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成语故事

2024-05-19

看成语故事(共19篇)

看成语故事 篇1

唐朝末年,政治腐败,各地的藩镇,都拥兵自重,形成军阀割据的局面。北方的两大藩镇李茂贞、朱全忠为了控制当时的傀儡皇帝唐昭宗,把持朝政,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当时有个叫韩全诲的宦官,和李茂贞有点交情。他生怕朱全忠先打到京城长安,自己的性命难保,就哭着劝皇帝说:“朱全忠如果打到长安,一定要皇帝禅位给他。臣下不忍心看到大唐江山在皇上手中失去,不如皇上到陕西凤翔去依靠李茂贞,再讨伐朱全忠。”

昭宗起先不答应,韩全诲就放火烧楼,最后逼着昭宗到了凤翔,朱全忠则紧追不舍,一路打到凤翔,把凤翔府团团围住,昼夜攻城。

围城日子久了,城中粮食不够吃,饿死了许多士兵和百姓,连昭宗也吃不饱。不少大将不得不出城投降了朱全忠。李茂贞也慌了,于是写信给朱全忠说:“这次祸乱,是宦官韩全诲等人造成的。我害怕皇上被坏人利用,您当时又没有赶到,只能让皇上在凤翔住下。既然您有心主持社稷,我愿意鼎力相助。”

韩全诲等一批宦官把昭宗逼到凤翔,等于帮李茂贞劫持了皇帝,原以为立了大功。不料李茂贞无能,竟要把皇上交给朱全忠。这样,他们几个的性命一定不保。所以韩全诲和其他几个宦官越想越害怕。大势已去,又没有其他办法可想,一个个垂头丧气,默不作声。

果然不几天,昭宗便下命令处死了韩全诲等一批宦官。不久,昭宗也被朱全忠杀死。

看成语故事 篇2

古时候, 某县城里有一棵一抱粗的老榆树, 可谓奇货可锯。贪心的知县想把它锯为己有, 就找来一个远近闻名的木匠, 帮自己锯树, 可是, 木匠拒绝了。

知县问:“只锯树干, 不锯小节, 对你来说, 岂不是轻而易锯的事?你为什么不肯锯呢?”

木匠说:“你锯心不良。再说, 这棵树太大, 我势单力薄, 锯不动”

知县一听大为恼火:“你锯功自傲。来人啊, 给我重打四十大板!”可是, 木匠面无锯色, 锯理力争。

知县自知理屈, 只好作罢。

(答案本书内找)

看成语故事 篇3

《故事新编》收入鲁迅以历史、神话、传说为题材的小说共八篇,加一序言,共九篇文章,创作于1922年至1935年,是先生自己坦言的“油滑”的“试作”。抛开了厚古薄今的衣衫,就着历史的那点根据,“信口开河”地将历史主观化,先生犀利的言辞果真让他成不了长篇,即便讲述历史故事,即便在《故事新编》中充满了文人的想象与夸张,先生还是将废话剔除,剩下了赤裸裸的“语言”,嬉笑油滑之中透出一丝冰冷的寒意。

一、从“认真”跌入“油滑”的主动性

对于《故事新编》,先生总在自责自己文笔上的不本分。原题作《不周山》的《补天》,作为集子中所写就的首篇,本着从古代和现代都采取题材来认认真真做短篇小说的初衷,却因一篇带着可怜的阴险嘴脸的批评文章,让先生颇感滑稽,“当再写小说时,就无论如何,止不住有一个古衣冠的小丈夫,在女娲的两腿之间出现了。这就是从认真陷入了油滑的开端。油滑是创作的大敌,我对于自己很不满。”①《故事新编》的八篇故事本就是先生认真与油滑并行的结果。试问不事认真,怎能苦心孤诣地“密谋”出如此精彩的历史小品,再问不事油滑,岂不又落入演绎历史故事的俗套窠臼,也便使那份穷尽思虑的“认真”了无新意了。

《奔月》写了羿大业已成后的日常悲剧生活,徒弟们学到技艺之后暗箭伤他,妻子嫦娥也出于名誉而跟他,在吃了好些年的乌鸦炸酱面后,终于厌倦便偷吃了他的长生不老药,独自飞天。缺少吃食或许还可忍,缺少精神慰藉却让羿只剩悲剧。这是一个新的英雄在无创造力的社会中的悲剧故事,是故事本身油滑了。再看《采薇》,鲁迅抓住了伯夷、叔齐两人消极反抗的避世态度,及背后虚伪的成分,借“忠臣”之名加以调侃,让人物身上的虚伪性与可笑性来抵挡士大夫们一味歌颂的完美人格的荒谬性。其中的“油滑”语言更是一绝,“近来的烙饼,一天一天的小下去了,看来确也想要出事情,但我看你还是少出门,少说话,仍旧每天练你的太极拳的好!”这种局限于吃食之物与养生之学的名人焉能让人对其忠节信服。小说结尾“即便有时还会想起伯夷叔齐来,但恍恍忽忽,好像看见他们蹲在石壁下,正在张开白胡子的大口,拼命的吃鹿肉。”两位忠臣之士如饕餮一般茹毛饮血,进一步想,竟也似双目红光,尖牙利爪的怪物,哪还算是完美人格的代言。可见,因对于古人不及对今人的诚敬,先生也便毫无忌惮地有声有色地“油滑”开来了。

二、短篇之于鲁迅

《故事新编》是先生的“又”八个短篇。先生为何还没写出长篇?且不管是不是因为先生所具有的现实情怀让他的思想变得尖锐深刻而只能选择杂文等作为时代的匕首,也抛开认为先生心胸狭窄、格局不大的尖刻论断,单就鲁迅而言,他是尖锐的,只剩刃的刀子,这是鲁迅的风格,是先生之所以为先生的道理。

合乎情理逻辑加符合一定事实的虚构,运用适当的语言,将故事扩大,长篇也就顺理成章了。《故事新编》将古代与现代巧妙结合,其虚构的根基是扎实的,倘若按照先生这样天马行空的想象及虚构,加之历史故事本身所有的叙述性,大禹的治水之功,伯夷叔齐的采薇之贞,眉间尺的铸剑之仇,嫦娥的奔月之逃……我们有理由相信每一篇都可以成为一部滔滔不绝的长篇,但先生就是要用短篇来讲故事。何为长篇?说得明白晓畅一点,无非是要将废话说得有滋有味,有形有色,有曲有折,先生嘴下无废话,笔下更是“吝啬”。先生太也甚“懒”,雕字酌句,这种“节约”的笔锋写不就长篇,自知如此,也只能在节省处越发节省,《故事新编》,先生的短篇亦是锋芒毕显。

三、贯通古今的本真寻求

在《故事新编》的序言中,先生就阐明了从古代与现代中共同采取题材而做文章的意愿,八篇终稿,先生在写法上的独创性,为“古今贯通”莫属。

先生之所以对古代与现代的融合如此有信心,归结于他对古今本真的认知与追求。“古和今在面貌上各异,表现形式上不同,具体语言的表达方式不同,但在精神特征上有很多一致的地方。”②古人并非今人标榜的完美无瑕,今人也未必就一无是处,通身的毛病与不是。先生感受古代人物和事件在精神上的本来面目,这是种对“人之常情”的陈述与揭露,或悲愁或喜悦,或虚伪或真实,或壮举一世或卑鄙终生,这些古人是先生心中的古人,也是真实的先生在笔下对自我认知的外露。

打破了时空的界线,先生将历史搬上了台面大讲特讲,增强了历史小说的现实感,也让历史颇具荒诞喜剧色彩。

四、结语

从《故事新编》看鲁迅,不愿再将思想家、革命家的帽子扣在一代文豪的身上,作为将毕生精力都奉獻给文学的先生,《故事新编》的问世,证明了先生是一个文学巨人,从艺术表现到思想深度,先生自始至终都是个性的独创者,他首先是个文人,而后才兼具了思想者及革命者的身份,但归根结底他终究还是个文人,拥有文人难能可贵的想象与巧妙的构思,拥有文人之于文学事业的大胆与气魄。

注释:

①鲁迅:《故事新编·序言》,见《鲁迅全集》,2版,第2卷,第341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②方勇、邹红:《中国现代文学史》,第107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刘雯雯(1991.04-),女,汉族,山东潍坊人,华东师范大学文学学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当代文学在读硕士。

孩子看的历史成语故事精选 篇4

多数大臣都对王凤的意见表示赞同,只有宰相乐昌侯王商表示反对,并且表现得非常坚决。王商为人诚实耿直、庄重正派,他觉得大水未必会突然进城,如果皇上带头逃难,百姓会更加惊慌失措。这对局势的稳定太不利了。于是,他旗帜鲜明地反对王凤的建议。

