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教学组织申报表

2024-09-29

基层教学组织申报表(共8篇)

基层教学组织申报表 篇1

先进基层党组织申报材料

一、基本情况

新龙村位于分水镇东南面,05省道以南,一面临江,三面环山,环境优美。全村区域面积9.39平方公里,共有3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437户1330人。2011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2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230元。新龙村党总支下设龙潭、臧家、大张三个党支部,共60名党员,5名预备党员,5名考察对象。在创先争优及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中,我村严格依照省市县及镇党委、政府的要求,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为目标,迅速开展活动。曾获得“浙江省民主法治村”、“浙江省森林村庄”、“浙江省园林绿化村”、“市庭院整治示范村”、“市级文明村”、“市级生态村”、“市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标兵村”、“县级先进党组织”等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二、党建特色

新龙党总支在建设及发展过程中,结合本村实际情况,形成了一套富有特色的工作方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建立党支部服务站,采取网络化管理

专门成立了党支部服务站,村里的老年人因办理老年优待证需要去分水拍照片,村党总支知道后,考虑到老年人出门不方便、不安全,将照相馆的工作人员请党支部服务站为老年人拍照。设立笔杆装配加工点,帮助那些不能干重活的老年人、妇女解决就业问题,切实实现农民增收。

去年,我村采用网络化管理的模式,并建立了流动党员登记制度,结合我村的实际情况,由每一个干部联系一个片、每一个党员联系五至十户农户

不等,根据党员的自身能力、农户的困难程度等具体情况进行分配。平时,党员主动关心照顾联系户,对于群众的困难,尽自己所能去帮助解决。

(二)党群结对子,帮扶困难户

村内的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和困难群众一对一结对,给他们生活上和经济上的帮助,例如我去年结对3户困难群众,也个人拿出1500元钱进行慰问。去年春节前,因为工作上和政策上的原因,我村有几户困难群众没有争取到春节慰问款。村党总支了解这个情况后,专门开会进行讨论,认为确实存在困难,就由村干部上门送去慰问金。

(三)建立党员交流平台

每个党支部每两个月都开展一次座谈活动,进行学习和党建情况介绍,将各个支部的情况、遇到的问题都汇总起来,在党总支的座谈会上进行讨论,帮助解决,等于说每月都有党员活动,给了党员学习、谈心、交流的平台。

(四)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促进新农村建设

在去年开展的几项重点工作中,我村的党员和村民代表充分发挥了先锋带头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为村庄发展和面貌改善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例如,在“美丽乡村”创建工作中,村两委会对“美丽乡村”项目建设进行了布局,分为三大块内容,一是老村立面改造,二是新龙大桥至朱家桥道路拓宽、硬化,三是村民娱乐健身公园建设。在建设工作的过程当中,老村立面改造推进难度较大,要拆除一批乱搭乱建的农户辅助用房和围墙,有些群众不情愿,对补偿款还不满足。针对这种现象,党总支立即召集党员、村民代表开会,向他们解释“美丽乡村”项目建设将给我村面貌带来巨大变化,给村民生活带来便利,也有利于更多的企业落户我村。通过党员、村民代表的引导,我村党总支又做了大量的说服工作,最后所有农户全部同意拆除,为“美丽乡

村”建设开了个好头。

在东溪城防工程建设中,需征用新龙村河对面118亩土地,涉及到村内较多农户的自留田,各家各户的意见都不统一,在这种关键时刻,也是我村党员、村民代表发挥了先锋作用,对村里的工作表示理解,并积极配合。最后,群众也表示理解和支持,去年底顺利完成了全面的征地工作,为分水的城防工程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得分水江城防工程建设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五)招商引资,发展农村生产

近年来,我村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的契机,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引进了一批农业建设项目,如万强农庄、龙美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新迪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其中,2010年引进的新迪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对村内400亩土地进行了土地流转,将原来由村民小规模种植的蔬菜地集中起来,进行统一管理,种植绿色无公害蔬菜。在农忙季节,还聘请村内的闲置劳动力帮忙种植、除草。这样一来,村民除了可以拿到每亩500元的租金,还可以在新迪公司就业,实现了我村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今年,我村也引进了两个农业三产项目,一是新龙愉榕休闲度假村,预计投资8000万元,目前已完成全部审批、规划手续,正在建设中。另一个是位于后坞的由杭州剑桥开发商来投资的分水文化创意产业园及老年公寓,预计投资3000万元。这两个项目的推进,将成为分水镇后花园的一个新亮点,也将为新龙村今后的经济发展增强后劲。

类似的事迹在新龙村可说是举不胜举,我村党总支始终坚持将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以群众的需求为出发点,以服务群众为宗旨,为村民谋便利、谋福利,为村庄谋出路、谋发展。

三、今后打算

今后,我村将以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积极创建“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五好党支部,积极完善“美丽乡村”的后续工程建设,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完善我村党总支建设。

