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法复习题

2024-05-09

美术教学法复习题(共6篇)

美术教学法复习题 篇1

美术教材与教法研究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肌理:

2、美术鉴赏:

3、彩陶:

4、石窟艺术:

5、黄金率:

6、《泉》:

7、蒙克:

8、美术课程计划

9、美术教学大纲

10、美术教材

11、美术教学原则

12、美术教学方法

二、简答题

1、美术是怎样分类的。2、20世纪以来,现代艺术在观念上,与西方传统艺术相比较,发生了哪些巨大变化,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简述中国绘画与西方绘面的特点。

4、伊斯兰教清真寺建筑有哪几个重要特征。

5、从绘画的题材内容来分,绘画一般可分为几种画。

6、请简要指导《匡庐图》与《暴雨过后的悬崖》进行比较鉴赏。

7、鉴赏者应具备哪些条件才能更好的鉴赏美术作品。三

论述题

1、论述常用的美术教学方法及其基本要求。

2、美术教学中班级授课的优越性和局限性是什么?

练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肌理:是指美术作品表面的质感,具体地讲,就是美术作品表面的纹理,经触觉和视觉所感受到的起伏、平展、光滑、粗糙、精细的程表。

2、美术鉴赏:是鉴赏者运用自己的感知能力、情感、审美经验和知识修养,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理解和评价,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和艺术知识,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情操的过程。

3、彩陶:是指用黑、红、白等色在陶底上绘制出花纹图案,经过烧制以后,底子变为红色,花纹图案呈现出黑色、深红色或紫黑色的陶器。

4、石窟艺术:指佛教为宣扬教义及让僧人信徒坐禅修行,在开凿的石窟内把崇拜的偶像、佛陀的故事等雕塑成像或绘制成壁画,这些雕塑壁画通称为石窟艺术。

5、亦称:“黄金分割率”“黄金比”“中外比”是古希腊时研究归纳出来的一种数学比例,适用于整体的各部门之间的大小与长短的比例分配。

6、《泉》:是19世纪最具代表性的古典主义杰作,为法国古典主义画家安格尔所画。画中描绘了一位手举水罐的裸体少女,她姿态优雅的站在泉水畔,重心落在一条腿上,这是一种古典式的站立姿态。

7、蒙克:表现绘画的先驱者,他的艺术带有强烈的悲剧性。他刻意表现死亡、忧郁和孤独,表现现代人在充满痛苦的世界中敏感的心灵所产生的怀疑和焦虑,表现人类心灵的特征。作品有《呐喊》、《青春期》。

8、美术课程计划:是根据国家总的教育方针、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美术教育任务,由国家统一制定颁布的关于学校美术教学和教育工作具体安排的指导性文件。

9、美术教学大纲:是国家根据美术课程计划而制定并颁布的美术教学的指令性文件。它以纲要的形式,从整体上规定美术学科的性质及其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教学目的和任务、内容范围、选择内容的主要依据,编排课程内容的顺序等。

10、美术教材:这里的美术教材主要指中学美术学科的教科书,或称中学美术课本。它是根据美术教学大纲的要求而编写的系统地表现美术教学内容的教学用书,是教师传授和学生获得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基本材料,是考核美术教学成绩的主要依据,是学生课外扩大美术知识领域的重要基础。

11、美术教学原则:是美术教学活动必须遵循的准则,是指导教学的基本原理。它是根据美术教育学的理论,美术教学的目的、任务、教学过程及教学活动规律而提出的,是在总结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

12、美术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美术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在共同活动中采用的手段,是一种为了达到美术教育目的而调整教师和学生相互联系的活动的方法。

二、简答题

1、答:从大的方面讲,它包括绘画、雕塑、设计艺术、建筑与园林艺术、书艺与摄影艺术6大类。

2、答:①从模仿再现走向主观精神表现;②放弃统一的绝对的美的标准;③艺术的价值在于发现和创造;④艺术走向过程、走向社会。

3、答:中国和绘画艺术特点:

①写意性艺术与中国艺术精神;②线条与水墨为基本造型手段;③自由的空间观念;④诗书画印相结合。西方绘画艺术特点:

①写实性艺术与理性精神;②块面、色彩和明暗为基本造型手段;③科学的空间观念;④从工匠到艺术家。

4、答:①必须有指明礼拜方向的标记;②都没有召唤穆斯林的一个或几个尖塔;③内设有水池或泉水供穆斯林祈祷前沐浴净身。

5、答:可分为肖像画、风俗画、历史画、风景画、静物画。中国画则分为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

6、答:①两幅作品同是描写山和水的风景画,却采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手法:线条、水墨与色彩、光影、块面。

②《匡庐图》的自由空间感与《暴雨后的悬崖》的焦点透视。

③两幅作品给人的总体感觉的差异,前者给人以一种空旷悠远的深远意境,后者给人以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

7、答:①学习相关的美术知识;②培养审美感受能力;③具备审美态度;④积累审美经验。三

论述题

1、答案要点:

①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指通过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技能以及学生独立阅读书面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

基本要求:要注意艺术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科学性、系统性与趣味性相结合。教师的语言要清晰、简练并富有艺术性,要善于没问解疑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②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是指教师通过对实物和直观教具的演示和组织教学性参观等,使学生利用各种感官直托感知客观事物或现象而获得知识的方法。基本要求:事先做好准备工作,引导学生有目的参观考察,并做好总结。

③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是通过练习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巩固和完善知识、技能、技巧的方法。基本要求:对活动要进行设计和指导。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实际绘制能力。重视结果的反馈,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④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方法是指教师利用教材规定的欣赏内容,使学生通过观赏美术作品及其他艺术形式,体验其艺术表现力,借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方法。

基本要求:激发欣赏兴趣,引起情感反应,指导实践活动,培养正确的欣赏态度。

⑤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通过独立的探究和研究活动而获得知识的方法。

基本要求:要确定探究发现的课题和过程,积极引导学生的发现活动,努力创设进行探究发现的良好情境。

2、答案要点:

优越性:一是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效率和培养人才;二是有利于教师作用的充分发挥;三是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

局限性:一是教学活动多以教师为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受到限制;二是教学面向全班学生,步调统一,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性,不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人的个性多样化的要求。

美术教学法复习题 篇2

一、基础薄弱学生学习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一错再错

平时训练盲目贪多,做题非常快但不讲质量,出现了错误不及时纠正,知识点漏洞不落实,所以在考试中,以前不会做的题还是不会做,错题也仍旧出错,就是纠正了,也不注意归类总结,一讲就懂,一做就错,主要就是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根本错误,“正确的方法听明白了,自己错误的方法忘不了”,一到做题目,还是用自己的惯性思维和错误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二)熟悉的基本知识遗忘

不注重知识的总结记忆,复习后面的,忘了前面的,主要是缺少对知识的梳理,缺少对知识的整体把握和连接,对每个知识点在数学系统中的作用不了解,把握不住知识点的作用,所学知识点都是零散的、片面的。

(三)大题解答不规范、运算能力差,对大题目有恐惧心理

学生平时练习贪快或者是看着答案做题,不重视运算能力和规范答题的练习,考场上因解题不规范而失分严重,运算速度慢或对自己的运算不放心,也浪费了大量时间。同时,学生对文字多的题目有恐惧心理,阅读分析能力有待提高,不能从题目中抽取需要的知识点。

