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新:教育,从家庭开始(共9篇)
朱永新:教育,从家庭开始 篇1
朱永新:教育,从家庭开始
摘要:朱永新:教育,从家庭开始,几个观点。主要是三个主题:第一,家庭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第二,父母是最容易犯错的老师;第三,阅读是最容易忽视的事情。
2012年11月10日,“第五届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在北京新云南皇冠假日酒店隆重举行,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出席并讲话。
全国人大常委、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
今天来到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让我很感动,因为那么多的人对家庭教育非常关注。前不久俞敏洪参加了我们组织的“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当时跟他说,投桃报李,”新东方第五届家庭教育高峰论坛”我一定来。
教育,从家庭开始,讲讲我的几个观点。主要是三个主题:第一,家庭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第二,父母是最容易犯错的老师;第三,阅读是最容易忽视的事情。家庭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
首先,家庭对人生来说非常重要,因为我们所有的人都是从家庭港湾开始的。作为人生来说,有四个最重要的场所:第一个场所就是在母亲的子宫里,在那里吸收母亲的营养,感受母体的气息,通过母亲来感受外部世界的变化,所以说家庭教育实际上从母亲的子宫里面就开始了;第二个场所是家庭。来到世界的第一声啼哭,这是人生的第一个独立宣言,因为宣告他作为一个人来到了这个世界上,这个时候他和外部世界的交流,主要是通过家庭、父母来进行的。因此家庭是对于人生是非常重要的,是离开母体以后一个非常重要的场所;第三个就是教室。因为学校太大了,对于大部分的孩子,主要是在教室里面。我们要缔造完美的教室,在教室里面有没有亲密的人际关系,能不能健康成长。教室也好,学校也好,毕竟大部分的时间还要回到家庭,大部分的时间还是在家庭;离开学校后工作了,走进了职场,这是人生的第四个场所。在职场里面要拼搏、要晋升,有很多事情要处理。但是,职场里面累了,回到家还可以倾诉。所以,家庭是人生永远离不开的一个场所,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港湾,最温馨的一个港湾。人生从这里出发,人生将回到这里。
第二,童年的秘密还远远没有被发现。我们知道,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上,从来没有把儿童当人来看,包括到今天,我们依然很多人还没有把儿童当人来看。真正的发现儿童、把儿童当人来看待是从文艺复兴以后。自从有了《联合国儿童权利宣言》,规定我们必须要尊重儿童、爱儿童。但有了儿童宣言,我们就真正把儿童当儿童了吗?也没有,更不要说把他当独立的人了。
为什么儿童的秘密没有被发现?如果被发现了的话,我们的教育不会如此。心理学家就讲大脑是一个黑匣子,其实儿童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黑匣子。对儿童的喜怒哀乐,对儿童情感的形成、习惯的形成,儿童时期对人生一生具有什么样的意义,我们并不是很清楚,科学研究还没有到达能够揭示儿童秘密的时代,因为这个时代是伴随着生理学、生物学、人类学、心理学和教育科学的成熟才能达到的。所以有人质疑,教育学根本不是一门
科学。的确如此,教育还没有成为真正的一门科学,因为教育科学的两大基础——生命学和心理学还没有成熟,而现在是生命科学的时代。再过100年,也许不要这么长时间,那个时候也许可以真正走进儿童,揭开儿童的秘密。
托尔斯泰曾经说,孩子自出生到5岁的这段年龄期内,在他的智慧、情感、意志和性格诸方面从周围世界中所摄取的,要比他从5岁到一生终了所摄取的多许多倍。这就说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说明了5岁前家庭教育的意义。
马卡连柯说5岁时成为什么样的人,将来也就是那样一个人。中国有一句老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就是这个意思。
第三,家庭是真正的人诞生的摇篮。童年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不是对未来生活的准备时期,而是真正的、光彩夺目的一段独特的、不可再现的生活。今天的孩子,将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里起决定作用的是他的童年,童年时期有谁携手带路,周围世界哪些东西进入了他的头脑和心灵。苏霍姆林斯基在《育人三部曲》中说:人的性格、思维、语言都在学龄前和学龄初期形成。童年本身就是人非常重要的时期,人的任何一个时期都不是仅仅为今后一个时期做准备的,童年本身对人来说具有特别的意义。因为孩子进学校以前,其认知风格、行为习惯、情感态度甚至于价值,都已经初步形成了。那么,学校只是做改造的作用,学校只是做进一步校正的作用,进一步帮助他成长的作用。所以家庭对孩子真正人的形成是很关键的。
第四,家庭之路充满着无证驾驶的“司机”。开车我们考得很严,要考驾照,没有驾照不能开车,抓到要罚款。然而,做父母不要证就可以做父母了。实际上,做父母比开车要复杂100倍、1000倍!真正一个父母大学学习四年,我想也不为多。一个孩子的方方面面,从生理到心理到养育方式,一个孩子怎么样和父母亲互动、交往,是一门大学问。但是,我们竟然不需要接受任何培训就可以做父母了,行使父母的权利,我觉得这是不公平的。我一直憧憬着,以后父母有孩子,要先到我们这里来领一个家庭教育证书,经过我们的培训认证。如果一个国家无证驾驶的“司机”充斥在我们的国土上,这个国家一定是危险的,因为这些孩子不知道今后会走向哪儿。所以,我们一定要让这样的“司机”减少到最少的范围内。
我非常敬佩俞敏洪先生,每年拿出几百万支持家庭教育的研究和推广,让全社会所有的父母都有机会得到最可靠的最科学的资讯和最有效的帮助。
第五,家庭教育方向不一致使儿童无所适从。家庭教育一个很大的问题和前面一个观点是有联系的,因为父母不一样,父母和爷爷奶奶不一样,现在是一个孩子有一对父母,有四个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甚至于还有更年长的人,他们整个教育方向经常不一致。而且,事实上现在我们的学校功能在弱化,因为学校里面盯住的就是分数,关注的就是考试成绩。学校的竞争、好学校、差学校的标志就是你考上几个北大、清华,就是你的分数。所以,学校本身的功能弱化了。如果家庭教育的功能再不强化,那么,这个社会和孩子就真的很危险。
父母是最容易犯错的老师
第一,父母影响着孩子一生的发展。事实上,和前面讲的观点是一致的,因为大部分父母都没有接受过科学的训练、科学的育儿知识的培训,所以他们很容易犯错。父母是影
响孩子一生最重要的人,在人的一生的影响中,如孩子在写作文的时候,我们在回忆自己一生成长的时候,能看到真正能够影响我们的人是父母。
哈巴特曾经说过,一个父亲,胜过一百个校长。作为父母,我觉得在其整个人生的历程当中,成为父母是他成年阶段最具挑战性、最复杂的工作,也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事。人生有两次真正长大的机会,一次是成为父亲,一次是失去父亲。成为父亲,开始你对家庭肩负责任,对未来挑起重担;失去父亲以后,你所依赖的人走了,你的担子更重了。所以,对于男人来说,这是生命当中很重要的机会。作为父母来说,对于孩子的影响是非常之大。所以,父母你不教育孩子,孩子会变坏,所以叫“养不教,父之过”。如果你用错误的方式教育孩子,孩子会变得更坏。所以,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是非常关键的。很多父母亲都以为教育不是他们的事,父母的事情就是让孩子吃好穿好,身体健康,教育是学校的事情。我到很多学校去,对于一年级的孩子,父母给老师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孩子就拜托给你了”,意味着跟我没有关系了,孩子出了事都是你的事,不是我的事。而在台湾还有一个仪式,父母把孩子交给学校时要举行仪式,这是责任的转移仪式,意味着过去是我的责任,现在是你的责任了。我在台湾的学校里面亲眼看到他们举行这样的仪式。事实上,无论孩子在哪里,总是离不开父母的影响和父母的教育,包括在餐桌上的每一句话,包括在家庭的每一个身影,孩子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都会折射在他的心里上。所以,优秀的孩子成为优秀人才的背后总能够找到温馨和谐家庭的影子,同样,一个人形成不健全的人格,也能从家庭当中找到某些冲突和矛盾的因素。
父母和孩子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当孩子和父母无话可说,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就很难。
第二,父母易犯的错误:望子成龙的过高期望值第一个就是望子成龙。望子成龙没有什么不好,哪个父母不这样?我们所有的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有他存在的理由,但是所有的孩子都是不一样的。然而,现在我们的教育用同一个标准,即哈佛的标准、北大的标准、清华的标准,分数的标准,事实上这个方向就错了。应该让孩子成为他自己,只有成为他自己,他才能生活得幸福,潜能才能得到发挥。很多父母亲就是用唯一的标准、唯一的分数“压榨”孩子,最后,孩子生活中留下的只有悲伤。
人的智力是有缺陷的,真正的天才是5%,真正的白痴也是5%,大部分的人芸芸众生都在这个缺陷里面。所以,父母要知道孩子最喜欢什么,最合适什么,这才是最重要的。有人说,他喜欢扫垃圾,你让他扫垃圾吗?他喜欢开卡车,你让他开卡车吗?的确,现在我们的收入分配还不合理,我们的人事制度还不合理,今后总有一天要改变的。在北欧,在一些发达国家,一个好的技术工人同样可以生活得很好,生活的品质跟部长没有什么区别,同样得到社会的尊重,这是整个社会的问题,也不能完全把社会的问题怪在家长的身上。但是,孩子是有差别的,你一定要知道,你不能让你的孩子和班上第一名的孩子一定要一样。第一名永远只有一个,你做到第一了,人家就做不到,最后几十个人就拼第一,那不是在互相残杀吗?你做语文考试第一名,我做体育的第一名,他做数学的第一名、做踢球的第一名……让每个人都有第一名做不是很好吗?为什么都要争抢唯一的分数“第一名”呢?