(一)继续完善“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领导班子和学习型队伍”建设工作

坚持不懈地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理论政策教育和形势任务教育,引导村民深刻认识“十二五”时期的各项重要任务和举措,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和发展意识,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公司的各项目标任务上来,促进各项工作圆满完成。认真执行“三会一课“制度、中心组学习制度和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制度,要努力坚持“实而精,受欢迎,易接收,起作用”的基层党组织活动原则,要把学习变成我们日常工作、生活的重要内容,成为履行职责的必要条件。党员干部要带头加强学习,每月坚持1-2次集中学习,党总支要不定期进行抽查各类学习笔记,各支部保证每季度开展一次党组织活动,今年重点围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和党员党性修养培训等活动,制定适合本支部的学习交流制度、开展创新性党员学习活动,以增强党员自身素质,提高党员工作能力。

(二)积极开展党建载体活动,激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及新农村建设,深化“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一是建设共产党员服务队,一个支部一个堡垒,展示党支部形象;二是开展“三

亮三比三评”,争创群众满意党支部。党支部和党员深化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活动,广泛接受群众监督;深化比技能、比作风、比素质活动,强化党员培训教育,开展好“服务之星”活动;抓好领导点评、党员互评、群众评议工作,推动创先争优在基层落实,在岗位行动,充分展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围绕新农村建设,努力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宣传舆论工作

在美丽乡村的建设过程中,加强宣传报道,引领舆论导向,充分利用网络化管理平台,紧紧围绕优质服务、党建工作和精神文明精神等工作进行广泛的宣传报道,按要求保质保量完成美丽乡村建设。党员领导干部要突出解决职工关心和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

(四)巩固县级先进党总支成果,向市、省级先进行列迈进

在巩固县级先进党总支成果的基础上,今年要努力争创市、省级先进党总支,积极向市省级先进行列迈进。要求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要深入宣传贯彻党支部服务理念和服务准则,以树立良好的党组织形象;二是要加强党员干部的文明礼仪培训,要严格遵循“民有所难,我有所救;民有所求,我有所助;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准则,做到让普通百姓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基层教学组织申报表 篇2

一、我校基层教育教学组织的概况

上海海洋大学基层教育教学组织是在学院层面下按学科专业性质相近和便于科学管理的原则设置的。以食品学院为例, 食品学院下设四个系, 分别是食品科学与工程系、水产品贮藏与加工系、制冷与低温工程系和化学系。每个系根据学科专业性质下设若干基层教育教学组织即教研室, 其师资队伍规模约为5~10人。例如食品科学与工程系设置了三个基层教育教学组织, 分别是食品安全与营养教研室、食品工程教研室和生物技术教研室。各个基层教育教学组织主要的工作职责包括教学组织管理、教学基本建设、科学研究和师资管理与师资培养。以食品安全与营养教研室为例, 目前的教师队伍由10人组成, 其中教授5人, 副教授3人, 讲师2人。组织讲授的课程、实验以及组织的教学实习共45门, 课程涉及学校食品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的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物流工程、海洋生物制药、食品经济管理、食品物流管理和物流管理等7个专业。作为学校各项教学科研工作的操作层面, 如何发挥基层教育教学组织每位老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组织完成学校学院布置的各项教学任务, 加强对教学全过程的质量监控, 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是基层教育教学组织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加强基层教学组织的活力, 做好连接教学双方的纽带

首先, 基层教学组织在确保教学工作正常运行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教研室的工作从讨论和编写教学大纲, 每一学期教学任务的下达、教材上报、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期中教学检查、考试安排, 每一学年教学计划更改、新老生入学教育、实践教学安排、毕业答辩、短学期工作, 以及研究生文献综述、开题报告、预答辩的组织和实施, 都是以教研室为单位, 也就是说教研室将教学工作落实好, 学校和学院的各项教学工作才能顺利实施。其次, 目前教研室活动看似相对被动, 主要是完成学校、学院下达的各项任务。但是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各教研室有很大的空间进行提高和创新。例如:每年的新生见面会、师生座谈采取什么样的具体形式才能缩短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 让学生老师之间的陌生感少一些, 亲切感多一些, 这些各个教研室都可以做不同的尝试。食品安全与营养教研室在这项工作中一直在不断摸索, 最开始全体学生和教研室老师在一个教室座谈, 老师在前, 学生在后, 学生提问, 老师作答。实践中发现提问的同学比较少, 会场人比较多, 相对嘈杂, 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之后的见面会改为在老师作专业介绍和自我介绍后, 分班进行座谈, 教研室老师分成几组, 分别到各个班级中进行座谈。这样可以创造一个相对融洽的氛围, 便于师生交流。但形式上仍然是学生提问, 老师在前排作答。这两年的新生见面会则尝试让老师们在教室的不同区域, 坐在学生们中间, 师生可以像朋友一样, 促膝交流。这样一个小小的改变, 一下子活跃了见面会的气氛, 师生之间那种或有形或无形的前后距离、上下距离立刻被缩短。学生们围着老师问各种关于专业、学习、生活、前途的问题, 老师们也可以问一下学生们来到大学的第一感受, 了解学生生活安排的情况、学习准备的情况, 并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认识给予指点。这样的见面会, 会让学生们更真切地感受到老师们的亲切, 同时老师们也会感受到学生们的可爱和对美好未来、对知识的渴望。我们教研室正是通过这样一些尝试, 让这些工作的结果不断接近学校、学院布置这些工作的初衷。教研室的活力取决于内在因素和外在形式共同作用的结果, 内在因素中教研室的凝聚力和同事之间良好的沟通是核心, 而凝聚力的积累以及同事之间保持沟通体现在平日点点滴滴的工作。教研室活动的形式尽管不是教研室活力的决定因素, 但可以通过多样化的形式来营造良好的氛围。

