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长风破浪的故事

2024-09-03

成语长风破浪的故事(精选10篇)

成语长风破浪的故事 篇1

马龙 里约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冠军

2016年明12日,里约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决赛,马龙击败张继科,首次夺得奥运男单冠军,实现个人男单大满贯。此前,作为中国乒乓球男队的队长马龙率领中国男队战胜日本队拿到奥运男团冠军。走下赛场的一瞬间,一向内敛的马龙隋不自禁地用双手摆出一个心形,然后说了句,“終于圆满了!”没有任何庆祝,只是拿着国旗绕场一周向观众致谢。如他对自己的个人比赛风格评价一般,除了稳健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马龙也成为历史上首位集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亚运会、亚锦赛、亚洲杯、巡回番总决赛、全运会单打冠军于一身的超级全满贯男子选手!

国乒总教练刘国梁曾不止一次说过,马龙和张继科互相缺少对方身上的东西,张继科有个性、有血眭,马龙细腻、稳定、低调,互补起来就完美了。此前,央视还曾报道说,对于内敛沉静的马龙,主帅刘国梁平时以呵护鼓励为主,而对于张继科,则必须痛快地骂酲他。

汗水浇灌的奖牌

1988年出生于辽宁鞍山的马龙,5岁接触乒乓球,6岁拿到全市第一,15岁进入国家队,18岁就跟随中国男团获得不莱梅世锦赛团体赛冠军,成为中国乒乓球队最年轻的世界冠军。然而,马龙与乒乓球结缘,竟然是因为儿时身体差,父母希望通过打乒乓球提高他的身体素质。马龙儿时的教练曾说,因为乒乓球既能“锻炼身体”,又“不容易受伤”,所以马龙的父亲决定让马龙打乒乓球,而马龙之前基本没摸过球拍。

马龙儿时的教练还表示,马龙在乒乓球方面很有天赋,球感好、步伐快,打球训练也很刻苦,是一位难得的好苗子。“当年别人每次练一筐球(200多個),马龙要练两筐球。记得有一次马龙的胳膊都练肿了,他眼睛里含着泪也要坚持。”

马龙家教很严格,从基本礼仪到处事原则,从小父亲就对他要求很高。虽然父亲经常用“练好了有包子,练不好有拳兴”的话吓唬马龙,但勤勉的马龙哪里用得上父亲的拳头。刚进北京队时,马龙总是训练课后加练,即便是在父亲来看他的日子里也是一样。当父亲从鞍山坐火车到北京先农坛体校来看他的时候,父子之间却是这样一幕场景:父亲一言不发地坐在训练场边看着马龙,而马龙就在球台上加练发球,爷儿俩一连几个钟头没有一句话,空荡荡的球馆里只有‘乒乒乓乓’练球的声音。

少年时的马龙好像比别人更知道犯错误是一件令人难堪的事情,以致于会为了避免犯错而压抑天性,表现出极为强大的克制力。北京队的闫永国教练说过:“马龙是个好孩子,为人老实本分。当了世界冠军以后还和从前—样,不是锋芒外露那个劲儿。”

在北京队教练的心中,马龙给人的印象,是无论任何事情,都不能影响到他的正常训练。“有的时候因为第二天要训练,队里有个活动或者什么的,让他拉个晚他都不干。”闫教练说,“这孩子内秀,而且非常有自制力。”每到周末,一批进北京队的孩子都去外面玩去了,只有马龙例外。“他知道我办公室里有一台配了游戏机的宽屏电视,周末就来管我借钥匙,就是看看电视、打打游戏,绝对不出去疯。”闫教练说,“所以到现在他除了打球,也没有太多的业余爱好,就是好看个足球,有时候自己踢一踢,非常喜欢巴萨,喜欢梅西。”但之后有一次,那台电视出了些毛病,闫教练逗马龙:‘马龙,你看你把我电视弄坏了,都不出影了。”马龙小声说了几句没有,就低着头不出声了。看他这个样子,闫教练拍拍他的肩膀,“和你开玩笑呢!”但从那以后,马龙再也没来借过钥匙。

场外亲和力爆棚

后来,马龙代表国家队征战沙场。除了场上获得的优异成绩,马龙在场外也堪称“劳模”。比赛结束后,面对众多的球迷,以及堆满眼前希望得到签名的笔记本,马龙几乎都来者不拒。虽然经常身上还挂着比赛用的大背包和毛巾,他手上动作却没有丝毫停顿,面对各个角度凑过来求合影的人,他也都微笑配合。许多曾经赛场的志愿者都表示,所有运动员中最喜欢马龙。俊朗的外貌自然是原因之_,另外和他接触的人都有种如沐春风的感觉也是重要的因素,在狭窄的空间和短暂的时间之内,马龙通常都会给人留下很有亲和力的印象。

