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佛教艺术(精选9篇)
浅谈佛教艺术 篇1
美术鉴赏——浅谈佛教艺术
艺术教育——13501111王银
摘要:美术鉴赏类似的学科改变了人们的审美方式。美术鉴赏是运用自己的视觉感知、过去已经有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我在这里就浅显谈谈宗教艺术的一部分,宗教与艺术的结合体---佛教艺术。佛教艺术大致包括三部分:建筑、雕塑、壁画。三者是互相结合的统一整体,是实用性和艺术性、宗教性和审美性的结合体。
佛教起源于印度,佛教艺术也起源于印度,以后由北路发展到中亚、中国、朝鲜及日本,由南路遍及东南亚等国家。
佛教美术大致包括3个部分:雕塑﹑佛画和建筑。三者是互相结合的统一体,是宗教性和审美性、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结合体。自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美术也随着朝代的更替不断发展和衍变着。
中国的佛教美术以石窟艺术为代表,它持续时间之长、分布之广、数量之多,超过任何受佛教影响的国家。
石窟是开凿在山崖壁上的石洞,是早期佛教建筑的一切种形式。印度佛教石窟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为精舍式僧房,方形小洞,三面开凿小龛,供僧人在龛内坐地修行,一种为支提窟,山洞面积较大,洞中靠后中央立一佛塔,塔前供信徒集会拜佛,石窟传入我国约在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流动出现在丝绸之路的沿途。现在发现早期的石窟是位于新疆的克孜尔石窟。中国的石窟来源于印度的石窟寺,后者是在石窟的后部设一不到顶的石塔,作为信徒膜拜对象,窟侧常设小室数间供僧人居住。著名的有敦煌鸣沙山、大同云岗、洛阳龙门、天水麦积山、太原天龙山等。它们大半集中在黄河中游及我国的西北一带,鼎盛时期是北魏至唐,到宋以后逐渐衰落。在中国,占主要地位的佛教建筑还不是石窟而是大量的佛教寺庙。九华山被唐朝廷赐封为地藏菩萨的道场。例如保存到今天的———大 慈恩寺、兴教寺、香积寺等。自从佛教传入我国,就开始发展建设佛教寺院。也可以这样说:凡是佛教寺院都是由大型的,高级的合院建筑殿阁楼台共同组成的。
由敦煌壁画等间接资料,隋唐时期佛寺的主体部分,仍采用对称布局,即沿中轴线排列山、莲池、平台、佛阁、配殿及大殿等,其中殿堂已渐成为全寺的中心,而佛塔则退居到后面或一侧。密檐式塔除嵩岳寺塔为十二边形外,隋、唐多为正方形,辽金多为八边形。单层塔的平面有方、圆、六角、八角多种。北魏洛阳的永宁寺采取了“前塔后殿”的布局方式,依然是突出了佛塔这一主题。另一类以殿堂为主的佛寺为数很多,特别是某些“舍宅为寺”的寺院,为了利用原有房舍, 常“以前厅为前殿,后堂为讲堂”,例如北魏洛阳的建中寺。
新疆的三仙洞和克孜尔石窟可能开凿于3世纪或更早,为中国最早的石窟,但早期实物已无存。能够保存到现在的比较完整的大型石窟,以甘肃的莫高窟为代表。莫高窟在吸收外来艺术营养,并发展中国艺术传统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国的大部分石窟以它为起点,散布于全国。其他驰名世界的重要石窟有(以开凿时间先后为序):炳灵寺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巩县石窟、天龙山石窟、响堂山石窟、大足石窟、剑川石窟等。(右图为麦积山石窟)石窟艺术虽起源于印度,但传到中国后在长期发展中逐步脱离印度的影响,创立了中国石窟艺术的独立体系,呈现形式和内容丰富多彩的景象。中国的佛教美术,还包括除石窟以外的其他佛教建筑、雕塑、绘画等。它们共同构成中国三国两晋南北朝美术和隋唐美术的主要内容,并对朝鲜和日本等东方其他国家产生巨大影响。
云冈石窟可以形说象地记录了印度及中亚佛教艺术向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国逐渐世俗化、民族化的过程。多种佛教艺术造像风格在云冈石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融会贯通,由此而形成的“云冈模式”成为中石窟中
国佛教艺术发展的转折点。敦煌莫高窟、龙门的北魏时期造像均不同程度地受到云冈石窟的影响。而且云冈石窟是石窟艺术“中国化”的开始。云冈中期石窟出现的中国宫殿建筑式样雕刻,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中国式佛像龛,在后世的石窟寺建造中得到广泛应用。云冈晚期石窟的窟室布局和装饰,更加突出地展现了浓郁的中国式建筑、装饰风格,反映出佛教艺术“中国化”的不断深入。
与唐朝的佛像相比,云冈的佛像更加清新高远,这与魏晋南北朝时的社会风气有关。魏晋世道混乱,武人弄权,多务实际,礼教束缚遂被打破。曹氏父子推波助澜,力倡通脱,通脱即随便之义,文人思想随之解放,清谈之风大兴,魏晋风度成为时代思想解放之标志。南北隔江对峙,战争频仍,生灵涂炭,人们心情苦闷,急需精神寄托之所,佛教乘隙而兴,开窟造像活动相继而起,翻译佛经、研讨佛理形成风气。注重自我心灵净化,成为社会各阶层特别是文人学士思想行为的突出特点。东晋以后佛学又与玄学趋于合流,深为士大夫们所欣赏。许多知识分子崇尚玄学,脱离人世,形成了“魏晋风骨”。因此石窟的风格趋于古朴醇厚,不像唐朝的那么拟人化。
洛阳的龙门石窟开凿于山水相依的峭壁间。它始凿于北魏孝文帝由平城(今山西大同市)迁都洛阳前后。当时孝文帝深感国都偏于北方不利于统治,而地处中原的洛阳自然条件优越,于是在公元493年迁都洛阳,同时拉开了营建龙门石窟的序幕。龙门石窟经历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和北宋等朝,雕凿断断续续达400年之久,其中北魏和唐代大规模营建有140多年,因而在龙门的所有洞窟中,北魏洞窟约占30%,占60%,其他朝代仅占10%左右。因此说唐代的佛教艺术代表一点也不为过。
龙门石窟是历代皇室贵族造像最集中的它是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石窟里北魏和的造像反映出迥然不同的时代风格。北魏造
地方,唐代像在唐代它是这里失去了云岗石窟造像粗犷、威严、雄健的特征,而生活气息逐渐变浓,趋向活泼、清秀、温和。这些北魏造像,脸部瘦长,双肩瘦削,胸部平直,衣纹的雕刻使用平直刀法,坚劲质朴。北魏时期人们崇尚以瘦为美,所以,佛雕造像也追求秀骨清像式的艺术风格。而唐代人们喜欢以胖为美,所以唐代的佛像的脸部浑圆,双肩宽厚,胸部隆起,衣纹的雕刻使用圆刀法,自然流畅。
佛教白两汉之际传人中国,中经魏晋南北朝至唐,已延续了几百年,在与传统文化的冲撞过程小,有些被吸收了,有些被改造了,有些被扬弃厂(如毁身、苦修之类)。唐代佛教已中国化、世俗化。禅宗兴起扑迅速风行,取代了印度佛教的地位。禅宗修炼方法简便易行,以自我心灵净化为核心,反对佛教繁琐的清规戒律,反对不近人情的苦修,主张心净自然成佛,心净即佛土净。这些很适合贪图安逸的上层统治者和广大文人士大夫的口味。禅宗实际是儒道释三教合流的产物,是中国化了的佛教。唐代石窟雕刻,尽管规模宏大,技艺精湛,但已没有多少神秘色彩,那些形象,似曾相识,人情味十足,神性几无。因而,龙门石窟的唐代造像继承了北魏的优秀传统,又汲取了汉民族的文化,创造了
