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苏秦刺股

2024-07-30

成语故事:苏秦刺股(精选9篇)

成语故事:苏秦刺股 篇1

战国时期,中原大地上七雄并立,战争连年不断,各国都想统一中原。年轻的苏秦凭借自己的学识和口才游说当时最强大的秦国,希望得到重用。但是由于商鞅嫉妒他的才能,处处与他为难,没能如愿。他曾经十次上书秦王,诉说心志,都没有被采纳。后来决定离开秦国,游说六国联合抗秦。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把家产卖了后,得到路费、衣物、车马、和仆人。在游说的过程中勘察各国的山川地形,风土人情。好几年,他仍然无机会实现自己的抱负。钱财用完了,只好辞了仆人,卖了车马,自己担着行囊徒步回家。

父母原以为倾家荡产的苏秦能换来仕途的发展,一定可以谋得一官半职。谁知贫穷落魄,都骂他是个没有出息的败家子。妻子也象看不见他似的。饥寒交迫,向她的嫂子要点饭吃,嫂子说家中没有可烧的菜,拒绝给他做饭。

苏秦饱尝了人间冷暖,不觉潸然泪下::“一身贫寒,妻子不认丈夫,嫂子不认小叔,连父母都不认儿子,这全是我造成的啊。”

感慨之后,他钻入书中消愁。他偶然从书堆中发现一本《阴符》,忽然想到有个名士说钻研此书,肯定有长进。于是开始钻研这本书中的道理。

苏秦足不出户,不分昼夜,发奋读书。夜晚困的时候,为了使自己的头脑清醒,用锥子刺入自己的大腿,血流到脚面上。剧痛让他睡意全消,又可以全神贯注地读书了。《阴符》这本书,让他茅塞顿开,又结合自己周游六国所得到的信息知识,仔细揣摩,不过一年,天下形式了如指掌。

苏秦胸怀大志,再次告别父母去游说各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终于取得了六国的信任,接受了他的联合主张。最后,他,兼佩六国的相印,执金牌宝剑,总辖六国臣民。

当他衣锦还乡的时候,家人对他的态度截然不同了,父母把他当做孝子。妻子恭顺了,嫂子也敬重他了,居然不敢抬眼看他了。

苏秦说秦王的故事 篇2

秦孝公二十四年(前338),纵横家苏秦游说秦惠文王失败之后,身上穿着破衣服,脚上穿着破草鞋,肩上挑着担子,狼狈地回到了自己的故乡洛阳。

他回到家后,他的兄嫂和妻子都看不起他。苏秦不顾他们的嘲笑,关起门来勤奋读书,困倦的时候便以锥刺股。一年之后,学业有成,苏秦又开始了他的游说活动。

此次出行,苏秦的目的是要使燕、赵、韩、魏、楚、齐六国缔结联盟,共同对付秦国,这就是战国历史上著名的“合纵抗秦”之策。首先,苏秦北上燕国,说服了燕文侯,燕文侯对苏秦说:“我的国家乃是个力量薄弱的小国,在西边有强秦的威胁,南边又靠近齐国和赵国,齐、赵两国都是强国,现在你找我商议合纵抗秦之策,让燕国参加合纵,从而安定燕国,我愿意与举国百姓听从你的安排。”

燕文侯死后,燕易王即位,齐国便趁着燕国办丧事的时机进攻燕国,夺取了燕国十个城池。得知此事之后,苏秦便为了燕国去齐国游说,齐威王以上宾的礼节接见了苏秦。苏秦首先向齐王跪拜两次,祝贺齐国夺取了燕国的十座城地,紧接着又为齐国吊丧。为此,齐威王十分震惊,对苏秦说:“你这个人先是庆贺,后又吊丧,到底是什么意思?”

苏秦有条不紊地回答说:“人们在饥饿的时候是不会吃毒药附子的,因为它虽然可以暂时填饱肚子,但终究还是会死去,这和饥饿而死一样是让人痛苦的。如今,燕国虽然国力微弱,但是却是强秦的女婿,燕易王的王后正是秦惠文王的女儿,大王贪图燕国的十座城池,却和强秦结下了深仇。您的这种行为是想要促使燕国成为进攻齐国的先锋,使强秦变成燕国的后盾,把天下最精锐的秦军招来进攻齐国,这就好比饥饿的人吃毒药附子充饥一样。”

听了他的话,齐威王心中十分恐惧,便向苏秦请教道:“如此说来,那该怎么办呢?”苏秦回答说:“圣人处理事情就是要‘转祸而为福,因败而为功’。大王如果能够听取我的建议,不如将十座城池归还燕国,谦恭地向秦国谢罪,秦王知道大王是因为秦国的缘故才归还燕国的十座城池,肯定会感激大王;而燕国不费吹灰之力就收回了十座城池,也会感激大王,这是摈弃深仇而建立厚谊的办法。假如秦国和燕国都侍奉齐国,大王发出的号令,天下诸侯又有谁敢不听从呢?这种做法,就是使您以空洞的语言去服从秦国,并退还燕国十座城池换取了号令天下的成果,这也正是称霸天下的事业,大王您为什么不赶快去做呢?”

