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上线五千年》读后感(精选6篇)
《中华上线五千年》读后感 篇1
阅读《上下五千年》第61——82页思考交流下列问题:
1、虞公为什么会亡国?结合61—63这个小故事,说说唇亡齿寒是什么意思?
荀息见了虞公,先送上一双名贵的玉璧和一匹千里马,《中华上线五千年》读后感字。虞公见了礼物,眉开眼笑。手里玩着玉璧,眼睛盯着千里马,唯恐荀息再要回去。他问荀息:“这些东西是贵国的国宝,天下无双,怎么会舍得送给我呀?贵国有什么事要我帮忙吧?”荀息说:“敝国国君一向仰慕您的大名,很想和您交结,这点薄礼只是表示一点心意。顺便有点小事求您帮个忙,荀息说出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想要攻打其他国家,而给虞国许多的金银财宝。才导致虞国会灭亡,唇亡齿寒就是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冷。在这篇课文当中,比喻虢国灭亡了,虢国就是嘴唇。虞国好比就是牙齿,虢国灭亡了,虞国也不会在存多长时间了。嘴唇都没有了,牙齿也会感觉到寒冷。
2、“五羖大夫”指的是谁?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称呼?他对秦国的贡献大不大?举例说明。
五羖大夫是指百里奚,百里奚是一个虞国人,百里奚自负一身本领,说道:“男子汉大丈夫,一辈子若是不能出人头地、建工立业的话,死了也会不甘心的啊!”这一年,秦穆公派公子絷到晋国求婚,晋献公同意把大女儿嫁给他。出嫁的时候挑选嫁的奴隶,晋献公见百里奚头发都白了,没什么用,就把他也挑了进去。
秦穆公就按照一个奴隶的身价,派人带了五张羊皮去楚国,说:“我们有一个奴隶,叫百里奚,逃到贵国来了,请把他叫给我们,好好惩罚,免得其他奴隶也跟着学坏。”
秦穆公不禁叹了一口气。百里奚一看,就知道了秦穆公心里的想法,忙说道:“大王如果派我去山上打老虎猛兽,我确实就是个老朽不中用的人了。可是如果大王要用我来出谋划策,那我岂不是比当年的`姜子牙还年轻十岁吗?”
我的朋友叔,本领远远超过我啊!从前我就是没听叔的忠告,才落到沦为奴隶的地步的,秦国想要富强,可不能没有这个人。所以说,百里奚对秦国的贡献非常的大。
3、读67——69的内容,评价一下重耳这个人?
其实,我们掩卷沉思,就会注意到重耳是一个能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知错能改的人,作为一个君王,能做到这一点,不比认为自己很有能耐而自负好得多吗?这或许就是他能得到支持和拥护,最后成就大业的秘诀。
4、读了晋文公退避三舍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晋军退后九十里,恰好是三舍之远,安营扎寨在城濮,秦国、齐国、宋国的兵马也先后到这里会合。晋军的后退,被子玉误认为是害怕楚军。子玉手下一位大将劝子玉说:“晋国国君躲避我们这些楚国的大臣,咱们已经很有面子了。大王早就吩咐我们回去,我想不能太固执,见好就收吧!”子玉回答道:“现在回师已晚,不如打个胜仗,还可以将功折罪,读后感《中华上线五千年》读后感2000字》。”于是,楚军紧逼而去,一直追到城濮
3200两兵在城相接,先轸诈败。子玉一向不把晋军放在眼里,犯了轻敌的错误,不顾一切的追了过去。
不能像子玉一样犯轻敌的错误,否则后果会不堪设想。
5、楚庄王在平定了国内的叛乱,宴请群臣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写一写你对楚庄王这个人的看法。
如果我被您杀,死后可以得到忠臣的美名。您要是再这样下去,楚国早晚会灭亡的,那您就成了亡国之君。您不是比我更傻吗?
只经过这一番,楚庄王觉悟了。直到其中的道理,下定决心一定要讲国家治理好。
楚庄王立即下令解散了乐队,遣散了舞女,然后与苏从相对而坐,促膝谈心。苏从此时才知道,原来楚庄王是故意装糊涂呀!因为当时权臣乱政,政治情形十分复杂;他装糊涂,一方面是保全自己,以免被奸臣谋害,一方面是要让奸臣充分暴露,让贤臣挺身而出。
一次,楚庄王平定了国内的叛乱,回到郢都后,大摆宴席庆功,让文武大臣和妃嫔都参加。楚庄王说:“我六年来为政事操办,没沾过一滴酒,也没听过一声音乐。今天叛乱一平,四境安宁,我破例设宴,名叫“太平宴”,请文武官员都来参加,喝个痛快!”大厅里演奏着音乐,大家高高兴兴地喝着酒,一直喝到日落西山还不愿离席,庄王就命令起蜡烛来再喝。大家一边喝酒一边谈笑,越喝越带劲。庄王喝得更痛快,还叫他最喜欢、最美貌的许姬出来给大臣们敬酒。这位仙女般的许姬一出来,闹哄的大厅里顿时鸦雀无声,大家的眼睛盯着许姬发呆。正在这时候,一阵狂风把大厅里的所有蜡烛都吹灭了。不知是谁趁蜡烛熄了的时机,拉住许姬的袖子,去捏她的左手。
楚庄王江海般的肚量,没有因为有一位大臣拉住爱妃的袖子,去捏她的左手。没有将这位大臣立即杀头,也没有因此追查下去,没有因为嫉妒而取消太平宴。
6、伍子胥本是楚国人,可是他后来却投奔吴国,帮助吴王灭掉了楚国,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楚平王经不住费无极的一再挑拨,便把太子建的老师伍奢来责问。伍奢就是曾经劝谏楚庄王的伍举的后代。他为人耿直,看不惯楚平王的行为,恨透了费无极的行径,便说:“您娶太子的媳妇儿,已经不对了,怎么又听信小人的谗言怀疑自己的亲骨肉呢?”楚平王又羞又恼,下令把伍奢抓起来,关进了监狱。
太子建得到消息,立即逃到宋国去了。费无极说:“伍奢有两个儿子,老大叫伍尚,老二叫伍员(即伍子胥),都是有勇有谋的人才,如果让他们跑了,可是后患无穷啊!斩草要除根,主公把他们哥俩也叫来,和伍奢一起杀掉算了。”楚平王说:“已经抓了他们的父亲,它们还会来吗?”费无极说:“这好办,您让伍奢给他们写信,就说如果他们来,就赦免他们的父亲,如果不来,立即把他们的父亲处死。”
后来,伍子胥协助吴王轲庐治理吴国,使吴国打起来,公元前5,吴王轲庐伐楚,把楚国打得落花流水,吓得楚昭王丢下都逃命去了。
中华五千年 篇2
第三回诗经
《诗经》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故又称为《诗三百》。根据音乐性质的不同,《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风,多为民间歌谣;雅,是宫廷和贵族的作品;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和史诗。它通过“赋”、“比”、“兴”等表现手法,全面地展示了中国周代时期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奴隶社会从兴盛到衰败时期的历史面貌,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起点。以下我们就从三类中各择其一,粗浅的了解一下《诗经》的独特魅力。
秦风·蒹葭
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唏。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溪。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江。
释芦苇初生青青,白色露水凝结为霜。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那一边。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路途艰难又漫长。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间。
芦苇初生茂盛,白色露水还没干。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那岸。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路途艰难又坡陡。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的小沙洲。
芦苇初生鲜艳,白色露水还没完。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那头。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道路艰难又曲折。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的沙洲。