三、加强教风建设, 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

教风首先与教师自身的责任感密切相关。而如何加强教师责任感, 是一个很大的议题。在众多方式中, 与学生保持课内和课后的交流与沟通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方式, 教师在交流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学生的需求和渴望, 而这种需求和渴望可以激发教师潜在的意识和能力。与学生沟通和交流的方式学校已经出台了一些:例如师生联系制度、新老生与教师见面会等。教师还可以通过课程内和课程结束时与学生面对面的座谈来了解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面对面的交流方式要好于纸质、电子的交流, 因为学生和教师能够彼此感受到更多的诚恳。由于教学质量具有难于以数量衡量的性质, 所以教风建设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学校和学院对教师的导向。学校和学院要鼓励和激励那些责任感强、教学质量高、肯将精力投入到教学过程中的老师, 以这样的老师作为标杆和导向, 会对更多的老师的教学态度产生影响。

四、设计教研活动, 更新教学理念, 促进学生的学习

教研室在组织教研活动时, 要注重更新教学理念, 促进学生的学习。例如在教研室两位教师赴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进行师资培训后, 教研室组织了一次教研活动, 向教研室老师汇报了培训成果, 之后大家对塔斯马尼亚大学所提倡的教学理念进行了讨论。该理念的核心是:教与学两者, 学是核心, 学生学习所获更多地取决于学生所为。教师教学的重点不是集中在教师“教什么”, 而应以学生“学什么”作为出发点。这样的理念体现在教学大纲的制定、教学方法的使用和学生成绩的评定上。在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过程中, 有一部分内容是陈述学生学习该课程的预期结果, 预期结果中涵盖两部分内容:课程学习哪些知识, 学生学习该课程后能够做什么。以此学习预期结果为出发点, 制定教和学的方式方法, 确定成绩评定的依据。为了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为”或“深层次学习”, 在教学方法上, 传统的“灌输知识”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应, 而应该采用一些新的教学方式, 例如在课堂上采用一些策略鼓励学生参与, 鼓励学生与老师互动, 这些策略包括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相互评价、案例研究、课堂发表等。

总之, 作为本科和研究生教学工作的基本单元, 基层教学组织是落实学校、学院各项教学工作的载体。毋庸置疑, 作为基层教学组织, 我们在平日的教学工作中也要不断探索, 不断创新, 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摘要:本文以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的基层教学组织为例, 介绍了学校基层教学组织的概况, 并就如何激发基层教学组织的活力, 做好连接教与学的纽带进行了探讨。通过有效的基层教学组织工作, 加强学校教风学风的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

基层教学组织申报表 篇3

关键词:基层教学组织;教风;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1-0018-02

基层教育教学组织是在学院领导下,直接组织教师开展教学工作、教学研究、科学研究、实施教学改革和师资培养的基层单位。基层教育教学组织在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基本要求的制定和实施,教学研究与改革、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师梯队建设等各项教学基本建设方面和日常教学管理中承担着重要的基础工作,同时,基层教育教学组织是连接教学双方的纽带,在教学质量管理中有其独特的作用,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基层单位。

一、我校基层教育教学组织的概况

上海海洋大学基层教育教学组织是在学院层面下按学科专业性质相近和便于科学管理的原则设置的。以食品学院为例,食品学院下设四个系,分别是食品科学与工程系、水产品贮藏与加工系、制冷与低温工程系和化学系。每个系根据学科专业性质下设若干基层教育教学组织即教研室,其师资队伍规模约为5~10人。例如食品科学与工程系设置了三个基层教育教学组织,分别是食品安全与营养教研室、食品工程教研室和生物技术教研室。各个基层教育教学组织主要的工作职责包括教学组织管理、教学基本建设、科学研究和师资管理与师资培养。以食品安全与营养教研室为例,目前的教师队伍由10人组成,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3人,讲师2人。组织讲授的课程、实验以及组织的教学实习共45门,课程涉及学校食品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的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物流工程、海洋生物制药、食品经济管理、食品物流管理和物流管理等7个专业。作为学校各项教学科研工作的操作层面,如何发挥基层教育教学组织每位老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组织完成学校学院布置的各项教学任务,加强对教学全过程的质量监控,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是基层教育教学组织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加强基层教学组织的活力,做好连接教学双方的纽带

