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金融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2024-06-27

浅谈金融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精选9篇)

浅谈金融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篇1

浅谈金融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1]李伟铭,黎春燕.高技术产业发展与政策研究——培育竞争优势[M].科学出版社,2011

[2] ?春红.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融资体系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3]楚尔鸣,李勇辉.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学[M].巾国经济出版社,2005

[4]韩霞.高技术产业公共政策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5]郭春丽.融资结构与公司价值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6:32

[6]贾丨g娟?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M]?巾国经济出版社,2010

[7]叶永刚满伟.屮围孵化器融资体系研究、设计与实施——金融工程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I1的应用[M].丨11国金融出版,2004

[8]赵湘莲.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基于R&D视角的研究[M].科学出版社,2006,[9]陈志楣,杨德勇.产业结构与财政金融协调发展战略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10]田治威,秦涛,潘焕学.中国林业金融支持体系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

[11]赵昌文.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信用与融资[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12]戴淑.高科技产业融资理论、模式、创新[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13]张玉明.资本结构优化与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策略[M].上海三联书店,2003

[14]陈柳钦.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金融支持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08,5(5),59?65

[15]李勤.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金融支持[J]?经济纵横,2002,2:39?41

[16]乔晓华.中小髙新技术企业成长周期及其演进策略[J],现代企业,2008,2:56?58

[17]陶长琪.对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生命周期的探讨[J].科学管理研究,2003,10(5):55?58

[18]王君.中小高科技企业融资难及对策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8(3):53-54

浅谈金融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篇2

1 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对于选择学习金融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更愿意在未来的职业中从事与该专业相关的工作。而该专业对口的工作方向就是银行的工作。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毕业生之所以这样择业,有两点原因,一是专业符合;二是银行业是高福利低风险的行业。从用人单位的需求来看,他们需要“高、精、尖”的专业金融人才。[1]但是这种复合型专业金融人才少之又少,而毕业生大多经验不足,所以难以开展工作。这种不同的需求就造成了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

在了解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之后,深究之下,就可发现,造成当前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三个方面。

第一,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基础教学内容过于偏重课堂。就全国范围内的金融专业教育教学体系而言,对于金融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都比较缺少。本专业学生所学金融知识不能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另外,高职院校金融类实践资源少,致使实践教学计划不能落实。[2]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金融企业需求有限。为了立足金融业,金融企业对于金融人才的要求比较严苛。符合其需求的专业人才必须拥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思辨能力等,只有达到综合素质的复合型金融类人才要求,才可能被顺利录用。

第三,政府部门政策引导不当。金融类专业学生大多倾向于选择国家控股(例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人寿等)的银行业,这些岗位属于稳定的“铁饭碗”,但这些岗位毕竟有限。[3]国家为了发展金融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金融专业的人才,但是,却没有明确引导金融类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

2 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毕业实践模式的创新

2.1 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毕业实践模式创新设计

关于金融类专业毕业实践模式创新的尝试,本专业的教师和校方应该进行全面的考虑,并通过集体讨论确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在确定具体方案之后,针对学生的毕业实习与论文(设计)指导书应该进行重新修订。其中,主要针对学生的毕业方式给出多种选择,希望改变传统的毕业实践环节的单一模式。学生可以有以下几种选择:第一种,基础不牢靠的学生,沿袭写论文的形式;第二种,专业基础比较好的或实习岗位马上能定位到金融专业岗位的学生,模拟实习单位业务进行考核;第三种,市场调研(调查金融专业的发展),为本专业课程设置提供参考意见。

2.2 构建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毕业实践的创新模式

2.2.1 校企间、校校间、企业间合作

为了让金融专业的毕业生拥有较强的专业能力,高职院校应该与其他院校和企业合作,建立实践基地,构建金融类实践资源共享平台。为此,可从以下四方面着手实施。

第一,金融企业为金融类专业学生提供实习兼职工作机会。

校方与企业合作,一方面是通过金融类实践资源共享平台,让学生有渠道获取最新的就业信息;另一方面是金融企业自身也能扩大宣传、营运,并实现增值目标。[4]同时,金融专业学生拥有专业对口的实习兼职机会,就能有锻炼能力的机会,便于毕业选择就业岗位。

第二,实施考核反馈。

高职院校和金融企业合作的平台为本院校金融专业学生建立综合考评档案。在这份综合考评档案中,就学生的诚信、在校成绩、在基地的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评定。校企双方商定考评标准,并进行严格考评。在此过程中,还要确定反馈、调查流程,以便于人才与企业双向选择。

第三,校企合作推出校企主题夏令营活动。

校企合作推出校企主题夏令营活动,让该专业学生参与到活动中。企业可以从中选择表现突出的学生去相关企业实习或参观;学生可以在活动中接触到与金融有关的事物或者资深金融人员,增长自己的见识或者能力。这样的活动便于企业和学生双方交流,也符合双方的需求。此外,优秀学员也可以反向选择自己想要去参观或者实习的企业。

第四,三方合作举办相关活动。

经政府、企业、学校三方集资,举办一些相关竞赛活动。活动内容以学生实际操作为主,譬如模拟经营等。[5]活动举办所需的资源由企业、学校负责,策划促成活动由政府负责。高职院校金融类学生可根据自身能力参加活动,获取经验。另外,举办活动的企业和学校应设置一些奖项,譬如为优胜者提供创业资金、权威证书等。

2.2.2 建设高职院校实践课程培养体系

为了加强金融专业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学校应该建设实践课程培养体系。通过建设实践课程培养体系,让金融专业的基础课程更注重实效性,更具有针对性。为此,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第一,设置远程课程。

金融类专业学生需要参加各种资格证考试,譬如从业考试、相关专业高级资格证考试、专业英语考试等。学校设置远程课程时,可根据金融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其提供专业课程培训。通过计算机网络课程方便学生进行课程学习。

第二,增加就业测试与指导课程。

学校应招贤纳士,组建一支专业的师资队伍专门负责为金融类专业学生提供就业测试与指导。就业测试包括职业能力测验、情境模拟测验、高绩效管理测验等。与此同时,就业指导还应该安排培训专业人士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讲解求职技巧。

