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就业率统计

2024-10-02

学校就业率统计(精选9篇)

学校就业率统计 篇1

2015年,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将在认识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新常态形势下, 进一步强化就业创业指导和服务的专业化能力建设, 提升专业化服务质量和水平。

一、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进入新常态

从社会经济状况总体上判断, 2015年就业形势仍然复杂严峻, 以十八大为标志, 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进入了“新常态”, 这意味着我们面临着不同以往的工作局面。我们要认识到新常态下的新趋势、新特征、新动力, 牢牢把握住工作的主动权。

第一, 就业创业工作处于复杂严峻的转型期。今年5月,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常态”重大战略判断。新常态不仅描述了社会经济状况, 还会影响包括高等教育在内各方面的全方位转型升级。在大学生就业工作方面, 在毕业生总量进一步增大和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的基本状态下, 大学生就业工作将由单纯强调就业向就业创业并重、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模式转变, 由强调初次就业率向追求更加充分就业与更高质量就业的升级版转型。我们用了近十年的时间, 基本解决了“量”的问题, 全国初次就业率每年都保持在70%以上, 这也是大家多年辛苦工作的成果。进入新的转型期, 我们工作重点应该由“量”过渡到“质”, “稳量提质”, 即提高就业质量。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实现大学生毕业生更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 这就要求我们不光要加大服务总量, 更要提升服务内涵, 进而促进提高就业质量。

第二, 就业创业工作改革发展进入机遇期。以十八大的召开为标志, 党中央、国务院对于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重视程度和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另一方面,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水平也用以衡量着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程度。今年10月, 教育部公布了近两年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 对就业率较低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 首次将就业率作为硬指标引导高校调整学科专业结构。这些, 为我们大力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深化改革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

第三, 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和专业化服务能力建设进入关键期。在教育部提出就业指导的“三到位”、“四化”之后, 各地就业中心、高校就业中心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 相对于转型期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压力来讲, 我们不同程度地仍然面临很多问题。从发展程度上来讲, 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建设、专业化服务能力建设相对滞后, 如果了解比较招生考试工作的建设发展进度, 这种差距更为明显。从发展阶段上来讲, 新的转型期要求就业创业指导服务要向专业化、信息化、多样化、个性化、国际化发展。未来, 我们应该把就业创业服务质量放到一个更加重要的地位, 作为今后各地、各高校就业中心进一步发展基础和前提。

面对这种复杂的形势和艰巨的任务, 我们要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 不断健全工作机制, 完善政策扶持体系, 搭建就业创业服务平台, 着力拓宽就业渠道、加强基层就业引导、大力促进就业、鼓励创业。

二、2015年全国就业中心工作要点

2015年, 中心将主动适应就业创业工作新常态需求, 按照中央精神和部党组有关部署, 将发展思路将聚焦在“以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为抓手, 推动更高质量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在促进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的专业化、信息化、多样化、个性化和国际化方面迈出新步伐。这也是对省市中心、高校中心的工作建议。

2015年全国中心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工作总体思路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落实教育规划纲要, 根据部年度工作要点的工作部署, 结合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新形势、新要求, 坚持综合改革, 坚持提升专业化服务质量, 坚持发挥信息化服务优势, 优化高校学生信息咨询服务, 深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推动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2015年全国中心重点开展11项工作:

1.严肃认真、善始善终地做好就业统计工作。这是重点级、优先级的工作, 为此, 教育部办公厅又专门下发了文件提出要求。接下来, 再提五点要求:

一是提高认识, 转变观念。2015年是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最后一年, 也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与监测系统发展完善的关键一年。要充分认识新系统部署是就业工作新常态阶段的标志性工程, 是实现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推手, 也是提升就业机构专业化服务能力的切入口。统计数据的全面、及时、准确事关重大。数据不全面, 既是本省的损失, 也是全国的损失, 可以说是一荣俱荣, 一损俱损。数据不及时, 无法第一时间掌握实际情况, 影响按时上报国务院;数据不准确, 不仅影响工作, 甚至会误导、影响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进而影响到建立和完善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经费拨款、院校设置、专业调整的联动机制。我们肩负着全国性权威数据统计的重任。伴随行政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 特别是“政事分开”的实行, 如何增强事业单位的生存能力, 如何承担起从政府剥离出来的技术性、服务性社会职能, 是摆在事业单位面前的生存之问、发展之问。对于就业指导服务部门来说, 要重视专业化服务能力建设, 投入更大精力修炼内功, 增强自身竞争力;要看到服务、评价机构的发展空间, 抓住机会, 提前部署、抢占市场, 打造专业化队伍, 培养核心产品及服务。

二是完善报送工作机制。按照教育部新的分工要求, 这次教育部办公厅文件又重申了三级责任, 全国中心负责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报送管理和统计工作, 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负责本区域内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报送管理和审核工作, 各高校负责通过监测系统报送本校毕业生就业数据。各地、各高校要建立和完善领导责任制, 明确就业统计工作负责人。省级就业中心主任要亲自抓, 主管就业的学生处长要亲自过问, 明确安排专人专岗负责此项工作。要进一步加强高校就业统计工作力量, 高校分管领导要重视, 就业部门要积极推进, 院系要确保专人专责。同时, 要逐步建立就业统计工作通报制度和问责制。

三是认真做好生源信息衔接和审核。全国中心每年9月份通过监测系统提供下一年度的全国普通高校预计毕业生学籍数据, 各地各高校可以及时下载, 提前做好高校毕业生生源信息审核, 由省级高校就业工作部门将毕业生生源信息统一导入监测系统或由高校将毕业生生源信息导入监测系统, 确保考生号、身份证号、姓名、学历、专业等毕业生基本信息与学籍信息一致, 从根本上防止后期数据不完整或不一致。

