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公路学院岩土工程801土力学和基础工程

2024-08-21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岩土工程801土力学和基础工程(通用8篇)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岩土工程801土力学和基础工程 篇1

公路岩土入学考试试题及其答案汇总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岩土工程复习一本通

无偿赠送公路学院岩土工程801土力学往年回忆真题和复试基础工程回忆真题

公路岩土入学考试试题及其答案汇总

本题集(胶装)一共56页,它针对长安大学公路学院岩土工程(学硕,专硕亦使用)2014年之前初试笔试801土力学真题、复试笔试基础工程和面试、《土质学与土力学》和《基础工程》(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整理而成,包括初试篇和复试篇。初试篇包括名词解释、指标表达式、简答、证明、判断、填空和计算题,内容全面,包括了2014年以前801土力学所考的全部考题,这为你初试数学、英语的复习节省大量时间。复试篇包括笔试和面试,基础工程总结全面,面试问答给出了问题和参考答案,想必必定也会为你复试节省大量时间,你可以做到心里有数,不必慌乱!纵观长大公路岩土2014年以前的真题,变化并不是太大,拥有此习题集,结合课本,好好理解记忆,想必考100分以上应该不在话下!希望此题集伴你走过一段难忘的时光,祝你金榜题名,蟾宫折桂!

公路岩土入学考试试题及其答案汇总

公路岩土入学考试试题及其答案汇总

一、名词解释

……

二、指标表达式

……

三、简答

……

四、证明

公路岩土入学考试试题及其答案汇总

……

五、判断

……

六、填空

……

七、计算

……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岩土工程801土力学和基础工程 篇2

真题

船建学院历史悠久,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创立于1943 年,是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现代教育和科研的策源地,力学学科创建于1958 年,土木工程学科创建于1907 年,均是中国高校最早设立的学科之一。百余年来,船建学院名人辈出,培养了中国现代桥梁工程先驱、中国科学院院士茅以升,“水利泰斗”、两院资深院士张光斗,中国导弹核潜艇首任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获得者、“远望号”综合测量船首任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许学彦等一大批杰出校友。

学院下设船舶与海洋工程系、工程力学系、土木工程系、建筑学系、国际航运系,涵盖了5个一级学科。目前有5个本科专业、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5个工程硕士点,具有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土木工程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建有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土木工程3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船舶与海洋工程、土木工程2个“双一流”建设学科,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以及流体力学、岩土工程2个上海市重点学科。

学院精英荟萃、名师云集。全院现有教职工300余名,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1名双聘)、中国工程院院士1 名(双聘)、国家级教学名师1 人、中组部“千人计划”入选者5名、中组部“外专千人计划”入选者2名、教育部长江

学者9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名,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名、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6名、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者1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 名、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 名、上海市教学名师1名、上海市东方学者2名、上海市领军人才3名、上海市“千人计划”入选者3名、上海市“曙光计划”入选者3名、上海市“晨光计划”入选者3名、上海市“浦江计划”入选者13 名。

《上海交通大学802理论力学考研真题(1996-2007年)》 2007年上海交通大学420理论力学考研真题试卷 2006年上海交通大学420理论力学考研真题试卷 2005年上海交通大学420理论力学考研真题试卷 2004年上海交通大学420理论力学考研真题试卷 2003年上海交通大学420理论力学考研真题试卷 2002年上海交通大学420理论力学考研真题试卷 2001年上海交通大学420理论力学考研真题试卷 2000年上海交通大学420理论力学考研真题试卷 1999年上海交通大学理论力学考研真题试卷 1998年上海交通大学理论力学考研真题试卷

1997年上海交通大学理论力学考研真题试卷 1996年上海交通大学理论力学考研真题试卷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岩土工程801土力学和基础工程 篇3

樊哲超

重庆三峡学院土木工程学院,重庆,404100

摘 要:通过参加注册岩土工程师执业资格专业考试,认识到在本科生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教学中,要基于最新的行业规范精选教材或自编教材,并建议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要注重加强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以适应岩土工程生产实践对本科生教学提出的要求。

关键字:注册岩土工程师;土力学;基础工程

一、前言

全国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资格专业考试(以下简称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是从2002年正式开始举行的,目前每年一次的考试。注册岩土工程师的报考专业,划分为三个类:本专业(勘察技术与工程、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航道与海岸工程)、相近专业(地质勘探、环境工程、工程力学、煤田地质勘察)和其他专业(除本专业和相近专业以外的工科专业)。考生需满足从事岩土工程专业工作达到一定年限的要求,方能取得参加专业考试的资格。

现行的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大纲,包括11个章目(科目),即:①岩土工程勘察,②岩土工程设计基本原则,③浅基础,④深基础,⑤地基处理,⑥土工结构与边坡防护,⑦基坑工程与地下工程,⑧特殊条件下的岩土工程,⑨地震工程,11工程经济与管理。涉及的行业规范有40本左右,每⑩岩土工程检测与监测,○年的规范清单都在增删,及时的增补最新的规范,替代旧规范。

自2002年以来,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已实施10年。我国实行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与注册制度为岩土工程咨询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是我国岩土工程体制发展的重大契机。

二、我国实行注册岩土工程师制度的必要性

我国加入WTO后,WTO的一系列运行规则将越来越深刻地对我国的经济管理和运行模式产生影响。根据我国的承诺,加入WTO后勘察设计咨询市场3年部分开放,5年全部开放。部分开放是指国外的岩土工程咨询公司可以在国内成立合资企业,允许外资拥有多数股权,全部开放是指允许设立外商独资企业。

加入WTO后,国外的勘察设计咨询公司将进入我国,同时也为我国的勘察设计单位走向世界打开了大门。而国外很多国家都实行了注册工程师制度,我国由于长期游离于国际主流之外,没有建立起完整的市场准入制度,特别是个人的执业准入制度。这样不利于我国的勘察设计业:我国没有可能通过市场准入检查来控制国外勘察设计工程师进入我国市场,而我国的勘察设计工程师也没有个人资质进入国外市场。

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适应了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市场经济建立以后,在工程建设领域中出现工程承包和个人开业的问题,为保证市场运行的秩序和质量,实施专业人员“准入”管理显得更加重要。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需要。按照执业制度规定,注册岩土工程师有权以注册岩土工程师的名义从事规定的专业活动。在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咨询及相关专业工作中形成的主要技术文件,应当由注册岩土工程师签字盖章后生效。

pood

三、土力学与基础工程教学导向的探讨

注册专业类考试是以后从事生产一线的学生进入行业的一个准入门槛,也是学生显示自身价值的一张名片。这类考试在注重岩土工程基本概念和规范的理解的同时,强调加强对工程实际问题的分析理解能力,考试试题的侧重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工程实际对工程技术人员素质的要求。本科生教学作为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一环,也应该在这些方面做相应的调整,以适应工程实践的要求,因此注册岩土工程师的考试对本科生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作者作为考生参加2011年注册岩土师的专业考试,同时作为我校土力学的主讲教师,下面以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的教学为例加以说明。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是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中重要的专业必修课,从现行的注册岩土工程师的考试大纲看,11个章目除了工程经济与管理外,其他几个章目都与土力学与基础工程有或多或少的相关性,难怪一些考生的考试心得都是在备考前期把大学里的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先看一遍。土力学与基础工程,有的学校将其合成一门课上,有的学校将其分别作为两门课进行讲授,我校的培养方案是采用后者。我校本科生土力学课程设置的课时量是40,实验课时量是16,基础工程课程的课时量是32,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课时量16。目前我校土力学与基础工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教材选择随教师变化,没有统一的教材。我院上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的教师有5位,教材一般由任课教师指定,有时今年由张老师上指定一本教材,到明年由李老师上时,又换成另一本教材。一些学生跟班上重修课时,由于教材不统一,导致学习质量和效果受到影响。

