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浅谈1

2024-10-09

班级管理浅谈1(共10篇)

班级管理浅谈1 篇1

浅谈初中学生的管理

面对一个刚刚入学就问题不断的新班集体,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还是“强身健体,预防在先?”作为负责一个班级体的常规管理及发展的班主任,如何“管好学生”?可以说是每一个班主任既非常关注,又非常重视的一个基本性问题。究竟怎样管?各种刊物、杂志的相关交流文章多得可谓数不胜数,然而说法纷纭,甚至还有一些相互矛盾的观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在读了一些相关文字之后,结合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认为:作为班主任,要“管好”学生,要处理好学生的“问题”,使之少犯错,不犯错,从而朝着良性方向发展,就必须在准确把握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和特定情况下的心理状态基础上把握好以下几个一般性原则:

第一,允许学生犯错误的原则,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阶段特点来看:他们正处于渴望独立,但是又缺乏真正的独立能力;渴望进入社会,又缺乏必要的辨别能力;渴望通过成功来向社会,尤其是向老师,向家长证明自己的实力,却又因为自己的不成熟而无法准确把握成功的途径和方法,当学生心理断乳期的这些愿望和想法无法得到实现,或无法得到家长教师及社会的充分承认时,便会在思想和行为上出现偏差。另外,再加上当今社会上种种连不少成年人都难以免受影响的不正常、不健康因素的影响。由此可以认为:思想无比单纯的初中学生犯错是完全正常的。试想温室中从来没有受过病毒侵袭过,只会享受阳光雨露的黄豆芽能够在完全意义的社会中

茁壮成长吗?因此,我们应该允许学生犯错,作为班主任若是以“嫉恶如仇”或“眼睛里容不下半粒沙子”的态度来管理学生是不恰当的。

第二,预防为先,处理在后的原则允许学生犯错误,是否就是面对学生错误不断而熟视无睹呢?事实上刚好相反,班主任不但要管,而且还要在学生犯错之前就搞好有针对性的有效的预防性教育活动,“与其有病治病,不如预防在先”。

那么,如何搞好预防性的教育工作呢?我认为,作为班主任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通过向书本学习,通过深入学生,深入学生家庭充分了解学生的整体心理特征及学生的个体心理特征,包括学生的家庭情况、社会情况,学生的思想、性格、年龄心理特征等各方面情况,这是我们能有效处理各种学生问题的依据和出发点。

其次,充分了解家庭学校社会中容易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诱发学生思想行为出现偏差乃至于严重偏差的种种不良因素,这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预防性教育活动的必要前提。如曾经一段时间非常流行的《还珠格格》、《流星花园》等影视作品,流行势头有增无减的上网及网络游戏(主要指其中的暴力、色情等不健康内容)都曾经或正在对中学生产生巨大的不良影响。这些因素在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之前,班主任就应该先见性的引起警觉和重视。

再次,在较好把握前两步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有效的道理、实例(如理想、前途等),通过主题班会、课外活动、个别交谈、家访等有

效形式进行预见性的教育,给学生“打预防针”,从而有效的最大限度地减少学生思想行为上的偏差,充分体现“预防为先,处理在后”的原则。

第三,弄清事实,冷静处理的原则。“弄清事实”是指我们在处理班级学生的各种偏差行为时必须充分了解当事学生的个体情况,充分了解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是保证学生偏差行为得到公正、有效处理的前提。“冷静处理”是指我们在处理学生偏差行为,特别是突发性、重大性问题时,必须要冷静,不要感情用事,不要先入为主,应该在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前提下,公正、有效的处理好此类事情。

第四,奖励多于处罚的原则现在的初中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往往是家庭中众多长辈关注和关心的焦点。正是这种“百般宠爱于一身”的特殊家庭结构和大量家庭“有求必应”的特殊教育方式造就了大量具有自私、骄傲、任性、脆弱、敏感、自尊心极强、逆反心理突出等性格特征的中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往往表现为:喜成功,惧失败;好表扬,怕批评;挫折稍微大一点,便一蹶不振。作为班主任,应该在通过班会、个别辅导等多种有效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帮助学生克服性格和心理上的不足,重建健全的人格的同时,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从学生性格、心理特征的实际情况出发,多表扬,善于发现和肯定学生的优点,少批评,尤其少公开批评,多私下交流,并注意到鼓励(或奖励)的横向性和纵向性。通过这一原则逐步重建学生健全的人格。相反,在这一过程中任何急功近利的速成方法都是不恰当的,因为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有意识、有思维的人。

第五,管理力量协调一致的原则。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可见育人是一项多么重要,系统性多么强的工作。因此,要使我们的工作卓有成效,就必须让家庭、学校、社会都统一行动起来,围绕共同的目标开展教育工作。避免出现各自为战、互相抵触的工作局面,避免出现,的尴尬局面(即周六放假离开学校后,学生在周日一天中所受的负面教育远远大于在学校六天所受的正面教育)。因此,班主任在班级学生的日常管理中应该有效的做好以下工作:①建立和培养一个目标一致的有效的班干部管理集体。②协调好各科任课教师,建立起教育管理及教育目标的一致性。③通过家访、家长会、家长学校等有效形式建立起家庭教育与班级、学校教育管理及教育目标的一致性。④建立起社会教育与家庭、班级、学校教育管理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这一点很难,几乎只有在政府权力部门完全行动起来之后才可能取得效果。但这一点又非常重要,因为当今社会中种种不健康、不正常的因素已经成为学校教育最大的负面影响因素。)总之,班级学生管理是一项既复杂又重要的工作,甚至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能否炉火纯青,运用自如,就看我们怎样去探索、去发现、去总结了。

班级管理浅谈1 篇2

关键词:管理工作,原则

一、一个根本———以学生为本

学生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高质量的教育工作,必定是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需求,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高职院校的班级管理工作作为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专业教育活动,其计划、实施与反馈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以学生文本的具体有两层内涵:一个是一切的管理从学生的真实需求出发;另一个是管理的一切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服务。

