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故事的成语

2024-06-19

有故事的成语(共15篇)

有故事的成语 篇1

三国时,东吴大将军诸葛瑾,字子瑜。他有个儿子叫诸葛恪(ke),从小聪明伶俐,口才极好,善于言辞,孙权对这孩子很宠爱。

有一次,孙权在朝廷设宴,六岁的诸葛恪随父参加。诸葛瑾的脸长得特别长,孙权想开他的玩笑,乘着酒兴,命人牵来一头毛驴,在驴的长脸上写了“诸葛子瑜”四个字,借以讥讽诸葛瑾脸长似驴。众人见了,捧腹大笑,诸葛瑾也感到很尴尬。诸葛恪见了,走到孙权席前,跪请添写二字。孙权命人将笔拿来给他。诸葛恪在“诸葛子瑜”四字后面添写了“之驴”二字,这样就成了“诸葛子瑜之驴”。满座大臣见了无不惊讶叹服,孙权见诸葛恪如此机敏,十分高兴,当场把毛驴赏赐给他。

又有一次,孙权问诸葛恪:“你父亲和你叔父诸葛亮相比,到底是谁高明?”诸葛恪答道:“我父亲高明。”

孙权要他说出因由,他不假思索地说:“我父亲懂得事奉明主,而我叔父却不懂得这个道理,当然是我父亲高明。”

孙权对诸葛瑾说道:“人们都说蓝田生美玉,名门生贤良,真是名不虚传呀!”

成语的味道,有文化 篇2

《音乐之都维也纳》一课,张老师检查大家的课文朗读。朗读第一自然段时,老师说:“世界都市维也纳是一个风景秀丽的游览胜地,希望大家关注文中的重要词语,把此地优美的景色通过自己的朗读表达出来!”学生的朗读轻重得宜,疾缓有致,读得如痴如醉,犹如天籁之音。

是什么让听者对如此都市心驰神往,好似神游呢?我想:大概是学生读出了这三个成语的味道吧!果不其然,张老师投以该生赞许的目光:“你读得很出色!文中“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波光粼粼”这三个成语的画面之感全被你读出来了!”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课堂上刮起的成语之风,风波并没有停歇。当学生读完第四自然段,张老师引领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维也纳一天离不开音乐的画面时,学生的回答更是让听者瞠目结舌。

课堂上的答案真精彩!“如果我来到街头巷尾,我可能会听到优雅轻快的圆舞曲,也会同时看到姑娘们裙角飞扬,也许我也会情不自禁地随之起舞!”“如果我来到波光粼粼的多瑙河旁,或许会听到优雅轻快的华尔兹圆舞曲,会听得如痴如醉。河两旁绿草如茵,身临其境,我肯定也会有跳舞的冲动!”“我来到人们漫步的地方,人们翩翩起舞,我也会陶醉其中!”

我微笑着,成语不重多少,关键的是学生能准确地理解运用。一百多年的传统,让维也纳一天也离不开音乐,人们的生活也也离不开音乐的文字。我们的课堂上,成语成为学生说话表达的自由元素,学生所积累的成语一个个脱口而出,妙语连珠,似一幅幅画面从师生的口中不断流泻!成语的味道,在此弥漫,成语的力量,在此迸发!构建和谐语言生活的梦,在此演绎!这节课,师生们让我进一步走进了成语世界,感受到成语的魅力,让我有了更多的体会:这就是我们应极力追求的课堂,文化的课堂,成语的课堂!

一、挖掘教材,积累成语

教学《珍珠鸟》,教者展示鸟儿的音频和图片后,让学生说出关于鸟儿的成语,“鸟尽弓藏、鸟语花香、惊弓之鸟”等。其后,教者再补充“一石二鸟、百鸟争鸣、笨鸟先飞、小鸟依人”等等。这样的教学环节,优美的音乐声中展示鸟的世界的画面,让学生认识鸟儿,感受自然之美。再以关于鸟的成语带学生进入成语的世界,进入鸟的世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只只可爱的鸟儿不经意间闯入了学生的视线,鸟儿和孩子都在快乐地成长!如此积累成语的方法,不仅在课本中,在观看影视中、课外阅读中和别人交流中,大家都要加以关注,练习积累成语这一文化瑰宝。我想,一个人对成语的占有量越大,他的语文素养也不会太低。

二、利用成语,披文入情

《桂花雨》一课中,当桂花如雨般落在作者的脸上,钻进脖子里,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时,教者及时提供下列表达开心的成语,“喜笑颜开、欣喜若狂、心花怒放、前仰后合、欢呼雀跃、翩翩起舞”,让学生带上表情和心情美美地朗读课文。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根据对成语的感悟,头上语言形象,感受语言情感,个个跃跃欲试,又是蹦又是跳,开心的心情溢于言表。这样的教学,组织了课堂气氛,学生在愉快的表演朗读中,不仅增加了学生的成语积累,成语的利用更是让“桂花雨”在学生的心里也下起来了:“好香的雨!”利用成语,朗读传情,表情相映,快乐的心情无以言表!

