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文献综述论文

2024-07-20

毕业文献综述论文(共12篇)

毕业文献综述论文 篇1

1 引 言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从宏观层面上来说, 毕业生就业质量好坏影响到教育和就业的连接, 关系到全社会就业状况, 乃至经济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重要表现就是首份工作的质量。因为首份工作是决定未来职业地位和收入的关键因素。如果首份工作不佳, 不仅挫伤毕业生就业心理, 影响毕业生的自我效能感, 而且可能导致毕业生失业。研究表明, 年轻人在工作生涯开始时就陷入失业状态会导致严重后果 (Linch, 1989) , 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关注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探讨其从学校向工作转变中的规律, 对于促进教育体系适应社会需求, 建立并完善教育与市场间有效的链接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毕业生就业的传统影响因素

2.1 个体层面

2.1.1 人口统计学变量

(1) 性别

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性别差异一直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特别是性别歧视问题得到了很多研究的支持。性别导致毕业生就业质量产生差异似乎已经成为了被广泛认可的事实, 然而, 也有学者指出, 性别对工作搜寻没有显著影响 (Davern和Hachen, 2006) , 在总体概率上没有差异。而过去对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大部分研究, 都是将性别作为控制变量, 因而掩盖了许多问题。因此,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 就业中的性别问题是否在一般意义上存在, 值得未来的研究进一步探讨。

(2) 学历

由于学历代表了一定的能力和学识水平, 很多研究表明高学历的毕业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高地位的工作 (Bian和Ang, 1997) 。但是, 学历并不能唯一决定就业状况, 还会受到例如性别、社会网络等其他变量的影响。总体来看, 学历与就业质量间的关系已得到较大公认, 因而在就业问题研究中, 学历一般作为控制变量引入模型。

(3) 毕业专业

毕业时所学专业也决定了就业的质量 (Huang, 2008) 。公众观点认为, 专业的热门与否决定了就业的优劣。但对于研究而言, 公众的观点反映的是专业与产业的关系, 实际是由产业所决定的 (本文在此不再赘述, 将于下文产业背景中一并详述) 。但需要注意的是, 专业与就业的匹配程度也是决定大学生就业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但目前为止, 这方面的研究尚未得到一致结论。

(4) 成绩

在校成绩表明了毕业生的学习能力。目前公认的是, 在校成绩可以预测毕业生的工作质量。Saks (2006) 发现, 与较低成绩的找工作者相比, 那些有着较高成绩的找工作者, 工作面试的数量更可能导致更多的工作机会。类似的结果也被许多其他学者所证实。

(5) 政治面貌

由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党员在中国是政治地位的象征 (Zang, 2003) , 许多国外学者针对中国这一特色变量进行过深入研究 (Bian, 1994) , 希图从中发现这一变量的显著之处。虽然部分研究发现党员作为第三方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但是有研究指出, 对于自身是党员的毕业生, 政治面貌对工作信息和工作获取并无影响。

(6) 家庭背景

家庭背景一般包括婚姻状况、抚养孩子情况、家庭情况 (包括父母背景和经济条件) 。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 家庭背景更多指的是父母背景和家庭的社会经济条件。一般认为, 较好的家庭背景, 例如, 父母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地位、家庭的经济基础等均会对毕业生就业产生显著影响。Zang (2003) 指出, 那些父亲是干部或者专业人士的找工作者比其他找工作者更可能在就业中获得工作信息。然而, 在工作获得上两者间没有显著区别。

2.1.2 心理学变量

Saks和Ashforth (1999) 指出, 个体差异在就业研究中被看做是工作搜寻行为和结果的显著预测变量, 然而仅有很少的研究检验个性变量和工作搜寻行为的关系。

(1) “大五”因素

个性特质的研究发展了五个核心维度, 即大五因素, 包括神经质、外向性、经验的开放性、宜人性和尽责性 (Digman, 1990) 。Boswell等 (2006) 指出, 大五因素可以被用来描述个体个性的最显著特征。具体来看, 神经质指一个个体表现焦虑、愤怒、敌意、自觉、冲动、脆弱和沮丧的程度。因此神经质和工作搜寻行为间可能存在正相关。这个关系已经得到了许多研究的证实。Barrick和Mount (1991) 的元分析就发现情绪的稳定性负向影响了跳槽。外向性 (也称为奔放性) 指个体外向、活泼和精力充沛的程度。有较高外向性的人愿意与人交往。经验的开放性指个体表现出创造性、好奇心和想象力, 是思想开放性的表现, 它们都和搜寻行为间存在积极关系。具有宜人性的毕业生会比较谦恭、灵活、可信任、温厚、合作、仁慈、心肠好且宽容, 更可能搜寻到好的工作机会。尽责性包括两个方面:成就和可靠。尽责性与许多退出行为存在负相关, 包括跳槽。

(2) 工作搜寻自我效能感

工作搜寻的自我效能感是指一个人在完成工作搜寻过程中的重要活动时的自信心 (Saks, 1999) 。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相区别, 工作搜寻自我效能感是针对找工作过程而言的特定的自我效能感, 因而对工作搜寻行为和结果有着显著的预测。Kanfer和Hulin (1985) 的研究表明, 工作搜寻自我效能感预测了毕业生毕业时的工作搜寻行为和职业地位。

(3) 自尊

自尊在工作搜寻研究中受到了大量的关注。Schmit等 (1993) 指出, 自尊与自信的工作搜寻行为存在正相关。Schwab等 (1987) 认为, 工作搜寻密度依赖于高度的自尊, 全局的自尊与工作搜寻行为 (例如, 工作来源的使用和面试评估) 相关, 比依赖于找工作者社会技能的工作搜寻变量具有更佳的预测效度, 并与搜寻结果有关。虽然很多研究得出了自尊与工作搜寻的关系, 但自尊在回归分析中并没有被发现是一个显著变量。研究者建议采用自尊的特定方法测量对工作搜寻行为和结果的预测比一般的或是全局测量要更好。

(4) 感知控制 (Perceived Control)

找工作者对工作搜寻结果有一种感知控制。Feather (1992) 认为, 感知控制会预测工作搜寻行为, 较高水平的感知控制是与不断增强的工作搜寻行为紧密联系的。低感知控制的找工作者更可能从事于活跃的工作搜寻, 而具有高感知控制的找工作者会将他们的工作搜寻局限于他们认为成功机会更高的工作上。

2.2 组织层面

2.2.1 毕业学校

(1) 学校资源

毕业学校代表了毕业生就业的来源,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毕业生的水平。一般认为, 毕业学校可以提供给毕业生学习背景上的有利条件, 如学校的名气和地位都是反映毕业生水平的一种信号。但是, 这些观点没有考虑学校提供的另外一种重要资源——校友关系。国外研究表明, 能够提供更多校友网络机会的学校会得到学生们的青睐, 从而使得学校可以进一步获取更大的价格优势, 而这一观点解释了为何美国的私立学校比公立大学更受人青睐但学费昂贵 (Marmaros和Sacerdote, 2002) 。Dale和Krueger (1998) 的研究表明, 毕业生就业后的收入与他们在校的学费紧密相关, 也就是说, 那些收费高昂大学的毕业生就业后的收入也高。

(2) 就业指导机构

学校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主要通过大学的就业指导机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大学逐步发现其面对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财务压力的逐步提高和高等教育市场的竞争使得毕业生的失业率成为决定大学教育质量的最重要指标。高等教育机构逐步对毕业生的工作搜寻过程变得越来越敏感。高校就业指导机构不得不开始提供培训项目, 以帮助毕业生发展工作搜寻技能从而达到更高的就业率 (Villar等, 2000) 。

研究指出, 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对毕业生的就业培训具有重要意义。除了毕业生自身的人口统计学特征难以改变外, 毕业生的就业心理 (如自我效能感、自尊和感觉控制) 以及毕业生的个性, 均可以在培训中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Wanberg等, 2002) 。另外, 毕业生工作搜寻的方法也需要得到高校就业指导机构的辅导。

2.2.2 就业单位

(1) 企业所有制

毕业生就业过程的终点是就业单位, 单位的所有制性质直接影响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如Huang (2008) 对获取国有部门工作的48个被试进行了访谈, 其中37个人表明其使用了“关系”网络来提高自己的竞争优势。相反, 17个被试中仅有3个使用了“关系”网络从私有企业或者外国企业获取工作。这表明, 企业的所有制形式会影响毕业生工作搜寻的方法, 从而进一步影响毕业生的就业。

(2) 所在产业

就业单位所在的行业也是影响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重要变量。产业变量包括产业增长率、技术变革、收益率和稳定性等。很多研究已经发现产业细分对就业的影响。一般认为, 处于高增长率和高收益率产业的企业, 其提供的就业机会要比其他产业相对要好;技术变革较高的产业, 对毕业生的专业和技能要求也要高;产业的稳定性决定了产业中员工的流动率较低, 因而提供的就业机会较少。Brown和Konrad (2001) 指出, 在一个产业中, 员工流动水平可能对工作机会信息的数量和流动有着直接和积极的影响。低流动水平可能降低信息流动, 从而减少本产业员工跳槽的可能性, 进一步对毕业生的就业起到限制作用。

3 结 论

通过文献回顾可以看出, 国外对毕业生就业关注最多的仍然是个体层面, 即毕业生自身的特征, 并得出了一定的研究结论。对毕业学校和就业单位的研究不多, 主要集中在学校能为毕业生提供的资源和培训以及就业单位的选拔招聘程序。目前, 心理学、教育学、经济学、社会学以及管理学等都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产生了足够的兴趣。心理学着重关注高校毕业生的个体差异, 特别是对大学生的心理因素如个性等有深入探讨, 因而心理学主要针对本文中的个体水平;教育学关心教育对就业的影响, 以及毕业生就业对教育的意义, 其主要针对本文的毕业学校;经济学着重探讨就业对经济产生的影响, 主要焦点在就业对GDP的贡献上, 主要针对宏观环境中的经济环境;社会学关注毕业生就业所引发的社会问题, 内容涉及除个体层面以外的其他层次;管理学则主要研究就业和再就业中的职业发展以及对组织的影响等, 主要涉及组织层面和宏观环境。

