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泊桑作品风格(共7篇)
莫泊桑作品风格 篇1
莫泊桑的《项链》内容简介:
主人公是一个小公务员的妻子。一次,接受了部长举办的晚会的邀请。罗瓦赛尔太太由于虚荣心作祟,向一个贵妇人借了一条项链。后来这条项链不慎在舞会上丢失,罗瓦赛尔太太为了赔给朋友一模一样的项链,落入高利贷的陷阱,就此开始了艰辛的生活,葬送了十年的青春。最后,当她在还清欠款后,偶遇那位贵妇人时,妇人却告诉她那条项链其实是假的。
玛蒂尔特是一位漂亮的女子,她的丈夫是一个普通的小职员。她虽然地位低下,却迷恋豪华的贵族生活,渴望参加上流社会的交际活动,为了出席一次盛大的晚会,她用丈夫积攒下的400法郎做了一件礼服,还从好友那里借来一串美丽的项链。在部长家的晚会上,玛蒂尔特以她超群的风姿出尽了风头,她的虚荣心由此得到了充分的满足,简直兴奋得忘乎所以了,可她竟然把借来的项链丢失了,在这种情况下,她只有隐瞒着好友,慢慢来赔偿。从此,夫妇俩度过了10 年节衣缩食的生活。在这艰难的积攒过程中,玛蒂尔特的手变得粗糙了,容颜也衰老了。后来,她偶然得知了她丢失的那条项链不过是一条价格低廉的人造钻石项链。而她赔偿的却是一挂真钻石项链。就这样玛蒂尔特白白辛苦了10 年。
莫泊桑《羊脂球》内容简介:
小说描绘了一八七零年普法战争期间,有一辆法国马车在离开敌占区时,被一名普鲁士军官扣留。军官一定要车上一个绰号叫羊脂球的妓女陪他过夜,否则马车就不能通过。羊脂球出于爱国心断然拒绝,可是和她同车的有身份的乘客为了各自私利,逼她为了大家而牺牲自己,羊脂球出于无奈而作了让步。可当第二天早上马车出发时,那些昨天还苦苦哀求的乘客们却突然换了一副嘴脸,个个疏远她,不屑在与她讲话。她觉得自己被这些顾爱名誉的混帐东西轻视淹没了,当初,他们牺牲她,之后又把她当作一件肮脏的废物扔掉。
《漂亮朋友》,也有译为《俊友》的。顾名思义,小说塑造了一个现代冒险家的形象杜洛瓦,他拥有一副漂亮的外表,他利用自己的优势努力获取上流社会妇女的芳心,使她们都愿意服务于自己,成为他向上爬的工具。小说通过描写这个冒险家发迹的经历,深刻揭示了第三共和国的政治、经济复杂现象,被誉为十九世纪末法国社会的一幅历史画卷。
莫泊桑作品风格 篇2
所谓自然主义流派, 是19世纪盛行于西方的重要文学思潮, 在法国, 以左拉、贡古尔兄弟为代表。作为莫泊桑的恩师之一的福楼拜, 他的创作也具有自然主义倾向。在创作上, 自然主义者主张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生活, 用生理原因来解释人的行为。莫泊桑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创作方法上, 都受到其很深的影响。莫泊桑的导师福楼拜就提出过“客观而无动于衷”的创作理论, 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 莫泊桑追求叙事的逼真、自然。他曾教导莫泊桑说:“对你所要表现的东西, 要长时间地用心观察它, 以便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过和没有写过的特点。”可以这样说, 莫泊桑正是在长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基础上, 形成了他自己创作的独创性, 确立了自己独特的小说创作风格。
莫泊桑的作品涉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 以短小、精悍的形式为人们展示出一幅19世纪下半叶法国的风俗图, 他以一种质朴无华和极其单纯的笔法创作生活本身的色彩、语调、面貌和运动。特别是莫泊桑的中短篇小说大都取材于平凡的日常生活, 截取其中一个极平常但具有典型意义的片段, 反映出了作家很高的艺术修养。如短篇小说《遗产》里, 为了生一个可以得到大笔遗产的继承人, 女人的父亲和丈夫竟然默许她去与人私通。在另一篇短篇小说《一家人》里, 莫泊桑成功地塑造了金钱至上、天伦至下的卡拉望太太这一形象, 并把她独断专横的性格特征表现得入木三分。作为儿媳妇, 卡拉望太太本应尽心侍奉婆婆, 但是她的眼睛里根本没有亲情, 她关心的只有金钱莫泊桑通过个性化的语言行动, 以喜剧式的夸张手法, 渲染了她认钱为亲的可卑嘴脸, 生动地刻画了这个贪婪刁钻、见钱眼开的丑恶妇女形象。作为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莫泊桑把对法国社会形势的深刻观察和清醒认识完全投入他的艺术视野中, 并以高超的技巧, 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女性形象, 在读者面前展示出一幅19世纪末期法国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的风俗画。其中那些道德沦丧的丑恶妇女形象更能引起读者的极大关注。在这类作品中, 女性被金钱威逼利诱, 她们的灵魂受到侵蚀毒害干出各种勾当。诸如此类, 莫泊桑在许多小说中反映着那个世风日下、金钱成了人们真正的上帝、人们普遍追求享乐、道德水平日趋低下、荒淫无耻成风、物欲横流的社会。
一、对欲望的描写
“食色, 性也”是中国的一条古训。“食”是个体得以存活, 得以保持正常运行的能源供应问题;“色”是繁衍后代、继承子嗣, 即族类的再生问题。它们都涉及到人的基本欲望, 食则食欲, 色则情欲。人要生存、要发展, 就不可能没有这些本能的欲望。莫泊桑在他的短篇小说中, 并没有避讳谈论到人类的这两种欲望, 而是对它们进行了真实的描写, 从这些描写中, 我们可以看出他作品中很深厚的自然主义色彩。
1.“食”。
莫泊桑在撰写这类题材时, 他通常对人类给予本能的欲求, 多从生理上进行描绘。如《流浪人》中写道, 郎兑勒感到饿了, 那是一种兽性的饿, 以至于他带着模糊的欲望, 只想举起胳膊去打被他首先遇着的回家吃饭的人。当小屋内肉汤的香味窜入他的鼻内, 一种猛烈的、发狂的饥饿作用忽然刺激了他, 于是他跳进无人的小屋, 饕餮地吃起来。莫泊桑对人饥饿时的生理冲动, 找到食物时人物的行动进行细致、真实的复现, 将人对食物的本能需求解释为这次盗窃行为的动因。再如, 《乞丐》中饿了几天的主人公看到鸡群时, 脑子里起了一个念头, 或者不如说是他肚子里起了一种感觉, 那就是从那一群鸡里面捉到一只, 放在一堆枯枝生起的火上烤熟来吃, 大概是有味道的。同样, 主人公也是在填饱自己肚子的本能驱使下去偷鸡, 他并没有想到自己是在犯罪。这种下意识的行为, 说明了他已经丧失了人的理性。
2.“色”。