三、创设情境,运用成语

最有经典的成语故事 篇3

【典故】以酒为池,悬肉为林。 《史记·殷本纪》行赏赐,酒池肉林。 《汉书·张骞传》

【释义】古代传说,殷纣以酒为池,以肉为林,为长夜之饮。原指荒淫腐化、极端奢侈的生活,后也形容酒肉极多。

【用法】作宾语、定语;形容极端奢侈豪华的生活

【结构】联合式

【相近词】灯红酒绿、穷奢极侈、荒淫无度

【同韵词】应天从民、道路传闻、东野巴人、卓然不群、治国安民、莫信直中直,须防人不仁、颖悟绝人、高义薄云、雁杳鱼沉、款启寡闻。

【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商朝末年,商纣王荒淫无道,甚至用酒装满池子,把肉挂在树林里,叫做酒池肉林,让不穿衣服的男女互相追逐嬉戏,还让乐师作淫声伴奏,以供他取乐。他的同族人比干劝谏他,被他所杀,还残忍地将比干的心挖了出来。

【示例】纣王听信妲己,造酒池肉林,一无忌惮,朝纲不整,任意荒淫。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十七回

【成语例举】

◎ 这好比富翁舍弃了家里的酒池肉林而加入贫民队里来吃大饼油条;又好比帝王舍弃了上苑三千而到民间来钻穴窥墙。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有哪些 篇4

周公的能力很强,担任辅政的艰巨任务后,总是忠于职守,兢兢业业,不管处于什么情况,只要公事来了,就立刻办公,从不敢稍有懈怠。

他曾经率领军队,平息了东方夷人的叛乱。他还制定礼法、刑律,分封诸侯,修建并设立东都成周。

由于周公治国过于辛苦,结果在东都建成之后就逝世了。临死之前,他把众大臣叫到身边,要他们好好辅佐成王,治理万民,提出要把自己葬在成周,以表示虽死不忘王命。

五个寓言故事的成语有哪些 篇5

于是,店主就去找阳处父,表示自己愿为他效犬马之劳。阳处父觉得有这样一个人在自己鞍前马后服务也很不错,就表示自己求之不得。到了第二天,宁嬴辞别妻子,跟随阳处父走了。

两人往前走,宁嬴就和阳处父聊起天来。经过交谈,店主发现阳处父并没有真才实学,个人品德也不高尚。他想了一想,就改变了主意,离开阳处父回到家中。

妻子见他回来,不明白其中的原因,就问丈夫:“你不是要去晋国吗?为什么走到半路上又回来了呢?”

宁嬴回答说:“我看他长得相貌堂堂,举止有度,以为这人必是品德高尚的贵人。没想到他不说话还好,一张口就夸夸其谈,让人讨厌。亏他还能出使外邦!他这个人虽然外表好看,但总是不务实,只怕会招来别人的怨恨。

“我跟着他,不但学不到什么有用的东西,反而可能遇到祸害。我越想越觉得跟着他走不靠谱,就离开了他。”

华而不实

临床治疗中的成语故事 篇6

过河拆桥

【解释】自己过了河,便把桥拆掉。比喻达到目的后,就把帮助过自己的人一脚踢开。

【出处】元·康进之《李逵负棘》第三折:“你休得顺水推船,偏不许我过河拆桥。”

【临床故事】52岁的张先生因为头胀头晕1月多来看病,在社区已经量过4次血压,3次都高,最高达到170/100mmHg。个子不高,体型较胖,缺乏运动,这样的患者一出现在面前,有经验的医生心里就基本有数了:他的高血压基本上是原发性高血压,而且低压高压都会高。于是给张先生开了硝苯地平控释片,每天1片,服用第二天,血压就降到130/84mmHg。一个星期后,血压还是出奇地平稳,下午的时候有时还会到110/70mmHg,头胀头晕也消失了。张先生觉得病好了,就把硝苯地平控释片停了。

一个礼拜后的一天,张先生正在给员工们讲话时,感到头顶部一股热气升腾而起,双手指尖有些麻木的感觉。讲话自然无法继续,公司的人拿来电子血压计给老张量血压,220/114mmHg!在场的人都惊呆了,连忙叫来120,送张先生到了医院。医生经过检查倒是发现张先生没有大碍,血压很快就控制下去。张先生自言:“我觉得这个降压药很好,把我的血压降下去了就可以停掉,不然如果继续吃药,那血压不会降到0吗?”我给张先生赠送了一句话:“你的血压降到非常好的水平,那是降压药物的功劳。如果你这时停了降压药,那就是过河拆桥啊!”此后,张先生一直坚持每天服药、监控血压,再也不敢做过河拆桥的事情了。

一曝十寒

【解释】曝:晒。原意是说,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1天,冻10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出处】《孟子·告子上》:“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临床故事】单先生腔隙性脑梗死、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2年多了,当初腔梗住院后一直担心复发,开始几个月还按照医生的嘱咐每天吃药,包括阿司匹林、他汀和降压药。但几个月之后,因为听院子里的几个老人说每年换季的时候打疏通血管的针就可以预防脑梗复发,于是停了阿司匹林和他汀,在卫生所里打了10天的“通血管针”,并且每个季节都会风雨无阻地去吊针10天。时光流逝,1年过去,似乎一切平安,季节性吊针看来正在起作用,但就在单先生68岁生日刚过完的第二天,单先生一早醒来,发现自己右手右腿力气不够,家人也听出来单先生的口语变得含糊不清。到了医院,磁共振检查发现单先生左侧脑子的一部分发生了脑梗塞。我们制定了强有力的治疗方案,过了一周,单先生的症状就大幅度好转了。

