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城市认知

2024-12-04

长安大学城市认知(通用8篇)

长安大学城市认知 篇1

学习城市规划这个专业已经两年,但是对于城市与建筑的概念还是局限于书本和身边事物。20xx年6月30日至7月7日为期8天城市与建筑认知实习给予了我们一个“走出去”的机会。在xx老师、xx老师的带领下,采用室内讲课与实地观察、讨论的形式,在南京、苏州、上海三地通过对典型城市空间和标志性建筑的实地考察、写生和认知,增强了我们将书本知识和城市发展建设实践结合在一起的能力,让我们大致了解一个城市发展的脉络、城市用地布局与空间结构、城市优秀地段和建筑空间的尺度和形式,让我们认识到评价一个城市不仅要学习它的成功之处,也要发现它的失败之处,汲取经验教训,完善自身的只是体系。

时间虽短,感触不少,遂整理成报告,以作总结。

一、城市规划展览馆

可以说,要了解一个城市的规划,首先要参观当地的城市规划展览馆。

1.南京城市规划展览馆

时间:7月1日 地点:南京

南京城市规划展览馆位于玄武门22号。整个建筑占地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0平方米,共分三层。

一层是序厅,主要是接待处、规划公示厅以及金陵四十八景。南京城市规划展览馆前身是江苏展览馆。当时所谓的对外开放只是用于市政间交流,并没有完全意义上的市民参与。XX年新的《城乡规划法》明确提出了公众参与的概念。所以南京城市规划展览馆的公示厅也可以说是新政策的一种反映。

二层是城市规划厅、建设成就厅、历史厅以及南京全景沙盘模型。整个展区从历史和整体出发,使人对南京的历史风貌、整体规划建设有一个全面的系统的认识。沙盘利用影片、灯光等效果介绍了南京的空间布局、交通组织与标志建筑等内容,令人印象深刻。

第三层是南京分区规划展示厅以及3d环幕影院,分别展示了鼓楼、玄武、白下等13个区县的规划。

整个建筑大方简洁,外表面的石门与玻璃幕墙对比。

其区位条件也比较优越,它位于中央路口,接近地铁通道,便于组织交通;毗邻玄武湖、玄武饭店、明城墙等,离市区比较近。

但是我们发现整个展馆尽管是免费参观,来者却寥寥无几。

2.上海城市规划展览馆

时间:7月6日 地点:上海

上海城市规划馆位于上海黄浦区,位于人民广场附近,周围有一系列的商业与服务性高层建筑,交通组织便捷,靠近地铁站,并且离上海著名的外滩也不远。整个展示馆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 20670平方米,建筑高度43.3米,展馆大楼主体造型从中国传统的城门形态中获得设计灵感,以中心对称的结构图式巧妙地呼应着中国传统的美学思维,与现代感及富智慧地在同一建筑上体现出和谐美感,顶部寓意着盛开的上海市花——白玉兰,网络状的结构让建筑与蓝天、白云融为一体。

展馆分为地下一层以及地上五层。地下一层为上海1930风情街一层大堂为序厅,展示了外滩滨水区城市设计方案模型(用于方案意见征询)以及陆家嘴金融中心的巨大金色模型艺术模型。在一层与二层之间有一个夹层,为历史文化名城厅,凭借影视、大型仿真书本、展板、模型等整体重现了老上海的沧桑岁月。二层为临时展厅,此时作为XX年上海世博会规划方案展,详细的展示了其场址规划设计方案、历史保护建筑与保留建筑方案、道路与公共配套设施规划控制图等等,并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各场馆建成后的效果。三层为总体规划一厅,以上海核心区域城市主体模型为中心分布城市总体规划展区、世界之窗展区、浦东新区展区、县区展区、以及在国内最先进的360度环幕虚拟演示厅。四层为总体规划二厅,重点展示了主要有中近期建设规划,涉及交通、环保、绿化、房产、旅游等内容。五层是服务休闲空间。

在纪念性建筑设计中,树木和水面是必不可少的元素,树木和水给人宁静之感,更能让人思考生命与和平的寓意。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征集方案中,获得第二名的英国david chipperfielc设计的方案中个地面部分全是有树木和水面构成,只有一条长长的通道通往地下的主体部分中。

在整个纪念区中,从大部分的游览者身上看,纪念区并没有达到预想的纪念和震撼效果。个人认为,就现在而言,过于夸大建筑的体量和过于明显的彰显纪念意义反而会使人产生心理上的忽视感与回避感。

三、传统居住游憩空间

1.园林——拙政园

时间:7月5日 地点:苏州

拙政园位于苏州市东北隅,始建于明正德四年间,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占地5.2公顷。全园分东中西三部分以及南部由住宅改建后的园林博物馆。园林布局以水为主,环以林木,西部由一曲形水池以及依水而建的卅六鸳鸯馆、十八曼陀罗花馆构成。东部布局则以平冈草地为主,并配以山池亭阁,视野相对开阔。

中部是全园精华所在,面积18亩半,水面约占三分之一,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临水建有形体不同,高低错落的厅堂楼榭。原来供园主享乐生活用的建筑物,如远香堂、玉兰堂、香洲、小沧浪、等,集中分布在园南靠近住宅一侧,是住宅的延伸。园北部则山池树木并重,以建筑辅之。远香堂是中部的活动中心,回抱于山池之间,周围环境开阔。

总结之,拙政园有以下几个特点:

a、因地制宜、叠山理水。园林最大的特点就是自然,山大多采用太湖石堆叠而成,皱瘦漏透。水以曲见长,灵石点缀。尽可能多的采用曲线,与西方园林的规整严谨大大不同。进门用一黄石假山抑景,以求豁然开朗之感;回廊曲折,采用对景,以求步移景异;众多建筑在窗户上采用框景、漏景、增加径深与光影的变化。

b、绿树荷香、色调天成。植物众多,自成一景,采用植物四季的颜色变化增加了丰富性。

c、庭院错落、疏朗有致。采用多种建筑形式,厅、堂、桥、亭、台、楼、阁、榭,置于水体、植物掩映之中,自然分割,相映成趣。

d、文者仁心、妙手成章。园林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园中主人附庸风雅之地,匾额、楹联、石刻、题字都是文化与智慧的表现。

2.甘熙故居

时间:7月2日 地点:南京

甘熙故居包括南京城南的南捕厅15、17、19号以及大板巷42、46号,是南京地区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民居,民间俗称“九十九间半”。这篇古建筑群有四条明显的中轴线形成四组多进穿堂式建筑,各组建筑间有备弄与腰门相连,同时所有后门均与后花园相通,充分体现主人居家理念,并表现一定科学性和合理性。整个建筑严格遵守儒家的封建等级观念,典型的表现是窄小而高墙耸立的备弄,它既有防火功能,同时也是供下人通行的通道。坐南朝北的朝向也是取商家风水的吉祥寓意。

住宅中有很多细节表现了传统民居的科学与智慧,带有徽派建筑的风格。例如,大厅对面墙上的小孔可以在夏天架竹竿搭芦席乘凉;室内有隐蔽的水井在夏天纳凉,保存瓜果蔬菜;跑马楼的天井通透,又可收集雨水;屋外墙角留白处栽一株芭蕉,即填补了色彩,又有了“雨打芭蕉”的妙处。