后来通过调查,大家才知道根本没什么大水。于是,皇帝对王商力排众议的做法表示赞赏,而对王凤则表现出不满情绪。王凤对自己的惊慌态度非常后悔,但又对王商怀恨在心。

后来,王凤的亲戚在太守任上玩忽职守,造成了很坏的影响。王商要惩办他,王凤前来讲情。但王商素来铁面无私,没有给王凤面子,坚决地免去他亲戚的官职。从此以后,王凤对王商更加记恨了。

不看佛面看金面成语解释 篇5

【成语原文】:不看佛面看金面

【标准发音】:bù kàn fó miàn kàn jīn miàn

【繁体写法】:不看佛面看金面

【不看佛面看金面是什么意思】:不看那方面的情面,也要看这方面的情面

【不看佛面看金面成语接龙】:进可替不 → 不看佛面看金面 → 面不改容

【用法分析】:作谓语,分句;形容宽容某人或某事

【读音预警】:注意多音字:看 ① kān 看守 看管;② kàn 看待 看茶。注意多音字:看 ① kān 看守 看管;② kàn 看待 看茶。

【出处说明】:王统照《银龙集·站长》:“我如果是个连长,或是个把书记官,不看佛面看金面,还有这场事?”

看谜语猜成语 篇6

成语谜语是谜语的一个分支,是一种很有趣的益智游戏。下面是非常有趣的`看数字猜成语的谜题,你又能猜出多少呢?

1、3/4的倒数 — 颠三倒四

2、 7/8 — 七上八下

3、 1/100 — 百里挑一

4、 1/2 — 一分为二

5、 3.4 — 不三不四

6、 0000 — 万无一失

7、 1的任何次方 — 始终如一

8、 不变量 — 依然如故

9、 0+0=0 — 一无所得

10、 40÷6 — 陆续不断

11、 常量 — 一成不变

12、 1:1 — 不相上下

13、 一、二、五、六 — 丢三落四

14、 八、九、十 — 八九不离十

15、 五、五、五…… — 三五成群

16、二分之二 —合二为一

17、0+0=1 —无中生有

18、1234567 —乐在其中

19、24小时 —一日之长

20、9999 —万无一失

21、9寸+1寸 —得寸进尺

22、1、2、3、4、5 打一成语、——屈指可数

23、1000×10=10000 打一成语、——成千上万

24、八九不离十 打一字、——杂

25、二、四、六 打一成语、——隔三差五

26、十百千 打一成语、——万无一失

27、射线的特点 打一成语、——有头无尾

28、直线的长度 打一成语、——无穷无尽

29、72小时 打一汉字、——晶

30、24小时 打一汉字、——旧 旦、 30、7/2 —不三不四

24、510 —一五一十

25、333555 —三五成群

26、1+2+3 —接二连三

27、1×1=1 — 一成不变

28、12345609 —七零八落

29、124356789 — 颠三倒四

30、2468 — 无独有偶

31、23456789 —缺衣少食

32、7/8 —七上八下

从《故事新编》看鲁迅晚年的思想 篇7

鲁迅一生主要参加过两次革命 , 第一次是民国革命 , 这一时期在他的社会思想和文艺思想里鲜明地反映着中国人民的革命思想情绪 , 他的文学就是为着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国内封建主义的压迫而创作的 , 注重挖掘国民的劣根性 , 歌颂启蒙者。第二次是国共合作 , 20世纪30年代鲁迅先生与中国共产党合作 , 把革命的希望寄托在中共的领导上 , 但是由于国民党的一党专政 , 以及当时面临的民族国家统一问题与知识分子集团内部的分裂的现实 , 并随着他与左联文艺组织关系破裂 , 此时的鲁迅处于内外交困之中, 于是, 在生命的最后五年, 他开始反思中国革命。与前期作品不同的是, 《故事新编》的总体风格竟然显示出从未有过的从容、充裕、幽默、洒脱, 尽管骨子里仍藏着他固有的悲凉, 却出之以诙谐的游戏笔墨。《非攻》、《理水》、《出关》、《采薇》、《起死》这五篇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鲁迅当时在思想与艺术上都达到了超越的境界, 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成熟与自由。《故事新编》的油滑、诙谐从艺术特征上来说主要变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首先, 淡化了故事的传奇色彩, 将其人常化。史诗的作者认为世间的一切都由神控制, 作者通过记录来表达神圣的不可逆转, 鲁迅的《故事新编》脱离了这种鲜艳的理性与神性逻辑, 所以它具有日常化, 将食物的卑微粗糙展现在人面前, 《采薇》中“第二天, 兄弟两都比平常醒得早, 梳洗完毕”这一描写就属于典型的日常化描写。

其次, 现代事态的表达。中西方古典小说都习惯从神话或很久之前的故事写起, 但现代小说从现场景写起, 《理水》中的水利局、《采薇》中的养老院这些现代化的场所无一不体现这一特点。

最后, 新编体现在文体的创新。艺术家要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 这种想象力是指对业已形成的艺术规矩进行颠覆, 创作属于自己的形式, 《故事新编》从思维上说是诗性的, 从形式上说是小说, 却夹杂着嬉笑怒骂、针砭时弊的杂文笔法。在语言方面 , 《故事新编》最大的特点就是戏拟, 鲁迅让古代社会抱志守节的典范成为荒唐者, 主张清静无为的老子一心归隐最终却不得不为了获得食物成为乞讨者, 作者用最粗俗的形式来揭示精致化的庄子哲学的实质, 将神秘的哲学戏谑化。从《故事新编》的这些创作特点切入将会对鲁迅先生晚年的思想获得一种新的解读。

《故事新编》是鲁迅在停止小说创作将近十年之后又提笔创作出来的, 而且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 鲁迅在谈自己的创作时曾说过“人感到寂寞时, 会创作”, 从这个意义上说, 《故事新编》的创作显示了鲁迅晚年的一次独特的生命体验和文学要求。在现实的种种境遇中, 使得鲁迅感受到生存的荒诞, 于是, 他试图通过写作的方式和一种价值认同来排遣这种不可重负的感受。《非攻》中墨子为解救宋国而奔波, 当他为此饱尝艰辛后, 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 反被宋人榨取了身上最后的包袱和力量, 而这种情感正是鲁迅所体验过的“友军中的从背后来的暗箭”, 而这正是“最令人寒心而且灰心”的。《理水》中让读者最记忆深刻的不是大禹的英雄主义, 而是他被同化后留给人的沮丧与失望。《出关》是鲁迅对自己的现实处境和即将做出的人生选择的一次最清醒的、深刻的思考。《采薇》中鲁迅对伯夷叔齐的精神批判是为了证明他们只不过是“假借大义, 窃其美名之徒”《起死》揭示的是哲学家与壮汉的问题、知识分子与工农兵的问题, 预言了以后知识分子要面临的尴尬境地, 知识分子具有启蒙的作用, 他们送给人们思想, 但劳苦大众需要的是物质。通过鲁迅晚年的生活环境 , 我们知道此时的鲁迅内外交困、面临死亡的威胁, 但是通过这些文学作品油滑、戏谑的笔调, 我们也发现鲁迅的思想是从容洒脱的。鲁迅的晚年是孤独的, 但是他仍然把自己的重负、把对黑暗时代的感受融于作品之中, 表象出一个精神战士不朽的思想与灵魂。

摘要:鲁迅《故事新编》中的八篇有五篇写于他生命的晚年时期, 此时的他肉体上面临死亡的危险, 精神上处于被围剿之中, 内外交困, 身心交瘁。《故事新编》是他用诙谐的游戏笔墨表达自己的思想重负和对黑暗时代的感受, 体现了一个精神战士的启蒙价值。

关键词:鲁迅,故事新编,诙谐,启蒙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经典全集》, 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年

[2]鲁迅《鲁迅自传》, 苏州: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年

[3]钱理群《鲁迅作品十五讲》,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4]林贤治《鲁迅的最后十年》,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

看别人的故事笑 想自己的故事哭 篇8

是旁观?是有距离?是别人沦陷泥沼,自己站在高原?是生活绷得太紧,望望远处,向荒诞世界找乐子?别人也是人,别人的故事也是故事。我用笑制造风景前的玻璃,透明的哈哈镜,便始终跨不过去半步。

