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综述

2024-09-12

毕业论文综述(精选7篇)

毕业论文综述 篇1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毕业实践及毕业综述(专科)

网络学习伴我成长

许飞

11级秋

数控技术

学习中心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2013年

月日

网络学习伴我成长

在接近三年的的网络学习与不断的工作中,让我懂得了作为一名现代化的工人,就应该学会:忠诚信用,敬业守纪,团结协作,精准高效,艰苦奋斗,尽职尽责,为人表率。企业能否实现生存价值的最大化,取决于自身的核心价值取向和追求。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要持续发展实现基业长青,就必须与时俱进,增创新,大力培养和实践自身的核心价值观。所以我要树立终身学习的价值观:学中做。做中学,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以及实践工作的能力。

我目前在徐工随车起重机有限公司工作。我们公司主要分成四个分厂:结构厂,涂装厂,装配一,装配二。而我所在的结构厂主要是为挖机生产结构部件。我所在的工段是加工中心工段,我们工段目前有六十一人,一名工段长,两名工位长,一部分正式工和实习生组成了我们加工中心工段。虽然我们的分工不同,但是我们相处的很融洽,因为我们都能意识到我们是一个集体,只有团结一致才

能更好的工作。

我们加工中心工段有七台主要的设备:两台法纳克系统的卧式双面镗铣加工中心,一台生产斗杆,一台生产动臂,分工明确。两台西门子系统的卧式加工中心主要生产挖掘机的主体。机床系统都是比较先进的系统,操作起来得心应手。两台80摇臂钻床主要是加工主体上余下的孔和攻丝。还有一台数显机床主要是

加工一些小挖机的斗杆和动臂工作。

我们工段分工明确,工位也有两个工位:卧式双面镗铣加工工位和卧式加工中心工位。我在的卧式双面镗铣加工工位主要是对挖机的斗杆和动臂的加工。我们生产用到的程序都是技术员编制好输入机床里的,加工的时候由操作人员调取程序进行生产,严禁私自对程序修改。我们都是按步骤对工件有序的进行加工,确保工件的质量。

现如今我们徐工挖机在巴西和上海都建有分厂,我们徐州的徐工挖机基地也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坚持公司综合管理方针------诚信守法 以人为本 先进可靠 及时有效 持续改进 和谐发展 打造国际知名挖掘机品牌。我们公司不断地扩大,我们工段也不断地壮大,相信我们公司的明天更美!

二、工作内容

1、生产操作流程

首先要装工件,要学会怎样使用辅助夹具,怎样指挥行车,怎样放置加工好的工件,怎样保护自己的安全。其次要观察操作面板,弄清楚每步程序,时刻观察道具及程序以及加工部位是否出现异常,最后要测量,检查每个工步完成后是否达到质量要求。如果有异常,要及时补修,及时处理,及时上报。加工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工作场地的卫生,及时清理周边的铁屑,以及机床上的铁屑,以免伤到人或工件或机床。每个工步完成后,要检查刀具是否完好,如有破损要及时更换,要保证刀库内的刀片可以使用。以避免下次使用时出现问题,装工件或卸工件时属于登高作业,一定要带好安全帽以及安全带,并穿上防砸鞋,行车作业时一定要站在安全位置,一定要按要求指挥行车,不得随意指挥,以免发生安全事

故。

①安全方面:每个工位中都有各自的安全规程,在本岗位中最基本的安全规则就是戴好劳动防护用品,例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尘口罩,耳塞,安全带等。我们会定期的进行培训,学习安全知识,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急救常识,安全标示,操作规程等等。通过一系列安全教育,我明白了安全时时注意的重要性,明白怎样去更好的保护自己,保护他人,保护设备。②文件填写方面:每天早上来到第一件事就是对量具和机床个部位进行点检,填写好数控卧式镗铣床日常维护点检表和计量器点检表。在填写计量器点检表之前一定要检查一下量具是否损坏并进行校正。在填写数控卧式镗铣床点检表时一定要先检查各部位工作良好后在打对号,接下来要把前一天的工作成果填到加工中心生产情况表上,并把产品型号输入电脑内。工作过程中每干完一件活要填写徐工挖机自检纪录表,在填写徐工挖机记录点检表时,一定要严格测量尺寸,确保检验准确保证质量合格,工作结束后要填写工作时间表,要注意周五要周保养,所以工作时长和保养时长同前四天不同。不管填写任何表都要严谨,认真。这样才能发挥它们的作用,才能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工作效率以及工厂的效益。

③刀具方面:目前所加工的工件是挖机的斗杆,所用的刀片有镗孔刀,面铣刀,阶梯镗刀,飞镖镗刀等刀具。各类刀片都有各自的特点,φ80的粗镗孔刀的圆弧半径为0.8,mm,精镗刀的圆弧半径为0.4mm, φ90的也是这样。φ80的阶梯镗刀的圆弧半径都是0.8mm, 但粗镗刀片上有菱形图案,半精镗刀片上是心形图案,精镗刀片要比前两个要小。在刀片盒子上PR代表粗镗刀片,PM代表半精镗,PF代表精镗刀。在加工中用到的刀具有很多,我学习了很多的认识刀片的知识,但我还有很多的没有掌握,我一定好好的努力。

2、遇到的问题

①对程序中的一些指令还不太熟悉,对加工工件的程序还不能独立的编写和修改,②对工序顺序的安排不太理解,这样的安排加工顺序有什么用意。③对各种刀片还不够熟悉,不能完全准确快速的判定出各种刀片的用途。④对一些需要自己刃磨的刀具,例如:麻花钻,白钢刀等还不能熟练掌握它的刃磨方法和技巧。⑤对机床的各种设备,各种电气设备,润滑系统等等还不够了解。⑥因为对程序的不大精通,所以很难提出什么改善措施。⑦不积极参加集团活动,不想挑战自己,不想面对困难,更不想战胜困难,不清楚该怎样处理各种复杂的关系,该怎样定位自己,又该怎样提升自己,特别是该怎样搞好与上下级的关系,让上级知道自己的存在并发现自己的才能。⑧不能够静下心来,理一下自己应该从何学起,应该怎样逐步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不懂得及时记录,不够勤快,知道一些杂货的存在,但有时无视它,总是想着闲着偷懒。

3、解决措施

①对程序中的难点逐个攻破,虚心的向老师傅们请教,并利用学习的知识点进行其它图形的编写,逐步掌握各类零件的编程。②对工序不了解可以问师兄或老师傅,或编写工序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弄懂,才能提高加工质量,才能为自己安排工序、加工方法等打好基础。③对刀片进行系统的学习,并进行梳理,而且平时要多关注,多更换刀片,多区分各类刀片。④对于刀具的刃磨一定不能因为脏或累放弃自己的学习机会,要勤动手,勤摸索,才能成为一个全技能的人才。⑤对机床的构造可以查阅书籍或请教师傅或上网查找。如果有师傅修理机床更要虚心学习,也许有一天自己的机床没人修,自己也可以进行修理。⑥熟悉加工程序,进行分析梳理才能发现更好的编程方法。要勤学善思,注意观察,注意各种细节善于发现,发现更好的辅助工具或其他方面。⑦要要积极参加公司活动,自己不尝试一下,怎么能知道自己的极限有多大,而且参加活动还能展现自己,寻找自己的一片天,勇于挑战自己,活得更精彩!