这里所谓的“色”指的是男女之间的关系, 正如我们所知, 男女情爱的题材在莫泊桑的小说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对此, 张英伦曾经这样说:“恐怕很难找出另一个作家像他那样诚挚地认为一切幸福全部生活的意义在于女人, 在于爱情, 像他那样热情地从各个方面来描写女人和对女性的爱恋。”[1]莫泊桑对爱情题材, 或者说, 对男女关系题材很有兴趣, 他的六部长篇小说其中有不少这方面的描写, 而他的三百多篇短篇小说, 也有一部分是写男女关系的, 比例也不小。在他的观念中, 崇尚生命也意味着对生殖和生存本能的赞美。他以为性是生命内驱力和自然目的的追求, 毋庸置疑, 生命正是在人类最低级欲求中跃动, 离开这一点, 生命就无从称其为生命。莫泊桑被认为是一个深受自然主义影响的作家, 所谓自然主义的标志之一, 就是从生理的角度去理解人和描写人, 莫泊桑对男女关系的描绘, 对生殖本能、性爱本能的描写上能看出, 他把情欲看做是人的一种必然的本性, 他肯定人的价值、人的欲望和人的享乐权利。他描写爱情的作品归根结底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和前提:禁欲主义是违反人的本性和自然要求的, 就人性来说, “欲”是一种自然的、合理的要求。但莫泊桑笔下的爱情, 更多的散发着“欲”的气息, 少表现出“情”味。在他的作品中不乏对女性进行感性的描写, 但更多的是直接描述了男女双方基于生理本能而产生的性的冲动。如《流浪人》、《密斯哈列蒂》等。作品中不只一次地提到了那种火辣辣的热情和不可制止的猛烈欲火, 在这种痴狂的状态下, 人听命于自己的本能和欲望, 只追求感官的享乐, 因而莫泊桑称他们为“雄性动物”“雌性动物”。在《一次郊游》与《保尔的女人》里, 人物的行动与故事情节都是建立在这种生理本能的基础上;同样, 在《一个女雇工的故事》中, 不仅人物盲目的性本能是具体情节发生发展的原委, 同时也构成整篇小说的基本矛盾, 决定着人物的情绪、感情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变化人对生育后代的本能渴求是女雇工与农庄主主人之间矛盾的由来, 那么矛盾的解决也系决于此。在莫泊桑看来, 情欲本身并不是一种罪恶, 而是人性的一部分。人性有其自然属性的一面, 作为本能, 它也推动和影响着人的行为
二、突出遗传基因的作用
自然主义理论家左拉认为, 人的个性是由先天的遗传基因所形成的固有的本质所决定的, 同样, 在莫泊桑的短篇小说中也出现了这种遗传决定论的调子。比如, 在《一个儿子》中, 我们可以找到这样的字句:每逢我面对着他, 想起他是由于联系父子的那种亲切关系而和我相联系的, 想起靠着那些可怕的遗传定律, 由于无穷的事物, 由于他的血和肉, 他就是我……再如, 《西蒙的爸爸》中, 那群将自己的快乐建筑在别人痛苦之上的顽童们, 在作者看来, 他们之所以会有如此恶劣的品行, 是因为他们是凶恶的闹酒的、做贼的和虐待妻子的人的儿子。由于父母道德败坏, 他们的后代也不可能品质高尚。这处处体现出遗传决定论在莫泊桑创作中的影响。在《橄榄园》中, 莫泊桑也着力让人们相信, 母亲下贱, 儿子也注定是个坏人;父亲的过错造成儿子的堕落, 这是一种逃不了的命运, 它把这个乞丐如同一个系在囚犯脚上的铁球一般系在他父亲的脚上。莫泊桑如此地描写, 突出遗传、环境的决定作用, 是和自然主义的理论主张相吻合的体现。
莫泊桑是19世纪伟大的创作家, 他一生致力于“把比现实本身更完全、更动人、更确切的图景表现出来, 选择最具特征的细节, 以突出表现那些被迟钝的观察者所忽视的, 然而对作品有重要意义和整体价值的一切”[2]。
摘要:莫泊桑是19世纪法国最著名的中短篇小说家, 他的作品涉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 以短小、精悍的形式为人们展示出一幅19世纪下半叶法国的风俗图, 他受自然主义影响颇深, 体现在他文章的各个方面, 成为他作品的主要艺术成就。
关键词:莫泊桑,短篇小说,自然主义
参考文献
[1]张英伦.永恒的流星:莫泊桑传[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1995:359.
[2]柳鸣九.莫泊桑名作欣赏[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 1995:168.
[3]李林萍.莫泊桑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3, (5) .
莫泊桑中短篇小说创作的独特风格 篇3
总体来说,莫泊桑的中短篇小说创作体现了一整套完整的小说艺术,这既是他对以 往文学传统的继承,也是对它的补充与丰富。提起莫泊桑的中短篇小说,我们不能忽略 他对内容与形式的完美追求,他的小说在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上堪称典范。可以说,在这一点上莫泊桑找到了最恰当的表达方式,它无法用另一种文字和方式来表达。他选择了最有个性的人或物,以一种质朴无华和极其单纯的笔法创作生活本身的色彩、语调、面貌和运动。这种对表现力有选择的真实追求,形成了莫泊桑小说独特的艺术气质。
关键词:题材;主题;自然主义;唯美:风格
十九世纪,法国名作家不断涌现,大有群星灿烂、目不暇接之势,单就中短篇小说作家来说,从1849年到1858年,短短十年间就先后出现了都德、梅里美和莫泊桑三位名家。三个人在题材、风格等方面都各具一格。一般的说,都德的作品给人以自然、清 新、细腻的感觉;梅里美的小说有如一幅幅原始粗犷、落拓不羁的画卷,情感激荡又隐 忍;莫泊桑的小说“言简而意丰",现实社会意义突出。他艺术上的独特性具体表现在:
(一)、题材上的拓展
在广阔的艺术视野与广阔的取材面上,莫泊桑的中短篇显然超过了过去的梅里美与 同时代的都德,而在他的描写中,又有四个方面是做出了很大的拓展的,即普法战争、巴黎的小公务员生活、妓女群体与诺曼底地区乡镇的风光与逸事。
1.普法战争题材
莫泊桑亲身参加过普法战争,他在同期的作家中是这一历史事件最有资格的描述者。他对战争的所见所闻是丰富的,体验又是深切的。因此,莫泊桑在整个创作的历程中,始终执着于普法战争的题材,写出了一批以战争为内容的中短篇。毫无疑问,他是 对这场战争描绘得最多的法国作家。可以说,这一历史事件由于有了莫泊桑才在法国文 学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在这些作品中,莫泊桑以极大的热情抒写了爱国主义的崇高主题,有力地控诉了普 鲁士人入侵者野蛮残暴的行径,无情地斥责了法国政府以及其军队的腐败无能,用独特 的歌喉唱出了人民反对侵略、要求和平的强烈心声。这组普法战争题材的中短篇小说,以1880年发表的《羊脂球》为发端,计约15篇左右。著名的短篇有《女疯子》、《两个朋友》、《瓦尔特·施那夫斯的奇遇》、《米隆老爹》、《蛮子大妈》、《一场决斗》、《俘虏》等》。
莫泊桑写战争中侵略者的残暴,也写法国人民英勇不屈的爱国精神。与同时代以普法战争为题材进行创作的作家(如都德)相比,莫泊桑的这类作品中更多地渗入了作者 对这场战争的反思。莫泊桑作为战争的参与者,他看清了战争的实质只是高等人士争夺 权力的游戏,而“至于微末的人们,因为他们出的钱最多;因为数来被人们列在数目之 内,所以他们成群地被人屠杀而且真的做了炮灰:因为都是最弱小的和最没有抵抗力的,所以他们终于最悲惨地受到战争的残酷殃祸。”莫泊桑以如此敏锐的洞察力揭示出战争的实质,为普法战争题材小说增添了新的内容。生活教育了莫泊桑,战争使他看清了人民和统治者对于民族和国家命运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所以他在一篇文章中说过:在 普法战争中,发起抵抗的,不是司令部,而是人民。
作者很少在广阔的背景和复杂的情节中,全面地展开法国各阶层人民抗击普鲁士侵 略者的斗争,他多半是描写一个插曲。例如《蛮子大妈》截取了普法战争中的一个很小 的横断面,生动地反映出法国人民对于侵略军的深仇大恨。
更可贵的是,莫泊桑深刻地揭示了这场战争的危害。当普军侵占法国领土时,法国 人民奋起反抗,是正义的爱国行为,值得歌颂,但是这次战争归根结底是由于两国统治 者争夺欧洲霸权引起的,所以,真正的受害者,不仅是法国人民,也包括普鲁士人民,《蛮子大妈》中的两张纸就是这种实际情况的凝练而巧妙的艺术概括。