第三,父母易犯的错误:重智轻德的功利化,现在我们就是一卷遮百丑。只要分数好,其他都可以做手脚。在家里只要孩子考的分数好,家里的奖励就来了,甚至于告诉孩子不要把自己的学习方法教给其他的孩子,不要把自己的好书借给其他的孩子。这样,孩子渐渐地变得越来越自私,越来越只关注自己,甚至对家人都不关注。这样的孩子能走多远呢?如果教育不关注人的品格发展,这样的教育肯定走不远,这也是我们当今教育很大的危机所在。
第四,父母易犯的错误:宠爱或冷漠的两种极端。一种是过度宠爱、过度关心、过度照顾,造成了很多长不大的孩子。
第五,好父母应该跟孩子一起成长。现在大多数的父母在离开学校走上社会,成为父母以后,往往再也没有成长的动力了,因为觉得自己在职场已经够累了,回到家里又要做家务,又要忙各种事情,没有精力和孩子一起成长,而这样恰恰使孩子无法成长。父母可以打麻将,孩子稍微玩一会儿游戏也不行。如果父母亲不和孩子一起成长,孩子一定是走不远的,因为大部分的孩子回到家里,除了完成学校的作业以外,实际上是需要和父母进行交流的。7月份,我们在山东淄博召开了“新教育国际高峰大会论坛”,这个大会上有一个企业家讲了他自己的故事,我很感动。他说,朱老师,新教育的理念就是要求亲子共阅。我们的孩子的老师要求我们每天晚上必须要给孩子讲故事,以前我每天晚上不到11点不回家,现在我的孩子到了这个阅读班以后,我每天晚上8点钟必须回家。干什么?讲故事给孩子听。只有你给孩子播下善良的种子,经过漫长的岁月,这个种子才能发芽,播种什么才能收获什么。所以,我们现在必须给孩子要播种善良、播种智慧。这个企业家真的让我们非常感动。父母和孩子,五年的时间一起共读165本书,这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好父母不应把教育孩子当做是枯燥的责任和义务,而应该当做是自己人生的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富足。只有享受教育的人,才能演绎教育的精彩。更重要的是,童年时代对孩子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对于父母来说,怎么走进童年,怎么走进孩子,是最需要关心的。要进入童年这个神秘之宫,就必须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一个孩子。只有这样,孩子们才不会把父母当成一个偶然闯进他们那个童话世界之门的人。
阅读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事情
俞敏洪推荐我一本书《我的阅读观》,对阅读问题讲得比较透彻。包括改变从阅读开始、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没有真正的教育、一个聪明的城市才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共同生活。大家可以去看。
第一,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阅读为什么重要?很多人都很关注自己身体的发育和增长,当然身体很重要,因为没有身体哪来精神呢?但是很多人都以为身体成长了,精神自然就会成长,事实完全不是如此。身体的成长最初在子宫,出生后来到学校,学校用教科书的方式进行教育。那么精神的成长呢?精神的成长靠什么?精神的成长是不可能遗传的。身体的成长遗传起着很大的作用,一个人身体的骨架甚至于一些疾病,都可能通过父母的基因来遗传,但是基因其实是很难遗传的,否则科学家的孩子就都是科学家了。精神的成长每一个个体都要重复他们祖先的故事,也就是说,你们祖先的精神是怎么成长起来的,你只有读孔子、孟子、老子、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等等,才能和先秦的思想家对话,才能和文艺复兴的大师们进行交流,才能得到他们思想的精髓,任何一个高
峰,你只有攀过了才能拥有。读书也是如此,家里的书再多,伟大的思想在哪里?人类几千年伟大的思想和智慧在哪里?不在你的头脑里面,在最伟大的著作里面,在你家的图书架子里面,在图书馆里面。但是,当你不读它的时候,那些东西就是废纸;只有你读它的时候,你才能真正拥有它。所以,没有阅读是不可能有心灵精神的成长,不可能有人精神的发育。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是它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和厚度;阅读不能改变我们的长相,但是可以改变我们的气质和品位。所以,阅读对个体来说实在是非常重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中国知识分子追求的境界。游历考察很重要,但是如果没有阅读,那游历、考察都会大打折扣。前不久于丹做了一个讲演,让我做评论,我评论的时候说:一个人的世界有多大?其实一个人的世界到底有多大,就是这两个问题:一个是读万卷书;一个是行万里路。但是,读万卷书是行万里路的重要的前提。观评、上网算不算读书?我说不一样,观评和读书有差别。
第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阅读不是个体的行为,阅读和民族是有关系的。大家看看这里的“犹太人的故事”。有人说改变世界的有五个犹太人:罗西、耶稣、马克思、爱因斯坦和弗洛伊德,全美100多名诺贝尔奖得主,犹太人占一半,不仅仅是在文学领域,还有和平奖。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取决于阅读的力量。所以,阅读对一个民族来讲,我觉得非常重要。我们一直在呼吁,要建立阅读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包括十八大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建立共同的精神家园,从哪里来?从阅读中来。当一个民族拥有共同思想和财富的时候,才能真正形成共同的价值。
第三,把最美好的东西给最美丽的童年,这也是我经常为学校题词的一句话。因为我一直认为无论是家庭也好,无论是学校也好,应该成为会聚美好事物的中心,应该把最美好的东西给最美丽的童年。最美丽的东西是什么呢?我觉得是阅读,图书是最美好的东西。学校教育相当于母亲的母乳,是最安全的、最营养的,是为我们整个精神奠基的,所以,我们一直在选择最适合孩子读的书。
第四,不做同一屋檐下的陌生人。不少家庭貌合神离。什么叫貌合神离?就是看起来在一个屋檐下,吃的是一锅饭,但是精神上面没有走到一起。精神上没有走到一起,生活在不同的语言里,就是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上。共读一本书,就是创造并拥有共同的语言和密码。所以,阅读不仅仅是孩子的事情,只有亲子共读才能取得最好的成绩,父母之间、父子之间,应该说通过共同阅读才能真正拥有共同生活。
第五,童书的价值远远没有被认识。人的一生都是围绕童年展开的。童年见识真、善、美越多,他心中的真、善、美越多,他就会成为真、善、美的人。那真、善、美在哪里呢?它就在童书里。我是不赞成用“家长”这个概念的,我主张用“父母”,因为这个概念感觉更加平等,因为父母亲和孩子是平等交流的,没有大和小。而且只有父母变成孩子才能教育孩子,所以这个时候更不能用“家长”这个概念。人生前14年读的书,对人一生具有重要的影响,这是很多作家、心理学家都有充分认识的。当然,童书的价值远远还没有被认识。
对儿童来说分成四种类型:既不爱读教科书,也不爱读课外学,这个肯定是愚昧无知的;既爱教科书又爱课外书,必然发展潜力巨大;还有只读教科书不读课外书;最后一种不爱教科书只爱课外书,也许成绩不理想,但是还是有希望的。
2011年11月,新父母研究所在北京成立。以新父母学校、萤火虫亲子共读等公益项目为依托推进家庭新教育。目前已在30多个城市建立“新教育萤火虫”工作站,惠及百万父母欢迎大家参加我们在全国各地的“新教育萤火虫”工作站,成为义工,成为我们的故事妈妈、故事爸爸,帮助更多的父母一起成长。
谢谢大家!
