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远古的传说 课时学案

2024-07-08

第3课远古的传说 课时学案(共9篇)

第3课远古的传说 课时学案 篇1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学习目标】

1.了解炎黄联盟的形成、琢鹿之战,知道炎帝和黄帝部落联盟构成了华夏族的主干。2.掌握黄帝、炎帝的发明,了解炎帝、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3.理解、掌握“禅让”的含义,知道大禹治水的故事。

【教学重点】

知道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知道大禹治水。

【教学难点】

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的区别;正确认识尧舜禹时期“禅让”的含义。

【基础知识】

一、炎黄联盟

1.时间:

四五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

2.基本情况

相传,当时黄河流域活动着几个较大的部落,如炎帝、黄帝、蚩尤等部落。部落之间展开攻伐,又不断合并,进而结成部落联盟,并推出部落联盟首领。

3.炎黄联盟

黄帝联合一些部落,在阪泉与炎帝展开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最后炎帝失败,归顺黄帝,两大部落结成联盟。

4.炎黄战蚩尤

后来,炎黄部落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琢鹿激战,黄帝部落运用指南车,在战鼓的激励下冲锋陷阵,最终打败蚩尤,势力和声望大增,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

5.影响

炎黄部落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1.炎帝的贡献

传说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发明纺织,学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制作乐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2.考古发现

西安半坡、河南仰韶等遗址发现了大量彩陶如尖底瓶、陶罐等,充分证明当时已有较高的制陶技术。

3.黄帝及其贡献

(1)简介:黄帝,姓公孙,名轩辕。

(2)贡献:相传黄帝已能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学会炼铜,发明了弓箭、指南车。仓颉发明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黄帝的妻子嫘祖擅长纺织,并会缫丝。

4.考古发现

考古学者在河南、陕西、山西、甘肃、浙江等地距今8000至5000年的遗址中,发掘出水井遗迹、蚕茧和丝织品、原始骨笛、船形陶壶等。这些发现,印证了我国原始社会晚期的社会发展水平。

三、尧舜禹的禅让

1.尧、舜、禹成为部落联盟首领

相传在黄帝之后,黄河流域主要有陶唐氏、有虞氏、夏后氏等部落。为抵御黄河泛滥、洪水成灾,三个部落走向了联盟,尧、舜、禹依次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2.禅让制

(1)含义: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2)过程:尧年老时,征求各部落首领意见,推举品行高尚的舜做他的继承人。舜在位时,派禹治水,解除水患。舜年老时让位于禹。

3.大禹治水

(1)方法: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

(2)精神:禹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解除了水患。

(3)尊称:禹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爱戴,被尊称为“大禹”。

第3课远古的传说 课时学案 篇2

【学习目标】:(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下面的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1、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

2、掌握炎帝、皇帝的贡献,理解其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的缘由

3、知道尧、舜、“禅让”和“大禹治水”的故事。

【课前预习】

请你认真阅读教材12—14页“黄帝与炎帝”一目的内容,在课文中圈划出来,并回答下列问题。

1、炎帝与黄

距今4000多年前,炎帝和黄帝联合打败了以 为首的部落。后来,炎帝和黄帝又在“ ”展开大战。炎、黄二部族联合,形成后来 族的主体。他们则被尊奉为_____________。

请你认真阅读教材15页“尧舜禅让”一目的内容,在课文中圈划出来,并回答下列问题。

2、尧舜“禅让”

黄帝之后过了很久, 、 、 先后通过_________制度成为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请你认真阅读教材15-16页“大禹治水”一目的内容,在课文中圈划出来,并回答下列问题。

3、大禹治水

禹采用 为主、 为辅的方法来治理水患。从此人民获得了安定的生活;

禹声明远播,被称为“ ”。

【课堂探究】(请同学们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1、我们为什么尊称黄帝为“人文初祖”?

2、(材料分析)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宫室、车船,平

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1)材料中的“轩辕”指的是谁?

(2)除了文中所述外,他还有什么贡献?

(3)对于这些贡献,哪些是真实可信的?哪些带有神话的色彩?如何看待更科学?

第3课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篇3

基础知识巩固

1.华夏族形成的基础是()A.尧的部落联盟 B.禹的部落联盟 C.蚩尤的部落联盟 D.黄帝和炎帝的部落联盟

2.传说中的黄帝生活在相当于我国原始社会的()A.山顶洞人时期 B.河姆渡文化时期 C.大汶口文化中期 D.大汶口文化晚期 3.传说中发明养蚕抽丝技术的是()A.黄帝 B.嫘祖 C.仓颉 D.伶伦

4.传说我国文字的发明人是()A.黄帝 B.嫘祖

C.黄帝的下属官员D.半坡原始居民 5.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始祖”的是()A.炎帝和黄帝 B.尧 C.禹 D.启

6.《礼记》中所谓“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社会局面,主要反映的是()A.山顶洞人时期 B.半坡聚落时期 C.尧舜时期 D.西周建立初期

7.传说中用10多年时间成功地治理了洪水泛滥的事迹发生在()A.黄帝任首领时期 B.尧任首领时期 C.舜任首领时期 D.禹任首领时期

8.古代传说中的黄帝、炎帝及后来的尧舜禹都是 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9.《吕氏春秋》说“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这说明禹采用筑堤堵水和 河道相结合的方法,把汹涌的洪水引入大海。10.将下列传说中的人物与相关的内容用线连接起来。

