夏天蝈蝈的声音是怎样的。让学生想象如果自己是这首诗中的蝈蝈,鸣叫时心情是怎样的?教学生抓住诗中的关键词从中体会,如:昏晕、声音飘荡、喜悦、舒适等。
3、设问:蝈蝈的乐音为什么在夏天那么突出?
4、总结刚才的读诗思路,让学生分成两大组互问、自学第二段。设问:两段是如何联系起来的? 1、带着问题朗读诗歌。
2、把准备的关于蝈蝈的材料介绍给其他同学。学会抓住诗中的动词来体会诗人对蝈蝈鸣叫的感情。
3、抓住夏天骄阳,其他鸟儿的昏晕去理解以静写动的创作手法。
4、想想刚才是通过抓诗中动词、形容词来体会诗的感情的,然后合作讨论,学习第二段。理解蝈蝈与蛐蛐乐音的叠印。 三、师生共读,体会诗情 1、再次配乐范读。
2、让学生读整首诗,思考存在疑惑的那句“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意
思。
3、通过板书,让学生联想蝈蝈、蛐蛐与大地的关系以及蝈蝈的乐章和诗歌的关系。通过回顾前几次课学习的拟人手法,再次体会蝈蝈的歌唱。
4、继续让学生思考为什么选取了夏和冬来写。
5、读全诗,再次结合诗人生平,理解诗人的创作思想:“诗应该给人以安慰,并提高他的思想”,鼓舞人们乐观地对待生活。布置课后作业。
6、师生再次小结如何学习诗歌:抓关键词语、感情词、动词去理解,一段一段
体会。 1、认真听,体会读诗的抑扬顿挫。
2、思考存在疑惑的那句“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意思。
3、回答:蝈蝈、蛐蛐是大地生命的一员,蝈蝈、蛐蛐的呜叫也就是大地的歌
声,是生命热情的体现。
4、联系夏天和冬天的气候来回答问题。
5、有感情地朗读诗作,并记录课后作业。
6、师生再次小结如何学习诗歌:抓关键词语、感情词、动词去理解,一段一段
体会。
第二课时
教学
流程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1、这一课都是关于大自然的诗作,由此导出第二首诗的学习。
2、让学生自由想象当自己想到夜时,头脑中会出现什么景象?使其与诗人笔下意象对比,由此学诗。
3、从对诗中动词、形容词的挖掘和诗人生平介绍两个角度,对比学习两首诗的不同风格。
4、对比学习不同译诗的风格。
5、对比学习英文原文诗与译诗的差异。 1、学生多读,是学诗的第一步。
2、大胆想象,当想到夜时,自己头脑中会出现什么景象?
3、学会从诗本身和诗人的生平介绍来对比学习诗歌风格的差异。
4、再朗读课文《蝈蝈与蛐蛐》和课后的《蝈蝈与蟋蟀》,体会不同译诗给人的不周感受。
5、大声朗读英文诗《OntheGmsshopperandtleCdcke》,感受英文诗与中文译诗的差异。
一、拆分、联想法学诗
1、这一课都是关于大自然的诗作,由此导出第二首诗的学习。
2、围绕此诗的标题,问学生看到“夜”这个词,联想到什么?头脑中会出现什么样的景、物、人?
3、学生分小组配乐朗读,就朗读作简洁、恰当的点评。
4、让学生找诗中出现的名词(植物、动物、景物等),同时思考诗人怎么排列组合这些想到、看到的物,使其成为 一首诗的?
5、再读《夜》。让学生给景物连线,呈现景物转换图,提问学生这些景物给人的感觉。可提示学生从形容词找问题的答案。 1、多读,是学诗的第一步。
2、不同语文水平的学生回答由“夜”想到的种种。
3、配乐分小组有感情地朗读诗作。
4、找诗中出现的名词(植物、动物、景物等)。
5、带着问题再读《夜》,并通过给景物连线,弄清诗人的情感思路,回答这些景物给人的感觉。
二、对比学习。拓展学诗
1、让学生通过比较前后两首诗的形容词、动词,体会前后两首诗的诗风。
2、两首诗描写的是大自然声音的两面,而如果同是描写自然的“夜”,之间会有什么不同呢?对比《夜》与《静夜》诗中出现的物象有何不同 ?再从诗中出现形容词的不同理解两首诗的区别。(多读)
3、从诗人生平比较看其诗风格差异。 1、回答:前首诗是热情,体现的是大自然动的一面,后者是大自然静谧的一面。
2、回答:《静夜》更多的是从写虚角度来描绘夜,《夜》更多的从声音──静谧角度突出夜的特点。
3、可以通过听教师讲,也可以通过自己找的资料自己总结,答案不限。
三、拓展学习,丰富对诗的认识
1、组织学生通过阅读来对比课后诗《蝈蝈与蟋蟀》和课文《蝈蝈与蛐蛐》,从读中获取感性认识。
2、回顾以往学过的关于诗体的知识,接触译诗的不同风格。
3、找出英文原版诗,进行朗读。尝试让学生翻译,可以是小组合作翻译。 1、多种形式的读这两首诗,在读中获得感性认识,体会译诗的不同。
2、不要求具体答案,只要能有所接触、有所体会就行。
3、朗读英文原版诗,感受英文的音韵,尝试翻译,可以小组合作。
【本课总结】
本诗是自读课文,与此单元其他诗歌不同,是来自国外的诗歌。此两首外国诗都是描写大自然,但是表现的却是大自然的不同方面。《蝈蝈与蛐蛐》较后首诗稍难理解些,这包括蝈蝈、蛐蛐意象是如何叠加,使之融为一个整体的;蝈蝈、蛐蛐唱歌的意象与大地诗歌之间的联系;“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与诗人创作思想的关系等。第二首诗中夜的静谧是需要从字里行间细细品味的,诗中意象也需要结合个人想象慢慢琢磨才能有所领悟。
【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学诗,首先就需要多读,只有在读中才能真切感受到诗的音韵美、节奏美、意象美。作为自读课文,其与精读课文相比,教师重点分析的内容可以少些,重要的是拓展学生对此单元学习内容的认识,打开学诗、读诗的思路。因而,此篇课文的重点放在比较读诗上,包括两首诗情感的对比,看大自然的多面性;包括描述同一种大自然现象──夜,却也有不同写法;包括译诗不同风格的对比;包括英文原版诗歌与译诗的对比等等,增加对诗多样表现手法的认识,是这篇课文的特色之一。在这一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多说,不管说得怎么样,只要学生有所体会,就能不同程度达到要求。
《蝈蝈与蛐蛐》原文
The Grasshopper and the Cricket
John Keats
The poetry of earth is never dead.
When all the birds are faint with the hot sun
And hide in cooling trees, a voice will run
From hedge to hedge about the new?mown mead
That is the Grasshopper’s. He takes the lead
In summer luxury; he has never done
With his delights, for when tired out with fun
He rests at ease beneath some pleasant weed.
The poetry of earth is ceasing never.
On a lone winter evening, when the frost
Has wrought a silence, from the stove there shrills
The cricket’s song, in warmth increasing ever,
And seems to one in drowsiness half lost,
The grasshopper’s among some grassy hills.