四是及时更新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各地各高校要加强毕业生就业数据信息管理工作, 切实做好就业数据信息的日常维护。高校要及时审核、录入毕业生就业信息, 不积压到办理就业手续时再录入, 做到数据及时、动态。从每年1月起, 各高校要在每月10、20、30日 (2月底) 通过“监测系统”集中更新本校毕业生就业数据。全国中心已根据省市和高校的意见和建议升级完善了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与监测系统, 新版系统优化了数据报送更新流程, 增加了数据汇总统计, 加强了省市管理审核, 增加了院系功能, 增加了毕业生联系方式等扩展字段等。这里想着重强调一点, 为了跟踪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状况, 请各地组织高校尽量报送毕业生手机、电子邮件、QQ号码等联系方式信息, 全国中心将在保障毕业生隐私和权益的前提下, 开展跟踪调查, 进行政策效应分析并反馈给省市和高校, 数据更新要保持到12月底。下一步, 全国中心将不断完善系统, 不断优化数据报送更新流程, 不断加强数据汇总统计, 方便高校报送和更新数据, 方便各地审核管理, 方便就业数据发挥效用。

五是加强毕业生就业信息核查。各地各高校要认真核查毕业生就业数据信息, 并告知毕业生在9月1日前通过新职业网或学信网查询核实本人就业去向。全国中心将指定专人核查毕业生反馈的问题, 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发现问题要督促高校及时修正有关数据, 确保上报就业数据的真实性。各地各高校要公布举报电话或邮箱, 坚决查处任何形式的就业率作假。

2.打造国家级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权威发布平台。一是以全国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一体化系统的优化为突破口升级新职业网, 统筹政府和市场两种资源, 深度挖掘企业需求及资源, 加强市场化运营, 为企业提供校园招聘订制服务、人才测

评等多样化深度合作。二是继续保持与中央媒体联合宣传的优势, 联合教育战线形成宣传合力, 在保证每年提供300万岗位信息的基础上, 加大对信息整合利用, 确保每年组织不少于24场网络招聘会。开拓网下服务, 有针对性的开展校园活动, 为学生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发挥新媒体作用, 扩大“新职业”网站影响力。

3.建立完善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体系。一是以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为主阵地, 网上网下相结合, 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全程支持与服务。二是积极筹集全国大学生创业基金, 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资金支持。适时推出创业相关赛事, 以赛促教、以赛促创。三是加强创业宣传引导, 做好典型经验总结推广工作。四是开展大学生创业数据调查研究和统计工作。五是联合学生司共同开展“全国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遴选认定工作, 被认定为“全国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的省市和高校创业基地届时将由教育部予以授牌。六是深化创业指导培训, 计划举办10-12期高校创业指导培训班, 并积极联系企业开发企业创业人才培训项目, 做好新培训项目工作;还将举办高校创业指导工作研讨会, 推动高校创业教育工作深入开展。

4.积极推进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与就业能力。一是筹备开展面向2015届高校毕业生的校园招聘大赛, 通过简历、模拟面试等环节, 增强大学生对企业用人标准的认识, 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及求职能力。二是开发完善高校毕业生职业测评与规划系统、创业实训系统以及用人单位使用的新职人才测评系统等就业服务产品。

5.启动大学生学业与职业发展平台建设。大学生学业与职业发展平台能充分发挥我中心面向战线和信息服务的工作优势, 是关系到中心专业化建设的长期、基础性工作。2015年, 我们一是将完善用人单位数据库、学科专业数据库, 并与职业信息库整合, 进一步加强资源共享, 形成三点成面的工作局面, 建成大学生学业与职业发展平台。二是委托高校承担学业与职业发展平台课题专业研究工作, 包括职业研究框架设计、职业能力调查标准、职业测评等内容, 为学生、高校、用人单位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服务。三是将开展大学生职业信息库建设课题研究工作, 将成果转化为职业信息库基础部分。

6.加强就业创业指导人员队伍和机构建设。一是争取专项资金, 开展民族地区高校就业指导教师培训。二是开展初级、中级、高级等不同层次高校就业指导系统培训。三是抓好2014年度特色教材课题收尾工作, 启动2015年度特色教材建设课题, 推出一批具有行业、地方和高校特色的教材。四是会商高教司, 筹备成立全国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五是组织实施“示范性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建设项目, 与总结宣传工作结合, 分批审核评定示范机构并指导其后期完善。

7.继续配合做好征兵报名工作, 扩大征兵工作服务范围。进一步完善征兵管理服务平台, 扩大服务范围, 提高征兵工作效率。

8.加强就业研究工作, 做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分析。一是完成教育部哲学和社会科学重大委托项目《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建设》课题研究工作, 并提交研究成果。二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国家级重点课题,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及实现高质量就业路径研究》已经通过立项并由全国就业中心领衔研究。我们要在全国范围选择省市、高校专家组成课题组。三是继续开展年度性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课题研究工作, 对课题题目选定、申报及课题资助等环节的办法做进一步调整, 以满足各方面需求。

9.以就业帮扶为重点开展就业创业宣传。一是侧重关注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 介绍和宣传大学生自强不息的就业创业故事, 提供就业帮扶政策解读等内容。二是通过全国就业中心网站、高校就业中心网站、《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微信等手段, 联系教育部新闻办、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各类媒体, 整合宣传力量, 丰富宣传手段, 联动推广电视宣传片、企业家演讲光盘和公益广告。三是开展2015年度高校毕业生就业总结宣传工作, 推出新一批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并进一步加强对高校典型特色经验的推广宣传力度。同时复核抽查第一轮就业典型高校。

10.配合考试招生改革要求, 做好专业化信息服务。优化高校学生学籍电子注册管理的技术服务工作。重点落实《高等教育学生学籍学历电子注册管理规定》要求, 完善高等学校学生学籍学历电子注册平台, 向高等学校、学生和社会提供更加便捷、客观、权威的学籍、学历信息查询、验证及认证服务, 保护高等教育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