听了他的话,齐威王十分高兴,便归还了燕国的十座城市,同时又送一千两黄金给燕国的皇后,以表歉意。苏秦离开的时候,齐威王表示愿意与燕国结为兄弟之国,并且向秦国表示谢罪。

当苏秦离开燕国出使齐国的时候,有些大臣在燕王面前散布苏秦的坏话,挑拨苏秦与燕易王的关系。他们对燕易王说:“苏秦是天下最不可相信的人。大王以万乘之国的君主却甘愿位居苏秦之下,在朝廷上尊崇他,这是在向天下显示燕国君臣甘于小人为伍。”

燕易王听信了这些谗言,当苏秦从齐国回来后,燕王不但不感谢他收回了燕国的城池,使齐国向燕国请求修好之功,反而疏远了苏秦,不再重用苏秦。

苏秦看到自己的行为没有得到燕易王的赏识,反而遭受冷落,就知道有人在背后说了他的坏话,他就觐见燕易王说:“我原是东周洛阳的一个鄙陋之人,当初不远千里来拜见大王的时候毫无功劳,大王却亲自到郊外迎接我,让我在朝廷上做官。现在我作为大王的使者,从齐国索回燕国的十座城池,解除了燕国的危险,大王却不相信我。这一定是有人说了我的坏话,我的忠信之举却得罪了大王身边的人。可见,讲忠信是有罪过的。”

燕易王说讲忠信又有什么罪过呢?”

苏秦回答说:“大王有所不知,臣就向大王报告一件因忠信而获罪的事。我有一个邻居到远方去做官,他的妻子难以忍受孤独寂寞,就和他人私通。当她知道丈夫快要回家的时候,和她私通的那个人就十分忐忑。那个妻子却说:‘您不必害怕,我巳经准备好药酒等着他了。’过了两天,她的丈夫回来了,她指使小妾将药酒送给她的丈夫。小妾知道那是一杯毒酒,如果献上去,男主人就会被毒死,而说了实话,男主人就会赶走自己的女主人。亍是,她就假装绊倒,将酒杯打碎了。男主人大怒,扬鞭痛打了她一顿。但是,她的这种行为却救了男主人,并保住了女主人。她的忠心达到了这种地步,竟然免不了一顿鞭打,她就是因为忠信而获罪的人。我正像那个打碎酒杯的小妾一样,忠心耿耿侍奉大王,出使齐国,伸张了燕国的大义,并且要回了燕国十座城池,如今竟然因此而获罪。我担心日后再侍奉大王的人,恐怕不会再讲忠信了。何况我游说齐王,如说不出打动齐王的那番话,即使有尧、舜那样的智慧,也无法索回被齐国占领的那十座城池。”

听完了苏秦的话,燕易王知道是自己错怪了苏秦,连忙向苏秦表示歉意,仍旧像以往那样重用苏秦。

苏秦简介:

苏秦(?-前284年),字季子,雒阳(今河南洛阳)人,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

苏秦师从鬼谷子,学成后,外出游历多年,潦倒而归。随后刻苦攻读《阴符》,一年后游说列国,被燕文公赏识,出使赵国。苏秦到赵国后,提出合纵六国以抗秦的战略思想,并最终组建合纵联盟,任“从约长”,兼佩六国相印,使秦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联盟解散后,齐国攻打燕国,苏秦说齐归还燕国城池。后自燕至齐,从事反间活动,被齐国任为客卿,齐国众大夫因争宠派人刺杀,苏秦死前献策诛杀了刺客。

悬梁刺股造句 篇3

2、空有一颗学习的心却没有悬梁刺股的精神。

3、说张三是如何的悬梁刺股,李四是怎样的凿壁借光,王二更是映雪读书,个个都是勤奋努力,人人俱都拼命用功。

4、即便是寒门子弟,也谨记耕读传家,苏秦悬梁刺股匡衡凿壁偷光……能够说,书香一向伴随着中华民族的成长与发展。

5、人笨不可怕,只要有‘勤能补拙‘的恒心,‘悬梁刺股’的毅力,‘磨杵作针’的精神,‘奋发图强’的勇气,‘专一不移’的坚持,‘愚公移山’的决心;朋友,加油!你会笨鸟先飞的!

6、《战国策》中的苏秦,悬梁刺股,简练揣摩,期年而后成者,即是得其术得其理无师自通之明证。

7、时间如汩汩的流水轻轻划过,在纸醉金迷声色犬马中划过,也在悬梁刺股囊萤映雪中划过,转眼间,又是几个冬去春来,夏末秋初,林峰和陈萱已经十岁了。

8、我们要发扬古人悬梁刺股的精神,努力学习。

9、绩点秒跌百分之。还谈什么悬梁刺股。

10、念亲情感师恩悬梁刺股但愿无悔我心。

11、于是,后人用“悬梁刺股”来形容勤学好读的精神。

12、为考大学,他效仿古人悬梁刺股。

13、纵凿光借月,悬梁刺股,焚膏继晷,此志难酬,暮色怡情,凉风送爽,美景无穷引故愁。

14、他很善于雄辩,每当与人争论起来的时候,他的话如同悬梁刺股,使人无法插嘴。

15、爷我要废寝忘食!悬梁刺股!闻鸡起舞。

16、这种心不旁骛,悬梁刺股,卧薪尝胆的进取精神,就是一般男子也是很难做到的啊。

17、想想张良拜师,何其诚心,再想想悬梁刺股,多么刻苦。

18、教师也常说凿壁偷光,悬梁刺股,囊萤映雪的故事鼓励学生认真读书,还是第一次听师傅说切不可废寝忘食目不窥园的怪诞理论。

19、香烟袅袅很酷,疾病缠绕很苦,一明一暗蚀骨,污染环境无数。发誓悬梁刺股,坚持戒烟之路。洁净心肺肠肚,健康美貌永驻。世界无烟日,让戒烟挑战你的意志,做一个健康坚强的人!