诗歌对比:
静夜
郭沫若
月光淡淡
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白云团团,
漏出了几点疏星。
天河何处?
远远的海雾模糊。
怕会有鲛人在岸,
对月流珠?
【练习设计】
1、请同学介绍济慈和叶赛宁,并说说他们所代表的诗歌流派的风格。
2、在《蝈蝈与蛐蛐》中,诗人把蝈蝈和蛐蛐发出的声音比作什么?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外国诗》优秀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把握送别诗的特点, 提高古诗鉴赏能力。
2.体会诗的感情, 分析诗的技巧。
教学重点:
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和诗所用的表达技巧
教学设想:
首先, 以导学案的形式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送别诗, 这样既可以复习默写, 又为下一步的讲解做好准备。然后, 通过这些名篇名句让学生们分析体会送别诗中常见的意象、情感及写作手法, 从而学习鉴赏送别诗。最后, 结合典型例子进行训练, 从而提升学生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学案 (划线处为填空题, 学生先填空, 然后通过这些送别诗找出体会送别诗的常见的意象、情感及写作手法。)
温故知新
1.白居易《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 (意象:秋;情感:伤感;手法:渲染)
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 (意象:月;情感:惨;手法:融情于景)
2.柳永《雨霖铃》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
(意象:寒蝉、长亭、都门、帐、暮霭、清秋、残月;情感:惜别之情;手法:渲染、白描、虚实相生、情与景会)
3.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 唯在别也。”
4.李颀《送魏万之京》
朝闻游子唱离歌, 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 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 御衣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 空令岁月易蹉跎。
劝勉友人。
5.李白《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 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依依惜别之情:感情真挚热诚而又豁达乐观, 虽感伤别离, 却不使人灰心、颓废。
情景交融。
6.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一洗悲酸之态, 意境开阔, 音调爽朗, 独标高格。
7.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情感:想象友人别后的怅惘、孤寂、落寞。
8.李白《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 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写出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 诗以浓重的怀念与惜别之情结尾, 言有尽而情无穷。
自己送自己。
9.高适《别董大》
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已, 天下谁人不识君。
情感:宽慰。
10.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借景写情。
11.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邑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情感:劝慰中带难分难舍。
1 2.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情感:表诗人志节。
1 3. 李白《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情感:歌颂友谊。
14.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拟人。明月有了人性, 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 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 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 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候, 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杨花”漂泊无定, 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即杜鹃, 在我国古典诗词中, 它总悲哀凄惨地啼叫着。因此, 可以说, 诗中开头一句的写景, 不着悲痛之语, 而悲痛之意自现。
15.李叔同:《送别》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 海之角, 知交半零落。一杯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16.《送别诗》[隋]无名氏
杨柳青青著地垂, 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 借问行人归不归。
17.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 曲折地表达对友人的眷恋。
二.结合导学案总结
(一) 常见意象
默写完这些送别诗名句以后, 可以发现送别诗的常见意象有哪些? (学生们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
小结:
1. 送别地点:长亭、谢亭、灞陵亭、客舍、西楼、南浦、歧路旁、津渡口、或都门外。
教师解释:长亭:古代路旁都置有亭子, 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十里一长亭, 五里一短亭。“长亭”于是成为一个蕴涵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
谢亭:又名谢公亭, 在宣城北面, 是南齐诗人谢眺任宣城太守时所建, 他曾在此送别朋友范云, 后来谢亭就成了宣城的送别之地;
灞陵亭:在长安东南三十里处, 那里原有一条灞水, 又因汉文帝葬在那里, 遂称灞陵, 唐代时人们送朋友出长安, 常在那里分手;
南浦: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 屈原“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在《别赋》中说:“送君南浦, 伤如之何。”此后人们便用“南浦”作为送别诗的意象。
2. 时间:夕阳、日暮。
许多诗人喜欢把离别与夕阳、日暮联系在一起, 表达浓浓的离情, 这是因为忧伤的情感和苍茫的暮色相协调, 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来说, 暮色渐起渐至苍茫, 最能勾起他们的离情别绪, 正如孟浩然在《宿建德江》中所说的“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3. 季节:秋。
“自古逢秋悲寂寥” (刘禹锡《秋词二首》) , 古人在对秋景的注视中感觉到时光的流逝, 感受到人生的短暂和易老, “秋”能使志士失志, 对现实失望, 对前途悲观。遇秋而愁已成为古代文人的一种普遍文化心理。像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 (《登高》) , 抒发了自己的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秋代表了萧条凄清, 代表了寂寞抑郁, 是送别诗中惯用的意象。
4. 意象:
酒、斑马、晚风、古道、芳 (春) 草、弱柳、杨柳、杨花或柳絮、残笛、寒蝉、烟波、水、浮云。
古人离别多设宴饯行, “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 (杨载《诗法家数》) , 故许多离别诗, 都飘散着酽酽的酒香, 酒里充盈着亲情、友情、故园之情、感时之情。折柳是送别的习俗。无边的芳草恰可比喻远行人的满怀愁绪。寄托了送别友人的深情厚意。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远还生。”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 来比喻离别的愁绪。以水 (连绵不断) 为意象表达送别之情的也不少。
(二) 表达感情
再看看我们学过的送别诗一般表达怎样的感情?
(引导学生分析这些送别诗表达的情感)
“悲欢离合”, 乃古往今来、大千世界的永恒主题。“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对分离的凄迷;“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是对朋友的劝慰;“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是对友情的珍重;“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是对别离的伤感;“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是对别离的眷恋……
小结:对友人的留恋、关怀, 对友人的宽慰, 对友人的思念, 表达自己的志节, 依依不舍, 分别后自己的孤寂、惆怅、落寞等等。
(三) 鉴赏方法:
这些诗在写法有什么共同特点, 你们能说出来吗?
析例:《谢亭送别》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 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 满天风雨下西楼。
析: (1) 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表达了缠绵的离愁, 突出别后的怅惘、孤寂与落寞。
(2) 作者是怎样表达离愁别绪的?
