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法复习提纲

2024-09-28

教学法复习提纲(精选7篇)

教学法复习提纲 篇1

小学英语教学法复习提纲

第一章

1.小学生学习外语的特点:(1)模仿力强、记忆力好、勇于开口;(2)活泼好动,想像力丰富,富于创造力,喜欢新事物,乐于参加活动 ;(3)喜欢动身、动手、动脑做事情 ;(4)喜欢容易达到的学习目标 ;(5)精力集中时间比较短;(6)注意力较易分散,自我管理能力不强(7)理解复杂的语言指令还有一定的困难 ;(8)学习的目的性不如成人那样强,快乐时才会学习;(9).语言规则分析能力较差

2.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通过听、说、看、玩、唱等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获得一些英语的感性知识,打下较好的语音基础,学习一定量的词汇,接触一定量的日常交际用语,从而具有以听说能力为主的初步交际能力,同时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个性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第二章

1.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是什么?(P6)

改变课程过分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和总体目标是什么?(P7)

任务:(1)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2)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3)培养学生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4)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体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3.综合语言能力的形成建立在什么基础上?(P8)

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 4.《课标》的分级方式和设计依据(P8)

采用国际通用的分级方式,将英语课程目标按照能力水平设为九个等级。

设计依据: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和不同年龄的学生心理、生理发展的需求和特点,也考虑到我国民族众多、地域辽阔,经济、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旨在体现我国英语课程标准的整体性、开放性、灵活性。

5.《课标》提倡的什么样的教学途径,此途径的出发点,目的和基础是什么?体现和强化了哪方面的内容?(P25)

倡导“任务型”教学途径,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以交际为目的,以任务为基础,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语言的交际本质,强化语言交际运用的过程。

6.小学英语教师在设计“任务型”的教学活动时要注意什么?(P25)

(1)小学英语多以游戏活动为主,孩子的英语知识多是在游戏活动中获得。(2)儿童往往是依照自身的生活经验来理解课本知识,创造知识的。(3)活动的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

(4)应创设能引发学生探索、思维的活动情景,让学生通过参与、体验学习过程,达到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教学目的。第三章

1.各种外语教学法的概念,英文名称,语言与语言学习的观点(理论观点),主要的教学活动、教学过程、教学目的、教学特点与评价。(课件+课本内容)

一、翻译法(Translation Method):语法翻译法来自欧洲中世纪和早期文艺复兴的拉丁语教学,是用母语来教授外语和以翻译和语法学习为主要的教学活动的一种方法。

观点:语法-翻译法把目标语看成一个规则系统,这一规则能在文本和句子中了解到,并与母语规则和意义有联系。

语言学习被视为智力活动,这种智力活动涉及规则学习、规则记忆和以大量翻译方式与母语意义相联系的操作。

教学活动:对整篇课文大意的译述,把课文逐句从外语译成母语的活动,对课文中语法规则做演绎式的讲解,以及直接阅读课文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等活动。语法-翻译法的课堂活动设计:

(1)教师会用母语把文章的作者和写作背景作一个简单介绍,接着教师会对文章大意进行译述,以使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有一个初步的理解。

(2)对课文逐句翻译。在翻译前:带读单词表里的单词使学生知道单词的发音和意义。翻译时:先朗读句子,然后用母语解释词的意义、短语的意义和句子的意义。碰到语法方面(词法、句法及惯用法)的问题,教师会叫详细地解释语法现象、规则和用法,并举例加以说明。

(3)在讲解清楚语法和翻译了课文的基础上,教师还会让学生直接阅读课文并做一些阅读理解的练习以加深对课文整体的理解。阅读理解的练习多半是以多项选择的形式出现。

(4)完成教学,根据情况让学生做一些笔头的翻译练习。

教学目的:(1)学习外语的目的是通过学习外语来培养其阅读文学作品的能力。

(2)学生必须掌握外语的词汇和语法规则以便能运用其进行翻译。

(3)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通过背诵语法规则、背诵词汇、应用语法规则做翻译练习等,学生们可以得到很多逻辑、思维的练习,从而使智慧得以提升。

教学特点与评价: 优点:(1)语法翻译法有利于学习者充分认识两种语言间的基本特征,形成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适度的翻译有利于外语教学。

(2)重视通过大量阅读、背诵原著培养阅读能力。

(3)注意利用语法、启发思维,训练思维,学生学习掌握语法规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解外语和运用外语的能力

(4)语法翻译法对教师的外语能力要求不高,易于操作,对班级人数无特殊要求,有利于大班上课。

缺点:(1)过分偏重阅读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听说能力的培养。

(2)重理论,轻实践。过分强调语言知识的作用,忽视语言技能的培养。

(3)语法与课文脱节。死记硬背语法规则条条框框,脱离现实生活实际的例句和课文。(4)教学方式、方法单调,教学模式为注入式。

二、直接法(Direct Method):是通过运用外语本身进行教学的方法。语言和语言学习的观点:

(1)口语而非笔头语是第一性的,所以学生应学习日常使用的目标语。

(2)外语学习和母语学习相似,语言学习过程可用联想心理学解释。因此,声音、简单句子会与教室、家庭、街道等不同环境的实物、人物相联系进行教学。

教学目的:培养学生使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入门阶段,重点放在口语能力的培养方面。学生用外语进行思维,摆脱母语的干扰,用外语表达自己的思想。主要的教学活动和特点:(1)全外语的教学。

(2)模仿、朗读和问答是主要的教学活动形式。

(3)教师要求学生在提问或对教师的问题作答时,均以完整的句子说出问句或答句。教学过程:(1)学生一个接着一个朗读课文的句子开始。

(2)教师让学生提问。

(3)教师按课文内容向学生提问并要求学生用完整的句子作答。

(4)老师提问结束后,再让学生发问。

(5)课文提问环节结束后,开始另一项练习:以课室为情景,练习使用介词,以使学生更明了介词的意义和用法。

(6)一个介词的笔头练习和一个听写练习结束。

教学评价:

优点:(1)强调外语的直接学习、理解、应用,有利于学生学到活语言,学到自然的语音、语调,培养学生直接用外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促进语感的形成。

(2)强调一口语为基础,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熟练技巧。

(3)强调把完整的句子作为教学的最小语言单位,使学生在外语学习中能更自然、更有效率地去理解新课文和习得一种新语言。

(4)重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各种感觉器官同时开动,是外语形式同客观表象直接联系,克服母语做“中介”的习惯。

缺点:(1)完全排斥母语,忽视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积极作用的一面。

(2)忽视教学对象年龄、认知水平及学习目的的差异,偏重感性认识,轻视语言理论知识在学习中的指导作用。

(3)片面夸大口语、听说等语言技能,忽视了对遣词造句规则等语法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听说能力意外的语言能力的培养。

三、听说法(The Audio lingual Method):(又称口语法Oral Approach 句型法Pattern Method)

听说法强调模仿,重视句型教学和口语能力的培养,采用以对话为体裁的教材,主要以训练学生听和说的语言实践能力为目的。语言与语言学习的观点:

(1)语言:听说法把语言看做一个系统,这个系统由在结构上相互联系用以表意的成分组成,这些成分是音素、词素、单词、结构和句型。听说法以结构主语作为其理论基础的。

(2)语言学习:听说法是以行为主义理论作为依据的,语言技能的获得必须通过刺激-反应-强化这一过程。由于语言学习被视为习惯的培养,教师会要求学生重复某些语言结构以加快习惯的养成。因此,句型操练在听说法中被视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使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2)语言是一套习惯,学习外语就要养成一套新的习惯。(3)超量地学习,通过大量的模仿、记忆和操练,熟练掌握各种语言结构,在运用各种语言结构进行交际是能达到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程度。(自动化程度)

教学活动和特点:(1)重视口语教学,教材中每课书均由对话开始。(2)教授对话是听说法课堂的主要活动。

课堂的教学活动: 教授对话,听说领先;跟读模仿,句句重复,掌握句型;巩固口头,读写跟上

特点与评价:(1)强调以句型为中心进行听说训练;(2)主要操练方式是模仿记忆;(3)排斥或限制母语,反对用母语讲解和翻译;(4)重视语音、句型教学,及时纠正错误,培养正确的语言习惯;(5)过分重视机械性操练,忽视语音规则的指导作用,造成教学过程枯燥乏味;(6)语言材料的编选、训练的方式都从语言的结构出发,缺乏语言真实性,不利于培养学生连贯表达和灵活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四、情景语言教学法(Situational Language Teaching)

该教学法利用图片、实物、简笔画、幻灯片、电脑、电视、电影、录像、录音等手段重现实际生活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耳闻其声,目睹其形,通过具体情景学习外语,培养对外语的逻辑思维、理解和形象感知能力。强调语言在情景中的应用。

语言和语言学习的观点:

(1)情景法的语言观是英国的结构主义。认为口语是语言的基础,结构是讲话能力的核心,应在情景中通过口头练习来学习语言结构。

(2)学习语言的三个过程,即接受语言输入,通过重复操练记住和实际练习使之变为个人技能。(行为主义的习惯形成理论是他们的语言学习观)

教学目的:(1)通过英语教学培养学生四种基本的语言技巧,即听说读写的能力。

(2)教师们认为这些技巧通过对语言结构的掌握获得的,而语言结构又是通过口语的训练来掌握的。

主要的教学活动和特点:

