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文献综述

2024-08-07

影响文献综述(共8篇)

影响文献综述 篇1

FDI对我国贸易影响的文献综述

[摘 要]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其中国外直接投资对我国的贸易的持续增长产生重大影响。不管是从出口额、商品结构还是产业结构方面来讲,FDI对我国的贸易有很大的帮助。

自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高速的增长。由于对外开放,带来了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发展。自1978年以来,我国在吸引外资上取得了极大的努力,从1993年起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引资国。1978年到1983年的5年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合计不过26.9亿美元,而1988年当年就达到31.94亿美元;截至2009年6月底,我国已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67万家,累计实际使用外资8984.2亿美元。我国已连续17年成为世界上吸收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截止2004年我国第一产业的外商直接投资非常少, 项目数占总数比重不到3% , 合同外资额所占比重则仅占2%;第二产业是外商直接投资的重点领域, 项目数比重高达72.22% , 合同外资额比重约75.98%;第三产业的外商直接投资增长较多, 累计项目数已近总数的25% , 合同外资额比重亦已超过30%。

一、FDI的含义

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即对外直接投资,是一国的投资者(自然人或法人)跨国境投入资本或其他生产要素,以获取或控制相应的企业经营管理权为核心,以获得利润或稀缺生产要素为目的的投资活动。它是现代的资本国际化的主要形式之一。

FDI不仅直接参与经营管理,而且其直接目标就是获得被投资企业的控制权。基于此,有学者认为:“FDI是指一国或地区企业通过垄断优势(主要表现为无形资产)的国际转移,获得部分或全部外国企业控制权,以实现最终目标和直接目标高度统一的长期投资行为。”

FDI的作用一方面增加了东道国的资本存量, 提高了人均资本水平,进而会

提高本国的投资率。而投资率的上升势必会提高人均收入水平,从而加快资本积累为经济增长提供主要动力。由于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数量稀缺, 这一途径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具有更加突出的重要性,因此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讲,引入外资弥补国内投资不足就成为经济增长的一个先决条件。另一方面,FDI 也会通过溢出效应促进东道国的技术进步和知识积累,加快东道国对国外新技术和专有技术的了解与吸收,从而为东道国产业发展和生产率的提升提供技术基础。再者,FDI给东道国市场带来了新的竞争,从而可以提高东道国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

跨国公司是FDI的主要形式。到1999年为止,5.3万跨国公司约有3.5万亿美元资产。且跨国公司的投资主要是在发达国家之间,且基本上分布于日本,美国,欧盟三极之中。日本早前的FDI主要投资于东南亚,80年代后,80%投资于美国,20%投资于欧洲。现在为中国的第四大外资来源国。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对外投资趋缓。

二、对我国贸易影响的因素分析 1.经济增长对贸易的影响

经济增长被发展经济学家定义为一国在一定时期际的货物和劳务产出的增长,反映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就是它的向外扩张。经济增长可以由生产要素的增加而引起,也可能由技术进步而引起。经济的这种增长,会引起该国进出口商品数量的变化,从而引起一国贸易发生变化。

2.关税变化对贸易的影响分析

对于贸易大国来说,关税可以改善本国的贸易条件。虽然随着区域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关税的总体水平已经大大降低,同时,各种名目的非关税壁垒也层出不穷,关税的重要性也大大降低。但从理论上说,对关税的理解仍是最基本的,应该对贸易的影响展开深入的分析。

3.外商直接投资对贸易的影响分析

我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FDl)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如今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FDI流入国之一,外资经济的迅猛发展是我国经济增长最

显著的特点之一。随着FDI流入的不断增加,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呈现同步高速增长的趋势。

三、FDI对我国贸易的影响 1.FDI增加贸易出口额

1978 年中国的进出口额为206 亿美元,占世界贸易的比重不足1%,排名世界第 32 位。此后,随着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进出口总额在 20世纪 80 年代以年平均 11.5%的速度增长,到 1990 年,外贸进出口额已达到 1 154.37 亿美元,跃居世界第 15位。1990―1996 年间的外贸增长速度更高,大约年均增长 18%。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上升到 3%,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提升到 11 位,并连续五年保持这一地位。到 2004 年,外贸总出口额达 5 934 亿美元,对外贸易进口额达 5 614 亿美元,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提升到第 3 位。我国自引进外商直接投资以来,外商直接投资为中国的资本形成、收入、就业及出口增长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 1993年中国就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外商直接投资东道国。

据海关统计:2005 年我国制成品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为 12 251.6 亿美元,其中:出口 7 129.2 亿美元,是 1985 年的 53 倍,出口额排名由世界第 26 位提升到第 4位 与此同时,出口商品结构也在不断地优化 我国在吸收FDI 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就,截至 2005 年 12 月底,全国共批准外商投资企业 260 000 个,合同 FDI 为 1 925.93 亿美元,实际使用 FDI 为 638.05 亿美元,是 1985 年的 13 倍。

1980年, 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占我国同期出口总额的比重处于很低的水平, 只有0105%。2003年, 该比重则已增至54183%。而2003年同期, 我国国有企业出口额为138013亿美元, 占全国出口总额的31149%。这一结果显示, 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贸易对我国出口贸易发展的促进作用已经超过国有企业, 由此可见外商投资企业出口能力已经成为我国外贸出口竞争力的重要构成要素和增长源泉。

外商直接投资是促进中国出口快速增长的关键因素。尽管中国有着巨大的国内市场,国内需求始终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但随着经济市场化和国际

化程度的提高, 外需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因素, 每当受国际经济影响使出口增长受阻时, 中国经济增长就面临较大压力, 例如1998~1999年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增长受阻, 同期GDP的增长明显趋缓;2001年受世界经济减弱的影响情形同样如此。

2.FDI提升商品结构

自改革开放以来, 以工业制成口出口额与初级产品出口额之比表示的我国出口商品结构连

年提升, 表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在不断得以优化,与此同时, 我国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从1980年的116亿美元增长到2002年的52714亿美元, 年均增幅达36177%。1980~ 1985年间我国的贸易结构基本没有变化, 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开始,外资大量涌入我国后我国的贸易结构才发生明显的改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在我国出口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外商成为出口机电产品的主要货源提供者。

FDI 在改善和优化中国出口贸易额结构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提升了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由初级产品向工业制成品转变;另一方面F DI 对增强我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生产中的比较优势具有促进作用,且这种促进作用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中表现更为显著,这充分说明 FDI 有利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贸易方式的变迁有着重要影响。外商投资企业通过加工贸易方式提升了中国的出口商品结构,机电产品和高科技产品的出口也主要以加工贸易方式。改革开放后,在我国出口的商品中,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制成品所占的比重相对增加,档次逐步提高,高科技产品的出口地位相对在提高。FDI与当地资本结合,使东道国相关产业纳入了跨国公司的垂直和水平分工网络,增加了高附加值产品出口的机会,对于东道国优化出口结构,改善国际分工地位意义重大。

随着FDI流入,中国形成了通过从外国进口初级产品,利用自身大量廉价劳动力进行生产加工,并将工业制成品出口国外的对外贸易结构 由于FDI流入的同时,也带来的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因此中国的工业制造业得到了发展,相应地对工业制成品的进口需求相对减少。可以说,FDI帮助中国实现了对外贸易结

构的优化升级,实现了从出口初级产品为主向出口工业制成品为主的转变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和引进外资政策,使中国抓住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第二产业的难得发展机遇,并使现在的中国成为了世界工厂。

FDI改变我国商品结构的原因有:由出口商品结构、外商直接投资和人民币汇率组成的系统在长期构成一个稳定的过程, 其中外商直接投资在长期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产生正的优化作用, 而人民币汇率则在长期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产生负的优化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短期的优化力度为负, 但与其长期正的优化力度相比, 净效应仍然为正;而汇率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短期的优化力度为正, 但与其长期负的优化力度相比, 净效应为负。外商直接投资在长期和短期都构成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的因,而人民币汇率只在短期构成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因。

但也有学者认为FDI的流入并不直接改变我国贸易的出口结构。所谓贸易结构的改善并非简单的贸易部门本身出口结构的变化, 其背后是整个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化, 正是由于产业结构的变化, 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影响到贸易部门出口结构的变化。相对于外在因素的作用, 国内产业结构对贸易结构的影响明显更为基本和深刻, 所以, 一个国家贸易结构的改善和升级, 在根本上是需要以本国的产业升级为基础和前提;外部因素, 像国外资本的流入对我国贸易结构升级的作用并不明显。这样两个截然相反地结果值得我们继续研究。

3.FDI改善产业结构

经过30多年的发展, 外商直接投资已经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外资的不断流入, 我国的三大产业结构也正在发生不断的变化。

投向第一产业的外资所占比重和比例很小。既使是在改革开放初期, 投向第一产业的外资所占比重也很小, 而且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直到1996年。从1997年开始略有回升, 但是幅度不是很大, 在1999年达到316%, 从那以后又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在2002年再次降到210%。

第二产业是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部门。外商直接投资在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很大。1991年甚至占到8414%, 在1993年, 投向第二产业的外资所占的比重为4914%, 是历年来的最低, 甚至低于投向第三产业的外资。从这以后投向第

二产业的外商直接投资基本上呈现了一个不断上升的趋势, 在2001年为7416%, 在2002年也占到了7319%。总体看来, 第二产业占了到外商直接投资的大部分。