“劳歌一曲解行舟”, “劳歌”, 本指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 后成为送别的代称。点明送别。
“红叶青山水急流”, 画面感强, 色彩明丽, 洒脱飞动。这一句看似与离别不协调, 实际上是反衬。景色越美, 越显欢聚的可恋, 别离的难堪。
“日暮酒醒人已土远, 满于风雨下西楼”, 一来写友人已远去, 诗人谢亭暂憩, 不觉已是黄昏。二来写酒醒有特别之处。大多数写送别都直接借酒写意, 将离愁别绪淋漓尽致地表现于分别之时。而此诗却却写别后的感受。酒醒之后, 独留谢亭, 友人已去, 天空暮色苍茫, 满楼风雨凄迷, 一腔孤寂。三来极写景物的凄黯迷茫, 寓情于景, 以景结情。
《外国诗辞典》序 篇3
我们认为,作为一部专业性辞典《外国诗辞典》,它和一般文学辞典的不同之处应该是:尽可能全面、系统地介绍中国以外的世界诗歌文化过去和现在不断积累起来的、本领域知识中读者最需要掌握的重要和精粹部分,以详尽的但经过严格选择的词条,通过尽可能简明扼要的释文,将人类诗歌文化广泛的、丰富多彩的现象,经过浓缩提供给读者,为读者在工作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供尽可能准确的答案或可靠的线索。我们的愿望是使它成为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要,成为具有一定价值的咨询工具书,不但适用于诗歌创作者、文学和诗歌研究者,也适用于文学和诗歌爱好者。
我们认为,我们的设想应该首先体现在这部辞典内容的广泛性、它的收录范围上。它应该包括诗人、名著名篇、重要事件、重要出版物,诗歌团体、流派、诗歌奖等,尽力做到不遗漏、不重复。从地域上说,它的覆盖面应该遍及中国以外所有地区。我们唯一的取舍标准是:凡属有价值、有意义的诗歌文化现象都应该收录。不论大国、小国,不论其诗歌文化积累情况有多大不同,它们都曾经和正在以各自的独特成就丰富了人类精神宝库,因而都应该受到重视,不应该以这个国家的情况要求另一个国家。从语种上说,不应该只注意英、法、西等大语种,而忽视其它语种。我们还注意到对世界各地华文诗歌的介绍。我们认为,各国华籍、华裔诗人用华文创作的华语文学应该和诸如英国以外的英语文学、法国以外的法语文学、西班牙以外的西语文学那样受到同等重视,虽然目前在某些国家和地区它还处于开创阶段。随着中国的现代化、中国国力的增强和中国文化的飞速发达,世界华文文学地位的日益提高是完全可以预期的。我们还认为,不能以世界性大诗人为标准要求所有的诗人,凡是在各国家和地区得到承认、有一定影响和成就的诗人都应该收录,事实上我们需要了解的往往不只是人所共知的大诗人。人类某一历史时期诗歌文化全貌也不可能由某一位诗人来代表,虽然他的成就显示了诗歌史上某一时期的高峰。我们的认识基点是:世界诗歌所体现的首先是全人类对诗的本性和素质的共同认识,共同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诗的把握并通过诗的艺术创造实现的、对现实认识的深化和人自身品格的提高,达到推进现实发展的共同愿望。其次是由于各自不同的现实社会和精神生活发展历程形成的、不同的现实和爱美经验形成的不同的把握现实生活中的诗,并加以艺术创造的特长。世界性是实质性的,地域性是派生性的,因此,以某个地域为中心或以某个语种文化为中心都是不可取的,非科学的。
这部辞典的辞条以诗人为主,我们认为这是必要的。离开诗歌文化的直接创造者,就很难具体、深入了解丰富多彩的诗歌文化现象。其他辞条也同样与诗人密切关连,名著名篇是诗人写出来的,诗歌史上旳大小事项都与诗人有关。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不把这部辞典编撰成单调的诗人人名录,我们希望它能成为或接近于成为一部“横向”的诗歌史,世界诗歌文化发展进程中的丰富成果和经验在这里应该从众多角度得到反映。在辞条设置上,我们遵循的主要是这些原则。
在详尽程度上,我们既重视古代诗歌,也重视现当代诗歌。古代诗歌有过光辉的成就,上世纪后半叶以来的现代诗歌的发展更加引起我们的注意。在时限上我们尽可能延伸到当代,当今人类文明发展的速度是这样快,诗歌领域的新思潮、新流派不断出现,一部鲜为人知的作品很可能突然震动世界,一个默默无闻的诗人很可能一下子誉滿全球。我们的愿望是尽可能迅速地反映新的现实和现实提出的新的问题,不致于让人觉得这是五年、十年前出版的过时的出版物。我们对东方(阿拉伯世界、印度、南亚次大陆、日本、朝鲜、东南亚各国)给予更多的注意,我们在文化上和他们有着不同程度的亲缘关系,而我们对他们却往往了解不够。我们对拉丁美洲、非洲、大洋洲也同样给予较多的注意,上世纪以来他们的崛起给予我们的启示和鼓舞是十分可珍贵的,我们不应该对他们依旧生疏。
我们也希望这部辞典能够达到比较符合要求的学术水平。它不应该让人觉得虽然也还算提供了一些资料,但似乎仍然不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和学习伴侶。这里首先牵涉到的当然是我们的学力、工作态度和方法、工作条件问题。学力不可强求,工作态度和方法却应该从严要求,工作条件应该努力去创造。一部辞典的学术水平主要指内容的科学性,作为专业性诗歌辞典,应该对诗歌文化現象所显示的历史内容和文化素质作出客观的反映,而不应该仅仅冷漠地、流水账式地抄录人物履历表、年代记、图书目录;避免匆忙地以赶浪头的方式对两种以上不同观点产生以及对人和事的不同评价作所谓的“表态”;对争论中的、未有定论、定评的人和事和与其相关联的正、反面问题要尽可能公正地、冷静地作无偏见的介绍,在引用权威性评论的同时,也应相信读者能够作出自己的判断。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提供可靠和有用的资料和信息,我们不可能像写诗歌史、诗歌评论那样地写词条释文。
我们认为,重视科学性和重视可读性并不矛盾。在要求表达的明白准确,避免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同时,应该注意避免行文的枯燥干涩。辞典的词条释文有它自己的文体,发表议论和进行想象式的描写都是不可取的。我们注意到了避免用大同小异的陈辞滥调作过分的赞许,也避免用苛刻的语言作过分的挑剔。
好的愿望的实现必须经过努力,努力的效果决定于我们的能力。我们知道,我们编纂的这部辞典不可能没有缺点和错误,使我们安心的是我们曾经作出了真诚的努力,因此它可能多少接近我们的愿望,我们希望它能在大家的帮助下逐渐达到完善。
1992年3月
这是燕郊为安徽文艺出版社《诗歌大辞典》(罗洛主编,他主编《外国卷》部份)中《外国卷》所作的序言。从1988年底开始组稿,集四十多位专家,撰写辞条约两百万字,于1992年交齐稿。1994年该社作最后校对,并称已列入省“八五”出版计划,但迄未出版。
在陈稿中发现他的“序”,为他当时的一片苦心和期望,也为凝聚了众多专家的辛勤劳动而遭遇如此,深感遗憾!年前,我曾经多次和该社领导、编辑联系,据对方称:事隔多年,原件已难追寻,无法退稿,云云。
《外国诗两首》教案 篇4
知识目标
1.了解济慈和叶赛宁及其田园诗的特点。
2.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的构思艺术。
能力目标
1.诵读体会诗歌的情景、意蕴和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主旨。
2.揣摩精美语句,领悟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
3.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学习诗歌,培养学生自学诗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察诗人对自然的感应,深入理解生命底蕴,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反复诵读,在诵读中用心领悟田园诗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
突破方法: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蝈蝈与蛐蛐》,在反复诵读中引导学生学习抓住诗歌意象并激发学生的想像和联想来赏析诗歌画面,体会诗人情感。
难点?自学《夜》。
突破方法:教师引领学生学习《蝈蝈与蛐蛐》,时刻提醒并总结诗歌鉴赏的方法。然后,指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自学《夜》,也可以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由选择自主阅读。目的是利用好自读课,让学生自主阅读,充分体验各种自学方式所带来的阅读快乐。
教学方法
1.诵读感悟法: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诗歌,把握诗歌主旨及诗人的情感意蕴。
2.小组学习法:采用小组 合作探究的方式,自学《夜》。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在这个单元学习中我们一起赏过了雪,听过了雨,看过了星,今天我们要来一个垄上行,到田园中去走走。复习田园诗的知识(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多以农村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提示学生背诵《过故人庄》《饮酒》《归园田居》等田园诗,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
设计(二)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当我们将身心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时,她会以博大的胸怀赋予我们灵感与力量。英国诗人 济慈的《蝈蝈与蛐蛐》和俄罗斯诗人叶赛宁的《夜》,就是他们用身心和自然熔铸而成的美的赞歌。
二、研读赏析《蝈蝈与蛐蛐》
1.济慈简介。(见“资料链接”)
2.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在课文里标记出节奏、重音与情感。师生交流朗读体验,选取自己最喜欢、最拿手的片段作朗诵示范。如开头要读得缓慢深情,“那就是蝈蝈的乐音啊”,感叹句要语调上扬感情强烈,“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反复出现,可以读得快读得高些,结尾句里“鸣叫”要读得悠长些。
分小组朗读比赛,调动学生的情绪。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个性。比如:男同学读这诗就可以读得激情满怀,女同学则可 以读得深情款款。
3.初步理解诗的内容与结构,试给诗歌加一个副标题。
给诗歌添加一个恰当的副标题,如同《雨说》一样。拟题如“写给大地的赞歌”“歌咏大自然”“四季的歌”等,都表达出诗歌的主旨。
4.感受画面。老师朗读诗歌,请学生闭上眼睛想像 ,从这首优美的诗歌里,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结合具体词句,用散文的笔法描述出来。(多媒体出示:读了……,我仿佛看到……)?