作为普法战争的亲身体验者,莫泊桑亲眼目睹了政府的腐败无能,经历了法军的节节溃退。莫泊桑的普法战争题材小说,成为我们在法国文学史上了解普法战争的重要材 料。他在中短篇小说中,几乎很少接触历史的、政治的问题,但他作为普法战争的参加 者,对这场民族灾难进行了严正的思考。
2.巴黎的小公务员题材
在法国文学中,公务员人物在以往的小说中并未成为主角。莫泊桑自己长期是这个阶层中的一员,熟悉这个阶层的一切。他是公务员、小职员这一小资产阶层最出色的 表现者,甚至可以说是这个阶层在文学上的代表。
十九世纪后半期的法国是一个极其复杂动荡的社会,小资产阶层有了相当大的增 长,构成了仅次于工人和农民的社会阶层,它所特有的社会属性逐渐显露出来。青年莫泊桑出身于职员阶层,他以一名公务员作家的心态,从这一熟悉的阶层切入,反映其对 所处时代的探求和思考。和同时代的任何作家相比,莫泊桑是刻画小公务员这类人物形 象最多的作家,并且他对小公务员这一阶层的思考比任何作家都为深刻。带着对本阶级 的爱和恨,对自身生活的困惑与求索,他以一系列中短篇对他们的生活状况、生存条件、思想感情、精神状态作了多方面的描写,为法国文学展现出一种特定的社会生活图景。这方面出色的短篇有《一个巴黎市民的星期天》、《一家人》、《骑马》、《勋章到手了》、《伞》等等。在这些作品中,莫泊桑不仅仅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个鲜明的公务员形象,还对他们的生活和性格进行了深入的批判。
《一家人》中对公务员卡拉望的一段描写十分形象,他是个“标准"公务员,像个 机器人一样,上班下班谨小慎微:“卡拉望先生一向过着标准的公务员生活。三十年来 他天天早晨上班,走着是相同的路,在相同的时刻,相同的地点,看到相同的赶着去办 公的人:每天晚上,他循着相同的路线回家,又遇到那些他亲眼看着苍老下去的相同的脸。”这样的生活是多么枯燥无味,任何人在这种空虚无聊、刻板单调、缺乏生机的生 活中都会被异化的,他们丧失了对生活的一切兴趣,就连在家里都“只谈公事”,“他被那枯燥的工作弄的萎缩的脑子里,除了和部里有关的以外,就没有别的思想、希望和梦想。”灰色的人物在灰色的世界里熬过了灰色的人生。这种平庸的生活使他们对残酷现 实的妥协、退让和逃避。莫泊桑认识到这种基本生存条件给他们的生活和精神造成的变异,并以形象的描绘加以表现。他们有的人一辈子都被单调刻板的生活消蚀了人生的意 义和人的自然本能;有的人被闭塞在自己狭小的环境,对广大丰富的外部世界一无所知;有的人在上司淫威下养成了对上司的崇拜狂;有的人甘愿受国家机器、统治阶级的奴 役行政牢房是如此的虐待人性,扭曲和异化正常的人,莫泊桑对此深感同情,同时 又对公务员的麻木不仁进行了冷嘲热讽。
公务员出身的莫泊桑在描写中形成了独特的情感氛围:他以自责的心态嘲讽公务员,以自悔的心态怜悯公务员,对公务员是爱恨交加。小说中人物与作者之间产生了一种难以解脱的情感纠葛,莫泊桑既同情他们的不幸遭遇,又批判了他们的坏习气,无疑是敏感的,且有创新意义。
3.妓女题材
在题材方面,选择什么,舍弃什么,集中什么,是受作家的世界观支配的。作家所 热爱或者所憎恨的,所肯定或者所否定的和能够唤起想象的东西,也不能不受他思想感 情的制约。在莫泊桑的中短篇小说中,有不少关于妓女的题材,这是他根据真实来反映 当时生活的需要而选择的。
在莫泊桑之前,许多作家的作品都涉及到这方面的题材,妓女是当时法国社会的一个群体。前代作家在描写这类题材上,多把妓女看作是社会的附庸品,对沦落风尘的不 幸女子给予道义上的声援和关怀,通过妓女的不幸遭遇表现出对上层建筑的愤怒。例如:雨果在《悲惨世界》里描写了妓女芳汀由于生活所困,被逼无奈而走向堕落。他在小说 的序里就指出20世纪的三大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赢弱”。
而莫泊桑笔下的妓女是有着自己独立思想的,她们虽为生活所迫,落入烟花,但却进行着有关民族、国家的强烈思考。这类人在资本主义社会,地位是极为低下的,可以 随便被人玩弄和践踏。可是,莫泊桑认为最坏的人,不是妓女,而是那些衣冠楚楚的权 贵。为了形象地揭示这一看法,作者把她们放在普法战争这一特定的历史环境里,通过 她们的机智勇敢,歌颂她们的爱国主义精神。《羊脂球》和《菲菲小姐》是描绘具有英 雄气概的妓女最杰出的篇章。羊脂球和乐石儿她们本身固然也染上些坏的习气,但她们 身上的优良品质,比起那些道貌岸然的资产阶级老爷太太们,又不知高出多少倍。莫泊 桑赋予她们善良的思想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并把她们所具有的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和神圣的民族尊严生动地再现了出来,并以鲜明的爱国主义者的面貌出现在法国文坛 上。
莫泊桑描写了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妓女各个方面的生活,展示了她们的内心世界与追求,肯定了她们的优秀品质,礼赞了她们在民族生死存亡时刻的气节与人格。她们虽然 由于生活所迫沦为妓女,长期遭受身心的压抑和摧残,但她们的美好心灵并没有丧失,作家透过她们污浊的职业外衣,发掘她们心灵深处的闪光点,并真实地再现了她们作为 劳动人民同样具有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作者忧愤深广,弥补了十九世纪法国现实主义作家对妓女群体生活描写的缺憾,填 补了正面描写妓女群体积极性的空白。他逼真地描画了妓女群体的个性特征,丰富了世 界文坛的女性形象画廊。在中外文学研究上,学者们就评价莫泊桑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描 写妓女形象的能手,这些歌颂她们高贵品质,赞扬她们在普法战争中临危不惧、誓死保 持民族气节的优秀作品无疑成为了世界文学不可忽视的方面,这也是莫泊桑题材选择的 与众不同之处。
莫泊桑描写了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妓女各个方面的生活,展示了她们的内心世界与追 求,肯定了她们的优秀品质,礼赞了她们在民族生死存亡时刻的气节与人格,也否定了她们性格中的一些不良因素。她们虽然由于生活所迫沦为妓女,长期遭受身心的压抑和摧残,但她们的美好心灵却并没有丧失,作家透过她们污浊的职业外衣,发掘她们心灵 深处的闪光点,并真实地再现了她们作为劳动人民同样具有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作者忧愤深广,弥补了十九世纪法国现实主义作家对妓女群体生活描写的缺憾,填补了正面描写妓女群体积极性的空白。他逼真地描画了妓女群体的个性特征,丰富了世界文坛的女性形象画廊。在中外文学研究上,学者们就评价莫泊桑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描 写妓女形象的能手,这些歌颂她们高贵品质,赞扬她们在普法战争中临危不惧、誓死保 持民族气节的优秀作品无疑成为了世界文学不可忽视的方面,这也是莫泊桑题材选择的 与众不同之处。
在对人性的关注这一方面,很多作家的作品中都涉及过。他们对人性进行批判,大多是从社会、道德、法律和宗教等表面层面入手,描写人们在上述各个阶层中的恶,较多时候的批判是留有余地的,而莫泊桑关注的则是人性当中很隐秘的领域,描写人类在 金钱等物质欲望的驱使下,被金钱所异化,丧失了自我,人性发生了扭曲,以至失去人 性的悲哀。他对人性的揭露是使人感到绝望的,压抑的,没有出路的。在当时社会中,感性的平庸、浅薄、功利,或许已经成为其主要的标志,但不断膨胀的情欲、物欲架构 着人,也改变着人。