三、总结及体会

1、通过网络学习联系实际工作,我了解了现代机械制造产业的生产方式和工艺过程。熟悉工程材料主要成形方法和主要机械加工方法及其所用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典型结构、工夹量具的使用以及安全操纵技术。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知识和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2.在产品的主要机械加工方法上,具有初步的独立操作技能。

3.在了解、熟悉和掌握一定的机械加工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过程中,培养、提高和加强了我的机床操作能力,使我的技术更上一层楼。

4.培养和锻炼了劳动观点、质量和经济观念,强化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安全技术规则和爱护国家财产的自觉性,进步了我们的整体综合素质。

5.通过学习,对我的工程素质和工程能力的培养起着综合训练的作用,使我不但要掌握各工种的应知应会要求,还要建立起较完整的系统概念,既要要求我学习各工种的基本工艺知识、了解设备原理和工作过程,又要加强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并具有运用所学工艺知识,初步分析解决简单工艺问题的能力。

毕业论文综述 篇2

近年来,大学毕业人数的大幅增加,与社会岗位提供能力之间发生了一定的冲突。随着人才市场“供过于求”局面的出现,不少用人单位希望达到人才的“零磨合”。有学者认为我国就业难的根本在于人才素质不高,不能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此处的素质,不是狭义上的专业素质,而是涵盖了员工如人际关系适应、心理抗压能力等各方面的综合素养。

许多研究者均指出,现今大学生职业选择意识的形成时机相对滞后,造成就职后职业适应水平偏低等问题。【1】对于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毕业生而言,工作适应问题不仅关系到自身的职业选择和就业现状,更关系到其职业生涯的发展。因此,对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进行研究和干预具有迫切的现实需要,系统研究大学生职业适应性的特点,采取有效方法缩短他们未来的职业“磨合”期已成为十分重要的课题。

本课题中,我课题小组以“新就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探讨最近几年步入工作岗位的毕业生所呈现出的新特点,预期其行为发展模式,为即将面临工作适应问题的广大青年提供切实有效的调节方法。

二、概念解析

在本课题的研究中,共有两个与课题密切相关的核心概念,分别是职业适应性与组织社会化。

(一)职业适应性

对于职业适应一词,国内外学者在表述上有职业适应、职业适应性、职业适宜性、职业生活适应、工作适应等方式,但总的看来,都可划归为职业适应领域的研究。

国外学者主要从两个角度对职业适应性进行定义,一是将职业适应性定义为个人准备的充分性,如Savickas将职业适应性定义为员工对各种可预知或不可预知的工作任务和工作环境的变化所作准备的充分性。【2】另一方则将职业适应性定义为个人的一种能力,如Fugate将职业适应性定义为个体为满足环境变化需求而改变行为、态度和想法的意愿和能力;【3】Rottinghaus与Borgen将职业适应性定义为个体职业选择及职业发展的能力,即个体设计、调整自身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4】

从测量维度方面,MO Wang、Yujie Zhan、Elizabeth Mccune和Donald Truxillo认为新入职员工的职业适应性维度可以分为文化适应性、工作压力适应性、人际适应性、学习适应性四个方面。新入职员工的职业适应性水平可以通过测量个人-环境适应变量(个人-组织,需求-供给,要求-能力,个人-团队)作为适应性变量和新入职员工工作相关结果的调节介质。【5】

国内学者主要从技能、环境、心理三个维度对职业适应性进行定义。毛璐认为职业适应性是指个体对职业技能、环境、人际关系及职业心理等方面的适应过程和适应结果,是人与职业的相互协调和有机统一的过程。职业适应性水平是衡量个体职业生活是否和谐的最重要指标。【6】

从整体来看,又可以从多个角度对职业适应性进行分类。从宏观角度,李兢将大学生的职业适应性划分为学习及技能适应性、人际适应性、职业意识适应性、职业选择适应性、职业环境适应性。【7】相似地,蔡静将大学毕业生的职业适应分为社会角色的适应、人际关系的适应和职业能力的适应三个方面;同时,她也从时间顺序角度,将大学毕业生的职业适应分为了新异与困惑阶段、调适与动荡阶段、稳定与胜任阶段四个阶段。【8】

在本课题中,要了解新进员工的职业适应情况,就必须关注员工与其自我期望、自己的工作内容、企业的组织环境是否达到有机统一。同时,还需对员工达到适应的时间给予重视。若某员工达到职业成熟所经历的时间过长,那么也应认为该员工的职业适应过程存在一定的问题。除此之外,我们还需关注职业前适应对员工的影响,以确定高校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前指导应注意的相关事宜及其对毕业生的影响力度。

(二)组织社会化

组织社会化通常指的也是个人的组织适应。刘密将组织社会化定义为新进员工个人的职业适应过程,包括所遇到的困难以及相应的适应、解决办法,最终的结果为个人完全融入组织,价值观、能力、角色认同等与公司期望吻合,并指出组织社会化在本质上是指个体和组织在相互选择之后的适应过程。【9】

在个体和企业彼此适应的过程中,组织社会化又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组织社会化策略,指企业采用针对新进员工的措施与策略,对员工进行培训、举办团队熔炼活动,以促进员工对组织文化的适应;二是新员工的主动社会化,指新进员工自觉自发地获取组织的相关信息,学习与工作相关的技能知识,设法尽快融入企业等积极主动的社会化行为。【9】

组织社会化对于员工适应性的影响,主要可应用于企业与员工的互动。这一相关理论为企业如何对待新进员工,如何留下自己心仪的人才,如何对员工展开切实有效、可增加员工组织认同感的培训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指导。同时,从另一角度来说,若大学毕业生能充分意识到主动社会化行为对其职业适应的影响,充分掌握主动社会化的有关技能,则可以帮助毕业生更快更好地渡过适应期。

三、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关于新进员工的职业适应都有一定数量的研究和许多不同的观点,主要涉及心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领域。

心理学角度对职业适应性问题的研究主要从个体因素出发,强调个体心理特质与工作特点的契合,认为职业为个人带来的性格、期望、需求等方面的满足程度即是职业适应性的表现。

社会学者则把视野放宽到了工作环境、群体特征及整个组织中,强调个人与组织的互动。认为个人可以通过各种正式(如入职培训)或非正式(如导师的个人指导)的社会化行为,与组织达到融合,实现个体与组织价值观、目标的一致性。

经济学家主要从供需角度出发,关注劳动力供需状况及劳动者的劳动条件,他们认为工资报酬和社会待遇是决定劳动者职业适应性的两个重要因素,失业是个体对该职业不适应的最终表现。