提示:“盛夏的豪华”让我仿佛看到夏日午后的阳光透过密密的枝叶,撒在林间草地上的点点碎碎的笑容。
“飘荡”和“沉醉”让我仿佛看到静寂的树林里,蝈蝈开始吹响号角,奏起欢快而喜悦的节奏。
“在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一片宁静”让我仿佛看到大雪纷飞的夜晚,屋外寒风呼啸,万籁俱寂,屋内温暖如春,安详静谧。玻璃窗上水汽弥漫,作者拥着火炉,昏昏欲睡,朦胧中听到蛐蛐的歌唱,以为又回到了夏天。
5.激发想像,拓展空间:诗人只选取两种景物来写,也只写了冬夏两幅画面。但诗歌带给我们的感受绝不仅仅是这些。“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从这首优美的诗歌里,你还能想 像到哪些画面?请用优美的诗句,诗意表达。(多媒体出示:读这首诗,我还能看到……)
鼓励学生积极想像,示例:读这首诗,我还能看到春天树林间的百鸟千啭。
读这首诗, 我还能看到秋天南飞时叫声连连的大雁。
读这首诗,我还能看到冬去春来,冰雪融化时的流水潺潺。
读这首诗,我还能看到山崖上一粒松树的种子在悄悄地发芽。
6.探究领悟:由上一环节的诗意表达,教师自然过渡,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短小但内涵丰富、风格大气的特点。
诗歌通过联想将两个画面叠印在了一起,诗人只选取两种景物来写,但留给读者更多想像空间,大自然的歌手还有很多,大地歌声不断,以少胜多。通过引发读者的想像,丰富诗歌的内涵。美好的诗歌是动人心弦的,因为它是生命的歌吟。诗人把蝈蝈和蛐蛐当做大自然的歌手,把它们的鸣唱当做大自然的诗歌,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生机勃勃,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 爱和由衷的赞美。
7.教师小结:抓住诗中意象,可以体会诗歌的情感;放飞想像力,可以感受诗歌的美丽。《蝈蝈与蛐蛐》这首诗选取了具有生命活力的蝈蝈和蛐蛐作为代表,表现了大自然四季“歌声”不断的特点,构思巧妙、意境精美。这可算是诗人济慈对大自然的敏锐的心灵感应吧。我们也可以深深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的赞美。
学生美读诗歌,放飞心灵,感受济慈如月光般清丽恬静的诗风。配乐舒伯特《小夜曲》。
三、诗歌创作——为大自然写首歌
1.寻找动听的歌声。
大自然的歌声还有哪些?鼓励学生进行丰富的联想:如蝉的叫声,池塘里青蛙的“呱 ——呱——”声,树林里的鸟叫声,冰雪覆盖下的流水声,深夜里传来狼的嚎叫声,乌云深处传来奔雷的轰鸣声等。
2.感受大自然的生机。
教师示范:大自然的活力表现在——春天破土的嫩芽。
学生自由想像,如:冬天常绿的青松,雪地吐露芬芳的腊梅,年年南来北往的大雁等。
3.学生模仿课文自己吟诵一节,课堂朗读交流。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大胆交流。
教师可示范,如:大自然的画卷呀,从来都不会单调。当所有的树因寒风的袭击而枯黄,点缀在这枯黄的世界中就有一团青绿,那就是松树的挺拔风姿啊!
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当所有的花朵在冰雪中消失,隐藏在某个角落就有一种芳香,在空气中飘荡,那就是寒梅的芬芳啊!……
四、指导自读《夜》
四人小组合作共同学习《夜》,具体方法:
1.小组成员共同完成“ 读一读”部分,“写一写”和“画一画”部分自由选择独立完成。
2.展示学习成果,体验成功感受。请各个小组课堂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师生自由点评。在自学和点评的过程里,教师只起 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要让学生感到自主学习的快乐,评价时多关注学生的优点,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五、课堂小结
教师:面对大自然,诗人总有唱不完的歌。即使是极为平常的昆虫叫声,在诗人笔下也会变得情味浓郁,富有内涵;即使是极为平常的夜景,在诗人笔下也能变得美丽而熠熠生辉。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每个人对诗歌的感悟有所不同。但是,赏析诗歌的方法是相通的。今天的课堂只是为同学们提供了一次学习赏析实践的机会,希望以后你们能运用我们今天学到的方法,真正进入诗歌美妙的境界。
六、布置作业
4 外国诗两首教案 篇5
1.导入: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当我们将身心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她会以博大的胸怀赋予我们灵感与力量。英国诗人济慈的《蝈蝈与蛐蛐》和俄罗斯诗人叶赛宁的《夜》,就是他们用身心和自然熔铸而成的美的赞歌。
2.老师(配乐范读)《蝈蝈与蛐蛐》,同学闭眼聆听,展开想象,假设自己置身其中,用(视频:我感受到
。)讲述你听读之后的感受
我感受到……好像听到蝈蝈和蛐蛐的叫声。
我感受到夏天的炎热,有很多东西。感受到夏天很多具有生命力的事物?
