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2024-10-20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共12篇)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篇1

近些年我国企业环境污染事故频发, 作为环境污染最重要的制造者——企业, 应该承担起环境保护与治理责任, 而在承担责任过程中企业会发生大量的环境活动 (如环境污染的治理、预防以及改善等) , 这必然会给企业带来可能的潜在风险 (如经营风险与社会风险) 和效益, 因此, 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所有人、债权人、供应商和顾客等都十分关注企业环境责任的履行情况。同时, 公众与政府出于对环保的关注以及对相关信息透明化要求的提高, 也要求企业全面、真实、及时的披露环境污染和治理信息。因此,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成为社会发展对企业的必然要求。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披露质量稳步提高,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我国目前环境会计的理论研究还不完善,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实践也处于探索阶段, 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环境信息使用者无法依据可靠的信息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因此, 本文希望通过对美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介绍与总结, 积极借鉴和汲取先进的经验, 对我国进一步完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美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经验

(一) 制定完善的环保法规, 发挥环境监管机构的作用

美国的环境法规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对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的规定, 另一类是明确了企业环境清理与复原的责任。

有关环境监测和控制环境污染的法律法规涉及地下水污染、土壤污染、地表水污染和空气污染的预防、降低和治理等, 主要有《污染防范法》、《固体废物处理法》、《安全饮水法》、《资源保护和恢复法》等。环境清理和复原补偿性方面的法律明确规定了企业环境违法时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还涉及补偿责任在公司财务报表中的处理等问题, 主要有《综合环境反应、赔偿和责任法》、《清洁空气法》、《有害物控制法》、《清洁水源法》等。另外, 针对与标准有关的个人或财产损失、负债也做了规定, 主要有《综合环境反应、补偿和债务》、《超级基金法》等, 规定违规企业在收到民事制裁的同时伴有刑事制裁。

美国在建立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的同时, 充分发挥了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和环保部门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作用。SEC发布了“非财务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条例”, 要求企业规范披露涉及环境风险方面的事项。为确保环境监管措施的有效实施, SEC与美国环境管理署 (EPA) 合作, 由EPA向SEC提供涉及环境负债和环境纠纷的公司名册和涉及金额, SEC对这些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进行重点监管, 并对环境问题严重、但未能适当披露环境负债的公司进行处罚。

(二) 制定具体的会计准则, 进行行业指导

为了便于会计人员编报环境会计信息, 并提供相应的规范指导, 美国制定了一系列与环保法规相对应的环境会计准则, 主要有: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 第5号准则公告《或有事项会计》规定, 只要环境事项具备债务发生或资产损失的可能性, 且金额能合理估计时就应确认或有事项——环境负债, 并要求企业进行相关信息披露。

FASB发布的第14号解释公告《损失金额的合理估计》, 对环境负债的计量作了详细的解释。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下属紧急问题特别委员会 (EITF) 发布的《EITF89——13石棉清除成本会计处理》及《EITT90——8环境污染费用的资本化》, 就环境支出应该资本化还是费用化做出了具体规定。《EITF93——5环境负债会计》要求将潜在的环境负债项目单独估计并列示, 从一般的或有负债中单独列出并加以估计。SEC1993年发布了第92号专门会计公报, 对环境成本和环境负债的披露问题做了详细规定。为了使企业编制、发布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更加规范, 提高全球范围内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可比性和可信度, 美国1997年倡导成立了全球报告倡议组织 (GRI) , 其主要任务是“制定、推广和传播《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 (以下简称《指南》) , 为全世界企业编写可持续发展报告提供一个共同框架”。该组织于2000年首次发布了《指南》, 并分别于2002、2006年对该《指南》进行了两次修订。

(三) 规范美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和形式, 提高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

美国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主要内容有环境政策、环境成本和环境负债三个方面。

环境政策是指上市公司在处理环境信息方面应采取的原则、方法和计量属性。由于各行业差异巨大,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没有对各行业环境会计的具体处理问题制定详细的规范指南, 允许各公司根据自身实际采取环境会计政策。为避免信息不对称, SEC要求上市公司必须公布详细的环境政策, 披露与环境负债和成本相关的特定会计政策。

EPA于1995年发表了《作为经营管理手法的环境会计入门:基本概念和用语》, 将环境成本分为五类:传统成本、潜在成本、或有成本、企业形象与对外关系成本以及社会成本。要求上市公司必须充分考虑环境问题导致成本增加对公司财务状况和发展经营产生的影响, 必须披露公司的环境成本, 分别列示环境投资和环境费用, 并且以定量描述为主, 定性描述为辅。

环境负债是指对环境事务引起的负债, 包括预计清理费, 因弃置费用等引起的预计负债等。美国要求上市公司定量披露与环境相关的可能债务, 如预计清理费;对未来可能越来越严格的法规所导致的潜在债务也要说明。

另外, 美国上市公司以发布单独的环境报告为其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主要形式, 主要是通过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报表附注和污染物质排放清单来进行反映。

二、美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启示

(一) 制定环境法规和环境会计准则是完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关键

从美国的环境保护实践可以看出, 立法在环境保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目前, 我国仅有《环境保护法》等法规对环境信息的披露做出了相关规定, 但只是对其概括性和原则性层面的表述, 对于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没有具体涉及。而相关的会计法规中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规定则又不成体系, 例如,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中规定:确定固定资产成本时, 应当考虑预计弃置费用因素。其中, 该准则应用指南进一步指出, 弃置费用通常指根据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国际公约等规定, 企业承担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等义务所确定的支出, 如核电站核设施等的弃置和恢复环境义务等。该费用的确认应当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的规定, 按照现值计算确定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金额和相应的预计负债。另外, 《企业会计准则第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中规定:企业承担的矿区废弃处置义务, 满足《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中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 应当将该义务确认为预计负债等, 这些分散在不同准则中的相关规定比较凌乱, 不成体系, 难以具体指导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实践。因此, 我们需要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进行专门的法律法规的建设。首先, 我国应制定更为严格和完善的环境法律规定, 并由相关部门严格遵照执行。其次, 政府职能部门应该在现有环境法律法规基础上, 尽快制定健全的环境会计准则和信息披露制度, 颁布更具体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 使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有统一的标准。上市公司和大型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代表性, 应当首先承担起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责任, 使环境会计和信息披露逐步完善起来。

(二) 深入开展环境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是促进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发展动力

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环境会计理论与实务研究开始的较早, 很多会计处理方法和披露模式都比较成熟。我国要深化环境会计理论研究必须从借鉴国外先进理论成果开始, 积极与国际环境会计接轨, 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环境会计理论与实务的研究成果, 力求使环境会计研究成果能够指导实务工作。

(三) 加强社会公众舆论监督有助于督促企业履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义务

在美国, 公众的环保意识都很强, 对于自然环境状况的维护及人类生存状况的改善有着强烈的诉求。美国资本市场比较完善、发达, 投资者、债权人都可以通过其投资行为影响企业的经营管理, 因为他们有着较高的环保意识, 因此就有了解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需求, 所以企业要提高融资效率, 就必须对外披露环境会计信息。另外, 由于美国企业本身也具有较强的环保意识, 因此企业能够主动对外披露经营中存在的环境会计信息, 并保证环境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四) 建立环境会计报告审核制度是保证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保证

建立环境会计报告审核制度、开展环境审计是环境管理法制化的必然产物, 在环境会计报告审核中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核心作用也是国际化趋势。当前, 我国新审计准则中尚未针对环境事项的确定和计量进行规定, 这会导致一些上市公司出于自身利益而不披露或不充分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政府审计机关、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均无法依照环境保护的法律和法规, 准确把握审计尺度, 实施审计与监督。因此, 应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 参照国际上审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细化审计准则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的规定, 充分发挥政府审计机关、注册会计师在环境审计中的作用, 逐渐开展对环境信息的审计, 促进我国环境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董延安, 姜琳敏.西方发达国家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比较与启示[J].会计之友, 2011 (25) .

[2]高志谦, 王平心.企业环境报告:西方的经验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生态经济, 2007 (04) .

[3]杨文杰.美国环境会计的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商业会计, 2009 (24) .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篇2

[摘 要]本文试图梳理国内外关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和企业价值关系的相关文献,旨在促进企业披露更详尽的环境会计信息,更好地承担环境责任,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字]环境会计;企业价值;信息披露

目前国内学者大都将环境会计信息归于社会责任信息或自愿性信息,对其和企业价值的关系进行研究,但是社会责任信息和自愿性信息包含的内容太广泛,难以突出环境信息的作用。因此本文单独将环境会计信息梳理出来,分析其研究现状,研究其与企业价值的关系,促进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发展,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1国外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动态

1.1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涵的变迁

早在JerryG.Kreuze和GaleE.Newell就把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整理为:与企业有关的环境法规的简要介绍;企业现在和未来可能负担的环境责任与环境义务;与环境事故有关的详细信息;企业解决环境问题的计划或策略;环境责任对企业财务状况可能带来的影响。同年著名学者M.AliFekrat、CariaInclan、DavidPetroni从另一个层面阐述了环境会计信息包含的内容:会计和财务方面的信息;环境诉讼方面的信息;环境污染方面的信息;其他方面的信息。Patten和Cho依据表述形式的不同将环境会计信息分为货币性环境会计信息和非货币性环境会计信息,并采用评分法,分别对环境敏感性和环境非敏感性行业关于两类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1.2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Susan和Hughes选取美国不同行业的51个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1992年和1993年的数据为例,采用情景分析法分析企业的会计年度报告。研究结果证实企业的类型对其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程度有一定的影响。另外,在相关强制性政策影响下的企业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更充分,而没有强制性政策要求的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情况相对不好。同年Hughes、Anderson和Golden研究发现:就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而言,由于重污染行业的特殊性,重污染类企业在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方面显得尤为积极,其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充分性要远大于其他行业。Ferguson的研究结果发现:随着企业资本结构中的负债程度的加大,企业财务失败的风险将大大增加,企业为了增强股东和债权人的信任,会自愿提供更多环境方面的信息以及时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但EngL.L和MakY.T在的实证研究中却发现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与企业负债状况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1.3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的关系研究

Lanoie和Laplante()选取了加拿大1982-1991年有公诉的企业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它们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情况。研究发现,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呈正相关关系。Marcus在研究中选取标准普尔500指数中的2478个企业为样本,用TobinQ来衡量企业价值,以R&D强度衡量企业的创新能力,以广告密度来衡量企业的曝光度,并收集其从1992年至20的指数数据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发现:MarlenePlumle()选取环境敏感型企业为研究对象,发现自愿性信息披露的质量与资本成本价值要素呈负相关关系,与现金流量价值要素呈正相关关系。Plumlee,Marshall&Brown()检验了企业自愿性环境信息披露质量与企业价值(包括资本成本与未来现金流量)之间的关系,然后分析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方式以及其所处行业对二者关系的影响。

