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第一单元 课时2化学反应限度

2024-09-18

专题2第一单元 课时2化学反应限度(精选7篇)

专题2第一单元 课时2化学反应限度 篇1

化学2 专题2第一单元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

课时2化学反应限度

(编写学校:吕叔湘中学中学)

一、教学背景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已经认识化学反应的两大基本特征即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及伴随发生的能量变化的基础上,从另一个角度研究化学反应,是对前两节内容的拓展和完善。它探讨人类面对具体的化学反应要考虑的两个基本问题: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限度的影响。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化学反应特征的认识更深入、更全面,在头脑中建立起一个有关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完整而又合理的知识体系。学情分析:

初步了解可逆反应,对化学反应速率有一定认识,知道影响化学发应速率的因素,能够正确表示化学反应速率。会对数据进行基本的处理,并能够基本概括出数据所蕴含的规律。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和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2.了解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进行新知的学习,通过讨论等方法归纳总结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和本质 教学难点: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和本质

四、教学方法

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的限度,了解化学平衡的含义,认识化学平衡的特征;知道当一定的外界条件改变时,有可能发生化学平衡的移动。了解控制化学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技研究中的作用。

五、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实验探究;问题探讨;重难点突破;分析归纳;拓展应用;课堂检测)

六、板书设计

课时2化学反应的限度

研究对象:可逆反应

化学反应限度

决定V正=V逆

特殊状态:化学平衡状态

各物质的浓度不变

七、教学反思

八、课后巩固训练(15题左右,其中选择题8-10题,16K纸2页)

1.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

N

质的量

B.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C.t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D.t1时,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

2.关于化学反应速率、反应限度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B.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mol

1时间/min

C.化学反应达到反应限度时,反应物的浓度与生成物的浓度相等 D.化学反应达到反应限度时,正反应的速率与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3.可逆反应N2+3H

22NH3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反应停止,正逆反应速率为零B.υ(正)和υ(逆)相等C.NH3和H2的浓度相等D.N2和H2不再化合生成NH3 4.用NH3制取硝酸的第一步反应为:4NH3+5O2

4NO+6H2O。对该反应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是可逆反应B.反应中NH3能全部转化为NOC.催化剂能加快该反应的速率D.升高温度能加快该反应的速率

5.哈伯因发明了由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的方法而获得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现向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N2和3mol H2,在一定条件下使该反应发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达到化学平衡时,N2将完全转化为NH

3B.达到化学平衡时,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 C.达到化学平衡时,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变化 D.达到化学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都为零 6.可逆反应2NO

22NO+O2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③用NO2,NO,O2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

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 ①③④⑤B. ②③⑤⑦C.①④⑥⑦

7.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合成乙醇:2CO(g)+4H2(g)

D. 全部

CH3CH2OH(g)+H2O(g),下列叙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达到最大限度的是

A.CO全部转化为乙醇B.正反应和逆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均为零 C.CO和H2以1∶2的物质的量之比反应生成乙醇 D.反应体系中乙醇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变化

8.CO、H2在一定条件下合成乙醇是放热反应:

2CO(g)+4H2A.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增大H2浓度可以使CO转化率达到100℅ C.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升高温度均可加大反应速率

D.反应达到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相等且不为零 9.可逆反应2HI(g)H2(g)+I2(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当下列4项中某项不随时间变化时,才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该选项是()

A.容器内压强B.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C.各组分浓度D.混合气体的颜色

10.下列叙述中,可作为a mol CO和b mol H2O(g)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可逆反应: CO(g)+H2O(g)

CO2(g)+H2(g)已达到平衡状态的充要条件的是()

A.密闭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而改变 B.该反应CO和H2O(g)的转化率相等 C.该反应CO的转化率和H2的产率相等 D.CO的转化率和CO2的产率均不能再提高的是3CH2OH(g)+H2O(g)。下列说法错误..

11.为了研究浓度、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利用Na2S2O3(3%)在酸性条件下产生不溶于水的S,形成乳白色浑浊的反应,测量所需时间来证明不同浓度或不同温度下化学反应速率的不同。

(1)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取3个小烧杯,编号为1、2、3,在烧杯底部中央画上粗细相同的“+”号,按下表分别进行处理,记下从澄清到看不到“+”号所需的时间。

a、b、c。

(3)要研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应进行的操作是。12.(1)一定条件下A2+B

22C达到平衡状态时,测得c(A2)=0.5mol·L-1,c(B2)=0.1mol·L-1,c(C)=

1.6mol·L-1,若A2、B2、C起始浓度分别为a、b、c,试回答:

①a、b应满足的关系是。

②a的取值范围是。

(2)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g),经5min达到平衡时,测得c(D)=0.5mol·L-1,c(A)∶c(B)=3∶5,C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1mol·L-1·min-1。则c(A)平=mol·L,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mol·L·min,x值是。

13.对于下列反应:2H2+2NO 2H2O+N2,反应物起始浓度与N2反应速率的关系可表示为vN2=k[NO]m

n(k是常数),为确定m、n、k的值,进行了实验测定(同压下),测定结果列表如下:

1-1

-1

(1(2)计算800℃下,NO、H2的起始浓度都为3.00mol·L-1时,生成N2的反应速率。

答案:

1.D2.C3.B4.B5.C6.C7.D8.B9.C10.D 11.(1)S2O32-+2H+=SO2+S+H2O(2)稀释溶液,确保最总体积相等。比较不同浓度的反应快慢。a>b>c(3)取两份编号3的溶液,一份在冷水中。另一份在热水中。12.(1)① a-b=0.4②0.4≤a≤1.3(2)0.750.052 13.m=2n=12.16×10mol·L·s

-3

-1

-1

专题2第一单元 课时2化学反应限度 篇2

一 .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

1.夏朝的政治制度(约前 2070--前 1600 )

第一个国家政权,依据 :出现公共权力

2.商朝政治制度(前 1600--前 1046 )

1.内服外服 :

A.内服是王畿,商王直接统治地区

B.外服是附属国管辖地区

C.商王实权,但是控制有限 .

2.神权色彩: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

二 .封邦建国 ---西周政治制度(前 1046-- 前 771 )

1、分封制 :

1) .概念:

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国,周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各诸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承担各种义务。即所谓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内容:

周王:最高统治 /王都镐京 /都城王畿 /直接驻地

同姓:分封主体 /富庶之地 /战略要地 /土地人口物资武装

其他:功臣 .烟亲,殷商降族

3)影响 :

①周人的势力范围扩大;

②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巩固了统治;

③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2、宗法制

(1)目的:

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2)内容:

周王、诸侯还是卿大夫、士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宗法制的核心)。嫡长子为大宗,其他嫡长子的其他兄弟(次子、庶子)为小宗。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如诸侯对于周王为小宗,但在本国为大宗。

(3)作用:①确立了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

卿世禄”的特权。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国”和“家”密切的结合在一起。

3、礼乐制 :政治生活准则,实质是 :维护宗法分封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 .