20、十年寒窗,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悬梁刺股是中国才有的黑色励志幽默。

21、我们不能考试抱佛脚,平时学习就应当发扬悬梁刺股的.精神。

22、月考就要到了,我决心效法古人悬梁刺股的精神来准备。

23、只要拿出悬梁刺股的精神,我们就必须能取得好成绩。

24、以往是古人的成才标准,窗外是否真的冰雪交加我们不得而知,但十年的夜以继日悬梁刺股却是货真价实毫无懈怠的。

25、悬梁刺股:月考就要到了,我决心师法昔人悬梁刺股的精力来准备。

26、季莫的妈妈是个教师,从小教育季莫要独立,所以在学习上头还算是开明的母亲,没有怎样逼迫季莫在难得的假期也要悬梁刺股。

27、以前的人半点都比不上你,可是他们仍然刻苦用功,你知道什么叫悬梁刺股什么叫凿壁借光吗他们那些古人甚至还把萤火虫抓来照明,对照他们,你就不觉羞愧!

28、虽没悬梁刺股那么悲壮,也没凿壁取光那么刻苦,但曾挑灯夜读,题海奋斗。如今金榜题名,终可施才,报效祖国,恭喜!

29、古往今来以勤奋精神立学立志立德和立业者如恒河沙数,悬梁刺股,韦编三绝谓之勤学。

《悬梁刺股》读后感 篇4

战国时,苏秦发愤读书,感到嗑睡时,就用锥子刺自我的大腿,之后成为战国著名的政治家,汉朝时的孙敬,用绳子系着头发,悬在染上,他之后成为一位儒学大师。

我觉得苏秦和孙敬的知识加道一齐可比老子。他们能在那么刻苦的条件下好好学习,所以他们的一世英名才能流传千古。

小学语文课本悬梁刺股有感 篇5

西点军校的校训只有六个字:责任、荣耀、国家。虽然我还并不能透彻地去理解这六个字的意义,但是,读了这本书,我确实感受了责任两个字的重量。

西点军校认为,责任感,是一个人发挥潜能的基石,更是一个人的崇高品性,责任感,对自己,对国家,对社会,对民族,任何时候都不可或缺。我是一个学生,在学校里学习,也许我对国家、对社会、对民族还不能去担负责任,但是,对自己负责,是作为即将成为青少年的我,需要努力的。

记得我以前经常在吃过饭放下碗后,跑去看看电视,然后又会回到饭桌去吃些菜,爸爸对我这样的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他语重心长地和我说:“你把碗放下了,说明你已经决定吃饱了,你可以去做别的事情。但是,你做了其他事情后又回来吃饭,说明你对自己的决定不负责任。”其实最开始我并不能理解爸爸的话,总是任性地觉得我改变了自己地想法又回来吃饭,也没什么问题啊。

可是,有一次,有一个钢琴比赛我需要决定是否参加。我考虑后告诉妈妈,我不参加了。可是没多久,我就后悔了,小心翼翼地询问妈妈,能不能报名参加呢?妈妈告诉我,报名的时间已经过了,我已经没有办法参加比赛了。

这个世界是没有后悔药吃的,我们确实要为我们自己的决定去负责。所以,不管做任何事情,要经过深思熟路,要考虑到方方面面,一但下定了决心,就要努力去做好,一旦承诺就必须负责到底。

头悬梁锥刺股的读后感 篇6

在汉朝有一个人叫孙敬,他十分好学,常常从早到晚学个不停,为了避免自己打瞌睡,于是他就用绳子拴住自己的头发,再把绳子系在房梁上。而在战国时期的苏秦下苦功读书,夜以继日地勤学苦思,每当疲劳至极时,他便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这样就能减轻疲劳,继续学习。最终孙敬和苏秦都学有所成,可见,他们是多么爱学习,多么刻苦。

是的,我们所取得的优异成绩并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经过刻苦学习才会获得丰硕的果实。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在我一年级时,我的成绩并不理想,每次考试都有些马虎、粗心,总是要出现一些不应该的错误,我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后来,在老师和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我认识到了错误的根源,那是因为我学习上比较懒散,总是静不下心来,所以才会导致粗心。于是,我尝试着静下心来,刻苦学习,用了一年的时间才慢慢改掉这些毛病,现在,我的成绩明显上升。()

苏秦之楚 阅读答案专题 篇7

苏秦①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②不肯留?愿闻其说。”对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③难得见如贵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④鬼见帝。”王曰:“先生就舍③,寡人闻命⑥矣。” 【注释】①苏秦:战国时著名策士。②曾:竟然。③谒者:古代掌管进见的人(国君的近臣)。④因:依靠。⑤就舍:回到馆舍。⑥闻命:敬辞,指明白对方的意思。(选自《战国策》)1.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 分)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

①三日乃得见乎王()②不远千里而临寡人()③愿闻其说()④今令臣食玉炊桂()

3.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例句:苏秦之楚

A.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狼》)

B.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C.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⑴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

⑵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判论战》)?源自:中国。学考。频道? 5.试说说文中苏秦和楚王的言行给了我们哪些有益的启示。(2 分)

参考答案:

1.寡人/ 闻先生/ 若闻古人(2分)

2.①能够,可以;②到,到„„跟前;③听;④吃。(4分)3.B(2分)4.(1)楚国的粮食比珠玉还贵重,柴草比桂木还贵重。(2分,“食”“于”译句时须落实)(2)大大小小的案件,(我)虽然不能一一了解清楚,也一定根据实情来处理。(2分,“狱”、“察”、“情”译句时须落实)