笔者认为,甘熙故居经过好好的打造是有可能成为南京的“第二个夫子庙”的。但是,又有保护与开发缺乏合理性,公共配套设施不够,与周边环境形成一个断层,使其成为一个淹没在庸庸市井中的“城中村”。

3.忠王府

时间:7月5日 地点:苏州

忠王府是忠王李秀成的府邸,是保存至今具有代表性的一处太平天国旧址。它接近拙政园,紧邻苏州博物馆,由苏博的出口可以直接进入王府,衔接自然。基本格局保持中、东、西三路。可以看出,王府在开间布局、色彩运用上比普通民居要更上一个层次,充分体现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其次,王府的院墙要比民居高几许,回廊也构造的横平竖直,体现了王府的尊严与霸气。但是,夹在开发完善的拙政园和设计细致的苏博之间,忠王府无疑成了一个附庸,处境及其尴尬。没有力度的开发与完善的公共设施以及多扇关闭的大门成了它的软肋。

在这些传统建筑中,我们可以看到了它的利用潜力。比如,拙政园的主题花卉节、园林博物馆,甘熙故居的梦回童年、民俗博物馆等等,这也是历史文物的保护途径之一。另外,这些建筑内的配套公共设施也是值得推敲的,比如无障碍通道的布局。

四、老城新貌与创意产业

1.上海新天地

时间:7月6日 地点:上海

上海新天地位于上海市中心,毗邻高雅、繁华的淮海中路以及黄陂南路地铁站。它是国际知名的旧房改造项目,以“传统与现代结合”为设计理念,用现代技术保留了建于20世纪初期的石库门老建筑。现在,新天地目前已经成了一个具有国际知名度的休闲聚会场所,并纳入了上海旅游景点的清单中,还成了中国房地产区域改造的经典案例。

石库门是老上海的特色。当年设计者为了迎合中国传统的家族居住形式,石库门除了部分设计摹仿西洋排联式住宅外,其布局大致仿江南普通居民。进门后为一天井,天井后面为客厅,之后又是后天井,后天井后为灶间和后门。天井和客厅的两侧分别为左右厢房,二楼的布局基本与底层相近唯灶间的上面为“亭子间”,再上面是晒台。现在新天地建筑的外观还保留着当年的砖墙、屋瓦、石库门,但是,每座建筑内部,则为现代都市人度身定做,成为国际画廊、时装店、主题餐馆,咖啡酒吧。原先的一户户隔墙被全部打通,呈现宽敞的空间。

新天地为何如此成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a.定位----上海新天地是一个“mall ”

新天地的定位分为三个阶段:综合性 历史旅游景点 国际交流聚会地点

b.选址----以高档住宅支撑

上海新天地位于上海卢湾区、紧邻淮海南路,处于“市中心的中心”。而淮海路是上海高档消费的成熟商业区。其目标群体是上海小资一族、居住在上海的外籍人士以及中外游客,这与上海淮海路的消费群体实况相吻合。而且新天地是太平桥地区改造项目的一部分,与新天地一湖之隔就是高档物业“翠湖天地”,具有足够购买力。

c.模式----管理者与经营者分离

新天地只租不卖,管理与经营分离,这样的模式与国际mall 运营模式同步,也被国内大部分专家认可。

d.盈利----以房地产来带动

表面上看来,上海新天地的投资高达10多亿元,但实际并非如此计算。由于“新天地”的品牌效应,带动了周边房地产地价的提升。翠湖天地可以说一分钱广告都没有投,现在还有xx 多人在排队买第二期,且平均房价业是最高的。(同理,当初投资方是以公益性质的人工湖以及绿地为代价从政府拿到了太平桥地区的52公顷土地。看似这片公共绿地浪费在市中心地段浪费了不少资金,但是对由此而房价上涨的翠湖天地无疑是一个最好的买卖。因此,这对房地产的开发来说却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现在有不少地区都在垂涎上海新天地的火爆。但是克隆上海新天地是需要有条件的,并不是将其原样搬过去就会成功。上海新天地的原版只能在上海,别的城市的“新天地”只能借鉴,不能照搬,一定要根据当地的消费水平和地域文化来进行理性规划。时尚也是具有厚度的。

2、南京191

2时间:7月1日地点:南京

南京1912“位于南京市长江路与太平北路交汇处,由17幢民国风格建筑及”共和“"博爱”“新世纪”“太平”4个街心广场组成,总面积3万多平方米。这片青灰色与砖红色相间的建筑群,风格古朴精巧,错落有致地呈l形环绕“总统府”,成为以民国文化为特征的南京长江路文化街的新亮点,是南京人精彩的“******”。

1912平面图

在空间和功能组织方面,l形广场以4个广场作为功能组团。西南端主要用于相对比较高档的餐饮和休闲。东北端的太平广场则主用用于酒吧业,把在传统观念里比较嘈杂的酒吧置于环境较隐蔽的总统府北侧,避免和长江路的文化气息起冲突,这样的布局也起到分流的作用。

17幢建筑,其中5幢是原有的民国建筑,最高的只有三层楼,大多数建筑是两层楼甚至是平房。在建筑外观上,大多数新建筑中,毫无修饰与浮华的青砖既是墙体,又是外部装饰,尽量做到简约无粉饰,尊重当时的风格。街面宽度和建筑的高度比例为1:1.5,适合漫步其中没有压迫感,临街建筑界面有所进退,绿色小品以及台阶、灯杆等都在统一中求变化。

当初规划1912时是有争议的。按照最初的规划,这一片地区都纳入总统府内,做成展馆的形式。但最后还是把它作为“总统府”的一个配套设施,总统府通过院墙的通透式窗户与1912相互融合。在这个项目的规划和开发商那里,1912的目标被表达成了“昔日总统府邸,今朝城市客厅”,将“南京1912”打造成一个“中西合璧、时尚互融、文化精彩”的现代城市客厅。尽管都是用于商业用途,我们可以看出1912对商家的定位和要求还是很严格的,避免和总统府的民国气息相去甚远。

可以说,1912是对新天地借鉴的一个成功案例。但是,两者还是存在不同。1912的消费人群还是市民为主,在白天的人气远不如晚上。这与两个城市的性质是相关的,南京相对保守,而上海是国际化的大都市,新天地这块时尚地标更易达到它的预定目标。

3、建国中路八号桥

时间:7月6日地点:上海

八号桥位于建国中路10号,临近淮海中路商圈,交通方便。占地11亩,建筑面积1万余平方米,其前身为上海汽车制动器厂旧工业厂房。

八号桥是由1~9号9座楼组成,它保留了老厂房原有斑驳的砖墙、管道和地面等工业特征,并且注入了新的元素。每栋楼内部分割成一件件小的工作空间,供不同租户入驻,保证其私密性,同时又预留出会议室等共享空间,保证了人与人之间、产业与产业之间的交流。每座建筑都有天桥相连,通透的玻璃幕墙体现了视觉效果的现代感,整体风格延续,合理通畅。现在,8号桥已经成为了上海创意产业的重要标志,吸引了国内外著名的建筑、服装设计单位,还举办众多的时尚派对、艺术展、商业交流等。

八号桥对我们的启示很深刻。对于一些废弃的工业建筑,除了拆掉新建外,还是有另外的利用方法的。旧物利用,节约了成本,又体现了工业与创意的所在。但是,需要主要的是,这样的模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不仅与其区位有关,而且对建筑内排水、消防、通风等也有要求。

