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语文第五单元教案:我爱你汉字

2024-10-10

五上语文第五单元教案:我爱你汉字(共10篇)

五上语文第五单元教案:我爱你汉字 篇1

五上语文第五单元教案:我爱你汉字

我爱你汉字 第六、七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7篇阅读材料,了解汉字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文化。 教学过程: 一、激趣谈话,导入新课 1.教师谈话:前面几节课,大家通过搜集、整理、交流,进行了一个阶段的综合性学习,相信大家对综合性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我们将继续进行综合性学习。2.导入新课:同学们,汉字不光神奇、有趣,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呢!只要我们主动地了解,积极地搜集,相信大家一定会了解到更多的历史。那么,在汉字几千年的历史中,到底有哪些值得我们去了解呢?请大家一同走进课本的P85―90页的“阅读材料”。 二、整体阅读,了解汉字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文化 (一)教师谈话:首先,请大家一起走进课本P79―85页,让我们共同阅读“阅读材料1― 7”,具体地了解汉字的历史和文化吧。 (二)教师出示阅读要求: 1.认真阅读“阅读材料1―7”,思考:这七则材料分别从哪个方面介绍汉字的历史和文化的? 2.除了上述七个汉字的历史和文化外,你还知道哪些? 3.阅读后,就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三)学生自学、讨论、交流,教师参与学生活动。 (四)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1.学生汇报第一题。教师作适当点拨。 [要点:汉字的演变;甲骨文的发现;一点值万金;街头错别字;赞汉字;古代书法作品赏析;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1)关于“汉字的演变”:先让学生观察,然后请学生说一说演变的过程,教师可以再找一两个汉字的演变,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中国汉字演变的规律。 (2)关于“甲骨文的发现”:先让学生自己阅读,然后请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最后请学生在全班说一说。 (3)关于“一点值万金”:先由学生自读,然后互相说一说为什么“一点值万金”?最后和同学交流一下读了这篇文章的感受。 (4)关于“街头错别字”:学生仔细观察课本中出示的街头标牌,说一说哪些字错了,并给予改正,然后对自己的作业本进行检查(检查方式可以是自查,也可以是同学互查)。 (5)关于“赞汉字”:学生自由读,同桌互读,在全班汇报读。 (6)关于“古代书法作品赏析”:学生仔细观察两种字体的不同,说一说各自的特点,然后教师再出示其他具有代表性的书法作品共学生欣赏。 (7)关于“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A、教师谈话:这是一篇很有感情的文章,让我们认真读一读,在遇到生字的地方多读几遍。 B、学生自主读课文。 C、检查课后生字表中生字掌握的情况。 D、学生再读课文,注意将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划下来,多读几遍,认真体会作者热爱汉字的感情。 E、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点。 F、全班集体朗读课文。 G、学生将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抄下来。 三、总结回顾,布置任务 1、教师总结:通过上面“阅读材料”的学习,我们不仅增长了更多的汉字历史和文化方面的知识,而且更增进了对汉字的了解,加深了对汉字的热爱之情。大家学习得很有收获。 2、布置任务:下节课,我们将围绕这些方面的内容,制定活动计划,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第 八 课 时 课时目标: 学生制定和交流小组活动计划。 教学过程: 一、合作讨论,制订活动计划 1.引语:同学们,前一段时间我们已经进行了综合性学习,大家对综合性学习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在进行综合性学习之前,要做好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制定活动计划。有了好的活动计划,就为活动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在制定综合性学习活动计划时有哪些要求? 2.学生汇报制定活动计划的要求。 (教师相机强调:(1)自由组成小组(2)讨论活动内容(3)制订活动计划(4)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5)活动结束后要展示活动成果) 3.教师提示:为了更好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课本中特向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请大家一同走进课本P84页。 4.学生根据要求自由读P84页的“活动建议”。 [要求:从活动建议中知道一些什么?哪些建议要特别注意?] 5.明确建议,突出活动重点。 (1)指名读“活动建议”。 (2)汇报读懂的要求。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提示:围绕“汉字的历史和文化”,可以有选择地开展哪些活动,如何开展活动。) 6.学生自由分组(适时关注学生分组的情况,并建议作适当调整) 7.学生分组讨论活动计划。 (提示:讨论时要作好分工,如专人记录讨论结果,专人负责整理整理讨论意见,并形成完整的计划。)附表: 二、讨论交流,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 2.师生共同评议。 (教师相机引导,提示注意计划的完整、合理、科学以及活动形式尽量不重复) 3.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三、课外实践,搜集、查找、整理资料 学生根据拟定的计划,进行相关的社会实践和资料的搜集、查找、整理等工作。 第九、十课时 课时目标: 分组活动 :根据制定的计划,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实践活动。 [说明:因为要进行社会用字调查活动,同时为确保活动中学生的安全,教师要有组织地带领学生走上街头,进入社区,所以需要安排两课时的时间进行活动] 第十一、十二课时 课时目标: 分组汇报学习成果,感受到祖国文字汉字的魅力,感受综合实践活动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激趣谈话,明确任务 1.教师谈话: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活动,大家一定积累了不少关于汉字历史和文化的资料,在活动中一定有不少收获。这节课,我们就来进行学习成果的汇报。首先,请大家讨论一下,你打算怎样汇报? 2.学生讨论,师生共同评点。 [说明:若学生提出合理的、科学的建议,教师可以予以采纳;若没有,则按照如下建议进行] 二、展示交流、汇报学习成果 (一)小小展示台──汉字历史大揭秘 1.教师引导:同学们,汉字已经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从最早的甲骨文开始,其间走过了一条有趣的发展之路。在我们人类一步步揭开汉字神秘面纱的过程中,也有着许许多多动人的传说。下面请大家将搜集到的相关资料拿出来和其他同学一同分享。 2.分组交流,共享资料。学生在小组内由组长组织进行交流,要求每个学生都要介绍,介绍完后,大家可以互相传看。 [说明:学生提供的材料最好是多种多样的,如有一般文本的`文字、图片的,有在网上搜集到的电子文本,也有口头介绍的……] 3.全班汇报展示。由小组推选代表在全班汇报。 (二)小小故事会──“一字之差”的教训 1.教师引导:正确使用汉字,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大家一定还记得“一字值万金”的教训吧。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像这样的教训还有很多很多。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实践活动,相信大家一定搜集到不少这样的事例吧。 2.组内互说,推选代表。 3.全班赛说,评选“故事大王”。 4.说说听完故事的体会和感受。 (三)小主人在行动──我为用字规范出点力 1.教师引导:同学们,在我们的综合性学习的计划中,安排了一次较大规模的社会调查活动。大家是如何开展这一活动的呢?请每个组的组长汇报一下活动开展的情况。 2.组长汇报活动开展情况。教师给予适当点拨和评价。 3.教师小结,并提出展示社会调查成果的要求: (1)先在小组内讨论一下打算怎样汇报; (2)然后进行合理的分工; (3)在小组内进行预演; (4)小组合作在全班汇报。 [教师提示注意的几点: ▲ 展示的形式要多样: A、实物类:书籍报刊、小型招牌广告、商标…… B、照片类:大型招牌广告、大型商品的商标、各种食物菜谱、各种商品信息…… C、记录类:电视字幕、各种公文、信函…… D、其他。 ▲ 展示的内容要全面: A、不规范的字与规范字对比表 B、简单的调查报告 C、给有关部门的建议书 D、有关部门的回信或答复书 E、不规范用字单位的整改意见及整改反馈书] (四)小小书法展──感受书法艺术美 1.教师谈话:同学们,中华汉字不仅是文明的使者,也是一种特殊艺术的重要载体。历来,书法作为一门艺术为众多文人墨客所喜爱。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崇尚书法艺术的人数不胜数。在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计划中,我们安排了举办一次书法作品展览。看,我们的教室被大家布置得宛如书法艺术的殿堂。大家可以自由参观。 2.教师提出参观要求: (1)参观时,注意言行文明,不要拥挤,不要大声喧哗。 (2)参观时,注意认真欣赏,了解各种书法艺术的特点。 (3)参观时,可以向班上有书法特长的同学请教练字的方法。 3.学生进行参观活动,教师参与学生活动。 三、总结回顾,拓展延伸 1.总结回顾:同学们,我们又一次经历了综合性学习,大家通过认真拟订计划,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不仅增长了知识,培养了能力,而且受到了情感熏陶。希望大家将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到的本领应用到日常的学习中去。 2.拓展延伸:这次综合性学习虽然结束了,但对汉字的探究并没有结束。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继续探究汉字的相关问题,可以参考教材中的提示,想一想自己最想探究哪些方面,利用课余时间继续学习。 资料袋: 1、收集资料方式: 1)上网; 2)书籍阅读 3)采访、请教家人、老师、学长等; 4)收集书法作品及不规范用字的实物、图片等; 5)实地参观(校园书法作品、社会书法作品); 6)请专家作讲座; 7)制作录音专集; 8)拍摄活动过程 …… 2、成果呈现方式: 1)制作字谜卡片,组织猜字谜活动; 2)打印收集材料装订成册(统一用A4纸); 3)剪贴资料收藏成册; 4)编写报纸并办展览(电脑、手抄); 5)收集实物并办展览(字帖、书法作品); 6)拍摄活动过程录象、照片展览; 7)记录活动过程表格(资料抄摘、采访记录); 8)撰写调查报告; 9)书写活动感受等。 3、语文综合性学习评价表(一

五上说课标说教材我爱你汉字 篇2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五单元

课标与教材解读

冯村镇中心小学

张 亚 云

我 爱 你,汉 字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标与教材解读

冯村镇中心小学 张亚云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汉字是世界上使用至今的、唯一的古老悠久的文字,是中华民族值得骄傲的伟大创造。今天我说的内容是第三学段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我爱你,汉字)。我将从课程目标、教材结构特点、教学建议三个方面来解读。围绕第五单元这一版块来谈一下具体的教学建议。

一、说课标

(一)【第三学段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识字与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A、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读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3.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B、关于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字词句及课文大意。

3.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C、关于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3.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4.能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5.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D、关于口语交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E、关于综合性学习

1.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2.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组织讨论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二)【单元学习三维目标】

下面我就五年级上册第五组的教学目标进行具体的说明:

1、能够学会制订活动计划,在活动中积极、主动参与,并能通过独立或合作学习,较好地完成任务。

2、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汉字的演变。

3、学写简单调查报告或分析报告。

4、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从而树立从小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做贡献意识。

二、说教材

(一)首先来说教材的编排。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是第三学段的第一本教材,展读令人耳目一新,感受到许多新鲜气息,处处可以发现高年级教材的鲜明特点。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有一定的继承性。然而引人注目的还是本册第五组教材《遨游汉字王国》,这是一种全新的教材形式──独立的综合性学习单元。

五年级上册教材结构特点我将从以下五个主要方面作具体阐述。(1)专题的角度更加灵活多样:

有的专题是从思想内容的角度提出的,注重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社会,如,月是故乡明,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还有的专题虽然在前几册也有类似的单元出现,如“父母之爱”,但本册教材在内涵上更加深化,不但表现亲子之间的浓浓深情,而且着眼于孩子的全面成长,表明严格要求、鼓励自立也是父母之爱。

(2)课文既保留传统的优秀篇目,又增加了富有时代感的新课文:

本册教材保留了一些优秀篇目,如《落花生》《圆明园的毁灭》《狼牙山五壮士》,这些课文内涵深厚、历久弥新。

教材还选取了一些富有时代感的文章,如,以香港回归为题材的诗歌《最后一分钟》,体现现代意识的《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3)拓展综合性学习资源,加强课内外语文学习的联系:

第三学段中六年级和五年级教材中各册各安排一个综合性学习活动,给了学生一个很好的综合性学习的平台。比较第二学段,这是一种全新的教材形式。这样安排,体现了如下理念:

第一,在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在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活动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第二,加强综合性,学生要在活动中听、说、读、写,观察、想象、检索,合作完成综合性学习任务。

第三,六年级教材安排的综合性学习在第六单元(轻叩诗歌的大门)五年级上册的综合性学习在第五单元(我爱你,汉字),学生做尝试性学习,与六年级形成发展的梯度。

(二)说教材内容结构

1、本册共八个单元有课文28篇,其中精读、略读课文各14篇,第五单元《遨游汉字王国》是独立的综合性学习;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这些课文从精读、略读到选读,按三个层次编排,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

2、本册第五单元,在教材编排形式和教材内容上都有许多不同于传统教材的地方,这个单元由三部分构成:主体部分包括两个综合性学习主题活动── “有趣的汉字”和“我爱你,汉字”。后面有一个结束语,提出办展览、办手抄报等成果展示,体现了学以至用。这个单元的口语交际和习作融合在主题活动之中,没有单设。

“我爱你,汉字”这部分分别从汉字的演变、认识错别字的危害、汉字的书法艺术、汉字的魅力等方面,来了解中华汉字的灿烂文化。

其中了解汉字的历史有两篇阅读材料:

a、《汉字的演变》是一个表格,以“日、月、车、马”四个字为例,显示几千年来汉字的演变过程。让我们感受到,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汉字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

b、《甲骨文的发现》记叙的是真实的故事。从中我们了解到,我国现存的最早的文字,是殷商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距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

三、说教学建议

(一)、第五单元的教学建议

“我爱你,汉字”这部分的阅读材料分为汉字的演变、错别字的危害、汉字书法欣赏三个部分。我就这三部分说一下具体的教学建议:

第一:了解汉字的历史,开展这项活动,要尽量利用两则阅读材料。阅读和研究《汉字的演变》中的表格,了解汉字从古到今逐步从象形走向符号化,从笔画较多走向笔画简单,从而使书写更加快速、便捷。《甲骨文的发现》可又在略读的基础上,讲讲这个故事,然后谈谈感受。同时让学生认识到在生活中仔细观察和善于思考,可能就会有新的发现。

第二:火眼金睛 1.创意寻找组织活动:带学生去走上街头,调查招牌、广告等用字情况;或让学生分析本班同学作文或作业中的错别字。2.实践指南,你可以采用记录表的形式3.小组汇报调查情况。4.小小建议书在社会用字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可以给有关部门、当地政府或你的同学写一封建议书,建议改正错别字。

第三:书法作品欣赏1.欣赏课本上提供的优秀书法作品,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2.读读背背《赞汉字》,结合诗中的词语欣赏碑帖和书法作品。

(二)说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1)、开展热爱汉字活动

发动学生搜集或编写字谜,开展猜字谜,讲笑话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感受汉字的魅力。(2)、书法展览活动。

搜集或自写一些书法作品,举办一个小型书法展览,欣赏汉字独特的艺术美。

五上语文第五单元教案:我爱你汉字 篇3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遨游汉字王国的感受550字

上语文课时,是我最快活的时刻。语文给我营造出一片蔚蓝的天空,任我在天空下自由翱翔。无数汉字组成了一个全新的大江南北,我在字宝宝的邀请下任情神游汉字王国。

祖国的汉字魅力四射,语文更是给它们一个舒适、温暖的家。汉字们在这里排列成一篇篇优美的文章,一个个精彩的片段,一句句美丽的语句,让你为它们奇妙的.组合而惊慌不已。汉字神奇的灵性更是让你大为惊叹,它们的本身及其意无比奇妙地融合在一起。比如,看到“星星”,仿佛眼前闪着光辉;望见“明月”,你似乎在眼前看到了偌大的月亮发出清丽的光辉。“热”使你感受到它的热量;“冷”似乎又有一股寒意充满全身。“黑”使人眼前一片漆黑,而“白”,却让人有如站在明亮的太阳下。看着这神奇的汉字,怎能让人不为它奇妙的灵性而大为叹止呢?

有句话说得好:书法是中华文化珍有的瑰宝。是啊,多姿多彩的书法正为祖国的文字添加着无限的魅力。从篆书到隶书,从隶书到楷书,从楷书到草书,从草书到行书,书法瑰宝历经着数千年的演变。以至到今天,书法能被世人所珍爱,全是靠了它五光十色的魅力啊!

五上语文第五单元教案:我爱你汉字 篇4

穿着妈妈的千层底,花着爸爸的血汗钱,背着哥哥的新书包,一路走来,一个普通温暖的家陪伴着我。母亲最平凡却又真实的话语在我耳边回荡,父亲最平凡却又无私的笑容出现在我面前,哥哥最友好最严厉的忠告在我心里背诵。一个独特而快乐的家支撑着我奔向未来。

我的家不是豪华的高层建筑,而是低矮的土房,但也能遮风挡雨;我家没有格力空调,只有一个烧煤的炉子,但也能给我温暖;我家没有穿梭古今的电脑,只有一台穿越世界的电视,但也能给我“以小分子为基础,看大宇宙”的感觉;我家过生日的时候,没有放蜡烛的蛋糕,只有一碗面,但是和蛋糕不一样。可以甜到明年生日。

岁月是残酷的,看着母亲鬓边的银丝,看着父亲添上的皱纹,看着父母为这个家努力。我迫不及待的想帮他们分担一点,哪怕只是一点点。但是现在不行了,但是我得让他们为我工作,为我跑步。我爱我的家人,但现在我必须把这份受伤的爱留在心里,让它隐藏起来,几年后再释放出来。

正如西单姑娘唱的:“家是我们的根。”这个家养育了我十几年,教育了我十几年。父亲的严厉的爱,母亲的鼓励的爱,哥哥失落的心的爱,都在生活的道路上推动着我前进。

五上语文第五单元教案:我爱你汉字 篇5

我的家在昆山天地华城。爸爸是我们家的一家之主。他长得肥肥胖胖的,像一只可爱的大熊猫。他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整天都是笑眯眯的。一张大大的嘴巴,一个大大的肚皮,让人一看就知道他准是个吃货。我的爸爸很聪明,他的奥数特别厉害。这一点,我应该是遗传了他,我也爱做数学难题。可爸爸更厉害,他什么题都会做,而且他的动手能力还很强,我不会搭的乐高,他都能轻松完成。爸爸的脾气特别温和,遇事从不发脾气,待人说话总是和和气气的。爸爸唯一的缺点,就是动作有点慢,妈妈经常说他慢得和乌龟差不多,遇上妈妈这个急性子,他有时候的日子不好过。

我的妈妈呢,她可是个认真负责的好老师,也是这个世界上对我最好的人。平常她的情绪都是风平浪静,一旦我和爸爸做了什么错事,她就会用“狮吼功”,把我吓得一动也不敢动,把爸爸说得哑口无言。可是这狂风暴雨,来得快,去得也快,前一分钟她还在噼里啪啦骂我,后一分钟又来问我要不要吃水果了,真不知道妈妈心里是怎么想的。尽管妈妈有时阴晴不定,但我和爸爸还是很爱她,我们都离不开她。

再说说我,我是家里的开心果,总会说各种笑话,引得爸爸妈妈哈哈大笑。我的性格乖巧温和,从不让爸爸妈妈为我多操心。据说小时候的我也会挑战父母的耐心,为了达到目的,躺在地上打滚。可是爸爸妈妈无视我的撒泼耍赖,还从我身上跨过去。现在看来,我的好脾气不光是遗传爸爸,也是他们教育管理出来的啊!

五上语文第五单元教案:我爱你汉字 篇6

先说说我爸爸吧,他非常幽默,有一次,我一边哼着小调,一边躺在浴缸里洗澡,觉得好舒服。过了很长时间,爸爸敲门说:“起床了,起床了!”啊,怎么会是‘起床’呢?一定是我洗的时间太长了,于是我赶快“起床”了。

再说我的妈妈吧,她非常热情,每次妈妈回到家,我们家就会热闹起来。邻居家要帮忙,她会跑过去帮忙;我作业不会写,她总是耐心的教我;办公室电脑有病毒,她会大方的.拿出我们家出售的杀毒软件去杀毒。

我呢,是个淘气包。有一次,我和阿婆家去玩时,带了一盒小炮。我在路上看见一群鸡在找食物,忽然我“灵机一动”,想出一个“好法子”。我点燃一根小炮,朝对鸡群那边扔去,它们先是吓了一跳,看这冒白烟的小东西一动不动,以为是什么好吃的呢,它们慢慢靠近了,炮突然炸了。吓得这些鸡四处逃窜,我哈哈大笑。这时,妈妈看见了,教训了我一顿,我只好垂头丧气的走开了,下次再也不敢了。

五上语文第五单元教案:我爱你汉字 篇7

甘肃省临泽县五三小学三(1)班李丹

“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每当听到这悠扬的歌声,我就想到我温暖幸福的家。

现在的家庭大多都是三口之家,而我们家却有六口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姑姑和我。虽然人很多,但很和睦。我们这一家人有一个共同的爱好——看书。柜子里、书架上、桌子上、枕边,甚至洗衣机和缝纫机上都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爸爸、妈妈还时常对我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高尔基爷爷也曾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交谈。”在全家人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我也喜欢上了书,在书的世界里,我自由的翱翔。渐渐的,书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由于书读的多了,自己的眼界开阔了,写作水平也提高了不少。

我们家的人心地都很善良,尤其是爷爷和奶奶。他们都是老共产党员,在生活中,他们很爱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他们平时省吃俭用,舍不得多花一分钱,但是一听说哪儿受灾了,就毫不犹豫的为灾区人民捐款捐物。我好奇的问爷爷:“您为什么这么做?”爷爷告诉我:“做人不但要荣辱分明,还要有爱心。只要每一个人都献出自己的爱,我们的生活才会变的更美好。”(指导教师:田君兰)

七年级初一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习作500字——我爱我家

我家住在繁华的胜利西路,现在你们随我去瞧瞧吧!

一走到家门口,就会看到门上醒目挂着一幅精致的对联,上联是“春回大地”,下联是“福满人间”。推开门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明亮的客厅。客厅的地面是用米黄色的木地板铺成的,细腻而有光泽。客厅的顶部是成正方形晶莹剔透的灯具,由许多淡黄色的花组成,有的已经繁花盛开了,有的还羞涩的打着朵儿,还有几朵交相辉映在一起„„,国色天香,姿态各异。一打开灯,整个客厅亮堂堂的。

通向阳台的房间是我的,乳白色的墙壁上贴着我亲自画的画,上面画着机灵的梅花鹿、小猫钓鱼、小熊猫„„。门的旁边有一个书柜,那可是我的“地盘”,里面的书可多啦!有《百科全书》、《作文精品园》、《格林童话》„„这些书让我的生活丰富多彩,简直把我带进了童话般的世界。宽大的床边是写字台,写字台上面有小巧玲珑的台灯、直尺等学习用品,每天我在这里津津有味地看书、专心致志地做作业。

另一间是爸爸妈妈的,布置的又简洁又美丽。

还有一间是客房,这间也有台灯。

厨房是我们吃饭的地方,又明亮又干净。厨房的旁边是卫生间,墙上有一面又大又明亮的镜子。我常常在这里梳理头发、洗脸。靠窗口的地方还摆放着洗衣机,全家的衣服可全靠它呢!