自己的故事发生时,不能看,只能在日后回想。有些故事,想一次哭一次。每一次转折都痛,每一次虎头蛇尾都懊悔;好好的故事,有人生生掐断一节;初衷被篡改,尊严被唾弃;在自己的故事里,我将另一个人奉为主人公,自己却沦为流浪的乞丐;身体里的泪水已没顶,仍要强作欢颜;不幸如影随形,阴影搅动光明……抬起头,转过身,难道就忘了自己,偏偏笑别人,却不知他人也是自己?别人身上总有陌生处,谁又能说自己已完成了自己?别人的故事一再在自己身上发生,自己的故事也一再在别人身上发生。

同样的生,同样的死,中间同样的悲欢离合、悲喜交集。

再小的松针也会扎疼脸,再小的水珠也会砸中头,再平淡无奇的段落也会走向生活的核心。

我说一个谎,世间便少了一次真实。我笑别人越厉害,将来独自哭的时候越伤心。此时笑,是虚伪,也是怯懦,已经哭过的人不应该只为别人笑。苦乐人间,哪里都是同道知音。沉默也比笑好,援手更比居高临下装菩萨好。一个人怎能拥抱自己,迈不过自己的坎儿,也走不进人群。一百次怯懦,重不过一次勇敢,但我的一百次勇敢,也抵消不了一次怯懦。以怯懦为耻,以笑他人为耻,距离生活会更近一点,距离光也会更近一点。

叶子被野生的羊吃掉了,果肉在时光里腐败,我只剩下一个坚硬的核。为什么抱怨别人的脚呢?他把核踩进泥土,你正好用来再发芽、再生长啊。我孤单,是没有了叶子,没有了果肉。那么,就该笑别人吗?带着泪痕的笑,多么难看,多么悲观。來来来,不如对酒当歌,不如邀人跳舞。对影成三人,幻觉也能够让人活下去。失去了光明,又失去了幻觉,多危险,比被狮子追赶还危险。演员跟背景分离,生命跟生活分离,他们说这就是荒诞。但他们也说,再也没有比人生的意义更重要的问题。坚持,直到找出最深刻的理由。

活着、活生生,这是诗歌中的明眸,这是故事中的果核,这是最美好的词汇、最有力的行动。

把对别人的笑看成对自己的笑好了。最终,我要找到能够一起拥抱、一起哭的那个人。

笑别人很老式吗?自己也足够斑驳。泥沙俱下,没有人爱。对一个困惑的人,要亮出开朗。无动于衷的人,也是罪人。来笑笑我吧,我才有资格为你的故事哭泣。生活失衡的时候,人生皱皱巴巴,我疯子一样笑着。有可以一直笑到老的故事吗?有可以坚持到终点的逻辑吗?用不着跟自己过不去,但太悲伤的遭遇又让人警惕。谁会警惕快乐呢?乐极生悲的东西,还不是真正的快乐吧。或者,我们不是为快乐而生,而是为感觉而生?生不了解死,死却干扰到生,不应该。在生上强调生,在感觉中分出感觉,让无形的有形,让无声的有声,该静默的安歇,该浑然的一体。

低眉含笑,心中安放着悲喜。

哪里有深情,哪里有感同身受,哪里就有自己的解脱之路。

“新生的孩子与我同住/他一只手伸向我/另一只手伸向全部的存在/这样,我们三人沿着路走/跳着,唱着,笑着/分享着共同的秘密/那是彻底地知晓/世间没有奥秘的存在/一切都是值得的。”这是我此刻最喜欢的诗。

(图/黄文红 编辑/杨逸)

看雷锋的故事有感 篇9

通过看雷锋的故事,我懂得了一个很大的道理:帮助别人的时候,自己也会得到快乐。雷锋是在被后人称作“雷锋班”的一个小班里,他与他的战友王大力、指导员在队伍里乐于助人。利用假期的时间,他和他的战友去公园里和小朋友一起跳舞、讲故事。讲故事前,一个小男孩问:“叔叔,你给我们讲一讲你打仗时候的故事吧。”雷锋笑了笑,说:“我没有打过仗。”看到雷锋手上的伤疤,小男孩好奇地问:“那你手上的伤疤怎么来的?”雷锋说,那是他一生的仇恨。关于伤疤的事那是雷锋小时候的事情:雷锋小的时候,他的爸爸被坏人抓走了,杀死了,他的妈妈上吊死了,家里只剩下他和弟弟相依为命,有一天,他的弟弟也失踪了,家里就只有他一个人孤孤单单的生活。一天,雷锋带着刀子去上山砍柴,回来的路上,一位大婶看到了,说那些柴是她家的,并让雷锋送到她家里去,雷锋不肯,于是那位大婶把雷锋推到在地上,发现了那把刀,并把雷锋的手割伤了。故事讲完了,雷锋走了。有一次,指导员把雷锋教导办公室,对他说:“最近很多人常常为一件小事吵架,但是,我相信你不会因为一点小事和别人发生仇恨,很多人需要我们的帮助,我相信你会做的很好。”雷锋想起自己小时候的事情,嘴里默默地说到:“我要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要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在外面,雷锋去了一个装修班帮忙,在哪里他遇见了上次在公园里看到的老师,那位老师已经是一位采访员,当他看到雷锋在哪里帮助别人时,非常感动,在广播里报到了雷锋的事迹:“有一位不知名的解放军战士在帮助我们,给了我们很大的鼓舞,希望大家都要向他学习。”大家听了广播后,干劲更加十足起来,有的一次运送二三十块砖头。。。

看《帐单的故事》有感 篇10

这个故事的内容是:芬兰有个叫彼得的男孩,10岁那年的一天,他给母亲写了一份帐单,内容如下:为取回生活用品,20芬尼;为把信件送往邮局,10芬尼;为花园里帮大人干活,20芬尼;为我一直是一个好孩子,10芬尼。共计60芬尼。当母亲看到这份帐单时,放了60芬尼。也写了一份帐单:为他在家里过的10年幸福,0芬尼;为他10

年吃喝,0芬尼;为他生病时的护理,0芬尼;为他一直有个慈祥的母亲,0芬尼。共计0芬尼。彼得看完以后,羞愧不已,又把60芬尼塞进妈妈的怀里。

这是一个关于母爱的故事,彼得可能是因为嘴馋才向妈妈翻旧帐。也可能是因为彼得的妈妈太爱彼得了,所以她自己为彼得付出的当作一种照顾。读完后,我感受到了:我们这几年虽然帮过妈妈、爸爸许许多多的忙,但我们千万不能向他们要钱。我们应该考虑一下,父母对我们付出了多少。请记住:在人事间,有一笔帐,再好的数学家也难算清。

指导教师:李少芳

读百姓故事看今昔变化 篇11

1949年2月3日我随同学校队伍在前门大街五牌楼下迎接解放军入城。2月10日第一个新华书店在王府井开业,19日即被新华书店录取,从一个在校的高中生变成一名新华书店办事员(营业员)

在当时刚刚解放如火如荼的革命潮流中,一批意气风发、英姿蓬勃的年轻学生能够成为一名文化宣传员,是极光荣的事。

在革命大家庭里,我们享受着一种从未有过的集体温暖。从东北书店过来的老干部们身先士卒,而且待大家情如手足。

于是吃大锅饭(窝头熬白菜,周日白馒头、猪肉炖粉条)睡通铺,早学习晚生活会,白天门市部接待读者,夜里还要持枪巡逻放哨,每月发津贴500元(旧币),每两周回家一次。年轻人很快地适应了这样半军事化的供给制生活。

当了营业员,搬书、运书、拿书、捆书、包书、介绍书,几乎天天都沉浸在读者热火朝天的购书潮里,尤其是星期天,忙得大家都没工夫喝口水。我的“算盘”在此刻发挥了绝对优势,可以达到只看书背后的定价完全不看算盘就能算账的水平,在读者不断发出的啧赜赞叹声中,我的算盘快被我打“飞”了。

入店一周年时,书店领导特组织一次春游,分批去颐和园。大家兴奋之情自不待说,要知道我们这些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居然有多数人不曾去过颐和园。我就是其中之一。

这张在谐趣园石牌楼前留下的身影弥足珍贵,那时穿黄军服、戴干部帽,拍照时也不那么自然,甚至严肃有余,后面还有几个人不爰上镜呢,那时更不会伸两手指齐喊“茄子”!后来时隔多年,我们这一群白发苍苍的老者又走进他们熟悉的绒线胡同——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参加北京市店组织的“新华书店首批入店同志50周年纪念会”。