2国内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动态

2.1国内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涵的变迁

陈薇(20XX)在总结以往相关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和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的基础上,把环境会计信息分类为定性的环境会计信息以及定量的环境会计信息,并确定了定性和定量的信息需要披露的具体项目。刘磊、周星梅(20XX)基于政府监管的视角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进行研究,研究建议依据总量比重法和万元产值平均法,将企业的污染分为重、一般、轻三个层次,分别披露环境相关信息。宋子义(20XX)认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包括环境保护设施建设投资信息、环境保护成本相关信息、非经常性及非正常性环保支出、环境负债、环境收入、会计政策的披露等内容。张洪英(20XX)认为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应该主要包括环境财务信息及环境绩效信息,其中环境财务信息包括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成本、环境收益等,环境绩效信息包括环境法规执行状况、环境质量状况、环境治理和污染物利用状况等。

2.2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何丽梅、李世明(20XX)以公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206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社会责任报告中的环境会计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行业因素是影响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要因素,众多行业类别中电力行业和采掘业等重污染行业比较重视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所披露的.信息比较全面详细,这主要是因为国家对重污染行业在环境监管方面力度较大。卢馨、李建明(20XX)选取沪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对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进行研究,发现企业规模、所有权性质对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行为的影响显著,就企业性质而言,国企更愿意披露环境会计信息。刘江宏(20XX)等人以我国重污染行业部分上市公司到20披露的财务报告数据为研究对象,研究企业年度报告中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与权益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同时基于“绿色证券”的制度背景,研究再融资环境保护核查制度对两者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年度报告中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与权益资本成本显著负相关;再融资环境保护核查制度对两者关系影响显著,并得出结论:企业的经济业绩和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相关性不强。林晓华(20XX)以湖南省20至2009年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与财务状况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企业规模、盈利能力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显著正相关,即规模越大、盈利能力越强的企业越愿意披露环境会计信息;但上市公司负债程度、发展能力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之间关系不显著。

2.3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关系的研究

陈国辉、韩海文(20XX)以A股173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自愿性信息披露的价值效应进行研究,发现提高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可以向投资者传递更多信息,影响投资者决策,具有显著的短期价值效应;同时也具有降低资本成本的长期效应,有助于促进公司治理水平的提升、提高企业价值,是实现投资者和上市公司双赢的信息披露策略。马玉珍、袁翠翠(20XX)站在企业社会责任、财务绩效、公司治理三者关系的角度,进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和企业价值相关性的实证研究,研究结论表明,我国企业对环境保护等社会责任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而且相关信息的披露还不能通过资本市场完全反映出来,我国在公司治理上仍存在问题。

3国内外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评述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国内研究述评 篇3

我国的环境会计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主要集中于理论研究,提出环境会计研究的必要性,并对创建我国环境会计提出设想。

葛家澍(1992)年提出了绿色会计理论。孟凡利(1997)提出了环境会计的研究意义,他指出环境会计是当代会计迫切需要开拓的新范围。王立彦等(1998)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得出了环境信息强制性强于自愿性这一结论。企业的会计人员都是在法规的约束下进行信息披露的,因此加强政府监管的强制力对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发展有着更为现实的意义。朱学义(1999)提出要构建环境会计的核算体系,以指引企业进行信息披露。肖序(2003)把建立和实施环境会计核算做为目标,在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具体操作层面上进行了探讨。耿建新与房巧玲(2004)区分了中西方国家对于环境会计的不同分析角度,并做出了比对,在此基础上,提供了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2.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理论研究

在这类探讨中,主要集中于规范分析方法,我国环境信息披露的相关理论分析主要集中于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模式、体系以及现状的分析。

披露模式研究:李洪光和孙忠强(2002)分析了将当前财务报表做出改进披露、提供单独的环境会计报表做出披露和针对当前财务报表包含不了的内容进行单独披露三种模式的优劣,得出针对目前财务报表包含不了的内容进行单独披露是目前为止我国环境信息披露中相对实际的披露模式。

披露体系研究:孟凡力(1999)探讨并分析了环境问题与公司财务状况的相关性,并以此作为视点,研究环境会计对于公司的财务管理、环境活动、经营绩效方面的作用和影响,以及提出如何改进的建议,构建了环境绩效的披露框架。肖淑芳和胡伟(2005)分析目前我国上市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状况,概括了我国上市企业中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中的缺陷。

披露现状研究:耿建新和刘长翠(2003)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基础、表达方式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卢馨与李建明(2010)抽取2007 -2008 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制造业中的部分企业作为样本,对样本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状况做出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上市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方式在《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颁布之后,有了明显的改善。

3.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研究

近几年来有关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分析主要以实证分析为主,主要分析企业的内部因素,法律监管,以及社会舆论等因素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

汤亚莉等(2006)选取2001 、2002 年度董事会的报告中对外公布了环境会计信息的污染行业中的60 家企业作为分析对象进行分析,以流通股所占的比重、产权比例和资产净利率作为被控制的变量,分析公司规模和盈利情况对环境信息披露的作用。

王建明(2008)选取2006年我国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以公司规模、财务杠杆、盈利能力、地区和企业性质作为控制变量,对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企业所处行业的差异和外部制度对其造成的压力之间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与企业所处行业的差异显著相关,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受到外部制度对其造成的压力的影响。

沈洪涛和冯杰(2012)选取2008 和 2009 年度206 个样本企业数据,以企业规模、负债水平、盈利状况、行业和股权性质作为控制变量,研究得出新闻媒介对于企业环境绩效表现曝光的越频繁,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水平越高;并且政府等职能部门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状况监管的力度越高,上市公司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程度越高。

李宏婧与毕茜(2012),以重污染企业的三年数据为样本,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验证了各方利益相关者(股东、债权人、政府、社会公众)压力、管理者的战略态度、公司的经济表现、公司的特征(公司规模和上市地点)、公司治理(独立董事的比重、两职合一、监事会的规模大小)这 5 个方面因素对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年份、所在地点、公司规模、上市的地点、管理层战略态度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总和显著正相关,企业负债水平对环境信息披露质量总和显著负相关。

4.高管特征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

近年来,有些学者开始研究高管特征比如高管学历、年龄、薪酬与环境信息披露的关系。将企业内部因素以及法律法规等作为控制变量,研究高管特征如何作用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状况。

徐岩等(2011)将企业的行业类型,盈利能力,公司所在地,上市公司的规模,管理层在企业中的持股比例作为被控制的变量,分析高管薪酬与上市公司环境绩效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有助于促进企业环境绩效的提高,并且环境问题已得到企业越来越多的重视,并把它作为高层管理者薪酬的参考因素之一。

孟晓华等(2012)运用我国沪、深两市A股制造加工业上市企业2006-2008年实证资料,选取上市公司的规模、行业类型、所有权类型及所在地区市场化程度作为被控制的变量,检验了高层管理者的团队特点对环境责任的作用。分析表明,高管中女性越多,该上市公司的环境责任的承担情况越好,而其它的人口特点譬如年纪、在职年限、教育、等对上市公司环境责任的履行并没有显著性作用。

吴德军等(2013)选取我国A股市场提供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709个企业2010-2011两年数据作为研究样本,以营业收入增长率、企业性质、上市地点以及是否重污染企业为控制变量,分析高层管理者的个人特征(如年龄、性别、学历、薪酬等)对企业环境绩效的作用。结果发现,若上市企业高管由女性担任,则环境表现更好;并且分析还发现,企业的环境表现水平受高管长期薪酬的显著作用。

5.总结

我国对环境信息披露的探讨从规范分析逐步转向实证分析,分析内容从现状分析扩展到了影响因素分析,研究方法也从最初的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简单方法逐步过渡到回归分析等复杂方法,研究成果也越来越丰富。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忽视现有研究中的局限性,譬如,缺乏创新点,很多研究方法和研究指标均是借鉴国外的研究;数据来源的缺陷,以及统计方法的主观性等,这些都是制约我国环境会计研究的因素,也是在以后的研究中,我们需要继续改进和努力的方向。同时虽然国内专家学者在环境信息披露内容、模式和方法分析方面己经做出了很多努力,并且已经逐渐趋向于成熟,但是随着环境信息披露发展和普及,同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公司对外提供财务会计信息一样,公司也需要对外提供其有关的环境信息,并被审计。目前有关环境审计的探索在国外也相对薄弱,在我国更是一片空白,因此环境审计探讨是值得我们努力的一个重要方向。(作者单位:西安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 葛家澍,李若山.90年代西方会计理论的一个新思潮—绿色会计理论[J].会计研究,1992(5):15-17

[2] 孟凡利. 环境会计:亟待开发的现代会计新领域[J].会计研究, 1997(1):13

[3] 王立彦等.我国企业环境会计实务调查分析[J].会计研究, 1998(8):17-23

[4] 朱学义.我国环境会计初探[J].会计研究, 1999(4):26-30

[5] 肖序.建立环境会计的探讨[J].会计研究, 2003(11):31-43

[6] 耿建新,房巧玲.环境会计研究视角的国际比较浓[J].会计研究, 2004(1):69-75

[7] 杨世忠,曹梅梅.宏观环境会计核算体系框架构想[J].会计研究, 2010(8):11-18

[8] 李洪光,孙忠强.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研究[J].审计与经济究,2002(11):14-19

[9] 孙兴华等.中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研究[C].中国会议,2012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探讨 篇4

关键词: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建议

一、环境会计概述

(一) 环境会计的涵义

“环境会计”也被叫做“绿色会计”, 是企业为了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而在企业会计应用中引进对环境的有效保护, 遵循会计学的原理和方法, 通过使用多种不同的数据计量手段, 针对企业自身开展环境保护所面临的成本、所取得的预期效果等方面, 进行科学分析、计量和报告的一项会计工作。

结合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的表述, 可以得出, 环境会计作为会计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但也涉及到了环境学、环境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众多领域。它根据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准则, 在企业经济管理活动中纳入了有关环境的因素, 在会计核算体系中综合采取货币计量、实物计量, 目的是在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 同时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 突出企业经营行为的正当性和合理性。