赛后采访,马龙一个人在采访通道逗留的时间,几乎是其他球员的三倍。赛后的混合采访区,排着好几拨媒体记者。马龙在走进混采区之前,会拿起毛巾将脸上的汗仔仔细细地擦干,然后才不慌不忙地走过来。不管是相熟还是陌生,不用记者招呼,他就会放下背包,站定了准备回答问题。好几拨记者,采访就如车轮战,同一个问题往往要回答好几遍。甚至与比赛和自身无关的问题,马龙也不会拒绝。

勤奋、努力、懂事、克己,这些仿佛是马龙身上的标签。从少年时对于犯错的过度恐惧,到成年后对赢得荣誉的执着践行。马龙总是力求面面俱到,从不允许自己随心所欲而表现得随随便便,这源于他一直以来的习惯,也是他对自己的要求。

赛后小故事

马龙、张继科决战里约乒台之巅,赛后的奖赏竟然是刘国梁煮的方便面,还卧了两个鸡蛋。刘国梁还曾爆料说,2012年亚锦赛,张继科0:4惨败给马龙,赛后没有和马龙握手,当时争议比较大,因为一般赛后握手是惯例,张继科当时不知道脑子在想什么,可能没有看见。不过事后张继科给马龙道歉了,还给马龙夹菜敬酒赔罪。然而这种小事并没有影响他俩之间的友情。曾有记者问“被困荒岛时,你希望和谁在一起?”张继科回答是“马龙”,而马龙回答是“张继科”。

谌龙 里约奥运会羽毛球男子单打冠军

很多人都不会忘记,8月19日羽毛球男子单打半决赛谌龙战胜丹麦选手阿塞尔森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谌龙一度想要离开混采区,不过经记者提醒,他回来表示可以再回答一个问题。答完后,谌龙不顾记者还在提问,迅速离开,留下了一脸茫然的记者。谌龙这样的行为引发争议,也从侧面看出谌龙较强的个}生。

nlc202309082333

第二天,经过74分钟激战,谌龙力克马来西亚选手李宗伟,拿下里约奥运羽毛球男单金牌,这是他第一次赢得奥运会金牌,加上此前的两座世锦赛桂冠,谌龙成为世界羽坛又一位“大满贯”球手。生在林丹和李宗伟打造的时代,谌龙—直在他们的光芒下成长。2016年的里约,谌龙的时代终于到来。赛后采访中,谌龙一扫前一日的惜字如金,压力全无的他俨然变成了“话唠”,从女朋友到教练,从辛苦备战到感恩父母,滔滔不绝。

顽强拼搏争第一

谌龙1989年出生在湖北荆州,1996年进入荆州市少儿体校。他7岁那年拿起羽毛球拍,从此与羽毛球结下不解之缘。儿时的谌龙是个不折不扣的淘气包,谌龙的启蒙教练回忆说:“刚进体校的谌龙特别顽皮,是个孩子王,训练时常常喜欢和队友们耍笑,要是我背过身去他们就嘻嘻哈哈,我一转过来他们又很认真地在打,我就吓唬他说,你再这样,就不用练了。“这个下马威让谌龙收敛了些淘气的个性,也给谌龙的羽球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让他懂得不管做什么事都要一心一意。

2000年,谌龙进入厦门队。当时父母只是希望他能够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并不要求他打出什么成绩,但好胜心强的谌龙不这么想,10岁出头的谌龙意志很坚定:“必须打下去,不然前面的苦不就白吃了!”谌龙还说:“我还没去北京,还没进国家队呢!”年幼的谌龙给自己设定好下一个目标,要打进国家队!这个梦想在2006年实现了。

2006年6月9日,谌龙被选入国家队二队,那年他17岁,每天和世界冠军站在同一片场地训练,每天面对的是反复的训练和压力,队里的竞争很激烈,挫折打磨着谌龙的个性。2008年北京奥运会,谌龙被调入一队。谌龙一直是林李时代的中坚力量,也正是崛起于这个时代,令谌龙一直以来容易被人所忽视。自2009年随中国队_起夺得苏迪曼杯桂冠以来,谌龙开始逐渐成长为世界一流球手,连续在世界大赛上创造佳绩。

2012年,他在伦敦奥运会上夺得铜牌,与中国队其他队员共捧汤姆斯杯。2014年,他成为新的男单世界第一,并在当年的世锦赛中战胜李宗伟夺冠。第二年,他在世锦赛上再次战胜李宗伟,捍卫了自己在世界羽壇的地位。去年,谌龙一直保持在世界第一的位置,拿到了5站超级赛的冠军,成为夺得超级赛冠军最多的人。