50年不过是岁月的瞬间,但留在人们的记忆却是那么熟悉,老店友们从四面八方来此相聚——握手、拥抱、寒暄、欢呼雀跃,好像又回到当年小伙子、小姑娘时的青春年代。照片上的30人,能够坐在一起弥足珍贵。这些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在书店岗位上的人堪称发行工作的元老、楷模。在北京图书发行史上是不可缺少的一页。虽然已经离开了自己热爱的岗位,但他们对书店的感情已延续到下一代,他们的子女或孙辈早已成为新时期的书店人。

看成语故事 篇12

一、故事化倾向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平民化的视角做节目, 把评论隐含在故事的叙事之中。

新闻本来是一种叙事, 即向受众报告新近发生的事实, “平民化”即要求评论类电视节目要以普通百姓为主角, 在故事层面上解决观众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矛盾, 以平常人的视角切入叙事, 反映社会中的大多数, 触摸生活脉搏, 倾听小人物发出的声音, 聚焦他们的欢乐、悲伤、忧愁、愤怒、迷茫和争执。而作为电视媒介通过其声画一体的表现形式对事件报道的本身, 就包含着评论, 这种评论的力量又比简单的说教更具感染力和冲击力。电视评论越来越体现出报道和评论的并行和辩证的特点, 其中报道的力度也越来越大, 将意见藏于事件之中。不仅仅是那些已有特定话语倾向的评论在强化对事件的报道, 而且对那些并无定论的调查过程也是一样。这一点, 我们从《焦点访谈》定位语的变化中可窥见一斑。从起初的“时事追踪报道, 新闻背景分析, 社会热点透视, 大众话题评说”变为现在的“用事实说话”, 其实就是用表现“事实”的纪实手法, 展示各方的意见, 将信息和意见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 给观众提供了宽阔的视角。比如, 《焦点访谈·罚要依法》报道的是山西309国道乱收费的现象。记者搭上一辆运煤车经过收费站, 本来这辆车在过磅时并没有超载, 可是交警却“坚持”其超载, 而且不容辩解。开始时, 扔给司机一张罚款单, 罚20元, 记者说太多了, 试图能够要求减少或不交, 但是这位执法人员不由分说, 又撕下20元的罚单, 这样一来, 只要记者再多说一句, 又一张罚单就会被扔进驾驶室。这样极具说服力的镜头根本不需要任何解释和评论, 事实的本身就已经形成了意见, 其实也就是一种相当鲜明的评论。从中我们不难看出, 在采访调查的过程中, 记者作为采访调查者, 用摄像机的镜头向观众展现事件的进展与真相, 他似乎只是在向观众介绍或是讲述着一个故事, 他只是一个叙述者的角色。同时, 在意见形成的过程中, 我们又可以清楚地看到, 这时的记者就成为意见传递的中介, 不管其中是被采访者的意见还是记者的意见, 都要通过记者这一介质传递给观众, 让观众在尽收各种不同意见的基础上得出自己的判断, 这也是电视新闻评论的表现技巧之一。当然, 电视新闻评论其实也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只有意见的表达者和接受者将所传递的意见实现有效的时候, 才能说完成了对某一事件的评论。

二、故事化倾向的另一个特征就是使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向着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现代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都具有相对稳定的形式, 这种方式被很多人认为是一种讲故事的叙述方式。比如上海电视台《东视广角》就采用了这种方法, 先是用“说书”似的顺口溜开头, 接着叙述故事情节, 随着情节的发展设置悬念, 之后就是主持人的简短评论。中央电视台的评论节目《新闻调查》, 由于较长的时间承载着较大的内容容量, 形成了“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的个性。这些节目基本上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电视评论节目的个性化还体现在它们都有一位个性化的主持人和个性化的评论语言。主持人要具有个人特色和个人魅力, 使得电视这种大众传播媒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人际间的交流, 有助于与观众的沟通。像《焦点访谈》的主持人敬一丹具有很强的亲和力, 她的主持风格让观众感到亲切并增强信任感, 使得观众愿意接受她的意见并作出反馈, 从而实现观众与媒体的交流。现代电视新闻评论的一个主导思想就是以一种平等的交流来实现舆论的引导, 要达到平等的交流, 就要以观众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来做评论, 这就要求要有个性化的评论语言。《东视广角》的主持人姜澜说:“从我个人而言, 尝试用一种有个性的评论去激活舆论, 引导舆论。我非常愿意表达我的观点, 每当我坐在摄像机前, 就好像不是面对镜头, 而是面对一大群人, 我能够感受到有一大批人在倾听。在他们面前, 我非常愿意表述自己的意见, 与他们平等参与讨论。”①《第七日》元元的语言风格就更贴近北京的地方特色, 她以具有北京方言的普通话来主持节目, 语言犀利、泼辣, 但又不失幽默, 正代表了北京人的话语表达方式, 让人看了过瘾, 又容易接受。同时, 评论不将话说满, 给观众留有思考的空间, 从而引起舆论的进一步探讨和思考。电视新闻评论的故事化倾向与个性化特征的一个重要立足点就在于故事与百姓生活的接近性与关切度上。挖掘百姓生活中琐碎小事所具有的社会意义, 引向深层次的思考, 以达到激活舆论的目的。

三、故事化倾向的又一个特点是使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更能体现人文关怀, 更具有感召力。

西方著名人道主义哲学家弗洛姆说:“马克思是最伟大的人道主义思想家;马克思的学说继承和发展了‘把人视为社会发展的目的’的伟大传统;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 为人的自我实现作出了贡献。”②马克思把人放在了核心地位来观照, 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核心。人的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依托于社会整体环境的, 社会发展的过程是人价值实现的过程, 也是人全面发展的过程。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是辩证统一的, 因此, 人文关怀不但是个人自身发展的需要, 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的发展。所以, 社会的稳定是人的价值得以实现的保障。就电视节目而言, 它不仅仅是一种媒介工具, 其承载了一个社会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 渗通着社会中人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念, 赋予受众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的关怀, 也就承担起了对社会的责任。对受众来说, 能够透过众多的节目来寻求自我, 精神上的要求得到尊重和满足;同时, 洞悉社会的总体发展方向, 以同样的关怀回报社会, 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 尽到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例如《新闻调查》的首期节目《宏志班》, 宏志班是北京市某中学创办的特殊班级, 择生原则有两个:一是北京市月收入不足200元家庭中的孩子, 二是品学兼优。对被招收的学生, 免全部学费, 并在高中三年每年可获得1500元的生活补助。学校的本意是利用这个特殊群体的艰辛触动学校的真正主体——上千名生活优越的机关子弟。它的戏剧性在于, 宏志班是将个别品学兼优的都市底层孩子收编至普通市民阶层, 其余大部分成绩一般的孩子则成为被遗忘者。于是, 在最底层的孩子中间, 人为地分出两级, 即成绩好 (可改造的) 和成绩一般 (不可改造的) 。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社会背景下, 这些边缘人的生活本身就易引发宿命理解, 宏志班更使这种误读有了落脚点。宏志班的学生成为悲剧明星和家贫志远的媒介英雄, 满足了普通市民的虚荣心和廉价的同情心理。通过对这个故事的讲述, 《新闻调查》挖掘出了“新闻背后的新闻”, 对“宏志班”现象进行了深度报道, 引发了观众对人文关怀的深度思考。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故事的讲述多是为舆论调查服务的, 目的是起到舆论监督的功能。

主持人元元接受采访

“受众的兴趣是以受众需要为基础的。它是推动受众接受、认知、理解新闻信息的一种社会性动机, 是受众对新闻媒介所传递的新闻内容和其表现形式的选择倾向。”③受众的需要引起受众的兴趣, 受众的兴趣决定了其选择行为也就有了指向。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适应这一规律, 融入故事化的手段, 避免提出论点——摆出论据——论证的程序化的评论, 在传播理念和效果上都有了巨大的进步。 (本文为周口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新闻写作教学模式探索, 编号:J200821)

参考文献

[1].臧海群、张克旭、张怡:《东视广角:都市里的人文关怀》, 《现代传播》, 2000 (5) 。

[2].刘大勇:《浅谈当前新闻传媒“人文关怀”的体现》, 《现代传播》, 2000 (5) 。

最好看恐怖故事 篇13

我家在城郊有个老院子,几年前的一个晚上,我和朋友来到这里玩。那天月亮很大很亮,我们猛然听到外面传来奇怪的脚步声,院子的大门反锁了,怎会有人进来呢?我们壮着胆子出门查看,发现一条黑影飘忽着一闪就不见了。