我之所以能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是因为祖国繁荣昌盛、欣欣向荣,我家才那么美丽,那么可爱。我爱我家,但我更爱我美丽而伟大的祖国。

七年级初一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习作500字——我爱我家

中国,我美丽的家,这几年有了迅速的发展和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2003年10月份,就在那激动人心的的14日凌晨4点,随着一声从酒泉发射中心操纵室指挥发出的一声“发射!”就在这时,我们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从梦转为现实,这“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和回收,标志着我国成为苏美之后,第三个能成功把人送入太空的国家,这是让我们中国人足以高呼和自豪的时刻。当然,在我们祖国蓬勃发展的背后,有着许许多多默默奉献的人,不怕牺牲的人。

在2003年,我们因为乱食野生动物,而引起了一场全球性的病毒流行。3月中旬,非典型肺炎在我国广东一部分地主迅速蔓延。接着,在这以后的四、五月份,SARS逐渐普及到了全国甚至全世界。非典型肺炎的流行,对全人类的生活和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每天都有几百人甚至几千人被确诊为SARS患者,每天中几十,几百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在这病毒风狂的几个月中,中国的那些伟大而又可爱的白衣天使,勇敢地站了出来,用自己的智慧,生命保护了我们的安全,使中国度过了这场灾难。由于我国医疗条件比较差,这场灾难,中国的医生和护士有两千多人失去了自己的生命。但我国医学界专家在研制SARS疫苗方面走在了全世界的前列!

这就是我们中国人,智慧的中国人,勇敢的中国人。

刘德华一首《中国人》唱出了所有中国人的心声。“手牵着手,不分你我昂首向前走,让世界知道我们都是中国人。”

我爱你,中国!祝福你,中国!

七年级初一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习作500字——我爱我家

我的妈妈对我要求很严格。虽然妈妈平时什么都依我,但对我的学习却一点也不放松。放学了,回到家,我刚休息几分钟,妈妈的电话就来了,作业多吗?什么时候能写完?„„妈妈一连串的问题问得我晕头转向。关上电视去屋里写作业。晚上,写完一项作业,胳膊有一点疼,还没休息一下,又被妈妈催了。妈妈在语文难题上是有求必应。我只要有不会的语文难题一问妈妈就行。妈妈

对我的考试成绩一点也不放松,一考差,就又找问题,又总结不足;考好了,也就只有一句“好好努力”,让我继续努力。

爸爸虽然是一名警察,但是却十分热情。别看他外表冷酷,却是一个细心体贴的人。这不,他住院了,别人去看他给他拿了一些礼品。他还没出院,就琢磨着给姥姥送些什么,给大姨拿些什么。爸爸就是这样一个人。有时我有不会的数学题,爸爸也会给我讲,因为爸爸很喜欢和我一起争论一些有意思的难题,这样,我也从中学到了不少的知识。

闲暇之余,我们一家人常常一起去逛街、游玩。爸爸妈妈有时还会带我去超市大购物,让我买自己最喜欢的食品。我需要买衣服时,只要我看中了,即使价钱贵一些,爸妈也会给我买。所以,每次外出我都会有很大的收获。

我们家很民主。大人、小孩一律平等,所以,我们家经常发生“战斗”——争论问题,而且胜利者从不固定,有时我也会把爸妈战败。

这就是我家,一个温馨和睦的家。怎么样,羡不羡慕我们家?!

七年级初一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习作500字——我爱我家

我家是一个由我、妈妈和爸爸组成的三口之家。

我有一个聪明、漂亮的妈妈。妈妈非常聪明,单位领导也表扬妈妈。家里我、爸爸不明白的问题,妈妈一看就懂了,事后妈妈还一个劲地说:“你们这两个榆木脑袋呀!真是不开窍,非得等我亲自出马。真是笨蛋。”爸爸便不服气地说:“行行行,我们是笨蛋,你是聪明蛋行了吧。”妈妈说:“这还差不多。嗯?不对,你刚才说我什么?”我和爸爸笑得前仰后合。

我还有一个幽默的爸爸。今天早晨我还问他会不会背古诗“春雪”。他说:“这还不简单,不就是“春天不下雪,秋天不下雪。该下不下雪,原来没有雪。”把我们都笑得肚子疼。还有一次妈妈对我说:“宸宸啊,你要记住一句话: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还没等妈妈说完,爸爸就抢先说:“不对,是苦作轮船。海那么大,小舟一下子就被打翻了。”妈妈说:“笨,那是学海,不是大海,你搞清楚点。小舟就足够了。”

我的家庭里还有一个听话的我。虽然有时候我惹爸爸妈妈生气,可是当我高兴的回到家,告诉爸爸妈妈我评上了校三好、区三好和候选校大队委时,我的小脾气他们早就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二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 篇8

《识字5》

教学目标:

1、认识“移、谋”等10个生字,会写“斤、折”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感悟谚语中包含的道理;

3、培养学习和收集谚语的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教学难点:感悟谚语所包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歌曲放送,导入新课:

(1)视频:蚂蚁搬豆。

(2)这个故事说明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2、识记生字。

(1)课件出示要求会认和会写的生字(全班齐读、个别读,开火车读)。

(2)全班交流易读错的拼音;(平舌音、翘舌音、整体认读)。

(3)游戏中巩固识字。

三:识记生字并指导书写

(1)开火车认读带拼音的生字。

(2)全班交流识记方法。

(3)师示范难写的字: “满”和“挑”。

(4)学生描红并书写。

四、朗读中感悟理解

1、理解第一句谚语:人心齐,泰山移。

2、让学生替老师想办法表扬同学导出:人多计谋广;欣赏火焰的图片导出:柴多火焰高。

3、筷子实验游戏导出谚语: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

4、讲解树木防风的例子导出谚语:树多成林不怕风,线多搓绳挑千斤。识字“搓、绳、斤”。

5、联系实际生活讲解“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你一个人棒不是最棒的,你帮助大家跟你一样棒才是最棒的。

6、学生相互交流说说课文中谚语对你的启发,并举例子说说谚语包含的道理。

7、老师总结学生的交流。

五:指导朗读

1、个别学生读。

2、学生对读。

3、学生老师对读。

六: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同学下去可以在找找还有什么谚语,记录下来,然后相互说说。

反思:

18、称赞

教学目标:

1、课前通过学生欣赏4幅插图,初步了解了课文故事,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结合插图叙述故事。

2、在学课文前,进行反复的自由读,选择喜欢的段落读,小组读,分自然段读。然后在分角色朗读。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途径,它可以唤起学生的想像,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3、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抓住了重点语句进行品读,让学生具体感受课文中的真情。

4、创设情境,进行课文内容表演。学生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行角色表演。这个过程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表演才能,同时又能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

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

3、学着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会写生字,朗读课文。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读通课文,在语言文字中学习生字,并且书写8个生字。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随机表扬:

(你坐得真好!老师称赞你!)(你的学习用品放得多整齐啊!我也称赞你!)(你们的精神真饱满,眼睛一直在注视着老师,我称赞你们!你们真棒!)听了老师的称赞,你心里感觉怎么样?

2、我知道你们都非常的聪明、能干,平时得到的称赞一定少不了。请同学们用上“称赞”一词来说一句话。

师:(你表现得那么好,的确该得到称赞;发现了别人的优点,是该好好称赞一番啊!)真为你们高兴,得到了那么多的称赞!

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以“称赞”为题目的文章,随机出示:称赞(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让学生问)

4、同学们问的题目非常好,这些问题让我们共同到课文中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放录音朗读课文,学生边听边看图,思考课文讲了谁称赞谁?

出示:小刺猬——小獾(他们在互相称赞)

学习生字“猬”跟读正音(注意:词语连读时这个字念轻声)

看图片:我们对刺猬已经很熟悉了,浑身长满了刺,圆滚滚的,可爱极了!可对于獾我们并不了解,那就一起看看它的长相吧!看图片点击这两个生字:“猬”和“獾”都是四只脚的带皮毛的小兽类,所以都是反犬旁。

2、自由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生字大声读几遍,读通每句话,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3、小组内自习生字,游戏“你指我读”。

三、认读感知(检查自读效果)

1、我能认

认读带拼音的生字词语

刺猬

小獾

板凳

粗糙

但是

泄气

傍晚

椅子

留下

(学生读,教师及时正音)认读没带拼音的生字词语(开火车读)

2、我能记

出示生字,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

3、我能读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指名读。

四、书写指导。

1、我发现

出示本课的8个生字,让学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我会写 每个生字写三个。

五、小结

这节课的收获真不少,学习了这篇课文的生字新词,初步知道了课文讲小刺猬和小獾他们在互相称赞的事,那他们为什么事而称赞对方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通过学生的阅读实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情感。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个故事发生在美丽的大森林,讲了小刺猬和小獾他们在互相称赞,他们为什么而称赞对方呢?今天我们去大树林弄明白好不好?

(出示课件)你瞧,这是一座美丽的大树林,森林里有许多小动物,小刺猬和小獾在欢迎我们呢,他们身上背着五个生字,原来他们也爱学习呀。我们来读读字,跟他们比比看。(点击身上的字)

二、学习课文

(一)师:这篇课文老师自己也很喜欢,我在这读一读,请小朋友仔细听,边听边记:哪句是小刺猬称赞小獾的话?哪句是小獾称赞小刺猬的话?

出示句子,练习朗读有关互相称赞的句子。

他对小獾说:“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

小獾接过苹果闻了闻,说:“你的苹果香极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苹果。” 师:称赞别人时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呢?(愉快)那就带着这样的语气自己来练读是试试吧!(再请同学来读读)(老师注意到了,他把“真、一个比一个、香极了、从来没有见过”这些地方读好了,一下子就读出了称赞别人的语气,真好!)(谁愿意再来试试)我们一起来朗读这两句话。(师生配合读)(二)那这样的称赞会起到怎样的神奇效果呢?请同学再细细读读课文,找找相关的语句。(口头交流两句称赞作用的句子)(三)简短的几句称赞的话,为什么会起到如此神奇的作用呢?我们来看看小獾是怎样说的?(出示小獾的话)小獾拉着小刺猬的手,说:“在我有点儿泄气的时候,是你称赞了我,让我有了自信。瞧,我已经会做椅子了。这是我的一点儿心意,收下吧。”理解“泄气”,给“泄气”找一个近义词来说说它的意思。(灰心)自由读读这句话,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再齐读。

(四)请同学快速读读1-7小节,找找小獾在什么情况下感到泄气了? 出示课件和有关句子。

小獾已经做成了三个小板凳。板凳做得很粗糙。但是看得出,他做得很认真。理解生字“粗糙”(看图理解:粗糙的小板凳会是怎样的呢?)(出示三个板凳的粗糙程度要不一,打乱顺序给学生看,先让学生直观理解粗糙的意思,然后再让学生排列一下,哪个是他做的第一个板凳,哪个是第二、第三个,引导学生从刺猬的话中“一个比一个好”体会)。小组自由读读,你读懂了什么?然后齐读。

(五)看着这样一个个粗糙的小板凳,想想小獾当时会怎样想呢?