针对这一点,托尔斯泰曾说:恐怕未曾有过一个作家,像莫泊桑那样鲜明而准确地表现了他认为是最崇高、而且提供生活最大幸福的这个现象底下一切可怕方面。他愈益 深入这个现象,就愈益揭露它,剥离了它的外壳,留下来的仅仅是骇人的后果及其更加 骇人的本质。这个骇人的本质正是他对人性自身黑暗性的品察。
他的中短篇小说曾多次写到过战争,但是它的意义决不仅限于此。真正的战争是看 不见硝烟和战场的,存在于人性当中。莫泊桑揭露的是人性的冷酷、残忍和无情,人与人之间的冷漠,这往往比真实的战争更可怕。他对人性本身的挖掘,对人类本身的关照,也留给我们关于自身的思考。可以这样说,莫泊桑是人性的捕猎手,他对人性的挖掘令 人叹为观止,他很善于在日常的小事琐事中,揭示人所面临的生存困境。正如左拉曾说:阅读他的作品的时候,可以让人笑,也可以让人哭,但永远是发人深思的。
莫泊桑最擅长以独特的视角,去挖掘人性中残忍的一面。在《西蒙的爸爸》中,西蒙作为私生子而遭到顽童的嘲笑,他们把他视为怪物,视为违反天理的人。顽童们之所 以这么做,是因为他们感到一种残忍的需要——这就是使得同在一个群里的鸡雏,看到 其中有一只受伤,就立刻群起去共同伤害它的欲望。这些理性尚不健全的孩子却已经懂 得运用这种方法去伤害他们的同类,对弱者围而攻之,并予以消灭。《绳子》则描写了 一个诚实的乡下人霍时可伦老板在集市上捡了一条绳子,却被别有用心的人诬陷说捡了 一个钱包,事后,钱包虽然由另一个人捡到并且归还失主,但人们却一口咬定是霍时可伦从中做了手脚,霍时可伦有口难辩,备受精神折磨,以至背着黑锅进入坟墓,捡东西 本是司空见惯的事,但在莫泊桑笔下,情节的发展跌宕起伏,尤其插入霍时可伦至死冤 屈仍未洗清的具有典型意义的片段,从而反映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只相信欺诈而 不相信事实的变态心理。
在莫泊桑笔下,亲情的温暖早已被人与人之间的孤独、冷漠和悲凉所替代。《老人》 从开篇就以冷漠的文字,通过对话表现出老人死前希科夫妇的渴望和思想挣扎,直到小 说结束。他们的对话中,真实而又残忍地透露出当时社会的人情冷漠。希科夫妇的主要话题就是老人,他们对老人欲死不死的状态深感厌倦。他们令人感到羞耻的困境在某种 意义上需要老人快点死去。不可否认,本性上也许善良胆小的希科夫妇对老人的死亡已 经渴盼已久,与此对应的是隐含在这种麻木的渴望下令人惊骇的罪恶。这种麻木、无情 的罪恶给人类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伤痕。这映衬了后来希科夫妇的哭诉那样无力,那样让 人哑然失笑。老人尽管煞风景,但还是“及时”地死了。顿时,希科夫妇的沮丧、无奈心情消失了,“我们早知道他不能再拖下去了。不过如果昨儿夜里他肯下决心的话,就 没有这一番周折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怨恨,生命消逝的悲伤荡然无存,人性中一切美好的东西也随之飘逝。莫非,人们就生活在这样的非人的世界里?
朱尔·勒梅特尔曾说:莫泊桑是非常完美的,他几乎是一位无可指责的作家。托尔 斯泰也曾经评价莫泊桑的小说是“最优秀的最光荣的短篇小说",并指出:“除了内容的 丰富与深刻而外,形式也是优美的,在这里更达到了高度的完善,我认为,还没有一个 法国散文家达到这样的高度。"
莫泊桑的中短篇小说创作体现了一整套完整的小说艺术,莫泊桑是法国文学史上短 篇小说创作数量最大,成就最高的作家,三百余篇短篇小说的巨大创作量在十九世纪文学中是绝无仅有的;他的短篇所描绘的生活面极为广泛,实际上构成了十九世纪下半期 法国社会一幅全面的风俗画:更为重要的是,他把中短篇小说的艺术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他有一种透视能力,能显示旁人所不体会的人生中事事物物的本质,他有一种美丽的笔调,用之于表现他的题材,有清晰、简单而富于引起读者兴趣之力量。莫泊桑的中短篇小说作品之所以能流传下来,而大量的其他作家的作品被时问所湮没,原因在于它具有其自身风格的独特性,他用最简约的形式表现了最丰富的内容。他 的小说具有古典美:圆润、协调、匀称、华贵;既有外部表现,也有人性挖掘,既有现实的,也有浪漫的,既有古典的,也有现代的:充满了色彩、气度、丰润;他的小说很少写到畸形与病态的东西,实际上追求一种艺术的完美和人格的完美,统一起来即是风 格的完美,这也正是他的小说艺术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 张方.论莫泊桑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
[2] 吕曼.十九世纪法国文学中的妓女形象研究[D].河南大学 2013
[3] 吕曼.十九世纪法国文学中的妓女形象研究[D].河南大学 2013
[4] 林思岑.简析莫泊桑短篇小说中的语言特色[J].好家长.2015(21)
关于巴金的作品风格 篇4
就题材而论,巴金的长篇小说以描写家庭生活为主,并且带有强烈的自传性。他的短篇小说则题材多样,涉及范围相当之广。在巴金的作品中,家即社会,家庭是构成社会机体的细胞,家庭生活是社会生活的缩影。巴金的创作实践表明,他最喜欢通过描写家庭生活情景来反映社会生活的状况及其发展变化。其中尤以他的《激流三部曲》和《寒夜》为著。《激流》通过描写高公馆的由盛转衰及其分崩离析,反映了封建大家庭逐渐没落的过程,表现了封建专制制度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讴歌了青年们的觉醒和反抗。同时高公馆的生活也是以作者自己早期的家庭生活为原型而书写,带有强烈的自传性质。《寒夜》通过描写汪家的解体过程揭露了当时大后方社会的黑暗。作者着重表现的是小家庭内部的矛盾冲突,比如婆媳争吵,夫妻失和等,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真实 、细致的描绘表明,汪家悲剧的根源在于国民党政府的黑暗、腐败。这部作品又一次体现了巴金创作的特色,把家庭当作社会的缩影来描写 以家庭生活画面来折射出时代的风云变幻。除此之外巴金在《某夫妇》、《猪与鸡》、《团圆》等短篇小说中也有对这一题材的优秀运用。
巴金的短篇小说题材丰富多样,但总体也可归结为六类,其一,书写外国人生活的作品,这类作品集中在《复仇集》、《电椅集》中,《光明集》里也有一部分作品。这类作品描写了许多外国人的故事,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外国人形象。其二,反映农民 工人 知识分子 小公务员 革命者等各阶层人民的苦难生活以及他们的反抗斗争。其三,是收在《长生塔》中的四篇童话,即《长生塔》、《塔的秘密》、《隐身珠》、《能言树》作者借助童话这种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对社会现实的看法。其四,是收在《沉默集(二)》 中的三篇历史题材的小说,即《马拉的死》、《丹东的悲哀》、《罗伯斯底尔的秘密》。这三篇作品反映了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社会生活,总结了那段历史的教训。其五,描写 40 年代小人物的日常生活,表现了他们的不幸遭遇,收在《发的故事》、《小人小事》等集子中,其中的某些作品体现了巴金创作风格的转变。其六,反映志愿军生活,即表现战争题材的作品,收集在《英雄的故事》、《明珠和玉姬》、《李大海》等小说集中。这些作品是巴金小说创作的最后一批成果,是老作家对新中国文学事业的重要贡献。