团体赛魔咒

虽然谌龙—直被外界看做是林丹的接班人,但过程并不顺利。特别是在里约奥运周期,谌龙输完林丹又输日本韩国选手,逐渐被扣上了每逢大赛必“掉链子”的帽子。

今年5月昆山汤姆斯杯,担纲第一单打的谌龙又输球了,中国1:3止步八强。为什么要用“又”?因为2014年印度汤姆斯杯男团半决赛中国对日本,谌龙出任一单,以0:2遭田儿贤一吊打,最终中国队以0:3遭日本横扫。2014年韩国仁川亚运会男团决赛,谌龙出任一单,以1:2不敌孙完虎,中国队最终大比分2:3与冠军失之交臂。作为男队领军人物出战的谌龙一再受挫,连续三次“一单”输球,中国队三次被淘汰。让人们给他冠上了“不擅长打团体赛”的帽子,甚至对他比赛中的心理承受能力提出异议。谌龙仿佛陷入了团体赛魔咒。由于團体赛上表现不佳,关于谌龙能否扛起中国羽毛球男单“大旗”的争议一直以来不绝于耳。

来到里约,谌龙婉拒过多的采访,用“少说多做”的方式避免外界干扰,一心向个人的首个奥运冠军发起冲击。终于,谌龙实现了自己里程碑式的突破,让外界更有理由相信,如今的谌龙,能在日后的团体赛上接替林丹,成为中国羽毛球队真正的顶梁柱。

从2009年初排名在百位之外,到如今加冕“大满贯”殊荣,这其中的艰辛只有自己才能体会。他用自己的方式成为中国新一代羽球王子,不是林丹模式,谌龙开启了“龙时代”!

赛后小故事

比赛结束后,谌龙当然不会忘记女友王适娴正在看台上,在“送完”球拍和球衣后,他很快就找到了女友。他先举起左手,指着王适娴,然后又双手竖起大拇指,比划了一个爱心的图案。而王适娴看到后哭着向他竖起了大拇指表示祝贺。颁奖仪式上,尽管李永波就站在身边,谌龙仍亲吻了王适娴脸颊,一脸甜蜜。王适娴同样也是羽毛球运动员,本届奥运会因不敌李雪芮和王仪涵,没有获得参赛资格。但她在得知自己无缘奥运之后,就先办了巴西的签证,追随男友来到里约,做起了后勤保障工作。

赛后,谌龙坦言,能够夺冠离不开羽毛球队的帮助,总教练李永波赛前甚至还询问他“要不要喝鸡汤”。其实李永波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谌龙的女友每天都亲自为谌龙做饭,煲鸡汤。事实也证明,鸡汤作用不错。

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_成语故事 篇2

故事出自《国语·吴语》。成语“如火如荼”,形容某种人群或事物阵容之大,气势之盛。

故事见于《资治通鉴·唐则天皇后天授二年》。成语“请君入瓮”,比喻用某人整治他自己。

故事出自《晋书·文苑·左思传》。成语“洛阳纸贵”,称颂杰出的作品风行一进。

故事出自《世说新语·假谲》。成语“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

故事出自《列子·汤问》。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故事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成语“鸡呜狗盗”比喻卑下的技能或具有这种技能的人。

故事出自《晋书·苻坚·载记》。成语“草木皆兵”,形容神经过敏、疑神疑鬼的惊恐心理。

故事见于《庄子列御寇》。成语“探骊得珠”,比喻写文章能紧扣主题,抓住要点。

故事出自北宋苏轼《文与可yún dāng谷偃竹记》。“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作好充分准备,对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沉着。

故事出自《晋书·杜预传》。成语“势如破竹”,形容战斗节节胜利,毫无阻挡。

故事出自明朝杨慎的《艺林伐山》。成语“按图索骥”,比喻机械地照老办法办事,不知变通;也比喻按照某种线索去寻找事物。

故事见于《庄子·秋水》。成语“望洋兴叹”,比喻要做某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五年》。成语“唇亡齿寒”,比喻双方关系密切,相互依存。

故事出自《晋书祖逖传》。·“枕戈待旦”出自刘琨《与亲故书》,形象地写出了刘琨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决心。后来用作成语,形容时刻警惕敌人,准备作战。

故事出自《史记·汲郑列传》。成语“后来居上”,往往指后起的可以胜过先前的。和汲黯说这话的原意,大不相同。

故事出自《吕氏春秋·自知》“掩耳盗钟”被说成“掩耳盗铃”,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饰行为。

故事出自《晋书·祖逖传》。成语“闻鸡起舞”,形容发奋有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时振作。

故事出自《史记·魏世家》。成语“抱薪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灭祸害,结果反而使祸害扩大。

故事出自《庄子·秋水》。成语“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故事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成语“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成语“守株待兔”,比喻亡想不劳而得,或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则成语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比喻为人真诚,严于律已,自然会感动别人,自然会受到人们的敬仰

临床治疗中的成语故事 篇3

过河拆桥

【解释】自己过了河,便把桥拆掉。比喻达到目的后,就把帮助过自己的人一脚踢开。

【出处】元·康进之《李逵负棘》第三折:“你休得顺水推船,偏不许我过河拆桥。”