师:是啊!小獾虽然做得并不怎样,但当时的他却更需要别人的称赞啊!这时,是谁发现了小獾的优点?

(出示第3自然段小刺猬称赞的话)引读:所以小刺猬——————

(六)听了小刺猬的称赞,小獾高兴极了,它接着会怎样做呢?出示课件,想想再说。师:是啊!别人做得好我们需要称赞,当别人做得并不理想,有困难时,我们就更应该称赞,因为称赞就像神奇的魔棒,使原本想要放弃做板凳的小獾又重新燃起了信心,终于做成了板凳。

(七)那么,当小刺猬把苹果送给小獾,听了小獾的称赞后,他的心情又是如何呢?出示课件,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决不能吝啬对别人的称赞,因为称赞有着巨大的魔力:(出示)

因为

称赞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是啊!称赞多有魅力啊!综合刚才小朋友说的,我们一起来听记这样一句话:称赞带给我们勇气和自信,称赞带给我们进步,称赞带给我们成功和喜悦。(出示)

齐读这句话。

三、组内分角色读,在分角色表演读。

四、总结:

称赞给予我们那么多神奇的力量,带给我们那么多的欢乐,那么在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去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给予周围人更多的称赞。

五、练习说话:

1、举例: ***最近写字写得很端正,我想对他说:“你进步可真大啊!” 学生说话训练、交流。

2、做心情卡

()月()日,()夸我(),我心里觉得()。

教学反思:

19、蓝色的树叶

教学目标:

互相帮助,不应成为一句口号。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每个人的一种责任,一种行为习惯。但要能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

本课中的林园园,舍不得把自己的绿铅笔借给同学,说明她在帮助别人方面做得不够好。教学时既要让学生看到林园园的不足,又要让学生相信林园园会成为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

学习目标:

1、认识“术、铅”等9个生字,会写“由、术”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仔细体会人物的语言,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教学重点:

理解李丽和林圆圆的四次对话的意思。教学流程:

一、启发导入

出示一片画好的蓝色的树叶。

提问:看到这片树叶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有的可能问:怎么会是蓝色的树叶?还有的更惊奇地问:真有意思,我从来没见过蓝色的树叶,怎么会是蓝色的?)

对呀?树叶怎么会是蓝色的?(教师边说边把蓝色的树叶粘在黑板上)。那我们就一起学习19课《蓝色的树叶》,一起读读题目。

二、初读课文

1、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喜欢读的段落多读几遍;同桌合作,读一读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

2、汇报交流

(1)指名读喜欢的段落,检查自学效果。

(2)课件演示摘苹果游戏,识记生字:

术、铅、惹、吐、桌、盒、注、削、皱

(3)课件演示青蛙过河游戏,读词语:

皱眉

借铅笔

趴在 削铅笔

不由得

吞吞吐吐

盒子

惹人喜爱

脸红

三、细读课文

1、课件出示李丽没画完的画,问:“这幅图还缺什么呢?”(树还没有涂上颜色)从这幅图你可以知道些什么?(李丽要向林园园借绿铅笔的原因)齐读第1自然段

2.读讲第2、3、4自然段。

(1)用笔划出李丽和林园园的四次对话。

(2)指导读对话部分,理解词语。

课件出示A李丽小声对林园园说:“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林园园吞吞吐吐地说:“我还没画完呢。” 重点理解“小声说”、“吞吞吐吐”“没画完”等词语。

课件出示B李丽只好趴在桌子上看林园园画画。等到都画完了,李丽说:“现在可以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了吗?”园园说:“我怕你把笔尖弄断了。”李丽说:“我小心一点儿。” 理解“只好”。这个词是说李丽没有别的办法可想。她已经把房子、小山画好了,只等画树。没有绿铅笔,没法画,所以只好等林园园把画画完,才又一次向林园园借。“我怕你把笔尖弄断了。”这是林园园的心里话,她担心李丽使绿铅笔时会把笔尖弄断,实在有点舍不得借。

课件出示C.林园园从盒子里拿出绿铅笔,说:“你要注意,不要削,不要用力画,不要画得太多。”林园园讲了三个“不要”,总是担心李丽弄坏,或者使用得太费,舍不得借。听了林园园的话,李丽连忙说:“我只画树叶和小草。” 理解三个“不要”和“连忙”“只画”。(“连忙”和“只画”,是讲李丽一心想借用绿铅笔,既然林园园肯借给她绿铅笔,就立刻表示同意林园园的要求)课件出示D.林园园皱着眉头,说:“还画小草吗?太多了!”这是林园园听到李丽说要画小草,觉得太费绿铅笔了,所以林园园说:“太多了!”意思是你要用,就只准画树叶。

(读好对话是这篇课文教学的重点,李丽说的三句话分别要用请求、商量、诚恳的语气来读;林圆圆的四句话分别要读出矛盾、担心、吝啬、不乐意的语气。在逐句指导后,再组织学生把林园园和李丽的对话分角色有表情地读,根据课件演示配音读等。)

3.读讲第5段。

课件出示 课文段落,指名读后,提出思考题:林园园看见李丽画了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使学生理解林园园已经认识到自己的做法是不对的,同学有困难应当热情帮助。她因为羞愧而脸红。

理解“用心”、“不由得”等词语。

课件演示 从林园园的神情联想“此时,她在想些什么?”,从而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

4、读完课文后,你觉得林园园和李丽是两个怎样的孩子?(注意不能将林圆圆当成批判对象。)

四、书写

1、认真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找出关键笔画。

2、教师范写(请学生帮老师找不足),同学临写,组内互相展示,说说你有什么话要提醒你的伙伴。

教学反思:

20、纸船和风筝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1、每个人都会有好朋友,你和你的好朋友发生过争吵吗?有过不愉快的事情吗?指名述说。(学生各抒己见)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两个好朋友的故事《纸船和风筝》,谁愿意读课题。(风筝的筝要读轻声。)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初读要求: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划出难读的句子;标出自然段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学生朗读时可能有困难的句子,课件出示,重点指导。

A他想了想,就扎了一只风筝。

B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一看,也乐坏了。风筝上挂着一个草莓,风筝的翅膀上写着:“祝你幸福!”

C可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件小事吵了一架。D过了几天,松鼠再也受不了啦。

(2)检查学生识记生字的情况。

课件出示:扎、坏、抓、莓、幸福、受、吵

具体操作:指名学生当小老师领读生字。

三、学习课文,感悟体会

1、学习1——6自然段

(1)请同学们自由读1——6自然段,然后按照——当我读到()时,我觉得很(),因为()。

(2)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随机进行第3、第5自然段的朗读指导。

具体操作:借助课件让学生体会小熊和松鼠快乐的心情,再指导朗读,并理解词语“乐坏了”。

(3)松鼠和小熊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引导学生小结。课件演示过程。

师: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他们乐坏了,那我们就在音乐中去体会快乐吧!挺起腰来,看谁读得最幸福、最快乐。

生在音乐伴奏下齐读1——6自然段。

过渡: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为好朋友,正当他们沉浸在幸福和快乐中时,这快乐却没有了,因为他们吵了一架,从此,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在也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

2、学习7——11自然段

(1)这时,小熊和松鼠的心情是怎样的?到7——11自然段中找找答案吧。(2)汇报交流:小熊和松鼠的心情怎样?你从课文中的什么地方感受到的?

相机指导第7自然段的朗读(读出小熊和松鼠的心情)。

(3)松鼠和小熊吵架之后,他们非常难过,在他们自己的努力下,终于和好如初,风筝又起飞了,纸船又起航了。多美呀!(课件出示)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指导读11自然段。(4)(课件出示)此时此刻松鼠每放一只纸船,心里就会默默对小熊说上一句话,他会说些什么呢?(指名说)

三、指导书写

1、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找出关键笔画。(重点指导“幸”。)

2、写好后冲写得满意的字笑一笑。教学反思:

21、从现在开始

学习目标:

1.会认 9个字,会写 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故事。3.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重别人。

教学重点:会认 9个字,会写 10个字。在阅读课文时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重别人。

教学难点:分析容易错的字和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重别人。

课前准备:CAI 课件、字词卡片、投影仪、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猫头鹰、袋鼠、小猴子的生活习性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课前老师布置你们查找的资料找到了吗?谁愿意把自己的知识与大家分享?指名学生汇报有关猫头鹰、袋鼠、小猴子的生活习性的资料。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它们的有趣的童话故事。

1. 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

2.看到课题,你最想了解什么?学生质疑,交流自己最想了解的问题。

二、示范朗读

1.提出听的要求 :课文讲从现在开始怎样呢?仔细听,听听课文讲了什么事?听后你有什么感受?你在听的过程中能认识几个字?自己不认识的字记下来。

2.教师范读。

3.指名学生交流:你听懂了课文主要讲什么?说说自己的感受。把你所理解的内容告诉大家。鼓励每个孩子都争取发表自己的意见。

(课文大意:狮子想找一个动物接替它做万兽之王。猫头鹰、袋鼠都命令动物改变原来的生活习惯,弄得动物们十分难受,而猴子却让动物们按各自习惯的方式生活,得到了大家的拥戴。)

三、指导自学

1.自由读书,提出要求:划出本课的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识记字形,扩词,划出不懂的地方,小组讨论不懂的地方。

2.自由读课文,把你认为难读的词句和你喜欢的地方多读几次。3.学生小组自学后在小组中汇报学习情况。

四、检查自学

1.我会读: 课件出示读句子识字,指名学生读句子。

(1)你们轮流当“万兽之王”,每个动物当一个星期。(轮、之、期)(2)第一个上任的是猫头鹰。(第、任)(3)每个动物都照自己习惯的方式过日子。(惯、式)(4)狮子见了,笑眯眯地说 :“ 不用再往下轮了。我郑重宣布,从现在开始,小猴子就是‘万兽之王 ’ 了!”(眯、郑)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把你喜欢的认为自己读得最好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五、教学生字

1.我会认:课件出示生字。

(1)出示生字指名学生认读生字后,指名学生当小老师领读生字,学生扩词。

(2)说说你的发现,是让学生把生子进行归类,提高识字能力。

(3)让学生自己读读生字卡片,再互相考考是否都认识。教师用开火车等方式检查。

(4)做摘果子的游戏。

2.我会写:

(1)课件出示,学生读要写的字,正音。

(2)写字指导。找出你认为最难写的字,教师指导书写并在黑板上范写。

找出你认为最容易写错的字,并说说该注意的地方。本课要求会写的字,容易写错的字较多。如:“令(少点)、直(少横)、现(最后一笔是竖弯勾)”等,这些都应提醒学生注意。

(3)指导把字写好时,可有重点地指导。“之 ”的书写要注意:点不宜太小,捺要写平。“第 ” 字的竹字头要写小 些,整个字体不能太长。“ 轮”字的车字旁要写窄一些。四个左右结构的字,两部分要紧凑。

(4)学生练习写字,同桌评议,在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字旁边画上一个笑脸娃娃。

六、拓展学习

结合自己实际,用“从现在开始”说一句话。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开火车读生字词。

2.听写词语:下令、公布、一直、当心、第一名、现在、星期、轮流、走路。3.出示课题读一读,结合课文内容,把题目补充成一句完整的话。如:猫头鹰让大家从现在开始白天睡觉,夜里做事。

二、讲读课文 1.学习第1段

课件出示狮子图,狮子大王要做什么决定呢?我们来学习课文第一段,学生自由读。老师引读第一自然段:狮子想找一个动物接替他做“万兽之王”。于是,他宣布„„”大王宣布了一个什么消息?