11.认真落实认证工作持证上岗制度。各合作单位认证人员要认真学习掌握《学历认证服务工作手册》。全国中心将开展认证服务督查工作, 安排专人对各单位的认证服务程序、软硬件配备进行检查, 并且对已出结果的认证材料进行抽查, 从而推动全国学历认证服务工作不断完善, 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是教育领域重要的民生工程, 涉及亿万家庭福祉, 关乎改革发展稳定全局。展望2015年乃至以后相当长一段时期,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上承国家之重托, 下荷民生之厚望, 积极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是顺应时代潮流之举。希望各位就业战线的同志们, 不断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工作力度, 为加快建立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 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和更高质量就业, 乃至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用第三方统计机制衡量就业率 篇2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的就业状况直接关系到其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为此,各地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纷纷出台各种举措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例如拓宽多种就业渠道,充分开发就业岗位,出台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中小企业、中西部地区就业,等等。

但最近媒体却曝光了部分高校出现“先签就业协议,再拿毕业证书”的现象,即学校要求没就业的毕业生必須寻找公司签订就业协议,不论学生是否在该公司就职,以此增加学校的就业率。更有甚者,出现了毕业生“被就业”的情况,即学生在自己都不知情的情况下就已经“就业”了。

事实上,一些高校采取五花八门的措施保证就业率早已不是新闻:就业率造假、未能完成就业指标而扣押毕业证等消息,几乎每年都见诸报端。但“被就业”问题,始终未能彻底解决。究其原因,还是就业率惹的“祸”。

绕到就业率的背后我们看到,在现行的高校管理制度下,就业率被视为是高校的生命线,就业率不高不仅影响各种评估,相关专业第二年也会面临减招、停招的危险。正因如此,高校才会不择手段地追求毕业生就业率,特别是毕业生的当年就业率。

从另一个角度看,笔者认为,就业率并不一定是衡量高校教育质量的唯一有效指标。且不说就业率被注水,即使实现就业,它的背后还存在一个就业质量的问题。无论是大学生自身的发展,还是企业使用大学生的满意度,最终要看就业后的职业报酬、成就水平与稳定性。此外,许多基础学科的存在价值更不能简单地用当年的就业率来衡量,长线评估更能说明问题。

因此,笔者建议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第三方统计制度。以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为责任主体,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时间应放在大学生毕业1~2年之后,通过直接访谈、电话询问、问卷调查等方式抽样调查学生的就业情况、收入情况等。这种第三方机构可以是政府机构,如统计部门的调查队、研究所等,也可以是商业机构,如人力资源中介机构、市场调查公司等。政府对这类机构建立信誉评价制度,如果第三方造假,相关部门可以处罚第三方,市场会自然淘汰劣质的第三方机构。另一方面,建议建立长期持续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中,要对已毕业大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长期跟踪调查,从毕业5年、10年甚至20年以后从事的职业和薪酬水平等来更客观、更准确地评价高校办学的成效。

(本文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成都市政协副主席、民盟成都市委主委)

统计学就业趋势 篇3

统计学10级

统计学是一门通过搜集、整理、分析数据等手段,以达到推断所测对象的本质,甚至预测对象未来的一门综合性科学。其中用到了大量的数学及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他的适用范围几乎覆盖了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各个领域。

统计学主要分为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给定一组数据,统计学可以摘要并且描述这份数据,这个用法称作为描述统计学。另外,观察者以数据的形态建立出一个用以解释其随机性和不确定的数学模型,以之来推论研究中的步骤及母体,这种用法被称作推断统计学。这两种用法都可以被称作为应用统计学。另外也有一个叫做数理统计学的学科专门用来讨论这门科目背后的理论基础。

调整后的统计学一级学科将原属应用经济学和数学下与统计相关的学科进行了整合,并在一级学科下设有数理统计、社会经济统计、生物卫生统计、金融统计与风险管理和精算、应用统计等5个二级学科,现在我们现在所就读的专业直接与经济学挂钩。

通过对人才市场的调查,我了解到:现在,我国的经济将和世界融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统计提供更多的统计方法,社会科学本身不断地向细分化与定量化发展,也要求统计能提供更有效的调查整理、分析资料的方法。这样一来,社会对统计人才的要求就更多了,这种社会需求,促使统计学专业的教育发展已迫在眉捷。而且,由于国际化的产生,中国的统计学专业也要和国际接轨,以便于更好地为宏观和微观主体服务。就以上而言,统计专业的发展趋势将会有三种。

第一、本专业要改进和完善国民经济的换算体系,逐步与联合国SNA接轨。随着数学的发展,本专业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数学方法。本专业的新分支或以数理统计为基础的边缘学科将形成,新分支如抽样理论,非参数统计,多变量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等;边缘学科如经济计量学,工程统计学,天文统计学等等。今后尤其要借助电子计算机,促使本专业的教学逐步完善。

第二、本专业将进一步推进中国官方统计与国际接轨教育,首先是统计标准体系的接轨,其次是统计调查方法的国际化,再次是调查表设计的国际化,统计指标计算方法的国际化,再次是统计信息发布的国际化,最后是严格遵循为调查者保密的原则。

第三、本专业要着力于改进有关统计指标体系的教学。包括清理现行统计指标体系,规范统计指标的名称、定义、口径及计算方法,使之尽量与国际通用标准一致。计算一些派生指标,以反映我国经济,特别是服务业的现状。进一步加强“三资”统计,了解外资进入我国的情况,为宏观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

现如今,我国经济发展的对外合作度明显增大,风险也随之增加,各个贸易、外资独资、合资伙伴出现得越多,风险就会越大,因而,统计学专业的教学,将加大力培养人才,尽快建

立健全我国国民经济运作的安全预警监测系统,以保障国家的安全。

尽管这样,由于目前国家人才的增长率较高,已经打破了以往的“统一分配”,而改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而我们统计学专业也是一样,这种比较灵活的就业政策,给了我们选择的机会,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志趣,自主地择业。但这也有一个弊端,就是有人要失业。因而也无形中增加了择业的竞争压力。统计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形势很严峻,社会需求量接近于饱和状态。