说到《诗经》里的爱情,人们最先想到的一定是那首脍炙人口的《关雎》。这里的“伊人”究竟是心上人,还是另有喻指,已无从考究。从诗中的反复咏叹中,我们可以看到那青涩而朦胧的美好感情,一如初恋时节,目光追随着对面教室心怡的女孩,仰慕却不亵玩,纯洁无暇。又如我们所追寻的理想,就是那在水一方的“伊人”,我们历经艰险,只为到达离它更近的地方。
小雅·鹤呜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择。他山之石,可以为错。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幽幽沼泽仙鹤鸣,声传四野真亮清。深深渊潭游鱼潜,有时浮到渚边停。在那园中真快乐,檀树高高有浓荫,下面恶木叶凋零。他方山上有佳石,可以用来磨玉英。
幽幽沼泽仙鹤唳,声传天边很整齐。浅浅渚滩游鱼浮,有时潜入渊潭嬉。在那园中真快乐,檀树高高枝叶密,下面楮树矮又细。他方山上有佳石,可以用来琢玉器。
与“风”的淳朴不同,“雅”由于是宫廷文人的加工而变得韵味十足。从直观上看,这首《鹤鸣、潲写的是动静结合的自然风景,但后来的学问家往往认为其主题蕴含有为国家招纳贤才之意。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果说整个世界就是一座山,每个人都是一块石,那我们就要做那“佳石”,以为“王”。
周颂·访落
访予落止,率时昭考。於乎悠哉,朕未有艾。将予就之,继犹判涣。维予小子,未堪家多难。绍庭上下,陟降厥家。休矣皇考,以保明其身。
即位之初国事商,路线政策依父王。先王之道太精深,阅历未丰心隍惶。纵有群臣来相助,犹恐闪失欠妥当。登位年轻缺经验,家国多难真着忙。惟遵先王的庭训,任贤黜佞肃朝纲。父王英明又伟大,佑我勉我身安康。
颂,通常都会歌颂前人功绩,《访落》说的是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即位时,不同于武王的英明神武深受爱戴,年轻的他缺乏经验深恐难以服众,希翼借与群臣议政之时树立起自己的威信。《诗经》不光是反应了周朝的风土人情,也反应了当时的政治面貌,反应了几千年来的管理者们需要面对的共同的问题:如何在强大的上任领导的阴影之下树立起自己的威信。
《诗经》是一部现实主义的史歌,它并没有刻意的去揭示一些寓意,只是用诗一般的语言,讲述了周王朝古老的传说。《诗经》中的一些词句,不仅成为后世书香笔墨间的经典,而且还在民间为百姓广为传颂。因为《诗经》,我们看到了“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艳丽风景;学会了“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的卓越美德;听到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不朽誓言。对于《诗经》的卓越,我们最后用孔子的一句话来概括:“不学诗,无以言”。
中华上下五千年读后感 篇3
这本书记录了从盘古开天地时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详细的展现在了我们面前,书中有数不清的英雄豪杰.文人志士,在历史的长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有爱国诗人屈原.推行新政的范仲淹.抗元的文天祥.抗击倭寇的戚继光.虎门销烟的林则徐......最让我深刻的是“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林则徐。当时的广州是外国烟贩子的贩毒中心,吸食鸦片已成为危机中华人民存亡的祸患。面对这种局面,道光帝派林则徐赴广州禁烟,身为钦差大臣的林则徐到了广州就下令收缴鸦片,用了35天,共收集烟土近2万箱,总重量约237万余斤。用了23天才把缴获的鸦片全部销毁。这就是举世闻名的“虎门销烟”。在林则徐的指挥下,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民族绝不屈服于侵略的决心,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意志,同时也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我最恨的是火烧圆明园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法国还想扩大对中国的利益,开找机会,公元一千八百五十六年,英国制造了“亚罗号事件”,借这次机会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法国也参加了,两国联合对抗经济简陋的中国。公元一千八百五十七年二月二十八日,英法炮轰广州攻陷了广州城,随后进犯天津大沽口,各炮台全部失守,政府与侵略者签订了《天津条约》后,英法联军才退出天津。第二年,英国找借口再发动战争,公元一千八百六十年八月,英法占领了大沽口炮台和天津,进一步逼近北京,咸丰帝吓得带着皇亲国戚和亲信大臣,逃到热河,命令恭亲王奕 留守北京,一月后联军杀到北京一千八百六十年十月他们进了圆明园,而且被眼前在、巨大的宝库惊呆了,发疯似的把宝物塞进口袋,一把火把圆明园烧了,熊熊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政府赶紧签订了《北京条约》,英法才撤军。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圆明园只剩下了遗址。《中国上下五千年》深刻全面的阐述了数千年来中华民族优秀儿女们用自己特有的勤劳、勇敢与智慧所创造的一个个奇迹。回顾五千年的历史,的确使我们每个炎黄子孙感到无尚的自豪。历史的长河是不可倒流的,但当我打开远古的历史,一位位值得我们崇仰的历史巨人,如韩信的执着,岳飞的忠诚,诸葛亮的智慧……一代代风流人物的精神让我崇敬。这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根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英雄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他们为了民族利益呕心沥血,他们为了民族的尊严而献身于人,他们永远是我们心中的英雄。
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在学习现代科技的同时,也要扎扎实实的学好我国渊源的历史文化,把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代代相传,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现在我们已经进入2 1世纪,人类社会在高科技的冲击下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我们不仅要接受新思想,学习新科技,而且要懂得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从而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这本书让我们了解历史,感受历史,并用心来思考历史,领悟历 史。悠悠岁月,在这五千年沧海桑田,中华这个民族饱经风霜,却又繁衍生息千年不衰。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中华民族自来以勤劳.勇敢.智慧著称于世。我们的祖先们,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我们民族的优秀代表——许多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科学家.艺术家.不少民族英雄.起义领袖,都以他们的业绩和成就,为民族的历史画卷增添了光彩。重温五千年历史,的确使我们每个炎黄子孙感到自豪。不过这些都以成为历史,现在的中国正在向世界崛起。2008年奥运会的圆满成功,金牌总数世界第一;神州七号升天使得中国成为世界第三个飞向太空的国家,这都是中国人民努力的结果,民族的骄傲,只有民富国强,外国人才不敢侵略我们。我们这些炎黄子孙不仅仅要了解过去的历史,将来还要书写崭新的历史。这里有好几篇哦、、你可以根据自身水平选择一下。:-)