第三,合理安排基础培训实践课程。

对于金融专业学生,开设基础培训课程。把实践中需要掌握的技能给学生一一传授。开设OA实践基础课程,确保学生可以灵活操作打印机、复印机以及Excel、Power Point等办公软件。[6]开设专业实践基础课程,针对银行制单、证券模拟操盘、保险模拟销售等进行教学。在专业实践基础课程中,还应该设置专业仿真模拟(综合)训练,将金融专业仿真模拟的实际操作、实战训练等内容涵盖到教学内容当中。此外,还应该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训练。在毕业设计中,将与学生就业相关的职业和岗位实践能力训练等内容设置在其中,促使金融专业学生提升专业能力。

3 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毕业实践模式的创新价值

创新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毕业实践模式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针对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毕业实践模式进行创新,其价值在于三方面:其一,增强金融类毕业生就业能力。对于金融类专业学生而言,通过实践课程培养体系和校企间、校校间、企业间合作,他们会积累更多专业实践知识和经验,了解就业形势。其个人能力可以实现实质性的提升。其二,促进高校之间、企业之间交流。在创新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毕业实践模式过程中,高职院校和企业合力打造了一个金融类实践资源平台,为金融类学生创造了很多发展机会。在此期间,企业通过参与活动得到了资源,校方也从课程体系方面入手调整了课程内容设置。这种实践、合作、互助、竞争方式,促使双方都能得到便利。其三,极大地缓解了金融类专业学生就业难的困境。金融类专业毕业生就业难,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存在不足,一旦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毕业实践模式得到创新,这方面的境况将得到改善。

4 结论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的教育是当今一种主流的教育模式,其目的是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但由于其教育的知识结构过于落后,以至于毕业生就业陷入困境。研究探索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毕业实践模式的创新路径,一方面是为了适应当前的就业需求形势,解决金融专业学生实习或者就业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能为改革金融专业课程设置和开发贡献一份力量。对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毕业实践模式进行创新,需要学生、教师、企业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在创新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毕业实践模式过程中,要采取校企合作的多元化形式,从实际情况入手分析,确保该模式可立足于实践,有利于实现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目标。

参考文献

[1]张艳芬.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毕业实践模式的创新与研究[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31-33,75.

[2]王晓政,杨素娟.高职院校国际金融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J].职教通讯,2012(12):46-49.

[3]李厚俭,史丹.辽宁省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群建设的实践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2(8):18-20.

[4]杨润贤,张新科,王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视野下高职院校“1+1+1专业导师制”实践探索[J].职教论坛,2011(6):11-14.

[5]蒋丽君.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构建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13(2):103-106.

浅谈金融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支持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刚刚进入起步阶段。但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诸多问题,包括普遍实力不强,运作部规范,经营机制不健全,在发展中受到各方压力等。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金融供需研究

中国人民银行荆州市中心支行(2009)课题组通过对江汉平原四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与分析得出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性需求特征为:

(一)现实性需求与潜在性需求并存,以潜在性需求为主;

(二)融资性需求与保障性需求并存,以融资性需求为主;

(三)商业性需求与政策性需求并存,以政策性需求为主;

(四)集中性需求与分散性需求并存,以集中性需求为主;

(五)大额需求与小额需求并存,以大额需求为主.

郑有贵 (2008)认为合作社生产的经营模式,一般分两种,一种为合作社统一生产经营模式,另一种是农户分散生产的经营模式。在生产经营模式下,合作社信贷的需求也分为两种,一为针对专业合作社统一生产的经营信贷,二为针对农户分散生产的经营信贷。

贾楠(2009)认为合作社所需求的经营资金主要是解决周转性资金短缺。农民在自身发展上有需求增长,合作社的经济实力、市场也增强开拓能力,合作社扩张规模和提高水平要求也会使得信贷需求更加旺盛。由于合作社正处于发展阶段,所以信贷需求很少能得到满足。

二、金融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支持的存在问题

康金莉、刘莹(2010 )提出虽然现在合作社面临各方面金融的需求,但无论是社内还是社外,都不能提供与其需求相对应的支持,会极大影响合作社经营与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自有资金严重不足. 2.金融机构贷款支持不理想. 3.财政资金补贴覆盖面小,监督难度大. 4.保险服务基本无着落. 5.内部互助金融缺乏制度保障.

郑有贵 (2008)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成员金融供给的障碍因素表现在: 一是金融支持政策不足。二是信息不对称。三是信用体系不健全。四是农村金融体系的不健全,导致商业金融机构的网点减少,而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服务半径较大引起难以触及到农村基础,合作金融也还处于试点阶段。

陈刚、荣长芸(2005)提出主要问题:一为政府缺少鼓励措施和宏观规划方面的研究与指导,协会对开展综合服务或兴办经济实体的工作中,财政、税务、工商、信贷等部门的扶持政策也不明朗,二是协会组织的松散,法律不明确的地位,不规范的内部管理等,都导致了金融对信贷支持无法落实。

三、 金融支持合作社发展的阻碍原因

针对金融支持合作社的问题,国内许多专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康金莉 、刘莹(2010)认为农业风险大,业务分散,是商业金融机构不愿涉足的根本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合作社运营规范性差;

(二)缺乏有效担保。

(三)信息不对称。

(四)国家金融政策缺乏可行性。

(五)纯商业运作模式不适应农业金融需求。

贾楠(2009)认为中国目前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处于初阶,面临外部环境和内部机制的制约,信贷支持合作社适应性与主动性的较低,还有很多问题与困难。一为合作社获取银行支持的自身条件不足,二是行业机构对合作社的金融支持不适应,三则政府力度不够,不利合作社与银行对接,四是风险补偿政策不完善,外部环境还需要很大的改善。

顾海峰、蔡四平(2004)剖析了我国金融发展现状与缺陷,农村金融支持不足在于农村金融市场的组织不完善,无法提供合适的金融服务,引起农村金融资产的规模小,不仅农村金融机构无法提供足够的金融服务给农村经济,而且成为了农村资金外流的主要渠道。