教学活动: 提出情景,学习语言。听说领先,反复操练。书面练习,巩固结构 教学特点与评价:

(1)语言教学从口语开始,材料在口头教过以后才教其书面形式。(先听后说,听说结合)(2)目的语作为课堂用语。(强调用英语教英语以培养英语语感)(3)新的语言点通过情景进行教学和操练。(强调语言情景的作用)(介绍新的语言点时,先介绍情景。)

(4)选择词汇应控制专用和普通的词汇的比例。

(5)语法项目应根据分层次的原则,先教简单语法后教复杂语法。(6)当学生达到一定的词汇和基础后再教阅读和写作。

(7)教学从日常生活背景需要出发,选择、安排语言材料,尤其是选择一些典型情景中的典型话语结构,为学生在自然交际活动中灵活运用所学语言知识提供了可能性。

(8)主张在连贯的对话中学习语言,以句为单位进行教学,注意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掌握语音、词汇、语法知识。(重视整体结构的对话教学)

(9)广泛利用实物、图片、声、光、电灯手段,把语言和形象相结合,使学生置身于现实的自然情景和言语交际的环境之中,借助形象思维,加速实现认识上的飞跃,使逻辑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相互作用,建立外语与客观事物的直接联系,培养学生用外语思维的能力。

(10)过分强调语言材料要用整体结构形式和反复重现来掌握,忽视适当地对语言分析、讲解的作用,忽视文字和母语对视觉、感觉的辅助作用。11 对教师及学校办学客观条件要求较高。情景教学法的教学程序,包括9个步骤:

(1)听力训练(listening practice): 教师让学生注意听句型或单词的朗读,要把单词分开朗读,重复几次,速度至少有一两次是缓慢的。

(2)集体模仿(choral imitation): 学生集体或分组跟随教师朗读并模仿教师所说的话;(3)个人模仿(individual imitation): 教师请学生单个模仿句型或单词。(4)分离操练(isolation): 教师将易错音素、单词或词组抽出来进行模仿或个人模仿。

(5)建立新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问答,在问答时有计划地使用学生学过的句型,并以此为基础提供必要的信息。(6)启发式教学(elicitation): 教师运用摹拟表演(mime)、提词(prompt words)、手势(gestures)、图画(pictures)等手段引导学生进行问答和组句活动。

(7)替换训练(substitution drilling);教师运用提示词语引导学生进行新句型的替换式组合,从而产生符合新句型的语句。

(8)问答操练(question-answer drilling)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问答,并以问答的方式逐步掌握句型。(9)纠正错误(correction)教师在学生演练过程中运用摇头、重复以及相应的其他暗示手段提醒学生的错误或失误,并予以纠正,有时也可鼓励学生之间纠正错误。

完成上述程序中,句型操练是与问答中的情景相结合的,阅读和写作的训练都是在上述程序之后进行。

五、认知法(Cognitive Approach):在外语教学中发挥学生智力作用,重视对语言规则的理解,着眼于培养既实际又全面地运用语言能力的一种外语教学法体系。

理论观点:学习外语不是刺激-反应式的动物型的学习,而是在理解、运用规则的基础上通过大脑的逻辑推理创造性地活用语言的人类型的学习。

教学特点与评价:(1)强调语言的理解是学生从事言语活动的基础,一切操练都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

(2)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

(3)注重培养学生真实的交际能力。(4)强调外语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

(5)重视学生已有的母语经验对学习外语的积极作用。(6)讲究纠正错误的方法。

六、功能法(Functional approach):是以语言功能项目为纲,培养交际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体系。

理论观点:认为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是语言最本质的功能,语言作为工具是为社会上各种交际活动服务的。

教学特点与评价:(1)强调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交际能力。

(2)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学习目标,注重学以致用,学用结合。

(3)强调学生进行语言交际的注意力应集中在语义上,而不是在语法结构上。(4)教学内容以语言功能为纲,常会出现难易程度不等的语言形态和结构

七、全身反应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通过身体动作教语言的方法,强调言语与动作的协调配合。

理论观点:(1)儿童在发展说的能力之前要发展听的能力;(2)由于儿童以身体动作对口头指令作出反应,儿童应先习得听的能力;(3)一旦打好听的基础,说也就自然地、毫不费力地发展起来。

语言和语言学习的观点:(1)以语法为基础的语言观和行为主义的语言学习观。

(2)阿谢尔认为,目标语的大部分语言结构以及数以百计的词汇项目都可以通过教师有技巧地使用祈使句来教授。他把刺激-反应看做语言教学方法的学习理论。

(3)全身反应法使用了语言和行动的结合,在语言学习的层面上,它还与心理学中的记忆痕迹理论,降低忧虑、紧张有利于语言学习等观点有联系。

教学目的:使用全身反应法帮助学生在轻松自如的学习环境中掌握初步的听、说能力。教学活动和特点:主要的教学活动:发命令和对命令作出反应(1)教师向学生发命令,学生对发出的命令作出反应。

(2)在学生能理解命令和对命令作出正确反应的基础上,学生也可以模仿教师向别的学生发命

令。别的学生也会对其命令作出反应。

(3)口头操练结束,学生们学习阅读和书写。

教学特点与评价:(1)通过身体动作学语言;(2)强调理解;(3)先听后说;(4)通过整句学语言;(5)强调语言的意义,而不是形式;(6)对读写活动考虑不够,语言教学以单句为主,缺乏对话和其他交际活动。

2.试用TPR教学设计一项低年级英语的课堂活动。(P65)

3.如何理解“教学有法,教无定法”。(P 65)教学有规律可循,有理论指导,教授一定的内容,面对一定的学生,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但在具体的教学中并不存在放诸四海而皆准固定不变的方法,一切都因人、因情而定。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就是说,教学有一定的规律和原则可循,但是具体的教学方法是灵活多样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重难点和教学目标来选择合适的词汇教学方法。第四章

1.小学生有哪些个人因素影响英语学习?

年龄、智力、语言潜能、学习动机、兴趣、性格、学习策略 2.试述小学英语教学过程。

(1)是师生、生生信息交流的过程;(2)是以学生掌握英语知识,形成听说读写技能为基础,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过程;(3)是其构成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3.英语学习策略包括哪些内容以及各策略的定义? 认知策略:是指学生对认知过程的调节监控的策略。

调控策略:是学生对学习计划的实施、反思、评价和调整的策略。

资源策略:是学生合理并有效的利用多媒体进行学习和运用英语的策略。

交际策略:是学生为了争取更多的交际机会,维持交际和提高交际效果而采用的各种策略。4.试述小学生英语学习过程(1)是其自身结构完善的过程;(2)是其由有意识为主向无意识为主过渡的过程;(3)是模仿接受到创造表达的过程;(4)是由错误到正确的发展过程;(5)是既学语言又学文化的过程。5.信息加工理论的最简单模式。依据此理论学习英语的过程是怎样的? 信息加工理论的最简单模式:输入-加工储存-输出 学习英语的过程:模仿接受-加工改造-创造表达 6.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表达的三个不同阶段是什么? 适应性表达、练习性表达、交际性表达

7.就英语教学而言,教学的实质是什么?英语教学过程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教学实质:交际,交际是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的活动。英语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交流、沟通、理解的活动过程。8.英语教学效果取决于什么? 取决于:教学双方互动的结果

9.在英语教学中,构成英语的教学的主要因素?

主要因素:学生、教师、教学目的、课程、方法、教学效果、评估手段、教学环境 10.小学英语教学的基本原则有几个?各自的定义,提出的依据是什么?贯彻各个原则注意的问题?并结合实例谈谈英语教学中应怎样贯彻以上各教学原则。

(1)交际性原则: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创设语言情景,通过语言活动进行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理解,加强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形成学生英语交际的技能、技巧,培养和发展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依据:小学英语教学目标;英语教学的实质是交际;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

注意问题:开展丰富多彩的语言交际实践活动;精讲多练;进行语境化教学。

(2)听说领先原则: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先侧重听、说的教学和训练,使学生在具备了一定的听、说的能力基础上再进行读写的训练。

依据:学习语言的自然顺序和规律;小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的特点;语言教学规律。注意:明确听、说、读、写的关系;以口语为基础;帮助学生突破听辨第一关。

(3)情景教学原则:在英语教学中充分利用生动、形象、逼真的意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激起学生情绪上的共鸣,从而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促进学生的语言能力及情感、意志、想象力、创造力的整体发展。

依据:小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语言习得规律;小学生的学习规律。

注意:在情景中学,情景中用;整句学,整句用;突出英语特点,限制本族语的干扰。

(4)趣味性原则: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精心设计游戏、竞赛、猜谜、音乐、诗歌、扮演角色等活动,使教学情趣化,寓教于乐,给学生以愉快的情绪体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向着目标不断前进。

依据:小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

注意: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了解孩子们学习的主要方式,创造获得妙趣横生的学习机会。11.英语课是一门什么样的课? 英语是一种“技能课”,是一项“活动”。

12.教师在小学英语课堂上为什么要精讲多练?如何做到精讲多练?