朱永新:教育,从家庭开始 篇2
上个世纪末, 西方社会学家在探讨单亲家庭对青少年成长影响时, 曾指出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在推崇“专业化”、相信任何一行都需要执业证书的当代, 人类最重要的专业和职业——为人父母——却没有也不需要任何职业资格。结婚需要登记, 办理得到结婚证, 但生育以及随之而来的抚养和教育孩子, 却不需要任何培训、注册和考试, 如此一来, 被视为“重要一课”的家庭教育除了自生自灭、野蛮生长之外, 还会有什么更合乎理想的状态?
作为人生第一个教师, 父母能告诫孩子什么, 首先取决于他们本身相信什么。今日许多年轻父母生活在高度紧张的社会竞争之中, 从小时候考试竞争, 到就业时岗位竞争, 再到从业后事务竞争, 生活教会他们的是与学龄阶段听到、读到的完全不同的内容, 原来相信的却有许多已被生活澄清或者扭曲了。面对孩子, 他们说什么不仅取决于既往教育的内化, 更来自于当下亲历的体验。在这里仅仅向初为父母者指出, 教孩子什么才是合适的、正确的, 是完全不够的, 他们的经验比任何道理更有说服力。环境教育项目评估中毫无例外地发现, 孩子们在环保意识方面答题的正确率总比成人高, 因为孩子只知道标准答案, 而成人会根据身边不那么正确但天天发生的事情作出判断。
即使为父母者有定力, 在遭遇人生艰难时, 能够坚持内心的良知, 给孩子以正确的“言教”, 但也无法完全避免自身行为走样而给孩子带来的“不良影响”。中国历来推崇“外圆内方”, 心中良知需要坚持, 但同人相处不能“过于迂腐”, 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如此人格分裂在初为父母者那里或许并无困难, 但在孩子眼中至少是“言行不一”, 不仅到底学“外圆”还是学“内方”, 会让孩子纠结, 更超出他们理解能力的是为人处事为什么必须表里不一。
所以, 知道现如今家庭教育存在什么问题固然重要, 因为我们可以据此进行探索, 加以改变和改善, 但知道初为父母者在教育孩子上面临的内在困惑, 甚至自己人生尚难把握的尴尬, 应该更加重要, 因为我们可以据此开展针对父母的家庭教育项目, 这类项目的目标不是着眼在技术层面上告诉初为父母者应该做什么, 而是旨在帮助他们破解人生中导致人格分裂的种种两难:比如, 既能得到大家认可, 又不用送礼的办法到底在哪里?
在当下中国, 无论家庭还是学校, 最需要受教育的是教育者, 父母和教师。但对这些深知“身教重于言教”的教育者来说, “社教重于说教”才是更深刻的道理。在孩子人格成长的过程中,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是重要的, 但如果仅仅追求表面化或碎片化的教育效果, 最后无非增加了孩子“踏上社会”之后遭遇“现实休克”的机会。如此显然不是我们强调和推进家庭和学校教育的本意。生活永远是最后的也是最强有力的教育者, 改变生活才能改变教育和教育的结果。
家庭礼仪教育从餐桌开始 篇3
一、创设优雅的用餐环境
家庭餐厅应尽量设在安静地带,有件的可加设隔音墙。餐室要有取暖和降温设施,在过冷、过热的天气应调节室温。餐室的清洁卫生一定要在饭前打扫干净,尤其应注意将玩具等物品收放整齐;活动室兼做餐室的幼儿园,进餐时铺上桌布,设立屏风,会让孩子感觉到活动室与餐室的区别,提高孩子的进餐兴趣;播放优美舒缓的音乐,播放曲目应是孩子熟悉的小夜曲、轻音乐、钢琴曲等,使他们在进餐时能有一个较放松的心情,享受进餐带来的乐趣,陶冶孩子的情操;碗筷应注意大小合适,并力求美观、清洁、耐用,过于陈旧的餐具要注意更新。
为了保证孩子吃饭时的良好情绪,成人在孩子进餐前后不要处理问题或批评孩子。比如:有的孩子做错了事,要等他吃完饭再做处理,以免影响孩子的食欲。成人要保证孩子的进餐愉快,绝对不能让孩子哭叫,以免将食物吸进气管,更不能用禁止吃饭作为体罚的手段。
二、鼓励孩子自己进餐
孩子长到一周岁至一周岁半时,开始喜欢自己用汤匙喝汤吃菜。绝大多数英国家长认为,孩子想自己进食,标志着一种对“人格独立”的向往,完全应给予积极鼓励。有的孩子依赖性强,不愿意自己进餐,如果一味地说教,易导致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有些孩子还会故意违背,因此,家长和教师应采取故事,游戏与说教结合的方式,使孩子了解进餐的重要性和一些简单的进餐方法。如通过故事《大公鸡和漏嘴巴》,使小朋友懂得吃饭时东张西望,注意力不集中,就会造成桌面、地面、身上弄得不干净。又如通过情景表演《我会自己吃饭》使孩子了解进餐的一些简单常识,并知道餐具的使用和摆放,在一定的时间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使用餐具时的具体方法:左手扶餐盘或拿馒头等主食,右手三指握小勺或筷子;坐姿是:双脚平放地板上,上身坐直,前胸靠近餐桌,嘴巴离餐盘稍近,将食物放进嘴里时,头向前伸,嘴巴接近餐盘。允许个别孩子选择左手拿勺,但是要同时阶段性地教这些“左撇子”幼儿学会用右手拿餐具的方法。
三、避免挑食、偏食习惯的形成
英国人普遍认为,一个人偏食、挑食的坏习惯多是幼儿时期家长迁就造成的,因而他们特别重视幼儿期的偏食、挑食,如幼儿一个劲地只吃某种菜而对其他菜不屑一顾时,家长往往会把此菜收起来。他们还认定,餐桌上对孩子的迁就,不仅会影响孩子摄入全面、充分的营养,而且会使孩子养成任性、自私、难以自控等人见人厌的性格。
家长应注意食物品种要多样化,经常更换,让孩子有机会接触各种食物,熟悉它们的口味,可以避免养成挑食、偏食的习惯。此外,任何一种食物所含的营养素都不全面,只有多样化食物通过营养素互相补充,才能达到营养平衡,家长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你对某些食物的厌恶。
如果孩子已形成挑食、偏食的习惯,家长需有耐心的纠正。家长应借助各种形式向孩子讲道理,说明偏食、挑食的坏处,不要打骂、批评孩子。孩子喜欢色彩鲜艳、味道鲜美的食物。因此,家长对孩子不爱吃的食品可通过不同的制作方法,保证色、香、味、形俱佳来吸引小儿的兴趣。应坚持不断的尝试,不要因为孩子一次不吃就不再提供了,更不要因为心疼孩子而使你的尝试屡屡失败。因为如果孩子掌握了你的心理后,便会利用不断地哭闹、拒食等方式,换得他喜欢的食物。
四、教给孩子文明进餐的礼仪
(一)家庭、幼儿园进餐礼仪
1.在餐桌上就餐,要等小朋友或家人都到齐后再一起进餐。
2.用拇指、食指、中指三个手指协调地拿筷子或握勺子, 教给孩子用勺子尖和筷子将碗里很少的饭粒舀或夹上来,切忌用手去帮助抓碗边剩余的饭粒。
3.饭菜在嘴里嚼动时,需要闭上嘴,不能发出声音,喝汤时同样不能发出声响。
4.往嘴里送饭菜时要适量,不可量过多而鼓起两腮,做到细嚼慢咽,不要狼吞虎咽。菜吃完后需要等到嘴里的剩余饭菜全部咀嚼咽下后方可离开餐桌。
5.嘴里塞满饭菜时不可以说话,如果有必要说的话也要等饭菜全部咽下后才可以说,而且要小声交谈,不可打扰他人。
6.吃剩的食物如果不吃了请留在自己的盘子里或者桌子上,不要再放回去。
7.如果手脏了,请用餐巾纸去擦,不要抹在自己的衣服或者桌子上。
8.吃饭的时候不能做其他的事情,比如看电视,报纸等。
9.确定要离开餐桌前,要先检查自己身上、餐桌及自己附近的地面的卫生情况,把不小心掉落到地面的饭粒等捡起扔到垃圾筒里(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10.双手端起餐盘送到指定地方后回来收起小椅子,再去盥洗室洗手、漱口、擦嘴、照镜子、整理衣物。
(二)宴会及聚餐时的礼仪
1.在餐桌上点菜时,要告诉孩子应该让年长的先点,然后自己再点,这样才是尊重别人。告诉孩子,有人为自己倒茶水,换用干净的餐具,拿餐巾纸时,都应该说“谢谢”等。
2.聚餐时,面对桌上许多个盘子里的菜时要尽量用筷子或勺子夹离自己较近的菜,而不可以在盘子里随自己心意乱挑。如果盘子离自己远的话,可以请别人帮忙盛来自己爱吃的菜。
3.带孩子外出用餐或做客时,父母首先要检查自己是否穿带整齐,再检查孩子的穿戴。要告诉孩子不要随意离座,在餐桌上不能大吵大闹,不能和其他人抢食物等。
朱永新:教育,从家庭开始 篇4
《礼记.大学》里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胸怀天下的人,会从国家着手,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得从治理自己的家庭着手,先管好家庭。要管好家庭,记得从自身做起,就得有好的家风家训从而修身立德,教育后人,影响后人。从古到今好的家风家训一直都被人们所推崇。管好家庭,就要大力弘扬家庭美德,弘扬好的家风家训,要遵循家庭道德规范,主要包括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等。在一个家庭里每一个成员都要遵循规则,都要履行自己责任和义务,扶老携幼、相互关爱、美好传统代代相传,这就需要有一个好的家风家训里约束,真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道德和谐 决定着社会的和谐,家风连着党风,私德连着公德,良好的家风是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基础,总书记在全国 组织部长会议上把“家庭美德标准”纳入干部道德考察的范围,强调党员干部要努力做到“立身忘做人之本”体现了党中央对对家庭美德家风家训的高度重视。管好家庭最重要的是要好的家风家训,不光自己做表率,还要严格约束亲属的一言一行,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官本位”社会,特殊的国情决定了我们的党员干部一旦拥有权利,必然面临人情和法纪的双重考验。只有做到法纪大于人情,才会闯过这道关,否则就会栽跟头。纵观已查处的各种贪腐案件,很多党员干部就是因为受到亲属的连累锒铛入狱,这些都说明党员干部在管束自己亲属时出现严重的失误。无数事实表明,每一个清官的身后,都有一群同情搭理的亲属,而每一个贪官污吏的身后,通常都有至少一个同流合污的亲属。党员干部家庭一旦出现狐假虎威、以权谋私。问题虽然在那些人身上,但根子仍然在党员干部身上,家风的好坏直接反映出党员干部的生活取向,家风其实就是党员干部生活作风的延伸。
历经百年洗礼、淬炼过后的家风不会埋没在喧嚣浮躁的社会风气中,陕西省近年在文明家庭建设、道德模范培育,引起了全国各地人的关注。陕西历史博物馆凝聚的中华五千年灿烂辉煌的历史,枣园革命旧址记载的中国共产党人严于律己、严格要求子女的家训故事,在西安事变纪念馆缅怀张学良和杨虎城家风家训,延安市曹凯家风纪念馆弘扬精神文明的事迹。家风家训凝聚着先人对后辈的大爱,蕴藏着中华优秀文化的血脉。家训,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错的,国家有国法,学校有校纪,家里有家规,假如被我们都忽略了,那社会岂不就乱套了吗?“百事孝为先”“孝敬无底线”“言必行,行必果”“做人要诚实”、我要牢牢地谨记,它们就是我的家风家训。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风如春雨,家训是泥土,孩子是幼苗,只有在家风家训的辅助下,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能让我们的后人茁壮成长,家风家训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也就是一个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围就构成了这个家的家风家训。顾名思义,家风家训就是一个家庭传承的风气、风格、风尚。每个好的家庭都要有好的家风,在每个美好幸福的大家庭中,都会因为爸爸妈妈的陪伴而温暖,同时也伴随着家风的和谐气息。良好的家风、家教、家训是需要每个家庭成员共同努力的,有不好的地方要及时改正,好的、值得提倡的地方一定要一直发扬发展下去。