关于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一直有很多不同观点,有人认为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应该以教师为主体;有人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还有人认为,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强调教师—学生双主体,或者说师生复合主体。笔者认为,根据学生所处的个体发展阶段以及教育阶段的不同,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程度各不相同。比如,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认知水平与自主意识发展水平较低,很多教育活动的计划、组织与实施,都是依据一定教育与管理理论,对学生需求及发展的“成人思考”与“成人判断”,这种情况下,更适合“师生复合主体”的说法。然而,在高等教育阶段,学生已经具备较高的心理发展水平,自主意识也比较清晰,主观意愿比较强烈;再加上时代背景的造成的“代沟”———师生观念与行为不一致的现象,致使教师难以全面把握学生的心理起点与发展需求。此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发展需求的判断,应该更多交给学生自己去表达与敞现,继而从学生的真实需求出发,开展具有针对性、教育性和发展性的工作,切实促进高职学生的身心健康与职业发展。

二、两个阶段—从民主到自主,兼顾自主能力和职业素养

李伟胜将学生的发展需求划分为:“缺失性需要”“维持性需要”和“成长性需要”(1)。所谓缺失性需要,就是学生行为中存在的低于正常标准而需要弥补的“缺点”,比如学生逃课,对其进行批评教育;维持性需要,是指维持学生处在正常标准的需要,比如建立考勤制度,保证学生上课的出勤率;而成长性需要,指的是学生发展中高于一般标准的追求,比如在努力学习的基础上,主动创新,挑战自我。高职院校的班级管理,要正确面对学生发展中存在的缺失性需要与成长性需要,在班级管理的前期注重弥补学生发展中的存在的问题与缺点,同时提升学生的自主能力;在班级管理的后期要侧重学生的成长性需要,强调自主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与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

班级管理前期状态分析:班主任不能放手学生进行自主管理,而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去引导和帮助学生,改正已有问题,弥补教育缺失,并逐步发展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能力。因此,在高职班级管理的前期,更加适合采用班主任主导,学生广泛参与的民主班级管理(见图1)。班级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通过建设班级文化,改正学生学习与生活上已有的问题,为班级管理的后期发展奠定基础。

班级管理后期状态分析:从内在发展需求出发,高职学生具有较清晰的自主意识和较高的心理发展水平,他们强烈渴望“自主”。中小学教育中,“升学”和“考试”不单是学生的学习目标,甚至成为学生的生活目标,从饮食的安排到时间的分配,都在为升学和考试做准备。进入大学的高职学生,由于突然失去了升学压力,逃离了教师的严格管制,学习和生活瞬间变得没有目标,没有方向,茫然不知所措。这时,对绝大部分高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起支配作用的是,“我想干什么”、“我要干什么”而不是“要我干什么”,学生的自我表现欲特别强。因此,高职学生往往对外在强制性干预产生强烈的反感情绪,甚至对抗情绪。高职学生对“自主”的强烈渴望,正是他们内心渴望成长,渴望成为一个独立完整的人的外在表现。所以,在班级管理工作过程中,班主任要充分发挥高职学生的主体性,放手让学生发挥自主管理和自主发展能力,促使班级管理进入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发展,自主管理的良性循环中,班主任只从旁协助学生进行班集体的自主管理(见图2)。从职业发展需求出发,要在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基础上,将班级管理与专业教师、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与素养。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的班级管理应该从实际出发,分为民主管理和自主管理两个阶段。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必须始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由收到放,从民主管理阶段平稳过渡到自主管理阶段。

三、一个目标———培养有知识、有技能、有内涵的“职业人”

爱因斯坦曾在其高等教育观中这样说:“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始终应该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的时候,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一定是一个专家。”学生在大学阶段学习的专业知识,只是一个基础。毕业后,在从事相关专业工作的过程中,一定需要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但是,学生在大学时期形成的良好习惯、性格、品质等,却会对其人生产生持久而积极的影响。这里所说的和谐品质的培养,指的就是学校的“育人”功能。从个体的发展需求出发,通过教育教学活动促进个体的长远发展,是教育的自然属性。

另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旨在为社会发展提供实用型人才。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指出:“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显然,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从社会需求出发,带有明显的经济属性。同时,社会的发展与经济的转型,促使各行各业更加关注人才的长足发展,注重人才的发展潜力,要求专业人才具有自主发展、学习与合作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韩一睿.电大高职班级学生求职模拟面试活动设计[J].中国校外教育,2014,12:151-152.

[2]刘贵祥,毛丽萍.班级心理教育活动课程方案的设计及价值取向[J].运城学院学报,2006,04:94-96.

[3]卢俊,叶佳.新时期高职班级活动模式创新探讨[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1,01:107-108+106.

[4]吕泉.五年制高职校班级主题活动开展的思考——以“I Believe I Can Fly”班级主题活动为例[J].新课程学习(下),2014,12:130+132.

[5]李伟胜.基于“成长性需要”提升班级教育活动品质[J].中国教育学刊,2013(3).

[6]李伟胜.更具专业品质的班级管理的教育思路[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

[7]李旭荟.班级活动的社会心理分析[J].上饶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06:79-82.

班级管理浅谈1 篇3

[关键词]班级管理 6+1 关爱心 宽容心 共赢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030087

常听老师们说:当老师真累,当班主任更累。回首这些年的班主任工作,笔者的确感到当一名中学班主任的辛苦,但这苦中也有欣慰。现在笔者就将对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一些理解以及经验跟大家一起交流、分享,总结起来就是班级管理艺术之“非常6+1”。什么是班级管理艺术之“非常6+1”呢?那就是作为一名班主任应“捧着6颗心来呵护1个理念” 。

一、班级管理艺术之“非常6+1”中的“6”

“6”即指关爱心、责任心、宽容心、公平心、真诚心和平常心

1.做有关爱心的班主任

魏书生曾这样说:“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中去,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都会在那里找到答案。”要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门,必须有“爱心”这把钥匙。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