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第2课 大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一 .从群雄割据到大一统 ( 前 221 年)

1) 条件: A. 春秋开始,宗法分封遭到破坏,大宗频繁取代小宗,周王失去共主地位。兼并战争使小国逐渐被大国吞并。

B.战国时,新兴地主夺权,诸候竞争,各国变法。

C. 经商鞅变法后秦国先后消灭韩 .赵 .魏 .楚 .燕 .齐

二 、“ 始皇帝 ” 与三公九卿

(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确立的特征:权力高度集中

表现: A 皇权至上B 皇位世袭

(2)皇帝制度:①皇权至上,大权总揽;②“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3)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三公指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

三.废分封,设郡县

(1)地方官制—废分封,置郡县(郡守和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郡的最高长官为郡守郡丞负责管理

行政和刑狱事务。郡尉负责军事和治安县丞县尉与郡丞郡尉相同乡吏中“三老.管教化;啬夫,职

听讼,收赋税;游缴,循禁盗贼等基层机构)

( 2)选拔和考核官吏制度 :实行 “ 殿最 ” 制,最者受奖赏,殿者要受罚

( 3)秦律 :细密、严苛,轻罪重刑。

专题2第一单元 课时2化学反应限度 篇3

(时间:25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范蠡辅佐越王勾践灭吴后,弃官到陶,以经商致富,被后世商人尊为祖师。战国时期自由商人大量产生的原因主要是()①商品经济发展 ②工商食官政策被打破 ③官府的支持与扶植 A.①②③

C.②③

B.①② D.①③

解析:战国时期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统治阶级开始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③。答案:B 2.东汉学者班固在《两都赋》中描绘长安“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这里的“九市”是指()A.政府严格管理的正规市场 B.物流通畅的草市 C.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 D.通宵达旦的夜市

解析:东汉时的市是由政府严格管理的贸易场所。B、C、D三项则是宋代以后出现的。答案:A 3.“朝奉”本为官员,有些徽商是由仕而贾的,他们不愿人们称其为“老板”,而代之以“朝奉”。久之,到明末,世人统称徽商为“徽州朝奉”。徽商不愿被称为“老板”,这从本质上反映出()A.徽商的谦虚

B.明清政府对商人的压制和歧视 C.徽商已走了官商结合之路 D.徽商的虚伪

解析:中国古代具有重农抑商、歧视商人的观念。从徽商不愿被称为“老板”看,这本质上反映了明清时期的商人仍然受到朝廷的歧视和压制。

答案:B 4.“客行田野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这首唐诗不能反映的当时的社会现象是()A.商人众多

B.商业繁荣

D.商业政策相对宽松 C.农村破败,土地荒芜

解析:材料内容反映了唐代商业发展的状况。与农村经济破败无关。答案:C 5.明清时期出现了一大批诸如《一统路程图记》《商程一览》《路程要览》《天下路程》一类的书籍。这类书籍大量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A.政治局势的稳定

C.抑商政策的松动

B.商业的发展 D.交通运输的发展

解析:这类书籍的名称反映出其主要内容是“商程”和“路程”,很明显这些内容是商业发展而导致的。

答案:B 6.商鞅变法规定“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材料中的“本业”指的是()A.机器工业

C.农业

B.官营手工业 D.商业

解析:材料体现的中心含义是“重本抑末”,根据所学可知商鞅变法主张“重农抑商”,因此这里的“本”指农业,“末”指商业。

答案:C 7.山西王家大院被梁思成称为“全国建筑宝库”,被专家学者誉为“中国民间故宫”“华夏民居第一宅”“山西紫禁城”。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在经商发财做官之后,大兴土木。这一现象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是()

A.留下了晋商文化 B.使手工业品缺乏市场 C.影响工商业扩大再生产 D.影响农业经济的商品化

解析:商人把钱用来买田臵地,影响了工商业扩大再生产。答案:C 8.《齐民要术·序》中写道:“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此段话表明作者()A.写作目的是发展商品经济 B.具有重农抑商的思想 C.告诫统治者应舍本逐末 D.提倡工商皆本

解析:注意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舍本逐末,贤者所非”,可知对商业的压制和对农业的重视,其他三个选项与题意不符。

答案:B

二、非选择题(共18分)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对于努力耕作者免其徭役,对于怠于种田或因从事手工业、贾贩活动而致贫者罚为奴隶。

——《商鞅变法》

材料二 从唐玄宗时期北京房山云居寺石经题记中,可见大量的以经营商品为名的行会,如绢行、布行、米行、生铁行、肉行、油行、果子行、靴行等等(见《房山石经题记汇编》)。唐代的“飞钱”,宋代的纸币,明清的商号会票,清代票号、钱庄的钱票等异地汇兑也在一些地方出现。

材料三 “重农抑商”政策是否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从短期看,应该如此。由于重农抑商,资本积累速度会放慢。但是,从长期看,则恰好相反。资本积累周期越长,积累规模将变得更加巨大。经济史料支持这种逻辑分析。清朝时期,广东怡和行商的伍秉槛拥有资本达2 600万两白银,约为清政府年财政收入的一半左右。当今欧美各国也没有哪一位大资本家能够拥有如此比例的巨额财产。伍秉槛的财富并非鹤立鸡群,同期的一位宁波商人拥有2 000万两白银,晋商、徽商拥资千万两白银的亦不鲜见,至于拥有百万两白银者则不计其数了。

——引自《重新认识中国历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什么经济政策?(2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主要表现。(4分)(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4分)(4)你是怎样评价“重农抑商”政策的?(8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第(1)问,由材料可知采取的是“重农抑商”政策;第(2)问,由“大量的以经营商品为名的行会”,可知出现了行会,由“飞钱”“纸币”“会票”“票号”和“钱庄”的钱票等可知出现异地汇兑的业务;第(3)问,由材料可知重农抑商政策并未能抑制商业的发展,出现了大商人;第(4)问,从积极性和局限性两个方面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1)“重农抑商”政策。(2)商业行会产生;异地汇兑出现。

专题2第一单元 课时2化学反应限度 篇4

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 张兆丽 设计思路:本节教材是另一个角度研究化学反应,探讨人类面对具体的化学反应要考虑的两个基本问题: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限度的影响。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将使学生对化学反应特征的认识更深入更全面,其中第二部分化学反应的限度是中学化学理论学习的一个难点,本节教学的设计思路是创设情景、由浅入深,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现象中抽象出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再通过实验总结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用科学史实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进而认识化学反应限度问题,经过可逆反应的两个方向的速率变化的分析,逐渐形成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并用化学反应限度的观点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形成一个由宏观到微观、由理性到感性、由简单到复杂的科学探究过程。

第一部分: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引入化学反应速率概念→应用概念定量描述反应→内化、概括、建立概念体系→实验探究、收集信息→归纳整理影响速率因素→解决实际问题、实际应用

第二部分:创设情景→发现问题→师生共同分析可逆反应特征→应用化学反应速率分析可逆反应→内化、概括、建立化学反应限度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实际应用(指导思想、设计理念、结合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例和实验初步认识化学反应的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2、学会化学反应速率的简单计算

3、尝试应用化学反应速率说明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探究,感受研究化学问题的一般程序。

2、通过活动探究,提高学生分析、类比、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活动探究,增强合作、创新与求实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形成反应“条件”的观念,意识到学习化学对利用化学反应为人类服务的重要意义。

3、通过影响化学反应快慢规律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教学重点:

1、学会应用化学反应速率进行简单的计算

2、认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教学难点:

1、有关化学反应速率计算

2、认识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教学准备:试管、胶头滴管、烧杯、火柴、5﹪H2O2、1mol/LFeCl3、MnO2、热水

教学过程:

教师:在化学实验和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观察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化学反应进行得快,有的化学反应进行得慢。

例如:镁与盐酸反应、铝与盐酸反应快慢比较。思考原因。学生举例

结论:决定反应快慢的主要因素(内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1(通过判断几个常见反应的快慢产生一个分歧,从而引出化学反应速率。)