最后, 笔者不得不指出的是, 东西方社会存在着文化差异, 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国外的研究结论并不一定适用于中国。中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存在着与西方不同的假设和前提, 其影响机制值得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得到澄清和检验。

毕业文献综述论文 篇2

在写文献综述的时候,要系统的查阅和自己毕业设计选题,直接相关的国内外文献,搜集文献尽量的全,尽量选择自己学术期刊或者是学术会议,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文献综述的`题目不宜过大,范围不宜过宽,在引用文献的时候,要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在文献综述的时候,要说明毕业设计选题方向的发展,历史,他人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等等。文献综述在逻辑上要合理,要做到由远及近,先用引用关系较远的文献,最后才是关联最密切的文献。要围绕主题对文献的各种观点作比较分析,不要教科书式的向有关的理论和学派观点简要地进行汇总陈述一遍。

评述,要引用原作者的原文,防止对原作者论点的误解。文献综述要条理清晰,文字通顺简练,采用的文献中的观点和内容要注明来源,模型,图标,数据要注明出处。文献综述中要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要鼓励学生多发现问题,多提出问题,并且指出分析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毕业论文的文献综述主要是为自己进行设计的,提供文献方面的帮助和指导。所以只要自己所做题目的相关文献找准找全,然后对这些文献中的观点,方法,原理,材料进行归纳和总结,形成文字就可以了。

“文化礼堂”文献综述 篇3

关键词:文化礼堂;宗祠;文献综述

众所周知,宗祠是供奉祖先牌位、举行祭祖活动的场所,又是执行族规家法、进行议事宴饮的地方,是宗族文化最重要的象征符号之一。因此,祠堂文化,既包括祠堂的物质形态,也包括家族秩序、家族仪礼以及家族伦理等非物质形态。2013年浙江省政府在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通过以旧祠、古书院等为依托建立 1000个文化礼堂来发展社区公共文化,拓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创新型举措。它的初衷是通过文化设施、文脉传播、文明传承让文化成为群众的精神寄托,树立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地标。文章拟以旧宗祠的改建为例,说明活化宗祠文化的必要性。在讨论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看对文化礼堂的前身——宗祠的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学者从不同学科出发,对祠堂文化及其价值进行讨论,取得了不少的成果。

一、祠堂与宗族历史变迁的研究

宗祠发轫于夏、商,盛于唐、宋,至清代晚期随着西学东渐的深入,西方文化不断冲击着中国的传统观念,新思想冲淡了建设宗祠的意识。传统宗祠开始失去其存在的条件,宗庙建设和民间宗祠逐渐走向衰落。刘黎明在专著《祠堂灵牌家谱:中国传统血缘亲族习俗》中介绍了祠堂的大致情况,围绕“血脉”展开讨论,对天子宗庙、民间祠堂、古代民间祠堂建筑、孔庙及祭田进行了介绍,并对与祠堂相关的家谱及族权与家庭伦理展开了讨论。学者冯尔康在《中国古代宗族与祠堂》中从古代社会生活的角度出发,研究宗族发展。从先秦时期开始,叙述了各个时期宗族的结构和作用,对宗祠教化族人生活的教育功能、族人互助互济的经济生活及宗族谱牒编撰进行考察。

二、祠堂的价值和功能

宗祠作为宗法社会的象征,对当时社会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价值和作用。赖叶、蔡翔在《浙江新叶村的古建筑与历史文化》一文中对作为维系血缘关系的祠堂的性质、等级与建筑风格、祠堂的“匾额文化”展开研究,指出“匾额文化”是祠堂家族地位的象征。章力、章海君的《江浙祠堂文化与祠堂建筑调查》一文通过对江浙几处典型祠堂建筑的调查,分析其建筑历史、建筑特色及建筑布局,并进一步研究祠堂的祭祀礼仪及家谱撰写,充分展现了江浙地区祠堂的南方聚族而居的血缘文化。陈瑞在《明清时期徽州宗族祠堂的控制功能》中介绍了在明清时期祠堂对于整个宗族的意义所在,着重阐述了它发挥的功能与作用,然而,全篇只分析了祠堂的控制功能有哪些,却没系统分析这些功能是在怎么样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桑良至在《徽州祠堂与终极伦理》中认为祠堂与西方教堂一样起着道德管理与精神管理的功能。

三、祠堂的保护与利用

研究祠堂的学者,从实际情况出发,对如何保护和利用祠堂提出针对性意见。他们的意见给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开展工作有一定帮助,但在文献资料中,学术界关注祠堂的开发多于保护,如何保护开发过程中祠堂的原貌,开发与保护两者之间如何协调,还要深入研究。如李芳在《浅议惠山古祠堂群的保护与更新》一文中指出“古建筑及其承载的文化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宝贵的物质与精神财富”。作者通过实地考察指出目前保护与规划惠山古祠堂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给相关部门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建议。对于祠堂的利用,王兆燕在《四川省宗祠旅游资源分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中指出应把祠堂当作一种旅游资源来保护它的存在,并从规划、宣传、线路等多个角度对宗祠作为一种特殊的人文景观进行开发与利用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在上述研究专著中,虽然学者从各方面对祠堂作了详细的描述,但祠堂在现代化境遇中的转型——改建宗祠为文化礼堂,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专著,民众对它的了解也仅局限于以政府为主导的对文化礼堂的宣传;学者对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向:一是对宗祠建筑的保护,二是对宗祠文化功能的重构,三是遇到的问题。如高宇霞发表的《从文化自发到文化自觉——浙江省安吉县高禹村文化礼堂建设纪实》叙述了高禹村的文化礼堂建筑以及它对当地人的影响,还有王蓓在《文化礼堂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之举》中指出,文化礼堂来历以及它的建设对当地人生活的作用。徐声响在论文《外部输入与内部建构的分离与融合——对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有关思考》中指出农村文化礼堂是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一大创新,说明了农村公共文化生活的主要现状,以及面临着政府外部输入与村庄内部建构之间分离的问题与瓶颈,以苍南县在“宗祠改建农村文化中心”到文化礼堂的实践中,说明政府的外部输入与村庄的内部建构的融合,为我们破解当前农村文化礼堂建设难题提供了一种可能。李旭芳在《论农村文化礼堂与精神家园的构建与实践思考》中在阐述浙江农村文化礼堂与精神家園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艺术职业学院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服务中的作用,并对它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思考等等。除了这几篇文章,还有很多文章只是对文化礼堂做以简单的叙述,没有从社会学、民俗学的视角研究祠堂在当代社会的转变对民众的影响,以及文化礼堂的产生对建设当代农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新农村产生的问题以及影响。这需要我们做大量的田野调查予以论证。

总之,宗祠是中国宗法社会的产物,对它加以保护不仅是要保护它作为文物形态的建筑样式,更重要的是对传统文化中积极一面的保护。改建宗祠为文化礼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众对宗族文化的需要,是现代化精神文明的一种补充,充分体现了我国乡村社会的深层特质——老人社会、感情社会,一种身份认同的关系。这种保护应该以政府为主导、以宗族及其成员为主体,这样才能使祠堂文化得以活态传承和利用,才能保持其文化的本真性。从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和保护的视角来说,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参考文献:

[1]姚周辉,何华湘.宗族村落文化范本——温州永嘉岩头金氏宗族村落文化研究[M].杭州:杭州出版社,2011.

[2]韩雷,杜昕谕.居住空间认同与古村落保护——以温州永嘉苍坡村为例[J].温州大学学报,2013(5):13-22.

毕业文献综述论文 篇4

一、组织社会化的概念界定

1968年, 美国组织行为学家Schein首次将“社会化 (Socialization) ”的适用范围扩展到组织领域, 强调以工作场所——组织为研究焦点, 从而提出组织社会化的观点。查阅相关文献, 将国内外常见的组织社会化定义整理为表1。

回顾以往学者对组织社会化的定义, 可总结为三个角度。 (1) 从组织成员角度看, 组织社会化是指组织成员为适应组织所在价值体系从而采取主动策略的过程, 学习与组织相关的知识、行为、态度等。 (2) 从组织角度看, 组织社会化是指采取管理方法使组织成员尽快融入并成为期望对象的过程。 (3) 从交互作用的角度看, 组织社会化是指组织与组织成员相互作用, 从而提升自我效能感进而更好地融入组织、组织提升效率并获得期望成员的过程。

二、初入职大学毕业生组织社会化的影响因素

在探索组织社会化结果的影响因素中, 总的来说有三大角度。

一是组织的角度, 这也是最先受到学者探讨的, 组织角度关注的主要是组织社会化策略。Van Maanen和Schein最早提出了组织社会化策略, 是指组织通过特定策略或方法促进新进员工社会化的过程, 使之完成组织所期望的角色转变。

二是新员工自身角度。后来的学者注意到新员工在进入组织时, 不仅受到组织方面的影响, 自身也会主动进行信息搜寻、关系构建等主动社会化的行为, 也得到了学者们的印证。

三是组织的内部员工——主管、同事的角度, 主管同事很早也受到一些学者的关注, 但只是将主管和同事作为组织策略中的一个方面, 主要是从组织角度考察其所充当的角色和作用。但主管和同事所处的位置在新员工的角色适应和人际融合中发挥着独特作用。区别于组织作用, 主管、同事可以与初入职员工建立人际关系, 由于可以直接观察和接触, 所以主管同事可以提供直接的指导。而Moreland和Levine从小团队的组织社会化视角, 不再强调组织的角色, 而是聚焦于和新员工类似职位的个体即同事, 同事也被认为是团队融合中最重要的信息资源之一, Ostroff&Kozlowski通过实证研究显示相比于其他资源, 新员工会主动从同事那里获取信息。研究者也发现, 新员工在组织社会化过程中从同事获得更多的帮助表现出更满意, 表现出较大的留下来的意愿。