四、金融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和路径

郑有贵 (2008)认为要解决金融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问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农民专业合作社信贷平台的构建。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信贷平台,依托两个组织:1.一般农户、大户、公司、经纪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市场主体构建的农业行业歇会。2.农业行政管理部门与其他的有关部门及其相关组织可以依托,从而将农民专业合作社信贷的平台构建起来。其次,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建立起为成员提供信贷担保服务或者承贷承还业务。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成员提供信贷担保服务或者承贷承还时,政府部门还需要在财政政策上为成员提供信贷担保服务或者提供承贷承还实行以奖代补,即根据提供信贷担保服务或者承贷承还业务的规模,给予奖励,来弥补提供信贷担保服务或者承贷承还业务中所产生的成本费用与部分风险金。(可处理农民信贷难的问题)三支持合作社兴办村镇上的银行和资金互助组织。政府部门不仅仅需要从政策上支持,还需要将合作社纳入兴办村镇上的银行与资金互助组织力量主导,公平的实行财政资金注入和税收减免等政策。

金融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篇4

一、金融工具及衍生产品

1.远期结售汇研究;

2.结售汇制度研究;

3.外汇期权研究;

4.外汇期货研究;

5.商品期货研究(可细化到具体品种)

6.国债期货研究;

7.股票期货研究;

8.股票指数期货研究;

9.利率互换研究;

10.货币互换研究;

11.汇率风险管理理论研究;

12.利率风险管理理论研究;

13.金融创新与次按危机;

14.住房按揭贷款风险研究(理性违约风险或早偿风险)

15.我国权证定价研究(含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

16.可转换债券定价研究(模型或实证)

17.衍生产品交易风险案例分析(可选巴林银行案、法兴银行案、中储铜、中航油等)

18.利用衍生产品进行套期保值问题研究(理论或实证)

19.基于生命周期的组合理论

20.金融风险度量问题研究(理论或实证)

21.金融衍生产品的新发展

22.无套利方法及其在衍生产品定价中的应用

二、商业银行

1、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生存状态与发展模式研究

2、银行业风险管理文化的比较研究

3、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激励约束机制效果分析(或设计研究)

4、中国银行业实施巴塞尔协议的经济成本研究

5、外资金融机构在华经营策略和战略的变化

6、银行业开放与国家金融安全研究

7、商业银行经营绩效(效率)分析的方法与应用

8、我国“法人导向”外资法规颁布后,外资银行机构模式变化研究

9、从08年美国次贷问题引发的金融危机中,反思现代金融体系的风险控制问题

10、从08年美国次贷问题引发的金融危机中,反思美国金融体系的利与弊

11、在“和谐”社会的建立中,如何重建我国农村金融的市场组织体系

12、现代储蓄理论与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

13、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

14、商业银行的利率衍生产品;

15、利率期限结构与资产组合;

16、利率期限结构与利率预测;

17、人民币汇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的外汇风险管理;

18、人民币利率及汇率市场化与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

19、外汇理财产品的风险防范

20、商业银行小企业贷款风险防范

21、我国融资担保模式探讨

22、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研究

23、我国个人征信制度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24、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有效性探讨

25、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26、我国金融混业经营问题的再探讨

27、我国农村金融业发展模式研究

28、完善我国个人征信制度的对策研究

29、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有效性探讨

30、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31、中、外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现状的比较研究

32、我国票据市场发展对策研究

33、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际实践与借鉴

34、KMV模型在我国信用风险度量中的运用研究

35、货币非中性理论的适用性及其局限性研究

36、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欺诈风险的制度因素研究

37、我国信用评级制度的现状研究

38、银行业开放与国家金融安全

39、新巴塞尔协议与商业银行资本充足度监管制度研究

40、关于商业银行范围经济与“全能型”经营模式的探讨

41、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分析的方法与应用

42、论促进商业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对策研究

43、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与外资银行的竞争与合作

44、外资银行的竞争策略研究

45、西方网络银行的发展模式及对我国银行业的启示

46、有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的思考

47、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与防范

48、发达国家与我国银企关系模式比较分析

49、混业经营在西方国家的演变及对我国的启示

50、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经营研究分析

51、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以及风险管理

52、国有商业银行营销策略

53、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分析与对策建议

三、国际金融市场、金融体系

1、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的原因与对策

2、我国国际收支净误差与遗漏项目分析

3、我国国际收支变化趋势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4、我国财政赤字与贸易收支不平衡关系研究

5、我国国际收支失衡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6、解析人民币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

7、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价格水平的影响

8、货币升值的国际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9人民币升值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10外汇储备功能转变与中国外汇储备规模问题

11、中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管理研究

12、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与政策选择

13、亚洲货币合作的现实意义与路径选择

14、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与全球新型金融危机

15、人民币升值背景下汇率制度改革的取向。

16、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三十年回顾与展望

17、金融危机背景下人民币汇率政策的选择。

18、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估计。

19、近几年世界各主要货币(美元﹑日元﹑欧元等)汇率走势分析与预测。

20、新巴塞尔协议下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21、《新巴塞尔协议》与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监管研究。

22、国际金融危机的预警与传导机制、防范机制研究。

23、中国货币错配程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4、我国货币错配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25、浮动汇率制下我国商业银行货币错配风险及其防范。

26、汇率传递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27、我国汇率传递效应的实证分析。

28、人民币汇率传递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

29、汇率传递理论的文献综述。

30、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研究。

31、国际货币体系对世界经济失衡的影响分析。

32、IMF汇率新规研究。

33、上市公司的外汇风险管理及其策略研究。

34、我国适度外汇储备规模研究。

35、国际货币体系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36、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性及其路径选择

37、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变革与未来选择

38、东亚货币合作现状与前景分析

39、汇率变化对通货膨胀传递的实证研究

40、外汇储备适度规模分析

41、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的研究

42、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化与影响研究

四、投资

1、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的形态选择与演变

2、FDI新建与并购途径的选择与比较;

3、招商引资双赢问题研究

4、跨国公司融资策略探讨

5、转移价格影响与对策研究

6、投资环境与跨国公司总部设置问题研究

7、虚拟资本与证券市场

8、QFII问题研究

9、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QDII10、外资对于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影响研究

