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练习题总结(通用11篇)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练习题总结 篇1
师:课前,我看了同学们的自主学习记录卡,发现不少同学对这几个字词还有疑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莞尔一笑)
师:谁来读?
生:莞尔一笑。
师:读得很准确。你知道“莞尔一笑”是怎样一笑吗?
生:微微一笑。
师:对!微微一笑就是莞尔一笑。
师:谁能到讲台上来表演一下莞尔一笑?
(生纷纷举手)
师:机会难得,举手的同学真不少!很多男同学都把手举得挺高,可是王老师还是决定请一位女同学来表演。这可不是王老师重女轻男,我这样做是有理由的。谁知道是为什么?
生:这个词是指女子的。
师:准确地说,这个词现在多指女性微微一笑。(指名表演)
师:莞尔一笑,微微一笑,她表演得怎么样?
生:很好!
师:其实,描写笑的四字词语还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
生:哄堂大笑。
师:那是怎样的笑啊?
生:整个屋子里的人都笑了。
生:捧腹大笑,是指捧着肚子笑。
师:为什么要捧着肚子笑呢?
生:太可笑了,笑得肚子都疼了,所以要捧腹。
生:嬉皮笑脸。
师:这又是怎样一种笑?
生:嘻嘻哈哈的,不严肃的笑。
师:大家积累得真不少!这些词语同样都是写笑,意思却有差别。我们的汉语就是这么有魅力!学新词的时候,我们可以试试把新词和自己已经掌握的熟词归类来记,这样不仅记得牢,而且分得清,便于在表达中准确运用。
师:再来看一个字。(出示句子: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颇”字标红。指名读。)
师:这个句子里有一个生字“颇”。这个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可以换个什么字?
生:可以换成“很”。
师:对!那“颇耐人寻味”就是———
生:很耐人寻味。
师: “ 颇有感触 ” 就是 ———
生:很有感触 。
师: “ 颇有意思 ” 就是 ———
生:很有意思 。
师:在文章中,经常可以见到这个词。(出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朱自清 《荷塘月色》)这里的“颇”读起来就很有韵味。
师:假如你今天身体不舒服,你妈妈很关心地问你:“孩子,你哪儿不舒服啊?”你回答:“我的头颇疼!”感觉怎么样?
生:不合适。
师:是啊!你妈妈肯定在心里说了:“这孩子病得不轻,开始说胡话了。”有的同学就不明白了,“颇”就是“很”的意思,为什么这样说不合适呢?
生:这个词可能适合用在文章里吧。
师:你的感觉很敏锐。“颇”是书面用语,生活中我们和别人说话的时候,一般不太常用。所以我们在使用词语时还要注意其使用的场合,才能取得好的表达效果。
师:来看第三个词。(出示:脊梁)注意,“脊”读三声,“梁”单独念时读二声,在这个词里读轻声。再读一遍。
生:脊梁。
师:你知道自己的脊梁在哪儿吗?摸一摸。
(学生有的摸自己的前胸,有的摸自己的后背。)
师:这位同学摸对了,脊梁就是后背。人的脊梁是人的后背,那花的脊梁就是———
生:花的后背。
师:花有后背吗?应该说花的背面。
师:我们看看这个“脊”字的演变。(师演示)很明显,金文的脊字像什么?
生:像是鱼背中间这根粗粗的骨头。
师:对!人或动物背上中间这根又粗又长的骨头就是脊,也叫脊柱。后来引申到其他物体上像脊柱这样中间高起的部分,也称为“脊”。比如:山中间高起的部分,叫作———
生:山脊。
师:屋顶中间高起的部分,叫作———
生:屋脊。
师:书中间被钉住的高起的部分,叫作———
生:书脊。
师:真好!学字学词就要这样举一反三。
【评析】
这节课的词语教学,教师在充分调查学情的基础上,抓住学生学习词语时容易发生错误、容易忽视、需要深化理解的三个重点词语,进行点拨和指导,层次分明,学生在积累词语的同时通过表达内化了语言。
第一个词“莞尔一笑”。在学生已经粗知词义的基础上,通过表演设置一个悬念,巧妙地让学生理解了“莞尔一笑”现在多指女性的微笑这一习惯用法,学生的理解加深了一层。然后教师又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积累,说出其他描写笑的四字词语,并引导学生注意辨别它们之间的差别。最后教师点拨归类记忆的方法,以准确运用词语。这既是识记方法的指导,也是积累、运用方法的指导。
第二个字“颇”。首先引导学生用其近义词理解了它的意思,然后出示其他作品中含有“颇”的句子,通过读,初步体会其表达的韵味。接着教师设置了一个很有趣的情境,点拨学生发现这个词的书面语色彩,知道它适用的场合。至此,学生的理解又进了一层。这必将引导学生在今后的阅读中关注词语的运用,在习作和日常交流中提高准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第三个词“脊梁”。这个词非常容易读错,所以教师第一步先正音。第二步用摸一摸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脊梁”的正确含义,从而理解“花的脊梁”这个难点。第三步出示“脊”字的演变历程,知道“脊”字的本义。第四步由本义延伸开去,知道它的引申义,并扩展出“山脊”“屋脊”“书脊”一组词。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学字学词要举一反三。这也是学习字词的重要方法。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说课稿 篇2
季羡林先生在《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文章中用娓娓道来的语气先点明了德国人爱花,然后讲述了1935年他在德国求学时看到德国家家户户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情景。道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哲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最后讲述了1980年他再次来到德国,再次看到这番情景,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二、学情分析
學生经过五年多的培养,已经有了自学能力。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能抓住文章主要内容并揣摩文章的表达意图。但教师仍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培养阅读情感,明白做人的道理。
三、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和风俗特点,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积累文中优美语言。
2.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崇高精神境界,对学生进行“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德育教育。
四、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和风俗特点,积累文中优美语言。
五、教学难点
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崇高精神境界,对学生进行“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德育教育。
六、教法和学法
这节课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自读感悟、合作交流、教师点拨”。将引导学生用“自主质疑、以疑促读、读议交流”的方法来学习。
七、教学准备:课件,风光片
八、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基础环节。为保证本课教学目标顺利完成,学生依据提纲自己认真思考完成后小组合作交流达成共识。要求如下:
1.自学生字、新词。
2.把课文读通顺。
3.收集有关“季羡林生平、季羡林和德国、德国风情”的资料。
4.解决根据教学重难点预设的问题。
①为什么说景色是“奇丽的”民族是“奇特”的呢?理解相关句子。
②“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为什么说这种境界颇耐人寻味?
③“变化是有的,但美丽并没有改变。”“美丽”指的什么?什么没有改变?
④“这是一个花的梦,是一个思乡的梦”到底是怎样的梦?