(二) 环境会计的基本职能

即环境会计自身所具备的功能, 主要包括内部职能、外部职能两方面。

1. 以核算、分析为主要内容的内部职能。

环境会计的内部职能主要是立足于企业自身角度, 其信息主要面向企业管理层、相关业务部门、普通员工。企业管理层要对相关的环境会计信息加以核算确认, 分析研判企业所处的环境空间, 以此作为考核企业环境管理水平的主要依据。一般而言, 这种环境会计的设置主要是为了服务于企业管理层的决策, 以及对企业环境系统的掌控。

2. 为企业利益相关人决策提供信息的外部职能。

立足于各个社会角度, 为满足各个行业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例如供应方、消费者、投资商、金融机构、行政单位、普通居民等群体, 因为特定的需求而要求企业对其发布相关的环境信息或环境公告, 所以说企业会计的外部职能是为了满足外界利益相关方的决策, 而对其发布的会计信息。

二、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所有企业的生产行为和经营过程, 都是以资源的消耗为前提的, 都会或多或少对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所以企业就应该肩负起治理和恢复环境的应尽义务, 及时向外界相关部门或个人公布企业自身的环境会计数据。但就是实际来说, 尽管这些年国内的环境会计在理论和实践上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但是相关的理论研究仍需要深入开展, 实践应用仍需要进行磨合。尤其是在理论研究上, 国内的研究基本上是对国外已有成果和经验的借鉴, 尚没有相对完整和成熟的理论体系出现。所以目前国内的环境会计及其信息披露仍有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 环境会计准则缺乏

目前国内的会计从业准则并没有涉及到环境会计领域, 缺乏对环境会计的要素确认, 在实际中无法用科学的方法对环境会计进行定量和计量, 造成了在环境会计的核算和信息披露模式不固定、方法不统一, 给企业发布相关环境会计信息带来很大困难。很多情况下采取的传统会计理论, 只对企业的经济利益有所考虑, 并没有真正反映出因为环境因素所造成的企业成本和收益。当然一些企业在会计报表中增加了排污费等环境计量项目, 但对环境会计信息的反应仍不系统。所以政府部门要抓紧研究制定环境会计准则, 充分披露企业的社会责任。

(二) 环境法规体系不健全、发展滞后

目前, 国内涉及到环境要素的法律法规虽然也有一些, 但在具体内容上略显粗糙, 并且始终没有形成体系, 对环境会计工作的指导作用不明显, 对企业的环境保护要求也很难具备强制性。而且当前的环境法律尚存在一些不健全之处, 使得很多企业为了企业自身的声誉, 对于有负面影响的环境信息总是选择低调处理, 尽量不会声张, 结果外界的环境信息需求者和使用者就不能得到客观真实的环境会计信息, 在做决策时受到很大影响。因此, 需要相关部门加大法律法规研究制定力度, 尽快完善环境会计法律体系, 以跟上发展的需求。

(三) 利益相关者对环境信息披露需求不足

对于国内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群体之中, 主要是政府机构部门最需要了解环境信息, 新闻媒体、投资方、消费方、企业职工、一般民众等群体对环境信息的需求并不强烈, 这充分说明当前环境信息的主要目的和用途更多的是取决于政府责任部门, 用来指导宏观环境的治理与调控。相对来说, 其他群体对环境会计信息的需求明显不足, 企业在披露信息时也会选择性忽略这些人的需求, 不会像他们提供相应的环境信息。

(四) 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主观性很大

因为信息掌握在企业手里, 即使一些企业掌握了环境方面的数据, 但出于对企业形象的考量, 企业也只愿意公布对自身有利的数据信息, 也不会主动披露那些会令企业受损的负面环境信息。政府部门也没有出台具体的环境会计数据信息披露规范制度, 更对企业的信息披露没有强制效力。上海证交所曾于2008年5月发布《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南》, 鼓励上市企业披露环境信息, 强化了上市公司的社会环境责任, 但是该《指南》只是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作出了原则性要求, 并未进行具体的规定信息披露方式和披露内容, 无法对企业起到强制作用。

三、进一步完善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建议

(一) 从政府的角度对完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建议

1. 完善会计准则, 健全环境会计法规体系。

国家应尽快制定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确定环境会计的法理地位和法律效力, 使环境会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统一规范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内容、形式等。此外, 相关监管部门需要尽快制定出台环境会计核算准则和信息披露细则, 形成环境会计及信息披露的完整体系, 对企业的行为进行监督和约束, 防止企业为贪图短期利益而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行为。

2. 推行企业环境问题审计监督。

追求高额利润的本性决定了企业不可能在披露环境信息时做到及时、真实、准确和全面, 这就需要引入外界监督和约束。在政府部门进行监督、督查的基础上, 还应引进第三方机构, 对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进行独立的审查并作出鉴定和评价, 这样才能保证企业所提供的信息真实有效、公正合法。企业所披露的环境信息只要能通过政府机构和独立第三方的共同监督与检验, 就能取得社会大众的信赖, 经营过程中的盈利能力就大为增强, 反过来也能促使企业继续加大对环境工作开展的积极性, 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

(二) 从企业的角度对完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建议

1. 选择适宜的信息披露方式。

国内当前并没有统一规范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内容与方式, 这给企业留下了很大的自主空间, 企业可根据自身需要或业务情况, 选择在以往财务报表中加入环境因素, 或者添加备注说明, 使报表的使用者在了解企业财务业绩的同时, 也了解了企业的环境信息。当然, 企业还可以进行单独的环境报告。这样不仅使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同传统财务报告区分开, 摆脱了从属地位, 还可以使利用相关者系统地了解企业环境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还能够为企业在市场上绕开绿色壁垒, 增强竞争力, 提升企业形象和地位。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灵活的选择合适的环境信息披露方式, 从而实现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2. 提高企业员工的环保意识。

科技不断的发展, 环保措施不断进步, 环保能力不断提高, 这就要求企业的职工也应该紧跟时代的发展形势和要求, 积极参与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 即使学习最新的环境科学知识, 提高环保意识, 掌握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为企业的生产管理献计献策, 为发展环境会计和环境信息披露建立良好的基础。把绿色经营纳入企业文化范围, 加强员工间的沟通、协助, 共同探讨建立环境会计信息系统的有效途径, 培养有利于企业环境会计发展的学习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何军.刍议环境会计对企业会计的影响[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 , 2012 (9)

试论环境会计的信息披露 篇5

试论环境会计的信息披露

我国加入WTO以后,外资企业会越来越多,我国企业也不断地走向世界,会计在不断向国际惯例接轨,这都要求我国要尽快建立环境会计.会计如何考虑环境会计的`信息披露,环境会计信息如何披露是建立环境会计的重要研究内容.

作 者:李u Li Xuan 作者单位: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湖南,长沙,410116刊 名: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NAN TAX COLLEGE年,卷(期):16(6)分类号:F2341关键词:环境会计 信息披露 环境报告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篇6

【关键词】环境会计;循环经济;信息批露;环境责任;环境风险

一、循环经济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一)循环经济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目标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目标就是要求企业组织相应的环境会计核算,充分披露企业的环境信息,促使企业在提高经济活动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环境保护。

(二)循环经济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主体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特定对象。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主体包括企业实体本身和周边环境要素,它虽然能够将企业置于社会监督之中,但是还不能约束企业对环境资源的过度使用。而循环经济不仅要求短期盈利,还要考虑长远的利益,即会计信息披露主体假设要作纵向拓展。

(三)循环经济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会计原则

会计原则是确认和计量会计事项所依据的规则,对会计核算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现行环境会计的一般原则有:传统会计的十三个原则、政策性原则、社会性原则、推定原则和最小差错原则等。在循环经济中,更多的信息是非货币性的,它们不能纳入账务体系,只能作帐外的披露。

(四)现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会计循环过程及内容不完整

现行会计信息披露没能将环境带来的经济问题纳入会计核算体系,因此,在会计计量方面缺乏对环境会计对象的有效计量,集中反映在没能用会计计量反映和控制环境资源耗费和补偿情况。

所以,现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已不能满足循环经济发展的需要,只有通过完善环境会计的信息披露,才能把维护生态平衡,优化生态环境等问题当作反映和控制的对象,引导和监督企业通过一定的社会经济活动去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态环境,协调企业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更好地实施循环经济。

二、循环经济下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

与国外循环经济下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实践相比,我国循环经济下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还处于初级阶段。我国循环经济下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环境法规体系不健全不利于运用环境会计披露

在特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经济利益与社会要求的可持续发展发生矛盾时。近年来,我国虽相继发布了一些与环境要素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环境法规体系仍不健全,内容笼统,与实务操作之间有很大的距离,立法的深度与广度以及执法的力度都需进一步明确和加强,这些因素不利于在实务中运用环境会计披露环境信息,传统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上述缺陷,无法完全适应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

(二)会计准则的制定未充分考虑环境责任和环境风险

传统会计理论对产品生产中环境成本未加考虑,在宏观层面上虚增国家财富,为此,建立一套环境会计核算体系,对经济发展中环境资源的耗费和补偿进行反映非常必要。但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对环境会计要素没有给予确认,由于缺乏环境会计行为规范标准,也无法统一环境会计核算的对象及披露模式,给环境信息的披露带来一些困难,现行的会计制度中,仅在企业“管理费用”会计科目中设置了“排污费”和“绿化费”项目,缺乏相应的核算体系。

(三)环境会计计量理论研究的不完善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自然资源的有偿使用机制也正在形成“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谁利用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企业使用环境资源,就必须对所耗用的自然资源和破坏了的生态环境付出一定的代价,这不仅需要采用一定的计量手段量化在财务报表中,还必须确定一个合理的分配标准,将环境成本在使用同一环境资源的不同企业、单位和部门之间予以分配,以充分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但是,由于环境会计计量理论研究的不完善,实务上很难找到这样一个合理的分配标准,使得企业很难反映和控制其环境资源及耗费和补偿情况。

(四)披露的内容简单、方式混乱

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可分为货币性信息和非货币性信息两部分。我国企业缺乏系统的环境管理体系,对环境影响、环境成本和环境绩效缺乏有效的量化标准,是造成我国循环经济下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简单粗糙的直接原因。

虽然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力度逐年加大,但是披露的内容过于简单,信息披露方式也不统一,环境信息披露的整体状况比较差,远远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三、对我国循环经济下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建议

在分析我国循环经济下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的问题后,结合国外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建立和完善我国循环经济下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体系。

(一)完善环境法规

完善环境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充分发挥环境法规的效力。虽然我国一贯重视环境保护,从70年代末试行《环境保护法》至今已制定了一系列环保法规和政策体系。然而这些法律的覆盖面还不全面完整,各项实施细则也有待明确,可操作性不强。随着人口增长、技术进步以及经济的迅速发展,在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等方面会出现更多问题。因此,在政府立法中应体现“预防胜于治理”的原则,体现前瞻性。