教育从爱开始 篇5
有人说:“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师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因此,作为一名教师,一名班主任,首先应该是爱孩子,“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想这就是教育的真谛之所在。教师不仅仅扮演着知识的传授者的单一角色,更应成为一个个高尚思想的传播者和美好情操的培育者,于是,爱便成了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门必修课,而且,能否上好这一课,不但关系着每一名学生是否能够健康的成长,也关系着民族的兴衰、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等千秋大计。所以,给学生爱是教师的首要责任,教会学生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一、教育从爱开始。
有人说,如今的教育最大软肋就是缺乏对学生的关爱,对人格的尊重以及对错误的宽容。面对一个个鲜活而富有朝气的花朵,面对一个个蓬勃涌动着的个体生命,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需要的恐怕不仅仅是自己的功成名就,或许还有更多的是对生命本质的理解与感悟。在英国著名的亚波丹博物馆中,有两幅图格外引人注目:一幅人体图和一幅人体血液循环图。它们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作者是一名叫麦克劳德的小学生。原来麦克劳德上小学时非常调皮,为了想看看狗的内脏是什么样子?竟然捕杀了校长的爱犬。校长十分气恼,可他深思熟虑之后的处罚决定竟然是罚麦克劳德画上述两幅画。犯了错误的麦克劳德欢欢喜喜地完成了任务,从此迷上了解剖学,最终成了著名的生理学家。校长从孩子的粗野举动中发现了他的好奇心和钻研精神,于是以“罚画”的方式,“不露声色”地把孩子的学习兴趣引上了正路,成就了孩子的一生。这不仅是宽容的品格,更是他爱的智慧。
二、爱是宽容,是尊重。
俗话说:“人非圣贤,谁能无过”。更何况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未成 年的青少年,学生有了过错是正常的事,如果不能转化问题学生,那是我们为人师者的过错。陶行知之所以能成为著名的教育家,不是因为他的学生不做错,而是因为他善于引导学生,教育学生,他能宽容学生,他的“四块糖”的故事,正充分说明这点。“宽容是一种温柔的力量,它可以穿透人的心灵”,曾经看过这样一则事例:一位班主任在上班会课时,有个学生向他报告,说他的一支新钢笔丢了,并怀疑他的同桌„„而在这时,这位老师发现那位学生同桌的求助和惶恐的眼神。这位老师只略微沉思了一下,说:“或许哪位同学无意拿了你的笔,或许是你不小心„„但我肯定拿你这支笔的同学现在一定很后悔„„”说着,老师拔下了自己胸前的笔,“这样吧,我这支笔就送给你吧。不过我要告诉这位同学,随便乱拿别人的东西,不是好习惯,希望这位同学好好学习,改掉自己的坏毛病。”10多年后,拿笔的这位同学大学毕业,在参加工作之前,拜访了那位老师,他说,如果不是老师的宽容,如果老师当场揭开那个‘秘密’,他就无地自容,也就不会有今天。
我们为人师者应当时刻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包罗万象的气魄,指点迷津的睿智去理解、宽容、关爱并接纳学生形形色色的错误。以变废为宝的慧眼去发掘学生错误中的宝贵之处。在老师一颗宽容的爱心感召下,学生自然会在一次次错误中得到启示,不断塑造良好的人格。
三、爱是激励,是赏识。
孩子的无形生命好比一棵果树,果树有果枝(优点),有风枝(缺点),教师的目光如果一直盯着缺点的风枝上,风枝就会越长越壮,最后颗粒无收。家长的目光如果一直盯在优点的果枝上,果枝就会越长越壮,最后必将是桃李满树。其实,赏识与激励比批评和惩罚更有效。一个“行”字,消除了孩子的恐惧感;一个“行”字,激发了孩子的求知欲;一个“行”字,唤起了对生命的热爱;一个“行”字,找到了学习的快乐的感觉,持之以恒地相信孩子行,是让孩子心灵舒展,生命和谐,健康成长,取得成功的秘诀。
总之,有爱才有教育。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 草去”用“爱满天下”办教育,不正是对爱的诠释吗!教育如果没有爱,实在不能算是教育;教师如果没有爱,实在不能算是称职的教师。爱是学生基本的心理需要,是儿童生命成长和发展的原动力,也是生命中一种创造性的聚合力量。所以说:有爱才有教育。让我们一起把爱心献给每一位可爱的学生吧!让我们成为爱的使者,使这个世界因为有你、有我而变得更加美丽。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贯穿德育教育
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中国人民已解决了温饱问题,正日益与国际水平拉近距离。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过着幸福的无忧无虑的生活,有健康的身体。但他们就是完全健康的青少年吗?不!因为时代在发展,人的健康概念也在发展。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作了新的定义,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现在提倡的健康概念,重在从整体上把握、强调完整意义上的健康,而且是走向二十一世纪文明社会所要求拥有的健康,即:道德健康为统帅,生理健康、情感完善是基础,在此基础上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全面发展有机结合。心理健康已上升为提高民族素质的当务之急。作为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师,我在平时教学中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把德育融入教学中: 一.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是在教学活动中培养起来的。学生喜欢的学科,通常就是他们学得好的学科。我在教学中利用教材内容的新异性、悬疑性、差异性、不确定性,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好奇心,如:教材中讲到“正当防卫”时,我先讲一个案例,一个青年人回到家,突然见院子里,一个人手拿刀子,正向他父亲刺去,青年人拿起地下的扁担,冲过去当头把案犯当场打重伤。这青年人的行为是否属于正当防卫?我让学生先讨论后发言,大家认为是正当防卫,我又问为什么只打头,不打手,不打脚?这是正当防卫吗?让学生从书中找出理论根据。得出结果。在教学中,适当保留一些有趣的部分,让学生独立发现,以体现新发现的喜悦,有利于保持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兴趣。我在教学中还注意渗透如何成功地进行人际交往,如何应付生活中的挫折,如何调整情绪状态等,通过渗透教育一步步地培养、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组织课外活动,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导航作用 1.加强行为指导,帮助学生落实道德实践(因需要到社会上,我们不方便)2.思想品德课教学与学校工作相结合,加强德育实效
结合学校近期的工作要求和工作重点,在思想品德课上对学生适时地进行教育,加强德育实效;开 展中学生行为规范,文明礼仪教育,理想教育等。也可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心理咨询”,促其心理健康发展,指导学生自治、自律、自理,培养其主人翁的意识和参与意识等;开展题为“让家长,老师开心的笑”的演讲比赛,促进尊师爱生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国庆节,思品教师组织“祖国在我心中”的演讲比赛,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等。
三、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和形式,力求“生动活泼,喜闻乐见”
1.抓住各种传统节日的机会,对学生进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
在每年的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对学生进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在每年的雷锋活动月,精神文明宣传月,开展“学雷锋,学做人”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出“养成一个好习惯;学做人,发扬一个好传统,学做事。”
以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为契机,对学生进行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教育,尊敬师长、尊重知识、热爱科学的进取教育;利用“
五、一”国际劳动节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劳动光荣的思想教育等。