(通过课前预习使学生了解了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又拓宽了学习的领域,构建了开放而具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二)课堂纪实
1.导入新课
教师边播放德国的图片边描述:德国是一个爱花的民族,有美丽的街景。今天我们就随着季羡林感受德国人爱花的情怀。(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德国对于我们的学生是一个极其陌生的国度。播放图片使他们对德国有了一定的了解,产生强烈的向往,促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2.学生汇报生字、新词。然后指名读,齐读,读准字音。特别强调“脊”的读音。并说出“莞”的三种读音。(这一环节考察了学生自学时字词掌握的情况)
3.自读感悟,合作交流
我把季羡林先生整体评价德国的句子“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作为把握全文的要点。先让学生画出文中这句话读一读,然后画出文中体现了“景色奇丽!民族奇特!”的句子。小组派代表汇报,其他组同学认真听后可以补充,可以发表不同的见解。教师适时出示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并在交流过程中要注重指导朗读。
(1)“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在临街的窗户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体会德国人养花的与众不同。
(2)“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利用课件让学生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两个词语,使学生通过欣赏图片直接理解本课重点,体会德国街头的美。
(3)“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感受德国人家家户户的花太多太美。突出了花既多又美,而且不吝惜给别人看。
(这一环节让学生讲给学生,学生更容易接受。既提高了课堂效率,检测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又培养了学生良好表达和倾听的习惯。)
4.领悟真谛
通过问题:“除了景色美,作者还感受到了哪些美?”引出本课难点“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1)利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组织交流,理解德国人将最美的花给别人看,自己走到街上又欣赏到别人种的花,这种境界是多么高尚无私,因此耐人寻味。
(2)学生通过讲述生活中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事例,体会当我为别人付出的时候,别人也在为我付出,这就是“授人玫瑰,手有余香”。
(德育无处不在,从感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含义入手,对学生进行“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德育教育。)
九、总结
十、板书设计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板书是课文内容的浓缩,既有利于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又有利于让学生体会文章蕴含的道理。)
(作者单位 辽宁省辽阳市白塔区宗舜小学)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篇3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课文向学生展示了德国这个奇特的国家的与众不同之处,在本课教学中我首先抓住 “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这句赞叹,提出贯穿全文的大问题,引导学生去研读课文,通过朗读去欣赏感受奇丽的景色,去理解体会德国这个民族的奇特,然后再理解“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有所收获。
反思这节课,我觉得主要有以下的收获:
一、精心进行教学设计,架起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桥梁。
首先,合理利用课外资源,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德国的风光与文化,加深感悟。通过音乐渲染,资料补充,感受德国民族的“美”。
1、抓关键词句,通过朗读感悟和图片的渲染,感受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
2、对关键词语的理解,使词语教学鲜活起来。首先对“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理解,采用朗读感悟,联系上下文理解,借助画面,再次渲染的方法。这种由“形”到“意”再到“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对语言文字的感知、领悟和积累,使词语教学鲜活起来
3、通过自由朗读课文,抓重点词句的方式,领略德国的奇丽景色和感受德国民族“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崇高精神境界。
4、在体会“自己的花让别人看”和“自己又看别人的花”的意境中,进而将文章主题升华为“人人奉献美”和“人人收获美”。
然而,在这堂课中还存在着一些遗憾,还有很多的地方需要改进如:
1、在重点句的理解上还不够透彻
2、“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在理解这个句子时,其中的“变化”和“美丽”,学生的表述不够准确。尤其是美丽,此处的美丽,不只是德国的花美、街道的景色美,更有精神境界的美,而学生理解时过于表面化。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共) 篇4
【教学目标】
1、抓住重点句子,理解其内容和含义,体会句子的写法特点及表达妙处。
2、尝试自学课文,了解内容梗概,结合自己的感受,体会德国人养花的特点及思想境界。
3、培养学生质疑探究,自主学习的阅读习惯。
【教学过程】
一、睹题激疑
1、读题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请读一读课题,读---
师:吐字清楚,声音圆润,非常好。
2、认识作者及背景
师:作者是谁?--季羡林,了解他吗?请看相关资料。这就是季羡林,出示:【季羡林(1911--2009),著名语言学家、散文家、东方文化研究专家。1935年9月,赴德学习,在哥廷根大学学习。1945年10月回国。1980年,季羡林率中国社会科学代表团重访哥廷根市。】
老师来读一读第一段。(师读)这里是讲季羡林的身份,是一位大师级人物。
第二段跟这篇课文有重要的关系,请大家一起来读一读。(生读)
师:这段话告诉我们季羡林去德国时是1935年,一直到1945年10月才回国,对吧?你发现了什么问题?1945年是一个什么特殊的年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年头,所以季羡林在德国留学十年,正赶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当时也正和日本打战呢,能回来吗?直到1945年10月战事结束之后,他才回到祖国。
二、初识景色的美丽:
1、引入:
师:好,我们先了解哥廷根,这就是美丽的哥廷根市,人口只有13万人,季羡林当年去的时候,人口只有4万人,人口很少。再看,这是哥廷根大学的校园,季羡林当年留学的地方。
再到街道上去看一看,这是美丽的街道,(出示图片)漂亮吗?
师:看到什么了?咱们先读读书,老师先给你们两个小问题,第一个问题,德国人养花有一个什么样的特点?第二个问题,在街上看到的景象,作者是怎么写的?把那段话找出来。
2、请开始朗读课文,注意要读通课文。(生自由读课文)
3、初步了解课文
师:先说说德国人养花有什么特点?
生:德国人养花都把花种在临街的窗户外;花是朝外开的;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每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出示相关句子)
师:抓得准。接下来第二个问题,课文中有一段描述,写街上美丽景色的。※“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4、理解关键词语
师:我们先来学习两个重要词语。
师:花团锦簇、姹紫嫣红都是形容花,什么意思?(出示课件)
生:花团锦簇是指花开得茂盛茂密,姹紫嫣红是颜色多,颜色鲜艳。
师:真聪明,还有一个字还没讲到。哪个字的意思你们没讲到?
师:“锦”什么意思,---锦:有纹彩的丝织品;上面有花,而且是有规则地排列着,非常多。这个词语就写出了花多,艳丽,丛聚在一起很华丽。(锦:有纹彩的丝织品;簇:丛聚。形容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
师:“姹紫嫣红”的“姹、嫣”什么意思?
师:这俩字什么旁,形容谁的?--女人,年轻漂亮的女人。姹、嫣:娇艳的意思。(姹、嫣:娇艳。形容各种花朵娇艳美丽。)师:形容花儿多,颜色多,还很漂亮,作者用上了花团锦簇、姹紫嫣红,你们看,作者用词多么准确呀。读起来看看,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簇”是第四声,“红”是第二声,这叫“仄起平收”,特别好听,多美啊,大家读一读。
5、再读描写景色的一段话
师:这两个词语都学过了,现在你再读读这段话就不一样了,谁来读? 生:(指名读)“走过任何一条街„„让人应接不暇。”
师:读得好不好?咱们跟老师合作一下好吗?我读一句,你读一句,行吗?(师引读本段)
二、感悟景色的奇丽
1、师:这只是写德国人养花景象中的一处,这种描绘不止一处,前面我们讲过一处,也是写养花的,还有一处,往后面找,把它找出来。
2、再找描写德国人养花景象的话,对比不同之处
“我走在街上,抬头一看,又是家家户户的窗口上都开满了鲜花。”
师:(学生交流)一共三处了。这三处描写都写德国人养花的。(读一读)师:为什么写三处而不是选一处详细的描写呢?我们仔细思考一下,作者这样描写肯定有他的意思。我们仔细查看一下,这三处描写角度有什么不同。我们先看前两处都写他养花,角度区别在哪儿?