教师:不同的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千差万别,“快”与“慢”是相对而言的,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需要用一个统一的定量标准来衡量或比较。与物理学中物体的运动快慢用“速度”表示相类似,化学反应过程中进行的快慢用“化学反应速率”来表示。

一、化学反应速率

定义: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来表示。公式:V=△C/△t 单位:mol/(L·s)

mol/(L·min)

例1:在2L的容器中发生某化学反应,已知反应前A物质的物质的量为8mol,2min后A的物质的量变为4mol,问在这2min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 注意:

1、反应速率要指明具体物质并取正值

2、表示气体或溶液的反应速率

3、指平均速率

例2:在2A+B ≒3C+4D反应中,下列四种情况下表示该反应的速度最快的是 [

] A.vA=0.4mol/(L·min)B.vB=0.4mol/(L·min)C.vC=0.9mol/(L·min)D.vD=1.2mol/(L·min)学生分析解题方法 教师总结: 结论:(1)同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其化学反应速率,数值可能不相同,但意义相同,均表示这段时间内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2)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教师:对于一个已经确定的反应,讨论一下哪些因素可以影响其化学反应的速率? 给出实验药品、仪器,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对比实验方案,动手实验 实验探究1:

在1支试管中,装入2-3m约5%的H2O2溶液,滴入1-2滴1mol/LFeCl3溶液。待试管中有适量气泡出现时,将试管放入盛有冷水的烧杯中,记录下观察到的现象;再将试管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再对此观察现象,用带火星的火柴梗检验生成的气体,并记录。学生:在冷水中产生气泡比较慢,热水中较快,并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是: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温度越低化学反应速率越慢。思考:

1.人们为什么使用电冰箱储存食物?

温度越高,食物腐败变质的速率越快,电冰箱能提供较低的温度。实验探究2:

在2支大小相同的试管中各装入2-3 mL5%的H2O2溶液,观察现象。再向其中分别加入少量MnO2粉末、1-2滴1mol/LFeCl3溶液。对比观察现象,将你看到的现象记录下来。学生:无催化剂产生气泡比较慢,加入MnO2粉末、FeCl3溶液产生气泡较快 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

讨论交流:还有哪些因素影响速率? 思考:

1、烧柴煮饭,先将木柴劈小

2、工业合成氨,通常在2×107 ~ 5×107 Pa的压强下进行。

3、.实验室通常要将两种块状或颗粒状的固体药品研细,并混匀后再进行反应。原因是什么?

4、请预计大理石(CaCO3)分别与0.1mol/L和1mol/L的盐酸反应的快慢。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吗?

5、实验室进行化学反应 时,常常把一些固体物质溶于水配成溶液再进行反应。为什么? 教师:反应物的浓度、气体反应的压强、固体的表面积、状态等对化学反应速率都有影响 理论联系实际:从化学的视角解释下列现象。

1、在28℃,鲜牛奶4h后变酸,但5℃的冰箱内,鲜牛奶48h后变酸。

2、燃烧含硫矿石制备SO2 时,要把矿石粉碎成颗粒状,在沸腾炉中鼓入强大空气流,把矿石吹得剧烈翻腾。

3、一小块白磷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会突然燃烧。

4、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在纯氧中燃烧,发出明亮蓝紫色火焰。

5、块状CaCO3、粉末状CaCO3与0.1 mol/L的盐酸反应谁快谁慢?为什么?

6、实验室制取氢气时,是用粗锌好(有杂质)还是用纯锌好,为什么? 板书设计:

§2.1.1化学反应速率(用v表示)

一、化学反应速率

1、决定反应快慢的主要因素(内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2、定量描述:化学反应速率

定义: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来表示。公式:V=△C/△t 单位:mol/(L·s)

mol/(L·min)

3、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外因)温度:T↗v↗; 催化剂: v↗; 浓度:C↗v↗;

压强:P↗ v↗(有气体参加的反应)

接触面积、固体反应物颗粒大小等

教学反思:

1、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中注意是浓度的变化量,不是物质的量变化量,教学中应针对性的设计习题来强调该点。

专题2第一单元 课时2化学反应限度 篇5

第一课时 基础巩固

一、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烦燥

贤惠

惊愕

委曲 B.窟窿

家俱

签字

弥补 C.联络

松弛

斡旋

脉膊 D.昧心

混账

敲诈

暂且

解析:A项,“燥”应为“躁”;B项,“俱”应为“具”;C项,“膊”应为“搏”。答案:D 2.对下列破折号的作用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周朴园 „„你——你贵姓?(表示声音延长)B.鲁侍萍(泪满眼)我——我——我只要见见我的萍儿。(表示语气断断续续)C.周朴园 „„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表示解释说明)D.周朴园 „„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改,——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表示解释说明)解析:D项破折号表示话题转变。答案:D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人称代词比括号里的人称代词更能体现人物的性格,其中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周朴园:这个人跟我们(我)有点亲戚——用“我们”淡化了周朴园和“这个人”的关..系,更利于表现周朴园尽力掩饰自己的虚伪性格。

B.周朴园:„„如果你觉得心里有委屈,这么大年纪,我们(你)先可以不必哭哭啼啼的。..——用“我们”拉近了和侍萍之间的距离,表明周朴园良心发现,对过去的过失感到内疚。

C.鲁侍萍:„„三十年前,过年三十的晚上我生下你(我们)的第二个儿子才三天,你为.了要赶紧娶那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你们(你)逼着我冒着大雪出去,要我离开你们周家的门。..——第一处用“你”更能突出鲁侍萍对周朴园的痛恨,第二处用“你们”是将矛头直指周家这个罪恶的封建资产阶级家庭。

D.周朴园:你(我们)的第二个孩子你不是已经抱走了么?——这里用“你”更能表现周.朴园怕承担责任的自私、冷酷的性格特征。

解析:“良心发现,对过去的过失感到内疚”不对,周朴园只不过是在哄骗侍萍,怕侍萍揭露真相,影响他的地位。

答案:B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罪犯一方面大肆散布虚假信息,另一方面________他人介绍熟人与分公司签订承包协议,并许诺从工程队交纳风险金中给予高额提成。

②黑妮七岁上就给一个小商人家里做童养媳。婆家拿她当牛马________,还不断打她、骂她。

③不顾后果地迎合朋友的不正当需要,这种________就是一种无知和盲从。

④面对记者,他表示有些诋毁让他非常________,但面对记者,他表示没有办法去回应,回应了就是在迎合对方的炒作。

A.指使

指使

意气

委曲 B.支使

支使

意气

委屈 C.指使

支使

义气

委屈 D.支使

指使

义气

委曲

解析:指使:出主意叫别人去做某事。支使:命令人做事。意气: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义气: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有这种气概或感情。委屈: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使人受到委屈。委曲:(曲调、道路、河流等)弯弯曲曲的;曲折;事情的底细和原委。

答案:C 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部分,不能用括号内的成语替换的一项是()A.她现在老了,嫁给一个下等人,又生了个女孩,境况很不好。(举步维艰).....B.以后她又嫁过两次,都是很下等的人。她遇人都很不如意,老爷想帮一帮她么?(遇.......人不淑)C.我问你,你的意思,忽而软,忽而硬,究竟是怎么回事?(软硬兼施)......D.矿上的工人已经在昨天早上复工,你当代表的反而不知道么?(蒙在鼓里)...解析:A项,“举步维艰”,迈步艰难,比喻办事情每向前一步都十分不容易。B项,“遇人不淑”,指女子嫁了一个品行不端的丈夫。C项,“软硬兼施”,软的手段和硬的手段一齐用(含贬义),与语境不符。D项,“蒙在鼓里”,比喻受人蒙蔽,对有关的事情一点儿也不知道。