2.为扩大课堂教学容量,积极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例如:前不久讲“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时,我查找了改革开放中国三十年来的成就图片,使学生亲眼看见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亲眼看到祖国巨变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再如七年级我们讲“同违法犯罪作斗争以及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时,我给学生讲了震惊全国的马加爵案件,引导学生分析马加爵为什么会从一个“好孩子”变为国家A级通缉的重大杀人犯。通过学生讨论,大家认识到,学习法律知识不能停留在口头上,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在行动上,要牢固地树立守法意识、护法意识,让法律时刻伴随自己健康成长。
3.为加强德育实效性,针对学生的生活实际展开教学
如:在学“合理消费和艰苦奋斗”时,针对学生中有消费攀比之风,我们可以举行一次活动课,题目是“艰苦朴素还要不要,互相攀比好不好?”活动课上学生们发言踊跃,甚至争的面红耳赤。通过自由辩论,同学们渐渐统一了认识:艰苦朴素的光荣传统不能丢,攀比之风要不得。在学“合理消费和艰苦奋斗”时针对部分学生迷上网和进游戏厅的现,认真调查研究网络对学生思想的影响,通过讲座、辩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资源,树立良好的网德。
4.通过红歌,激发学生的积极向上的情感,促进学生道德升华
思想品德课是教学生如何做人的学科,理论性比较强,内容比较枯燥。但是,可以用音像资料和歌曲,如《黄河大合唱》、《游击队歌》、《母亲》、《白发亲娘》、《让爱住我家》、《五星红旗》、《大中国》、《朋友》、《天路》、《爱的奉献》、《我的祖国》,《歌唱祖国》等等,结合相关
教学内容播放,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促进了知识的内化,提高了德育实效。
总之,一个人拥有了真实的、健康的、美好的情感,有健康的心理,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思想品德课的老师担负着培养真正意义上的人的重任,在落实新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实践中,我们任重而道远。
法制教育从幼儿开始 篇6
尚嵇镇中心幼儿园 谭冬梅
近几年以来,幼儿园里幼儿伤害事故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一方面是由于人们的法制意识提高了,另一方面是由于关于学校方面的立法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而幼儿园由于小朋友年龄较小,明辨是非的能力差,幼儿成为法制教育的盲点。那么,如何在幼儿园开展法制教育,提高幼儿的法律知识,增强教师、家长的法律意识,成了幼儿园刻不容缓的问题。
一、创建学法氛围,提高师德水平。
(一)、加强对教师的法制教育工作,注重创建学法氛围。
做好法制教育工作,首先要保证教师知法、守法、用法。幼儿园充分利用教师的政治学习时间,有计划、有步骤、有选择、有重点地开展学习法制知识的活动,集中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新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同时要求教师认真自学、集体讨论、在家收看中央电视台《大家看法》、《法制讲堂》等节目,了解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方针、政策,加强网络文明教育、禁毒法制宣传教育、交通安全法规、心理健康教育等,增强自身的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二)、充分利用宣传阵地,进行普法宣传教育。
结合“五五”普法教育活动的开展,幼儿园要充分利用宣传栏、橱窗、网络、“家教园地”等宣传阵地,举行预防青少年犯罪知识、图片展,同时通过升旗仪式的国旗下讲话,对幼儿进行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禁毒教育、交通法规教育、环保教育、消防安全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等等,使法律知识深入人心,形成人人学法、懂法、守法的普法教育局面。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注重实效。
(一)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树立良好道德品质。
幼儿阶段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初步形成的基础阶段,加强幼儿的思想道德建设,使幼儿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对他今后的健康成长显得尤为重要。
1、将思想道德工作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当中。
我们今天的中国家庭,多以独生子女为核心。“只知索取,不知付出;只知爱己,不知爱人”是当前独生子女的通病,为培养孩子爱的情感,让他们学会“关爱”他人,懂得感恩,幼儿园要将思想道德工作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当中,每时每刻对他们进行教育:从幼儿早晨入园开始,教幼儿使用礼貌用语问好;晨间活动时,对幼儿进行德育谈话;在组织喝水时,教育幼儿排队接水,不推挤,不浪费;区域活动时,让幼儿懂得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相互谦让、与人合作;户外活动前,领孩子们捡起场地上飘落的树叶、纸屑等,增强幼儿文明意识。
2、将思想道德工作渗透到主题教育中。
教师在设计教育活动时注重将知识、智能、品德及情感融合在一起,通过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活动,让教师和幼儿共同协作探索研究,使幼儿在表演、游戏、绘画、剪贴、讨论、欣赏下,深化其思想道德和情感。如利用废弃的纸盒瓶罐制作玩具和手工制品;亲手培育小树苗;饲养小金鱼、乌龟等„„教育幼儿珍惜生命,理解父母的艰辛,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二)、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增强幼儿法制观念。
将法制教育与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社会实践等主题教育相结合,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渗透。在社会性教学中开设有关法律基础知识课《怎么办》,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另外观看法制录像 , 增强幼儿的防范意识。通过简单、易懂的事例,影响小朋友,教育小朋友时时提醒自己或他人注意安全,加强幼儿的防范.自我保护意识,使幼儿园的法制教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家园合作、转变家长的法制教育观念。
为了让每个家长明确家长在未成年人保护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方面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幼儿园采用面授、讲座、交流等形式,指导家长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为孩子的未来发展做准备。一方面,家长本身应该做好榜样,父母本身知法、懂法、守法,所作所为,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极其深刻而深远的。另一方面,家长必须配合学校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做一名守法的小公民,不能一味地溺爱孩子。明确家长的监护职责和法律责任,有针对性地做好法制辅导,交流幼儿表现,增强教育合力,与学校、社会配合共同做好子女的教育保护与预防犯罪工作。
教育建筑——从教育开始 篇7
教育建筑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知识的普及、科技的进步是推进社会发展和国家进步的根本动力。科教兴国一直是我国发展的基本国策之一, 教育的体制与模式、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各级教育的教学水平直接通过学校的规划、教育建筑的形态表现出来。教学设施的完备程度、教育建筑的建设水平反映了国家的教育水平与综合国力, 教育建筑的发展书写着每个国家教育的历史。
教育建筑是知识的载体, 人生的很多时光在其中度过。从小学、中学到大学, 老师向学生传授着知识, 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场所中成长, 懂得了建筑空间是行为的载体, 体验了学习丰富知识的复杂过程, 奠定了实现远大梦想的扎实基础。
教育建筑是一种精神的物化, 建筑本身就具有非同一般的教育意义。学校的精神是通过建筑体现的, 校园的文化是通过环境塑造的。学校的建筑与空间会深深烙印在人们的记忆中。世界上的著名学府都拥有历史悠久的校园和建筑, 学校的精神与文化历经绵长岁月沉淀于校园的每个角落、镌刻在建筑的每个细节。
2008年, 汶川地震发生后, 教育建筑第一次深刻教育了所有建筑从业者, 几百座倒塌的校舍、几千名丧生的孩子, 这些数字让我们的心灵震撼, 让我们不可回避地重新面对灾区的教育建筑。太多的疑问、太多的反思, 修复与重建、纠错与更新, 灾难过后的这些思考将会怎样付诸现实, 如何在废墟上重新描绘孩子们的美好记忆, 如此沉重的课题也许是我们从未遇到但却不可推卸的责任。
朱永新:教育,从家庭开始 篇8
接下来,家长以此为借口,相继邀约一些人没完没了地到学校滋事、找茬、纠缠、恐吓、辱骂与打砸,借蚊子叮咬之名,行敲诈勒索之实。学校日常教学秩序因之被干扰,师生心理因此笼上阴影。
学校实在无奈,最终,从维护校园安全着眼,为避免事态扩大,经协商,赔偿该家长20000元人民币。
作为一名教师,我一直在苦苦思索。
1.不可剥夺孩子“适当受苦”的权利。
可怜天下父母心,当下时代,孩子成了家中至尊无上的宝贝,有的家长生怕孩子受丁点委屈,百般呵护,千般关注,万般爱怜,一路搀扶不放手,不知不觉把孩子培养成了温室里的花朵。殊不知,这类孩子长大了,小小风雨都抵御不了,一点坎坷都经受不起,哪还成得了国家栋梁?哪还谈得上勇敢自强?