2)教学形式单一,缺乏师生互动。现在教师上课一般使用多媒体教师,采用PPT授课。这种授课形式生动形象,可以将一些抽象的图表在幕布上投影出来,但是有的教师过分倚重PPT,忽视必要的板书,更有甚者成了念PPT,使学生像看无聊的电影一样,容易犯困和精力不集中。

3)教学内容选择不恰当。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知识点多、公式多、复杂例题多、图形图表多,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众多的知识点和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须有所重点,该一句话带过的内容应该一句话带过,不做具体推导和展开。

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注册岩土工程师的考试要求,拟对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的教学做探讨。

精选教材,做到几年内无变化,教材应该选择采用最新的规范编写的教材。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的规范最近几年更新的较大,比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从2002版更新为2011版,相关内容也做了变更,新的版本中增加泥炭、泥炭质土的工程定义。因新的规范刚刚发布,现有的土力学与基础工程教材还基本是基于2002版的规范编写。目前我院几位主讲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的教师正联系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编写土力学教材,以后学生可以采用自编教材,新编教材会基于最新的规范,并在以后的讲授中及时的更新内容。

教学形式多样化,加强师生互动,不能过多的倚重PPT授课。可以穿插小故事,加深学生理解记忆。有些原理深奥难懂,老师讲解起来困难,学生听起来吃力。可以讲解身边的故事,将原理寓于故事之中。比如讲解有效应力原理时,可以通过一个小故事进行阐述。太沙基(现代土力学的奠基人)有一次雨天在外面走,突然滑了一跤,他爬起来一看,原来地面是粘土,下雨了当然很滑。为什么人在饱和粘土上会滑倒?他陷入了思考。他仔细观察发现鞋底很光滑,滑倒处地面上有一层水膜。于是他认识到:作用在饱和土体上的总应力,由作用在土骨架

pood 上的有效应力和作用在孔隙水上的孔隙水压力两部分组成。前者会产生摩擦力,提供人前进所需要的反力;后者没有任何抗剪强度。人走在饱和粘土上,瞬时总应力都会变成孔隙水压力,粘土渗透系数又小,短期内孔隙水压力不会消散转化为有效应力,因而人就会滑倒。从而他总结出了著名的“有效应力原理”,后来又提出了“渗流固结理论”,可见智者一跌,必有所得;愚者跌倒,怨天尤人。故事讲完后,再配合书本上的“弹簧-水”的模型,写出有效应力原理的表达式,这样深奥的原理通过故事就可以讲解清楚。讲台上老师讲得绘声绘色,下面的学生听的津津有味。

教学内容上应结合专业特点,土木工程专业主要是应用型学科,应加强学生的实际工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内容上应多结合土建中的工程实例讲解,注重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环节,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某个特定的工程设计问题。近年来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越来越注重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理解和应用,难题怪题不多,因此在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的教学中应注重加强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讲解,避免对复杂公式的推导。

四、结语

以后在生产第一线的学生所必须获得的执业资格有岩土师、结构师、建造师、道路师和桥梁师等,成为今后就业的一种杠杆。从培养未来卓越工程师角度来看,有关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值得我们深思。

参考文献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岩土工程801土力学和基础工程 篇4

为切实做好我院2018年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工作,根据《江苏大学研究生奖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江大校〔2014〕204号)(江大校 〔2014〕204号)、《江苏大学研究生先进个人评选办法(试行)》(江大校〔2016〕67号)、《关于开展2017~2018学年研究生评奖评优工作的》(研究生工作部(2018)6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细则。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定机构

学院成立研究生评奖评优领导小组,制定本院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定细则,负责本单位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申报的组织、初步评审等工作。具体名单如下:

组长:毕勤胜、张虹

副组长:周西安

成员:毕勤胜、张虹、孙保苍、周西安、韩豫、刘荣桂、刘金兴、朱建国、陆春华、韩修静、蒋秀萍、徐慧敏、崔钊玮、杜之琼

秘书:崔钊玮

二、参评对象

注册在籍的2016/2017级非在职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三、评定方法及标准

1.业绩计算与审核

为鼓励研究生努力学习,积极参与科技创新、社会活动、社区建设,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学业奖学金的评审主要根据课程学习成绩、科研创新实践能力、社会工作等方面综合成绩进行,学术型研究生侧重考察其科研创新能力和体现创新能力的科研成果;专业学位研究生侧重考察其专业实践能力和适应专业岗位的综合素质(评分细则详见附件《土木工程与力学院学院2018年学业奖学金评分细则》)。

2.学院召开研究生奖学金评审领导小组会议评审,在充分考虑业绩的基础上确定学业奖学金等级及先进个人初步名单,并进行公示。

四、评选工作进程 1、2018年9月7日前,完成个人申报。

各位研究生认真学习文件精神,了解政策和工作安排,并于9月7日前将学业奖学金个人填报表以及证明材料交至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学工办;申报先进个人的于9月7日前将先进个人申报表交至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学工办。

2、2018年9月12日前,完成研究生素质综合测评。3、2018年9月14日前,学院完成材料审核、初评,并公示。

江苏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2018.09.01

附件:土木工程与力学院学院2018年学业奖学金评分细则

土木工程与力学院学院2018年学业奖学金评分细则

一、评定范围

学院2016、2017级全体全日制非在职硕士、博士研究生。

二、参评基本条件

1、热爱社会主义国家,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3、诚实守信,品学兼优;

4、基本素质测评在合格以上;

5、学位英语通过;

6、按要求完成本人学习计划内的课程且各门课程成绩均≥60分。

三、研究生综合测评

研究生综合测评(G)由基本素质(G1)、学习成绩(G2′)、科研创新与实践能力(G2′′)组成。

(一)基本素质测评

1、基本素质测评分为:思想修养、学习态度、身心素质、行为举止、社会实践等五个方面。

(1)思想修养: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参加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及校、培养单位组织的各项政治学习活动,自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

(2)学习态度: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态度端正,勤奋刻苦,能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教学、实践活动,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

(3)身心素质: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人际关系和谐,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身体素质良好,积极参加各种体育锻炼和竞赛活动。(4)行为举止:遵章守纪,举止文明,言谈得体,自觉执行高校学生文明行为准则,在同学中具有较好的个人形象,在校期间无处分记录。

(5)社会实践:积极参加社团组织、志愿服务、社会实践以及各类科技竞赛活动,通过实践锻炼提高自身的社会适应和竞争能力。

2、基本素质测评采取民主评议和辅导员考核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公式:G1=G1′×60%+G1″×40%,其中,全班民主评议采用逐人评分制,满分100分,该生得分总和平均值为G1′;辅导员根据该生入学后的综合表现评分,满分100分,其评分结果为G1″。

