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

2024-08-24

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共7篇)

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 篇1

开题报告

一、论文题目:我国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完善

二、选择本课题的目的、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资本市场的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我国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多,影响力逐渐加强。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信息能够直观反映其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也直接影响着股东、债权人、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的投资决策和利益分配;内部控制评价信息作为一项重要的非财务信息,能够反映内部控制的设计及运行的有效性,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财务报告信息的质量。因此,财务报告信息和内部控制评价信息存在一定的关联性。本文从财务报告信息披露视角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进行了研究。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全国人大、证监会、财政部等制定了一系列规范上市公司财务信息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法律体系逐步健全,并不断与国际接轨,会计信息披露的统一性不断增强。上市公司对会计准则的理解水平和运用水平不断提高,已经基本能够按照相关会计准则和信息披露规范编制和披露财务信息。证监会、交易所等监管机构也投入大量精力对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进行监管,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整体质量不断提高。但从证监会和交易所对上市公司的处罚数据以及财政部发布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情况分析报告来看,仍有部分上市公司在披露财务报告信息和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信息时存在问题。本文首先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进行了论述,包括法律体系、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口径以及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整体状况。从财务报告信息披露、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两个角度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了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对策建议。

三、本文的写作思路:

本文在研究会计信息披露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会计信息的披露的现状并分析了现状产生的根本成因,依据现有的披露体系从会计信息披露体系中的会计环境、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系统运行规范、会计系统的具体运行及会计系统的监督五个方面入手提出关于具体完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对策,并结合我国目前所处知识经济时代的外部具体环境,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体系中加入网络化信息披露准

则,从而进一步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规范,促进证券市场逐步规范,推动证券市场真正实现“公平、公开、公正”。

四、本文的参考文献:

[1] 蒋顺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 齐斌.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监管.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3] 蔡吉甫.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 [4] 龚玉利.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研宄.知识经济.2012

目录

开题报告„„„„„„„„„„„„„„„„„„„„„„„„„„„„„„„„I 写作提纲„„„„„„„„„„„„„„„„„„„„„„„„„„„„„„„Ⅲ 第1章引言„„„„„„„„„„„„„„„„„„„„„„„„„„„„„„1 第2章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理论概述„„„„„„„„„„„„„„„„„„1 2.1信息披露的含义和披露制度„„„„„„„„„„„„„„„„„„„„„„1 2.2信息披露理论基础„„„„„„„„„„„„„„„„„„„„„„„„„„2 2.3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形式„„„„„„„„„„„„„„„„„„„„„3 第3章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3 3.1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现状„„„„„„„„„„„„„„„„„„„„3 3.2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4 第4章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原因………………………………………4 4.1内部原因„„„„„„„„„„„„„„„„„„„„„„„„„„„„„„4 4.2外部原因„„„„„„„„„„„„„„„„„„„„„„„„„„„„„„5 第5章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体系的完善措施………………………………………5 5.1健全会计系统运行规范„„„„„„„„„„„„„„„„„„„„„„„„5 5.2建立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5 5.3认清会计环境并改善其中的法律环境„„„„„„„„„„„„„„„„„„6 5.4完善会计系统运行监督机制„„„„„„„„„„„„„„„„„„„„„„6 结束语„„„„„„„„„„„„„„„„„„„„„„„„„„„„„„„„„6 致谢语„„„„„„„„„„„„„„„„„„„„„„„„„„„„„„„„„7参考文献„„„„„„„„„„„„„„„„„„„„„„„„„„„„„„„„7

我国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完善

[内容摘要] 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已基本形成并进一步展开,国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证券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明显加强,而信息的公开透明是证券市场有效运行的基础,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恰恰是市场的主要信息来源。因此,全面、可靠、准确和及时的会计信息披露不仅直接关系到投资者的利益,而且关系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关系到整个证券市场的健康、有序进行。

[关键词]会计信息;信息披露;会计环境;上市公司

第1章引言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已成为一项极为重要的监管措施和最重要的法律制度。作为政府干预市场的重要手段,它不仅维护了证券市场的公平性,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而且还通过对市场失灵的矫正,提高证券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

中国国内关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并不充分,具体表现为我国目前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深入研究不多,并且多为规范的理论研究。我们无法确切知道上市公司应该披露哪些会计信息才能够满足使用者的要求,上市公司目前披露的会计信息是否能够满足使用者的需要。我国目前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的深层原因是什么,解决这些问题都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具体工作,这些已摆在我们面前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

第2章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理论概述

2.1 信息披露的含义和披露制度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一般是指上市公司通过招股说明书、募集说明书、上市公告书、定期报告、临时报告及规定的其他披露文件,向广大投资者及信息使用者披露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变动的货帀性信息,以及有助于理解、分析和利用这些货币性信息的相关非货币信息。信息披露制度是证券公开性原则的具体贯彻和实施,是证券法的核心和基石。规范与管理证券市场的目的就是保证证券市场的有效、安全、有序地运行,为投资者提供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而其中最可行的办法就是建立全面、有效且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主要包括强制性信息披露和自愿性信息披露。强制性信息披露是指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所明确规定的,上市公司必须披露信息的一种基本信息披露制度。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的内容一般包括公司概况、主营业务信息、重大关联交易信息、基本财务信息、财务报告的审计意见以及股东及董事会人员信息等基本信息内容。自愿性信息披露是指除强制性披露的信息之外,上市公司基于企业形象、回避诉讼风险、投资者关系等动机而主动披露的信息,如管理者对公司长期发展战略及竞争优势评价、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公司实际运作情况、前瞻性预测的信息、公司治理效果等,自愿性信息披露制度的最大特点是管理人员自主性。

2.2 信息披露理论基础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有效市场假说、信息不对称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信号传递理论等。

有效市场假说起源于1964年奥斯本提出的“随机漫步”理论,该理论认为股票价格收益率序列在统计上不具有“记忆性”,投资者无法根据历史的价格来预测其未来的走势。萨缪尔森认为,这恰恰是符合经济运行规律而形成的一个有效的市场。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在市场经济中,人们对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往往处于比较优势的地位,而信息贫乏者则处于比较劣势的地位。该理论认为,市场中供给者比需求者更了解商品的信息;掌握信息更多的一方可以通过向信息缺少的一方传递可靠信息来获益;买卖中缺乏信息的一方会努力从另一方获取所需信息;市场信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信息不对称。”