这,实属于溺爱,甚或袒护纵容,过分迁就孩子。却未曾知晓此举并非真爱,过犹不及,物极必反,后果往往极为可怕。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过分的溺爱,虽然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却会使孩子遭到毁灭。”
换言之,溺爱,是世上最毒的毒药,归属于罪恶的“温床”。纵儿,犹如养虎,其放纵近乎放荡与堕落,贻害无止,后患无穷。此般行径愚昧无知,实属对儿女成长极端不负责任,无异于一种犯罪。由此可知,对于自己的儿女,任何情形下,不再娇宠,停止溺爱,是为了理智的爱、圣洁的爱、更好的爱。
常言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电视连续剧《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说过:“生活,就是一个问题叠着一个问题。”可见,学校应启发学生家长明白:适当的挫折甚至适当的受苦也是孩子成长所需要的。毕竟,在不危及健康和安全的前提下,让孩子接受适当的受苦教育或挫折教育,亲身体验艰苦的生活,亲自体悟难料的挫折,不失为一种长远、战略的考量。
此举,可以磨炼孩子的意志,提高孩子的耐挫折能力、抗击打能力,增强孩子顽强的毅力,铸就孩子强大的内心及辽阔的胸怀,激发其无比坚强的勇气,从而刚毅坚卓,依凭坚定自强的精神去勇敢迎接学习、生活中随时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抑或考验。
世上没有白受的苦,所受的苦必将催化为自己的成就,照亮自己前进的路。尤其在当前物质生活迅速改善的条件下,对新时代养尊处优的“新新人类”来说,适当吃点苦或者受点挫折,对他们今后的发展大有裨益。
反之,在“温室”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心灵脆弱,往往不堪一击,受不了任何风吹雨打,经不住一丝跌打磕碰,何以长成“参天大树”?如何应对以后突如其来的打击或摧残?美国心理学家认为:“有十分幸福的少年人,常有不幸的成年。”
从根本上说,学校倡导的挫折教育或者“吃苦教育”绝非为校园安全埋下隐患,而是秉承教育的良知,换位于家长的角度,依凭发展的眼光,既着眼于孩子的未来,又为校园安全营造积极、健康、和谐的氛围,其用心良苦,具有深远的意义。
2.引导孩子学会自理是一种智慧。
20世纪80年代,中日小朋友夏令营的较量已经给国人久远、深刻的启示。
孩子是家庭的未来,孩子强,则家庭强;孩子成长美好,则家庭前途美丽;孩子好了,则家庭也就好了。然而,这些无不决定于家庭教育的质量,取决于家长的引导,考验着父母的智慧。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事实上,父母确实需要配合学校尤其班主任老师,适时相机地训练孩子的环境适应能力,引导孩子在复杂情景下学会自理,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启发并引领孩子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自己保护自己、自己珍爱自己。
另外,力所能及的事尽量让孩子不要一味依赖他人,用心教会孩子自己动脑筋想办法去解决,让孩子练就独立自如化解难题的本领,真正培养他们的生存自立能力。
譬如,为了防止在学校宿舍内遭蚊子叮咬,家长可以在平时教导孩子一些基本的常规防护知识。休息时分,或者与同学们一起点燃一盘蚊香,争取睡前提前消灭蚊子;或者凑钱买一个灭蚊器,克服蚊子的袭扰;或者休息前把门窗关紧,与同学们共同制造工具拍打消灭蚊子;或者跟学校建议,替每一位学生配备蚊帐。
自我教育是真正的教育,自我照顾是最好的照顾。自助者,天助之,试着让孩子逐渐摆脱对大人的依赖心理,懂得自主,学会自理,从而把自己管护照顾好,自己学着长大。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积极引导孩子学会自理,是父母的一种明智之策,闪烁着家庭教育智慧的光芒。
可见,学校须积极主动地与家长取得联系,建立家长学校,举办家教培训,召开家长会,启动家访制度,利用“家校通”平台,努力达成家校间的合作,真正形成教育的合力,从本源上为学校的校园安全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藐视学校尊严的后果是灾难性的。
毋庸置疑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它从知识层面、道德层面、人格层面等为人的可持续发展和健康成长发挥重要的功效。
校园是一方净土,教育是神圣的,学校是庄严的,孩子本真的心灵宛若一张白纸,学校在孩子最初的心中犹如冰清玉洁的圣地。故,家长须谨言慎行,自始至终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努力捍卫学校的尊严,时时刻刻维护学校于孩子心目中原初的美好、崇高的形象。
倘使家长无视此尊严,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对学校某些本可理解体谅的瑕疵或不足,吹毛求疵,妄加指责,无理取闹,采取不可理喻的举措,其后果势必因小失大、得不偿失。具体表现为:致使孩子心中教育的大厦瞬间崩塌,教育曾经的美好灰飞烟灭,亵渎学校的尊严,削弱教育的权威,继而使得学校的育人功能前功尽弃,毁于一旦。更令人恐惧的是,动摇了孩子心灵深处曾经葆有的纯真至美的教育信仰。人,一旦失却教育信仰,自此便没有了道德底线。美好在心中不复存在,那么,歪风邪气、乌七八糟就会乘虚而入,校园如何安全?