首先,基层教学组织在确保教学工作正常运行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教研室的工作从讨论和编写教学大纲,每一学期教学任务的下达、教材上报、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期中教学检查、考试安排,每一学年教学计划更改、新老生入学教育、实践教学安排、毕业答辩、短学期工作,以及研究生文献综述、开题报告、预答辩的组织和实施,都是以教研室为单位,也就是说教研室将教学工作落实好,学校和学院的各项教学工作才能顺利实施。其次,目前教研室活动看似相对被动,主要是完成学校、学院下达的各项任务。但是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各教研室有很大的空间进行提高和创新。例如:每年的新生见面会、师生座谈采取什么样的具体形式才能缩短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老师之间的陌生感少一些,亲切感多一些,这些各个教研室都可以做不同的尝试。食品安全与营养教研室在这项工作中一直在不断摸索,最开始全体学生和教研室老师在一个教室座谈,老师在前,学生在后,学生提问,老师作答。实践中发现提问的同学比较少,会场人比较多,相对嘈杂,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之后的见面会改为在老师作专业介绍和自我介绍后,分班进行座谈,教研室老师分成几组,分别到各个班级中进行座谈。这样可以创造一个相对融洽的氛围,便于师生交流。但形式上仍然是学生提问,老师在前排作答。这两年的新生见面会则尝试让老师们在教室的不同区域,坐在学生们中间,师生可以像朋友一样,促膝交流。这样一个小小的改变,一下子活跃了见面会的气氛,师生之间那种或有形或无形的前后距离、上下距离立刻被缩短。学生们围着老师问各种关于专业、学习、生活、前途的问题,老师们也可以问一下学生们来到大学的第一感受,了解学生生活安排的情况、学习准备的情况,并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认识给予指点。这样的见面会,会让学生们更真切地感受到老师们的亲切,同时老师们也会感受到学生们的可爱和对美好未来、对知识的渴望。我们教研室正是通过这样一些尝试,让这些工作的结果不断接近学校、学院布置这些工作的初衷。教研室的活力取决于内在因素和外在形式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在因素中教研室的凝聚力和同事之间良好的沟通是核心,而凝聚力的积累以及同事之间保持沟通体现在平日点点滴滴的工作。教研室活动的形式尽管不是教研室活力的决定因素,但可以通过多样化的形式来营造良好的氛围。

三、加强教风建设,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

教风首先与教师自身的责任感密切相关。而如何加强教师责任感,是一个很大的议题。在众多方式中,与学生保持课内和课后的交流与沟通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方式,教师在交流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学生的需求和渴望,而这种需求和渴望可以激发教师潜在的意识和能力。与学生沟通和交流的方式学校已经出台了一些:例如师生联系制度、新老生与教師见面会等。教师还可以通过课程内和课程结束时与学生面对面的座谈来了解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面对面的交流方式要好于纸质、电子的交流,因为学生和教师能够彼此感受到更多的诚恳。由于教学质量具有难于以数量衡量的性质,所以教风建设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学校和学院对教师的导向。学校和学院要鼓励和激励那些责任感强、教学质量高、肯将精力投入到教学过程中的老师,以这样的老师作为标杆和导向,会对更多的老师的教学态度产生影响。

四、设计教研活动,更新教学理念,促进学生的学习

教研室在组织教研活动时,要注重更新教学理念,促进学生的学习。例如在教研室两位教师赴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进行师资培训后,教研室组织了一次教研活动,向教研室老师汇报了培训成果,之后大家对塔斯马尼亚大学所提倡的教学理念进行了讨论。该理念的核心是:教与学两者,学是核心,学生学习所获更多地取决于学生所为。教师教学的重点不是集中在教师“教什么”,而应以学生“学什么”作为出发点。这样的理念体现在教学大纲的制定、教学方法的使用和学生成绩的评定上。在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过程中,有一部分内容是陈述学生学习该课程的预期结果,预期结果中涵盖两部分内容:课程学习哪些知识,学生学习该课程后能够做什么。以此学习预期结果为出发点,制定教和学的方式方法,确定成绩评定的依据。为了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为”或“深层次学习”,在教学方法上,传统的“灌输知识”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应,而应该采用一些新的教学方式,例如在课堂上采用一些策略鼓励学生参与,鼓励学生与老师互动,这些策略包括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相互评价、案例研究、课堂发表等。

总之,作为本科和研究生教学工作的基本单元,基层教学组织是落实学校、学院各项教学工作的载体。毋庸置疑,作为基层教学组织,我们在平日的教学工作中也要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先进基层组织申报材料1 篇4