三、主管支持与同事支持对初入职大学毕业生自身主动社会化行为的影响

在角色的转换过程中, 新员工积极性的表现行为也是愿意主动了解情况并努力去适应的一种行为, 新人通过自身去试着了解环境, 寻找有价值的信息, 并试着去了解搜集到的信息源, 提升自己的社会支持力, 并发展各项技能。很少有人直接研究同事支持, 而是将同事支持作为社会支持的一部分, 常常和主管支持一起提及。Schneider和Bowen认为主管和同事支持应创建一个积极的工作环境, 当表达规则积极时, 该环境应最小化从事情绪劳动的需求。也就是说, 如果一个员工处于环境营造的积极情绪中, 为表达组织规定的积极情绪所需要的情绪努力更少。Abraham建议主管和同事支持可以作为情绪劳动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调节变量, 支持水平较低时, 情绪耗竭和工作满意度之间存在负面影响;支持水平较高时, 工作满意度有轻微增加。主管同事的支持对初入职大学毕业生的影响除了Kammyer在2013的文章中有所探究外, 很少有学者专门去研究该问题。该问题的提出更多的是学者在研究主动社会化过程中发现了这样的现象。经典理论家认为, 主动积极性是新员工自己主动的结果。然而, 受较高水平支持的新员工对他们的工作环境会感觉更舒服, 因此也会更加主动去适应。内部员工主动支持的态度会培养新员工的自信, 这样会鼓励他们以增加主动社会化的形式回报这种积极的社会关系, 来自主管同事的支持使他们更愿意去搜寻信息和建立相互关系。那些感觉从主管和同事得到最初支持的员工更能感觉到他们的工作群体想让他们成功, 这样反过来影响新员工的主动积极行为相关的感知成本更低。Connie R.Wanberg和John D.Kammeyer-Mueller在实证研究中也发现了这个问题, 他提到在新员工主动社会化行为时与主管同事互相作用的机会非常重要。没有这些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 新员工的社会主动行为是不能被充分利用的, 也没有积极的组织社会化氛围。

四、文献述评

国内外学者研究了新员工组织社会化的定义、内涵、发展阶段等, 但对于组织社会化的界定往往停留在单个维度, 或从组织角度, 或从自身角度, 缺乏交互的视角。本文在此基础上, 从交互作用的角度对组织社会化的概念加以界定:组织社会化是指在主管与同事的支持下, 通过组织与组织成员之间通过相互作用, 从而促进初入职员工完成自身主动社会化行为, 进而帮助组织成员更好地融入组织的过程。

Nelson&Quick提出关系构建是新员工避免社会隔离和孤立的有效手段。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发现, 由于关系构建而生的社会交往有利于组织传递满足新员工的角色期望和组织的政策。这其中包括个人网络关系和建立关系。新员工与部门同事、上级和指定的导师建立非正式的关系, 也是其成功实现社会化的一种重要途径。以往文献主要将新员工自身主动社会化行为为自变量来研究, 而忽略了其在主管、同事支持对组织社会化结果作用中的中介效应。本文通过对组织融入度的概念、影响因素等方面的文献进行综述, 希望能对企业的新员工管理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篇5

(空行,五号字)

(空行,五号字)

(空行,五号字)

玉林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文献综述(隶书2号)

(空行,五号字)

(空行,五号字)

中文题目(隶书1号)

(空行,五号字)

英文题目(Time New Romen 4号)

(空行,五号字)

(空行,五号字)

(空行,五号字)

院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

学 生 班 级_________

姓名____

学号____________

(空行,五号字,行高0.7厘米)

指导教师单位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姓名____

指导教师职称______

注:(1)院系名称等内容用不显示边框的表格书写,三号字,汉字用隶书,数字、字母用Times New Roman体。

(2)外语专业论文主标题用外语,字体为Time New Romen,副标题用汉语隶书。字号由外语系根据情况统一规定。

(3)有内容的行高为1厘米,中间空行的行高为0.7厘米,五号字。左边列的文字的排列方式为两边对齐。如果是专升本的学生,在学生班级后面加上“(专升本)”字样;指导教师不是我院的,在指导教师单位后先用一行写学校的全称,另一行写系的全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参考范文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学生:张家庄

指导老师:刘红波

(长江大学体育学院湖北荆州434020)

[前言]

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的频率加快、范围加大和程度加深。有数据表明:“在我国20世纪 80年代中期,23%~25%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障碍,90年代上升到25 %,近年来已达到30%,存在心理障碍的人数还在不断增多”。[1]使得我们不得不更加关心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任长顺在《不同运动项目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的调查研究》中提出“大学时期是大学生良好心理习惯的形成和心理逐渐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近年来随着现代人对健康认识的转变,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大学时期同时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大的时期。他们既要应付生理变化带来的心理问题,还要应付社会环境变化产生的心理矛盾,常常处于错综复杂的心理矛盾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多种多样的心理卫生问题”[2]。曾四清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中提到“心理疾病最重要的治疗手段是行为疗法”[3],而刘卫平、李平等认为体育教学恰恰在这方而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以思维活动为主要活动方式的文化课,由于学生的心理思想和外部行为不宜表现,所以在课堂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多以理性的说教为主,学生的主体参与水平仅处于较低的被动认同活动阶段,故难以实施有针对性、及时性的教育来改善增进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相比之下,体育实践课由于它具有群体性、竞争性、艰苦性、娱乐性、释放性、外显性等特点,故可以看成它是个社会活动的缩影,或者说是社会活动模拟游戏化,人们沉浸在体育实践课活动中,会感受到丰富多变的刺激,也会体验到几乎和社会活动完全相同的精神磨难与心理冲突。所以,它更易于有效地把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与心理健康行为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在寓心理健康教育于课堂身体活动的过程中主动加强主体的参与性,并充分地体验、领悟、内化,然后附诸实践直接接受实践的检验”。[4]正因为体育教育在这方面表现出来的优势,使得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关注体育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影响。本课题主要是从平时的课堂教学出发,研究体育运动本身会对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各种不同教学手段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的不同影响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使体育教师在课堂体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更具操作性和可行性,从而促进大

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

[主题]

大学阶段是人们接受系统的学校教育的最后时期,也是人们进入社会前的最后阶段。大多数学生离开了家长而独自生活和学习,其中有来自日常生活的苦恼、有与同学交往过程中发生的关系矛盾、有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以及即将毕业进入社会而产生的就业压力,因此,高丹娜在《如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出本阶段“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大的时期”[5];同时还要应付生理变化带来的心理问题,从而常常处于错综复杂的心理矛盾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多种多样的心理卫生问题。

一、体育运动本身会对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心理疾病最重要的治疗手段是行为疗法。于勇在《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表明体育运动由于本身特点决定了其在促进心理健康方面具有巨大的效应。

1、体育锻炼能促进认知能力的提高

体育锻炼中从事每一项运动都要求运动者对外界事物做出迅速准确的判断与感知,从而快速协调自己的身体以保证动作的完成,从事长期的运动能促进人的知觉能力的发展,提高人的反应速度和知觉判断能力,使人变得敏捷、灵活。

2、体育锻炼能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

体育锻炼能带来流畅的情绪体验这是一种理想的内部情绪体验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们能忘我地投入到运动中,并产生来自于活动过程本身的直接兴趣和享受,这是一种在学习、下作、交际中所无法产生的情绪状态。研究表明:用力的运动可使人减少情绪上的负担,甚至能减轻因精神压力的偶发事件而造成的心理负担。

3、体育锻炼能强化“自我概念”,对自尊产生积极影响

“自我概念’,是个体主观上关于自己看法和感觉的总和。自我概念是相对稳定的,在适应社会的人格的形成方面起很大的作用。众多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可使自我概念清晰度明显提高,肌肉力量、情绪稳定性和外向性格呈现正相关,通过力量训练个体的自我概念显著增强。

4、体育锻炼能协调人际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人感到愈来愈缺乏适当的社会联系和人际交往,体育活动是一种很好的增加人与人之间接触的形式,在活动中共同锻炼、相互竞争、团结合作、相互交流,可以使个体忘却烦恼和疲劳消除孤独感,使身心得到舒适的体验,产生良好的情绪状态。

5、体育活动能降低应激反应,消除疲劳

应激是指个体对应激源或刺激所做出的反应。锻炼会引起人脑释放自然合成的镇静剂一一内啡肽,发挥作用时,内啡肽具有阻断大脑中与应激有关的化学反应的作用。有研究表明,体育锻炼能提高诸如最大吸氧量和最大肌肉力量等生理功能,这就能减少疲劳的产生。

6、体育锻炼能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

焦虑和抑郁是人学生遇到的几种最为常见的情绪困扰,1990年诺瑟等人的研究表明,一次性活动和长期的身体锻炼均能有效地降低抑郁;身体锻炼既可降低特质性抑郁,也可降低状态性抑郁,身体锻炼既可降低正常人的抑郁,也可降低精神病患者的抑郁,有氧练习(低强度、长时间)和无氧练习(高强度、短时间)均可降低抑郁;体育锻炼与心理治疗相结合更能有效的降低抑郁”。[6]

教学过程是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的,它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从中挖掘出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从而有目的来“改善和调解大学生的精神状态,使其适应繁重的学习生活及来自各方而的压力,树立积极向上的思想意志品质,培养学生自强、自立、自尊、自爱的健康人格,为成功走向社会打好基础。其次,体育活动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总是与人群发生着交往和联系,在活动中要努力控制和约束自己的内心冲突,这对培养协调人际关系,扩大社会交往,遵守公共生活中的基本道德行为规范起着积极的影响”。[7]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同体育活动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缓解心理矛盾、消除忧郁和焦虑等各种心理问题、调节心理状况、维持心理平衡。

二、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

1、不同的教学内容是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教育作用。

2、有研究就专门针对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心理健康所产生不同影响。熊亚红等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体育教学模式的探讨》认为:

1)、小群体互助学习法,它加强了对责任感、创造力、协同意识、竞争意识的培养,极大地促进了学生间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2)、模拟训练及意念训练法,它可提高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增强自信心,提高了心理适应及调节能力;

3)、创设情境法,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使其获得积极的感受和认识,产生积极的内心体验,并最终内化为认知结构,培养出良好的思想品质;

4)、过程启发式教学法,它从根本上解决了如何使学生学会

5)、调整法,它可平静学生的心情,缓解紧张的情绪,是舒缓学生心理的一种极好方法。另外,经常采用的方法还有移情体验法、角色扮演法、认知矫正法、游戏法等”[15]。

3、研究显示不同教学手段对学生的心理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熊亚红等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体育教学模式的探讨》提出:

1)、强调改变练习的背景环境,提高学生心理的抗干扰能力和生存能力;

2)、加强角色和地位的互动性,以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适应能力和善处人际关系的能力,以及乐于助人的良好行为品质;