“上梁不正,下梁歪”,通常情况下,什么样的家长,自然浸染、熏陶出什么样的孩子。邪恶催发罪恶,无耻孕育无聊,肮脏衍生卑劣。教育实际上是一种影响,无声的影响。故,学校有必要告诫极个别的家长:藐视学校尊严,对孩子的成长而言,是一场灾难。从而,以家长醒悟的心为基石,有的放矢地开创校园安全工作的崭新局面。
“蚊子叮出20000元”,引发沉甸甸的校园安全之思索。其实,家庭教育是校园安全的前提,是孩子发展的基点,具有奠基功效。成,由其孕;败,因其萌。因此,学校务必帮助家长理解:钱财乃身外之物,自己最大的成功,是子女教育的成功,再也没有什么比孩子健康成长更为重要的事了。看不到希望,乃真正的痛苦;瞅不到盼头,为真正的黑暗。毕竟,孩子是父母匿藏心底甜美的希望之种子,其幸福萌发离不开科学的家庭教育,其茁壮成长少不了成功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普天下父母需要一生持续探析的课题。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想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家长首先就应该努力成为什么样的人。“一百个老师,不如一个好母亲;一千个校长,不如一个好父亲”,其所隐含的道理即在于此。这,就是家庭教育的伟大与神圣。
有人说:“社会坏了,是因为人心坏了;人心坏了,是因为教育坏了。”其间的教育,无疑包含了家庭教育的因素。“蚊子叮出20000元”此类现象,固然是民族的“痛点”,是校园安全的“伤疤”,同时也给我们呈上颇有意义的思考。
总之,家庭教育比天大,预示方向,承载期盼,指向未来,所有因之而可爱,一切缘之而美好,校园安全工作必须立足于家庭,从启发、引导和帮助家长重视家庭教育开始。
良好的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 篇9
一 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
当代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日见端倪,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人熟悉到知识的重要性。他们对子女的期看高了,他们渴看儿女成材。因此,他们开始关心、注重孩子的学习,以为孩子学习好,将来能升上重点中学,考上高等院校,自然就会有出路。但他们却忽略了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殊不知: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孩子的学习习惯差,最后结果必然会导致孩子学习成绩差。实际上,凡是孩子学习成绩不好的(除生理上有缺陷外),大多是由于无心上学、不守纪律、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造成的。就我所教三年级两个班的学生来说,81名学生中成绩较好的也就只有那么十***位,他们不管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都有较强的自主能力,课堂上有强烈的参与意识,能独立并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并能积极为班级、同学服务。相比之下,他们的学习习惯也较好。尽大部分学生,都在学习习惯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他们不会独立思考,不能自主阅读,对待作业抱以应付态度,做任何事情也不能专心往做。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小学生良好品德行为的形成。情况不容乐观,所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势在必行http:///。
二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育人成材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题目。自古以来就为教育家们所重视。古人曾说:“养其习于童蒙,则作圣之基立于此。”当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学习习惯一经形成,便会终身受用不尽,成为一种无形的气力,是一种经常起作用的积极因素。儿童时期是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应及早培养。专家研究表明,3—12岁是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期,12 岁以后,孩子已经逐渐形成很多http:///习惯,新习惯想要扎下根来就难多了。那种以为树大自然直的观点是不可取的。一棵带有枝枝丫、枝叉弯弯曲曲的小树,长大是成不了大才的。学生要学会学习,必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进步学习成绩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视的自动化行为倾向。学习习惯有好坏之分,如:课前预习,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等都是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了它,学生可以轻松快捷地学好知识。反之,一个人假如养成书写潦草,做题马虎等不良的学习习惯,不仅增加学生学习的负担,而且有损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习习惯的养成题目既然如此重要,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又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呢?在我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深深地懂得小学阶段是人的长大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的基础素质形成的开始阶段,低年级则是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作为担负“万丈高楼平地起”的展路人,应把握好这一关键期,让学生养成一系列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 学生学习习惯的类型及培养目标
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我把学生的学习习惯分为普通学习习惯和高级学习习惯。我根据低年级学生生理和心理及年龄特点,在培养学生这两种习惯时,留意符合儿童学习活动的基本规律,留意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在对具体学习习惯进行指导的基础上,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普通学习习惯
低年级学生的普通学习习惯包括:课前预备习惯、上课习惯、坐姿、写姿等。课前预备
课前预备工作做得好,能充分保证上课的时间和效率。因此,教师要利用课余时间多次练习学生做好课前预备工作,告诉他们,什么课该用什么课本,应早早地放置在课桌的角落上,要用的笔、尺子、橡皮放在课本的旁边,以备上课时用。听到铃声要快步进课堂,安静地坐好等老师来上课。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练习,学生都能自觉地做好课前预备工作了。上课习惯 <英语口语学习br />
开学初,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上课学习行为练习,如练习学生上课发言举手时,要告诉学生:发言要先举手,这不仅是尊重自己,也是尊重别人。举手要举右手,略高于头,不要碰撞桌子发出响声,要轻举轻放。教师在讲清道理、说明要求后,再进行示范,然后让学生练习,要求人人把握。对上课发言的声音也要进行规定:回答题目声音要响亮,要让全班同学都听得见。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同学们尽大多数能达到要求。坐姿
小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长大的年龄段。坐姿端正与否,不仅影响到学习,而且将影响到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在开学第一天,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常规练习,让他们接受教师的暗示提醒,要让学生牢牢记住六个字,即:头正、腰直、足安。教师可
在恰当的时机按照约定呼唤:“一、二、三!”学生习惯性的条件反射:“坐坐好!”或是以特定的动作手势,如轻拍学生的后背,摆好手臂,示范正确的坐姿等予以个别提示,既达到了提醒学生坐姿的目的,也不会影响教学的进行。写姿
学生的写字习惯是一个特别重要的题目。常见的不正确写字姿势是偏头、侧身、匍匐等。针对这种情况,淘宝网女装冬装新款教师首先要向学生示范讲清正确执笔写字的要求,然后进行严格的练习和强化,并窃冬要随时提醒写字必须“三个一”,即:眼离桌面一尺, 胸离桌缘一拳,手离笔尖一寸。在写字过程中,反复表扬书写姿势好的学生,让学生向他看齐;纠正错的,并提醒学生时刻观察纠正自己的写字姿势。经过提示,学生会自觉地迅速纠正不正确的姿势, 经过多次长期这样的练习后,就可养成正确的写字习惯。
(二)高级学习习惯
各个学科有各个学科的特点,因此,教学的方法,学习的方式各不相同。那么,学习这些学科的习惯也就不同,这些就称为“高级的学习习惯。”就拿语文学科中的朗读、预习、倾听、独立思考、质疑等习惯来说,教师也要逐一对他们进行要求:1 朗读
读是我们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之一,也是学生对语文课文感受、品味、揣摩、领悟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手段,是阅读教学的主旋律。要读好书,首先要有正确的读书姿势。在教学中发现,有的学生捧书读时眼睛不是离书本太近就是太远,对此,教师要经常提醒学生应该怎样读书,学生边答边调整姿势:双手捧书,书本稳稳拿在手中,还要稍稍往外斜。话说完了,姿势摆好了,学生读书的精神也就来了。读书时为了不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我还设计一些行之有效的朗读方式,如“打擂台读”,我让学生自荐,以为自己读得最好的就站起来读。一段读完,我又说,这个同学现在是擂主,谁读得比他好,就当新的擂主,看看谁有这个本领!小学生好胜心强,于是很多人争当“擂主”,朗读热情高涨。我还在朗读时设计了“画脑图”,即“边想边读”,要求学生读一句想一句,作者写什么,学生就想什么,作者写到哪儿,学生就想到哪儿,思想要一直随着作者走。在教学《荷花》时我就用这个方法,让学生随着作者一起看、一起想、一起沉醉,学生边思考边朗读,融进薰衣草精油了课文意境中,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预习
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在课堂上进行了预习方法的指导。即“三读”:初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再读课文,读准词语、读通句子;三读课文,读懂内容,利用工具书理解词语,并能提出质疑。初次指导之后,我又特地几次安排学生在课堂上当场预习,以检查学生预习方法的把握程度,帮助学生养成预习仓库管理软件的好习惯,进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倾听
向课堂要效益是老师的共叫,而良好的听课习惯是听课质量的一种有效保证。由于低年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还较差,留意力轻易分散,故不能专心持久地听老师讲解,同学的发言。这样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低。久之,也会使学生养成不认真听课的坏习惯。记得前苏联心理学家西.索洛维契克说过:“要想在课堂上集中留意力,我们还是从一年级就学会做简单的事情开始吧:身体坐正,振作起来,做好听课预备……这样,学生就会非常轻易地把留意力集中在老师的讲解上。”对学生我也采取这种方法帮助他们进进课堂这一阵地,开始探索、开始学习。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洞察每一个学生,不时用鼓励、表扬、眼光提示等方式吸引学生留意力。我还经常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对别人发言给予补充等手段吸引学生的留意力,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还鼓励学生能发现没听懂的地方并大胆提出来。确实,教师只有先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才能逐步进步学生的学习能力。独立思考