4、田子坊

时间:7月6日 地点:上海

田子坊位于上海泰康路,仅420 米。它原先的建筑形态是典型江南乡村民居、西式洋房、中式石库门建筑和新式里弄建筑,还有20 世纪70 年代前后的工业厂房建筑。在上海工业转型时,引入来自国内外一批从事创意设计的艺术家、画家和设计师,成为旧厂房改造成的“国际艺术家工厂”,被称为上海的视觉创意的硅谷,上海创意产业的发源地,其都市工业楼宇被称为“上海的苏荷”。

长安大学城市认知 篇2

关键词:城市记忆,建筑形式,林荫道,标志物,历史文脉

伴随着城市的发展, 城市空间的塑造取决于城市要素的配合协调, 各构成要素建筑、道路、绿化、河流等。追溯历史, 城市之始源于街道, 作为一条穿梭轴, 以“线”串“点”衔接着各区域的市, 形与成。

城市街道彰显着地区历史文化、社会物质生活和空间艺术形态的演变历程。应该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历史人文景观, 结合特定条件, 塑造特色文化意蕴。然而,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街道设计缺少了文脉意识, 地段特色不明显, 城市特色没有跟随道路延展, 道路没有巧妙的结合原有道路风格特色, 致使新道路与原有建筑难以有效地协调一致, 进而失去了对环境的认同感, 消减了对城市的记忆, 这种现象在历史文化古都尤为常见。

一、城市街道内涵

《辞海》对于街道解释道:“旁边有房屋的比较宽阔的道路”, 是一个集生活、社交、商业、休憩于一体的城市生活空间的交流场所。

城市街道不仅是城市交通的载体, 也是反应城市精神面貌的窗口。根据道路性质, 将城市街道分为五类景观:代表城市形象、高格调的景观大道;人流集中、购物休闲类的繁华街;一般车行大街;人流较少的后街;私用小巷、胡同或小路;

二、挖掘城市街道意向的着力点

我们对一座城市最深的印象也是其整体环境视觉品质的索入和感触, 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这一书中, 他最关注的就是城市整体的视觉品质。整个研究可以看做是先对其传统地域形式、文化、名称、意义有充分的把握, 将其视觉信号根深脑海, 这种图像能让人在无数变化不定的形式环境中, 清晰可见, 赫然而立。

对于一个城市而言, 更多的追求文化的传承甚于对形式的创新, 对于文化的表达表现在道路方面就是指借助道路的特征、建筑的变化、地面植物特色、沿路鲜明的功能特征等增加了道路的识别性, 判定所处位置, 获得方向和距离, 城市道路对于城市印象的沉淀发挥着导向作用, 承载着历史和未来。

三、城市街道设计因素记忆城市

街道对城市印象的表达不仅仅是街道的景观品质, 而是街道在城市印象中的地位和组成。从经典的城市设计理论出发, 提出现代城市街道印象设计的一些基本因素:建筑形式设计、林荫道设计、标志物设计、历史文脉传承设计、时尚文化活动等都以不同的方式向人们传递着一种历史信息。

1. 建筑形式设计

建筑最初由群落聚居演变而来, 随时间推移, 沉淀着自己的记忆。建筑形式的价值在历史的延续中表现的更为明确, 一座历史性的建筑往往标志着一个城市或地区的文化含量, 是追寻城市记忆的重要元素。建筑体作为展现街道形象的庞大艺术品, 它有着自己的历史和独有的形式, 它留存的精神价值感染着我们。

建筑与城市的最初成分一起出现, 城市的视觉形象与城市建筑有着密切的关联, “建筑是形象的艺术, 而城市是记忆的艺术”, 作为“人造家园”的实体, 这件艺术品根据其美学规律, 影响指导着城市的演变, 沉淀着记忆, 拓展着永恒。

2. 林荫道的设计

城市地面的植物形态传达着不同的城市形态概念、建造历史, 彰显着不同的城市记忆。表现最直接的即城市林荫道设计。

林荫道的由来:在巴黎, 香榭丽舍大道两边在17世纪70年代种植了梅花型排列的树林, 成为广受欢迎的休闲胜地。随着城市的发展, 林荫大道更加充满生机活力, 1775年正式确立为林荫大道。之后全国一些城市小公园内普遍出现了“一条路两行树”造景模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 城市街道两旁的行道树成为的城市一大特色, 于无形中沉淀着岁月的痕迹, 越是参天古道对城市印记越深。

3. 标志物设计

凯文·林奇曾指出:“有时候, 环境的组织并不靠普通的方向系统, 而是靠一个或数个兴趣点, 其余事物都向着这些兴趣点。”[1]日积月累, 这些空间构成要素的突显或凹陷亦或者个性点都可能成为城市的标志。

苏东坡有诗句:“赖有高楼能聚远”。某些区域内的地标性建筑, 通过远距离视察有效的目标, 根据相对位置, 确定方向和目的地。在城市纷杂的路网中, 作为一种视觉可见的突出实体形象, 与城市建立着识别性联系, 依靠其独特的目标性功能, 成为追寻城市印象的一种方式。

4. 历史文脉传承

城市街道作为城市重要的公共场所, 是地域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它沉淀着城市丰富的文化活动、社会意识形态, 从长远的角度出发, 街道文脉牵动着深层次的文化理念, 不仅仅是单纯的文化印记的集合, 街道文脉的传承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所具有的意义和作用。

凯文·林奇在《城市形态》一书中提及“一个好的地方, 就是通过运用一些对人及其文脉都非常恰当的方式, 使得人能更好的了解自己的社区、自己的过去、社会网络, 以及其所包含的时间和空间的世界”[2]。

所谓文脉, 英文即Context一词, 原意指文学中的“上下文”。在语言学中, 该词被称作“语境”。在广泛的意义上, 该词的引申意义为一事物在时间或空间上与他事物的关系。在设计中, 该词更多地被理解为文化上的脉络, 文化的承启关系[3]。

“深山藏古刹, 城中览古韵”, 城市街道的空间布局的改造、建筑空间与形式的改建、文化小品的点缀等都涉及到城市地域文化的传承, 尤其文化在步行街中渗入更可增添可识别性, 提升城市文化的层次。例如香榭丽舍大街号称世界最美丽的散步大道, 集商业、旅游与街道景观于一体, 它形成于历史的积累, 除协和广场和凯旋门之外, 拥有很多历史回忆, 更加深城市的记忆。

5. 时尚商业文化活动设计

城市包含两层概念, 城即城墙、城郭、区域的概念;市即集市、商业的概念。昔日, 沿街建商店、沿街叫卖等商业活动是城市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在“北宋的首都东京在五代后周改建汴州为都城时就已临街设店……形成按行业成街的情况, 一些邸店、酒楼和娱乐性建筑业大量沿街兴建起来”[4]。在宋画《清明上河图》中证实整个东京城都呈现出这种特色, 酒楼、米店、茶馆、作坊、布行、药店、小贩、货郎担等满街望去, 应接不暇, 构成街道的种种商业活动仿佛是市民天然生活的一部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商业的繁重状况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发展面貌。另外, 一些标志性时尚商业街道的出现, 记忆着城市的视觉景观特色, 对于协调城市的发展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美国纽约的华尔街, 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 北京王府井商业街, 英国的牛津街等, 它们沉淀着整个城市甚至整个国家的记忆。