现代意义上的委托代理理论最早是由罗斯提出,罗斯认为代理关系会伴随着代理人代表委托人的利益行使某种决策权而产生。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委托代理关系是随生产力的大发展和规模化的生产而出现的。一是生产力发展推动了分工进一步细化,所有者由于知识、能力和精力方面的原因不能行使所有的权利;二是专业化分工后,产生了一大批具有专业知识的代理人,他们有能力代理行使好受委托的权利。但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的效用函数不同,委托人追求的是财富最大化,而代理人追求的是收入和闲暇最大化,这就会导致两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在缺乏有效的制度安排下,代理人的行为很有可能损害到委托人的利益。”

信号传递理论认为股利向市场传递企业信息时可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股利增长的信号作用。若企业股利支付率增加,则被认为是经理人员对企业发展前景作出良好

预期的结果,企业未来业绩将大幅度增长。随着股利支付率的上升,股价应该是上升的;另一种是股利减少的信号作用。若企业股利支付率下降,股东与投资者便会认为这是企业管理人员对未来发展前景作出无法避免的衰退预期的结果,随着股利支付率的下降,股价应该是下降的。

2.3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形式

为了保证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合法性与合规性,我国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涉及到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根据现行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上市公司必须公开披露的信息主要包括: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书、定期报告(包括年报、中期报告和季度报告)和临时报告。这些报告中包括财务报告,财务报告中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财务报表附注、财务情况说明书等是必须披露的。

第3章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现状

全国人大、财政部、证监会、深交所和上交所等制定了一系列的规范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则,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为首,《企业会计准则》、《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深圳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上海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以及其他自律规则为一体的法律法规体系,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法规体系更多的参考了国际通行的规范,标准比较高,已基本与国际接轨,促进了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逐步规范,逐步提高了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

3.2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原则导向的特征,在具体的执行中有赖于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但上市公司出于各种原因未完全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会计专业判断,或是对于市场上新出现的需要根据会计准则的原则进行专业判断的复杂交易事项,存在理解不一

致和披露不详尽的情况,影响了投资者对交易实质的判断。

第4章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原因

4.1 内部原因

巨大的利益诱惑是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甚至造假的根本原因。资金是上市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血液,而证券市场上的投资者则是血液的供给者。上市公司通过在证券市场上发行股票、增发新股以及配股等方式进行融资。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上筹集的资金规模是其他筹资方式所不能比拟的,这对上市公司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诱惑。但若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或经营业绩很难达到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时,为获取融资机会,上市公司便会虚构利润、隐藏债务,进行利润操纵以获得融资资格。

此外,随着新的业务模式和盈利模式的不断出现,上市公司在运用会计准则原则性规定判断交易的实质并进行会计处理的过程中还存在理解不到位和不一致的情况,尤其是在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合并和合并报表的编制、收入的确认时点和确认方法、政府补助中拆迁补偿的会计处理、理财产品和股权激励的会计处理方法等会计准则执行的重点难点问题和新的业务模式等方面。不同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导致了不同的财务结果,有上市公司未能结合自身特点和交易的实质选择恰当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或故意曲解准则,导致财务报告信息失真,降低了财务报告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

4.2 外部原因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法规主要由全国人大、证监会、财政部等部门制定。财政部负责会计准则的制定,而证监会制定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准则。我国会计准则允许会计人员对发生经济事项选择适当的会计政策,而这又依赖于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可以带来不同的财务结果,这就为上市公司管理层及会计人员财务造假提供了便利。尽管证监会发布了一系列弥补会计准则漏洞的解释性公告,但由于经济事项的特殊性和复杂程度等,会计准则中对一些新的业务模式和盈利模式并没有具体的规定,或是准则虽有规定,但上市公司在实务中存在理解和执行不一致的情况。另外,对于内部控制制度来说,还没有在法律层面上予以规范,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执行标准之间的协调性和规范性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第5章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体系的完善措施

5.1 健全会计系统运行规范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规范体系的层次特征,与西方许多发达国家要么侧重于法律规范的形式如德国、要么侧重于准则的形式如美国、要么侧重于制度的形式如法国不同,我国会计规范采用了法律、准则、制度、道德规范多种形式并举的模式,这既保证了会计规范在法律上的严肃性,也考虑了会计工作在实际运用中的灵活性既考虑了我国未来会计发展的国际化需要,又兼顾了我国现阶段会计工作实践的要求,充分体现了我国会计规范体系建设上原则性与灵活务实性的统一。

5.2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完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管理机制

我国会计准则制定,在实践中应努力提高准则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程度,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1、结合我国国情。我国的会计准则应该由财政部参照国际会计准则,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制定,但要充分征求各界意见,在制定过程中要进行反复的讨论与论证。

2、实行会计准则发布前的听证制度,既可以使更多的人参与到准则的制定中来,使会计准则具有更高的公正性,也有利于更好的理解准则与有效地实施准则。

3、随着会计改革的进行,逐渐向民间团体制定过渡,广泛吸收会计专家、审计专家、熟悉会计理论与会计事务的大型企业负责人参加,注册强有力的民间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制定准则的过程中,要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各行业的意见,对未来会计环境的变化进行科学的预测,增强会计准则的合理性、公平性、稳定性和持续性。

5.3 认清会计环境并改善其中的法律环境

在知识经济时代,对会计对象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对会计要素的影响。会计要素的定义应根据形势的发展及时作出修改,以便更好的服务于会计目标。例如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资源和人力资源成为公司最重要的资源。企业的无形资产在整个资产总额中的份额将大大超过有形资产。因此,资产的定义必须修改,否则将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相应的,其他会计要素定义也要作出修改。

5.4 完善会计系统运行监督机制

会计监管主体是会计监管活动的实施者,会计监管目标的实现与否,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会计监管主体的行为是否有效是否完善会计监管的客体包括会计监管的对象和内容,具体指企业会计行为过程中的参与者及其活动和行为。会计监管的手段是

会计监管的方法、程序和工具的总和,是会计监管主体和会计监管客体的中介。在会计监管体系中,会计监管手段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会计监管的效率和效果。会计监管原则是会计监管活动中遵循的准则,主要包括了经济效率的原则以及过程监管和结果监管相结合等原则。

结束语

会计信息披露的诚信危机不仅在我国日趋突显,即使是在被全球公认的“信息披露规范典范”的美国,依然严峻安然大厦的倒塌、世通公司因欺诈而承担的巨额罚金,以及施乐、时代华纳等等这些令人震耳发馈的名字正向世人昭示着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问题的全球普遍性。