3、若有下列情况之一,基本素质总评为不合格:

(1)基本素质测评五个组成部分中有三个及以上不合格者;(2)违反法律法规,已经受到司法部门或公安机关处罚者;(3)违反校纪校规受处分者;

(4)无特殊原因而未按时足额缴纳相关费用者;(5)在学生公寓各项检查评比中综合成绩不合格者;(6)本年度参加学术讲座和科技活动次数未达到5次;(7)言行不当,给学校或集体造成不良社会影响者;(8)在创新实践能力测评中弄虚作假,虚报成果者。

(二)课程学习成绩测评

课程学习成绩(G2′)以研究生平均成绩记分。其计算公式为:G2′=G*×80%+G**×20%,其中G*为参加测评的三门公共课(中特+自辩+英语)的加权平均成绩(均采取百分制形式);G**为培养计划内的除公共课外的课程的加权平均分(采取标准分,其中优秀占学院参加考试的学生的30%,良好占学院参加考试的学生的40%,中等占学院参加考试的学生的30%,最终折算成百分制——优秀、良好、中等分别按90、80、70计算)。

(三)科研创新实践能力测评

创新能力是指学生在本年度内通过各自特长、发挥创造精神而获得的在科学技术成果、社会工作、文体活动等方面的成果。创新能力测评采用加分办法,分项累加,所有在2017年9月1日——2018年8月31日时间段内得到的创新成果累计得分(G2’’)没有上限。其加分办法如下:

1、论文加分

科研论文情况,只计算申请人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申请人为第二作者的论文;论文须见刊发表或检索,且提供检索证明;论文同时被不同检索库收录就高计算加分,不重复累计加分。

(1)在核心刊物及学校认可的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每篇加2分,被论文被CPCI-S以及CSSI收录每篇加3分

(2)期刊论文被EI收录或在本学科一级学会的杂志上发表,每篇加4分;(3)期刊论文被SCI或者SSCI收录,一区每篇加20分,二区每篇加16分,三区每篇加12分,四区每篇加8分;

注:(1)会议论文被检索、期刊增刊论文在原期刊论文检索级别基础上减半计分;

(2)科研论文情况,只计算申请人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申请人为第二作者的论文;其中导师为第一作者、申请人为第二作者的论文在原级别基础上乘以系数0.7计分;

(3)论文同时被不同检索库收录就高计算加分,不重复累计加分。

2、学术会议加分

(1)参加国内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并作会议口头报告加1.5分,展板报告加0.5分;

(2)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并作会议口头报告加1分,展板报告不加分。

注:学术会议加分当年只算最高的一次。

如会议论文被期刊增刊、特刊发表或被CPCI-S、EI、SCI收录,按发表论文就高计算加分,不重复计算参加会议加分。

3、学术竞赛加分:

(1)全国奖:特等奖加10分,一等奖加8分、二等奖加5分,三等奖加3分

(2)省级奖:特等奖加5分,一等奖加4分,二等奖加2.5分,三等奖加1.5分

(3)学校奖:特等奖加2分,一等奖加1.5分,二等奖加1分,三等奖加0.5分

“星光杯”、“挑战杯”、“节能减排”竞赛获奖按相应等级学术竞赛获奖计算加分,其中第一作者按100%计,第二作者50%,第三作者25%,其后作者不加分。“挑战杯”入围校“准参赛项目”和“参赛项目”的,按校一等奖计算加分。参加校“星光杯”、“节能减排”获优秀奖0.5分。

同一学术竞赛获得不同层次奖项的,以最高分数计算,不重复加分,团队参赛获奖(不分排名的成员加分按照对应的分数拆分)。

注:学术竞赛目录由学院评奖评优工作小组申请。

4、科研立项加分

国家基金获批排名前三加3分,获批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或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实践创新计划项目加3分,排名第二加2分,;

参加学校科研立项获批,第一负责人加1分,其他不加分;参加学校科研立项按时结题的,第一负责人加2分,其他不加分。

5、专利加分

(1)PCT发明专利: 授权/受理:第一发明人(除导师以外)16/4分,第二发明人(除导师以外)4/2分;

(2)发明专利:授权/受理:第一发明人(除导师以外)8/2分,第二发明人(除导师以外)2/1分;

(3)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受理:第一发明人(除导师以外)3/1分。发明和实用新型同时申请的,按最高分加,不重复加分。6.校中外研究生学术论坛

最佳口头奖:加1.5分; 优秀口头奖:加1分; 最佳墙报奖:加1分; 优秀墙报奖:加0.5分。

7、海外学习和出国外语加分

为培养国际化人才,我院积极鼓励学生海外学习,在评奖评优、组织发展等方面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此次评优海外学习加分补充如下:

参加在海外举行的国际学术会议并作学术报告加6分;

参加学校举办的出国项目,3个月及以上的加5分,1个月及以上的加3分,一个月以下的加1.5分

参加在海外举行的“三国三校”国际研讨加3分;

参加雅思考试得分大于等于6.5,参加托福考试得分大于等于85加1.5分,参加出国外语考试加0.8分。

8、社会活动和文体活动加分: 社会活动:

(1)校级学生干部:被评为校优秀团干、校优秀团员、校优秀学生会干部加1分。

(2)院级学生干部:被评为院优秀团干、院优秀团员加0.8分。

(3)校、院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2分;部长:1.5分; 副部长:1分;干事:0.5分。班长、团支书:1.5分;班委:0.8分;党支部支委:0.8分。

注:所有学生干部都必须任职满半年才可以加分;以上学生任职加分之间不能累加,以最高者计算。如有特殊情况可与评奖评优领导小组反映,商议决定加分分值。

文体竞赛:

(1)省级及以上:一等奖4分;二等奖(二、三名)3分;三等奖(四、五、六名)2分;累计加分不超过7分。

(2)校级:一等奖2分;二等奖(二、三名)1.5分;三等奖(四、五、六名)1分;累计加分不超过5分。

(3)院级:一等奖1分;二等奖(二、三名)0.75分;三等奖(四、五、六名)0.5分;累计加分不超过3分。

(4)参加而未获奖者加0.25分,该项累计加分不超过1分。(5)文明宿舍:一次0.5分,两次1分。

参加市级及以上征文活动获评优秀论文、获市级先进个人加3分; 参加校级征文活动获评优秀论文、先进个人加2分;

参加院级征文活动获评优秀论文、先进个人加1分;(7)社会活动和文体竞赛加分最高累计不得超过5分。(8)团队参赛获奖(不分排名的)成员按总加分分数均分。

9、其他成果加分

由个人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由评奖评优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加分值。

(四)测评结果及应用

研究生综合测评的最终得分(G)由基本素质测评、学习与科研能力测评得分加权得出,计算公式:

2017级为G=G1×20%+(G2′×50%+ G2′′×50%)×80%; 2016级为G=G1×20%+ G2′′×80%(因研究生二年级无课程成绩)。根据G值高低、获奖比例按学术型学位硕士、专业学位硕士分类确定相应等级学业奖学金。