四、城市街道流逝的记忆

城市街道作为城市的视线走廊, 它的记忆有明显共性和个性, 除了上面提到的一些印象设计元素之外, 水景、灯光、小品、周边环境特色绿化等细节设计千篇一律, 设计雷同, 缺乏个性特色, 尤其是江南街道水景逐渐没落。正所谓“无园不水”, 水是景之魂, 在杏花烟雨的江南, 有水更具有灵动性。水是对江南的记忆, 无水则会使人思, 城市特色不足尚觉有憾[5]。

五、结语

通过对现代城市街道印象设计元素的分析, 跟随城市记忆的路径, 唤醒人们的认识。对于有历史的街道, 充分利用历史文化遗产, 挖掘历史文化蕴涵, 保留具有传统价值的东西;对于没有历史的街区, 在依附各种形式, 在新形式中, 展露时代光华, 寄托城市精神内涵, 生长城市标志性记忆, 慢慢的再现历史精神理念, 维系城市特色的可持续发展。

当突变的街道视觉形象具有可存在的价值时, 就会被保留下来, 相反, 则被淘汰。伴随着潜移默化的更替, 变更着城市街道的视觉形象, 保留着街道传统的文化特色, 组织城市的时代性环境特色, 影响着城市的视觉品质, 给人以可见的、连贯的、清晰的城市印象。

参考文献

[1]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0:41-85.

[2]凯文.林奇.城市形态[M].林庆怡, 陈朝晖,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1:24-27.

[3]姚喆, 周正明.城市街道的文脉探索与个性确立[J].规划师, 2006, (6) .

[4]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4:164.

马拉松,换一个视角认知城市 篇3

走马看世界

托马斯和莱茵霍尔德是我过去的老板。作为德国媒体中心科隆市一家电视制作公司的创始人,两人都在40岁上下,有妻有子,都是资深电视人,一起起灶打拼,一起接下公司的第一个单子。但是,要问他们最大的共同点是什么?会说:我们都是马拉松爱好者。

哪怕工作再忙,两人也会一齐突然失踪几天,晒得黑黑地回来:“纽约的马拉松,太棒了!”对他们来说,要真正认识一个城市,莫过于踏在她的主街中央,双脚坚实,并用主机位的视角,让两旁的著名建筑哗哗哗地撞入眼中,再哗哗哗地向身后退去。连那些趿着拖鞋出来买早点的土著居民,也会在这一刻无不例外地为你夹道欢呼,用一种默契的眼神为你加油!于是你真的觉得,你正奔跑在这个城市的怀抱中,你正在涌入她沸腾的动脉里。

在他们的影响下,公司好几名同事开始练长跑,从3、5公里开始,渐渐加码到10公里,到半程马拉松,最后一齐报名飞去各地跑马。回来都喜气洋洋:那里的市民,真棒!跑过一两次之后,无不爱上这种城市马拉松途中才有的认知方式。

马拉松的城市精神

每年11月初,纽约秋意正浓。通往斯塔顿岛的维拉扎诺吊桥上,全球规模最大的城市马拉松正从这里起步,浩浩荡荡地涌入市区。选手们跑过纽约最负盛名的五个街区,与沿途数百万观战的市民与游客相迎相和,大都市的风情便在这一段路程中淋漓尽现。从1970年的首届至今,纽约马拉松每年吸引近四万名参赛者和数十万游客,成为纽约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

尤值一提的是,每年的纽约马拉松都有一个突显人文诉求的口号,并通过这一天数百万市民游客的参与,国内外媒体的集中关注,得以最广泛地传播。比如2003年的“为美化人生而跑”,提倡增加城市绿地,美化生活空间;2004年邀请澳洲、美国、荷兰、墨西哥等国名将,以及本市教育人士参加,分别代表几个行政区而跑,藉此带动社区居民参与,增强市民认同,凝聚城市向心力。“ILove New York”的城市精神也在轰轰烈烈的马拉松节奏中,获得宣扬。

效法纽约,许多世界大都市纷纷成为国际马拉松胜地。巴黎、柏林、伦敦、悉尼、东京马拉松,包括80年代开始的北京马拉松以及长城马拉松,成为全世界马拉松爱好者拜访城市,领略当地城市文化的最佳方式。最后成为大众焦点的,不是冠军的姓名、国籍或成绩,而是该市的马拉松组织能力的好坏,市民参与程度之高低,以及人文口号影响力之大小。至此,马拉松已经完全超越了体育范畴,而成为一项广泛的市民活动,并成了评价城市魅力与否的一个非官方指标。

谁来代言大众体育?

要说马拉松深入全民意识,先得感谢奥运会。1896年首届现代奥运会上,运动员们再现了从马拉松平原奔往雅典的恢宏的历史篇章,但也完全改变了古希腊时代战争信使的初衷。在被奥运会“招安”初期,马拉松曾一度沦为向皇家献媚的工具。为了便于宫廷显贵们观看比赛,1908年伦敦奥运会把马拉松“拉长”了2公里,使比赛线路从温莎城堡到伦敦奥林匹克体育场。这之间的42.195千米,从此却成了马拉松比赛的正式距离。

今天,奥林匹克几乎成为体育精神的形象代言人。可是,人们不免经常疑惑,奥运会规则下产生的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的分野正越拉越大。甚至于对立。此起彼伏的兴奋剂丑闻、泛滥的假球假摔,极端锦标主义背后体育资本主义的渗透和嚣张,使得体育比赛往往成为噱头浩大的巨星演出秀,而非体育的纯朴初衷——追求强身健体的一种人类集体生活方式。

从参与体育实践的主体者——普通民众的角度,这个反差尤其巨大。体育投资的数目接近天文,奥运场馆建设热火朝天,这些却与人们日常运动、漫跑的自然空间几乎成反比。人们被迫进了健身房式的体育集装箱,只能略微伸一伸胳膊压压腿。至于体育精神和体育快感,只有在心里默念了,或是拨弄手里的遥控器,远远地为别人喝声彩。

市民自己的马拉松

但是城市马拉松正相反。城市马拉松几乎是一项最全球性的大众化体育运动,它不分男女老幼,贫富贵贱。它既是一场团体的竞技,更像一场个人自我的挑战。在这个浩浩荡荡的征途中,城市马拉松要求最大限度的心灵自由与身体自由,要求开阔的空间,不被商业与交通挤压的绿地。这不仅要求参与者个人有坚强的意志和健康的运动习惯,也向他们生存的宿主城市提出了要求——其实也仅仅是——给市民予充足的空间、绿地。

退一万步,哪怕是身体条件不适马拉松运动的市民,也有在马拉松当日——趁着趿拖鞋买早点的当儿——沿街观战的参与权利和快乐——仅仅因为他们是城市的主体!就在不久前,欣闻厦门市在组织今年国际马拉松赛之际,向全体市民征求马拉松线路方案,并视马拉松为“市民的节日”、“市民自己的马拉松”,而非官方的赛事。

2011级-城市认知实践 篇4

1、通过收集相关资料、实地调查,了解暑期所在城市,并写出城市认知感想。

2、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暑期所在城市:(11级同学建议选择前面几个专题)

1)城市概况、性质、规模和规划结构布局、发展背景、发展趋势等;

2)城市历史文化、景点等;

3)城市道路系统、断面设计、交叉口、广场、停车场、交通概况、车行人行等;