(二)尽快制定环境会计准则和健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

会计准则是会计工作的标准和准绳,因此制定环境会计和信息披露准则,对于规范和推广环境会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国家立法机关和政府职能部门必须在现有环境和会计的法律法规基础上,制定健全的环境会计准则和制度以及更为具体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准则,使环境会计有法可依,使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有统一的标准。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分为三个层次:强制性披露,自律性披露和自愿性披露,其中,强制性披露处于最基础的地位。因此,在初期,应当通过立法方式,制定要求企业强制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法律法规,要求企业披露所承担的环境责任,统一规范环境会计核算的对象及披露形式,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企业自律性信息披露,进而达到自愿披露环境信息的程度,增强环境会计核算与信息披露的可操作性。

(三)加强绿色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发达国家的绿色会计研究已有20多年历史,并在实践中有所尝试。我国的绿色会计理论研究可说是刚刚起步,而实践上是一片空白。因此为了尽快提高我国绿色会计的理论水平,促使绿色会计早日与实践相结合,应积极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大力加强绿色会计的理论研究,以指导实践工作。

(四)环境会计报告应采取主表加附表的模式

由利益相关者对环境会计信息的不同需求可以看出,企业既要披露环境对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影响,同时也要披露企业带来的环境影响方面的信息。但是不同的信息需求者对信息的侧重点是不同的,为了便于他们的阅读,信息的披露应采取主表加附表的方式,即将第一类可以用货币量化的环境会计信息采用非独立报告的形式包含在现行财务报告中,同时将第一类和第二类不可用货币计量的环境会计信息采用独立报告的形式集中在一张会计报表中,作为三大报表的附表。

(五)信息披露应采用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相结合的方式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重点在于向环境会计信息使用者充分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应采用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相结合的披露方式。

1.财务信息。财务信息以数据方式表现,反映企业环境保护方面的会计信息。这些信息主要包括企业环境保护的成本信息,环境保护的收益信息,非经常性环保支出,企业的环保资产,环保负债等。

2.非财务信息。相对于财务信息而言,非财务信息是指以非财务资料形式出现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着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各种信息资料。企业环境会计信息中的非财务信息的主要通过关于环境保护信息的附表进行披露主要内容有:(1)环保法规执行情况;(2)污染物处理工艺使用情况;(3)节能工艺使用情况;(4)循环系统使用情况;(5)环境保护指标;(6)内部环保人员情况。

综上所述,环境会计信息是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的产物,我们应在了解和借鉴国外环境会计的理论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研究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循环经济模式下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使得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逐步规范化和制度化。通过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完善,实现环境资源的损耗和补偿的良性循环,实现我国循环经济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罗金明.基于和谐社会的社会责任会计理论框架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6,(12).

[2]耿建新,焦若静.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初探[J].会计研究,2002,(1).

[3]李建发,肖华.我国企业环境报告:现状、需求与未来[J].会计研究,2002,(4).

[4]许家林,蔡传里.中国环境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J].会计研究,2004,(4).

[5]肖淑芳,胡伟.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体系的建设[J].会计研究,2005,(3).

[6]陈玉清,马丽丽.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市场反应实证分析[J].会计研究,2005,(11).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浅析 篇7

我国政府历年来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问题, 并已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 但这些规定不够具体, 未能促使企业充分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目前在环境会计理论研究方面没有形成一定的体系, 在会计实务中企业没有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采取专门的处理方法。我国现行的财务报告无法满足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环境问题导致的财务影响的信息需要。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严重不足且缺乏可比性和可靠性, 有必要规范环境信息报告。由此可见, 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还有一段长路要走。总结一下我国目前环境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 对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是结合在传统财务会计信息中披露的, 没有单独进行处理。企业已经发生某些环境支出和环境收入, 由于缺乏统一的规范要求, 单独立账的比例偏低, 而且存在低估环境负债的情况。2.对于环境会计实务的会计处理是分散的, 没有形成体系。3.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范围十分有限。4.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没有统一的规范。目前, 我国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没有正式的格式, 不同公司披露形式不同, 还没有统一规定。5.目前很难明确企业的环境责任。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可以看出, 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极为有限。在这种情况下, 不能使企业更加合理地承担社会经济责任。

二、我国环境会计信息应披露的内容及方式

1. 我国环境会计信息应披露的内容。

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主要是对企业环境行为和环境工作及其财务影响的信息披露, 这些披露为信息使用者提供了有助于进行决策所需的信息。根据国际、国内环境组织和有关专家学者的研究, 结合企业环境活动的实际情况, 企业应当披露的环境信息包括∶ (1) 与会计信息披露无关、不需要通过企业环境会计提供的环境信息, 如企业的环境政策, 主要环境保护活动, 污染物和废弃物排放情况, 与环境相关的诉讼和处罚等。 (2) 与会计信息披露相关、需要企业其他部门和会计部门共同合作提供的环境信息, 如各种经营活动和环境的相互影响, 政府的环境干预和限制, 企业的环境奖励等。 (3) 主要由企业会计系统提供的环境会计信息, 如环境保护投资支出, 环境保护财务支出, 潜在的环境损失等。

2. 我国环境会计信息应披露的方式。

(1) 可以货币化的内容的披露。对此内容可以在现有的财务会计框架内, 将环境问题的影响添加到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主要报表中, 可以选择以下方式:①在现有的资产负债表中设置若干单独的项目来反映企业的环境资产和环境负债。例如:可在“固定资产”项目下增设“环保固定资产”项目, 在“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项目下增设“环保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对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自身受到污染或对环境产生污染使原有价值大大降低部分计提减值准备, 另外还可以增设“环保无形资产”“环保流动资产”等项目。为了反映企业由于已经发生交易行为引起而在将来必须支付的环保费用, 需在资产负债表的负债方列示环境负债, 可设“短期环境负债”, “预提环保费用”, “长期环境负债”, “应付排污费”, “应付环境补偿费”等。②在利润表中增设专门的项目, 用以反映企业环境活动的收益, 如企业由于实行环保政策而使企业在原收入基础上增加的收入, 利用“三废产品”实现的收入及减免税收益, 治理污染获得的政府补助或奖励等, 可在利润表中设“环境收益”项目, 调整利润表。③在现金流量表中单独设置项目, 列示全部或部分环保支出, 可在现金流量表中增设一类“环境问题导致的现金流量”。

(2) 非货币化的内容的披露。对于企业所要反映的环境会计信息如果不能货币化, 或者不能在环境会计报表内进行披露, 而这些信息对于报表使用者正确理解企业环境信息必不可少时, 则需要以文字说明或其他计量披露形式, 对企业的环境信息进行全面、客观地披露, 从而形成环境会计报表附注。

三、建立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对策和建议

1. 增大宣传和教育力度, 引起社会更广泛的关注。建立实施环境会计不仅是一个会计问题, 同样是一个复杂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 对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之间协调好, 达到双赢, 必须得到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我国环境污染的问题之一就是国民的环保意识没有形成, 因此应加大开展社会宣传的力度, 培养国民的环保意识, 为政府和企业接受环境会计打好思想保障。同时还应该在大专院校开设绿色会计的课程, 为我国实行绿色会计做好人才储备。2.政府出台更加完善的执行和监管制度, 并加大奖惩力度。一方面是进一步完善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 加大对破坏环境行为的惩罚力度, 并加强监督环节的执行力度。用法律来约束企业破坏环境的行为, 规范执法部门的执法行为。另一方面是修订我国的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 将涉及环境的内容加进会计要素, 并且必须在报表中披露, 使企业在制定规划的时候考虑环境、资源成本, 从而避免企业行为的短视性;规范相应的会计处理方法, 便于会计人员的迅速掌握与实际操作。3.提高我国环境会计的理论水平, 注重学科交叉的研究。一是可以增进与先进国家的学术沟通, 并由国家组织引导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二是注重环境会计理论与实际结合的研究, 争取环境会计能够尽早地解决我国企业实际的问题;三是在局部地区开展环境会计的试点, 小范围的解决出现的问题, 从而更平稳的过渡到全部企业。4.建立健全企业的信息披露制度。完善资源计价的方法, 提高信息披露的准确性与及时性。对环境因素在报表中的披露方式应该予以统一规范, 增加企业间的横向可比性, 避免披露方式不统一而造成的企业环境责任不清和报表阅读者的不便。5.完善立法, 强化执法。加快包括产权制度在内的一系列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改革, 逐步建立起适应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体系、法律体系和环境资源协调管理机制。6.借鉴国际做法, 国外许多企业都能做到主动披露环境会计信息, 凡是对环保做出重大贡献的企业, 政府及社会公众都给予支持和鼓励。为了真正能够确保环境会计的信息披露处于一种良性循环机制的运转, 我国目前应在强制披露的基础上, 适当结合自愿披露的模式。

参考文献

[1]杨宝嘉 唐 雄:绿色会计与企业可持续发展[J].理论月刊,  2005, (11)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综述 篇8

关键词: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综述,研究现状

一、国外学者关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

(一) 关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的研究

Jerry G.Kreuze (1996) 和Gale E.Newell (1996) 把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归为:

(1) 与公司有关的环境法规的简要介绍; (2) 公司现在和未来要负担的环境义务与责任; (3) 与环境事故有关的详尽信息; (4) 公司解决环境问题的计划或策略; (5) 履行环境义务或责任所发生的成本支出和结构; (6) 与环境事故有关的保险赔偿; (7) 环境责任对公司财务状况可能带来的影响; (8) 企业的生产工艺、产品、原材料等在各个环节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 (9) 公司在废品收回、利用和能源节约方面的政策, 以及它们在企业内部的执行情况; (10) 公司在环境方面己得到的认可或受到的奖励。

M.Ali.Fekrat (1996) 、Caria.Inclan (1996) 和Davia Petroni (1996) 则认为, 环境会计信息的揭示内容包括: (1) 会计和财务方面的信息; (2) 环境诉讼方面的信息; (3) 环境污染方面的信息; (4) 其他方面的信息。

(二) 关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研究

国外关于环境会计信息影响因素的研究, 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公司规模

Dierkes和Coppoek (1975) 、Trotman和Bradley (1981) 通过实证研究发现, 公司规模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呈正相关关系。Eng.L.L和Mak.Y.Y (2003) 的实证研究发现, 规模越大的公司趋向于更高的自愿性环境信息披露水平。

(2) 公司绩效

在公司绩效与环境信息披露的相关性研究方面, Andcrson和Frankle (1980) 、Belkaoui (1976) 、Bowman1 (1978) 等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 公司绩效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呈正相关关系。