雄健生动而又纯朴自然的写实作风,达到了佛雕艺术的顶峰。
就佛画而言,也不难看出其发展。早在梁代,张僧繇即以善画佛像名世。他独出心裁,创立了“张家样”,佛像的中国化,从此有了很好的发展。其子善果和儒童也善画,并擅佛画,能传其业。中国的佛画一开始自然是以西域天竺传来范本为师的临摹,经过必要的学习、摹仿阶段,中土佛教画家逐渐成长起来,在研求、吸收外来艺术的同时,继承了中国悠久的文化艺术传统,融而为一,到晋的卫协、顾恺之的时候,佛画已开始显示出某些中华民族特色了。从丝绸之路和内地遗存至今的克孜尔、莫高窟、麦积山、榆林窟,炳灵寺等石窟壁画中,我们可以看出佛画造型逐渐开始摆脱印度化、希腊化造型的痕迹,带上中华民族造型特征。北魏中期以后的人物造型,受南朝文化影响,皆趋于“秀骨清像”了。
与此同时,绘画技法也在不断进步。以敦煌石窟的壁画为例。隋代以前铁线描,土红线打轮廓,赭色晕染明暗面,再赋色,最后用墨线提醒。隋代画面趋于细致繁丽,把西域的凹凸法与中原的染色法结合起来,孕育了唐代的新画风。唐以后出现兰叶描,土红线打轮廓、墨线提醒,着色浓重,丰富华丽,画面显得金碧辉煌。
现实生活的因素也被加入了佛画中,六朝壁画情节复杂、场面壮观、气势宏大,大多是以大乘经典为根据的,在图画中常常可以见到现实生活片断的描 4 绘,尤其在南北朝与隋之交的佛教壁画中,人物造型动作、环境背景的描绘都显示出较有写实性的表现水平,折射出当时现实生活的某些方面。到隋唐时期,题材变得更加丰富。隋代壁画,除沿用原有的题材外,新出现了经变画,如西方净土变(如右图)、东方药师变、维摩诘经变、法华经变等。画面一般较小,内容也较简单。唐前期壁画中净土经变画占很大比重,后期经变而种类繁多。唐后期第156窟的张仪潮出行图(见上)和宋国夫人出行图两幅长卷式壁画,开创了莫高窟佛窟内绘制为个人歌功颂德壁画的先例。
佛教建筑的发展也不容忽视。随着佛教的传入,佛寺的修建也应时而起,南北朝时期达最盛。与此同时,塔和石窟建筑也在全国各地兴起,而且大都由国家经营。这些外来的建筑形式与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相结合,产生出了一种特殊的建筑形式。据记载,中国早期佛寺的平面布局大致和印度的相同,塔位于寺的中央,成为寺的主体,塔内藏舍利,为佛徒崇拜的对象。此后随着大乘教的兴盛,对佛陀崇拜进一步加强,开始建造佛殿,内塑绘佛像,供信徒膜拜,于是塔与殿并重,而塔仍在佛殿之前,再以后,佛殿成为寺院主体,塔与殿分立。
石窟建筑形式大致有三种类型:(1)初期石窟,如云冈第16、17、18、19、20窟,都是开凿成椭圆平面的大山洞,洞顶凿成穹窿形,它的前面开一个门,门上有一个窗,四壁及顶部雕佛、菩萨像,洞进深很小,主像特大;(2)中期石窟大多采用平面方形,有前后室,或在中央雕一巨大的中心塔柱,柱四面雕像,窟顶作成覆斗形、穹窿形或方形、长方形平棋,其上雕飞天或图案;(3)后期石窟窟形雕成列柱木构殿廊形式,有如中国汉代的崖墓,平面作长方形,平棋上有华丽装饰,如太原天龙山第16窟,云冈第9、10双窟。佛道教建筑至隋唐达到极盛。
不难发现,朝代更替和历史的兴衰与佛教文化的发展相辅相成。佛教文化在不同的时代都有其特有的意识形态。总的来说,佛教美术愈益多姿多彩。
浅谈佛教艺术 篇2
关键词:艺术形式,教义精神,差异
纵观古今, 宗教和艺术就像一对孪生兄弟, 共同见证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 无论是东方文明的石窟艺术还是西方文明的宗教造像, 无不渗透着艺术家的高超艺术造诣。本文主在浅谈云南德宏傣族佛教造像的艺术特色, 在谈及艺术特色之前我们先要了解下自古以来佛教在云南多流多派、教派众多、各具特色、内容丰富的特点。
佛教约在公元7世纪从印度和缅甸、西藏、中原等多路传到云南省, 根据佛教传入的途径不同, 可以分为南传佛教、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云南阿吒力密教。德宏的傣族和德昂族信仰的佛教系南传上座部佛教, 俗称小乘佛教。所谓的南传佛教是相对于北传佛教而言, “是指盛行南传上座部佛法的国家和地区, 这包括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五国以及我国云南傣族地区, 内容上属于早起斯里兰卡大寺派的传承”。 (1) 北传大乘佛教是指经过中亚细亚传到中国内地以及西藏。
为了更好地理解德宏傣族佛教造像艺术特色的根源, 在谈造像艺术之前, 先要了解下南传佛教 (小乘佛教) 与大乘佛教的主要区别是:“小乘佛教把释迦牟尼视为唯一的教主, 大乘佛教则是提倡三世十方有无数佛, 并进一步把佛神话;小乘佛教追求个人自我解脱, 把“灰身灭智”证得阿罗汉作为最高目标, 大乘佛教则宣传大慈大悲, 普度众生, 把成佛渡世, 建立佛国净土作为最高目标。” (2)
傣族南传佛教的造像艺术和大乘佛教相比, 最显著的区别在于:
1) 由于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教义的区别, 所以在造像表现上, 傣族南传佛教的造像以释迦牟尼为主, 造像单一。释迦牟尼:傣语称古德玛, 其造像可分为释迦牟尼王子像和成佛像。王子像指的是释迦牟尼成佛前的造像, 王子像多为坐式, 戴金冠, 穿铠甲, 袒双臂, 体态匀称, 是南传佛教独有的造像, 在大乘佛教极其罕见。成佛像服饰有通肩袈裟和袒肩袈裟两种。而大乘佛教随着千百年的流传和丰富, 在造像艺术上除了释迦牟尼外, 还包括观音、普贤、金刚、弥勒、罗汉、供养人等等。
2) 大乘佛教流传面广, 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域特色的佛教造像, 具有突出的时代特征, 而傣族南传佛教的造像, 艺术风格比较统一, 相对来说没有特别明显的变化。
3) 从造像的艺术特色来看, 傣族佛像和汉族佛像有着明显的区别。汉族佛像造像总体来看更接近生活中的人, 更多的体现佛祖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而傣族佛教雕塑造像在处理人体的比例结构时, 通常采用夸张的表现手法, 如头较大、肩较窄, 长耳到肩、长度夸张的手指等特点, 突出了佛祖的非同凡人, 超凡脱俗的气质, 以增强人们对佛祖的崇敬心理。傣族佛像总的来说受到缅甸佛像影响较大, 继承了古印度犍陀罗佛教艺术的遗风。佛祖体态丰满, 发型均为肉髻, 面如满月, 双眼微闭, 高鼻方唇, 气宇轩昂, 和蔼慈祥, 具有古朴自然的艺术风格。
4) 傣族南传佛教奘房正殿供奉的大佛像, 绝大多数是触地印, 又称降魔印, 表示降伏宇宙间和内心世界的一切妄动。相比之下, 大乘佛教佛像的手印比较丰富, 有十多种之多。
通过和大乘佛教的对比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德宏傣族造像艺术特色, 下面通过对制作材料、佛像故事两个方面来解析傣族佛教造像艺术的独特魅力。
傣族佛教造像在制作选材上包括玉雕、银铸、铜铸、陶瓷、泥塑、木雕、玻璃等, 但是最为独特的是竹编佛像和花粉佛像。
竹编佛像, 位于瑞丽市城郊西南七公里的姐东崃奘房, 出自傣族民间艺人弄恩相之手。从1997年, 弄恩相琢磨竹编佛像, 用了一年多时间, 终于编成第一尊佛像。2006年7月, 弄恩乡开始在姐东崃奘房编制佛像, 难度最大的是编制头部, 弄恩相两天两夜不休不眠, 完成头部的编制。这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竹编佛像。