4)城市绿化,主要树种、建筑小品、雕塑、城市景观、环境状况和地方特色;

5)居住区的功能结构、公共设施等的布局和处理手法等;

6)市中心、广场或街区的型式、景观、特点及建筑空间设计与环境的关系等;

7)住宅、公共建筑单体设计的处理手法。

3、城市认知感想论文可以通过对收集资料的说明,写对所在城市的全面了解;也可以从以上7个专题中选择其中1个专题,分析说明自己对所在城市该专题的认知。

4、城市认知感想论文主体部分内容应为对收集的相关资料进行重点说明。要求图文并茂,有必要时应进行实地调查,尽量获取第一手资料。拍摄图片要求清晰、具代表性。论文不少于3000字,自己观点文字不少于1000字,图片不少于15张(要求为自己拍摄,图片要求有编号,附带文字注明是哪里的,什么的图片)。

5、如有参考资料,应附上参考文献。

6、调查报告于开学第一周上交,可手写也可打印。于题目下方注明姓名、学号、班级。手写要求字迹工整,纸张要求A4幅面大小。打印正文要求宋体、小四号字,段落设置1.5倍行距。

城市居民的社会工作认知 篇5

【摘 要】 本文针对近年有学者提出社会工作实效的研究中存在着社会工作实务“自我吹嘘”的说法,对西安市105位城市居民关于现实社会工作的认知、实际接触和价值判断的了解进行访谈调研。访谈结果显示,当前城市居民对社会工作仍存在着认识不清、求助无门等问题,但人们对于社会工作价值和潜力总体持肯定态度。为了切实提高社会工作的社会效益,我们要批判性地提高专业社会工作发展意识,策略性地加强宣传力度,结合实际拓展服务的群体和深度。

【关键词】 社会工作;居民认知;价值判断

一、问题的提出

社会工作起源于西方,曾被誉为20世纪新兴的解决工业社会问题的重要力量,但这一评价随着社工行业的日益成熟也受到了很多质疑,费舍尔(J.Fischer)1973年发表了一篇名为《社会工作是否有效:一个文献评论》的文章,提出社会工作的许多实务模式并没有扎实的证据来证明其专业效果,只是出于各个流派大师及其追随者自我吹嘘的过程,从社会工作效益承担者出发考察当前社会工作实际效用的研究寥寥无几。反观国内,中国学者也提出,当前新公共管理运动思路下存在政府购买服务发展专业社工服务机构的路径和社会工作专业实务模式的自我吹嘘迷惑,[1]中国学术界从社会工作效益承担者角度出发的文章同样稀缺。为了认清中国社会工作是否存在“自我吹嘘”现象,以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为切入点,建构出一个关于社会成员社会工作认知框架的任务亟待完成。

我国关于社会工作实效的研究可以根据研究者的视角或立场大致分为三类:政策制定者(政府)、研究者(社会工作学者)和实施者(社会工作者)。从政府角度出发研究的学者着眼于社会工作的历史基础:认为我国的社会工作是在传统社会工作与专业社会工作并存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社会工作的专业化程度和专业社会工作融入国家职业制度体系程度之间的矛盾加剧导致了我国社会工作的社会效益偏低。[2]据此,学者们提议政府从大政方针上针对社会工作行业发展做出要求和规划以提高其社会地位,激发其社会效益。这些呼吁得到了政府的认可,我国曾于2006年将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化队伍建设列入五年规划,在后续6年的政府报告中提及社会工作的发展,并于2012年开始在部分城市进行政府购买服务发展专业社工服务试点。政策出台后,研究者们大量援引政策中的话语和流入社会工作行业专业人才数、新建社会工作组织等增长数字来证实我国社会工作目前的成效,歌颂着我国社会工作事业发展之快。然而政策的提倡和统计数字的增长只反映了社会宏观表象,难以说明社会工作的发展是否取得了真正的社会成效,忽视了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的反馈也是其缺憾之一。

社会工作专业研究人员将社会工作实际效益研究的侧重点放在了社会工作与中国国情和西方发展模式的结合上。他们认为,西方先进经验与中国传统文化相配合或互补的程度对社会工作在中国社会的切实效益起到关键的作用。[3]他们主张借鉴西方社会工作的发展模式来弥补社区照顾、民政管理、司法监管等传统方法的不足同时开拓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模式。“嵌入式”是这类学者目前主要关注点也目前我国社会工作采取的一个非常典型的推进策略,它意味着将专业社会工作嵌入本土社会工作之中,将社会工作嵌入现有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体系中,以机制和机构的适配程度来提高社会工作实际效益。这类学者对很多政府购买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进行了深入的个案分析,[4]提出了政策实施后社区中的社区管理者和社工组织的合作状况和其中的问题。这类研究比上一类更接地气,也涉及了社会工作服务的对象的参与,但其成效分析的重点是社会工作组织与社区组织的分工和权责分配,仍没有给予其服务对象足够的重视。

社会工作者们的研究主要根据其亲身参与的实际社会工作活动展开。这类研究最贴近居民认知,但更侧重对具体案例的深入分析和对改进和提高具体社会工作实务技巧和方法的讨论。这类研究多是通过一些个别案主接受社会工作后的生活状况来判断社会工作实效,鲜有关于一定规模社会工作效益的评价,无法给我们提供关于社会工作实效更广阔的图景。综合分析以上这三种研究角度,我们可以发现他们或多或少都会存在着对社会工作实效评估的不足,尤其是对社会工作服务对象认知角度认识的缺失。

尽管如此有学者也注意到了这一视角,有学者将其对社会工作的认知和评价纳入评估机制中,设计出了单样本设计、层次深入模型、基于案主满意度等多种考量社会工作具体效用的评估体系,也有学者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社会大众的社会工作认知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5]这些研究都倾向于客观、量化的分析和计算,但由于实践处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这种实证主义研究思路和专业实践的有效性与合理性不强。[6]而且只靠评估体系数据分析和问卷调查难以触摸到人们的真实情感。

基于以上分析,要真正认清我国社会工作的实效,证实社会工作是否在自我吹嘘,从被服务对象的主观感受入手进行相关的研究不可或缺。本文根据格式塔认知心理学的现象学方法,把直接的生活经验材料与实验资料结合起来并重视观察者对自己知觉内容的直接描述,设计了以下三方面内容来了解人们对社会工作的认知:其一,考察人们对社会工作实践认识,实际生活中接触社会工作的感受;其二,考察人们所知的获取社会工作帮助的渠道,即社会工作相关组织在人们头脑中的印象;其三,考察人们对社会工作的价值判断和态度,即对当前社会工作的实效个人评价。

二、研究的背景和策略

社工行业在西安发展迅速,截止到目前,西安市已拥有专门的社会工作组织30余家,专业社会工作者3000余人。但由于陕西省整体经济发展不突出,西安市社会工作的开展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存在主客观条件多重差异,当前西安市社会机构的社会工作制度和人才队伍的基础建设都相对薄弱。

本研究根据西安市各社区规模利用PPS的抽样方法并结合各社区自身因素选取了六个典型性社区,从2015年4月开始到2016年4月一年时间内多次深入这些社区进行问卷调查和访问,获得了105份有效的访谈资料。由于社会工作主要面向的是弱势群体,[7]我们在选择访问对象时着重关注了弱势群体并力求多样,访谈对象包括社区工作者(在社区从事专业服务和居委会的专职人员,以及社区内保安员、保洁工等),在社区内长期居住的离退休人员、残障人士、流动人口、享受低保的人员等等,受访者年龄范围在19~71岁之间。访谈问题主要围绕上文三个方面展开。此外,我们也向街道办、民政局等单位了解了一些西安市社区发展的总体情况,以便我们对受访者的认知背景有更深入了解。