我们不能确定那是人还是鬼,为了引他出来,我们打开房灯、拉上窗帘、放大音乐,做出正在狂欢的假象,而人悄悄藏到了外面。

过了半小时,角落里的黑影终于出现了,像没头没四肢的幽灵一样慢慢飘到窗下,向里观看。我也不知哪来那么大的胆子,猛然冲过去一棒子砸了下去。这一棒砸下去,那没头没四肢的幽灵伸出了手,说:“你别打我,我有心脏病,你看我的心都快不跳了。”幽灵一甩头,露出一张又脏又丑的脸,可怜巴巴地说:“好人,拉拉我。”

洛飞燕的陕西腔一点不亚于杨柳青,这回,车上没人能笑出来了,尤其是东方道空,脸都要青了。这个故事也有原型,他和洛飞燕同属一个部门,是同事也是竞争对手。有一天晚上,他发现杨柳青在洛飞燕的办公室好久不出来,他就鬼鬼祟祟猫过去想偷窥,可笑的是他怕被人认出来,还在头上盖了条毛巾。结果被洛飞燕一棒子打得心脏病发作,住了半个月医院。两人为了面子,不敢对外公布真相,现在洛飞燕拿这丑事编成故事,讽刺挖苦他。

杨柳青也笑不出来,他和洛飞燕通奸好几年了,早想彻底了断,已离异的洛飞燕不怕事情公开,但有家有口的杨柳青害怕,如今她拿这事添油加醋编故事,寓意何在?

看《榜样》故事 扬榜样精神 篇14

10月13日下午,筹备组办公室组织观看了由中央组织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录制的以“喜迎十九大、共圆中国梦、走近学习榜样、凝聚复兴力量”为主题的专题节目《榜样2》。

看着屏幕上的这些脸庞,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做着不同的工作,但是却让人亲切又熟悉,因为他们都来着基层,可能就在你我身边。专题片里既有91岁高龄的全国道德模范、开国将军甘祖昌的夫人龚全珍;又有坚守车间三十年,一心要造中国飞机、圆国人梦想的大国工匠胡双钱;既有为人民服务永不退休的“太行公仆”吴金印;又有俯首甘为“樵夫”、为民披荆斩棘、鞠躬尽瘁的好书记廖俊波;还有驾驭“战神”的刘锐、“姓马”更“信马”的陈先达、80后“网红”徐川、“小巷总理”吴亚琴、闯出脱贫致富路的塘约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尼玛江村、出征太空的景海鹏、“生命守护神”杜丽群;他们用实际行动书写着信念、奉献、坚守、责任和担当,全心全意的对待本职工作,成为我们每个人的榜样和楷模。

虽然只有一个半小时、12位优秀榜样,但却带给我们太多的震撼,每个人都有很多感悟。考虑到时间安排,筹备组决定分组讨论,让大家继续进行交流。虽然讨论过程中发现,每个人印象最深的案例不尽相同、关注的事件和细节也未必一样,但是总结出的精神却是一致的。这些优秀榜样大多都是来自基层,来自我们的生活,他们有护士有工匠,也许就在我们身边。他们在现有的工作岗位上,脚踏实地、全心全意、极致地对待着每一分钟每一秒钟的工作,是这种全身心的投入精神,让他们成为榜样,成为群众最敬佩最喜爱的人。老一代革命家以自己的光荣一生坚守理想信念,证明了信仰的力量,而新时代的年轻榜样们用“用于担当,坚守岗位,扎实苦干,无私奉献”的精神继续引领时代。专题片中年轻的驻村干部尼玛江村,他用朴实无华、不畏艰苦、坚守信念、踏实做事的工作态度带领一个个贫困县攻坚脱贫,赢得了村民的爱戴与支持,这更值得我们思考。其实专题片中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情节,但是却扣人心弦,带给我们很大感触,因为真正打动我们的是他们的敬业精业,是他们勤奋创业、苦乐奉献的优秀品质以及在磨砺中进取、在探索中创新的精神意志。

看成语故事 篇15

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提出了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理论——“功能对等”理论, 和众多翻译理论不同的是它关注的焦点不再是原文和译文, 而是译文读者。它的核心是“译语接受者对译语信息的反应和原语接受者对原文信息的反应基本相同”。

这一翻译理论强调了翻译应从读者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出发, 为读者服务。这就意味着在进行语言转换的时候, 我们可以从目的语中寻找一个能让译文读者产生和源语言读者一样感受的词, 使译文贴近译文读者, 便于译文读者理解。

比如“挥金如土”, 如果我们翻译成“spend money like soil”就不是功能对等, 因为中国自古以来以农业为本, 离不开土地, 所以有很多与土地有关的成语;而英国是一个岛国, 四面环海, 很多习语与海洋和航海有关, 所以我们可以把它翻译成“spend money like water”。我们在英译汉语的四字格成语时, 不能一味地拘泥于语言形式, 这样很有可能会造成译文晦涩难懂, 使英文读者觉得莫名其妙。根据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我们应注重读者的反应程度, 灵活采用英文中已有的、习用的成语, 甚至俚语、谚语、俗语作译文, 使译文富有英文情趣, 使英文读者易于和乐于接受, 从而在情感上和汉语读者产生共鸣, 并领略到汉英文化之间不谋而合的妙趣。

汉英两个民族在逻辑思维、认知能力、生活习惯和气候变化等方面都有一些相似之处, 这就使汉英两个地区人们对自身以及所处的世界达成了种种共识, 并通过语言, 特别是成语表现出来。于是汉英两种语言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许多在字面意义、喻体形象和比喻意义等方面具有一致性的成语。

笔者根据其对应情况将其分为以下三类。

一、汉英相同的成语

所谓相同, 指汉英成语在字面意义、喻体形象和比喻意义等诸方面都基本相同。如汉语四字格成语“树大招风”和英语成语“tall tree catches much wind”就在字面意义、喻体和喻意上惊人地相似, 翻译时可以直接采用。再如, “浑水摸鱼”和英语成语“fish in troubled water”意思相同, 其简练程度不亚于中文。

由此看来成语无论中外都是简练的, 经过千百万人使用、千锤百炼、精挑细选, 不断提炼而成。但是从韵律的角度来看, 英语成语远不及汉语四字格成语。

二、汉英相应的成语

所谓相应, 指汉英成语的字面意义、喻体形象会根据各自的文化差异而有所不同, 但经过理解分析仍能发现比喻意义基本一致。

例如, “从头到尾”可对应“from A to Z”, 英文用第一个字母和末一个字母设喻, 中文用“头”和“尾”做比。又如, “绣花枕头”可对应“many a fine dish has nothing in it”, 字面含义为盘子碟子很精美, 但里面没装什么东西, 空有好盘碟, 外表好看, 进而引申为光有好看外表没用, 靠不住的。这和“绣花枕头”外表绣得五色灿烂, 里面却是一包稻草的涵义有异曲同工的表达效果, 只不过一个是“盘子”, 一个是“枕头”。

又如, “亡羊补牢”可对应译为“lock (or shut) the stable door after (or when) the horse (or the steed) is stolen”, 贼走了, 把门锁上, 等同于亡羊补牢。中文说的“亡羊”, 英文说“偷走马”, 都是事后补救, 只是一个说补修羊圈, 一个说上门锁。汉语“亡羊补牢”, 用这一英文成语对译, 很贴切。英语读者一读就知其义, 又因带有各自的民族色彩, 容易使英语读者产生和原文读者同样的感受, 只不过从字面上看没有汉语四字格成语那么干脆简练。

三、汉英相通的成语

所谓相通, 指汉英成语的字面意义和喻体形象相差甚远, 单纯由字面分析不易联系相对应的汉语成语, 但深究其寓意后可发现同汉语四字格成语的比喻意义基本一致, 即字面不同, 但是意义相通。英文中有大量的成语只是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等, 与中文成语相同或相近。

如英语成语“spoil the sheep for a half penny worth of tar”意思是不愿意花半便士买焦油医治羊伤而导致羊死亡, 和汉语四字格成语“因小失大”就是形相远意相近。

再如, 英语成语“David and Janathan”中的David和Janathan都是《圣经·旧约》中的人物, 一位是王的女婿, 一位是王的长子, 两人情同手足, 非但没有因为继承王位而反目成仇, 反而书写了如同《圣经》般平凡而又伟大的友谊, 可谓是古今友谊的典范。因此“David and Janathan”用来形容同生共死、肝胆相照的朋友, 和汉语的四字格成语“莫逆之交”意思一致。

从以上对应情况可以看出, 绝大多数译文在形象上会有所缺失, 可是却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比喻意义。汉语四字格成语的使用不在于其形象而在于其喻意。