3.(学生自由朗读)在朗读过程中,你在诗歌的情感表达上发现了什么?(视频:“我发现了
。)我发现诗人很喜爱蝈蝈,他用“喜悦”“舒适”来形容它。我发现诗歌读起来令人很舒服。我发现诗人喜爱大自然,赞美蛐蛐和蝈蝈就是在赞美大自然。
4.指名朗读
点评
朗读时要注意语速、语调、节奏、轻重音,还要根据对诗歌情感的理解,读出感情。
.(大家推荐一位同学朗诵)感情朗诵,其他同学边听边划出你不大理解的诗句。(视频:我不理解:
。)“豪华的盛夏”“诗歌第二层次写冬天的蛐蛐,前面写景内容写的是冬天冷寂的氛围,第12、13行为什么写人家的暖气?是不是有些破坏气氛?”为什么诗人把夏天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称为“大地的诗歌”?
6.女同学朗诵,其余同学自主赏析。)(视频:我欣赏:
。)
夜
赏析诗歌的方法是相通的,对于第二首诗可由学生自主学习。依照上面的学习过程,俄罗斯诗人叶赛宁也是一位大自然的歌手,他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又把自己融入自然,通过对夜景的描绘,传递了自己的情感与对生命的体会。
(全班齐读《夜》)
(视频出示问题:
1、诗歌抓住了“夜”什么特点?
2、诗歌传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3、试比较《夜》与《蝈蝈与蛐蛐》的异同。)
(学生自学,轻声播放速缓的音乐)
雨的诉说
【活动目标】
◇丰富学生的心灵感悟,引导他们注意观察和体验大自然的韵味。◇通过搜集有关资料,增长见闻,开阔视野,并锻炼信息的搜集和处理能力。
◇阅读和朗诵写雨的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和朗诵能力,尤其是体味抒情类作品中“情景交融”的意境。
【教师准备】
◇教师最好在学期一开始就把这项活动布置下去,让学生在余时间随时留意、多方搜集。
◇在学生进行分组活动准备时,及时进行指点和帮助。
【活动指导与建议】
◇活动准备
前,把学生分成四组进行活动准备。
第一组:“听听我的足音”。让学生在不同时空谛听雨的声音,深入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各个角落去采集雨声,用录音机录下来,准备在堂上播放并描述给全班同学。
第二组:“说说我的功过”。让学生到图书馆或网上查找关于雨给人类带来的福与祸的资料;也可以有所扩展,如不同地区和季节,雨的不同形态;雨的各种奇特现象及成因等。
第三组:“读读我的韵味”。让学生搜集写雨的文学作品或片段,并准备简要的评点,在堂上进行朗诵。还可以进行专题性的作品搜集,如写雨的古诗词集锦,小说、戏剧中的雨;写春夏秋冬四季之雨的作品;欢乐、忧郁、兴奋、凄凉等各种心境下的雨。
第四组:欣赏、评论关于雨的歌曲──尤其是学生喜欢的流行歌曲。搜集相关作品,分析它们是怎样写雨、唱雨的;
以上各组进行活动准备时,老师可以相机指导,以便把握住整个活动的方向和质量。
◇堂活动(主要练习口语表达)
四个小组依次或穿插进行活动展示。
第一组:“听听我的足音”。播放雨声的录音,让同学们说一说雨声唤起了怎样的心绪和感受。然后,由录制雨声的同学描述真实情境。
第二组:“说说我的功过”。可以用知识竞赛或有奖竞猜的形式开展活动。
第三组:“读读我的韵味”。进行配乐朗诵,请同学们在听完后谈谈感受,以及对朗诵本身的评价。所有朗诵结束后,再对作品进行一番比较、品评,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力。
第四组:欣赏、评论关于雨的歌曲。可以让同学根据歌曲的内容有感情的演唱一、二句有雨的歌词,让同学们评论一下歌手唱这首歌时应有的感受。
堂活动时,应该注意:(1)一定要全班积极参与和感情共鸣,激发所有学生参与和表现的热情。(2)当学生在台上讲述或朗诵时,要让同学讲清楚所讲的内容,要注意音量、语速、表达的清晰和生动。
[文题集萃]、听雨
2、在雨中(雨中情)
3、雨天,我想起了……
4 外国诗两首 教学设计 教案 篇6
1.教学目标
1.了解莱蒙托夫、休斯相关的文学常识,领略诗歌深厚的文化底蕴。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感受诗人的爱国思乡情怀。3.品味诗歌语言,体会诗歌的内涵。
2.教学重点/难点
品味诗歌语言,体会诗歌内涵,感受诗人的爱国思乡情怀。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导入设计1: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拉近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兴趣】(谈话型)
教师:如果你要给外国朋友介绍我们的祖国,你会选择什么呢? 学生:长城、故宫、家乡的小吃、社会的和睦……
教师:每个国家都有其特有的风景名胜、历史建筑、风土人情。今天我们随着诗人莱蒙托夫和休斯走进俄罗斯和美国,一起领略这两个国家的风土人情。播放俄罗斯和美国风情的视频。
导入设计2:
【设计意图:了解背景,加深对作者创作意图的理解。】(背景型)《祖国》发表于1841年4月号的《祖国纪事》杂志。1839年俄国斯拉夫派诗人霍米亚柯夫发表一首《祖国》,认为俄罗斯的伟大在于人民的温顺和对东正教的虔信,沙皇统治集团的御用文人也借爱国主义来炫耀他们的文治武功,莱蒙托夫针锋相对地提出了自己对祖国的“奇异的爱情”,把祖国美好的大地和勤劳的人民视为祖国概念的真正内涵,表现出他想了解和接近人民并休戚与共的强烈愿望。
课堂实录
一、初读文章,感知内容
【问题的设置,意在梳理文章内容,掌握诗歌内容。】(学生朗读诗歌《祖国》,思考问题,讨论交流,得出答案。)(教师适当点拨)
1.你认为统摄全诗的是哪句?
2.这种爱情是“奇异的爱情”,奇异体现在何处呢?
3.诗人对祖国的“爱情”是无以替代的,这种不可动摇的感情哪句再次强调了? 4.“但我爱--我不知道为什么--”你知道是什么引起诗人对祖国的“爱情”吗? 5.诗歌的最后一节描述了农家生活,看看诗人描写了什么?你体会到了什么? 明确:
1.统摄全诗的句子: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2.奇异体现在:连我的理智也不能把它制胜/无论是鲜血换来的光荣/无论是充满了高傲的虔信的宁静/无论是那远古时代神圣的传言/都不能激起我心中的慰藉的幻梦。
3.强调的句子:“但我爱——我不知道为什么——”。
4.引起诗人对祖国爱情的原因:凄清、沉静的草原,随风晃动的森林,汹涌奔腾的河水,村落间的小路,茫茫的夜色,颤抖的灯光,野火冒起的轻烟,田野的小山头,闪着微光的白桦,这些就是构成俄罗斯的点点滴滴的最真实的生命。5.诗人描写了:堆满谷物的打谷场、农家茅房、浮雕窗板的小窗、有露水的节日夜晚、陶醉的农人笑谈、伴着口哨的舞蹈。在平淡的描述背后,我们体会到了诗人对祖国最真挚的爱恋。
二、赏析诗歌,引导探究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置,旨在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感情】 1.诗中的“我”仅指作者本人吗?对诗中的”河流“你是怎样理解的?
2.第二节“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那样深邃”有何作用?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3.第三节中,诗人开始回顾历史,说说他都看到了什么? 4.朗读四五节,看看句式上有什么特点?