苏秦苦读拜相翻译原文 篇8

译文

苏秦是洛阳人,学合纵与连横的策略,劝说秦王,写了十多个建议书都没有派上用处,最后他所有的钱都用完了,悲惨而归。到了家,他的妻子不为他缝纫,他的嫂子不为他做饭,他的父母亲也不认他这个儿子。苏秦叹了口气,说:“这都是我苏秦的过错啊!”就发誓要勤奋读书,说:“哪有事情办不成的?!”读书快要睡着的时候,拿锥子刺自己的大腿,血流到了脚。后来联合了齐、楚、燕、赵、魏和韩国反抗秦国,佩戴着六国相印。

苏秦合纵思想

合纵论是战国时代政治军事形势不断变化,特别是战国中后期七雄纷争导致当时“国际关系”(华夏文明圈内诸国)出现重大变化的产物。战国早期,七雄并立,彼此旗鼓相当,相互制衡。到了战国中期,秦国厉行变法,锐意改革,兼并巴蜀,国强地险;而六国彼此消耗,七雄并立的均势格局自此被打破。苏秦正是洞悉到了这一客观现实,适时提出了以遏制秦国、维护七雄均势为宗旨的合纵战略。

“合纵”,即“合众弱以攻一强”,是联合许多弱国抵抗一个强国,以阻止强国兼并的策略。苏秦提出合纵战略的宗旨在于遏阻秦国势力的进一步扩大,以免力量失衡格局进一步加剧。其相应对策则是通过六国联盟遏制秦国,以求维持以崤函、河西为界线的东西两个战略区域的力量均衡。

苏秦的合纵说首先是基于一种地缘政治的分析。他深谙天下山川形胜,熟知各国力量现状,他每到一国即首先向当局者详陈该国的地缘环境形势,苏秦提醒山东六国首先应明确各自的安全状况,他反复告诫六国的君主,要明白这一形势,即他们共同的危险来自西方侧翼的秦国。由于秦国享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地形地势优势、体制优势,将来必定是一种能够凌驾于六国实力之上的强权力量。因此,六国中每一个国家都绝对不能与秦国单独媾和以求苟安一时,更不能与秦结为同盟,那不啻是与虎谋皮。摆在他们面前的路只有一条:“六国从亲”,并力西向以抗秦。

苏秦的合纵理论极其注重地缘因素的重要性,并充分论证了六国结盟与其地缘政治因素的内在关联。苏秦认为,山东六国在区位上相互关联,有着表里相属、唇齿相依的利害关系,应视为一个有着共同利益的`战略整体。六国应充分利用这一整体性,以求在战略上相互依托、相互策应、互为犄角,从而在对秦作战中造成有利的态势。他反复向六国的当政者陈述这一关系。

苏秦的合纵理论不仅仅是一种认知体系,而且是一套行动纲领。它提出了一套遏制秦国、维持均势的方法,即以联盟战略、凭借山东六国的合力抑制秦国势力的扩张,以此挽救和维护原有的均势。行动方案有两个,其一是以攻为守,六国联合起来,主动进攻,突破函谷关,深入秦国腹地;其二是当六国中任何一国遭到秦国攻击时,其他五国绝不能坐视不管,必须群起救助。这无疑是一个卓越的协同作战方案,它充分利用了山东六国地缘上的相关性,使六国彼此在组织指导、兵力分配、战略协同、战术策应诸方面协调动作、密切配合,从而使秦国东向攻击任何一个国家时都将陷入四面受敌、多线作战的窘境,进而遏止其逐步蚕食六国以进一步壮大自己的企图。

苏秦睿智地看到,如果一国遭到秦国的攻击而其他国家坐视不救,后果将是极其严重的,犹如多米诺骨牌,一个倒下,其余的将依次倒塌!战国后期的历史发展证明,苏秦的分析是极具预见性的,山东六国在一段时间内采取了合纵战略,即便是三心二意的,也确乎有效地遏制了秦国东向扩张的势头达到。后来六国虽未免于逐个被秦国吞灭的命运,但这非但不能归咎于合纵之策,而恰恰说明山东六国没有始终如一地贯彻实施合纵之策,以及六国政治家们偏狭的一己之私、低劣的战略目光,加以彼此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等因素所致。

成语故事:苏秦刺股 篇9

秦惠文君从秦孝公手中接过来的是一个迅速崛起的秦国,同时也是一个已经成为众矢之的的秦国。此时天下形势出现了战国以来的一个重大变化:秦国一国独大的局面已经初步形成,六国之中任何一国都没有能力再与秦国单独抗衡。面对这种新的局面,六国只有采取能够适应新形势的生存策略才能继续存在下去,秦国面对六国的生存策略也只有调整应对策略才能持续保持崛起的优势。在这个过程中,有两个人的一生都与六国的生存策略、秦国的应对策略息息相关,正是这两个人,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左右着当时的天下大局。那么,这两个人是谁呢?

锥刺股苏秦发愤 说六国合纵抗秦

这两个人中,第一个叫苏秦,东周洛阳人。

据《史记苏秦列传》记载,苏秦曾经外出游历多年,却一事无成,狼狈不堪的他回到家中时,家人都嘲笑他:人家都知道干活挣钱,你把挣钱的技艺全都抛弃了,到处游荡,还学什么演讲(事口舌),靠舌头能挣钱吗?落到今天这个下场,真是活该!苏秦听了之后,非常惭愧。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拿出自己的藏书,自言自语地说:我读了这么多年书,却不能用所学谋取荣华富贵,读了还有什么用?但他并未气馁,挑选了一本名为《阴符》的书,认真研读了一年。一年后,悟出了许多揣摩人心理的诀窍。他兴奋地想,现在终于大功告成了,我可以用这一套去说服当今的那些国君了!