注:如根据获奖比例计算所得学术型学位硕士和专业型硕士名额存在小数,例如专业学位硕士一等奖按比例应为3.4人,学术型硕士一等奖按比例为4.6人,则专业学位硕士的前3名,学术型硕士的前4名自动定为一等,剩余一个名额由专业学位硕士的第4名和学术型硕士的第5名扣除英语成绩之后重新计算G分,根据G分确定该名额归属。

四、学业奖学金、先进个人评定 1、2017级学业奖学金分为一、二、三等,比例分别为班级参评人数的20%、50%、30%。2016级学业奖学金不分等,比例分别为班级参评符合参评基本条件人数的100%。

2、研究生先进个人评选以综合测评(G)为依据,校优秀研究生、校优秀研究生干部均须获得本学年校二等及以上学业奖学金,校优秀研究生干部还须担任党支部书记、班长、团支部书记及校研究生会、院研究生分会部长及以上职务;院优秀研究生和院优秀研究生干部均须获得本学年校三等及以上学业奖学金,院优秀研究生干部还需担任班委、校研究生会、院研究生分会干事及以上职务。

3、校优秀研究生标兵候选人须获得本学年一等学业奖学金。

五、有下述情况之一者,可优先评选奖学金:

1、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表现突出,受到校级以上表彰者;

2、在SCI源期刊上发表论文者(博士生两篇以上);

3、科技发明获得专利者;

4、在市级以上各类竞赛中个人获前5名,团体获前三名者;

5、在考核年度内有3个月及以上境外访学经历者。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岩土工程801土力学和基础工程 篇5

第一章. 基本概念

熟练掌握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名词和术语。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熟练掌握热力学热力学第一定律,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述和实质。熟练掌握各种热力系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基本能量方程式及其应用。熟练掌握基本概念内能、焓、熵、热量、膨胀功、技术功、推动功。

第三章. 理想气体的性质

熟练掌握理想气体的性质、状态方程及其应用。熟练掌握气体常数、通用气体常数、比热等。掌握理想气体及理想气体的混合物的内能、焓、熵的计算。

第四章. 理想气体的基本过程

熟练掌握理想气体的热力过程的计算及其在坐标图上的表示。

第五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掌握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和实质。熟练掌握热力学第二定律、循环、卡诺循环和卡诺定理。熟练掌握孤立系统熵增原理、可用能的损失及计算。

第六章. 实际气体的性质

掌握实际气体方程。熟练掌握范德瓦尔实际气体方程。掌握压缩因子、通用压缩因子。

第七章. 水蒸气

掌握实际气体方程。熟练掌握水蒸气图表的构成和应用。

第八章. 气体和蒸汽的流动

掌握稳定流动的基本方程。熟练掌握喷管的计算。掌握绝热滞止、绝热节流。熟练掌握促使流速改变的条件。

第九章. 压缩机的热力过程

掌握压缩机的工作原理、热力过程的计算。掌握余隙容积对压缩过程的影响。掌握多级压缩中间冷却的压缩过程。

第十章. 活塞式内燃机循环

掌握各种内燃机循环的分析、计算和循环相应在坐标图的表示。掌握提高循环效率的方法和途径。

第十一章. 燃气轮机装置循环

掌握各种燃气轮机循环的分析、计算和循环相应在坐标图的表示。掌握提高循环效率的方法和途径。

第十二章. 蒸汽动力循环

熟练掌握郎肯循环、再热循环、回热循环的分析、计算。

第十三章. 制冷循环

掌握空气压缩制冷循环的分析、计算和循环相应在坐标图的表示。掌握提高制冷系数的方法和途径。了解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喷射式制冷循环。第十四章. 湿空气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试题及答案 篇6

一、单向选择题(每题1分,共13分)

1.下列哪种地基不属于人工地基(A)。[第一章]

A.第四纪沉积土地基

B.换填碎石土地基

C.强夯粘土地基

2.在一般高层建筑中,基础工程造价约占总造价的(B)。[第一章]

A.5%

B.25%

C.55%

3.下列三种粘土矿物中,(A)含量高的土可塑性最高。[第二章]

A.蒙脱石

B.伊利石

C.高岭石

4.对于级配连续的土,(C)级配良好。[第二章]

A.Cu<5

B.Cu=5

C.Cu>5

5.满足条件(B)的土为级配良好的土。[第二章]

A.Cu<5,cc>3~6

B.Cu>5,Cc=1~3

C.Cu<5,cc>2~5

6.若将地基视为均质的半无限体,土体在自重作用下只能产生(A)。[第三章]

A.竖向变形

B.侧向位移

C.剪切变形

7.单向偏心荷载作用在矩形基础上,偏心距e满足条件(C)时,基底压力呈梯形分布。(L为矩形基础偏心方向边长)[第三章]

A.e>L/6

B.e=L/6

C.e

8.上软下硬双层地基中,土层中的附加应力比起均质土时,存在(A)现象。[第三章]

A.应力集中

B.应力扩散

C.应力不变

9.土的压缩之中,下列三个部分中,(C)所占的压缩量最大。[第四章]

A.固体土颗粒被压缩;

B.土中水及封闭气体被压缩;

C.水和气体从孔隙中被挤出。

10.土的压缩试验中,压缩仪(固结仪)中的土样在压缩过程中(B )。[第四章]

A.只发生侧向变形

B.只发生竖向变形

C.同时发生竖向变形和侧向变形

11.土的压缩系数a1-2位于(A )范围时,土为低压缩性土。[第四章]

A. a1-2<0.1MPa-1

B.0.1MPa-1≤a1-2<0.5 MPa-1

C. a1-2≥MPa-1

12.采用规范法计算地基沉降时,沉降经验系数ψs与(C )无关。[第四章]

A.基底附加压力值

B.沉降计算深度范围内压缩模量的当量值

C.基础底面形状

13.超固结比(OCR)指的是( A)。[第四章]

A.土的先期固结压力与现有土层自重应力之比

B.现有土层自重应力与土的先期固结压力之比

C.现有土层自重应力与土的后期固结压力之比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未经人工处理就可以满足设计要求的地基称为天然地基。[第1章]

2.基础是将结构承受的各种作用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组成部分。[第1章]

3.土的固体颗粒物质分为无机矿物颗粒和有机质。[第2章]

4.土的颗粒级配曲线平缓说明土的颗粒不均匀,级配良好。[第2章]

5.土的自重应力不引起地基变形,只有作用于地基上的附加压力,才是地基压缩变形的主要原因。[第3章]

6.地基中的附加应力是由建筑物荷载引起的应力增量。[第3章]

7.土体在外力作用下,压缩随时间增长的过程,称为土的固结。[第4章]

8.对于堤坝及其地基,孔隙水主要沿两个方向渗流,属于二维固结问题。[第4章]

三、简答题(共37分)

1.地基与基础设计必须满足哪三个基本条件?[第1章]

答:地基与基础设计必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①作用于地基上的荷载效应(基底压应力)不得超过地基容许承载力或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保证建筑物不因地基承载力不足造成整体破坏或影响正常使用,具有足够防止整体破坏的安全储备;②基础沉降不得超过地基变形容许值,保证建筑物不因地基变形而损坏或影响其正常使用;③挡土墙、边坡以及地基基础保证具有足够防止失稳破坏的安全储备。

2.简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学科的发展情况。[第1章]