三、居民对社会工作的感知和接触

人们是否了解社会工作,是考察被服务群体对社会工作理解的第一步。目前我国各界对社会工作概念尚无统一说法,但在城市居民生活实践中,社会工作可以理解为一种职业、一个专业或是一种事业,我国社会工作的内容至少包括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和社会服务这三项。为了了解人们对社会工作概念的认识,我们主要通过居民对社会工作的实际接触来判定其了解程度。

在关于社会工作实际接触的访谈中,有受访者表示,“经常看到社区中心门口经常摆一些预防艾滋病、关爱自闭症儿童的摊子,去逛街的时候也常看到红十字会的献血车,还有遇上各种节日,天桥上马路旁都有做宣传的、募捐的签名的。”我们进一步询问是否参与过社会工作活动的时候,大多数受访者表示自己参与的社会工作活动极少。两个典型的回答如下:“献血应该算,献血让亲属也都有了保障,不过没受到过什么实质性帮助,其实也真不是自己生活完全不需要社会帮助,谁家没有点困难啊”,还有受访者表示“社区举行的那些老年人联欢活动什么的,我们都不知道,有时到了听到社区中心传来音乐声才知道”。2012年陕西省社会工作相关文件提出了对社会工作行业发展目标任务,包括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区建设、婚姻家庭、精神卫生、残障康复、教育辅导、就业援助、职工帮扶、犯罪预防、禁毒戒毒、矫治帮教、纠纷调解、应急处置等,但从这些受访者的实际经历我们不难看出,社会工作的实际进展可能不比上政策中的许诺,现实生活中人们只对宣传较广泛的活动比较熟悉,而且在社会工作的实务方面,婚姻家庭、精神卫生、残障康复、教育辅导、就业援助、职工帮扶、犯罪预防、矫治帮教、纠纷调解等等方面社会工作的效用在人群中反响甚微。

四、获得社会工作认知的渠道

在社会工作的起步阶段对社会工作认识不清的现象确实会相对普遍,但随着社工组织增多也可能存在着各类社会工作组织确实已经提供了各方面的服务而居民们对从获得渠道缺乏了解导致了没有获得社会工作帮助的情况。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考虑到居民个人对社会工作获得渠道的了解。

问及可获得社会工作服务的途径,我们得到最多的答案就是社区,尽管也有受访者提到“红十字会”,“某某养老院”“社会福利院”等,但大多数人都只回答了社区这一个组织,他们的原因非常一致,“社区距离自己最近,有什么类似水电、邻里关系之类身边生活这些事都得找社区。”

目前我国的社会工作主要存在于三大类部门和组织之中。一是民政、司法、工会、妇联、共青团、残联等有关部门;二是社会福利机构,如慈善会、福利院、养老院和各类心理咨询机构等;三是街道、社区居委会等基层组织机构。为了更全面了解相关状况,我们查询并印制了西安市内各区已具备一定规模并在政府注册过的社会工作组织名单,询问受访者对这些机构的熟悉程度。结果显示,在我们列出的8家社会工作机构中,熟悉三个以上的只有1人,大部分人都只认识1~2个,甚至有人一个都不熟悉,由此,对社会工作获得途径了解不够,社会工作组织的宣传不力也是社会工作未能深入人民生活,人们未能获得充分的社会帮助的重要原因。

陕西省政府曾在2012年提出相关文件,明确指出要立足基层将社会工作服务向城乡基层社区延伸。但这种激励手段只企图扩大社区、慈善组织的社会工作功能,局限于岗位社工这一层面。为社会工作增权激励非政府社会工作组织建立的措施也尚未进入正轨,整个社会工作的发展仍在政府的监管之下,社工难以自由的发展。

五、对社会工作的价值判断

不论社会工作作为一种职业、专业还是事业,无论社会工作本身能为社会带来什么,人们对社会工作价值的认可程度都是评价社会工作实效的一项重要标准。在我们要求受访者对社会工作进行评价时,绝大多数受访者虽然不认为社会工作能带来了实际好处,但他们都表示社会工作十分有价值。一位社区工作人员表示,“社会工作是在政府和人民之间搭建桥梁,实际地解决居民困难,缓解社会矛盾,和谐社会嘛”。也有受到过社会工作救助的受访者表示,“幸亏有这样一个社会工作(存在),我们才能得到一些东西,维持基本的生活。”一些并未获得社会工作帮助的居民也表示,“虽然我感觉我没接受过社会工作的实际帮助,但它宣扬的一些正确的社会意识比如疾病预防、远离毒品、捐献爱心等等都是对的,让人感觉生活的更舒心。”

在谈及社会工作的价值同时,很多居民也指出了目前社会工作的问题所在。近20位受访者在回答中都比较了现在的社区与之前居委会并颇有感慨“之前虽然那种社会工作只有一点点钱,但当时那些人真是全心全意尽心尽责,每家的什么事他都知道”。但时间不能倒流,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社会工作走向专业化、职业化的浪潮已经不可逆转。在我们所调查的地区内,人们心中社会工作的主要机构―社区,专业社工寥寥无几。虽然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考试的人员每年都在增长,但经调查他们普遍缺乏社会工作的专业背景和专业知识。社区还是主要进行民政事务,社区工作也还是人们眼中“高中毕业都能干的工作”,社会工作在介入社区工作的事务领域中长期缺位。

六、结论和对策

透过人们对当前社会工作的感知和评价,我们可以了解到,随着社会发展和政策提倡,社会工作这个概念已逐渐在大部分人们脑中形成,但仍存在概念不清和混淆的问题。这一结果一定程度上证明了社会工作未能深入人们社会生活,人们对其获得渠道了解尚少,社会问题仍无法通过社会工作解决。但与一些学者持有的“社会工作存在着认同感低”的观点不同绝大多数人对社会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持十分肯定态度。

社会工作虽未深入人心,但并不能算是自我吹嘘,其价值和潜力也不可小觑。对于社会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我们需要更关注中国老百姓实际的生活需求,提高社会工作覆盖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还要加大社会工作在社会的宣传力度,增强居民相关方面认知,使居民更好地理解、主动参与或求助于社会工作形成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王壬,罗观翠.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路径分析及对社会工作教育的启示[M].王思斌主编《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九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55.[2] 曾家达,殷妙仲,郭红星.社会工作在中国急剧转变时期的定位[J].社会学研究,2001(2).[3] 李迎生.构建本土化的社会工作理论及其路径[J].社会科学,2008(5).[4] 朱建刚,陈安娜.嵌入中的专业社会工作与街区权力关系―对一个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个案分析[J].社会学研究,2013(1).[5] 时?h.关于社会大众对社会工作认知情况的调查分析[J].知识经济,2011(13).[6] 郭伟和.后专业化时代的社会工作及其借鉴意义[J],社会学研究,2014(5).[7] 龚晓洁,张荣.慈善事业与社会工作的关系探析[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20-22.【作者简介】

大学认知实习报告 篇6

2)通过这次实习我认识到在实践中,专业知识的重要性,而且各类学科之间有很大的相通性,一个人不能只在自己专业上钻研,还要在相近的专业上下一些功夫,这样会有效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而且要学会与人合作,只有大家一块努力才能把工艺搞好。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要像工人师傅们那样充满激情,努力学好专业知识,我自己的未来打好坚实基础!