《战国策秦策》的记载比《史记苏秦列传》的记载更具传奇色彩:苏秦当年游说秦惠文王失败后,钱也花完了,人也憔悴了,“形容枯槁,面目篮冢状有归色。归至家,妻不下,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此时的苏秦回家,妻子不下织布机,嫂子不做饭,父母不搭理他,狼狈不堪。整个家庭成员对苏秦的集体无语与一致的冷落和漠视,强烈地刺激了苏秦。苏秦决心发愤读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中国古代“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中“锥刺股”的典故就是从苏秦这儿流传下来的。

这段记载与《史记苏秦列传》的记载略有不同,描述也更生动形象,但两种文献都记载了苏秦在不得志的时候,连至亲都看不起他,这些磨难与刺激对他有很大的影响,促使他更加执著地为仕途而奋斗。

《战国策秦策》记载,苏秦成功游说了燕王、赵王,带着高车驷马和众多随从前往楚国去的时候,途经自己的家乡,父母听说苏秦回来了,马上清理房子,打扫道路(清宫除道),而且出城三十里迎接(郊迎三十里)。苏秦的妻子不敢正眼看今日成功的丈夫,认真倾听,生怕漏掉一个字(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当年不给他做饭的嫂子,匍匐在地,爬到苏秦身边,向他道歉(嫂蛇行匍匐,四拜自跪而谢)。苏秦问:嫂子前后两次待我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苏秦曰:嫂何前踞而后卑也)?他的嫂子说:因为你现在地位尊贵,还那么有钱(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苏秦听完之后,仰天长叹:人穷了,父母都不认儿子;富贵了,家人都害怕自己。一个人活在世上,对权势富贵怎么能不重视呢(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 乎哉)?

而据《史记》的记载,苏秦学成之后,第一个求见的是周显王,但是,周显王身边的人一向看不起苏秦,周显王也不信任他。苏秦没有办法,只好西行奔赴秦国。

此时,秦孝公已经去世,于是,苏秦对秦惠文君说,秦国的地理位置非常好,四面环山,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国家。东面有华山、黄河,西边有汉中,南面有巴蜀,北面是代地,这是一个纯然的天府之国。秦国凭借众多的士兵和百姓,凭借精锐的军队,完全可以称帝而统治天下。秦惠文君因为刚刚车裂了商鞅,非常忌讳说客,他一看苏秦又是一个说客,一来就劝他称帝,便婉言谢绝了苏秦(方诛商鞅,疾辩士,弗用)。

从上面的叙述中,我们对苏秦至少可以了解三点。一是读书为君。苏秦是一位说客,他读书就是为了能为某一位君王服务。至于自己服务的对象是周天子还是秦惠文君,他才不在乎呢!二是苏秦曾经想为秦国服务,因为秦国当时强大,有实力,是理想的工作单位。三是苏秦有着极强的功名利禄之心,其实这也是其根本目的,因为这个时候他的价值观有了很大变化,原先君臣父子的那套价值体系,在功名富贵的冲击下溃不成军。所以说,苏秦这种功名利禄之心有着深刻的背景:一是时代因素,二是个人因素。前者指当时天下的形势造就了一批像苏秦这样的谋略家,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可以施展自己才华从而谋取富贵的巨大平台;后者则是指苏秦如果不能成功,在家中都毫无地位,更不用说在社会上立足。

在秦国没被接纳的苏秦又来到赵国,赵国国君这时候正用他弟弟为相,这位赵相也不欣赏苏秦的主张。就这样,苏秦只好离开赵国来到燕国,这是他寻找工作的第四站了。

见到燕国国君,苏秦先夸燕国的富有,再夸燕国的军队:“带甲数十万,车六百乘,骑六千匹,粟支数年。”结论是:“此所谓天府者也。”然后接着谈到,燕国富庶是因为连年太平,燕国连年太平是因为赵国在燕国的南方,挡住了秦军的进攻之路(燕之所以不犯寇被甲兵者,以赵之为蔽其南也)。如果没有赵国作为屏障,燕国早就深受秦国之害了。所以,对于燕国来说,和赵国处好关系远比和秦国处好关系重要得多。如果赵国攻打燕国,发出号令不出十天,几十万大军就会进驻东垣了,再不出四五天,大军就能直抵燕国都城。秦国攻打赵国是在千里以外作战,赵国攻打燕国是在百里以内作战,现在贵国不担心百里以内的祸患,而去关注千里之外的战事,这是策略上的重大失误啊,还有比这更严重的事情吗(夫不忧百里之患而重千里之外,计无过于此者)?因此燕国必须和赵国联合抗秦,燕国才能平安。苏秦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自己的主张:燕国与赵国联合,整个六国结为一个联盟(愿大王与赵从亲,天下为一,则燕国必无患矣)。

“天下为一”,就是苏秦针对当时天下唯一的超级大国秦国而提出来的六国的生存策略。这也是秦惠文君即位之后所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

苏秦提出来的这个方法,叫“合纵”。“合”,就是联合;“纵”,指南北,当时六国从燕至楚,是从北至南。“合纵”,就是六国南北联合共同对付秦国,所以也叫“合众弱以攻一强”。但说“攻一强”并不准确,准确的说法是“合众弱以抗一强”,是联合六国应对强秦,而不是进攻秦国。