投向第三产业的外资所占比重呈现出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外商直接投资在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在1993年之前呈现出一个不断上升的趋势,1993年达到最高, 为4915%。在这之后又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2000年达到最低2215%。

据商务部最新统计, 截止2 0 0 4 年我国第一产业的外商直接投资非常少, 项目数占总数比重不到3% , 合同外资额所占比重则仅占2%;第二产业是外商直接投资的重点领域, 项目数比重高达7 2.2 2% , 合同外资额比重约7 5.9 8%;第三产业的外商直接投资增长较多, 累计项目数已近总数的2 5% , 合同外资额比重亦已超过3 0%。

我国第一产业的现状不利于吸引外商投资。FDI 发生的基本原理在于企业自身优势与东道国地方要素优势的结合可以带给企业更多的利益。我国地少人多, 并且大部分劳动力分散从事于第一产业, 同时土地、林木等要素存在着地域界限, 这些不仅增加了外资进入时的交易成本, 难以实现规模经济, 也使外资节约劳动力的技术优势失去用武之地。第二产业内部制造业成为了FDI 聚集的领域。我国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成为引资的重要筹码, 特别是面向国际市场的加工工业, 更加看重这一资源。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适逢全球范围内产业转移时期。为寻求更大的市场和超额利润空间, 国际制造业资本纷纷从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直接面向消费者, 投资回收比较容易, 因此对外商吸引力较强。房地产和社会服务业正是因为较高利润率和较少限制而吸引了大量的FDI。由于入世前很长时期内我国对外商直接投资于第三产业中很多行业限制较多, 造成投资比例不高的局面。入世后, 第三产业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 不仅取消了原有的很多限制, 电信业、银行业、保险业和专业服务业这四个新开放的领域也将实行投资自由化政策。这也是近年来第三产业FDI 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 并且还将有着更大的增长空间。

四、总结

FDI使我国贸易的迅猛地发展。它有利于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了中国出口结构向高技术产品出口结构的迁移,提高了中国工业制成品及高技术含量产

品的出口竞争力。随着外商直接投资给中国带来的出口额增加、商品结构改善、产业结构提升,中国的贸易行业存在巨大的商机。但我们不能完全依赖于外商投资来推动我国贸易的前进。我们仍需改变自己的贸易产品的内部结构来改变自己的贸易前景。

参考文献:

马玲.FDI、对外贸易与我国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未来与发展,2011,(08)师一本.FDI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J].价值工程,2011,(23)赵扬.外商对华直接投资产业结构分析经济与管理[J].2007,(12)

马婷洁.FDI 对我国贸易出口额影响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8,(16)童擎天,王蓉.影响我国贸易条件的因素分析[J].商业时代,2009,(31)蔡茂森,顾敏芬.FDI对我国出口贸易贡献的实证分析[J].商业研究,2005,(18)曾艳萍,张伟静.F DI与我国出口贸易额的实证分析[J].华商,2008,(04)刘舜佳.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优化[J].财经科学,2004,(02)孙军.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6,(01)傅利利.中国贸易出口结构与F D I 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8,(13)柯楷,钟建飞.FDI与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变化的实证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3)赖晓飞.FD I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现状分析[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5,(10)

潘冬冬.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7,(08)

影响文献综述 篇2

一、审计成本影响因素研究

(一) 被审计单位特征对审计成本的影响

(1) 被审计单位资产规模关于被审计单位资产规模与审计成本之间的关系, 国内外学者都进行了大量研究, 普遍认为被审计单位资产规模与审计成本正相关, 资产规模越大, 审计成本越高。刘斌、叶建中和廖莹毅 (2003) 通过对我国2001年披露的590家上市公式的审计费用数据, 利用Simunic修正模型进行实证研究, 发现企业总资产是影响审计费用的主要因素。伍利娜 (2003) 、漆江娜 (2004) 、张继勋 (2005) 、王洪春 (2002) 等国内学者的研究结论都反映被审计单位资产规模与审计成本正相关。Simunic (1980) 最早考察了可能影响审计费用的十大因素, 发现资产规模是决定审计费用最关键的因素。Francis (1984) 用修正Simunic模型考察了澳大利亚审计市场, 同样发现上市公司的资产规模与审计费用显著相关。Firth (1985) 、Taylor&Baker (1981) 、Anderson&Zeghal (1994) 、Krishnagopal&David (2001) 等国外学者的研究都反映被审计单位资产规模与审计成本正相关。 (2) 控制子公司数量子公司数量关系业务复杂程度, 有关审计费用的实证文章中, 子公司数量常作为解释变量被研究, 得到较为一致的研究结论, 普遍认为被审计单位控制的子公司数量与审计成本正相关, 控制的子公司数量越多, 业务越复杂, 关联方交易和舞弊可能性加大, 增加了审计资源的投入。刘斌、叶建中和廖莹毅 (2003) 的研究发现控股子公司数量与审计费用在显著相关。韩厚生和周生春 (2003) 等国内学者研究都得到控制子公司数量与审计成本正相关的结论。Simunic (1980) 对美国审计市场的研究表明子公司数对审计费用具有显著影响。Francis (1984) 的研究表明上市公司业务复杂程度 (控股子公司数量) 与审计费用显著相关。Krishnagopal&David (2001) 也在其研究中得到类似结论。但Firth (1985) 的研究结果却显示审计费用与子公司数量并不显著相关。 (3) 应收账款水平应收账款是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 通过应收账款的虚构、坏账的计提与转回等方式进行盈余管理。因而, 应收账款的核查是审计的重要工作之一, 需投入较多的审计资源, 应收账款水平越高, 审计成本越大。国内外大量研究结论显示应收账款水平与审计成本正相关。刘斌、叶建中和廖莹毅 (2003) 的研究显示度量经济业务复杂程度的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在0.01水平上与审计费用相关。张继勋、陈颖和吴璇 (2005) 在其研究中得到上述结论。Firth (1985) 研究显示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重对审计费用有显著影响。Simunic (1980) 等国外学者在其实证研究中也得到上述结论。 (4) 盈余管理水平盈余管理水平与业务复杂程度相关, 还与审计风险相关, 故盈余管理水平既影响审计成本, 也影响审计风险溢价。盈余管理水平越高, 审计所需投入的资源越多, 审计成本也就越高;另外, 盈余管理水平越高, 诉讼风险越大, 也会通过风险溢价影响审计费用, 本文将在审计溢价部分提及盈余管理水平对审计费用的影响, 此处只阐述对于审计成本的影响。由于盈余管理水平本身不容易衡量, 已有研究尚未得到确切的研究结论。刘运国、麦剑青和魏哲妍 (2006) 借鉴Simunic的修正模型对审计费用和盈余管理进行实证分析, 认为一定程度上, 审计收费与盈余管理正相关, 注册会计师对调减收益的盈余管理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审计费用与调减收益的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 与调增收益的盈余管理水平正相关, 但并不显著。而伍利娜 (2003) 在其论文中得到不同的结论, 认为处于“保牌”区间的盈余管理与审计费用负相关, 并从审计双方议价、协商角度加以解释。事实上, 在审计费用研究领域里面, 被审计单位特征对审计费用的影响是最热门的研究, 众多学者都对此进行了研究, 本文难以详尽地加以归整, 不可避免地会遗漏一些研究成果。另外, 可能是研究方法、样本选取、模型构建方面的差异, 某些方面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 不同研究得到的结果可能相反, 尚待更深一步的研究。

(二) 事务所特征对审计成本的影响

(1) 事务所规模事务所规模差异往往代表了审计质量差异, 不同的审计质量要求投入不同的审计资源。因而, 事务所的规模会对审计成本产生影响。实际研究中, 往往将事务所划分为两组———大所和非大所。伍利娜 (2003) 借鉴Simunic等1994年研究所运用的模型进行研究, 发现事务所规模对审计费用有明显的影响, “五大”比“非五大”收取更高的审计费用。漆江娜、陈慧霖和张阳 (2004) 用2002年沪深股市数据进行研究, 发现“四大”所收取的审计费用比“非四大”高。其他国内学者在进行实证研究中, 也考察了事务所规模对于审计费用的影响, 与上述结论基本一致, 认为事务所规模越大, 所收取的审计费用往往也越高。国外学者对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费用关系的研究结论也基本一致, Francis (1984) 用修正过的Simunic模型考察澳大利亚审计市场, 发现事务所规模和审计费用呈显著正相关关系。Johnson, Walker和Westergard (1995) 在Firth的基础上研究新西兰审计市场, 发现规模最大的五个事务所较其他事务所多收取24.1%的审计费用, 即事务所的规模越大审计费用越高。Rubin (1988) 、Mark De Fond (2000) 等学者研究也得到类似结论。但是, 也有学者在其研究中未发现事务所规模对审计费用的系统性影响, 并从事务所规模报酬、审计行业竞争程度的时期差异等角度加以解释, 例如Simunic (1980) 、刘斌、叶建中和廖莹毅 (2003) 等的研究。 (2) 事务所行业专门化行业专门化是事务所基于对行业知识和行业审计程度的高度重视而采取的一种经营战略和市场竞争策略。行业专门化战略可能为事务所提供总成本领先优势 (Ratna, 2005) , 也有可能为事务所带来产品差异化优势 (Simunic&Stein, 1987) , 这两种优势会对通过事务所行业规模经济与行业专长溢价对审计定价产生影响。行业专门化所带来的规模经济与经验曲线效应 (Taylor, 2000) 等会导致审计成本的下降, 进而影响审计定价, 在不考虑审计双方议价能力的情况下会导致审计费用的下降。另一方面, 行业专门化所导致的产品差异化优势, 这种优势往往意味着更高质量的审计服务, 有可能产生审计溢价, 导致审计费用的上升。国内外大量文献对行业专门化和审计费用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但是所得到的结论并不一致, 多数研究表明行业专门化与审计费用只看存在正相关关系。Craswell (1995) 以1982~1987年澳大利亚上市公司为样本, 发现“八大”审计师中的专长审计师比非专长审计师要多收取34%的审计费用溢价, 并推断行业专长是提供差异化审计服务的基础, 是高质量审计需求的体现。Defond、Francis和Wong (2000) 对香港审计市场进行研究, 发现“六大”事务所中的专长审计师比非专长审计师多收取29%的审计费用。相对于被审计单位特征, 事务所特征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较少, 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事务所特征方面的数据、资料难以获取, 进行实证研究比较困难。已有关于事务所特征方面的研究也主要关注事务所规模, 因为事务所的规模数据比较容易获得, 学者往往利用虚拟变量对事务所按照规模大小进行分类研究。但是, 也有少量学者关注到事务所的其他特征进行实证研究, 例如审计师特征、审计师行业专长等等。这些方面的研究数据收集较为困难, 研究成果较少, 本文不对此类影响因素做系统的归整。