二、解决以上问题要注意的问题

(一)树立自信心,知己知题

这部分学生大多数在初中数学基础不扎实,到了高一更是害怕数学,成绩在班中排名靠后,致使一些学生对数学缺乏甚至丧失了自信心,这是学习的最大障碍。因此复习开始,学生首先要树立自信心,明白高考数学也不会是考难题,还有一部分是很基础的题目,之后确定自己的做题目标:选择题想方设法拿35分,填空题争取拿10分,解答题肯定有2道简单的,要拿20分,剩下的大题都要做一点,拿8分左右(每题2分)不会太难的,那么成绩就不会太差了,在复习中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查漏补缺,发奋学习,相信经过努力是可以提高数学成绩的。

(二)认真打好基础

首先要听懂老师的教学内容。对课堂上不懂的内容,课后要及时弄懂,并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这是检验课堂上是否真听懂的最好方法。

(三)提高复习效率

复习过程中要注重提高效率。常说听过不如看过,看过不如做过。解题不在多,而在自己动手去做,在精,通过一组习题要能掌握一类问题的解法,就不必做大量重复性的练习(如不熟练,应适当多做些同类题)。多记些常用结论,不仅有利于客观题的得分,还有利于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如复习函数奇偶性时要记住:

f(-x)=f(x)  f(x)是偶函数  其图象关于y轴对称;f(-x)=-f(x)  f(x)是奇函数  其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1)f(x)的定义域必须关于原点对称,这是函数f(x)成为奇函数或偶函数的前提条件。

(2)既奇又偶的函数存在,如f(x)=0

“一看就会、一做就错”是数学成绩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些学生花很大力气把问题搞懂,结果在运算上出错,实在可惜。克服的方法就是要认真审题、仔细计算,不能“凭感觉、跟着感觉走”;代数式的变形要有理有据,如解不等式1/x≥1,如用去分母的方法,一定要考虑x的范围,对a去绝对值符号也要考虑a的正负;运算要准确无误,如去分母常会出现部分项不乘分母、去括号常会出现部分项不乘系数的错误、一元二次函数常会出现配方错误;数形结合要画出准确图形。如方程2x=x2有几解,有学生随手画图,得到两个交点,实际上是有三个交点,当x越来越大时,2x增加的速度比x2快,故有些典型题学生只满足于“懂了”,而没有找出解题的关键点。“会做题”和“做对题”是截然不同的概念,学生一定要动手做,下笔练,做到“会一题,对一题”。

选择题、填空题要注重基本方法的使用,同时也要学习一些常用的特殊解法,如排除法、数形结合法、特殊值法等。而数学主观题的做题方法是:容易的争取推导精确、格式完美,减少失分;难题留到最后,如有时间要坚持往下做,能做到哪一步就坚持下去,一直到做不下去为止。总的来说就是“基础题,不失分;一般题,多得分;较难题,得些分”。在考试中要珍惜第一判断,要认真审题,避免思维定式。

结合上面的分析,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只要下定决心努力学习,花多点时间复习数学,掌握正确的复习方法,改变以往不良的学习和考试习惯,注重答题技巧,也能在数学科取得满意的成绩。一分收获需要十分付出,在心理上要重视学习数学科,而不是采取放弃,就一定能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廖学军.浅谈职高数学复习中的变式教学[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4).

浅谈美术专业听障生高考复习策略 篇3

关键词:听障生;美术专业;复习策略;高考

一、“看”“补”“听”的应用,全面提升视觉素养

视觉是人类获取外界信息的最佳渠道,而听障生由于生理条件的限制,其通过视觉获取信息的比重将大大增加,因此,对于高中阶段的美术听障生而言,最为关键的就是提升他们的视觉素养,让他们逐渐适应以后提高学习自信心。在笔者看来,对美术专业听障生在高三时期进行视觉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不仅仅是为了以此来弥补听力方面的缺憾,更是为了凸显出高三阶段美术教学中的视觉审美教学,而不是一味地强调美术技能。视觉素养与学生的作品质量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只有作品质量较高,才能在高考中崭露头角。

“看”“补”“听”三部曲是提高美术专业听障生视觉素养的一种教学引导方式,用看来代替读,对美术历史的发展进行详细的了解,对一些比较典型的美术作品进行临摹动态训练,通过欣赏当代艺术作品融入现代社会,这种有益的尝试方法都是传统复习方式中不会用到的。熏陶是艺术培养的一种有效方法,视觉素养的提升是美术专业高考复习模式变更的一种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提高听障生高考复习效率的一种办法。

二、趣味化教学方法的应用,以提高听障生的应考自信心

高考复习阶段在民众的眼中看来是一段十分讲究效率、效果的学习时期,然而这种教学方法所营造出来的教学氛围都太过严肃,无意中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而听障生本来就因为生理缺陷等原因,在应考自信心的树立方面存在很大的障碍,加上传统复习方法“压迫式”的学习方式,会对他们造成更深层的打击,很有可能因此一蹶不振。而趣味化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复习热情,以此抵消高考复习的压迫感和枯燥感,让听障生在循序渐进的引导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应考自信心,有利于其自身水平的发挥。

趣味化不一定非要在课程教学中加入幽默诙谐的成分,只要对严肃的学习气氛进行活化就能够达到复习教学的目的。像在对某些艺术家的作品进行特征讲述时,笔者都是在教学过程中边描述他们的作品特征,让学生体会到艺术家的作品风格后,挑选一些自己比较感兴趣或比较不顺手的艺术作品进行临摹,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在临摹的基础上作出一定调整,加入自己的创意和理解,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再通过彼此的互相交流来增加听障生的自信心。教师在此期间要注意自己的引导作用,对学生的作品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帮助他们自我提升。

三、社会实践参与的重视,有利于听障生美术知识的整合理解

传统的课堂教学限制了学生的接触面,而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能够使他们的接触层面和信息获取渠道被拓展开来。专业教师在引导听障生参与美术作品展览参观、野外写生等社会实践时,能够让他们对现代教学方法和模式的体会更为深刻。在对教材知识有所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通过社会实践来对艺术作品的品味和内涵有更为立体的感受。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听障生对美术专业知识内容的理解和同化,进而上升到思想境界方面,提升他们的创作技能,升华他们的创作思想。虽然高三阶段的学习安排比较紧迫,但是社会实践活动是美术专业教师在教学计划中必须安排的一项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的专业审美有进一步的提高,有利于其今后的知识整合和作品创造。

四、“系统性”和“规划性”的分步实施,保障复习效率

复习内容的安排是体现专业教师复习规划系统性的主要体现,高中阶段的美术知识笼统来分就只有外国和中国两种内容,再进行细致分类。艺术欣赏是专业知识卷面考核的主要内容,期间涉及工艺美术欣赏、雕塑欣赏、绘画欣赏和建筑欣赏等,全面系统的复习计划能够保证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梳理更为清晰明了,不至于到时候手忙脚乱,乱成一气。因此,系统性的复习规划是十分必要的。

美术专业在高中三年所累积的知识内容又多又复杂,专业教师在引导规划方面,不能够想到哪儿就讲到哪儿,应该从“学期规划”到“月规划”再到“周规划”进行一系列安排,全面且连贯的复习规划才是保障复习效率的关键。因此,专业教师一定要保证复习时要遵循系统性和规划性的原则,这是特殊教育美术专业教师在对听障生进行辅助复习时需要加强注意的地方。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职业教师,在对听障生进行专业引导时,应该让他们制定自己的复习计划,然后与教师的引导计划进行综合,让他们结合自身的知识基础来进行适当的调整。系统性和规划性是保证听障生专业复习效率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让知识复习不出现死角,进而实现复习教学目标。