有句话说: “一双眼睛看不住几十个学生,一颗爱心却可以拴住几十颗心。” 因此,作为一名教师、一名班主任,首先应该是爱学生。无论学生是出生于干部权贵之家还是平民百姓人家,无论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还是令人头疼的后进生,均应一视同仁,爱得公正,爱得让学生信服。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是如何爱护儿童。”对于正在健康成长的学生来说,教师的爱是一种神奇而伟大的力量,爱是教师最美丽的语言。因此笔者常常是用发展的眼光和宽容的态度去对待学生,努力捕捉学生的闪光点。

2.做有责任心的班主任

责任心即自觉地把分内的事做好的心绪和情怀,这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班主任是连接学校与学生的桥梁和纽带,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班主任的责任心体现在上对学校负责,下对学生负责两个方面。一方面,班主任应充分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全面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保证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能够迅速及时、准确无误、畅通无阻地传达到班级,并积极带领全班学生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另一方面,班主任有了责任心,就能经常深入学生,全面了解学生,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班主任可通过日常的学习和工作,对学生在思想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树立各种正确的观念,并积极向学校反映学生的正确意见和合理要求,从而达到学校和学生双方满意。

3.做有宽容心的班主任

为了加强班级的管理,笔者从七年级开始禁止学生带手机到学校来,但仍有学生存有侥幸心理。对此笔者只好在平时勤于观察,只要发现学生拿出手机,就当场没收,然后让家长来笔者这拿。

有一次,一个女生上课老是低头看东西,笔者等到下课,在她的抽屉里发现了一部手机。对此,笔者感到既很气愤,又很失望。该生在班上成绩不错,而在笔者三令五申反复强调后,她竟然还敢带手机到学校来,并且在课堂上听音乐。面对低头认错、默默无语的她,笔者只是简单地告诉她,让她的家长来拿回手机。

第二天在办公室,笔者发现收上来的手机不见了。经过调查,了解到,原来该女生竟然在交作业的时候拿走了手机。事后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笔者还利用班会课组织学生开展了《初中生是否该带手机进校园》的辩论会,又邀请了部分家长参加“中学生用手机的利与弊”的主题班队会。结果理越辩越明。支持孩子用手机的家长认为:手机好比是一根绳子,可以随时拴住孩子,让父母放心,不会出现孩子放学不回家在外面玩的现象。但大部分家长都支持班上的规定,不让孩子把手机带到学校。即使带了在校期间也要关机,不能拿出来,等到放学以后再开机。经常带手机的学生还要在班主任那里登记、备案,让班主任心中有数。这样,班上的手机风波终于得到了彻底的平息。

4.做有公平心的班主任

公平心,指对人对事都要公正,不能偏私。这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保证。不管是优秀生还是后进生,不管是干部子女还是百姓子女,班主任都应做到公正平等,绝不能因人而异,否则会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自身的教育工作带来不良的影响。班主任在教育和教学工作中应该做到热爱每一个学生,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对优秀生应要求他们将好的方面继续发扬光大,不断克服自身的不足之处,对后进生,要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奉献更多的爱心,细心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发掘他们身上的潜能,充分肯定,热情鼓励,使他们重新找回自我,获取克服缺点的勇气和信心,点燃他们心中的希望之火,使他们不断进步。

5.做有真诚心的班主任

科任教师是班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和各科任教师以诚相待,使他们也能以主人翁的态度来积极地参与班级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和班主任一起想办法解决。班级的荣誉有班主任的一半更有他们的一半。

6.做有平常心的班主任

做一名班主任不容易,尤其是在现在社会的各种压力下,班主任工作可谓是如履薄冰,但只要我们把工作做在前面就不会出现不必要的问题和麻烦。班主任要有一颗平常心,要快乐地工作,快乐地生活,凡事换一个角度想,合理排解自身的消极情绪,学会自得其乐。

二、班级管理艺术之“非常6+1”中的“1”

“1”即是指“共赢”的管理理念。教师一定要教会学生在生活上自主管理自己,纪律上自约自律,学习上互相帮助形成良性竞争,共同进步,收获共赢!这样才能让学生得到自我发展,让自己做轻松的班主任。

为实现“共赢”,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能够自主管理生活。

二是培养学生自约自律能力。

三是重视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四是引导学生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形成良性竞争,共同进步,取得一些成绩。

自主管理下的浓浓学风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激励着学生勇攀高峰。

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帮助下,在全体任课教师和学生的密切配合下,笔者在班级管理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笔者始终牢记:选择了教育,选择了班主任工作,就意味着要脚踏实地地加倍付出。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示自我的机会,是笔者永远的追求;为学生搭建走向成功的舞台,是笔者努力的目标。

所谈的几点浅见,只是班级管理艺术中的凤毛麟角,相信大家的好方法、好经验还有很多。所谓“登山千条路,同仰一皓月”,我们的目标是一样的,即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把学生培养成才。同时,我们要像中央电视台的节目《非常6+1》一样,“我的舞台,成就我的梦想”,实现自己作为一名普通老师的人生价值。

班级创新管理方案1 篇4

八年三班

我从以下做好班级文化建设——环境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活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以形成具有特色的班级工作风格,培养具有美德、眼光、创新的学生。

一、方案名称:

“新学期、新生活、展现你自己”

科学与人文携手,个体与班级共进。

二、方案目标:

1、建立班级自主管理模式,逐步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参与班级管理的职务,担任能发挥作用和自我满意的角色;发挥、发现和发展自己独特的作用和价值,学会在自主管理中相互合作、协商和民主评议,并鼓励和指导学生在解决集体生活的各种矛盾中,使集体和每个学生都得到成长。

2、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能力,掌握科学研究及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在班级中形成探索与研究问题的良好的探究与学习的氛围。

3、通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学生更快地学会学习、学会生存。

4、让学生学会与人相处,并在学习与集体活动中建立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培养合作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

5、让学生把握为人处世的原则与明辨是非及处理问题的道理,学会理智的面对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能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培养现代意识(竞争意识、法律意识等),使班级正气上升。

三、总体方案:

观念文化建设。转变班级观念——寻找每人亮点。班级文化观念可以简单而通俗地理解为全整个班级对各种现象、事件有倾向性的看法和思想。班级文化建设要寻找每个学生精神的发光点,发展每个学生的特长和个性。使班级文化生活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乐园”,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加速器”。