11、利用外资与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研究

12、外资理论、实践与外资政策

13、国际投资理论流派述评

14、美日投资理论比较研究

15、我国投融资体制改革

五、资本市场与证券投资

1﹑现代资本结构理论及其发展述评。

2﹑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实证研究。

3﹑公司并购与公司治理的互动性研究。

4、我国上市公司IPO抑价研究

5﹑权证产品定价与我国上市公司权证产品发行研究 6﹑独立董事制度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7﹑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有效途径研究。

8﹑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融资行为研究。

9﹑现代金融中介的功能研究。

10﹑货币市场发展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11、资本市场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12、资本充足率与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研究

13、有效市场理论与我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研究

14、基于行业特征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研究

15、股份制商业银行战略投资者选择与国家金融安全研究

16、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中的股权定价研究

17、封闭式基金折价因素分析。

18、股票市场的波动性思考。

19、股市泡沫问题。

20、上市公司增资配股效应问题分析。

21、不良资产化解途径比较与分析。

22、国家股流通思考。

23、不确定条件下的投资者行为分析

24、资产价格的波动性之谜研究

25、股权溢价之谜研究

26、羊群行为研究

27、证券市场监管的成本收益分析

28、首次公开股票发行IPO的价格行为

29、现有新股发行制度对股份短期与长期走势的影响

30、新股发行中的博弈分析

31、国债收益率曲线分析

32、国债的期限结构问题研究

33、公司债的发行定价

34、可转换债券的定价研究

35、分离式可转债的定价研究

36、国债收益率的主成份分析

37、次级债的设计、流转与危害分析

38、次级债的发行、流转中的金融工具

39、资产证券化的原理、影响与缺陷

40、次贷危机与美元的关系分析

41、金融系统的稳定性研究

42、金融系统的脆弱性研究

43、金融市场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44、股指期货推出对我国股市的影响研究

45、QFII投资特点分析

46、股票市场内幕交易研究

47、股票市场价格操纵行为研究

48、个股异常波动停牌与股指相关性研究

49、A股与B股市场价格差异及价格发现研究

50、中国证券市场制度性风险研究

51、股票市场流动性风险研究

52、我国企业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的协调发展研究

53、实物期权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54、我国创业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55、美国次债危机与金融创新研究

56、金融危机管理研究

57、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策略研究

浅谈金融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篇5

1.我国政策性金融的商业性和财政性思考

2.我国资本账户自由化对QDPI的影响研究

3.人民币国际化与资本账户自由化改革的思考

4.关于我国银行业“营改增”试点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5.全流通时代某上市公司并购案例分析

6.浅析我国文化产业如何利用资本市场实现跨越发展

7.浅析我国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的创新

8.关于××银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9.金融支持湖南(或生源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10.我国乡镇银行(社区银行)的市场定位问题探讨

11.湖南(或生源地)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结构分析与思考

12.我国互联网金融现状及趋势分析

13.上海自贸区金融服务改革与创新的调查分析

14.金融支持湖南(或生源地)服务贸易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金融学毕业论文致谢参考 篇6

首先,我要衷心感谢我的导师郑军老师对我的教诲与悉心指导。在攻读硕士学位的这两年多时间里,郑老师不仅在论文写作等学习方面给予我很大帮助和鼓励,而且在日常生活、未来工作选择方面给我提供很多指导与意见。本文更是在郑老师的督促与指导下完成的,从文章选题、文献资料收集、开始写作、修改查重到最终的定稿,每一过程无一例外都倾注了老师大量心血。郑老师严谨的工作态度以及对学生那种无微不至的关怀之情将让我终身难忘,师从郑老师是我的荣幸,在此向郑老师表达我最诚挚的感谢!

其次,我要感谢潘淑娟老师、任森春老师。刚读研时就听学长学姐们说潘院长和任院长诲人不倦的师德风范以及渊博的知识体系,甚是钦佩。读研期间有机会听潘院长和任院长的课,我感到十分荣幸。我还要感谢李加明老师,李教授那种幽默诙谐、平易近人的授课方式让我在学习的同时也收获到一份快乐和自信,这对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极大的帮助,同时对李老师给予我论文的指导也深表感谢。

再次,我要感谢张长全老师、王刚贞老师,在论文开题时,他们对我的论文结构安排、文献写法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宝贵建议。感谢徐旭初老师、文忠桥老师、何启志老师、任志安老师、颜廷峰老师、吴鑫育老师、许云华老师等所有在研究生阶段授过我课程的老师们,他们让我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多学习到做人、做事的道理。同时还要感谢金融学院的所有其他老师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给予我的帮助和关心,让我圆满完成学业。

浅谈金融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篇7

碳金融专业 (方向) 是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限制温室气体排放, 用金融手段治理环境、集金融、环境经济学以及能源经济学于一体的交叉性金融学科。我国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新兴市场国家, 多年的粗放型发展给我国的环境和气候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按照《京都议定书》, 作为发展中国家, 在我国境内所有减少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都可以按照CDM机制转变成核证减排单位, 向发达国家出售。据世界银行预测, 碳金融行业正在兴起。

碳金融专业 (方向) 旨在培养具有现代金融理论、环境科学、能源管理、信息技术及数理工程方面的知识, 能熟练掌握开发、运用衡量碳排放和减排的标准和方法体系, 掌握碳金融业务的国际规则、运作模式、风险管理、项目开发与审批流程, 碳金融市场分析, 碳资产的开发与管理方面的复合型人才, 为培养掌握碳交易各项技能的专业人才, 助力全国碳市场。

2011年英国的爱丁堡大学开设了世界上第一个碳金融硕士研究生专业, 受到国际社会广泛赞誉。具有很强的超前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碳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而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作为国内首个设立碳金融专业方向的本科院校, 无论是人才培养理念、专业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模块等方面都是空白。目前省属院校普遍存在学生创新能力差、知识运用能力差以及个人综合素质差等问题, 而碳金融行业要求的人才需要优秀的创新能力, 良好的个人素质和表达能力, 跨学科综合知识运用能力等, 如何按照社会需要培养专业人才是目前面临的难点。为培养具有优秀的创新能力, 良好的个人素质和表达能力, 跨学科综合知识运用能力等全面发展的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提供参考思路。