原因:技能不同于知识,教师教英语是教技能而不是单纯传授知识,技能只有通过亲自实践才能掌握,英语也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学会。

方法:课根据学生、教学内容、课型等实际情况采取先讲后练、讲中有练、练中有讲、先练后讲等不同方式,使“讲”和“练”同时紧贴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使语言知识的讲授为实践服务。

13.如何帮助学生突破听辨第一关?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对学生汉语、英语的发音、词形、句子的结构给予充分的重视,发现学生在读音中吧、长、短音不分,单、双元音不分,清、浊辅音不分等现象时要及时纠正,下大力量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习英语打基础。14.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为什么要在情景中学,情景中用?

语言有一定的创造性和灵活性。说话人说话的时间、地点、场合以及身份等方面的因素都制约着他说话的内容、语气等。要想在课堂上、学校里培养学生创造和活用语言的能力,创造情境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呈现新知识,还是巩固、复习旧知识,都应使学生尽量在一种有意义的情境中进行。15.落实情景教学原则的重要方法?

在情境中学句子,在句子中学词、学音、学语法。16.什么是整句教学法?

整句→词→音→词→整句。以景引句,以句带词,词不离句,句不离境,在句中学词,学音,学语法。

17.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为什么要突出英语特点,限制本族语使用?

课堂活动使用英语,有利于学生的语言的提高,因为教师在课堂上用汉语越多,对学生学习英语的障碍就越大,教师的每一句汉语或每一个词都会减少学生用英语理解和思维的时间,切断学生直接用英语积极猜想、联想的思路,剥夺学生用英语听说的机会。这样,教师就很难达到教学目的,学生也不会学到真正的英语。

18.根据“中小学生学习方式”的调查方式,列出学生的三种主要学习方式。(1)触觉学习者:当他们能亲自运动、体验和实践时,会学得最好。(2)听觉学习者:当他们看到学习内容以图像形式出现时,会学得最好。(3)视觉学习者:通过音乐、谈话的声音学得最好。

19.为什么要贯彻情景教学原则?请联系实际设计一个英语教学情景。

营造交际情境,使学生不借助翻译就能理解所学内容,明白句子的意思和使用场合,使学生能把语言和它表达的情境直接联系起来,做到听到句子想到情境,看到情景句子就能脱口而出,从而

促进学生直接用英语思维,增加课堂使用英语的机会。

第五章

1.如何培养学生仔细听的习惯?(1)开口前要先听;(2)学习新课不忘听;(3)巩固环节适当听;(4)课余时间经常听。

2.根据目前大班教学的特点,我们提倡先集体、后个别的练习方法。请说明集体练习和个别练习的各自的好处及做法,以及两者相结合的好处。(P119)

集体练习课增加练习的人次,比较容易。集体练习可以全部、一行、一排、男生、女生、角色等多种形式进行。

个别练习是检查和促进集体练习的效果。个别练习可采取按座位依次快速练和先提问后请个别学生答相结合,自愿、主动举手做和教师指定学生做相结合。

两者相结合的好处:可使练习的人次多,练习面广,是课堂教学的实践性、交际性的以体现,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愉快。

3.为什么背诵是小学生学英语的有效手段及教师要注意的问题?(P140)

背诵是强化记忆的一种方法,是将课本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必由之路。注意的问题:(1)必须在理解、熟读的基础上分句、分段背诵。(2)要在情境中背诵。(3)边回忆边说其内容。

4.语音教学包括哪些内容?克服语音教学的困难有哪些有效途径? 语音教学:(1)基础语音知识(语音能力形成的基础)

(2)基本语音技能(语音教学的最终目的)

5.小学英语课堂常用的听力训练方法有哪些?(P112)静听、听音模仿、听音示意、听与写结合、听与说结合、教师要使用英语组织教学 6.常用的口语练习有哪些?(P120)机械练习、复用练习、活用练习、交际性练习

7.在教学中写有那两方面的含义?各自包括有哪些内容?(P141)

书写:有良好的书写习惯,能用书写体在四线三格上正确、熟练、清楚的书写,要求大小写、词距、笔顺、标点等书写正确、规范,能听写与课文有关的结构简单、没有生词的材料,拼写正确。

写作:能用所学词汇、语法、句型造简单的句子,回答问题,改写课文,看图写话;依照学过的题材写小短文,要求语言通顺、层次清楚、内容完整。8.笔语教学有哪些要点?常用的笔语练习有哪些?

要点:(1)以听、说、读为基础;(2)循序渐进;

(3)注意归纳;(4)有准备、有控制的进行笔语练习。

常用的笔语练习:(1)教书写;(2)抄写;(3)默写;

(4)听写;(5)填空;(6)看图写话

第六章

1.英语教学的常规工作包括哪些内容?

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考核与评定 2.备课包括哪些主要任务?

(1)钻研教材;(2)研究学生;(3)确定教法;(4)设计教案;(5)准备教具 3.讲解新课前的复习检查有什么样的目的和形式、注意问题?P156 目的:(1)督促学生课后学习;(2)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复习、巩固;(3)为进行新课进行摸底工作;(4)弥补前面教学工作中的不足、漏洞;(5)以旧引新,逐步导入新课。

形式:朗读、背诵、自由对话、复述、问答、听写、造句等

注意问题:复习内容要广而精,复习时间不宜过长,要注意为不同水平学生设计难度不同的练习题。

4.简笔画的主要作用。

(1)丰富教学语言,推进复合式教学;(2)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3)化解教学难点,变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4)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左右脑并用,增强记忆力,提高学习效果;(5)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小学英语典型课示例复习提纲

第一章

1.新授课的概念、特点、教学步骤

概念: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某种新知识、新内容的课

特点:生疏性、新颖性、感知性、综合性、实践性、发展性

教学步骤:(1)组织热身,领入新知;(2)导入揭示,感知新知;(3)情景操练,巩固新知;(4)归纳小结,掌握新知;(5)交际运用,发展新知。

2.为什么说操练是新授课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教学步骤?

学生感知语言材料之后,实际的操练是进一步理解、巩固以致掌握、运用知识的重要步骤,要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将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主要的途径和步骤是通过多样的操练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3.操练分为哪几种?

机械操练、意义操练、交际性操练

4.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的发展原则是什么?

由浅入深、由高级到低级

5.“教无定法,教必有法 ”中的“法 ”是依据什么来决定?(P10)

依据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和目标、老师和学生的具体情况 6. 在字母教学中,教师为什么不能孤立地教字母?

7.语言的三大要素是什么?

语音、词汇、语法

8.词汇的教学中,学生要掌握词汇的哪几个方面?

词汇发音、拼读书写、词汇含义、运用方法

9.小学英语教学中重要的内容和任务是什么?(P74)

句型教学

10.在进行句型教学时,要注意的环节有哪些?

注意环节:句中的词汇、词汇搭配、词汇的书写、句子的规范书写格式、句末的标点、中间的间隔。

11.在句型教学中为什么要进行大量的模仿?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模仿所学句型?

句型是常见常用的,要求学生会熟练的运用,而会运用首先要求学生能正确的模仿。

教师在情景中呈现句型,让学生充分的模仿练习,首先是机械性模仿操练,人人说,人人练,把句型的结构、特殊要求记熟,然后把语调读准、读熟,最后做到理解这个句型。在机械模仿的基础上,进行意义操练和运用,对必要部分进行替换、扩展。

12.字母、语音、词汇、句型和课文教学的特点、步骤、和教学方法。

(1)字母教学特点:基础性、感知性、分散性、主从性、联系性、趣味性

步骤:听、认、读、写、复习巩固、检测

教学方法:(1)情景导入,引出字母;(2)听音跟读模仿;(3)看口型模仿;(4)读词记字母;(5)书空字母;(6)描摹练习;(7)对比记字母;(8)游戏活动学字母

(2)语音教学特点:基础性、全面性、长期性、分散性、集中性、实践性

步骤:听;模仿;讲解;练习;校正;反馈

教学方法:教学生学会听;鼓励正确模仿;分析模仿法;对比强化法;音标帮助法;说唱学语音法;画图注释学语音法;口诀配合法

(3)词汇教学特点:多维性、层次性、联系性、直观性、复现性、发展性

步骤:感知;模仿;理解;拼写;练习;运用

教学方法:集中识词;词不离句法;利用拼读规律教词的发音;利用实物、教具学单词;通过活动教词汇;练习法;做卡片学单词;用词造句;听写法

(4)句型教学特点:情景性、完整性、典型性、模仿性、实践性、发展性、目标性

步骤:呈现;导入;学课文,抓语境;归纳句型;操练;运用

学习方法:(1)呈现阶段的教学方法:听、看、说呈现法;唱、画、跳活动呈现法;谈话、问答对话呈现法;模拟交际呈现

(2)导入阶段:语言导入;问题导入;以旧引新导入

(3)学课文,抓语境阶段:讲读课文;对课文重点句进行理解、强化

(5)课文教学特点:情景性、专题性;综合性;主从性;示范性;操练性;发展性

步骤:视听入手;听说领先;理解整体;掌握重点;综合练习;复习运用

教学方法:(1)看:通过观察感知材料;(2)听:发展听力理解能力;(3)说:发展口头表达能力;(4)讲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5)提问:启发思考的方法;(7)操练:提高掌握运用课文知识的能力(思考与练习:P 29,P46,P58,P73,94-95,P112-113)第二章

1.复习课的作用?