四、具体实施过程

1、完善班级德育工作规程:

①准备学期初进行班委换届选举,在本学期的常规工作中培养一批新的班级管理人才。确定了班委共8人,团支部共3人。在形成班委、团委后,培养教育,合理分工,建立一支肯干、能干的干部队伍。②继续实行“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分工制度,使班级中每个人都有事做,班级中的每件事都有人负责,班级中的事都由学生自己管理,由班委成员主要负责。③完善“值周班长”与常规管理相结合的制度,使每位同学都能有机会参与班级管理,同时培养他们具有认真负责的态度、并提高他们的实际管理能力。

2、完善班级文育工作规程:

(1)、自主管理机制。①设置多样化小组。如学习小组、各种课外兴趣小组、运动组等,小组成员共同制定目标和活动内容,在小组中当家作主。组长及时反映学生的学生状况,辅导员及时辅导。②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学生看到了自己的价值,从而激发其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③定期变换管理角色。实行角色动态分配制,有助于学生从管理角色的变换中学会自主管理,增强主体自我调整能力。④制定最优班级目标。班级每月每周都有自己的目标,这些目标的形成都力求使学生能认同,切合学生实际,能激发学生的行为。

(2)、优化班级文化环境。①建立积极、健康、融洽的班级心理环境。①要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使他们在受尊重的环境中,在民主的氛围中,自主地参与班级管理。②十分注意调动学生参与班级建设的积极性,确立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自主管理”中获取成功,增强自信,学会自主,实现其自身的价值。②建立净化、美化、知识化的班级物质环境,要求同学保持教室的干净整洁,保持寝室的整洁,形成“班级就是我的家,我要为家作贡献”的良好氛围

(3)、开展富有特色的班级活动。①开展好传统教育活动②构建主体参与型的班级活动模式,由学生自主制定活动目的,自主设计活动方案,自行组织主持,自主进行活动评价。③拓宽班级教育活动空间,开展课外综合兴趣小组活动,在互动中促进交流。

(4)、开展各种各样的班内学习交流活动。每一个月开展一次学习的交流活动,让学生说说两个星期以来对哪些课程学起来比较困难,从而引导他们去学习,或找专业老师指导他们怎么来学习,从而不至于对某一门课程失去兴趣,失去信心。对于出现的问题要一一解决。对于违纪的学生要及时掌握他们的原因,对原因进行分析,单独找违纪的学生谈话,让他们自己说出违纪的理由。对于确实家庭困难的要关心他们,时时处处为他们着想,让他们感受到来自老师及同学对他们的关心。对故意违纪的学生,要及时与他们的家长联系,及时找出原因,与家长一起来解决故意违纪的问题。

(5)、及时反馈。对于每个学生在“自主、创新、合作、竞争”方面的具体表现、班级的学习与工作的状况及成效,将通过书面的或口头的形式及时告之全体学生,帮助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言行。

情感化管理班级1 篇5

在当代,许多学生表现出物质生活极为丰富,而在精神层面上却有些欠缺,而针对这些问题,任小艾老师给我们提供了经验,这就是每一个即将走向班主任岗位的同胞都必须走近学生心灵深处,了解他们心理需求,尽一切可能让每一位同学的身心都健康成长。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班主任不仅是同学们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生精神生活的引领者。真正的好老师将会引领学生走向幸福,让同学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改变之前以老师为中心的管理模式,用爱去管理,去感化每一个同学,只要有了好的心态,用心去教育学生,我想这将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才能让我们的教育在学生们以后的生活中终身受益。每位同学都有美好,善良的一面,只要我们用心去交流,我们的教育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我们作为班主任,要意识到做人教育的重要性,因为道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先让他们学会做人,做好人,再做知识。做一个完美的班主任首先要面向全体学生,让阳光洒落到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其次是重视学生长处,特长,让每位同学都全面发展。同时,我们还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发展,在大千世界寻找他们任何想汲取的知识,这样就使他们养成了终生学习的习惯。

做好班主任工作,就必须在生活,学习中促使实现三个改变,第一,就是对于自己而言,要改变教育方式,由管理第一性向服务第一性转变,同时在整个过程中体现民主和科学,因为成功的教育就是实现学生们由他律转变为自律。对于学生而言,要帮助他们改变学习方式,做自己学习生活的主人,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学自己想学,做自己想做。当然,家长的管理方式的转变,也会对学生的成长起到很大的作用,我们要和家长们加强沟通,建议家长们从管理强制性向管理选择性转变,所谓重视选择性就是家长给自己孩子更多的空间去安排他们自己的事,愿意做什么,不想做什么。只要是孩子没兴趣的东西,就没必要去强制他们去做,更不要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强行决定孩子的未来和前途。要听取孩子的意见,走他们自己想走的路。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的老师,也是孩子的终身教师,同时要提高自身修养,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学生才会在阳光下健康成长。

班主任是同学们的朋友,班主任应该尊重学生的基本权利,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让同学们走向幸福。

高一1班班级管理制度 篇6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道德层次,培养同学们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树立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增强班级管理的有效性,培养同学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依据新的《中学生守则》、《中学生行为规范》和《江西省吉水中学管理规定》,并结合我班的实际情况,制定本班的规章制度。

一、勤奋学习全面发展

1.学习勤奋刻苦,态度端正;

2.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上课精神饱满,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

3.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注意培养自己的特长,做个全面发展的学生。

二、尊敬师长礼貌待人

4.尊重家长,听从他们的教导,多与父母沟通(生活、学习和思想情况);

5.尊敬师长和其他教职员工,主动问候,接受意见要诚恳,有意见要以恰当的方式提出,不得顶撞老师,不得直呼师长的姓名;进办公室要喊报告,或轻轻敲门,教室允许后方可进入;

6.尊重同学,不得在背后议论他人,不给同学起侮辱性外号;