由于统计专业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所以我们在就业时需注意的事项也很多。首先,我们要有优秀的专业知识成绩。竞争大,自然而然就要优中选优,而专业知识是衡量你是否优秀的一个最基本的条件。一般单位都认为,好学生是能做好统计工作的,因为统计工作需要认真、耐心、踏踏实实,所以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因为统计学是对总体资料进行列表、分析、加工、整理、核计。它已经从质性科学中分离出来,统计学是在这些数据的基础上计算平均数、方差等综合指标,通过这些,将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描述和比较,以反映事物现象的特征和数量关系。倘若想找个理想的工作,不具备这些素质是绝对不行的。因而,本专业在就业中除了要注意语言的方式及众多择业注意的内容外,要着重注意专业知识的积累。包括统计学研究对象的性质及研究的基本方法。全面而详实地了解掌握本专业的技巧和应用方法,并在和领导谈话时能流畅地表达出来,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在就业时要从自身条件出发,清楚的认识自己,客观地评价估计自己,在经历了大学四年的学习之后,要用成熟、稳重、自信的风貌出现在人们面前,另外,现在的我们也不应总拘泥于选择大城市、大单位,总注意个人收入,工作环境,要多考虑一下偏远的地区,多注意一下西部的开发,多关注中国的不发达却需要人才的地方。

综上所述,用人单位对我们专业本科生的主要要求有: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应打好数学基础,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受到理论研究、应用技能和使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和基本能力。

而我作为统计专业的学生,自身的知识和能力结构需掌握以下几个方面: 1.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受到比较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2.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计算机操作技能;具有采集数据、设计调查问卷和处理调查数据的基本能力;3.了解与社会经济统计、医药卫生统计、生物统计或工业统计等有关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某一领域的基本知识,具有应用统计学理论分析、解决该领域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4.了解统计学理论与方法的发展动态及其应用前景;5.对于理学学士,应能熟练使用各种统计软件包,有较强的统计计算能力;对于经济学学士,应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基础,熟悉国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和统计法律、法规,具有利用信息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管理的能力;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

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学校就业率统计 篇4

为了科学预测我系毕业生就业市场,加强与用人单位的交流与合作,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客观反映我系目前的毕业生素质和社会声誉,及时发现我系相关专业设置,素质教育,教学改革、学生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我系对2011届毕业生进行了就业率统计分析并做了相关分析。从毕业生反馈的情况来看,我系毕业生就业率高,毕业生都能胜任本职工作,在单位中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回访,了解到毕业生普遍认为需要加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并不断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报告如下:

一、我系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我系2011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8.02%,其中个别专业的就业率几乎达到了100%。

(一)就业需求情况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使得营销类及经济类人才严重短缺,我系毕业生就业空间不断扩大。根据企业的调研结果和毕业生就业情况发现,我系毕业生在销售岗位、电子商务类、外贸行业等工作较多。

(二)就业结构分析

1、用人单位性质分析 今年的毕业生跟踪调查数据表明:随着国家经济结构和大学生求职预期的转变,私营企业已经成为毕业生就业的首选。这与我国越来越多的私营企业比较发达的社会经济结构密切相关。

2、毕业生就业岗位

根据调查发现,营销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比较广泛,2011届营销类类毕业生主要就业岗位营销人员占52%、管理占15.1%、其它占32.9%。

(三)促进就业具体措施

我系一直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进行,面对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我系出台了一系列的促进就业的措施,利用一切资源、创造条件为学生就业服务。

1、高度重视,全力促进就业。为了更好的开展就业工作,我系成立了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督促和指导就业工作的开展。同时,调动全系教职工促进就业工作,以系主任、书记为首的教师为毕业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信息。

美国统计硕士就业前景 篇5

统计学专业就业主要在制药类和金融类两个大方向,其他的都是小分支小应用小规模。众所周知,金融类现在一蹶不振,加上h1b的限制,光是这个限制就足以让很多人饮恨了,所以最近这1-2年找工作,可能把重心放在制药行业更稳妥。如果制药行业成了重点,统计和生物统计也就没太大区别了。

制药的底蕴还是很充足的,也比较有钱。但是也要看到,下面的合并肯定会带来更多的裁员,今年到明年年初之间,应该会有很多负面消息,就业形势肯定不怎么样。等**过去,应该会稳定很多。这些大公司的合并,不仅仅是为了丰富制药手段,增加pipeline/ new drug,也可以强强合并,更能抵抗经济危机影响。

非制药行业的职位一直都是有的,即使是金融/保险类公司,也不会彻底机会断绝,不过,对于绝大多数硕士毕业生来说,就业还是瞄准职位最多的行业和地区比较好。

学校就业率统计 篇6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方法,对策研究

1 概述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也日益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而政府每年公布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往往在社会上产生很大的争议。现行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方法中, 有些统计指标和统计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形势的发展, 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科学性、有效性, 我们必须在原来的基础之上修改和完善目前的统计方法。

2 现行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方法和缺点

2.1 我国现行的就业率的统计方法

目前, 我国实行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的方法主要是: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 (高校毕业生已就业人数/高校毕业生总人数) *100%其中高校毕业生已就业人数包括以下情况:

(1) 毕业生通过学校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 领取就业报到证, 到用人单位就业。 (2) 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已签订劳动合同, 或用人单位出具接收函, 不需要就业报到证到用人单位工作。 (3) 定向、委培毕业生回原定向、委培单位就业。 (4) 毕业生以灵活方式就业, 其中包括自主创业、自由职业等。自主创业指创立企业 (包括参与创立企业) 或是新企业的所有者、管理者, 包括个体经营和合伙经营两种类型。自由职业是指以个体劳动为主的一类职业, 如作家、自由撰稿人、翻译工作者、中介服务工作者、某些艺术工作者等。 (5) 升学。包括专科毕业生升本科、毕业生考取研究生、考取第二学士学位 (考虑到统计口径的连续性, 暂列入就业统计范围) 。 (6) 毕业生出国、出境留学、工作等。 (7) 毕业生参加国家、地方项目就业。这七种就业情况的毕业生人数的总和构成了上述公式中已就业毕业生人数。[1]