1.中国,一个泱泱大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与历史,的确,悠久而深远的历史正是中国古城的魅力所在。作为一个炎黄子孙,了解中国历史是理所应当的,在认识中国历史的过程中,《中华上下五千年》便成了我的良师益友。
《中华上下五千年》讲的是五千年来中国的改革与变迁,这条东方巨龙辉煌的事迹。中华人民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文化,屹立于东方,我国的成就曾不只一次让其他国家大吃一惊。
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文明灿烂。从盘古开天辟地到三皇五帝,再到中华民国,世事苍桑,历尽了数不尽的悲凉与欢喜。
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中华民族自来以勤劳.勇敢.智慧著称于世。我们的祖先们,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我们民族的优秀代表——许多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科学家.艺术家.不少民族英雄.起义领袖,都以他们的业绩和成就,为民族的历史画卷增添了光彩。重温五千年历史,的确使我们每个炎黄子孙感到自豪。
《中华上下五千年》汇集了人间的喜怒哀乐,淋漓尽致的描写,引人入胜。当写到夏朝国君压迫百姓,荒淫奢侈时我的心中不禁生起团团怒火,为这些平民百姓打抱不平;当写到秋瑾为国牺牲时我又为他们满腔的爱国热血所振奋。当我读到夸父逐日,感觉到夸父那种恒心,那种毅力,那种胸怀深深地打动了我;当我读到苏武牧时,双又想到他真伟大,有着无比的爱国心,足以让每一位炎黄子孙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当我读到后来丧权辱条约的签订时,更不由觉得心寒,中国如此任欺凌,心中不由感慨万万千……
心中的潮起潮落完全根据朝代的变迁而变化,让人有着身临其境的阅读快感。同时《中华上下五千年》又是一本非常好的教育书籍。在图文并茂的故事中我又理解了“牧童画家”“红巾军起义”“反间计”“忽必烈建元”等典故,让我在娱乐休息中受益非浅。
曾几何时,古埃及、古罗马等国家都有着和中国同样灿烂的历史,但今天它们已失去了昔日的光泽,唯独这东方的巨龙还闪耀着雄姿。中华漫漫五千年创造了无数世界之最和令人叹为观之的奇迹。在外太空仅能见的两大工程之一万里长城,世界上最早最全的医药书《本草纲目》,还有最大的广场——天安门广场……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那都是凝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与智慧的结晶啊!古人云: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让我们一起来看中国的历史,看那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是面镜子,上面映的是成功和失败,荣誉与耻辱。
学习历史,不仅仅是怀恋过去,重要的是创造未来,发扬我们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传统。当今,中国已经走向世界,世界也在拥抱中国。在我们祖国日趋强大的今天,灿烂的古文明也给祖国增色生辉。
作为新时期的少年,在学习现代科技的同时,也要扎扎实实的学好我国渊源的历史文化,把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代代相传,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心潮澎湃:“今天我以祖国为荣,明天祖国会这我而自豪,我今后一定要努力学习……”!
2.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拥有着五千年的历史,从茹矛饮血的远古时代,到封建文明极度繁荣的明清时代,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不断相承。无论是浑厚扑拙的青铜鼎,还是美轮美奂的玉璧;无论是博大精深的道德文章,还是辉煌骄人的科技成就……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智慧和创造力。
为了探求、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我翻开了《中华上下五千年》这本书,使我收益匪浅,感慨万千。这本书里记录了每一位君王,记录了每一次战争,记录了历史的骄傲,也记录了中国五千年的风风雨雨以及人民的耻辱。从三皇五帝的古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历史都详细的记载着,让我们明白中华民族这五千年是如何走过来的。
记得记载中有一位神医,他为了给百姓治病,五谷、杂草、药物、百花,什么能吃,什么能疗伤,他都一一尝试,不畏艰难险阻,翻山越岭甚至舍弃生命,四处寻找可以治病救人的草药以及能吃的粮食,他是那么为民着想,置生死与度外。像这样有忠有奸、有善有恶的历史人物太多太多了,我们只要向历史中的贤人学习,向颜真卿学习不畏强暴;向包公学习大公无私;向岳飞学习精忠报国;向林则徐学习为民着想……
这本书让我们了解历史,感受历史,并用心来思考历史,领悟历史。悠悠岁月,在这五千年沧海桑田,中华这个民族饱经风霜,却又繁衍生息千年不衰。不过这些都以成为历史,现在的中国正在向世界崛起。2008年奥运会的圆满成功,金牌总数世界第一;神州七号升天使得中国成为世界第三个飞向太空的国家,这都是中国人民努力的结果,民族的骄傲,只有民富国强,外国人才不敢侵略我们。
我们这些炎黄子孙不仅仅要了解过去的历史,将来还要书写崭新的历史。
3.我读了《上下五千年》这本书,里面有许多小故事都深深地吸引了我:有的故事惊心动魄,有的故事感人肺腑,有的故事回味无穷。在那么多的小故事中,有几个故事我印象最深。比如,《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刘备三顾茅庐》等等。《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说的是: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发生了战争。越国被吴国打败,越国勾践被夫差俘虏。后来,吴王夫差释放了勾践,让他回到了越国国都会稽。勾践在坐卧的地方吊了个苦胆,夜里躺在柴草上,面对苦胆。每天吃饭时都尝尝苦胆。总扪心自责:“你忘了会稽大败之辱吗?”就这样勾践跟同甘共苦共同命运,经过十年发展生产,积聚力量,又经过十年练兵,终于在公元前473年打败夫差,灭掉了吴国。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越王给吴王当了三年奴仆,受尽了屈辱,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他始终没有放弃心中的信念——重振越国,找回失去的尊严。他在麻痹了吴王被放回越国后,安抚百姓,操练军队,吃饭前品尝苦胆,晚上就睡在柴草上,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记曾经的屈辱和复兴越国的雄心。他身为一个高高在上的君王,能够这样做,真是难能可贵。经过自己的顽强毅力,勾践终于打败吴国。勾践这种坚强的意志和坚持不懈、奋发图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刘备三顾茅庐》说的是:刘备听徐庶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来帮助他替国家做事。前二次去请,诸葛亮都不在家。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地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诸葛亮出山后,关羽、张飞说:“诸葛亮能有什么本事?”刘备听了以后说:“我得了孔明,就像鱼得了水一样。”关羽和张飞听到刘备这么说,也就不再说什么了。果然,诸葛亮出山后的第一场战役刘备就大获全胜。从中可以感到刘备求贤若渴,很敬重诸葛亮,前两次去隆中拜访他,可他都不在家,刘备还要第三次去拜访他。见了诸葛亮在睡觉,他一声不吭,一直等到诸葛亮醒来才和他谈话。在《上下五千年》里还有许许多多这样有趣动人的故事,真的值得一看!