五、模考训练的加强,进而使听障生的应考适应性得以提升

模考训练的环节能够让美术生的应考心理适应能力和应试技巧有所提升,在对模考训练进行设计时,尽量与高考的时间限制保持一致,让美术生能够尽快适应高考模式,并保持创作热情。模考训练模拟期间,阅卷要迅速,评测标准尽量严格,站在客观的角度去评价学生的“考试作品”,指出作品的不足之处,对于一些出现频率较高的技能性错误要及时提出纠正,以免在高考中白白丢分。

模考训练的重点要放在引导学生在观察谋略、构图原则、临摹策略、写生思路以及创作方法等方面树立正确的方向,以写生为例,写生类考试重点在于掌握写生对象的特点,设计出适合的构图和结构比例,采用合适的材料工具和表现手法来进行创作。模考训练通过系统科学的高考模拟形式,让美术专业听障生在较为正式的考查环境中提升自己的适应能力,从而在高考中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

总之,美术专业听障生的复习引导是一个十分辛苦的过程,本文结合笔者教学实践总结如上复习引导规律,希望能够对各位教学同仁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于涛.谈高等特殊教育美术趣化教学[J].中国特殊教育,2004(09).

[2]杨帆.高等美术教育中听障学生的视觉素养培养[J].长春大学学报,2012(05).

(作者单位 秦皇岛市特殊教育学校)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复习资料 篇4

1、《标准》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分成四个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 “欣赏·评述” “综合·探索”

2、信息传播要达到最佳的效果必须有几个条件: 第一,所传播的信息对接受者而言是有用的; 第二,所传播的信息应该是接受这所能理解的;

第三,接受者对信息的传播者的人格品质感兴趣或不反感,对信息感兴趣; 第四,信息传播过程较少被干扰,信息清晰、准确。

3、课堂中,信息主要是通过如下媒介传播: 声音——口语、音乐、音响; 文字——书写文字;

静态图像——照片、图画;

动态图像——电影、电视、动漫; 肢体——动作;

面部表情——眼神、面部肌肉动作; 多媒体——图像、视频和音频的作用。

4、传播媒介承载的基本意图:

发出指令——指导和要求学生完成一系列的学习行为; 传播知识——获得知识,形成可以进一步生发的知识结构;

传授技能——获得完成特定行为的方法、程序和处理材料的技术和能力; 传达情感——形成喜爱、厌恶等的情感与态度;

传递价值观——形成好与坏、有用与无用等价值态度。

5、教案有一些基本的要素,它通常包括: 课题; 年级; 授课人;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课后反思。

6、教案的形式

教案形式可以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纯文字式,一类是表格式。

7、教学目标一般可以分为: 认知领域目标;(对于美术的专业知识点,美术史、美术鉴赏等掌握。)情感领域目标;(对美术作品所引申出来的积极的、正面的情感或是消极的、负面的情感的感受。)

技能领域目标。(对于美术学科不同专业的技能掌握。)

8、为了与当前的美术课程标准保持一致,我们也可以分成如下目标维度: 知识与技能目标。在一节课或一个单元教学活动中,学生需要学习哪些知识与技能?学习到什么程度?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一节课或一个单元教学活动中,学生需要体验什么样的学习过程?学习何种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一节课或一个单元教学活动中,学生需要形成或逐渐形成什么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9、什么是教学重点和难点?它们与教学目标是什么关系?

(1)教学重点:一次教学活动中师生的主要精力和实践投放的位置,是学生应该主要理解和掌握的内容,从而使得教学活动内容具有了主次关系,避免平均使用力气。

(2)教学难点:教学活动中学生最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内容,是教师必须调动一切方法和手段加以解决的问题。

(3)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的关系:由教学目标到教学重点,再由教学重点到教学难点,构成了一根思维的链条,而且是由大到小、由抽象到具体的变化。

10、美术课程教学一般模式

应该说,美术课堂的教学模式是多种多样的,但也可以总结出一般的程序或模式:组织教学与导入新课;讲授新知识与演示新技能;布置学习活动与进行练习;展示、评价与布置。

11、美术教学评价的方式

教学评价主要是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学习结果所进行的评价。评价其实也是一种教学手段,好的评价能够帮助学生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学习热情。在具体的一节美术课中,主要是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评价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分数:一般采用百分制,也可以采用五分制。

等级:可分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待努力,应该避免用差和不及格这样具有刺激性的等级名称,以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评语:简明扼要地对学生的作业中的优点和有待改进的地方进行表述。(1)学生的自我评价

学生自我评价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客观地评价自己的作业,形成反思的习惯和能力,不断提高对美术作业的要求和标准。(2)同学互相评价

同学之间根据一般性的标准和各自的喜好评价对方的作品,这种评价方式容易从自我跳出,了解其他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的作业的。(3)教师对学生评价

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仍是学生美术方面的“权威”,所以教师的意见也具有“权威性”,教师的评价比起同学的评价更容易产生鼓励或伤害的结果,因此教师的评价应该慎重,应该更多地倾向于鼓励,而非伤害,尽量将主观性与客观性相结合。所谓主观性,即有意识地在评价取向上以鼓励为主,所谓客观性即要准确地认识学生作业的实际状况。如果我们严格地按照客观性来评价学生,那无异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将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普遍的伤害。所以,教师千万别吝惜自己的表扬和夸赞。当然,对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也应该用策略的方式表达出来,像“如果画得再仔细一点,效果会更好”,“是否可以将杯子画得更大一点”„„

可以用的口头禅是:不错、很好、真棒、很有创意、继续努力、再接再厉等。

12、优秀的课应该具备这样的特征: ①学生学到了特定的知识或技能; ②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并完成了任务;

③学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产生了新的见解; ④学生卷入到学习活动中,并感受到其中的乐趣; ⑤极少有破坏行为出现;

⑥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合作的、和谐的; ⑦教学方法是有效的。

13、初学者应该尽量多地观摩不同的美术课,以提高自己的美术鉴赏力。在学习、观摩其他教师的美术课堂教学时,请注意下面问题: 教师是如何导入的?

教师介绍了什么知识与技能? 教师布置了什么学习任务? 教师是如何小结的?

教师运用了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效果如何?

14、课程的导入环节一般有几种形式?(1)以讲故事的方式导入;(2)巧设悬念导入;

(3)利用知识衔接的导入;(4)创设情境的导入;(5)直观演示的导入;(6)调动感言注意的导入。

15、有哪些常用的美术教学方法?其要领是什么?