3)、利用异性效应组织练习,使学生在异性面前抑制自己的不良行为。弘扬良好的思想品质,培养并发展他们健康向上的人格;

4)、引入体育竞赛的竞争机制,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成就动机。这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和

竞争意识,提高自身的独立意识和能力”。[16]

三、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测量评价

侯世勋等在《高校体育课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之探讨》中提出,“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评价纳入考试体系,能促使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心理健康的评价可分为两个方而:一是理论知识.应列入体育课程理论试卷中,以便考查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的状况;一是心理健康评价表测评.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较全面评价,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状况以及如何完善自我。这一措施的实施,不仅能够及时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动态,为有效地培养大学生心理素质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弥补了目前考试体系中存在片而性的问题”。

[17]

刘卫民、李平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论纲》认为要“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应依据各级在校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以及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特定目标而制定。因此,应区分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的不同情况,但平要指标体系应包括对待学习的态度,成就动机,适应能力,交际能力,行为能力,创造能力,预见能力,情绪反应能力,健康人格等,其具体的方法是和体育实践课中测量评价学生的心理负荷方法相同,即先运用教育观察法对各主要指标的细化标准进行测量,然后再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18]

[总结]

体育运动本身会对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学过程可以根据体育运动所具有的功能,挖掘各种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通过不同的内容、不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借助科学可行教学评价从而更加有目的的、有计划的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从而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进而促进心理健康。“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的必然要求,也是开发体育多元功能的需要。”

[19]

参考文献

[1]曾四清.高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2):88-90

[2]任长顺.不同运动项目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的调查研究.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4,(02):36-37

[3]曾四清.高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2):88-90

[4]刘卫民,李平.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论纲[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3(1):18-21

[5]高丹娜.如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S1):168-169

[6]于 勇.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J].湖北体育科技,2005,(3):343-345

[7]李安民,等.集体项目和个人项目运动员自信心的比较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04)

[8]孙秀芝.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3):106-107

[9]孙秀芝.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3):106-107

[10] 杨祥全.太极拳对普通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1): 63-66

[11]张小田.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81-83

[12]李晓新.体育舞蹈对大学生身心影响的研究[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4,(3):99-101

[13]赵小静.健美操、艺术体操、体育舞蹈课对大学女生身心健康功效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5):110-112

[14]刘卫民,李平.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论纲[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3(1):18-21

[15]熊亚红,等.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体育教学模式的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05,(5):73-75

[16]熊亚红,等.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体育教学模式的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05,(5):73-75

[17]侯世勋,等.高校体育课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之探讨[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5):110-102

[18]刘卫民,李平.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论纲[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3(1):18-21

贵州瑶族文献综述 篇6

关键词:贵州;瑶族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4)-08-0041-02

在贵州,瑶族人口为4.18万人,点状分布于贵州省黔南、黔东南、黔西南三州及铜仁、安顺两地的荔波、榕江、从江、雷山、三都等16个县的崇山峻岭之中。瑶族按支系聚居,大的聚居点为一个瑶族乡,一般都自成村寨,现全省有瑶族乡7个。瑶族支系众多、服饰各别、习俗独具、语言差异、自称不同。目前,学术界对于瑶族的研究以研究广西瑶族的最多,毕竟在中国瑶族主要分布在广西这个省份。另外,还有专门介绍瑶族的网站,一个是中国瑶族网,由全国瑶族研究学会主办,于2009年10月28日正式开网。网站以瑶族为主要报道对象,兼顾其他民族的报道,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瑶族资讯门户网站。还有2010年12月底上线测试,2011年6月6日正式上线的瑶族网经过近两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民族地区综合门户网站。足见瑶族受关注的程度之高,被研究的范围之广。但是,对于贵州瑶族的研究相对还很薄弱,事实上还可以对贵州瑶族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以期对于学术界关于贵州瑶族的研究做一点补充。

一、对贵州瑶族史和总体性的研究

谈到贵州瑶族,我们当然要先找出贵州瑶族的起源、历史问题说起。吴永章教授所著的《瑶族史》一书,全面地介绍了瑶族的历史,从先秦一直写到清代,每一朝都大体罗列了他们的分布,当朝对于他们的政策,同时还描写了瑶族人的社会生活史和瑶族的民族关系史。此书既是一部关于瑶族总结性的书,也是一部开拓性的书。其中在文中讲到每一个朝代时都分别列出了瑶族在贵州省的分布情况及他们的活动组织和方方面面的情况。后来孙秋云专门在中南民族学院(现为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聚精撷英一吴永章教授(瑶族史)》评介,不但从五个方面赞扬了吴教授的这部书,还提出了更好的研究措施,那就是结合民族学田野调查资料、考古资料、体质人类学资料等资料撰写一部纵观古今的瑶族通史幸甚。奉恒高编的《瑶族通史》(共分上、中、下三册),该书对瑶族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作了系统的论述,当然书中很多地方都提到了贵州的瑶族,与别的少数民族通史只写到1949年不同,该书将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历史也写了进去。还有专篇叙述瑶族向海外迁徙和在海外的发展。张民主编的《贵州少数民族》一书中专门有一章节从贵州瑶族的称谓、语言、族源等等作了简要的介绍。还有贵州民族研究所编的《贵州“六山六水”民族调查资料选编·回族、白族、瑶族、壮族、畲族、毛南族、仫佬族、满族、羌族卷》,其中有专门的篇幅讲到瑶族,从贵州瑶族的概况、社会历史、经济、武术和音乐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由柏果成、史继忠、石海波三位学者所著的《贵州瑶族》一书,从贵州瑶族的历史、现状、经济、政治、文化、风俗习惯、宗教及民族风情进行了介绍,也是一部非常全面介绍贵州瑶族的学术专著。

二、对贵州瑶族文化的研究

由贵州省民族研究所的科研人员黄海(瑶族)所写的文章《贵州瑶族的铜鼓文化》,该文章认为:铜鼓在贵州瑶族生活中是权威的象征,富有的标志,通神的“重器”,欢乐的乐器,并介绍了瑶族民族民间铜歌鼓舞的内容和艺术特征。其实生活在贵州的另一个少数民族布依族也有相同的铜鼓文化,并且布依族也认为铜鼓是宝物、神物,具有祈福愿望的功用。具体参见罗正副、王代莉于2008年发表在《广西民族研究》第3期的文章《仪式展演与实践记忆——以一个布依族村寨“送宁”仪式为例》,这里的“送宁”是指当地送铜鼓和迎铜鼓两个仪式同时举行的合称。

三、对贵州瑶族族群进行的研究

贵州少数民族纵多,有必要厘清各个民族之间的关系,并对他们进行归类。侯绍庄、史继忠、翁家烈所编的《贵州古代民族关系史》在第四章中专门提到了贵州瑶族的形成问题,当然本书主要是围绕民族与阶级的关系和民族关系的主流等问题展开探讨,提出了在阶级社会里,民族不平等是民族关系的主流等新论点。贵阳医学院和复旦大学联合做的研究报告《贵州瑶族3支系Y-DNA及线粒体DNA序列多态性分析》,该文认为贵州瑶族父系遗传结构单一,具有典型的苗瑶族群特征,又存在与其他族群的融合。同时该文指出贵州瑶族母系遗传结构相对复杂,9bp缺失是贵州瑶族母系遗传结构特征。由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和黔南州民族事务局的专家学者们的研究成果《贵州8各民族6种不对称行为特征的群体遗传学研究》,该文对贵州瑶族、布依族、苗族、土家族、彝族、侗族、汉族等8个少数民族的约2000人的利手、利足、利眼、叠背、叠腿等6种不对称行为特征进行活体观察,认为不对称行为特征分布具有群体遗传特征,并且存在明显的地域性,相关的不对称行为特征间的亲和特征表现为同侧组合特征行为。

四、对贵州瑶族医药的研究

于2001年发表在《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上的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一批学者撰写论文《贵州瑶族医药论要》凹,文章认为:贵州瑶族同其他民族一样有着自己传统的民族民间医药,贵州瑶族人民在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在预防健身的药浴,治疗跌打损伤、骨折、毒虫毒蛇咬伤等都有着浓厚的民族特色,同时该文也提出了由于历史上的一些原因贵州瑶族民族医药的总结和探讨在一定程度上又较其他民族发展缓慢。

五、对贵州瑶族语言的研究

由张济民、徐志森、李珏伟三位学者发表的文章《贵州瑶族的语言》,文章认为:贵州瑶族讲的语言可分为两个支派。从江、榕江的瑶语应该是瑶语系统的语言,荔波、黎平的瑶语应该属于苗语系统的语言。还有李珏伟的文章《从江高忙瑶语调查》,该文的原标题为《发展中的贵州从江高忙瑶语》,该文对贵州从江高忙这个地方的瑶语进行了调查研究,让我们更加清楚地知道贵州瑶语的概况。

六、对贵州瑶学学科建设的研究

贵州民族研究所的黄海研究员所写文章《“六山六水”调查与贵州瑶学学科建设》旧,文章说贵州的瑶学研究,始于“二战”末期,20世纪八十年代初,在全省的六山六水调查中,瑶族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为瑶族学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还有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了声势浩大的两山(麻山、瑶山)扶贫攻坚。有了国家的经济支持,瑶族本民族的经济发展必然带来瑶族文化的发展,必然会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做出贡献。