学生接读狮子说的话。结合看图,指导朗读狮子说的话。学生可以加上动作、神态练习朗读,读出狮子大王那种至高无上的语气。

2.学习第2自然段

(1)课件出示图,这幅图是讲谁当“万兽之王”?课文哪一段是写这幅图的?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第2自然段,用----画出写猫头鹰的语句;用﹏﹏画出写动物们的语句。结合看图,自个儿读读句子,体会猫头鹰和动物们的心情、神态,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板书:“万兽之王”、动物们

(2)谁愿意向大家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指名回答。

根据学生的回答,结合看图,重点体会神气极了、议论纷纷、叫苦连天。随机进行朗读指导。

板书:猫头鹰、叫苦连天。

(3)学生表演,大家评议。

(4)小结这段的学习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第3、4自然段 请小朋友运用刚才学习第2段的学习方法,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4.汇报学习情况

(1)学习第3自然段,课件出示图。

让学生自己汇报学习的情况,重点体会“激动、直摇头”,随机进行朗读指导。说说自己的体会

在听读与评价中体会“直摇头”,做动作。想想动物们会想些什么?会说些什么? 看图想象,动物们是怎样苦练跳的本领的? 板书:袋鼠、直摇头

(2)学习第4自然段,课件出示图。

指名读第4自然段,其他小朋友边听边动脑,提出不理解的问题。重点理解“担心、欢呼”。

大家担心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担心?

大伙儿为什么欢呼起来?表演欢呼的样子?指名回答问题并随机进行朗读指导。为什么猴子得到了拥戴呢? 板书:小猴子、欢呼 5. 学习最后一段。

(1)学生默读,提问:为什么不再往下轮了?

(2)如果你是狮子大王,你会选谁当大王?你想对猫头鹰和袋鼠说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适时点拨,在小猴子前面打√)

三、读读演演

1自由读课文,读好每个角色,认为自己读得好的在旁边画个笑脸娃娃。

2学生自愿组合,分角色表演故事。老师和其他同学当评委,看哪组被评为最佳表演者。

四、拓展练习

1续编故事:猴子当了兽王以后,动物们是怎样生活的?

2说说班里的小干部哪些地方做得好?如果你当了小干部,你将怎样做? 板书设计:

从现在开始

“万兽之王”

动物们

猫头鹰

叫苦连天

袋 鼠

直 摇 头

√小猴子

呼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五 学习目标:

1、运用偏旁归类的方法巩固识字,并引导发现偏旁与字义的关系。

2、能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用数量词填上相应的事物名称。

3、朗读词语、通过读记积累词语。

4、正确、流利、有感情背儿歌。

5、围绕“合作”这个主题,进行口头表达。教学用具:

电脑、课件、实物投影、图片。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播放音乐)听到选这熟悉的声音,又到了“我的发现”时间了,这一次我们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呢?

二、我的发现

1、出示课件(带有“钅、衤、疒”旁的三组字)

钅 钢

衤 被

疒 病

2、学生自由读一读,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发现。

3、交流发现:每一行的字都有一个相同的偏旁。(在字的前面点击偏旁)可是,你们知道吗?这12个字里藏着秘密呢?聪明的小朋友一看就知道。(引导学生观察课件的12个字与“钅、衤、疒”字的关系。)

(第一行都有“钅”字旁,金字旁与金属有关;第二行字都有“衤”字旁,衣字旁与服装、被子等有关;第三行字都有“疒”字旁与疾病有关)

4、小组读、指名读、互读、再脱掉拼音读。

5、你还知道哪些“钅、衤、疒”的字?你在哪里见过这些字?(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通过交流识字经验增强识字的自豪感。)

6、拓展:找一找“钅、衤、疒”旁的字。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字的偏旁与字的意思有关。

三、我会填

1、出示课件(不带词语)

一只()一个()一把()一块()一条()一盘()

2、你能根据量词填上相应的事物名称吗?(小组内练习后推荐一人讲给大家听)

3、指名领读,同桌互读,拍手读,男女生对读。

4、在生活中像这样的词还有很多,你会说吗?

5、拓展:

五颗()

一座()

一本()一幅()

一架()一间()

四、我会读

小朋友们认得、填得真好,咱们接着往下学。(点出“我会读”。)出示课件图片上写着“我会读”中的词语。

书桌

板凳

椅子

棉被

运动裤 本领

习惯

宣布

称赞

议论纷纷 自信

容易

粗糙

疲劳

吞吞吐吐 学生自己读一读词语,边读边想:这些词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让学生说说“吞吞吐吐”(AABB)形式的词语。

五、读读背背

《走山路》是一首有趣的绕口令形式的儿歌,在教学中要以读为主,熟读成诵。让学生借助插图,在读中感悟。

1、下面我们就来学一首儿歌:走山路。(出示课件、配音)

2、借助拼音自由练读,注意要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配乐朗读)

3、多种方式练读:指名读,同桌互读,边评边读,组内读,男女生读,齐读,边读边做动作„„

4、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5、看课件:小猪、小鹿和小兔为了什么事急坏了?

6、老师指着课件让学生自由发言。

7、指导背诵(四人小组合作、开火车)

8、齐背儿歌。(配乐)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合 作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与别人合作做成过事情,选一件讲给同学听。听的人可以插话,可以提问题。再评一评哪件事做得好,谁讲得清楚、明白。

1、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合作的图片。

2、指导学生简单地说出图意。(让孩子们畅所欲言)

3、板书课题《合作》

4、师讲合作做成的故事

5、小组内每人讲与别人合作做成的事,然后小组派代表在班里讲。听的人可以插话,可以提问题。(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增强了口语交际的自信心和勇气)

6、再评一评哪件事做得好,谁讲得清楚、明白。(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说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培养健康的人格,发展健康的个性)总结:在我们的生活中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而且要发扬团结合作的精神,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做成功,希望每个人多关心身边的小事,做合格的小公民!展示台

这次展示台是展示自己搜集有关团结合作的词语、谚语等。这一项活动要提醒学生提前做好准备。展示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比如:比比谁说的谚语多,比比哪组搜集的有关团结合作的词语多;同学之间进行词语本交流,合作制作词语卡片,互赠自己喜欢的词语。

五上语文每课一练《有趣的汉字》 篇9

一、按提示填空

中出现了4个不规范用字。请画出来,并在下面的横线上改正。

1、古人曾经发明、使用过______,还有人曾经使用过___

豆付

葡萄

萍果

芋头

罗卜

西红柿

东瓜

___。

2、东汉________改造了造纸技术。

()

七、填上合适的词语,夸一夸课文里的人物或动物。

二、字词积累与运用

诞()绵()均()册()

延()棉()钧()删()

三、猜猜我是谁(猜字谜)

1、十字尾巴弯弯,算算数目少三。()

2、左看马靠它,右看它靠马,两边一起看,脚踩万里沙。()

3、二十四小时,莫当日字猜。()

4、十个哥哥力量大,一切捆那都不怕。()

四、我能把不是同一类的词语用“”划去。

教师

学生

工人

医生

老人

电冰箱

洗衣机

电视机

电器

电脑

五、将下列广告还原成原成语。(6分)

“痣”在必得()天“尝”地“酒”()“骑”乐无穷()“衣名”惊人()“泉”心“泉”意()“咳”不容缓()

六、雏鹰假日小队的同学来到农贸市场,发现下面一些农副产品的名称

()的贾岛()的嫦娥(()的邓小平()的高尔基(八、将下列成语、谚语补充完整。

买()还株 卧()尝胆 后()射日(惊()失措()然大波 台上三分钟,(九、按要求写句子。

1、一本你喜欢的书就是一位忠实的朋友。

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是啊,谁愿意和失败者在一起呢?。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草原的景色很美丽。

改为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教室里非常安静。

改为夸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八年级下第五单元教案 篇10

第21课 《与朱元思书》(吴均)

一、授课学时:2课时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一些文言知识,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2)、感受文中所描写的富春江独特的自然美景。(3)、把握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4)、背诵并默写全文。

2、能力目标

(1)、指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重视朗读训练,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新课标第一网

(2)、理解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把握课文主旨。(3)、引导学生品味赏析文章的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4、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2)、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含意。

三、教学手段与方法:朗读法 合作探究法 美点寻踪法 延伸拓展法

四、教学准备:录音带、录音机、小黑板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可是,你曾否想过,只要你再向前跨出一步,你一定会惊喜地发现,有一条秀绝人寰的富春江,如绿色的飘带萦绕倘佯在同样青翠的群山间,她上面缀满了无数眩目的珍宝,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古往今来,有多少游客为这山光水色所倾倒,留下了多少诗篇,多少画卷,多少脍炙人口的美丽传说……吴均的《与朱元诗书》一文就是其中的一篇,让我们一同去欣赏吧。

二、仔细观察。

1、明确字词。

缥碧(piǎo)急湍(tuān)轩邈(xuānmiǎo)泠泠(líng)戾天(lì)鸢飞(yuān)经纶(lún)横柯(kē)

2、作者介绍。

教师提问,学生举手抢答

(1)、齐读:吴均的诗歌《山中杂诗》

(2)、提问:1)这首诗是谁写的? 2)写了什么?3)你还知道关于这个作家什么知识? 明确:1)吴均2)写“景”,作者居住在深山的一座茅屋里,看到的烟、落日、鸟、云这四种景物3)、吴均(南朝),字叔痒,是一位善写山水的大家。梁朝吴兴故彰(今浙江省安吉县)人。他出身贫寒,为人性格耿直,好学,有俊才。他的诗文“清拔有大气”,曾得到当时文坛领袖沈约的称赏。当时有的人效仿他这种文章,称“吴均体”。吴均著有《后汉书注》、《齐春秋》、《庙记》等书,后来都失传了。

三、探究问题

(一)、一读课文:读准字音和句读

1、欣赏:放配乐录音,要求学生仔细听课文,在书上记下读音、句读。

2、质疑:是否有还不明白的读音、句读?(举手提问)

明确:缥碧、急湍、轩邈、泠泠、鸢飞戾天的读音

3、朗读: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出流畅感和美感。

(二)二读课文:正确释词并译句

1、学生自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理解文意。

(1).学生读课文,口头翻译课文,画出疑难浯句。

(2).同桌之间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巡视酌情指导。

(3).各小组提出难以解决的问题,全班共同讨论解决,可以指定某位同学回答,也可请老师回答。

2、教师指导学生积累词语,理解文句。

1)独绝:独一无二。

2)负势竞上:依凭(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这一句的主语是“高山”,不是“寒树”,从下文“千百成峰”可以看出。

3)“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语出《诗经•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所以“好鸟”的“好”是友好,友爱的意思。韵:和谐的声音。

4)“鸢飞戾天”:语出《诗经•大雅》,原诗以“鸢飞戾天,鱼跃天渊”起兴,意思是鸢飞到天上,鱼在深渊中跳跃。本文作者只是借用《诗经》的语言材料,所表达的意思与原诗无关。