燕国国君对苏秦的这个主张非常感兴趣,但是,燕国国君非常现实。他指出,燕国是个小国弱国,西边是强大的赵国,南面是强大的齐国。你说得很动听,但是,燕国参加合纵,是为了保证燕国的安全(合纵以安燕),所以,必须让赵、齐两国不侵犯燕国。只要能保证这一条,我愿意举国参加。于是,出重金资助苏秦。这是苏秦得到的第一笔创业基金。

苏秦第二次来到赵国,原来讨厌苏秦的赵相已经死了,于是,苏秦对赵国国君说:当国君的最大任务是“安民无事”,而要“安民”,最重要的是“择交”,就是要选准自己的朋友。如果朋友选不准,百姓就不安宁。对赵国来说,西边是强秦,东边是强齐。如果赵国把齐、秦都当作敌人,民不能安。而不论是依靠齐国攻秦,还是依靠秦国攻齐,民也都不能安。

秦国在六国中最担心的是赵国,但是,秦国却不敢集中军力攻打赵国,因为秦国担心出战后韩国、魏国切断它的后路,所以,韩国、魏国是赵国南部的屏障。韩国、魏国和秦国接壤,又没有天然的山河作屏障,一旦受到秦国的蚕食,很容易让秦国打到国都。所以,韩、魏如果不能对抗秦国,一定会成为秦国的附庸(韩魏不能支秦,必入臣于秦)。秦国要是不受韩国、魏国的牵制,一定会将赵国定为头号敌人。

苏秦又说:看看天下的地图,六国的土地是秦国的五倍,六国的兵力是秦国的十倍(诸侯之地五倍于秦,料度诸侯之卒,十倍于秦),如果六国结合成一个整体(六国为一),全力以赴对抗秦国,一定可以打败秦国。而现在却相反,主张和秦国友好的人,都劝说六国国君向秦国进贡,事奉秦国(今西面而事之)。我的主张是:让六国结为盟友,一致对抗秦国(一韩魏齐楚燕赵以从亲,以畔秦)。让六国的将相白马盟誓:秦国若进攻六国中任何一国,其他五国都要派出精锐之师联合作战;诸侯中如果有人不遵守盟约,其他五国有权联合讨伐它(诸侯有不如约者,以五国之兵共伐之)。

赵王听了苏秦这一番颇为新颖的意见之后,立即表示同意,而且也给了苏秦一笔重金。苏秦得到了第二笔创业基金。

苏秦对赵国国君所说的,正是当时六国对付强秦合纵之术的完整表述。

燕国是一个弱小之国,赵国是当时的强国之一,所以,赵国投的这一赞成票对苏秦完成合纵非常重要。

苏秦的下一站是韩国。

苏秦对韩国国君讲了两个问题。

一是讲利害。韩国若向秦国让步,秦国一定会索要韩国的战略要地宜阳、成皋,韩国如果把这两个军事重镇给了秦国,明年秦国又会来要求割地。如果你继续割地,你很快就会发现无地可割;如果你不给秦国,秦国一定很恼火,那等于是“弃前功而受后祸”,前功尽弃啊。大王的土地是有限的,但是,秦国的欲望是没有穷尽的;以你有限的土地,去填补秦国无休无止的欲壑,结果必然是“不战而地已削矣”。

二是讲荣辱。以韩国的强大,却“西面事秦”,让国家蒙受耻辱,没有比这更让天下人耻笑的了(为天下笑莫大于此)。而且,我苏秦听过一个谚语:“宁为鸡尸,无为牛后。”宁做鸡中之王,也不跟在大牛后边作小牛犊。你现在如此低三下四地事奉秦国,和尾随在大牛后边的小牛犊又有什么区别?我都为你感到羞耻!

苏秦这番话把韩国国君羞得满脸通红,他挽起袖子,仰天长叹:我就是再没有才能,也不能再事奉秦国了(寡人虽不肖,必不能事秦)。

经过逐一的不懈游说,苏秦终于组成了六国的反秦联盟。苏秦一人佩带六国相印,成为六国合纵的领袖。

苏秦的成功,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首先,是各国自身利益的需求。苏秦生活的时代,秦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其余六国都不是秦国的对手。唯有六国联手,才能有效地抵抗秦国的东扩。这种自身利益的诉求,是苏秦合纵成功的客观基础。

其次,是苏秦等纵横家的个人努力。苏秦顺应了六国联合抗秦的现实诉求,通过个人的不懈努力,促使六国结成了反秦抗秦的联盟。苏秦个人的努力绝不可低估。作为一位纵横家,必须熟悉天下大势,必须有极好的口才,必须懂得各国国君的心理,必须明晓各国的强弱,必须了解各国的软肋。这些条件苏秦都完全具备,因此,他的游说获得了意料之中的成功。

据《史记苏秦列传》记载,苏秦完成六国合纵之后,回到赵国,被赵肃侯封为武安君。苏秦把六国合纵的协约送到秦国,秦国在十五年内没有敢出兵函谷关(苏秦既约六国从亲,归赵,赵肃侯封为武安君。乃投从约书于秦,秦兵不敢窥函谷关十五年)。六国合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遭羞辱张仪负气 西入秦连横破纵

苏秦游说六国,促使六国合纵抗秦,这是苏秦的成功,也是六国的成功,然而却是秦国的失败。因为六国联合起来抗秦,这也就意味着秦国崛起的道路被封堵了,秦国当然不愿意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秦国一定要有自己的应对策略才行。而提出这个应对策略的人,恰恰就是苏秦的老同学张仪,而张仪的飞黄腾达又是苏秦一手造就的。那么,张仪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为什么会跑到秦国去,提出对付六国合纵抗秦的应对策略呢?