新中国的成立,为解放我国生产力和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广阔的道路,也使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学科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解放后,我国在建筑工程中成功地处理了许多大型和复杂的基础工程。利用电化学加固处理,采用管柱基础、气筒浮运沉井基础等。

自1962年以来,先后召开了八届全国土力学与基础工程会议,并建立了许多地基基础研究机构、施工队伍和土工试验室,培养了大批地基基础专业人才。不少学者对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的理论和实践作出了重大贡献,受到了国际岩土界的重视。

近年来,我国在工程地质勘察、室内及现场土工试验、地基处理、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和应用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地基处理方面,振动碾压、振动水冲、深层搅拌、高压旋喷、粉体喷射、真空预压、强夯以及各种土工聚合物和托换技术等在土建、水利、桥隧、道路、港口、海洋等有关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技术效果。随着电子技术及各种数值计算方法对各学科的逐步渗透,试验技术也日益提高,各种设计与施工规范或规程等也相应问世或日臻完善。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向前发展,对基础工程要求的日益提高,我国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学科也必将得到新的更大的发展。

3.简述三种粘土矿物的结构特征及其基本的工程特性。[第2章]

(1)蒙脱石。结构单元(晶胞)是由两层硅氧晶片之间夹一层铝氢氧晶片所组成,称为2:1型结构单位层或三层型晶胞。由于晶胞之间是O-2对O-2的联结,故其键力很弱,很容易被具有氢键的水分子锲入而分开。当土中蒙脱石含量较大时,则该土可塑性和压缩性高,强度低,渗透性小,具有较大的吸水膨胀和脱水收缩的特性。

(2)伊利石。司属2:1型结构单位层,晶胞之间同样键力较弱。伊利石在构成时,部分硅片中的Si4+被低价的Al3+、Fe3+等所取代,因而在相邻晶胞间将出现若干一正价阳离子(K1+)以补偿晶胞中正电荷的不足。嵌入的K1+离子,增强了伊利石晶胞间的联结作用。所以伊利石晶胞结构优于蒙脱石。其膨胀性和收缩性都较蒙脱石小。

(3)高岭石。它是由一层硅氧晶片和一层铝氢氧晶片组成的晶胞,属于1:1型结构单位层或两层型。这种晶胞一面露出氢氧基,另一面则露出氧原子。晶胞之间的联结是氧原子与氢氧基之间的氢键,它具有较强的联结力,因此晶胞之间的距离不易改变,水分子不能进入,晶胞活动性较小,使得高岭石的亲水性、膨胀性和收缩性均小于伊利石,更小于蒙脱石。

4.简述土的结构及构造的基本类型。[第2章]

土的结构是指土粒单元的大小、形状、相互排列及其联结关系等因素形成的综合特征。一般分为单粒结构、蜂窝结构及三种基本类型。

(1)单位结构是由粗大土粒在水或空气中下沉而形成的。全部由砂粒和更粗土粒组正的土都具有单粒结构。因其颗粒大,土粒间的分子吸引力相对很小,所以颗粒之间几乎没有联结,湿砂地可能使其具有微弱的毛细水联结。单粒结构可以是疏松的,也可以是紧密的。紧密状的单粒结构土,由于排列紧密,在动、静荷载作用下都不会产生较大的沉降,所以强度大,压缩性小,是较为良好的天然地基。而具有疏松单粒结构的土,其骨架不稳定,当受到振动时或其他外力作用时,土粒易于发生移动,土中孔隙剧烈减少,引起土体较大变形,因此,这种土层如未经过处理一般不宜作为建筑物的地基。

(2)蜂窝结构是主要由粉粒(0.075~0.005mm)组成的土的结构形式。粒径在0.075~0.005mm的土粒在水中沉积时,基本上是以单个土粒下沉,当碰上已沉积的土粒时,由于它们之间的相互引力大于其重力,土粒就停留在最初的接触点上不再下沉,逐渐形成土粒链。土粒链组成弓架结构,形成具有很大蜂窝状的结构。具有很大蜂窝结构的土有很大的孔隙,但由于弓架作用和一定程度的粒间联结,使其可承担一般的水平静荷载。但当其承受较高水平荷载或动力荷载时,其结构将破坏,导致严重的地基沉降。

(3)絮凝结构:絮凝沉积形成的土,在结构上是极不稳定的,随着溶液性质的改变或受到震荡后可重新分散。在很小的施工扰动下,土粒之间的连接脱落,造成结构破坏,强度迅速降低。但土粒之间的联结强度(结构强度)往往由于长期的压密和胶结作用而得到加强。可见,粘粒间的联结特征是影响这一类土工程性质的主要因素之一。

土的构造是在同一土层上的物质成分和颗粒大小等都相近的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特征。土的构造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成层性,即层理结构。它是在土的形成过程中,由不同阶段沉积的物质成分、颗粒大小或颜色的不同,而沿竖向呈现的成层特征。另一个特征是土的裂隙性,裂隙的存在大大降低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增大透水性,对工程不利。此外,也应该注意到土中有无包裹物以及天然或人为的孔洞存在,这些构造特征都造成土的不均匀性。

5.简述土的有效应力原理。[第3章]

土是一种由三相物质(固体颗粒、孔隙水、气体)构成的碎散材料,受力后存在着外力如何由三种成分来分担、各分担应力如何传递与相互转化,以及它们与材料变形与强度有哪些关系等问题。太沙基早在1923年发现并研究了这些问题,并于1936年提出了土力学中最重要的有效应力原理,这是土力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重要标志。其主要含义归纳如下:

1. 饱和土体内任一平面上受到的总应力可分为有效应力和孔隙水压力两部分。

2. 土的变形(压缩)与强度的变化只取决于有效应力的变化。

6.简述均布矩形荷载下地基附加应力的分布规律。[第3章]

任何建筑物都要通过一定尺寸的基础把荷载传给地基。基础的形状和基础底面的压力分布各不相同,但都可以利用集中荷载引起的应力计算方法和弹性体中的应力叠加原理,计算地基内各点的附加应力。 求矩形荷载下地基附加应力时,可以先求出矩形面积角点下的应力,再利用“角点法”求出任意点下的应力。

①附加应力σz自基底起算,随深度呈曲线衰减;②σz具有一定的扩散性。它不仅分布在基底范围内,而且分布在基底荷载面积以外相当大的范围之下;③基底下任意深度水平面上的σz,在基底中轴线上最大,随距中轴线距离越远而越小。

7.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量时进行了哪些假设?[第4章]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岩土工程801土力学和基础工程 篇7

今年报考土木工程类方向考研考生比例占的比较多,针对结构力学这个比较大的专业课程复习难度,文博兰大考研网分享一篇曾经报考土木工程专业方向的考研经历,希望能够帮助考生做好2014考研最后冲刺。

一、结构力学概念:结构力学在土木工程专业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它之前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有”理论力学”(考试)和”材料力学”(考试),之后将开设专业基础课”弹性力学”(或”弹塑性力学”)(考查),专业课”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或”钢、木结构”,从课程设置上我们就可以认识到结构力学课程的重要地位。其次,从结构的概念——建筑物和工程设施中承受、传递荷载而其骨架作用的部分成为工程结构、简称结构。力学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其基础或者说基本部分就是我们在本科阶段所需要学习的”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或”弹塑性力学”)。一般的,习惯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称为“三大力学”,但是,按照笔者观点,此种分法有失精确,理由如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虽同为基础力学,有密切的联系,但”理论力学”着重讨论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而其余三门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着重讨论结构及其构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动力反应等问题,其中材料力学以单个杆件为研究对象,结构力学以杆件结构(体系)为主要研究对象,弹(塑)性力学以实体合办乔结构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教材内容上这一点也可以得到很明显的体现(内容有待扩展),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明确了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向,明确了结构力学在力学中所处的位置,明确了学好结构力学的重要性。下面就要具体介绍结构力学的有关内容。