4.读《中华上下五千年》有感
它不仅让我了解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灿烂的历史文化,还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从盘古开天地到席卷全国的“五四”运动。其中更换了多少朝代,多少君主。有的君主操劳不息,热爱人民,国家繁荣昌盛。可有的君主读了《中华上下五千年》以后,我的感触很深。它不仅荒淫无道,听信谗言,残害忠良,最终落了个灭亡的下场。许多贤士的谋略,令我不得不拍手叫好。大禹治水,亲自深入调查,认真研究,费尽心血,为了解除水患,他几次经过家门也狠下心未进去探望。最终他制服了洪水。事实证明,做任何事都要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相反将劳民伤财。只要掌握了事情的正确的解决方法,没有办不成的事。
尧帝让位,不让给儿子,因为儿子无德无才,不贤不能,他不能使国家富强,人民过上好日子。所以他把位传给孝顺的舜。尧这种大公无私,为国为民的品格值得我们代代相传。
赵括目中无人,自己毫无本事,只会纸上谈兵,结果使四十万大军全军覆没,损失惨重。想要干成一件大事,必须要有真才实学,多到实际工作中去锻炼、实践。这个故事告诫我们不要口头说自己多优秀,而在行动中惨败。《中华上下五千年》告诉我们太多太多的道理,使我明白了许多真谛。
中华上下五千年就好像一台时空倒流机,让我回到了许多许多年以前,也好像一位 历史 老师,不厌其烦地为我讲述中华悠久的历史故事。我非常喜欢《中华上下五千年》 在这五千年中,中华这片土地上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多少君王朝代的更替,每当一个朝代的更替,总会有一场战争,多少英雄儿女,血撒沙场,那把黄金做的龙椅,不知道有多少人为失去生命,为此而“浴血奋战”,这金黄的椅子上有多少人的鲜血,又有多少人的冤魂。那君王的权力也都是用无数人民的躯体换来的,这不正是那句:成则王,败则寇,弱肉强食的社会吗?我很庆幸没有生活在古代,没有生活在那红的封建社会制度下。上下五千年读后感_600字
我读了《上下五千年》这本书,里面有许多小故事都深深地吸引了我:有的故事惊心动魄,有的故事感人肺腑,有的故事回味无穷。在那么多的小故事中,有几个故事我印象最深。
读完《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第四章:先秦重要历史纪事,不得不动容于中国古代的文明与发展,以及那时古人的高尚品德,当然,还有对于昏君的那种无奈与气愤。
你可以想像早在一万八千年前的山顶洞人能用兽牙,鱼骨,石珠„„制成漂亮的装饰品吗?你能想像的到原始艺术其实也是丰富多彩,歌舞乐器在氏族部落简直就是一应俱全吗?恐怕你们连做梦都不可能知道我们的老祖先,其实也有爱美的观念和习俗。不要把他们想成全是一帮形似猿的,还没进化完善的“大老粗”。你瞧!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只红底白花的彩陶盆。盆中画着人头像,两旁绘有鱼纹图案。人像胖胖的圆脸,双眼眯成一条细缝,“眯眯眼”,咧着嘴巴笑眯眯的样子,足以叫你爱不释手,非常惹人喜欢。如此多姿多彩的原始艺术,叫人大开眼界,叫我们对原始人群佩服得五体投地。它折射出我们祖先的无穷智慧,凝聚着中国史前社会的精神文明。
大禹治水,这个故事我想大家对它再是熟悉不过了吧!传说尧舜时,黄河泛滥,洪水冲毁了房屋,淹没了稻田,拔倒了大树,卷走了人畜。叫老百姓们苦不堪言,活不下去了。于是,在舜主持的议事会上,人们一致选举禹领导治水。禹不敢稍有一点怠慢,努力工作,勘察山川地势。终于,禹不负众望,用了十三年的时间,终于把洪水驯服,治理得地平天升了。从这个说小也小,说大也不过分的故事来看,我们可以深刻的体会到禹的品德是怎样一种的高尚,“三顾家门而不入”传进千家万户的俗语。依次禹经过家门口,妻子刚生了儿子不到十天,邻里乡亲的去看看儿子,可他此时却倔得像头牛,说现在治水刚开始,没有工夫回去看。这是怎样的一种对自己工作负责的态度啊!我们也说,禹回去看一眼也费不了他多少时间,自个儿的亲生儿子亲骨肉啊!可禹为了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宁愿放弃去看儿子的机会,还要惜时如金的去治水,不辜负老百姓对他的期望。《中华上下五千年》读后感_450字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在漫长的五千年历史进程中,中华儿女创造了无数辉煌成就,也经历了数不清的苦难与挫折。
书中有数不清的英雄豪杰、文人志士在历史的长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有岳飞精忠报国,女娲补天的美丽传说,还有开国大典的盛大场面„„从盘古开天辟地,到封建文明极度繁荣的明清时代,祖先们都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不计其数的物质文化资源。
这本书中,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虎门销烟的名族英雄林则徐。当时的广州是外国烟贩子的贩毒中心,吸食鸦片已经使整个中华民族危在旦夕。面对这种混乱险恶的局面,道光黄帝派林则徐到广州销毁鸦片。身为钦差大臣的林则徐到了广州立刻下令收缴鸦片。一共用了34天,收缴烟土近2万箱,总重量约237万余斤。用了整整23天才把缴获的鸦片全部销毁,这就是举世闻名的“虎门销烟”。在林则徐的指挥下,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民族决不屈服于侵略的决心,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意志,同时也扞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
读完这本书后,我感触颇深。我明白了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祖先们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他们为了让祖国更加繁荣昌盛,为了维护民族尊严,不惜一切代价保护我们的国家,他们永远是我们心中的英雄,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感到自豪!我要以他们为榜样,努力学习,为祖国再创辉煌!