从高校毕业生“就业适应性”的视角出发,在调查问卷数据的基础上,有学者总结出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适应性的六大矛盾,即高等院校结构矛盾、地域结构矛盾、专业结构矛盾、学历结构矛盾、雇主结构矛盾、高校毕业生期望矛盾。【10】

根据目前国内关于大学生职业适应问题的归因研究,笔者认为可从个人层面、企业层面、高校层面这三个维度对大学生职业适应问题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

(一)个人层面

目前大学生自我成就感下降,对自身的专业及工作能力信心不足,对失业抱有极大的恐慌。而与此相对应,随着大学生人数的增多、整体能力水平的下降,社会对大学生群体的评价也有所降低。也因此,大学生对自身的自信度的下降似乎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大学毕业生职业适应中遇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个人缺乏准确的定位和正确的心态,故归因于几类负面的心理:(1)依恋学生角色的心理;(2)职业角色中的依赖心理;(3)怀才不遇的自傲心理;(4)消极退缩的自卑心理;(5)得过且过的饱和心理;(6)好高骛远的浮躁心理。【11】

此外,根据调查分析,人格对其早期的职业生涯发展有更重要的影响。职业生涯成功包含职业洞察力、主动性人格、经验开放性三个变量。【12】

学者还从自我概念的角度指出,大学毕业生在具体维度上的自我概念与其工作适应各维度上的适应状况,除道德自我与自我批评外,均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大学毕业生自我概念在工作适应上表现出不平衡性。对于工作适应状况,在角色明晰、社会整合和总体状况上存在男女性别差异。【13】

(二)企业层面

大学生在职业适应中遇到问题的主要源于企业所施加的种种压力:(1)动态任务及创新压力;(2)文化适应压力;(3)学习新知识技术压力;(4)人际适应压力;(5)职业前途压力;(6)身体适应压力;(7)适应突发事件压力。【14】

而与带来压力相对应,企业内部的制度文化也会对新员工的工作适应情况产生重要影响。据研究,组织的社会化策略越偏向制度化、新雇员的主动社会化行为水平越高,则其后6个月内工作适应的增长速度就越快。【15】

(三)高校层面

学者分析,大学生的职业适应问题与高校没有进行切实有效的职业指导有关:(1)对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目标的理解有偏差;(2)对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责任主体的理解有偏差;(3)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内容和方式有待深入和改进:第一,学校提供实习实践机会和实用的知识技能不够;第二,学校提供的劳动力需求信息有效性差;第三,就业指导服务的形式较为单一。【16】

在文献研读的基础上,在研究内容、方法和对象方面,笔者也发现了现有研究中一些亟待完善之处。

首先,在研究内容上,我国学者的研究还不够本土化。多篇文章在介绍他国高校学生质量评估方式的同时,虽然提及对我国高校毕业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但是就如何与我国的国情相结合论述略显单薄。并且,目前理论界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分析与政府、高校方面的宏观政策上,而没有涉及微观层面,如对企业管理层选择适应性强的新员工的指导和制定适应期培训等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建议,也没有针对新员工提出的应对职业适应期的有效策略。而如果不能从企业管理者和应届毕业生角度具体分析新员工职业适应问题,将有可能会造成应届毕业生群体的高离职率和短期的高失业率。

研究方法上,现有研究大多数采取了行为主义的方式,只关注适应性所产生的结果,而不关注新员工适应的整个过程以及这个过程对于适应结果产生的影响,也不关注新员工的个体差异性,往往过于笼统,无法揭示影响新员工适应的各类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导致了研究不够具体,不能很好地指导实践。

同时,在研究对象上,我们还发现目前国内外并没有专门针对新一代员工这一群体的工作适应期的研究。但由于生长背景和成长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新一代员工(尤其是85后)这一群体表现出了与60后、70后员工所不同的个性特征,因此本小组成员认为有必要进行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的调查研究,探讨新一代应届毕业生如何渡过工作适应期的这一课题。

除此之外,我们还发现目前国内外对于职业适应问题的研究所采取的样本量较小,同时,并没有对新员工职业适应问题进行适当的追踪研究。

四、应对策略分析

目前大学生就业危机的干预体系尚不完善,需要大学生自身作出努力,高校、家庭以及朋辈对其进行辅导,以建立长期有效的就业危机干预体系。【17】

大学生职业适应中的问题不是单一方面能够解决的,需要大学生个人、用人单位和高校共同的努力,才能使毕业大学生顺利渡过适应期。现有研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各自的解决方案,笔者认为可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大学生个人

大学毕业生应对职业适应问题有足够的重视,适当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工作能力,更应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提升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工作执行力、沟通能力等。

(二)用人单位

企业应通过内部制度的建设,培训活动的开展等,体现对新进员工的人文关怀,以帮助大学生提高适应岗位、适应社会的能力,帮助员工顺利渡过工作适应期。同时,适时为大学毕业生进行人力资源咨询与职业发展规划,为更好地实现人职匹配、人与组织匹配、人与团队的匹配提供基础,也可通过此举加强企业的内部团结,增加企业凝聚力,为企业留住人才。

另外,据学者禹志的观点,企业为促进员工的个性化发展,对员工管理的时候,应注意八点:一、注意管理方式;二、注意沟通方式;三、注意培训方式;四、注意制度引导方式;五、注意文化引导方式;六、注意压力排解方式;七、注意奖惩方式;八、注意情绪调整方式。

(三)高校

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适应教育与培训,在提供全方位的就业咨询指导的同时,辅以多层次的心理教育和职业素质培养。具体可从五个方面着手:第一,加强职业适应性教育的宣传和培训力度,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职业环境;第二,从多方面着手,系统地培养大学生的职业适应素养,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就职心态;第三,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第四,认真做好大学生的暑假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工作;第五,低年级大学生职业适应性的培养值得关注;第六,针对目前职场上尚存的性别歧视等问题,高校应适度对女大学生的职业适应情况与心理素质给予更多的关注。【18】

五、结论

由于当前就业形势的日益严竣及工作适应的难度增大,近年来,部分刚刚步入职场的员工出现了心理压力过大,甚至“闪辞”等问题。因此我们觉得有必要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从实践角度出发,结合理论经验,对大学毕业生如何渡过工作适应期这一课题进行较深入且与时俱进的探讨,为即将走向社会的毕业生提出切实可行的有效建议。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研究综述 篇3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就业质量 研究

课 题:湖南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学生就业质量研究》成果,课题号:XJK012CZJ070。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研究总体情况

伴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问题也日益突出。近年来“大学生身价等同农民工”“零工资就业”等话题引起社会各界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下降的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学界加强了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问题研究,并产生了一系列研究文献。检索国家图书馆馆藏图书书目和中国知网,截至目前(2012年11月),在著作方面,以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为专门主题的著作还没有,但其中部分章节涉及大学生就业质量的著作约8本。在论文方面,各类相关论文约240余篇,其中“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8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9篇、“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220余篇。检索结果表明,国内有关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研究在时间上主要集中在2007年以来的最近5年,内容涉及大学生就业质量内涵研究、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大学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研究、大学生就业质量提升对策研究等方面。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研究的主要内容