(一)讲述法

理想的讲述应该是:①准确、清晰,具有逻辑性;②幽默、流畅、生动,具有感染力;③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收敛自如;④叙述比喻、论述结合;⑤多用具体例子;⑥运用图表、视频等辅助方式。

在美术教学中,应该“精讲多练”,时间放在讲重点、将要点上,以便给学生更多练习的时间。

在欣赏为主的教学中,教师的讲述可能要多点,但也要注意有所控制,而且将讲述与其他活动结合起来,一次讲述的时间不要太长。讲述的量如果比较大的话,可以将其分割成几个小块,这样可能会更有利于保持学生持久的兴趣和注意力。

教学中忌讳的是脱离具体的直观形象,滔滔不绝地讲述原理和作品。对没有多少具体形象储存的中小学生而言,这种讲述几乎是没有什么效果的,容易导致注意力涣散。

(二)示范法

示范应该做到程序清晰,方法明确,要点突出,让全体学生观看到示范的全部过程。

教师或示范者在进行示范时,往往需要配合语言的讲述。但由于示范主要是向学生展示和介绍操作的方法和程序,因此讲述知识一种配合,不要喧宾夺主。在师范活动中,讲述只是一种提示,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说明程序和方法。在美术的示范教学中,应该突出方法的要领和方法的程序性。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通过讲述加以提示,同时对一些有一定难度的方法,可以采取重复示范的方法加深学生的印象。

(三)演示法

演示与示范在直观性方面具有相似的特征,但实际上两者存在区别,示范是学生必须模仿的行为,而演示则不必如此。比如,教师示范版画的制作方法,学生必须模仿这种方法,制作衣服版画;教师用分别盛着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水玻璃杯演示间色是如何调配的,学生就没有必要重复这种行为。在介绍美术语言——点、线、形状、结构、明暗、空间、材质、肌理等基本构成因素和多样统一、比例、对称、平衡、节奏、对比、和谐等组合原理时,就需要以照片、作品和实物等直观的形象加以演示。演示的时候,应该选择具有典型性的照片、作品和实物等,同时还要注意其清晰性。

(四)实践指导法

实践活动的难易程度应该与学生的发展水平一致,并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要求。

要有明确的目标,通过讲述和图示,让学生明白通过实践活动到底要达到什么目的和要求。

通过示范和讲述,告诉学生练习的要领、程序和方法。

认真地观察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给予辅导与反馈。

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要将技能的熟练程度作为评价的指标,因为在动作技能的学习过程中,练习是非常重要的,一些动作需要反复练习才能熟练。由于中小学美术课程无法提供更多的练习时间,将美术技能的熟练程度作为评价学生的指标是不现实的。

(五)提问法

提问者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学生;回答者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因此,存在三种提问的方式:教师向学生提问,学生向老师提问,学生向学生提问。

作为课堂教学行为的主导,教师的提问是一种教育艺术的表现,显示出明显的教学意图。

学生的提问,常常是因为好奇或者不清楚某种问题,带有自发性,也与教师的诱导和要求有关。由于性格和教育传统的原因,中国学生相对不是很踊跃,出现两极分化,喜欢提问的学生经常提问,不喜欢提问的学生往往一直保持缄默,这需要教师的鼓励和宽松的教学环境。

(六)讨论法

讨论最主要的特征是平等性和互动性,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要发生变化,不是居高临下的控制者,而是参与者、推动者、调控者、观察者和记录者,学生之间也是平等的关系,每个人都是自由的思想者,有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的权利。

讨论一般需要预先组织,但讨论也可以是不拘形式、不拘时间、临时性的、随机的。

在美术教学中,讨论可以针对教学主题、程序和方法,应该选择具有共性的问题,难易程度要适当。

在讨论之前,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明白讨论的主题和学习的重点。一般情况下,讨论时间不宜过长。

讨论的原则是必须根据需要,一定要追求实际效果,不要为了讨论而讨论,搞形式主义。

(七)合作学习指导法

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的组合方式,学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互相借鉴和启发,完成学习任务,也可以学会处理人际关系,更好地与人交流、沟通,在自我与他人之间寻找一种张力,既将自己的观念和见解充分融入活动,又尊重大家的意见。在合作学习中,个人必须融入集体中,合作成了这种学习活动的关键词,也是教师的指导行为的落脚点,教师应该努力营造一种有利于合作的环境和氛围。

合作学习的人数不宜过多,否则不易分配任务和进行管理,一般以4-6个人组成合作小组为宜。应注意同组学生之间的异质性,从学习能力、性格等方面综合考虑后加以分组,这样会使各个小组的力量相对平衡。

(八)问题发现与探究指导

我们知道一个简单的道理,思维止于结论、起于问题,一旦教师给予学生的是结论,而且教师十分肯定这种结论,那么大多数学生的思维也就不可能被激活,他们只是通过记忆被动地接受这个结论。如果教师提出的是问题,那么学生就会进行积极的思维,并努力得出自己的结论。

这种学习的组织形式可以是个体的,也可以是合作的;可以是小型的,也可以是大型的。问题的类型,可以分为没有定论的问题、已有定论的问题和对现实问题的发现与探索。

16、美术教育的含义是什么?

将美术与教育合在一起,就形成了美术教育。因此,美术教育可以这样理解——以美术学科为基础的教育门类,其目的主要是:延续和发展美术的知识与技能,以满足人类社会物质、精神和文化的需要;健全人格,形成人的基本美术素质和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7、当代教育观的基本特征 在当代教育中,“互动”是教育活动的基本特征,一般情况下教师是“主动”的一方,但鼓励和唤起学生的“主动”也是教育活动的任务。正是这点构成了先进的教育理念的精髓。

通过对话、交流、启发,唤醒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持续的内在学习兴趣和动力,学会学习,在教师的帮助与指导下成为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学习者。形成学生良好的价值观、情感和态度,学会主动地学习,并通过学习实现自我充实和完善。

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18、教育功能的实现途径分为两个方面

其一,学科本身的特征会自然地导致人的身心发生变化,如数学学习需要缜密的思维和一丝不苟的精神,对数学的学习会影响学习者在思维和行为方面发生相应的变化;美术需要细致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旺盛的创造力,对美术学习会使得学生在这些能力上有更好的发展。

其二,有意识地运用学科本体承载一定的道德、伦理和思想意识等,对学习者施以影响,如中国古代社会就存在有意识地利用绘画和工艺进行道德教育的事例。

19、什么是美术取向的美术教育?什么是教育取向的美术教育? 美术取向的美术教育以教育为手段,延续和发展美术知识与技能,使人类的美术不断地发扬广大。这种美术教育取向是通过专业院校培养专业人才而实现的,专业知识、技能的改善与成长是主要的观察点。普通中小学美术教育也有助于这一任务,其途径是:

(1)大多数的专业人才,都要经过中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2)中小学美术教育培养的兴趣多样、认识丰富和观念开放的众多美术接受者与美术创作之间构成了艺术欣赏与生产消费的关系,从而保障了美术创作活动的持续性。

教育取向的美术教育以美术为基础获得教育功效,引发学生身心发生种种良性变化。这种美术教育取向主要由中小学实施的基础美术教育而实现,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发生的身心变化是主要观察点。这种美术教育的功效包括:(1)思想道德的发展;(2)情感与审美的发展;(3)智力发展;

(4)人格与心理发展;

(5)个性与创造力的发展。20、从美术教育的构成将美术教育分成美术取向和教育取向两类,是一种更接近美术教育本质的划分,有助于我们从更深的层面上理解美术教育的理论问题和把握美术教育的实践问题。其余的划分方式还包括:

(1)按场所划分:学校美术教育、家庭美术教育、社会美术教育。学校美术教育:指中小学、大学进行的美术教育;

家庭美术教育:指在家庭中进行的由家人、家庭教师或其他人实施的美术教育;

社会美术教育:指在少年宫、美术馆、博物馆等场所进行的美术教育。

(2)按年龄划分——少年儿童美术教育、成人美术教育、老年美术教育 少年儿童美术教育:指针对少年儿童(一般指3-15岁)进行的美术教育; 成人美术教育:泛指针对成人(包括青年)进行的美术教育; 老年美术教育:大多数情况指针对离退休人员进行的美术教育。

(3)按目的划分——职业美术教育(也称专业美术教育)、普通美术教育(也称基础美术教育)