本文以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理论为出发点,分析了我国现行会计信息披露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原因,得出了以下结论。

1、会计信息披露体系五个要素都不同程度的存在问题,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在于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规范不健全,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不够,网络化信息披露也不成体系。

2、会计信息披露的体系理论研究不足。本文健全了会计系统运行的规范,建立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完善了会计披露系统的运行的监督机制,对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体系中五大要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3、为了保障披露系统的运行,本文提出了完善会计信息披露体系的有效措施,其中包括加强会计信息披露运行规范,加大处罚力度,强化会计系统监督,并引如网络化信息披露的准则,从而使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得到有效执行。论文对于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仍存在不足之处,没有建立一个完整的会计信息披露的系统,对于体系要素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致谢语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从选题到查阅资料,还有论文提纲的确定以及中期论文的修改、后期论文格式调整等各个环节中都给予了我悉心的指导。使我能够顺利的完成此次毕业设计的写作。在此,由衷的对她表示感谢。

其次,在完成此篇论文的过程中,我也得到了很多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与指导,也

向她们表达我诚挚的谢意。同时也向论文所用到的参考文献的各位作者表示深深的谢意。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家人,感谢她们对我的默默付出,对我生活和学业莫大的支持和鼓励。

参考文献

[1] 蒋顺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 齐斌.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监管.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3] 蔡吉甫.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 [4] 龚玉利.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研宄.知识经济.2012

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 篇2

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关注的重要问题, 20世纪九十年代环境对人类的惩罚促使西方会计研究人员开始将环境与资源问题纳入会计研究的范畴。绿色会计即环境会计是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新的会计课题, 最早兴起于欧美, 其目的是力求找到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佳结合点, 从而防止滥用自然资源, 透支未来, 并且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其所要做的是把环境看成是有价值并能被计量的经济资源, 把用于环保的投资和由此而获得的经济效益做定量测定、分析和公布。在日本、美国、加拿大、欧盟国家的发展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 理论和实践中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环保团体、各国政府及国际组织对环保问题日益重视。自20世纪60年代起, 环境问题的发展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阶级是罗马俱乐部于1968年发表著名的《增长极限》一书及联合国于1972年举行的人类环境会议。第二阶段是1987年被确定为欧洲环境年及联合国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第三阶段是联合国1992年举行的环境与发展大会;第四阶段是英国颁布世界上第一部有关环境管理制度的国家标准文件BS7750、欧共体颁布的第一部有关环境管理和环境审计制度的国际性标准文件EMAS及国际标准组织开始起草全球性环境管理和环境审计的标准文件ISO14001系列。下面是各国环境信息披露企业数量的比较, 1992年, 联合国的一项针对Fortune杂志评定的500家大公司的调查表明, 有86%的公司披露环境信息。Robert (1993) 对欧洲110家大公司 (法国25家、德国40家、荷兰15家、瑞典15家、瑞士15家) 的调查显示, 有68%的公司披露环境信息。1996年, 毕马威国际会计公司 (KPMG) 对13个国家的环境报告进行了调查, 发现环境报告已经成为年报中的一部分, 大约3/4的公司在年报中包括了环境信息, 1/4的公司提供了单独的环境报告。

(二) 发达国家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

1. 日本

日本已将披露环境会计信息作为企业对外报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走在亚洲乃至世界的前列, 日本政府从发展可循环型经济社会出发, 已制定了各种环境法律、法规、法令700余种, 为环境会计的实施奠定了法律基础。1997年日本环境省 (当时的环境厅) 发布了关于环境保护成本的把握及公开的原则的规定 (临时公告) , 从此引起日本企业对环境会计的日益重视, 一部分企业陆续公布环境报告书。1999年以来, 日本政府制定或修订了以《循环型社会基本法》为首的一系列与企业环境会计关系密切的法律法规。在总结上述临时公告的基础上, 又于2000年3月发布了《环境会计指南》 (2000年版) , 以下简称《指南》。这个《指南》是非强制性的, 其目的是建立一个环境会计的标准定义及“提供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格式” (Kokubu, Kand Kurasaka, T, 2002) 。《环境会计指南》的核心内容是环境成本及其效果。日本特别委员会于1999年发表了《环境会计的发展与构建:平成11年中期报告》。同年, 发表了《环境会计的发展与构建特别委员会报告》, 对环境相关信息的会计帐户表进行解释。2001年4月, 日本还颁布实施了《PRTR法》 (环境污染物质的移动、排放登记制度) , 规定各企业必须对列为登记对象的354种化学物质的数量做到准确把握如实申报。八木裕之 (2003) 对199家上市企业250份环境报告书的调查显示, 近年日本企业的每份报告书都详细拟定了环境成本、环保效果、经济效益的计量范围和计量标准。2001年8月, 日本环境省对股票交易所上市的企业及从业人员在500名以上的非上市企业共6400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 到2001年3月底, 已经有350家企业采用了这一新的会计制度, 比一年前增加了3倍, 此外, 还有650家企业计划采用这一制度。

从发展趋势来看, 日本的内部环境会计的成本研究也呈现新的变化, 开始研究和讨论企业的上游成本和下游成本, 也逐步开始了企业产品的生命周期研究。种种迹象表明, 日本的环境会计正在向普及化、规范化发展, 并在世界发达国家的环境会计发展过程中表现出鲜明的本国特色。在日本, 环境会计是独立于企业财务会计之外的, 日本企业采取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是编制环境报告单独披露, 现行编报的环境报告是独立于年度财务报告之外, 是企业自愿编报的, 有统一格式, 能较好地体现环境会计信息的整体感、直观性, 信息使用者也易于全面和完整地了解和掌握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

2. 美国

美国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上走过一段先开发后治理的漫长道路, 美国海洋生物学家雷切尔发表的《寂静的春天》, 指出发使用化学杀虫剂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人类用自己制造的毒药来提高农业产量, 无异于饮鸩止渴。美国的环境法规建设速度很快, 颁布的涉及环境问题的法律法规, 主要有《全面环境反应、补偿与债务法》、《清洁空气法》及其修正案、《清洁水法》、《有毒物质控制法案》等。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CE) 针对上市公司发布的规则, 规定其环境事项的披露要求。SCE of Interpretation No.14中规定, 企业应单独估计和披露环境负债的可能性及保险补偿。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AICPA) Statement of Position (SOP) 961“环保负债”条款, 是一个综合性环境问题指导条款, 规定了有关环境的审计和会计事项, 详细阐述了公司环境清洁和避免危害环境的责任。