二、风险溢价及其他影响因素研究

(一) 风险溢价影响因素研究

(1) 公司治理水平有效率的公司治理结构因能够降低公司的固有风险或控制风险而最终会减少会计师事务所收取的审计费用。公司治理结构效率越高, 其对管理层提供虚假财务报告的动机约束越强, 因而公司的固有风险或控制风险也越低, 因此有效率的公司治理结构有助于降低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潘克勤 (2008) 以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发布的公司治理指数作为公司治理质量的替代变量, 研究公式治理质量对于审计费用的影响, 发现公司治理质量与审计费用负相关。高水平的公司治理能有效降低审计风险, 减少审计费用的发生。蔡吉甫 (2007) 也在其研究中得到同样的结论。 (2) 违规公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及深证和上海两个证券交易所 (简称“一会两所”) 对上市公司违规事件处罚公告会产生明显的市场反应。被处罚公司再次发生舞弊行为的可能性较大, 公众关注度较高, 且这类公司再度被监管部门审查的可能性也较大, 这些处罚公告的后续反应会增加事务所的审计风险。事务所对这些公司审计过程中, 往往收取较高的风险溢价, 导致审计费用的增加。朱春艳和伍利娜 (2009) 通过研究2001年至2007年被“一会两所”处罚过的上市公司的审计市场反应, 发现处罚当年及以后年度被收取更高审计费用的可能性更大。 (3) 法律风险法律风险是指企业经营过程中, 未能按约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而导致的经济纠纷和诉讼仲裁。上市公司所面临的法律风险与事务所审计失败风险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关系, 上市公司所面临的法律风险越大, 事务所的审计风险也随之增加。审计风险增加的直接后果就是事务所要求更高的风险溢价进行补偿。因而, 从理论上讲, 上市公司法律风险与审计费用正相关。冯延超和梁莱歆 (2010) 以A股上市公司2006—2008年的经验数据, 考察诉讼仲裁、违规处分等法律事件对审计市场的影响, 发现上市公司法律风险与审计费用显著正相关。陈小林 (2007) 认为我国不同省份之间的法律环境存在差异, 法律制度完善、执行力度较大的省市, 企业所面临的法律风险更大, 审计定价相对更高。 (4) 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往往作为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度量, 反映了企业对于负债的保证程度, 体现企业的偿债能力。从理论上讲, 资产负债率越高, 财务风险越大, 审计市场所要求的风险溢价越多, 审计费用自然越高。但是, 实证研究中, 对于资产负债率和审计费用之间的关系并没有一致的结论。刘斌、叶建中和廖莹毅 (2003) 利用Simunic模型实证研究了审计费用的影响因素, 认为资产负债率对于审计费用没有明显的影响。但是, Simunic (1980) 最早在对美国审计市场的研究中发现资产负债率对审计费用有显著影响。 (5) 盈亏状况盈亏状况也是度量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指标, 反映企业盈利能力, 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亏损企业的财务风险大于盈利企业的财务风险, 对于事务所而言, 审计亏损企业的风险相对而言更大, 因而可能会要求更高的风险溢价, 带动审计费用的上涨。但是, 实际研究中, 并没有印合理论解释。刘斌、叶建中和廖莹毅 (2003) 借鉴Simunic模型对590家样本公司进行实证分析, 并没有发现盈亏状况对于审计费用的显著影响。

(二) 其他影响因素研究 (1) SOA404条款对审计费用的影响。

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 (Sarbanes—Oxley Acts, 以下简称SOA) 404条款实施初年, 美国审计市场审计价格上升。黄京菁、王禄河 (2005) 对此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审计费用上升的首要原因是执行SOA404条款的审计成本、风险溢价上升, 次要原因是审计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审计成本上升是因为SOA404条款要求对企业内部控制发表审计意见、要求对审计人员进行新条款培训;SOA404条款要求审计人员作出更多主观判断, 增加了事务所的风险 (将会产生更高的风险溢价) ;新条款的实施也增加了事务所的诉讼风险, 增加了事务所的风险溢价要求。另外, SOA404条款对审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审计服务供求关系产生了影响, 无形之中增加了高质量审计服务的需求。SOA404条款的实施, 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了审计定价, 导致了审计费用的上涨。 (2) 事务所变更对审计费用的影响。事务所变更具有明显的信号效应, 外部观察者对于事务所变更比较敏感, 会猜测各种可能导致上市公司变更事务所的原因。国内外学者曾研究事务所变更原因, 认为事务所变更的原因之一是前任审计师与被审计单位未能就审计收费达成一致意见。但是, 事务所变更具有系统性的原因吗?变更前后审计费用会发生变化吗?宋衍蘅和殷德全 (2005) 研究了会计师事务所变更对于审计费用的影响, 发现继任注册会计师对于不同类型公司的审计收费确定标准是不一样的, 对于盈余管理动机强烈的公司, 继任会计师倾向于以盈余管理幅度来衡量审计风险, 并为此要求较高审计费用;对于财务状况恶化的公司, 继任会计师会考虑公司财务状况和支付能力, 降低审计费用。李爽、吴溪 (2004) 发现自愿性审计师变更和诱导性审计师变更后的审计定价有所不同, 诱导性审计师变更的审计费用高于自发性审计师变更的审计费用。Lennox (2000) 发现购买审计意见是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的主要原因, 会计师事务所变更和审计收费增加正相关。 (3) 地区经济状况对审计费用的影响。被审计单位所处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不同, 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也不同, 审计市场可能有所区别, 这些差异可能对审计费用产生影响, 导致被审计单位处于不同经济水平的地区, 审计费用方面产生区别。实际研究中, 有学者根据经济发展程度对不同地区进行分类, 探讨地区经济差异对于审计市场、审计定价的影响。刘斌、叶建中和廖莹毅 (2003) 按照经济发展程度将中国划分成四个区域, 探究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对于审计费用的影响, 发现不同经济状况的区域之间审计费用存在区别, 经济发达地区相对而言审计费用更高。漆江娜、陈慧霖和张阳 (2004) 在其研究中, 根据经济状况划分区域, 将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分为一类, 其余地区为一类, 实证检验发现经济发达地区的审计收费高于相对不发达地区的审计收费。 (4) 审计意见对审计费用的影响。非标准审计意见说明财务报告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问题, 相对标准意见的财务报告来讲, 前者审计风险更大。审计意见的区别, 反映出财务报告质量差异, 这种差异经过传递会在审计定价过程中得到体现, 不同审计意见的审计业务可能收取不同的审计费用。国内外实证研究中, 有学者利用虚拟变量探究审计意见与审计费用之间的关系。漆江娜、陈慧霖和张阳 (2004) 利用虚拟变量将审计意见分为非标准审计意见和标准审计意见, 研究审计意见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发现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公司审计收费高于被出具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公司, 并认为事务所处于审计风险考虑调高审计收费。但是, 伍利娜 (2003) 利用2001年上市公司数据进行研究, 未发现审计意见对于审计收费的系统性影响, 被出具非标准意见的上市公司审计收费与被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公司并没有系统性差异。Simunic (1980) 在其研究中发现审计费用与保留意见呈正相关关系。

三、结语

高管薪酬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篇3

高管薪酬作为公司治理的关键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是财务学、管理学關注的焦点。大量国内外文献运用不同的理论从多种视角解释了高管薪酬的影响因素。

一、最优契约理论

早期关于高管薪酬的研究大都植根于委托代理理论分析范式下的最优契约理论。最优契约理论假设董事会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并假定股东同意与CEO签订最佳激励合同。股东通过股东大会选举董事会,董事会选聘经理人并对其进行绩效考核,董事会完全控制和决定经理人薪酬水平,并制定满足股东价值最大化的薪酬契约。因此,最优契约理论认为解决代理问题的最有效办法,是设计最优的激励契约。为了让经理人按股东利益去做事,最优的办法是将其薪酬与公司的业绩最紧密地联系起来,经理人薪酬对公司业绩越敏感,经理人与股东的利益就会越一致。然而大量的实证研究发现,公司绩效对经理人薪酬仅有较弱的解释力度(Tosi et al,2000;Bertrand and Mullainathan,2001等)。从Tosi et al.(2000)的分析来看,企业绩效解释经理人薪酬变动的程度不到5%。魏刚(2000)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分析发现,高管人员的年度报酬与公司经营业绩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高管持股也没有发挥预期的激励作用。实证结果与理论预期的背离意味着,简单的最优契约理论并不能充分揭示现实中经理人薪酬的决定因素。