制作花粉佛像要采集大量的荷花、蔷薇、缅桂、栀子花等, 洗净后送到奘房请佛爷念经, 回家后晒干, 研磨成粉状, 掺少量黏土, 加水反复搓揉, 雕刻成佛像, 再上色鎏金。制作完毕时, 信徒要举办规模盛大的庆祝仪式, 然后送到奘房供奉。傣族认为花粉佛像可保佑全寨五谷丰登人畜兴旺。
佛像故事传说人物有娃颂塔列、扎堵、谷神等。娃颂塔列:也叫南披娃颂塔列, 身穿傣族传统服饰, 长发入瀑布, 根据印度古代神话记载, 释迦牟尼王子在毕钵罗树下静坐悟道时, 魔王、妖怪前来骚扰。这时娃颂塔列突然出现, 她打开长发, 变成滔滔河水, 冲走魔怪。天明之际, 释迦牟尼成佛。扎堵:傣族传说中的男神, 头戴金盔, 身穿盔甲, 左手持簿, 右手秉笔, 专门记录人间善恶。谷神与佛祖:傣族民间传说, 佛祖来传教后, 傣族百姓纷纷前去拜佛, 稻田无人耕作, 谷神一气之下, 回到天庭, 以至所有稻田颗粒无收, 百姓怨声载道。为平息事端, 佛祖到天庭请求谷神返回人间。这以传说体现佛教传入初期与傣族原始宗教发生的冲突, 以及佛教做出妥协和让步。
南传佛教 (小乘佛教) 由于在教义上唯释迦牟尼独尊, 在教义和精神上都比较接近原始宗教, 以释迦牟尼为始祖, 这一特征注定在造像艺术上遵循其教义精神, 以释迦牟尼佛为主要表现形式, 这一点区别北方佛教, 北传佛教 (大乘佛教) 认为不仅仅有释迦牟尼一佛, 有三世十方无数佛, 故此北传佛教 (大乘佛教) 在佛教造像上除了释迦牟尼外还有很多佛, 由于南传佛教严格的履行了原始佛教的特征, 才构成了南传佛教独特的更接近佛教开创初始的造像特征和艺术特色, 这些艺术特色在于北传佛教相比较是绝无仅有的, 也是在世界佛教是上独一无二的, 相对而言北传佛教由于其教义和精神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使得北传佛教的造像艺术特色更加绚丽缤纷, 异彩纷呈, 不同历史时期, 不同的地域文化孕育出各具特色佛教艺术的特性内涵。
参考文献
①净海著《南传佛教史》,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2年2月, 第1页。
汉族地区佛教人物艺术形象浅谈 篇3
关键词:本土化;必然性;文化融合
佛教美术的快速发展和停滞不前都是与统治者的意愿息息相关的。以敦煌洞窟的开凿为依托,佛像在我国的盛行,成为主流文化的一部分,逐渐成为各个阶层的普遍信仰。
一、佛教壁画风格演变的必然性
由于东汉明帝崇仰佛教,推动了佛教在汉土广泛传播的基础。汉明帝遣羽林将军、秦景、博士王遵等12人前往大月氏国取经求法,共求得佛经42部,自此佛教在中国日益兴旺,不断发展,乃至致形成中国一大教派。并于永平十年在今洛阳建立了中国佛教史上第一座寺庙“白马寺”,从此确立了佛教在中国的地位。这一举措推动了佛教绘画艺术的发展,使汉与西域的交往更加密切,丰富了佛教文化艺术的内容。从造像方面,桓帝永兴二年,帝铸黄金浮屠老子像,并以百宝装饰,立于宫中祠内内供奉。后世人仿之,造像之风由此开始。汉代所有佛教绘画均由当时画工完成,这个时期的绘画为魏、晋、南北朝以至隋、唐绘画的发展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对后世中国的佛教美术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先驱作用。朝代不断更迭,魏明帝信奉佛教更促进了佛教文化的发展,他更大起浮屠,命建佛寺,更加促进了佛教美术的发展。江南吴主也信奉佛教,康僧会于金陵建寺初感得舍利,孙为其建塔。他入吴时携带大量精美佛画,直接影响了当时吴国画家。孙权大兴寺庙必然带动了佛教壁画的发展,佛画之祖曹不兴即是生活在这样的环境。客观来讲就佛教壁画发展而言,没有孙权大兴佛教,也不会出现曹不兴这样的杰出的佛教画家。
曹不兴不仅吸收外来艺术之法,并结合本朝特色,创造出更具特有中国画风之佛像,从此开创了中国佛教画艺术,为中国佛教画兴起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印度的佛教绘画传入我国,必然由我国的艺术家继承发展下去,那时我国传统的思想文化体系已经逐渐形成,画家思想及行为规范遵循传统,作品大多数配合中国主流文化的需要,这也是佛教美术本土化必然性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西晋帝司马炎信奉佛教,使西晋佛教发展有了相当的规模,西晋时期常有战乱,众多才智之士也无奈于政事,多为信佛崇佛乐工艺事,从而更加促进了佛教的普及和释画艺术的发展。由于西晋朝野对佛教的信仰已相当普遍,大兴寺庙、译经造像,还将佛像画于寺庙壁上,加速了佛教壁画的发展。东晋王朝的佛教艺术发展基本沿袭了西晋原有的佛教文化。北方区域十六国的佛教发展发轫于西域沙门佛图澄(232-348),他用道术感化了残暴的后赵石勒,并促使朝野也都逐渐信奉佛教。这样使得佛教绘画发展更加昌盛,南方各地大兴寺庙。
可以看出佛教之所以能够在我国古代封建王朝时期迅速发展并且成为各个阶层的广泛信仰是与统治者的意志有着莫大的关系,皇帝如果信仰佛教的话,那么佛教在上流社会就会成为一种政治素质和时尚,甚至会成为雅士文化的象征。我国古代封建王朝家国同构的超稳定社会结构是佛教迅速传播的重要原因。
二、佛教壁画传入中国前后面貌对比
我国的佛教造像艺术体现了一种庄严美,而它在印度更多地体现了丰富的想象力和严谨的技法。古代印度的Mahajanapada或称作犍陀罗的地区,有人甚至称它为希腊——佛教王国,用纯古典手法用于装饰的目的。在犍陀罗艺术流派中佛第一次以凡人的形式出现,菩萨的形象以印度当时衣着华丽的贵族为原型制作,这也是最早的。故事更显华丽,人物、服饰一丝不苟,供花、供水、献舞、奏琴天女腰肢婀娜动感十足,服饰华贵富丽。从裙子上笔挺的燕尾褶上可看出西方的影响。
帕塔瓦克出土的一尊坐佛像与印度完美的形式相比更具有犍陀罗后期的艺术风格,原先的古典服饰变瘦,象一条带子缠紧在身上。大部分印度造像娥眉细长眉峰挺立,双眼拉得细长,如果是半侧面的形象十分强调眼珠的球状感。鼻梁高挺,额头平缓而强调下巴的突出,耳洞则用一种几何形状的模式。肢体造型严谨细腻但略显僵直,比较强调腹部的肌肉,非常强调女像的胸部。例如一个白渡母形象衣服的款式仅仅露出胸部,腹部和小臂,有些形象视角可仅在乳房处做九十度转变。不论男女形体关系上都较为夸张,虎背蜂腰对比强烈,尤其是女像的腰部细得更为夸张。
东晋期间初始创建莫高窟这一伟大的佛教艺术工程。直至唐圣历元年,西至九龙坂,东至三危峰,建成窟室一千余龛,其中纯印度艺术的绘画只是一小组,大量的是中国化的作品,还有第三种风格是西域流派及少量西藏的作品。敦煌的绘画融入了印度的肖像风格和象征手法,带有大夏、犍陀罗风格的痕迹,吸收了佛像技法作为自身艺术流派的基础。一些西域的影响表现在人物及衣饰上,尤其是披巾,与库车、吐鲁番的绘画极相似,但整体上中原风格占主流。
佛教壁画风格演变必然是根植于我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体系的。我国优秀的画家吸收了印度肖像画、象征手法和形式概念,印度的题材混同中国的风格,一种真正的全新的佛教艺术产生了。佛教绘画艺术的构成多赖于对犍陀罗艺术的继承、丰富和发展,中国画家以本土创造性的才干推动着佛教美术形式上的完美。
【参考文献】
[1]王海林.佛教美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
[2]普加琴科娃·列穆佩著.陈继周,李琪译.中亚古代美术[M].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13.