2.2 目前就业率统计方法存在的问题

(1) 签订就业协议书作为统计就业的依据已不再现实。首先, 社会上有不少用人单位, 特别是一些小企业已经淡化了就业协议书和就业报到证的作用, 不少单位认为没有必要签就业协议书;其次, 很多毕业生签订了就业协议, 但有部分人做了一段时间觉得这份工作不太适合自己, 辞职再重新找工作, 而这部分人已经被统计在已就业的范畴了, 这也影响了数据的准确性。 (2) 毕业生总人数应该剔除“自愿性失业”和“暂时性失业”人数。按照现行的统计口径, “自愿性失业”和“暂时性失业”人员被纳入到未就业的范畴, 影响了数据的准确性。 (3) 高校应届毕业生总人数和高校毕业生总人数混为一谈。目前统计方法中将高校应届毕业生总人数和高校毕业生总人数混为一谈, 在统计的过程中, 往往以应届毕业生总人数作为公式的分母。 (4) 不能将就业和高校的利益完全挂钩。在教育系统内要把事业发展计划、专业设置和办学水平评估与就业率适度挂钩, 从国家、地方、高校三个层面形成招生、培养、经费和就业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运行机制, 以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2]。尽管有着非常好的初衷, 但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简单地将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和学校发展、专业调整、招生规模和高校办学水平评估联系在一起, 这就促使个别学校为了能让学校能够更好的发展, 铤而走险, 弄虚作假, 这也引发了社会上出现了一些被就业的怪现象, 严重影响了高校的公信力和美誉度。 (5) 单一的就业率数据不能真实反映毕业生的就业的质量。简单的就业率不能充分反映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要全面了解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还必须清楚毕业生就业的岗位、薪资待遇和专业对口率等等。

3 统计方法的改进

3.1 修改就业率统计数据截止时间

目前我国就业率数据统计基本是9月1日之前统计一次就业率, 当年12月31日之前统计年终就业率, 这两次的统计截止时间缺乏一定的科学性, 要更全面的反应学生的就业状况必须等到年终时才能初步统计一次就业率, 一般来看毕业生毕业一年以后工作才基本趋于稳定, 这样统计出来的数据更能全面反映出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3.2 修改统计口径使其更具合理性

要保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真实有效性, 避免各地区和学校之间各行其是, 这就要求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毕业生就业率的标准, 制定科学的统计方法, 并严格按规范办事, 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就业率的可比性[3]。

为了使数据更具科学性、准确性和有效性可作以下修改:

(1) 废除就业协议书。就业协议书在目前一些政府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民营大企业还是有一定认可度的, 可是更多的学生是面对的一些小公司, 这些小企业已经不再看重就业协议书, 学生实习后认为可以留用的直接签订劳动合同, 以劳动合同为准来认定学生的就业更为精确。 (2) 以下情况的毕业生可以纳入到已就业毕业生的范畴:a.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未签定劳动合同, 但单位可以出具在职证明;b.大学生毕业应征入伍。 (3) 目前大多数的省份都是将应届毕业生总人数作为毕业生总人数, 而事实上根据定义毕业生总人数应该是已经完成学校规定课程和实习要求能够取得毕业资格的人数, 不能包括那些因为种种原因而没有拿到毕业证的学生。 (4) 按国际惯例, 世界各国在统计失业率时, 都要排除“摩擦性失业”和“自愿性失业”, 这两种情况被统称为“自然失业”。[4]因为这些人具备就业的条件而不想就业或因为自身客观原因暂时不能就业, 这本身就不是社会或者学校的责任。

由此可以得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公式可以修订为: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高校毕业生已就业人数/ (高校应届毕业生总人数-未毕业人数-自愿性失业人数-暂时性失业人数) }*100%

其中, 高校毕业生已就业人数包括: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已签订劳动合同;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未签定劳动合同, 但单位可以出具在职证明;定向、委培毕业生回原定向、委培单位就业;毕业生以灵活方式就业, 其中包括自主创业、自由职业等;升学;毕业生出国、出境留学、工作等;毕业生参加国家、地方项目就业;大学生毕业应征入伍。

3.3 增加统计指标, 更加完整精确地统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为了完整反映学生就业的状况, 包括薪酬、专业对口率、工作性质等指标都需加入到统计的内容中来, 统计时间的后移一个重要的原因也是方便统计薪酬的准确性。另外, 专业对口率也是能反应一个学校办学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适应社会需要的一个客观反应, 方便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

3.4 引入第三方调查机构, 保证数据的客观公正

引入第三方专业的统计调查机构, 保证数据不受人为因素的干扰。政府将学校的办学成效, 教学水平评估的指标都和就业率挂钩, 使得很多的高校为了能争取更多的资源, 弄虚作假, 而统计工作的实施者恰恰又是学校本身, 使得弄虚作假更为方便, 政府要获得真实的数据, 必须请第三方专业的调查统计公司, 进行客观真实、态度严谨的统计, 这样得到的数据才避免了一些人为因素的影响, 更好的为政府宏观决策和高校办学决策提供更可靠的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1]金大伟, 张明健.改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方法初探[J].辽宁教育研究, 2007 (4) .

[2]林蕙青.用改革的精神创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新机制[J].中国高等教育, 2003 (5) .

[3]刘福成.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评价指标的探讨[J].统计教育, 2003 (4) .