二、经理才能理论

经理人才能理论认为,高管薪酬不仅应发挥激励高管人员努力工作的作用,还应促进经理人市场达到均衡状态。这一理论旨在拓展最优契约理论的市场配置视角,引入反映市场需求的竞争配置模型,从企业对经理人才能需求的层面解释经理人薪酬水平不断上涨的原因。从企业的角度考虑,经理人薪酬是企业为聘请经理人而愿意支付的代价,可作为企业对经理人需求的代理变量。Murphy和Zabojnik(2007)及Gabaix和Landier(2008)对美国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变化进行分析,证明高管薪酬的快速增长反映了企业对经理人才能需求的提高。Gabaix和Landier(2008)认为经理人才能对公司价值的边际贡献取决于其所能控制和支配的资源,研究发现公司规模增长与高管薪酬水平呈显著正相关,这一关系反映了稀缺的经理人才能对于规模较大的公司更加物有所值。Murphy和Zabojnik(2007)则发现公司运营越复杂、成长机会越多,对高水平管理才能的需求越迫切,相应地,支付给经理人的薪酬也越高。

刘文革和周方召(2008)认为,经理人薪酬不仅要发挥促使经理人努力工作的激励作用,还应该能够促进经理人市场达到均衡。从市场经济的角度考虑,经理人市场可看做一个特殊的交易市场。在这个市场上,经理人作为供给方,企业作为需求方。经理人的经营才能则作为商品“出售”,企业支付的薪酬作为经理人才能的“价格”。根据供求平衡,经理人才能越高,企业的需求越高,相应地经理人薪酬就越高。Ezzamel和Waston(1998)分析了经理人市场的作用机理,支持了市场对经理人薪酬强有力的影响。在我国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对企业的改革一直是政府工作的重点。政府在改革的同时也致力于建立起有效的经理人市场。一方面,随着国企经理人行政级别制度的取消,经理人在企业决策中的自主权逐步增强,责任意识、市场竞争意识得到提高。经理人的竞争能力、从业经验、关系网络等不断得到培育和积累,逐渐成为市场上的稀缺资源(李维安等,2010)。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外资企业不断涌入,伴随着国退民进民营企业也不断成长。出于公司发展和成长的需要,这些企业开始同国有企业争夺高素质的经理人员,进一步提高了对经理人才能的竞争需求(李维安等,2010)。企业越来越依赖于薪酬体系吸引、激励与留住优秀的经理人员。

三、管理权力理论

最优契约理论有两个重要的前提假设:一是董事会公平缔约,二是竞争性市场环境。现实中,由于董事会不能发挥独立作用、市场机制不够完善等因素导致经理人薪酬契约往往偏离最优水平。针对这些问题,Bebchuk和Fried(2003)提出了管理权力理论。他们认为,当公司治理机制薄弱,特别是董事会相对缺失独立性,并且不能有效监督经理人时,经理人可以利用对公司的相对控制权进行“寻租”,干预薪酬契约的制定过程,从而获取高于合理水平的薪酬。此时,旨在解决代理问题的薪酬契约本身可能反而成为代理问题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管理权力理论与最优契约理论从相反的两个角度对经理人薪酬激励进行了研究,但二者并不矛盾。它们分析了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王烨(2009)认为,如果公司治理结构得到完善,董事会独立性和有效性得到改善,能够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则现实的薪酬激励是可以接近最优契约的。

管理权力理论被提出后,国内学者也开始沿着这一视角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的高管激励实践。卢锐(2007)从两职合一、股权分散程度、高管长期在位三个维度度量管理层权力,研究发现管理层权力大的企业中,高管团队内部的薪酬差距以及核心高管与全体员工的薪酬差距都更大,但业绩并没有更好。卢锐等(2008)的研究表明,管理层权力大的企业,管理层的在职消费(隐性薪酬)显著更大,但绩效并没有显著改善。吕长江和赵宇恒(2008)发现,权力强大的经理人可以自定年薪,不需要通过盈余管理来迎合董事会。韩立岩和李慧(2009)则认为,对于陷入财务危机的企业,管理层权力越大,财务危机越严重,而对于经营正常的企业,管理层权力越大,经营绩效越好,因而不能否定管理层适度集权。

四、建议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国企高管薪酬制度改革关系国企发展潜力,应注重从内外两方面同时进行。

从内部讲,企业自身应完善业绩考核评价体系,实现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挂钩。国有企业应逐步打破以往按级别、岗位、工作年限等确定薪酬的方式,转而以业绩为基础,考虑企业自身的特点以及行业、地区等方面的差异,制定出适合企业自身的薪酬-业绩激励制度。

从外部讲,政府应改善外部环境,调整对国企薪酬的管制行为。国资委等政府部门直接指定高管薪酬的做法已严重影响激励机制作用的发挥。现行条件下,一方面,政府应退出对国企高管薪酬政策的直接干预,由企业董事会决定高管人员的选聘、业绩考核及薪酬管理。另一方面,政府应着力培育职业经理人市场,增强国企活力,完善高管薪酬信息披露制度,加大对高管薪酬的社会监督。(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 李维安,刘绪光,陈靖涵.经理才能、公司治理与契约参照点——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决定因素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南开管理评论,2010,02:4-15.

[2] 刘文革,周方召.高管薪酬、企业绩效与经理人市场均衡[J].制度经济学研究,2008,01:32-44.

影响文献综述 篇4

一、选题的目的和文献检索情况概述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一直以来,增值税被视为一种“优良税种”而被世界很多国家广泛采用。其优良性主要表现在适用面广、税基广、税率单一等特点,尤其是采用税款抵扣,排除了流转税重复课税的弊端,具有调节中性、税负公平、收入有效、征管严密等优点。增值税是我国的第一大税种,是对在我过境内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取得的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销售额,以及进口货物的金额计算税款,并实行税款抵扣制的一种流转税。按照对外购固定资产的处理方式不同可以划分为:生产型增值税、消费型增值税和收入型增值税。采用不同类型的增值税所抵扣的税款不一样,因此,增值税转型对企业具有一定的影响。我国在增值税转型前采用生产型增值税,这种增值税制度不仅达不到上述优点,还存在重复课税加重了企业的税收负担、税负不平衡、削弱了企业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等弊端,与当前的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增值税转型在东北地区部分行业试点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效果明显,起到了鼓励机器设备投资、加快技术更新改造的作用,促进了企业技术的进步和发展。2009年1月1日开始,我国已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实现了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的转变。增值税转型改革的全面推开是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生产型增值税的弊端,减轻企业税负,刺激企业增加投资和实施技术改造,企业是否能获得更多的现金流量,这些都有待我们具体研究分析。通过分析增值税转型对企业效益的影响,我们能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相应的财务对策,使企业能在增值税转型的改革下充分利用这一政策改革带来的好处,同时采取相应地措施预防改革后可能带来的问题。因此,选择对增值税转型对企业效益的影响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二)文献检索情况概述

通过系统的学习相关增值税理论和制度,复习相关的财务知识,使自己对有关增值税的理论有了一个系统的了解。在图书馆数据库查阅大量相关期刊论文等文献,获得了大量而又详细的资料,使我对当前增值税的发展趋势、现状以及国内外相关增值税的研究理论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通过浏览网页,获取国内企业在增值税转型前后的财务数据,对所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纳,更加深刻的了解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税负、利润、现金流量等各方面的具体影响,比较全面的了解了增值税转型对企业效益的影响,认识到增值税转型改革对企业来说不仅是机遇,也是一种挑战,企业必须采取相应的财务应对措施,解决增值税转型改革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二、相关文献的主要理论

(一)关于采用生产型增值税存在的弊端

田秀英(2011)在《增值税转型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中提到增值税转型改革的原因是生产型增值税对企业而言存在以下弊端:(1)重复课税加重了企业税收负担;(2)由于不同行业的企业外购固定资产的比重存在很大差异,导致税负不平衡;(3)生产型增值税抵扣不足,我国出口的商品及时按照增值税的法定税率计算退税,仍然含有一定的增值税,在产品成本中,由于固定资产价值所含已征税款得不到退税,相当于出口产品背负着不予退税的投资税,削弱了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杜雪松(2009)在《增值税对我国企业的影响刍议》一文中也提到:我国生产型增值税的法定税率为17%,换算为消费型增值税税率为23%,企业的税负明显过高。王娟在《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税负及财务的影响》中在生产型增值税的条件下,由于纳税人购进的固定资产所含税款不能抵扣,增加了企业的税收负担。

刘文静(2010)在《浅析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的会计核算及税负的影响》中提到:生产型增值税不允许抵扣外购固定资产所含的增值税金,使得企业把这部分税摊入成本,从而抬高了产品价格,不利于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另外,由于高新技术产业和基础产业资本有机构成较高,其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少,导致其税负要高于一般企业。

(二)增值税转型对企业效益的影响

1.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税负的影响

王娟(2010)在《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税负及财务的影响》中认为增值税转型,实施消费型增值税,纳税人购进的固定资产所发生的进项税额能够在发生当期抵扣,企业的增值税降低,进而影响企业的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及所得税,在一定程度上是企业的税负相对降低,促进企业的发展。