首先要从结构的分类说起,从几何角度来看,结构可分为三类: 1.杆件结构——这类结构是由杆件所组成。杆件的几何特征是横截面尺寸要比长度小得多。梁、拱、桁架、刚架是杆件结构的典型形式。2.板壳结构——这类结构也称为薄壁结构。它的厚度要比长度和宽度小得多。房屋中的楼板和壳体屋盖、水工结构中的拱坝都是板壳结构。3.实体结构——这类结构的长、宽、厚三个尺度大小相仿。水工结构中的重力坝属于实体结构。狭义的结构往往指的就是杆件结构,而通常所说的结构力学就是指杆件结构力学。结构力学的任务是根据力学原理研究在外力和其他外界因素作用下结构的内力和变形,结构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动力反应,以及结构的组成规律。具体地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讨论结构的组成规律和合理形式,以及结构计算简图的合理选择;(2)讨论结构内力和变形的计算方法,进行结构的强度和刚度的验算:(3)讨论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反应。结构力学问题的研究手段包含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数值计算三个方面。实验研究方法的内容在实验力学和结构检验课程中讨论,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方面的内容在结构力学课程中讨论。在结构分析中,首先把实际结构简化成计算模型,称为结构计算简图;然后再对计算简图进行计算。

二、结构力学命题变化

第一,近几年东大结构力学是没有小题的,全都是大题(大题依次为:几何构造分析、不写过程画弯矩图、影响线、力法、位移法、矩阵位移法、动力学)。而今年一上来就出了个小填空题。第二,今年没有专门命制几何构造分析题。第三,今年的影响线题目考察了机动法做静定梁的影响线及其应用,而往年一般都是给你个桁架,用联合法做出影响线而已。第四,今年的动力学大题有点小变化——所给结构中只含有一个质体,但这个质体有两个自由度。而往年一般是所给结构含有两个质体,但每个质体仅有一个自由度。由于此类题以前见得少,这一点变化使我当时解题时产生过困惑。

命题的变化说明,东大考题正在寻求变化。大家在复习时不能再去凭往年命题点,仅仅进行所谓的“有针对复习”,尤其是在第一轮复习时更不要这样做。第一轮复习一定要全面,凡

文博兰大考研网

是考纲上有的都要复习到,比如说影响线的应用、两个自由度的振型分解法等等这些易忽视的地方。

三、考研经历回味

总结我的备考经历,有以下两点重要体会,希望学弟学妹重视。

第一,要从“天理”出发,深刻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使劲地想!对于结构力学考试,解题思路是固定的。因为题目中已经明确告诉了你用那个方法解题了,所以对考生来说,最重要的是把基本方法的来龙去脉搞得一清二楚,对于你写在纸上的每一个公式、每一个符号的物理意义搞得一清二楚,这样解起题来才心中有数、才沉稳。个人认为这是学好结构力学的头等大事。

把这些最最基本的思路想清楚之后,然后才是一些解题的具体方法(比如说对称性的利用)和各类题目的具体处理方法(比如结构中出现斜刚杆怎么办、出现弹簧怎么办,等等)。为了把三基打牢,平时应勤于思考,深刻体会基本概念、原理、方法,也应多做一些经典的概念题,看朱慈勉教授的授课视频也会使你对结构的理解更上一层楼。

第二,重视结构的变形分析

在本科学习阶段我们往往重视内力分析,忽视结构在各种作用下的变形分析。事实上,内力分析与变形分析对于结构分析来讲是同等重要的(尤其是在对结构的概念分析和感性理解上,变形分析有它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点大家可以在将来做题中慢慢体会)。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岩土工程801土力学和基础工程 篇8

当前,一种新的空间结构体系—张拉膜结构体系逐渐发展成熟起来。其无论在材料特性方面,还是受力特性等方面均与传统大空间覆盖结构体系均有明显区别。意大利著名的建筑师、工程师奈尔维曾经说过:“最带技术性的,最基本的结构特征—稳定性—通过应用各种建筑方法以保障其稳定性,也大大有助于取得确定的、理想的建筑艺术效果。”张拉膜结构体系也必然会遵循这一规律。对于建筑而言这是一种全新的结构,因此,正确地把握其结构体系的受力特征和构造体系是正确运用该结构体系,充分展示其结构美感的基础。为此,我们利用全国土木工程专业评估这个契机,向学校申请了制作一个小型张拉膜结构模型,希望通过此次实训增加对张拉索膜结构的感性认识及锻炼自已动手能力。我们本科生很少有机会可以接触实训的机会,能够接触索膜结构这种先进的建筑结构更是很难得的机会,但由于我们还没有学过这种结构,所以设计这一块都是由研究生做,我们本科生主要是做施工。

整个建筑模型的的建成主要包括:方案确定,结构设计;构件加工(主要由加工厂加工);场地测量平整;木模板制作;放线定位;基础找平;挖基坑;混凝土浇筑;膜的裁剪,粘贴,缝制;膜节点加工;套索;整体安装;油漆。

1.张拉膜结构的材料特征和力学基本原理

1.1 材料组成

膜布是表面涂有涂层的化学纤维织物薄膜。它分为两部分,基层是化学纤维织物,它主要决定膜材力学性能,提供材料的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等;外层为涂层,主要解决材料的物理性能,提供材料耐火、耐久性及防水自洁性。由此,可知膜布既是结构材料,也是围护材料,是一种能将自由曲线的造型和透明质感有机统一起来的新型建筑结构围护材料。其自重轻、抗拉性能好;更适合覆盖大空间结构建筑[1]

1.2强度、刚度、稳定性与基本形态

图1

膜布受力成型示意

膜布有径向和纬向相互正交的纤维织物组成,由于纤维织物是柔性材料,自身强度是靠拉力产生,刚度和稳定性的获得是通过预应力和曲度来达到静态的平衡。膜布在平衡状态下有两个弯曲方向,其曲率半径相反,一个凸出,一个是凹下,纤维股的方向一般与这两个方向平行。对应于这些方向的内压力产生反力,使体系保持静态平衡。其主要方向(径向)将承担这种荷载,而垂直于该方向的纬向是另一曲面,将帮助系统维护稳定。这种受力方式使任何局部荷载均有整体结构来承担,充分发挥了纤维的抗拉性,因此,膜布是一种新型空间结构材料

(如图1所示)。力的平衡方程表示如下:

Pf1/R1f2/R2

式中,P为单元膜布所能承担的荷载;f1为方向1上的膜布拉应力;f2为方向2上的膜布拉应力;R1为方向1的膜布曲率半径;R2 为方向2的膜布曲率半径。

由于膜受张拉,是空间受力状态,形体是空间的自由曲面形态。其形态在数学上定义为双曲抛物面。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建筑基于压力学原理上的空间、形态特征和拉力作用下的直线形态特征。张拉膜结构模型设计