【临床故事】52岁的张先生因为头胀头晕1月多来看病,在社区已经量过4次血压,3次都高,最高达到170/100mmHg。个子不高,体型较胖,缺乏运动,这样的患者一出现在面前,有经验的医生心里就基本有数了:他的高血压基本上是原发性高血压,而且低压高压都会高。于是给张先生开了硝苯地平控释片,每天1片,服用第二天,血压就降到130/84mmHg。一个星期后,血压还是出奇地平稳,下午的时候有时还会到110/70mmHg,头胀头晕也消失了。张先生觉得病好了,就把硝苯地平控释片停了。

一个礼拜后的一天,张先生正在给员工们讲话时,感到头顶部一股热气升腾而起,双手指尖有些麻木的感觉。讲话自然无法继续,公司的人拿来电子血压计给老张量血压,220/114mmHg!在场的人都惊呆了,连忙叫来120,送张先生到了医院。医生经过检查倒是发现张先生没有大碍,血压很快就控制下去。张先生自言:“我觉得这个降压药很好,把我的血压降下去了就可以停掉,不然如果继续吃药,那血压不会降到0吗?”我给张先生赠送了一句话:“你的血压降到非常好的水平,那是降压药物的功劳。如果你这时停了降压药,那就是过河拆桥啊!”此后,张先生一直坚持每天服药、监控血压,再也不敢做过河拆桥的事情了。

一曝十寒

【解释】曝:晒。原意是说,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1天,冻10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出处】《孟子·告子上》:“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临床故事】单先生腔隙性脑梗死、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2年多了,当初腔梗住院后一直担心复发,开始几个月还按照医生的嘱咐每天吃药,包括阿司匹林、他汀和降压药。但几个月之后,因为听院子里的几个老人说每年换季的时候打疏通血管的针就可以预防脑梗复发,于是停了阿司匹林和他汀,在卫生所里打了10天的“通血管针”,并且每个季节都会风雨无阻地去吊针10天。时光流逝,1年过去,似乎一切平安,季节性吊针看来正在起作用,但就在单先生68岁生日刚过完的第二天,单先生一早醒来,发现自己右手右腿力气不够,家人也听出来单先生的口语变得含糊不清。到了医院,磁共振检查发现单先生左侧脑子的一部分发生了脑梗塞。我们制定了强有力的治疗方案,过了一周,单先生的症状就大幅度好转了。

出院时,我检查后告诉他:脑梗塞看似急性病,实则是慢性病,要想控制复发,就需要持之以恒,每天都要坚持治疗。试图通过一年打几次活血针就能预防它,是不符合科学道理的。一曝十寒的傻事不要做,规范治疗才是正道。

朝三暮四

【解释】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

【出处】《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

【临床故事】苏女士在退休前就患有高血压,这几年来服用氨氯地平片,血压控制很稳定,也没有什么不良反应。有一天去药店买感冒药时,偶然听到药店的销售员对一个顾客说长期吃一种降压药容易产生耐药性,而且服西药时间久了会伤肝肾,于是苏女士心里就犯了嘀咕。就在那个药店,苏女士买了几盒所谓纯中药的降压药,可是一两周之后,苏女士的血压却不降反升。苏女士虽然心里已经明白了一个道理——吃药还是要医生说了算,药店销售员的话并不靠谱,但苏女士却对“长期吃一种降压药容易产生耐药性”的观点深信不疑,她想借着这个机会换一种药物。于是社区的医生就在苏女士的要求下换了一种沙坦类药物,可是2个礼拜过去,苏女士的血压仍然没有达标;后来又换了一种普利类的药物,苏女士吃了之后晚上老咳嗽,无奈之下,医生说还是换回原来的氨氯地平吧。其实,很多疾病的治疗药物切忌朝三暮四、不断换药。你和药物应该成为长期稳定的“朋友”,才能共同抵御疾病的袭击。所谓长期服用一种药物会产生耐药性是无稽之谈。后来,苏女士终于又开始服用氨氯地平,此后,她的血压又恢复到往常一样,风平浪静了。

杯弓蛇影

【解释】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出处】汉·应劭《风俗通义·世间多有见怪》:“时北壁上有悬赤弩照于杯,形如蛇。宣畏恶之,然不敢不饮。”