(1)黄帝 A.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2)大禹 B.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3)炎帝 C.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4)尧舜 D.三过家门而不入 11.什么叫做“禅让”?试举例说明。

12.为什么说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 梯级能力提升 易错题

13.我们把炎帝和黄帝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的主要原因是()A.相互战争 B.都有许多发明创造 C.一起打败蚩尤 D.都生活在黄河流域

14.关于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不正确的是()A.炎帝、黄帝是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B.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打败了蚩尤部落 C.尧、舜、禹时实行“禅让制”

D.黄帝、炎帝、尧、舜、禹时是我国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时期 15.下列各项关于禹的表述中,不准确的是()A.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B.建立夏朝

C.以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D.治水有功 创新题

16.陕西宝鸡出土船形彩陶与传说中黄帝造出车船的关系是()A.证明了船就是黄帝的发明

B.证明传说中有历史的真实成分,为传说提供依据 C.传说是不可信的,出土文物是真实的,二者无任何关系 D.证明当时已经出现了船这种交通工具

17.现在湖南、陕西、山西等省都建有炎帝陵,每年都有很多人到那里祭拜。你知道人们为什么这么尊重炎帝吗()

名叫《龙的传人》的歌,风靡全国。平时我们除了说自己是“炎黄子孙”外,还常说 我们是“龙的传人”。

图1—3—2 请回答:

(1)观察图1—3—2,龙的形象是怎么形成的?(2)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3)这一形象喻示着什么? 综合应用拔高 综合题

22.下列关于对蚩尤部落叙述正确的是()①它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长江流域的著名部落

②他们以铜作兵器,勇猛异常③东方有强大的蚩尤部落④黄帝炎帝联合大败蚩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3.炎帝号称神农氏,因为他()①改进农具,教人农耕②尝遍百草,发明医药③发明陶器④开辟集市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4.阅读下列材料:

农历乙酉年清明节公祭轩辕黄帝典礼,2005年4月5日上午在陕西省黄陵县隆重举行。海内外数万中华儿女聚首桥山之畔,共同缅怀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对黄帝陵的祭奠在我国由来已久,相传两千多年前汉武帝就曾到桥山黄陵祭过黄帝。抗日战争前夕,l937年的清明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边区政府有一次大规模的祭祀黄陵活动。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共同撰写了《祭黄帝文》。近年来,每逢清明时节,各地民众、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都到此祭奠自己的祖先。请回答:

(1)从古到今,中华儿女祭祀黄帝的活动为什么绵延不绝?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2)我们如何才能不愧对我们的祖先?(3)为什么炎帝和黄帝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4)黄帝陵在陕西、甘肃、河北、河南等地都有,说明了什么问题? 25.阅读图片,回答问题。

图1—3—3(1)图1—3—3纪念的是谁?有什么贡献?(2)写出该人物所处的历史时期。(3)他最值得同学们学习的精神是什么?(4)他成功的原因是什么?(5)你怎样评价他? 26.阅读下列材料:

“尧立七十年得舜,„„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舜子商均亦不肖,舜乃豫荐禹于天„„然后禹践天子位。”

——《史记》

请回答:

(1)引文讲的是什么传说故事?(2)这个传说反映的是哪个历史时期的什么事情?(3)上述材料说明尧、舜、禹继位的条件是什么?(4)尧、舜、禹继承的是什么职位?

8.黄河9.疏通 lO.略

11.“禅让”:通过民主推举有才有德的人担任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禅让”必须有两个特征,一是民主推举,由一个人或一些人指定的不算,二是被推举的人必须有才有德。在中国的历史上,尧舜禹都是通过“禅让”的方式继承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

点拨:“禅让”突出了以人为本、任人唯贤的美德的特征。

12.炎帝部落联盟和黄帝部落联盟联合打败了蚩尤部落联盟。之后两个部落联盟又结成联盟,形成l3后的华夏族。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是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因此可以说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13.B l4.D 15.C点拨:可以利用排除法解答此题。ABD选项符合大禹的活动事实,C选项中大禹即位是舜“禅让”的。16.B l7.D l8.B l9.A 20.(1)黄帝。

(2)相传,黄帝发明了衣裳、舟车、宫室、挖井等,为后世人们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3)相传他是远古时代氏族部落的首领,和炎帝一起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21.(1)龙是多种动物形象的复合体,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龟,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

(2)它是一种图腾,并且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种虚拟的生物,因为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而成的一种综合体。

(3)龙是众多部落图腾的融合体,这也反映了华夏族形成的历程:不同部落之间从战争走向联合,进而构成了华夏族的主体。

22.B点拨:此题是复合式的肯定选择题,重在考查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①中地点长江流域不符合蚩尤的情况,蚩尤主要在东方,其他几项逐一分析是正确的,所以B是正确答案。23.A 24.(1)充分体现了华夏儿女对始祖的崇敬和怀念。祭祀轩辕黄帝陵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祀大典,旨在新睦九族,和合万邦,消弭战祸,趋于大同。(2)传承文明,开拓创新。

第3课远古的传说 课时学案 篇4

一、学习目标:

1、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2、反复朗诵诗歌,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二、重点难点: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三、自学交流

1.师范读,要求学生思考:四首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怎么知道的?(1)多媒体画面、诗文、配乐朗诵。

(2)学生活动:静静地欣赏,并正音正字,正确把握诗句的朗读节奏,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2.小组讨论交流:

(1)PPT展示问题:四首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怎么知道的?