5.第五节“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样深邃”应该这样理解?这两句诗反复两次出现有什么表达效果?
(学生朗读诗歌,讨论交流,得出答案。)明确:
1.从诗歌的题目可以看出,诗歌中的“我”代表黑人种族,可以把“河流”理解为历史的象征。
2.作用: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第一节对河流的认识只限于“了解”,第二节中我已经深入的用灵魂去感受河流,而黑人的灵魂因为见证历史而深邃。
3.诗人看到的内容有:
幼发拉底河: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曾诞生过古代文明。刚果河:非洲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
尼罗河: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流域曾诞生过古代文明。密西西比河:北美洲最大的河流。
林肯:曾担任美国总统,任职期间废除了奴隶制,使美国的黑奴获得了解放。4.句式特点:第四节与第一节相仿,但更简明,最后一节是第二节的重复,意在强化、突出主题。黑人的种族见证了人类的发展历史,黑人的灵魂里容纳着人类的文明、历史的沉淀,因而显得“深邃”。
5.这句话可以理解为由于黑人对“河流“的见证,人类文明的成果都在黑人的灵魂里有所积淀。这句诗是走着代表全体黑人发出的自豪的宣言:黑人种族是有着悠久传统的种族。这两句诗反复出现,在结构上前后照应。
课堂小结
学完这两首诗歌,我们可以体会到不同的国度,不同肤色的人,却有着一颗相同的爱国心,我们也应该热爱祖国,树立远大的理想,为祖国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课后习题
1.积累字词。
2.莱蒙托夫把爱国比作奇异的爱情,休斯把爱国比作深邃的河流,你把爱国比作什么?试着写几句话,抒发你对祖国的感情。
《外国诗》优秀教案 篇7
教学目的
1.初步感知中国当代诗歌物中见情、情景交融的特点。
2.理解诗中蕴涵和象征的社会内容,体会意象运用的特点。
教学重点
1.理解诗中的意象组合,把握诗中蕴涵和象征的社会内容,体会诗中包孕的思想感情。
2.认识诗歌的抒情特点,积累诗歌欣赏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导语
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益智小游戏:我们比赛背诵中国诗歌中的名句,看谁记得最多?
看来大家非常喜欢国古典诗歌,因为它的凝练、它的隽永、它的神韵,是祖国文化的精华;但,这不是中华诗歌宝库的全部。一批锦绣满腹、才华横溢的新一代诗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之上,吸纳着几千年诗意的营养,借鉴外国诗艺手法,感受着新时代的清新气息,创作了一大批新时代的华章,装点了中国以及世界诗坛的盛装。欣赏这些诗,我们会得到另一种美的熏陶,另一种情的感染,另一种文化的营养。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欣赏一首当代诗歌《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
2.作者简介
著名女诗人舒婷。原名龚佩瑜,福建泉州人,1952年生。先后做过泥水工、浆纱工、挡车工、统计员、讲解员、焊锡工等。1971年起,她的一些抒情诗开始流传,文革后,其诗作陆续在报刊上发表,引起注目。1982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其诗集《双桅船》,获中国作协第一届优秀新诗(诗集)奖。《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获1981年全国优秀诗歌奖。主要著作:《舒婷顾城抒情诗选》、《致橡树》、散文集《心烟》。
3.作品背景
361学习网
搜集整理 推荐:
人教数学网http://pep.lexiuwu.com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7月,成诗却早在1976年“四五”运动之后的动荡时代。那是一个特殊的历史年代,中国刚刚经历了十年浩劫的摧残,刚刚开始走向新生。因此这首诗以其沉重的历史积淀,表达了一种希望光明的痛苦和挚情。
二、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古人云:“诗言志。”诗歌是抒情的载体,而诵读则是读者与作者沟通的最佳方式。作者抒发了何种感情,是通过何种方式抒情的,她的痛苦从何而来,她的希冀存于何方,这些都需要我们通过诵读加以体会。
现在,请听老师范读,同学们注意用心体会。
请学生单独朗读,师生共同评价。
发问:为什么我们的朗诵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
这是因为大家对诗歌内容以及感情的理解不同,现在就让我们共同走入诗歌所营造的情感世界,仔细品味作者的所要抒发的感情。
2.具体研习,落实重点,突破难点
要解读诗歌的深刻内涵,就必须有一件法宝,作为诗歌鉴赏的一把利剑,那就是了解诗歌的意象。
诗歌鉴赏的一把利剑——了解“意象”
意象是诗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客观的自然景物即“物象”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了诗人的情感色彩,赋予它灵性,便成了浸透着主观意愿的“意象”。意象对于诗人创造意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读者进入诗歌意境总是先从感受意象开始,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作者主观感情的真切流露。因此,鉴赏诗歌时反复揣摩、体味从而准确把握意象是进入诗歌意境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关键。
了解了什么是意象之后,请同学们齐读诗歌的第一节,并且思考:
(1)这一节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蕴涵和象征了哪些社会内容?给你什么感觉呢?
(感觉源自意象,“老水车”、“矿灯”分别会出现在哪能里,它们可能会象征着什么?请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
明确:“老水车”、“矿灯”会出现在乡村与厂矿。“破旧”的修饰加重了“老水车”的不堪状况,但它“数百年”来没有停止地“疲惫”地工作。由此,中国农业的窘迫艰难显现一斑。“矿灯”361学习网
搜集整理 推荐:
人教数学网http://pep.lexiuwu.com
是用来照明的,但“熏黑”的它能做什么,可在这里,它仍用来照明,“照你在历史的隧道里蜗行摸索”,几个修饰的运用,从多个角度表现了“你”的艰难、沉重,这恰正是中国工业的写照。“稻穗”、“路基”分别强调各自所指,“干瘪”、“失修”的修饰则表明了收获的空洞、贫困的程度。“驳船”是一种船的称呼,也不妨理解为班驳的船。“淤滩”是河滩,“淤”的修饰自然紧紧困住了船,如何挣脱这困境?“——祖国啊!”灾难深重的祖国、贫困的祖国啊!这呼喊是面对祖国长期以来贫穷和落后而发出的痛苦的呼喊。
因此,我们在朗读这一节的时候,要把这种沉重、压抑和悲痛读出来。请同学们现在再来朗读这一小节。
(2)可祖国如此贫困,是不是毫无希望了呢?我们一起来看第二小节:
同学们一起来读一下这一节。同学们请思考:这一节的感情与第一小节是否完全相同呢?如果不同,又是怎样的呢?
明确:“我是贫困,我是悲哀”是对上节诗的总结与承接。
而下文呢?你是如何看出希望来的呢?
还是解读诗歌的意象: “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为什么“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能够看出来希望呢?
“飞天”是宗教传说中的能在天空飞舞的神,在民间备受尊崇,寄托着淳朴百姓对生活的祈愿。“飞天袖间的花朵”是美丽的,代表了人民的希望。然而“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 却表明希望并没有实现。
因此,“——祖国啊!”这声呼喊是为祖国有了希望而不能实现希望的痛苦而呼喊。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诵第二小节。
(3)诗歌的第一节只有痛苦和悲哀,而第二节则是“痛苦的希望”,那第三节又运用了哪些意象?表达了什么情感呢?