二、碳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需求详解

碳金融人才培养发展必须依靠专业人才, 为此金融机构首先要逐步建立充实分层次的碳金融专业管理队伍, 积极储备高端专业人才, 要加大对碳金融服务员工的职业培训力度, 提高信贷从业人员的低碳专业素质和行业认知水平, 使其既熟悉金融基础知识及运作规程、又熟悉企业能源审计与项目工程概预算编制, 增强管理以及服务与风险掌控能力。要建立科学的考核和奖惩机制, 充分调动员工拓展低碳交易市场的积极性。为培养碳金融人才, 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已举办了18期“碳交易师”培训和3期“碳金融师”培训, 培训合格的学员可以获取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证书。

“碳交易师”培训重点关注碳交易理论及市场发展、碳交易体系、碳资产管理与项目开发和认证考试四个模块, 内容涵盖国内外碳交易市场现状与趋势重点排放单位的行业标准、规范和发展趋势行业配额产生及碳交易应对方案、广东省碳排放权管理办法与MRV体系规则介绍、碳普惠制试点建设与自愿减排补充机制、广碳所交易规则及碳金融创新产品介绍、碳资产管理环境下的企业应对策略、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案例及企业应对新形势下碳资产项目的开发、项目审核及发展趋势以及中国碳交易师岗位能力考试。

“碳金融师”重点关注低碳经济与碳金融发展状况和趋势、碳金融市场体系框架、碳金融商业价值与案例分析四个模块, 内容涵盖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面临的机遇、碳金融理论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融资状况、碳金融的风险分析、碳金融市场形成的基础理论、国际碳金融公司的节能产品与服务、政策性绿色信贷和区域低碳金融实务和案例、绿色债券、碳金融与绿色金融、绿色基金、绿色金融呃商业模式、碳金融模拟系统上机操作和中国碳金融师岗位能力考试。

在未来碳金融人才储备上, 高校应做好市场调研, 根据市场需求培养专业人才。世界上首个开设碳金融专业的高校是英国的爱丁堡大学, 国内目前只有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经济学院金融工程专业开设碳金融方向的专业, 是国内首个开设碳金融本科专业方向的院校。建议广东省内高校积极与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合作, 在高校中设置碳金融专业, 以培养碳金融专业人才。

碳金融行业人才需求潜力巨大, 中国作为国际碳排放资源大国, 碳减排量占全球市场的1/3以上, 存在着巨大的碳交易市场。碳金融专业主要是应用先进的碳金融理念有效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问题, 将来可以从事碳金融和碳交易活动, 碳资产定价, 以及到碳金融产品的设计与开发的金融机构;能源企业—石油化工行业、可再生能源行业等;低碳技术咨询机—从事低碳技术的投融资, 节能减排项目的开发与利用相关工作。

广东省城乡二元化结构明显,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碳排放总量位居七试点省市第一, 减排任务重, 碳交易市场潜力大, 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最为迫切。可以预见未来的毕业生可以弥补广东地区碳金融人才的缺乏。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有必要及时准确的对市场的人才需求单位的行业分布、地域分布、职位需求以及需求量做出准确的调研分析, 为解决未来的碳金融专业方向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做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工作。

三、碳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1.人才培养双向选择机制。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选择的空间, 学生在四年中有两次机会选择加入或离开该专业。包括在入学前会收到教学管理计划, 列明主要课程和培养目标, 在课程结构上采取跨学科选修来促进学科交叉, 培养跨学科的视野和思维能力。

2.跨学科高素质人才培养机制。搭建实践教学平台。促进政企校三方合作, 改革评价体系。提高实习项目的学术价值和针对性, 项目必须有益于专业学习和研究工作, 使学生能与领域内专业人员进行面对面的学术交流, 并为科研提供实地调查的机会。实践活动评价并不以参加活动的数量为主要标准, 而主要以实践活动的学术价值及学生在活动中的成长为标准。尤其注重考察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 看重的是他们在团队合作中的收获与贡献。改革将着重加强评价的反馈矫正功能, 等到课程结束再评价教学效果的方式不够及时有效, 应提出构建阶段性评价机制提高反馈效率。改革还将关注学生日常学习表现, 提高学生自我评估能力。构建素质拓展平台。加强隐形课程建设, 促进学生个性充分和谐发展, 培养创新人才。隐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在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上, 隐性课程发挥着其他教育资源和教育方式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开展低碳环保及其他创新型活动, 对学生的课外生活进行全方位的引导, 通过与课堂教学形成合力, 引导学生关注行业动态、培养创新思维, 理解校园文化, 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上都得到发展, 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培养优良的个性品质。

3.开发学生活动管理平台。参照学生成绩管理体系, 构建学生素质管理平台, 一对一记录学生平时表现, 及时发现不良行为者, 分析学生爱好与性格, 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自己。

4.推进政企校协同创新平台。推进大专业平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就要突出“校政企协同创新”, 以整合政府资源、整合行业资源和整合校内资源为核心, 依托通识教育课程和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 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和人文素养;通过与行业重点企业共建平台理事会建设课程体系, 培养学生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通过“3+X”交互式教学组织形式和开放图书馆与实验室, 培养学生过硬的专业实践能力;通过专项经费资助学生社团和创新性实验项目, 培养学生突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学校都将以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需求引领人才培养;争取政府和企业支持, 强调校政企协同创新;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和人文素养、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过硬的专业实践能力、突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摘要:碳金融专业 (方向) 是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限制温室气体排放, 用金融手段治理环境、集金融、环境经济学以及能源经济学于一体的交叉性金融学科。笔者通过研究碳金融专业 (方向) 的就业需求, 提出了人才培养方案。

关键词:碳金融,就业需求,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王学东.低碳经济与“两型”社会建设的金融支持研究[J].金融经济, 2012 (3) .