(2)学生活动:4人一组,各抒己见,并努力使对方接受。如对方不接受,则应竭力反驳。注意:陈述理由或反驳意见要有依据。

提示:可查阅资料了解写作背景、诗人身世,探究诗中意境,体味真情实感。参考:《春望》抒发诗人触景伤怀、忧国思家的痛苦心情;《泊秦淮》抒发诗人心中对世风和时局的忧愤;《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表达自己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而献身的强烈愿望;《过零丁洋》慨叹抗元事业的失败,表达了宁死不屈的坚强决心。3.组织班级交流

(1)学生活动:每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在班级发言。

(2)教师适时点评,加以引导。在交流中穿插幻灯投影,介绍背景材料,帮助学生了解写作背景、诗人身世,正确理解诗歌内涵。

资料:《春望》写于安史之乱之后。当时,唐朝首都长安已被叛军安禄山占领,唐玄宗带着杨贵妃逃往四川。诗人目睹破碎衰败的祖国,黯然神伤,抒发了国破家亡、忧国思亲的沉痛悲苦之情。

杜牧,字牧之,唐代诗人,著有《樊川诗集》。此诗是作者有感于秦淮河地区浮糜豪奢的世象而作。

陆游罢官居住家乡山阴(绍兴),抗金收复失地是他不能忘怀的事。他因风雨大作而思绪万千,既想到南宋王朝在风雨中飘摇,岌岌可危的现实,又浮起到前线作战挽救国家危亡的企望。于是,在风雨声中入梦,梦境是在前线作战。风雨声就把他所处的现实同所存的希望联系起来了

文天祥,字宋瑞,庐陵人。宋理宗时中状元,官至丞相,封信国公。临安危急时,他奉命至元营议和,因据理抗争而被拘,后脱险逃出,并率兵抗元,兵败而被俘。在拘囚中,经敌人多方折磨,百般诱降,但临死不屈,终被元军杀害。他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也是宋末著名的爱国诗人。

四、展示点评

五、当堂检测

(一)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全。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7.诗中点明时间和季节的句子是。

8.花鸟本是可娱之物,为何在诗人眼里见到后反而落泪心惊?

9.根据下文,理解“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包含的思想感情。

(二)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0、补全诗句。

11、根据对课文内容理解用原文回答:

⑴根据作者从仕之后艰难历程的四个字是。

⑵形象鲜明地描画国家的灾难和个人困厄的两个短语是 和。

12、说一说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

(三)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3、这首诗是一首 言 诗。

14、这首诗中成为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的佳句是。

15、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交代了作者出游出发的地点是荆门,到达的地点是楚国。

B、颔联形象地描绘了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和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

C、颈联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江面平静时的夜景和白天云彩兴起变幻的无穷奇景。

D、尾联点题,面对流经故乡的滔滔江水,作者不禁起了思乡之情。

(四)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

穿

诗的线

索。

18.这首诗用词严谨,照应严密。诗中”谁”与“ ”相照应,“飞”与“散”呼应,“春风”则与标题中的“ ”相呼应,“折柳”为别离曲,故又与结句中的“ ”相呼应。

19.“散入春风满洛城”的意思是。这是诗人的,是艺术的夸张。

20.“此夜曲闻折柳”一句不说听了一支“折柳曲”,而说在乐曲中听到了“折柳”,其原因是什么?

六、反馈反思

第5课《花圃》教案3课时 篇5

株洲六中

李争峥

课 型 : 设计 · 应用

课 时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够运用简化和夸张的手法设计花卉图案,并选择合适的形进行置换。2. 了解图案设计的基本方法,进行图案设计。

教学重点:能力运用夸张的方法进行形的置换,了解图案设计的基本方法。

难点:如何理解形的简化与夸张表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讨论:说出你喜欢的花,花的象征意义。学生:„ „ 二.新课教授

1. 欣赏花的照片,引导学生分析花的特点。①.花的形状 ②.色彩

2. 比较分析:自然花形与图案花形,概括花的骨式。3. 什么是图案

4. 生活中的图案应用 ①.瓷砖

②.布上图案 5. 形的置换 ①.相似形的置换 看图案《鱼儿与水》

(通过形的置换,能够使原本我们熟悉的花朵,得到一种意外的效果。)②.不相似形的置换

③.活动一:尝试将一种花置换成另外一种物体。6. 图案分析、比较

问;你知道这几张图形都呈现怎样的分布状? 7. 多样的骨式 ①.几种骨式

②.什么是骨式:图案基本的构成形式

8. 作品欣赏 三.学生练习四.小结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加强设计意识,发展形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能力运用夸张的方法进行形的置换,了解图案设计的基本方法。难点:如何理解形的简化与夸张表现的方法。

一、导入新课(预习、交流)对学生提出四个问题:

1、每年春节来临之前,在我们深圳的爱国路上都会有一项重要的活动,你知道是什么吗?