1.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内涵研究

就业质量是衡量社会就业状况的一个综合性指标。由于研究者的学科背景和研究角度不同,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内涵理解也不尽相同。秦建国(2007)从主客观相结合的视角出发,将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定义为,“大学生所能获得的工作优劣及工作固有的特征满足大学生要求的程度”。代锋(2009)等则将其概括为,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与生产资料结合并获得收入和发展的优化程度”“反映大学生就业的结构、层次、动向、性质和优劣等方面”。曾向昌(2009)则从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吻合程度出发,将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定义为“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与其接受的教育程度、所学专业、就读院校的培养目标以及就业意愿的符合程度”。综上所述,我们可将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内涵归纳为三个方面:毕业生所获工作的客观优劣程度、毕业生对所获工作的主观满意程度,以及毕业生所获工作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吻合程度。

2.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比就业质量内涵研究更重要的是建立一套可以测量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使评价由定性转变为定量。目前,学界在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时,评价侧重点和选取指标均不一样,有的注重评价体系客观全面,有的注重毕业生主观感受,有的注重毕业生所获工作的客观优劣程度,还有的注重用人单位满意度。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杨河清、李佳(2007)构建的一个包含工作条件、劳动关系、社会保障3个一级指标和劳动报酬、工作稳定性、工作时间、员工培训、劳动合同期限、工会组织、养老保险等12个二级指标的高校毕业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柯羽(2007)用就业率、毕业生供需比、薪金水平、就业结构、社会认可度5个一级指标和一次性就业率、需求单位层次、就业单位的性质等10个二级指标构建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史淑桃(2008)构建的一个包含薪酬福利、劳动关系、个人发展3个一级指标和劳动报酬、劳动合同、学习培养等15个二级指标构成的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众多学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的构成进行了详细探讨,极大地丰富了就业质量的内涵和外延。但由于指标选取不统一,导致根据各个指标进行实际测量的结果不具可比性。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我国高校类型和层次具有多样性特点,今后的研究应该考虑指标体系的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

3.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就业质量是一个受多方面影响的变量,一切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都会制约其就业质量。已有研究成果大多依据希金斯(Niall OHiggins)的“需求—供给”分析框架来阐述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原因。

(1)劳动力市场需求角度。劳动力市场在高校毕业生资源配置过程中起基础性作用,它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可以归纳为两方面:一是数量角度,高校毕业生快速供给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不足影响就业质量。这种观点认为就业质量问题是就业总量问题的附带问题,认为高校扩招后毕业生人数供大于求的现状,直接导致用人单位出现人才高消费现象,“可用专科生的偏偏用本科生,可用本科生却用研究生”。二是结构角度,劳动力市场的多重体制性分割影响就业质量。这种观点认为导致就业质量问题的制度根源在于我国城乡之间、地域之间、行业之间、体制内外的职位之间都存在着明显的市场分割。

(2)毕业生供给角度。从供给角度分析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有高校和毕业生自身两大因素。就高校因素而言,已有研究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等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不相匹配角度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方丽(2003)指出,我国的学科专业结构源自前苏联,注重系统的书本知识传授,人才培养强调学术性、研究性和规范性,与产业变动之间的协同性较差,“造成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的脱节”。就毕业生自身因素而言,影响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个体因素多种多样,已有的成果大多围绕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就业观念、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性别、专业差异等角度展开研究。其中就业观念对就业质量的影响成为学界探讨的重点。涂晓明(2007)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的实证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就业起薪期望越高其就业满意程度越低。陈成文等(2008)实证调查研究结果也同样表明,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声望观、择业代价观和职业报酬观对其就业机会和就业质量影响显著。

不难发现,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因素众多,既有“需求”因素,也有“供给”因素,很难用单一因素来解释这一复杂问题。今后的研究应加强体制和制度性根源方面的研究。endprint

4.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的路径选择研究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影响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如何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无疑也是学界探讨重点。已有研究文献主要从政府层面和高校层面展开对策研究。

(1)政府层面:政策支持。政府的政策支持包括需求促进政策、供给促进政策和供需匹配促进政策。需求促进政策,主要指政府通过刺激经济增长提升社会就业吸纳能力,从“量”的角度促进“质”的提升。赖三策(2004)指出“政府应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扩大就业总量,积极发展城镇非国有经济、鼓励非正规部门就业”。供给促进政策,是指调整高等教育的政策,其目标是使高等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等满足劳动力市场需求。邓光平(2004)指出政府应“主动调整高等教育结构,达到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动态平衡,实现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供需匹配促进政策,是指改进供需结合效率方面的政策,其目标是有效改善岗位与失业并存的现象。学界在这方面的研究重点是如何改善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环境。陈岩松(2005)指出政府应打破劳动力市场分割现状,缩小城乡、行业、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淡化各单位的福利保障功能,强化社会保障系统,对于到中西部等经济不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就业的毕业生应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赖德胜(2012)等也指出,政府应着手建立高效一体的劳动力市场,改变劳动力市场被严重分割的局面,实现平等就业,以提高就业质量。

(2)高校层面:高教改革。高教改革主要指深化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强化高校对大学生的就业责任。已有研究成果主要围绕两方面展开:一是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师资队伍等方面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岳昌君(2004)指出高校应“结合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需求,调整或取消不合理的专业设置,增加大学生的实习机会”。廖志成(2005)则从树立提高就业质量的办学理念;建立灵活调节培养计划实施的有效机制;以学科建设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取向,调整创新专业设置;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市场对人才综合素质的具体要求;提高就业工作的服务质量等五个方面探讨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措施。二是高校应强化就业指导工作。近年来有关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方面的改革研究成果丰硕,大多围绕就业服务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经费来源、服务方式、服务评价等方面展开,并呈现出这样的特点:就业服务理念由以就业为本向以人为本发展转变,就业服务主体由高校为主向政府、非政府组织、高校协作转变,就业服务方式由“突击”式向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方向发展。这些研究有力地推动了高校就业服务水平的提升,极大地提高了毕业生就业的效率和质量。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有关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研究已从单纯借鉴外国经验阶段向本土化阶段转变。经济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不同学科的学者们从各自不同的学科视角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内涵、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进行了多方面探讨,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首先,研究成果数量可观,但质量不尽如人意。不少研究停留于泛泛而论层面,缺乏深入系统研究,重复性研究太多;在理论解释体系方面,受国外就业理论影响较大,真正本土的理论解释体系仍然缺乏。其次,定性研究多,定量研究少。已有研究多以理论研究为主,实证研究较少,缺乏严谨的求证意识;在为数不多的定量研究中,也存在样本欠缺代表性。因此,仅仅根据这些不可靠的调查来进行就业质量研究,就会使研究结论陷入草率之中。我们建议今后进行一些跟踪定量研究,加强实证调查数据的积累。再次,研究领域有待进一步拓展。一是开展横向和纵向的比较研究,如不同地域、不同层次(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高职高专生)和不同届别的大学生就业质量比较研究;二是从单一学科视角过渡到复合的多学科视角探讨问题,以深化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问题的认识。

参考文献:

[1]秦建国.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探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7(3).