7.尊重班干部,服从管理,不得辱骂、威胁或恐吓班干部,否则按学校规定给予处罚。

三、诚实守信真诚友爱

8.诚实待人,恪守信约,答应别人的事要按时做,做不到时要表示歉意;

9.考试不作弊;

10.同学之间团结互助,不拉帮结派,不在同学之间搬弄是非;发生矛盾时多做自我批评;

11.男女同学之间健康等距交往,不谈恋爱。

四、讲究卫生遵守公德

12.维护学校利益和班级荣誉;

13.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值日生按时、及时打扫卫生并清除垃圾,务必在学校每日卫生检查前主动清理教室废弃物;

14.讲究个人卫生,勤剪指甲,勤洗手,衣裤鞋袜及时换洗;

15.保持校园和教室墙面的清洁,不踩脚印,不留球印;不用脚踢门。

五、节俭朴素热爱劳动

16.生活节俭,不片面追求吃穿、注意适度消费;

17.珍惜劳动成果,不浪费粮食,节约用水用电,爱护学校一切电教设备;

18.班干认真做好值日、值周工作,认真上好劳动课;

19.主动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六、仪表得体远离低俗

20.穿戴整洁,大方,在校按规定穿校服,头发干净整洁,不染发,不烫发;

21.不佩戴首饰,不化妆;

22.举止文明,不打架不骂人,不说脏话,不看、传色情、凶杀、迷信类等书刊与录像。

七、自信自立意志坚定

23.学习目标明确,计划周密,当日的事情当日完成;

24.遇到困难不回避,碰到挫折不气馁,多和老师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帮助;

25.不把客观条件的艰苦作为纪律、学习松懈的借口;

26.定期进行自我总结反思,努力做到在行为表现和知识学习上不重复犯错。

八、生活有序文明休闲

27.在校按作息时间有序休息,并严格遵守就寝纪律。住宿生禁止外宿;

28.不吸烟,不喝酒,不赌博或变相赌博;

29.禁止携带手机等通讯工具,及管制刀具到校;

30.节假日不过度娱乐,不进营业性网吧,歌舞厅等场所。

浅谈“桩式”班级管理 篇7

一、“桩式”班级管理

所谓“桩式”班级管理,就是针对班级所面对的全体对象有目的地选择其中一部分对象作为“桩”,通过对“桩”的干预,迅速促进“桩”的提高,再通过“桩”辐射到全班,促动非“桩”个体在自我反省中提高,进而实现班级的管理目标。

“桩”式班级管理优点,对教师来说,可以提高管理的效率,避免了不必要的低效死盯的管理方法;对学生来说,既能促进“桩”(被选学生)的快速提高,又能促动非“桩”(未被选学生)的自我反省和自我管理。总之,应该是科学、高效的一种班级管理策略。

二、“桩式”班级管理的心理学基础

1. 罗森塔尔效应(暗示效应)

教师对学生良好的愿望、亲和的态度,能够让学生更加亲近和信任老师,从而迁移到教师提出的教育或教学要求上。桩式管理中对选定“桩”的教育,就是一种信任暗示,目的就是产生暗示效应,促进“桩”在不断鼓励和关注下得到提高。

2. 马太效应

教师会不自觉地将精力倾向于表现已经很好的学生,而忽视表现不好、仍处在困难中的学生,造成好的越好、差的越差。在选择“桩”的时候,应该倾向于关注后进生为“桩”,来避免集体中有学生产生马太效应。

3. 淬火效应

对长期受表扬、有点浮躁的学生,可以适当施加挫折教育,几经锻炼后,其心理更加成熟,取得的成绩也会更大。在选择“桩”的时候,可以避开这部分学生,在他们周围选“桩”加以关注和鼓励,这部分学生感到有点受冷落,进而会自我反省,进一步寻找不足,或者优化自己的表现,提高自我要求的标准,自我管理能力也随之得到提升。

4. 齐加尼克效应

学习或者行为习惯上困难较多的学生,持续处于紧张状态,学习效果就会越来越差。在选择困难生作为“桩”的时候,不要提过高的要求,也可主动帮助学生完成任务,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

三、“桩式”班级管理案例及分析

1. 关于晨读管理的案例

教师总是希望学生每天早晨进教室后迅速自觉晨读,读出状态,读出成效,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其实可以采用“桩”式管理,在全班分散开来选择一部分学生作为“桩”,可以提前对“桩”进行培训并提出要求,再适当对“桩”进行监督考核,当其他学生早晨进教室发现有学生(“桩”)已经早早朗读书时,自然会跟着晨读,习惯很快就养成了。“桩式”班级管理要的就是“桩”的这种带动,和促动非“桩”个体反省后的自我管理。

2. 关于住校生宿舍卫生管理的案例

住校生宿舍卫生较差的时候,有些班主任会大发雷霆,吓唬、严惩学生。有些班主任会每天早早盯守在宿舍,花了很大精力,但效果仍不尽如人意。其实大可不必这样,可以选择少数卫生最差的宿舍为“桩”,关注“桩”的具体问题,提出具体的要求,一起寻找解决具体问题的办法。哪怕“桩”只取得一点点的进步,都可以进行“小题大做”式的表扬。这些“桩”会迅速地提高卫生成绩,最差的反而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而本来卫生还不错的宿舍中,肯定会有一定自觉性较强的学生,自然会自我反思,带动全体提高值日标准,不自觉地靠“桩”来管理,自觉地靠“桩”的比较反思自我管理。