先进基层党组织汇报材料

仁义镇位于荣昌县北部,距县城18公里。该镇现有行政村(社区)8个,街道社区1个,总面积81平方公里,总人口58000余人;城区面积2.2平方公里。2010年,该镇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8亿元,工业增加值2.0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81亿元,粮食总产量21677吨,财政总收入完成882.1万元(含社抚费分成,未含转移支付),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635元。

该镇现有基层党支部(总支)27个,共产党员1551名。镇党委现有委员12名(其中一人在市质监局挂职煅炼),书记杨锟同志,男,47岁,1981年参加工作,1992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9年,镇党委及镇属三个基层党组织被县委授予“五个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一、班子团结、领导有力,工作机制开拓创新

(一)班子建设团结高效

该镇党委班子结构合理,精干高效,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年轻化、高学历化,注重培养干部的综合性复合型能力。该班子成员共12人,其中40岁以上的6人,40岁以下的6人;研究生课程班的3人,大学本科的7人,专科1人。

(二)管理决策民主集中

该镇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把党组织生活和党内民主生活会、党委中心组学习等开展有机结合,制定了《仁义镇党政班子会议制度》、《仁义镇党委政府关于实行党务政务公开的决定》、《仁义镇党委议事规则》等文件制度,通过“提出—议事—决策”的民主集中机制,充分保障民主,集中决策

1意见,形成做事合力。

(三)“三项制度”有效落实

该镇召开党委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三项制度”,将“三项制度”落实情况纳入了考核评比机制,确定每月8日和18日为领导干部接待日。推行“移动办公”机制,现场了解和办理群众集中反映的问题。

二、强化管理、细化职责,组织建设丰富有效

(一)强化对党员管理,树立模范形象

为最大限度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该镇通过电话落实“创先争优”活动,督促党员“互评、互比、互帮、互学”,将党员公开承诺和“助农增收”结合起来,打造了一批“党员致富模范”和“党员发展产业模范”。

(二)细化村组织职责,巩固阵地建设

结合“三项制度”的贯彻落实,该镇积极推行村支两委坐班制度、干部去向公示制度,并由镇党委不定期抽查暗访,并对落实情况进行通报公示。细化村组织职责,定期组织村社干部学习培训,提高基层干部工作能力素质。细化规定并严格考评各级组织党内生活、“三会一课”的开展,对相关记录、纪实资料的归档保存严格要求。针对党内生活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基层工作重心。完成永灵村标准化村级服务中心建设。全镇各村(社区)均配置了电脑、打印机等现代化办公设备,利用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农村综合广播“村村响”等系统开展党建活动,营造干部群众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推进党务政务公开,促进廉政透明

该镇强力推进党务公开、政务(村务)公开,自觉接受

群众监督,培育“阳光执政”、“透明行政”的意识。创新廉政建设,通过“党委书记基层讲座”、廉政文化广场等多渠道开展宣传,建立放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促进镇村管理公开、透明、高效、廉洁。

三、经济提速、特色凸显,产业发展科学迅速

(一)强化招商引资,搭建企业创业平台

2010年,我镇新引进企业5家,完成协议投资2.48亿元,完成县外引资7550万元。工业增加值完成20374万元,新增规模企业2家。同时,针对工业发展差的实际情况,我镇规划了一期500亩的荣昌县仁义小企业创业基地。投资100万元完成小企业创业基地道路建设,完成相关用电、用水、基地排洪、排污管网等部分配套设施建设,平整企业用地150亩,为企业落户搭建了平台,弥补了工业经济短腿,实现了工业经济新突破。

(二)注重产业发展,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注重荣昌县仁义小企业创业基地、3万头种猪和50万头仔猪生产核心基地、万亩蚕桑和林下循环经济特色基地的“三基地”产业发展,研究制定了《关于促进“三基地”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有力的促进了“三基地”产业发展和“创业荣昌”建设。2010年,我镇外销商品仔猪20.94万头,出栏商品肉猪5.78万头。

(三)打造特色经济,推动农民“万元增收”

重点发展“渝西桑园鸡”产业,建设标准化养鸡大棚42个,带动周边村社200余户农民从事林下桑园鸡养殖;基地全年出栏渝西桑园鸡62万只,全年总产值达3000万元,为实现农民万元增收工程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四、场镇宜居、交通便捷,村镇建设亮点频出

(一)推进农民新村建设,打造宜居环境

2010年,我镇审批新建和改建农房243户,竣工验收户数186户,推荐选用巴渝新居标准图集134户。红梅社区一期28户农民新村建设全面竣工,部分农户已经入住;正华社区巴渝新居正在紧张建设中,完成场地平整、规划设计工作,一期60余户有望在今年开工。永灵村、三星村、鹿子村农民新村建设正在筹备,已经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确定了基本建设思路。全面启动农村危旧房改造143户,完成环境整治114户,改厕改圈300户,取缔肥水养鱼面积1937.25亩,大大改善了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基础。2010年11月23日,全县村镇建设现场会在我镇召开。