答案:C 6.根据剧情的发展、人物的心情和神态,下面所缺的四个舞台说明最恰当的一项是()周朴园(①)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 不是我要来的。周朴园 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②)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周朴园(③)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鲁侍萍(④)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 A.①忽然严厉地 ②怨愤 ③冷冷地

④悲愤 B.①忽然严厉地 ②悲愤 ③冷冷地

④怨愤 C.①冷冷地

②悲愤 ③忽然严厉地 ④怨愤 D.①冷冷地

②怨愤 ③忽然严厉地 ④悲愤

解析:舞台说明提示了人物的神态和心情,对情节起推动作用。周朴园在确定鲁妈是侍萍之后的“忽然严厉”表现了他的色厉内荏,之后“冷冷地”则反映了他冷酷无情的真实面目。鲁侍萍由“悲”到“怨”的变化也反映了她愤怒情感的加深。

答案:B 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三十年后,周朴园与鲁侍萍在周公馆的不期而遇,引发了一系列激烈的矛盾冲突。....B.这位资深的演员在话剧《雷雨》中的精彩表演,令人叹为观止。....C.这篇评论《雷雨》的文章观点怪异,言语偏激,一旦刊载出来,必定会走投无路。....D.周朴园在哈尔滨包修江桥时,故意叫江堤出险,淹死了两千多个小工,这种令人发指....的事他都干得出。

解析:走投无路:无路可走,无处投奔,比喻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形容处境极端困难。用在这里不合语境。A项,不期而遇: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用在此处恰当。B项,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用在此处恰当。D项,令人发指:使人愤怒得头发都竖了起来,形容愤怒到极点的样子。用在此处恰当。

答案:C 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曹禺这个名字对我们是很熟悉的,他的处女作《雷雨》奠定了他在中国话剧史上的杰出地位,也成为中国话剧艺术走向成熟的标志。

B.观众普遍认为,新版《雷雨》演员台词功底深,演戏老到,张弛有度,凸现人性回归的命运主题,他们让经典老戏绽放出了新的光彩。

C.郑榕是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获得者,他从1954年开始扮演《雷雨》中的周朴园,用了近50年左右的时间,对人物进行不断的研究和总结。

D.《雷雨》中周朴园的一句“无锡是个好地方”,成了无锡对外城市形象的宣传用语,但这句话被译为“Wuxi is a good place”后,引发了诸多市民的争议。

解析:A项,不合逻辑,“曹禺这个名字对我们是很熟悉的”主客颠倒,应改为“曹禺这个名字对我们来说是很熟悉的”;B项,偷换主语,“凸现人性回归的命运主题”的主语应该是“新版《雷雨》”;C项,“近„„左右”矛盾,应删去“近”或“左右”。答案:D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周朴园 你看,这是他们三个人签字的合同。

鲁大海(看合同)什么?(慢慢地)他们三个人签了字?(伸手去拿,想仔细看一看)他们不告诉我,自己就签了字了?

周朴园(顺手抽过来)对了,傻小子,没有经验只会胡喊是不成的。鲁大海 那三个代表呢? 周朴园 昨天晚车就回去了。

鲁大海(如梦初醒)这三个没有骨头的东西!他们把矿上的工人们卖了。哼,你们这些不要脸的董事长,你们的钱这次又灵了。

周 萍(怒)你混账!

周朴园 不许多说话。(回头向大海)鲁大海,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鲁大海 开除了!?

周 冲 爸爸,这是不公平的。周朴园(向周冲)你少多嘴,出去!周冲愤然由中门下。

鲁大海 哦,好,好,(切齿)你的手段我早明白,只要你能弄钱,你什么都做得出来。你叫警察杀了矿上许多工人,你还——①

周朴园 你胡说!

鲁侍萍(至大海前)走吧,别说了。

鲁大海 哼,你的来历我都知道,你从前在哈尔滨包修江桥,故意叫江堤出险,——② 周朴园(厉声)下去!仆人们(拉大海)走!走!

鲁大海 你故意淹死了两千二百个小工,每一个小工的性命你扣三百块钱!姓周的,你发的是绝子绝孙的昧心财!你现在还——③

周 萍(冲向大海,打了他两个嘴巴)你这种混账东西!大海还手,被仆人们拉住。周 萍 打他!鲁大海(向周萍)你!仆人一起打大海。大海流了血。周朴园(厉声)不要打人!仆人们住手,仍拉住大海。鲁大海(挣扎)放开我,你们这一群强盗!周 萍(向仆人们)把他拉下去!

鲁侍萍(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周 萍 你是谁?

鲁侍萍 我是你的——④你打的这个人的妈。鲁大海 妈,别理这东西,小心吃了他们的亏。

鲁侍萍(呆呆地望着周萍的脸,又哭起来)大海,走吧,我们走吧!大海为仆人们拥下,侍萍随下。

9.品味画线的句子,分析它体现了此时侍萍怎样的心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戏剧中的人物语言最富有个性色彩,只有仔细品味人物语言的深层含意,才有可能探究出人物的思想性格。分析这道题时注意结合上下文体会人物的心理,揣摩人物的想法,同时也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作用。

答案:侍萍此时的心理是矛盾的。她听了周朴园的表白,起初是抱有幻想的,但当见到周家人对鲁大海的态度时,尤其是周萍打大海后,她非常失望,所以伤心地大哭,愤怒地喊出“这真是一群强盗”,同时也更认清了周朴园的本质。可毕竟母子连心,她见到周萍欲与之相认,却又不能相认,利用“萍”和“凭”同音字的转折,巧妙地表达了母子相见却不能相认的痛苦复杂的心情。可以说侍萍对周萍又爱又恨又有失望,所以她走的时候才会呆呆地望着周萍的脸,继而又哭起来。

10.分析文中①②③④处破折号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破折号的作用有:标示注释内容或补充说明,标示插入语,标示总结上文或提示下文,标示话题的转换,标示声音的延长,标示话语的中断或间隔等。要正确解答本题,必须要熟悉破折号的作用,结合上下文答题。

答案:①②③处标示话未说完而被强行打断,而④处标示话题的转换。

11.怎样理解周朴园“(厉声)不要打人!”这句话?联系课文分析周朴园对鲁大海的态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品味人物的语言要善于抓住语言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潜台词,即人物说话的目的、言外之意和未尽之言等,同时也要根据文意感受人物复杂的心理。答案:周朴园更多的是站在自己的阶级立场上来对待大海。周朴园对刚刚才知道是自己亲生儿子的鲁大海有一丝父子之情,所以他制止周萍及仆人打大海,但他更多的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来考虑,明知鲁大海是自己的儿子却不肯相认、还讽刺嘲笑他是傻小子,说没经验只凭意气胡喊是不行的,甚至把他开除,维护自己的利益。他的“不要打人”主要是为了表现自己的大度讲理,不与大海一般见识,捞个好名声,这正是他虚伪的一种表现。

12.联系课文分析鲁大海的人物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分析人物形象不能空发议论,要联系人物在剧中富于个性的语言和动作,体会他们的品格形象。

答案:大海是个有觉悟的工人,他痛恨剥削者、压迫者,敢于反抗斗争。在周朴园的矿上,他鼓动罢工,闹得最凶,被选为罢工工人代表。与老奸巨猾的周朴园相比,他显得幼稚而又缺乏斗争经验。但作为工人阶级的代表,他立场坚定,表现出了大公无私的斗争精神,对资本家有着清醒而深刻的认识。他的斗争虽然失败了,但他勇于反抗压迫者的精神值得赞美。

三、语言表达

13.“言为心声”,简单的语气词后往往隐藏着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请根据《雷雨》的剧情和上下文的意思,分别写出下面台词中“嗯”和“哦”隐藏的内容。

周朴园 这个人跟我们有点亲戚。鲁侍萍 亲戚?