2、花市上有很多漂亮的花,你能说出几种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简单总结)同学们说了几十种花卉的种类,可是我们的地球那么大,花卉的种类我们恐怕一天也说不完,老师从网站上下载了一些花卉的图片,你们想不想看看呢?

(进行课件第一张幻灯片的播放,配有音乐或解说)

3、你最喜欢的花是什么?为什么喜欢它?(进行一个小型的心理测试:花与性格的关系)

4、你能说说看花卉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吗?

(这一提问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然后以小组的形式总结出来)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概括让学生指出本课主题(我们看了很多的图片也谈了很多的话题那么老师今天要讲什么内容呢?)——花卉

二、讲授新课(欣赏、分析)

刚才我们看到的是花卉的照片,现在大家再欣赏一部分图片,欣赏的过程当中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所看到的图片(播放第二张幻灯片,欣赏艺术作品特别是图案中的花卉形象,配音乐)

1、你知道这一类的作品在艺术的范畴中我们称之为什么吗?——图案(“图”图样、图形、图稿;“案”方案、专案;狭义:装饰性纹样;广义:实用性与表现性相结合的设计方案。)

2、请思考花卉图案与花卉照片有什么不同之处?(写实与概括、具象与抽象)

3、花卉图案与花卉照片的差别很大,如果老师给你一幅花卉的照片你如何实现由真实的照片到抽象图案的转变呢?

(学生的回答中会不时的出现特征、夸张、变形、想象、比喻等词语,老师在倾听学生回答的时候抓住关键词,将变化的规律引导出来)

4、分析讲解变化规律:

首先将变化的五条基本规律列出来(第三张幻灯片)

A、简化归纳 B、添加组合 C、夸张变形 D、分解构成 E、象征寓意

然后出示各种进行了不同变化的图片让学生分析该图片属于何种变化,为什么?(第四张幻灯片)

根据学生的分析识别,老师抓住其感兴趣或难以解决的某一项规律予以扩展。在此我将夸张变形作为本课的重点:(第五张幻灯片)

a、抽象夸张:将花儿本身的几何形式加以强化,使原来的方圆曲直更加规则化、几何化、装饰化

b、局部夸张:为达到特定的目的,而舍弃其他不重要的细节,突出表现其某一主要特征,使整个画面达到画龙点睛、言简意赅、主题鲜明的效果。

c、形体夸张:突出夸大其外形特征、省略局部或细节,使其更加趋向于流线、严整、壮丽、秀美,使形象特征更加强烈鲜明。

d、动态夸张:落花流水、花开花落、春风杨柳、秋风落叶、雨打芭蕉、雪中红梅、蒲公英的飘落等的动态描写,恰当的夸张其动态特征,就能够表现出独特的情调和意境。

5、花卉变化的表现方法

花卉图案有很多种表现方法,你能够说出几种?本课主要学习黑白表现的方法

让学生通过范画体会点线面在黑白装饰画中的运用(第六张幻灯片)

现在我们了解的花卉变化的规律,那么我们使用什么样的表现方法来表现呢?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出示的图片仔细体会这些画面有什么共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黑白;点、线、面及点线面的综合运用)

三、课堂作业:(活动、实践)

请同学们利用刚才我们所欣赏到的黑白的表现方法综合运用点线面三元素,按照图案的变化规律进行黑白花卉图案设计(每位同学发给8×8CM的小纸片),并将设计好完成的作业贴到黑板边上老师提前准备好的花圃底版上。

作业要求:A、符合花卉变化的某一项规律

B、点线面的综合运用

C、黑白或单色图稿

(课堂作业的过程中老师除了要不停的巡视之外,还应适时的将学生中比较普遍存在问题进行集体讲解,以及学生中比较好的创意进行及时的展示和表扬,这样既有利于激励创意独特的学生更加认真的完成,对其他同学也是很好的鞭策。对于巡视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也可以鼓励其他同学予以回答或让其他同学为其出谋划策,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调动所有同学的智慧,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花圃的底版造型采用花瓣形或圆形,这样不仅在形式上给学生以焕然一新的感觉,还可以留有不规则的边角,鼓励、动员学生来进行边角的设计,学生就会产生新奇的感觉。)

四、课堂小结:

当学生的小图片画完、贴完之后,将完成的花圃摆到讲台前请学生上台进行评价你喜欢哪一幅画?为什么喜欢?它运用了老师今天讲过的哪一种方法?

第三课时

一、导入新课:(交流、导入)

(播放第一张幻灯片)首先在屏幕上展示一条简笔画的鱼的造型,问学生你看到了什么?学生会很自然的回答是一条鱼,然后老师以其鱼尾为圆心在旁边再加一条鱼再问学生看到的是什么?这时学生的答案就会丰富许多,有的直接说有两条鱼,有的同学可能就会说是画有两条鱼的扇子等等。依次类推的问下去直至拼出一个圆。到最后一个图形的组合时,就会有人想到花的形象上,由此自然导入本课主题——变花瓣 拼花圃

二、讲授新课:(欣赏、分析)

1、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我们熟悉的物品,而有一些它和花瓣的形状又十分相似,动脑筋想一想在你的身边和花瓣相似的物体有什么?(播放第二张幻灯片)