(3) 行业类型

在Craven和Marston (1999) 的研究中, 没有发现行业类型与自愿性环境信息披露程度之间存在相关性。而在此之前Bigon Ess和Perrealt (1981) 的实证研究发现IT行业的上市公司会自愿披露更多的环境信息。

(4) 公司负债程度

Fergusonl (2002) 的研究结果发现, 随着公司资本结构, 负债程度的提高, 公司财务失败的风险将大大提高, 公司为了增强股东和债权人的信任, 会自愿提供更多的环境信息以及时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

二、国内学者关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

(一) 关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的研究

孟凡利 (1999) 认为企业环境活动的财务影响信息主要包括: (1) 环境活动对财务状况的影响, 包括环境活动对各种资产价值的影响、环境活动引起的现实或潜在的负责。 (2) 环境活动对经营成果的影响, 包括环境支出和环境收益。企业环境绩效只要体现在: (1) 环境法规的执行情况。 (2) 环境质量情况。 (3) 环境治理和污染物利用情况。该观点较为全面, 兼顾了各类信息

(二) 关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式的研究

李心合 (2002) 认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应当定量总结与定性描述相结合、价值量基础与自然量基础相结合、环境的财务影响报告与非财务影响报告相结合, 并且李建发等 (2002) 认为当前应突出重视上市公司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许凤玉, 刘建华 (2006) 认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应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形式。

(三) 关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综合性研究

李建发、肖华 (2002) 对我国企业环境报告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做了探索, 指出了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发展的方向。

王建明 (2005) 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主要群体——上市公司的披露问题进行了综合性的研究, 在披露内容、披露方式以及披露主体的范围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三、对现有研究的评述

从中外文献分析来看, 国际上环境会计与报告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远远走在我国的前面, 研究范围日趋完善和系统化, 研究重点与实务结合也日趋紧密, 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国内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研究注重参考国外的理论与经验, 促进了我国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理论与国际接轨;研究内容也比较全面, 涉及到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特点、内容和方式;基础理论的研究内容基本成型, 为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全面研究奠定了基础。但是国内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也存在以下局限性:系统、完整并符合中国国情的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尚未建立;大部分文章仅集中在关于披露内容与披露方式的理论探讨上, 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的文章非常少;研究内容缺乏系统性, 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理论作为一个系统和一个整体来研究而形成的成果较少, 并且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方面存在一定问题, 较少考虑企业实际情况。

参考文献

[1]张玲.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 (11) :50-56.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程度研究 篇9

1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环境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以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 计量、记录环境污染、环境防治、环境开发的成本费用、环境的维护和开发形成的效益并对外报告, 综合评估企业对环境实施的活动所带来的财务影响的一门新兴学科。试图将会计学与环境经济学相结合, 通过价值管理, 达到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目的。企业对环境采取的活动或事项就必须进行会计核算和报告, 在这过程中将会产生形式多样的信息, 既有定性的信息, 也有定量的信息;既有货币信息, 也有以实物、技术等指标表示的非货币信息。将这些信息进行汇总并对外披露, 为环境利益相关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了解企业环境事宜及环境效益, 帮助利益相关者做出客观的评价, 以便最终做出正确的决策, 因此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应用而生, 且重要和紧迫。

现有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种形式:

第一, 融合在现有会计报告中披露。即是将与环境相关的会计信息融合到现有会计报告中进行披露, 可分为在会计报告中单列项目或不单列项目两大类。所谓单列项目是指在财务报表中增列环境会计要素项目, 例如, 在资产负债表中单列企业拥有的环境相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另外不单列项目是指在会计报告中不增设项目, 会计报告格局不变。例如, 直接把企业拥有的环境资源、环保设备列为一般资产, 将其环境预防、环境保护成本类的费用列为一般费用支出, 将其废物回收利用收益、绿色产品收益列为一般收益。

第二, 单独编制环境会计报告。即是以环境会计信息为主, 编制相应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其附表等。

第三, 对于现有会计报告无法涵盖的部分再单独进行披露, 这是对以上两种披露类型的综合运用。对能以货币表现的环境信息要素在现有会计报告中予以披露, 而对于非货币信息如环境质量情况、相关环境法规制度执行情况、环境能源耗用情况、污染治理情况等综合环境效益指标, 则单独编制一份环境信息披露报告进行披露。

目前针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规定较少, 且都属于不具有强制性的指引、指南性文件, 如2003年环保总局发布的《关于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公告》、2008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 2011年环保部发布的《企业环境报告书编制导则》。这些规定对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不尽相同, 主要集中在环境保护方针、自然资源耗用量、污染物排放情况、环保设施情况、重大事故披露、防污染项目、节能减排完成情况等方面, 几乎都遵从自愿披露原则, 缺乏强制性披露信息。

2 XZKY的简介

X Z K Y, 1 9 9 4年由两家公司通过资产重组组建了XZKYFZ, 1997年再联合其他四家公司出资成立。一举成为西藏最大的综合性矿产开发公司, 总资产10.03亿元, 净资产5.19亿元, 年均创利达5000万余元, 成为西藏首批授信企业之一, 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跨越, 同年7月公司股票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是通过ISO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认证的企业 。目前公司已发展成为以铬矿、锂矿、铜矿的开采、加工、销售, 集勘探设计开发为一体的大型综合矿山企业, 形成酒店服务业等多产业协同发展的格局。公司拥有自营产品进出口贸易经营权, 与国内十几家大型钢铁企业建立了长年稳定的供销业务关系。形成了以西部为中心, 辐射华东、华南、华北等区域的营销网络体系, 逐渐形成“开拓、创新、高效、奋进”的企业精神, 紧跟时代步伐, 根据市场调整企业经营方针。矿业开发已被西藏地区人民政府列为西藏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X ZKY凭借西藏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加快开发, 将其隐性的资源优势转化为显性的实力优势, 将企业迅速做大做强。同时, 也不可忽略环境保护, 必须把“在保护中开发, 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贯彻到底。

3 XZKY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程度分析

根据2008年上交所发布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 上市公司根据自身需要, 在公司年度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或单独披露设计以下事项相关信息:公司环境保护方针, 年度环境保护目标及成效, 公司年度资源消耗总量, 公司环保投资和环境技术开发情况, 公司排放污染物种类、数量、浓度和去向, 公司环保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 公司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的处理、处置情况, 废弃产品的回收、综合利用情况, 与环保部门签订的改善环境行为的自愿协议, 公司受到环保部门的奖惩情况, 公司自愿公开的其他环境信息。

XZKY是西藏11家上市公司之一, 且属于重污染行业, 加强其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力度十分有必要。目前, XZKY信息披露方式还比较单一, 主要通过财务报表附注和社会责任报告进行披露, 且披露内容极少。这不仅是XZKY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更可能是西藏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中普遍存在的不足之处。

采用目前得到一致认可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指数EDI (Environmental Disclosure Index) 衡量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的指标。选取2008~2013年的年报及社会责任书提取数据。在借鉴前人的研究基础上, 选择了影响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指数的因素, 建立了针对XZKY的研究模型, 对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进行分析。

3.1 披露条目的选择

由于公司性质、公司规模等的不同, 不同公司对于环境信息披露条目的选择也会不尽相同, 披露方式也会有所差异。但大多还是选择将环境会计信息以货币或非货币或者同时以两种形式在定期报告中进行披露。由肖淑芳等的统计资料可知, 譬如污染费、绿化费、资源税、资源补偿费和环保投资等环境会计信息多以货币形式披露, 出现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像ISO等环境相关认证和相关政策规定类的很难量化的环境会计信息一般存在于社会责任报告当中。根据以上分析, 本文设计如表1的环境信息指标。

3.2 环境信息披露指数的构建

根据上述内容, 分析公司年报和社会责任报告中对上面10个方面的描述, 按照披露的定性和定量情况, 给披露的每一项信息进行打分, 即存在货币形式的披露信息给予2分;存在非货币形式的披露给予1分;没有提及该项信息的为0分。每一项条目最高得分为3分, 最低得分为0分。在对以上10项条目分别进行评分后, 再进行汇总, 依次计算出2008年至2013年XZKY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指数EDI。一般有两种汇总方式:一是直接汇总, 假设各项条目的重要性相同, 将各项得分直接加总。二是加权汇总, 根据每一项条目不同的重要性, 赋予各条目一定的比重, 再加权汇总。由于对不同的信息使用者来说, 每一项信息的重要程度存在差异, 选择加权汇总法是不合适的, 因此选择直接汇总法。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指数EDI等于公司每条信息条目得分总和除以完全披露信息条目得分之和。每项条目完全披露得分为3分, 总共10项条目, 所以完全披露条目信息得分之和为30分。最终计算出的公司近五年来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指数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看出, XZKY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在逐渐提高, 与姜琳敏 (2012) 研究西部四省矿业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而构建的EDI相比, 披露质量较低, 相比四省平均存在较大差距。2008年公司EDI为0, 等于西南四省上市公司EDI最小值, 表示无披露信息, 说明公司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起步比较晚。在2009年公司的EDI值上升为0.27, 高于西南四省上市公司EDI平均值, 却还远低于其最高值0.35, 可以看出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到2010年公司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指数与2009年保持一致, 与西南四省上司公司的EDI最大值0.42拉开了更大的距离。从年报披露具体条目来看, 仅是在2008年的零披露基础上增加了对相关法律法规的描述和对于污染费、排污费、绿化费的描述, 在2009年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政府补助方面的信息, 而对于环境保护方针、资源消耗量、环保设施、污染物处理等关键环境信息并未提及。到2013年, 其披露质量也在提高, 比如在管理费用中明确列出草场补偿费为3840000元, 在政府补助中也单列出了环保专项资金。XZKY在社会责任报告中就提到“公司严格按照《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和《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精神, 把环境保护放在重要位置, 积极适应国家政策及相关法规要求的变化,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优化生产模式, 减少排放, 提高效益”。而对于受到环保部门的奖惩情况、公司排放污染物种类、数量、浓度和去向等条目, 却很少见到公司完整具体地披露出来, 甚至处于没有披露状态。总之, 公司都不愿披露负面的信息, 以免给公司带来不利影响, 但对于政府补助之类的利好消息, 披露程度非常高。