[2]代锋,吴克明.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利弊影响探析[J].教育科学,2009(3).

[3]曾向昌.构建大学生就业质量系统的探讨[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4]杨河清,李佳.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应用[J].中国人才,2007(8).

[5]柯羽.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高教研究,2007(7).

[6]史淑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的方法与步骤[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

[7]谭建跃,黄华勇.大学生就业质量与心理问题探讨[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8]方丽.高等学校学科专业机构调整与产业结构调整[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6).

[9]涂晓明.大学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高教探索,2007(2).

[10]陈成文,胡桂英.择业观念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08(1).

[11]赖三策.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J].理论与改革,2004(4).

[12]邓光平.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失衡与教育过度探析[J].江苏高教,2004(3).

[13]陈岩松.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

[14]赖德胜主编.2011中国劳动力市场报告[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15]岳昌君,丁小浩.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2).

[16]廖志成.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探讨[J].教育评论,2005(3).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篇4

红外遥控电动玩具车的设计

生:程

非 学

号:10021020402 专

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

级:2010.4 指导教师:王

四川理工学院自动化与电子信息学院

二○一四 年 三 月

1前 言

1.1 研究方向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化电器走进了普通老百姓的家庭,而这些家用电器大都由红外遥控器操控,过多不同遥控器的混合使用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设计一种智能化的学习型遥控器,学习各种家用电器的遥控编码,实现用一个遥控器控制所有家电,已成为迫切需求。首先对红外遥控接收及发射原理进行分析,通过对红外编码理论的学习,设计以MSP430单片机为核心的智能遥控器。其各个模块设计如下:红外遥控信号接收,红外接收器把接收到的红外信号经光电二极管转化成电信号,再对电信号进行解调,恢复为带有一定功能指令码的脉冲编码;接着是红外编码学习,利用单片机的输入捕捉功能捕捉载波的跳变沿,并通过定时器计时记下载波的周期和红外信号的波形特征,进行实时编码;存储电路设计,采用I2C总线的串行E2PROM(24C256)作为片外存储器,其存储容量为8192个字节,能够满足所需要的存取需求;最后是红外发射电路的设计,当从存储模块中获取某红外编码指令后,提取红外信号的波形特征信息并进行波形还原;将其调制到38KHZ的载波信号上,通过三极管放大电路驱动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射红外信号,达到红外控制的目的。目前,国外进口的万能遥控器价格比较昂贵,还不能真正走进普通老百姓的家中。本文在总结和分析国外设计的基础上,设计一款以MSP430单片机为核心的智能型遥控器,通过对电视机和空调的遥控编码进行学习,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2 发展历史

红外遥控由来已久,但是进入90年代,这一技术又有新的发张,应用范围更加广泛。红外遥控是一种无线、非接触控制技术,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信息传输可靠,功耗低,成本低,易实现等显著优点,被诸多电子设备特别是家用电器广泛采用,并越来越多的应用到计算机系统中。60年代初,一些发达国家开始研究民用产品的遥控技术,单由于受当时技术条件限制,遥控技术发展很缓慢,70年代末,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遥控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在遥控方式上大体经理了从有线到无限的超声波,从振动子到红外线,再到使用总线的微机红外遥控这样几个阶段。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准确无误传输新信号,最终达到满意的控制效果是非常重要的。最初的无线遥控装置采用的是电磁波传输信号,由于电磁波容易产生干扰,也易受干扰,因此逐渐采用超声波和红外线媒介来传输信号。与红外线相比,超声传感器频带窄,所能携带的信息量少扰而引起误动作。较为理想的是光控方式,逐渐采用红外线的遥控方式取代了超声波遥控方式,出现了红外线多功能遥控器,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

1.3 当前现状

红外线在频谱上居于可见光之外,所以抗干扰性强,具有光波的直线传播特性,不易产生相互间的干扰,是很好的信息传输媒体。信息可以直接对红外光进行调制传输,例如,信息直接调制红外光的强弱进行传输,也可以用红外线产生一定频率的载波,再用信息对载波进调制,接收端再去掉载波,取到信息。从信息的可靠传输说,后一种方法更好,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大多数红外遥控所采用的方法。由于红外线的波长远小于无线电波的波长,因此在采用红外遥控方式时,不会干扰其他电器的正常工作,也不会影响临近的无线电设备。

红外遥控的发射电路是采用红外发光二极管来发出经过调制的红外光波;红外接收电路由红外接收二极管、三极管或硅光电池组成,它们将红外发射器发射的红外光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再送后置放大器。

1.4 前景展望

随着检测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红外遥控是一种无线、非接触控制技术,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信息传输可靠,功耗低,成本低,易实现等显著优点,被诸多电子设备特别是家用电器广泛采用,并越来越多的应用到计算机系统中。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准确无误传输新信号,最终达到满意的控制效果是非常重要的。最初的无线遥控装置采用的是电磁波传输信号,由于电磁波容易产生干扰,也易受干扰,因此逐渐采用超声波和红外线媒介来传输信号。与红外线相比,超声传感器频带窄,所能携带的信息量少,易受干扰而引起误动作。较为理想的是光控方式,逐渐采用红外线的遥控方式取代了超声波遥控方式,出现了红外线多功能遥控器,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课题研究内容分析 2.1红外遥控的优势

红外线在频谱上居于可见光之外,所以抗干扰性强,具有光波的直线传播特性,不易产生相互间的干扰,是很好的信息传输媒体。信息可以直接对红外光进行调制传输,例如,信息直接调制红外光的强弱进行传输,也可以用红外线产生一定频率的载波,再用信息对载波进调制,接收端再去掉载波,取到信息。从信息的可靠传输说,后一种方法更好,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大多数红外遥控所采用的方法。由于红外线的波长远小于无线电波的波长,因此在采用红外遥控方式时,不会干扰其他电器的正常工作,也不会影响临近的无线电设备。

2.2 红外遥控研究现状

目前家电中用的最多的遥控方式是红外遥控,红外遥控的特点是不影响周边环境的、不干扰其他电器设备。价格低廉,编码简单,近距离的遥控使用红外遥控非常有优势。由于红外一体化接收头的出现,大大降低了红外遥控的成本和技术难度,目前不仅在家电领域,在玩具、安防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红外遥控系统主要由红外遥控发射装置、红外接收设备、遥控微处理机等组成。因此,遥控系统是一涉及单片机的数字系统。目前国内红外遥控电子元器件的竞争很激烈,导致了价格的低廉,表面上有利于消费者,可是长期恶性竞争,互相压价格,必将导致产品质量的下降,最终损害的只能是消费者。红外遥控的前景依然看好,不过红外遥控的现状不容乐观。3 总 结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看了很多资料和程序,明白了红外遥控的来由和发张,也懂得了它的很多涌出,在我们现实生活占据不可替代的位置,但还有很多不懂的地方,特别是软件方面对程序的编写还比薄弱,编写出的程序还不能完全实现预期的目标。通过这次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有了这次的设计经验,相信在以后的学习设计实践过程中,我们可以做到更好

参考文献(主要及公开发表的文献)

1] 陈权昌,李兴富.单片机原理及应用[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2] 吴金戌,沈庆阳,郭庭吉.8051单片机实践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 侯玉宝,陈忠平,李成群,等.基于Proteus 的51系列单片机设计与仿真.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4] 郝建国,郑燕.单片机在电子电路设计中的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5] 谢自美.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6]余家春.Protel99SE电路设计实用教程[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

[7] 陈汝全等.电子技术常用器件应用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07

[8] 李光飞.单片机课程设计实例指导[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

[9]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 数字部分(第四版)[M].武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撰写 篇5

1、文献综述(论文标题,小二号,黑体,居中)

2、摘要:

(“摘要:”两个字要求是黑体小四,顶格写;摘要的内容要求是楷体小四。字数要求200-300.)