【临床故事】江先生四十多岁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抑郁症却像幽灵一样悄悄来袭:疲乏、情绪消沉、夜间早醒、阵发性心悸,公司的事情开始往后拖,觉得人活着没有太大意思……他自己心里也很清楚,这很可能就是别人口中经常传说的抑郁症,然而当医生确定他的疾病,并且给他开了一个月的盐酸氟西汀片后,他盯着那一张布满密密麻麻的小字的说明书,开始心惊肉跳了。说明书上列举了许许多多的不良反应:全身过敏(例如:瘙痒,皮疹,风疹,过敏反应,脉管炎,血清反应,颜面水肿等)、五羟色胺综合征、光敏反应、中毒性表皮坏死溶解(Lyell综合征)、多形性红斑……江先生完全被打蒙击倒了。这是在吃治病的药,还是在面对死亡的陷阱?后来,那3盒氟西汀被江先生放在床头柜的抽屉里,陪伴着他度过一个又一个早醒的清晨。直到有一天,割腕的暗红的血液浸透了那3盒氟西汀,人们发现那几盒药物却依旧完整无缺。好在故事还是有个圆满的结局:江先生被发现后失血并不多,他割断的只是手臂的静脉。后来他开始服用氟西汀,情况越来越好,而那说明书上所说的一切不良反应并未发生。我语重心长地告诉他:对待药物说明书,应该有正确的态度,切不可杯弓蛇影,一叶障目,误了治病。

四字成语故事犬马之劳成语故事 篇4

四字成语故事犬马之劳成语故事1

战国时,有个名叫田子方的人在路上看见一匹老马,就问赶马的人那是甚麽马。赶马的人回答说:“这本来是您家里的马,因为年老没有用处,所以已经卖了给我了。”田子方说:这匹马年青力壮的时候用尽了气力,现在老了就不要了,这可不是仁爱的人会做的事情。于是,田子方决定把那匹马再买回家饲养。到了西晋的时候,政论家段灼有一次向晋武帝呈上奏章,引用了上面的故事,然后说:“微臣希望陛下能想想田子方的仁爱,顾念年老的臣子曾经像狗和马那样为陛下效劳,请陛下实施养老的制度吧!”后来,成语「犬马之劳」就用来指一个人心甘情愿受别人差遣。

四字成语故事犬马之劳成语故事2

三国时,东吴杀了关羽,占了荆州。在与东吴作战中蜀主刘备大败,退回白帝城,又生起重病来,忙派人去成都请来诸葛亮,刘备对他说:“我的儿子如果能辅佐,你就辅佐他。如果不能辅佐,你可以取而代之。”说完,刘备就去世了。

这时的蜀国内忧外患,困难重重,对外,诸葛亮主动与东吴和好,对内,发展生产,训练军队。几年后蜀国恢复了元气,粮食充足,兵强马壮。当时蜀国南部的彝族首领孟获反叛,为了后方的安定,225年,诸葛亮亲征孟获。他采取“攻心为上”的策略,七次俘虏了孟获,又七次放了他。最后孟获心悦诚服地归顺蜀汉,说:“丞相天威,我再也不反了。”解除了后顾之忧后,诸葛亮便决定出师伐魏。他给刘禅写了道奏章,从刘备不幸早逝说起,说自己在军败的危难关头接受任命,到现在已经21年了。他向刘禅推荐了一大批文臣武将,再三劝告刘禅要“亲贤臣,远小人”,采纳有益的`建议。最后他说:“今天我要出师远征,面对这张奏章泪流满面,不知该说些什么(不知所云)”。

刘禅看了很感动,劝他说:“丞相刚刚南征回来,又要北伐,还是先休息休息吧!”

诸葛亮说:“先帝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我从不敢懈怠。今天不北伐,要等到什么时候?”

于是诸葛亮开始了第一次北伐。“不知所云”现在指人言语混乱,很难让别人理解。

四字成语故事犬马之劳成语故事3

四字成语故事-礼贤下士成语故事 篇5

【出处】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李勉传》。

唐朝有一个名叫李勉的人,他是皇亲。李勉为官清廉,以善用人而闻名。他奉命巡查州县官吏政绩时,发现一个名叫王徹的人很有才华,便让他代理县令的职务。

不久,王徹遭到权贵的诬陷,唐肃宗颁下诏书,要李勉处死王徹,李勉没有马上逮捕王徹,而是连夜上奏章,请求朝廷赦免他。

肃宗接到奏章后,免去王徹死罪。但是,李勉也因执行圣旨不力而被召回京师受罚。

李勉进京后,向肃宗面奏王徹是无罪的,现在要任用的,就是像王徹这样正直能干的人。肃宗了解了全部情况后,对李勉坚持正义、保护贤才的做法予以肯定,授他为掌管宗庙礼仪的太常少卿之职,并任命王徹为县令。王徹到任后,为官清正,办事公道,很受百姓爱戴。朝中人也都称赞李勉能识别和爱惜人才。

后来,李勉担任节度使,听人说李巡、张参这两个人相当有才学,便请他俩来辅助自己办理公务。李勉并不因为这两位名士是自己的下属而摆任何架子,而是始终以礼相待。凡有宴饮,总要请他们出席。