[3]许建英,何汉民编译.中亚佛教艺术[M].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2.
[4]王进玉.敦煌石窟探秘[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
从佛教造像艺术管窥中国美学精神 篇4
从佛教造像艺术管窥中国美学精神
佛教艺术在中国传播、繁衍将近两千年,其中为了迎合中国人的审美心态及文化传统,自然会有许多调适之处.经过中国的艺术家和民间工匠的.吸收、融合和再创造,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艺术”,并折射出典型的中国美学精神.
作 者:李智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刊 名: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YUNNAN AITS INSTITUTE年,卷(期):“”(1)分类号:B83关键词:佛教造像艺术 中国美学精神 世俗化 中性化 融合性
浅谈佛教 篇5
一、佛教的起源
佛教同基督教一样,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现象之一。佛教之在东方,亦同基督教之在西方,无论在一般的历史演变上,抑或是在社会生活上以及人类的精神上,都曾起过巨大的作用,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影响。一直到现在,它还影响着东方千百万计的生活和灵魂。
佛教发源于距今约2552年前(一说3000年左右)左右的古印度,其创始人为悉达多·乔答摩(约前566~前486年),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意思是“释迦族的贤人”(释迦是仁慈的意思,牟尼是寂默的意思,寂默也就是清净的意思,佛是觉悟)。乔达摩出身于刹帝利种姓,是迦毗罗卫国(在今印度、尼泊尔边境地区)净饭王太子。据说他幼时受传统的婆罗门教育,学习吠陀经典和五明;20岁时,始感人世生、老、病、死的各种苦恼,又对当时的婆罗门教不满,遂舍弃王族生活,出家寻访师友,探索人生解脱之道。开始时,他在摩揭陀国王舍城附近学习禅定,后在尼连禅河畔独修苦行,进而至伽耶(菩提伽耶)毕钵罗树下深思默想,经过7天7夜之后,终于“悟道成佛”,这一年他35岁。之后,他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任教,历时45年,从者甚众,流传下来,称为佛教。佛,梵文为Buddha,意为“觉悟”,汉译音为“佛陀”。
二、佛教教义
佛教教义,又译作泥日、泥洹、涅槃那。意译为灭、灭度、寂灭、安乐、无为、不生、解脱、圆寂。涅槃原意是火的息灭或风的吹散状态。佛教产生以前就有这个概念;佛教用以作为修习所要达到的最高理想境界。含义多种:息除烦恼业因,灭掉生死苦果,生死因果都灭,而人得度,故称灭或灭度;众生流转生死,皆由烦恼业因,若息灭了烦恼业因,则生死苦果自息,名为寂灭或解脱;永不再受三界生死轮回,故名不生;惑无不尽,德无不圆,故又称圆寂;达到安乐无为,解脱自在的境界,称为涅槃。《大乘起信论》称:“以无明灭故,心无有起;以无起故,境界随灭;以因缘俱灭故,心相皆尽,名得涅槃。”佛教大小乘对涅槃有不同的说法。一般分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两种。一个修行者证得阿罗汉果,这时业报之因已尽,但还有业报身心的存在,故称有余涅槃;及至身心果报也不存在,称无余涅槃。据《肇论》介绍:小乘以“灰身灭智,捐形绝虑”为涅槃,是为有余涅槃;《中论》等则以“诸法实相”为涅槃,是为无余涅槃。大乘还分性净涅槃和方便净涅槃两种。本有的法身,名性净涅槃,即真如法性,亦称性德涅槃;假六度缘修,本有法身显现,名方便净涅槃,亦称修得涅槃。法相宗综合了大小乘涅槃学说立四种涅槃:①自性清净涅槃。虽有客尘烦恼,而自性清净,湛如虚空;②有余依涅槃。断尽烦恼障所显之真如;③无余依涅槃。出生死苦之真如;④无住处涅槃。断所知障所显之真如,此依佛的三身而说,有法身故不住生死,有应化身故不住涅槃,名为无住涅槃。大乘佛教认为涅槃具有常乐我净四种德性或常、恒、安、清凉、不老、不死、无垢、快乐八种德性。
三、佛教的重要节日
①佛诞日即释迦牟尼诞生日。由于说法不一,世界各国佛涎日期也不相同,中国汉
族地区和日本均以农历四月初八为佛诞日;蒙、藏族地区为四月十五日;傣族地区 为清明节后十天。佛诞日各佛寺一般都举行诵经法会,并根据“佛生时龙喷香雨浴
佛身”的传说,教徒要以香水洗释迦佛像,故又称为浴佛日。
②佛成道日;即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的口子。一般在农历十二月初八,届时佛寺要举行纪念仪式,并煮“腊八粥”以供佛。为什么要供“腊八粥”呢? 相传释迦牟尼在成佛前,曾苦行多年,饿得几乎死去,后遇一牧女送他乳糜,得免
于死。释迦牟尼成佛后,人们在腊月初八这一天,用米和果物煮粥供佛,称“腊八
粥”。后来民间也逐渐形成吃“腊八粥”的习俗,用以庆贺五谷丰登,驱逐鬼邪瘟 疫。
③佛涅架日;即释迦牟尼逝世的日子。一般在农历二月十五日。但是释迦牟尼 逝世的年代,南传佛教与北传佛教相差59年,南传佛教认为是公元前545年;北传
佛教认为是公元前486年,后者是我国公认的年代。
④世界佛陀日;东南亚一些佛教国家把佛诞、成道、涅槃三个节日合并起来,称作“维莎迦节”,时间是五月中旬的月圆日。1954年在缅甸仰光召开的世界佛教
徒联谊会第三次大会规定为“世界佛陀日”。在东南亚一些佛教国家,这是一个全 国性传统节日,举行规模盛大的庆祝活动。
⑤观音的纪念日。在中国有三个:农历二月十九为观音诞生日;农历六月十九 为观音成道日;农历九月十九为观音涅槃日。届时善男信女便举行盛大的庙会,被
看作观音道场的浙江普陀山,更是摩肩接踵,香火旺盛。
⑥其他佛或菩萨的纪念日;农历正月初一是弥勒佛的诞生日。农历二月二十一 日是普贤菩萨的诞生日。农历四月初四是文殊菩萨诞生日。农历七月三十日地藏菩
萨涅架日。农历十一月十七日是阿弥陀佛的诞生日。农历七月十五是僧自恣日,即
孟兰盆会。何谓自恣:就是佛教徒每年安居期满之日举行检举忏悔集会,请别人尽
情(恣)揭发自己的过失,自己进行忏悔,同时也检举揭发别人的过失。此日称“僧 自恣日”届时以百味饮食供养自恣僧,据说如此能使现生父母和七世父母都度脱苦 厄。
四、佛教的传入与发展
大约在两汉之际,佛教开始传入汉地(约在公元纪元前后)。据文献记载,佛像可能与此同时传入。但在中国西部的新疆地区(古代称之为西域),佛教和佛教艺术的传人则更要早一些。印度的佛教艺术,经过中国的艺术家和民间工匠的吸收、融合和再创造,形成了更具中国特点的佛教艺术,从而更容易在中国社会流传和发展。
形形式式的佛像,主要是作为佛教徒供奉和礼拜的对象,因此佛像艺术的发展和流行,基本上是伴随着中国佛教的兴衰而兴衰,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是显而易见的。
汉魏之际,佛教虽已传入中原,可在史料中,关于佛像的记载却极为鲜见。在出土的佛教文物中,有四川乐山崖墓的佛雕像、彭山崖墓内发现的陶制佛像,这些据考证都是汉代的作品。但是这时的佛教文物遗留下来的为数极少。东汉末年,下邳相笮融建造了一个规模宏大的佛教寺院,据说可容三千余人,其中还安置了身穿锦彩衣物、铜质涂金的佛像,这是中国的造像立寺首次见于正史记载。