浅谈金融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篇8

国际金融专业

一.金融创新与国内外金融风险防范研究 1.国际金融创新的近期发展及特点 2.国际金融创新迅速发展的原因

3.国际利用金融期货期权防范金融风险的案例分析及启示

4.国际利用利率与货币互换业务防范金融风险的案例分析及启示

5.金融创新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

6.金融创新活动与一国货币政策的相互影响 7.加入WTO及我国开展金融创新业务的可行性研究

8.国际金融危机与金融风险防范研究

9.国际金融风险原因分析及发展中国家的应对 10.国际金融风险对我国发展货币市场的启示 11.国际金融风险及我国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方向 12.各国降低或取消法定准备金率的影响分析 13.国际金融监管方式问题研究

二.汇率与国际货币制度问题研究 1.国际货币制度存在的问题改革前景 2.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浮动汇率制度下影响汇率变动的基本问题研究 4.论一国货币政策对该国货币对外汇率的影响 5.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的比较 6.国际货币制度的协调 7.国际货币监管问题研究

8.汇率理论中的内外均衡分析与实证研究 9.国际重要货币汇率问题研究 10.近期国际货币汇率走势及原因

11.国际货币汇率变动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12.各国汇率政策协调问题研究 13.人民币汇率改革问题

14.加入WTO与我国外汇政策的改革方向研究 15.在我国避免外汇风险的必要性和主要措施 16.各国防范外汇风险主要措施的比较研究 17.人民币汇率走势问题研究

三.国际资本与银行管理研究 1.国际资本流动的发展及特点 2.国际资本流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3.国际银行间跨国兼并与收购 4.跨国公司资本流动

5.国际银行业务的拓展对我国银行业改革的借鉴 6.发达国家银行制度的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 7.国际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及我国的借鉴 8.加入WTO与我国金融服务业的发展 9.我国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潜力分析 10.我国银行间的并购问题

11.与国际资本市场接轨问题研究

四.利用外资问题

1.我国在国际资本流动中的地位分析

2.引进国际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影响 3.转型经济国家利用外资比较 4.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的经验教训 5.我国当前利用问题研究

6.当前我国对外债管理问题研究 7.我国外债的适当规模及偿还问题

五.关于区域货币体系

1.欧元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地位,作用和对我国的影响

2.欧元的创立对国际金融业的影响

3.欧元的国际储备地位与我国外汇储备结构调整的探讨

4.欧元走势及原因分析 5.欧元走势及前景分析

6.亚洲货币集团的可行性研究

7.亚洲货币区域化及一体化的前景分析 8.世界区域性货币集团相关研究

六.国际收支研究

1.关于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探讨 2.人民币实行自由兑换问题的探讨 3.关于我国资本账户对外开放的探讨 4.我国国际储备量的研究 5.我国国际储备构成的研究 6.我国诱导性国际储备研究

7.人民币汇率走势与我国国际储备的研究

货币银行专业

1.银行国有产权与金融发展的分析、探讨 2.关于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探讨 3.投资基金制度与商业银行制度比较分析 4.利率市场化:国际比较与中国的时机选择 5.国有商业银行税收负担与资本充足率 6.中美金融监管比较分析 7.如何看待人民币均衡汇率

8.开放经济中的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理论及实际分析 9.香港金融业历史、现状、未来发展分析

10.美国信用制度及其对中国建立社会信用制度的启示 11.我国利用国际证券投资的现状、趋势及影响分析 12.中国银行业经营绩效的考察分析 13.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的趋势分析 14.关于我国民营金融发展的探讨 15.对农村金融改革问题的思考 16.化解金融不良资产方式探讨 17.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效率 18.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问题及建议 19.中央银行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美国零售消费信贷的主要形式及我国发展此项业务的设想 21.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发展创新的探索 22.货币替代与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分析 23.制约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因素分析 24.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及对策 25.对我国发展货币市场基金的几点思考 26.中国进出口政策性金融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27.关于股份制银行风险控制及发展模式的思考 28.浅析产权与国有商业银行金融风险 29.我国票据市场的特征及发展思路 30.上市公司绩效分析

31.论我国商业银行的行业风险评级与信贷管理

32.对我国商业银行公司业务及个人业务拓展的分析、思考

保险专业

一、保险基础理论研究

1. 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保险职能与作用 2.论保险利益原则在实践中的应用 3.论最大诚信原则在保险中的应用 4.论保险原则的理论与实践 5.论保险经营中道德风险的防范 6.论共同海损制度与保险

7.论海上货物运输法与海上保险

二、保险市场研究

8.论我国产险市场发展对策

9.论保险中介在保险市场中的地位与作用 10.论我国寿险市场产品的创新 11.我国个人寿险市场需求与供给 12.论我国保险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13.论我国寿险营销体制的改革 14.论我国产险营销体制的改革 15.论我国责任保险发展对策 16.论我国保险费率市场化

17.论寿险公司的经营风险及其防范化解 18.试论我国寿险市场的潜力及发展对策 19.现代寿险产品的特点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20.我国健康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我国再保险市场的发展对策 22.试论健康保险产品组合的设计 23.论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发展

24.我国雇主责任保险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三、保险监督管理研究

25.我国保险市场的监督管理模式选择 26.论政府监管与市场监管 27.论我国保险监管体系的完善 28.论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及监督管理

四、保险实务研究 29.保险企业风险管理.30.保险企业偿付能力管理 31.保险企业资产管理

五、社会保障

32.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对策 33.论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互补性

34.论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35.论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对策

36.论加入WTO对中国保险业的机遇与挑战 37.论加入WTO后我国机车险市场的发展

六、保险与经济

38.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寿险业的影响 39.论我国保险创新

40.论启动我国住房消费之保险服务配套 41.论我国商业保险市场需求潜力 42.论我国投资类寿险保险产品的发展 43.论产险公司的经营风险及其防范化解 44.论保险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45.假日经济给保险业带来的机遇 七、保险投资管理

46.论我国保险资金运用

47.论我国养老保险资金管理模式

48.论保险资金进入股市对保险公司经营的影响

十、其他

49.试论我国网络保险的发展对策 50.论建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 51.论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对策 52.保险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研究 53.论保险中介的发展

54.论我国银行保险发展对策

投资专业方向

1.我国证券公司新盈利模式探讨 2.可转换债券在中国的发展 3.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

4.管理层收购(MBO)在中国实践中的改进 5.浅述我国股票市场资源配置功能 6.股票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7.股份制企业效益评价中财务杠杆的应用 8.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优化浅析 9.我国中小企业公司融资现状分析 10.财务比率分析在公司分析中的应用 11.项目融资中现金流优势的运作障碍 12.现金流量分析在投资项目中的应用 13.我国开展项目融资的模式和发展方向 14.关于中外合资证券公司相关问题的研究 15.外资进入中国股市的效果分析 16.我国债券市场培育问题 17.基金模式的对比研究