生:看到角度不同,第一处是从屋里看的,第二处是在街上看别人的花的样子。
师:你真厉害,把这两处描写的区别就点到位了。第一处自己养花摆在外面给谁看?
生:给别人看。
师:第二处呢?——走在街上看别人的花。这两处都是些他第一次到德国在哥廷根这个小镇上看到的情景。那么看到这种情景之后,引发了他对德国人的第一次赞美----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师板书,齐读)
师:好的,现在我们再看第三处描写,第三处描写跟前两次的角度有什么不一样?
师:注意,这段的开头,这是他什么时候,又一次看到满街的鲜花?我们说的是第三次描写跟前两次的角度有什么不一样,她从什么角度来写?
生:第三次写的是他离开德国40年后再次回到德国这里的情景依然没有变。师:他看到德国人养花的这个习惯怎么样?
生:跟40年前一样,依然没有改变。
师:第三次想强调的是德国人养花这个习惯没有变。同学们,只有在时间中慢慢沉淀的东西才是这个民族的传统与文化。作者通过这三次的描写,巧妙写出了德国人几十年不变养花的习俗,爱花的文化。这就是高手啊。
写到这里,他又一次赞美,赞美这个民族说是“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民族。”(板书: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师:是啊,德国人爱花之真切,确实让人感到吃惊。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我们可以想象:一面是饥寒交迫,一面是鲜花满街,生:(齐读)“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这真是——生:(齐读)“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师:一面是炮火连天,一面是鲜花满街,生:(齐读)“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这真是——生:(齐读)“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师:这样奇丽的景色,在中国看不到,在美国看不到,在法国估计也看不到。这就是德国的风情,这就是德国的文化。
三、研读:“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出示)
师:作者赞美哥廷根小镇普通民众时,这样写道:“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作者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请问这些人里面有没有人例外的?
生:没有。
师:有没有一家不是这样的? 生:没有。
师 :好,读文章找出依据。哪个词语? 生: “家家户户”
师 :还有吗?家家户户出现几次?请圈出来。(出示课件)作者为什么不改变一下呢?文章中写德国人什么一直没有改变?
生: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了,这种现象一直没有变。
师:突出家家户户养花这种现象一直没有变,所以他这个词儿也没有变。这其实是作者有意的安排。这也是作者用词的一种方法。
(一直没变,每人例外,再读“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师: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个“人人”,他们相互间都认识吗? 生:不认识。
师:少数认识,多数不认识。他们之间是陌生的。还有,那些游客,来了一趟,以后不来了,但这里的人还是把花摆在外面。
(不管是谁,都给看,这就是——再读“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师:他们把花摆在外面,是不是哥廷根政府下命令?是谁让他们把花摆在外面的?
生:他们自己。是他们自己形成了良好的习惯。
(这早已是习惯,这就是——再读“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师:任何人都没有例外,是不是一种境界?几十年都不曾改变,是不是一种境界?这样方式养花完全变成人们共同的习惯,是不是一种境界?我觉得这种境界值得人仔细体会琢磨。你再读这句话是不是有点儿耐人寻味了?(再读这一句)
四、重点研读:
师:学到这里,大家都读懂了课文的很多内容,文章是不是学好了?其实读文章还是有方法的,这是著名学者梁启超总结的“三步读书法”,鸟瞰——整体感知,解剖——重点研读;会通——深层探究。我们再看看第二段话,看看还有什么疑难。
第二段(出示第二段)
师:现在看第二段,快速默读,看看有什么疑难,或者还有那句话不懂?提出来。生:为什么德国人爱养花,但是又不看呢?
师:这是你提的,也是季羡林想不通的,他也提了问题,季羡林怎么问的? 生:你养花是给别人看到吧?
师:这句话到底表达一个什么意思?谁来读一下?
生读句子。
师:用什么语气读这个问句?(多指几位学生)
生:疑惑、猜测、反问的语气、感叹带点儿疑问。
师:你们三位都起立,你们三位是三个季羡林。在找一个女房东来读。(读
第二段)莞尔一笑:“正是这样。”(生读书)
师:现在请问三位季羡林,你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在你的意识里养花是给谁看的?有没有想过养花给别人看?
师:是啊,在你的意识里根本就没想过养花给别人看,于是你疑问、于是你反问、于是你感叹。
(问“女房东”)女房东莞尔一笑,在你的意识里养花是给谁看的?。
师:请问女房东为什么莞尔一笑?
师:我们读懂了,对女房东来说,这一点也不稀奇,太平常、太普通、太自然了。也许,她从小就看着父母是这样的,看着大家都这样的,她觉得就应该是这样的。只有深入到每个人的血液中的行为方式才是他们独特的文化。
师:思考一下,这句话也写出了谁和谁的区别?
生:女房东和季羡林。
师:接着想,往大了说,还写出了谁和谁的区别。
生:中华民族和德国民族的养花的区别。
师:这段文字,我们读出了,这两个民族对养花采取的态度是不一样的,这两个民族对养花的想法是不一样的,这也看出了东西方对养花的差异。这个发现重大吗?作者写出来用了多少个字?数。31个字,一问一答,随笔一代,看似不经意,可是你咀嚼起来这么有味道,这是写作的高水平。再读一读,感受一下。(生读这段话)
四、补充阅读,结课
1、师:说德国民族奇特,还真不错。不但养花,生活也是如此,请看一篇短文《规则》,看了之后你会有什么感受。
2、生读短文。
3、交流读后感。
师: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想说的?
师:这样的民族在全世界也少有。这个民族真的很奇特!所以作者在写这样民族时,写下了“多么奇特的民族”,多么贴切啊!
学到这里,老师要说,要真正读懂一篇课文,光读书还不够,还得多了解相关知识,多读书。
下课!
【板书设计】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奇丽的景色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案 篇5
1、能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学习“概、脊、莞、尔、确、簇、汇、暇、含、绮”10个生字。能正确描写“尔、确、汇、含、绮”5个字。积累“大概、确实、栽种、应接不暇、包含、汇成”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节。
3、联系课文,初步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思。
4、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了解德国人与众不同的种花习惯,懂得“美好的事物应该和大家一起分享”的道理。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师:小朋友喜欢花吗?家里有没有种过花?什么时候用花来妆点自己的家?花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学生交流
2、师:是呀,花儿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难怪人们都喜欢那美丽鲜艳的花朵,因为――
3、出示:爱美大概也算是人的天性吧。
指名读,学习:概。
4、师:同学们都说种花是为了给自己带来美的享受,可是有一个国家的人民种花却是让别人看的。
5、出示课题,读题。
质疑并归纳:自己的花怎么会给别人看?为什么自己的花要给别人看?
二、初读课文,深入理解,学习字词。
1、带着问题轻声读准字音,看清字形,学习生字。
2、思考问题:德国人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这么做?从文中划出有关语句。
3、交流,出示:
他们的花不是养在屋子里,而是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1)出示两盆花,请两位学生上来演示一下:德国人是怎样把自己的花给别人看的?