(1)强化所学内容,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2)示范、引导,以促使学生形成有效地学习策略;(3)准备迎接测试

2.在复习课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1)目的性;(2)在重温已学内容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创新精神;(3)面向全体学生;(4)弥补“教”“学”双方的不足;(5)精心组织复习材料;(6)课堂教学形式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7)趣味性;(8)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3.复习课的分类?

(1)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的不同:复习课和练习课

(2)根据教学过程各个阶段的不同要求:学期开始复习、巩固复习、阶段复习、经常性复习、考前强化复习

(3)经常性复习

4.复习课与练习课的区别

复习课侧重听说技能的训练,并与读写结合,多适用于中低年级和阶段复习前期;练习课侧重读写技能的训练,一般在阶段复习的中后期使用较多,适用于高年级。5.复习课的教学步骤

(1)准备教学;(2)呈现复习内容;(3)进行强化练习;(4)归纳小结;(5)应用性操练;(6)检查复习效果,布置作业。

6.小学生学习英文字母的难点是什么?

(1)掌握不好含有e音素字母的读音;

(2)元音字母的发音受汉语影响,容易念成单音;(3)字母c和g学生容易念成“西”和 “机”(4)音相似、形相似的字母容易混淆。

7.小学阶段真正掌握一个单词要符合哪些条件?(P161)

正确发音;正确拼读;能听懂;知道含义;正确拼写;能在句中识别;能造句。8.小学生词汇记忆困难的原因?根据此原因如何进行词汇复习?(P162)

原因:(1)由于英文字母的音形不一致,小学生不容易在头脑中将对应的音和形联系在一起;(2)不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死记硬背;(3)不愿下苦功夫,进行必要的机械背诵;(4)对学生首次感知英语词汇重视不够;(5)词汇教学方法不科学;(6)复习不及时,复习效率不高

复习方法:(1)词汇复习应从音、形、义三方面进行

(2)词汇复习要做到以下几个结合:复习词形时,要与语音结合;复习词义时,要与语句结合,与情景结合;在提高音、形、义三方面能力时,要听、说、读、写结合;机械练习与意义练习结合

(3)用直接法帮助学生复习记忆词汇

9.为什么说句型的学习在小学外语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1)由于小学生思维的局限性,学习一篇课文或对话内容较多,学生记不住那么多东西;

(2)句型的公式性特点要求学生在学习时首先要模仿,通过模范操练熟悉句型,这样避免了教师的讲解;

(3)句型操练时,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下先听后说,整句听,整句说,反复熟练,直至掌握。10.复习句型时应该注意什么?

创设情景;精讲多练;掌握句型结构;视、听、说领先;与课文相结合;机械、意义、交际操练相结合

11.为什么要设计含有信息差意义的句型复习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缺乏信息差的问答被称为“假交际”。“假交际”操练的目的是熟练句型结构、问答形式、语音语调等,属于机械操练范畴,一般用于举行复习的强化训练步骤。问学生设计有信息差含义的准交际活动,能为学生初步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提供必要的条件。12.信息差活动设计的基本原理是什么?(P177)

通过某种形式给甲乙双方不同部分的信息,双方通过语言交流后获得完整的信息。13.请你根据信息差原理和你所教的教材,设计几个信息差活动。P176-184

14.请你设计一个复习字母读音和一个复习字母形状的游戏。

15.在单词的音、形、义三方面,侧重每一方面个设计一个复习方法。

第三章

1.课程评价体系包括两个部分: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 2.形成性评价的概念和特点

概念:是指通过观察、课堂活动记录、测试、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进行评价。

特点:主体性、复杂性、持续性、多样性、激励性 3.小学英语测试的作用及主要类型有哪些?

作用:考试可督促学生努力学习,并系统整理和复习学过的英语;教师可以检查自己的教学质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水平,为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依据;有助于培养学生勤学、上进、诚实、谨慎的好思想、好做风。

类型:(1)按测试作用分:进步测试;学业成就测试;水平测试;学能倾向测试;论断性测试。

(2)按评分方法分:主观性测试、客观性测试

(3)按测试方法分:口试法、笔试法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技能训练复习题

第一章

1.小学英语教学技能的概念及其划分。

概念:是指英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授课的过程、教学评价的过程为顺利达到教学目标,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理论,运用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一系列行为方式。

按内容划分:语言技能、操作技能、组织技能、课堂教学的评价、课堂情景的创设等技能。第二章

1.小学阶段英语学习影响学生听力理解的主要原因

(1)情感因素:当学生焦虑、紧张、信心不足是时,其心理语言活动过程会停止,思维变得迟钝,影响听力水平的正常发挥;(2)知识、技能因素;(3)方法与策略因素(4)智力因素。2.如何正确对待学生说英语时出现的错误.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不应一直揪着错误不放,更不应横加指责,应根据训练的目的和错误的性质,区别对待错误,对于那些不影响理解的口误,应采取宽容的态度,对于在一段话中出现多

处的错误,应纠正较大、较严重的错误。

3.合理运用直观教学用具和电化教学设备的优点及其原则

优点:(1)为学生提供真实或逼真的语言交际情景;

(2)有利于学生对英语的感知、理解、吸收和消化;(3)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4)有利于开饭智力;

(5)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策略、交际策略的形成

(6)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开拓视野、增长知识

原则:目标性原则、计划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最优化原则 4.板书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应能体现教学目标;应能体现教学重点和难点;应有利于学生的操练;应布局合理、简洁明了;应符合美的原则

5.教学游戏遵循的规则

内容呈现规则;时间限制规则;角色表演规则;竞赛规则 6.教学游戏的结构有哪几个方面?

游戏任务、游戏的信号物、游戏规则

教学法复习提纲 篇2

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

一、“碳”和“炭”的区别: “碳”指碳元素,不是具体指某种物质; 而“炭”指具体的、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二、金刚石、石墨、C60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三种不同的单质。

所以,在一定条件下,将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三、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无定形碳: 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没有固定形状。

常见的无定形碳: 木炭、活性炭、焦炭、炭黑。

木炭、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物理性质) 。活性炭的吸附性更强。

四、C60分子是一种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它形似足球,这种足球结构的碳分子很稳定。

五、金刚石、石墨、C60性质不同的原因: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六、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

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碳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燃烧剧烈,发出白光、放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碳具有还原性:

单质碳的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

七、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实验操作】1把刚烘干的木炭粉末和氧化铜粉末混合均匀,小心地铺放进试管;

2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试管口装有通入澄清石灰水的导管;

3集中加热;

4过几分钟后,先撤出导气管,待试管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在纸上。观察现象并分析。

【实验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黑色固体逐渐变成红色。

反应开始的标志: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在酒精灯上加网罩的目的: 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

配制混合物时木炭粉应稍过量的目的: 防止已经还原的铜被氧气重新氧化。

实验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的后果: 石灰水倒吸入热的试管中使试管炸裂。

八、还原反应: 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

木炭是使氧化铜还原为铜的物质,具有还原性。木炭在反应中作还原剂。

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一、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原料: 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

不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的原因: 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阻碍反应的继续进行。

不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的原因: 浓盐酸易挥发,使生成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而不纯。

不用纯碳酸钙或碳酸钠等代替大理石、石灰石的原因: 它们与稀盐酸反应速率太快,不容易控制和收集,且成本较高。

发生装置: 同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 原因: 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反应生成气体) 。

收集装置: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装置( 原因: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用长颈漏斗插入液面内的气体发生装置,紧闭导气管出口,从漏斗中加水。如果液面稳定后水面下降,则表明漏气; 若水面不下降,则表明不漏气。

验满: 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不要伸入瓶内) ,如果火焰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了。

检验: 把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如果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就证明收集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净化: 如果制取的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时,可先将气体通过盛有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瓶( 除去氯化氢) ,再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除去水蒸气并进行干燥) 。

二、二氧化碳和氧化钙的工业制法: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对应的探究实验:

无色无味,常温常压下为气体。

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实验操作】如教科书( 图6 - 14) ,将CO2气体慢慢倒入杯中。

【实验现象】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

【实验分析】二氧化碳气体沿烧杯内壁流下,先聚集在底部,然后逐渐上升,把杯内的空气自下而上排出。

【实验结论】1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2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实验操作】如教科书图6 - 15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 /3体积的水,

立即旋紧瓶盖,振荡。

【实验现象】瓶体变瘪。

【实验分析】二氧化碳溶于水时,使瓶内的气体体积减小,因而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把瓶子压瘪了。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 注意: 二氧化碳没有毒性)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实验操作】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第一朵纸花喷上稀醋酸,第二朵纸花喷上水,第三朵纸花直接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第四朵纸花喷上水之后,再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四朵纸花的颜色变化。然后将第四朵纸花取出,小心烘烤,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1第一朵小花变红; 2第二朵小花不变色;3第三朵小花不变色; 4第四朵小花变红; 5第四朵小花被烘烤后由红色变成紫色。

【实验分析】1醋酸能使紫色小花变红,说明酸( 溶液)可以使紫色石蕊变红; 2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3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4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5说明碳酸被分解了。

【注意事项】

1第二朵、第三朵纸花可以说明: 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2纸花必须是干燥的。如果纸花不是干燥的,那么在把第三朵纸花放入水中时,CO2会与纸花里的水分反应生成碳酸使纸花变红,这样就起不到对照的作用。