明确: “胚芽”、“笑涡”、“起跑线”、“黎明”。这些意象本身就是那么新鲜,那么富有朝气,那么微妙地传达着喜悦的出现。这就是祖国,“簇新”的祖国,“喷薄”而出的祖国!一切都刚刚开始,一切都充满希望!
难点:那你如何理解“神话的蛛网”呢?
“蛛网”是一种束缚,而“神话的蛛网”则是思想上的束缚。(可以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极左思想泛滥,严重的束缚了社会的发展)。现在,祖国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说明古老的中国正从迷梦中苏醒,这无疑是一种新生的喜悦。
因此,这里的“——祖国啊!”这是为祖国的觉醒振兴而发出的欣喜的呼喊!同学们齐声朗诵这一诗节。
(4)祖国的新生振奋人心,那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请结合诗文第四节来具体分析。
诗人进一步表达自己与祖国血肉相连的关系,表达自己为祖国甘于献出生命。
诗歌先从“我”的微小谈出自己是祖**亲身体的一部分,又以“我”的庞大表达自己不会与祖国分离。“小我”和“大我”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接着以“乳房”这一意象真诚的把祖国比为母亲,这样二者的关系更牢固。“迷惘”、“深思”、“沸腾”几种状态的“我”,写出了我的成长过程。361学习网
搜集整理 推荐:
人教数学网http://pep.lexiuwu.com
我既然成长起来了,那么我就要为祖国的“富饶”、“荣光”和“自由”而奋斗,甚至献出生命。
此时,诗人的情感达到了顶峰,“——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诗人用生命呼喊出的对祖国的无限热爱。现在请同学们齐声把这种“热爱与献身”朗诵出来!
大家读得很好。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这首诗的内容:(教师引导,以学生的回答为主)
第一组意象以委婉曲折的笔触,回溯祖国数百年来的贫困落后,表达对祖国长期处于这种状态的深沉悲痛的心情;第二组既写出了人民的痛苦又写出了人民的希望;第三组意象描绘祖国到了历史转折时期,已经走在了新生的起跑线上;第四组意象再次强调“我”与祖国的关系,倾吐献身祖国的热望。
现在,我们已经掌握了诗歌的内容和所要表达的感情,请一位同学来朗诵。
看来,仅仅了解了文章的内容不一定能朗诵好诗歌;要想真正读好,还要掌握一些朗读技巧。
下面大家再听一遍示范朗读,在听的同时注意学会自我朗读。
了解了诗歌的内容,把握了诗歌的感情,又知道了诗歌的朗诵技巧,现在对于朗诵这首诗大家应该胸有成竹了吧!
请一个同学朗诵诗歌。
(教师稍加指点后,)下面请同学们齐声朗诵这首诗。
现在请同学们深入思考这样两个问题:
①这首诗在运用意象上有什么特点?
A.在平凡中发现美,选取生活中普通的事物,却给人一种新颖、独创的美感。
B.意象群体通过递进组合,既表现社国从苦难到新生的发展历程,又表达诗人及青年一代从迷惘到深思到沸腾的心灵情感历程。
C.设身处地,物我合一,把“我”融入事物之中,与诗歌所抒之情密切吻合。
②如何理解诗歌中的“我”?
点拨:该诗构思突出表现在对抒情主人公“我”的拟物化上。“我”既是抒情主人公,又是具体的客观物象,也是祖国的象征。“我”的复杂矛盾意绪和多层次拟物交织出现,表现了一种独特的悠长、矛盾的心态,产生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诗中一系列意象,既是抒情主人公“我”,也是祖国的象征。诗中的意象又有其比喻意义,如“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等比喻祖国承受的巨大灾难和面前的严重困难;“簇新的理想”“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等比喻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三.课堂小结
(1)这首诗四个小节的主要内容和感情。
(2)诗中意象的象征意义。
(3)诗歌朗诵技巧。
四、课后作业
熟读并背诵这首诗。
361学习网
搜集整理 推荐:
人教数学网http://pep.lexiuwu.com
361学习网
搜集整理 推荐:
《外国诗》优秀教案 篇8
祖国
一、教学目标
(一)体会莱蒙托夫对“祖国”的认识。
(二)学习诗人在流动、变幻中描写景物和民俗,融复杂感情于丰富意象的独特写法。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莱蒙托夫是如何“真实地、神圣地、理智地理解对祖国的爱”的? 分析:诗人时刻向往着自由的田野,怀念家乡的池塘和森林,希望自己能像小鸟一样飞向那可爱的大自然,投身到人民的怀抱。诗人对祖国的爱是因对俄罗斯大自然的爱,对人民的爱紧紧联结在一起的。这种爱是土生土长的,根深蒂固的,也是令人信服的,诚然,封建农奴制桎梏下的俄罗斯祖国,本身就具有两重性:优美富饶的大自然和淳朴乐观的俄罗斯人民是可爱的,而沙皇专制暴政给祖国带来的贫穷、落后和灾难却是可憎的。这种复杂的情感,是黑暗年月一个正直爱国诗人所常有的。1839年俄国斯拉夫派诗人霍米亚柯夫发表一首《祖国》,认为俄罗斯的伟大在于人民的温顺和对东正教的虔信,沙皇统治集团的御用文人也借爱国主义来炫耀他们的文治武功。在这种情况下,诗人发表了他的重要诗作《祖国》。他把祖国一分为二,他否定了用“鲜血换来的光荣”的祖国,指出热爱祖国山河和劳动人民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表达了他对祖国悲喜交集的复杂情感。
(二)诗人是如何在流动、变幻中描写景物和民俗的?