(2)借助盆花的摆放位置,学习生字:脊,理解“脊梁”。
(3)说话练习:花朵朝里开,虽然,但是()。
花朵朝外开,虽然(),但是()。
3、正是因为他们这样种花,所以别人才能享受到如此美景。出示: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1)自由朗读,从哪些地方能体会到美的享受?
(2)交流,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花的海洋,应接不暇;随机学习生字:簇、汇、暇(给“暇”换偏旁组成新字。)
(3)结合媒体,自己读,挑战读,尝试积累。
1、师:刚才我们读懂了德国人怎么把自己的花给别人看?那么,他们为什么要把自己的花给别人看呢?从第三节中划出一句关键的句子来。出示:
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
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1)指名读,联系上文说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思。
(2)师:正因为他们都知道这个道理,所以在德国的街头能够看到这么绮丽的景色。让我们再去德国看看那里的美景吧!媒体演示。
2、师引读第4节:
今天,我又到了德国,刚一下火车,迎接我们的主人问我:“你离开德国这么久,有什么变化没有?”我说:“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作者所说的“美丽”到底指的是哪些东西呢?
(1)学生自读第4节,小组内进行讨论。
(2)交流:是美丽的花朵,是德国人互助互爱的美好心灵,是他们愿意把美好事物与别人分享的良好风尚。
(3)指导朗读。出示:你们愿意将自己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和吗?
你们有没有感受过:“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滋味呢?
三、创设情景,朗读全文。
师:美好的东西就是应该和大家一起分享,今天老师带来了最喜欢的音乐,想和大家一起欣赏。(音乐响起)让我们在美妙的音乐声中,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课外拓展,作业布置:
1、拓展:
和爸爸、妈妈谈谈生活中“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事。
2、作业:(1)抄写词语
大概、确实、栽种、应接不暇、包含、汇成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节。
*(3)积累描写花儿美丽的词语。
板书设计:
19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种花
自己别人
种花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教学反思: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练习题总结 篇6
文中有“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一句, 而“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在中国当代的道德语境中, 则往往被理解成助人为乐的最高境界。它的道德寓意在于, 如果每个人心中都有他人, 自己也必在他人心中。便有教师据此教育学生, 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觉悟, 发扬“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的良好风尚。
更可怕的是, 还有教师据此得出德国人如何如何伟大、如何如何了不起, 瞧, 德国人做到了“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 比较起来, 咱中国人就不行了, 这种境界在中国还没有实现呢。中国人如何如何自私、如何如何缺乏道德感和责任感, 所以, 中国人要向德国人学习, 从“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些小事、这些身边的事情做起, 努力实现“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的道德境界。
这实在是典型的主题先行, 一叶障目。
文本细读, 绝非在肢解文本、嚼碎文本之后随心所欲的滥读、误读, 细读之“细”, 绝非细碎、细小、细枝末节之“细”。细读必须基于文本整体, 必须从整体的视角加以分析和把握。季老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就整体语境和语义看, 其意图和主旨显然不在“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的道德说教上。理由如下:
第一, 文章的起笔即已开宗明义, “爱花的民族也很多, 德国在其中占重要的地位”。行文间隙, 季老还不止一次地提到, 自己在德国留学期间, “曾多次对德国人爱花之真切感到吃惊”。德国人爱花, 一如泰国人信佛、中国人爱面子一样, 自是这个民族的独特风情和文化, 这一点, 毋庸置疑。
第二, 文章浓墨重彩地描写和刻画了德国人爱花之真切、之奇特。行文中, 季老又不厌其详地强调那样一种养花方式 (把花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 花朵都是朝外开的) 在哥廷根是“家家户户”的, 花的奇丽景色在“任何一条街”“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能看到。正是这种奇丽的异域风情让季老吃惊, 觉得颇耐人寻味。
第三, 文章的时间跨度长达四五十年, 在结尾处, 季老特意点出“美丽并没有改变”“又是家家户户的窗口上都开满了鲜花”。这是对爱花成为德国人的一种习俗、一种文化最有力的诠释。难道不是吗?只有在时间中慢慢沉淀的东西才是这个民族的传统和文化。
第四, 文章还在看似不经意的地方写到了一个细节:当季老以“你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询问女房东时, 她的表情则是“莞尔一笑”。女房东的莞尔一笑, 分明在告诉读者, 这不稀奇, 也没什么, 在哥廷根, 这样养花实在是太平常、太普通了, 就像人们排队上车、去教堂做祷告那样自然。没错, 只有深入到每个普通人的血液和骨髓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才是活的文化。
这是就文本整体的语境看, 再就该单元的整组课文看, 将季老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解读为“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的道德说教也是违背编者初衷和意图的。
正如该单元的提示语所讲:“五彩斑斓的世界里, 既有让我们引以为豪的祖国的锦绣河山、优秀的中华文化, 也有我们还不太了解的外国风光、异域文化。本组课文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异国风情画卷, 就让我们同作者一道, 到世界上的一些地方去走一走, 看一看。”也确如编者所言, 本组的四篇课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威尼斯的小艇》《与象共舞》《彩色的非洲》集中反映了亚洲、欧洲、非洲的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独特而吸引人的风情、文化。
无疑, 异域风情、异国文化才是解读和把握本文价值的唯一钥匙。我以为, 金蓓蕾老师执教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课, 其突出的价值和意义即在于此。
一、景色之上———解读景色的风情密码
毫无疑问, 在哥廷根, “家家户户的窗口上都开满了鲜花”是一道独特而奇丽的人文景观。金老师执教的这一课, 则将这道独特的风景贯穿于整堂课的教学之中。在这里, 风景经历了一个由形象到意蕴的认识过程。
第一步, 执教者以一句“变化是有的, 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统领起全文的整体感知。在学生通读完全文之后, 教师有意强调了文章结尾的那句“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这一安排, 显然是对“风景”的顾盼生情。
第二步, 紧扣“奇丽”这一关键词, 引导学生仔细品味这道风景的奇特和美丽。在这里, “美丽”的感受融入到了“奇特”的赏析之中。风景之“奇”, 奇在“把花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 因此,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奇在“走过任何一条街, 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因此, 让人看得如入山阴道上, 应接不暇;奇在哥廷根人对“在屋子里的时候,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 自己又看别人的花”早已习以为常, 因此, 女房东对中国留学生的询问也不过是“莞尔一笑”。
第三步, 由“奇丽的风景”深入探究“奇特的民族”, 或者说, 奇特的民族风情。显然, 风景的背后, 是风情、人文的密码。在哥廷根, 为什么会有如此奇丽的景色呢?执教者引领学生在深入细读“家家户户”“任何一条街”以及女房东的“莞尔一笑”中, 感悟到原来“美丽”一词的涵义, 除了上述看到的“风景”之外, 还有德国人的美丽习俗在内。
将景色和民族的风情联结起来加以赏析, 这是执教者的明智之举。
二、风情之后———体悟风情的文化意蕴
其实, 就单元主题和文本主旨看, 解读至奇特的民族风情也算是大功成矣。无论如何, 让我们颇为担心的那种“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的道德说教在此课中并未出现。
但是, 执教者的识见和勇气并未到此为止。让人眼前一亮的是, 随着教师的“先生留学德国时期, 德国正处于怎样的情况”这一问, 一个更为广阔而深刻的背景逐渐进入学生的解读视野。
首先, 当学生了解到那是在“二战”时期出现在哥廷根的奇丽景色时, 其惊奇、惊讶和惊叹之情是自不待言的了。我们从执教者精心创设的两次引读情境中, 是不难体会其良苦用心和别具匠心的:
师:是啊, 德国人爱花之真切确实让人感到吃惊。一面是饥寒交迫, 一面是鲜花满街, 这是———
生: (齐读) “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 我做了一个花的梦, 做了一个思乡的梦!”