3)通过实习我也明白了作为一个选矿工作者,我们可能要面临恶劣的工作环境。的确,在选煤厂里有里面有很多的粉尘,每一天回来我都发现自己的鼻孔里有很多的煤灰;其次,机械设备组在工作中产生的噪音太大,我看到有的工人都把自己的耳朵堵上了;另外整天和机械打交道的工作也是枯燥和乏味的;最后,由于工作是处理煤,所以非常的脏,每天下班后工人都是全身的污黑。清楚了这些,我对将来的从业有了心里准备,虽然环境恶劣,但我们的行业是其他行业的基础,我们肩负使命,我们是光荣的青年,我想告诉大家:我已经准备好了!

4)致谢

非常感谢我的学校专业课老师在这三年来孜孜不倦的教育和培养,是他们把我们教育成一位合格的大学毕业生及合格的煤化工人才,为此他们付出了很多精力与汗水。在这也特别感谢在我们毕业实习期间一直陪伴在我们身边指导和照顾我们的孟令丽老师,她精心的指导着我们在这大学临近大学毕业关头的最后一关使我们能顺利毕业。再次的谢谢老师们,老师你们辛苦了。同时感谢实习单位翔盛矿产物质有限责任公司的各位领导对我们实习工作的重视,为我们安排好一切,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工作实习环境并督促我们有所学、有所悟;感谢选煤厂的知道师傅刘师傅孜孜不倦不厌其烦的为我们讲解所遇到的问题和介绍机器设备的运转情况及操作规程,对我们实习增长见识丰富知识起到了莫大的帮助,这些才能使我们的实习任务能够出色成功的完成并学到了很多知识。也非常感谢我的父母和朋友在我实习期间对我无微不至关心与支持,谢谢你们!

5) 参考文献

长安大学城市认知 篇7

会议在瑞典北部城市U¨MEA的建筑学院举行, 参加人数为60人~70人, 分为5个主题不同的工作室。我们选择了德国维斯玛 (Wismar) 大学的Ruairi O′Brien教授主持的主题为“城市与诗歌” (City and Poetry) 的工作室。研究的内容用一种非常规的方法, 在尽量短的几天内去掌握U¨MEA这样一个大家都很陌生的城市。

下面就介绍这种方法的几个步骤和内容, 并对每个步骤进行分析, 进而阐明我们对这种方法的理解和该方法的现实意义。这个方法有四个步骤:

第一步:2人~3人为一个小组, 用一天的时间去市内调研。尽可能地寻找感兴趣的文字, 行走的路线自主决定, 但是要在地图上标清楚。寻找的文字并不仅仅局限于词义, 还可以凭着文字的构成形式去寻找。在当天下午, 各小组把所有找到的文字和行走路线展示给教授和其他工作室成员, 并解释选择这些文字的原因。

通过一天的文字收集并整理, 我们惊异地发现这个接近北极圈的小城市居然非常具有开放性、国际性。大部分市民都能熟练地运用英语交流, 城市中的非瑞典语文字数量很多。同时, 我们还感到城市给人一种热情的气氛, 诸如“Valkommen in till” (欢迎) “Drop in” (请进) , 这样的文字很多, 这一点与其他的一些欧洲城市有很大的差别 (见图1) 。那几天正好是当地的爵士乐节, 游人还能感受到很强烈的艺术气氛。因此, 国际化、开放性、热情等碎片般的认知印象是构成我们最后成果的重要源泉。

第二步:用半天的时间去分析前一天选择的文字, 尽可能地从词义, 构词形式等角度分析这些文字。不仅关注单个词本身, 还分析词与词之间的内在关系, 试图发现城市的一些非表层的结构关系。

这一步对于不认识瑞典语的人是相对困难的, 教授告诉我们要从不同的角度注意这些文字, 不必理解文字的含义而关注构词的形式。哪些文字是地道的瑞典语, 哪些是外来文字的变形, 哪些文字根本就是外来语 (包括英文, 中文等) 。这样, 我们就找到了一种标准来对我们收集的文字进行分类和研究。

第三步:用一天半的时间组织这些文字使之成为一首诗歌。诗歌的形式和内容都不限制, 但是注意要用一定的方式来表达对城市的理解。诗歌的内容本身并不重要, 甚至可以忽略其含义, 但是诗歌的组织方法要清晰明确, 应具有鲜明的结构关系。

最终, 我们的诗歌是这样的:

U¨MEA

Valkommen in till

umea Dansskola

Centrum

Wallstreet

Designhogskolan

Qlassic

Dobeln Park

Valkommen in till

City Kiosken

I.C.A

e.m.i

Picasso

Handelsgarden

Club

Havanna

Valkommen in till

中国上海 Sax

神津经血 Jazz

欧亚饭店 Coca cola

Plaza

Peak performance

Drop in

Drop in

Drop in

第四步:城市意象的表达——朗诵。

这首诗的题目是由三人共同朗诵 (两男一女) , 代表普遍的, 共同的感受。第一段由男声粗音低调平缓朗诵, 是城市意象的序曲。第二段由男声细音高调快节奏朗诵, 是城市意象的发展。第三段是三个声音交叉朗诵, 是城市意象的高潮, 表达了开放的、热情的气氛。最后一段是多声重音的组合由高渐低, 是城市意象的尾声。这样, 城市给我们的意象从陌生渐渐变得熟悉, 从平淡渐渐变得丰富。

在整个过程结束之后, 理性分析发现研究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即第一步和第二步的认知城市的阶段, 第三步与第四步的表达认知的城市意象的阶段。客观地讲, 该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

在认知城市的阶段中, 把文字符号作为认知城市的中介并以此为切入点, 在找寻文字符号的独特性和与其他城市异同性的过程中对城市意象进行初步判断。文字符号既是表达城市意象的媒介之一, 也是人们解读城市意象的出发点。从结构上看, 符号同时包括两个最基本的部分:具有由物质表象构成的“符面 (signifier) ”部分及表达思想和意义的“符意 ( signified) ”部分[2]。在这里我们比较多地关注符面层次。例如关注合成词的构成形式。合成词的出现其实包含着一种实用主义的思想, 某几个词汇的部分经过拼合就能转换为一个综合的含义, 这是一种最为简便的创造。合成词表明了不同语言的接触即不同文化的交融。但是对于符意层次的忽略是否会降低对城市意象内涵的领悟, 有一种趋势必须注意, 在现代城市中, 经济取得了对符号的绝对支配地位, 一切符号都可以交换, 甚至一切符号都可以通过货币折算其价值。从经济学的角度看, 在城市中符号系统的交换价值得到充分肯定的同时, 其使用价值正在悄然褪色[3]。也就是说, 在现代经济发达的时代, 文字符号符意层次的意义正在减弱。因此我们不过多关注符号所表达的本身含义而较多地关注它的形式。

城市是综合性和复杂性的。因此, 对于城市的分析与判断要经过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看, 文字是一种特殊的视觉符号, 其实质是所代表的意义的传达, 即文字符号至少能够传达部分城市意象给城市的认知者。应用符号学的理论与方法, 可以为城市设计或建筑设计的最初阶段收集和分析关于人类需要、行为和愿望的信息, 以便为设计任务书的制定和设计过程提供资料。这样能培养设计人员的环境分析能力, 以便更好理解城市的内涵。