18.我国开放式基金流动性的风险管理 19.中国私募基金监管的规范化 20.开放式基金的业绩评价 21.封转开基金

22.投资基金法对保护投资人条款的重要意义 23.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障碍与改革对策 24.中外合资投资基金的运作

25.外资参与上市公司并购的积极性 26.债转股作用的总结与分析 27.证券公司风险管理分析

28.证券公司委托理财业务的意义和改善途径 29.沪、深交易的股票上市规则改变的影响 30.国有企业改制中的资产评估问题 31.产权交易市场公开竞价的程序问题 32.国有企业改制中防止国资流失问题研究 33.上市公司融资担保问题研究

34.关于投资项目绩效考核及评价标准的研究 35.投资过程中财务风险的识别与防范 36.资产评估方法在投资项目评价中的应用 37.投资项目评价中的不确定性分析方法的应用 38.企业兼并、重组中的财务评价方法的研究 39.《证券法》强调股东权益的长远研究 40.一人公司的违规监管问题研究 41.降低公司上市门槛的意义与影响 42.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信息披露要求研究

43.公司法修订对风险投资业成长的影响 44.认股权证推出对证券市场发展的利弊分析 45.证券法修订对企业并购市场的作用分析

金工专业

1.现货市场的金融工具及其配置 2.结构金融中的金融工具综合配置 3.国外投机资本冲击风险的预警分析 4.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成因分析及其监管 5.公司重组中的金融工具综合配置

6.中外合资和做期货公司发展模式及有效监管 7.股权分置情况下并购与反并购 8.股权分置改革中金融工具的运用 9.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模式探索金融工程和金融市场效率的分析 11.货币市场的金融工具综合配置 12.外汇市场的金融工具综合配置 13.滨海新区金融创新的风险管理 14.权益市场的金融工具综合配置 15.金融工程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 16.股指期货运作风险分析 17.网络时代的金融工程

18.金融创新与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19.金融工程的发展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20.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模式研究 21.运用金融工具控制信用风险 22.运用金融工具控制操作风险 23.运用金融工具控制利率风险 24.运用金融工具控制汇率风险

25.运用金融工具对商业银行进行内控管理 26.大学生理财金融工具配置 27.产权交易市场的金融工具配置 28.投资理财产品的金融工程配置 29.运用久期和凸性进行资产负债管理 30.人民币远期交易探索 31.债券市场的产品创新、32.指数基金在我国证券市场中的发展研究。33.发达国家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经验及启示。34.股指期货交易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及研究 35.股指期货交易的风险及防范对策。36.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实践研究。

37.权证及其在股权分量改革中的应用研究。38.权证交易对资本市场的影响研究。39.认股权证的定价研究。

40.我国权证市场的发展与规范研究。

41.美国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42.职工持股信托研究。

43.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研究。

44.实物期权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研究。45.发展我国外汇期货市场研究。46.信托在推进滨海新区开发与开放中的创新和应用。

47.管理层收购信托研究。48.个人征信(credit checking)征信系统的创建及法律环境完善

49.商业银行个人业务的风险管理与防范

50.信用卡特约商户(merchants)的开发与管理 51.谈个人客户经理制对于金融创新的作用

52.信用卡中心的建设与内部控制(涉及corporate governance的知识)

53.信用卡中心的要素配置与优化 54.浅谈信用卡保险制度

55.零售银行业务风险的量化评估

56.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评价体系的创新 57.商业银行小额贷款的定价 58.商业银行小额贷款的风险管理 59.金融创新与中小企业融资

金融专业英语参考 篇9

一、选择题(一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第8题和第16题替补再后面。

1.Only what happens if the supply is less than demand?(actual price is higher than the equilibrium price)2.When the Consumer income and established conditions for commodity prices is still, consumers can buy the two commodities to the greatest number of combinations.What did the Line call?

(consumption may Line)

3.Opportunity cost:(Measures the cost of doing “x” in terms of what else might be done)4.The normal downward slope of demand curves is necessarily explained by:(Limited spending power)5.For a closed two-good economy, the output of the two goods should be at the point where:(The highest indifference curve touches the production possibility curve).The “J-curve” shows that following depreciation:(The cost of imports rises immediately from the price effect, worsening the current account bal-ance, but later quantities of imports and exports respond and the current account balance im-proves)

7.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bout standby letters of credit is true? :(They can serve as a guarantee to a buyer against a seller defaulting)8.What information would you find in a statement of cash flows that you would not be able to get from the other two primary financial statements?(Total liabilities due to creditors at the end of the period)*8&16.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a characteristic of a competitive industry?(There is a fierce price war among rivals.)9.Which of these best describes the U.S.Federal Reserve?(Responsible for monetary policy/money supply)10.What is the basic purpose of profits in our market economy?(Lead businesses to produce what consumers want)

11.Which of the following will NOT cause a shift in the demand for baseballs?(An increase in the price of baseballs)12.De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 may arise from(Inefficiencies in management)

13.If the marginal rate of technological substitution(MRTS)is more than the price ratio of labor over capital(w/r), then to minimize cost the firm should Decrease the input of capital and increase the input of labor.14.The price of a good changes, both the substitution effect and the income effect reinforce each other, then the good is a(n)(Normal good)15.What market is the Most in need of the advertising?(Competitive monopoly market)16.American economist Modigliani’s life-cycle hypothesis is that:(Work time after retirement savings for the consumer finance)17.According to the rules of debit and credit for balance sheet accounts:(Decreases in asset and liability accounts are recorded by credits)18.Individuals will accept the medium of exchange in return for goods and services only if they are confident that:(They can exchange it for gold)

19.The prices of meat products in a competitive market are determined by:(Supply and demand)20.Which one of the following is most likely to improve the wages of American workers?(An increase in productivity)

二、阅读题(一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

Reading A:Laura James is the head portfolio manager for national Fund 1.Assume an industry exhibits tendencies of “regression toward the mean.”This could mean all of the following EXCEPT:(Profits increase as firms enter the industry)2.In a recessionary environment, an automaker such as Ford would be expected to:(Produce lower end vehicles)