(让学生展开讨论,并以小组的形式予以回答,老师总结学生的答案,并展示与花瓣相似的物体简笔画,以使学生产生直观的视觉效果)

2、相似的东西我们可以直接感受到,可是有些物体看起来并不相似,比如我们最常见的手机,它和花卉之间有没有一定的关系呢?请看投影屏(播放第三张幻灯片)

用手机来代替花瓣的形象有怎样的寓意呢?——现代社会语言交流之花,现代通讯工具开拓了人们语言交流的空间。

请同学们仔细动脑思考:你能不能将生活中与花的形象并不相似的物体赋予新的含义,来代替花瓣,对花的形象进行全新的塑造呢?(数字、字母、动物、植物、日常用品、食品)

(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对设计构思加以简单的描述)

3、基本形确定了我们要把它组合成由N个基本形组合起来的新图形,那么我们采用什么样的办法让每一个基本形一致呢?(学生的回答中会出现对折、折叠、复印、画好一个其他照描、印等不同方法,老师应该对这些想法进行肯定,如果有人提出镂印的方法的话,可以顺水推舟具体分析,如果没有人提到的话,可以说其他方法大家都很熟悉,今天老师着重讲解镂印的方法)

4、镂印的制作步骤:(进行现场演示)

A、描稿 构图饱满,要考虑问样点线结构的连接关系

B、镂刻 正稿、反稿;刻线要流畅光滑

C、漏印 固定镂稿,刷色“浓、纯、鲜、匀”

三、课堂作业:(活动、实践)

今天请同学们再做一回花匠,运用生活中你喜欢的、或有意义的、有情趣的形象,通过老师今天讲到的创意活动设计出具有新的象征意义的图形,并予以命名,然后将自己画好的设计稿拼贴到黑板上老师准备好的花圃底版上,把它组合成一个大花圃。

(学生作业的过程中老师要不停的巡视,并多与学生交谈,询问其创作意图、构思,多启发学生锻炼其对自己设计构思的评述能力)

四、课堂小结: 采用表格的形式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一幅画进行评价。

你喜欢________同学的画,因为:

立意健康 骨式准确 瓣形一致 构图饱满 色彩鲜明 制作精细

第3课远古的传说 课时学案 篇6

1、自古以来变法过程就是艰难曲折的。阅读教材,指出保守派为什么要对变法百般阻挠和破坏?

2、王安石提出“三不足”的思想坚持变法的目的、内容、意义是什么?

3、宋神宗对变法的态度为什么发生变化?这对王安石变法产生什么影响?在此基础上并结合前一课归纳宋神宗对王安石变法态度演变的四个阶段。

二、积贫局面的改变

1、王安石变法虽然没有完全成功,但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北宋积贫局面。指出“积贫”局面的得到改变的表现是什么?

2、富国之法的成效:积贫局面的改变【填表】

富国之法的措施

作用和成效

局限

农田水利法政府财政收入增加,国库充裕,积贫的局面大大改变了

方田均税法

青苗法强制农民借贷;利息偏高,农民负担依然沉重

免役法对贫苦人是沉重的负担,许多人为支付免役钱家破人亡

市易法和均输法

三、积弱局面的改善

1、改善的表现:“强兵之法”的推行,使北宋的国力得到增强,积弱局面有所改观。

2、积弱局面的改善

强兵之法的措施

作用和主要成效

保甲法主要表现: 西部边境的巩固和开发

设置军器监

保马法

将兵法

精简军队

第3课.《向日葵》2课时doc 篇7

株洲六中

李争峥

课 型 : 造型 · 表现

课 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验不同的色彩及色调给人的感受。让学生尝试运用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情感,抒发内心的感受。

教学难点 : 突破学科本位,建立美术、音乐、文学问的彼此联系,实行跨学科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 发展学生有个性的表现能力,并把所学色彩知识大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

教法选择 :

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启发和诱导,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重视对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的培养;并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

教具准备:

多媒体电脑、实物投影仪、不同风格的音乐片段、描绘不同季节的文学作品片段凡·高的代表作、课本等。

教学设计

分析、评价、反思、体会

一、组织教学

投影仪分别打出冷暖色调布置的房间图片,同时播放冬天刮风、下雨的声音。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1)在一个非常寒冷的天气里,外面刮着风,下着雨。你出外归来,先后走进这两间房,分别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2 分钟)

让学生回答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师生互动。

提问:(2)两间房间为什么给人的感觉会不同 ?(2 分钟)学生回答,老师暂不总结。

老师:这个问题,正是我们这节课要重点学习的课题。让我们共同来探讨。制造悬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二、导入

新课

展示课题: 《—色彩的心理效应》 .展示两组色彩卡片,与学生共同分析。a 红、橙、黄 b 蓝、绿、紫

提问:这些颜色分别会让我们联想起什么 ? 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受 ?(2 分钟)2 .展示课本 11 页风景图片。提问:同一风景,画面色调不同,给人感觉相同吗 ? 0 分钟)师生共同小结: “不同的色彩给人的感觉不同。”色彩的这一特性常被运用到艺术作品中,用它来营造气氛和传达情感。

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想像力。通过回答、分析使学生了解色彩富有表情,具有强烈的感情性。六个基本色相(红、橙、黄、绿、蓝、紫)的心理效应是色彩感情性表现的重要基础。