中国佛教艺术的飞跃发展,是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这是中国社会大动荡的时代。来自印度的佛教思想在中国迅速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大的交流。这种交流不仅对中国思想史的发展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中国美术和雕塑艺术的发展也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在绘画方面,顾恺之、陆探微和张僧繇等画家,一方面继承了中国传统的汉画的技艺和风格,一方面又受到了来自印度、西域的佛教绘画表现手法的影响,在绘画理论和表现手段方面,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这一时期的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中出现的人物形相,大多面目清瘦、褒衣博带,神采飘逸,这基本上是南朝士大夫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的真实写照。由此而形成的“秀骨清相”的风格,成了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南朝画风的代表.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造像艺术。也有了极大的发展。以东晋戴逵为代表的佛像雕塑家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佛教艺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戴逵的创作态度认真,据说有一次他为了制作一尊佛像,曾潜藏在帐中,倾听众人的褒贬议论,然后加以详细研究,积思三年,才得以完成。因此他所作的佛像,使“道俗瞻仰,忽若亲遇”。这一时期出现的各种佛像,包括塑像和画像,已经不再是单纯地模仿西方传来的佛像图样,而是融合了中国的民族风格,开始走上了独立的发展道路。
遗憾的是这一时期佛教寺院的各种塑像以及画像,现在大多都已荡然无存,我们只能从传世或出土的一些金铜佛像以及当时开凿的一些石窟寺中,来了解和研究当时佛教造像的一些情况。
现存最早有明确纪年的金铜佛像,是后赵建武四年(338)造的释迦佛铜像。此像现藏美国旧金山市博物馆。像通高 39.4厘米,身着通肩大衣,衣纹以身体胸部为中心,向左右对称雕出作平行下垂状、两手在腹前作禅定印,肉髻较大,脸部轮廓清楚。佛座为四足方座,这是大多数早期金铜佛像所采取的形式。整个佛像身体略向前倾,衣纹形式化,左右对称,略显呆滞,带有早期还不成熟的佛像制作风格。
南朝佛像,传世遗物较少。但从现在仅有的一些造像来看,其风格有着明显的特点。例如宋文帝元嘉十四年(437)所造的佛坐像,其衣纹、手印、背饰等基本上还保留着较早的传统手法,但其面部表情则安详柔和,与其他一些显得强有力而充满感情色彩的佛像相比,尤为幽雅静温,具有更多的中国传统色彩。
北魏时期,是中国佛教造像艺术发展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由于政府的保护和提倡,佛教有了迅速的发展,佛教艺术的发展也是蒸蒸日上。这一时期留传下来的金铜佛像数量很多,此外,闻名于世的大同云冈、洛阳龙门两大石窟,都是这时由国家主持开凿的,所以规模巨大。空前绝后,显示了非同凡响的宏伟气势、大同作为当时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在佛教艺术发展过程中,还形成了被称为“平城模式”的艺术风格(大同古称平城),对当时中原地区佛教艺术的发展起着指导性的作用。
云冈石窟第二十窟的大佛像,历来被视作云冈石窟的代表、由于这一洞窟的顶部和前壁已揭,佛像成为露天,使我们能更清楚地瞻仰这一大佛的雄姿。佛像高13.7米,面部丰满,高肉髻,鼻梁挺直,嘴部轮廓清楚,嘴角处略带微笑、眉眼修长,眼睛瞳孔部镶着黑釉陶器,看来炯炯有神。双耳垂肩颈部肥短,两肩宽阔厚实、双手作禅定印,手肘外张,显示出力量和威严。造像整体看上去端庄凝重。身披袈裟,偏袒右肩,衣纹成阶梯状排列,线条简洁,显示出一种粗重厚实的质感反映了当时生活于北方寒冷气候中的少数民族服装的特点,也具有犍陀罗佛教艺术的某些特点。
北魏孝文帝于太和十八年(494)迁都洛阳,并且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这些改革措施加速了北方各少数民族与汉民族的融合过程,同时也促进了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因此,标志着这一时期艺术水平的龙门石窟,具有更加浓厚的中国风味、其中如古阳洞、冥阳洞、莲华洞等,都显示了极高的艺术水平。
隋唐的佛教艺术,有了明显的转变,形成了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这一时期出现的各种佛教造像,在风格上已摆脱了以前的那种呆滞、平板的表清和神秘气氛的宠罩。开始出现一种新的,显得温和圆润、生动柔和的风格。人物造型也从南北朝时的清瘦飘逸转向丰满端丽。这一时期出现的各种佛、菩萨像,显得雍容华贵,颇似唐代宫廷贵妇的形象、衣纹皱折也是线条流畅,富于节奏变化,同时显出衣物的质地轻薄、紧贴身上,更显得肉体的丰腴和体态的婀娜多姿。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有龙门奉先寺的卢舍那佛以及敦煌石窟中唐代壁画和塑像等等。
五代宋以后的佛教造像,以四川和云南各处的石窟中保留得较多。这时的像有许多是密宗的造像,反映了这一时期佛教密宗的流传情况。元代盛行藏传密教,藏密寺院中,也塑有不少密宗的造像。此外,杭州飞来峰的摩崖石刻造像,也多为佛教造像,可以说是这一时代的代表作。其中又以笑口弥勒(布袋和尚)的像最为著名。它那憨厚质朴、纯真无邪的笑容,看来是发自内心深处的笑,吸引着一群群的游人和朝拜者,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五代宋以后,还出现了许多罗汉像以及各种各样的观世音菩萨像。有些完全是根据中国民间传说创造出来的。这些像的出现,大大丰富了佛教艺术的表现内容。从造像的风格上看,则更加贴近了生活,世俗化的味道也更浓,这样也更容易为群众所接受,特别是各种各样的观世音菩萨像,大多从唐以前的面部留有蝌蚪形小髭的男相,转变成风姿绰约、美丽端庄的女性形相,而且更具有世俗的风韵。这时的佛教艺术,无论从表现内容还是艺术风格上来看,都已是地道的中国文化和艺术的产物。
五、佛教文化
佛教文化包括佛教哲理、佛教文学、佛教音乐、佛教诗歌、佛教建筑、佛教雕塑,以及寺院里的庄严器具、坛场布置、佛事仪轨、丛林规制等等。佛教是中国化的宗教,佛教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与中国人的民族特征息息相关。可惜的是,很多同学对西洋文化的了解远远超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对基督教文化的了解远远超过对佛教文化的了解。希望大家对佛教文化有更加清楚的了解,对自己的文化根源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六、佛教信仰
信仰是宗教本质的部分、核心的内容,相当于我们常讲的“思想”、“精神”,而佛教提倡的是“和谐世界,从心开始”。
“皈依”有救济、救护之义。三皈依是指归投三宝、依靠佛、法、僧三宝,藉著三宝功德威力的加持、摄护,能止息无边的生死苦轮,以及能远离一切怖畏。
七、佛教的影响