3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但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能与灼热的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该反应是吸热反应。该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 CO2是氧化剂,C是还原剂) 。该反应是二氧化碳变为一氧化碳的一种方法。

三、二氧化碳的用途

灭火( 既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原因: 1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2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灭火器原理

干冰( 固体二氧化碳) : 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的热,因此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

光合作用: 作气体肥料,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四、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造成温室效应

五、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一氧化碳只能用排水法收集,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六、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燃烧的现象】1发出蓝色火焰; 2放热; 3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煤炉从上至下,常发生的三个反应

一氧化碳具有毒性。

原因: 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严重时会危及生命。正常的血液呈深红色,当通入一氧化碳后,血液由深红色变成浅红色。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七、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及用途:

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比较

九、三大还原剂: H2、C、CO———共同性质: 可燃性、还原性。

十、三大可燃性气体及燃烧时的火焰颜色: H2( 淡蓝色) 、CO( 蓝色) 、CH4( 明亮的蓝)

十一、当碳与氧化剂不充分反应时,会生成一氧化碳。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一、燃烧的条件

燃烧定义: 通常的燃烧是指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探究燃烧的条件( 本实验要在通风橱或抽风设备下进行) :

【实验操作】a. 如教科书129页图7—5( 1) ,在500m L的烧杯中注入300m L热水,并放入用硬纸圈圈住的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观察现象。

b. 如教科书129页图7—5( 2) ,用导管对准上述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氧气( 或空气) ,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a.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b. 白磷在水下燃烧。

【实验结论】燃烧的条件: 可燃物、与氧气( 或空气) 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通风橱是一种不完善的尾气处理装置,若改进上述实验,可将红磷和白磷装入密闭的容器内( 还要套一个气球) ,这样便于进行尾气处理。

燃烧的条件: 1可燃物; 2与氧气( 或空气) 接触; 3温度达到着火点。

【注意事项】1着火点不是固定不变的。对固体燃料来说,着火点的高低跟表面积的大小、颗粒的粗细、导热系数的大小等都有关系。

2并非所有的燃烧都需要氧气,如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

3只有三个条件全部满足,燃烧才能发生。

自燃: 由缓慢氧化引起的自发燃烧。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2隔绝氧气( 空气) ;

3降低可燃物的温度,使其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注意事项】

1着火点是可燃物着火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不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2在燃烧的三个条件中,只需破坏一个条件就可以使燃烧停止。

灭火器

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

干粉灭火器的反应原理

二氧化碳灭火器内盛装的是液态二氧化碳,使用时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三、爆炸

定义: 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爆炸还包括物理爆炸,它们是物理变化。

除了可燃性气体能发生爆炸外,可燃性粉尘如面粉、煤粉等也能发生爆炸。

粉尘爆炸实验

【实验操作】取一空金属罐和小塑料瓶,剪去金属罐和小塑料瓶的上部,并在金属罐和小塑料瓶的底侧各打一个比橡皮管外径略小的小孔。像教科书133页图7—11那样连接好装置,在小塑料瓶中放入干燥的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罐。从橡皮管一端快速鼓入大量的空气,使面粉充满罐,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

【实验现象】“砰”地一声响,伴随一团火光产生; 放热; 塑料盖被掀起。

【实验分析】面粉被吹起后与空气充分接触,又被蜡烛点燃。在有限的空间内发生急剧燃烧并放出大量热,产生的气浪将塑料盖掀起,说明可燃性的粉尘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燃烧能发生爆炸。

课题2燃料合理利用和开发

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有些化学反应可以产生热量,如: 可燃物的燃烧; 铝、镁等金属和盐酸反应等。

有些化学反应会吸收热量,如一些条件为“高温”的反应。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方法:

1加大空气的量;

2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实例: 将块状的煤加工粉碎成煤粉,或者制成蜂窝煤等。

燃料充分燃烧的意义:

1使有限的能源发挥最大的作用( 放热多、节省能源) ;

2降低环境污染的程度。

燃料不充分燃烧的后果:

1使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减少,浪费资源;

2产生大量的CO等物质,污染空气。

二、化石燃料的利用

煤———“工业的粮食”

煤中主要含碳元素。

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 SO2、NO2、CO、烟尘等。( SO2、NO2可导致酸雨)

为了使煤得到综合利用,可以将煤干馏,即隔绝空气加强热,使煤分解为焦炭、煤焦油、煤气等有用的物质。( 干馏是化学变化)

石油———“工业的血液”

石油中主要含碳、氢元素。

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 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

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可以将石油分馏,使石油中各成分分离。( 分馏是物理变化)

由石油炼制的部分产品和主要用途: 溶剂油、汽油、航空煤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石蜡、沥青。

天然气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沼气) 。

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

甲烷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甲烷的化学性质: 可燃性。

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在我国农村,使用沼气的好处如下:

1可以解决生活用燃料问题;

2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

3提高肥效。

可燃冰: 科学家们在海底发现了大量可燃冰,它是一种甲烷水合物,是甲烷与水在低温高压下形成的。

可燃冰的优点: 能量高、热值大,是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

可燃冰的缺点: 如果在开采中甲烷气体大量泄漏于大气中,会造成更加严重的温室效应。

三、合理利用开发化石燃料能源

有效提高化石燃料的燃烧利用率

四、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煤燃烧时排放出SO2、NO2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酸雨的危害:

1腐蚀大理石建筑、钢铁制品;

2污染江河湖海,使土壤酸化;

3影响水中动植物生长,破坏森林、农作物的生长;

4直接危害人体健康,甚至使人死亡。

酸雨形成的反应原理:

来源: 含硫煤的燃烧、工厂废气、汽车尾气等排放的氮、硫的氧化物。

五、能源的利用和开发

乙醇

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为C2H5OH。

乙醇的物理性质: 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易溶于水( 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并能溶解多种有机物。

乙醇具有可燃性

乙醇的用途: 用作酒精灯、火锅、内燃机等的燃料; 重要的化工原料; 制成车用乙醇汽油; 制造消毒剂; 制造醋酸、饮料、香精、染料等。

车用乙醇汽油: 车用乙醇汽油是将乙醇和汽油以一定的比例混合而形成的一种汽车燃料。

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的好处:

1节省石油资源;

2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3促进农业生产。

六、防治燃料燃烧造成的空气污染

酸雨的防治:

1、工厂废气处理后排放。

2、减少含硫煤的使用或使用脱硫煤。

3、改善汽车用燃料( 如压缩天然气CNG和液化石油气LPG) 。

4、减少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大力开发使用新燃料、新能源。

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以使汽油能够充分燃烧,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

5、使用催化净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

6、使用无铅汽油,禁止含铅物质排放。

七、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

教学法复习提纲 篇3

【关键词】知识结构提纲教学法 复习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6-0191-01

面对高考进行的复习,教师不是对教材内容进行简单的重复,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重组,连接成“知识网”,帮助学生记忆,提高学生高考复习效率。

一、问题提出

研究表明听觉获得的知识信息,仅能记住15%,只靠视觉获得的知识信息,仅能记住25%,如果把试听结合起来,则能够记忆的信息量不是两者之和,而是65%。①高考化学复习中要想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就必须选择恰当的教学法。

二、常见几种知识结构提纲教学法的运用

1.辐射式提纲教学法在化学复习中运用

高三一轮复习时,各知识点就如散落一地的拼图块,彼此孤立、分散。所以教师在复习开始就要和学生一起分析、梳理高中化学,整理成知识联系图,如图1。

2.表格式提纲法在实验事实性知识复习中运用

学生所学的化学知识可以分为两大类:实验事实性知识与概括类知识②。像元素及其化合物这一类实验事实性知识,学生常常容易相互交叉混乱。因此,在复习中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寻找合适的记忆方法。例如,在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的复习中,教师和学生可以利用表格式提纲法,把相关性质整理对比进行记忆,如下。

镁、铝化学性质比较

(1)与O2:常温下生成氧化膜,点燃燃烧,

2Mg+O2===2MgO(点燃);常温下生成氧化膜,

4Al+3O2===2Al2O3(点燃)

(2)与其他非金属:Mg+Cl2===MgCl2(点燃);

2Al+3Cl2===2AlCl3(点燃)

(3)与水反应:Mg+2H2O(热水)===2Mg(OH)2+H2;2Al+6H2O(沸水)===2Al(OH)3+3H2

(4)与强氧化性酸:跟浓硫酸、浓硝酸反应,不放出氢气;常温下被浓硫酸、浓硝酸钝化,加热反应,不放出氢气。

(5)与非氧化性酸:Mg+2H+===Mg2++H2;

2Al+6H+===2Al3++3H2

(6)与碱:不反应;2Al+2H2O+2OH-===2AlO2-+3H2

(7)用途:制造合金,制造照明弹、焰火等;制造合金,电力工业上作导线、电缆等,贮存和运输浓硫酸,铝箔常用作食品饮料的包装等。

3.网络式提纲教学法在有机化学复习中运用

高中化学教材将有机化学分散在必修2和选修5中,在复习中如按照教材編写顺序,就必须兼顾两本教材,重复复习关于烃、醇、酸的知识,增加学生不必要的劳动。复习中引导学生先进行自主复习,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寻找不同类有机物之间的关系,使有机化学形成一个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网络结构图,如图2。

三、小结

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是由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条件构成的,这些因素的有机组合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各自的局限性,没有一种教学方法是万能的。因而在高三化学复习中要针对不同的知识点,以知识结构提纲教学法为主,选择其他方法与其进行优化组合,从而真正提高化学课的复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董奇.2000.脑与行为——21世纪的科学前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8-20.