在英译时, 为了帮助英文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信息, 我们要在准确理解成语的基础上, 注意表达得体。既要提倡以上这三种和汉语四字格成语相同、相应和相通的英语习语, 又要防止生搬硬套, 一味追求字面意义和喻体形象上的机械对应, 以免造成表意模糊, 失去其交际功能。

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的角度而言, 译文虽然没有保留原文的具体形象, 但却通俗易懂、简洁精辟、地道自然地传达出了成语的内涵意义, 增加英文读者的亲切感又能丝毫不留下翻译的痕迹, 真正实现英文读者在读译文时的心理反应与原文读者读原文时的心理反应一致或相似。

综上所述, 英译汉语四字格成语的过程本质上是两种民族文化的交流, 两种民族心理的沟通, 两种思维定式的接轨。这就要求译者既要具备良好的汉语功底, 又要有很强的英语语言能力, 同时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以读者的反应程度相似作为翻译的标准, 认真比较两种文化的异同, 根据英语的语言习惯及语法规则对原文的文化特色和形象进行取舍, 让译文为读者喜闻乐见, 能产生兴趣及阅读美感, 最终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摘要:成语是中国语言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汉语四字格成语是成语的主体, 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和民族特色, 最能代表汉语言文化。所以学习汉语、翻译成语, 当以四字格成语为重点。根据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在对汉语四字格成语进行英译时, 可以灵活采用与原文相同、相应和相通的英语成语, 使英文读者易于和乐于接受, 从而和汉语读者产生共鸣。

关键词:功能对等,汉语四字格成语,英译

参考文献

[1]陈文伯.英汉成语对比与翻译[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5.

[2]尹邦彦.汉语熟语英译词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3]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

[4]周黎平.奈达翻译理论对中国翻译研究影响概述[J].社科纵横, 2007, 22 (2) .

[5]王华.析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标准对翻译实践的指导[J].语文学刊 (外语教育教学) , 2010, (7) :70-71

[6]汪涛.实用英汉互译技巧 (修订版) [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

[7]杨丰宁.英汉语言比较与翻译[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6.

那些故事回头看,不遗憾 篇16

今天下班时,正好在楼下遇到她,她提出开车捎我一程。路上和她聊天,我表示各种羡慕和祝福,她很开心。临到家门口,我准备下车,她突然问:“对了,你以前考的那个人力资源考试,通过了吗?”

“嗯……没,怎么了?”我楞了一下。

“哦,没去考还是?”她又问。

“当时赶上一些事,所以没能兼顾。”我讪笑。

说完,我们就告别了。

上楼的时候我心想,她问这件事是什么意思呢,难道她要给我介绍工作?HR、外企、需要证书……胡思乱想着,忽然就怅然了。

其实,没通过考试根本不是什么能不能兼顾的事儿。而是因为我不努力,没好好看书。

一个月前去北京,见到了要好的前同事们,大家在后海附近吃饭然后一起去逛北海公园。前同事中有人在大学时辅修过旅游,一路上给我们讲解古代屋檐上所装饰的龙的讲究,或者是石阶前大缸的作用,大家听得兴趣盎然。谈笑间,不知谁说了一句:“要是当初公司给我们报考导游证的时候,我们好好看书,能通过的话多好啊。”

这句话顿时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大家都说是啊是啊。有些事情就是很奇怪,当你遇到机会的时候并不知道它到底有何好处,而当你逐渐成熟懂得珍惜的时候,往事已化为遗憾。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变成了一个自恃有点小聪明的人。自大学时对所学的工科专业产生排斥开始,我一直活在“经历—舍弃—经历”的重复状态。在校园里尝试合唱、播音、话剧、外联、主持,工作以后尝试旅游、互联网、HR、设计、文案、策划……恰好是不太安分的人遇到了不太安分的东家,我常自嘲是公司的“管理培训生”,除了财务什么都经历了一轮。

22岁是我人生“视野”极大开阔的一段时光。因为工作的原因,时常遇见不同行业的人,有某个领域的白发学者,有操着江浙口音的个体老板,有被人们簇拥围绕而来的市长,也有带着考察目的前来的外国友人。吃过鲍鱼龙虾,出入星级酒店,进过需要层层安保的项目基地……刚刚毕业的大学女生很容易被新鲜的事物迷惑,误以为自己的“眼界”大不同。最可怕的莫过于在需要埋头种地的时候,误入了别人家的果园,甚至以为自己已经收获了整个秋天。这是浮躁。

聪明人不是太少而是太多,怕自己不聪明会跟不上时代潮流。我记得小时候,自己和所有小学时代的乖乖女一样,细微谨慎,每天把老师布置的作业记录到一个小本子上,完成一项划掉一项,写完作业再出去玩,考试得98分都是遗憾。很久之后,突然在某一天知道这叫应试教育,于是忙不迭地发扬自我,苦苦思索什么是自己真正该干的事情,又恰逢其时地遇上互联网,眼前似乎每天都会出现别人家孩子”的成功事例,每一件事都敲打着咱这颗没打算改变世界、又不甘心平淡一生的小心灵。

最近状态不太好,可以归结到天气、生理周期、工作或者是人际关系等任何一项原因上,或者是日子過得太飘。我都不记得自己到底长期坚持做过什么事情,我应该把一些事列入人生计划中,比如坚持7点40前起床,坚持每天做5个“大雁飞”姿势舒缓颈椎,每天读半小时的书,每天喝玫瑰花茶。

对了,我唯一坚持的事情就是每天都会用日程本记录任务。花100多元买个M记本子这件事儿已经成为公司的一个笑谈。我突然觉得,如果你把一件对自己有益的事情做到让别人笑话的程度,那应该是成功了一小步。譬如我的爷爷,他简直就是我们家小区的柳比歇夫,生物钟精确到分钟,不论冬夏,他总是在早晨6点半爬起来去跑步,于是小区里一直飘荡着“从前有个神秘兮兮的老头儿”的传说,而爷爷就这样从20多岁一直跑到现在的80多岁,他是我的偶像。

这不是一篇追忆过去的日记,我更喜欢现在的我,而非从前那个腼腆的小姑娘。我只是想结合多年经验提醒自己,那些回头看不遗憾的故事里,往往伴随着一种笨笨的专心。

(编辑:木勺 lycyzy@163. com)

看图说成语教学设计 篇17

2、让学生有积累成语的兴趣。

3、让学生有自创看图猜成语的欲望。

学习重难点:

培养学生积累成语的兴趣。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我们玩成语接龙的游戏好不好

第一小组:大材小用 用尽心机 机不可失 失而复得 得天独厚 厚古薄今 今非皆比 比上不足 比下有余

第二小组:有口无心 心想事成 成千上万 万众一心 心平气和

和气生财 财运亨通 通情达理

第三小组:山穷水尽 尽力而为 为人师表 表里如一 一无所有

有气无力 力争上游 游山玩水

2、同学们积累的成语真不少,今天我们来学习园地四的趣味语文。

看图说成语(板书)。要想猜出这些成语,我们必须熟悉这些成语,现在老师就来考验一下我们平时积累的词汇量。

二、新授

1、出示学习目标

指名同学读学习目标

2、出示课本上的六幅图,让学生猜。

生:这个成语是——我是这样想的——

3、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很多看图猜成语,同学们有没有兴趣猜猜看?

出示看图猜成语,指同学猜成语。

4、小组比赛猜成语

每个小组发5张看图猜成语图片,小组合作猜。

5、小组长汇报

6、自创看图猜成语

看动作猜成语游戏作文 篇18

首先,老师把我们分成两组,每组派出一名猜成语人,和一名表演者,表演者看到成语后要用肢体动作表演出来,不过,不能说出来,否则算犯规。

我们组先派出了陶逸辰做表演者,猜成语人是李恺瑞,第一个成语是“兔死狐悲”。只见陶逸辰把双手放在头上,手保持着‘耶’的样子,李恺瑞一下子就猜出来了,脱口而出:“兔死狐悲!”对手朱雅南看呆了,一脸惊讶。猜对的奖一张激励卡,他们蹦蹦跳跳地领着奖品回座位了。

我也想试试,便自告奋勇上前尝试。还是由陶逸辰表演,我来猜,他做鬼脸一样向我挤了挤眉毛,我很紧张,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想着想着,脑海中闪出“挤眉弄眼!”我快速地答道。“答案正确”老师微笑地说,我兴奋极了。

于是又猜了一次,只见陶逸辰闭着眼睛,四处乱摸,我看了看对手朱雅南,也是四处乱摸,我脑海一片空白,什么也想不到了,就随便说了一个“四处乱摸”,结果下面的同学都哄堂大笑。错了!我又想起了盲人摸象,我试着说出来。老师指着后面的屏幕,示意我自己看,我转身看去,真的是“盲人摸象!”