周朴园 嗯,——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鲁侍萍 哦,——那用不着了。

“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注意抓住人物的心理和性格特征,说的话要符合剧中人物的特点,要符合语境。答案:说“亲戚”有点冒失(唐突),得转换话题。别再假惺惺了。

14.依照文段中的画线部分补写句子。

在《雷雨》中,阶段冲突使夫妻相见不相识却相恨,父子相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母子相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兄弟相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相认却相斗 不相亲却相怨 不相识却相仇

15.戏剧《雷雨》中的许多人物都触及我们的心灵,引起情感的共鸣。请阅读剧本,捕捉触动你心弦的点点滴滴,为“触动心弦的剧本人物”草拟一段评价语。形式可以创新,展示方式不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鲁侍萍:爱人自私地抛弃,现实残忍地放逐,使这颗温柔善良的心备尝酸楚,饱受煎熬。蓦然回首,已是三分柔情七分恨,声声怨诉,字字血泪。面对不能相认的亲生儿子,更是柔肠百转,寸心如割。感动,为这个处于感情旋涡中心而又无可奈何的弱女子感动。

(2)鲁大海:一个不畏强权的好代表,一个孝敬母亲的好儿子,心直口快,疾恶如仇,敢作敢为,为人耿直。在他纯洁的心灵中,正义公平,占据了全部;但他生命中也充满了悲情,他不知道自己对抗的竟是自己的亲生父亲,也不知道和自己大打出手的竟是自己的亲哥哥。他的为人,他的性格,在悲情剧本里更显得感人。

(3)周朴园:在爱情、亲情和经济利益、名利地位面前,周朴园的选择着实让我们吃惊,我们不禁怀疑:金钱难道真的是毁灭美好人性的毒药吗?也许在他经历失去一切的痛苦之后,他会懂得什么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

第二课时 拓展提升

一、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讣告/朴素 灾难/难过 伺候/侍候 ......B.薄弱/停泊 处所/犯怵 角逐/诡谲 ......C.宿敌/夙愿 悭吝/纤细 磊落/擂鼓 ......D.懈怠/机械 帷幕/纬度 吊唁/谚语 ......解析:A项,fù/pǔ,nàn/nán,cì/shì;B项,bó/bó,chù/chù,juã/juã;C项,sù/sù,qiān/xiān,lěi/lãi;D项,xiâ/xiâ,wãi/wěi,yàn/yàn。

答案:A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汗涔涔 指手画脚 鼎力相助 蓬荜生辉 B.胁奏曲 敝帚自珍 斧底抽薪 相形见绌 C.摆架子 立杆见影 日甄完善 蛛丝蚂迹 D.热烘烘 遍体麟伤 生灵涂炭 高朋满坐

解析:B.“胁”应为“协”。“协奏曲”指由一个独奏者(奏小提琴、钢琴等)和一个管弦乐队合作演奏的大型器乐曲,一般由三个乐章组成,故用“协作”的“协”。“斧”应为“釜”。“釜”是古代的炊事用具,相当于现代的锅。“釜底抽薪”指抽去锅底下的柴火,比喻从根本上解决。C.“杆”应为“竿”。“甄”应为“臻”,“臻”指达到(美好的境地)。“蚂”应为“马”,“蛛丝马迹”指从挂下来的蜘蛛丝可以找到蜘蛛的所在,从马蹄的印子可以查出马的去向。比喻与事情根源有联系的不明显的线索。D.“麟”应为“鳞”。“遍体鳞伤”指满身都是像鱼鳞一样密集的创伤,形容伤势非常重。“坐”应为“座”,“高朋满座”指高贵的宾客坐满了席位,应用“座位”的“座”。

答案:A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鲁侍萍这个人物也是有生活________的,反映了那个时代下层妇女的悲剧命运。②屈原披头散发,形容枯槁,神情悲怆,他________于汨罗江畔,放不下故国热土和自己永远挚爱的人民。

③他只是在亲近他最喜爱的大自然,他来访问静静的秋林,他来________那微语的落叶,借以感知大自然的脉息,用以形成他乐曲中的神奇旋律。

A.原形 流连 倾听 C.原形 留恋 倾听

B.原型 流连 谛听 D.原型 留恋 谛听

解析:原形:原来的形状,本来面目(含贬义)。原型:原来的类型或模型,特指叙事性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流连: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留恋:不忍舍弃或离开。倾听:细心地听取(多用于上对下)。谛听:指仔细地听。

答案:B 4.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好的批评家的文字是________的,他们往往不在语言上________。就像金圣叹点评《西厢记》一样,评到佳处,直接来一“妙”字,并不用一大通理论说妙在何处,可是我们便感觉此是妙处了。无需多言,读者此时已经________。

A.平铺直叙 字斟句酌 心照不宣 B.平易近人 字斟句酌 心领神会 C.平铺直叙 咬文嚼字 心照不宣 D.平易近人 咬文嚼字 心领神会

解析:平铺直叙:说话或写文章不加修饰,没有起伏,重点不突出。或形容文章容易理解;平易近人:比喻态度平和。态度谦逊和蔼,对待人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浅显,容易理解。咬文嚼字:形容过分斟酌字句而死抠字眼,多指读死书而忽视对整体内容的理解,也可用在讲话时过分推敲字句以炫耀自己,略带贬义。字斟句酌:指对字句反复推敲琢磨,多半用来称赞人讲话或写文章,在语言上认真推敲,也可用来读文章时对语言的仔细品味。心领神会:指对方没有明说,心里已经领会。心照不宣:彼此心里明白,而不公开说出来。

答案:B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鲁迅先生通过祥林嫂的悲剧无非是在告诉人们:不用刀的杀人和不见血的杀人,实在比严刑峻法还严酷,被杀害的范围和人数也要更多更广泛。B.宇宙的大小和年龄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我们的小小行星只不过是无限永恒的时空中的一个有限世界。

C.1934年曹禺的处女作《雷雨》问世,在中国现代话剧史上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它被公认为是真正成熟的中国现代话剧的标志。

D.哈姆莱特的复仇事件是被放置在一个错综复杂的极为矛盾的环境中。既担负着复仇的使命,又承受着亲情、爱情、友情等复杂感情的折磨。

解析:A.搭配不当,“广泛”修饰范围,“多”修饰“人数”。C.语序不当,应为“它被公认为是中国现代话剧真正成熟的标志”。D.主语不当,“担负”的主语不是“事件”,应在“既担负着”前面添加“哈姆莱特”。

答案:B 6.依次填入下列文段中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古典戏曲发展到元代,可以说是登上了一个高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唐诗宋词元曲,世人皆言,说明元曲与唐诗宋词一样,都是代表一个朝代的珍品,这与其语言艺术的成就是分不开的

②关汉卿是本色派的语言大师,王实甫则为文采派的杰出代表,其代表作《西厢记》堪称文采派的典范

③这部作品在艺术上几乎是完美无缺的,其文辞之华丽、故事之曲折、文笔之细腻、人物之传神均属一流

④元杂剧分为本色派、文采派两派。本色派以朴素无华,自然流畅为语言特色;文采派则以词句华丽、文采璀璨为特点,并十分注意修饰词语,有很好的修辞技巧

A.④②③① C.①④②③

B.①②③④ D.④①②③

解析:C项,第一句是概说,所以①应放在最前面;先有对本色派和文采派的概括,然后再举例;③中的“这部作品”紧承上句中的《西厢记》。

答案:C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戏剧选段,完成7~10题。周朴园(低而缓地)倒了来。

蘩 漪(反抗地)我不愿意喝这种苦东西。周朴园(向四凤,高声)倒了来。(四凤走到左面倒药)周 冲 爸,妈不愿意,你何必这样强迫呢?