小学语文教学论复习提纲 篇4

1.掌握语文与语文课程的概念 2.理解语文课程的性质

3.了解语文课程的性质之间的关系

4.明确小学语文课程目标和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

第二章 语文课程标准

1.了解课文课程标准的体系特点

2.理解并能解读语文课程标准的四个基本2.掌握语文教育智慧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基本特征

3.了解语文教育智慧的基本特征与形成第七章 语文教学目标

1.了解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特点与分类 2.根据语文教学目标的有关原理要求,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

《蜜蜂引路》二年级《翠鸟》三年级 《秋天的雨》三年级《白鹅》 四年级 理念

3.案例分析:

教师在教学中如何进行语文素养的培养

教师在教学中如何体现语文教育的特点

第三章 语文教育文化

1.了解文化与民族文化、语文教育文化之间的关系

2.语文教育的文化思考

3.了解语言的文化气质的特点和制约语言的文化气质形成的因素

第四章 语文课程资源

1.掌握语文课程资源的概念 2.了解语文课程资源分类

3.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的策略 4.了解语文课堂教学资源生成的时机

第五章 语文教材建设

1.了解小学语文教材的功能、类型和编制原理

2.了解小学语文教材的体系、类型 3.了解小学语文课改新教材的特点 第六章 语文教育智慧

1.了解语文教育智慧的概念及其价值

《蟋蟀的住宅》四年级《猫》四年级 《西沙群岛》五年级《钓鱼的启示》五年级

(以上课文均为人教版)

第八章 语文学习指导

1.了解语文学习的状态与路径 2.掌握语文学习的方式

第九、十章 语文教学内容 1.掌握语文学习习惯的具体内容

2.了解各学段五大板块的语文教学内容 3.掌握阅读教学不同年段的教学内容,并做具体分析:案例中老师是如何进行教学指导(阅读方法、句子教学、朗读教学)的。第十一章 语文课外阅读 1.了解课外阅读的价值 2.了解课外阅读的类型

3.了解课外阅读的指导的方法 第十二章 语文教学评价

1.了解语文教学评价的理念

2.了解语文教学评价的内容

3.了解语文教学评价的标准与方法

3.什么是纸笔测验?纸笔测验的设计要注意哪些问题?

音乐教学评价复习提纲及答案 篇5

一、概念题

1、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于教学中遇到的教育问题、教学问题,进行理性选择的一种思维方式和态度。是教师积累教育教学经验、提高教学素养的有效方法。

2、多元智力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人有八种智能,它们分别是: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节奏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自然智能。

3、课后备课

课前预定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的实现程度如何,只有在课后才能检验出来,课后教师要及时地总结和反思,课后备课,也就是教师在上完课后,根据教学中所获得的反馈信息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教案,明确课堂教学改进的方向和措施。

4、个体差异

不同于他人的素质、生活环境、爱好、长处和不足、学习成绩的差异,还包括生理特点、心理特征等。

5、教学能力

主要是指教师应具备的教学基本能力和技能。

6、诊断性评价

一般是在单元、学期、学年开始之前,对学生的音乐知识、技能、情感态度、智力体力等状况预测,判断学生是否具有实现新教学目标所必须的基本条件,为教学决策提供依据,目的是使音乐教学内容和方法更加适合学生和教师的需要。

7、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于教学中遇到的教育问题、教学问题,进行理性选择的一种思维方式和态度。是教师积累教育教学经验、提高教学素养的有效方法。

8、终结性评价

主要是指在学期末或某一阶段学习结束时,对学生进行的全面评价,包括学业成绩、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探究与实践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二、简答题

1、教师应如何捕捉、筛选生成性教学资源?

(1)树立生成意识

(2)增强捕捉能力

(3)筛选有用资源

2、传统学生评价与现代学生评价有什么区别?

传统的学生评价是一种功利性(利害性)评价,造成了评价内容片面,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手段单一,以考试与测验为主,过分追求考试分数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等。

现代的学生评价注重学生的发展,旨在促进学生达到学习目标而不只是甄别和评比;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评价目标、内容、方法多元性;在关注共性的基础上注重个体的差异发展等。

3、发展性学生评价的主要思路是什么?

(1)评价形式的开放性(多样化)——实行全员评价(2)评价内容的开放性(多元化)——实行全人评价(3)评价时空的开放性(多向化)——实行全程评价

4、音乐教师的音乐教研科研评价主要包含哪几方面?

音乐教师的音乐教育科研评价包含三个方面:第一是音乐教学研究能力,具体表现为教师对自己教学实践和周围发生的音乐教育教学现象的反思能力;第二是音乐课题实验能力,能独立或与人合作进行音乐课题实验,撰写课题研究报告;第三是音乐教育论文写作能力。

5、音乐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导向性原则

(2)科学性原则

(3)整体性原则

(4)可操作性原则

6、教师应怎样促进教学资源的积极生成?

(1)构筑对话的平台

(2)整合现有的资源

(3)实现期待性运作

7、教师如何进行自我反思?

(1)思所得,每一堂课总有自己满意的地方,也就是成功之处,并把它们归类整理,提升形成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2)思所失,任何一节课,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不足,教师课后要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使之成为引以为戒的教训,及时弥补不足,才能不断走向成功。

(3)思所难,教师课后把教材难点的处理方法、教学的信息反馈或效果,今后改进的教学设想等写下来,并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比较、研究,长期坚持,必将极大的提高教师处理教材难点的能力,化难为易,再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4)思创新,教师在课后,应该静心思索自己在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扬长避短,精益求精。

(5)在他人评价中反思,在充分发挥教师自我评价的主体作用的同时,还应充分重视和发挥学生、同事及家长评价的作用。特别是学生和同事评价尤为重要。

(6)在评价学生中反思,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学习行为的分析、学习结果的反思,这样有利于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全面判断,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

8、多元智能理论对教学评价有什么启示?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有八种智能,它们分别是: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节奏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自然智能。这一理论告诫我们,每个学生都有可开发的潜能,只是表现的领域不同罢了。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要能够有效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在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终极目标下,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去发现他们的优势智能,而且要促进其优势智能领域的优秀品质向其它智能领域迁移。

三、论述题

1、谈谈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评价的转变趋势。参考答案:主要从四个方面阐述:(1)评价功能的转变——强调促进与提高作用;

(2)评价主体的转变——注重教师的互动参与;

(3)评价内容的转变——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

(4)评价标准的转变——体现灵活性与创造性。

2、学生音乐学习水平检测和评价的内容一般包括几个方面?各有什么要求?你是怎么做的?

参考答案:

1、检测和评价的内容从总体上看包括:(1)音乐认知水平的检测和评价(2)艺术实践能力的检测和评价(3)审美情感与学习情感检测和评价。

2、谈谈三个方面要达到的要求。

教学法复习提纲 篇6

一、填空题

1、数学课程与原来的教学大纲相比,从目标取向上看,它突出如下几个方面:(1);(2);(3);(4)。

2、课型按上课的形式来划分可分为:、、、、、等。

3、按照前苏联巴班斯基的分类思想,检查学生认识活动效果的方法有:

(1);(2);

(3)。

4、为教学的重点。

5、所谓秧田式是指。

6、所谓“教育”,应当是。

7、数学课程目标分为、、、四个维度。

8、教学目标对整个教学活动具有导向、()、()的功能。

9、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有、、、、等。

10、教学案例的一般结构是、、、。

11、教学模式指的是。

12、“最近发展区”是指

二、辨别题

1、《标准》把数学课程目标分为四个维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这四个方面的目标是彼此独立的。()

2、学习者对从事特定的学科内容或任务的学习,已经具备的有关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以及对有关学习的认识水平、态度等,就称为起点行为或起点能力。()

3、“最近发展区”是指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时的水平。()

4、一位优秀的从教人员在从事数学教学设计之初,应首先关注的是“学生要学什么数学”,这就是教学目标。()、《标准》与原来的教学大纲相比,从目标结构上看,它立足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增加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要求。()

6、掌握、了解、理解是过程性目标的行为动词。()

7、“情感与态度目标”是可以预设的。()

8、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是彼此独立的。()

三、简答题。

1、举例说明数学课程目标各维度间的区别。

2、教学设计的特写有哪些方法?备课时你常运用的特写方法有哪些?

3、使用情境教学法应注意什么?

4、练习设计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5、举例说明过程性目标使用的局限性。

6、用教材教有哪些策略?

7、编写教学设计要体现哪些特性?

8、举例说明“尝试教学法”的步骤。

四、论述题

1、如何做到小组合作追求实效,防止流于形式?

2、论述“探究”与“讲授”。

3、教师应如何看待教材?

4、新课改要不要教学模式?为什么?

五、案例分析题

(一)案例描述(从合作学习的角度上分析):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派车”的教学片断:

(1)出示问题:假期里,我们班将组织25名优秀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夏令营,学校安排面包车、小轿车两种车接送。其中面包车每辆限乘8人,小轿车每辆限乘3人。假如你是老师,你将如何派车?