校情统计分析平台助力学校发展 篇7

关键词:数字校园;智慧校园;校情;统计分析;BIEE;ROLAP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03-0079-04

一、前言

随着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广泛推广,学校各类信息系统都积累了一定规模的业务数据,涉及教学、科研、管理、后勤等各个方面。在系统集成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大数据处理技术日趋成熟的背景下,建设数据仓库系统,对高校各类业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挖掘,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提升管理水平、促进管理决策科学化。在《大数据视角下高校综合信息分析平台的构建》[1]一文中作者提出了基于大数据环境高校综合信息分析平台建设的框架,但并未对所提框架的结构和功能进行详细论述。在《大数据时代的高校信息化框架》[2]一文中,作者较为详细地描述了大数据时代高校信息化建设框架,但并未提出可行的实施方案。本文以智慧校园建设为出发点,利用数据挖掘、大数据处理等技术,对学校的教学、管理、科研、后勤等信息系统进行整合,不仅提出校情统计分析平台的框架及建设思路,并给出了模型设计和实施方案。平台于2013年开始调研,2014年8月开始建设,截至目前已完成第一期建设。

二、校情平台建设思路

智慧校园以数字校园为基础,追求资源与应用的高度整合,强调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更多地体现服务的智能化和人性化。[3]校情平台正好符合了智慧校园的理念。它可以利用充分融合好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教职工和学生提供个性化统计报表,为教学提供动态的质量监督信息,为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撑。

1.校情平台的功能

根据统计学的信息、咨询、监督三种社会功能,可以制定 “信息综合查询”、“数据咨询”、“业务监督”三种职能作为校情平台的建设目标。而根据学校实际应用水平,可以分阶段实现以上目标。

图 1是根据总体发展要求设想的校情平台系统原型。功能方面以教务、科研、学工、财务、人事、设备、后勤等业务归口部门的年度报告和日常统计工作需求为基础,向用户提供在线报表、在线查询统计两种方式的功能。用户角色考虑三个层次,分别是学校层面、院系层面和师生个人层面。

2.校情平台规模控制与技术标准

由于在数字校园建设过程中,已经将各种管理系统数据存储于各自的业务数据库中,仅需考虑结构化数据对象,因此普通企业级关系型数据库或集群即可满足一期工程的存储和检索需求。但是,各种管理系统源自于不同的厂商,不同系统中数据差异较大,需在统一的数据标准基础上开展集成。同时,考虑到校情平台服务于不同管理阶层和管理目标,数据统计分析需求具有不确定性的因素。

因此,在数据抽取、清洗工具上需要考虑可灵活部署、数据格式兼容性强、数据转换能力强大的企业级工具;在联机分析方面,需要以OLAP技术为主,向用户提供所见即所得的在线工具,并对Excel、SPSS、SAS、STAT、R等统计分析软件提供数据接口服务。

根据学校应用系统建设标准,整个方案还需兼容JSR168标准[4]和Open SSO单点身份认证标准[5],使用户可通过学校门户系统访问到所需的查询、统计功能。

三、基于OLAP数据服务的二次开发

校情平台中所选用的BIEE系统是整个数据服务的核心提供者,也是二次开发的重点内容。

如图2所示,BIEE系统是一个典型的三层架构,包括由各种外部数据源组成的Sources层、存储OLAP逻辑信息的资料库层(Repository,可通过OBI Admin工具访问)、以及数据发布服务层(Presentation Services)。其中资料库层和数据发布服务层均包含在BIEE系统内。

1.BIEE环境下ROLAP的实现

数据库联机事务OLTP(Online Transaction Process)是在数据库环境下处理应用业务事务(Transaction)所执行的一系列数据库操作。OLAP(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联机分析处理)是在基于数据仓库多维模型的基础上实现的面向分析的各类操作的集合。OLAP与OLTP的主要差别见表1。

OLAP分为MOLAP、ROLAP、HOLAP等类型,其中ROLAP是一种将OLAP操作转换为数据库关系模型操作的OLAP实现技术,具有成本较低、性能较好的优点,因此选用BIEE-ROLAP方案。

OLAP操作包括钻取(Drill-down)、上卷(Roll-up)、切片(Slice)、切块(Dice)以及旋转(Pivot),建立在多维模型的理论基础上。

关系模型操作包括数据创建(Create)、获取(Retrieve)、更新(Update)、删除(Deletion),建立在关系理论的基础上。OLAP操作均是读取操作,被映射到关系模型获取操作的集合、投影、选择、聚合等操作上。

两个领域操作原语的转义由BIEE完成。Oracle BIEE将转义信息存储在Repository中,分别包括数据资源的物理结构(Physical)、面向多维分析的数据立方体信息以及面向业务的发布信息。

物理层(Physical Layer)包括待分析数据的数据库位置、访问方式、各数据库中表结构及其关联关系,使BIEE能够根据需要正确执行相关关系操作。

在业务逻辑层(Business Layer)中,记录了面向多维分析的数据立方体信息,包含多维模型的事实(Facts)、维度(Dimensions)信息与物理层各种数据表之间的映射关系。这些信息使BIEE能够将OLAP操作正确地映射为关系操作。

在表现层(Presentation)中,存储了开发人员在表现层建立的视图模型(View Model)。按业务和用户角色划分数据立方体的访问范围,视图模型是访问者访问数据立方体的“窗口”,通过视图模型所访问到的是一个受限数据立方体的子集范围,也称为“主题”。

在BIEE环境下OLAP查询结果以图、表和叙事板的形式给出,并可组织成丰富的图文展现形式。开发人员可将OLAP查询操作以Answers的形式保存在服务端,并提供更为通俗易懂的名称,如“教职工职称系列分布”,最终用户只需直接访问这些Answers就可得到相应的结果。

BIEE还提供和数据仪表盘(Dashboard)功能,访问者可在一个WEB页面中得到多个Answers的数据,获得更多的信息量。但因Dashboard组织在BIEE自有门户系统中,无法直接集成到学校数字化校园门户系统,因此不能使用BIEE的Dashboard功能。

2.校情平台与学校门户系统的集成

金致公司提供BIEE Answers的JSR168封装插件,利用该插件以http代理的方式将Answers封装成一个Portlet。通过该插件,可在学校门户中实现校情门户站点,在该站点中,将各种预先制作好的Answers以Portlet的形式集成在站点页面中,形成图形化的菜单,具有更好的访问效果。图3是门户系统的集成效果。