师:一面是炮火连天, 一面是鲜花满街, 这是———
生: (齐读) “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 我做了一个花的梦, 做了一个思乡的梦!”
原来, 在如此恶劣、如此残酷的生活背景下, 德国人依然如此真切、如此奇特地爱着鲜花, 这就不能不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
其次, “只砍有记号的树”一文的拓展, 进一步延伸了理解这一奇特风情的背景。我们清楚, 拓展是为了反哺, 拓展是为了将哥廷根的这一奇丽风景置于一个更为广阔的背景来理解。这背景, 便是德国人的民族性格和文化意蕴。这一点, 对执教者来说, 是高度清醒、高度自觉的。我们从其中的两个细节就能窥斑见豹:
生:我觉得他们很善良。
师:为什么说他们“善良”?
生:因为他们只砍有记号的树。
师:不要忘了, 有记号的树都是些老弱病残的树啊。说他们善良的话, 那么, 这些树就不该去砍了, 是吧?其实, 这跟善良不善良倒没有必然的联系。还有别的看法吗?
当一个学生将德国人只砍有记号的树这一行为解读成“善良”的时候, 执教者进行了“归谬式”的点拨和启发, 但并未直接给出结论。
生:我不得不为德国平民的环保意识感到吃惊, 他们虽然处于寒冷的冬季, 但有一颗火热的心。他们要把一片绿色留给下一代。正是因为他们认真对待每一个规定, 所以经过了两次毁灭性的世界大战后, 德国重新站了起来。
师:其实, 真正让人吃惊的, 并不是他们的环保意识, 而是你刚才所讲的“认真对待每一个规定”。老实说, 中国人做不到, 美国人做不到, 和德国紧挨在一起的法国人也不一定做得到。这是这个民族长期形成的一种习俗、一种性格、一种文化。
当另一个学生已经朦胧意识到这是民族性格使然的时候, 教师则不失时机地加以引领和提升, 通过与不同国家的人的比较, 最终使学生明白这就是民族的性格和文化。
如果《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中这一奇丽的景色还只不过是一道奇特的异域风情的话, 那么, 拓展一文的引入和比照, 则将风景、风情和德国民族文化的解读融为了一体。
的确, 只有更多地了解异域风情和异国文化, 才能更好地理解和传承我们民族的风情和文化。正如方文山所言:“主观上的文化差异是客观上比对出来的, 假设世界上只有一种民族、一种语言、一种建筑形式、一种风俗、一种价值观, 那就没有所谓的文化了。”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练习题总结 篇7
关键词:主旨;教学侧重点;把握文章主旨;价值取向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的作者是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写的一篇精美短文。作者通过回忆在德国留学期间所见所闻,亲身感受到德国人对花的喜爱,他用生动的文笔描述了德国家家户户窗口鲜花盛开的场景,并发出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感慨,作者通过再次去德国依然发现情景依旧,随即发出对德国的这种风俗习惯的赞美。
季羡林先生在文章中说德国人把花种在窗子外是一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境界。笔者认为:所有人养花都是为了装点自己的空间,德国人把花种在窗子外边,是适应植物趋光向风的特性,让花更好地生长,也与民宅建筑结构有关,是独特的民族风情的体现。在自己家里享受花的芬芳,走在街上看别人的鲜花怒放,爽心悦目,的确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但上升到“人人为我”的哲学高度未免有点儿牵强了。
《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依从了作者的情感倾向,说选编本文的意图之一就是“使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教育。”同时还把“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确定为教学目标之一。“意图”和“目标”决定了文章的价值取向,同时也确定了教学着眼点。主旨定位偏颇,教学着眼点已无从谈起,更何况让小学生接受“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教育本身就有揠苗助长之嫌了。
那么,《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主旨究竟是什么呢?我认为以下两个方面更为恰当。
1、赞美了德意志美丽的民族风情。500多字的小短文,直接描述德意志民族风情就占了很大的篇幅,“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德国人独特的养花方式独特的风情,造就了花的海洋,美的世界,作者称这是“多么奇丽的景色!”夸赞得无以復加。接着又说“多么奇特的民族!”近乎夸张。连续用了两个感叹号,更看出先生对那里的民风民俗乃至那片土地用情至深。
2、表达了先生故地重游,萦绕心头的淡淡愁绪。文章结尾写道“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非常明显,作者重返哥根廷,陶醉于鲜花艳丽之中的同时,又沉浸于思乡的情绪之中。怎么会有这样的心境呢?1935年,清华大学派先生去德国留学,为期三年,因为战乱,滞留德国长达11年,祖国之思和亲情之念在《赋得永久的悔》和《怀念母亲》等系列作品随处可见。故地重游,睹物伤情,当年归心似箭的情感体验浓浓的糊在心头,梦一样挥之不去。另外,先生回到祖国后,对哥根廷又是魂牵梦萦。这种真切情感在作者的《留德十年》里,表述得淋漓尽致,先生回忆往事,真情自然,言词质朴,毫无矫矜造作,故地之情故人之思,以及物是人非的感怀虽不浓烈似酒,却也足以让人感受至深。先生在《余音袅袅》中说道:“回忆的滋味决不是美好的。我咬紧了牙,生活过来了。但愿以后无需再把以前已经干枯了的快乐与痛苦重新回味。”淡淡的愁绪是怀恋、是伤感、是思旧,更是先生十年间在异国他乡的举手投足朝朝暮暮。作者在文中说德国 “‘美丽’指的东西很多,其中也包含着美丽的花。”句子里的“也”字能让人看出花之外美丽东西的美丽程度不逊色于美丽的花,那就是他留学期间生活的比花还要美丽的点点滴滴,它们与美丽的花一样,已经成为先生生命的血肉与性格气质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离开哥根廷的几十年间,美丽的花和花之外美丽的东西伴他进入一个又一个缤纷的梦。现在,他又回来了,又一次置身花的海洋,乡音已改,鬓毛亦衰,数不清的酸甜苦辣咸一起涌上心头。
明确了文章的主旨,那么教学的着眼点迎刃而解了。宏观上讲语文教学的着眼点要放在语文素质的培养上,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针对于本课,可以通过阅读---整体感悟,培养学生文字感知能力;理解---体会境界,拓展学生对异国风情想象空间;领悟---作者淡淡忧愁感情,提升学生品味语言功底。总之,关于语文教学的性质,早在20世纪就定性为“语文是人们交流思想的最重要的工具,语文是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汪桂欣 篇8
沂南双堠石门中心小学 汪桂欣
一、教材分析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写的一篇精美隽永的短文。作者先点明了德国是一个爱花的国度;然后回忆了自己早年在德国留学时亲身感受到德国人非常爱花;接着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德国家家户户窗口都开满鲜花的情景,并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颇耐人寻味”;最后讲述作者再次来到德国,又看到这番情景,表达了自己旧地重游的感受,即对德国奇丽风景和与众不同风俗习惯的赞美之情。
根据单元训练目标和本文写作特点,指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品读课文,积累优美语言;初步领悟作者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使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教育。