3. 加拿大

加拿大会计理论和实务在环境会计和审计方面进行了很多积极的探索, 并取得了很多鼓舞的成果, 加拿大的几份研究报告见证了其研究成果《环境审计与会计职业界的》, 该报告详细广泛讨论了企业环境影响和环境绩效上的受托责任, 分析了建立在这一框架内的环境管理信息系统与审计, 探讨了执业会计师如何提供环境审计服务, 并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建议《环境绩效报告》, 该报告解决的是为公司提供哪些和如何提供环境绩效信息, 在企业决定对外报告环境绩效时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单独的环境报告和年度报告中的环境部分应如何列示。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 (CICA) 制定的报告──《环境成本与负债:会计与财务报告问题》和《环境绩效报告》, 已成为国际环境会计法规的指南。

4. 西欧各国

西欧国家在环境会计方面的探索晚于日本、美国和加拿大, 但走在我国的前面。英国政府环境部在1997年2月颁布了一份适用于所有企业的文件“环境报告与财务部门:走向良好实务”, 鼓励最大的350家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它们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英国的“环境管理制度BS7750”作为一项国家标准于1992年正式颁布执行, 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正式颁布实施的环境管理法规。德国联邦环境部 (BMU) 和联邦环境局 (UBA) , 最近已开始强调环境会计在公司中的重要性, 要求上市企业对此进行披露。1999年欧盟对主要来源于欧盟的公司、专业组织和报告使用者进行环境报告调查, 在公司年报中常见的披露内容是:环境投资 (48%) , 环境当期支出 (48%) , 环境罚款或制裁 (34%) , 对第三方的补偿 (21%) , 环境负债准备 (48%) 及环境或有负债 (48%) 等。

(三) 结论

日本、美国、加拿大和西欧各国在环境治理和环境会计的发展上都走过了一段漫长的道路, 不管在理论上还是在实务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都已将环境会计纳入本国的会计体系, 设立独立的会计来核算环境成本和效益及有效批露环境问题。在环境会计的发展过程中, 各国政府都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制定了各项法律、法规及规章条例来规范企业环境会计及环境信息的披露。绿色会计经过若干年的发展, 已经在很多发达国家应用, 并且不断扩大。

摘要: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 环境会计于20世纪70年代作为一个崭新的课题提出, 日本、美国、加拿大和欧盟在政府的促动下, 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 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文章着重研究了日本、美国、加拿大、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环境会计发展现状, 并对它们在环境会计方面所取得研究成果进行了初步的总结。

关键词:环境污染,环境会计,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1]李淑平.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国际比较.集团经济研究.2007.4.

[2]申文东.环境会计的国际推广及启示.工业会计.2002.1.

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 篇3

关键词: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1 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

1.1 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

目前发达国家的会计学界在环境会计研究方面已取得重大进展,并在会计实务中广泛实践。相比之下,我国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一是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总体比例不高,且是被动的,主要集中在上市公司,尤其集中在强污染行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主体范围较窄。这一状况的存在,直接阻碍了公众对企业环境信息的获取,不利于对企业的环境社会责任进行评价。二是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不完整,形式不规范。现行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多以排污费、管理费等形式以报表附注和董事会报告的形式对外披露。三是现行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主要是历史信息,对影响企业未来发展的信息如环境诉讼、奖罚、环保投资等披露较少,这降低了环境信息用于企业决策时的相关性。

1.2 原因分析

1.2.1 环境会计规范缺位

迄今为止,我国共颁布了包括《环境保护法》在内的多项环境法规,但有关环境信息披露的规章条文较少,主要有2003年的《关于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公告》及2008年5月实施的《环境信息公开办法( 试行) 》。有关准则和规范的缺位,使得环境会计从理论上缺少统一的规则和方法,企业缺乏信息披露的压力,而对于愿意披露的企业,由于缺乏明确统一的标准,操作起来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使公布出来的环境会计信息不具有可比性和相关性,起不到支持信息使用者决策的作用。

1.2.2 环境会计信息使用者要求不迫切

环境资料的信息使用者主要是政府部门,他们利用这些信息,制定相关的政策及法律、税收等规定,以改善环境。但只靠法律力量作为公布环境资料的关键因素以改善环境,并不能形成推动企业公布环境信息的强大动力。真正有助于环境资料公布方面取得进展的因素,应是公众对环境问题日益增强的关切,公众压力应是企业公布环境资料的重要动因之一。而作为环境会计信息主体的企业,现在它并没有感觉到公布环境信息对自身有何益处。

1.2.3 企业管理层的环境责任意识较弱

企业管理层的环境责任意识薄弱使得环境会计信息自愿披露的规定成一纸空文。

2 对策

2.1 加强宣传,培养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

企业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作为经营目标,往往不会全面、如实地披露对资源环境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因此,应加强环境会计重要性的宣传教育,不断加强企业尤其是公众的环保意识。

2.2 加强环境会计理论研究

会计理论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会计实务的进行。环境会计属于新兴学科,目前环境会计缺乏与实务相结合的理论体系,导致环境会计实务没有相应的理论指导。这一问题引起了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关注并积极进行研究。西方国家在环境会计研究方面走在我国的前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要加强对环境会计理论的研究,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理论,对环境会计进行深入的探讨,解决成本确认、计量等基本理论问题,完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理论体系。

2.3 完善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法律规范

制定健全的环境会计准则和制度,弥补现有会计准则、制度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空缺,是完善当前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我国会计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首先,制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准则,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方法、形式和有关会计处理技术作出统一和明确的规定。其次,制定有关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应建立一套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有关的技术性规定,如鉴定污染的程度、执行环保政策好坏的技术性规定、主要污染物的指标数据、应披露的财务数据指标等。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完善的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

2.4 加强环境审计监督

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 篇4

【文章摘要】

目前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诚信危机,主要因为公司在做自愿披露时往往依据自身的需求,拈轻避重,报喜不报忧,导致自愿披露信息质量不高,有效性不足,这与我国资本市场不发达、会计总体水平较低、监管部门监管力度不够、公司社会责任不强、投资者素质较低有关。