“接下来最后一题啦!”老师说。我和陶逸辰交换了身份,我拿到的词是“上蹿下跳”。我像个急猴子似的,在地上跳来跳去,还是陶逸辰聪明,不一会就猜了出来了……

时间过得真快啊,游戏结束了,这真是一个一举两得的游戏,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欢乐,而且大家都收集了不少好词语呢!这个游戏太棒了!

看成语故事 篇19

一.偷情的新奇性的敷衍

与其说是代婚导致了偷情, 而让代婚变得更新奇, 还不如说, 是因偷情由代婚而起, 让偷情变得无比新奇。代婚是中间环节性的, 偷情是后果结论式的, 偷情比代婚更严重更醒目, 在整个故事中更具敷衍的分量。因此在实际的敷衍中, 冯梦龙以偷情为首先考虑的铺衍支点, 其次才是代婚。

以偷情为铺衍支点有何好处?我们知道, 偷情作为一种独特的情节材料, 历来为作者喜爱。其原因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偷情实现的方式途径的描写, 可以满足观众的偷窥的欲望, 二是通过偷情场景细节的描写, 让观众实现意淫。三是可以通过偷情败露后, 对偷情者所受到的人的惩罚、天的惩罚 (即果报) 的描写, 来满足人们的正义感, 实现其宣讲教化。

然而, 偷情固然有其吸引观众的本钱, 但更需新奇的支撑。也就是说, 要让偷情的人、偷情的方式途径、偷情的场景细节、偷情的败露方式、偷情败露后偷情者所受的惩罚等, 具有新奇独特之处, 才能真正吸引普遍的观众, 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我们来看看《鸳鸯谱》中冯梦龙对偷情进行新奇性铺衍的思路:

(一) 偷情人的新奇性

偷情人的新奇性在于:偷情的男子, 是代姐完婚的男“新娘子”, 而偷情的女子, 是代兄拜堂的女“新郎”。如此新奇身份的偷情组合, 堪称旷古所无, 无疑一下子就能勾引观众的眼球。这种身份的新奇性, 在本事中已确定了。冯梦龙如何作进一步的铺衍呢?冯梦龙无非从偷情双方的个人特征入手。一方面, 将男子的女性化外貌, 大肆夸张。说他如何标致, 与其姐姐如何肖似, 化了妆后连母亲都认不出来, “嫁”到男方家后, 女方家如何惊“艳”等等;一方面, 亦将偷情的女子渲染一番, 言其姿容如何艳丽, 意态如何妖娆等等。以致于在加工后的成品中, 前前后后有涉两人容貌的字眼, 总共在数百字以上。

(二) 偷情方式途径的新奇性

偷情的方式的新奇性, 在本事中亦已定其大概, 即:偷情居然不是偷情双方有意实现的, 偷情男子没有作任何偷情的设计和努力, 而是由于偷情女子母亲的安排而导致了偷情的发生。冯氏的敷衍空间在于, 将此偷情方式或途径实现的过程, 加以细致化, 具体化, 合理化。

如冯氏将偷情的直接“导火线”———伴宿的合理性, 作了细致的安排和暗示。为什么偷情女子的母亲非要安排女儿与“新娘子”伴宿呢? (1) 新郎本就虚弱, 不宜与新娘同房; (2) 新郎给迎亲的喜乐一震, 便直冒虚汗, 震晕过去了; (3) 新婚第一夜, 便让“新娘子”独守空房, 是不吉利的。 (4) 新郎母亲坚决安排女儿与“媳妇”同睡, 其实暗示刘母是想防止“媳妇”因发现儿子确实病危而趁夜逃走。这样一来, 女儿与“媳妇”同睡, 变得很合理, 很必然起来。

此外, 冯氏设计了偷情实现途径中的一系列活脱的情节: (1) “新娘子”与新郎之妹见面后的相互倾慕。作为偷情顺利发生的铺垫。 (2) 新郎之妹代哥哥拜堂, 让两个偷情者在礼仪上, 得到某种神允的合理性。 (3) 新郎的母亲安排女儿与“媳妇”同睡时, 冯梦龙又故意设计了两个小阻碍:一个是新郎的父亲怕“媳妇”因女儿陪睡而导致反而“睡不稳便”, 故稍示反对;一是“新娘子”害怕露馅而先自拒绝。当然, 这些偷情的小阻碍, 都必然给偷情女子的母亲逐一化解。

(三) 偷情场景与细节的新奇性

本事中, 对偷情场景与细节的描写, 只字不提。冯梦龙可没有放过这个机会, 决心添油加醋, 并力图写出新颖性来。以至于在加工后的作品中, 他慢工出细活, 将两人的对话, 神态、动作写得大胆活泼, 足足写出洋洋两千字来, 并于收场处赋词 (或散曲) 一首。

我们发现, 这种偷情乃至各种情欲场景与细节的描写, 是冯、凌的三方言二拍中广泛采用的敷衍重点之一。这在相当程度上, 固然源于市民大众对此类情节的喜爱。却也反映着作者的审美趣味和追求。可以想象, 作者在进行那些活色生香的情节制造时, 他们是乐在其中, 并不惜煞费脑浆, 全情投入的, 其中难免有意淫的成份。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 情欲渲染是故事敷衍的一种重要手段, 并且很能取得吸引大众的最佳效率。

此外, 我们还发现, 冯、凌二人关于情欲场景与细节的描写, 与狭邪小说是有区别的, 一方面, 他们有节制, 并不是赤裸裸的性欲描写。另一方面, 他们的描写往往能贴合人物的性格, 口吻, 并常有一种自然、活泼, 甚至天真透出。这是其情欲描写不同于那些平庸的、秽淫的、粗暴的情欲描写的地方, 也算是其情欲描写的新奇性的表现。另外, 他们是将情欲作为人之常情来描写的, 并不对情欲进性夸张、变形、非人化。这无疑是一种可取的情欲描写方法。

(四) 偷情败露方式的新奇性

本事中, 偷情的败露的方式亦未提及。有关偷情的败露, 只用一句“及败露, 高 (按:即新郎的父亲高客) 欲兴讼”带过。冯梦龙深知, 偷情的败露是很好的铺张情节的材料, 他自然要敷衍一番的。

凡偷情的实行, 必有其掩人耳目的条件, 凡偷情的发现, 必事出偶然。这算是偷情及败露的辩证法。冯梦龙深得其三昧。他对偷情实行的条件进行安排时, 专门设置了一个偷情的守护神, 即“新娘子”的养娘, 她每天晚上都站在房门口, 防止新郎家的家人路过时, 在门外偷听、窥视或贸然闯入。这个养娘的设置, 冯氏可谓煞费苦心。因为作为偷情的防止败露者, 必须忠实于偷情男子, 同时, 这个人必须是女性, 最后, 得让她可以名正言顺地站在房门外而不至于让偷情女子家里怀疑, 因此, 符合条件的最佳设置便是养娘。可以说养娘这一角色的设置, 其主要目的便在于做偷情的守护者或者防止败露者, 而此前受命承担探望新郎是否病危的任务, 只是冯氏的顺手拈来。由冯氏对养娘这一角色的设置, 我们可以看出他加工时, 费思之深。

而对偷情的败露方式, 冯氏也独出心裁, 他设计了一条败露的小脉络:

(1) 新郎病将愈 (以起床来看妻子为标志)

(2) 偷情者因面临分离, 而焦急伤心

(3) 伤心之下失去冷静, 以至于大白天地在房里抱头哭泣起来

(4) 新郎的母亲路过 (巧合) , 而养娘恰好不在守门 (她只负责晚上守门, 晚上熬夜, 白天该休息一下的)

(5) 母亲审问女儿, 得知实情

(6) 母亲回头去打假媳妇, 假媳妇已与养娘一起逃了。

这样的一条小线索, 设计得颇见心思。乃至连偷情者逃走的方式, 也考虑到了———因为是白天逃走, 所以扮作道士逃跑很合适。一则走出去时, 男方家里即使有人看见, 也不至于太奇怪, 而不会把他当成小偷什么的抓起来。二则走出大门后, 若左邻右舍的人见了, 也不至于诧异, 因为道士进宅化缘之事不足为奇。三则在路上奔走时, 人家见了一个中年妇人与一个道士飞快地赶路, 还以为是那妇人请道士赶去家里驱鬼或者作法事呢。那么, 道袍在哪儿呢, 冯氏把这一极具先见之明的安排, 赋给了偷情男子的母亲 (即孙寡妇) , 让她事先为儿子安排了用于应急脱身的扮妆行当。