二、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
2.感悟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
3.初步领悟以小见大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四、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
教师:研读教材,精读季羡林著作《德国印象》、《留德十年》、《季羡林文集》,品读“以小见大”课外小品文。
设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1)、启发谈话,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季老先生的相片
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位老爷爷吗?说说你是怎么认识他的。
相信《小苗和大树的对话》一文中,季老先生亲切的话语,一定给同学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并且从中悟出了一些写作的技巧呢。
(2)、出示季老先生的简介:我们来看看季老先生的资料
季羡林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1935年,25岁的他赴德国留学,1946年,他留学回国,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1978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1980年再次踏上德国的土地,进行文化交流。2009 7月11日,季羡林先生以98岁高龄辞世
季老先生两度赴德国,对德国有着很深的感情,他把德国当作第二个故乡。那么,德国是个怎么样的国家呢?你们有兴趣了解它吗?让我们一起走进德国,去感受德国奇丽的风光。
播放德国风光片
解说:
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德国,欣赏德国奇丽的风光。德国是一个极富魅力的旅游圣地,是很多游客向往的地方。
2、神秘的黑森林吸引着无数的探险者。迷人的蓝色多瑙河绚丽多姿,梦幻般的莱茵河畔,绿草如茵……
3、德国不仅风光无限美好,这个民族还有一道十分奇丽的景色。德国人家家户户都喜欢种花,是个爱花的民族。德国人喜欢把花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4、你看这户人家窗台上种的花
5、你再看这户人家窗台上种的花,6、每条街每户人家都这样种花。
7、走在大街上,抬头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简直成了花的海洋,让你感觉自己并不是走在大街上,而是来到了公园里,步入山阴道上。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8、同学们,欣赏了德国的风光,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呢?(生谈)
师:你们的感受与季老先生当年的感受是一样的。当他第二次踏上德国的土地,再一次看到德国这奇丽的景色,便写下了一篇文章,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强调:课题中有一对反义词)再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学知识越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就越感兴趣。德国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遥远的国度。利用多媒体课件,拉近了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走进学生的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合作交流
(1)这篇文章的生字词语并不多,但是特别美,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一排一排指名读,读准字音)这些词语中有一个我们以前不认识的多音字,知道是哪个吗?说说“莞”的两种读音。
课件出示新词: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 应接不暇
莞尔一笑
脊梁
颇
指名读、齐读。教师随机指导,并指点一些错字。【扫除字词障碍,为深入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2)词语美,课文写得更美,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自由读课文,出示课件:
季羡林老爷爷再次踏上德国这片土地,感慨万千,他发自肺腑地发出一声赞叹,是怎么样的赞叹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用“----”划出。
(课件出示)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引生齐读。
奇丽的景色,奇特的民族。发现了吗?这里用上了两个感叹号。加上感情,再来读好这句话,读出感叹号。
生再次读。
三、品读体验
感悟人美
1、朗读思考:
(作者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呢?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把能表现景色奇丽的句子画下来并读一读)
相机课件出示: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2.请学生再读这3句话,用横线划出描写花美的词语。
(1)“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板书: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描绘的是怎样一番景象?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边听老师读这两个词边想象画面。(课件再现词语所描绘的画面)(2)“应接不暇”
①请学生谈什么是“应接不暇”。在哪见过这个词语?
(比如在《鸟的天堂》这篇课文中见过,课文中的“应接不暇”就是指眼前的花儿多得看不过来。)
②“应接不暇”在这里还包含着看花人怎样的情感?(喜爱,生怕错过)
(3)、你对其他词还有什么体会?请生继续谈。
小结:作者用词多么贴切啊。正所谓增一字嫌多,减一字嫌少,改一字嫌不当。真让人折服!
(4)、课件播放画面,师生美读。【通过朗读、想象,让文本走进学生的思维空间,将练习说话和理解课文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感悟“人美”。
1.关于“人美”,请同学们再回到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多读几遍。
相机课件出示:
①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的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②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学生读。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学生讨论,汇报交流。
3.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解。
学生讨论,汇报交流。
4.刚才我们读到的内容是描述德国什么时候的情景?四五十年之后,当作者再次来到德国,看到的又是怎样一番景象?
课件出示:我走在街上,抬头一看,又是家家户户的窗口上都开满了鲜花。5.如果今天我们再去德国,看到的一定还会是怎样的景象?
6.面对此情此景,我们会由衷地发出怎样的感叹?为什么?