(2)学生独立思考后并在小组内交流。(3)学生汇报:

生1:派2辆面包车和3辆小轿车,算式:2×8=16(人)3×3=9(人)。师:掌声鼓励!

生2:派4辆面包车,留7个坐位放行李。算式:8×4-7=25(人)生3:派5辆面包车。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3:每辆面包车坐5人,留3个坐位放行李,算式:5×5=25(人)师:也可以!

生4:派6辆面包车,其中5辆面包车每辆坐4人,一辆坐5人,空位放行李。„„

学生海阔天空的答,而教师不管学生如何回答,都一一加以肯定,以示教学的民主,体现“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待过了20分钟,学生说出了11种派车方案(其中有8种方案空位超过一辆车的坐位)时,教师小结并布置了练习:同学们真能干,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案,每种方案都有自己的特色。如果增加4位教师,共有29人,你又会怎样派车呢? „„

案例分析(从解题策略多样化要注意的有关问题的角度分析):

(二)案例描述 :

师:(呈现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这两个图形分别是什么? 生:左边的是长方形,右边的是正方形。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长方形与正方形。

师:(边比划边说)通过折一折量一量,你能发现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用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量一量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四个角,你能发现什么?(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与指定的方法探索)生1:我们组发现了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师:通过什么方法发现的? 生1(边比划边说):用尺子量、用折纸的方法发现了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用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量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角,发现四个角都是直角。师:还有不同的吗?

生2:我们组是用绳子量的方法发现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相等的。案例分析(从问题的品质的角度分析):

(三)、[案例描述]《带分数乘法》教学片断:

⒈学生根据应用题“草坪长5米,宽2米,求草坪的面积。”列出算式:5×2 ⒉算式一出现,教师就立即组织四人小组交流算法。

其中一个组,在小组交流时,由于三位同学还没有想出方法,整个合作过程只好由一位同学讲了三种方法:①(5+)×(2+)②5.8×2.5 ③×,其他同学拍手叫好而告终。请你根据上述教学片断进行反思(主要从合作交流与独立思考的层面分析)。

(四)、[案例描述]记得那是一节顺利而精彩的课,上课内容是“分数的意义”。在课的结尾,教者没有安排学生围绕知识点去小结,而是让学生在小组内、班里用分数表述一下自己这节课的学习情绪。令人难忘的是有一位学生在小组里的表述:“我把整节课的学习情绪看成单位‘1’,高兴的占了3份,即3/4高兴,遗憾的占了一份,即1/4遗憾。因为面对这么多的老师听课,我们班的同学一个个都正确地回答了老师的提问,展示了我们班的风采,为班级争了光,我为我们班而自豪,感到十分高兴。我之所以遗憾,是因为整堂课我一直认真思考,积极举手,许多问题又不难,但老师没有给我一次机会,我感到很遗憾„„” 下课后我找到这位同学了解情况:

问:小朋友,你知道老师为什么没让你发言吗?

答:老师有可能没有看到我举手,也有可能怕我回答不准确吧,因为数学这门课我学得不太好。

问:平时课堂上,老师都叫哪些同学发言呢? 答:差不多都是成绩较好的同学。

[案例反思](可以从面向全体的角度分析):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数学课程与原来的教学大纲相比,从目标取向上看,它突出如下几个方面:(1)重视培养学生数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2)强调让学生体验数学化的过程;(3)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与创新精神;(4)使学生获得必需的数学知识、技能与思想方法。

2、课型按上课的形式来划分可分为:讲授课、自学辅导课、练习课、复习课、实践活动课、实验课等。

3、按照前苏联巴班斯基的分类思想,检查学生认识活动效果的方法有:

①口头检查法——课堂提问、课后个别提问等。②直观检查法——检查书面作业、实践操作等。③实习检查法——研究性学习等。

4、那些与前面知识紧密联系,对后面所要学习的知识具有重大影响的内容为教学的重点。

5、所谓秧田式是指:全班学生座位基本上是横成行、竖成列,统统面向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组织形式。

6、所谓“教育”,应当是一项既着眼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又着眼于未来发展的事业,是为“未来”而培育人的事业。

7、数学课程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维度。

8、教学目标对整个教学活动具有导向、(激励)、(评价)的功能。

9、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有小组合作式、半圆式、双翼式、席地式等。

10、教学案例的一般结构是主题与背景、案例背景、案例描述、案例反思。

11、教学模式指的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影响特定教学目标达成的教学活动诸要素,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形成的、以教学程序为其表现形式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结构。它将教学的诸因素以特定的方式组合成相对稳定的结构,具有可操作性、完整性、中介性、针对性等特点”。

12、“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的智力在教师指导下的潜在发展水平(第二发展水平)。

二、辨别题。(对的打√,错的打×,并加以改正)(4题,每题4分,共16分)

1、《标准》把数学课程目标分为四个维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这四个方面的目标是彼此独立的。(×)

《标准》把数学课程目标分为四个维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这“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它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其中,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2、学习者对从事特定的学科内容或任务的学习,已经具备的有关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以及对有关学习的认识水平、态度等,就称为起点行为或起点能力。(√)

3、“最近发展区”是指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时的水平。(×)“最近发展区”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潜在发展水平。

4、一位优秀的从教人员在从事数学教学设计之初,应首先关注的是“学生要学什么数学”,这就是教学目标。(×)

一位优秀的从教人员在从事数学教学设计之初,应首先关注的不是“学生要学什么数学”,而是“学生学完这些数学能够做什么”,这就是教学目标。

5、《标准》与原来的教学大纲相比,从目标结构上看,它立足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增加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要求。(√)

6、掌握、了解、理解是过程性目标的行为动词。(×)

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是过程性目标的行为动词。

7、“情感与态度目标”是可以预设的。(×)

“情感与态度目标” 应该区分预设性目标和非预设性目标。

8、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是彼此独立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常常呈交叉关系,有些是重点而不是难点,有些是难点而不是重点,有些则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三、简答题。(4题,每题6分,共24分)

1、举例说明各维度间的区别。参考答案(略)

2、教学设计的特写有哪些方法?备课时你常运用的特写方法有哪些?(1)脱离上下文,独立成行;(2)放大字形,变换字体;(3)用符号作标记;(4)在内容下面画点、圈等;(5)用彩色作标记、旁批(如在正文旁批写“重点”、“略讲”、“要领”等),也可对教学方法、教学行为或学习行为进行“特写”(如导入、演示、板演等),还可将教案加以微缩,以便运用时能一目了然。

3、使用情境教学法应注意什么? ① 突出趣味性。

② 体现方向性(定向性、指向性、目的性)。③ 关注现实性。④ 关注开放性。⑤体现不平衡性。⑥体现高效性。

4、练习设计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① 练习课也要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② 练习设计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③多一些问题解决,少一些机械操作 ④ 用足用好每一道练习题

⑤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探索和交流时间

5、举例说明过程性目标使用的局限性。

答案(略)

6、用教材教有哪些策略?

要点:(1)比较—比较学习材料和学生已有经验之间的关联;(2)还原——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还原成具体、可感的形象;(3)转化——将课堂中的随机事件转化为教学资源;

(4)开发——开发周边资源,对教材内容进行个性化、生活化、活动 化再加工;

(5)调整——运用更换、增删、归并等手段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

(6)挖掘——充分挖掘教材含蕴,发现教材新意义。

7、编写教学设计要体现哪些特性?

要点:(1)科学性(2)针对性(3)实用性(4)主体性

(5)体现课程资源整合的理念

8、举例说明“尝试教学法”的步骤。

举例(略)第一:出示尝试题 第二步:自学课本 第三步:尝试练习。

第四步:学生讨论。即讨论解题策略。第五步:教师讲解归纳。

四、论述题(2题,每题8分,共16分)

1、如何做到小组合作追求实效,防止流于形式?

要点

(1)要注重独立思考(2)内容要丰富多彩(3)合作的方式要多种多样(4)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

2、论述“探究”与“讲授”。要点:

(1)论述“探究”与“讲授”的概念(2)对探究法的阐述(含注意事项)

3,对讲授法的阐述(含注意事项)教师应如何看待教材? 要点:

(1)论述教材与课程的关系(2)论述教师改变教材要有目的 具体内容参照讲议。

4.新课改要不要教学模式?为什么? 要点:

(3)教学模式的概念(4)对教学模式的论述 具体内容参照教材《新课程教学设计》P26-27

五、(2题,每题10分,共20分)

(一)答案略。

(二)答案略。

(三)要点:

(1)说明独立思考在合作学习中的重要性(2)反思案例中的不足之处及自己的正确的做法(四)[案例反思]要点:

(1)利用新理念说明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以提纲教学联通初中语文的读与写 篇7

一、强调整体感知的阅读教学必然要求概括提纲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生阅读能力的具体要求主要有:

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扩展自己的视野。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并且《课程标准》对阅读速度和数量都有一定要求。这就要求学生对文章具备整体把握的能力。在具体教学中笔者主要有以下做法:

(一)重视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章

在阅读教学中,不满足于指导学生读懂文章的字、词、句、段,更注重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强调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在课前预习作业中,分段、概括段意是最基本的自学任务;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各自的概括,同时通过启发点拨,有选择地精讲,既解决重点、难点,又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层次关系,构起知识的框架。注重以多变的纲要形式使教材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伴随着阅读推进,文章的提纲逐渐形成,可以说提纲就是阅读的“思维导图”。

(二)重视分析文章提纲,理解创作意图

在阅读教学总结环节时,通常设计这样一个环节:请同学们围绕文章题目,特别是整理出的提纲谈谈材料安排、作者创作设计,对文章题目、构思、立意、选材等作出评价。从文章题目入手,学习如何拟题;从文章详略安排学习组织材料;深入理解文章写作意图,学习如何确定文章中心。这样做,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例如在《三峡》(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一文学完后,笔者整理出文章的提纲:

《三峡》(郦道元)

结合提纲,进一步理解几个问题:作者是如何展现三峡风光的?安排几个内容?为什么安排这几个内容?为什么按照这样的顺序?