不幸的是,李巡、张参两人不久先后去世。李勉非常怀念他们,每逢宴请宾客时,总要设两个空位,照常摆着酒菜,就像他俩还活着似的。

不仅是对李巡、张参那样的贤才,就是对普通士兵,李勉也是以礼相待,爱护备至,所以在他手下当差的人,都愿意为他尽力。

后世对李勉的品格和为人十分推崇,特别是对他尊重有才德的人,有礼貌地对待地位低下的人的品德,更是长久地称道。

礼顺人情成语故事

西汉末年,丞相孔光府里有个府吏,叫卓茂。在一次坐车外出时遇见一个人,这个人硬说给卓茂拉车的马是他丢失了一个月的马。

卓茂心想:“这马我已经使用多年,怎么会是他的呢?”但性情宽厚的他没有吱声,把马给了他,自己拉着车回去,走了几步,回头说:“以后要是发现这马不是你的,请送到丞相府。”

过了几天,那个人果真把马给卓茂送回来,原因是他的马已经找到了,并真诚地向卓茂道了歉。

卓茂后来到地方上做县令,一天,有人来报告卓茂,说亭长收受了他的米肉。“是他向你索要的么?”卓茂问。那人说不是。“是你托他办事,他收受的么?”那人又说不是。

“那究竟是怎么回事?”

“是我送给他的。”

卓茂很纳闷问:“这不是你情我愿的吗?那你要告什么?”

那人说:“法律不是禁止官吏收受老百姓的东西么?”

卓茂说:“人所以比动物高贵,是因为有仁爱,懂得互相敬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礼、义相维持的,法律禁止的是索贿受贿,而你送米肉是属于礼,礼是合乎人情的(礼顺人情)。”

头破血流成语故事

唐三藏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路上,见一群和尚正打着号子把满载瓦木料的车子推上陡坡,而有两个道士在旁边监工,悟空感到奇怪,便装作道士上前询问叔父的下落。

道士说:“你去沙滩上查看,哪个是你叔父就放他回去。”

行者来沙滩上,和尚们见了忙磕头。行者说:“别怕!我不是道士也不是监工,是寻亲的。”

和尚听说来寻亲,个个出头露面,巴不得被认作亲戚放回去。结果没有认到叔父,行者回去见了道士却说:“这五百和尚都与我有亲。其中一百是左邻、一百是右舍、一百是父党、一百是母党、另一百是我的知交,你把这五百人放了。”

道士说:“那些和尚是国王御赐,若放一二名还得在师父处递了病状,然后补个死状才成,怎么说都放的话!”

行者见道士不放和尚,便从耳朵里把铁捧取出,迎风捻了捻,晃了晃,越晃越粗、越长。猛然照道士脸上一刮,打得那道士头破血流身倒地,皮开颈折脑浆倾!众和尚见此情景慌了手脚,连声喊:“不好啦,不好啦!打杀皇亲了。”

成语小故事心灵大健康 篇6

出处简介

出自《诗经·小雅·节南山》:忧心如焚,不敢戏谈。

词义解释

意为内心忧虑得像火烧一样。形容非常忧虑焦急。

故事介绍

《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全书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共收录了从周朝初期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

据记载,西周从周厉王时起,国运日渐衰微。后来周幽王执政时,由于他骄奢淫逸,根本不关心人民的死活,还重用奸臣太师尹氏,让他总揽朝廷大权,致使政治混乱、国势衰败、人心离散。在他的统治下,百姓受到了非常严重的剥削,再加上当时地震与旱灾频频发生,导致人民生活困苦、流离失所。当时,有个名叫家父的大臣对这种状况非常忧虑,于是,便写了《诗经·小雅·节南山》一诗,来揭露太师尹氏的罪恶,并表达老百姓们的忧愤,同时,也希望通过这首诗劝谏周幽王,希望他能看到政治上的危机,好好治理天下。在这首诗的第一节中,他写道:“巍峨的终南山啊,层峦叠嶂岩石垒垒。太师尹氏威名显赫,人民的眼睛都盯着你看。心里忧愁得像火在燃烧,但却不敢将你笑谈。眼看王业已衰国运将断,为何你却不管不问!”但周幽王并没有听取家父的劝谏,反而继续过着淫逸的生活。后来申侯联合犬戎等攻周,将幽王杀死在骊山脚下,西周也随之灭亡。

心理评估

1 当面臨一些重要的事情时,如高考、面试或比赛前,可能会在短时间内感到焦虑不安、手心出汗、心跳加速,但持续的时间较短,能自行恢复,就属于一种正常的情绪变化。

2 如果平时即使是在面对一些极小的困难或挫折时,也常常会出现较大的情绪波动,感到焦躁不安,并在长时间内都无法恢复正常,就可能是患上了焦虑症。

心理康复

1 第一种情况通常无需进行专门治疗,可通过深呼吸、听音乐、散步等方法来冷静情绪,从而使自己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

2 第二种情况如果频繁发生,且持续较长时间,就应进行治疗,其方法主要有:

(1)心理咨询法。焦虑症属于一种中度的心理病变,因此,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应尽早到正规的心理诊所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