课件出示: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板书:奇丽的景色
奇特的民族)
【培养学生时时、处处有语文、学语文的意识,引导学生将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触手向课外延伸,向社会延伸,沟通了语文和生活之间的联系。】
四、巩固延伸。
1.养花是件平凡的小事,但作者通过写“花美”和德国人民种花习俗的特别来赞美德国人民“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境界美;通过写德国人民一代又一代传承这种爱花、养花的习俗,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美德来赞美德国民族精神的伟大,这种写作方法就叫──(板书:以小见大)
2.推荐阅读:《德国印象》
【这个环节的设计,加强了学生对文章的思想内容的了解,升华了主题。】
五、板书设计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多么奇丽的景色!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
多么奇特的民族!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练习题总结 篇9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五年级下册第八组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是我国学术大师──季羡林先生写的一篇精美隽永的短文。本文不同于一般写景物风情类的文章,不是纯粹描写景物,而是像拉家常一样娓娓道来,在讲述德国风景民俗的同时,用最精炼概括的语言点明了通俗易懂但又意味深长的哲理,让人既开眼界,又颇受教育。
本课文的教学目的:
1、自学生字词,掌握“脊梁、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耐人寻味”等词语。
2、了解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初步感受德国民族“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崇高精神境界。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的优美语言.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根据这个目的我精心的设计了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
这篇课文是一篇新课文,对我来说也是一个新的挑战。要想把这节课讲好,就得下很多时间和精力备课,查找一些相关资料,来更深入地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作者的那段经历,做课件。特别是德国的风土人情,只有自己充分的了解了德国的情况,讲起课文来才能应付自如。在熟读课文之后,我把教学参考书上的教材解读,教学目标,教学建议,教学案例细细的逐一通透的理解了一番。只有在充分的了解了教材,知道了要教什么,从哪里入手,哪个地方是学习的重点,哪些是难点,才能想办法如何去解决这么重难点,让学生在课堂上潜移默化的就理解了,就受到了思想的启迪。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练习题总结 篇10
一 教材理解清晰透彻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组第一篇课文。本组教材是以“异国风情”为主题,目的是为学生打开一扇异国文化的窗口,向学生展示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异国风情画卷。学习本组课文一是要让学生抓住文章主要内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点,增长见识;二是要让学生揣摩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风情特点的,学习运用作者的表达方法;三是要注意积累文章中的优美语言;四是课外运用各种途径尽可能多地搜集资料,丰富对异域风情的感受。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本组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写的一篇精美的短文。文中作者先点明德国是一个爱花的国度,然后回忆了自己早年在德国留学时亲身感受到的德国人非常爱花的情景并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颇耐人寻味,最后讲述作者四五十年以后再次来到德国,又看到这番情景,表达了自己旧地重游的感受,即对德国奇丽风景和与众不同风俗习惯的赞美之情。这是一篇语言看似通俗易懂,实际上却包含深刻内涵的文章。它不同于一般写景物风情类文章,不是纯粹的描写景物,而是像拉家常一样娓娓道来,在讲述德国风景民俗的同时,用精练概括的语言点明了通俗易懂但又意味深长的哲理,让我们读后既开阔眼界,又回味无穷,同时受到思想启迪。教材选编本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了解一些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积累优美的语言;二是使学生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教育。
二 教学目标定位准确
依据课程标准和本年段教学要求,以及本单元教学的目标,再结合本课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1)知识与技能: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课文中优美词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了解德国风景与民俗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预习,课堂朗读,课后搜集资料等,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异域风情,理解“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境界。 其中教学重、难点确定为:了解德国的风景和民俗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教育。
三 语言文字训练扎实有效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对五年级学生来说虽不是教学重点,但也不能忽视字词的读音、书写和理解的指导。对易读错的字连同词语,如“脊梁、莞尔一笑、应接不暇”等,我采用课件出示后让学生反复认读准确;对易写错的字,如“脊、暇、嫣”等,让学生跟着我一起书空,运用多种方法来识字。如“暇”:是空闲的意思,和时间有关,所以是“日”字旁;也是左形右声的形声字,由表形旁的 “日”和表声旁的“叚”共同组成。“嫣”也是左形右声的形声字,由表形旁的 “女”和表声旁的“焉”共同组成。特别是对词语的教学,我更是根据情况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如,教学“脊梁”一词,我引导学生说出词的本意 “人体后背中间的部分”,再让学生结合文中的意思理解花的“脊梁”是指“花朵的枝干和叶子;教学“莞尔一笑”时,让女同学用“莞尔一笑”做动作,从而了解这个词的意思是 “轻轻一笑”(多指女性);而对“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理解出示鲜花盛开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去感受,再重点理解“锦”原多指古代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结合词语理解到花团锦簇“锦”指的是花的颜色美丽。引导学生直观看图来理解“团”“ 簇”是花很多很挤的意思。之后再对这个词做一个整体的理解。还让学生通过想词来帮助理解,如:你看到这样的画面,你还想到了那些词?学生交流到:(万紫千红、百花齐放、争奇斗艳、五彩缤纷、繁花似锦、鲜花怒放、千姿百态、、、)文中用“花团锦簇” 写出了花形态美,用“姹紫嫣红”则写出花的色彩美。这样既对词语加深理解,又丰富了学生词语。在教学“应接不暇”时,先理解“暇”是什么意思?再引导理解文中“应接不暇”的意思是花很多很美,眼睛看不过来,没有空闲。。我趁机列举生活中的事例:走进商场,一件件商品琳琅满目,眼睛看不过来,没有空闲,是“应接不暇”。爷爷80大寿,家里来了很多客人,爸爸妈妈忙的招呼不过来,也是“应接不暇”。 让学生说自己在生活中已有的这种体验:除夕夜放烟花,美丽的烟花在空中绽放,让我看得“应接不暇”。走进森林公园,一棵棵树木,让我看得 “应接不暇”。火车开动时,一列列车厢快速向前,让我看得 “应接不暇”。在书店里有很多的书,让我看得 “应接不暇”。来到服装店,很多漂亮的衣服,让我看得 “应接不暇”。这样既可以很好的理解词语的意思,也能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
四 注重朗读训练的指导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换言之,就是要通过学生的朗读来理解语言文字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重点语句的作用和表达效果,在此过程中学习语言,培养语感,进行人文熏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是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而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了解德国的风景和风俗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而受到人文教育”又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在教学时,我运用自由读、指名读、齐声读、配乐读、示范读等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读得绘声绘色,整个课堂上回荡起琅琅的读书声。并教给多种读书方法,如:自由读把握主要内容、默读思考、快速浏览提取重要的信息、品读理解感悟、有感情地朗读。尤其是在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段落进行品读时,使之读出形、读出意、读出情、读出味,真正调动学生的朗读激情,真正让学生进入文本。比如,在教学重点段第三自然段时,当学生找出了重点句子“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后,用课件出示这几个句子,我设计了以下环节进行朗读指导训练:(1)学生自由读这些句子,看看那些词语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你是怎样理解的?(2)教师点击学生抓住的重点词语“家家户户、都、花的海洋、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使之变成红色再让学生体会读;(3)学生汇报交流读出的感受;(4)让学生听教师配乐朗读展开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怎样?(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句子;(6)让学生在品读的基础上尝试背诵。这样几个来回,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一步步到位,对异国风情的感受一步步加深,朗读的情感一步步得以深华,使课堂达到高潮,让学生与作者、与文本产生共鸣。同时,通过朗读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五 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习惯