职业美术教育:指大、中专的专业美术教育,学生通过美术教育,以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谋求与美术教育有关的职业;

普通美术教育:指在中小学和其他场所进行的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的的美术教育。

21、美术教学的特点

1、视觉感知特点

2、情感特点

3、技能特点

4、个性特点

5、创造性特点

6、全体性特点

22、关于评价的几个概念

评价的主体——指评价行为的实施者,具体可能是教师、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家长、其他同学,甚至是评价对象自己。

评价的客体——是被评价的对象,可以是学生、教师、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其他同学,也可以是评价对象自己。

成就性评价——通过实际的行动来完成一项需要思维、情感,甚至工具、材料介入的活动,比如撰写一篇论文、做一次实验、解释一个问题、唱一首歌或画一幅画。

真实性评价——比成就性评价更进一步,强调在现实的生活情境中应用技能做事或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展览会上展示作品、在文艺活动中表演、在辩论会中进行演讲或辩论等。

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所进行的评价,目的在于了解学生的进步和教学行为的缺失,通过过程中的若干反馈,及时地对教学行为进行调整,不断地对学习活动进行强化。终结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完成后进行的评价,目的在于将学习的结果与教学目标相比较,评定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主观评价——是指处于某种目的而进行的评价,这种评价不一定会依据客观的事实,或者说只是选择符合目的的事实进行评价。客观评价——不完全考虑目的,而根据对象的实际成绩和表现进行评价,换句话说,即努力做到“是怎样就怎么样”。

量化评价——用数字对评价对象进行衡量,并用数字现实评价结果的评价方法,如百分制和五分制就是量化评价。

质性评价——通过访谈、描述、档案整理等方法,力求全面充分地揭示和评价对象的各种特质,现实其中的意义。质性评价不主张把复杂的教育现象简化为数字,认为这种做法会歪曲和丢失重要教育信息。

横向评价——将评价对象放在一定的群体环境中,与其他人进行横向的比较。这种评价可以确定一个评价对象在一个群体中的排名,导致的结果是优秀的更加自信,较差的丧失自信。

纵向评价——将评价对象的一个时期与另一个时期做纵向比较,从而让评价对象看到自己的进步。这种评价方式比较适应那些学业较差的学生。

23、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策略

1、尽可能让学生在美术学习活动中获得愉快和积极的体验;

2、运用多种美术教学方法和手段,激活学生的各种感官;

3、美术学习内容应该注意满足学生的需要,与他们的生活经验相联系;

4、美术学习任务应该难易程度适度、分量适当,不至于增加学生的负担;

5、多以鼓励或奖励的方式对学生的美术学习作出反馈;

工艺美术复习题 篇5

2. 画像砖: 画像砖始于战国盛于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继续流行,隋唐之后逐渐衰落。汉画像砖是两汉时期主要装饰在古建筑物和墓壁上的一种模制、模印、雕刻和彩绘的画像砖。形制多样、图案精彩、主题丰富,深刻反映了汉代的社会风情和审美风格。

3.陵阳公样:由唐代窦师纶设计的对称形式构成的纹样,也是唐代织锦中经常采用并有特色的图案形式。因为窦师伦被封为“陵阳公”,故这些纹样被称为“陵阳公样”。

4.金字塔:埃及古王国法老的陵墓,始建于4500年前的埃及古王朝时期。因其方锥形与中国汉字“金”字相似,故称金字塔。其中间经历了一个从长方形石墓到梯形金字塔的演变过程.它具有庞大的体积和重量,给人以精神上的压力。

5.雕漆:始于唐代、盛于明清。雕漆是把天然漆料在胎上涂抹出一定厚度,再用刀在堆起的平面漆胎上雕刻花纹的技法。由于色彩的不同,亦有“剔红”“剔黑”、“剔彩”及“剔犀”名目。雕漆作品具有胎薄体轻、纹饰华美、坚固耐用等特点。

6、青铜时代:在考古学上是以使用青铜器为标志的人类文化发展的一个阶段。中国的青铜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始于公元前21世纪,止于公元前5世纪,大体上相当于夏、商、西周至春秋时期,约经历了1500多年的历史。

7、景泰蓝:又名“铜胎掐丝珐琅”,制造历史可追溯到元朝,盛行于明代景泰年间。是一种瓷铜结合的独特工艺品,又因当时多用蓝色,故名景泰蓝。

8、巴罗克艺术: 17世纪广为流传的一种艺术风格。它的名称由来,说法不一,一说来自葡萄牙或西班牙语,意思是不圆的珠子;又一说它来自意大利语,有奇特、古怪或推论上错误的含义。总的来说这个名称在当时含有贬意,是18世纪古典主义艺术理论家对于上一个世纪一种艺术风格的称呼。

9、唐三彩: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所谓唐三彩,是指中国唐代陶器上的釉色,后来也用来泛称唐代彩陶。唐代彩陶的釉色有很多种,但主要以黄、绿、白(或绿、赭、蓝)三色为主,所以称之为“三彩”。其釉色互相渗化,加上年代久远,部分颜色发生变化并产生新色,具有较高的装饰艺术水平。但由于实用性较差,唐三彩主要用于随葬,即明器和俑。

古希腊陶瓶的几种风格及其特点。

几何风格:流行于公元前9--前8世纪,主要产地在雅典。前期以平行线条、交叉线、三角形、S形和回形纹装饰为主,后期以图案化的人物装饰为主。

东方风格:流行于公元前7世纪,主要产地在科林斯阿提卡。纹饰有棕榈纹、莲花纹、狮身人面纹、狮身鹫头像、狮头像、羊身、蛇尾等。

黑绘风格:开始于公元前7世纪末的古风时期,主要产地在以雅典为中心的阿提卡地区。在赤褐色或者黄褐色的陶壁上,用黑色做剪影式的描绘,而事物的结构以线勾方式表现,以黑和红两色为主,简单而高贵且极具装饰意味。

红绘风格:流行于公元前6世纪,主要产地在阿提卡地区。在黑色的陶壁上呈现红色的图像,轮廓线已经改用毛笔,线条比原来更为流畅。装饰主题以描写日常生活场景为主,具有更多的生活气息。主要器类:一是酒器和双耳瓶,二是杯、盆、钵等小型器。白地彩绘风格:流行于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的希腊各地。先在陶器上刷一层含铁成分较少的石灰水,然后上面用各色色料绘饰。先用黑色勾线,器皿烧成以后彩绘,但是颜料没经高温处理,容易脱落,一般也绘制得自由草率,器形多为香油小瓶,用来装化妆品,也有祭葬用物。

1.唐三彩的艺术特色。

答:唐三彩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首先是造型。唐三彩的造型丰富多彩,一般可以分为动物、生活用具和人物三大类,而其中尤以动物居多。出土的唐三彩,从现在分类来看主要也是分为动物、器皿和人物三类,尤其以动物居多。唐三彩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釉色。作为一件器物上同时使用红绿白三种釉色,这在唐代本来就是首创,但是匠人们又巧妙地运用施釉的方法,红、绿、白三色,让它交错、间错地使用,然后在高温下经过高温烧制以后,釉色又浇融流溜形成独特的流窜工艺,出窑以后,三彩就变成了很多的色彩,它有原色、有复色、有兼色,人们能够看到的就是斑驳淋漓的多种彩色,这是唐三彩釉色的特点。