七、结语

癔症文献综述 篇7

1诊断

袁晶(2012)等人证实了量子共振检测在癔症诊断中的重要应用价值。研究者将140例确诊为癔症的患者用量子共振仪评定其精神症状,而后将其结果与精神科临床医生的结果进行比对分析,发现该仪器诊断的准确性较好,对大部分癔症患者的敏感度较高,肯定了该仪器对癔症诊断的应用价值。樊之凤(2003)等人的研究发现,脑电图癔症诱发实验(EEG-HPT)对癔症的诊断也存在一定的价值。将癔症病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中将EEG-HPT阴性病人进一步确诊,而对照组全部按照癔症进行传统治疗。结果发现两组治疗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实验组阴性病人中最终确诊癔症患者2例,该方法在最终确诊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也有的研究者应用视频脑电图(VEEG)进行癔症的诊断,井晓荣(2008)等人应用脑电扫描系统,记录患者在清醒、睡眠、发作期的完整脑电,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显示,癔症患者无癫痫样放电,多为肌伪差,患者睡眠期间脑电基本正常,发作多在清醒期。王静(2008)等人在对患有癔症的儿童进行VEEG研究时,也发现了相同的规律,与其得出了较为一致的结果。陈波(2006)等应用VEEG及暗示诱发试验对患者进行诊断,也发现发作前后脑电图无明显变化,结果与其他研究者一致。另外,戴宪国(2006)等人应用视觉诱发电位(VEP)和眼电扫描术(ERG)联合检测对癔症性眼盲进行诊断,分析了VEP100波潜伏期、波幅,ERG的a波、b波潜伏期及波幅,均为确诊提供了可靠、客观的依据。也有的研究者通过对临床经验的总结,发现眼球旋转在癔症的诊断中也存在一定的价值,研究者发现,非癔症病人闭眼时,眼球不会发生无意识转动,而癔症病人的眼球则不停的来回转动。该方法为临床快速分析提供了一定的经验。

通过以上分析,EEG-HPT利用病人易受暗示性的特点进行实验并诊断,是鉴别癔症的一种经济、快捷的方法。VEEG则给临床医生提供了可反复观看的脑电变化,与EEG完美结合,为鉴别诊断提供了强而有力的证据,而且使用相对方便、安全。但是,VEEG花费较高,是其存在的一个缺点,使得大多数病人无法长时间使用该设备。前两者相对于直接使用EEG诊断,均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因检查条件带来的限制,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2治疗

2.1暗示治疗:由于癔症具有较高的受暗示性,而无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暗示疗法在治疗中也常用。刘冬琴(2009)在研究癔症性失声时,采用了自身对照法,首先使用间接喉镜法,无效后使用颈前皮下注射法,药物为生理盐水,类似于暗示法。结果发现,颈前皮下注射组有效率与前者存在显著性差异,从而证明了暗示疗法的有效性。陈超美(2013)在32例炎症性瘫痪患者的治疗中,用10%葡萄糖酸钙10ml静脉推注,使患者感到发热的同时给予暗示治疗,患者全部康复。研究者史志春研究了不同暗示疗法存在的效果差异,结果显示,语言针灸、语言按摩治疗效果均优于语言药物治疗,但是无法排除针灸、药物单独作用所起的效果。临床上不同症状的患者经暗示治疗后,在可获得的文献中,均报告效果良好。

2.2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研究发现,MECT治疗的作用机制有以下方面:(1)改变血脑屏障,增加脑内药物对血液的浓度,增强药效。(2)作用于多条神经进而产生效果[1]。临床工作者的研究表明,该疗法效果良好。朱(2012)研究了无抽搐电休克(MECT)对癔症性精神病的治疗效果,得出了肯定的结论。同样,张生(2014)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癔症患者进行了临床分析,研究者设置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结果发现实验组有效率明显高与对照组,且副作用较少,对患者治疗的依存率也较高。与此同时,张会堂(2011)的研究也得出了与上述一致的结论。由此可发现,MECT的治疗效果较好、安全性高,为癔症治疗提供了安全、高效的方法,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2.3药物治疗:由于癔症发作常由强烈刺激引起,使得精神遭受较大刺激,患者的心理稳定性相对较差,因此可对患者进行一定的抗精神类药物治疗。王秀锦(2012)在研究中应用经典抗精神类药物氯丙嗪、合并心境稳定剂碳酸锂或合并丙戊酸钠的治疗效果,研究发现,三者治愈率无显著差异。但氯丙嗪合并心境稳定剂用药与单独用药相比较能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孙兆庆(2006)的研究发现卡马西平的治疗效果优于氯丙嗪,而且副反应相对较少。

3讨论

由于癫痫与癔症的发作在临床表现上极为相似,有时存在固定的先兆及表现形式。而神经病学专家认为,仅靠临床症状诊断的准确率仅为70%[2]。这就促进了仪器设备的发展与应用,只有建立在客观的数据、诊断标准上,才能从根本上降低癔症的误诊率。另外,癔症发作的症状可与多种躯体疾病相似,患者往往前往综合医院就医,而综合类医院的医生对精神类疾病了解相对较少,临床医生往往有躯体疾病先入为主的想法,有时无法做出准确诊断。这就要求医疗卫生机构,加大对临床易见的精神类疾病普及力度,注重临床工作者在精神医学方面的学习,使其掌握相关的知识,从而更加准确的鉴别出精神类疾病。最后要加强患者的体格检查,以求准确诊断。

癔症的治疗方法较多,精神卫生工作者应加强科研意识,主动总结临床经验。在平时工作中,要评估各种治疗方法单独或综合使用产生的治疗效果,从而准确有效的对癔症进行治疗。

摘要:癔症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及各类医院中常见的一种精神障碍。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癔症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分析近年与癔症相关的文献,研究者发现基础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在生理和脑机制方面,治疗与诊断发展迅速。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就癔症发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后来研究者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癔症,诊断,治疗

参考文献

[1]姜佐宁.现代精神病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925.

市场势力文献综述 篇8

长期以来, 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的关系一直是产业组织领域中倍受关注的研究焦点之一。凭借技术和产品优势获得经济绩效的企业即拥有了市场势力, 企业的经济绩效决定其是否拥有市场势力。一般的经济学理论对市场势力内涵的定义, 普遍强调了市场势力是企业 (或一系列联合行动的企业) 控制自身产品价格和通过市场势力获得超额利润的能力, 将市场势力定义为企业将价格维持在边际成本之上的能力, 是企业直接影响其他市场竞争对手, 或市场价格等市场变量的能力, 是一个企业对价格实施影响的程度, 是一个或一群企业持续地将价格维持在边际成本之上, 即使价格上升, 销售量也不会为此大幅下降的能力。本文认为, 市场势力是企业通过改变和影响市场价格或其他交易条件, 获得一定程度的市场控制力, 并利用这种权利能够一定程度地摆脱来自市场的各种约束条件, 从而避免竞争, 谋取利润, 实现目标成果的最大化的能力。凭借技术和产品优势获得经济绩效的企业即拥有了市场势力。市场势力是指那些通过采取差异产品的竞争方式, 获得一定程度的市场控制力的企业, 这类企业以其产品的独特优势获得了对价格、产量的自由决策权或扩张市场份额的能力, 并利用这种权利能够一定程度地摆脱来自市场的各种约束条件, 实现目标成果的最大化。

市场势力即企业通过对产品价格的影响与控制所体现出的某种市场支配力量, 包括企业的经营控制、市场渠道控制、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及企业联盟等。市场势力可以防止企业创新被迅速模仿及利润受损, 作为企业创新的利润实现与利益分配的关键影响因素,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尤为重要。

Bain也曾明确指出市场集中度和进入壁垒足以支持有效的串谋而不惠及小厂商。如果小厂商所拥有的小生产厂没有效率, 或者小厂商规模无效率, 或者小厂商当相对于进入者在产品差异方面优势有限的时候, 其利润率与以主导厂商的地位所计量的进入条件之间可以认为更少存在确定的关系。

Clarke和Davies指出, 通过模型来检验产业内相对市场势力与效率的影响应该是可能的。他们进一步指出, 诸如产品差异和规模经济等因素严重影响了市场势力与效率和收益率之间的明确关系。

二、市场势力的测度

随着计量经济学和统计学方法的完善, 衡量市场势力的方法也渐趋规范, 主要可归纳为三类, 分别为: (1) 结构-绩效-行为 (SCP) 模型; (2) 新经验产业组织 (NEIO) 模型。

Bain开创性地采用了产业间横截面的经验研究方法, 建立了结构-绩效-行为的SCP研究范式, 从而突破了以往采用经验主义研究的局限性, 使得对包含大量竞争性企业产业的市场势力进行绩效分析成为可能。波特构建了一个产业竞争的分析框架, 进一步完善了市场势力的结构主义衡量方法。结构主义模型假定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而发生影响的机制是市场结构通过影响市场行为进而影响市场绩效。

与SCP模型比较, 新经验产业组织模型对市场势力的估计并非通过直接观测, 而是通过计量分析推断得出的。NEIO模型“将两大产业组织的经验研究传统, 即S-C-P模型和产业案例研究的优点相结合”。就市场势力而言, 新经验产业组织与结构主义不同, 它认为市场势力是不可以直接观测, 但是可以通过计量分析推断出来。

三、市场势力经济效应

方建春, 宋玉华对我国在稀有金属市场拥有资源优势而无话语权的现状, 提出了“中国大市场悖论”这一论点, 并以钨矿、稀土这两大稀有金属市场为考察对象, 证实了这一悖论的存在。运用Knetter的模型建立中国钨矿和稀土在出口市场所拥有市场势力的理论模型。计量的结果说明:我国钨矿出口市场是非完全竞争市场, 商品套利所导致的一价定律在我国钨矿出口市场不成立;我国钨矿被过度开采, 边际成本已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表明在稀土出口市场也存在“我国大市场悖论”。

徐康宁, 韩剑通过传统的SCP分析框架分析了我国钢铁产业的集中度、布局等的发展路径, 提出了优化我国钢铁行业的结构的方法。钢铁产业的产业集中度和空间布局是关系产业竞争力的两个重要方面, 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优化空间布局, 是中国钢铁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任务。通过计算中国钢铁行业的集中度指标, 发现中国钢铁业较低的集中度不仅限制了该产业的效率, 而且削弱了钢铁企业作为买方在购买所需原材料、能源等资源时的谈判能力, 加剧了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局势, 从而增大钢铁产品的价格波动幅度, 不利于钢铁产业的健康发展。

陈甬军和周末运用新产业组织实证方法 (NEIO) 直接估计了中国钢铁业的市场势力溢价和规模弹性。通过计量得到结论:中国的钢铁产业不存在系统性的市场势力。钢铁产业依然处于完全竞争状态, 竞争十分激烈;传统意义上认为钢铁业所具有的规模效应在中国上市钢铁企业中没有体现, 相反中国钢铁产业存在规模不经济的重要特征。

参考文献

[1]徐康宁, 韩剑.中国钢铁产业的集中度、布局与结构优化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 2006 (02) ;

[2]李晓钟, 张小蒂.中国汽车产业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 2011 (03) ;