周朴园 你同你妈都不知道自己的病在那儿。(向蘩漪低声)你喝了,就会完全好的。(见四凤犹豫,指药)送到太太那里去。

蘩 漪(顺忍地)好,先放在这儿。(四凤放下药碗)周朴园 ①不。你最好现在喝了它吧。蘩 漪(忽然)四凤,你把它拿走。

周朴园 ②喝了药,不要任性,当着这么大的孩子。蘩 漪(声颤)我不想喝。

周朴园 冲儿,你把药端到母亲面前去。周 冲(反抗地)爸!周朴园 ③去!

(周冲只好把药端到蘩漪面前)周朴园 说,请母亲喝。

周 冲(拿着药碗,手发颤)爸,您不要这样。周朴园 你说什么?

周 萍(低头,至周冲前,低声)听爸爸的话吧。爸爸的脾气你是知道的。周 冲(含泪,向着母亲)您喝吧,为我喝一点吧,要不然,爸的气是不会消的。蘩 漪(恳求地)留着我晚上喝不成吗?

周朴园 ④蘩漪,当了母亲的人,处处应当替孩子着想。就是自己不保重身体,也应该替孩子做个服从的榜样。

繁 漪(望望周朴园,又望望周萍,拿起药又放下)不!我喝不下!周朴园 萍儿,劝你母亲喝下去!周 萍 爸!我——

周朴园 去,跪下,劝你的母亲。

周 萍(走至蘩漪面前,向周朴园,求恕地)爸爸!周朴园(高声)跪下!

(周萍望蘩漪和周冲,蘩漪泪痕满面,周冲身体发抖)周朴园 叫你跪下。(周萍正向下跪)蘩 漪(望着周萍,不等周萍跪下,急促地)我喝,我现在喝!(拿碗,喝了两口,气得眼泪又涌出来,她望一望周朴园峻厉的眼和苦恼着的周萍,咽下愤恨,一气喝下)哦„„(哭着,向右边饭厅跑下)

(节选自《雷雨》第一幕)7.文中①~④处是舞台说明,依次填入最恰当的一项是()A.忽然严厉地 怒视

冷峻地

不高兴地 B.不高兴地

忽然严厉地

怒视

冷峻地 C.怒视

不高兴地

忽然严厉地 冷峻地 D.冷峻地

怒视

不高兴地

忽然严厉地

解析:①处的台词是“你最好现在喝了它吧”,可以看出此时此刻的周朴园还带有一种劝说的态度,表情不可能是“忽然严厉地”,也不可能是“怒视”。②处是在蘩漪不想喝药而让四凤把它拿走之后,周朴园大概没有想到蘩漪会这样做,所以“忽然严厉地”符合剧情的发展,由此可得出选B项。

答案:B 8.结合舞台说明,谈谈蘩漪的心理变化过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周朴园逼迫蘩漪喝药,蘩漪内心非常痛苦,但仍然“忍顺地”消极反抗,“声颤”“恳求”显示了她不愿屈从于丈夫淫威的努力。但在周朴园“怒视”、强迫之下,内心的桀骜不驯使得她表现得很激烈,“忽然”叫四凤拿走,“拿起药又放下”。最终,面对周朴园叫周萍下跪,她强忍住心头的怨愤,“一气喝下”。

9.“不要任性,当着这么大的孩子”这句台词有何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句潜台词含意深刻,应结合周朴园历来的颐指气使和一家之主的心理来揣摩。答案:我在家中是说一不二的,你必须听我的。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做违规的事,否则要收拾你。

10.根据文意,结合《雷雨》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蘩漪这一艺术形象的认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目的是引导同学们阅读《雷雨》全剧,学会分析戏剧中人物的艺术形象。

答案:蘩漪是《雷雨》中的一个主要人物,她的性格是矛盾复杂的。蘩漪有自己的憧憬和对幸福、爱情的追求,但她被禁锢在封建家庭的牢笼里,18年来呼吸不到半点新鲜空气,人性受到了压抑,残酷的精神折磨渐渐地把她变为乖戾、抑郁甚至阴鸷的人。她追求的是属于资产阶级个性解放范畴的爱情婚姻的自由,希望“得到一个男人真正爱他的女人”的生活。她执拗地追求自己的幸福,又损害了别人的幸福;她毁灭了别人,也毁灭了自己。蘩漪这个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就在于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揭露了带有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家庭的罪恶,激起人们对不幸的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和对于人的地位、人的尊严、人的权利的深沉的思考。

三、语言表达 11.“周朴园是否真爱侍萍”是有争议的话题。下面有关该话题的辩论,请针对正方说法,以反方身份写一段话加以反驳。

正方:一般人认为周朴园冷酷、自私、虚伪,我方认为,就感情方面讲,他年轻时与侍萍相爱,是冲破封建礼教束缚的伟大爱情。他本是一个善良热情、追求个性解放的阔少爷,但环境逐渐改变了他,只能忍痛割爱。这点可从他一直保留旧家具、旧衬衣、旧照片、旧习惯等方面看出来,三十年来,他一直活在痛苦中,因为他内心深处一直还爱着侍萍。

反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正如正方所说。周朴园的确是个极端自私、虚伪、冷酷的形象,他保留旧家具、旧习惯等仅仅是做给别人看的,只是时间久了有时连他自己也以为是真的。一旦侍萍亮明身份后,他的自私、冷酷的本性马上显现出来。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资本家。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逼迫侍萍投河自尽、想用金钱买断感情等事实足以证明他并不爱侍萍。

12.下面是《雷雨》中的一段台词。

周朴园(仁慈地,拿着周萍的手)你是我的长子,我不愿意当着人谈这件事。(停,喘一口气严厉地)我听说我在外边的时候,你这两年来在家里很不规矩。

周 萍(更惊恐)爸,没有的事,没有,没有。周朴园 一个人敢做一件事就要当一件事。(甲句)周 萍(失色)爸!