出院时,我检查后告诉他:脑梗塞看似急性病,实则是慢性病,要想控制复发,就需要持之以恒,每天都要坚持治疗。试图通过一年打几次活血针就能预防它,是不符合科学道理的。一曝十寒的傻事不要做,规范治疗才是正道。

朝三暮四

【解释】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

【出处】《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

【临床故事】苏女士在退休前就患有高血压,这几年来服用氨氯地平片,血压控制很稳定,也没有什么不良反应。有一天去药店买感冒药时,偶然听到药店的销售员对一个顾客说长期吃一种降压药容易产生耐药性,而且服西药时间久了会伤肝肾,于是苏女士心里就犯了嘀咕。就在那个药店,苏女士买了几盒所谓纯中药的降压药,可是一两周之后,苏女士的血压却不降反升。苏女士虽然心里已经明白了一个道理——吃药还是要医生说了算,药店销售员的话并不靠谱,但苏女士却对“长期吃一种降压药容易产生耐药性”的观点深信不疑,她想借着这个机会换一种药物。于是社区的医生就在苏女士的要求下换了一种沙坦类药物,可是2个礼拜过去,苏女士的血压仍然没有达标;后来又换了一种普利类的药物,苏女士吃了之后晚上老咳嗽,无奈之下,医生说还是换回原来的氨氯地平吧。其实,很多疾病的治疗药物切忌朝三暮四、不断换药。你和药物应该成为长期稳定的“朋友”,才能共同抵御疾病的袭击。所谓长期服用一种药物会产生耐药性是无稽之谈。后来,苏女士终于又开始服用氨氯地平,此后,她的血压又恢复到往常一样,风平浪静了。

杯弓蛇影

【解释】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出处】汉·应劭《风俗通义·世间多有见怪》:“时北壁上有悬赤弩照于杯,形如蛇。宣畏恶之,然不敢不饮。”

【临床故事】江先生四十多岁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抑郁症却像幽灵一样悄悄来袭:疲乏、情绪消沉、夜间早醒、阵发性心悸,公司的事情开始往后拖,觉得人活着没有太大意思……他自己心里也很清楚,这很可能就是别人口中经常传说的抑郁症,然而当医生确定他的疾病,并且给他开了一个月的盐酸氟西汀片后,他盯着那一张布满密密麻麻的小字的说明书,开始心惊肉跳了。说明书上列举了许许多多的不良反应:全身过敏(例如:瘙痒,皮疹,风疹,过敏反应,脉管炎,血清反应,颜面水肿等)、五羟色胺综合征、光敏反应、中毒性表皮坏死溶解(Lyell综合征)、多形性红斑……江先生完全被打蒙击倒了。这是在吃治病的药,还是在面对死亡的陷阱?后来,那3盒氟西汀被江先生放在床头柜的抽屉里,陪伴着他度过一个又一个早醒的清晨。直到有一天,割腕的暗红的血液浸透了那3盒氟西汀,人们发现那几盒药物却依旧完整无缺。好在故事还是有个圆满的结局:江先生被发现后失血并不多,他割断的只是手臂的静脉。后来他开始服用氟西汀,情况越来越好,而那说明书上所说的一切不良反应并未发生。我语重心长地告诉他:对待药物说明书,应该有正确的态度,切不可杯弓蛇影,一叶障目,误了治病。

寓言故事成语有什么 篇7

盗跖一见孔子,就气不打一处来,对他说道:“你这个欺骗天下人的伪善之人!今天,你如果顺从我的心意,我还可以饶你一命,否则的话,我就一刀宰了你,摘了你的心当饭吃!”

孔子听了,毫不害怕,说道:“凭你的才华,足可以成为一路诸侯,享受荣华富贵。可是你却当起了强盗。难道‘强盗’二字就那么好听吗?我劝你呀,还是不要舞刀弄枪、侵犯百姓了。”

盗跖觉得孔子的话不合他的心意,就说道:“你不要用功名利禄引诱我,我可不是愚昧的人!当初尧、舜位居天子之位,可是如今他们的子孙连立锥之地都没有。所以我对荣华富贵是不稀罕的.。”

说着,他话锋一转,继续说道:“从黄帝以后,天下就争斗不止,到处打仗。尧和舜当了天子,就设立了百官。商汤起兵谋反,居然把他的君主流放到南巢,周武王起兵造反,更是逼得君主自焚而死。从此以后,社会上都凭借强大欺凌弱小,以多数欺负少数。所以从商汤、周武王开始,全是靠征伐杀戮而犯上作乱。

“到了现在,你却把仁义之说传授给众人,欺骗各国君主,妄想靠这个牟取富贵。这样看起来,天下的盗贼就数你最大了。天下人真是糊涂,为什么不叫你盗王,而偏要称我为盗跖?”