4 结论、建议与研究局限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飞速发展, 却忽略了环境问题。近几年环境问题频频发生, 给社会敲响了警钟, 越来越重视环保问题。而我国关于环境会计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依然有待完善, 需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体系来约束上市公司的环境会计行为。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 还没有披露的内容。上市公司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随意, 利益相关者无法获得准确信息, 无法对公司做出客观评价。同时对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奖惩标准不明确, 不利于相关部门的监管。虽披露水平整体还比较低, 但逐年增长的趋势却是不可忽略的。强制性的要求不多, 但公司依然自愿对环境会计信息进行披露, 说明企业在提高环保意识, 越来越重视公司包括环境保护在内的社会责任。对于加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建立和完善我国的会计制度, 充分利用政府的强制手段加强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强度; (2) 加强全国的环境保护教育, 从小培养公民的环保意识; (3) 培养会计人员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意识, 督促企业完善自身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4) 改善公司法人的治理机构, 降低股权集中度, 形成一个互相监督的体系, 形成具有更强竞争性的环境, 迫使公司进行更加全面的披露。

由于西藏上市公司对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都较少, 在此仅选取了XZKY作为代表, 其做为重污染行业, 更应该注重环境保护。XZKY并不能代表西藏上市公司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整体水平, 但西藏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

披露程度整体水平还要低于该公司的披露水平。对于和西南四省的比较也存在局限, 西南四省本就属于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的区域,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也较低, 而该公司的水平也处于初级阶段, 未体现出其和沿海发达地区的巨大差距。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 废弃物处置不当以及自然资源日趋减少等环境问题备受关注。微观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可使企业履行环保责任信息透明, 迫使企业降低环境破坏程度。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屏障, 加强西藏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非常必要。本文以XZKY为例, 借鉴传统披露模式研究基础, 对XZKY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模式和形式进行分析, 寻求与行业企业的差异并给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参考文献

[1]陈元媛.浅谈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形式[J].会计之友, 2007 (01) .

[2]陈元媛.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式的设想[J].会计之友, 2007 (03) .

[3]姜琳敏.我国西部地区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 2012.

[4]刘芳.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 2012.

[5]沈洪涛.公司社会责任和环境会计的目标与理论基础——国外研究综述[J].会计研究, 2010 (03) .

[6]孙家萍.我国能源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实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 2014.

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探讨 篇10

环境会计概念的提出和研究出现在上世纪七十年代, 至九十年代初, 国际国内的学者对环境会计的基本理论信息做了初步的界定, 虽然在具体的定义上没有达成一致的共识, 但是学术界一致认为环境会计要采用价值量为主的多种计量形式。采用这种计量方式的主要原因是基于环境资源的特殊性, 会计核算体系中无法纳入环境信息, 因此必须打破旧有的单一形式的计量形式。根据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各项研究, 可以基本总结出环境会计的概念, 即以保护环境为核心的, 运用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采用价值量为主要计量形式兼具多种计量手段的, 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所涉及的环境问题及其结果进行计量、记录、报告、评价、考核的会计学分支。通过对环境会计这一概念的界定, 能够清楚了解到, 环境会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不仅综合了环境学、经济学、会计学, 又具有实用性, 在当代企业经营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

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当中纷纷不惜以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上的收益, 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 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也与日俱增, 最终将会导致环境严重恶化的后果。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给环境的保护带来了新的希望, 促进企业更加注重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从我国目前环境信息披露的现状来看, 企业在这方面的作法错综复杂, 没有基本的规范可循, 对于信息的搜集以及披露都没有规范的措施, 造成企业无法获得相关信息。

从具体数据上看, 我国在环境信息披露方面的现状并不尽如人意, 尽管我国存在环境信息披露相关方面的策略、意愿和行为, 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相关研究表明, 我国企业中有近一半的企业对环境信息进行了披露, 其具体的披露方式为分别在年度报告、内部会议工作记录、单独报告、董事长报告以及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了36%、36%、14%、5%以及9%。其中的大多数企业选择对排污费用和新项目的环保设备支出费用进行了单独的会计处理, 关于环境方面其他费用的支出, 绝大多数企业选择了对资本性和收益性两项支出进行了划分。而根据历年来的环境信息披露资料显示, 我国各大企业的环境信息方面的报告也呈现逐年详尽、逐年增加的趋势, 但从整体上看, 我国企业, 特别是上市公司, 在环境信息披露方面的比例偏低, 总体的环境信息披露比例只有百分之三十多, 强污染环境信息的披露明显不足, 另外对于环境信息内容披露的不独立也显示出, 环境信息披露在我国企业间或者行业内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三、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1. 现实性问题

首先, 环境信息披露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信息披露的比例不高且被披露的信息也主要集中于重污染行业。大部分企业对其环境会计报告等信息虽然在内容上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但没有及时反映出来, 导致了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在行业内没有引起普遍的重视。其次, 对于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也存在问题, 大多数企业披露的信息都是历史性信息, 并不是最近更新的数据, 披露的往往是过去的信息内容, 几乎没有涉及到对未来环境责任和花费的预算。再次, 披露的环境信息内容不够独立、形式不够规范、要求不够固定也是其中一个问题。对环境信息的披露没有采取内容独立的形式, 说明了对于该项措施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高, 大部分企业只在报告或者附件中做了简要的说明, 成为一种报告的附带形式, 这一点显然是直的改进的;而环境信息的披露方面么有一个固定化的、规范化的模式也很容易导致对信息披露的重视度的缺乏, 在没有同意的披露模式的情况下, 各行业、各企业间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披露, 不利于行业间环境信息的横向比较, 也给数据分析带来了困难。另外, 环境信息的披露没有强制性的措施加以保障, 是一种自愿性质的行为, 因此具体要求不够明确, 导致企业常常忽视对该项信息的披露。最后, 环境信息得不到应有的披露效果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内部问题上, 企业内的环境会计操作人员和核算人员没有充当披露过程中的重要角色, 造成了环境信息披露质量低等问题, 而各个利益群体对环境信息的要求也不够强烈, 没有需求就没有动力, 所以造成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不够完善。

2. 政策性问题

政策性的问题主要在于, 我国对于环境信息披露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政府对该项政策的监管力度不够, 导致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得不到应有的保障。我国政府对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管理松散, 环保局、证监会等应对上市公司提出必须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要求, 中石油、中石化这类对于环境有着重大影响的行业应当主动提出披露环境会计信息。与国外的相关环境信息披露状况相比, 国内的上市公司对于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比例明显偏低, 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公司、国企、事业单位等对于环境信息的报告少之又少, 在公布环境资料方面缺乏积极主动的态度, 且公布的内容中也存在资料不全、内容不充分等问题。

我国对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法律法规甚是缺乏, 这样加大了对环境信息披露的可操作性和自主性。对于披露了的信息在资料上和内容上都存在严重的不足, 完全满足不了环境信息使用者的要求。我国现行用于指导企业会计及其报告的法规制度, 对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问题基本上没有作出什么具体的要求和规定。这就使得大多数企业选择对环境会计信息避而不谈, 减少环境信息对企业造成的负面影响。另外, 在行业竞争压力的迫使下, 不少企业也会选择只披露对于企业有利的环境会计信息而忽视不利信息, 这对信息的搜集和使用者很难接触到真实的数据, 给分析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也难以对企业给出的信息作出横向比较, 对于全方位的调控有不利影响。

四、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建议和对策

1. 加强对环境信息披露的宣传和管理

对于环境信息的披露不可完全依赖于企业的自觉性, 应当主动出击, 对该项措施进行宣传。应加强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 包括行政管理、监督和专项环境审计。另外, 还可以通过政府开展具有权威性的环境会计理论研究研讨会, 并邀请各大企业的领导和财务人员进行参与, 一方面对环境信息的披露做宣传, 一方面提高行业内人员对环境信息披露的重视度。

2. 设立独立的环境信息披露模式

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应当根据会计工作规范和基本原理制定一项专门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准则, 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应当具有独立性, 在立法上仅仅规定披露环境信息是远远不够的, 还应当制定一个完善的、独立的环境信息披露模式, 做到有法可依。在准则中还应当制定具体的信息披露内容规定和操作实施准则, 使环境信息的披露有统一可循的标准。

五、总结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是一个新兴的学科, 虽然在我国的发展还尚不健全, 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但在完善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根据我国该项工作的现状来分析并通过强制力的保障实施是促进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策略不断完善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刘俊玲.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探析.现代商贸工业.2009 (4)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篇11

(一)样本选取及研究思路能源行业属于我国的重污染行业,也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对环境的影响范围相对较广。因此,对能源行业的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情况进行研究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选取深沪两市的20家能源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分析其2008年年度报告中对于有关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情况。在选取样本时,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不选取ST和PT公司。因为这两类公司是近几年来财务状况存在异常变动的公司,若将其纳入研究样本,有可能对统计结果的可靠性产生影响。二是不选取发行B股和S股的公司。由于国际会计准则与国内会计准则之间存在着一些差异,加之这两种股票的发行与A股存在很大差异,若将其纳入样本,也可能对统计结果产生影响。在研究时采用频率分析法,将样本数据分为若干个组,计算出各组的频率,建立频率分布表,再对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然后得出相关结论。选取的20家能源上市公司情况见表1。

(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情况分析 在选取的20家能源上市公司的2008年年度报告中,有16家公司对环境信息进行了披露,有4家公司没有进行披露。环境信息披露的频率分布如表2所示。

在披露了环境信息的16家公司的年度报告中,披露方式、内容以及表述形式又各有不同。

(1)披露方式分析。在年度报告中,上市公司主要在“董事会报告”和“财务报告”中披露环境会计信息,也有一些公司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对于企业当期发生的重大的环境会计相关的事项,也会在“重要事项”中反映;另外有一些公司会在“备查文件目录中”特别列出有关环境信息的部分。具体的披露方式见表3。

(2)披露内容分析。年度报告中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详见表4。其中,政策影响是指国家对某个行业环保要求的提高对企业所产生的影响;环保计划措施是指企业对于环境保护所订立的一些目标和计划;环保投资是指是用于污染预防、保护或恢复环境的设施和设备,如污水处理系统等;环保拨款与补贴指由于公司对环保行为进行投资而获得的国家的资金补给;环保绩效是企业在三废达标、污染治理率、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的概括;其他内容则是指与环境相关的事项以及其他环保支出。

由表4统计可知,企业所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多为环保计划措施和环保拨款与补贴,环保投资和环保绩效披露地也较多,这与我国目前颁布的一些与环境会计信息有关的法规是相适应的。然而从表4也可以看出,企业在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时,对其发展有利的信息披露地较多,而负面信息则披露地很少。在年度报告中,对于环保计划措施,一些企业提到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环保绩效的内容也不是仅仅局限于三废达标的成绩,增加了许多企业对自身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的总结。可见随着循环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企业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内容有了很大变化,更加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些与我国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的逐步完善,决策者、投资者以及社会公众等对环境信息需求的增加有着很大联系。企业若不对其环境会计信息进行披露,一方面可能会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受到国家的处罚;另一方面也会对企业的筹资、经营活动产生一定影响。