张拉膜结构体系是利用钢索或骨架结构悬挂或支撑膜布形成的空间结构体系。其形式在不断发展。根据膜布张拉方式不同,一般分为三类:(1)悬挂式膜结构;(2)支撑式膜结构;(3)悬索穹顶膜结构。其强度、刚度及稳定性的特点.决定界面的围合方式。我们所做的张拉索膜结构就是一般意义上的悬挂式膜结构—马鞍形膜结构。利用结构设计软件3D3S中的膜结构设计模块进行设计,设计出来的马鞍形膜结构三维模型图(图2)如下所示

图2 模型三维图

主要技术参数如下:本文的空间张拉膜结构主要由膜布及膜布四根边索、膜布角点节点板如图

6、结构的四根稳定索和两钢管柱四部分基本构件组成。具体布置如图5,7所示,整个模型占地面积 :8000mm×8000mm;膜布尺寸:轴①~②方向膜投影长度为3500mm,轴A方向膜投影长度为3358mm;设计荷载:参照膜结构设计规程,只考虑风荷载,查阅荷载规范取昆明地区风荷载基本风压0.3KN/m;拉索采用GB8918-96钢丝绳标准,类别为6×196,编号①②③④为结构稳定索,①③号索理论单根长度为3750mm,考虑索的强度,我们对每个编号索都采用双股钢丝绳,并考虑索卡长度,最终我们采用①③号索实际长度为7700mm,②④号索实际长度6000mm,索长度利用带正、反螺纹的花篮螺扣调节。编号为⑤⑥⑦⑧的边索仍采用单股长度均取为2465mm,具体长度利用带套筒的节点板的索端螺杆调节;立柱作为重要的支承构件,结构中的自平衡内力通过稳定索和膜布边索传至其上,截面承

2受很大压力,必须使其具有足够的平面内、外刚度以满足结构与构件的稳定性要求,本结构采用100×6的焊接钢管,柱底端采用铰接连接如图3,它通过四根稳定索及四根边所施加的预应力使整个结构产生自平衡内力从而达到整体静态平衡;基础采用强度C20混凝土,其中基础J-1、J-

3、J-

5、J-6尺寸规格为500mm×500mm×600mm,J-2、J-4尺寸规格为600mm×600mm×500mm

图3 柱脚连接

图4 膜角点与柱顶连接

图5 膜结构的立面图

图6 膜角节点连接

3、场地测量平整阶段

为了使我们的模型达到比较理想效果,使结构模型与环境协调,我们的模型建筑场地选在建筑工程学院实训基地一块草坪上,白色的膜布以及白色的立柱与绿色的草坪相映使模型与环境达到完美结合,同时,也使其更加充分展示其结构美感创造了基础。

这块地的形状接近梯形,通过对这块地进行丈量,考虑到建筑模型的大小、形状以及对整个场地的整体视觉效果,确定我们的建筑模型放置的位置为轴①~②平行于学校主干道,即凹面方向平行于学校主干道,这个方向能让人从实训基地外路过的人一眼就可以看到我们马鞍形膜结构的双曲面美。

为了达到我们实训的目的,我们尽量严格按照施工的要求进行操作施工: 首先,我们对这片地进行粗略的勘测,然后,根据图纸要求进行定位放线。

图7 膜结构边索及稳定索和基础平面布置图

本工程共有6个基础(具体基础布置尺寸如图7所示)。以前以为定位放线只要知道了基础应该在的位置就很好做,可是实际操作才发现要做的其实还很多。我们先找到张拉膜结构的平面布置中心所在,打入钢筋定位,然后再从中点向外根据中点到基础中心的长度1.750米引线,这样可以定出四个点,给这四个点分别打入钢筋进行初步定位。再根据设计资料可知这四个点所围成的形状应该是正方形,根据几何关系,两个边都应该垂直,再进行一次校核调整。这样也不能保证点的精确,正方形的四条边长度应该是相同的,我们再用这个长度(2.475米)来调整四边,让其四边相等并且闭合。这样得到的四边型的对角连线交点还应该在我们所定的中心钢筋之上。通过这些校核调整,将刚才粗步定位的钢筋调整到正确的位置,打进土里,我们的1,2,3,4号基础的中心点就确定下来了。我们需要做六个基础,还有5号,6号两个基础它们是和3,4号基础在一条线上,我们顺着这条线从中心点引出2.25米 得到的两个点就是3,4号基础的中心点,打入钢筋,定位。这样我们就将六个基础的中心位置初步确定了下来。

接下来我们利用水准仪确定基础标高,我们以J-1中心点作为基准点,然后计算各个基础中心位置的标高差以确定各个基坑挖深,这样我们就基本的完成了对场地的测量平整工作,接下来就是我们的重头戏了这块地以前都是荒置的,需要将场地粗略的整平。这是同学们第一次到实训场所劳动,大家的干劲都很高,没多久就完成了,大家都很期待下一步的行动。

4、施工阶段

图纸、材料、放线、定位等前期工作就绪以后,接下来就是具体的施工阶段了,施工阶段包括木模板的制作,基础找平,挖基坑及混凝土浇筑等几项。准备阶段过后我们开始到场地施工了,由于我们缺少经验老师带了很多研究生师哥师姐来指导帮助我们。4.1 挖基坑

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是一切高楼大厦的根基,所以,一切建筑都要从基础做起,当放完线定好位以后,我们就要开挖基坑了,由于场地不规整,各基础布置点的标高不同,因此,各基础的挖至深度不同,为了使建筑物各基础间不致产生过大高差,给结构造成不必要安全隐患,就需要知道要挖的深度,这就需要用水准仪进行基础找平,我们以J-1基础作为基准点,定出各基础标高,计算出它们之间高差,然后根据此标高差和基础要求埋深进行施工。这样我们就可以使各基础上表面标高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4.2 制作模板

与此同时进行的是木模板的制作。此次的基础规格为500mm×500mm×400mm和600mm×600mm×400mm两种型号,因为我们的模板只作为地下基础模板,并且基础形状不需要那么精确,所以地面以下的模板我们只做了一套可反复利用的活动模板,即四块600mm×500mm的木板,木板横竖放置可以得到不同尺寸的柱体,在混凝土浇筑的时候根据基础的大小确定放置木板的方向。而对于高出标高零点100mm那部分我们做了六个固定模板,在使用的时候不再重复使用。

4.2 混凝土浇筑

基坑挖好以后就开始了混凝土浇筑。老师把同学分成了三组,一组根据计算的混凝土配合比搬运配制混凝土的材料,一组专门进行混凝土拌制,另一组专门负责浇筑混凝土,三个组轮流作业,让同学们都不至于太累。