3、关键词: ; ; ;(关键词要顶格写,有3-5个,格式要求黑体小四,词与词间用分号隔开)

4、正文(要求:正文的标题是宋体小四,要加粗,顶格写;正文内容是首行空两格,字体小四,不加粗;标题之间的标号统一)

一、前言

说明写作目的意义 介绍有关的概念 提供必要的背景材料 描述课题的研究现状

有关主题争论的焦点及发展趋势(核心主题)交待综述讨论的范围(引用文献起止年份学科范围)

二、正文

理论发展阶段性成果 理论意义 实践意义

成熟可靠新近的权威可信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一)历史发展:采用纵向对比的方法,要按时间顺序,简要说明某一课题的提出及各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体现各阶段的研究水平,说明目前达到的水平。

(二)现状分析:介绍国外研究现状、国内研究现状,对比研究差距,来阐述国内研究与国外研究相比还有哪些空白点没有涉及,找到未来发展趋势,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首先将整理和归纳出来的资料进行排列和必要的分析;

其次讲解有创造性和发展前途的理论或假说,并引出论据;

第三介绍有争议的相关专家观点或学说,对其进行分析比较,指出各种的发展趋势和问题焦点,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第四,简要的介绍陈旧、过时的或被否定的观点,这样使文章更系统全面,而且这些资料也可以起到对比反衬的作用。

(三)趋向预测:在纵横对比中肯定所综述课题的研究水平、存在问题和不同意见、提出展望性意见。这一部分主要是给读者以启示,使从事这一课题的工作者能看到未来课题研究的发展方向。这部分的内容要客观,不仅要指明方向,而且要指出捷径,为有志于攀登新高峰者指明方向,搭梯铺路。

三、总结与展望

高度概括主题内容

提出观点意见主张展望发展前景

简明扼要地指出目前研究中尚需解决的问题及研究成果的意义和价值,在写作中应注意给出一个较为明确的阶段性结论。一篇好的综述总结,可以发人深思,具有导向意义。

参考文献(格式要求:黑体小四)

[1]作者,作者.文献名称[J].期刊名称,年份,卷号,起止页码.(宋体五号)(附录: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综述 篇6

参考文献11

撰写开题报告的注意事项Error!Bookmarknotdefined.

相关文档Error!Bookmarknotdefined.

开题报告内容撰写要求

开题报告是学位论文重要的环节,用于向专业报告学生的学位论文所要研究的方向和课题。

直接决定学生是否能正式进入学位论文的教学环节。

依据学院培养大纲对论文的要求,针对我专业学生的特点,在总结其他专业和我专业学生在这方面工作的经验,特给出本要求。

以帮助每位学生有效地整理和组织相关资料,做好论文的开题报告。

本要求同时报告的书写格式和排版规范,每位学生要严格遵守,养成习惯。

论文名称:XXXXXXXXXXX

论文题目应准确、鲜明、简洁,能概括整个论文中最主要和最重要的内容。

通过题目能大致了解论文的研究内容、所涉及的学科范畴和应用领域。

论文题目中所用到的词应考虑到为检索提供特定实用的信息(如关键词),一般不宜超过25个中文字,若语意未尽,可用副标题补充说明。

副标题应处于从属地位,一般可在题目的下一行用破折号“——”引出。

论文题目应避免使用不常用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

论文题目一般应包含“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论文题目结构形式为:范围+对象+动名词。

【报告的篇幅与组成】

开题报告字数在5000~8000字左右。

也就是说,按照开题报告的正文用小四号字、1.5倍行间距的格式要求,开题报告的长度通常为6~9页(图形所占用的篇幅应该折算成为文字数),图形使用较多的开题报告也不应该超过9页。

开题报告内容的组织原则上可以由以下七个部分组成(包括但不限于):

1.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3.研究目标及内容

4.技术难点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5.预期成果及可能的创新点

6.论文工作计划

7.参考文献

【注意】有些论文的课题背景是一个大型项目,开题报告内容可以从整个项目或者系统的角度来进行陈述。

陈述是针对完成该项目可能遇到或者存在的问题,从系统架构设计到主要技术的选用,最后到如何用这些技术实现系统所需要的具体功能,就如何能够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为全文的主线进行讨论。

使指导老师能够通过上述内容对系统或方案整体的轮廓与功能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不能只涉及自己所做的工作内容。

每部分具体内容要求如下:

1.选题背景及意义

【内容要求】

撰写本部分内容应该清晰的回答出如下问题:

1.选题背景:

论文拟研究的题目(问题)背景来源或起因是什么?对来源或起因做出简要描述。

选择该题目的目的是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

2.选题意义:

简要说明所选题目的研究成果有何现实应用意义或理论指导意义?

【写作要求和篇幅量】

本部分内容的文字宜精炼简洁,要紧扣题目的内容,要从技术角度去描述,不要去讲大道理或者基本概念。

也不要涉及社会和经济意义。

该部分内容原则上不要超过大半页纸。

通常半页即可。

若论文是某个项目的一部分,要说明你在该项目中主要担任何种工作。

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本部分是开题报告的重点之一,用来确定你选题的依据是否充分,定位是否合适,通过这部分的说明,确定你所研究的课题是否有立足点。

是否是一个真问题。

本部分内容是否能写好,关键在于前期的文献阅读量和理解程度,实际上这部分内容是文献综述的核心。

【内容要求】

按照论文主题所涉及的技术领域和问题本身来组织本部分内容的撰写。

紧扣自己要研究解决的问题范围,去了解(国内外)别人是怎么解决的,所选择的现状最好是近3—5年来的情况。

简要描述他们的采用的方法和技术,并对比分析这些方法和技术的优缺点。

最后给出你的分析结论。

最后的结论要能支持你的选题理由。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综述二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题目