【关键词】

强制披露;自愿披露;人力资源;监管力度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是指上市公司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投资者决策的重要信息以公开报告的形式向广大投资者及其他信息使用者披露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变动的货币信息及有助于理解、利用、分析上述信息的相关非货币信息。强制披露是由证券法、会计准则和监管部门条例等法规明确规定的上市公司必须披露的信息,是确保建立公平、公正、公开证券市场、保护投资者利益、促进股票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的根本制度,即是以法律规范来调整的上市公司和其他利害相关者之间的信息沟通。我国上市公司绝大多数信息的披露均采用强制披露,其披露的内容主要有公司基本情况简介、会计数据和业务数据摘要、公司治理结构、股东大会情况简介、董事会报告、监事会报告等。自愿披露是指上市公司在强制披露要求之外,基于公司形象、投资者关系、回避诉讼风险等动机主动向外界披露一些非法定披露的信息,即上市公司基于自身利益与其他利害相关者进行自利性信息的沟通。

1 信息披露方式的演进

在证券市场发展的最初阶段,上市公司没有被要求披露会计信息,自愿披露占据了主导地位,上市公司仅披露一些未作具体说明的承诺,如“前景广阔”、“利润丰厚”等,这主要是受当时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经济自由主义影响,政府对证券市场基本采取了不干预的政策,证券市场依赖自律体系所维系,处于完全放任自由的状态。尽管证券市场得到了很快的发展,但不可避免的.存在着投机、欺诈和人为操纵。然而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金融业迅速发展,各种金融创新给资本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活力,同时也给资本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风险,传统工商业在市场衰退的压力下,更加依赖资本市场的投机来寻求利润来源和资本来源,上市公司自愿披露的动机也日益加强。上市公司希望通过自愿披露满足投资者对信息的披露要求而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提高公司知名度,使资本市场能够准确评估公司股票的价值,提高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的筹资能力。一些公司开始主动披露一些有关公司的信息,而且这些信息比传统的会计报表的范围更大,包括了大量的不同要素,如经营数据、业绩指标、数据分析、前瞻性信息以及有关公司、公司管理部门和股东的信息。可以肯定的是,对公司信息披露的管制依然存在,公司自愿披露有关信息也将成为公司信息披露的一种趋势,目前许多国家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正朝着自愿披露和强制披露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2 强制信息披露的内容及现状

2.1 强制信息披露的内容

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按照披露的时间、内容和方式的不同可分为首次披露和持续披露。首次披露主要包括公司上市前对《招股说明书》和《上市的披露》。持续披露主要包括公司上市后反映上市公司报告年度内经营业状况的年度报告和中期报告以及对某些重大事件和重大消息进行披露告。我国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是依据证监会颁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执行的。详细地介绍了上市公司的基本情况及生产、经营及人事的各方面的主要信息,主要包括:1)重要提示及目录;2)公司基本情况简介;3)会计数据和业务数据摘要;4)股本变动及股东情况、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员工情况;5)公司治理结构;6)股东大会情况简介;7)董事会报告、监事会报告;8)重要事项;9)财务报告;10)备查文件目录。

2.2 我国上市公司强制信息披露的现状分析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上市公司基于格式要求披露的多,信息披露流于形式,套话过多,而对投资者真正有用的事项如蜻蜓点水,点到为止,不符合充分性、完整性的要求,部分信息披露的内容过于繁杂,搞文字和数字游戏,试图以繁杂的信息来掩盖问题的实质,信息披露的有效性有待提高。信息披露应区分有效信息和无效信息,应防止无效信息过多过滥,否则不但加大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成本,也浪费投资者的时间、精力,甚至于会造成负面影响,过多的无效信息可能会掩盖真正相关信息,从而影响投资者的投资预测和决策,可能会给上市公司恶意搪塞责任和信息披露走过场创造条件。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规范,尤其是有效性不够,某些披露出来的信息形同虚设,只是信息集合的简单列举与陈述,没有实质性内容。对于信息披露不透明的问题,监管部门应采取一系列的新措施,为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3 自愿信息披露的内容和现状

3.1 自愿信息披露的内容

(1)预测性信息。包括公司未来可能达到的利润水平、现金流量、投资额的预测,可能预见的重大风险(包括行业或地域风险、对商品的依赖、金融市场的风险、有关衍生金融工具和资产负债表外交易的风险以及与环保有关的风险)。预测性信息更客观地反映了公司的真实情况,促使股票价格更准确地反映公司的价值,有助于投资者正确评价公司未来发展的机会和风险,提高其决策和评价的有效性。

(2)社会责任方面的信息。包括保护资源、提高环境质量、维护职工权益、教育、慈善事业、集体福利、扩大就业情况、质量赔偿等。社会责任方面的信息的披露可以帮助投资者对公司履行社会责任做出正确评价,了解公司的环境绩效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安全性、盈利能力的影响程度。

(3)软性资产的信息。包括人力资源信息等。上市公司披露的人力资源信息应主要包括:项目投资技术力量、人力风险、人才发展对策和规划、人力支出、负债和人力资本。上市公司对人力资源信息的披露可以使外部投资者和债权人更好的了解企业人力资源的价值、投资、开发以及管理现状,从中了解企业管理者在人力资源方面的重视程度和企业人力资源的状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判断企业未来各期的获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4)价值或现行成本信息。包括衍生金融工具、物价变动影响的信息等。操作衍生金融工具的上市公司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进行定性和定量的信息披露,可以帮助投资者了解公司的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多种风险。物价变动信息主要指在通货膨胀严重,在按历史成本计价的信息脱离实际的情况下,上市公司应按重置成本、可变现价值等计价方法调整表内数据以说明物价变动对表内信息的影响程度以及调整方法与计价基础。使投资者了解物价变动对会计报表的影响程度。

3.2 我国上市公司自愿信息披露的现状分析

总体看来,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披露还处于较低层次,自愿性披露信息供给不足,公司不注重人力资源、公司治理效果、内部控制等信息的披露。公司在做自愿披露时往往依据自身的需求,拈轻避重,报喜不报忧,导致自愿披露信息质量不高,有效性不足,这与我国资本市场不发达、会计总体水平较低、监管部门监管力度不够、公司社会责任不强、投资者素质较低有关。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市场有效性的不断加强,投资者素质的不断提高促使信息的信号显示功能得以充分发挥,上市公司进行自愿披露的额外收益将不断加大,随着信息披露方式的网络化,信息披露的成本的不断降低,上市公司将把自愿披露作为展示公司竞争力的一种方式,自愿披露将成为上市公司的必然选择,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将从单纯重视强制披露过渡到强制披露和自愿披露并重的阶段。强制披露和自愿披露对提高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质量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这又会推动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良性发展。总之,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是证券市场国际化的重要保障,是防止上市公司虚假信息披露的重要手段,是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措施。随着信息披露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证券市场会向着更加和谐、稳定、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启清、葛敏、张素华.《信息披露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2月,第1版