3. 关于学习相关管理的案例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学习成绩的好坏对班级管理起到很大的影响作用,好的班级管理对学生成绩的提高、班级学风和班风的形成起到很大促进作用。譬如提高后进生的案例:一个班集体中总会有一些学生成绩薄弱些,对这些成绩薄弱的学生寻找亮点,不断鼓励、不断给予肯定,适时地给一些建议促进提高,主要精力放在这部分“桩”上,而且根据每一个“桩”的心理变化快慢不一样,要注意持续关注,不要出现半途效应。这部分“桩”在取得一定甚至很大进步后,会引起其他学生的反省,从而促动班级良性竞争的学风形成,也避免了马太效应。譬如调动中档生的案例:一个班集体中档生的比例是最大的,调动中档生提优对提高班级整体水平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观察这部分学生在班级的座位分布,分散选择一部分作为“桩”,在其他中档生视线范围内多提问、多关心、多认可,对非“桩”个体,可以在一个时间段内不管不问,但要注意观察他们细节表现,他们会有些紧张、嫉妒、自我反思等复杂的心理活动。有这种“没事找事”的“选桩”管理,既能让“桩”在赏识中提高,又能促动非“桩”在自我审视中提高,也能提高教师的管理效率。当然,在一个阶段后,对已经取得较大进步的“桩”可以逐渐减少关注的频率,增加其他自我调整管理能力不足的学生为“桩”。

浅谈班级管理 篇8

【关键词】班级管理 小组合作 自主管理 组织活动

不知不觉中,步入班主任的行列已经有15年了。我在班级管理方面也做过不少尝试。在我们区实施主体多元双向五环高效课堂模式后,班级管理"小组化"了,于是我又尝试开展"小组合作、自主管理、共同发展"的班级管理改革。目的就是帮助我们班主任摆脱繁琐的事务,也使学生真正成为管理和教育的主体。下面是我在高效课堂下指导小组自主管理的一些做法。

一、科学组建小组,使班级管理"小组化"

科学的组建学习小组是实现自主管理的第一步。把班级划分为多个小组,让小组成为学生管理的基本单位。组建的程序是:老师按学习能力及其他综合能力,本着"携手并进"的原则建立起小组。将全班同学每6名学生分成一组,通过学生投票的方式让学生选出小组长,商定组名和口号。

组名和口号是小组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小组组员集体智慧的结晶。经小组成员商议确定了一个带有特殊含义的名称。如天使小组、快乐小组、超越小组、雏鹰小组……在这一个个个性化的组名后面,彰显的是学生的个性,学生的智慧。

二、进行全员全方位自主管理,落实 "承包责任制"

1、成立班级自主管理委员会(也就是班委会)。班委会要充分发挥"领头羊"的作用并对小组进行服务和监督。班主任老师首先确定班级自

通过直观演示、口头讲解、文字阅读、评价行为、激发情感等手段传递信息。学生通过观察感知、理解教材、动情明理、自省辨析,最后由教师评价提出行为要求。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道德知识或某一方面的行为方式。选用这种教学模式的时候,要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问题——讨论"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着眼于学生个人的潜能和整个人格的发展,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思考辨析机会,培养学生"悟理——讲理——用理"的能力,适用于哲理性较强的课。在教学实践中,这种教学模式最受学生欢迎。

3.角色扮演模式。这种模式通过设置与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向生活"取样",从中引出相应的情绪反应和行为。这种模式比较适用于以行为训练为主的课和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大部分的中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这种模式,往往在课后还自发地围在一起继续"扮演角色",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收到的效益较好。

总之,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育目前虽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但这些不足是可以弥补的,只要我们重视它、认识它、理解它,那么我们就能解决它。同时我们只要下苦功夫,就能将这些问题迎刃而解,使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能够达到《课程标准》中提到的目的和要求,从而让品德与社会真正地走进农村小学,让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更上一层楼。

(作者单位:贵州省印江自治县第一小学)

班级建设管理之我见1 篇9

回顾这几年来的班级管理建设,内心颇有感慨,但脑海里常常回响着这样的一句话:“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

苏霍姆林斯基在这里所讲的是教育人的环境,其实更使我们值得一提的是学校的班级文化,一个具有特色的班集体文化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魅力的、无声的教科书,它能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审美的熏陶、塑造,具有极大的美育功能,它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力,使学生自觉的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人与环境保持和谐一致,使人在心情愉悦的氛围中获得感悟,产生蓬勃向上的力量。

所谓班级文化建设,是指班级成员在班主任的引导下,朝着班级目标迈进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班级文化是一种隐性的课程,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新课程倡导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就要求班主任重视和谐班级文化建设,以良好的文化氛围感染学生。那么,如何使班级成为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最重要的社会环境,实现教育以人为本的关键就是要针对班级具体情况,积极构建健康文明、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从而满足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使教育从“人”出发,做到“以人为本”。不断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培养人文精神,那么,如何建设蓬勃向上的和谐班级文化呢?

于是,本人开始在班级管理中进行创建班级文化的建设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探索。几年的实践管理中,班级文化的创建初见成效,班级形成了良好的风貌,也打造了特色集体品牌。本文就自己对班级文化创建的实践和认识作粗浅的阐述。

一、创建班级“环境文化”,突出“净”化。

班级环境文化,对于孩子们来说,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力和感染力。教室是孩子们生活和学习的空间,教室环境的状况,直接影响小学生的情绪。一个文明、整洁、优美的和谐环境,无疑有利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小学生的整体素质在干净的、具有浓郁文化氛围的环境中,经过长期的、潜移默化的熏陶,必将会得到一个提高。因此,要利用好每一个空间,精心布置,使其既温馨舒适,又

催人进取。我们在教室的创设布置上,包括教室内的名人名言、专栏板报、课桌的摆放乃至卫生的打扫与保持等等,都注意赋予班集体和谐环境一定色彩和教育意识,增强环境育人的功能,给小学生一种高尚的文化享受。

1、墙壁——个性的展示台

新课程理念下的和谐班级环境布置,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让他们自己设计、自己动手来布置“共同的家”。几年来,学生们先后在教室四壁精心布置“做最好的自己”、“ 小荷才露尖尖角”、“丰收园”、“生物角”。丰收园里设计了一片果树林,凡勤学守纪的小学生得到一个果子就挂到果树上。“小荷才露尖尖角”是同学们的优秀习作,每周一篇精彩日记或发表的文章都是上榜的理由。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生活,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还可以启迪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培养学生爱国、爱校的情感,起到时时刻刻提醒学生、教育学生和激励学生的作用。