另外,巴金的中长篇小说的题材也具有多样性,《灭亡》、《新生》、《爱情三部曲》、《海的梦》等作品是反映青年革命者生活的,《激流》三部曲、《憩园》等则是表现封建大家庭生活的作品。《砂丁》、《萌芽》是反映矿工生活和斗争的中篇小说,《第四病室》、《寒夜》反映了国统区小市民、小公务员的悲惨生活,《火三部曲》是描写各阶层人民抗日活动的长篇小说。总之,巴金小说的题材是具有多样性的,是丰富多彩的,他的小说反映了中国现代杜会各个阶层的生活状况,表现了现代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语言风格
巴金的语言风格特征明显,总体来说他的语言是热烈、明快、朴素的,然而就情感对语言的影响,又可分为前后两期来看待。前期以青春激情的抒情语言风格著称,感染性极强,故而巴金前期以《家》为代表的小说受到青年人的热烈追捧;而以小说《憩园》为节点的后期作品语言则开始由热转冷,笔调变得深沉、悲哀和忧郁,到了《寒夜》则将这种悲剧式的语言艺术提炼到了巅峰状态。巴金前期作品语言的气势和节奏激越奔肆,一泻千里,无法以迁回婉转,含蓄凝炼对其加以规范;热烈酣畅,平白真率才是其方圆。这种显示着“语句和生命是进合为一的”语言,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它“象一团火似的燃烧着,也使别人燃烧”。然而巴金也绝非只是一味任情纵笔、狂放无羁以至流于粗糙简滥。在具体驾驭这种平白率真、热烈酣畅的文字时,巴金注重随情绪的起伏变化和延伸发展来安排句法的构造、修辞方式的搭配和音节的长短相间,让语言在热烈明快中自然跌宕成抑扬顿挫的节奏和旋律,产生一种流畅回环的音乐美感。如作品《春天里的秋天》中:“我抬起发热的脸,去看蔚蓝的天,去迎自由的风。我的眼里却装满一对大眼睛和两道长眉。那对大眼睛里充满着爱情,春天的爱情,南方的爱情。”这一句并没有使用整齐的韵脚,也不讲究声调的平仄搭配,咏玩味间却给人一种抑扬有致,明快优美的音乐享受。这种富于音乐美的语言,是巴金语言抒情风格的重要特征。
从《憩园》开始,巴金则逐渐把感情“隐藏”起来,放在文字之外,情节以内,不再像前期的《激流》一般直接吐露内心的情感,而是转而开始大量运用冷性色彩词隐晦、冷静的表露自己的情感,做到动人而不致“引人注目”,以《寒夜》为例,整部小说所用的色彩词汇除了灰黑,就是昏黄、惨白,从心理上给我们以沉重的压抑感,加重了对作品的悲剧感受。而晦暗的语言色调作品语言的旋律迟缓,音调低沉,从而与作品的题材和抒情内容达到高度的统一,使得作品的悲剧感顿生,调子也更加悲哀、忧郁。
文学思想
巴金文学思想的核心为:真与善。这两点之间,“真”是巴金文学思想的生命,是核心,“善”是巴金文学思想的基点,是价值。巴金文学思想中的善是人的绝对自由追求的价值观,这主要得益于他早期所接触的无政府主义思想。无政府主义思想提倡个体之间的自助关系,关注个体的自由和平等。而巴金处女作的《灭亡》则把他反专制的憎和对人类的爱的这两面作了非常青春激情的表述,而后的《家》则更为直接的体现了他对限制个人自由的封建的主义的无情的控诉。后期,《火》三部曲、《第四病室》、《憩园》、《寒夜》,都体现了对40年代中国社会黑暗的揭露与批判。《火》对抗战的直接描写,《第四病室》对社会底层黑暗的揭露,《憩园》对不平等社会的反思,《寒夜》对社会黑暗的控诉。到了晚期的巴金对于“善”的思考则更加带有更明确的社会内涵,这个内涵,主要是通过对“”的反思来体现,即反对文化专制、反对长官意志、反对粉饰现实、忏悔自己精神上的软弱,认为整个民族都应该忏悔和反思。于是他也响亮地提出,要建立“”博物馆。
浅析印象派作品及其风格 篇5
印象派是19世纪下半叶在法国兴起的一个以反官方艺术沙龙垄断地位为基本出发点的艺术流派。印象派的命名源自于莫奈于1874年的画作《印象·日出》,遭到学院派的攻击,并被评论家路易斯·勒罗伊挖苦是“印象派”。1874 年,以莫奈、毕沙罗、雷诺阿为代表的一群艺术家,在一个摄影师的工作室里举办了一个画展。画展名为“独立的画家、雕塑家和版画家艺 术展”。在标题中出现的“独立”二字,就是不愿与官方艺术沙龙合作。不料,第2天,一家小报的记者写文章攻击他们说:“这些年轻人在胡闹,画得简直就是印象派”!就是指莫奈的日出.印象这幅画没想到,印象派画家们倒是十分乐于接受这个说法。他们索性以印象派自居,通过强化意识来统一风格,并决定今后每两年举办一次印象派的画展,这个活动一直持续到 1886年。印象派在法国取得了最为辉煌的艺术成就。
经过查阅书籍,整理一下:印象派从发展时期可分为三个时期13个代表人物。以下是从各个代表人物作品来进行解析。
一、印象主义的出现
“印象主义出现的前提在于他们不同程度地接受了诗人戈蒂埃(1811—1872)提倡的'为艺术而生'的思想,也受到作家左拉提倡自然主义创作方法的影响。印象派艺术家虽然从未赢得整个官方艺术界的肯定,甚至遭到侮辱性的公开责难,但他们得到了有修养的知识界的承认。”
①《外国美术史》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司徒常,樊林。p216第四段。
1、莫奈(1840—1926)他的主要兴趣在于准确而客观地 描绘个人面对世界时的瞬间视觉感受,他对色彩、氛围、笔触的关 注,超过对社会历史、宗教、伦理的热 衷,使绘画摆脱了讲述故事的传统 方式,摆脱了那种精心刻画每个细微末节、倾力交待清楚自然万物形状的绘画 程式的约束。
《卢昂大教堂》莫奈曾在卢昂大教堂对面租了一 间 房子,对教堂画了2年,画了数十张,现在可都是价值连城的了。他说:一般人都以为卢昂大教堂是灰色的,可是其实早晨它是玫瑰色的,中午 它是亮白色的,到了傍晚它却是桔红色的。这就是说,印象派画家不像过去的 画家们只用固有色作画,而是考虑到物体在一定的光线和环境中,还有光源 色和环境色的影响。所以印象派的画就彻底改变了以前画家画面上那种黯淡的酱油色调,画面上辉煌起来了!
《睡莲》他认为人眼看到的一切,都是光线的效果而已。为了强调这一点,他在画布上画了一道道、一条条、一点一点的颜色,并不混合调匀在一起,必须由看画的人,站得远远的,透过看画人的眼睛才把色彩混合成形象。如果有机会看到印象派的画,要记得站远一点,才看得懂画的是什么。否则站太近,只看到一块块颜色。
2、皮埃尔·奥古斯特· 雷诺阿(1841—1919)《包厢》。他的绘画是一种快乐、一种愉悦,是对人的世界和对事物的世界的一种幸福的不附加条 的参与。色彩、光线、生活,就是这三样东西激励着艺术家投身于绘画,倾注以全部的激情。他所表现的都是日常生活,以他最习惯的方法表现他最常见的面貌:一对男女,或一个看书的妇女,蒙马特高地顶端小酒馆露天舞场都有他的乐趣。
3、德加(1834-1917)擅画瞬间印象。《舞蹈课》是一幅情景绘画,描写舞者在栏杆前辛苦地训练姿态,中央站立着严厉的老师,而周围蹲着、坐着或站着的舞者,身体松弛,体态优美,富有韵味的生活场景生动地再现。他非常聪明敏锐,主张靠记忆作画,常用彩色粉笔把那些芭蕾舞演员、浴女画得极为生动。他也画下层社会的生活,如《苦艾酒》、《洗衣妇》等。色调温暖、轻快、鲜明,作品保持观察的第一印象。
4、毕沙罗(Pissarro,1830-1903),法国画家。《打果子》发现和表现户外自然光下的色彩,善于捕捉大自然的瞬间变化。为了捕捉瞬间的“印象”,在构图上较为随意,力求突出画面的偶然性,增加画面的生动和生活气氛,凸显对内心主观意象的表达。在印象派诸位大师中,“在印象派8次画展中,只有毕沙罗是唯一个自始至终都在参与其中。”②《外国美术史》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司徒常,樊林。p224第一段第一句话。最坚定的印象派艺术大师!