混凝土浇筑分两个阶段进行,首先进行标高零点以下浇筑,浇筑混凝土的时候先根据尺寸大小需要把模板放入基坑支好,因为模板为活动的,因此,每次我们都需要在把模板支好以后在外围加土石让其固定,再向内浇入混凝土。由于我们的索膜结构的稳定索需要有锚杆锚住,所以在浇混凝土的时候就需要将锚杆正确的放入基础中。虽然我们在前面放线定位时已将各基础间标高差考虑进去,然后进行的挖掘,但由于具体操作难免产生误差,为了使基础锚杆标高处于同一个水平面上,故在混凝土的浇注过程中,我们不断的利用水准仪进行校核调整,以使其浇注完成后的基础上表面处在同一个水平面内。浇筑好一个基础后,等混凝土稍微成型后就将模板拆走,拆的时候,边拆边填土使其不致产生较大侧向变形,将拆下的模板冲洗,以备下一个基础浇注的使用。等基础标高零点下部分浇注好了之后才开始上面部分的浇注,此时我们只要把做好的模板套上,然后浇入混凝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仍要不断对标高进行校核调整,以使我们最终的地基表面及锚杆处在同一个平面内。我们这个建筑模型的立柱是理想铰接的柱,在浇筑过程中就需要将连接铰支座的锚杆浇入混凝土中,因为安放的柱的位置要求较高,必须准确,所以锚杆的位置要利用测量工具进行校核调整,并将底座套在锚杆上确定四根锚杆的位置,以确保锚杆的位置准确及以后施工顺利。

大家从上午9点开始,一直到下午6点才做完,中午没有休息,只是匆匆的吃了点快餐,黄老师自己都是在施工现场吃的饭。施工的过程,我们尝到辛苦的滋味,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整天拿笔杆子的学生来说,现在真实体会到了体力劳动的累。这一切让我们不仅仅懂得了很多施工中注意事项,同时对我们的学习态度也有很大的改变,真正让我们体会到实践的重要性。

我们知道混凝土需要一段时间的洒水养护,此后的三天都有同学早上和晚上各去浇水养护。

5、膜材的加工

膜材裁剪主要分为两个步骤:1.裁剪线确定即将膜曲面剖分为空间膜片,我们是利用测地线法确定的膜片的标注;2.膜片展开即将空间膜片展开为平面裁剪条元,空间膜片的平面的展开主要考虑其计算精度和效率。膜材裁剪片号及坐标标注如下图8所示。

图8 裁剪片编号及标注

膜材需要裁剪和粘结,只有裁剪和粘接好了最后张拉起来的膜面结构才会平滑。我们的膜材被裁剪为四块,裁剪的时候是按照图纸上标注,先在膜面上描出各个坐标点,然后将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画出膜的边界曲线形状(如图9)。

图9 画膜边界曲线

图10 进行膜粘结

然后用裁纸刀沿曲线轮廓裁下来。裁剪的时候,边上预留一定的40mm宽度以备搭接粘结。膜的粘结(如图10)这一块最费时间,因为以前没有接触过,所以都是新尝试。我们是先裁剪下一块膜材进行试粘结,用人的手拉力对膜材粘结进行试拉,以确保粘结抗拉强,再到正式的膜上做。即便这样,在粘接的时候我们仍然不能很好的控制,有的时候胶水会用少了,粘接不牢,有的时候胶水用多了导致膜面起皱,我们经过多次的尝试,修改,最终才把膜粘好了。为了使膜边界加边界索后不致产生应力集中以及使边界看上去圆润饱满。我们对边界做了包边处理如图12,在边界上包裹PVC线管作为套管,然后将钢索串入套管中。这样既保护了膜材,又使膜边界看上去更加美观。

图11 膜布粘结完成后在试张拉

图12 膜布边界进行包边

我们的膜节点板也是经过自己修改加工过的,为了能让它和膜很好的粘结并避免节点板上的棱角划破膜材,我们还把它们用砂纸和砂轮打磨了一遍,除去上面的棱角和浮锈如图13,学生正在打磨。节点板。

图13 打磨节点板 图14 将节点板粘结到膜布上

图15 节点板与膜布用螺杆连接

图16 膜角节点与柱顶连接安装

索在套进管的时候就需要把索和节点板连接起来,我们用锁卡把索的两端卡住,再回套到管里就看不到钢索的头了,利用螺杆来调节边界索的长度及施加预应力。最后再把膜和节点板粘结起来。整个膜的制作就完成了。

6、整体安装

整体安装是在五一之后进行的。我们先把理想铰接的支座装上如图17,图17 安装底座

图18底座边界处理

图19 安装钢管柱底部

图20 安装钢管柱

再把柱与底座连接起来,由于柱是理想铰接在膜还没有完全撑起来的时候是个不稳定体系,它可以两 边倒,所以在还没有拉起索的时候必须要人撑起来如图20。

图21 膜角节点与柱顶连接安装

图22 利用花篮螺扣调节给膜施加预应力 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先把膜角节点板和柱顶用螺栓连接起来,再把四根稳定索与各节点用花篮螺扣连接起来,我们利用确定的钢索长度,用尺子确定①②④③号钢索重合端长度为600mm,并将规格的花篮螺扣(花篮螺扣最长为500mm,可调节度为250mm)套入钢索并调节到最大状态,然后,用索卡卡住索的端头,这样我们就初步确定了每根稳定索确切长度:①③号索初步拉接长度为3550mm+花篮螺扣长500mm;②④号索初步拉接长度为2700mm+花篮螺扣长500mm。挂钩的一头连钢索,钢索的另一头挂在基础预埋的锚钩上,这样结构的基本形状就出来了。但是膜面应该有的双曲面的形状仍然还没有成型,此时,我们就需要通过给结构施加预应力来使结构成型。这一步我们通过调节具有正、反螺纹的花篮螺扣即可达到目的(如图22)。我们经过反复调试校核,最终将索基本调至设计长度。

现在我们的结构成型,工程基本完工如图23。

图23 所有参与工程人员合影

余下的工程就只剩下油漆了。为了避免结构被锈蚀,我们将裸露在空气中的钢构件进行了油漆,包括柱,节点板,底座等。我们选择的是白色的油漆,和膜的颜色相近,希望可以得到整体和草坪白绿相间的效果。我们分两次油漆的,两次间隔一天,同学都没有做过油漆,但是大家根据自己试出来的经验尽量的把漆面涂得光滑平整。整个建筑模型到现在就彻底完工了,经过将近一个月的努力,看到我们自己做出来的工程大家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7、体会

同学们都是第一次接触到实际的工程,尽管只是一次实训大家都把它当成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个工程来对待,大家都很努力的去做。膜面的制作很费时间,有很多细小的问题需要很耐心的去处理,有的问题甚至需要反复的处理,同学们也都很细心的去做。最后一次施工的时候还下起了雨,但是同学们都没有想休息,我们冒雨完成了最后的安装,虽然大家的衣服都湿透了但是没有一个人抱怨,大家都沉浸在完工的喜悦中。

这次实训让我们学到了很多课本上不能学到的东西,将很多的理论用到了实践中,也碰到了很多实际操作才可能遇到的问题,有了老师和师兄师姐的帮助和指导我们才能很好的解决,这让我们受益匪浅。同时我们还体会到我们作为一个团体,团队精神很重要,只有我们大家都团结起来,齐心协力才有可能将事情做好,这次的合作大家都很愉快,这也教会了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该怎么做。经过这次实训我们学到的东西都将是以后用得上的,这也就是为我们以后的工作打下了一定了基础。谢谢学校和老师给了我们这次机会。

参考文献

上一篇:几何体组合素描教案下一篇:外贸公司毕业生实习自我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