通过总结研讨,笔者才更能体会什么叫“抓住事物特征来表现事物”的含义。作者正是扣住三峡最重要的特点雄伟险峻,因此大处起笔先写地貌,这是相对不变的特征;然后分别展现四季中的不同特征。而作为峡谷,“险峻”最鲜明的就在夏季,所以夏季的三峡首先映入眼帘;之后的安排完全出于行文“一张一弛”的需要,展现了丰富多姿的效果。

二、强调快速写作的作文教学必然要求拟写提纲的能力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同样,《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初中生写作能力的相关要求如下:

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

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续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

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

《课标》还明确提出:初中生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贯彻《课标》要求,笔者在具体教学中主要有以下做法:

(一)强调拟写提纲的习惯,做到胸有成竹

现实教学中笔者发现,许多学生写作速度慢,边想边写,写写停停,无法实现快速作文,每次上交都是拖拖拉拉。立意与选材不突出,内容单调陈旧、缺乏新意,甚至离题、偏题,前后矛盾,难以达到新颖、独特、生动形象的写作要求。此外,层次不分,重复啰嗦,前后脱节,甚至一段到底的现象也不少见。

越来越多的初中教师意识到,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言之有序、言之有速,尤其需要加强结构技能、快速思维方面的训练。因此,笔者在作文训练中强调学生养成行文前编写习作提纲,尝试按照提纲写、改自己作文的习惯。

在初期,教师指导学生编写详细的写作提纲,并按照提纲进行作文和作文修改,使学生认识提纲对疏通写作思路的作用,提纲对作文指导和修改的作用,提纲对提高写作速度的作用。在学生熟练掌握提纲的编写方法以后,教师指导学生编写词语性提纲,既提高编写速度,又锻炼概括能力,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在作文讲评时,让学生分组讨论、检查作文拟题、材料安排、中心与提纲是否相符,并提出建议。让学生在写提纲、改提纲、写作文、改作文的循环中不断提升写作能力。

(二)明确提纲拟写的规范,做到有迹可循

作文提纲,又叫作文计划。它是构思、布置篇章的具体的外在表现形式。经过整合,笔者等教师规定作文提纲一般包含三部分内容:

1.题目。将题目(或补充完整的题目)写在第一行正中间。

2.主要内容和中心。在题目下面,简要地写出这篇作文的主要内容及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熟练后,可省略。)

3.内容安排。这是作文提纲最主要的部分,设计时需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安排好材料的组织顺序。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全文准备分为几大段,每段写什么,要以小标题的形式、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材料组织起来。

(2)确定好重点写的内容。要依据表达中心的需要,确定出哪些内容是主要的,哪些内容是次要的,标明“详”、“略”字样;重点段又打算分几层来写,先写哪层,后写哪层,具体列出关键词。

(3)选择结构

这一点指的是内容安排的顺序。笼统而言,可以分为两种,一是纵向发展式(时间顺序),按照事物发展的时序或过程进行,二是横向发展式(空间、逻辑顺序),按照事物构成的序列展开,分成几部分。

作文时,有了提纲的约束,按“计划”行事,写起来就容易一气呵成,写出的文章就容易达到“有中心、有条理、有重点”等要求;反之就会层次不清,详略不当,丢三落四。随着熟练程度的提高,笔者提倡使用“关键词”列提纲,同时注重思维的纵向推进,列多层次的提纲。同样以《三峡》为例,提纲的主要格式如下:

让学生在动笔之前明了自己所写的主要对象、对象主要特征以及手法的使用,这样注重构思的提纲拟写能训练学生多方组织材料、精心剪裁的能力。

三、以提纲联通读写,将阅读教学的效益最大化

阅读教学以“提纲教学”为核心,遵循阅读规律,写作教学以“提纲写作”为核心,符合写作教学要求。阅读是提纲提炼,写作是提纲还原,通过提纲能够很好地联系语文的“读”与“写”。

另一方面,基于语文教学以阅读教学为主的现状,基于语文教材以文选式教材为主的现状,老师应当合理利用教材,从阅读篇目中精选例文、用好例文,用阅读学习文本循序渐进地辅助作文的训练。

每次有目标的作文训练,必须找一到两篇典型的课文作为例子,这个例文的选择需要结合目标,结合教学实践,然后按照阅读教学的主线去安排作文教学。作为例子的课文是写作教学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老师在阅读教学中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去精读的课文一定要为写作服务,学生以此为例也有更大的针对性。

打个比方,以往阅读与写作的关系类似于从某一文本出发总结引发出若干写作经验,即文本→若干知识点(用理科术语表述即:题目→多个知识点),此处所述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应该是从写作目标出发,寻求典型例文以达到对目标形象的认识,即知识点→文本(知识点→例题),例题的典型性恰恰是理科教材所具备的科学化特征。

此外,在实际教学中,各类提纲的例文选择以文言文为主。原因在于一是文言文言简意赅,有些文章谋篇布局极为规范,一目了然,二是在学生几乎能记诵全篇文章的基础上,更加体会到文言文文章的结构谋篇的艺术性,增强文言文阅读的价值。

例如:要求写《**其人》一篇作文,学生开始拟写的提纲中有这样一例,属于比较典型的粗放型提纲。

某某其人

一、开头点出要写人物的姓名、大体性格

二、开门见山举例子(详)

三、有余力再举一个例子(略)

四、结尾,点明中心。

笔者以大家熟悉的《赵普》一文提纲为例,进行对照。

赵普(《宋史》)

一、读《论语》 勤奋 动作描写

二、奏荐 刚毅、执着、责任 动作、神态、细节描写

讨论认识到:写人的文章需要通过典型事例展现人物形象(主要指丰富的性格)。提纲大致如下:

事情的选择——性格的丰富——描写设计

事例1—性格1—描写设计(言行神、细节)

事例2—性格2—描写设计(言行神、细节)

事例3—性格3—描写设计(言行神、细节)

通过学习对照,这位同学修改原先的提纲:

某某其人

一、开头写外貌特征(要强调并不出众)

二、写她乐于助人的事例(详)

(一)帮助同学

(二)帮助路人

突出性格乐于助人,与上文不出众形成对比

三、写她非常朴素

(一)写一些其他人的浪费

(二)多用修辞手法突出他节俭

两者对比,使人物特征更鲜明(略)

四、简述她的爱好,丰富文章内容,使读者印象深刻

五、点明中心,总结全文。

再举一例:写《童年_____事》,一位同学原先的提纲如下:

童年乐事

1.简单介绍外婆家

2.去莲花池边采莲

3.我与狗斗智

4.总结

对照,学习整理的《幼时记趣》一文提纲如下:

《幼时记趣》(沈复)

1.明察秋毫 物外之趣

2.观蚊如鹤

(1)群鹤舞空

(2)鹤唳云端 少见奇景、怡然自得 想象

3.神游山林 陶醉于大自然的壮阔 想象、排比

4.鞭打蛤蟆 惊吓、惩恶扬善的成就感 夸张、动作描写

层次1选事件 ——— 层次2事情的性质———层次3描写设计(围绕性质)

再次修改的提纲如下:

童年乡下二三事

事件 性质 描写设计

1.外婆家环境—令人心生厌恶—声音、气味

2.莲池边采莲—令人心旷神怡—视、嗅、触

3.我与狗斗智—令人心惊胆战—动、神、心

4.总结

实际上,作文的书写过程耗时并不多,学生难以下笔的困难在于审题、拟题、选材、写法等一系列步骤的构思过程中。经过实践,笔者认为,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要提高学生作文构思的能力和速度,就应该重视提纲的训练。提纲训练能帮助学生理清写作的思路,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得学生的作文结构更趋严谨,行文更讲究逻辑性。通过训练可以帮助学生纠正文不对题、重点不准、详略不分等毛病,也促进了读写结合,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孙珍萍,唐守国.导读提纲教学法初[J].探泰安师专学报,2000,(02).

[2]王琴玉.全面贯彻作文教学原则突出提纲训练——“提纲作文教学法”第一阶段实验报告[EB/OL].http://www.jydoc.com/article/23283.http,2005-06-21.

[3]邓文珍.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言之有序言之有速——“提纲作文教学法”课题实验结题评估综述[J].海南教育,2002,(10).

[4]邓伟孝.列提纲写作文教学设计[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07,(7).

[5]叶林林.语言提纲式阅读教学尝试[J].江西教育,2009,(23).

上一篇:服装项目计划书范文下一篇:全职太太养成记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