5、西斯莱(1839—1899)作品《莫瑞桥》,风景画。你千万别去管它像什么,是什么,因为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所表现出来的光辉灿烂的感觉,那种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光线下的感受。过去的画家们画天空。基本上只有一种色彩[譬如蓝色]的深浅,而印象派画家的画里色彩就丰富的多了,它有各种丰富的颜色交织在一起,就像是各种乐器组合在一 起的交响乐。这是另一种美.你想,照相机发明了,画家们就不能再那样去计较像与不像了呀。印象派画家们的色彩特别好看,由于绘画颜料的混合,次数越多颜料就越黯淡和浑浊。所以印象派画家们就不将颜料进行混合,而将颜 料“并置”。让不同的色点,色线并置在一起,观众的眼睛会自动的将它们混合在一起,所以,印象派的画就特别的明亮和鲜艳,光感也就特别的强。
6、莫里索女画家(1841—1895),《年轻女子扑粉》描绘了家庭生活中的一个场景,“画面强调瞬间的感觉经验”。③《外国美术史》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司徒常,樊林。p225第二段最后一句话。
7、卡萨特女画家(1844—1926),作品《正在编织的妇女》、《海滩上的孩子》画妇女和儿童题材的画,这就是她的乐趣。作品中的人物“具有个人的情绪、情感因素流露”。④《外国美术史》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司徒常,樊林。p225第三段第二句话。
二、新印象派
8、修拉
9、保罗·西涅克,新印象主义(点彩派)画家。他们崇拜理论,把理论看得高于感觉。修拉和西涅克依照谢弗勒尔的色彩学说,尝试用原色色点配置,使画面产生视觉混合的色彩效果,因他
们用这种科学的、严格化的色彩和 笔触,代替了印象主义画家的那种 富有感情的色彩和生动潇洒的笔触,所以人们又称它为“科学的印象主义”,以区别于莫奈为代表的“浪漫的印象主义”。如果说印象主义所表现的是主观化了的客观事物,那么新印象主义就是表现纯客观的对象,它制约了画家的情感传达,它必然导致极端的变革——后印象主义的诞生。
三、后印象派
10、梵高生于1853年3月30日,后期患有精神病,一生只有37年的生命,于1890年在法国巴黎自杀而死,而就在那一年他才开始受人注意,卖出他一生中第一及唯一的一幅画。然而,100多年后的今天,他的作品竟然卖出了5000多万美金的天价!而且有多幅作品卖到了这个价钱。
《向日葵》梵高的作品着意于真实情感的再 现,但一直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直到死后他的作品才以其震憾人心和富于想象力赢得评论界的赞扬。他的作品表现出追求光明、热情、热爱生命的主题。《向日葵》写意重于写形,表达了主观的热情。
《夜间露天咖啡座》由于冷暖对比处理得非常好,所以看起来灯光的感觉,星空的感觉都非常好,而画家的笔墨用的并不多。
《星空》这是一种扭动的旋律,彩色的和声,色阶的对位,旋转的复调,这样你是不是也觉得很美呢?如果是,那么,你已经看懂了梵高的画。
11、保尔·高更(1848—1903)《塔西提岛上的森林里》,高更的绘画是“理想的、象征的、综合的、主观的和装饰性的”的风格。色彩是如此鲜明、纯粹,如同发着刺目的光彩,这种色彩技法,对后来的野兽主义画家产生了强烈的影响,高更以装饰性的色彩,描绘了热带植物与热带风光,造成一个既靠色彩,也靠结构的物质空间。色彩的装饰性与近于平面的处理,显得有几分神秘化。这种简化了的手法,强化了气氛,表现了异域情调,是人物的形象稚拙、单纯,平涂色彩,缺乏立体感,没有明暗,却有着浓郁的装饰味道。
12、赛尚《两个牌的人》理性分析的画法,最后渐渐发展成他自己极端理性的几何形式风格。有“现代画之父”的美称,那是因为他把画面分成几何形状的一块块颜色,后来毕加索和布拉克发明他们的立体派,就是受到塞尚的影响然后“立体派”又是抽象艺术的来源,追根究底,塞尚就成了祖师爷。
13、劳特累克(1864—1901),《清晨》此画使用了橙,绿,紫三间色的对比作衬托,而以黑色和白色做主角,颜色十分漂亮.使用清晰线条和大块色彩对比布置画面。靠线条造型,略施明暗,强调画面总体气氛。
四、总结
莫泊桑作品风格 篇6
1.1多民族特征的创作风格
不同的地域在声乐风格上的表现也不同,在高原和平原地域中,民族声乐的创作风格总体上呈现出多层次和多元化的特征。既有大的地域上的总体风格,也有局部地域内不同的声乐创作风格。还有不同民族的民族特色与民族内不同的地域风格。高原和平原地区的民族声乐在创作上因为受到民族风俗习惯、审美情趣、语言特点和地域文化的影响,包括在农业、林业、渔业和畜牧业方面的影响,使得高原和平原地区的民族声乐创作风格既呈现出相互融合的一面,又表现出相互并存的特征。
1.2创作内容和创作形式的民族元素
民族声乐作品和其他声乐作品的区别在于,民族声乐的感染力和向心力更强,更能触动听众内心的感受,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族声乐作品中带有鲜明的民族元素。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作品有一大部分是根据民间传说创作的,还有一些是由传统的民歌改编的。另外一些是根据诗词谱曲所创作的。比如由陕北民歌《兰花花》改编的民族声乐作品《兰花花》,根据民间传说创作的《孟姜女》和《牛郎织女》等民族声乐艺术作品。
1.3创作的手法和创作技巧具有民族特色
莫泊桑作品风格 篇7
悲剧性艺术风格的作品,是音乐艺术文化整体形态中的一种特殊的艺术现象,是人类精神文化事象及人类心灵情感生活,在音乐艺术文化领域中的具体反映。从文化历史的深层背景看,它应归属悲剧文化这一庞大的艺术范畴,是人类精神文化在历史的沿袭与传承的深厚积淀中,所衍生出的一种必然形式。
如果以一元探求悲剧文化现象的客观存在,那么,我们所获得的却是这一文化现象存在的多元形态的表现。它表现为:宗教领域中的献祭牺牲;艺术领域里的歌诵乐舞;文学领域中的诗文和剧本等。在这种多元形态并存的文化艺术范畴中,显而易见,唯有文学与戏剧可以得天独厚地凭借语言文字这一媒质材料,完成悲剧文化艺术作品的创作活动。通过对人物艺术形象及其事件整体细节的描述,表现人类与自然搏斗、与生命周旋、与邪恶较量中情感震撼的生动具象,从而形成精神外化形态的艺术文本。
然而,由于音乐艺术自身规律与特性使然,它不可与文学、戏剧的表现形态趋同。因此,其艺术创作活动深处于这一共同文化归属的范畴中,凭借声音作为媒质的物质材料,通过作曲家在主观性融入可听的材料客观性之中,完成着多种音乐艺术表现元素的理性而富有逻辑的音响形态的组织结构。使艺术元素在披上悲剧性情感色彩外衣的同时,栖息于音乐艺术文本思想内容情感所规定的生存环境中。由此而形成了表现这一艺术体式所具有的高度哲学涵盖力的声音艺术文本。由此可见,音乐作为听觉的艺术,通过音响在时间中层开和在空间中传播这一特殊方式的指认,不难表现出个人与民族生存状态中的内心异质的突变,以及生命过程中的不幸、苦难、毁灭的悲剧性情感体验。文以载道,声亦以载道。尽管各门艺术的自身特点和表现方式手段存在着差异,但是,在悲剧文化所属的艺术范畴中,艺术家们严肃的艺术生产活动却殊途同归。在各自的艺术文本中负载着悲剧文化特征所具有的启示性力量,同时构建着以灵魂震撼和精神洗涤为总体氛围的人类精神文化的艺术传递的总体工程。