孔子见话不投机,只得回转曲阜。回去后,他叹口气说:“我真是自己触霉头,闲着没事,亲身涉险。我这次不顾一切去摸老虎胡须,却险些被老虎吃掉。”

以强凌弱

有哪些成语出自寓言故事 篇8

自从那次猴子让乌龟戏弄后,就对龟类怀恨在心,一天它去海边游泳,忽然发现了一只大海龟在晒太阳,心中大喜:“这次我虽然杀不了那只乌龟,可杀死一只大海龟,也够解气啦!”于是它喊上大海蟹、老鹰,准备发动一次突击,一下置大海龟于死地。

老鹰在空中盘旋,猴子、海蟹全都伏在沙子里,准备发动突击。老鹰第一个冲了下去,海龟忙把头一缩躲了过去,任凭它们在外面大骂也不出头。它们想了想说:“不如我们就把这个大家伙当球踢如何?这样一来不浪费时间,还可以把它整得晕头转向,岂不是一石二鸟?”海龟一听心里吓坏了,要是它们真踢了,自己的骨头可保不住了,于是,它探出头大声喊:“别,不如我们比谁的本事大吧,你们赢了就吃我,可我赢了,你们就滚回去!”猴子等人心想,我们难道连只海龟都比不过?于是,它们就比了起来,猴子先打了一个水漂,老鹰又逮了一只鸟,海蟹打了一个洞。海龟见了,看了看天笑到:“我可会法术呢,瞧,我这就让海水上升,你们快躲开。”猴子它们十分奇怪,又不信,就站在原地一动不动。不一会,一阵大浪打来,把猴子吓得打了几个哆嗦。海龟在水中大笑着:“来呀!”可没一个敢过去,过了一会,海龟又说:“看我让海水下去。”话音刚落,海水就下去了。猴子它们十分害怕海龟用法术来打它们,只好惺惺地逃走了。

这是为什么呢?其实海龟不会法术,只是学会了诸葛亮“借”东风,巧妙地利用潮水来吓坏了猴子等人。

成语运用有技巧等 篇9

一、看准成语内涵

成语的意思是约定俗成的,我们不能用现代的眼光去理解它,更不能望文生义。如“美轮美奂”,本形容房屋华美高大而众多,我们可不能笼统地理解为美好的意思;“文不加点”是指文章不经修改,一气写成,形容才思敏捷,下笔成文,不能理解为“文章没有加上标点符号”;“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遇灾难,而不能错误地理解为“首先、第一个”。

例:同学们经常向老师们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解析:“不耻下问”特指长辈向晚辈,上级向下级、水平高的向水平低的人学习请教,而本句同学向老师请教用“不耻下问”不准确。

正确运用成语还要从整个句子和该成语的意思上分析,看是否造成了重复。如“忍俊不禁地笑起来”“一览无余地看到”“口若悬河地说个不停”“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三令五申地强调”等,都有重复的毛病。

二、弄清表述对象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运用范围,有的只能运用于人,如“眉飞色舞”;有的只能运用于物,如“汗牛充栋”;有的只能运用于事,如“左右逢源”;有的只能运用于自身,如谦辞“抛砖引玉”“敝帚自珍”等。还有一些特指的成语,如“罄竹难书”特指罪行极多。

例:大洪山的溶洞是大自然的造化,无不巧夺天工,令人赞叹不已。解析:成语“巧夺天工”特指人工的精巧,而“溶洞是大自然的造化”,是天然的杰作,所以句中的“巧夺天工”运用不准确

三、辨别感情色彩

成语从感情色彩上分为褒义、中性、贬义三种。分辨成语运用是否恰当,可以从成语的感情色彩角度去辨别,看看有没有出现“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现象。如“无所不为”是贬义词,意思是什么坏事都做,我们不能当做褒义词用;“胸无城府”是褒义词,我们不能当做贬义词用。

例:他们响应国家号召,见异思迁,毅然放弃都市的优越条件,扎根西部建功立业。

解析:“见异思迁”是指缺乏主见,这山望着那山高,遇到不一样的就改变趋向,是贬义词。结合语境看,这个成语在这儿运用不当,可换成褒义词“高瞻远瞩”。

四、辨别形似神异

有的成语与另一成语由于读音、字形或意义相近,粗略一看像孪生姐妹,很容易混为一谈。如“设身处地”和“身临其境”,前者指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环境中,指替别人着想;后者指自己亲临那种环境中。再如“漫不经心”与“漠不关心”、“无所不至”与“无微不至”也容易混淆。

例:小说《窗》的结尾别有用心,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解析:“别有用心”是指图谋不轨,属于贬义词,用在这里显然不合适。这是与“别具匠心”混淆了。

五、弄清双重语义

有些成语还有双重含义,我们要全面了解“双柄”成语的双重身份,不仅知其一,还要知其二。如“灯红酒绿”既可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又可以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想入非非”既形容想法大胆、新奇,也可以比喻荒唐离奇、不着边际的胡思乱想。

例:高士其是一位可敬的儿童文学家,他的作品大都写得平易近人。

有故事的成语 篇10

1、识写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大致了解其中某些成语所包含的故事,能从中获得一点启发。

3、有主动学习、积累成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识字、积累成语

教学难点:

自主识字、了解成语的意思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了解成语的故事,收集一些常用成语。

教师:生字卡片、小黑板、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与学生进行课前谈话)刚

才我们背诵了有数

字的成语。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认

识另一类成语《有

故事的成语》(板书课题)