江山千古秀 祖国万年春 _《复兴中华 从我做做起》读后感_800字
我们的祖国犹如一只沉睡在太阳升起的地方的雄狮,我们的祖国有气势磅礴的宏伟建筑,被称为历史长龙的万里长城;我们的祖国有古朴雄风,精致如画的苏州园林;我们的祖国还有令人称道的民间艺术,惟妙惟肖的《清明上河图》„„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读了《复兴中华从我做起》这本书。书中主要讲述了中华民族的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的来源以及中华民族辉煌的历程和光耀的业绩铸就了走向复兴之路的伟大丰碑都是过去各族人民努力拼搏创造的结晶的源泉。
读后我的心伏久久不能平静,它使我激情澎湃,热血沸腾,爱国之情喷涌而出。
我们中华民族涌现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爱国英雄,他们的英雄壮举不正是中华民族结实的脊梁吗?他们是中华儿女的楷模,他们的英雄气概将浩气长存,永垂不朽„„屈原投身泪罗,张骞出使西域,郑成功挥师收复台湾,狼牙山五壮士视死如归,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邱少云烈火焚身如顽石,刘胡兰宁死不屈„„他们个个精忠报国,大公无私,为了祖国,宁可抛弃一切。头可断,血可流,中国人士不可辱。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本色,中国人的血脉流淌出的从来就只有顽强不屈、坚贞不渝的精神。
董存瑞——年轻的他,身为一名民兵,在一场场激烈的战斗中,逐渐磨练成了一个勇敢无畏的战士,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78年,在一次解放隆化战斗中,我军被敌方暗堡所阻,无法进攻,董存瑞心急如焚,突然一个念头闪过他的脑海,他抱着炸药,不顾一切地冲到桥下,但一时找不到炸药支架,为了保证整个战斗胜利,他毅然手托炸药,炸毁了敌人的暗堡,打胜了那次狙击战,但是却英勇地献出了自己的身躯„„
董存瑞的壮举,充分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他在生死攸关的危急时刻,第一个想到的是祖国这个鲜明的字眼!他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虽然我们不需要像董存瑞,黄继光那样献身于祖国,可我们要爱自己的班集体,爱自己的民族,将我们的强烈的民族团结精神和浓厚的爱国情谊展现出来吧!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社会的良好风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中华民族历来崇尚文化,热爱艺术,在五千多年发展历程中创造了源远流长、魅力永恒的文化史。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积极向上的美好心态,不向困难低头,不向失败屈服,努力学好科技文化知识,永远做一个阳光少年,那么中华民族的美好前途好如初生的太阳,蓬勃向上,日益生辉。读了《中华上下五千年》有感_300字
我很喜欢读书,我的成长离不开书。我读过许多书,有《三国演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呼兰河传》„„让我读后深有感触的就是那本中华上下五千年。
这本书里讲了许多古代人们的故事,个个都让我看得目不转
睛,有鸿门宴,大禹治水,姜太公钓鱼„„我还记得里面有一个故事讲了一个君主要攻打另一个君主,但是时机不够成熟所以一直在等,一直等到时机成熟时才一口气把另一个君主给打败。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一个人只要有不败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那个人就不会失败。还有一个故事那故事讲的是有一个君王为自己的民众做了许许多多的好事,在一次帮民众尝药草的时候尝到了毒药不辛身亡。我读完这个故事我知道了人不能只为自己要为他人着想。
我会再一次的去读这本中华上下五千年,这样我就能有更多感触。《中华上下五千年》读后感_2000字
中国,一个泱泱大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与历史,的确,悠久而深远的历史正是中国古城的魅力所在。作为一个炎黄子孙,了解中国历史是理所应当的,在认识中国历史的过程中,《中华上下五千年》便成了我的良师益友。
今年我读了《中华上下五千年》这本书,里面主要讲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大大小小的事情,从盘古开天辟地到中日黄海大战,里面记载了无数名人,其中有:三顾茅庐的刘备、雄才大略的诸葛亮、英勇报国的岳飞、神医华佗、举贤任能的屈原„„
中国是一头咆哮的东方巨龙,为我们这些炎黄子孙带来无比的荣耀,她有着令世界都震撼的历史和奇迹:世界最长的城墙——中国万里长城、世界最古老的东西贸易通道——丝绸之路、最大的广场——天安门广场、世界最大的皇宫是北京的故宫、世界上最早最全的医药书《本草纲目》„„这些不都是我们的骄傲吗?曾几何时,古埃及、古罗马等国家都有着和中国同样灿烂的历史,但今天它们已失去了昔日的光泽,唯独这东方的巨龙还闪耀着雄姿。
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人物是诸葛亮和勾践,因为他们都有一个故事:《卧薪尝胆》和《三顾茅庐》。《卧薪尝胆》里主要讲:吴王阖闾打败楚国后,成了南方的霸主。越国是吴国的临国,它与吴国素来不和。公元前496年,越国国王勾践即位。为了征服越国,吴王发兵攻打越国。两国在槜李地方展开了一场大战,吴王阖闾满以为可以打赢,没想到打了个败仗,自己又中箭受了重伤,再加上上了年纪,回到吴国,就咽了气。
吴王阖闾死后,儿子夫差即位。阖闾临死时对夫差说:“不要忘记报越国的仇。”
夫差记住这个嘱咐,叫人经常提醒他。他经过宫门,手下的人就扯开了嗓子喊:“夫差!你忘了越王杀你父亲的仇吗?”
夫差流着眼泪说:“不,不敢忘。”
夫差为了报父仇,叫伍子胥和另一个奸臣伯嚭操练兵马,准备攻打越国。结果越国战败,越王勾践于是被抓到吴国。吴王为了羞辱越王,因此派他看墓与喂马这些奴仆才做的工作。越王心里虽然很不服气,但仍然极力装出忠心顺从的样子。吴王出门时,他走在前面牵着马;吴王生病时,他在床前尽力照顾,吴王看他这样尽心伺候自己,觉得他对自己非常忠心,最后就允许他返回越国。
勾践回到越国后,立志报仇雪耻。他唯恐眼前的安逸消磨了志气,在吃饭的地方挂上一个苦胆,每逢吃饭的时候,就先尝一尝苦味,还问自己:“你忘了会稽的耻辱吗?”他还把席子撤去,用柴草当作褥子。这就是后来人传诵的“卧薪尝胆”。
勾践决定要使越国富强起来,他亲自参加耕种,叫他的夫人自己织布,来鼓励生产。因为越国遭到亡国的灾难,人口大大减少,他订出奖励生育的制度。他叫文种管理国家大事,叫范蠡训练人马,自己虚心听从别人的意见,救济贫苦的百姓。全国的老百姓都巴不得多加一把劲,好叫这个受欺压的国家改变成为强国。
越王勾践整顿内政,努力生产,使国力渐渐强盛起来,他就和范蠡、文种两个大臣经常商议怎样讨伐吴国的事。
公元前484年,吴王夫差要去打齐国。伍子胥急忙去见夫差,说:“我听说勾践卧薪尝胆,跟百姓同甘共苦,看样子一定要想报吴国的仇。不除掉他,总是个后患。希望大王先去灭了越国。”
吴王夫差哪里肯听伍子胥的话,照样带兵攻打齐国,结果打了胜仗回来。文武百官全都道贺,只有伍子胥反倒批评说:“打败齐国,只是占点小便宜;越国来灭吴国,才是大祸患。”
这样一来,夫差越来越讨厌伍子胥,再加上伯嚭在背后尽说伍子胥坏话。夫差给伍子胥送去一口宝剑,逼他自杀。伍子胥临死的时候,气愤地对使者说:“把我的眼珠挖去,放在吴国东门,让我看看勾践是怎样打进来的。”
夫差杀了伍子胥,任命伯嚭做了太宰。
公元前475年,越王勾践作好了充分准备,大规模地进攻吴国,吴国接连打了败仗。越军把吴都包围了两年,夫差被逼得走投无路,说:“我没有面目见伍子胥了。”说着,就用衣服遮住自己的脸,自杀了。
后来勾践北上中原与诸侯会盟,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于使自己成就了一番伟业!
读完我觉得勾践的精神非常使我感动,是啊,如果谁都有这样的精神,那也能成就一番伟业!