赞助营销文献综述 篇9

目前, 体育、音乐、慈善等是赞助活动的核心领域, 这就形成了关于赞助的广义和狭义的界定。本文中研究的赞助营销, 相对于广义上的赞助, 可以从商业和非商业的角度进行区分, 而商业角度的“sponsorship”更贴切于我们关注的赞助营销。在后期大量研究中, 是否为慈善事业, 作为赞助营销与否的界定标准。

Gardner等 (1987) 从目标角度指出, “赞助可被定义为对事件或活动的投资, 用来支持公司目标 (如提升公司形象) 或营销目标 (如提升品牌认知水平、品牌价值等) ”。Otker (1988) 从管理的角度指出, “商业赞助是购买和利用与某一事件的关系 (如某一运动队、集团等) , 以实现特殊营销 (传播) 的目的”。Gardner和Otker跳出了赞助者和被赞助方的角度, 从赞助活动的营销效果和管理的角度, 对赞助进行了定义。而Cornwell (1995) 则从赞助者利用事件关联出发, 将赞助定义为“赞助关联营销”, 如“营销活动的协调和实施, 目的是为了建立和传播与赞助特定的关联”。

卢长宝 (2005) 赞助营销的本质可界定为以下三个重要层次第一, 从商业诉求来看, 它指赞助者与事件所有者基于“事件关联”的交易和交换。第二, 从营销目的来看, 它是赞助商围绕“事件关联”实现其战略目标的营销策略。第三, 从传播手段来看, 它是赞助商与消费者沟通的有效传播工具。笔者认为, 通过几十年的发展, 赞助营销已经作为一个专业独立的概念被运用于学术界, 以区分于普通意义上的赞助, 为研究赞助营销对品牌资产及赞助营销自身的维度奠定了理论基础。

基于对以上各种定义的回顾, 本文将从消费者角度进行的对赞助营销进行界定, 主要是利用赞助营销及其他传播工具共同实现营销传播目的的, 且对于赞助营销的范围仅限于商业用途, 不考虑单纯的慈善事业。

二、赞助营销的评估

赞助营销其传播效果被人们所关注的同时, 也在现代营销传播发挥其自己的作用。尽管国外的相关研究以体育赞助作为标题的很少, 但其内容与体育有很大关联。从总体来看, 国外有关赞助效用的评估仍然留在初级阶段, 没有采用任何理论框架研究赞助反应。相反地, 则是追求对于赞助营销效果的评估, 国内外相关学者都做出了大量努力, 学者们也都就自己的观点给出了理论成果。国外学者他们对于赞助营销的研究主要倾向于那些可以最恰当评估赞助效果的技巧上面, 而没有形成相关的理论框架和模型。

国内学者相较于外国学者的研究, 理论结构基本形成, 但是仍没有形成完整的评估理论模型。表1是国内学者理论研究情况: (见表1)

综上文献, 可看出我国国内学者相对于国外学者赞助技巧的研究, 已经形成较好的理论体系, 并取得很大的进展但是就赞助营销的评估维度仍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三、结语

尽管目前过于赞助营销的国内外研究已经很普遍, 并且赞助营销的内涵已经比较完善, 但是关于赞助营销的评估维度仍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 以及业界认可的模式。在未来相关理论需要不断去完善, 以适应赞助实践的需要, 为企业进行赞助营销提供理论支持和评估手段。

参考文献

[1]卢长宝国外赞助营销研究新进展[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5 (5) :27-5

[2]马修·D·尚克.体育营销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3]卢长宝赞助营销的本质和传播价值研究[J]:天津商学院学报, 2005 (11) :25-6

[4]卢长宝体育赞助营销效用评估方法的回顾及重构[J]:体育科学, 2005:25-12

[5]梁立君, 李丹.对我国赞助效果评估的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 2004, 26 (1) :12-14

[6]汪玮琳, 肖斌.体育赞助的评估与管理[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3, (6) :75-77

[7]王金堂, 林升栋.企业赞助项目的选择与评估[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 (12) :12-13

[8]俞诚士.试析媒体的特性及在体育赞助各部分的效力[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3, 17 (1) :11-12

品牌资产文献综述 篇10

对品牌资产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 品牌资产的概念一经提出, 就成为20世纪90年代市场营销领域最引人关注的概念之一, 尽管只经过了短短20多年, 但学者们发表的关于品牌资产相关研究的文章就数以万计。学者们对品牌资产的理解也从当初没有统一的确切含义, 发展到分别从消费者、市场、金融三个不同视角对品牌资产进行定义和测量, 而Keller和Lellnlann (2003) 提出的品牌价值链理论, 将基于不同视角的品牌资产理论整合到了一起, 试图揭示品牌资产的来源以及不同视角品牌资产之间的联系, 并探索他们之间具体的影响路径。

一、品牌资产概念研究

通过总结国外学者关于品牌资产概念的研究, 主要从财务、市场和消费者三个角度来定义品牌资产:

(一) 财务角度

品牌资产最早被应用于品牌价值的评估, 即将品牌作为一种无形资产通过会计方法评估品牌的价值, 并为并购或清算提供依据。这一概念是随着国外发生的几大并购案例而兴起的, 企业需要适当评估自己品牌的真实价值。Bonner和Nelson最早于1985年给出了基于财务视角的品牌资产定义, 他认为品牌资产是一种无形资产, 这种无形资产是通过品牌名称得以体现的[1]。Simon和Sullivan (1993) 认为品牌资产是指企业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的递增量, 即强势品牌与无品牌或弱势品牌将对企业未来现金流量产生不同的影响, 还提出了计算品牌资产的方法, 即通过运用股票市值法计算了上市公司的品牌资产。

财务视角的品牌资产概念尽管可以在公司并购和清算中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 为公司提供了有效信息, 而且反映的是品牌未来的价值, 但对于公司的品牌管理和市场营销活动意义不大, 因为不能通过品牌资产的估算诊断公司存在的问题, 以及提供解决的途径。

(二) 市场角度

品牌资产市场角度的定义主要从品牌在市场上的表现和地位出发, 相对于竞争对手, 品牌在市场中所具有的成长优势及扩张能力等方面。美国市场科学协会指出, 品牌资产是指企业合作者、员工、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对品牌的态度和行为, 这些将给该品牌带来比竞争对手更多的销售额和更丰厚的利润, 同时也使该品牌的企业拥有了相对于竞争品牌更加强大的、持续的和具有差异化的竞争优势。Farquhar (1989) 认为品牌资产是指相对于企业、经销商和消费者而言, 产品或服务中所含有的附加价值。Rajendra和Allan (1991) [2]认为品牌资产包括品牌强度和品牌价值。品牌强度是品牌的消费者、企业员工、经销商等利益相关者对品牌的态度和行为, 这些将给该品牌带来强大、持续和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品牌强度与美国市场科学协会提出的概念相一致;品牌价值是品牌的所有者通过战术或战略行为来应用品牌强度获得利润并降低风险的能力。

(三) 消费者角度

品牌资产的消费者角度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相对较多的视角, 因为对于品牌而言, 在企业的相关利益群体中, 消费者是最重要的, 品牌价值的存在是以消费者为基础的, 没有消费者的支持, 品牌的财务和市场产出视角都没有意义, 所以基于消费者视角的品牌资产一经提出就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高度认可。

关于品牌资产消费者角度的概念, Aaker早在1990年就提出了品牌形象的观点, 他认为品牌资产价值来源于品牌形象。他又于1991年, 对品牌资产下了定义:品牌名称或符号在消费者心智中的印象或地位, 将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的行为, 即可以增加对该品牌产品或服务的消费, 最终给该品牌带来消费者价值。Keller在1993年提出品牌资产的定义是:顾客对品牌知识存在不同的感知, 引起了对企业的营销及非营销行为的不同反映, 最终造成了品牌之间在销售额、利润及竞争优势等方面的差异, 而品牌知识由品牌知名度和品牌形象组成。Yoo和Donthu (2001) 提出了类似的定义, 他们认为品牌资产是消费者对强势品牌和弱势或无品牌的营销和非营销活动做出的不同反应, 品牌资产是消费者对品牌的偏好, 包括与属性相关和属性不相关两部分[3]。

国内品牌资产概念研究主要是借鉴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对于“brand equity”的翻译, 国内学者虽然存在不同的看法, 但大多数学者将其翻译为品牌资产。符国群教授 (1999) [4]将其翻译成商标资产, 范秀成教授 (2000) 翻译成品牌权益, 卢泰宏教授 (2000) 翻译成品牌资产, 于春玲、赵平 (2003) [5]又将其翻译成品牌权益。在梅汝和等翻译的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中也将“brand equity”翻译成品牌权益。

二、品牌资产测量研究

Keller和Lehmann (2001) 在总结学者们的相关研究之后, 把已有的关于品牌资产的测量模型分为顾客视角、产品市场产出和金融市场产出三类, 这已经被学术界所普遍接受, 这三类模型已经成为学者主要采用的品牌资产测量模型。

(一) 基于消费者视角的品牌资产测量研究

国外学者在品牌资产消费者视角测量研究方面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观点, 他们都提出了测量模型, 并进行了实证研究。

美国品牌专家大卫·艾格于1991年在品牌形象的基础上提出了品牌资产模型, 该模型包括五个维度, 即品牌联想、品牌知名度、感知质量、品牌忠诚以及其他品牌专有资产, 该模型被称为“五星”模型。大卫·艾格于1996年将“五星”模型中的五个维度具体分为十个可以测量的要素[6]。

美国著名学者Keller于1993年正式提出了“基于消费者视角的品牌资产” (Customer-based brand equity) 模型, 简称CEEB模型, Keller认为品牌资产是指在消费者心智中建立持久、稳固的品牌知识, 通过品牌知识加强消费者对品牌营销活动的反映和影响力度, 基于此, Keller提出了以品牌知识为中介作用的基于消费者的品牌资产模型。

Yoo和Donthu根据Aaker和Keller的研究, 于2001年提出了基于消费者视角的多维度品牌资产模型 (multidimensional consumer-based brand equity) [7], 简称MBE模型, 并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对MBE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 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Netemeyer于2004年在Keller的CBBE模型的基础上, 通过对六种类别的产品, 16个不同品牌进行实地调研, 发现感知质量、感知价值和品牌独特性作为品牌资产的核心维度, 对消费者的品牌购买有直接影响作用, 而品牌意识、品牌熟悉度以及组织联想等为相关品牌联想, 间接影响消费者的品牌购买[8]。