2、读课题,解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读课文,读正确。

(1)、自由读

请读一读这些有故事的成语,如果

读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就

拼一拼它头上的音节老师相信你们

能读准每一个字音,把每一个成语

读正确。

(2)、齐读

2、自主学生字

这些字娃娃就是大家 要认识的新

朋友,请和你的伙伴小声拼读两遍

(课件出示生字)(1)、哪些字娃

娃的名字最容易叫错呀?请你给

大家友情提示,并请你当小老师教

大家读两遍。(教师根据情况补充

指导“梁”、“父”的读音)

(2)、你又打算怎样记住这些

字娃娃的样子呢?请把你的方法介

绍给大家。

3 、识字游戏“猜生字”:

三、层层递进,精读课文

1、师范读。

2、抽学生读,了解学生情况。

3、学生齐读

4、师生对读

5、男女生对读

6、击掌读,开火车读

7、试着背诵。

四、趣猜成语,领会感悟

1、这些成语背后藏着什么故

事呢?你能根据图片内容猜猜是

文中哪个成语吗?

(课件出示图片)2、你想知道哪

个成语背后的故事?(教师放课件

“精卫填海”)

3、你想对小精卫说些什么?

4、做游戏“精卫填海”。

(1)、指导书写。(教师着重

对“梁”、“卧”进行指导。)

(2)、练习成语填空。

五、小结,课后延伸。

成语故事的成语 篇11

这年七月,秦始皇走到沙丘时,得了病,而且病得很重,他知道自己快要死了,便令赵高写封信给领兵驻扎在边境的大儿子扶苏,让扶苏立刻赶回都城咸阳,主持丧事。

赵高刚刚把诏书写好,秦始皇已经断了气,因为平常赵高负责掌管秦始皇的玉玺。这样,秦始皇的遗诏和玉玺都落到了赵高手里;于是,赵高和胡亥合谋,伪造了一道遗诏,说秦始皇立胡亥为太子,让胡亥继位。

丞相李斯起先不同意,后来在赵高的威胁利诱下,也被迫同意了。

接着,赵高又伪造另一道诏书,说扶苏不孝顺,赐给他一把剑,让他自杀,并派人夺了与扶苏一起镇守边境的大将蒙恬的兵权,也逼他自杀。经过一番阴谋活动,胡亥当上了皇帝,称为秦二世。赵高当上了郎中令。从此,朝政大权便全落到了赵高手里。

秦二世非常昏庸暴虐,他害怕别人识破他与赵高的阴谋,坐不稳皇位,便问赵高怎么办?奸诈阴险的赵高说:“必须采用严刑酷法,把那些老臣全部除掉,用新人来代替他们。”秦二世听了,便下令处死了蒙毅等一批老臣,又把对自己皇位有威胁的十二个公子全部斩首,把十个公主也全部用酷刑处死。因受到牵连而被杀害的人更是不计其数,弄得上上下下一片恐怖,人人自危,朝廷中一片混乱。

秦二世和赵高用这种残酷的手段屠戮亲族和大臣,对老百姓更是凶狠残暴。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痛苦不堪,忍无可忍,终于激起了广大人民的反抗。

成语故事,因“补白”而精彩 篇12

一、 补情节之白,自相更矛盾

《自相矛盾》讲述了楚国人卖矛又卖盾的故事。课文在讲到“楚国人张口结舌,回答不出来了”后戛然而止,留给人很多想象的空间。我先让学生想象后续情节,然后再现情境,入情入境演一演,达到了较好的效果。实录如下:

(生扮演的楚国人,左手持盾,右手举矛,上场。其余学生都是围观者)

楚国人:(拿起盾)我的盾坚固得很,随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

(围观者点头赞许)

楚国人:(举起矛)我的矛锐利得很,随你什么盾它都能戳穿。

(围观者满脸疑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围观者1:喂,这位卖矛和盾的人,如果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会怎么样呢?

(楚国人张口结舌,说不出话了)

围观者2:你们看那,他张大嘴巴,瞪着眼睛说不出话了。

围观者3:喂,楚国人,你为什么不说话啊?刚才不是说得很溜吗?

围观者4:快说啊,是你的矛锐利,还是盾坚固啊?哈哈哈!

师:(对着楚国人)你告诉大家,你为什么说不出话了?

楚国人:(难为情)因为我不知道该怎么说。说我的盾好吧,那就是在批评我的矛质量不过关;说我的矛好吧,那就是指责我的盾有问题。我搬石头砸自己的脚,不能自圆其说了。

围观者5:你自己说话不想想,前后矛盾,现在没法圆场了吧?

师:他的言行前后不一致,相互抵触,这就叫做——(生齐读)自相矛盾。

围观者的七嘴八舌,楚国人的窘态,课文中没有。通过想象,续补这一情节,丰富了故事内容、丰满了人物形象。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表演中,不仅读懂了“自相矛盾”这个故事,还真正明白了这个成语中蕴含的道理。而这个道理的获得,就是通过续补情节这个“空白点”而获得的。

二、 补想象之白,滥竽勿充数

《滥竽充数》通过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的故事,讽刺了那些没有真正本领,混在行家里充数的人,告诉我们做人要实事求是,不能弄虚作假的道理。故事只有短短数行字,具体的人物语言、心理等都没有描写,这给我们创造了很多遐想的“空白点”。于是,我引导学生进入南郭先生的内心,猜测他的想法,来巧妙破解寓意。

师:南郭先生,你鼓着腮帮、捂着竽眼,装腔作势混在齐宣王的吹竽队里,混过了一次又一次。请问,你此时怎么想?