3、简述哥特式艺术特色。

答:十二至十六世纪初期欧洲出现的一种以新型建筑为主的艺术,包括雕塑、绘画和工艺美术。这种建筑风格,一反罗马式厚重阴暗的半圆形拱门的教堂式样,而广泛地运用线条轻快的尖拱券,造型挺秀的小尖塔,轻盈通透的飞扶壁,修长的立柱或簇柱,以及彩色玻璃镶嵌花窗,造成一种向上升华、天国神秘的幻觉。反映了基督教盛行的时代观念和中世纪城市发展的物质文化面貌。代表作品有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德国的科隆大教堂、英国的林肯教堂、意大利的米兰教堂等。

论述题

1. 中国四大名绣的艺术特色

答:苏绣: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苏绣在艺术上形成了图案秀丽、构思巧妙、绣工细致、针法活泼、色彩清雅的独特风格,地方特色浓郁。从欣赏的角度来看,苏绣作品的主要艺术特点为:山水能分远近之趣;楼阁具现深邃之体;人物能有瞻眺生动之情;花鸟能报绰约亲昵之态。绣技具有“平、齐、细、密、和、光、顺、匀”的特点。作品有“长毛猫”、“金鱼”等。

粤绣:粤绣构图丰满,繁而不乱;图案工整,富于夸张;色彩艳丽,对比强烈;针法多样,善于变化。粤绣运用“水路”的独特技法,使绣出的图案层次分明,和谐统一。粤绣针法丰富,有基础针法、辅助针法、象形针法3大类,直针、续针、捆咬针、铺针、钉针、勒针、网绣针、打子针等45种。粤绣的优秀代表作品有“百鸟朝凤”、“丹凤朝阳”、“百花篮”、“我爱小鸡”、“鹦鹉”、“晨曦”等。

蜀绣:起源于川西民间的蜀绣,由于受地理环境、风俗习惯、文化艺术等各方面的影响,经过长期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严谨细腻、光亮平整、构图疏朗、浑厚圆润、色彩明快的独特风格。作品的选材丰富,有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山水鱼虫、人物肖像等。针法包括12大类共122种,常用的针法有晕针、铺针、滚针、截针、掺针、沙针、盖针等,讲究“针脚整齐,线片光亮,紧密柔和,车拧到家”。代表作品有“芙蓉鲤鱼”、“水草鲤鱼”和“大小熊猫”。

2015中国美术史复习题 篇6

仰韶文化彩陶:

以质朴明快、绚丽多彩为特色的仰韶文化的彩陶图案,是我国先民为世界艺术宝库做出的卓越贡献。由于时间与地域的不同,仰韶文化的彩陶器形与纹饰,可分为数种类型,其中以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的彩陶,艺术成就最为杰出。

马踏飞燕:

擂台东汉墓出土的一件铜马式。通高34.5厘米,作者独具匠心,铸造一匹矫健奔驰的骏马,三足腾空,一足踩在展翅疾飞的燕隼背上,暗示天马奔腾的速度超过了燕隼,具有携风带雨的气势。其侧视的基本构图呈倒三角形,运动感很强。作者巧妙地让燕隼的双翅展开,加强雕像支点的稳定感,同时用燕隼的疾飞之态烘托出天马的神速,取得了内容与形式、技术与思想的完美统一,堪称中国古代青铜雕塑的奇葩。

《龙门二十品》:

龙门二十品中的十九品位于龙门石窟的古阳洞,其余一品位于老龙洞外的第660窟。是北魏时期书法艺术的精华之作、魏碑书法的代表作。作品笔笔方正,结体完美,具有力度超拔的特点。其中《杨大眼造像记》、《始平公造像铭》是最具有代表性的。

“曹衣出水、吴带当风”:

主要是指古代人物画中衣服褶纹的两种不同的表现方式。前者笔法刚劲稠叠,所画人物衣衫紧贴身上,犹如刚从水中出来一般,以北齐的曹仲达为代表。他以画梵像著称,被称为“曹家样”;后者笔法圆转飘逸,所绘人物衣带宛若迎风飘曳之状,以唐代的吴道子为代表。其独创的宗教图像样式,成为“吴家样”。

青花瓷: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改变了唐宋陶瓷主要以印花、刻花、划花为装饰的方法而用绘画表现,自由挥洒,白地蓝花,清新素雅,颇有水墨画的意趣。(常见的装饰纹饰有松、梅、竹、牡丹、菊花、荷花、缠枝莲、芭蕉、湖石及龙、凤、鹤、鹿、鸳鸯、鸟雀、鱼类等,也有装饰历史戏曲故事者。)

灵岩寺彩塑:

灵岩寺为国内著名古刹。千佛殿内有彩塑罗汉40躯,高与真人等,形貌上可看出不同年龄、阅历及性格特征,眉目神情生动入微,呼之欲出,体现了宋塑高度的写实水平,塑像完全是现实生活中的僧人形象而较少“佛性”,体现了宗教雕塑的世俗化倾向。元四家:

元代中晚期对后世有重大影响的画家当数被称为“元四家”的黄公望、吴镇、倪瓒和王蒙。他们都是江浙一带的文人,擅长水墨山水,又兼工竹石。他们的山水重于笔墨,将球风格,但仍有一定山水根据。他们通过山水书法一定的理想,并题跋诗文加以阐述。但情调多过于伤感、淡薄、孤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无可奈何。

《虢国夫人游春图》:

是以盛唐宫廷妇女生活为创作题材。画的是杨贵妃姐妹三月三日游春的场景,画面上马的步伐轻快,人的形态从容,符合郊游的愉快主题。不依靠背景,仅以一组人物的配置、马的跑动和色彩运用而能衬托出春天的气息是此幅作品的成功之处,这一骑从行列对表现当时豪贵生活的骄纵富有概括意义。

《韩熙载夜宴图》:

顾闳中传世的唯一作品,表现了南唐大臣韩熙载放纵不羁的夜生活。夜宴图以长卷形式分为夜宴、观舞、休息、演乐、宾客应酬等五个场面。画中人物形象生动传神,不同的身姿容貌以致手的表情都处理的较为成功。此图刻画了失意官僚的心里矛盾和腐朽的生活面貌,较之其他表现贵族生活的画卷有着更深刻的意义。

王羲之:

字逸少,司徒王导从子,官至右军将军,史称王右军。(书法初学卫夫人,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后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观览南北诸家名迹刻石,渐变古风,被称作“草隶、八分、飞白、章、行备精诸体,自成一家法,千变万化”。)他的成就之一就是与从弟王洽变章草为今草,创造了韵媚婉转的书体新风,更重要的贡献在于变革楷书与行书,成为一代风范,后代奉之为“书圣”。

顾恺之:

他是东晋最伟大的一位画家,也是早期的绘画理论家。他的绘画注重表现人物精神面貌,尤其重视眼神的描绘。同时他也擅长以绘画艺术的语言来着意刻画对象的心理特征与精神风貌。其代表作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他的画论著作有《画云台山记》《论画》。因缘故事:

莫高窟北朝窟内壁画中有本生和姻缘故事。本省市巴利文的音译,表现释迦所述前世因缘故事,长以前生为国王、王子、婆罗门、商人以及弱小动物的遭遇为比喻,突出施舍、仁义等思想,宣扬忍辱牺牲、舍己为人的苦行。

武梁祠画像石:

武梁祠是在山东嘉祥武翟山(旧称紫云山)发现的一组“武氏墓群石刻”中的一部分,由一对石阙、《武梁碑》及五块画像石组成。其中两块画像石雕刻祥瑞图,其余三块皆分四层(列)雕刻(尖顶上的西王母像不计在内)。每块石上除刻有众多故事及一百多个人物外,还有文字二百余个。画像内容多取自古代传说及《孝子传》、《列女传》、《史记》等典籍,也有对死者生前生活、游乐等方面的描绘。都具有贬斥秦王的含义,是汉代最流行的画像石刻题材。内容丰富,雕刻生动。

《林泉高致》:

北宋山水画画家郭熙的山水画主张,经其子郭思整理成《林泉高致》,全书共分山水训、画意、画诀、画题、画格拾遗、画记六篇。《林泉高致》的出现标志着山水画理论已经进入成熟阶段,为中国第一部完整而系统地阐述山水画创作规律的著作。

赵孟頫:

元朝著名书法家。他的书法兼顾诸体,特别以行、草、小楷最佳。在书法方面,他不满宋朝末流摒弃古法、随意挥洒的书风,竭力提倡恢复”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传统。他又是最先在画上题诗,将”诗、书、画“合为一体的创始者。他的传世书法作品极多,楷书有《玄妙观重修三门记》、《胆巴碑》等,小楷有《汲黯传》、《道德经》等;行草书有《洛神赋》、《千字文》、《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等。

恽南田:

明末清初著名的书画家。开创了没骨花卉画的独特画风,是常州画派的开山祖师。早年主攻山水画,作品空灵清旷。中年以后专攻花卉,创设骨画法,此画法以色彩直接渲染,粉笔带脂,点染并用。同时,讲究以写生为基础,极力摹写,得其活色天香而后已。在创作中,重在”摄情“,画风清新雅丽、淡冶秀美,于绚烂中求平淡天真,表现了”清如水碧,洁如霜露“、”天仙化人“般理想化的美的境界,极好的体现出董其昌所极力推崇的文人画旨趣。代表作有《灵岩山图》《锦石秋花图》《花卉册》等。

董其昌:

明代书画家。他对文人山水画的重要贡献,在于它进一步提纯了绘画语言,即把中国画的笔墨语言从绘画的综合因素中突出出来,不再仅仅作为营造图像的手段,而是成为绘画表现的重要目的。他主张化古为我,”集其大成,自出机杼“。

赵佶:

赵佶,即宋徽宗,北宋最后一个皇帝。他政治上昏庸,艺术上却颇有才能。精通音律,擅长书画鉴赏,还建立了翰林书画院。(他命工匠摹刻《大观太清楼帖》,精妙在《淳化阁帖》之上。他命书画院的书画博士将历代著名的书画家资料和古代钟鼎彝器,整理成三本书,即《宣和博古图》、《宣和书谱》和《宣和画谱》。)他在书法上的最大贡献是创立”瘦金书“,又称”瘦金体“。其特点是:笔画瘦直挺拔,结体内紧外展,顿挫分明,收放有致。这种书体介于行楷之间,代表作为《楷书千字文》《闰中秋月》。同时他也擅长行草,有《草书千字文》、行书《蔡行敕》流传至今。

董源:

五代南唐画家,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能作山水、人物、龙水,但尤以画山水著称。他的山水画有水墨和青绿二体,尤其擅长水墨山水,皴擦点染结合并用,创造了披麻皴和点子皴等表现方法,成功的画出山川远近层次和氤氲气氛,具有革新精神。其传世名迹有《潇湘图》《夏山图》《夏景山口待渡图》《龙宿郊民图》等。

巨然:

五代南宋画家,是董源的追随者。他的山水画笔墨秀润,较之董源更充满田园自然风致。他曾为翰林学士院画烟岚晓景壁画,颇受称赞。现存巨然名迹《万壑松风图》《层峦丛树图》

回答:

秦汉雕塑的功能、样式及代表作品。(兵马俑、霍去病墓)

功能:宣扬统一功业,显示王权威严,美化陵园建筑,纪念勇士而铸造。形式:陵墓装饰雕塑,冥器雕塑,建筑前雕塑,工艺雕塑,宫苑装饰雕塑。

代表作:陵墓雕塑代表作《马踏匈奴》《卧马》,建筑前代表作有李冰石像,冥器雕塑如秦代兵马俑。

秦兵马俑:崇尚写实,手法严谨;性格鲜明,形象生动;在整体布局上利用众多直立静止体的重复,造成排山倒海的气势,使人产生敬畏而难忘的印象。其严谨的布局,排列成面向东方,气势磅礴,威武雄壮的军阵场面,再现秦军宏伟气派。

霍去病墓:汉代纪念碑性质的一组大型石刻,作者运用循石造型的艺术手法,巧妙的将圆雕、浮雕、线刻等技法融汇在一起,刻画形象恰到好处,足以表现客体特征为度,绝不做作自然主义的过度雕镂,从而加强了作品的整体感和力度感。体积巨大,环境辽阔;因势象形,朴拙粗旷;形态各异,动感有力。

北朝麦积山石窟的佛像特征

早期:佛像身躯宽厚,面额方正,造型风格具有早期的特征;窟内三世佛的组合,可能与后秦姚兴信奉三世佛的思想有关。北魏:前期保持肩宽胸厚的特点,佛像伟岸庄严。造像题材逐渐丰富。后期的造像受孝文帝崇尚男方思想的影响,逐渐由健壮转向修长清秀,塑像中具有装饰性的线条刻画,加重了飘逸清秀的造型意趣。西魏:保持北魏后期清隽高迈的品格,同时又加入现实人物的形神意态。

董源、巨然、倪瓒、黄公望、沈周、龚贤山水画风格特征及其作品。

董源: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所画风光更带有秀美抒情的意趣,尤擅水墨山水,皴擦点染结合并用。画中人物多穿插贵族游乐或风俗情节,以青红重彩描绘,具有宫廷绘画的痕迹。《夏山图》《潇湘图》《夏景山口待渡图》《龙宿郊民图》

巨然:笔墨秀润,较之董源更充满田园自然风致。《万壑松风图》《层峦丛树图》

倪瓒:在画法上吸取荆、关、董、巨之长而加以融汇,擅长以干笔淡墨画出明洁清幽的秋景,其画笔墨松秀简淡。画中多长题,做楷书,力求朴素清雅。《渔庄秋霁图》《虞山林壑图》《六君子图》《幽涧寒松图》《容膝斋图》

黄公望:以水墨或浅绛色作画,淡墨干皴,苍润浑厚。《溪山雨意图》《天地石壁图》《九峰雪霁图》《富春山居图!》

沈周:其作品构图平稳,境界宁静优雅,洋溢着平和怡悦的气氛,尤其在文雅恬静的情调里表达恢弘的胸襟、丰富的想象力与蓬勃的生命力。《夜坐图》《江村渔乐图》《庐山高图》

龚贤:所画山水,布境奇而安,丘壑多实景,意境宁静深邃、生机勃发。《自藏山水轴》《夏山过雨图》《千岩万壑图》 五代、元代、明代山水画发展特征和代表画家。

五代:五代是山水画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唐代以水墨或青绿为主,在屏障上择写大山大水或松石的基础上,一些画家深入于大自然中,创造了真实生动的北方峻岭和秀丽的江南山川,五代时候,中原地区战争频繁,大批知识分子隐逸山林,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山水画的发展。荆浩是北方画风的奠基人,因长期的山林生活而熟悉了大自然。荆浩长期隐居在太行山的崇山峻岭之中,对北方的山势认真观察体会,他的画体现了北方山的特色。石法圆中带方,皴法以短线为主,皴染兼备,层次分明。他的山水画标志着中国山水画的成熟。董源开创了江南画派,董源的山石画法是短披麻皴,其皴法为短促而带弧形的线条疏密组合,多用以表现江南的土山。后世文人画家以、皆以“水墨类王维”的董源为宗。代表画家:荆浩,关仝,董源,巨然