张仪是苏秦的同学,他们师出同门,都是著名学者鬼谷子的学生,而且,张仪学得比苏秦还好。张仪学成之后,也像苏秦一样在诸侯中游说。可是,很不幸,他成功得比苏秦晚(有的学者认为苏秦在张仪之后)。

张仪未发达时,曾经和楚相吃过一次饭,饭吃完了,楚相的一块玉璧莫名其妙地找不到了。丢了这么贵重的东西,自然要查找。楚相手下的人一口咬定是张仪偷了,理由是“仪贫无行”,因为张仪贫穷,所以肯定没有道德底线。结果,他们一哄而上,不问青红皂白,抓住张仪暴打一顿。张仪不服气,因为他确实没有偷楚相的玉璧。那些人也没有证据,最后把白白挨打的张仪给放了。被打得鼻青脸肿的张仪回到家中,遭到妻子的嘲讽:你要不读书,不去结交权贵,你能挨打吗?张仪听了妻子的嘲笑,不卑不亢地问:你看我的舌头还在不在?他的妻子笑着说:在。张仪回答:这就足够了(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对于苏秦、张仪这类纵横家来说,只要舌头在,能说会道,一切就够了。因为,他们靠的就是这三寸不烂之舌。

苏秦在已得到赵国国君全力支持的时候,张仪还没有成功。苏秦担心秦国攻打诸侯而破坏他的合纵之谋,于是他想找一个人到秦国去,想来想去,想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他的老同学张仪。

于是,他派人暗示张仪:你和苏秦是老同学,如今苏秦已经发达了,你为什么不去找你的老同学呢?张仪一听,有道理啊,于是,张仪就来赵国求见 苏秦。

苏秦事先安排他的`手下,张仪来了之后,不要替他通报。这样,张仪来到苏秦的官邸,一连几天见不到苏秦,而且还拖着他走不了。等他好不容易见到苏秦,苏秦高高在上,摆出一副傲慢的姿态,给张仪吃的是仆人、侍女吃的那种饭。而且,苏秦还数落、挖苦张仪:你就那么点本事,才成为今天这副样子,我不是不能让你富贵,可是你根本不值得我收留,回去吧,回去吧(以子之才能,乃自令困辱至此,吾宁不能言而富贵子,子不足收也,谢,去之)。

一听这话,张仪气得差一点背过气去。

他这次来,满心以为老同学一定会念及旧情,帮自己一把,万万没想到不但没得到帮助,还受了一肚子气,他觉得受到了莫大的侮辱。思来想去,诸侯中没几个能成气候的国君,只有秦国可以收拾赵国。于是,他决定到秦国去。

苏秦和张仪是老同学,又深知这位老同学是个贤士,各方面比自己都强。苏秦为什么要引诱他来赵国?为什么张仪来到赵国又要羞辱他呢?

原来,这是苏秦的一计。

张仪一走,苏秦立刻跟自己的门客说:张仪是天下的贤士,我都比不过他,我只不过是幸运地先取得成功。将来能够掌握秦朝朝政的,只有张仪(张仪,天下贤士,吾殆弗如也。今吾幸先用,而能用秦柄者,独张仪可耳)。但是,他比较穷,我怕他贪小利而忘大业,所以,召他来,激怒他,让他奋发有为。

苏秦马上向赵王汇报,让赵王立项、批钱,准备了车马,让一位门客暗中跟随张仪,做张仪的贴身管家。这位门客先和张仪住进同一家宾馆的客房,似乎是偶然相识。然后,再逐步接近他,把赵王特批的这笔钱给张仪用,一路上他这个贴身管家当得尽职尽责。张仪有了这笔巨款的资助,一路全住高级宾馆,舒舒服服地到达秦国,面见秦惠文王。一席话后,秦惠文王立即任命张仪做客卿,和他商量对付六国的谋略(张仪遂得以见秦惠王,惠王以为客卿,与谋伐诸侯)。

张仪一在秦国当了高官,苏秦派的这位门客就前来告辞。张仪非常惊讶:靠你的资助,我才有了今天,正想报答你,你为什么走呢?这位门客说:我并不了解你,真正了解你的是苏秦(臣非知君,知君乃苏君)。苏秦担心秦国攻打赵国,毁了合纵,认为天下英才中只有你才能得到秦国国君的信任。所以,他才有意激怒你,并让我担任你的贴身管家,一路上照顾你。所有这一切,都是苏秦的安排。现在你已经得到秦王的重用了,我的任务完成了,所以,该回去交差了。

张仪一听,大为感慨:我处在苏秦的计谋之中我都不知道,我实在比不上苏秦(此吾在术中而不悟,吾不及苏秦明矣)。何况我刚受到信用,怎么可能去算计赵国呢?你替我好好谢谢苏秦。有苏秦在,我还能有什么作为呢?