谭庆美、吴金克(2009)在《我国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的影响分析》中认为在消费型增值税条件下,纳税人购进的固定资产越多,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越大,增值税实际税率和实际税负越低,节约的增值税、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越多。而增值税转型后,购进的固定资产当年纳税人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的减少将导致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增加,当期所得税增加。而购进固定资产的以后,由于不再有固定资产进项税额可以抵扣,增值税转型前后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相同,则对所得税的影响为零。

2.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现金流量的影响

谭庆美、吴金克(2009)在《我国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的影响分析》中提到,在消费型增值税条件下,固定资产进项税额可以从当年的销项税额中抵扣,会减少企业当期缴纳的增值税、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可以增加投资当年的现金流量。

3.增值税转型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王娟(2010)在《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税负及财务的影响》中认为增值税转型,固定资产的原值降低,折旧费用相应减少,营业利润增加,而企业利润总额的增加,虽然会使所得税间接增长,但并不影响净利润绝对数的上升。

(三)企业应对增值税转型的财务策略

郝克智(2010)在《推行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影响的对策研究》中认为面对增值税转型新政策,企业在认真学习和关注增值税政策及其发展的同时应该审阅自身固定资产投资计划,不要盲目进行固定资产投资。

王娟(2010)在《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税负及财务的影响》一文中认为增值税转型下企业应采取以下对策:(1)采购固定资产尽量从一般纳税人处购买;(2)合理规划固定资产的投资速度和规模。

三、对相关文献的简要评述以及我的研究方向

增值税转型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在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从增值税开始实施就直接进入的是消费型增值税,因此,在国外的研究中非常少见增值税转型相关的文献。而在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中,有关增值税转型对企业效益影响的研究的结果并不丰富。在有限的研究中,学者对增值税转型对企业效益的影响分析的观点基本一致,并且多数是以宏观税收负担理论分析为主。

我的研究方向是了解我国增值税转型改革的现状,对比不同类型的增值税,分析生产型增值税存在的弊端,具体分析增值税转型对企业效益的影响,为企业应对增值税转型提供相关财务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影响文献综述 篇5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速和贸易自由化在全球范围的扩展,关税壁垒以及传统的非关税壁垒(如许可证、配额制等)作为贸易保护手段的作用越来越弱,正逐步走向淘汰,而一种全新的贸易保护手段已悄然登上国际贸易大舞台,这就是渐受瞩目的“绿色贸易壁垒”。它是当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动向,是非关税壁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国际贸易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程度的影响。各国为了保护环境而采取的一些措施直接或间接地限制甚至禁止了某些产品的贸易,成为绿色贸易壁垒。并且随着各国环保标准的日趋严格,绿色壁垒贸易越来越成为国际贸易中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一种形式。在贸易与环境的矛盾下,绿色贸易壁垒便成为他们实施贸易保护的有力武器。作为一个贸易大国,绿色贸易壁垒己影响到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几乎波及到我国外贸出口的所有领域。因此,系统地研究绿色贸易壁垒,分析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以及如何合理构筑我国的绿色贸易壁垒就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绿色贸易壁垒

绿色贸易壁垒是一种以保护有限资源、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通过颁布、实施一系列苛刻的环保标准和法规,以限制国外产品进入本国的贸易壁垒。绿色壁垒的形成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步伐的加快,全球性环境污染与生态环境破坏日趋严重,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环境问题呈现出的全球化、政治化、社会化和累加化新特征,使得解决当代环境问题仅仅靠传统的技术手段已经远远不够了,必须通过政治、经济、法律等多种方式和途径加以解决。而将环境与贸易直接挂钩,用经济的手段通过限制乃至禁止对环境有害产品的贸易,已经成为保护环境的发展趋向和必然措施。另一方面,“保护本国经济利益”是各国进行国际贸易时的基本愿望,为此而采取一些限制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确保本国产品对国内市场占有额的措施则成自然之举。

(一)绿色壁垒的特征 :

1绿色壁垒名义上的合理性和形式上的合法性

绿色壁垒以保护人类的生命、健康和生态环境为理由,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合法性。世界贸易组织也允许各成员方采取相关措施,绿色壁垒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是,在具体实践中,以环境保护为名,行贸易保护之实,从而对某些国家的产品进行刻意刁难及歧视的情况非常突出,这是其实质不合理的一面。绿色壁垒与其他非关税壁垒措施相比,其不同之处还在于它可以以一系列的国际公约、协定和国内法律、法规作为其制定实施的依据和基础,形式上具有合法性。2绿色壁垒在目的上具有一定程度的隐蔽性

绿色壁垒的保护方法既不同于关税壁垒,也不同于其他非关税壁垒,绿色壁垒完全是以保护环境为借口,在保护环境的大旗下,以制定苛刻的环境标准等手段,为贸易自由设臵重重障碍。绿色壁垒具有名义上的合法性和理论上的合理性,使其更具隐蔽。

3绿色壁垒具有贸易上的歧视性

设臵绿色贸易壁垒的主要是发达国家,他们凭借先进的技术水平和经济领先优势,制定了苛刻的技术标准及合格评定程序,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在技术、标准的制定和环境意识方面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成为绿色壁垒的主要牺牲品。在现阶段以发达国家的环保标准去要求发展中国家,显然是极端不合理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落后国家贸易上的歧视。

4绿色壁垒在内容上具有广泛性

绿色保护的内容非常广泛,不仅涉及资源环境与人类健康有关商品的生产、销售方面的规定和限制,而且对那些需要达到一定安全、卫生、防污等标准的工业制成品也会产生巨大的压力。同时,这些绿色保护措施,还具有不确定性和可塑性,在实施时容易受发达国家的刁难和抵制。对生产技术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涉及面就更大、更深。20世纪 70年代以来绿色壁垒保护的内容涉及从天上到地下,从陆地到海洋,从人类到动物,从动物到植物,从固体到液体,从液体到大气,范围越来越广泛。5有利性

绿色贸易壁垒虽然具有阻碍全球贸易 自由化发展进程、制约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阻碍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的消极一面,但更有利于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积极的一面。绿色贸易壁垒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消费趋向和产品的生产商、经销商对正在全球掀起的“绿色浪潮”的积极 回应。因此,在 WTO的游戏规则中,他是受到保护和鼓励的。

(二)绿色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

1.绿色关税和市场准人。发达国家以保护环境为名,对一些污染环境,影响生态的进口产品课以进口附加税,或限制、禁止其进口,甚至实行 贸易制裁。

2.绿色技术标准。发达国家的科技水平较 高,处于技术垄断地位。他们在保护环境的名义下,通过立法手段,制定严格的强制性环保技术标准,限制国外商品进口。这些标准都是根据发达国家生产和技术水平制定的,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是可以达到的,但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很难达到的。

3.绿色环境标志。环境标志也称绿色标志、生态标志。它由政府管理部门或民间团体按照严格的程序和环境标准颁发给厂商,附印于产品及包装上,向消费者表明:该产品从研制、开发、生产到使用直至回收利用的整个过程均符合生态 和环境保护要求。

4.绿色包装制度。绿色包装是减少废物,用 后易于回收再用或再生,易于自然分解,又不污染环境的包装,流行于发达国家。

5.绿色卫生检疫制度。基于保护环境与生态资源,确保人类和动植物免受污染物、毒素、微生物、添加剂等的影响,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制定了严格的环境与技术标准。6.绿色补贴。为了保护环境和资源,有必要 将环境和资源费用计算在成本之内,使环境和资 源成本内在化。

三、绿色壁垒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薄弱,整体技术水平不高,绿色壁垒将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产生重大的影响,特别是出口贸易的影响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表现出负面性。1997年至1999年的3年中,我国因遭受绿色壁垒而受阻的出口商品价值达200亿美元。但是,我们应当认识到,正当的绿色壁垒有助于国际贸易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此情况下,全面认识绿色壁垒,充分应用各种手段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突破贸易壁垒,是我国各外贸行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绿色壁垒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主要有:(一)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第一,农副产品出口所受到的绿色壁垒限制日益增加。某些国家对我国出口的农产品的检测不仅由抽检变成了批检,检验标准也有所提高。如韩国对我国出口蔬菜的检测仅农药残留一项最高时检测指标案可查的就有200多项。有资料表明,中国成为美国绿色贸易壁垒限制最多的国家。目前,因绿色贸易壁垒而受阻的品种,已经从蜂蜜、烤鳗发展到蔬菜,甚至蔓延到了野生菌如松茸等等。

第二,许多传统的大宗出口工业品受环保因素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在纺织服装产品方面,国际纺织环境保护法中使用的常见指标包括禁用致癌燃料、限制金属残留、限制使用加白剂与柔软剂等等使我国的出口受到较大的阻力。在机电产品方面,一些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噪声污染、节约能源、安全性等方面的技术限制,无形中加大了我国机电产品进入这些国家的困难。如欧盟制定了“技术协调和标准新方案”,实行CE标志认证制度。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和德国也相继对电子、机械和电器产品实行认证制度,对我国电视机、收音机、灯具等出口造成了极大困难。