法国罗曼.罗兰云:放弃独立思考,是一切不幸的核心。英国伯克也云:具有创造性独立思维的人才可能创造伟业。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条件。思维是聪明的源泉,没有思维就没有知识的理解、消化和升华。我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要有与众不同的想法。如在教《小露珠》这课时,我让学生思考:“还有哪些小动物喜欢小露珠?它们会对小露珠说些什么?”小露珠要走了,我又让学生思考:“动物、植物们会怎样挽留小露珠?”要求学生化作不同的身份进行思考,拓宽了学生思维的广度。质疑
质疑,就是引导学生自己提问。质疑如火花,火花闪耀得越多,学生的思维反映能力也就越快,思维过程也就越积极。古人也云:学贵有疑,小疑有小进,大疑有大进。“疑”是一切发现和创新的奠基石。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质疑问难,要引导学生
发现题目,提出题目,捉住疑难题目相机诱导。我在课堂教学中就留意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我告诉他们,质疑可以从课题进手,可以从初读、重点词句进手,也可以从结尾进手等等。在板书了《学会查“无字词典”》后,我让学生质疑,学生提问:“„无字词典‟是指什么样的词典?该怎样学会查这样的词典?查这样的词典该用什么样的方法?……”在学完了《第八次》后,我对着板书圈出了两个“七”和两个“八”,提醒学生在这里质疑。学生思考后提问:布鲁斯王子七战七败,蜘蛛结网也是七结七败,但第八次它成功了,所以布鲁斯也干了第八次,他也成功了。假如他看到蜘蛛在第五次时就结网成功,布鲁斯王子还会不会干第八次?通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最后,学生明白了:布鲁斯王子是被蜘蛛执着的精神感动了,他才重新树立了信心,经过艰苦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究竟是第八次还是第五次,并不是关键。课文所要揭示的道理也就昭然若揭了。所以,经常让学生质疑,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进理解课文,进步阅读能力,而且有利于活化学生的思维,促进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四 培养学习习惯的具体措施
(一)明确目的,正确引导
为了让学生知道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作用,教师要经常利用晨会、班会,给学生讲中外名人和科学家的故事,让他们明白好的学习习惯是成功的重要条件,使他们明白道理、知道利弊。同时,教师还要告诉他们应克服哪些毛病,使他们做到心中有数。对他们不正确的学习习惯,教师要耐心引导,启发他们学习习惯的自觉性。
(二)激发爱好,转变观念
爱好,是一个人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所谓“爱好是怎样写好文章最好的老师”就是说爱好存在于学习动机中,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成分。学生愿做什么或不愿做什么,几乎全凭爱好左右。所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应从激发学生的爱好开始。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强烈而持久的爱好。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运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爱好,进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慢慢地转变不爱学习、不积极学习的消极观念。
(三)身先士卒,以身作则
儿童善于观察、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时刻左右着他们的一举一动。所以教育者要以身作则,起好模范带头作用。要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应该首先做到。比如在要求学生写好字时,教师首先要认真、端正地板书。由于,此时无声胜有声,端正的板书肯定会在潜移默化中指导着学生的字迹。“不动笔墨不读书”也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这也需要教师自己先动笔,做好示范,教给学生“动笔”的方法。学生把握了方法,才有可能养成动笔的习惯。
(四)奖赛并行,相扶相成低年级学生的特征是荣誉感强。因此在班中引进奖励、竞赛机制,会更好地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我在班中开辟了多个比赛项目,如:“认真读书奖”、“积极发言奖”、“优秀作业奖”等等。我规定:胜出的同学奖励“小红花”,一星期内累计五朵“小红花”者,更换一颗“小红星”。一月内累计四颗“小红星”者,换一个大“奖“字,同时还奖励一本本子。并窃冬我还把学生的优秀表现打电话告知家长,让他们分享喜悦,以之为荣。同学们个个摩拳擦掌,“小红花”奖了不少,学生们的学习习惯也渐渐地得到了巩固。
(五)家校配合,共同促进 <佛山seobr />
***曾说:“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人的进步和影响是终身难忘的。而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尤为重大,往往可以影响他们的一生。”可见,家庭教育极其重要。小雷是我班的一个特殊学生。早在他低年级时,学习、行为习惯就极差,同时,对老师的劝导、教育也不予理睬,照样我行我素。家长对这个孩子是放任自由的,对他缺少爱心,教育简单粗暴,学习上、生活上也是不闻不问。大部分学生、老师都对他敬而远之。这学期他分到了我们班,我想:这个孩子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家庭教育有很大的责任。要想改正这个孩子,首先要转变家长对他的态度,让他感到家庭的热和。于是,我找来他的家长,与她进行了沟通,让她明白孩子今天的这个结果,家庭教育有极大的责任,应拒尽打、骂这种暴力行为。我让她关心他、爱他,给他热和,慢慢地转变他。我还送了两本有关家教的书给她,让她回往好好研究研究,希看家庭、学校两方面结合教育好孩子。与家长的沟通,确立了共同的目标,我们都将扭转这个孩子身上的不良的习惯,逐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定为首要任务。定期电话联系,每周一次到校与教师交换情况。慢慢地我也发现,孩子衣服干净了、整洁了,学习用品也多了,这都体现出家长对于孩子教育的配合。.渐渐地,这个孩子上课比较静心了,扰乱纪律的现象少了,有时也能举手发言了,字写得端正了,作业也能尽量完成了。尽管他身上仍有很多缺点,而且对他的改变尚待时日,但他确实在进步,固然点滴,但是作为老师,也当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个学生,尤其是他这样的学生。
五 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的留意点
(一)起步要早,贵在坚持
专家以为,早期教育能极大地进步孩子的整体素质。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也应从早抓起。学生年龄小时,学习习惯既轻易建立,也易于巩固。不良的学习习惯若能被发现也能及时得到纠正。等到不良习惯越积越多,既影响良好习惯的建立,又不易改正。如有的学生养成作业潦草的习惯,经老师教育后有了好好写字的决心,可往往事到临头***病又犯。于是犯了改,改了犯,这时就需要学生有较强的毅力,要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才能改掉。所以,从小开始就要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长大过程中逐步强化练习,从而形成稳定的自觉行为。
(二)由易到难,逐步前进
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应由易到难,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接受能力,安排相应的学习习惯,切忌不能操之过急,不仓库管理软件能把所有的学习习惯一下子压在学生身上。如在小学低年级,可培养他们读好书、写好字、养成上课专心听讲、认真作业等简单的切实可行的习惯。到了中、高年级,就可培养他们阅读、自主预习、质疑等学习习惯,那种幻想一下子养成所有学习习惯的想法是不可行,不实际的。
(三)表扬先进,***导行
每个学生都想当好学生,但由于他们小,还不懂得该怎样做一名优秀的学生,这样,学生就摸不着边际。适时在他们身边表扬先进,就像是在他们长大的道路上安装了一盏明灯。学生上课忘记留意自己的坐姿了,我会说:“看,×××的坐姿多好啊!”同学们的头“唰”地一下看了过往,果真,于是他们也赶紧坐好了。学生作业不认真,字迹潦草了,我会把优秀的作业本挂出来,让其他同学学习,鼓励大家向他看齐。学生某一方面进步了,我都会在班中对他们进行表扬,并把他们的名字写上光荣榜,让他们的进步有目共睹。我这样做,是让学生时刻感到:先进就在自己身边(说不定就是自己)。有了先进,同学们就有了导行的目标。班级中就形成了争当先进的***。
(四)严格要求, 时间保证
作为语文老师,我深感每一种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都需要学生呼应以相应的学习习惯。教师想要积极指导、扶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那么课堂就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重要阵地。可是在培养过程中,反复性是经常会出现的,因此要给学生多次实践的机会。由于学生年龄较低,我坚持引导在先的原则:又由于习惯的养成上反复的过程,因而我也做到严格要求。我在课堂教学中常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如何表达个人的观点。尤其针对学生不太会点评的现状,我反复精油示范,再经常让学生在课堂上练习点评。经过多次练习,学生把握了一些规范的点评语言,比如“我表扬……我希看……我向对方提一个小意见……”等。实践证实,经常课内若干练习,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初步形成了,那么再逐渐由课内向课外发展,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慢慢巩固下来。
(五)以点带面,整体发展
学习习惯培养好了,学生的成绩慢慢地进步了,在他们的思想、心理上都将把成为好学生作为自己的目标,他们会以好学生的准则来要求自己,会时刻留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会把班集体的荣誉与自己的行为紧密结合,会想到为集体争光。因此,他们的其他习惯也就会慢慢地好转起来,如行为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等等。这几者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相互促进,久而久之,学生的各个方面就会得以整体发展。
【朱永新:教育,从家庭开始】推荐阅读:
读朱永新说教育有感12-09
朱永新新教育学习汇报06-29
读朱永新《新教育》有感1000字11-16
永新县主题教育特色工作素材10-08
读朱永新大师《致教师》有感09-11
读后感朱永新-致教师-读后感07-06
教育从真爱开始10-03
教育从尊重开始09-23
生命教育从榜样开始07-26
道德教育从感恩开始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