举例:欣赏课本 12 页农民画《猴子吹号》。

提问:这幅画在色彩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3 分钟)小结:在我国传统观念中,红色往往与吉祥、好运(红运)、喜庆相连。红色便成为一种节日、庆祝活动中的常用色。这幅画以红、黄色为主配以红、黄色的对比色蓝、绿色,画面色彩饱和强烈,营造出了一种“普天同庆”的喜庆气氛。(3 分钟)通过欣赏富有民族特色的农民画《猴子吹号》,让学生了解我国是个文明古国,民间艺术的根基深厚,源远流长。并了解我国民间绘画的用色特点。

3.运用电脑,改变《猴子吹号》这幅画的色调以蓝、绿色为主。(图略)提问:色调改变了,画面的气氛有没有变化 ?(2 分钟)

利用电脑的优势,加强直观感受。通过比较,让学生感受色彩在绘画中表现情感的重要性。展示课本 11 页色彩搭配的图片。

提问:同一种颜色在不同色彩的衬托下,给人感觉相同吗 ?(5 分钟)通过回答,提出色彩搭配知识。如:服装的色彩搭配、家居的色彩搭配等。让色彩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深切认识到掌握色彩知识的重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展示课本 11 页不同形状、笔触的色块图片。

提问:同一种颜色,呈现出不同的形状、笔触时给人感觉相同吗 ?(2 分钟)

通过回答,让学生了解色彩能够表达情感,而且当它依附的线条、形状不同时,能够加强或减弱色彩给人的感受。

.欣赏

(1)欣赏凡·高的《》

提问:凡·高(本文来自本网http://,转载请保留此标记。)的画,用笔、用色都很有特点。他为什么要这样用呢 ? 讲解:色彩作为绘画表现的手段对人的视觉情感会产生刺激作用。这是由于人在大自然的生活体验中形成的色彩心理反应。《》用响亮的黄色和奔放有力的笔触,把绚丽的色泽、饱满的轮廓描绘得淋漓尽致。从画中,我们会强烈感受到画家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2)欣赏康定斯基的《即兴二十六号》 提问:你看得懂这幅画吗 ? 讲解:康定斯基的画彻底抛弃了描写性的和让人产生联想的绘画语言,而借用类似音乐的形式,来表达自己某时某刻对周围世界的感受。用线条、色彩以及不规则的几何图形巧妙地安排符合自己心境的画面,开创了没有具体物象的抽象画。(6 分钟)总结:通过比较、欣赏,我们知道了色彩和笔触是绘画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1 分钟)

简介荷兰画家凡·高的生平及后印象派的特点。简介俄国画家康定斯基的绘画风格。

通过欣赏他们的画,使学生了解西方美术史中的重要画派及其代表人物以及不同流派的风格和特点。学会多角度的对美术作品进行赏析,从中了解和感受经典作品的内涵,从而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课堂活动

(1)播放两首不同风格乐曲的片段。第一首: 《丰收锣鼓》 第二首: 《二泉映月》

引导学生体会这两首乐曲的主题、意境和节奏。(8 分钟)提问:如用色彩、笔触在纸上来表现这两首乐曲的意境、情绪、节奏,你会如何表现 ?(2 分钟)(2)布置下节课的活动内容:春、夏、秋、冬四季的色彩表现,让学生准备。

最后,在优美的音乐声中下课。(2 分钟)

美术与音乐、美术与文学的整合。《新课标》指出: “自然和社会有着一些共通的规律和法则,通过跨学科的联想教学,可以加深对它们的理解,并有助于形成对普遍规律的认识和实践能力。”视觉艺术、听觉艺术在课堂中的巧妙融合,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引导学生多方面去体验并表达。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让学生尝试运用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情感,抒发内心的感受。

让学生学会多角度的欣赏美术作品,能够分析美术作品中色彩的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 :发展学生有个性的表现能力,并把所学色彩知识大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

教学重点:发展学生有个性的表现能力,并把所学色彩知识大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

教具准备: 多媒体电脑、实物投影仪、不同风格的音乐片段、描绘不同季节的文学作品片段凡·高的代表作、课本等。

教学设计

分析、评价、反思、体会 .复习上节课所讲的部分内容。(3 分钟)2 .播放描述春、夏、秋、冬四季的文学作品片段。投影仪分别打出四季景色图片。引导学生表述对四季变化的情绪感受。(7 分钟)3 .用色彩和笔触表现自己对四季的感受。提示:无需具体形象,用单纯的色彩组合,大胆尝试色彩的混合使用。.学生练习,老师巡回辅导,多媒体电脑连续播放四季的景色,给学生提供参考。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30 分钟)在多媒体的作用下,学生的视、听、想等立体感官同时产生作用,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提示学生在练习过程中,(1)既抓住四季色彩的共性,同时也要有个性的发挥。如秋天,有的关注的是晴朗的天空、金色的大地、丰收的果实,画面呈现明朗欢快的色调。有的则关注秋风、秋雨、落叶,画面呈现出寂寥、悲凉的色调。(2)注意画面笔触的变化,笔触与色彩的结合。.学生自评作业 并进行课堂总结。