生:哈哈,那么多人一起吹,真是太好了!我不会吹,也可以装腔作势嘛!

生:我真是太聪明啦,不会吹竽,却能蒙混过关,还得到这么高的俸禄!

生:多好的差事啊,没有本事,靠耍小聪明,也能混饭吃。

生:真希望齐宣王长命百岁,那我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天天过快乐日子。哈哈!

……

师:南郭先生,这么急着跑出宫,干吗呢?

生:哎,这齐湣王不要听齐奏,而要听独奏。这下,我不会吹竽的事就要败露了,赶快逃吧。

生:啊,这下糟了,我不会吹竽的事要穿帮了,弄不好要杀头的,我得脚底抹油溜之大吉吧。

生:我不会吹竽,现在要一个一个吹,看来再也不能滥竽充数了,还是三十六计,走为上策,逃吧。

……

师:南郭先生啊,南郭先生,现在你已顺利逃出宫廷了,在想什么呢?

生: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哎,现在没有俸禄了,怎么办啊?

生: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师追问,你还能干什么呢?还想滥竽充数啊?生张口结舌回答不出来)

生:我没有真本领,却混在吹竽队伍里,早晚会有这么一天的。

师:那你接下来想干什么呢?

生:看来还是要学点本事,不能再这样混下去了。

生:我得利用剩余的钱去学吹竽,好回来再给齐湣王吹竽,毕竟这俸禄很高的。

……

“装腔作势时”“听到消息后”“逃跑后”,南郭先生都在想什么,这三个空白点给了学生广阔的想象空间。让学生转换角色,一次次走进南郭先生的内心,设身处地进行推想,来追根究底明白南郭先生所作所为的缘由,最终知晓滥竽是不能充数的。

三、 补赞叹之白,点睛真神奇

《画龙点睛》通过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告诉我们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能使内容生动有力。课文最后一句是“游客们惊叹不已,无不佩服张僧繇神奇的点睛之笔”。既然游客们惊叹不已,那么他们会“叹”些什么呢?这一空白点无疑激起了学生说话的欲望。

师:这位游客,你的表情这么惊讶,为什么呀?

生:呀,没想到,这龙真的飞上天了。

生:我还是第一次看到画的龙会腾空飞起,真是太神奇了!

生:张僧繇太了不起了!没画眼睛时,这条龙就已经张牙舞爪,形象逼真了。一点上眼睛,居然能翻云作雨,飞上天,真奇!

生:张僧繇的画技真是出神入化,登峰造极!

生:张僧繇的点睛之笔太妙了!他真不愧是有名的画家,我要拜他为师!

……

在由衷的赞叹声中,学生体会到了点睛的神奇,感受到张僧繇技艺高超,也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更在潜移默化中激发了学生学习“点睛之术”的欲望。这样的补白之术,何乐而不为呢!

补白,让成语教学更加精彩!

春天风的成语有哪些成语 篇13

春风中,人们走进自然,放飞身心,精神抖擞着,筋骨舒活着。历经风雪磨砺的树枝,一改僵硬呆板的冬姿,仪态轻柔娇嫩,涨满着青春的气息!下文是有关描写春天风的成语,我们一起阅读学习吧。

春风宜人

春风送暖

春风拂面

风和日丽

和风细雨

春风得意

春风风人

春风和气

春风满面

春风夏雨

春风一度

春风沂水

口角春风

满面春风

秋月春风

如坐春风

描写春天景色的成语及其解释、出处如下:

1、百花齐放——

解释:百花,泛指各种花卉;齐,同时。千百种花同时开放,争相斗艳。形容春天百花盛开,丰富多彩。——

出处:清无名氏 《<帝城花样>自序》:“百花齐放,皇州春色,尽属春官矣。” ——

2、草长莺飞——

解释:①江南暮春时节景象 ②形容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景象 ——

出处: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3、草丰林茂——

解释:丰,茂都是茂盛,意思是生机勃勃,草和树林长的都很茂盛。形容春天草木生长的非常茂盛,一片生机勃勃的样子。——

4、姹紫嫣红——

解释:姹,美丽;嫣,美好,鲜艳。形容各种颜色的花朵,娇艳、绚丽、好看。也比喻事物繁荣兴旺、丰富多彩。——

出处:明·汤显祖《牡丹亭·惊梦》:“原来姹紫嫣红开遍野,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5、春风和煦——

解释:形容春天阳光温暖而舒适。——

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宋·王安石《元日》 ——

6、春光明媚——

解释:明媚,美好,可爱。形容春天的景物鲜明可爱。 ——

出处:元·宋方壶《斗鹌鹑·踏青》套曲:“时遇着春光明媚,人贺丰年,民乐雍熙。” ——

7、春回大地——

解释:好像春天又回到大地。形容严寒已过,温暖和生机又来到人间。 ——

出处:宋·周紫芝《太仓稊米集·岁杪雨雪连日闷题二首》:“树头雪过梅犹在,地上春回柳未知。”——

8、春暖花开——

解释: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景色优美。比喻游览、观赏的大好时机。 现在常用来比喻有利于工作或学习的大好形势。 ——