《三顾茅庐》主要讲了: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微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南阳卧龙岗上(今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好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过了一段时间,刘备吃了三天素之后,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虚名,未必有真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请诸葛亮。当他们到诸葛亮家前,已经是中午,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我为诸葛亮的才能感到高兴,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上学,长大后当一个好官。
我们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现在却在世界上抬不起头,但是,总有一天我们中国人会在世界上宣布:我们不是最弱小的!《中华五千年》读后感_600字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人类精神的食量。好的书可以引导我们人生正确的道路,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快的学习,少走弯路。
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发生了许多历史事件,涌现过许多优秀的人物。而《中华五千年》这本书则把这些事和人描写的更加的淋漓尽致。它概括了中国远古至辛亥革命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各时期的科技、文化、艺术和经济,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加透彻的了解中国的载体。
当我打开了远古的历史,五千年的历史尽收眼底。圣人款款而来,岳飞的忠诚,诸葛亮的智慧,夸父的执着等等。一代代风流人物的精神让我崇拜。这是中华人民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的自豪。
这本书以上自远古传说,下至辛亥革命。概括了各个时期的所创造的灿烂辉煌的文化。
看着看着,我的视线里突然溜进一个人物----诸葛亮。诸葛亮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他神机妙算、聪明绝顶。《草船借箭》是个很着名的故事;其中有一个章节;内容讲的是周瑜让诸葛亮在十天之内打造十万枝箭。诸葛亮动用了他的智慧,算出三天后必有大雾,所以马上回答:“都督不用十天三天就给造好。”三天后大雾来临,在曹操的军营前敲锣打鼓。曹操以为是敌军乘大雾来袭,于是下令放箭,不一会儿功夫草人身上长满了箭。等大雾散去,曹操方知上当。诸葛亮满载而归。读到这里我不由得为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所折服,他的聪明令人难以想象,他的智慧怎不能让人感到惊讶!
我还读了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故事,读到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俄瑷军条约》的签订。读到了慈禧太后夺政权,捕八大臣,勾结入侵者,毒死东太后,读到了荣禄的出卖,导致戊戌变法的失败,读到了„„
这本书让我读到了许多历史的知识,甚至以前不了解的知识。我敬佩诸葛亮的智慧,痛恨清政府的腐败、懦弱!
中华五千年;让我们以千年为镜,审视自己,改造自己。《中华上下五千年》读后感_400字
《中华上下五千年》是一本记载我们中华民族在漫长岁月中,创造的悠久的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书。上至中华文明的起源---上古时期,下至中华民国。大大小小几百几千个故事,清清楚楚地将五千年来的历史呈现在我们面前。悠悠岁月,上下五千年,中华这个民族饱经风霜,却又繁衍生息,千年不衰。在这五千年里沧海桑田,朝代更替,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历史人物。有晏婴巧舌胜楚王;他的聪明才智让我十分佩服。有荆轲,他大胆刺秦王;有诸葛亮,他有胆识有谋略。一心辅佐刘备助他完成大业。可最终因疲劳过度劳累害病死去了。有好同样有坏,还有多少臣子夺权篡位,昏君无道,比如中国第一个皇帝秦始皇,他残暴无道,只知的江山,而不知得民心,物极必反,终使人民造反,使秦王朝的灭亡加速。在这五千年中,中华这片土地上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多少君王朝代的更替,每当一个朝代的更替,总会有一场战争,多少英雄儿女,血撒沙场,那把黄金做的龙椅,不知道有多少人为失去生命,为此而“浴血奋战”,这金黄的椅子上有多少人的鲜血,又有多少人的冤魂。那君王的权力也都是用无数人民的躯体换来的,这不正是那句:成则王,败则寇,弱肉强食的社会吗?我很庆幸没有生活在古代,没有生活在那红的封建社会制度下。永久成为回忆的历史 _读了《世界上下五千年》有感_800字
慈溪阳光实验学校505班华淑琳
合上《世界上下五千年》的最后一页,我感到无比的兴奋与激动。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书中的画面:神秘莫测的金字塔;孔雀帝国的兴衰;所罗门王统一以色列;巴黎圣母院„„各种历史在我眼前犹如幻灯片一样播放起来。
在那么多离奇而又动人的历史故事中,我最喜爱的就是它,——《充满谜团的狮身人面像》。
传说狮身人面像其实是女妖“司芬克斯”。“司芬克斯”让人们猜一个相同的谜语,如猜不中,就被吃掉。一时间,全国上下人心惶惶。这时,希腊的民族英雄俄狄浦斯站了出来,从容地告诉“司芬克斯”这是人,并说明原因。说罢,“司芬克斯”成了那时的狮身人面像。后来,人们都把“司芬克斯”当做为神秘的同义词。公元前2601年,古埃及法老哈夫拉用巨石又雕了一个新的“司芬克斯”,只不过把头换成了自己的模样,这就是现在的狮身人面像。
读了这个故事,我觉得人类历史是一条永远不尽的长河,孕育了多少人类文明。拂去岁月的尘埃,我们依旧灿烂。埃及这个有着7000年历史文明的古国象征的金字塔和人面狮身像,巍然屹立在广阔无垠的大漠边缘,犹如苍穹中永不熄灭的星辰。
我不知道漫长的人类历史还会延续多久,但回眸往昔,五千年来的古国文明。社会变迁。风云人物。战争故事。科学技术。地理发现等,犹如涓涓细流,汇聚成一条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在我们乃至后人面前汹涌流过„„
神秘莫测的金字塔,这里的每一块巨石都渗透着奴隶们的血汗;面对苍凉雄浑的古希腊神殿,现在的人们似乎还能听到上帝拯救人类灵魂的声音;古罗马竞技场的人兽角斗,十分形象地诠释了残忍与丑陋;还有那些智者与思想者——歌德。罗丹。牛顿。爱因斯坦„„
这漫长的历史长河并不是源远流长的,风平浪静的,从中涌现出来的许许多多流传百代的人和事,就像巨波狂澜卷起的斑斓浪花。沉没在美洲丛林里的文明,神圣罗马帝国的衰落,感恩节的诞生„„正是这些浸着兴起与灭亡。欢乐与悲观。神秘莫测的“浪花”,才使人类的文明史更富有生气,更充满活力!
这本书使我懂得一点:每一段的历史,都是由一些人付出过感情,生命的,我们不能小看历史,更不能去践踏历史,因为有了历史,才使我们的文化史,文明史与现在的社会更加美好,更加多姿多彩!
指导老师:严利文
(人教版语文书五上第七单元)读了《上下五千年》有感_600字
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一个叱咤风云的人物;一曲催人泪下的歌谣,都使我回味无穷,百看不厌。
一鸣惊人的楚庄王;卧薪尝胆的勾践;三顾茅庐的刘备;纸上谈兵的赵括;毛遂自荐,多才多艺,精明;不肯向命运低头的武则天„„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才华横溢的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吧!就是出自苏轼大师之手。
我认为苏轼是个多才多艺,才华横溢,豪迈,气度不凡,关心民间疾苦,才思敏捷的大文豪!他为了关心百姓,决定远渡重洋,不做官;他为了不让民心动摇,就对富人发话;他为了让西湖於寒清除,就派二十万民工,深挖河床„„
苏轼一生做了四十年的清官,经常遭到排挤打击,曾经多次贬官,遭人陷害,在大牢中关上数百日。我十分佩服苏轼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我读到我这里想到自己:
记得在我上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我考试考的很不好,就不敢回家,因为我怕,我怕妈妈会狠狠的批评我一顿。我当时,十分失落,总是闷闷不乐,妈妈知道后对我说:“不因幸运而固步自封,不因厄运而一蹶不振。真正的强者,善于从顺境找到阴影,从逆境中找到光亮,时时校准自己前进的目标。失败是成功之母,从哪里摔倒,就要从哪里站起来,我相信你,下次你一定会考的很好的,好了,别垂头丧气的了。”妈妈语重心长的话我一直铭记在心。
如果我当时像苏轼大师一样有着不屈不挠的精神,就不会闹一段笑话了!