(二)发展交通水利事业,改善基础设施

围绕“一点八射八循环”公路网络规划,进一步强化了农村公路建设,已完成红梅、仁三公路泥改油11公里,七里泥结石公路8公里,正在实施独柏公路7公里泥结石改造,新建人行便道70公里,生产公路5.4公里;投资35万元,维修水渠60公里,维修泵站10台(套);国土整治项目投资3000多万元,对7个项目区进行整治已通过验收;实施红层找水打井810口,完成农村户用沼气池500口;极大的改善了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三)提高场镇管理水平,优化市容风貌

我镇以创建“卫生、园林、文明”城镇为目标开展了“三创”活动,对场镇市容风貌进行了提档升级;新建了860米的“人”字型市政骨干道路,形成了未来城镇40万平方米新区集中开发板块;建设完成6000平方米的三奇广场、23000平方米的祥和步行街,使昔日臭水沟变成今日小广场和步行

街;安装加密路灯120余盏,增添垃圾桶、果皮箱120余个,新栽植景观树木600余株,设置木质花坛花池42个。通过创新管理机制,将安监办、城管中队、卫生监管的人员、职能、职责整合,进行网格化管理和流动监督服务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尝试场镇清扫、保洁、清运外包管理机制;群众参与测评的社会评价机制;不良行为公开曝光的公众监督机制,卫生镇街短信评比连续6个月稳居全县第一,市政管理水平排名全县第一。通过全镇上下一直努力,成功创建了县级卫生镇、县级最佳文明单位、市级文明镇。

五、增加投入、促进和谐,社会事业效果明显

(一)增加民生投入,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仁义中学运动场、仁义中心卫生院住院部扩建工程、鹿子村卫生室和永灵村卫生室、仁义电影厅、仁北中心校扩建工程等项目陆续完成并投入使用。二是宣传、文化、体育、广播、电视事业蓬勃发展。以“唱读讲传”为抓手,传箴言10万余条、彩信1万余条、下载红色彩铃500余条;开展了“虎虎生威”闹元宵、“庆中秋、迎国庆”等12场大型文艺活动;在9个村(社区)安装高音喇叭20余只,实现了“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三是大力实施关注弱势群体惠民工程。2010年发放低保金252.7万元,发放救灾救济大米53200公斤,实施日常医疗救助339人、支付救助金额10.17万元,发放五保金87.2万元,发放各种定补和抚恤金170万元。投入4.5万余元完善“夕阳红敬老院”内部设施建设。四是推动机关干部结对帮扶制度和留守儿童关爱制度。机关干部落实帮扶贫困党员 50 户、贫困群众61户和计生特困户 47户;依托镇妇联、团委和大学生村官等,建立关爱“留守儿童”队伍,为留守

儿童的健康成长起到了极大的保障作用。五是大力实施就业培训工程。聘请西南大学、荣昌职中、县农广校的教授、专家对城镇失业人员及返乡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和创业指导,2010年共农民工技能培训609人,实现返乡农民工创业150人,企业吸纳就业300人。

(二)注重平安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我镇坚持把“平安”建设与干部大下访、人大代表和领导接访、三项制度、三项活动等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平安建设机制,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通过广泛开展干部大下访,认真落实“三项制度”、“三项活动”、安全信访“一岗双责”制度,全镇共接待来访群众526人次,走访群众22137人次,化解矛盾纠纷2908件。以安全生产“基层基础突破年”为契机,开展安全知识培训及应急演练12次;积极开展安全社区创建,覆盖率全面完成。2010年11月6日,代表荣昌县接受全市消防专项检查,获高度评价;成功举办全县“消防防火墙”示范镇街现场会。

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申报材料 篇5

*市财政局机关第一党支部现有党员40名,下设四个党小组,涉及办公室、人教科、预算科、国库科等9个科室。自20xx年换届重新组建以来,支部上下牢牢坚持以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六中全会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提速、提质、为人民、促发展”为主题,勤政务实,开拓创新,各项工作均取得了较大进步,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党员。具体做法是:



一、明确目标,强化制度保障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为了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支部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逐级明确责任,强化工作措施,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使全体党员干部在思想、行动和工作上保持了高度一致。同时,把党建工作放到建设“实力*、效率*、和谐*”的大局中去谋划,结合部门职能和工作实际,因地制宜,整章建制。一是用制度去规范行为。支部成立伊始便结合财政改革与发展主线,研究制定了党建工作的规划、制度和措施,其中订立的制度涉及组织生活、集体领导、党内表决、请示汇报、联系群众、民主生活会、思想政治工作等十二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将制度辑印成册,发到党员干部手中,便于随时查阅,自省自鉴。同时,各党小组分别组织集中学习,支部委员会逐一进行督导检查,大大增强了制度的约束力和权威性。二是用制度去推动工作。着眼于全面提升行政效能,重点狠抓责任分解和制度落实。通过落实财政工作规则和文明服务承诺制,有效地规范了内部管理,进一步提高了办事效能;通过落实创建“六型”财政机关的各项部署,极大地促进了学以致用,进一步提高了干部素质;通过落实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的相关规定,较好地规范了理财行为,进一步提高了服务质量。三是用制度去凝聚合力。组织架构合理是做好任何工作的关键,基层党建工作也不例外。为了进一步凝聚领导核心和工作合力,支部建立健全了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书记是抓基层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支部委员会委员及党小组长是直接责任人,根据分工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基层党建工作,形成了统一领导、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同时,支部委员会、各党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党建工作情况汇报,研究决定党建工作重要问题,保证了各项任务的有效落实。