第三,导致我国一部分产品出口竞争力削弱。目前一些国家对国内产品与国外产品实行双重标准,对国外产品要进行一系列的检验、测试、评估等等,增大了产品的出口成本,削弱产品出口竞争力。1994年美国环保署颁布了一项规定,即美国生产的汽油可以逐步达到有关新环境标准,而进口汽油则必须在1995年1月1日该规定生效时达标,否则禁止进口。委内瑞拉当时是向美国出口汽油最多的国家,因此也就是这一规定的最大受害者,便投诉到WTO,本案专家组裁决认定美国违反了WTO的国民待遇原则。(二)对我国进口贸易的影响

近年来,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和缺乏道德法制观念,我国陆续发生进口工业垃圾和有害废物的事件,这不仅严重违背了控制危险废物的越境转移及其处臵的巴塞尔公约和我国的有关规定,还给我国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破坏,因此应提高警惕,并采取有效措施,严把产品进关。同时,一些外商为了获取高额利润和逃避所在国严格的污染治理规定,利用我国环境标准低和环保意识淡薄的缺陷,相继在我国投资设立污染防治费用高、处理难度大的农药、化工、印染、造纸、电镀等企业。大量污染项目进入我国,在绿色壁垒下对我国的出口构成了潜在危险。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应对现有的三资企业进行认真调查和评估,对不符合我国环保规定的要限期治理;对新设立的三资企业项目应避免新的污染产业向我国转移。

(四)我国应对绿色贸易壁垒影响的对策

三、突破绿色壁垒的对策和建议

从白色农业文明到灰色工业文明再到未来的绿色生态文明,是人类理性选择的必然结果,因此,21世纪的主旋律必将是绿色经济。而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要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应根据我国的实际采取循序渐进的办法,积极采取措施应对绿色壁垒。(一)政府层面

1.明确角色定位和责任。我国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应明确自己的定位和责任,对外,在熟练掌握和运用 WTO相关规则的前提下,为维护本国相关行业和企业的利益,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应充分利用 WTO的政策审议机制,积极承担起审议绿色壁垒实施方面相关贸易政策的职责,加强对这些政策措施与 WTO规则之间合法性、合规性和合理性的分析和评价。除此之外,对于某些带有明显歧视性和针对性的绿色贸易壁垒,应积极主动地采取策略。产生纠纷时,政府应代表企业与对方国家磋商,磋商不能解决时,应向WTO申请仲裁,有效利用争端解决机制。对内,应整合政府各部门的力量,与行业协会组织和企业联合起来,形成合力,而不是自行其是。2.提高环保意识,加强环保立法和执法。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族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政府在根据绿色贸易壁垒的新趋势,督促企业执行环境保护的国际标准的同时,应尽快完善贸易中的各类商品在生产和销售中有关环境保护的技术标准和法规,以及推行绿色环境标志制度,保证经济贸易的环境管理与国际通行法规相衔接。同时,我国也要积极开展“环境外交”,参与国际标准化机构或体系的有关国际标准的制定、修订和协调工作,加强与国际组织、其他国家的认证机构的合作。充分利用多边贸易体制,制定一些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国际环保标准,充分利用WTO透明度规则,在绿色壁垒与WTO规则不相符的地方提出建议,进行协商,要求修改,以争取较为宽松的环境。3.积极扶持和推进环保产业的发展。有关专家认为,政府应制定各种优惠政策,支持和鼓励环保产业的发展,把培育环保产业作为提升出口产品结构的重点和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政府应当以积极的“绿色财政”政策,配之以“绿色金融”的实施,给予绿色产业以优惠政策,设立“绿色银行”和“绿色产业基金”,为环保产品的开发与出口提供专项贷款和信贷担保基金,促进绿色产业的发展。4.推行绿色会计和绿色审计制度。通过绿色核算、绿色审计,推行清洁生产,有助于形成整个国家的绿色竞争力。5.进行环境资源产权制度和环境管理制度的刨新。通过分散和明确环境资源产权,确立相应的责任、权利和利益主体,建立有效的使用、补偿和责任承担机制。(二)企业层面

企业应用战略眼光看待环保问题,要认识到环保是一种投资,是对外贸易发展强有力的推动器,才不至于在国际竞争中被淘汰。

1.实行绿色生产,开发绿色产品。根据有关专家预测,绿色产品将在未来10年内将主导世界市场。这就要求企业从需求出发,在研究国外先进环保技术的基础和经验上,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队伍,不断引进和开发产品的绿色技术,积极开展符合环保要求的绿色产品的开发,实施全过程的绿色生产。这样才能开拓广阔的绿色产品市场,占得先机,扩大出口。

2.实施绿色营销,塑造绿色形象。企业搞好绿色营销,首先,要搞好绿色品牌设计。其次,重视绿色产品的广告宣传。在绿色产品的广告宣传过程中,应强调产品对环境的友好性,可以实施差别策略,注重带有提示环保信息的绿色包装,或者尽可能少包装,使用可循环利用的包装等。企业也可以在其产品上附上绿色标志,进一步提升绿色形象。3.提高管理水平,强化国际认证。应对绿色壁垒,要求企业在技术、管理以及标准上与国际全面接轨,企业必须改变意识,转换观念,保证足够的财力、人力,积极参加 ISO 14000的认证,以该认证标准为基础,在企业内部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环境管理体系,提高环境管理水平。

4.通过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分散国际市场风险,在适当时机进行海外直接投资以绕开绿色壁垒。我国出口企业应积极开拓国外市场,做到出口市场多元化,同时亦可直接进行海外投资,直接开发适合当地市场的绿色产品。这样,在面临国外绿色壁垒时,一方面,可减缓来自发达国家的市场压力,降低风险,减少与发达国家的贸易摩擦和争端;另一方面,也可将当地信息及时反馈给母公司,以便掌握国际市场竞争的先机。

总而言之,绿色壁垒是长期的,要想突破绿色壁垒,需要政府、行业和企业及消费者的共同努力,各个层面都应注重搜集国际“绿色信息”,进行动态管理,建立绿色壁垒信息中心和数据库,设立绿包壁垒的预警机制。

影响文献综述 篇6

英文翻译是20篇文献中有若干篇英文文献,然后找出一篇,翻译成中文

文献翻译包括两部分:英文原文、中文翻译

(1)中文翻译

主标题:三号字、居中、宋体、加黒,段后为自动。

正文:全文宋体、小四号字、段前段后0、字间距1.5,首行缩进2个字符(包括各级标题)。

编码:采用中式“

一、1.(1)1)”编码形式,不得采用自动生成格式。其中“

一、1.”做为标题,加黒,单独成行。“(1)1)”可以做标题,也可以不做标题,如果做标题,需单独成行,做还是不做标题,均不需要加黒。

图表:图表文字及说明等均采用五号宋体。表格要有表头(表头包括表号、表名),表头在表的上面并居中加黑。图要有图号、图名,在图的下面并居中,不需加黒。

公式:采用公式编辑器编写,要规范,必要时要编号,编号要写在公式的尾部。

(2)英文原文

格式和中文翻译一样,只是字体改为Times New Roman 张艺凡.售楼处设计的趋向性研究[D].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1[8] 卓刚.售楼部建筑设计初探——兼论传播学对建筑设计的影响[J].华中建筑.2007(05)5] 王颂.从售楼处说开去[J].建筑创作.2005(07)] 徐丹怡,杨楠.分析与细分——售楼处设计[J].世界建筑.2004(06)

[6] 王蔚,和静.售楼处的转型及可持续发展[J].建筑创作.2005(07)

7] 王丽丽.市场经济下的商品楼市—售楼处设计初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8

[2] 康东阳,谢益人.住区售楼处的回顾与展望[J].福建建筑.2008(06)

5] 唐盈.售楼部设计及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 2008

9] 康东阳.住区售楼处设计探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8

关于普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的写作要求

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搜集文献资料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文献资料的归纳、分析、综合运用能力,从2004级普通本科学生开始,实施文献综述写作制度。为进一步规范文献综述的写作,现将有关要求明确如下:

一、撰写文献综述的基本要求

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或专题搜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就国内外在该领域或专题的主要研究成果、最新进展、研究动态、前沿问题等进行综合分析而写成的、能比较全面的反映相关领域或专题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的综述性文章。“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评述。

二、撰写文献综述的基本注意事项

1、文献综述是一篇相对独立的综述性学术报告,包括题目、前言、正文、总结等几个部分。题目:一般应直接采用《文献综述》作为标题,经指导教师批准也可以所研究题目或主要论题加“文献综述”的方式作为标题。

前言:点明毕业论文(设计)的论题、学术意义以及其与所阅读文献的关系,简要说明文献收集的目的、重点、时空范围、文献种类、核心刊物等方面的内容。正文:无固定格式,文献综述在逻辑上要合理,可以按文献与毕业论文(设计)主题的关系由远而近进行综述,也可以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总之要根据毕业论文(设计)的具体情况撰写,对毕业论文(设计)所采用的全部参考文献分类、归纳、分析、比较、评述,应特别注意对主流、权威文献学术成果的引用和评述,注意发现已有成果的不足。结论:对全文的评述做出简明扼要的总结,重点说明对毕业论文(设计)具有启示、借鉴或作为毕业论文(设计)重要论述依据的相关文献已有成果的学术意义、应用价值和不足,提出自己的研究目标。

2.要围绕毕业论文主题对文献的各种观点作比较分析,不要教科书式地将与研究课题有关的理论和学派观点简要地汇总陈述一遍。

3.评述(特别是批评前人不足)时,要引用原作者的原文(防止对原作者论点的误解),不要贬低别人抬高自己,不能从二手材料来判定原作者的“错误”。

4.文献综述结果要说清前人工作的不足,衬托出作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和理论价值。