[2]齐萱、何贤茂,《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及改进措施》,《会计之友》,28期

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 篇5

[摘 要]本文试图梳理国内外关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和企业价值关系的相关文献,旨在促进企业披露更详尽的环境会计信息,更好地承担环境责任,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字]环境会计;企业价值;信息披露

目前国内学者大都将环境会计信息归于社会责任信息或自愿性信息,对其和企业价值的关系进行研究,但是社会责任信息和自愿性信息包含的内容太广泛,难以突出环境信息的作用。因此本文单独将环境会计信息梳理出来,分析其研究现状,研究其与企业价值的关系,促进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发展,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1国外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动态

1.1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涵的变迁

早在JerryG.Kreuze和GaleE.Newell就把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整理为:与企业有关的环境法规的简要介绍;企业现在和未来可能负担的环境责任与环境义务;与环境事故有关的详细信息;企业解决环境问题的计划或策略;环境责任对企业财务状况可能带来的影响。同年著名学者M.AliFekrat、CariaInclan、DavidPetroni从另一个层面阐述了环境会计信息包含的内容:会计和财务方面的信息;环境诉讼方面的信息;环境污染方面的信息;其他方面的信息。Patten和Cho依据表述形式的不同将环境会计信息分为货币性环境会计信息和非货币性环境会计信息,并采用评分法,分别对环境敏感性和环境非敏感性行业关于两类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1.2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Susan和Hughes选取美国不同行业的51个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1992年和1993年的数据为例,采用情景分析法分析企业的会计年度报告。研究结果证实企业的类型对其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程度有一定的影响。另外,在相关强制性政策影响下的企业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更充分,而没有强制性政策要求的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情况相对不好。同年Hughes、Anderson和Golden研究发现:就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而言,由于重污染行业的特殊性,重污染类企业在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方面显得尤为积极,其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充分性要远大于其他行业。Ferguson的研究结果发现:随着企业资本结构中的负债程度的加大,企业财务失败的风险将大大增加,企业为了增强股东和债权人的信任,会自愿提供更多环境方面的信息以及时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但EngL.L和MakY.T在的实证研究中却发现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与企业负债状况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1.3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的关系研究

Lanoie和Laplante()选取了加拿大1982-1991年有公诉的企业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它们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情况。研究发现,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呈正相关关系。Marcus在研究中选取标准普尔500指数中的2478个企业为样本,用TobinQ来衡量企业价值,以R&D强度衡量企业的创新能力,以广告密度来衡量企业的曝光度,并收集其从1992年至20的指数数据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发现:MarlenePlumle()选取环境敏感型企业为研究对象,发现自愿性信息披露的质量与资本成本价值要素呈负相关关系,与现金流量价值要素呈正相关关系。Plumlee,Marshall&Brown()检验了企业自愿性环境信息披露质量与企业价值(包括资本成本与未来现金流量)之间的关系,然后分析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方式以及其所处行业对二者关系的影响。

2国内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动态

2.1国内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涵的变迁

陈薇(20XX)在总结以往相关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和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的基础上,把环境会计信息分类为定性的环境会计信息以及定量的环境会计信息,并确定了定性和定量的信息需要披露的具体项目。刘磊、周星梅(20XX)基于政府监管的视角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进行研究,研究建议依据总量比重法和万元产值平均法,将企业的污染分为重、一般、轻三个层次,分别披露环境相关信息。宋子义(20XX)认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包括环境保护设施建设投资信息、环境保护成本相关信息、非经常性及非正常性环保支出、环境负债、环境收入、会计政策的披露等内容。张洪英(20XX)认为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应该主要包括环境财务信息及环境绩效信息,其中环境财务信息包括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成本、环境收益等,环境绩效信息包括环境法规执行状况、环境质量状况、环境治理和污染物利用状况等。

2.2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何丽梅、李世明(20XX)以公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206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社会责任报告中的环境会计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行业因素是影响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要因素,众多行业类别中电力行业和采掘业等重污染行业比较重视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所披露的.信息比较全面详细,这主要是因为国家对重污染行业在环境监管方面力度较大。卢馨、李建明(20XX)选取沪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对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进行研究,发现企业规模、所有权性质对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行为的影响显著,就企业性质而言,国企更愿意披露环境会计信息。刘江宏(20XX)等人以我国重污染行业部分上市公司到20披露的财务报告数据为研究对象,研究企业年度报告中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与权益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同时基于“绿色证券”的制度背景,研究再融资环境保护核查制度对两者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年度报告中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与权益资本成本显著负相关;再融资环境保护核查制度对两者关系影响显著,并得出结论:企业的经济业绩和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相关性不强。林晓华(20XX)以湖南省20至2009年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与财务状况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企业规模、盈利能力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显著正相关,即规模越大、盈利能力越强的企业越愿意披露环境会计信息;但上市公司负债程度、发展能力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之间关系不显著。

2.3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关系的研究

陈国辉、韩海文(20XX)以A股173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自愿性信息披露的价值效应进行研究,发现提高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可以向投资者传递更多信息,影响投资者决策,具有显著的短期价值效应;同时也具有降低资本成本的长期效应,有助于促进公司治理水平的提升、提高企业价值,是实现投资者和上市公司双赢的信息披露策略。马玉珍、袁翠翠(20XX)站在企业社会责任、财务绩效、公司治理三者关系的角度,进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和企业价值相关性的实证研究,研究结论表明,我国企业对环境保护等社会责任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而且相关信息的披露还不能通过资本市场完全反映出来,我国在公司治理上仍存在问题。

3国内外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评述

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 篇6

一、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载体主要包括:内部工作会计记录、会计报表附注、年度财务报表、董事会报告以及上市公司的招股说明书。目前, 我国约有半数上市公司在年度报告中披露环境信息, 其中大部分公司选择在年度董事会报告与会计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 各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行为呈现出显著的行业特征, 重污染企业的披露比例较高。从披露的内容来看, 所披露的环境政策等非货币性信息较多, 而货币性信息 (如排污费、环境税、环保投资和环保拨款及补贴等) 较少。除此之外, 多数上市公司披露的环境信息反映的是过去的环境事项, 如排污费、绿化费、税收减免、环保认证等, 这些信息几乎不对企业的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而对企业未来发展有影响的重大环境信息, 如环境诉讼、奖罚、环保投资等, 尤其是负面的预测性信息则披露较少。