作业 完成,通过实物投影仪,请两三位同学对自己的作业 进行自我分析:说明四季给自己怎样的感受,为什么采用这些颜色、笔触来表现。并将自我评价形成的肯定意见,在下列评价项目中以“√”的形式呈现。(5 分钟)

让学生对自己的作业 进行自我评价。评价目的:鼓励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因此评价是要关注学生的个性、感受,鼓励学生,使每个学生感受到成功的机会和希望。加深学生对色彩的心理效应的认识。并通过色彩、笔触去体会中外优秀美术作品丰富的精神内涵。

色调

色彩搭配

画面结构

笔触

个性

√ √ √ √教学后记:

第3课远古的传说 课时学案 篇8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赵州桥》和晚唐《金刚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掘历史信息的能力。

2、通过思考孙思邈关于卫生保健的主张,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知识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观察《赵州桥》图,思考赵州桥有何特点,认识赵州桥在桥梁史上的地位,学会对历史图像进行观察、提炼信息并深入探究。

2、了解隋唐时期文化和医学的重要成就,学会以问题作引导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隋唐时期科学技术在当时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增强对祖国历史的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2、学习隋唐科学家和发明者借鉴前人经验、注重实践、勇于创新、服务百姓的精神。

3、通过思考孙思邈关于卫生保健的主张,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重点难点

一、隋朝李春设计和主持建造赵州桥。

二、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三、僧一行测量子午线和药王孙思邈。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 教学过程 课题引入 同学们,我国有一座世界上现存最古老、跨度最长的敞肩圆弧石拱桥,你知道它的名字吗?设计并主持修造这座桥的是隋朝一名普通的工匠。想一下,他是谁呢?下面,我们先来看一下这座桥的图片。

同学们,这座桥就是赵州桥,这个工匠的名字叫李春。那么,李春是如何设计赵州桥的?赵州桥有什么特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方面的内容。

一、赵州桥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本上相关内容,再详细观察课本插图“赵州桥栏板上的雕刻”,然后回答问题。赵州桥位于什么地方?因何得名?赵州桥由谁设计并负责修建?赵州桥有什么特点?赵州桥在结构上有什么独到之处?赵州桥在建筑艺术上呈现出怎样的特色?

讲解:赵州桥,是一座弧形单孔石拱桥,全长64.4米,拱顶宽9米,结构坚固,雄伟壮观。它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堪称巧妙绝伦。古人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为”。从整体来看,是一座单拱桥。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像一张弓,桥面平坦宽阔,兼顾了水陆交通,方便了车船运行,这种形式被

称为“坦拱”。这一石拱是由28道拱圈纵向并列砌成,每道拱圈可独立站稳,自称一体,既便于施工,有便于单独修补。这样大跨度的坦拱,对桥台水平推力很大,建造难度高。而桥台却是既浅又小的普通矩形,厚度约1.529米,由五层排石垒成。其地基是承载力较小的亚粘土。在这样的地基上,用这样的小桥台,建这样大跨度的石拱桥,在世界上是罕见的。赵州桥最大的科学贡献,则在于它的“敞肩拱”的创造。在大拱的两肩,砌了四个并列的小孔,既增大流水通道,节省石料,减轻桥身重量,又利于小拱对大拱的被动压力,增强了桥身的稳定性。这就有力的保证了安济桥在1400多年的历史中,经受住无数次洪水冲击,8次大地震摇撼以及车辆重压,至今仍巍然挺立在河之中。

二、雕版印刷术

过渡:同学们,隋唐时期科学技术发展除建筑之外,还有雕版印刷、医学等方面。现在我想问一下,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什么?

请同学们看课本上相关内容,看完之后回答问题。雕版印刷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

我们来看一下关于雕版印刷的一段描写:“雕版印刷,是把要印的文字反刻在一快快木板上,让文字凸出,然后在字面上涂墨,覆上纸,轻轻一刷,文字就在纸上了。熟练的工匠,一天可印刷两千张。”

早在战国时期,印章便开始使用了。汉朝时印章的使用已经很普遍。刻一方章,只要涂上印泥,可以无数次地试用,很方便。但印章一般都很小,只能刻几个字。石头书的拓片是印刷术的另一个渊源。我国古代的人们,把浸湿的薄纸贴在刻了字的石碑上,轻轻拍打。然后上墨,把纸揭下,成了黑纸白字的“拓片”。隋唐时期,在印章和石刻的基础上,雕版印刷出现。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的发明和推广应用,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因而被称为“文明之母”。

印刷术的发明是长期文化、物质和技艺等积累的结果,有了这些条件,一旦社会需要,就会出现印刷术。我国古代应用最早的印刷术是雕版印刷,其原理是:将需印刷的文字或图像,书写于薄纸上,在反贴于木板表面,由刻板工匠雕刻成反体凸字,即成印版。印刷时现在印刷表面刷墨,再将纸张覆于印版,用干净刷子均匀刷过,揭起纸张后,印版上的图文就清晰地转印到纸张上,从而完成一次印刷。

三、僧一行测量子午线

隋唐时期,天文学领域里也取得了突出成就。隋唐的统治者比较重视天文学,政府有专门机构大史局(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天文台)观察天象。具有成就的天文学家是僧一行,是一名高僧,玄宗时被召入长安,从事天文历法研究工作,学识渊博而闻名长安。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找出僧一行在天文历法上的成就。