(二) 基于产品市场产出视角品牌资产测量研究

品牌的最终价值表现在该品牌的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状况, 即消费者是否愿意为该品牌支付溢价, 在价格差距多大程度时会转向其他品牌, 也就是说与无品牌的同类产品相比, 该品牌的产品能定出多高的价格, 这是产品市场产出视角品牌资产品牌测量研究的出发点。Cobb-Walgren、Ruble和Donthu在研究品牌资产顾客视角与市场产出视角之间关系时, 从品牌忠诚和价格溢出两个方面来测量市场产出视角的品牌资产。在Chaudhuri和Holbrook在关于品牌资产顾客视角与市场产出视角之间关系的研究中, 构建了品牌忠诚的态度维度, 因为之前学者们的研究只注重了品牌忠诚的行为维度, 而忽略了态度维度。另外, 学者们还提出了其他产品市场测量指标, 如市场占有率、相对价格、品类必要性占有率等。

(三) 基于金融市场产出视角品牌资产测量研究

品牌资产研究最初的目的就是评估品牌价值, 作为并购或清算的依据, 因此最初的研究都是基于金融市场产出视角的。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普遍认可的品牌资产金融视角的测量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股票市值法。由美国芝加哥大学Simon、Sullivan提出, 以公司股价为基础, 将有形与无形资产相分离, 再从无形资产中分解出品牌资产。该方法适用于上市公司的品牌资产评估, 对股票市场的要求较高, 要求公司股价能够真正反映公司的经营能力。

Interbrand方法。Interbrand品牌价值评估方法已经相对成熟, 每年都会发布全球品牌价值排行榜, 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广泛的影响力。

Financial World品牌资产评估法。美国Financial World的品牌价值评估方法创始于1992年, 其品牌价值评估方法是在Interbrand方法的基础上进行适当修改而成的。

国内学者在品牌资产测量研究方面, 主要是引进国外品牌资产测量理论, 进行本土化探索, 并提出基于中国实际情况的品牌资产测量模型。范秀成 (2000) 从财务、消费者和品牌延伸三个方面提出了品牌资产测量模型, 并提出了具体的测量体系。于春玲、赵平和王海忠于2004年提出了基于顾客的品牌资产模型, 该模型为多维度品牌资产模型, 且各维度之间存在层次性, 该模型开始于品牌知名度, 通过品牌联想引起消费者的行为意向, 进而将决定与品牌之间的关系, 最终形成品牌资产[9]。王海忠 (2006) 建立了消费者视角的品牌资产模型, 包括公司能力、品牌知名度、品质认知、品牌共鸣;提出产品市场产出视角的品牌资产包括品牌延伸、价格灵活性和顾客重复购买意向三个维度。崔博阳 (2007) 、李婉 (2008) 、单福鑫 (2008) 、胡守超 (2008) 、张有绪 (2011) 等都从消费者角度建立了品牌资产模型。

在品牌资产评估应用方面, 国内比较知名的方法是北京名牌资产评估有限公司采用的评估方法, 北京名牌资产评估有限公司自1995年创办以来已经连续17年发布《中国品牌价值报告》。北京名牌资产评估有限公司所采用的评估方法的创建是在Interbrand公司评估方法的基础上, 结合了中国实际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 具有中国特色的品牌价值评估方法。

三、品牌资产的产生机理研究

品牌资产的来源对企业管理者进行品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指导管理者更好的利用营销及非营销手段来培育和利用企业品牌资产。企业品牌资产产生的主要驱动力量来自于企业的营销或非营销活动, 这些活动通过对品牌资产的主要维度 (品牌认知、品牌联想、感知服务质量、品牌忠诚等) 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从而促进了品牌资产的形成。早在2000年, Yoo和Donthu[10]基于Aaker的模型, 提出了一个企业营销策略与品牌资产关系的模型, 指出品牌资产的前置因素是企业的营销组合变量, 并就企业营销活动对品牌资产的具体影响进行了探讨, 并做了实证检验, 得出的结论是, 频繁的价格促销将降低企业的品牌资产, 而广告支出、价格、商店形象以及分销密度与总体品牌资产正相关Campbell (2002) 对品牌资产的驱动因子进行了较系统的规范分析, 研究了品牌资产的产生机理。Ailawadi等 (2003) 认为品牌资产受到品牌自身及其竞争者营销组合的影响, 由公司形象、产品线、研发及其他公司能力所创造, 另外, 外源类特征如市场规模、感知风险也能影响品牌资产的获取。Villarejo-Ramos等 (2005) [11]的研究表明耐用消费品的广告支出与企业总体品牌资产正相关, 而价格与总体品牌资产负相关, 同时, 营销沟通与品牌资产的三个具体维度正相关。Raggio等 (2007) 认为基于消费者视角的品牌资产核心维度受到企业营销或非营销活动的驱动而成, 并作用于消费者视角的品牌资产产出。

国内学者对品牌资产的产生机理研究是在国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 对已有模型从不同行业、不同角度进行基于中国实际情况的检验, 王玮 (2007) 、荆晓欢 (2008) 、樊文萍 (2008) 、燕智强 (2009) 、詹丽丽 (2009) 等分别从不同角度, 对不同行业进行了研究, 旨在揭示企业营销及非营销策略与品牌资产产生机理之间的关系。

四、品牌资产研究述评

综合上述国内外学者对品牌资产理论的研究, 对品牌资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消费者、市场产出和金融产出三个视角, 学者们都是从不同视角出发来研究品牌资产的, 但根据Keller和Lehmann的品牌价值链 (brand value chain) 理论, 其实不同视角的品牌资产研究可以统一在一个理论框架中, 第一, 品牌标识 (品牌名称、标志等) 及企业营销或非营销策略 (如4P策略、赞助营销、明星代言等) , 这些是企业品牌资产的根本来源, 企业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形成品牌资产。第二, 基于消费者心智视角的品牌资产, 企业的相关活动作用在消费者上, 使品牌在消费者心中有了独特的地位, 并用于指导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形成了基于消费者视角的品牌资产。第三, 品牌拥有较高的价值, 是一种无形资产, 对企业的作用重大, 一方面, 高价值的品牌可以反映在基于企业财务角度的公司市值上, 在企业并购和清算中起到重要作用, 是企业未来价值的反映;另一方面, 品牌价值高的产品可以溢价销售, 获得超额利润, 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 高价值的品牌在品牌延伸方面, 成功可能性更高, 品牌更具市场力, 品牌成长性更高。品牌资产相关研究的理论框架及学者关注重点如下图:

总结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可以看出, 对于企业营销及非营销策略对品牌资产建立的研究已经相对比较成熟, 学者们从不同行业、不同视角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对于消费者角度品牌资产的构建和测量方面的研究也相对较多, 也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重点, 并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测量模型和测量方法;对于品牌资产应用方面的研究, 品牌价值评估和品牌延伸的研究已经很多, 但对于品牌资产不同视角之间关系的系统性研究还相对较少, 而且现在的研究多以消费品品牌为研究对象, 对服务品牌的研究相对较少, 而对于服务品牌资产不同视角之间关系的研究则更少。

摘要: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学者对品牌资产的相关研究, 归纳、总结出了学者们对品牌资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品牌资产的概念、测量模型和形成机理三个方面, 并对三个方面具体内容的研究进行了分析, 最后, 对学者们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评述, 以期对我国品牌资产的后续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品牌资产,概念,测量模型,形成机理

参考文献

[1]Bonner, PG&R Nelson.Product attributes and perceived quali-ty:Foods.In Jacoby, J.&J.Olson.Perceived quality:How ConsumersView Stores and Merchandise.Massachussets:Lexington Books, 1985:36-42.

[2]Rajendra.Srivastava and Allan D.Schoeker.Brand Equity:A Per-spective on its Meaning and Measurment.MA:Marketing ScienceInstitute, 1991, (10) :91-124.

[3]Yoo B.and Donthu N.Developing and Validating a Multidi-mensional Consumer-based Brand Equity Scale[J].Journal of BusinessResearch 2001.52:1-14.

[4]符国群.关于商标资产研究的思考[J].武汉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 (01) :70-73.

[5]于春玲, 赵平.品牌资产及其测量中的概念辨析[J].南开管理评论2003, (0l) :10-13.

[6]Aaker.D.A.Measuring brand equity across products and markets[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996, (03) :102-120.

[7]Yoo B, Donthu N.Developing and validating a multidimensionalconsumer-based brand equity scale[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1, 52:1-14.

[8]Netemeyer R.G, Krishnan B.et al, Developing and validatingmeasures of facets of customer-based brand equity[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04.57:209-224.

[9]于春玲, 赵平, 王海忠.基于顾客的品牌资产模型实证分析及营销借鉴[J].南开管理评论, 2004 (.12) :2-5.

[10]Yoo B, Donthu N.&Lee S.An examination of selected market-ing mix elements and brand equity[J].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Marketing Science 2000.28:195-211.