我国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虽然与过去相比有了重大改善, 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缺乏系统、完整的环境会计规范, 导致我国上市公司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较为零乱, 可比性较差。2.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 导致披露的信息不充分、不规范, 披露内容趋于模式化, 信息缺乏多样性、独特性, 无法满足环境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3.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在内容方面, 各行业上市公司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差别较大, 即便是同一行业的不同上市公司或是同一上市公司的不同会计年度所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差别也较大, 在可比性和一贯性上都存在问题;在披露模式方面, 上市公司根据各自偏好自行选择披露方式, 董事会报告、报表附注、年度财务报告、社会责任报告、独立环境报告等方式均有采用;在披露形式方面, 少数公司以定量货币形式披露, 大多数公司则以定性非货币形式披露。4.我国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普遍较差,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自觉性不强。

二、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机制的选择

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机制主要包括自愿披露和强制披露两种。自愿披露机制指公司根据自身利益和价值取向, 主动向外界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该机制有助于实现信息披露的相关性要求, 沟通公司各方面关系, 树立公司的良好形象, 使其在资本市场和商品市场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从而获得环境红利。强制披露机制指由国家立法机关和政府职能部门通过制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规范性文件, 要求公司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该机制能够保证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具有规范性、统一性及可比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全社会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 对环境绩效的日益重视以及外部信息使用者对企业利润质量的关注, 环境诉讼问题增多, 迫切需要建立一个以强制性披露为基础、结合自愿性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机制。现阶段, 强制性披露应以满足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基本要求为前提, 通过强制手段明确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基本要求、披露方式、披露时间、披露内容等, 同时鼓励企业进行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 进一步披露可能涉及的环境诉讼、环境罚款、环境投资以及负面的预测性环境信息等。

三、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的选择

(一) 在财务报告框架内披露。

使用该法披露环境信息, 需要对现有的环境财务报告进行适当改进, 具体方法包括表内揭示和表外披露两种, 二者相互联系, 互为补充。

1.表内揭示。指公司在现有对外会计报表框架内披露公司的环境信息, 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其附注、分部报告等。具体方法包括: (1) 通过在财务会计报表中增加相关环境项目的方式披露。例如可在资产负债表项目“应收补贴款”下增加“环保应收补贴款”项目, 增加“应交环保税”、“环境污染预计负债”等项目反映企业由于已发生的交易行为引起的, 而在将来必须支付的污染控制费用;在所有者权益中设置“环境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环保基金”项目;在利润表中增加“补贴收入”项目反映为控制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而收到的政府补贴, “管理费用”下增加“环境污染治理费”、“环境管理费”反映全部或部分环境支出;在现金流量表中“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相关的现金”下披露与环境有关的支出, 如因环境污染而发生的赔偿费、排污费及环境污染治理费等, 在“构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下披露构建环保固定资产、环保无形资产等所支付的现金, 在“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而收到的现金净额”一栏中披露转让环保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而收到的现金净额。 (2) 通过在财务会计报表中增加相关环境业务明细表的方式披露。 (3) 通过在相关分部报表中增加环境业务分部的方式披露。一般地, 环境会计核算信息系统中的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权益、环境损益和环境绩效等信息主要采取表内披露的方式。

2.表外披露。指公司在现有对外会计报表框架之外披露公司环境信息。具体方法包括: (1) 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如披露企业环境会计所采用的特定会计政策和具体目标、企业的资源环境管理系统、企业对重大环境事故做出补救的措施及不可计量的效果、由于政府立法而采取环境保护措施的程度和按照政府要求应达到的程度、企业主要污染物及处理措施、企业采用的环境标准及环境标准的变化对企业的影响、企业采用的主要环境监测制度及监测技术、按环境法进行的重大活动等信息。 (2) 在财务状况说明书中披露。环境管理控制信息系统中的信息应采取表外披露方式, 其主要内容包括:对于环境问题确认、计量方法的说明, 组织的消除危害目标、工作进程、环境因素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等问题的说明, 对环境资产、环境或有事项、环境支出和环境绩效在现有报表项目加以反映的说明, 环境绩效分析、评价和说明, 环境法规的执行情况和执行偏差程度以及环境经济指标完成程度情况的说明等。

(二) 编制独立环境会计报告。

该报告中主要披露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履行环境责任的情况, 包括用于环境保护活动中的资金运用和来源情况以及所取得的环境绩效, 可借鉴财务会计报告所运用的存量与流量、原因与结果思维方式进行独立环境会计报告的设计。环境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某一时点环境资金运动的静态报表, 环境利润表和环境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某一时期环境资金运动的动态报表, 三张报表相辅相成。同时, 为进一步说明财务报表的数据形成、发生原因及去向, 还可设置附表与附注, 前者包括环境成本明细表、环境资产减值明细表、环境负债明细表、环境资金来源与运用表及其他环境会计附表, 后者包括环境会计政策、会计假设变更、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基础等说明。

(三) 在管理当局声明书中披露。

这种环境信息披露方式仍保留我国现有财务报告框架, 通过公司管理当局对外提交的相关文件披露公司环境信息。主要形式包括: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书、环境报告、公司告示、广告、产品说明及新闻发布会。主要内容与财务报告中披露的环境信息内容基本一致, 且可以运用独立环境声明书和综合说明书两种不同的方式加以表达, 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属于单项表述, 而后者属于综合表述。

需要指出的是, 在选取上述披露方式, 特别是通过管理当局声明书进行披露时, 均应根据不同信息使用者对环境信息的不同需求而定。当然, 企业管理当局和财务部门也应就政府部门对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决策的控制或制裁将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权衡, 考虑市场各利益主体对环境信息所做出的反应, 选择恰当的披露方式并自愿地最大限度披露环境信息。随着公司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会计核算、审计监督制度的进一步加强, 公司面临的环境披露要求存在着日益扩大的趋势。为此, 环境会计信息所采用的具体披露形式在内容和格式上均应尽量达到规范和统一, 符合政府对信息披露的基本要求和最低信息容量。在未来一段时期内, 应逐步建立以独立环境会计报告为主, 辅以报表附注和财务状况说明书等表外披露以及管理当局声明书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模式。