分析:《祖国》一诗充分显示了诗人在描摹自然景物上的卓越才能。辽阔的森林草原,奔涌的大河,同幽静的村落小路,闪光的白桦远近相映,声色兼备,把俄罗斯山河的雄壮之美和秀丽之美交织在一起,再轻轻抹上一层薄雾轻烟,构成一幅绚丽变幻而朦胧流动的画面,充满浓郁的诗意。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把视觉、听觉、嗅觉全都调动起来,为读者描绘了一幅洋溢着俄罗斯生活气息的绝妙的民俗图。在这首短诗里,我们不但能看到草原、村落、家舍、灯火,听到林涛的呼啸、激浪的澎湃和农人的欢歌笑语,还仿佛能闻到谷茬焚烧后青烟的气味和农家醇酒的醉人芳香。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诵读诗作。
1.这首诗为4、5、6混合自由音步。译文长行每行基本上六顿,14个字;中行每行五顿,12个字;短行每行四顿,10个字。双行有韵。
2.在诵读基础上,把握作者对祖国悲喜交集的情感。
这首诗是莱蒙托夫整个创作生涯中对祖国主题逐步深化的总结。在对祖国主题的发掘上,他继承并发展了普希金等诗人的传统。他用情感与理智之争细腻而真实地抒发了自己对祖国的复杂感情,描绘了栩栩如生的俄罗斯形象,对俄罗斯的大自然和农村的典型景物作了精彩描写,明显体现了他创作后期风格的一些特点,对祖国悲喜交集的情感取代了早期愤世嫉俗的无穷忧伤。
(二)整体感知。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莱蒙托夫,19世纪俄罗斯伟大诗人,被公认为普希金当之无愧的继承者。他很早就表现出艺术才华,为人正直、善良,虽为贵族出身,在思想上却同革命的十二月党人站在一起,对黑暗的农奴制社会发出愤怒的抗议。正因为如此,生前尝尽颠簸流放的辛苦,最终死于沙皇党羽阴谋策划的决斗中。
爱国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感情之一,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不同立场的人对爱国主义有不同的理解。斯拉夫派诗人霍米亚科夫曾于1839年发表过一篇题为《祖国》的诗,他认为俄罗斯的伟大在于俄罗斯人民的温顺和对东正教的虔信,沙皇统治集团的御用文人也借爱国主义来炫耀他们的文治武功,莱蒙托夫针锋相对地提出了自己对祖国的“奇异的爱”,把祖国美好的大地和勤劳的人民视为祖国概念的真正内涵,表现出他想了解和接近人民并休戚与共的强烈愿望。
2.了解内容大意。全诗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说理。诗人以坚定雄辩的言辞驳斥了统治阶级所夸耀的那种虚假的、表面的爱国主义。“鲜血换来的光荣”,指的是沙皇帝国抵御外族侵略或向外扩张的战绩,也可指沙皇政府在镇压国内外人民的反抗方面犯下的累累罪行;“虔信”指的是百姓对沙皇的温顺和崇拜,也可指地主阶级对农奴制度坚固长存的信念;“远古的珍贵传说”指的是沙皇统治的精神支柱之下的东正教的传说。这些都使莱蒙托夫漠然置之,无动于衷。
第二部分是写景。诗人没有用豪言壮语去盛赞祖国的光荣历史、英雄业绩,也没有去歌颂名山大川、无尽宝藏,却描绘了俄罗斯最普通的森林、草原、河流、小路、荒村、野火。这一节的前半部分,景色有些凄清冷落。那苍茫的夜色,那广漠的草原,那风中摇曳的森林,那荒村抖颤的灯火,仿佛都笼上一层阴郁惆怅的色彩,蕴含着一种淡淡的哀愁。这在俄罗斯的文学中是一种普遍现象。这一节诗的后半部分,情调骤变,豁然开朗起来。那丰收的谷物,那农家茅屋温暖的灯火,还有淳朴农民无拘无束的笑,都给诗人带来无限喜悦和慰藉。尤其是节日夜晚,和农民的欢快畅饮,纵情狂舞,更使诗人青春焕发。
教师板书:
(三)课后练习。1.完成练习一。
2.比较赏析《祖国》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把得到的启发写成300~400字的短论。
(提示:舒婷的诗按时序把祖国一分为二;莱蒙托夫的诗在同一时间内把统治阶级和劳动人民区分开来,他热爱的是人民。)
孤独的收割人
一、教学目标
(一)体会这首诗所创造的既熟悉又陌生、既清晰又迷离的意境。
(二)体会这首诗表达的优美。
二、难点、重点分析
诗人为什么对收割女的歌声如醉如痴、流连忘返?孤独女郎在收割什么,歌唱什么?
分析:孤独女郎在收割什么,歌唱什么,全诗自始自终没有回答。诗人运用沙漠里啼啭的夜莺和海岛上报春的杜鹃来衬托姑娘歌声的美妙,用一连串的猜测来表达诗人对姑娘歌声的惆怅和神往,仔细品味,可以感受到诗人被激起多么强烈的内心情感。那么,又是什么使诗人如醉如痴、流连忘返呢?也许因为英国人是伤感的民族?也许因为悲哀比欢乐更能打动人心?也许悲哀的曲调与诗人悲哀的心情暗合?我们不得而知,也无需明了。
(二)这首诗是如何体现诗人所开创的浪漫主义诗风的?
分析:华兹华斯,是文艺复兴以来的重要诗人,他开创的浪漫主义诗风对欧洲后来的诗人如雪莱、拜伦和济慈都有影响。《孤独的收割人》以农村生活为题材,注重观察和感受,吸取民间传统,运用民间口语,描写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发掘一个正在收割的孤独的农村姑娘的内心世界,反映人类的基本情感等,正是他的这种浪漫主义诗风的具体体现。华兹华斯的诗取代了18世纪平板、矫揉造作的诗风,为英国诗歌引进了新的内容和语言,开创了新的风格。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诵读诗作。
让学生在诵读中把握诗作中自由流畅的叙述和质朴自然的语言。
全诗八行一节,共4节,比较明显地体现了华兹华斯浪漫主义的文学风格。诗人在这里选用了自由流畅的叙述诗体和质朴自然的语言,其丰富的想象、跳跃的意象、变换的句式、自然律动的情绪,给诗作增添了不少的光彩。
(二)整体感知。1.作者及写作背景。
华兹华斯(1770~1850),英国“湖畔派”代表诗人。生于英格兰西北部湖区一律师家庭,八岁时离家求学,爱好大自然和诗歌。1787年进剑桥大学。1790年暑期徒步游历法国、瑞士、意大利。1791年毕业后徒步漫游威尔士。他曾多次到苏格兰各地游历,广泛接触大自然和乡村风土民情。
这首抒情诗据说是他游历时的收获;也有人认为是诗人读了朋友哈金森的一则日记后写的。哈金森在日记中写道,在一次远足中,他偶然看到一位苏格兰高地农家女在麦田里一面劳作,一面唱歌。歌声悠扬哀婉,凄切动人。这些材料经过诗人点化后,成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作。
2.把握内容大意。
第1节,以祈使句式开头,突出视觉和听觉,描绘一位高地姑娘在田野收割的实景,诗人使用诸如“独自”“凄凉”等字眼,写出了收割女的孤寂。
第2节,诗人展开想象,运用反衬手法,一方面写出了姑娘歌声的动听,另一方面也表达了自己听到歌声时难以言传的内心美感。荒凉的阿拉伯沙漠里疲乏的旅人突然听见夜莺清脆的啼啭,这无异于一杯甘露;遥远寒冷的赫伯利岛在严冬过后一朝出现了报春的杜鹃啼声,这又像是为岛上灌注了新的生命。但它们都不如姑娘的歌声动人心房。
第3节,写抒情主人公对歌唱内容的猜测。不管是为过去哀伤,还是在悲悼古代战争,或是在歌唱生活无尽的忧伤,都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余地。
第4节,诗人的心灵受到了震动。歌声虽已消失,音乐却在心头长留。诗人在这里抒发了浓重的感情。
教师板书:
(三)课后练习。1.完成练习二、三。
2.比较《观刈麦》与《孤独的收割人》,将所获感受写成300~400字的文字。
〖小资料〗
湖畔派
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流派,指住在英格兰北部湖区的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他们的诗作多描写湖区,因而得此称号。
在创作上,他们注重观察和感受,吸取民歌传统,运用民间的口语,写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反映人类的基本情感等。
【《外国诗》优秀教案】推荐阅读:
《外国诗》教案10-15
《外国诗两首》教案09-13
4 外国诗两首教案06-28
《外国诗》的初中语文教案08-30
7《外国诗两首》教学反思07-16
外国诗三首(第一课时《致大海》)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