二、因材施教,强化教育机制

党员经常性教育是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支部紧紧围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这一主题,以及市委的中心工作和市直工委的安排部署,把教育牢牢抓在手上,使之真正收到了实效。一是丰富教育内容。着眼于培养战略思维,强化党性修养,组织支部委员和党小组长进行轮流授课,重点学习政治理论、战略思想、党纪条规、时事政治、市情市策;着眼于强化业务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抽调部分业务骨干进行专题辅导,重点学习市场经济理论、公共财政改革、预算管理知识。通过两手并举,进一步提高了党员干部运用先进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创新教育方式。本着活学活用、寓教于乐的原则,选准教育载体,改善学习效果。在学习培训上,坚持自学为主、面授为辅,在抓培训、上党课、举行报告会、组织研讨会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和环境,交流学习成果,培树绩学标兵,引导党员自主学习和自觉学习。在实践锻炼上,采取志愿者服务、赴基层锻炼、扶贫济困送温暖、廉政文化进机关等多种方式,为党员服务群众、加强党性锻炼搭建平台。三是落实教育责任。认真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坚持和完善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定期开展党员党性分析评议活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同时,各党小组组织党员开展经常性的谈心活动,认真沟通思想,相互启发教育,使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了群众心坎上。此外,积极评选优秀党员,大力宣传先进事迹,充分发挥了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和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

三、为民理财,强化服务措施

党离不开人民,人民也离不开党。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支部广大党员干部忠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着重从三个方面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是拓展党员联系群众的途径。支部注意把执政为公、理财为民化作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行动,一方面,深入到基层、群众和困难的地方,倾听群众所思所盼,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先后完成了20多项调研成果。其中《财政支持园区经济研究》、《市级财政支出结构的分析与思考》等还获得全市财政科研课题评比一等奖。另一方面,积极组织各种主题实践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包括捐助困难职工、保护环境卫生、关心下一代成长等,使广大党员干部在联系和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吸取营养、经受锻炼、接受监督。二是丰富党员服务群众的内容。支部结合所属科室的工作特点,突出全市经济实力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这条主线,心无旁骛地解民之难、足民之愿、增民之利

*市财政局机关第一党支部现有党员40名,下设四个党小组,涉及办公室、人教科、预算科、国库科等9个科室。自20xx年换届重新组建以来,支部上下牢牢坚持以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六中全会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提速、提质、为人民、促发展”为主题,勤政务实,开拓创新,各项工作均取得了较大进步,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党员。具体做法是:



一、明确目标,强化制度保障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为了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支部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逐级明确责任,强化工作措施,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使全体党员干部在思想、行动和工作上保持了高度一致。同时,把党建工作放到建设“实力*、效率*、和谐*”的大局中去谋划,结合部门职能和工作实际,因地制宜,整章建制。一是用制度去规范行为。支部成立伊始便结合财政改革与发展主线,研究制定了党建工作的规划、制度和措施,其中订立的制度涉及组织生活、集体领导、党内表决、请示汇报、联系群众、民主生活会、思想政治工作等十二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将制度辑印成册,发到党员干部手中,便于随时查阅,自省自鉴。同时,各党小组分别组织集中学习,支部委员会逐一进行督导检查,大大增强了制度的约束力和权威性。二是用制度去推动工作。着眼于全面提升行政效能,重点狠抓责任分解和制度落实。通过落实财政工作规则和文明服务承诺制,有效地规范了内部管理,进一步提高了办事效能;通过落实创建“六型”财政机关的各项部署,极大地促进了学以致用,进一步提高了干部素质;通过落实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的相关规定,较好地规范了理财行为,进一步提高了服务质量。三是用制度去凝聚合力。组织架构合理是做好任何工作的关键,基层党建工作也不例外。为了进一步凝聚领导核心和工作合力,支部建立健全了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书记是抓基层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支部委员会委员及党小组长是直接责任人,根据分工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基层党建工作,形成了统一领导、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同时,支部委员会、各党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党建工作情况汇报,研究决定党建工作重要问题,保证了各项任务的有效落实。