(2)冷静分析法。感到焦虑时,应冷静自己的情绪,仔细地分析引发焦虑的原因,并力图寻找解决的方法,一般就能有效地消除焦虑感。

(3)放松治疗法。可通过按摩、听音乐、洗芳香浴、深呼吸、静坐冥想等方法来放松自己的身心,从而有效缓解焦虑症状。

(4)宣泄治疗法。焦虑症发作时,可通过与亲友谈心、在无人空旷场所大喊、捶打枕头、拳击沙袋等方法,来发泄情绪,从而有效治疗焦虑症。

(5)转移注意法。过度焦虑时,可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的事情上,或是想一些让自己感到快乐和放松的事,就能有效驱散心中的焦虑。

四字成语故事-争先恐后成语故事 篇7

春秋后期,晋国有个很有名的驾驭能手叫王子期。有一次卿大夫赵襄子(真国国群的先人)向他学习驾车的技术,但学习没多久,就自以为了不起啦,便要同王子期比比高低。比赛开始了,赵襄子刚反车赶到平原上,就挥鞭催马,同王子期双双飞快地追赶起来。一开始赵襄子遥遥领先,可越跑他的车越慢,结果,他接边换了3次马,还是远远地落在了王子期的后面。赵襄子不高兴,便把王子期叫到跟前,责备道:你教我驾车,为何不把技术全都教给我?王子期解释道:我的技术都毫无保地全教给您了,可您在运用上有毛病。驾车最重要的是要让马和车协调一致,套上车辕,宽要合迁,要让马感到舒服。同时,驾车的人要特别注意马跪的慰问,不断加以调整,这样马才能跑得快,跑得远。接着,王子其又具体地指出赵襄子的毛病,说::在比赛中,当您跑在前面的时候怕我赶上您,沁您落在后面的时候又拼合想追赶上我,总是把注意力入在我身上,试问,您哪里还有心思来驾车呢?这就是您落后的原因。赵襄子虚心接受了王子期的批评,并认真按照王子期的指点练习驾车技术,于成为一个驾车能手。根据这个故事,后赤人们引出争先恐后这个成语,原指做事不能分神,要全力以赴。

后来居上成语故事

汲黯是西汉武帝时代人,以刚直正义、敢讲真话而受人尊重。他为人和做官都不拘小节,讲求实效。虽然表面上不那么轰轰烈烈,却能把一个郡治理得井井有条,因此,朝廷把他从东海太守调到朝廷当主爵都尉——一种主管地方吏任免的官职。

有一次,汉武帝说要实行儒家的仁义之政,为老百姓办好事了。没等皇帝把话说完,汲黯就说:“陛下内心里那么贪婪多欲,表面上却要装得实行仁政,这是何苦呢?”一句话把皇帝噎了回去。汉武帝登时脸色大变,宣布罢朝,满朝文武都为汲黯捏着一把汗,担心他会因此招来大祸。武帝回到宫里以后,对身边的人说,汲黯这个人也未免太粗太直了。

从此以后,汲黯的官职再也没有提升。他当主爵都尉的时候,公孙弘、张汤都还是不起眼的小官,后来,他们一个劲儿住上升,公孙弘当上了丞相,张汤做上了御史大夫,可他汲黯还蹲在原地没动窝。有一天,汲黯对武帝说,陛下使用群臣,跟码劈柴一样,是“后来者居上”啊!汉武帝当然听得出这是发牢骚。于是,转脸对臣下们说:“人真是不能不学习啊!你们听汲黯说话,越来越离谱了!”

故事出自《史记•汲郑列传》。成语“后来居上”,往往指后起的可以胜过先前的。和汲黯说这话的原意,大不相同。

合浦珠还成语故事

东汉时合浦郡产珍珠,居民自海港中采集珍珠,以换取生活所需的米食为生。之前在此任职的太守,大多违法贪污,将人民采集的珍珠,据为己有。珠蚌突然迁移到别处,导致合浦郡再也不能生产珍珠,因而路上到处都是因为饥饿而死的人。孟尝到此任职后,推行教化,一年之内,珠蚌再度回来,合浦郡又恢复盛产珍珠了。

四字成语故事-纪昌学射成语故事 篇8

成语读后:学习一定要下苦功夫,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枯燥无味。

学习要把基础打好,不要整天把时间用在学习的形式上,不要把时间浪费在部分难题上。真正的学问不是靠难题和形式主义能得到的。

纪昌学射感悟

学习一定要下功夫,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枯燥无味。

还表现了纪昌虚心听取师傅的教诲,勇于吃苦,善于学习的精神,努力学习。

当老师的,一定要教学有方,善于指导,因材施教,方可收到良好的效果;做学生的,一定要谨尊师教,善于学习,勇于吃苦,不怕枯燥,练好基本功,刻苦用功,才能获得真正的本领!

本文阐述了无论学什么技术都没有捷径可走,都要从学习这门技术的基本功入手,扎扎实实、锲而不舍的进行训练的道理;同时说明只要有恒心,有毅力,踏踏实实、精益求精就能到达光辉的顶点.