从佛教传入中国,在中国生根、变化、发展,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并融入中国文化之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带来了中国政治、思想、经济、文学、音乐、美术、雕塑,等一系列的变化。其中,佛教对中国文化发生过很大影响和作用,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佛教文化遗产。例如,我国古代建筑保存最多的是佛教寺塔,现存的河南嵩岳寺砖塔,山西五台山南禅寺、佛光寺的唐代木构建筑,应县大木塔,福建泉州开元寺的石造东西塔等,都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史的宝贵实物。许多佛教建筑已成为我国各地风景轮廓线突出的标志。在一片郁郁葱葱之中,掩着红墙青瓦、宝殿琼阁。精巧的佛教建筑为万里锦绣江山平添了无限春色。敦煌、云冈、龙门等石窟则作为古代雕刻美术的宝库举世闻名,它吸收了犍陀罗和印度的特点而发展成为具有中华民族风格的造像艺术,是我国伟大的文化遗产。就文学而言,这对于丰富文学思想以及艺术形式、表现手法,都有很大的影响,其主要是使中国文学作品想象更丰富,故事性更强。天竺声韵理论影响了中国音韵学的产生,进而影响到诗歌格律的形成。佛教还丰富了中国语言与词汇,丰富了文学观念。同时,佛学和中国古典哲学的交互影响,推动了哲学提出新的命题和新的方法。它以独特的思想方法和生活方式,给予人们以新的启发,使人们得以解放思想,摆脱儒学教条,把人的精神生活推向另一个新的世界。
净化了中国人的心灵,从盛唐开始,佛教与儒家、道家并列,成为人们政治文化生活中不能缺少的组成,佛教陶冶了人们的情操,稳定了社会,使人们精神领域更加丰富多彩,同时,又广泛的被国人用于外交领域,促进了与周边国家的融通,总之,其深远的影响是不可限量的。
参考文献: http://baike.baidu.com/view/18697.htm
浅谈佛教艺术 篇6
(以及鸡鸣寺的改造)
关键词:寺庙建筑
汉化
欧洲教堂
清雅 摘要:
作为一种饱含宗教文化性与悠久历史的建筑种类之一,寺庙应该开始脱离陈旧腐败的模式,而逐渐转向现代文明,更加注重表达精神和思想上的意义,区体会建筑和人和周围环境之间的交流。
正文:
佛教寺庙在唐代达到了顶峰时期,其结构以及风格在汉化后自然和印度源起的风格有很大的改观。事实上佛教建筑是在中国贯通生活文化的哺育下发展而成的,所以总是不能避免一定的世俗感。
在古代寺庙多为僧人清修,有的大型寺庙是为皇室祈福所用,大多数身居山林,而让僧人感受到山林的宁静和佛堂肃穆从而礼佛,洗尽铅华。反较于当代的佛教寺庙,大多温和而慈善,是为了让大量为了朝拜的都市居民更好的礼拜。部分的寺庙存在于城市之中,由于地价的不断攀升,整个寺庙的面积就已经被局限住了,然而又有佛塔、大殿、经堂、钟鼓楼、藏经阁、僧房、宅堂等必不可少的形式,所以分到每个殿堂的面积就晓得可怜。早在禅宗兴起之后,中国大部分的寺庙就放弃了“塔”的建筑模式,多以中轴对称的层层推进来进行排列。失去了塔的建筑复建方法,无法保证在防火的情况下保证每层的稳定性,所以当代的城市寺庙只能从一定情况下失去了所想呈现的美感。对于每间殿堂的结构上来说一踏进门槛便是三至五个荷包垫,进门还没来得及看得清楚是什么菩萨,长什么样子就被后面的人无意的推到垫子上跪了再说。这样的拥挤的寺庙建筑很难让人感受到转眼肃穆的感觉,尤其是不得不走马观花的“参观礼拜”,早已失去了原有想要净化内心的超凡效果。
欧洲的宗教建筑教堂对比与寺庙来说非常不同,无论是其所想表达的社会性,所处的位置还是建筑的结构。教堂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是想让基督徒在周日来教堂做礼拜,跟上帝忏悔自己的种种过错从而得到心灵上的满足。无论你是否是基督徒,在进入教堂的时候总觉得身心受到了强烈的感染。一排排的长椅,从外界透过墙壁上的彩色玻璃所讲述的一个个久远的故事,巨大的十字架和周围伫立着的烛光都让人身心受到了很大的震撼,但这些和中国的寺庙建筑几乎无法分出胜负。但是有一点我认为是胜于中国一部分寺庙的,殿堂的室内空间。人们进入教堂,要经过很长的走廊的长椅才能走到神父的面前,在这之前的过程中,外部的不断熏陶会给心灵注入深沉的力量。法门寺位于西安宝鸡,由于藏有释迦摩尼指骨的舍利而成为聚光仰望的佛教圣殿。多年前传出消息政府出资几亿来进行修缮佛光大道。2011年,在当我踏上那一条几乎修缮完毕的佛光大道的时候内心激动无比。一方面觉得整个大道气势恢宏,道路两旁金佛伫立,纵延数百米让人内心不禁激动万分。过于庞大的建筑资这样庞大的工得并不尽如人意,感。由于道路太力很大,甚至有直达佛堂正门而路两边毫无遮挡金石佛在经历过
另一方面又被这样感到惋惜,毕竟耗程其实细节之处做竟有一定的浪费之过长,所耗费的体人租用电瓶观光车无心参观。而且道的十米高的巨型刷风霜雨打也总会被腐蚀掉从而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南京的古鸡鸣寺处于玄武湖畔的台城之外,依山而建,紧邻前南京市政府,地地道道的市中心,周围的喧嚣也是可以想象的。平时多为外地游客参观用,到了节假日尤其是跨年之际会有成千上万的香客涌入祈福。曾经在2011年因电线老化,一度发生过火灾,后又得到了一定的重建。由于每年大量的游客涌入,然而实际的建筑面积又并不是很大,所以每年都要进行一定的修缮。每当跨年时都会和朋友一起许愿还愿,但每次都挤得水泄不通。巷子的宽度只能勉强够两辆车通过,却被排队买票的人们堵得不得不戒严。依山而建的鸡鸣寺的纵深殿堂间有很多级的台阶,然而都被前去的香客们站的无法通行,甚至只能站在台阶上等待千面的香客们烧完香才能往上爬,增加了很高的危险系数。等到了大殿里一跨进门坎还没看清楚是什么佛祖或是菩萨就得跪下磕头许愿,完全不能达到净化心灵的清修感觉。
对于鸡鸣寺的改进,我希望在城市中
心有这样一座简单的寺院。依山庞水,既然室内空间并不大而且室外是如此的美景,不如不要那么多看似奢华的颜色和摆设,把鸡鸣寺用清新简朴的材料加之外部清雅开阔的风景也能让人感受到内心的宁静,体会佛法无边的震撼。特殊的地形可以造就与众不同的结构风格。鸡鸣寺为了游客等的需要在后部开了直通台城的后门,但却没有达到很好疏通人流的。可以在台城后在建造一个平台,改造成观景平台,使人们即使是来礼佛也能够享受到自然带来的洗礼。
麻雀虽小,但也可以五脏俱全。有一点总让来朝拜的人们有一丝遗憾的就是香炉,这里的香炉不是像普通寺庙里的大鼎或是炉子而是一个深坑,每当大量的香客点上香许愿后总要把自己的寄望扔进毫无装饰并且地狱熔炉一般的香炉里总让人内心有点遗憾。如果不愿长期清理香客的香灰,便依旧保持之前的形态,只是可以将炉子的入口变窄变长,这样在人多的时候不至于造成如此之大的拥堵,也能够易于清洁。
在室外精心布置山水和花草,辅以现代的灯光设计的营造。改变简单的台阶设计,使其有变化和节奏,在旁边设置装置,讲述佛教的简单故事。这样就第一步做到了观赏游乐的同时,富有宗教的感觉。在建筑结构和材料上可以使用现代的简约风格的石头和松木,在颜色上也可将大片的金色改为白色,从而一洗世俗之感,在城市的中心真正建议一座可以凝神静
气的寺院。正所谓“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中国的当代寺庙建筑需要改革。并不能完全依赖于对香客们的供奉的世俗渴望,而是要以传扬佛法为主,突破千篇一律的建筑风格,跟着时代进步。作为一种饱含宗教文化性与悠久历史的建筑种类之一,寺庙应该开始脱离陈旧腐败的模式,而逐渐转向现代文明,更加注重表达精神和思想上的意义,区体会建筑和人和周围环境之间的交流。
参考文献:
1.《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方立天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当代中国佛教寺庙建筑的设计思考》 吕江波 张琪
辽金时期佛教造型艺术的演化 篇7
佛教造型艺术主要包括佛教中的造像、绘画和建筑艺术。笔者不揣鄙陋, 试图从以上三个方面探究辽金时期佛像造型艺术的演化。
一、佛教造像艺术