3、质疑:对照注释,是否能一句一句解释?同桌之间互相说说看。

4、讨论:有什么觉得不好解释和翻译的?课堂讨论解决 明确:以下句子要能够正确翻译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风尘和雾气全部消散一片明净,晴空和青山显现着共同的颜色。

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任凭(船儿)随着江流往东或是往西。

3)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飞腾的急流,比箭更快;汹涌的浪滔,与快马无异。4)夹岸高山,皆生寒树:紧贴两岸的山上,长满了常青(阴森森)的树木。

5)负势竞上,互相轩藐:树木凭着山势,仿佛争着向远处高处伸展。

6)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那些像老鹰那样极想得到名利的人,看到这样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功名利禄的心。

7)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横斜的大树枝遮蔽着天空,即使白天也与黄昏无异。8)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稀疏的小树枝交织的地方,有时或许还可以漏出点阳光。

5、译文。

(那空中的)烟雾都消散净尽,天空和远山呈现出相同的颜色。(我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流荡漾,任凭船儿东西漂泊。从富阳县到桐庐县(相距)一百里左右,奇山异水,是天下绝无仅有的。

江水呈现清白色,(清澈得)千丈深也能见到水底。游鱼和细石可以看到清清楚楚,毫无障碍。(那飞腾的)急流比箭还快,汹涌的波浪猛似奔马。

两岸的高山,都长着郁郁葱葱的树木,使人看了有寒凉之意,(高山)凭着(高峻的)形势,奋力直向上耸,仿佛互相竞赛向高处和远处发展;(它们)都在争高,笔直地指向(天空),形成了成千成百的山峰。泉水冲激着石头,发出冷冷的清响;好鸟儿相向和鸣,唱出和谐而动听的声音。(树上的)蝉儿一声接一声不断地叫,(山中的)猿猴也一声一声不住地啼。那些怀着对名利的渴望极力高攀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之心;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象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可以见到阳光。

四、总结归纳。

读《与朱元思书》,如读一首好的诗,因为它不仅有词采隽永、音节和谐的诗一般的语言,更洋溢着清新淡雅的诗情。

五、拓展迁移。

用200字左右的话描写一处山水。

六、作业布置。

1、熟读课文。

2、抄写课文中优美的句子并写出自己的感悟。第二课时

一、学生齐读课文,理清课文结构和主旨

1)找找看,文中哪一句话最能概括课文所写景物的特征?为什么? 2)作者是怎样一步步展现这个“异”和这个“奇”字的? 3)根据文句你能悟出作者写这篇文章时的心情吗? 4)本文的语言有什么样的特点?

明确:1)“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是景色的特征,全文都围绕着“”奇“异”这两个字展开。2)景——异水: “清”(千丈见底、直视无碍)“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奇山: “看”(高山寒树,轩藐成峰)“听”(泉水作响;好鸟成韵。蝉鸣不穷,猿叫无绝)3)无拘无束、任性自得(负势争高,息心忘反)虽亟思奋发有为,但终未显达,因而有些消极遁世的思想情绪。

4)文句清新优美,写景状物细致,句式“两两相对”,又骈中带散。

二、学生分六组交流,每组在统观全篇的基础上重点负责一个语段,然后各组选一位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1.学生明确:第一段写自己游览的地点及对桐庐一带册水总的印象。“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是说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呈现同样的颜色。这八个字四种景物,组成一幅天朗山清、秋高气爽的清秋风物图,勾勒出广阔的空间境界。“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作者乘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多里的水路上,奇山异水.独一无二。”奇山异水”表明这一带山水不同凡响,“独绝”二字,强调此处山水为天下之冠。这一段总领全篇,结构上细举目张,脉络分明。

教师根据学生讲述板书

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总领全文)

学生齐读第一段,想象作者乘舟顺流而下,尽兴观赏的情形。

2.学生明确:第二段写水,突出”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是说水都是青白色的,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这两句突出水之清。“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是说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这两句突出了水之急。作者从两个侧面来写水,把静态的色和动态的形都描摹得异常形象。

教师根据学生讲述板书: 异水 千丈见底 水之清 急湍猛浪 水之急

学生齐读第二段,想象富春江水的秀美与壮阔。

3.学生明确:第三段写山,突出“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两岸高山,夹江而立。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由此形成无数的山峰。写树之“寒”反衬山之“奇”,以“竞上”“轩邈”正面烘托山之奇,勾勒出峰峰相接、层峦耸翠的景象。“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写清越的泉声、悦耳的鸟声、延宕的蝉声、清厉的猿声,是以声音反衬山林之寂静,以动写静,寓视于听,动静相生。“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具有—飞冲天雄心的人,看见这样的高峰,也要沉迷山景而不作非分之想;为世俗之事所缠绕的人,望见这样的山谷也要流连忘返。这一句从侧面着笔,通过衬托的手法,强化了山水诱人的力量。“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树枝纵横交错挡住了上面的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在枝条稀疏的地方,有时还能见到阳光。这可算作是文章的补笔,补写群峰,扣林深叶茂来突出作者喜不自胜、流连忘返的观赏之情。

三、提问:本文重在写景,直接抒情言志的语言很少,但历来优秀的诗文都讲究情景相生,水乳交融,请反复品味课文,看看作者描写景物时流露出怎样的情感和志趣?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文章表现了作者高雅的志趣、高洁的情怀.反映出当时一部分士大夫文人流连光景的生活情趣和回避现实的清高隐逸的思想。这是有特定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的。从社会根源来看。当时士林崇尚清淡、鄙弃世务,作者在这里流露的清高隐逸之情正是这种社会时尚的表现。从本人的生活经历来看,由于他出身于寒贱家庭,在异常讲究门庭的南朝时代,仕途上很不得意,便由此转向逃避现实。当然情感的抒发与文中的景物描写相得益彰,作者用大自然的美景与社会时俗作一对比,肯定前者而否定后者,也更加反衬出桐庐山水的惊人之美和具有一种移情易志的巨大魅力。

四、教师以记者采访的形式与学生交流。请学生谈谈本文的语言有何特点。学生明确:本文的语言有一种音韵和谐美,整散相间,别具一番参差错落的韵致。

本文的语言形象生动,写景文字精当凝练,有一种独特的美。

2.师生共同品味文章写景文字的形象生动。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2)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3)游鱼细石,直视无碍。(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5)夹岸高山,皆生寒树。(6)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7)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学生自由选句品味写景的妙处。只要学生能说出一点,教师即应给予褒扬。

五、课堂练习。

1、这篇文章的语言好在,例如“ ”

2、这篇文章的表达方式主要是,其中以“ ”句最传神。

3、这篇文章的结构妙在,使文章。

4、这篇文章的主题高在,从“ ”可以看出来。明确:

1)这篇文章的语言好在语言优美、细腻,多用修辞,骈散结合,例句自选

2)这篇文章的表达方式主要是描写,通过细致的描写表现了山川的景色,突出了富春江水之清澈和两岸山之高峻。例句自选。

3)这篇文章的结构妙在采用总分,使文章开篇点出中心,二、三段承上分写,条理清晰。4)这篇文章的主题高在表心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蔑视和避世隐退的高洁志趣,从“鸢鸟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可以看出来。

六、总结归纳。

读《与朱元思书》,如赏一幅画.因为它不仅有特色鲜明的景物,更有明朗洒脱的画意。同学们,请拿起你手中的画笔,或借助电脑,创一组“富春江水明信片”如何?

七、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准备默写

2、参考课文从“水”“山”对富春山水的描写,仿写西湖的“雨”或“雾”。板书设计: 21 与朱元思书

一段:总说---富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

二段:分说---写水之异

三段:分说---写山之奇

第22课 《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一、授课学时:2课时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2)、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3)、熟读、背诵全文。

2、能力目标

(1)、指导学生重视诵读,培养对文言文的语感。提高朗读背诵能力,力求读得好,诵得快。Xk b1.com新 课 标第 一网

(2)、指导学生课外收集陶渊明的有关资料,学生自主分析资料,主动探究,养成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3)、体会文章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把握简约凝练,多用否定句的语言特点。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学习作者守志安贫、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4、教学重点(1)、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2)、把握五柳先生的高风亮节、精神实质。(3)、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鉴赏本文的语言特色。教学难点 理解关键语句的含意。

三、教学手段与方法:朗读法 讨论点拨法

四、教学准备:录音带、录音机、小黑板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文导入

1、教师出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意画面,并提问:菊花高洁,南山幽静,徜徉在这山水景物之间的诗人是谁?

2、你知道多少关于陶渊明的知识,请你给同学们说一说

3、学生举手介绍陶渊明的文学常识,教师点拨补充,座位上的同学笔记。

4、导入《五柳先生传》

明确:

1、陶渊明《饮酒》诗第五首中的名句。

2、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少时受家庭和儒经影响,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当时政治黑暗,社会动荡,他有志不能施展,直到29岁才出仕,但也不过几任小官。由于他厌恶官场的污浊,不愿“为五斗米折腰”,41岁时决然从彭泽令任上退隐,归田躬耕。归田后的陶渊明写下了100多首反映劳动生活的诗歌和多篇辞赋散文。《五柳先生传》就是诗人自撰的小传,全篇不足200字,却以精粹笔墨形象勾画了诗人的性格、生活、志趣。

自传,传记文的一种,是叙述作者自己生平经历的文章。一般来说,自传要介绍自己的姓名、籍贯、年龄、性格爱好及思想发展等等。

二、播放课文录音

1、听读课文

要求:1)认准字音。

2)并在课本上注下这些生字。

明确:1)生字:嗜(shì)辄(zhé)吝(lìn)褐(hè)箪(dān)汲(jí)俦(chóu)黔(qián)觞(shāng)欤(yú)

2)多音字:传(zhuàn)好(hào)

2、合读课文 要求:1)读出节奏。2)边读边在课文上标划节奏。

明确:1)三字短句:如好\读书晏如\也

2)四字短句:如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3)复杂长句:如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3、跟读课文

要求:1)模拟人物心态。2)读出语气、语调。

明确:1)第1段应读出舒缓陈述的语调 2)第2段应读出赞叹抒情的语调。

4、默读课文,要求:1)领会文意。

2)读完后四人小组讨论字意、词意、句意。3)课堂质疑,向老师提问,全班讨论。明确:1)第一段:

何许:何处 许,地方,处所。详:详细地知道。因:因此 以为:以之为,把它作为。

号:别号,人名外的自称。焉:语气词,表决定,相当于“矣”。

不求甚解:不追求过细的理解。这里指不拘泥于字面,不执著于对一字一句的解释,只求理解文章的精神实质。

会意:对书中的精神实质有所领会。性:人的本性。嗜:喜爱,爱好。旧:指老朋友

如此:指上文所说的“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或:有时。置酒:准备酒。招之:邀请他。造:到……去。辄:每每,总是。尽:指喝完。

期:期望,希望。曾不:一点也不。曾不连用加强否定语气。吝情:感情上计较,指留恋、顾恋。环堵:房屋四周。堵,墙壁。萧然:冷落、空旷的样子。短褐:粗布短衣。

穿结:指衣服破烂。穿,破。结,缝补。箪:盛饭食的圆形竹器。瓢:舀水的葫芦。自终:自己过完一生。终,终了,结束。

晏如:安然自乐的样子。晏,平静,安逸。如,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自娱:使自己欢娱。忘怀:不放在心上,忘记。2)第二段:

赞;史传文章结尾的评语。戚戚:愁苦的样子。汲汲:急迫追求的样子。极:推究。

兹:代词,此,指五柳先生。若人:这样的人,指黔娄。俦:类。衔觞:口衔酒杯,指饮酒。觞,酒杯

以乐其志:来使自己的情志得到欢乐。乐,使……快乐。志,心意,志向。

三、课堂练习。由于陶渊明文学创作成就巨大,现某市文联拟请他担任文联主席一职,请你根据学到的文学常识和对课文的理解帮他填好履历表。某市文联干部履历表 姓名: 性别: 字: 号: 出生年月: 籍贯: 国别: 职业: 人生格言:

特长展示:

工作经历:

兴趣爱好:

自述性格:

明确: 某市文联干部履历表

姓名:陶渊明 性别:男 字:元亮 号:靖节先生

出生年月:365年 籍贯:江西九江 国别:中国 职业:自由诗人 人生格言: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特长展示: 擅长写诗

工作经历:

1、江州祭酒。

2、镇军将军刘裕参军

3、建成将军刘敬宜参军

4、彭泽令。兴趣爱好:

1、好读书

2、性嗜酒

3、常著文章以自娱

自述性格:

1、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2、安贫乐道,不图享受

3、真挚坦诚,喜爱自然

四、作业布置。

1、熟读课文。

2、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朗读课文

1、说说两个段落有什么不同?