出处:明·朱国祯《涌幢小品·南内》:“春暖花开,命中贵陪内阁儒臣宴赏。 ——

9、春色撩人——

解释:撩,撩拔,挑逗、招惹。春天的景色引起人们的兴致。 ——

出处:宋·陆游《剑南诗稿·山园杂咏五首》:“桃花烂漫杏花稀,春色撩人不忍为。” ——

10、春色满园——

解释:春日的景色充满家园。形容生机勃勃、繁荣兴旺的`气象。——

出处:这句话出自南宋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

11、春意盎然——

解释:意,意味;盎然,洋溢,深厚。春天的意味正浓。 ——

出处:刘白羽《第二个太阳》三章:“四月的北方还残冬未尽,四月的南方已春意盎然。” ——

12、春意阑珊——

解释:春意,春天的气象;阑珊,将尽、将衰。形容春天就要过去了。——

出处:南唐·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13、繁花似锦——

解释:繁,多而且茂盛。锦,指有彩色花纹的锦缎。许多色彩纷繁的鲜花,好像富丽多彩的锦缎。——

出处:陈青云《点苍山下金花娇》:“我们坐在……繁花似锦的花丛中,听她谈起沙村公社来。” ——

14、红情绿意——

解释:形容艳丽的春天景色。 ——

出处:宋·文同《约春》诗:“红情绿意知多少,尽入泾川万树花。”——

15、红瘦绿肥——

解释:绿叶茂盛,红花凋谢。形容暮春景色。 ——

出处:宋·吴礼文《桃源忆故人暮春》词:“画桥流水飞花舞,柳外斜风细雨。红瘦绿肥春暮,肠断桃源路。”——

16、花红柳绿——

解释:指花木繁茂的样子。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 ——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八十九回 :“史见那郊园野旷,景物芳菲,花红柳绿,仕女游人不断头的走的。”——

17、花团锦簇——

解释:形容春天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七:“自余是什么亲拟,将有限身心向无限中用,……。若无恁么事,饶你攒花簇锦,亦无用处。”——

18、鸟语花香——

解释:鸟鸣叫,花喷香。鸟叫得好听,花开得喷香。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出处:宋·吕本中《庵居》诗:“鸟语花香变夕阴,稍闲复恐病相寻。” ——

19、桃红柳绿——

解释:字面意思桃花嫣红,柳枝碧绿。形容花木繁盛、色彩绚烂的春景。——

出处:唐·王维《田园》诗:“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

20、桃李争妍——

解释:桃花李花竞相开放。形容春光艳丽。 ——

出处:明·无名氏《万国来朝》第二折:“春花艳艳,看红白桃李争妍。” —— 21、桃李争辉——

解释:桃花和李花竞相开放。用以形容春色美丽。 ——

出处:元·无名氏《东篱赏菊》第三折:“花也,则为你不与那繁花争媚,花也,则为你不同他桃李争辉。” ——

22、万象回春——

解释:万象:一切景象。指各种事物都出现了生机。形容春天万物复苏,一片生机的景象。——

出处:宋·朱熹《道德经注释》第四章:“迨一元方兆,万象回春,道发散于天地人物之间,而无从窥测,修士欲明道体,请于天地将开未开,未开忽开而揣度之,则得道之原,而下手不患无基矣。” ——

23、燕语莺啼——

解释:莺,黄鹂。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形容大好春光。 ——

有故事的成语 篇14

桃李芬芳、教导有方、辛勤劳碌、教无常师、良师益友、能者为师、青出于蓝、师道尊严、

研桑心计、一字之师、尊师重道、春风化雨、呕心沥血、蜡炬成灰泪始干、诲人不倦、

桃李满天下、桃李满门、先圣先师、良工心苦、门墙桃李、鞠躬尽瘁、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桃李天下、师恩似海、教无常师。

赞美老师的成语

教无常师、百年树人、能者为师、桃李争妍

尽心尽力、百世之师、呕心沥血、为人师表

兢兢业业、春风化雨、披星戴月、文思敏捷

鞠躬尽瘁、聪明过人、潜移默化、无私奉献

恪尽职守、德才兼备、勤勤恳恳、无微不至

蜡炬成灰泪始干、德高望重、青出于蓝、先圣先师

良工心苦、耳提面命、润物无声、辛勤劳碌

良师出高徒、废寝忘食、师道尊严、循循善诱

良师益友、和蔼可亲、师恩似海、言传身教

良师诤友、后继有人、十年树木、研桑心计

埋头苦干、诲人不倦、桃李芬芳、一鸣惊人

门墙桃李、桃李天下、桃李满门、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默默无闻、教导有方、桃李满天下、一丝不苟