上面画线的甲句,有的版本为:“一个人敢做,就要敢当。”(乙句)你认为哪句更好?请列出两条理由。要求:①理由充分、合理;②语言表达准确、简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要求列出两条理由,要仔细比较两句话在文字、句式、修辞等方面的差异,然后再进行表述。其实还可以增补,如:甲句,口语化,符合父子对话的情景,也利于舞台表演;乙句,连用两个“敢”字,口气严厉,表现出周朴园对周萍强烈的不满,同时也加深了周萍对“一件事”的误解,强化了戏剧冲突。

答案:(示例1)甲句更好。

①句中两次出现“一件事”,表明周朴园很重视这“一件事”。②使用长句,语气缓和,与前面的“严厉”形成对照,表现了周朴园复杂的心态。

(示例2)乙句更好。

①突显了动词“做”和“当”,表明周朴园希望周萍做事要敢于担当,符合剧情的发展。②使用短句,中间增加了语音停顿,合乎口语习惯,语气较周朴园前面的话更严厉。

1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所提供的特定情境,用谐音的办法在文中横线处填上一个得体的词语,帮助高青天完成对老婆由叹息到赞叹的转变。

话剧《雷雨》中,作家曹禺设计了这样一处令人拍案叫绝的台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用谐音的办法,巧妙写出了侍萍由对儿子的母爱亲情向对恶少的痛恶仇恨的感情挪移。古装喜剧电视片《明镜高悬》中有这样一个细节:

县令高青天是个秉公办事、深得民心的好官,怎奈其妻蛮不讲理。一次,他被老婆噼里啪啦地训斥了一通,老婆刚离去,他忍不住叹气说:“真是个母„„”还没说完,老婆就跑回来追问:“你说我是个母什么?母老虎,还是母夜叉?”面对怒气冲冲的老婆,高青天深知,如果真枪实弹,锋芒毕露,定会闹得不成体统,不可收拾。高青天摇头否定了老婆的两个答案,灵机一动,说她是“__________”。这一下,老婆玉颜大展,乐不可支。其实她何尝不知道真实的答案呢!

专题2第一单元 课时2化学反应限度 篇6

第2节

8的乘法口诀

【第一课时】8的乘法口诀

一、教学目标

1.学生在学习2——7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自主编出8的乘法口诀。

2.利用规律、顺口溜记忆口诀,熟练地进行相应的乘法计算,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3.渗透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

二、教学重点

熟记六八四十八、七八五十六、八八六十四这三句乘法口诀。

三、教学难点

利用规律编口诀

四、教学具准备

课件、扑克牌、口算纸、图片

五、教学过程

(一)出示小狗跑的图片,复习旧知识

请你观察小狗是怎样跳的,你发现了什么?你能自己填一填吗?

让学生独立地把准备题填完全,并说一说每一格所填的数是由几个8连加得到的。

求几个8相加有更简便的方法吗?

【设计意图:(1)复习“几个几”乘法意义。(2)为学生编口诀作好孕伏。(3)为学生形成运算能力打下伏笔。

需要注意的是,事先计算出结果,如果提前孕伏,学生在编制口诀时多样化的策略就不能充分体现,原因是口诀的结果早已出示,学生不用在去想。】

(二)师生共同编制8的乘法口诀

1.教师引导编制8的乘法口诀

出示例2的主题图。

我们一起看学校军乐队训练时的情境。

请你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军乐队分成8个组,每组有8人。)

(1)先看第一组有几人?这是几个8?1个8是多少?怎么列式?

教师板书:8×1=8

1×8=8。

你能根据这两个乘法算式编一句口诀?

教师板书:一八得八。

(2)要求两组有多少人,怎么列式?

教师板书:8×2=16

2×8=16。

你能根据这两个乘法算式编一句口诀?

教师板书:二八十六。

2.学生自主探究8的乘法口诀

你能根据这幅军乐队训练图的情境,继续一边列式一边编出8的乘法口诀吗?

请学生把书上的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填完全。

3.组织学生交流编口诀的情况。教师板书。

揭示课题:这些口诀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8的乘法口诀”。

【设计意图:数学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自身经验基础上积极主动构建的过程,教师考虑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社会经验不同,对同一问题的理解也是不同的,因此,教师留给学生较多的思考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展示等办法,获得精神的唤醒和潜能的开发。】

【学情预设:口诀的编制,一般情况下是采用相邻的两句口诀,积一句比一句多8来编的。而七八五十六这句口诀可能有以下几种方法:

(1)6个8+1个8=7个8;48+8=56,七八五十六;

(2)4个8+3个8=7个8,32+24=56,七八五十六;

(3)7个7+1个7=8个7,49+7=56,七八五十六;

(4)3个7+5个7=8个7;21+35=56,七八五十六;…

其它口诀(略)】

(三)探索8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师提问:请你观察8的乘法口诀,你发现了什么?

【学情预设:(1)8的乘法口诀,相邻的两句口诀之间,积总是相差8;(2)8的乘法口诀的积全部是双数;(3)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增加1,积就增加8。】

(四)记忆口诀的方法

1.教师指着黑板上的口诀,提问:如果忘了其中的一句口诀,怎么办?比如三八得多少,这句口诀忘了,怎么办?

【学情预设::某一句口诀忘了可由前一句口诀的得数加8得出。三八得多少忘了,可由二八十六的得数16加8得出24。】

2.让看学生黑板上的口诀,自己小声背一背。看看谁背得又对又快。

(五)巩固练习

75页

做一做

1.五八(四十)

二八(十六)

八八(六十四)

(三)八二十四

(六)八四十八

(七)八五十六

2.8×3=24

4×8=32

8×6=48

7×8=56

5×8=40

8×2=16

3×8=24

8×8=64

说一说计算每一题用的是哪句口诀。

3.动画:8的乘法口诀转盘

板书设计:

8的乘法口诀

1个8

8×1=8

1×8=8

一八得八

2个8

8×2=16

2×8=16

二八十六

3个8

8×3=24

3×8=24

三八二十四

4个8

8×4=32

4×8=32

四八三十二

5个8

8×5=40

5×8=40

五八四十

6个8

8×6=48

6×8=48

六八四十八

7个8

8×7=56

7×8=

七八五十六

8个

8×8=64

专题2第一单元 课时2化学反应限度 篇7

A组 基础达标

1.“饿了么”网上订餐平台由于无证经营餐馆被“3·15”晚会曝光之后,被成都市食药监局约谈,并处以15万罚款。近年来,虽然国家对食品企业的监管在不断加强,但食品安全事故仍层出不穷。实现食品安全,政府必须()①依法履行职权,坚持执政为民 ②履行经济职能,加强市场监管 ③坚持以人为本,严格依法行政

④承担社会责任,诚实守信经营 A.①②

C.②③

B.③④

D.②④

C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执政党,①不符合题意;企业经营者应该承担社会责任,诚实守信经营,④不符合题意。] 2.国务院2016年6月印发的《关于在市场体系建设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意见》提出,严格履行政府向社会作出的承诺,把政务履约和守诺服务纳入政府绩效评价体系,建立健全政务和行政承诺考核制度。上述规定有利于()①促进政府审慎行使权力 ②保障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③强化政府在公平竞争审查中的责任 ④规范国家权力机关办事程序

A.①③

C.②③

B.①④

D.②④

A [人大代表直接行使国家权力,②观点错误;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材料主体是政府,④不符合题意。] 3.某市网友针对该市交通拥堵,空气质量恶化等问题,提出“机动车限牌”的建议。该市公安局积极调研,征求广大市民意见后给予回复称,机动车“限牌”措施涉及诸多因素,是否采取机动车“限牌”须综合考量、谨慎决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政府重视基层话语权,尊重公民民主权利

②公民积极履行义务,参与社会事务的管理 ③公民与政府良性互动,有利于科学民主决策 ④公民理性监督,增强了政府的权威和公信力 A.①②

C.①③

B.②④

D.③④

C [某市网友提出建议,该市公安局积极调研,征求广大市民意见后给予回复说明了“政府重视基层话语权,尊重公民民主权利”“公民与政府良性互动,有利于科学民主决策”,①③符合题意;网友提出建议是行使权利而不是履行义务,②不符合题意;网友提出建议属于参与民主决策,而不是理性监督,排除④。] 4.2016年1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了大督查第三批督查问责和督查表扬工作汇报,20个市、20个县受到国务院表扬,1 148名干部因庸政懒政怠政和不作为被相关地方严肃问责。国务院此举旨在()①督促政府部门及工作人员坚持依法行政,有所作为 ②引入社会参与机制,对政府工作形成监督 ③推动政府改进作风,提升政府工作效率 ④强化预防腐败机制,促进政府廉洁自律 A.①③