在组织本单元教学时,要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尊重世界多样文化的教育,受到审美情趣的熏陶。同时,还要考虑本组课文作为本册最后一个单元,注重培养学生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和理解含义深刻语句等重点项目的训练,从而提高学生自能阅读的能力。所以教学本课时,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提出的“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一要求,结合本单元的主题和教学重点,力求做到以学生为主、以读书为本,充分利用一切教学资源,通过广泛的阅读实践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习惯,提升阅读感受、理解能力,感悟人间真情、学会做人,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前课后对资料的搜集与整理。(1)课前鼓励学生运用多种途径查阅有关德国的风情民俗以及作者季羡林先生的资料,对德国风情民俗有个初步的感受,对作者写这篇文章的背景有所了解,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2)教师也要广泛地查找有关德国风情民俗和作者的视频、图片和文字资料,筛选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课文的资料,如视频《德国风光》及各种德国风景图片等资料制做成课件,上课时提供给学生,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课文内容。(3)课后作业中鼓励学生查阅季羡林先生写的《季羡林散文》等作品,进一步丰富学生是阅读感悟,更深入地走进作者季羡林。搜集德国风光图片、文字等资料,进一步领略德国的风情,让学生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此外还在教学中,教师及时提醒孩子正确的读书姿势,在学习中划句子、圈词语、作批注等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对于学生的课堂发言教师及时恰当的评价,如:你很会读书。想象很丰富,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说的很完整,你也很会学习。老师最欣赏你的自信。你能把自己学习成果分享给大家。你很有责任心。你真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百善孝为先,你真是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你长大了!懂事了!你是一个很有公德心的人!这样激励性评价语言让学生对学习充满了兴趣,也让课堂变得无限精彩。
六 力求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当我把教学主题定位在感受奇丽的景色,感悟奇特的民族时,通过让学生在文中去尽情地体验异国他乡的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奇丽景色,感受德国这个民族特有的风情。并由衷地发出感叹--德国人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美好思想,创造了多么美丽的奇景!这是多么奇特的民族!在体会“自己的花让别人看”和“自己又看别人的花”的意境中,进而将文章主题升华为“我为人人是奉献美”和“人人为我是收获美”。再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说说你是怎样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 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发言。在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事例,在学校、家庭、社会里,选择你最熟悉的、最有感触一个事例写下来。学生感受深刻,如:轮流值日,建立班级图书角,照顾父母,主动做家务,帮助他人,爱护环境等,这些具体的事例就一一在课堂上呈现出来。再通过对季羡林先生人生经历的介绍,引导学生想象:他会梦见什么?你对自己的祖国又什么样的希望?细细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想,又要照顾到编者的设计意思,再加上自己的独特体验,这样就把课上得深刻、丰厚。从而体会季羡林先生的人格魅力,把文章的思想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思想。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更加和谐统一。
老师的高度决定了课堂的深度、广度,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优秀教师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的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在课堂教学中我还有很多不足:对学生整体的关注还不够,给他们的空间还太少。为了课堂的完整性,学生还在老师的调控中亦步亦趋地探索;为了课堂的完整性,没有给他们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为了课堂的完整性,也没有给更多的孩子发言的机会来表达自己的感悟理解、、、、、、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正因为这些遗憾,才让我们每一位教师总是在不断的探索中追求完美,走向成熟。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练习题总结 篇11
教学设计(本案中有借鉴网友及教案的设计,在此说明)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掌握“脊”、“嫣”的笔顺;正确读写“天性、宇宙、真切、脊梁、家家户户、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3.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u教学重点:
1. 理解词语的意思,读懂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并从中受到教育。
u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所介绍德国风景于风俗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u 教学准备:
德国风光影像及“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画面;一盆花;课件。
u 教学流程:
一、身临其境,看题质疑
1.教师担任导游的角色,播放德国风光影像,请同学观看,并讲解。
2.德国人家家户户喜欢把花栽种在临街的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你们知道他们这是做什么吗?(板书课题: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3.当你看到这样的课题时会有怎么样的疑问?
二、初步阅读,学习生字词
1.带着刚才的问题,阅读课文,并努力写好批注。
2.检查预习,学习生字词,并着重学习“脊”、“嫣”的笔顺。
三、品读课文,理解文本
1.指名读第一段
2.为什么德国在其中占重要的地位呢?德国人种花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学生寻找语句)
3.待学生说之后出示“家家户户都在养花”和“他们是把花都栽在……只能看到花的脊梁。”指名朗读。
4.让学生试演“德国人种花时怎么安放花盆的”。引导理解“脊梁”。
5.理解“莞尔一笑”。爱花如此真切的德国人却将最美的鲜花给别人欣赏,这在我们看来是多么不可思议,而在德国人看来是如此的平常。你从文中什么词语看出来了?--“莞尔一笑”(轻轻一笑)
6.季羡林爷爷当时惊讶,而房东却平常,你能理解作者心情吗?用朗读来体会下。
过渡:让我们走出房屋,来到街道欣赏美丽的花朵吧!请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大家边听边展开想象,然后说说仿佛看到了什么。(教师在轻柔的音乐声中朗读)
1. 示范朗读。
2. 学生发言。
预测发言
生:我仿佛看到家家户户的窗子上鲜花怒放,红的似火,粉的像霞,白的如雪,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美丽极了。
生:我仿佛看到在这些奇特房子的窗台上的花连成一串,汇成了一条条花的彩带。我感到逛街成了一种美的享受,真香真美。
生:我仿佛看到主人们正在把一盆盆快枯萎的花搬下阳台,换上一盆盆正在开放的鲜花。
生:我仿佛看到各种鲜花争奇斗艳,吸引来了大批的蝴蝶,围绕着各家各户的窗台翩翩起舞。主人闻着花香,欣赏着蝴蝶翩翩起舞;行人不时驻足观赏,真是“人在街头逛,似在花海中。”
生:……
3.总结:谈得真好,想象丰富,谈出了自己的感受。通过想象,大家已经充分感受到了这奇丽的景色。让我们看看课文中的插图,再通过我们有感情的朗读把这奇丽的景色表现出来吧。
4.观看德国街道的图片,感受这奇丽的景色。
5.随机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意思。接着抄写并练读本段中自己喜欢的语句。
6.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抄写的语句。
7.现在,你还会不会为你刚才在屋内没有看到自己种的美丽的花儿而后悔呢?(学生谈自己的体会,明白人人都把自己美丽的花奉献给大家,才能欣赏到如此美丽、奇特的风景。)
8.随机出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1)联系课文内容谈谈你的体会。(每个人都把自己种的花儿展示在窗外,自己也能看到多于自己的更多、更美丽的花。)
(2)学生联系实际举例说明。(如:学生轮流值日打扫教室卫生,每人带课外书到班上建立图书角等等,都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3)再读读这句话,谈谈你明白了什么。(“我为人人”是说每个人心中要有他人,要有社会责任感,要用实际行动为大众着想,为社会尽到自己的义务。如果大家都这么想这么做就必然会换来“人人为我”的结果。虽然“人人为我”放在前面,但实际上“我为人人”是前提,只有“我为人人”尽到责任和义务,才会实现“人人为我”的美好愿望。)
9.学到这里,你觉得德国或德国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街道景色奇丽;德国人懂得为他人无私付出。)
10.季羡林再次来到德国,说:“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谈谈你的理解。(德国沿街的奇丽风景没有改变,依然是“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同时,也许作者言下之意还在赞扬德国人民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美好境界。这种境界是更令作者欣赏的,也是更“美丽”的。)
11.理解“我做了一个梦,做了一个思想的梦。”
作者漫步异乡,置身于花的海洋,他被这个民族的崇高境界深深感动了。此时,作者心中有了一个美好的梦想,猜一猜,是什么?
四、拓展延伸,总结全文
1.引导交流:人永远不可能以个人生活在世界上,总是与别人一起构成这样那样的关系。一个人总是经常为别人做事,为他人服务,别人也在经常为你做是,为你服务。你有没有发现自己身边也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试举例谈谈。(出示课件)
在家庭里,
在 里,
2.总结全文:德国风景奇丽,民族奇特,在季羡林爷爷的笔墨下,你记住爷爷什么话了?
3.出示作业:
“爱花的民族也很多,德国在其中占重要的地位。”这是第一段里的一句话,学习课文后,你赞同作者这样说吗? 说说理由。
板书设计:
25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景色奇丽 景美
民族奇特 人更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练习题总结】推荐阅读: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读书笔记09-14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微课教案07-04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五年级下册)09-13
花是爱的经典台词07-01
老师是让孩子喜欢学习的关键10-24
张婷宣讲稿:爱是让心灵飞翔的翅膀06-21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09-07
自己安慰看的短文08-20
爱别人就是爱自己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