中华民族是有一个悠久,灿烂文化的民族,日往月来,物换星移。几千年来,人类走过了一条不寻常的道路;兴盛与衰微,辉煌与悲沧和风和日丽与腥风血雨,多少事如烟而逝,多少事流传百代,多少人悄然而去,多少人浮沉史海„„ 《上下五千年》读后感_200字
今天,我读了一本名叫《上下五千年》的书。我被这本书中的故事吸引,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叫《盘古开天》的故事。
这个故事讲了在很久很久年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混沌一片,这是出现了个叫盘古的人。他看见自己处在一片混沌中,便自己制作了一把斧子劈开了这个像鸡蛋的东西。重见了天日。盘古怕天地在和到一起去,就站在天地之间。于是,盘古每长高一尺,天就高一尺,地就后一尺。就这样一直持续了一万八千年。盘古见天地不在和到一起,就闭上双眼倒下了。
盘古死后,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隆起的肌肉变成了山脉。头发变成了茂密的森林。
《中华上下五千年》读后感 篇4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从盘古开天辟地到三皇五帝,再到中华民国,世事苍桑,历尽了数不尽的悲凉与欢喜。心中的潮起潮落完全根据朝代的变迁而变化,让人有着身临其境的阅读快感。同时《中华上下五千年》又是一本非常好的教育书籍。
古埃及、古罗马等国家都有着和中国同样灿烂的历史,但今天它们已失去了昔日的光泽,唯独这东方的巨龙还闪耀着雄姿。中华漫漫五千年创造了无数世界之最和令人叹为观之的奇迹。在外太空仅能见的两大工程之一万里长城,世界上最早最全的医药书《本草纲目》,还有最大的广场——天安门广场;中国的四大发明,华陀的医术,李白、杜甫的诗词,王羲之的书法……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那都是凝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与智慧的结晶啊!将这些事例与同学们分享,让他们为祖国的强大感到自豪。也让他们感受作为炎黄子孙的责任,唤起学生们的责任感。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可以用《中华上下五千年》中的事例、故事教育学生,这比自己的说教更有说服力。当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可以给他们说说苏武牧羊的故事,无论何时,身处何地,他都有着无比的爱国心,这足以让每一位炎黄子孙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也可以给孩子们说说秋瑾为国牺牲的满腔热血;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可以给学生说说祖逖的闻鸡起舞的典故,李白的不畏权贵,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
《中华上下五千年》读后感 篇5
悠悠华夏五千载岁月,沉积了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寒假里,我读了《中华上下五千年》这本书,让我了解了更多更多的史事,对豪情万丈的英雄人物的敬佩,对奸诈狡猾的反派人物的鄙视,让我时而激动高昂,时而沉思气愤,我想,生活中也何尝不是如此呢?在这个处处存在心机的社会上,有不惜代价为人民服务的人民领袖,也有贪图小利的卑鄙小人,情景交融,才有了我今天的心得体会。
从传说中的盘古开天辟地,如此精彩的一幕就是引领我驶向我中华历史道路的航船,传说中,天地还是一团混沌,但有了盘古的出现,他一斧把这团混沌劈了开来,从此以后,便有了天、地。
以后天就一日比一日高,地也一日比一日厚,大约过了十万八千年,天就很高很高,地就很厚很厚,后来,盘古氏死了,他的身体的各个部分就变成了高山、河流、星星、月亮等等,虽然这是神话,不是真正存在,但这始终是我走向历史道路的“开篇之笔”。
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将相和》的故事。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了在战国时期,赵国发生的事情,那时,蔺相如靠他的三寸不烂之舌当了赵国的相国,老将廉颇却看不惯,觉得一个文官,只会说些花言巧语,就比他的官职还高,十分不服气,于是就想找个机会去羞辱他。蔺相如听说了,便处处躲着他,门客都以为是蔺相如胆小不敢相见,而蔺相如答道:“现在秦国不敢轻易动兵攻打赵国,就是因为知道赵国有文官蔺相如,武官廉颇在,倘若让秦国知道文武两官关系破裂,趁这个机会来攻打我们,我们就会被吞并。”后来廉颇知道了蔺相如所作所为用意何在,十分羞愧,亲自上门背着荆条请罪,这也就是负荆请罪的由来。
悠悠五千年,弹指一挥间,《中华上下五千年》真是一部古代人民的杰作,也正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承载着一段段令人叹为观止的文明,虽然现在是21世纪,科技也十分发达,但我们依然要把我们祖国五千年的历史牢记在心中,它是华夏子孙不可磨灭的记忆!
《中华上线五千年》读后感 篇6
谈到中华文明的起源,就不能回避一个问题——中华文明五千年。中国古代史籍把黄帝和炎帝时期作为中国历史的肇始,中华文明被认为具有五千年的历史。但是,古代文献中对黄帝、炎帝乃至尧舜禹时期的记述均为后代文献的追述,其中还有不少神话的色彩。正因如此,在学术界,很多人对中国是否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持怀疑的态度,部分国外学者甚至至今仍然怀疑中国史学界已基本形成共识,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夏朝是否为真正存在过的王朝,他们认为古代中国进入文明社会应从已经被商代甲骨文所证明的商王朝开始算起,如果夏王朝不是实际存在的王朝,那么中华文明的历史不仅没有五千年,就连四千年都没有,只有三千多年了。要想消除社会上及学术界存在的上述怀疑,传世的古代文献资料是无能为力的,只有依靠考古发掘来获得新的资料,让最新的考古学研究成果作为判断中华文明是否有五千年历史的根据。
自1920年代中国考古学诞生以来,大量考古发现为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郭沫若等老一辈历史学家通过出土的商代甲骨文和西周时期青铜器的铭文研究商周时期的社会,可以说是中国学者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端。1980年代前半,以夏鼐先生《中国文明的起源》、苏秉琦先生提出的各地文明起源“满天星斗”说为代表,可以作为中国学者研究中华文明新阶段的开始。对当时以追溯文明要素(青铜器、文字和城市)的起源为主要内容的文明起源研究发挥了引导作用。1990年代,中华文明形成的研究,以对礼制产生的研究最具代表性。“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则可以作为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的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的代表。
《史记·夏本纪》中较为简略地记载了夏代的历史。这些文献是否可信,学术界是存在不同认识的。经过九十年来的中国考古发现和研究,我们对夏王朝的历史有了一个逐渐清晰的轮廓性了解。虽然目前还没有发现夏王朝的文字,以至于对于夏王朝的历史还不能像商王朝那样确切地论证,但大量考古资料表明,夏王朝是实际存在的,而且在物质、精神和制度层面都已经是经过了初步发展的文明,并非文明社会的初始阶段。
至于夏王朝建立之前的历史,也就是《史记·五帝本纪》记载的时代,主要要靠考古发现提供资料。自1980年代以来,中国各地大量重要的考古发现为我们梳理中华文明早期历史的发展脉络、论证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提供了重要依据。特别是各地发现的距今五千到四千年间的社会明显分化、权力出现并日益强化的一系列考古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史记》等古代文献中有关五帝时代的记载,并非凭空杜撰,空穴来风,其中的确传递着一些当时社会发展状况的信息。
但是,中华文明是否具有五千年历史?这个问题仍然是一个有待中国学术界认真研究和论证的问题。要论证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必须回答以下问题: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文明是如何起源的?它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为什么会经历这样的发展历程?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有何特点?为什么会形成这些特点?促使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动力是什么?作为中华文明主要物质内涵的科学技术发明和创造与精神文化的发展的具体状况如何?