2、找到总领全文,体现五柳先生风格的句子。明确:

1)从内容上看,第1段主要是生活(蕴涵性格志趣);点出“不慕荣利”,第2段主要是赞语(蕴涵精神风貌)。呼应“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从形式上看,第1段主要是描述,是分写;第2段主要是评论,是总说。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二、思考讨论

1、如何理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含义?

2、怎样理解“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惜去留”?

3、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 4.“赞”语与前文有什么联系? 要点提示:

文后的“赞语”是作者仿照史家笔法加的评论性的文字。赞语的实质是两句话: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正好与前面写到的“不慕荣利”相照应,突出了五柳先生最大的特点和优点。传赞一体,互为补充,使人物个性更为鲜明。

5.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多用否定句,请从文中找出这些否定句,想一想多用否定句有什么作用? 要点提示: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不慕荣利”“不求甚解”“家贫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风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世人有种种追名逐利、矫揉造作之事,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这样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人胜。

三、朗读质疑

自由朗读课文,质疑问难,讨论解决。A、主人公为什么自号“五柳先生”?

B、作者以“五柳”为号体现了他怎样的精神风貌? C、作者与五柳先生到底有什么关系要写文纪传? 明确:

A、“先生不知何许人也”,文章开头第一句,即把这位先生排除在名门望族之外,不仅不知他的出身和籍贯,“亦不详其姓字”,他是一位隐姓埋名的人。晋代是很讲究门第的,而他竟与这种风气背道而驰,这就暗示他是一位隐士。“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就这样随便地取了一个字号。他不仅隐姓埋名,而且根本就不重视姓字,用庄子的话说,“名者,实之宾也”。但他为什么看中五柳树呢?也许他宅边并无桃李,只有这么几棵柳树,这与后面所写“环堵萧然”是一致的。他的房屋简陋,生活贫穷,这五柳树带一点清静,淡雅,简朴的色彩。B、以五柳为号,可见他家居环境的清静、淡雅、简朴,由环境可见他淡泊的志趣、不慕荣利的生活态度。

C、陶渊明实际是借五柳先生写自己,这在南朝梁代萧统的《陶渊明传》中已指出:“渊明少有高山趣……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五柳先生的生活情趣,正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的反映。

四、课堂练习:

读《归去来兮》,写写人生感悟(200字)

五、总结归纳。

本文借五柳先生给自己写自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表现了自己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

六、作业布置。

1.背诵全文,并把课文译成现代汉语。3.写出文中的一个成语,并解释它的意思。板书设计: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 适意 五 性嗜酒…… 陶情 不坚 柳 传 环堵萧然…… 乐道 随守

先 常著文…… 娱乐 流节 生 俗操

传 赞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第23课 《马说》(韩愈)

一、授课学时:2课时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实词、虚词,重点掌握“食、见、策、尽”的词义和“其、以”的用法。(2)、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

(3)、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充分领悟作者的情怀,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4)、背诵并默写这篇文章。

2、能力目标

(1)、加强朗读训练,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督促学生疏通词句,翻译课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认识封建社会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昏庸愚妄,引导学生认识当今时代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使自己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4、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伯乐与千里马的寓意。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2)、体会本文简练、含蓄的语言特点。

三、教学手段与方法:朗读教学法、讨论点拨法、延伸拓展法

四、教学准备:录音带、录音机、小黑板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请学生汇报查找到的有关马字的成语。就其中的“伯乐相马”,给学生讲关于伯乐的故事。)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今天我们来学习《马说》,一定会让你对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二、解题

《马说》是通篇借物比喻的杂文,属论说文体。“马说”这个标题,是后人加的。“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论”随便些。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写法灵活,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近。

三、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郡望昌黎,自称昌黎韩愈,所以后人又称他为韩昌黎。贞元八年(792)中进士后,过了四年才被宣武节度使任命为观察推官,贞元十八年(802)授四门博士,历迁监察御史,因上书言关中灾情被贬为阳山(今属广东)县令,元和初任江陵府法曹参军,国子监博士,后随宰相裴度平淮西之乱,迁刑部侍郎,又因上表谏宪宗迎佛骨被贬潮州刺史,穆宗时,任国子监祭酒,兵部、吏部侍郎等。有《昌黎先生集》。在中唐,韩愈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文学家。一方面他有大量杰出的诗文作品,另一方面,他作为文坛诗坛的领袖,广交文友,提携奖掖,不遗余力,在他周围聚集了不少志趣相投,风格相近的文人。他不仅大力称赞比他年长的孟郊,还奖拔比他年轻的贾岛,又鼓励李贺这位天才诗人,并为他因避父讳而不得参加科举而大声疾呼;此外,他还与皇甫湜、卢仝、樊宗师、刘叉、李翱等有密切交往。这样,他与他周围的这些文人便形成了一个文学集团,并以他本人为主将,掀起了一个很有影响的新诗潮。”

四、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带读全文,要求学生注意难字的读音。2.学生读课文,并且讨论、了解全文大意。3.思考讨论:

(1)文中千里马指的是什么? 要点提示:比喻人才。(2)伯乐指的是什么? 要点提示:比喻识人才的人。

(3)归纳:本文就是通过千里马和伯乐,隐喻人才和识人才的人的。

五、再读课文,深入探究(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2.思考讨论。(1)概括本段内容。

(2)世上到底是先有马还是先有对马的认识? 要点提示:

(1)无识马者则名马无名。

(2)先有马,再有对马的认识。就一般的马来说,应该是这样的情况。然而对千里马来说,情形便有所不同。如果不能把它从普通的马群中识别出来,只有一般对待,发挥不出它的特长来,那就等于它不是千里马,就没有千里马。在这里,识马就成为前提了。

3.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1.请一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2。思考讨论。

(1)概括本段内容。

(2)跟常马一样都达不到,岂不是千里马不如常马了吗? 要点提示:

(1)无识马者则千里马无法日行千里。

(2)通常数量的喂养,常马吃饱了而千里马远没有吃饱;没吃饱的当然比不上吃饱的,本领自然发挥不出来。这正是说明,千里马喂养不得法,便无法显示它的本领。

六、课堂练习。

从千里马的角度出发,写一段话。内容不限。

七、作业布置。

1、熟读课文。

2、将课文翻译成现代文。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齐声朗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1.请一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2.思考讨论:(1)概括本段内容。

(2)“策之”“食之”“鸣之”是什么句式?(3)三个“之”字,用法是否一样?(4)你是怎么理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 要点提示:

(1)妄言无千里马者,恰是不识千里马者。

(2)排比句式。总括不识马者不按照千里马的特性来对待它。

(3)前两个“之”,代词,指千里马,分别作动词“策”(驱使)、“食”(喂)的宾语。第三个“之”却不同:它可以不用,用了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如同我们在第一册中读到的“久之”的“之”一样。(见蒲松龄的《狼》)这里“鸣”是(马)鸣,而不是鸣(马)。这样用使句式整齐而又灵活富于变化。

(4)表现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不满和愤慨。3.齐读第三自然段。

三、归纳课文。

1.读了本文请你谈谈作者的思想感情。2.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 要点提示:

1.本文围绕着有千里马还是没有千里马的问题反复论述,慨叹世无伯乐致使千里马陷于不幸遭遇,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昏庸愚昧、埋没人才,并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心情。2.阅读本文的现实教育意义:读了本文能认识到旧社会封建统治者埋没、扼杀人才的可恶,深感生在新社会的幸福。我们应当珍惜今天的幸福,要努力磨炼自己,使自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有用之才。

四、课堂练习。

1.你还知道哪些怀才不遇的古代文人?写了些什么作品? 2.他们作品大多写些什么内容? 3.如果你怀才不遇,你学哪一位古代文人?把你的探究结果,写成一篇小短文。

五、总结归纳。

本文围绕着有千里马还是没有千里马的问题反复论述,慨叹世无伯乐致使千里马陷于不幸遭遇,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昏庸愚昧、埋没人才,并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心情。

六、布置作业 1.完成“拓展探究”中的三项作业。2.背诵课文。板书设计:

伯乐不常有——不以千里称也(痛惜)托

马说 食马者不知——安求其能千里也(愤怒)物 寓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嘲讽)意

第24课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一、授课学时:2课时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词语,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2)、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

(3)、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明确作者通过现身说法,以自己年轻时代的求学经历启发马生,以达到劝学的目的。

2、能力目标

(1)、复述课文,掌握作者求学的主要经历,理清行文思路,提高诵读能力。(2)、体会本文借事说理的写作方法,并学以致用,逐步提高写作能力。(3)、理解本文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其独特的表达效果。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学习作者克服困难、勤心求学的精神和意志,树立正确的苦乐观,珍惜现有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早日成才。

4、教学重点(1)、翻译课文,背诵课文,理解本文作者执著的求学之志和殷殷劝勉之情。(2)、把握寓理于事的写作方法和对比的表现手法,学习形象说理的技巧。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运用现代观念重新审视作品,理解文中作者的求学态度。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 讨论点拨法 复述法 延伸拓展法

四、教学准备:录音机、录音带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孟子也说:“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今天我们来学习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板书课文标题。)

二、介绍作者和作品 1.介绍作者。

(学生自己介绍,教师补充。)他是明朝主要的开国文臣,明初文学家。他年少时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晋等。元朝至正九年,召他为翰林院编修,因为身老不仕,隐居龙门山著书。明初,征他作江南儒学提举,让他为太子讲经,修《元史》,官至翰林院学士承旨、知制

诰,朝廷的重要文书,大都由他参与撰写。年老辞官。后因长孙宋慎犯罪,被流放到四川,途中病死。他与刘基、高启为明初诗文三大家。著有《宋学士集》。

2.介绍本文的体裁特点。

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

三、朗读全文,并疏通疑难字词的读音 要求学生注意以下字词的读音: 嗜学 怠 叩问 绮秀

四、学生自由朗读全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五、学习课文 1.指名学生朗读。2.学生分组讨论翻译文句。