2、图书角——知识的殿堂

利用教室的角落,布置班级图书角,我常常引导班上的孩子们并与他们一起捐书、换书、看书,布置书香班级,让每一位学生课余时间都有书看,每年班级的图书角的书籍流动量多达130多本。这样不仅提高学生的看书积极性,而且在与他人交流过程中,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对他们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3、黑板报——知识的沃土

出黑板报不仅是教师传授知识的沃土,更是激发奋进的明镜。我班的黑板报内容丰富、不同小组设置各具特色、色彩斑斓的室内黑板报分别题为“书海扬帆”、“绿色家园”、“慈母情深”等,文字编辑、新闻采写、版面设计全由学生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为培养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以及设计、选材、抄写、写作的能力提供了舞台。

二、建设班级“礼仪文化”,彰显“敬”美。

从个人修养的角度看,礼仪是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交际的角度看,礼仪是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交际方式,是约定俗成的习惯做法;从传播的角度看,礼仪是交往中相互沟通的技巧。

我们通过班级礼仪文化的建设,帮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做人的修养,提升学生的品位及人格力量,在不知不觉中提醒小朋友注意礼仪规范,巩固礼仪教育的成果。紧接着还要帮助学生习得和养成良好的家庭礼仪习惯、社会礼仪习惯,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

班主任,是学校工作的主体,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是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者。老师以自己的言行举止、礼仪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注意各方面成为优秀的、学生能够仿效的榜样。老师要注意在各种场合的行为举止,做到大方、得体、自然。“身教重于言教”,我们教师以身作则,比如:学生乱扔纸屑、对纸屑视而不见,这种现象大多数班主任最头疼的,尽管三番五令,但收效甚微。我常常带头捡纸屑,一次、两次、三次„„渐渐地学生也抢着捡,继而不乱扔。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三、创建班级“制度文化”,强化“静”修。

班级制度的好坏、合理与否,是班级文化程度高低的标志,同时也反映了班主任的文化素质与班级管理水平。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将有利于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和创新。但是,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的实施必须讲究科学,切合学生实际,尊重学生意见,才能真正发挥其正面教育的效应。

我认为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师生共同制定班级公约,设计班级标志。

在制订班级公约时,要激励每一位学生参与,广泛听取每一位学生的意见和建设,再通过全班民主表决形成定案。这样,才能获得学生的心理认同,从而内化成他们追求的目标,才能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执行,从而促使学生进行自主管理。在班级标志的设计上, 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让每位学生都自己动脑筋,人人都当设计师。

2、实行班级管理民主化、细致化。

在班级的制度建设方面,重要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因此,我的做法是让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还结合学校的五项红旗竞赛,以民主讨论的方式制定班级的规章制度,每周一小结,评出小组最高分即优胜者,奖励红星一颗。同时开展小组间的良性竞争,评出优胜小队。每月一总结,进行表彰奖励。作为期末评选三好学生、优秀队员的一个重要依据。这样,在班里就出现了一种人人管我,我管人人的互动管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得到加强。

3、实行班干部轮换制,学生自主管理班级。

我喜欢让学生在民主选举和推荐基础上扩展班委会作用平台,细化分工指责,强化监督力度,营造“自主、开放、立体”的管理环境。健全“队干部”、“班干部”机构的同时,设有“值日小标兵”、“卫生小天使”、“教室小保安”、“图书管理员”、“课间常规督导员”、“家庭日记记录员”、“学习小导师”等班级管理岗位,创设机会尽量使多数学生以各种角色活跃于班集体管理的位置上,并定期竞选轮岗。由于班级的各项工作都分配到人,实行责任到人,各项工作都有人负责,学生真正成为班集体管理的主人,他们时时事事对班集体、对同伴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时时处处主动为班集体建设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展示出每个学生的特点和优势,使每位学生感到“英雄有用武之地”,使每位学生的个性品质获得不断发展。

四、创建班级“活动文化”,提倡“竞”强。

和谐的班集体离不开和谐的生生、师生关系,而和谐的生生、师生关系只有通过班级丰富多彩的活动体现。班主任要善于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且活动形式和内容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意愿,力求贴近学生生活和已有经验,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发展,通过活动打造奋发向上、团结拼搏的和谐班级精神。

健康有益的班级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种多样,如:

1、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活动。

主题班会是班级最常见的活动之一,形式可以是讨论、演讲、小品、相声等,内容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公民道德建设、阶段性班级工作、重大节日纪念活动等为主。在开展主题班会时,要注意联系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尽可能挖掘身边的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在活动中思想受教育,行动上得到改进。

2、开展轻松活跃的文体活动。

轻松活跃的文体活动有利于愉悦心情、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发展特长。我经常结合节日或学习阶段,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乐队演奏弹唱,或在平时经常举行唱唱跳跳、说说笑笑的的文娱活动等等。通过这些活动,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现和发挥自己的才能,在活动中既获得成功的体验又进一步发展了特长。

实践证明,生动活泼的和谐班级文化氛围能使师生心情愉快,能激励学生不

断进取,主动、健康地成长,能使学生更加积极、轻松、热情地投入学习、生活与工作中。因此,班主任要耐心细致地抓好和谐班级文化建设,细水长流,润物无声,使学生在和谐的班级文化氛围熏陶下健康成长。

总之,我们相信通过班级环境文化建设、班级礼仪文化建设、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班级活动文化建设等的殊途同归,努力使每一个儿童在各方面得到生动、和谐的发展,从而不断提高小学生的人文素养,为每一个儿童努力创造一种诗意的生活。

好好努力,因为班级文化确实是一本无声的教科书!让我们行动起来,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一起去翻阅它走过的精彩!