如果说悲剧性的艺术作品,是人类艺术创造活动中最具魅力的部类之一,那么,不死的音乐之神则在这片广袤而深厚的土坏中撇下了不灭的火种。席勒认为:“表现痛苦,从来就不是艺术的目的,但是作为达到艺术目的的手段,这种表现是极其重要的。”、对悲剧性艺术风格作品的演绎,极为重要的是首先将其置身于深刻的历史文化的背景中。将作品还原于生成的特定历史环境,复苏其真实的艺术面貌及原生的生命活力。在艺术分析的原理指导下, 以音乐的基本理论为依据,进行从一般到个别的分析研究。通过对艺术作品的表层指认,敏锐地认识艺术作品内容本质的深层界定,从而确定作品内在本质的艺术元点问题。在特定文化的大背景笼罩下,将艺术作品原范畴所限定的时空与艺术规律超越时空的限定,达到高度而辩证的统一,从而在悲剧性艺术风格作品的旨趣和具体审美诉求的指向中,完成艺术作品整体内容的深刻诠释及其演绎。
从悲剧性艺术风格作品的生成不可脱离与人类生存处境有密切关系这一特定背景指认来看,任何一部悲剧性艺术风格的作品,无一不是伴随着作曲家的人生苦旅:台炼而成的。它表现着个人与民族生存状态从内涵到形态上的一种自觉和清醒。在文明之源的根本动力的驱使下,通过对生命、社会及宇宙的不断探索,将生存的美好理想和严峻的生活现实造成的必然反差,运用凸显艺术张力的戏剧性体裁与结构,挖掘调动并利用音乐表现元素的内在潜质,通过音响的传播而折射出人生境遇中所面临的灾难、困苦及和死亡相关的情感体验,从而使这一体式的音乐艺术作品,雅正而崇高地层现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中。
肌入其理,洞悉其因。任何一部作品的创作,都要经历着由作品特定思想内容所需要的各种音乐表现元素形态的组织结构。这是一种高层次、高强度、高密度的逻辑思维的活动过程。作品的主体生成在这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下,实现着作曲家的艺术理想,从而完成着艺术作品所属文化规定的具体要求,将艺术作品生成的理想可能性,推向其所属文化历史环境的现实性之中。音乐可以揭示一个世界,而音乐艺术作品的思想内容意义却又赋予音乐以形式。形式是音乐整体表现所构筑的外部形态结构的壁垒。它凝聚着构成音乐的各种元素从外部的组织到内部结构细节关系的总和。当作曲家的技能技巧作用于这些元素的建构时,作品的音响组织结构所表现出的艺术风格特征,则由表及里地得到了实现。这种艺术风格特征的形成保证了作品音响运动体系的整体功能,在围绕着作品思想情感内容的核心发展变化中的意义的实现。
悲剧性艺术风格的音乐特征,显著表现为音响运动形式,在作品的体裁结构布局的陈设中,负载着节奏、旋律、力度、音色艺术元素表现的自身生命力。同时又赋予复调、和声、调式调性艺术表现元素以情感色彩。在特定的悲剧性音乐意绪构成的文化语境中,集诸多艺术表现元素于一体,使之成为与艺术文本不离不弃的音响运动的核心系统。在秉承着音乐艺术的美学旨趣中,形成了这一艺术体式所具有的风格特征。苏珊·桑塔格说:“风格是一件艺术品的决定性原则,是艺术家意志的签名。因为人类意志的形成往往难以计数,艺术作品的风格也便有了无数的可能。”。悲剧性艺术风格的音乐作品,如果是从苦闷的心坎中进发出的呼号,那么表现其音乐的诸艺术元素形态,则是它生成的良田沃土。旋律、调式调性作为音乐主体构筑的框架支点,以最大限度承重的可能性,决定着作品思想内容诣旨的形成。它把握着音乐作品整体结构的音响运动体系的内在逻辑发展的情感脉络。
纵观浩浩卷帙的钢琴艺术文献,作曲家通常以小调式作为表现悲剧性艺术风格作品的艺术手段而进行创作,这是因为作为小调式的主音与各音级音高关系所表现出的机制中,潜含着阴柔而灰暗的情感色彩的属性。它与表现悲剧性艺术作品的内容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关系,因而它成为作曲家表现作品的一种特殊方式,广泛应用于悲剧性艺术风格的作品创作中,从而使悲剧性艺术风格特征的作品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可以这样说,它比起大调式来就更有表现悲剧性艺术风格的情感真实的优越性。由此它孕育并滋生着这一艺术风格的作品在向往理想实现的;中突中,唤起人性中深层情感世界的心绪震荡和觉醒。与此同时,也使作曲家寄寓于作品中的美好向往,在这一艺术风格所形成的声音文本的现实中得到了实现与满足。
《C小调幻想曲》作品K475,是莫扎特钢琴作品中极稀少有的深刻悲剧性因素的作品。整体音乐围绕着C小调的调式调性的中心,展开和声功能体系的整体运动。在伴随着大调式的某些段落的交叉进行中,形成了幻想曲这一体裁所具有的结构形式自由、规模较大、音乐具有即兴色彩的特征。全曲由五个部分组成,它们彼此相依不可分割。显著表现为每部分对接交点,没有完整的终止式,而是运用扩充开放式的手段及不协和弦,通过瞬间的休止、延长直面对接进入下一个段落。
第一部分是由A和B两个段落组成,曲式结构自由,其布局态势具有即兴性特点。A段的主题构思和陈述为整个幻想曲的思想内容情感确定了基调。音乐在柔板(Adagio)速度的规定下,进入了宁静而深沉悲剧性意蕴的主体开端。建立在C小调上的主题由两个对比性材料构成。第一个材料从调式和声的主功能根音位置开始,双手平行弹奏在钢琴的中低声区,奏响了充满着压抑和沉闷的主题。旋律的态势构成极为独特,由C—bE—#F—G—bA—C—B构成的主题中,蕴含着古典传统的和声功能T—S—D的进行。在这短暂的主题陈述中,传统和声功能的风格获得了真正的意义。米·杜夫海纳说:“旋律显示音乐并标志音乐的特征”。③“此外,丹第还提出旋律模式与产生作品的音乐思想具有同一性”。④E依据这一美学观点来看,第一个材料陈述的旋律结构:bE—#F上行增二度进行与bA—C下行小六度大跳,前者在寓悲于“不谐”中积郁着内心的凄苦和挤压,传递着音乐意绪的悲剧性色彩。后者以一个极富力度感的下行大跳,在瞬间音响运动的时空中,消解了前者由增二度旋律进行所带来的内心焦虑的紧张感。由此,主题材料的陈述获得了与作品内容思想情感趋同的语态。主题的第二个材料与第一个材料形成对比性陈述。双手都以小二度反向运动的旋律进行,在得到这一相反方向运动所具有的力度美的同时,音乐内在情感的痛苦更加绵延。休止符的参与为音乐的悲剧性意绪增添了一股向上延展的助力。在令人出乎其外的戏剧性的短暂停顿中,音乐所传达出凄婉的哽咽,在此维度中得到了极致的表现。主题陈述的第一个材料,成为整体音乐发展的胚贻。它贯穿子A的整体音乐运动的结构中。通过贯穿始末的游移不定的转调模进变化,负载着悲剧性意绪的音乐使命频繁地飞翔于两手间。在氤氲着悲剧性意义的芬芳同时,暗示并引导着我们寻绎其内在而复杂的动因。然而,当我们透过音响运动流程的外部形态,却发现了隐藏于结构中的一条延绵而深沉的半音化低音旋律进行。它表现为1—22小节每个强拍上第一个音符的相互连接:C—B—bEB—A——bEA(5—7小节)—还原A—bEB—还原B—#A—bA—G—bG—#F(16—17小节)—G(18—21小节)—#F,这一低音连续进行的运动态势,令人产生了始料不及的意外感。它不仅仅为整体音乐运动提供了和声结构的基础,同时也迫使调式调性随之飘泊游离,更使音乐思想内容情感的悲剧性意绪得到了融合。渡边护说:“音乐是情感的逻辑表现”。④E由此可见,半音化的低音旋律的进行,在此扩大着古典和声功能的体系运动的范围,使这一特征意义的外延赋予了音乐戏剧性展开的最大可能性。