四、校情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1.方案设计

基于上述建设思路,校情平台架构采用分层架构进行设计,共分为四层,分别是数据层、集成层、模型层、应用层,如图4所示。

数据层由各种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或结构化数据文件构成。

集成层以数据抽取清洗工具为主,按照我国现行的行业标准,对不同业务系统中的公共信息进行统一编码、转义,统一存储在标准数据库中,并在元数据库中提供标准数据的数据结构说明。[6]集成后的数据按ROLAP模型组织成事实、维度、指标存储在关系数据库中。同时,校情平台对数据抽取集成的过程都进行了监控和日记记录,以备数据审计的需要。

在模型层,考虑到联机分析引擎和报表引擎均需要提供相应的模型数据才能正确运行,因此关于主题数据库中的雪花模型和关系模型都详实、规范地录入到引擎中了。在Oracle BIEE中这些信息登记在Physical Model、Business Model和View Model中;在SAP BO中,这些信息登记在Universe。这些数据虽然来源于业务系统中的事务数据,但组织形式和使用目的已经发生了变化,因此统一归纳在模型层之中。

应用层构建在模型层之上,主要是根据用户的需要,通过各种工具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以图表的方式呈现给用户。分为三类情况:一是向用户提供报表功能,满足非IT人员直接获取报表和分析结果的需求。二是通过在线OLAP系统,向业务专家提供查询结果、交叉表和图形等形式的自定义分析功能。三是专业数据分析人员可以通过Excel、SPSS等工具直接通过ODBC、JDBC接口访问主题数据库中的各类数据,进行更深层次的数据挖掘和分析工作。

2.软硬件架构实现

校情平台软件方面:①选用甲骨文公司所提供的解决方案构造整个服务平台,采用Oracle作为数据库引擎,采用BIEE作为OLAP引擎,采用ODI负责数据转换和清洗。②选用金智公司针对BIEE开发的JSR168插件,实现统一身份认证、单点登录和门户集成。

通过金智公司的插件可将BIEE中的Answers 封装成学校门户中的Portlet,再利用门户的站点(Site)、门户(Portal)、页面(Page)和Portlet配置功能,可建立不同功能的数据服务站点,如图5所示。

校情平台硬件方面:使用三台物理服务器组成ORACLE RAC集群,形成高可用高性能的中心数据库。从学校现有的FC SAN存储中心划分6T存储空间,向中心数据库提供2x8Gbps数据带宽。使用四个虚拟服务器作为应用服务器,其中两台运行ODI,一台运行BIEE,另外一台作为开发工作站,如图6所示。

3.系统的扩展

考虑未来的发展需求,在校情平台设计之初,已经考虑到了未来在存储、查询和计算性能方面的扩展途径。

(1)存储和查询性能的扩展

校情平台的中心库作为所有分析数据的存储和SQL查询提供者,存在潜在的容量和性能瓶颈。当容量不能满足需要时,可在存储系统中划分新的存储空间,并以表空间的方式提供给数据库。当性能不能满足需要时,可增加RAC节点数量,从而得到更大的处理性能和吞吐率。

(2)计算性能的扩展

由于校情平台采用ROLAP方案,导致BIEE应用服务器在运行时会在内存中进行交叉、汇总计算。因此,在应用服务器端有潜在的性能瓶颈。前期应用规模不大时,瓶颈问题不明显,使用一台虚拟服务器运行BIEE服务即可;应用增长到一定范围时,只需增加服务器节点,即可解决瓶颈问题。这是由于JSR168封装插件可令服务器间的访问差异性被屏蔽,使整个系统仍然表现为一个整体。

五、建设成果与展望

学校于2014年8月开始建设校情平台,到目前为止的建设成果为:按照方案设计完成了软硬件系统的部署,并完成了数据集成、系统进程工作;完成了科研、教务、学生、设备、宿舍、一卡通、研究生等主要业务系统的数据集成,向学校各级管理层提供了10个方面的98个查询服务。

校情平台建设成果已经初步显现。通过学生招生、培养、就业数据的联合分析,学校进行了2015年招生计划调整,将原有报考率高、就业形势明显更好的四个专业调整为一本专业招生,对不好的一些专业进行了缩减、停招等调整;通过学生宿舍分配情况的统计分析,向学校提供下一学年各校区、宿舍区的新生容纳能力,为学校招生安排、后勤保障提供支撑;学校在校情平台的数据统计基础上开展学科点建设管理,对各学科的学科点建设情况进行动态跟踪,对各种指标进行横向对比、团队内对比,全面监督各学科点建设任务推进情况。类似的工作还应用在就业工作领域,通过就业数据的实时分析,全面对比学校各专业的就业工作进展,促进各二级院系扎扎实实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通过一期校情平台的建设,学校各级管理部门已经初步感受到了,在充分数据共享环境下,信息化对管理、决策带来的强力支撑。目前学校正在开展全员工作量考核管理系统建设,其中工作量核算、分析、调整等功能将在校情分析平台上实现。

如何能够有效地关联相关数据,找出数据之间内在的联系和知识是进一步发挥数据价值的主要途径。随着校情平台的数据量增长,可以进一步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该平台的结果进行关联分析、序列模式分析、分类分析和聚类分析,将隐藏在教育数据集之中的知识,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榨取出。[7]这样就不仅仅能够提供各项统计数据,还能把影响数据指标的隐含因素挖掘出来,供决策者参考。

师生用户始终是校园信息化服务的核心,围绕“人”来建立数据收集和应用机制,不仅能抓住重点有的放矢,又能简单易行清晰完善。在下一步工作计划中,我们将以师生为中心,进一步丰富主题模型,适应更多的查询统计需求;还将结合学校管理需求和统计事件,开发更多的查询服务,开展挖掘分析工作。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服务工作让职能部门感受到信息化所带来的好处,促进各职能部门自觉、自主地开展信息化应用,使信息化在高校发展、人才培养上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管廷昭,夏艳东.大数据视角下高校综合信息分析平台的构建[J].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4(8).

[2]罗军锋,徐菲.大数据时代的高校信息化框架[J].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14(3).

[3]宓詠,赵泽宇.大数据创新智慧校园服务[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3(24).

[4]JCP.JSR-000168 portlet specification 1.0[EB/OL]. https://www.jcp.org/en/jsr/detail?id=168,2003.