(3)披露形式分析。企业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可以采用货币形式、非货币形式或者货币与非货币相结合的方式三种。年度报告中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表述形式具体见表5。

表5中的数字表示在某一项目中用某一形式对环境信息进行披露的公司的个数。从表5中可以看出,我国上市公司所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中,非货币性的内容占大多数,主要包括环保认证、荣誉、政策影响、环保计划措施和环保绩效,这些项目的特点是比较难以用量化的指标来描述;而货币性内容则主要是绿化费、环保拨款与补贴、环保投资等项目,它们通常是在财务报告或会计报表附注中出现;货币与非货币相结合的信息则主要是环保投资、环保拨款与补贴,这类项目有些不能仅通过货币的方式完全准确地表述,需要与非货币的文字形式相结合。

二、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一)与环境会计有关的法规体系不健全 我国目前所颁布的一系列有关环境会计问题披露的法律、法规,如《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号——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都主要限于对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时环境信息披露的规范,而在年度报告中的具体规范却很少。所以,上市公司年度报告中披露的环境信息内容较少。由以上各表可见,企业自愿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较多,且披露信息较为零散。

(二)披露形式不规范,内容缺乏可比性由于环境会计有关的法规体系不健全,导致企业对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多是自愿披露,而强制披露的内容较少,并且在自愿披露中,企业侧重于披露对自身发展积极有利的信息,很少披露负面信息,这对决策者在利用信息时会产生某种程度的影响。另外自愿披露导致了披露的形式不规范,披露的内容缺乏可比性。由表3可以看出,企业披露环境会计的方式既可以在董事会报告中进行,也可以在财务报告等地方进行。由表5又可以看出,企业可以采用货币、非货币和货币与非货币相结合的方式披露有关信息,由于非货币的表述形式占据主导地位,导致相同的信息在同行业的不同企业之间缺乏可比性,这会给信息的使用者带来许多不便。

(三)披露内容具有局限性 企业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内容不够完整,具有局限性。分析表4,我们可以看出,企业对于节能减排和资源节约等活动的体现则相对较少,披露的内容仅局限于环保计划措施和环保补贴的范畴,对循环经济的发展情况进行披露的也只占少数。企业对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不够全面,不能完全地体现信息使用者对环境会计信息的需求。

(四)企业对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缺乏重视 企业对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缺乏重视,不足以体现环境会计信息的重要性以及信息使用者的需求。由表3可以看出,在年度报告中,企业集中于在董事会报告和财务报告中披露环境会计的有关事项,在财务报表中,也没有企业单独设置环境会计科目进行核算。只有极少数的企业会将保护环境、节能减排作为主要的经营目标和社会责任来进行报告,如华能国际(600011)和通宝能源(600780)。

(五)披露内容缺乏相关性与可靠性 通过对样本的统计分析发现,企业披露的环境信息主要是对过去发生的环境事项反映,披露的信息缺乏一定的相关性,这样一来,信息的使用者很难根据现有的信息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判断和决策。另外,年度报告中没有发现审计报告中对于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披露的信息没有经过有关部门的鉴证,其可靠性也很难保证。

三、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改进建议

(一)完善会计法规并制定具体的环境会计准则 一些发达国家企业越来越地多开始披露环境会计的相关信息,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有了很快发展,这与有关部门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视和相关法规的制定工作是分不开的。如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颁布了《环境成本与负债:会计与财务报告问题》,该文件规范了环境会计报告方式、环境成本和环境负债的处理方式以及环境影响结果的记录等,推动了企业环境会计报告制度的发展;英国环境部在1997年颁布了题为“环境报告与财务部门:走向良好的实务”的文件,规范了企业的环境会计制度。在我国,企业及公众的环境意识仍然较为淡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推进工作主要依靠政府支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应将环境会计核算和监督纳入有关法律法规,以法律的形式确定环境会计信息的内容和作用,使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形成统一的标准,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二)明确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和范围 构建完备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是非常重要的,笔者认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应主要包含:环境保护方面的信息;资源节约方面的信息。而这两方面信息又应分别包含环境的财务影响和绩效信息,资源的财务影响和绩效信息。只有包括了这些信息,才能有效地促进企业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和谐发展,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环境会计信息。

(三)规范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形式笔者认为在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是应结合两种方法:一是将每个会计要素分为环境要素和非环境要素,采用货币形式进行计量;二是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将环境绩效作为正式项,通过非货币计量形式加以披露,包括企业环保计划措施和环保认证等,使信息使用者和社会公众对企业的环境法规执行情况和环保质量有一个概括性地了解,并以此来对企业的环保业绩作出评价。

(四)树立示范企业,改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机制上市公司在社会公众中的影响相对较大,信息披露的条件相对完善,又是我国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接轨、进行会计制度改革的先行者。与此同时,能源企业的经营活动对环境资源产生的影响较广,因此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机制可以先在能源行业的上市公司试行,通过积累一定经验并形成较为稳定的机制之后再向其他企业推广。另外国家可以对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中表现较好地上市公司进行规范化指导,使其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表现得更加合理化、规范化,然后再将这些企业树立为模范企业,对其他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进行引导。

(五)加强监管,提高环境信息的可靠性 企业最看重的是效益,因此从自身利益出发,很难对环境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全面、如实地披露,使信息的可靠性降低,因此应加强有关部门的监管力度。另外,由于环境资源的特殊性,对其进行监管是可能需要国家审计部门和环保部门的共同合作,制定具体的审计准则来执行。审计的要点可以包括:环保节能工作的合法性、环境信息的正确性、资源环境对策的适当性、内容的全面性等。

(六)加强企业及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 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要有效进行,则要加强企业管理人员和职工的环保宣传。而对于企业的会计人员,则还要针对其环境会计方面的专业能力进行相关培训,以便适应企业环境会计的需求,为环境会计信息体系的建设打好基础。公众环保意识的强弱,会对企业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积极性产生直接影响。目前我国社会公众的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意识正在逐渐增强,这一方面会给企业带来一定压力,迫使企业进行绿色生产;另一方面,投资者也会逐渐关心企业的环境质量和履行环境责任的情况,选择状况较好的股票进行投资。

参考文献:

[1]魏素艳等:《环境会计相关理论与实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编辑刘姗)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与启示 篇12

近年来,我国的环境问题频发,日益引起我国政府、普通民众的关注。从2001年4月1日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增加了沙尘暴天气预报,到2012年开始大半个中国日益严重的雾霾,再到2014年的APEC蓝,一方面说明科学进步、物质文明发展对我国环境造成破坏;另一方面说明环境问题可防可治,需要政府、企业等各方共同努力。把环境问题纳入会计核算体系、向公众披露企业的环境信息,以期正确的引导企业和谐发展、引导企业重视环境问题、引导企业注重企业社会责任成为迫切的需求。

在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有关环境会计的理论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清晰地梳理这些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合理地借鉴与吸纳这些成果,可以为我国环境会计的研究提供有益的背景知识与学术立足点。本文对我国有关环境会计的研究进行了分类,主要涉及环境会计相关理论的研究,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内容、模式、体系的研究,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的研究,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与公司价值和权益资本成本的研究。在对这些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最新研究进展,指出可能的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以期为深入研究环境会计问题提供借鉴与参考。

二、环境会计研究在我国的若干进展

从最新的文献研究内容来看,近几年有关环境会计的研究丰富了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理论基础、从正式制度的视角扩宽到非正式制度的视角、也重视国外环境会计的构建对我国的启示。环境会计在以下方面都有一定的发展:

(一)环境会计相关理论研究

2001年1月,中国会计学会成立了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环境会计的研究也开始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周守华、陶春华(2012)认为学术界对环境会计的定义有两种主流观点,一种认为环境会计起到的是“簿记”作用,即会计是计量一个企业或一个国家经济业绩的一种工具。另一种观点强调的是环境会计的“管理”作用,如Steele&Powell(2002)认为环境会计是通过使用环境会计管理系统来对物流及其相关的现金流进行确认、分配和分析,使管理者认识到企业的环境影响和财务影响。通过对近几年的文献进行梳理发现,环境会计依托的理论主要有:可持续发展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外部性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公共压力理论、合法性理论、信号传递理论、决策有用理论。吕俊(2012)合法性理论认为,公司在经营过程中需要考虑和关注其是否符合社会和环境规范。公司需要通过较多的环境披露把自己的环保行为和绩效展示给社会公众,让社会公众认可其继续合法合规存在的理由。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公司的持续经营需要取得利益相关者的支持和认可,公司利益相关者关系的管理对公司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环境披露可以看作是公司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一种对话,公司需要通过环境披露告诉利益相关者自己的环境政策、环境行为和环境绩效。自愿披露理论认为,企业愿意披露有利信息以将自己与存在不利信息的企业区分开来,避免利益相关者的逆向选择(何玉、唐清亮等,2014)。沈洪涛(2010)指出目前国内有关社会责任会计和环境会计的理论讨论,大多围绕基本概念的界定和在操作层面上讨论具体的会计处理方法,对于更为根本的目标和理论基础关注较少。尽管如此,在操作层面上具体的会计处理方法还没有较为统一的结论。

(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内容、模式、体系研究

近年来,作为监管方的政府及相关机构发布了一系列与环境信息披露有关的规范,如2006年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的《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2008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的《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2010年环保部颁布《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南》以及财政部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第13号《或有事项》和第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等具体准则中对企业的环境负债进行了规范。但作为污染产生源头的企业目前的环境信息披露往往是面对制度与监管等外部压力所做出的,是强制性披露。

沈洪涛、李余晓璐(2010)分析了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何丽梅、李哲(2011)分析了我国电力公司社会责任报告,都得出:披露环境信息的公司比例有显著提高,但是存在较为明显的重数量、轻质量的情况。不同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的数量和质量都存在显著的差异。披露正面的和难以验证的描述性信息较多,有负面影响的资源耗费以及污染物排放的信息则披露较少。胡曲应(2011)以2009年开展环保后督查的上市公司为例分析发现:环境绩效信息主要集中于年报的“董事会报告”和“会计报表附注”进行披露,定性信息主要在“董事会报告”部分披露,定量信息主要在“董事会报告”与“报表附注”部分披露目前还属于强制披露阶段。环境绩效信息项目的披露内容、口径存在严重的不一致性,披露方式也不规范。张长江、许家林(2012)分析了长三角地区石化塑胶行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发现:时序看环境绩效信息披露形式和内容方面均显示数量和质量的提高,但地区间、市场间和公司间差异显著。