2所选论题的背景情况,包括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概况

3本论题的现实指导意义

4本论题的主要论点或预期得出的结论、主要论据及研究(论证)的基本思路

5本论文主要内容的基本结构安排

6进度安排

文献综述

1 资本运营运作模式国内外研究现状、结论

1.1资本运营的涵义

1.2资本运营相关理论综合

1.2.1资本集中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1.2.2 交易费用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1.2.3产权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1.2.4规模经济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1.3资本运营的核心--并购

1.3.1概念

1.3.2西方并购理论的发展

1.3.4并购方式

1.4研究课题的意义

2目前研究阶段的不足

参考文献

1论文题目

资本运营及某某企业资本运营的案例分析

2所选论题的背景情况,包括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概况

企业资本运营是实现资本增值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途径。

纵观当今世界各大企业的发展历程,资本运营都起到过相当关键的作用,并且往往成为它们实现重大跨越的跳板和发展历史上的里程碑。

在我国,近年来不少企业也将资本运营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并获得了成功。

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了重视生产经营、忽视资本运营的瓶颈,认识到资本运营同生产经营一起,构成了企业发展的两个轮子。

可以预见,资本运营在我国企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特会越来越大。

本文以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 WTO为背景,比较全面描述了国内外资本运营的现状,深入地剖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思路和对策,以及对于国外资本运营经验的借鉴和教训的吸取。

在研究领域发展方面,国外对资本运营的研究和运用都多于我国。

在中国,资本运营是一个经济学新概念,它是在中国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背景下产生的,也是投资管理学科基础的理论学科。

资本运营是多学科交叉、综合的一门课程。

它是将公司财务管理、公司战略管理、技术经济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综合起来,依托资本市场相关工具,以并购和重组为核心,以企业资本最大限度增值为目标,通过资本的有效运作,来促使企业快速发展的一种经营管理方式。

资本运营概念虽然产生时间短,但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广泛地进行资本运营。

事实证明,如何有效依托资本市场进行资本运营已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正因为如此,资本运营课程在我国研究也比较热门。

3本论题的现实指导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发展,资本运营观念在不断影响着企业管理者们。

在资本运营的大潮面前,许多企业也在跃跃欲试。

但从我国资本运营的实际来看,进行资本运营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同时,国内企业也要面对跨国企业的挑战。

要搞好资本运营,必须先去了解和认识资本运营。

本文就是针对上述现实,充分考虑到国内企业的实际情况,对资本运营的内涵、形式、核心、企业并购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研究。

对企业开展资本运营提供依据和参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4本论题的主要论点或预期得出的结论、主要论据及研究(论证)的基本思路

本文主要介绍资本运营国内外发展、趋势,以及资本运营的相关理论内容综述。

重点分析和探讨资本运营核心--并购的模式、动因、效应分析,并通过国内外资本运营历程分析我国资本运营发展趋势。

最后通过企业并购案例说明资本运营的过程及总结资本运营重点把握的要点和技巧。

预期通过本文对整个资本运营在企业管理运营中的重要性、特点、操作、评价过程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同时对资本运营中的发展提出自己的观点。

本文理论部分主要参考金融投资类、经济类报刊杂志;以及图书馆中大量有关资本运营与企业并购方面的书籍;投资学教材与参考书和教学中老师对资本运营模式的总结与案例分析;另外,指导老师在研究过程中会提供较大量的参考资料。

5本论文主要内容的基本结构安排

本文主要内容分为三块:第一部分为理论部分,主要介绍资本运营及其相关的概念、资本运营的特点、形式、国内外发展状况及重组、并购的相关理论。

第二部分重点介绍资本运营的核心--M&A,并通过一个案例分析说明资本运营的全过程、特点和技巧。

最后一部分主要总结全文,对资本运营的发展趋势、特点做一分析和总结。

文章在阐述理论问题紧扣what-how-why,并加以背景的介绍,使文章具有较严密的逻辑性。

6进度安排

本文从去年11月份确定研究题目后,12月到今年3月份主要进行相关理论、文献和案例的收集、整理。

毕业论文综述 篇7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从宏观层面上来说, 毕业生就业质量好坏影响到教育和就业的连接, 关系到全社会就业状况, 乃至经济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重要表现就是首份工作的质量。因为首份工作是决定未来职业地位和收入的关键因素。如果首份工作不佳, 不仅挫伤毕业生就业心理, 影响毕业生的自我效能感, 而且可能导致毕业生失业。研究表明, 年轻人在工作生涯开始时就陷入失业状态会导致严重后果 (Linch, 1989) , 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关注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探讨其从学校向工作转变中的规律, 对于促进教育体系适应社会需求, 建立并完善教育与市场间有效的链接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毕业生就业的传统影响因素

2.1 个体层面

2.1.1 人口统计学变量

(1) 性别

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性别差异一直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特别是性别歧视问题得到了很多研究的支持。性别导致毕业生就业质量产生差异似乎已经成为了被广泛认可的事实, 然而, 也有学者指出, 性别对工作搜寻没有显著影响 (Davern和Hachen, 2006) , 在总体概率上没有差异。而过去对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大部分研究, 都是将性别作为控制变量, 因而掩盖了许多问题。因此,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 就业中的性别问题是否在一般意义上存在, 值得未来的研究进一步探讨。

(2) 学历

由于学历代表了一定的能力和学识水平, 很多研究表明高学历的毕业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高地位的工作 (Bian和Ang, 1997) 。但是, 学历并不能唯一决定就业状况, 还会受到例如性别、社会网络等其他变量的影响。总体来看, 学历与就业质量间的关系已得到较大公认, 因而在就业问题研究中, 学历一般作为控制变量引入模型。

(3) 毕业专业

毕业时所学专业也决定了就业的质量 (Huang, 2008) 。公众观点认为, 专业的热门与否决定了就业的优劣。但对于研究而言, 公众的观点反映的是专业与产业的关系, 实际是由产业所决定的 (本文在此不再赘述, 将于下文产业背景中一并详述) 。但需要注意的是, 专业与就业的匹配程度也是决定大学生就业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但目前为止, 这方面的研究尚未得到一致结论。

(4) 成绩

在校成绩表明了毕业生的学习能力。目前公认的是, 在校成绩可以预测毕业生的工作质量。Saks (2006) 发现, 与较低成绩的找工作者相比, 那些有着较高成绩的找工作者, 工作面试的数量更可能导致更多的工作机会。类似的结果也被许多其他学者所证实。

(5) 政治面貌

由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党员在中国是政治地位的象征 (Zang, 2003) , 许多国外学者针对中国这一特色变量进行过深入研究 (Bian, 1994) , 希图从中发现这一变量的显著之处。虽然部分研究发现党员作为第三方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但是有研究指出, 对于自身是党员的毕业生, 政治面貌对工作信息和工作获取并无影响。

(6) 家庭背景

家庭背景一般包括婚姻状况、抚养孩子情况、家庭情况 (包括父母背景和经济条件) 。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 家庭背景更多指的是父母背景和家庭的社会经济条件。一般认为, 较好的家庭背景, 例如, 父母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地位、家庭的经济基础等均会对毕业生就业产生显著影响。Zang (2003) 指出, 那些父亲是干部或者专业人士的找工作者比其他找工作者更可能在就业中获得工作信息。然而, 在工作获得上两者间没有显著区别。