此外, 在第二部分表达所认知的城市意象的过程中, 先是运用“打散重构”的方法组织文字成为诗歌, 继而运用语言将诗歌的意象进行表达。筛选文字就是打散的过程, 编排诗歌的阶段就是一种新形态的重构。打散重构的艺术价值体现在对文本结构上的创新, 也体现了新的文本结构所包含的文化意义即诗歌的意象。诗歌的意象就是用具体鲜明的、可以感知的文学形象来表现人们的理智和情感, 这是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的结合。诗歌的本质是文字与图像的关联, 使人通常不是将情感直接呈现给读者而是巧妙地通过几个相关的意象, 在读者脑海中组成一幅画面或一些图像, 让读者去体会。在我们的诗歌中, 主要表达了三个层次的意象:最初感受到的陌生、继而感受到的一些似曾相识以及最后感受到的开放多元化。还有一些意象例如热情的氛围等自始至终地贯穿全诗。通过并置, 重复, 递进等方式将诗歌表达的意象进行组合。如果说诗歌是表现主体的情感和生活体验, 那么意象就是主体内在情感和体验的客观化, 所以使读 (听) 者通过感知意象来领悟诗歌的内涵。

这种看似非常规的方法使我们掌握了城市的更深层次的内涵, 其背后还有着深刻的理论支持。我们认知城市时不应仅仅局限于外在的形象, 更多的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认知城市深层次的结构, 这是一项很重要的技能。

摘要:介绍了一种非常规的认知城市的方法及其理论依据, 同时简述了这种方法的现实意义, 指出认知城市时不应仅仅局限于外在的形象, 更多的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认知城市的深层次结构。

关键词:城市,文字,诗歌,朗诵,符号

参考文献

[1]张钦楠.阅读城市[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4.

[2]张法.20世纪西方美学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3.

大学生春节认知调研 篇8

关键词:传统节日;春节;大学生;传承;认同

作者简介:彭笑远(1977-),男,汉族,山西平遥人,博士,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社科部副教授,研究方向:文艺学、中国古典文学与青少年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5--02

作为当代中国影响最大的传统节日,春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传统“春节”文化了解渐少。为了更好的传承春节文化,我们开展了青年人对春节的认知情况调研。

一、调研问卷内容

为了了解大学生对春节的认知情况,我们对北青院在校大学一年级的学生进行了一次“春节”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他们对“春节”文化的了解程度,以便今后对“春节”活动进行创新。

调研小组通过纸质调查的形式,并且尊重其个人意愿作答来进行此次问卷调查。其问题是:

1、您知道过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吗?

A、腊月初八 B、腊月二十三 C、腊月二十七

D、除夕

2您认为下列传统文化中那些是在春节会做的?

A、春节联欢晚会 B、拜年 C、除尘 D、守岁

E、贴春联

F、给晚辈压岁钱 G、吃特定的食物

3、您是否认为现在的年味缺失?

A、是 B、否

4、下面的春节文化活动中那些事您感兴趣并且乐意去做的?

A、祭灶 B、喝腊八粥 C、包饺子 D、放鞭炮 E、贴春联、挂年画 F、拜年 G、守岁 H、看春晚,和家人一起夜饭

5、您觉得哪些活动已不适合当今时代?

A、挡门棍 B、祭祀财神、灶王爷等 C、放鞭炮

D、磕头拜祖宗 E、赶庙会 F、守岁

6、在春节时,您除了做传统节日活动外,还会做那些您认为有趣的活动?

此次调研问卷共发放了120份,收回120份。

二、调研结果及分析

我们对收回的120份问卷进行了统计,下面数据是针对每个问题所做出的统计(最后一个问题无法用数据进行统计)。

首先,通过前两题的调查的数据,我们有一个很深的印象,有62%的人知道传统的年的节日开始的时间,有22%的人选择了除夕就是过年,有12%的人选择腊月初八即为过年开始,有少数人认为腊月二十七即为过年开始有4%,所以由此看出传统节日的开始时间有淡忘的趋势。但是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大部分人还是会在春节做如:拜年,除尘,守岁,贴春联,给(收)压岁钱,吃特定的食物(饺子)等具有传统意义的活动。然而,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青少年观看春节晚会的选择率只有48%。由此可见,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冲击着传统“春节”文化,让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继承和创新都有着较大的压力。

那么为什么会有高达95%的人认为年文化的“年”味缺失的呢?就此我们分析出了以下几点:

一是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们思想的发展与潮流融合,生活节奏的加快,甚至是作息时间的颠倒,使得青年人没有氛围和时间去过一个“年”味浓的春节;

二是春节与外来节日圣诞节时间距离较近,青年人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而春节则是传统节日,不免对春节的态度较为冷淡;

三是春节的有些传统活动已经不合时宜,需要进行活动的创新和改变,破除某些不适合今天实际的内容,用一种科学环保的方式来表达某种情思。

中国传统的节日活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一个民族的精神和愿望都会自然地通过各种节日流露出来。在越来越繁忙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里,仅仅依靠自发传承来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已经越来越困难了,因此对于春节传统活动的创新是一件燃眉之急的事情。

三、如何让春节返春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标志,一个民族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传统节日蕴含着一个民族走向未来精神动力,具有深刻意义的。

怎样才能很好地传承中华文化精髓,过一个“年”味十足的春节?我们不仅仅是需要文化的与时俱进,宣传工作的大力创新,政府的大力支持,相关企业的主动配合,更重要的是人民的自觉参与,对于传统活动想必也要进行革故鼎新和推陈出新。比如说燃放鞭炮对小孩子来说不仅会有很大的危险,而且还会引起环境的污染。现在的环境污染严重,燃放炮竹自然而然地就成了一个被限制的活动。另外,吃年夜饭和走亲戚是春节最重要的活动,现在的外出人员队伍十分庞大,“春运”让很多的人因为买不到回家的车票,所以这两项活动也渐渐地被人无奈的淡忘,以至于年味道越走越淡。因此,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创新节日活动,让团圆不再停留在远方,让绿色燃放爆竹不再是想象, “年”更丰富更有新意。

对于如何加强春节的继承,我们综合建议主要有:

一是家庭和社区:我们可以以社区为基本单位,组织专家进社区,组织有趣味的传统文化活动等,通过家庭这个承载体,加强青少年对春节的习俗认知,主动培养对春节活动的兴趣;

二是学校:通过选修课、学生社团和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让学生接受到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教育,积极地开展有关春节的创新活动;

三是媒介:借助媒体大力弘扬春节的文化内涵,特别是可以借助互联网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媒体形式对青少年进行传播,如可以通过互联网对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进行灵活方式采访,以便及时了解青少年对春节的理解和认识,以及对春节活动的好的建议。

综上所述,青年人对于春节的认知和兴趣有所下降,因此,让他们提高对传统节日“春节”的兴趣和认知是一个迫不及待的事情,必须高度重视。我们要通过青年人自身、学校、媒介等形式进行春节活动创新,以期引起青年人更多的兴趣,带动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体认和传承。

参考文献:

[1]杨琳著《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版.

上一篇:销售门店店长工作计划下一篇:学校广播站的工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