制度与贫困文献综述 篇11

摘要:文章从贫困的定义出发,对制度与贫困的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并提出了笔者本人的一些思考。笔者认为,制度是造成贫困的最大诱因。而从制度造成贫困出发,我们似乎看到的是背后话语权的缺失。

关键词:贫困;制度;权利

一、引言

“贫困是人为造成的,穷人并不是造成贫困的原因,贫困是由机制造成的,是由社会造成的”。这是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尤努斯所讲的一句话。他将贫困与制度联系在一起,给了我们对贫困这一研究主题以新的审视视角。其实,早在马克思时期,就已经把贫困问题与制度联系在一起。

二、国外对贫困与制度的研究

1马克思主义的贫困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一生的理论研究,涉及到了大量的贫困问题,工业革命后,马克思与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贫困现象,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深刻的揭示。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积累的本质、一般规律和历史趋势。通过《资本论》的有关阐述,我们可以概括出马克思关于贫困理论的三个要点:

第一,资本主义的贫困问题是其制度的必然产物。制度是造成无产阶级贫困化的根源,必须在改变旧制度、建立新制度中实现反贫困的目标。同时面对资本主义制度和无产阶级的贫困状况,马克思认为制度更迭将是彻底解决无产阶级贫困问题的惟一途径。

第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必然引起劳动者就业的困难,这是资本主义贫困的技术基础。一方面是新增就业人口过多,造成了新增就业人口的就业难题;另一方面,由于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被排挤的劳动人口在危机到来时更容易遭遇贫困的情形。

第三,马克思总结了过剩人口的三种情况,这是从表现形态层面上对贫困所作的阐释。它不仅属于资本主义社会,在其它社会形态中也是存在的。

虽然马克思主义的制度导致贫困理论有其先进性,但其主要是以早期资本主义国家的贫困为研究对象,没有涉及落后的非资本主义国家或后来的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现在看来,贫困是一个很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无产阶级贫困,只是社会贫困中的一种形式。

2马尔萨斯的理论

与马克思的理论截然不同,马尔萨斯在其代表作《人口原理》中,指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贫困并不是由资本主义私有制造成的,贫困自身是贫困的原因。因为:一是“两性间的情欲”会导致人口在食物供应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扩张,使劳动力供大于求;二是人口的加速增长使劳动力的供给增加,从而对既定的土地资源形成压力,一旦这一过程趋于恶化,其结果只能是饥荒和死亡的增长;三是从长期看,食物供给的增长滞后于人口的增长,即食物供应是按算术级数增长,而人口则是按几何级数增长的,因此贫困是不可避免的,它与资本主义私有制度不相干。不仅如此,他还试图证明,私有制还是使人口和生活资料保持平衡的最有效的制度。

3默罕默德·尤努斯的观点与实践

尤努斯认为,因为贫困是人为造成的,贫困是由别人强加给某些人的,穷人是受害者,而不是贫困的原因。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有人造成他们的贫困,或者由于机制造成他们的贫困。在如何解决贫困者一问题上,尤努斯认为应从制度入手。“如何帮助穷人消除贫困?不要去看那些穷人,而是看看你自己能够为穷人做什么。实际上是你在设计政策,你在设计机制,贫困是设计失误的结果,是机制失败的结果,所以才会有穷人。”

更重要的是,尤努斯在现实生活中实践着他的贫困观,他开办格莱珉银行,为穷人提供小额贷款,借钱无需任何担保,只要成立5人村民小组,并经过格莱民银行的考察、培训、口试,就能拿到贷款。格莱珉银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不但具有经济实效,而且具有一种经济学上的革命意义,因为对穷人放贷、对女人放贷、无担保小额放贷本就是社会放贷的忌讳,这一出人意料的成功应该引起我们思考:是不是传统经济学简单的定义人性,抛开对人性的尊重和提升本身就是严重的错误?尤努斯通过自己运营乡村银行的成功,告诉我们穷人是值得信赖和尊敬的,穷人也是有诚信的。

笔者认为,在一定意义上看,贫困不过是人为设计的陷阱,并且既然贫困是可以通过制度的改良加以克服的,那么政府就应该正视自己的责任,而不是继续维护那些经济学上本是虚构的堂皇借口。

三、国内对贫困与制度的研究

1基本背景

国内学者对贫困问题的研究较少,大多是研究农村贫困问题,且至今尚未形成系统的贫困理论,城镇贫困问题的理论研究更是严重滞后,缺乏全面、系统、深入的全方位的理论研究。

2李昌平的研究

“中国最著名的乡党委书记”李昌平先生一直以来都致力于对农民贫困制度性致因的研究,他的为民请命,亲自上书总理反映“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由此引发该县一场被称为“痛苦又尖锐的改革”。在清华大学的演讲中,李昌平更是将贫困的制度性因素推到了前台,赤裸裸地向人们展现贫困的制度性致因。他详细列出了十八种主要的限制穷人权利、导致贫困的不合理制度,从各个角度非常细致地揭示了由于制度的缺陷所导致的贫困。同时,这些由主流社会制订,为主流群体服务的制度更导致了结构性贫困。他认为,“我们国家存在很多二元,比如说,城乡二元、东西部二元、工农二元、当官的和老百姓二元等等。这些二元都是不合理的制度造成的。所有的二元对立中,一个是处于弱势,一个处于强势,强势从弱势中获取利益。当在这种二元对立中得到了利益的人成为一个阶层的时候,弱势的一方要想获得平等地位是很困难的,这就形成了一种稳定的利益格局。这种结构一旦形成,很难打破它,已经固化。现在,主流人群强调“稳定压倒一切”。“稳定压倒一切”就是稳定既得利益。很多人以打着“稳定压倒一切”的这一口号为名,行固化他们既得利益之实。

李昌平在细致分析制度造成贫困的同时,更进一步将制度性缺陷推及致对二元体系的深思,笔者认为这有着深刻的意义。

四、笔者的思考及总结

李昌平的研究和尤努斯的实践在笔者看来不仅仅是制度与贫困那么简单,也就是说,制度的缺陷导致的不仅仅是贫困,而是在这背后的连锁反应,很值得当代的中国人去深思。

首先是尤努斯的实践。孟加拉的贫困是一种落后的物质贫困。然而,尤努斯的乡村银行能够创立并成功至少说明了这个国家制度的包容、国民精神上的富足。反观我们国家,现代文明创造的物质财富令整个世界震惊,富有的人极尽奢华,但却不能在制度内容纳真正福利于贫民的乡村银行,不能不让我们反思我们国民精神的穷困和制度的贫乏。同样是穷人,在付出的同时却得不到丝毫的回报,甚至怜悯,金融机构只对他们中的存钱者敞开大门。

第二是李昌平的研究。在剖析各种制度导致贫困时,李昌平把现有的代表制度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认为这是穷人长期遭受贫困的制度根源。“在我们的政治制度里,决定了人数最多的农民“失语”。也就是说农民在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中一直是缺乏影响力的,即话语权的缺失。

人力资本文献综述 篇12

1.1 早期古典经济学家对劳动价值的研究

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是第一个真正将人力视为资本的人,斯密在肯定劳动创造价值以及劳动在各种资源中的特殊地位的基础上,还明确提出了劳动技巧的熟练程度和判断能力的强弱必然要制约人的劳动能力与劳动水平,而劳动技巧的熟练程度要经过教育培训才能提高,教育培训则是需要花费时间和付出学费的[1]。法国经济学家萨伊认为,花费在教育与培训方面的费用总和称为“积累资本”,受过教育培训的人的劳动报酬,不仅包括劳动的一般工资,而且还应该包括培训时所付出的资本的利息,因为教育培训支出是资本。他还明确提出了科学知识是生产力的一部分[2]。到了二十世纪初,经济学家马歇尔指出知识和组织是一个独立的生产要素,认为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起着重要作用,人对自身教育的投资是一种最普遍的方式,是一种创造财富的重要手段[3]。

1.2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研究

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1960年经济年会上发表“论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讲,拓展了资本的概念。他认为资本有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这两种表现形式,并明确界定人力资本是通过投资形成的并由劳动者的知识、技能和体力所构成的资本,具体在货币形态上表现为提高人口质量、提高劳动者时间价值的各项开支,将人力资本看作“人力资本的显著标志是它属于人的一部分,它是人类的,因为它表现在人身上;它又是资本,因为它是未来满足或未来收入的源泉。”另外,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投资渠道包括:健康与保健服务、在职培训、在各级正规学校所接受的教育、非公司的成人教育、个人和家庭适应于转换工作机会的迁移支出[4]。

贝克尔弥补了舒尔茨只分析教育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缺陷,进行了微观分析,研究了人力资本与个人收入分配的关系。他在其著作《人力资本:特别是关于教育的理论与经验分析》中阐述了“人力资本”概念:“我们对于人力的投资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是教育支出、保健支出、劳动力国内流动的支出或用于移民入境的支出等形成的人力资本。”并指出人力资本投资包括所有增加人的资源并影响其未来货币消费和收入的投资[5]。此外,犹太经济学家明赛尔首次将人力资本投资与收入分配联系起来,并给出了完整的人力资本收益模型,从而开创了人力资本研究的另一个分支,同时他还研究了在职培训对人力资本形成的贡献[6]。

2 国内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现状

我国对于人力资本的研究开始于改革开放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尽管起步较晚,但相关的研究却迅速发展。到目前为止,国内学者针对人力资本理论做了如下的定义和研究。

中国学者李建民教授在分析归纳前人对人力资本的各种定义和解释的基础上,认为个体的人力资本与群体的人力资本存在差异,他给出的人力资本定义是:对于个体,人力资本是指存在于人体之中、后天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术、能力和健康等质量因素之和。对于群体,人力资本是指存在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群体每一个人体之中,后天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能、能力及健康等质量因素之整合[7]。学者朱舟认为,人力资本是通过劳动力市场工资和薪金决定机制进行间接市场定价的,由后天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职业培训、卫生保健、劳动力迁移和劳动力就业信息收集与扩散等途径而获得的,能提高投资受体未来劳动生产率和相应劳动市场工资的、凝结在投资受体身上的技能、知识、健康、道德水平和组织管理水平的总和。学者魏杰对人力资本定义为:人力资本指的是劳动者投入到企业中的知识、技术、创新概念和管理方法的总称。具体来说,它仅包括企业中的两类人,一类是掌握核心技术的技术人员,另一类是具有企业家素质的经营者[8]。

3 小结

综合来看国内外学者对人力资本的定义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是以人力资本的内容为核心,二是以人力资本的功效为核心。不管中外学者从什么角度界定人力资本,有几点是共同的:人力资本的载体是人,是劳动者;人力资本是通过后天投资取得,投资的数量有多有少,取得的方式是不同的。可以说,中外学者对于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各有各的特点和道理,通过对国内外关于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综述,对于我国以后人力资本及应用的进一步研究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摘要:人力资本是指劳动者接受教育、培训、实践经验、迁移、保健等方面的投资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本的作用远远超过物质资本的作用,表现出其特有的优势和地位。而本文就是对国内外人力资本含义的界定以及人力资本理论进行了详细的理论综述,希望对我国未来有关人力资本理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理论,综述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国富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257-258.

[2]保罗·A·萨谬尔森.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

[3]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4]西奥多·W·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教育和研究的作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5]加里贝克尔,梁小民.译.人力资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6]雅各布明塞尔,张凤林.译.人力资本研究[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上一篇:高校修缮下一篇:油井动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