《毛选》第三卷读后感

寒假中,我看了《毛选》第三卷,颇有感受:

《毛选》第三卷,反映的是1941年~1945年间毛泽东同志的革命实践历程。这段时间中国革命斗争正处于抗日战争的战略僵持及战略反攻阶段。第三卷所收集的文章反映了毛泽东同志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党的建设等方向工作的思考、总结以及对具体工作的方法指导,既有认识论的思考,又有方法论的指导,其中经典名篇有《〈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论联合政府》、《愚公移山》等。

在这些篇章中,毛泽东同志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建设的组织原则、工作方针,对当时队伍中出现的教条论、经验主义等各种不良倾向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指出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在各方面做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的创造”。他通过自己的革命工作实践总结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方法论原则。

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他指出在“研究现状、研究历史、学习国际的革命经验,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等方面的学习方法,要进行改造”。要以科学的态度,即以马列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统一的态度对待学习,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马列主义的理论,要使马列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要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马列主义中找立场、观点、方法,要有的放矢,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文明确了我们的文艺为谁服务的根本性问题。我们的文艺不是为百无聊赖、懂得发愁的上层分子服务,而是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为这些国家的精华、力量、未来服务。

在《论联合政府》文章中,他详尽地分析了抗日战争战略反攻阶段党的工作路线,提出了建立联合政府的构想,明确了现阶段革命战略定位,建立一个以全国绝大多数人民为基础、而在工人阶级领导之下的统一战线的民主联盟的国家制度,全面展现了联合政府在工农业、文化教育、外交等方面的基本原则。

毛泽东是伟大的实践家,具有远大的战略眼光和百折不饶的坚毅精神,他带领中国共产党人走过了前人从未经历过的曲折和低潮,把中国革命事业推进到了空前的高度。

在重温这段历史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毛泽东科学思想的号召力、革命精神的凝聚力、伟大人格的感染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浪潮中,我们应当把理论的指南转化为实践的动力,在工作实践中,自觉地运用毛泽东同志等老一代革命家在丰富的革命实践中总结提炼出的工作方法、认识原则,在各种工作环境下经受得住考验,不断锤炼党性、磨练意志,成为一名信仰坚定的共产党人。

2011级数本1班班级管理制度 篇10

为了给同学们创造一个愉快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使班级工作能够正常有序进行,使2011级数本1班成为一个团结优秀的集体,特建立此班级管理制度。具体内容如下:

一、班级日常管理制度 1)、学习: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大家必须充分重视,努力做到: ⒈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逃课。

2.有事不能上课要按照有关程序请假,经班主任签字,获得批准方可,晚自习也如此。

3.积极配合各班干部的工作,认真完成作业,按时上交。4.遵守课堂纪律,尊重老师,体现出大学生应有的风度。2)、卫生:

宿舍是大学生活动的重要场所,宿舍卫生状况直接影响同学们的生活环境,因此,宿舍卫生必须保持:

1.宿舍内部要制定相应的卫生制度,实行责任到人制,宿舍长及班干部负责监督。

2.宿舍卫生每日打扫,值日生要尽职尽责,认真对待,为同学们创造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

3.切实执行宿舍管理中心的各项规定,做好卫生打扫工作,认真对待卫生检查。4.注重个人卫生。5.不在寝室抽烟、喝酒、赌博。3)、活动

1.对于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同学们要热心关注,积极参与,共建一个团结界奋进的班级体。

2.对于校、分院组织的活动,同学们也应认真对待,敢于挑战自我,为班级和个人的荣誉拼搏。

3.同学们要积极的为班级发展献计献策,使本班的活动搞得有特色,有意义。

二、班级奖惩制度

1、评优、评先进个人或集体依据《我的凯里学院》进行评选。

2、推荐党校学员采取民主与集中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评选。

3、在校为班级争得荣誉或在集体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团体,将推荐学院予以表彰,或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4、因个人原因使班级受到院级以上(包括院级)通报批评的个人或团队,取消其本学期评优、评先及参选资格。

5、凡考试中有舞弊行为的,经查证属实,取消本学期评优、评先进及参选资格。

6、在班会及其他须到的班级活动中迟到、早退的同学将给予批评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惩罚。

7、班会(学分制)无故缺席三次以上的同学,将予以批评,并影响其本学期考核成绩。请假的同学需出示请假条及相关证明,经班主任批准方可请假。

8、对有重大错误,影响班级荣誉的同学可考虑取消其助学金等各项资格。

9、每周由副班长对课堂的出勤情况进行检查,每周抽查一次,对是否旷课迟到将做记录并作为期末评优参考。

10、课堂或会议上应把自己的手机调成振动或关机。

三、班委管理制度

1、班干部由民主选举产生,并每学年(或每学期)总评换届选举。

2、班干部职责: 班长:负责班级全面工作,及班级对外事宜;召集班委会、班会的召开,制订工作计划草案;做好班委会会议记录;协调各班委之间工作;做好和分院、校的交流工作。

副班长:协助班长做好工作,在班长不在时,代理负责全面工作,做好课堂考勤工作和学校以及学院活动的考勤,做好班会会议记录。副班长须做好女生干部与男生间的交流工作和定期的卫生检查制度,做好班级工作总结和学年计划。

团支书:负责团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负责团员教育、评议、推优工作,鼓励同学向党组织靠拢;构思、筹划、举办每学期的团日活动;负责每月的党章学习活动。监管班级帐目。

学习委员:营造全班学习气氛,带动大家共同进步,掌握学术前沿信息;负责沟通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向学生会学习部反映学生对教学的意见,组织班级学生开展各类学习活动和基本技能训练;按照学习部的要求定期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负责期末成绩登记、总分、平均分计算、排名等工作;负责收取学习方面的费用。

生活委员:负责班费的保管,每学期或大型活动后向同学公布班费收支情况,为同学做好日常生活服务,提醒大家注意天气变化。了解班级的贫富总体情况,便于展开工作。负责卫生评比、卫生大检查、文明寝室评比等活动。

体育委员:负责开展经常性的体育活动及组织参加各种体育比赛;组建并管理各体育队;尤其注意多开展女生体育活动;做好体育活动的后勤保障工作。

文艺委员:负责开展班级的文艺活动,丰富课余生活,指导参加校内院内文艺活动。(文艺委员每学期必须组织一次班级文艺活动),注意发现文艺人才。

宣传委员:做好班级活动及班委宣传的工作,并及时宣传时事信息。负责张贴海报及向团总支组织部、宣传部上交班级自行组织的各类活动报告书。

上一篇:专场活动主持人串词下一篇:物业公司管理处-主任自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