2.1.2 心理学变量

Saks和Ashforth (1999) 指出, 个体差异在就业研究中被看做是工作搜寻行为和结果的显著预测变量, 然而仅有很少的研究检验个性变量和工作搜寻行为的关系。

(1) “大五”因素

个性特质的研究发展了五个核心维度, 即大五因素, 包括神经质、外向性、经验的开放性、宜人性和尽责性 (Digman, 1990) 。Boswell等 (2006) 指出, 大五因素可以被用来描述个体个性的最显著特征。具体来看, 神经质指一个个体表现焦虑、愤怒、敌意、自觉、冲动、脆弱和沮丧的程度。因此神经质和工作搜寻行为间可能存在正相关。这个关系已经得到了许多研究的证实。Barrick和Mount (1991) 的元分析就发现情绪的稳定性负向影响了跳槽。外向性 (也称为奔放性) 指个体外向、活泼和精力充沛的程度。有较高外向性的人愿意与人交往。经验的开放性指个体表现出创造性、好奇心和想象力, 是思想开放性的表现, 它们都和搜寻行为间存在积极关系。具有宜人性的毕业生会比较谦恭、灵活、可信任、温厚、合作、仁慈、心肠好且宽容, 更可能搜寻到好的工作机会。尽责性包括两个方面:成就和可靠。尽责性与许多退出行为存在负相关, 包括跳槽。

(2) 工作搜寻自我效能感

工作搜寻的自我效能感是指一个人在完成工作搜寻过程中的重要活动时的自信心 (Saks, 1999) 。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相区别, 工作搜寻自我效能感是针对找工作过程而言的特定的自我效能感, 因而对工作搜寻行为和结果有着显著的预测。Kanfer和Hulin (1985) 的研究表明, 工作搜寻自我效能感预测了毕业生毕业时的工作搜寻行为和职业地位。

(3) 自尊

自尊在工作搜寻研究中受到了大量的关注。Schmit等 (1993) 指出, 自尊与自信的工作搜寻行为存在正相关。Schwab等 (1987) 认为, 工作搜寻密度依赖于高度的自尊, 全局的自尊与工作搜寻行为 (例如, 工作来源的使用和面试评估) 相关, 比依赖于找工作者社会技能的工作搜寻变量具有更佳的预测效度, 并与搜寻结果有关。虽然很多研究得出了自尊与工作搜寻的关系, 但自尊在回归分析中并没有被发现是一个显著变量。研究者建议采用自尊的特定方法测量对工作搜寻行为和结果的预测比一般的或是全局测量要更好。

(4) 感知控制 (Perceived Control)

找工作者对工作搜寻结果有一种感知控制。Feather (1992) 认为, 感知控制会预测工作搜寻行为, 较高水平的感知控制是与不断增强的工作搜寻行为紧密联系的。低感知控制的找工作者更可能从事于活跃的工作搜寻, 而具有高感知控制的找工作者会将他们的工作搜寻局限于他们认为成功机会更高的工作上。

2.2 组织层面

2.2.1 毕业学校

(1) 学校资源

毕业学校代表了毕业生就业的来源,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毕业生的水平。一般认为, 毕业学校可以提供给毕业生学习背景上的有利条件, 如学校的名气和地位都是反映毕业生水平的一种信号。但是, 这些观点没有考虑学校提供的另外一种重要资源——校友关系。国外研究表明, 能够提供更多校友网络机会的学校会得到学生们的青睐, 从而使得学校可以进一步获取更大的价格优势, 而这一观点解释了为何美国的私立学校比公立大学更受人青睐但学费昂贵 (Marmaros和Sacerdote, 2002) 。Dale和Krueger (1998) 的研究表明, 毕业生就业后的收入与他们在校的学费紧密相关, 也就是说, 那些收费高昂大学的毕业生就业后的收入也高。

(2) 就业指导机构

学校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主要通过大学的就业指导机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大学逐步发现其面对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财务压力的逐步提高和高等教育市场的竞争使得毕业生的失业率成为决定大学教育质量的最重要指标。高等教育机构逐步对毕业生的工作搜寻过程变得越来越敏感。高校就业指导机构不得不开始提供培训项目, 以帮助毕业生发展工作搜寻技能从而达到更高的就业率 (Villar等, 2000) 。

研究指出, 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对毕业生的就业培训具有重要意义。除了毕业生自身的人口统计学特征难以改变外, 毕业生的就业心理 (如自我效能感、自尊和感觉控制) 以及毕业生的个性, 均可以在培训中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Wanberg等, 2002) 。另外, 毕业生工作搜寻的方法也需要得到高校就业指导机构的辅导。

2.2.2 就业单位

(1) 企业所有制

毕业生就业过程的终点是就业单位, 单位的所有制性质直接影响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如Huang (2008) 对获取国有部门工作的48个被试进行了访谈, 其中37个人表明其使用了“关系”网络来提高自己的竞争优势。相反, 17个被试中仅有3个使用了“关系”网络从私有企业或者外国企业获取工作。这表明, 企业的所有制形式会影响毕业生工作搜寻的方法, 从而进一步影响毕业生的就业。

(2) 所在产业

就业单位所在的行业也是影响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重要变量。产业变量包括产业增长率、技术变革、收益率和稳定性等。很多研究已经发现产业细分对就业的影响。一般认为, 处于高增长率和高收益率产业的企业, 其提供的就业机会要比其他产业相对要好;技术变革较高的产业, 对毕业生的专业和技能要求也要高;产业的稳定性决定了产业中员工的流动率较低, 因而提供的就业机会较少。Brown和Konrad (2001) 指出, 在一个产业中, 员工流动水平可能对工作机会信息的数量和流动有着直接和积极的影响。低流动水平可能降低信息流动, 从而减少本产业员工跳槽的可能性, 进一步对毕业生的就业起到限制作用。

3 结 论

通过文献回顾可以看出, 国外对毕业生就业关注最多的仍然是个体层面, 即毕业生自身的特征, 并得出了一定的研究结论。对毕业学校和就业单位的研究不多, 主要集中在学校能为毕业生提供的资源和培训以及就业单位的选拔招聘程序。目前, 心理学、教育学、经济学、社会学以及管理学等都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产生了足够的兴趣。心理学着重关注高校毕业生的个体差异, 特别是对大学生的心理因素如个性等有深入探讨, 因而心理学主要针对本文中的个体水平;教育学关心教育对就业的影响, 以及毕业生就业对教育的意义, 其主要针对本文的毕业学校;经济学着重探讨就业对经济产生的影响, 主要焦点在就业对GDP的贡献上, 主要针对宏观环境中的经济环境;社会学关注毕业生就业所引发的社会问题, 内容涉及除个体层面以外的其他层次;管理学则主要研究就业和再就业中的职业发展以及对组织的影响等, 主要涉及组织层面和宏观环境。

上一篇:版《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章程》下一篇:学风建设海报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