文中飞卫要纪昌掌握的要领是:1.尔先学不瞬。2.视小如大,视微如著。

说明了在学习过程中,名师的教导和学生的虚心好学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让学生少走弯路,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纪昌是一个勤奋好学,有恒心和毅力,对事业执著追求的人。

四字成语故事-失魂落魄成语故事 篇9

【出处】《官场现形记》:尹子崇虽然也同他周旋,毕竟是贼人胆虚,终不免失魂落魄,张皇无措。

尹子崇因为偷卖矿产被人告发,官府要捉拿,他逃回家中躲藏。一天,本乡知县老爷突然来到尹家,尹子崇吃惊不小,硬着头皮出来相见。那知县是个老滑头,本来是抓尹子崇到县衙的,他却笑嘻嘻地一面作揖、一面寒喧:“哈哈,兄弟直到今日才听说你回府,没有及时来请安,抱歉之至!”尹子崇虽然也同他周旋,毕竟是贼人胆虚,终不免失魂落魄,慌张无措,一时连礼节都忘记了。自己坐到客人的位置上,知县暗暗发笑,从靴筒中抽出一件公文,递给尹子崇。尹子崇顿时吓得面色苍白。公文中说的正是要巡抚查办他卖矿的事儿。

知县见天色已经不早,便吩咐差役说:“轿子准备好了吗?我同尹大人此刻就回衙门去!”尹子崇听见这话,明知逃脱不得,只好跟在知县身后,登上轿子。尹家的家眷看见他被县衙拉了去,早已哭成一片。可是知县毫不容情,摆摆手,抬轿人抬起轿子便奔往县衙去了。

后来用“失魂落魄”形容心神不宁、极度惊惶。

玉屏箫笛成语故事

玉屏县在贵州东南,是个山青水秀、人口不多的边远小城,但出产的箫笛却是天下第一。据说,玉屏箫笛最盛的时候,满街都是做箫笛卖箫笛的。

这里流传着一个年代久远的故事:那还是在明朝万历年间,郑芝山的先人去黔东南古镇———镇远游玩,其间结识了一个云游道人。后来,那个道人到玉屏县游玩,住在郑家,不想老道病倒了,郑氏夫妇端汤送药,关怀备至。老道病好后,为表谢意,到玉屏的飞凤山中砍来几根青毛竹,制成几根箫笛,并把制箫笛的技艺传给了郑家。

后来,老道带玉屏箫笛云游到北京,住在紫禁城边的一个道观里,每到晚上就对月吹箫。一天,万历皇帝在御花园散步,听到这悠雅的箫声,不由自主地驻足品味,叹道:“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第二天晚上,万历皇帝又来听箫,但没有听到,急命太监前去打探。道观中的道士说,那是从贵州玉屏来的一个云游道士,已不知何往。万历下令让太监去玉屏找,一定要找到吹箫之人。

钦差千里迢迢到玉屏寻找道士,未寻见老道,却发现了玉屏出产的箫笛,它的音质浑厚,音色圆润,尤其是那种椭圆形的扁箫更是声音奇绝。从此,这种扁箫被指为贡箫,玉屏箫笛也就出名了。

令行禁止成语故事

“令行禁止”令:法令。行:执行。这则成语指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形容严格执行法令。

这则成语出自《逸周书·文传》:令行禁止,王之始也。

商朝末年,纣王残暴昏庸,挥霍无度。他大肆搜刮民脂民膏,以供自己享受之用,整天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他在朝歌的北面建了一座十分豪华的沙丘苑,苑内的宫殿富丽堂皇,还饲养着各种珍禽异兽。他与妃子们整天在此饮酒作乐,不理政事。

姬昌知道纣王的统治不会持续很长时间了,于是遍访贤才,积蓄力量,又联合各地的诸侯,准备推翻商纣王的暴虐统治。经过九年的悉心准备,姬昌实力大增,各地的诸侯也纷纷前来归附。不幸姬昌一病不起,他知道自己很快就要去世,便对他的儿子姬发说:“我一生的愿望就是要创建周的王业,如果你能做到下令去做的就立即动手,下令禁止的就立即停止,那么周的王业就开始了。”

寓言成语的故事 篇10

杨朱觉得很好笑,对邻居说:“你只丢失一只羊,用得着这许多人去找吗?”邻居说:“你不知道,野地里岔道多,还是人多些好。”杨朱就让仆人去帮着找,去了半天才回来。

杨朱问邻居:“羊找着了没有呢?”“唉,”邻居叹了口气说,“找不着了。”杨朱又问:“怎么会找不着的?”邻居回答说:“岔道之中又有岔道,谁知道羊跑的是哪一条道呢!我们只好回来了。”

歧途亡羊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

上一篇:回忆高中生活感悟的文章下一篇: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幼儿园游戏活动整合的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