3.教师引导学生掌握以下字词或短语。(1)余幼时即嗜学:我从小就爱好读书。(2)弗之怠: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前置。之:指抄书。(3)硕师:大师,对学者的尊称。

(4)先达:有地位有声望的前辈。据有关资料来看,可能是指黄晋。(5)未尝稍降辞色:态度一直严肃。辞色:语言和脸色。(6)援疑质理:援疑,提出疑难;质理,质询道理。

(7)盖余之勤且艰若此:盖,句首发语词。我求学时辛勤艰苦的情况大体就是这样。

六、课堂练习。

1)“我”是宋濂——当“我”少时刻苦求学时,“我”认真地说:…… ——当“我”老来功成名就时,“我”感慨地说:……

2)“我”是老师——当“我”悉心教育宋濂时,“我”严厉地说:…… ——当“我”听闻宋濂的成就,“我”欣慰地说:……

3)“我”是同学——当“我”看到宋濂苦读时,“我”讥讽地说:…… ——当“我”听说宋濂做官后,“我”后悔地说:……

七、小结

第一段,作者先从自己说起,也就是现身说法,历数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种种艰难情况,说明尽管客观条件很不利,但由于自己的主观努力,克服了不利条件带给自己的困难,取得了成就。可见,主观努力是成功的决定因素。

八、作业

1、熟读课文。

2、完成研讨与练习一。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齐声朗读课文。

二、思考探究。

(1)本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2)文章是如何写出自己学习时的困难条件的?请引用原文的关键词语或者句子回答。(3)作者写出了学习时极为艰苦的条件,目的是什么?(4)根据课文,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作者求学时候的情景。(学生分小组讨论。)‟ 要点提示:

(1)讲述作者本人求学的艰难和用心之专。、(2)主要体现在借书抄录、衣食粗劣、生活简朴、跋涉艰难等方面。主要语句有: ①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②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③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④余则绵袍敝衣处其间。

(3)作者认为,勤奋和艰苦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有了主观的勤奋,一切艰难困苦都可以克服。这正是学有所成的根本原因。

(4)要求学生描绘,一是检查学生对课文文句的理解掌握程度。要想准确描述出来,必须理解文句的准确意思,在此基础上,再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二是要学生体会作者求学艰难,从而感受到自己求学的幸福。

三、领会文章写作上的基本特点

本文在写作上,注意了记叙、描写、议论三者的自然结合。

本文以记叙为主,笔法简洁。有些地方适当地加以渲染和描绘,使文章增添了文采,显得更加生动具体。比如,写到百里之外向硕师名人求教的情景,写了周围的环境,写了“先达”的表现,写了自己求教时的谦虚恭谨。文字简洁,而人物神情跃然纸上。又如写奔走途中的艰难,寥寥数语,情态毕现。写同舍诸生的服饰华贵,采取了细节描写的方法,更衬托出作者的朴素与艰苦。

四、朗读课文,质疑问难

自由朗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讨论解决。

五、课堂练习。

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方式?写成发言材料。

六、归纳总结。

尽管客观条件很不利,但由于自己的主观努力,克服了不利条件带给自己的困难,取得了成就。可见,主观努力是成功的决定因素。

六、布置作业

1.完成上面“拓展探究”。2.背诵课文。板书设计: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勤 幼时——借书——室内抄书——嗜学 苦 且 中

艰 加冠——求教——百里叩问——益墓圣贤之道 作 若 乐

此 当余之从师也——求学——负籍远游——中有足乐者

第25课 《诗词曲5首》

一、授课学时:2课时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3)、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形式上的特点。

2、能力目标: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诗歌的情怀,丰富学生的古典文化修养。

4、教学重点: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教学难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手段与方法:朗读法、鉴赏法

四、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探究古代诗歌的分类常识,诗、词、曲的特点。2.了解各位诗人的生平。

五、教学安排: 第一课时

一、引入

诗歌是最高的语言艺术。诗歌常常用最精练的语言来展示世界的万千气象,形象而含蓄地抒发复杂的思想感情。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五首诗词曲都是名家作品,这些作品通过精练的语言要表达怎样的内涵呢?现在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进诗歌优美的意境,来品味我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吧!

二、研习诗歌

(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朗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注意读出节奏、感情。2.作家作品简介。

这首诗选自《全唐诗》,作者刘禹锡(772—846),字梦得,洛阳(现河南省洛阳)人,唐代诗人。他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北归京师,途经扬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自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刘禹锡写了这首诗答谢他。酬,答诗。使君,是对刺史的称呼。

3.师生共同读品诗句。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诗人在二十余年的贬谪生活中,多次迁徙边远地区,这里用“巴山楚水”泛指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边远地区。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一次向秀经过亡友嵇康的旧居,听见邻人吹笛,不胜悲叹,于是写了《思旧赋》。意思为想起当年因政治改革失败被杀被贬的朋友,不胜怀念。“烂柯人”指晋人王质。据《述异记》,王质人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便停下来观看。等到棋局终了,手中的斧炳已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此处作者以王质自比,写自己被贬离京虽然只有二十余年,但心里却有隔世之感。这两句活用典故抒发自己长期被贬的心境。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舟”“病树”为诗人自喻。这两句针对白居易赠诗中“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两句而发。白诗的意思是您是个这么有才能的人长期被贬边远地区。寂寞地闲望山水风光,而朝廷的重要官职将由谁来承担呢?而刘诗答的意思是虽然我一人被贬远迁,但后继者仍大有人在。何必为我一人可惜?显示了诗人开朗的 胸怀。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今日在酒宴上听到您(指自居易)诗歌《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真是高山流水遇知音,我喝着酒听着歌不禁觉得精神振作。

本诗是刘禹锡回赠自居易的诗作,诗中曲折地表达了诗人遭受政敌打击,长期远贬异地的愤慨不平心境。其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联是富有形象而含意深刻的名句。

4.齐读这首诗。(二)《赤壁》。1.指名朗读《赤壁》。2.思考探究:

(1)《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要点提示:这一把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这两句的作用主要不在于作为诗的引导,它本身也蕴含着强烈的意念活动。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发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但又常因偶然机会被人记起。正由于发现了这把铁戟,使诗人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从而为下文铺垫。

(2)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7 . 要点提示:这二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3.齐读背诵这首诗。(三)《过零丁洋》。1.指名朗读《过零丁洋》。2.四人一小组,思考探究:

(1)这首七言律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几件大事?(2)颔联上下两句有何联系?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3)颈联中的“惶恐”“零丁”有双层含义,请谈谈有哪两层含义。(4)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要点提示:(1)一是在他21岁时,因科举走人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起兵勤王抗元。(2)国家山河分裂,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暗示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3)一是两个地名,另一层意思是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4)表明诗人舍身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3.齐读这首诗。

三、课堂练习。

请同学们谈谈中国历史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事例。

四、归纳总结。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是抒发情感的最佳方式,连系情感的最佳纽带。古代诗歌是中华民族最古老、最有代表性的语言艺术,它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民族的艺术象征、美的象征、审美情感的象征。

五、布置作业

1.背诵今天所学的三首古诗。2.品析下面的诗句。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全班集体或指名背诵前三首诗。

二、研读作品(一)《水调歌头》

1.学生试读,老师示读,学生再朗读。2.解题。

先看《水调歌头》四字,它是词牌名,它的作用是规定了一首词的每句的字数平仄等。接着读序言,问:它有哪句话告诉了我们这首诗的题旨和信息?——对,“中秋”“兼怀子由”告诉了做词的时间和目的。那么农历中秋大家吃什么有什么寓意呀?——团圆。要点提示:当时子由被贬谪到离苏轼约数百公里的山东济南,兄弟七年没有见面了。3.师生共同品读这首词。

(1)阅读讲析词上片。词人以拿酒问月开端:明月什么时候就有了?„天上的宫殿今晚是何年何月?(体现苏轼屡受打击后在“出世”与“入世”之间徘徊的困惑心态。)于是想乘风飞往月官去,可是又担心在高寒的月宫自己难以承受,(借神话传说中的仙女相比,表达作者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既然月宫回不去,还不如在人间。(说明苏轼愿意在人间为国家出力,这显现苏轼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上片大意:叙述作者身世感慨和矛盾心理。

(2)阅读讲析词下片。先是讲自己彻夜难眠:月影移动,转过红色的楼阁穿过雕花的门窗。这样写的目的是——承上启下,自然转入到思弟之情的另一个主题上了。接着问月:为什么偏偏在人们分离时团圆呢? „ 提问: ①什么语气? 要点提示:反诘埋怨。②怀念谁? 要点提示:弟弟子由。

接着由己推人,人间有悲欢离合如同月亮有阴晴圆缺,自古以来没有完美无缺的。

③提问:用什么语气、态度? 要点提示:对离人的同情抚慰,更是赋予哲理,表现诗人旷达的心胸和情怀。

最后用月光的普照表达对天下所有离人的祝愿:只希望人人岁岁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④提问:这样的名句体现作者怎样的思想? 要点提示:深挚崇高的思想境界,美好的祝福。下片大意:抒发对弟弟的怀念之情。(二)《山坡羊潼关怀古》。

1.揭示课题:简单了解曲是诗词以外的另一种文学作品。

2.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宋朝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且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种新兴的体裁是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戏曲,另一种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便于清唱,包括套曲和小令。套曲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小令以一支为限,如果两三支合为一个单位,叫做带过曲。课题的《天净沙》《山坡羊》都是标有题目的小令。

3.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散读一次后齐读,教师发现问题进行纠正。4.教师简要讲解。

作者这时正行进在潼关的路上,峰峦、波涛都是亲眼见到,“如聚”“如怒”都染上了作者的感情色彩。作者心情不愉快(意踌躇)的原因是:灾难频繁,百姓受苦。5.思考探究。

(1)这首曲划分为几个层次?。

(2)这首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后两句来理解。)(3)你认为文中哪些地方用字用得好?试说明理由。

三、课堂练习。

用一段文字来抒发对朋友或亲人的思念。

四、归纳总结。

本曲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揭示封建社会历史的一个客观规律。

五、作业布置 背诵并默写这两首诗。板书设计:

坎坷遭遇——渲染——辛酸 归来感慨——用典——悲痛 《酬乐天扬州 事、情、景、理 初逢席上见赠》 水乳交融

(酬赠诗)感叹身世——写景——愤激

席间赠言——抒怀——昂扬

前两句——————兴感之由 《赤壁》 非凡的史识

(永史诗)后两句——————借题发挥 豪爽的胸襟 首联——回顾一生 深挚沉痛

颔联——国破家亡

《过零丁洋》 追忆过去 丹心垂史

(述怀诗)颈联 悲愤忧惧 映照千古 感叹眼前 尾联——以死名志——激情慷慨

把酒问天 不知何年 上阕 由月感发—求美好生活 欲归又恐 起舞弄影 情景交融 《水调 月照无眠 不应有恨 情趣盎然

歌头》 下阕 感月怅别—表思念情怀 人有离合 千里婵娟 凭吊潼关估计————峰峦、波涛、宫阙成土 《潼关怀古》

上一篇:环卫工人的手范文下一篇:叮咛中的爱小学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