(五) 偷情败露后, 偷情者所受的惩罚的新奇性

在《鸳鸯谱》的本事中, 偷情者并未受到惩罚, 而是以“交亲”之法成为正式夫妻, 这等于非但未受到惩罚, 反而受到了嘉赏。这岂不是承认了偷情的合理性么?虽然两人并无家室, 也不是故意要偷情, 但终究未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偷欢, 是不合当时的道德与伦理的, 因此必须让他们受到惩罚。此外, 采取“交亲”这种对“生米做熟饭”进行默认的法子, 虽然符合生活的逻辑, 却未免太平常了, 这是追奇逐异的冯梦龙所不屑于采用的。

像这种未婚男女的偷情, 屡见于各类才子佳人式的小说中。这类小说在偷情败露后, 对偷情的惩罚, 往往是偷情女子的父母, 将女子禁锢起来, 使偷情双方从此不能见面, 让他们倍受相思的熬煎, 在精神上受到折磨。而偷情的最终解决, 大多是偷情男子奋发图强, 中个状元, 作个官什么的, 偷情女子的父母, 这才转家丑为光荣, 将女儿嫁给他。

可冯梦龙并没有采用这种离谱的惩罚方法, 一方面, 这种“状元和亲法”太老套, 且不符合市民生活的普遍逻辑。另一方面, 这不是冯梦龙的创作风格, 冯梦龙对于伤风败俗的惩罚方式, 喜欢用果报的方式来解决。这种果报, 成为作家进行伦理道德教化的载体。正因为冯氏决定用果报的方式来对偷情者进行惩罚, 我们才看到了冯氏最具灵感、最闪光、最幽默的一次创造, 那就是———让偷情者受到报应。

对偷情者的报应, 大多针对男子, 因为男子往往是偷情的主动者。古代小说中, 对男子偷情的报应公式是:淫人妻者, 妻必为人所淫。然而, 这是对已婚男女偷情的进行报应的公式, 并不适合于本事中的未婚男女。现在, 冯氏的幽默感和灵光出来了———他决定让这对偷情男女, 都有婚约在身, 并且马上就要结婚了。这样就在相当程度上, 适合这个报应的公式了———这至关重要的一个设想, 一下子改变了这个故事的性质, 使故事在新奇性上实现了一个飞跃, 使作者获得了敷衍的巨大空间。

冯氏所设的这个报应, 是对原有报应公式的轻松幽默的变革, 他将原有的“淫人妻者, 妻必为人所淫”的公式, 在这个特殊喜剧式的故事里, 偷换成“人夺他人未婚妻贞洁者, 他人必夺其未婚妻贞洁”, 实现这个公式的办法是, 让偷情者结对成婚, 而让偷情者的未婚配偶结对成婚。这是冯梦龙的喜剧式果报。它既与本事的喜剧色彩保持了一致, 又不违反生活的逻辑, 既维护了伦理道德, 又满足了观众对奇异、诙趣的审美需求。

那么, 这个喜剧性的果报是如何实现的?

第一步:冯梦龙得设法让人把偷情的事泄漏出去, 使偷情女子家企图遮掩家丑的期望落空。为此, 冯梦龙决定设置一个告密者。这个告密者必须符合两个条件:其一, 他跟偷情女子的家里有隙;其二, 他要有获知偷情女子家中隐私的条件。于是冯梦龙设置了李都管这个人:其一, 他因买偷情女子家的房子被拒绝, 而与她家有隙;其二, 他是偷情女子家的隔壁邻居, 可以听到邻居家的风吹草动。可见, 李都管这个人, 是为了将偷情之事告密而设置的。

第二步, 偷情的事经告密者向偷情女子的未婚夫家告密后, 让事情闹大。要事情闹大一点不难。因为其未婚夫家得知消息后的必然反应, 就是退婚。退婚时, 必然满腔怒火, 满腔怒火就好办了, 让被退婚者无法忍受退婚者的羞辱、斥骂, 而与退婚者打起来。打起来后, 退婚者 (即偷情女子的未婚夫家) 必然更加愤怒, 非得告官不可了。既然成了被告, 偷情女子的家里也满肚委屈, 非得把偷情男子家告官不可。这样, 事情就闹得非官断不可了。冯梦龙对这些情理中的事, 敷衍起来自是得心应手。

第三步, 最后, 冯梦龙对主管公断的官进行了设计, 这个官必须和气, 有成全人的美意, 必须有幽默感, 断案灵活机变。唯有这样的官, 才不致于按照死板的律例, 对偷情者严加处罚, 定个通奸罪了事。而是按照冯梦龙先生的旨意, 成全三对夫妻。这个有幽默感的官, 便是故事成品中的乔太守。说穿了, 乔太守其实就是冯梦龙自己, 乔太守的那个堪称经典的断牒, 就是冯梦龙深思熟虑后所设置的喜剧性果报。

至此, 冯梦龙由本事中这个极具新奇性的偷情情节所衍生的情节铺张、推衍, 便大体完成。这些铺衍, 基本上已将整个故事的重心、高潮和结局设计成型。冯梦龙接下来要作的事, 就是结合已成型的这些情节部分, 围绕另一新奇性的情节点———代婚, 作出新的衍发。 (对此, 笔者将另文阐述)

二.以新奇为支点的敷衍思路来观照《珍珠衫》铺衍思路

经考察后我们可以发现, 从总体上看, 《鸳鸯谱》以新奇为支点的敷衍思路, 基本上代表了三言二拍中小说的大致敷衍思路。下面, 我们用这个敷衍的思路模式, 来观照一下《珍珠衫》的铺衍思路。

珍珠衫最奇的事件是什么呢?笔者以为, 仍是偷情。其偷情之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 偷情者之奇:偷情妇人与丈夫情深意重, 十分恩爱, 且家教甚好, 绝非荡妇。偷情男子, 亦非浮荡滥情者, 对偷情女子一片痴情, 初见即死心踏地, 别后更朝暮牵挂。偷情女子、偷情男子、偷情女子的丈夫, 都是善良多情, 形貌逸丽的人物。

其二, 偷情实现途径方法之奇:妇人盼夫归来, 误认路人为夫, 路人举体若狂, 老妪精心营划。

其三, 偷情场景细节之奇:妇人将偷情男子当作老妪, 两人偷情时, 老妪同在一房。

其四, 偷情败露之奇:临别时, 妇人将丈夫家祖传的珠衫赠给情郎, 情郎于他乡遇其丈夫, 偏偏不知其真实名字, 结友倾谈, 以至事露。

其五, 偷情者报应之奇:偷情男子病死他乡, 其妻为葬夫而改嫁偷情女子的丈夫。偷情女子被休改嫁, 所嫁丈夫救前夫性命, 并让二人复合。

可见, 偷情正是《珍珠衫》的本事中最为新奇的事件, 全文正是围绕这一事件进行敷衍的。这一事件的各个部件的新奇性, 在冯梦龙的故事成品中, 都得到了充分的铺衍, 并在逻辑上比本事更合理完善。

事实上, 我们对三言二拍中的小说进行粗略分析后都能发现:几乎三言二拍的所有故事, 都符合前述敷衍思路模式。据此, 我们可知三言二拍的整体风格和情节的最突出特点, 正在于其对情节的新奇性的追求。这与社会讽刺小说以描写人性的堕落为追求, 才子佳人小说以描写真爱为追求, 神怪小说以描写怪异想象为追求, 狭邪小说以描写情欲为追求等等, 有着极大的区别, 三言二拍涵盖了几乎各类题材的小说, 但它始终以新奇为最根本的审美追求。那么, 我们是否可以说, 影响三言二拍的加工创作思路的最重要因素, 便是新奇呢?通过具体的分析考察后, 我们发现, 这个结论是基本合理的。笔者认为, 三言二拍的一以贯之的加工思路是:从本事中找出最新奇的事件, 然后将这种新奇性作进一步的铺开与推衍, 最后才是故事整体上的调适与理顺。

摘要:在《鸳鸯谱》的本事中, 有两个最新奇的事件, 一为代婚, 二为偷情。而代婚是新奇的衍生源点, 偷情是代婚之奇的递进, 本文将以《鸳鸯谱》为例, 从其偷情的新奇性角度来分析三言二拍的故事敷衍思路。

上一篇:工厂安全质量标语口号下一篇:电子信息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