元代:

(1)作画重视主观意兴心绪的表现,把形似和写实放在次要位置。(2)作品追求笔墨情趣,水墨画极为盛行。

(3)把书法用笔融进绘画创作,丰富了点、线的表现力。(4)画上流行题写诗文,加强了作品的诗情画意。

元四家山水重于笔墨,讲求风格,但仍有一定山水根据。王蒙写黄鹤山,倪瓒画太湖,黄公望在虞山、富春山领略胜概,遇佳山水随笔摹记。他们在作品中通过山水书法一定理想,并题跋诗文加以阐述。形式上重水墨,或稍加淡色浅绛,形成不同面貌。但情调多流于伤感、淡泊、孤寂,反映了时代**中无可奈何地情绪。

其余群彩纷呈的各家各派的山水画的共同特点是从内容到笔墨都追求“士气”,士大夫审美趣味使宋代画法得以改造,使之赋有新的时代气息,这种力求高雅的艺术情趣,予明代绘画以极大影响。

代表画家: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朱德润,曹知白

明代:明代为中国山水画最为鼎盛的时期。画派林立,画人无数,如“浙派”、“吴门派”、“华亭派”等等,《明画录》载有山水画家四百多人。浙派代表画家有戴进、吴伟、张路、汪肇、朱邦、蓝瑛等人。他们取法马远、夏圭,大多采用方笔,粗率顿挫,萧疏苍劲。而以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为代表的吴门派则从董源、范宽入手,兼及王蒙、吴镇,用笔多细长挺秀、清丽典雅、灵逸生动,书卷气浓。以董其昌为领袖的华亭派,墨色清淡,古雅秀娟,在理论上,董其昌也极有建树,提出“南北宋”学说。

代表画家:戴进,吴伟,张路,沈周

南宋四家、明四家、四王、四僧山水画特征。

南宋四家:李唐的山水画严谨质朴,气象雄伟,犹存北宋风范,但造型章法及笔墨上均明显地趋于简括,开创了南宋山水画的新风。

刘松年山水皴法受李唐影响,但变雄健为典雅,画风严谨不苟,水墨青绿兼工,又精于界画,作品中山水与人物常占有同等地位。

马远,夏圭的山水由于大胆剪裁,突破全景程式而画边角之景,因而被称为“马一角”,“夏半边”,被认为反映了南宋偏安的残山剩水,这种解释是欠科学的。马、夏的边角之景是艺术上的高度提炼,把富有感情色彩的景物加以突破,使画面情景交融富有浓郁诗意,是对传统山水画的发展和丰富。

明四家:沈周其作品构图平稳,境界宁静优雅,洋溢着平和怡悦的气氛,尤其在文雅恬静的情调里表达恢弘的胸襟、丰富的想象力与蓬勃的生命力。

文征明其作品情调闲静典雅,布景层叠而上缺少纵深表现空间,丘壑林木棱角分明而略有变形。

唐寅的山水画出入宋元,状物真实而不刻露,抒情自然而不造作,作风沉郁潇洒。

仇英的仇英的山水画多学赵伯驹、刘松年,发展南宋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的“院体画”传统,综合融会前代各家之长,即保持工整精艳的古典传统,又融入了文雅清新的趣味,形成工而不板、研而不甜的新典范,还有一种水墨画,从李唐风格变化而来,有时作界画楼阁,尤为细密。

四王:他们十分看重笔墨,大多以古人丘壑搬迁挪后,构成一种元人已达到的理想境界,表现平静安闲的感情状态,体现所谓“士气”和“书生气”,但较少观察自然,描写具体感受。由于它们能精研书画表现上共同的一面,注意在以临古为主的艺术实践中总结古人笔墨布局上的成就,所以发展了干笔渴墨层层积染技法的艺术表现力,审美趣味的表达更趋于精致。“四王”中又分两种,王时敏祖孙更重笔墨风格,尤其醉心于黄公望。王鉴、王翚的山水主要取法董源,巨然和王蒙,在华发面貌上兼及水墨,浅绛及青绿山水,形成了笔法遒美、墨韵润泽、沉雄古逸的体貌。

四僧:他们十分注重感受生活,观察自然与独抒性灵,不以再现前人意境情调上的成就为满足,不限于临摹,不依赖与挪用古法,分别以激情洋溢或深情凝絮的个性鲜明的艺术,突破了“四王”派所表现的情感内容,以来自客观世界又有高度加工的艺术形象,丰富了自然美的表现和意境的创造,以主客观结合、“尚意”又有法则的新手法突破了旧程式,在发挥诗歌书法入画的效用并密切结合似和不似之间的形象,发展了笔墨技法。

黄荃、徐渭、朱耷、恽寿平、郑燮、吴昌硕的花鸟画特征。

黄荃:他继承了唐代花鸟画的传统,所画多为宫廷中的奇禽名花,以极细的线条勾勒,配以柔丽的赋色,线色相融,几不见勾勒墨迹,情态生动逼真。

徐渭:他的花鸟画兼收吴门派与林良写意花鸟之长而不为所束,大胆变革,极具创造力。他尤其善于以狂草般的笔法纵情发挥,泼墨淋漓,在“似与不似之间”的花木形象中,着眼于气韵的体现。他把中国写意花鸟画推向了能够强烈抒写内心情感的极高境界,把再生宣纸上充分发挥并随意控制笔墨的表现力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成为中国写意花鸟画发展中的里程碑。

朱耷:他的艺术比之常人带有更强烈的感情色彩和复杂的精神内涵。他以山水寄恨,“因心造境”,意境苍凉凄楚,笔墨沉郁含蓄,使人有“墨点无多泪点多”之感,可谓泪眼中的旧江山。他的花鸟画以极具个性的奇简冷逸的风格,强烈地抒发了遗民之情。其作品中拟人化的鱼鸟,险怪空灵的构图、简约含蓄而充满孤独忧愤感情的笔墨,在内容和形式上以臻于高度统一。

恽寿平:开创了没骨花卉画的独特画风,是常州画派的开山祖师。早年主攻山水画,作品空灵清旷。中年以后专攻花卉,创设骨画法,此画法以色彩直接渲染,粉笔带脂,点染并用。同时,讲究以写生为基础,极力摹写,得其活色天香而后已。在创作中,重在”摄情“,画风清新雅丽、淡冶秀美,于绚烂中求平淡天真,表现了”清如水碧,洁如霜露“、”天仙化人“般理想化的美的境界,极好的体现出董其昌所极力推崇的文人画旨趣。郑燮:擅长墨竹,多得之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又经过了从“眼前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的艺术化,在诗情画意中歌颂了清风劲节。

吴昌硕:他用墨浓淡干湿,各得其宜,表现出物质的内在气质和生命力,并表达出超乎形似的神韵,给人以出神入化的艺术享受。在色彩上,他善于大胆使用强烈鲜艳的重色如西洋红,在强烈对比中生意盎然、浑厚古拙而不乏书卷气,发展了青藤、雪个、石涛、扬州八怪以来的大写意绘画传统,形成了个人独具的新风格。

董其昌南北宗论的主要思想。

上一篇:基妇2011年上半年总结下一篇:歌颂母亲名言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