对于这些关系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一系列重要问题,迄今为止,由于缺乏较为系统的综合研究,远未得出较为系统的认识。中国学者对上述有关自己文明的一些基本问题拿不出较为系统的见解,这不能不说是一件令人汗颜的事情。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迄今历史学或考古学者的研究多是单枪匹马地进行,缺乏同学科内部以及不同学科之间的协作,特别是缺乏自然科学相关学科的积极参与。因此,在一些关系到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问题(如在夏王朝诞生前夜是否发生过大规模的气候变化,是否发生过大的洪水、中国古代冶金术的起源和工艺技术发展过程)上,学者们的研究大都脱不出推测的范围。此外,由于对文明的理解不同,对开展文明起源研究的方法不同,多数研究集中于对社会分层的分析,对作为文明形成的重要基础和重要内涵的经济、技术和组织及其与文明形成关系的研究重视不够,也是制约研究深入的一个重要原因。
正是为了改变迄今为止中华文明起源研究存在的诸多不尽如人意的方面,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在2000年底“夏商周断代工程”告一段落之后,在科技部的支持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这项迄今为止中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多学科参与研究人文科学重大问题的国家工程开始启动。
迄今为止,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了十年,分为预研究(2002~2003年)、第一阶段(2004~2005年)、第二阶段(2006~2008年)和第三阶段(2009~2015)等几个阶段。
预研究阶段从古史传说和有关夏商时期的文献研究、上古时期的礼制研究、考古遗存的年代测定、考古学文化谱系、聚落形态所反映的社会结构、古环境研究、早期金属冶铸技术、文字与刻符、上古天象与历法、中外古代文明起源的比较等研究视角设置了九个课题,初步摸索出了一套多学科结合研究文明起源的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案,各个课题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成果或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线索。为正式开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4年夏,科技部正式启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一阶段)”,内容为“公元前2500~公元前1500年的中原地区文明形态研究”。即文献记载的从五帝时代,经历夏代到商代初年,是中国古代王权和国家形成和初步发展的时期。具体内容的是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500年的中原地区,相关考古学文化分期谱系的精确测年、自然环境研究、聚落形态所反映的社会结构研究、经济技术发展状况研究、文明形态研究。
之所以考虑将中原地区作为探源工程第一阶段的研究区域,一是这一区域有预研究的基础。更重要的是,该地区考古工作起步最早,七十多年来积累了大量的考古资料,有关文明起源的研究基础也比较好;加之该地区是夏、商王朝的诞生地,流传下来较多的古史传说和历史文献。
探源工程第二阶段(2006~2008年)把研究的时间范围扩展到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1500年,空间范围从黄河中游扩展至黄河上、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和辽河流域,内容涉及该时间段中各个地区考古学文化的年代、环境、经济技术和社会结构。
nlc202309010847
2009年,国家文物局组织实施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三阶段——“中华文明探源及其相关文物保护技术研究”,针对中华文明探源研究和文物保护存在的共性、关键技术问题,开展了三个研究方向共18个课题研究。其中“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方向7个课题,即在公元前3500年至前1500年期间,黄河、长江及西辽河流域的考古学文化年代谱系的完善和文明化进程中重大事件的年代学研究、自然环境变化与文明演进关系研究、技术和生业的发展及其与文明演进的关系研究、都邑性聚落和各个区域中心性聚落的综合研究、精神文化的发展状况研究和中华文明形成和早期发展的整体性研究;此外,还有“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与支撑研究”方向7个课题、“文物保护与展示关键技术研究”方向4个课题,有的已经启动,有的拟在2013年以后启动。
探源工程如何开展研究
1 运用聚落考古的方法,以最能够反映社会发展状况和权力强化程度的各地都邑性遗址作为工作重点,注重对其布局进行研究,特别是对处于都邑核心地位的大型建筑基址、高等级墓葬和祭祀等特殊功能的遗迹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考古发掘。与此同时,在中心性聚落周围开展区域聚落分布调查,研究都邑和这些中小型聚落的关系,探讨当时的社会组织结构,结合各地表明社会上层集团等级身份的特殊物品——礼器,来分析当时社会的分化、特别是权力的出现、构成、性质和强化程度,进而判断当时是否已经出现了王权和国家。
2 注意对当时的社会进行立体的复原。
以对社会上层的研究为重点的同时,兼顾对社会中下层的生活、社会组织、社会地位与作用的考察;
在以都邑性遗址为工作重点的同时,选择各地区的中心性聚落为研究重点,并点面结合,通过对各地这些中心性遗址周围聚落群分布状况的系统调查,研究这些中心性城邑与周围中小型乡镇村落的关系,从一个侧面探讨当时的社会组织与结构。
3 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自然科学的技术手段,研究中华文明的物质内涵和文明社会得以建立的物质基础;分析文明形成和发展过程的环境背景、社会背景、经济和生产技术的发展状况、人群之间的互动关系、贵重资源的流动等。
4 研究的重点并不是局限于对文明要素的追溯,而是将这些“要素”视为文明社会的物化表现形式,重点研究各种“文明要素”在文明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及其变化。
5 把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看作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从总体上把握,即注意将发展的连续性和发展阶段性研究相结合兼顾,既注重发展过程,又注重阶段性变化。
6 不仅要探讨“中华文明是如何起源和发展的?”还要回答中华文明为何会是如此起源和发展的?换言之,既要探讨“过程”,又要探讨“原因”“动力”和“背景”。对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过程做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
7 注意研究各个地区迈向文明社会的进程。探讨各地区文明化进程的特点及其原因,注意各地区文化及其不同势力集团力量的强弱消长变化。在此基础上,研究以中原地区华夏集团为核心的中华文明一体化进程。
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是人类历史研究最为重要的课题之一。中华文明作为唯一未曾中断、延续至今的文明,如何起源、何时形成,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有哪些特点,为何会经历这样的过程,为何会形成这些特点,中华文明在世界古代文明发展历史上的地位如何……这些问题不仅是中国古代历史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世界人类文明历史研究的重要课题。因此,中华文明早期历史的研究必然越来越受到国际学术界的关注。这正是我们为什么要开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理由。
(责任编辑:孙秀丽)
【《中华上线五千年》读后感】推荐阅读:
中华上下五千年读后感08-27
六年级中华上下五千年读后感08-20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初一观后感01-10
《中华上下五千年》观后感800字01-11
历史书籍《中华上下五千年》读后感600字09-11
书目推荐-《中华上下五千年》10-29
中华上下五千年读书报告——得民心得天下交12-13
上线应用05-14
上线流程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