但是,飞黄腾达的苏秦做出的是一个错误的决策,他这一手并不高明,他把比自己还有才华的张仪送到了秦国。张仪到秦国后,他的才华有了施展的舞台,提出了一个帮助秦国破坏六国合纵的应对策略,这个策略和苏秦的合纵抗秦策略,正好针锋相对。张仪到了秦国,虽然因感谢苏秦,短时间内不会攻打赵国,但是,张仪毕竟是一位天下奇才,而且备受秦惠文王的重用。一旦有了施展自己才能的平台,张仪的能量之大远远超出苏秦的估计。况且,张仪即使要报苏秦之恩,也只是短期的;因为他一旦成为秦惠文王的重臣,必然要将秦国利益置于第一位。秦国当时最现实的需要就是打破苏秦的合纵,张仪怎么能够不在这一关键问题上施展才华呢?张仪的努力最终会使苏秦所有的心血化为泡影,而苏秦恰恰又是送张仪登上这一历史平台的人。张仪的连横是苏秦合纵的掘墓者,苏秦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那么,张仪怎么攻破六国的合纵呢?

张仪的策略是在六国合纵的链条上先找一个薄弱环节,从中截断,使整个链条断裂。

他选择的第一个目标就是魏国。他对魏国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一是明任魏相,暗中为秦服务。他选中的是和秦国接壤的魏国这个薄弱环节。张仪是秦国重臣,他来魏国任职,魏王当然不敢怠慢,马上任命他为魏相。但是,张仪出任魏相却是要为秦国谋取利益。他的目的就是让魏国率先背叛合纵,尊奉秦国,再让其他国家仿效魏国(欲令魏先事秦而诸侯效之)。可是,张仪在魏国期间,颇费唇舌,也未说动魏襄王背叛合纵。

二是军事高压和政治利诱两手并用。一计不成,张仪改变策略,先对魏国施加巨大的军事压力。“阴令秦伐魏,魏与秦战败”,“明年,齐又来败魏于观津,秦复欲攻魏,先败韩申差军,斩首八万”。魏国与他国作战,先败于秦,再败于齐,而此时秦国斩首八万韩国士兵,使得天下“诸侯震恐”,也让魏王惊恐不已。在连续受到军事重创之后,魏王“于是乃倍从约”,通过张仪与秦结盟。

魏王的屈服是不得已的,所以,张仪回到秦国再次担任秦相之后,魏国又恢复合纵;秦国因魏国合纵而再次出兵攻魏,并占领了魏国的重镇曲沃,魏国只好再次屈服(魏复事秦)。

魏国尊秦之后,张仪的下一个目标是哪一国呢?

第二个目标是楚国。继魏国之后,张仪又引诱楚国背叛盟约。颇有意思的是,张仪飞黄腾达以后,仍对当年楚相诬陷他偷玉璧一事耿耿于怀,曾写书信给楚相说:当初我和你一起喝酒,没有盗你的玉璧,你却打我。现在我告诉你,你要好好守卫你的国家,因为我这次回去,不是要偷你的玉璧,而是要盗取你的城池(若善守汝国,我顾且盗而城)。不过,楚国最终并没有背叛盟约。

苏秦等纵横家经过艰苦努力获得的合纵,最终因为齐、魏两国的负约而崩溃(其后秦使犀首欺齐魏,与共伐赵,欲败从约。齐魏伐赵,赵王让苏秦,苏秦恐,请使燕,必报齐。苏秦去赵,而从约皆解)。

六国不同心 秦国破合纵

合纵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这之中有内外两个方面的因素。

从六国联盟的内部来看,首先,六国自身难以长期保持一致。一方面是因为六国关系复杂。既然六国都不是秦国的对手,六国就应该坚持合纵,联合抗秦;但是,六国是六个政治、经济集团,集团内部诸国之间联盟的基础是目标一致、利益一致。阻止秦国东扩是六国联合的目标,六国联合抵制被秦国吞并是六国联合的利益所在。另一方面,六国之间既有利益一致之处,也有利益不相合之处。因为,六国除了需要集体对抗秦国之外,各国之间还经常发生战争。这些利益不一致的地方正是六国的软肋。其中,只要有一至两国违犯纵约,其他国家就会立即停止履约,导致合纵全面瓦解。

其次是六国利害不一。在六国之中,韩、赵、魏三国,与秦接壤,是秦国东扩的首要打击对象。燕、齐、楚三国,离秦国遥远,受到秦国的直接威胁较小,这种地缘政治决定了六国对合纵的态度有很大差异。燕、齐、楚三国在韩、赵、魏三国没有灭亡之前,较少受到秦国的直接威胁,因此,对合纵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常常会受秦国的威胁、利诱而坐山观虎斗。韩、赵、魏三国的地缘决定了它们是秦国首要的打击对象,秦国动辄兴兵讨伐。在强秦的高压之下,韩、赵、魏三国也极容易在合纵与连横之间摇摆不定。

最后是六国强弱不同。六国之中,齐、楚两国地广国强,因此,齐、楚两国是秦国统一天下的主要对手;秦国对齐、楚两国的联盟最担心,也最下工夫去做“统战”工作。

从联盟的外部因素来看,秦国不遗余力地瓦解合纵与有效的应对策略是合纵失败的外因。

六国合纵抗秦使秦国统一天下的步伐放缓了,但是,当时天下唯一的超级大国秦国当然不愿意就此停止统一的步伐,它必然要想方设法破坏六国的合纵。连横就是秦国化解六国合纵的一剂良方。连横的代表人物是张仪。张仪破解合纵的方法是逐国游说,只要攻破一国即可攻破另一国。张仪就是用与苏秦一样逐国游说、各个击破的办法瓦解了六国的合纵。

秦惠文君即位之时,六国兴起了一股称王之风。原来,在周代“王”是最高的称号,只有周天子才能称王。但是,到了此时,周天子势力早已经败落,所以,大家纷纷称王,秦惠文君也改称秦惠文王。

上一篇:父与子阅读答案下一篇:端午日沈从文阅读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