3.Assume domestic automakers are growing at a rate of –2%.Ford expects to increase its market share by 0.5%.What is Ford’s growth rate?(–1.51%)(1 + growth of firm sales)=(1 + growth of industry sales)x(1 + fractional change of market share)= 0.98 x 1.005

= 0.9849

Growth of firm sales = –1.51%

4.Suppose instead that Ford’s growth of firm sales is expected to be –3% and the growth of industry sales is 1%.What is Ford’s expected change in market share?(-4%)0.97 = 1.01 x(1 + x)

0.9604 = 1 + x

–3.96% = x

5.Which of the following scenarios would be most likely to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Ford’s market share?(An increase in its marketing budget)Reading B:Liquidity is a measure of how quickly an item may be converted to cash.1.Long-term assets are all assets other than current assets.(Doesn’t say)2.Supplies are less liquid than accounts receivable, and furniture and buildings are even less so.(Right)

3.People are interested in liabilities on the balance sheet because it is relatively liquid.(Wrong)Reading C:Whereas the money markets provide very short-term loans, the capital market takes account of medium and long-term loans.4.An industrial corporate can meet its financial needs by seeking funds from the capital markets.(Right)

5.Nowadays a private business usually obtains its working capital through a commercial bank.(Wrong)6.In the UK commercial banks often raise funds by issuing bands and stocks.(Doesn’t say)

三、简答题(一共8题,每题5分,共40分)

需要先把题目翻译成中文,用英语回答内容。

1.What is finance? 什么叫金融? The word “finance” signifies capital in monetary form, that is, in the form of funds lent or borrowed, normally for capital purposes, through financial markets or financial institutions.When finance goes international, it is then an international finance.2.What is financial market?什么是金融市场?

It is a place where financial transactions take place.Financial markets facilitate the lending of funds from savers to those who wish to undertake investments.Those that wish to borrow to finance investment projects sell financial instruments to savers.3.what is primary market? 什么是初级市场? A primary market is a financial market in which new issues of a security, such as a bond or a stock, are sold to initial buyers by the corporation or government agency borrowing the funds.4.What is secondary market? 什么是二级市场? A secondary market is a financial market in which securities that have been previously issued(and are thus secondhand)can be resold.5.Which methods could be used to balance the international payment deficit? 哪些方法可以用来平衡国际收支逆差?

The methods will be used as following:

a.import restrictionb.export promotion c.tighten monetary policy

d.tighten fiscal policy e.devaluation

6.What are the major functions of modern commercial bank?现代商业银行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a.They are medium of credit.b.They are medium of payment.c.They change money into capital.d.They are creation of credit.7.先解释货币市场再说特征

businesses have aggressively pursued alternatives to low-interest-rate bank accounts.One such alternative is provided by the money markets.Money market have three basic characteristics in common:

a.They are usually sold in large denominations.b.They have low default risk.c.They mature in one year or less from their original issue date.Most money market instruments mature in less than 120 days.8.Participants of Money Market 货币市场的参与者(选择其中两个解释即可)a.The Government In money market, the government is unique because it is always a supplier and demander of money market funds.The U.S.Treasury is the largest of all money market borrowers worldwide.It issues Treasury bills(often called T-bills)and other securities that are popular with other money market participants.Short-term issues enable the government to raise the maturing issues.b.The Central Bank The Central Bank is the Treasury’s agent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government securities.The central bank holds vast quantities of Treasury securities that it sells if it believes that the money supply should be reduced.Similarly, the central bank purchases Treasury securities if it believes that the money supply should be expanded.The central bank’s responsibility for the money supply makes it the single most influential participant in the money market.c.Commercial BanksCommercial banks hold a larger percentage of government securities than any other group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This is partly because of regulations that limit the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 available to banks.Specifically, banks are prohibited from owning risky securities, such as stocks or corporate bonds.There are no restrictions against holding Treasury securities because of their low risk and high liquidity.Banks are also the major issuer of negotiable certificates of deposit(CDs), banker’s acceptances, and repurchase agreements.In addition to money market securities to help manage their own liquidity, many banks trade on behalf of their customers.Not all commercial banks deal for their customers in the secondary money market.The ones that do are among the largest in the country and are often referred to as money center banks.d.Businesses

Many businesses buy and sell securities in the money market.Such activity is usually limited to major corporations because of the large transactions involved.As discussed earlier, the money market is used extensively by businesses both to warehouse surplus funds and to raise short-term funds.e.Investment Companies Large diversified brokerage firms are active in money markets.The primary function of these dealers is to “make a market” for money market securities by maintaining an inventory from which to buy or sell.These firms are very important to the liquidity of the money market because they help ensure that both buyers and sellers can readily market their securities in the primary market as well as in the secondary market.f.Insurance Companies Property and casualty insurance companies must maintain liquidity because of their unpredictable need for funds.To meet this demand, the insurance companies sell some of their money market securities to raise cash.As to the life insurance companies, because their obligations are reasonably predictable, large money market security holdings are unnecessary.However, it is a common practice that an individual can have his/her money invested in the money market through the agent department of banks and investment companies, to earn a higher interest rate than otherwise deposited in the banks.9.Inter-bank Markets 银行同业拆借市场 Inter-bank markets are money markets in which short-term funds transferred(loaned or borrowed)between financial institutions, usually for a period of one day, that is, they are usually overnight investment.The interest rate for borrowing these funds is close to, but always slightly higher than rate that is available from the central bank.10.Bank’s Acceptances 银行承兑

A bank’s acceptance is an order to pay a specified amount of money to the bearer on a given date.Banker’s acceptances have been in use since the twelfth century, and are commonly used for international trade transactions.四、综合运用题(共20分)

1.What is financial crisis?金融危机是什么 A financial crisis is a disruption to financial markets in which adverse selection and moral hazard problems become much worse, so that financial markets are unable to efficiently channel funds to those who have the most productive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As a result, a financial crisis can drive the economy away from an equilibrium with high output in which financial markets perform well to one in which output declines sharply.2.The effects of financial crisis?金融危机的影响 ①Many financial institutions went broke or recombined

②Global income redistribution is appearing

③The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liberation has been inhibited

上一篇: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复习试题下一篇:冀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