如果说A的音乐在其墨彩沉郁的音调中,传达着凄婉而悲凉的情感意绪,那么B则是在与A形成的内在互动的承接中,涵融着一种对生命的美好期待与渴望。通过其外显方式的结构布局,表现了与A的艺术元素相对立中的彼此依存。D大调调性的布局陈设,决定了和声功能运动的走势范围。这是一个和平而温暖的调性。构成8的两个主题材料在这调性环境中得以陈述。安详平和而又十分典型声乐化的第一个主题材料,在阿尔巴蒂的和声织体音型的伴奏衬托下,形成了一个极具个性意味的文本层面。附点与三连音的节奏使音乐显得秀丽柔美,不经意地表现了对自由的渴望与向往。通过音区的转换唱出了这一理想的飞翔。第二个主题材料与第一个主题材料的对比表现为新动机的出现,音乐表现显得有些踌躇和疑问。但这仅仅是一个极具寓意于短暂中的彷徨,取而代之的则是第一个主题材料的对接再现。之后,在连续三个不协和弦构成的短小的疑问语态中,预示了更为严峻的戏剧性内容的到来。
从幻想曲的整体结构布局的陈设看,如果第一段是启,那么第二段则是承。两者在前后形成的鲜明对比中,通过音乐是感情逻辑的表达这一特定性的美学指认,使其获得了悲剧性艺术风格作品的文化归属。音乐是在快板(Allegro)速度中突进的,由A和B两个部分组成。沉重而冷酷的八度低音,在a小调属和弦根音位置以小二度上行级进,奏响了阴沉而专横的第一个主题。在右手以快速16分音符节奏构建的震音般的和声伴奏织体的衬托下,显得更加威严阴森与刻不容缓。第二个主题材料短小精炼,由减三度构成的一个富于祈求和哀怜语感的乐节。两个极富对比的材料在不同力度、不同音区、不同织体、不同奏法的表现形态中,统一在一个7+2非方整性的乐句结构中,由此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音乐艺术形象。这一形象通过完整的原生形态以下行二度模进,在g小调的第二乐句中获得了完美的承接。然后,经过一个不完满的终止以F大调的属和弦作为过渡而进入了B。这是一个规模较大而且更为复杂的结构形式的构思,主题陈述具有小提琴技巧演奏的华丽性特征。左手以快速阿尔巴蒂的和声伴奏,使带有装饰性的主题旋律向上延展。它通过在同主音的{小调上呈现对比变化的陈述,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充满遐想的审美意境中。然而,它执著地秉承了幻想曲第一部分的艺术表现手法,使低音以半音化下行级进的方式,完成着和声运动系统的转化,从而使音乐变得更为飘零与恐慌。戏剧性和悲剧性兼容的情感意绪,在此形成了一股激流而;中击着人们的心灵。这是从作曲家胸肌中直接喷射而出的。扑面而来的力量在右手三连音节奏的映衬下,使左手的低音声部更显得悲剧性。当左手低音行至#F时又通过休止而进入了F,这个命定的停留为唱大调的第三部分做好了准备。F此时成为唱大调“D7”的根音,音乐以此为基础形成了一个扩充性的华彩乐句,从而直接进入下一个段落中。
第三部分bB大调小行板(AndantiNO),由带有扩充过渡性的两个段落组成。A的主题来源子幻想曲第一部分第224、节右手的动机因素,在单纯简朴的陈述中,音乐意绪显得犹豫不决并充满着疑问。它通过附点节奏、休止符、力度对比及其音区对比的重复陈述,表现出了一种内心渴望的同时,又彰显着多种艺术元素表现出的对比性,使音乐的情感意绪显得更为沉闷而压抑。尤其通过音区对比陈述而产生的音色变化,传达出了这一渴望与期待的`灰暗渺茫。B和A形成的对比在于音乐意境的改善。由三度叠置而成的主题旋律具有二重歌唱性。在建立于属功能和声基础上的并以16分音符构成的织体持续伴奏下,主题材料通过三度叠置级进上行和随之下行的双音小三度半音级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然而,更为体现审美意趣则是随后的表现,以相同的和声背景却以其不同的六度双音叠置,形成了双双对障的倒影态势的陈述。这一结构特征贯穿于B的整体发展中,在平静的气氛中高扬着对生命的讴歌和希望,从而使音乐的意绪向着审美诉求的指向更高一层的深度延展。同时,两个主题材料在高度概括与融合中,表现了古典结构的对衬美。阻碍终止的出现引发了一个长达7小节的扩充过渡性质的乐句。它以A的主题乐汇原型作频繁的模进和音区转换的运动变化,在此,音乐的意绪在漂无所定的徘徊中寻找着最终的归宿。从而通过我们的弹奏使音响在空间维度的传播中,蒸郁出了浓厚的悲剧性气氛。
第四部分是充满疾风骤雨般的戏剧性段落。在更急速(PiùPresto)的突进中,音乐通过强列震动的32分音符组构的节奏运动态势,以不可阻挡之势直面闯入。左手以八度弹奏作为音乐运动的和声基础,从g小调进入后便以每两小节作为乐句结构的长度,进行低音下行二度的连续模进。调式调性在快速的运动中频繁游移,呈现着主功能向下属功能的倾向运动。当第7小节左手突然出现了骚动不安的三连音节奏因素后,更使这一和声运动的趋势加剧了音乐情感意绪发展的内在紧张与惶恐。第10小节的左手节奏织体运动态势的突然改变,昭示出音乐的审美指向将进入更加忧愤的悲剧性情感深处之中。第12小节左手低音bA的出现,为第二个对比性段落提供了条件。左手通过从32分音符过渡到16分音符的节奏变化,和声进入了f小调的导七和弦,由此而形成了bA大调与f小调的平行关系调的理论归属。导七和弦在以分解形式的发展表现中,又衍生出了具有强烈对比性的柱式和弦形态的命运新动机材料因素。由这两种不同形态所组成的乐句,其走向从f小调—g小调—c小调的调式调性运动变化的回归。当艺术表现诸元素通过作家的精心构建而完成了幻想曲总体艺术内容表现内在逻辑发展变化的归属后,从而使音乐随即进入了全曲的再现段落。此时,在悲剧文化大背景的笼罩下,《c小调幻想曲》整体音乐艺术作品所要表达的深刻悲剧性的情感内容,最终得到了凄迷而神清气畅的完美表现。
列宁说:“形式很重要,本质是具有形式的,但无论如何形式是依存于本质的”。悲剧性艺术风格的音乐作品之所以沁人心脾,是因为悲剧文化精神的不朽的实质所决定的。它作为表达人性情感世界的一个永恒形式,体现着非一元化表现元素自足的结构形态系统。因此,它在多元化的音乐表现手段的有机互补中,将蕴含于其中的悲剧文化的最高价值,通过声音艺术的表达与传播在现实世界中予以实现,并使其成为人类群体所共同拥有和共享的审美体验及精神文化的宝贵财富。黑格尔说:“艺术表现普遍需要,也是理性的需要”。⑥他还说:“艺术的真正职责在于帮助人们认识到心灵的最高诣趣”。⑦在这一美学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在对作品质的研究中,进行详审慎择的诠释,从而将表现作品的演绎构思推向每一个细部,并以此获得作品表现力的质的升华。
注释:
①《秀美与庄严》席勒著张玉能译 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156页
②《中华读书报》2005年1月5日第四版
③《审美经验现象学》法国米·杜夫海纳著 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303页
④同上第304页
⑤《音乐是的构成》渡边护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年版第245页
⑥《美学》黑格尔著第一卷第40页 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⑦同上 第17页
★ 李斯特钢琴作品灰色的云演奏分析论文
★ 对中国城市居住小区模式的思考
★ 对中国环境管理体制的思考及建议
★ 中国梦作品(大学生)
★ 对中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再思考
★ 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考
★ 对加强农村公路档案管理的思考
★ 对学生逆反心理的思考
★ 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