5.采用了文献中的观点和内容应注明来源,模型、图表、数据应注明出处,不要含糊不清。

6.文献综述最后要有简要总结,并能准确地反映主题内容,表明前人为该领域研究打下的工作基础。

7.所有提到的参考文献都应和所毕业论文(设计)研究问题直接相关。

8.文献综述所用的文献,与毕业设计(论文)的论题直接相关,与毕业论文(设计)的参考文献数量完全一致;重要论点、论据不得以教材、非学术性文献、未发表文献作为参考文献,应主要选自学术期刊或学术会议的文章,其次是教科书或其他书籍。至于大众传播媒介如报纸、广播、通俗杂志中的文章,一些数据、事实可以引用,但其中的观点不能作为论证问题的依据。

三、撰写文献综述的其他事项

1.一篇毕业论文(设计)应完成一篇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引用数量原则上不少于15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3篇,字数不少于2000字,并按规范格式附于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之前。

2.文献综述的撰写格式参见《江西财经大学普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写作规范》的基本要求。

3.文献综述与毕业论文(设计)同为学生毕业资格审核的基本文献,为永久性保存文档,学生应同时提供纸质及电子文档。

4.文献综述的成绩占毕业论文(设计)成绩的10%。

影响文献综述 篇7

一、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 客户规模方面。

国外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开始于1980年, 当时Simunic运用经济分析的方法, 结合1977年美国审计市场数据, 首次建立了审计收费定价模型:E (C) =c*q+E (d) *E (θ) , 该模型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审计资源成本和风险溢价。通过数据的多元实证回归分析, 他得到了十个可能会对审计定价产生影响的变量, 这其中资产规模的影响最为显著。1984年Francis通过修正过的Simunic回归模型对澳大利亚审计市场进行了研究, 同样得出被审计单位的资产规模、控股子公司个数及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与审计收费显著影响审计价格。1999年Houston将Simunic回归模型中所涉及的风险因素分开考察, 将其分解为审计风险和非审计风险, 两者合称审计企业风险, 修正后的模型为:E (C) =c*q+[E (d) *E (γ) ]+[E (f) *E (p) ]。之后的2005年Houston又在原有模型的基础上, 进一步将非审计风险细分为剩余诉讼风险和非诉讼风险, 最终得出的模型为:

2. 审计业务复杂程度方面。

Simunic (1980) 、Francis (1984) 、Anderson与Zeghal (1994) 利用控股子公司个数作为审计业务复杂程度的代理变量, 对各自国家或地区的审计市场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后得出, 被审单位控股子公司个数显著影响了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收费, 并且显著性很高。而Low、Tcn与Koh (1990) 则有完全相反的结论, 通过新西兰和新加坡市场数据分析后认为控股子公司个数对审计收费无显著影响。

3. 公司治理结构方面。

Sullivan (1999) 通过分析1995年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公布的184家最大的上市公司的数据, 在控制了上市公司规模、经济业务的复杂程度和财务风险等因素的影响下, 发现董事会结构和审计委员会特征对审计费用不产生显著影响。Abbott等 (2003) 以2001年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492家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 在控制了公司规模、经济业务的复杂性和会计师事务所所披露的审计意见等因素的影响下, 发现审计委员会成员若全是独立董事并且其中至少有一名拥有财务专业的专家, 这样的审计委员会对审计费用的回归结果显著为正, 但是对于审计委员会一年内集会的次数则不具有显著影响。

4. 从事务所规模方面。

Firth (1985) 利用新西兰上市公司所披露的数据得出结论, 事务所的规模对审计收费不具有显著影响。这与Simunic (1980) 所得出的结论相反, 对于差异产生的原因, Francis和Stokes (1986) 认为这是由于二者运用了不同的分类标准将被审对象的规模进行了分类。为了进一步解释差距产生的原因, 他们运用澳大利亚上市公司1983年96家上市公司数据作为研究样本, 并配合另一组96家上市公司为参照组, 重新对模型进行了回归分析。他们认为不同规模的会计师事务所对于不同类型的客户收取的费用不尽相同, 当被审单位为小规模上市公司时, 大型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收费远高于其他会计师事务所;当被审单位为大规模上市公司时, 大型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收费与其他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收费相当, 这种情况下的回归结果显示事务所规模对审计费用无显著影响。Gul (1999) 在对比分析了Francis和Stokes (1986) 的研究结论后发现, 他们的研究假设中存在一个缺陷。由于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市场中地位和公信力较高, 其发表的审计意见更能被公众接受, 也能提高被审单位公司价值, 所以在审计收费相同的情况下, 一个小规模的上市公司会倾向于选择大型会计师事务所而不是小规模事务所。之后, Gul (1999) 以香港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样本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回归结果表明, 对于所有的被审计上市公司而言, 大型的会计事务所相比小型会计师事务所收取更高的审计费用。

二、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2001年以前中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收费一直不为外界所知, 直到2001年12月24日中国证监会开始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审计费用, 并对其内容和形式做了具体规定。同年, 证监会又进一步要求中国上市公司不但要披露审计费用, 还要披露所提供审计服务的年限。至此, 国内学者便有了可以参考的数据, 审计收费的实证研究也就陆续展开了。

1. 事务所规模和审计业务复杂程度方面。

朱小平、余谦 (2004) 利用2002年870家公布年报的上市公司数据, 将资产总额、上市公司纳入合并范围子公司数量的算术平方根分别作为公司规模和审计业务的复杂程度的替代变量, 建立模型对审计定价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多元回归, 发现, 公司规模、审计业务的复杂对审计费用有显著影响;王小华 (2005) 利用上交所2001—2003年的数据并结合中国审计市场的特点, 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用被审单位总资产的对数来替代被审单位规模、用公司投资比例超过20%的公司的数量的平方根来替代审计业务的复杂程度, 回归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规模、审计业务复杂程度显著影响审计费用。

2. 从审计风险方面。

伍利娜 (2003) 利用修正的Simunic模型对2001年282家披露了审计费用的上市公司做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研究发现存在盈余管理的公司其ROE处于“保资格”区间与年度审计费用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但是刘运国等 (2006) 在Simunic基本模型的基础上, 利用中国沪深两市2003年1 183家上市公司公布的数据, 实证分析了中国现行监管体系下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对审计定价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盈余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审计费用, 但并不显著。由此可发现盈余管理对审计收费的影响出现了不同的结果。张继勋、吴璇等 (2005) 以2003年中国沪市上市公司公布的数据为基础, 用上市公司对外担保额、应收账款的比率和存货占总资产的比率作为被审单位风险的替代变量进行回归, 结果表明, 对外担保额、应收账款比率对审计收费的有显著影响, 而存货占总资产比率对审计收费的回归结果却不显著。毛钟红 (2008) 认为大部分审计风险是政府的监管政策所产生的, 而并非企业偿债能力等指标, 因此他认为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代理变量对审计定价的影响不显著。但焦莹芳 (2007) 利用2005年上市公司公布的数据, 并采用净资产收益率、现金流量比率等指标衡量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 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发现资产负债率和现金流量比率显著影响审计定价。

3. 公司治理结构方面。

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 国内上市公司大多是国有控股的性质, 这与国外的私有制不同, 这个不同对审计收费研究领域做了一定的补充, 国内学者们基于不同的视角得出了各自的结论。王小华 (2005) 从审计市场上需求方角度研究发现, 国有企业的股权集中导致的所有者缺位委托代理机制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对审计市场需求不足, 公司向会计师事务所支付的审计费用较低;相反民营企业一般不存在所有者缺位现象, 高质量的审计服务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代理冲突, 因此所支付的审计费用较高。但蔡吉普 (2007) 运用上市公司2004年沪深两市1 339家A股上市公司横截面数据, 在控制了公司规模、审计意见等因素的影响下, 研究发现董事会规模较大的公司被收取较高的审计费用, 而董事长两职合一或管理层适度持股的非国有控股公司则审计收费相对较低。这说明审计收费的确定要结合公司控制权的性质并考虑公司治理结构对审计风险的影响。他还认为如果一个公司能保持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 就能对管理者进行约束, 一方面可以减少管理层对利润的操作行为。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会计报表的公信力, 降低会计师事务的的审计风险。

4. 会计师事务所规模方面。

高品牌的会计师事务所更能被公众所接受, 所出具的审计意见具有相当的公信力, “四大”的高收费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漆江娜 (2004) 用2002年沪深A股1 191家上市公司建立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 结果表明“四大”审计收费显著高于其他本土会计师事务所。王小华 (2005) 和钱华 (2006) 采用研究发现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费用成正比关系。陈平、戴志燕 (2008) 选取2005年100家上市公司审计报告中披露的国内外事务所的审计费用数据, 通过比较发现国外事务所, 尤其是“四大”的收费远高于国内的事务所。吴应宇等 (2008) 以2001—2004年沪市上市公司公布的数据, 结合修正的Simunic模型对不同规模的客户支付给国内“五大”的收费溢价进行实证研究分析, 结果表明大规模的上市公司需要向国内“五大”支付审计费用溢价, 而小规模被审单位则不用支付。这说明大型的事务所能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 审计人员素质较高, 使得审计成本也较高, 即使审计失败, 也可以得到足够的赔偿, 投资者不会受到较大的损失, 因此, 上市公司倾向于选择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并支付较高的审计费用。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