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 篇7

关键词:会计信息;会计信息披露体系;会计监督体制

会计信息披露是指企业将影响到利益相关者决策的重要财务信息以公开的形式提供给信息使用者。从该定义中可知,会计信息披露的恰当与否将会影响到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的决策。因此,世界上各个国家都在为建立出一套科学完善的会计披露体系而努力着,在我国的会计信息披露体系中,还存在着不少弊端。经相关调查数据表明,我国在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查处的案例正逐渐增多,信息披露行为的增长率甚至超过了上市公司数量的增长率。从所查处的案例类型来看,其中会计信息的虚假陈述占13%,而隐瞒会计信息的披露却占70%,这充分说明相比虚假陈述,上市公司更可能采取隐瞒会计信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一、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现状

上市公司隐瞒或者虚假陈述会计信息将严重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和判断,并将损害到债权人和消费者的利益。而当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是怎样?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

(一)虚假陈述情况严重

虚假陈述指的是对有关事实不作出如实陈述的行为,这其中也包括歪曲和捏造事实的行为。对会计信息做出虚假报告不符合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中的可靠性特征,将对社会造成巨大的危害,是近几年存在于我国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中的較为严重的问题。它的表现突出在以下几个方面:1.盈利预测存在恶意操纵现象;2.利润失真严重。

(二)会计信息披露缺乏时效性。除非经市场监管部门的同意或者有正当的商业理由,否则一项重大事件的发生,上市公司均须及时披露与之有关的信息。这也符合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之一——及时性,同时有利于证券市场的有效运行。而从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情况来看,市场各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更加注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但是忽视了“及时性”,各种会计信息披露都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滞后性。

(三)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不规范。研究最近几年的信息披露状况可以看出,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方面的信息披露不规范,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1. 对关联方式形成的理解不够深刻和全面。2.交易披露范围不完整。3.交易要素揭示含糊。4.重大关联交易披露不充分。

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披露缺乏时效性、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不规范以及虚假报告情况严重,其对利益相关者作出恰当的投资决策和价值判断造成不可预估的不良后果,并严重地扰乱了股票市场的稳定性。那么是怎样的原因导致这些问题的出现?

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产生的原因

从披露财务信息的环节来看,能直接影响财务信息的披露的有公司管理层、监管机构以及中介机构。而监管机构主要是指证监会,中介机构主要是指会计师事务所。相较而言投资者只能被动接收财务信息,故对财务信息披露的影响是微小且有限的。假如上述主体都严格按照市场的规则来办事,那么就可以避免会计披露失真的情况。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各主体利益违背市场规则办事、行为的不正规性导致了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中的问题。

(一)公司管理高层行为的扭曲

管理层行为的扭曲,究其原因包括以下两种:1.委托代理制度存在缺陷与委托和受托人的利益目标不完全一致。2.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存在缺陷。当前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着很多问题,表现为以下几种:(1)股权过度集中于不能流通的国有法人股和国家股,导致不合理的股权结构。(2)董事会独立性欠缺,未掌握控制权。(3)股东大会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过于形式主义导致质量不高。3.高收益与低成本的失衡致使行为扭曲。

(二)会计师事务所行为的扭曲

许多会计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的查处让人们逐渐意识到中介机构即会计师事务所的行为同样存在歪曲情形。导致这种状况出现的原因有以下几种1.缺乏风险意识。2.对工作缺乏责任心。3.注册会计师缺乏独立性。

(三)会计系统本身的局限性

会计系统自身本就有着局限性,这使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不能从内容上满足使用者的所有需要,它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1.会计报告所披露的信息是特定企业的信息。2.会计报告不披露未掌握的信息。3.会计报告不披露会计系统并不是其最佳来源的信息。4.对于严重损害企业利益的信息,会计报告不披露。

三、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未来发展趋势

综上分析可得出当前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体系存在非常多的问题,其不能很好的履行告知义务且不能满足利益相关者的投资需求,我们丞需优化该信息披露体系,以达到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能够满足利用相关者需要的目标。

(一)健全会计系统运行规范

1.会计规范体系层次要清晰。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的是,我国的会计规范体系采用的是集制度、道德规范和法律并举的模式,如此一来,充分考虑到了在生活实践中会计工作的灵活性,也使其不会丧失其法律上的严肃性。

2.会计规范体系内容要协调。这是完善上市公司会计体系规范的重心。在我们目前使用的会计规范的内容上存在着矛盾之处,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快优化企业会计制度的步伐,让会计制度能够为企业发展发挥出更多的积极进作用。

(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完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管理机制

促使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规范化,丰富多种会计计量模式,缩小会计处理方法和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改革会计报告模式。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财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的不断增加,财务报告提供的信息内容及种类相应的应不断丰富,改革传统的报告成为当务之急。

(三)认清会计环境并改善其中的法律环境

知识经济环境下对会计披露基础理论产生了冲击,在知识经济时代,对会计对象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对会计要素的影响,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资产的定义必须要修改,同样的,修改会计要素的定义也变得十分必要。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会计的使命是给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相关的信息,这不仅是会计发展的目标,更指引了会计发展的趋势。因此,会计发展的方向是向利用相关者提供决策相关的信息,同时兼顾受托责任的有效履行。在时代背景下,将呈现多角度、多层次的会计主体,形成多种会计分期假设的形式,要求会计不但提供货币信息还应提供所必要的非货币信息,并对持续经营假设作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四)完善会计系统运行监督机制

在监督体制中我们应加强构成要素中的注册会计师的执业力度。首先,应保持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应改变现有的收费方式,为了更好的防止注册会计师的自利行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增加违规惩罚力度。其次,展开会计职业界的互查行动。鉴于当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自我监管能力差、社会公信力差、审计质量控制不规范等情况,致使在我国会计职业界的互查行动变得十分必要,而在具备上市公司审计资格的会计事务所中更有必要进行同业互查行动。最后,应努力开展审计规范建设和行业自律组织建设的工作,深入完善审计工作者的技术规范、职业道德规范等,构建科学的基本理论,进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审计规范体系。(作者单位:湘潭大学)

参考文献:

[1] 陈汉文.证券市场与会计监管.北京:中国财证经济出版社,2004:120-126.

[2] 刘峰.信息披露:实话实说.北京:中国财证经济出版社,2005:27-30.

[3]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规范加01.北京:中国财证经济出版社,2001:1-4.

上一篇:母亲节活动流程主持词下一篇:300字随笔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