[5]The Open Group.Scope of the Single Sign-On Standard[EB/OL]. http://www.opengroup.org/security/sso/.

[6]教育部关于发布《教育管理信息教育管理基础代码》等七个教育信息化行业标准的通知[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5972/201203/133140.html.

[7]Shyamala K, Rajagopalan S P.Data Mining Model for a Better Higher Educational System[J].Information Technology Journal,2006,5(3).

本科统计学就业前景 篇8

第一、本专业要改进和完善国民经济的换算体系,逐步与联合国SNA接轨。随着数学的发展,本专业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数学方法。本专 业的新分支或以数理统计为基础的边缘学科将形成,新分支如抽样理论,非参数统计,多变量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等;边缘学科如经济计量学,工程统计学,天文统 计学等等。今后尤其要借助电子计算机,促使本专业的教学逐步完善。

第二、本专业将进一步推进中国官方统计与国际接轨教育,首先是统计标准体系的接轨,其次是统计调查方法的国际化,再次是调查表设计的国际化,统计指标计算方法的国际化,再次是统计信息发布的国际化,最后是严格遵循为调查者保密的原则。

第三、本专业要着力于改进有关统计指标体系的教学。包括清理现行统计指标体系,规范统计指标的名称、定义、口径及计算方法,使之尽量与国际通用标准一 致。计算一些派生指标,以反映我国经济,特别是服务业的现状。进一步加强三资统计,了解外资进入我国的情况,为宏观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

中国经济发展的对外合作度明显增大,风险也随之增加,各个贸易、外资独资、合资伙伴出现得越多,风险就会越大,因而,统计学专业的教学,将加大力培养人才,尽快建立健全我国国民经济运作的安全预警监测系统,以保障国家的安全。

统计学专业毕业生,国内和国外主要从事的职业:

簿记员、会计和审计员

出纳员

证券、期货以及理财服务代理商

文职人员

精算师

福利管理员

预算分析

成本估算

数据库管理器

财务经理

投资分析师

数学家

数值分析

薪资管理经理

统计师

1、数理统计(Mathematical Statistics):

数理统计是应用概率论的结果更深入地分析研究统计资料,通过对某些现象的频率的观察来发现该现象的内在规律性,并作出一定精确程度的判断和预测;将这些研究的某些结果加以归纳整理,逐步形成一定的数学概型。

其就业方向:金融和保险部门;投资、证券及社会保障机构;市场调研、咨询及信息产业部门;高等院校、国家统计部门;各类公司等。

2、生物统计学(Biostatistics):

生物统计学是一门探讨如何从事生物学实验研究的设计、取样、分析、资料整理与推论的科学。很多学校把生物统计设置在公共健康学院(SPH,School of Public Health ) 里面。

其就业前景是:毕业生不管是硕士还是博士,都很好找工作。博士生可以在大学做老师;可以在制药公司和生物科技公司做分析;有的毕业生也进入金融和保险行业;可以在医院或者科研机构工作。

3、金融统计(Financial Statistics):

金融统计是央行和各金融机构统计部门对各项金融业务活动的情况和资料进行调查收集、整理和分析,提供统计信息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信息交流与共享,进行金融统计管理和监督等。

其就业方向:1.证券基金类2.银行类3.四大会所5.监管机构6.大型垄断国企7.保险类8.其他(投资公司,担保公司)。

4、应用统计学(Applied Statistics):

应用统计学是指统计学的一般理论和方法在社会,自然,经济,工程等各个领域的应用以及在应用中遇到的具体方法问题,它是统计学和其他学科之间形成的交叉学科也是理论统计学发展的源泉。

其就业前景是: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的包括数学家,统计学家,运筹分析人员,计算机程序员,教师,财政分析员,公司会计,证券分析员等职业。

数学与统计学就业前景 篇9

应用统计学是指统计学的一般理论和方法在社会、自然、经济、工程等各个领域的应用以及在应用中遇到的具体方法问题,它是统计学和其他学科之间形成的交叉学科也是理论统计学发展的源泉。

就业前景: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的包括数学家、统计学家、运筹分析人员、计算机程序员、教师、财政分析员、公司会计、证券分析员等职业。

生物统计学 Biostatistics

生物统计学是一门探讨如何从事生物学实验研究的设计、取样、分析、资料整理与推论的科学。很多学校把生物统计设置在公共健康学院(SPH,School of Public Health)里面。

就业前景:毕业生不管是硕士还是博士,都很好找工作。博士生可以在大学做老师;可以在制药公司和生物科技公司做分析;有的毕业生也进入金融和保险行业;可以在医院或者科研机构工作。

数理统计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数理统计是应用概率论的结果更深入地分析研究统计资料,通过对某些现象的频率的观察来发现该现象的内在规律性,并做出一定精确程度的判断和预测;将这些研究的某些结果加以归纳整理,逐步形成一定的数学概型。

就业方向:金融和保险部门;投资、证券及社会保障机构;市场调研、咨询及信息产业部门;高等院校、国家统计部门;各类公司等。

金融统计 Financial Statistics

金融统计(Financial Statistics)。金融统计是央行和各金融机构统计部门对各项金融业务活动的情况和资料进行调查收集、整理和分析,提供统计信息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信息交流与共享,进行金融统计管理和监督等。

就业方向:1.证券基金类2.银行类3.四大会所5.监管机构6.大型垄断国企7.保险类8.其他(投资公司,担保公司)。

总体来说,统计学的就业率还是不错的。特别是随着金融业的发展 金融分析师的职业在美国年薪可达到10万美元。如果能进投行,基本上是60k做底薪,外加分红,1年下来80k以上的也不少。就一般而言,50k左右的工作也是不错的。无论是进入会计、精算、金融(投行)还是管理、分析顾问等工作,都是十分被看好的高薪工作。至于统计学的发展情况具体的当然要看个人,但坚持做下去,基本都是些年薪能达200k以上的工作,所以说前景是很理想的。

上一篇:逗笑木头人优秀作文350字下一篇:市专卖管理工作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