辽代是少数民族部落契丹建立的政权, 辽建立之前契丹人一直信奉萨满教, 后来统治者为巩固政权, 强化对汉族地区的控制和统治, 进而将宗教政策向佛教倾斜。在契丹族统治的内蒙古、山西、河北等广大地区兴建起大量佛寺。这些佛寺中所供奉的佛像, 在造像技法上既有对唐代典雅端庄遗风的继承, 同时融入了其独特的风格特点, 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辽代佛教造像与南方平易近人的造像风格不同, 往往是面相饱满、肩膀宽阔, 刚健有力的形象。佛像面部圆鼓, 略显肥胖。上身穿袒胸式袈裟, 下身着长裙, 衣褶较多, 较唐代造像更显衣纹质感。菩萨像多是高发髻并带高花冠, 花冠形式与契丹贵族头冠颇为相似。胸前饰物较宋时减少, 只饰一串连珠璎珞。
另外, 时人注重选材的丰富性, 既有显教的佛、菩萨、罗汉等题材, 还有密教的五方佛、八大菩萨等题材。另外在佛教雕塑中还出现了“大肚弥勒”的造像:袒露胸腹, 席地而坐, 手持念珠, 神态欢乐。不同于之前威武雄壮的天王, 也不同于姿态优美, 深情庄穆的菩萨, 而更加向开放豪迈的风格发展。既与当时社会世俗化与市井化有关, 同时作为辽代统治阶级的契丹民族的性格特点对当时的佛教艺术风格也造成了一定影响。契丹族是位于北方草原的少数民族, 《辽史》中写道:“契丹旧俗, 其富以马, 其强以兵, 马逐水草, 人食酪, 草居野处, 无有定所。”从中得以窥见契丹族生活的基本风貌。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 造就了契丹族人热情奔放、豪放刚健的性格特点, 进而融入佛教造像艺术。
由于辽代大肆推崇佛教, 致使出现“辽以释废”的局面, 即崇佛之风将契丹族人雄武刚健的民族精神侵蚀, 从而导致辽王朝的灭亡。随之兴起壮大的则是女真完颜部落建立起的金朝。金代为巩固和扩大统治依旧崇尚佛法, 但吸取了辽代灭亡的教训, 实行利用与限制并举的佛教政策, 加强对佛教的统治。这样一来, 金代佛教的发展便受到限制, 在佛教艺术方面的发展速度也不及辽代。
这一时期的造像风格, 对佛教艺术写实风格的发展具有一定影响。金代佛教造像遗存的丰富性不亚于辽代, 同样也多以浮雕形式雕刻在佛塔等建筑物上。金代造像艺术是在辽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造像的衣饰较辽代基本没有什么变化, 但所塑造的人物体魄比辽时更为雄浑刚健, 面部更加丰满圆润, 略显臃态, 从中可见金人的审美倾向及艺术风格。
二、佛教绘画艺术
辽代佛教盛行, 一些画家也开始将描绘视角转向佛教文化, 创作出大量精妙绝伦的佛教壁画作品。其不仅存在于佛堂寺庙或佛塔地宫等佛教建筑之上, 更多的存在于辽墓墓室。如在内蒙古赤峰的辽开龙寺遗址附近, 辽代僧侣的墓室中, 发现有反映辽代僧侣形象及生活的壁画。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辽代的家族墓群中, 发现一幅有僧人形象的《三老 (教) 对弈图》。这些壁画作品具有十分丰富的佛教文化内涵, 真实描绘了辽代佛教文化的相关内容, 如:信徒念佛、诵经时的场景、佛教信徒“供养”时的情景以及对各类佛教中人物形象的描绘。
辽代遗存的佛教壁画具有十分鲜明的艺术风格, 同辽代佛教造像艺术相似, 在承继唐宋画院派技法的基础之上, 融入了北方画家粗犷、简约的绘画风格。这一风格的形成与当时的的社会背景关系密切。辽建国前后, 其军队屡屡南下进犯中原, 俘掠大批汉人, 其中不乏有精通中原画技的汉族画家, 因而承袭当时的中原绘画技法也就不以为奇了。后辽与北宋制定“澶渊之盟”, 双方休兵交好, 促进了双方的文化交流, 因而辽代画风上体现出多元文化融合的特点。生活在北方草原之上的契丹族人, 并不是一味模仿而毫无创新, 而是在绘画中融入了民族性, 使绘画风格更加粗犷、率性、奔放。如位于山西应县辽代木塔之中, 绘有一幅供养人壁画, 将形墨彩融为一体, 落笔刚劲, 画韵传神, 画中人衣巾飞扬, 着紧身服饰, 具有强烈的草原民族特色。
金代佛教是承继辽、宋佛教发展起来的, 因此佛教绘画作品也具有一定规模, 但经过长期战乱, 损毁严重, 完整保存下来的为数甚少。这一时期的佛教绘画作品多以佛教人物和佛教故事为创作题材, 虽属佛教艺术的范畴, 但由于处在封建社会后期, 城市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佛教开始世俗化, 进而影响到佛教绘画创作领域, 更多表现出世俗性, 通过普通人物日常生活图景反映绘画主题, 不同于以往任何一个时期的佛教绘画艺术。
同市民文学一样, 风俗画更易于普通市民理解和接受, 通过形象化、生活化的图景, 借助于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和人物, 充分展现世俗之美, 同时高度集中地反映出佛教所传递的教化思想, 是佛教绘画艺术的一次重大发展与创新。
三、佛教建筑艺术
佛教建筑主要包括寺院和佛塔。佛教源于印度, 因此中国的佛教建筑在其初期建造之时, 受到印度宗教建筑风格的影响, 但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 渐渐融入了更多中国化的元素。
寺院的形式分为宫塔式和院落式两种。这两种形式的区别在于空间的延展和变化。宫塔式属向上伸展的立体空间结构, 而院落式则是向四周延伸的立体空间结构。宫塔式是原始佛教的寺院形式, 与佛教餐风露宿的修行方式相契合。后院落式佛寺的兴起, 宗教空间逐渐由室外转向室内, 与中国传统的住宅空间更相类似, 是西方佛教建筑与中国本土建筑相结合的产物, 带有浓厚的本土化色彩。
辽代的佛塔多呈八角十三层样式, 不同于唐代简约质朴的方形塔。八角塔更能凸显辽代佛塔玲珑而富于变化的特质。更重要的是, 佛塔属高层建筑, 能否抵御猛烈的风力, 也是辽塔建造初期考虑的重要问题。方形塔的迎风面较大, 辽人从力学角度出发, 减小佛塔的迎风面, 因此创造性的建造出八角形塔。另外, 辽代佛塔开始使用斜拱作为其外檐斗拱, 增强了佛塔结构的稳定性, 也是辽代佛塔区别于唐、宋佛塔的一个显著特点。
北宋时期, 中国第一本详细论述建筑工程做法的官方著作《营造法式》问世。辽代佛教建筑在吸收《营造法式》科学化、程序化、规格化特点之上, 融入了本民族豪放朗健的风格, 从而形成了辽代独具民族特色的佛教建筑风格, 为之后中国佛塔建筑样式奠定了基础, 也为后代佛塔建造提供范式。
佛教建筑发展到金代, 在继承前代建筑风格的基础上, 又融入了一些新的特点。
金代佛塔继承了辽代八角形式样, 但在塔檐上进行了改良。金塔多采用密檐式, 即塔檐自下而上逐层收敛, 而且每一层的高度均匀递减, 外部轮廓看起来像是优美的抛物线。金塔吸收了唐塔的外形特点, 同时还兼容了宋塔的内部结构和局部装饰等特征。在金代还出现了塔上塔的建筑形式, 如安阳天宁寺的文峰塔就是典型的塔上塔形式, 在底塔之上还立有约10.5米高的喇嘛塔作为塔刹。
而金代的佛教寺院建筑, 没有太多的变化与特点, 基本承袭了辽代宫塔式和院落式两种形态, 在此不做赘述。
四、小结
佛教石窟艺术 篇8
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主要是佛教石窟艺术。佛教在中国广泛传播流行,并成为门阀地主阶级的意识形态,在整个社会占据统治地位。北魏与南梁先后正式宣布它为国教,是这种统治的法律标志。它历经隋唐,达到极盛时期,产生出中国的禅宗教派而走向衰亡。它的石窟艺术也随着这种时代的变迁、阶级的升降和现实生活的发展而变化发展,以自己的形象方式,反映了中国民族由接受佛教而改造消化它,而最终摆脱它。清醒的理性主义、历史主义的华夏传统终于战胜了反理性的神秘迷狂。这是一个重要而深刻的思想意识的行程,所以,尽管同样是硕大无朋的佛像身躯,同样是五彩缤纷的壁画图景,它的人世内容却并不相同。如以敦煌壁画为主要例证,可以明显看出,北魏、隋、唐(初、盛、中、晚)、五代、宋这些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神的世界。不但题材、主题不同,而且面貌、风度各异。