对以上的文献与研究加以分析和总结后, 我们可以看到, 与国外对于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相比, 中国国内的研究在深度和广度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在已提高的基础上还有待进一步的发展。

首先, 相对于国外的研究相比, 中国在审计收费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 现在也仍处于一个初步发展时期。这是由于中国资本市场建立较晚, 尚不具备实现市场半强式有效的条件。众多西方国家, 其资本市场发展成熟, 经过长时间历史的演练, 资本市场已经基本实现半强式有效, 能有大量的数据与市场信息供给到学者的实证研究之中, 而会计实证研究的基石就是有效市场假说。在国内, 还未出台有关审计收费支付报酬的统一性具体规定, 导致各上市公司在披露时有的按实际支付的报酬加以披露, 而有的是按年度汇总加以披露。这些不利因素都会导致在中国相关研究的文献数量不高, 且质量与国外相比略显逊色。其次, 从实证研究模型的选择来看, 针对中国国内的研究并没有跳出或者超越国外学者的已成型的研究成果, 只是考虑了市场因素对于审计收费服务定价的影响, 而作为在国内另一个很重要的政府因素却没有被大多数论文作者所考虑在内。政府因素作为审计质量的保证, 相对于市场因素对发挥审计收费的激励机制的有利作用而言, 其也是可以作为一项重要的影响变量进行合理化的因素, 在实证研究中有必要纳入审计服务定价模型之中。除了模型的选择和变量的参考因素以外, 中国学者所建立的针对审计费用的模型, 可能是由于不够完善, 遗漏了某些重要变量, 而导致其可决系数较低, 模型的解释力度不强。另外, 更多的学者在衡量审计质量的高低时, 由于没有明确的替代变量, 通常倾向于选择是否聘请“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来作为衡量的依据, 虽然审计市场与经济学理论中影响价格的重要因素是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的高低相一致, 但是就事务所审计质量来说, 中国国内的事务所的审计质量是否真的低于“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 并没有合理性定论, 所以在变量的选择上, 没有切实的参考依据。

四、未来的研究方向

综上所述, 在现有的关于审计收费问题的研究中, 中国虽然已经取得了较大进步, 但是与国外同类文献研究相比, 在一些问题的研究上还没有进行深入研究, 且在某些问题上中国还处于研究的空白。故而, 我们今后的研究可着手于以下几个方面因素的考虑。

在业务需求方面, 随着企业管理内容与方向的日趋改进, 事务所在对企业进行业务服务的事项中, 如管理咨询等非审计业务所占比重有所提升, 审计费用被非审计业务影响也随之加深, 所以我们在研究中可以加入审计收费与非审计业务与事务所、企业之间的关系等因素进行研究。在企业等被审计单位的内部管理方面, 内部控制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内部完善程度是发展不均的, 内部控制在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之间会有很大的分化, 我们的关键在于寻找其替代变量, 全面反映被审计单位的内部管理情况, 寻找对审计费用影响的关键点, 开辟新的研究道路。

摘要:近年来, 随着中国审计市场的逐渐成熟, 关于审计收费相关理论研究也越来越多。审计费用作为审计领域的核心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和实务界所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以往的研究不但有利于监管者进一步加强对本国审计市场的了解, 进一步规范审计市场的相关政策, 另一方面也为进一步分析影响审计费用的影响因素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审计收费,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参考文献

[1]张继勋, 刘成立.审计收费研究综述及启示[J].当代财经, 2006, (7) .

[2]王振林.审计费用的决定与审计质量———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D].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博士论文, 2002.

[3]毛钟红.中国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经验分析[J].财会通讯, 2008, (4) .

[4]姚可.关于中国审计费用支付方式的理性思考[J].时代金融, 2007, (5) .

[5]Simunic D A:The pricing of audit services:Theory and evidence[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80 (3) .

[6]DANIEL T SIMON:The Audit Services Market:Additional Empirical Evidence[J].Auditing, 1985.

[7]Michael Firth:An Analysis of Audit Fees and Their Determinants in New Zealand[J].A Journal of Practice&Theory (Spring) .

[8]钱华.审计费用的决定因素———来自中国B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J].广东商学院学报, 2006, (3) .

[9]张海安.审计收费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注册会计师, 2007, (1) .

[10]焦莹芳.不变更会计师事务所条件下审计费用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国深市A股市场的实证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2007.

影响文献综述 篇8

关键词:产业结构升级;价值链攀升;就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总量迅速跃升,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经济发展的重心也逐渐由总量提升向发展方式转变上转移,中国经济发展正步入“新常态”。产业升级作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其影响已经展现在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与此同时,十三亿人口的国情让我国一直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势。在此背景下,把产业升级和就业放在一个框架内,探究产业升级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就业,对于今后合理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既具有理论价值,又具有现实意义。

一、 产业升级的内涵

现有文献对产业升级的定义,大致可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 产业间的结构升级。威廉·配第最早发现“产业间资源流动现象”,后来费希尔提出三次产业论,自此之后大量学者开始关注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配第-克拉克定律、二元结构论、主导部门理论等理论都是对产业结构调整理论的发展和继承。

(二)产业内的价值链升级。价值链一词是由Porter(1985)在研究企业运作过程时提出的,Gereffi(1999)以全球价值链的视角指出,产业升级是从全球价值链的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攀升的过程。冯艳丽(2009)强调产业升级是价值链的互动和攀升的结果。蒋兴明(2014)认为价值链升级既包括价值链环节的升级,也包括对价值链控制力的升级。

(三)既包括产业间的结构升级又包括产业内的价值链攀升。朱卫平和陈林(2011)认为产业升级包含产业结构升级、加工程度高度化、价值链攀升三种模式。张其仔(2008)[13]从比较优势的角度指出产业升级是通过改变要素的比较优势进而改变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二、产业升级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效应

学术界关于产业升级对就业效应影响的研究大致有如下三个方面:一是产业升级对劳动力就业有促进作用(武力、温锐,2006;张晓旭,2007;任志成、张二震,2007);二是产业升级对劳动力就业有抑制作用(刘世锦,2005;朱轶、熊思敏,2009);三是产业升级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并不确定(龚玉泉、袁志刚,2002;王旭升、王旭辉,2009;孙文杰,2013)。

(一) 产业升级对劳动力就业具有促进作用

武力、温锐(2006)指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更有利于创造就业。张晓旭(2007)研究了1978-2005年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就业变化的动态,发现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增长起主要作用。任志成、张二震(2007)注意到服务外包不仅能促进就业数量,还能提升劳动力的就业层次,特别是能提高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陈银娥和魏君英(2010)通过1997-2007年的中国数据也得出服务外包总体上有利于就业。

(二)产业升级对劳动力就业具有抑制作用

刘世锦(2005)发现,产业由轻工业往重工业调整过程中,一单位GDP所能拉动的就业不升反降,重工业化抑制了就业效应。朱轶、熊思敏(2009)发现产业结构变动会引起结构性失业,即对就业产生负面效应。蒲艳萍(2008)利用1997-200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得出产业结构的快速变动会阻碍就业人数的增加。

(三)产业升级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并不确定

产业升级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效果也可能并不确定。王旭升、王旭辉(2009)认为重工业化对就业既有促进效应又有阻碍效应。张浩然和衣保中(2011)利用中国2003-2008年的数据,发现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有利于城市就业人数的增加,但同时由于劳动力的重新配置造成了结构性失业。孙文杰(2013)指出价值链攀升中对高层次劳动力具有门槛效应,当外包环节高于承接国劳动力分工结构时,承接国际外包有利于承接国高技能劳动力的就业,反之则不利于承接国高技能劳动力的就业。

三、文献评述

通过对现有文献归纳总结,现有文献已对产业升级以及产业升级影响劳动力就业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同时,纵观上述文献,本文认为仍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学术界对产业升级的内涵仍存在较大争议,并存在着产业升级与“产业结构升级”、“价值链攀升”等概念的混用;二是将产业升级作为解释影响就业的理论体系尚不成熟;三是产业升级对就业的影响尚缺乏系统的量化体系。

参考文献:

[1]蔡昉,都阳,高文书.就业弹性、自然失业和宏观经济政策——为什么经济增长没有带来显性就业?[J]经济研究.2004,(9):18-25.

[2]龚玉泉,袁志刚.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非一致性及其形成机理[J]经济学动态,2002,(10):35-39.

[3]任志成,张二震.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就业效应[J].财贸经济.2008,(6):62-66.

[4]孙文杰.承接国际外包、价值链升级与我国高技能劳动力就业——基于工业行业的面板门槛模型[J].产业经济研究.2013,(5):74-83.

[5]王旭升,王旭辉.重化工业阶段的就业效应探析[J].生产力研究,2009,(11):89-91.

[6]张浩然,衣保中.产业结构调整的就业效应: 来自中国城市面板数据的证据[J].产业经济研究,2011,(3):50-55.

[7]张晓旭.中国就业增长与产业结构变迁关系的考量[J].统计与决策,2007,(4):90-93.

[8].朱卫平,陈林.产业升级的内涵与模式研究——以广东产业升级为例[J].经济学家,2011,(2):60-66.

[9]朱轶,熊思敏.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变动对我国就业效应的经验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5):107-119.

[10]Gereffi, G.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in the Apparel Commodity Chain[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99,(1): 37-70.

上一篇:信任理解的作文下一篇:月度会议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