四、药王孙思邈

过渡:除了天文学的发展外,医学领域也取得突出的成就,其掉表示孙思邈和《千金方》。引导:过去我们学过不少名医的事迹,请同学们根据学过的只是列举出几位古代名医及其事迹。(强调其高尚医德的一面)

同学们,刚才大家列举的名医都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医术高明,二是医德高尚。那么唐朝的孙思邈怎么样呢?下面,简单地向大家做一下介绍。

孙思邈幼时天资聪明,勤奋好学,但是体弱多病,为治病几乎把家产荡尽。他亲身体会到医学的重要,于是努力学医,20岁时他已经行医于乡里,自己的身体也开始强壮,后活到百岁以上。孙思邈学医非常虚心,精益求精。他的医术越来越高,名声越来越大。唐太宗、唐高宗都曾召孙思邈入朝为太医,但他不贪图高官厚禄,婉言谢绝,保持自身自由。鉴于当时医术浩杂,他博采众长,删除繁复,择其要者集为一书,名曰《备急千金要方》。书名的意思是:人命集为宝贵,千金难买;紧急时刻,一个处方就可救人一命,因此它的价值超过千金。

五、课堂总结

提出问题:隋唐时期在建筑、印刷、天文、医学等方面的成就有哪些?举例说明。其它

(一)、赵州桥

1、赵州桥的特点

2、赵州桥建造的意义(二)、雕版印刷术

1、印章与拓碑

2、隋唐雕版印刷的方法

3、晚唐印刷《金刚经》

第3课远古的传说 课时学案 篇9

高二政治

必修3 ZZB30201 第二课第一框 感受文化影响达标测试

一、选择题

1、杜威指出:“学校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环境,它用专门的设备来教育孩子。”苏霍姆林斯基也说:“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这说明()A.人的发展是由环境决定的 B.良好的文化环境一定能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 C.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持久的、不变的

2、如果在草地上掉了一块钱的硬币,美国人马上就会去打电话,“报告警察,我丢了一块钱,马上来给我找,我是纳税人,必须为我服务”。英国人则会耸耸肩膀走了,“这算什么?没什么”。德国人就会把他丢钱的这个范围,纵横各划上100道,拿着放大镜,挨个去一个格一个格地找,以非常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一定要找到这一块钱,而且往往能够找到。日本人呢,假装表面上没事,回到家里拼命地自我忏悔,自我谴责。这说明()A.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们带有各自的文化印记 B.不同时代、不同阶层的人们带有各自的文化印记 C.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标志 D.不同国家的文化竞争力存在较大差异

3、中国人待客时“聊备薄酒”的自谦,可能被外国人误解为“慢待客人”;西方人聚餐时各付各的账,往往被东方人视为吝啬小气;东西方用语习惯的不同,常常产生误解,闹出笑话。这说明()

A.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之间的交往

B.文化的差异体现民族文化的优劣

C.文化的差异是不同意识形态的反映

D.文化的差异是交往不可逾越的障碍

4、荀子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角度看,下列典故和成语体现的道理与之一致的是()

① 孟母三迁

②乡音未改鬓毛衰

③耳濡目染,身教言传

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5、许多学校在教育过程中,把校训、育人目标等书写在墙壁等醒目位置,让墙壁“说话”,而且这种教育方式有时是“无声胜有声”。这主要是因为()①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③可以创造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无形中发挥教育作用

④这种强制性的方式更有成效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

6、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下列诗词寓意符合这一特点的有()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C.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D.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7、美国人较为轻松地对待子女的教育,并不追求高学历、好职业等功利性目标。而中国人一般希望把孩子培养成“才”,将来才会有好工作、有出息,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这种差异表明()A.文化环境决定人们的价值取向

B.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只能产生一种思维方式 C.不同的文化教育环境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 D.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比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优越

8、“亲,你还在犹豫什么,赶紧下手吧!”这是京东、淘宝等网上商城用当下流行的网络语言打出的广告语。不仅如此,更多的网络语言在我们生活中正被广泛使用。这说明()

第 1 页

(共 2 页)河曲中学达标测试(2015秋季版)

高二政治

必修3 ZZB30201 A.网络语言正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生活 B.网络语言对人们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C.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往往是被动的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

9、许多已在国外定居几十年的华人,还是喜欢喝乌龙茶,吃饭习惯用筷子,见到家乡人仍讲地道的家乡话。这说明()

A.中华文化具有保守、独立和封闭的特点

B.文化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C.文化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D.文化心理是绝对稳定不变的

10、《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曾深深地影响了几代革命青年的成长,由此可以看出()A.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B.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在长期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形成的 C.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

D.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二、材料分析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广场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城市文化形态在中国应运而生。广场文化的有建筑、雕塑、民族艺术,内容多样,形式灵活,群众喜闻乐见,具有灵活性、普及性、容纳人数多的特点,而且寓教于乐。市民在参与活动中能潜移默化、启迪感悟,因而情操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

(1)结合材料,说明广场文化是如何影响人的成长和发展的。

(2)结合材料,说明广场文化对人的影响有哪些特点。

.第 2 页

上一篇:2011党性教育活动总结下一篇:什么是数字音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