无论是云冈、敦煌,还是麦积山,中国石窟艺术最早要推北魏洞窟,印度传来的佛传、佛本生等印度题材占据了这些洞窟的壁画画面。洞窟的主人并非壁画,而是雕塑。前者不过是后者的陪衬和烘托。四周壁画的图景故事,是为了托出中间的佛身。信仰需要对象,膜拜需要形体。人的现实地位愈渺小,膜拜的佛的身躯便愈高大。然而,这又是何等强烈的艺术对比:热烈激昂的壁画故事陪衬烘托出的,恰恰是异常宁静的主人。北魏的雕塑,从云冈早期的威严庄重到龙门、敦煌,特别是麦积山成熟期的秀骨清相、长脸细颈、衣褶繁复而飘动,那种神情奕奕、飘逸自得,似乎去尽人间烟火气的风度,形成了中国雕塑艺术的理想美的高峰。人们把希望、美好、理想都集中地寄托在它身上。它是包含各种潜在的精神可能性的神,内容宽泛而不定。它并不显示出仁爱、慈祥、关怀等神情,它所表现的恰好是对世间一切的完全超脱。尽管身体前倾,目光下视,但对人世似乎并不关怀或动心。相反,它以对人世现实的轻视和淡漠,以洞察一切的睿智的微笑为特征,并且就在那惊恐、陰冷、血肉淋漓的四周壁画的悲惨世界中,显示出他的宁静、高超和飘逸。似乎肉体愈摧残,心灵愈丰满;身体愈瘦削,精神愈高妙;现实愈悲惨,神像愈美丽;人世愈愚蠢、低劣,神的微笑便愈睿智、高超……在巨大的、智慧的、超然的神像面前匍匐着蝼蚁般的生命,而蝼蚁们的渺小生命居然建立起如此巨大而不朽的“公平”主宰,也正好折射着对深重现实苦难的无可奈何的强烈情绪。但它又仍然是当时人间的形体、神情、面相和风度的理想凝聚。尽管同样向神像祈祷,不同阶级的苦难毕竟不同,对佛的恳求和憧憬也并不一样。
(选自《美的历程》,有删节)
本文介绍了中国佛教石窟艺术,从宗教、石窟艺术、历史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讲述,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1.宗教和宗教艺术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浅谈佛教艺术 篇9
“首届佛教文化书画展”开幕庆典流程(主持词)
(男)各位领导,(女)各位嘉宾(合)大家上午好!
(男)天地运转,寒暖交替,冬藏春生,阴消阳长。
(女)在2012年的新年即将到来之际,在运城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政协、市宗教局及盐湖区政府的支持和关怀下,(男)为了响应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回归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女)运城市佛教协会与“港澳台文化研究会”共同举办本次“首届佛教文化书画展”。
(男)中国自汉唐以来,儒释道文化逐渐成为社会、国家民族的主要文化支柱,三教互补,终成三足鼎立之势。
(女)文化对于恢复人性,挽救社会人心起了无与替代的作用。中华民族自古流传一句话叫:“人杰地灵”,何为人杰?何为地灵?(男)其所根本,在于人杰,人物杰出,境域随之。人杰辈出,源于人心和善,人心和善则在于文化滋养。
(女)现在我宣布,运城市佛教协会与港澳台文化研究会“首届佛教文化书画展”开幕庆典现在开始(鸣炮)
(男)参加本次庆典的各级领导有:
(女)运城市政协主席柴林山先生
(男)关公书画院院长、原运城市人大副主任张呈祥先生
(女)原运城市政协副主席李玉燕女士
(男)运城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秦爱民先生(女)运城市盐湖区区长王吉敏先生
(男)运城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副局长林奎先生
(女)运城市土地局局长杜自立先生
(男)运城市食品药监局局长陈汪利先生
(女)运城市政协常委文史委主任马国跃先生
(男)运城市政协常委、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主任肖玉芬女士(女)运城市政协常委、档案局长孙玉莲女士
(男)运城市博物馆馆长杨明珠先生
(女)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
(男)参加本次庆典的贵宾有
深圳市港澳台文化研究会会长方斌先生
深圳市港澳台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台湾广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林仁祥先生
羊城晚报出版社编辑部副主任(油画国际铜牌奖)俞彬先生 深圳市汇能空间装饰设计有限公司总监黄明强先生
来自深圳市的一位领导白薇女士
山西省福晋商贸公司董事长冯红珍女士
(女)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光临
(男)参加开幕庆典的还有来自广东、西安、太原等地的嘉宾,掌声欢迎他们!
(女)还有来自运城市各县市宗教局、佛教协会的负责人等,热烈欢迎他们的到来!
(男)今天开幕的“首届佛教文化书法展”也得到了来自国内外关心中华文化的朋友们的支持和响应,有很多单位和知名人士也发来了贺电,他们是:
(女)美国中美佛教慈善基金会董事长胡余锦明女士
(男)深圳市政协
“西安事变”研究会
“十七路军”研究会等单位和个人
(男)让我们用掌声对他们表示感谢
(女)接下来请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有请运城市佛教协会会长、金刚上师释益西法师致欢迎词
(男)下面有请嘉宾代表,深圳市港澳台文化研究会会长方斌先生讲话
(女)接下来有请运城市统战部副部长、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秦爱民先生致辞
有请运城市政协主席柴林山先生讲话
感谢柴主席的亲切致辞
(男)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意不可测,佛教文化更是禅意高妙,究竟圆满,不可思议。
(女)正像梵语“阿弥陀佛”之内涵,汉译为:无限光明,无量智慧。因其意丰难译,故直名之“阿弥陀佛”
(男)让我们真诚的祈愿今天莅临的所有领导和嘉宾,都能像阿弥陀佛一样,都有一个无限光明的前途,都能成就无量智慧的觉悟,德能圆满,福慧具足,成就人生!
(女)同时真诚祈愿:天下和顺,灾厉不起,国丰民安,世界和平。古老河东 政治清明,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家和人乐,各得其所!
(男)接下来有请各位领导和嘉宾为本次展会剪彩
有请运城市政协主席柴林山先生
运城关公书画院院长原人大副主任张呈祥先生
运城市原政协副主席李玉燕女士
运城市统战部副部长、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秦爱民先生
运城市盐湖区区长王吉敏先生
港澳台文化研究会会长方斌先生
运城市佛教协会会长释益西法师
港澳台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林仁祥先生
运城市土地局局长林自立先生
运城市食品药监局局长陈汪利先生
掌声感谢他们
运城市佛教协会、港澳台文化研究会“首届佛教文化书画展”正式开展
有请各位领导和嘉宾参观指导
【浅谈佛教艺术】推荐阅读:
浅谈佛教文化对汉语熟语的影响-刘佳黛12-02
建筑风水学论文:佛教及佛教建筑07-17
佛教世界05-18
佛教建筑05-25
佛教论文06-06
佛教美术08-02
佛教医学09-12
佛教经济10-04
佛教简介12-06
佛教的作用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