谆谆教导、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一字之师

孜孜不倦

描写老师敬业的成语

兢兢业业:形容谨慎勤恳,认真负责。

诲人不倦:教导别人不知疲倦。形容教导特别耐心。

文思敏捷:形容人文采出众,思维开阔,下笔就能成文。

春风化雨:比喻普遍深入的良好教育。也用以称颂师长潜移默化的教导。

循循善诱:指善于有步骤地引导、教育。

勤勤恳恳:形容勤劳踏实。也形容勤恳的样子。

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

鞠躬尽瘁:小心谨慎,不辞辛劳地贡献出全部力量。

教导有方:形容谨慎勤恳,认真负责。

良师益友: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好朋友。

有故事的成语 篇15

一、以内容丰富的成语故事激发幼儿口语表达的愿望

处于幼儿期的孩子都特别爱听故事,且大班的孩子们已经对成语故事产生了兴趣,开始喜欢听成语故事了,而许多成语都来自于一些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传奇,这些故事不仅情节生动而且寓意深刻。选择生动有趣、贴近幼儿生活的成语故事,借助生动形象的教具、结合声情并茂的讲述、丰富的肢体语言能激发幼儿学习成语故事的兴趣,从而聚精会神地去倾听,使他们的形象思维与创造性联想得到充分的调动。如:“井底之蛙、狐假虎威、对牛弹琴、惊弓之鸟”等与动物相关的成语故事内容;如:“掩耳盗铃、自相矛盾、刻舟求剑”等有名的历史成语故事以及一些易于理解接受的、和实际生活接近的成语进行教学。在这过程中,孩子们兴趣浓厚,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由此可见,成语故事不仅可以扩充幼儿的知识,丰富幼儿语言的内容,更能激发幼儿口语表达的兴趣。

二、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促进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

1、教师可以采用音乐表演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学习成语故事“狐假虎威",这是一个生动、有趣的成语故事,为了激发幼儿倾听故事的兴趣,更好地叙述故事内容,一开始以音乐导入,吸引了幼儿,以“听音乐来讲这个故事”,把音乐和故事有机结合起来,幼儿听得特别认真,当听到第二段时,小朋友的表情发生了变化,有害怕的,紧张的,还有身体抱成一团的……到了第三段幼儿的表情又恢复了刚才的平静,欣赏完配乐故事后教师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当教师提出问题“你喜欢故事中的老虎和狐狸吗,为什么?”时,幼儿发言特别踊跃,有人说:“我喜欢狐狸,它很狡猾但是也很聪明……”还有人说:“我不喜欢老虎,因为它太笨了……”接着,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感受着狐狸和老虎之间的对话和较量,孩子们都能积极投入,在联想故事中的相关情节中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 第二遍让幼儿分段欣赏,让幼儿通过看图谱一边欣赏音乐一边模仿狐狸和老虎的动物形象,通过表演来感知两个动物的个性特点,幼儿分组模仿老虎翻越高山、走过小桥、跨过小沟等动作。让幼儿的参与兴趣为百分百,从而也让幼儿在说说玩玩中提升口语表达能力。第三部分让幼儿分角色进行表演,请幼儿扮演狐狸、老虎、等其它动物,幼儿兴趣异常浓厚,在音乐游戏中自由表演,大胆表述。

2、教师可以采用游戏形式引导幼儿在充分理解成语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完整的叙述故事内容,正确的理解故事含义,积极的表达个人想法。如学习成语"盲人摸象"。先进行游戏:我请几名幼儿上来扮演盲人,然后再拿出一个他们不熟悉的物体,请他们摸一摸。在幼儿摸的时候,我让他们摸的部位是不同的,结果他们在说摸到什么的时候,他们说出的内容是不一样的。于是我就提问幼儿:"为什么他们说出的答案是不一样的?他们说的对不对?为什么?"通过这样的导入,对幼儿的印象特别的深刻,而且活动中,幼儿们活动的氛围特别的浓厚。于是我再让幼儿们通过看看、听听、说说成语故事内容,在理解成语故事的意义基础上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让幼儿明白观察事物、看问题要全面,不能以偏概全的道理。

3、为避免在成语教学的过程出现枯燥无味的现象,教师还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视频进行教育活动,让幼儿通过这些视频有个直观、生动的画面。在这些生动有趣、色彩艳丽的动画中轻松地理解成语所蕴涵的意义,由此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会积极表达自己的困惑和想法,老师也能事半功倍。如学习成语故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幼儿对螳螂和蝉是什么很好奇,教师先播放这个成语故事的视频,让幼儿对螳螂、蝉和黄雀都有了直观正确的认识。接着老师进行更深层次的讲解,使幼儿感知动物的食物链现象,同时了解生态平衡的浅显道理,使幼儿明白食物链的概念以及动植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最后运用谈话的形式让幼儿说说大自然中的动植物哪些是朋友,哪些是天敌的关系,让孩子在看中学、学中说、说中议的教法,最大限度的去发挥孩子的主体性,让大班幼儿在理解故事意义的基础上学会小组交流,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探讨。

此外,成语故事的学习还可以渗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对孩子来说,生活是最好的学习契机,在一日活动中随机渗透学习成语,对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有较好的效果。

就像《纲要》中所要求的本着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往,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通过成语故事的一系列活动中,我们看到了孩子们产生了能动效应: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增强了,语言表述质量提高了,语言富有感染力了,对事物的概括能力也增强了,有时还会把学过的成语用于生活中。总之,通过成语故事的学习对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有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的教学从这点出发或许能更好的让幼儿全面掌握语言,发展语言。

上一篇:沿海基地消防工作调查报告下一篇:福建自考试卷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