学者们对我国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的研究结果比较一致,研究结果都表明我国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不高,而且定量信息披露不足,没有经第三方审计,可信度存疑。披露没有统一的标准,造成实用性低。沈弋、徐光华、王正艳(2014)在总结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现状、资本市场的反馈现状后,指出“一维”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局限,由此提出了“多维”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新环境—大数据。“多维”的大数据披露新环境也为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途径开辟了新的视野。

鉴于我国环境会计披露的现状,学者对环境会计发展较为先进的日本进行研究,以期建立我国环境会计披露的内容体系。刘仲文、张琳琳(2007)认为,日本环境会计后来者居上成为世界各国环境会计榜样的原因是日本企业高度重视环境管理体系建设;日本政府倡导循环型社会建设,并发布专门指南帮助企业;日本社会各界采取多种措施,促进企业环境报告的发展;日本推行企业环境审计监督,开展环境会计方面认证工作。彭珍(2013)认为日本环境会计发展的成功经验有:积极发挥政府的监督指导作用、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公共团体的促进作用和积极推行企业环境审计监督、开展环境会计第三者认证工作。日本环境会计发展比较进步、完善的原因,总结起来主要是以下三个层面:政府、企业、民众。政府方面,日本政府在2005年发布《环境会计指南》对企业的环境会计进行指导,规范具体,可操作性强,并推行企业环境监督。企业方面,日本企业高度重视环境管理体系建设,积极配合政府。民众方面,由于日本自然资源贫乏,民众环保意识很高,参与度高,对企业能形成一个有效的监督。通过对日本环境会计发展的研究,针对我国的情况,学者们也提出的自己的见解。王月欣(2010)提出应借鉴日本制定出我国的《环境会计指南》,在借鉴时应考虑我国宏观管理的需要,综合环境财务会计和环境管理会计,借鉴日本对外报告、内部管理的表格,增强可操作性。刘家松(2011)认为只有完善立法、改变政府环境监管体制、重视公众参与、引导企业自愿披露才能推动我国环境会计的发展。

通过进行相关的借鉴和研究,一大批学者提出了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模式、体系。姚圣(2011)借鉴生态效率的计算方法,提出了三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夏孟余、王依军(2012)在确立环境会计基本内容时进行了必要简化,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层次评价指标是核心指标:生态效率=生态权益/股东权益;第二层次主要评价环境成本;第三层次评价资源损失。高辉(2014)认为企业报告未来的发展模式应当是立足于全面反映公司整体价值,克服财务报告与各类非财务报告并行发展的弊端,从根本上整合企业的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并提出了企业综合报告的编制原则、特征、逻辑框架和关键绩效指标体系等内容。沈洪涛、廖菁华(2014)探讨了将外部性问题内生化的途径:排放权交易、生态补偿机制和环境税。张威、伍中信等(2014)对产权保护导向下的碳排放权进行了确认与计量方面的探讨。

(三)环境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研究

姚圣(2011)具体验证政治关联对环境业绩与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结果表明,政治关联与环境业绩低下没有显著关系,但对环境信息披露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杨熠、李余晓璐、沈洪涛(2011)系统考察绿色金融政策下公司治理因素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国有股权、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审计委员会以及设立环保部等公司治理因素对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提高影响非常显著,而绿色金融政策则强化了这些因素的环保作用。吴德军(2012)检验环境信息披露政策演进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状况的影响,得出上市公司被纳入社会责任指数成份股之后,提高了其环境信息的披露水平。是否重污染行业、国有上市公司对环境信息披露的水平有显著的影响。毕茜、彭珏(2012)对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披露的环境信息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证明环境信息披露法律法规的颁布及实施提高了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同时研究验证了公司治理具有增强制度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促进作用。崔亚飞、宋马林(2012)认为大多数情况下只有第三方负责环境污染信息披露才具有社会效率。杨肃昌、万湘媛(2012)通过对银行业进行研究,得出:银行资产规模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实际控股人属性也会对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产生一定影响。沈洪涛、冯杰(2012)分析舆论监督和政府监管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作用,以及政府监管对舆论监督作用的影响。研究发现:媒体有关企业环境表现的报道能显著促进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地方政府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监管能显著提高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并增强舆论监督的作用。何玉、唐清亮、王开田(2014),Wiseman(1982)、Freedman and Wasley(1990)以及Ingram and Frazier(1980)等未发现环境信息披露与环境业绩间显著相关。Bewley and Li(2000)、Hughes et al.(2001)、Patten(2002)、Campell(2003)以及Clarkson et al.(2011)等发现环境信息披露与环境业绩显著负相关。吕俊(2012)研究发现环境信息披露和环境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何玉、唐清亮、王开田(2014)Al-Tuwaijri et al.(2004)与Clarkson et al.(2008)发现环境业绩与环境信息披露显著正相关。沈洪涛、黄珍(2014)则研究得出:企业环境表现与环境信息披露之间存在显著的U型关系:当企业环境表现水平较高时,环境表现越好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越高,并且信息质量较高;当企业环境表现水平较低时,环境表现越差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越高,这一特征在国有企业中尤为显著。毕茜、顾立盟、张济建(2014)把非正式制度引入研究对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制度及传统文化分别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正相关,同时传统文化与环境制度有互补的效应。

在有关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中,有关公司规模、盈利能力、财务杠杆、控股股东的性质、独立董事、两职合一情况、股权集中度、流通股规模、行业性质、环境披露制度等因素是被学者们广泛研究的,研究也表明了这些因素对环境信息的披露有相关性。从毕茜等(2014)[32]发表在《会计研究》上的一篇名为《传统文化、环境制度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可以看出,非正式制度对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已引起了学者的思考,这将会给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的研究开辟一个新的视角。

(四)环境信息披露对公司价值和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

如果资本市场能对环境信息有效的反应,那么对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就会形成有效的激励与约束作用。学者对这一方面的研究也较多,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研究成果:一是研究得出环境信息的披露对公司价值和权益资本成本有正的影响;二是研究得出环境信息的披露对公司价值和权益成本成本有一定影响但是不显著,由此得出我国应建立一个有效的资本市场等结论。

肖华、张国清(2008)探讨重大环境事故对相关行业的公司股价和环境信息披露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股票市场对公司的正当性受到威胁和未来可能承担更大的管制成本作出了负面反应。沈洪涛、游家兴(2010)我国企业披露的环境信息能显著降低权益资本成本。再融资环保核查政策及其执行力度能显著的影响环境信息披露与权益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唐国平、李龙会(2011)考察了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行为及质量在资本市场中导致的市场反应和经济后果。得出: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数与投资者信心微弱正相关;投资者对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行为和质量的反应存在一定的时滞性差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行为与公司价值微弱正相关,即披露了环境信息的公司具有相对较高的市场价值。孔东明、徐茗丽、黄京(2012)研究发现环境污染整体上导致了公司价值下降,但市场只对由媒体曝光的污染事件进行了惩罚,对于政府部门披露的污染事件则没有显著反应。市场定价机制并未显著关注企业环保责任,而这种惩罚机制的缺失进一步导致了机构与个人投资者的行为差异。

从以上相关学者的研究可以看出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与公司价值有一定的关系。早期的研究发现环境信息披露与公司价值呈微弱的正相关,而近期的研究则表明有正相关关系。表明我国资本市场得到了一定的完善,公众开始比较关注企业的环境表现,这对企业积极披露环境信息有激励作用。

三、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企业综合报告的编制

沈洪涛(2010,2011)等学者的实证研究表明上市公司年报中虽然披露了大量环境信息,但这些信息一般是根据有利于企业自身的方式选择性的披露,各企业间披露的环境信息缺乏可比性和完整性。如何规范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引导企业通过环境信息的自愿披露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以最终产生战略性竞争优势,我们认为有必要通过综合报告视角进行探讨。

(一)综合报告视角披露环境信息的意义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传统以披露财务信息为主的财务报告的弊端越来越明显。近年来,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催生了环境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社会责任报告等非财务报告。但如何将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整合,简化复杂、重复的信息,综合报告此时应运而生。综合报告是近年来国际会计学界重点研究并力推的一种企业报告模式,它将整合传统的财务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社会责任报告等现有财务与非财务信息,试图用更有效的方式报告公司持续创造价值的信息。沈洪涛、廖菁华(2014)认为综合报告将企业战略、治理、业绩、前景和财务、环境、社会等重要信息整合在一起,反映企业价值创造的过程,从而实现企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最大化。当前国际会计准则已成为全球各国广为接受的规范财务信息编制的准则体系,但对非财务信息的披露缺乏相应的准则体系,各国实践中非财务信息的披露也是形式各样,没有统一的规范。在此背景下,IIRC的成立和综合报告框架的制定正好弥补上述空白。我国近年来注重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综合报告未来可能成为我国规范财务与非财务信息披露的正式制度安排。

(二)综合报告视角披露环境信息的建议

第一,基于价值创造设立评价指标,重产出绩效。综观国外学者对环境信息披露的研究,关注的焦点已从对环境描述及对于环境污染发生后的后续治理等内容,转换到了对环境的改善这一方面。国内学者也认识的我国现有规范对企业环境绩效考虑不够全面,认为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不仅包括与环境成本有关的项目如排污费支出、弃置费用支出、环保设备支出等,还应将能重点反映企业环境绩效的信息充分披露。国内外学者在这一点上已达成共识,企业环境信息的披露应当反映环境管理理念、环境管理方针以及为改善环境、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绩效的数据。这和综合报告反映企业持续创造价值的理念相吻合。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环境信息披露指标,学者们在指标内容界定上都涉及到了环境绩效、环境政策等一系列与环境有关的财务信息。

第二,环境信息的披露应体现综合报告的重要性特征。为避免报告篇幅过长、信息冗余,国际综合报告框架提出的指导原则包括重要性。哈佛商学院的Robert G.Eccles教授在解释重要性原则中指出,重要性即综合报告呈现的内容应该是董事会判断对投资者重要的信息,而不是将传统财务报告与社会责任报告、环境报告等进行简单拼凑。他认为重要性的对象是针对投资者的,即对投资者重要的信息才应纳入综合报告,对其他利益相关者或者全社会重要的信息纳入可持续发展报告而非综合报告。基于这一思想,可以只把外部投资者需要的,判断企业环保能力和发展前景的环境绩效信息反映在综合报告中。如我国环保部为了详细掌握企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以及所取得的环保成绩,这些信息的提供放在社会责任报告中。

上一篇:新广电中心下一篇:速度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