C.①④

B.②④

D.②③

A [国务院加强督查,旨在督促政府部门及工作人员坚持依法行政,有所作为,①当选;推动政府改进作风,提升政府工作效率,③当选;国务院加强督查,不属于公众对政府工作的监督,②不选;不属于预防腐败的机制,④不选;故选A。] 5.针对2016年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国家卫计委表示,这一政策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政府是通过反复权衡利弊,审慎决策而作出的,且将依照法定程序,逐步调整完善。这表明我国政府()①立足人民利益依法行使权力 ②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 ③坚持依法决策,减少决策失误 ④坚持科学决策,保障公民决策权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B [材料中的政策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政府将依照法定程序,逐步调整完善,①③正确。②不符合题意;公民无决策权,④错误。] 6.2016年5月6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2016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经省政府官方网站公布。《通知》将政务公开聚焦到事关国计民生的具体项目上,再次为如何将权力置于阳光之下、减少寻租空间破题。政务公开的实施()①拓宽了民意反映渠道 ②杜绝政府权力的滥用 ③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 ④增强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A.①②

C.①③

B.③④

D.②④

B [本题考查政府权力的行使与监督。实施政务公开,有利于规范政府的行政行为,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更好地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③④符合题意。政务公开并没有拓宽民意反映渠道,①与题意无关;②中的“杜绝”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本题答案选B。] 7.2016年2月1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并公布了《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要求各级政府在政务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等范围内,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此举有利于()①推动政府科学民主施政,增强政府公信力 ②消除政务信息垄断壁垒,实施政务信息共享 ③规范行政裁量,依靠公民权力监督公共权力 ④降低政府公权力,防止权力寻租 A.①③

C.②④

B.①②

D.③④

B [本题考查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①②观点正确,故B项应选。③中“依靠”错误;④中“降低”错误。] 8.观察下图《政务微博》,正确的说法是()3

①体现了公民的监督权 ②扩大了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③创新了政府社会管理的方式 ④保证了健康的网络舆论环境 A.①③

C.①②

B.②③

D.③④

A [《政务微博》是公民通过行使监督权,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创新了政府社会管理的方式,①③正确;②中的“扩大”说法错误;④中的“保证”说法错误。] 9.2016年3月,上海市公安部门破获的1.7万罐假冒名牌奶粉案引发社会关注。就本次的假冒名牌奶粉案,作为权威部门的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在明知有不法商贩将成人奶粉罐装为婴儿奶粉售卖的情况下,在其公告和发布会上公布了“假冒奶粉符合国家标准”的信息,引起公众质疑。区别一个政府部门是否具有权威的标志是()A.是否做到依法行政 B.官员是否由民主选举产生

C.办事是否体现全体公民的意愿 D.管理和服务是否被人民认可和接受

D [区别一个政府部门是否具有权威的标志是管理和服务是否被人民认可和接受,D项观点正确。] 10.新华社北京2016年6月30日电 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宣布失效一批国务院文件的决定》,对不符合现行法律法规或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不适应经济发展需要、严重束缚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设立的审批事项已取消或下放,或不同文件对同一事项重复要求、规定不一致等506件国务院文件宣布失效。国务院的这一做法()①说明政府可以代行全国人大部分立法权 ②是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客观 4 要求 ③说明政府保证决策内容符合法律的规定 ④有利于维护国务院文件的权威性

A.①④

C.②④

B.②③

D.①③

C [国务院宣布失效一批国务院文件,是政府坚持依法行政的体现,有利于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也有利于维护国务院文件的权威性、严肃性,②④正确;全国人大有立法权,不存在政府代行立法权的说法,①错误;国务院宣布失效一批文件,不是决策活动,③不符合题意。]

B组 能力提升

11.“打击号贩子”成为2016年中国医疗卫生领域的开年热词。对“号贩子”行径的愤怒背后折射出的是我国法律体系的不完善,打击这一违法行为还需依法进行。为此需要()①针对各种“票号”贩卖行为完善法律规范,坚持依法惩处 ②医疗卫生主管部门不断完善行业监管法规,提高服务水平③提高医疗卫生体系相关服务人员道德修养,杜绝内外勾结 ④加强对医疗卫生系统执法人员的法律培训,提高司法水平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A [③强调道德建设,不是法治角度;对医疗系统执法人员的培训能提高执法水平,但不能提高司法水平,④表述错误。依据材料“在对‘号贩子’行径的愤怒背后折射出的是我国法律体系的不完善”可知,打击“号贩子”需要运用法治手段,①②符合题意。] 12.2016年初,江苏省泰州市效能办设立“蜗牛奖”,颁发给全市推进重点项目不得力、履行行政职能不到位、解决群众关切问题不及时的责任人,以此倒逼各项工作高质量高效率、快推进快到位。这样做有利于()①督促政府依法行政,法无授权不可为

②政府履行职责,为人民服务

③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

④政府克服懒政、怠政,杜绝失职、渎职 A.①②

C.②③

B.①③

D.③④

C [材料中的举措有助于政府履行职责,提高行政效率,②③正确,故C项应选。①④不符合题意,排除。] 13.某县在修建公路时,必经村民万某的承包地。在未经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毁掉了万某种植的西红柿两亩多,后象征性地给了万某200元的补偿。万某多次找政府有关部门讨个说法却未果。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指出:“我们还认识到,各级政府工作中存在不少缺点和不足。政府职能转变滞后,一些工作落实不够,办事效率不高,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的现象还比较突出,一些政府工作人员弄虚作假、奢侈浪费,甚至贪污腐败。”

(1)“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当前我国采取了哪些有效途径来制约和监督政府公共权力?

(2)你认为万某可以通过哪些具体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解析] 第(1)问考查制约和监督政府公共权力的有效途径,涉及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第(2)问,公民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具体途径,依据教材中提供的相关途径即可。

[答案](1)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要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即一靠民主、二靠法制;同时还要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它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社会与公民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等多种监督形式。

(2)打县长的专线电话或行政职能部门的热线电话、到政府网站进行维权、通过信访制度维权、通过行政裁决制度维权。

14.2016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的意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前文化产业的发展存在一些瓶颈,如产业规模不够大、结构不够合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保障不够完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不够强大、文化市场的行政审批还需依法规范和减少等。

材料二 《意见》指出,政府要依法行使权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强执法监督,完善执法责任制,提高行政执法效率,保障人民合法权益,提升执 法公信力。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府的职能”的知识,谈谈政府该如何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助力。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的知识,说说在文化市场执法过程中,政府为什么要依法行使权力。

[解析] 第(1)问,考查“政府的职能”的知识,主要涉及政府经济职能、文化职能和社会建设职能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第(2)问,考查政府依法行政的原因,要从必要性和重要性两大方面分析。

[答案](1)①政府具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政府可对文化产业发展进行政策扶持,通过信贷、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手段进行宏观调控,提高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②政府具有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政府应重视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发展教育、科技事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③政府具有加强社会建设的职能。政府应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增加公共文化建设投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④政府应转变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为文化产业发展服务、为人民文化生活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上一篇:合作社考勤管理下一篇:物业4月重点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