二、因材施教,强化教育机制

党员经常性教育是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支部紧紧围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这一主题,以及市委的中心工作和市直工委的安排部署,把教育牢牢抓在手上,使之真正收到了实效。一是丰富教育内容。着眼于培养战略思维,强化党性修养,组织支部委员和党小组长进行轮流授课,重点学习政治理论、战略思想、党纪条规、时事政治、市情市策;着眼于强化业务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抽调部分业务骨干进行专题辅导,重点学习市场经济理论、公共财政改革、预算管理知识。通过两手并举,进一步提高了党员干部运用先进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创新教育方式。本着活学活用、寓教于乐的原则,选准教育载体,改善学习效果。在学习培训上,坚持自学为主、面授为辅,在抓培训、上党课、举行报告会、组织研讨会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和环境,交流学习成果,培树绩学标兵,引导党员自主学习和自觉学习。在实践锻炼上,采取志愿者服务、赴基层锻炼、扶贫济困送温暖、廉政文化进机关等多种方式,为党员服务群众、加强党性锻炼搭建平台。三是落实教育责任。认真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坚持和完善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定期开展党员党性分析评议活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同时,各党小组组织党员开展经常性的谈心活动,认真沟通思想,相互启发教育,使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了群众心坎上。此外,积极评选优秀党员,大力宣传先进事迹,充分发挥了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和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

三、为民理财,强化服务措施

党离不开人民,人民也离不开党。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支部广大党员干部忠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着重从三个方面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是拓展党员联系群众的途径。支部注意把执政为公、理财为民化作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行动,一方面,深入到基层、群众和困难的地方,倾听群众所思所盼,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先后完成了20多项调研成果。其中《财政支持园区经济研究》、《市级财政支出结构的分析与思考》等还获得全市财政科研课题评比一等奖。另一方面,积极组织各种主题实践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包括捐助困难职工、保护环境卫生、关心下一代成长等,使广大党员干部在联系和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吸取营养、经受锻炼、接受监督。二是丰富党员服务群众的内容。支部结合所属科室的工作特点,突出全市经济实力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这条主线,心无旁骛地解民之难、足民之愿、增民之利

。20xx年全市财政收入累计完成74.4亿元,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首次突破10%,并争取上级各类转移支付资金11.3亿元,有效缓解了市县财力的紧张状况。在此基础上,顺利落实了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基本解决了2000年以前的公教人员工资陈欠问题,进一步扩大了财政工作的感召力和公信力。三是畅通群众表达意愿的渠道。办公室、预算编审中心、集中支付中心等窗口单位认真落实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和ab岗工作制,把工作职责、服务内容、办事程序和监督电话全部对外公开,让人民群众来监督,由服务对象去评价。预算编审中心把为群众办事当作向群众学习的过程,主动上门为单位安装调试软件,向群众征询预算编制工作意见,先后被评为市级青年文明号和文明示范窗口单位。

四、深化改革,强化监管体系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条主线。为此,支部坚持用改革的方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认真研究新情况,及时总结新经验,切实解决新问题。在支持经济方面,围绕“招商引资突破年”战略目标,综合运用政策、体制、资金、服务等手段,建立了重大项目引进财政支持机制。其中,20xx年落实资金2600万元,支持了新奥博为、*智通、格大种养等重点企业的发展,保证了“5•18”国际商务节、“9•26”农产品交易会等重要招商活动的需要。同时,千方百计筹措资金近6亿元用于城市建设,仅市区十项工程就投资1.4亿元,有效地提升了项目承载力和环境竞争力。在深化改革方面,制定了市本级预算指标管理办法,使财政资金的分配、使用和管理有章可循;下发了县级财政预算审查办法,为提升县级预算管理水平起到了助推作用;出台了县乡财政运行绩效评价办法,为改善县乡财政困难提供了有益指导;完善了市级正常公用经费标准定额体系,进一步提高了对政权机关运转的保障能力;实施了政府收支分类改革,预算的内容和形式更加规范统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市本级全面推开,财政资金运行的安全性和效益性明显提高。在改进方法方面,始终把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放在首位,把想民、爱民、富民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投入资金2.7亿元,支持了农村六项工程;投入资金3064万元,对再就业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予以大力支持;投入资金1842万元,使6738名优抚对象得到了及时救助;落实粮食直补和综合补贴资金9658万元,使67.2万农户、302万元农民受益得惠;彻底取消了农业税,使农民实现了零负担。

党委申报优秀基层党组织事迹材料 篇6

**党委下属 **个党支部、**名党员。一直以来,党委始终秉持着融入中心服务大局、创新管理推动发展的工作理念,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六中精神,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创新党建管理,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切实发挥了党建推动中心、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有力推动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两年来,公司在**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外部经营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企业经营业绩依然保持着逐年上升态势,员工队伍保持稳定,在创先争优工作中先后获得了**、**等荣誉称号。

一、抓班子、带队伍,建设一支敢于担当、勇于创业的员工队伍。

公司党委高度重视领导班子建设,以制度为保障,以学习为动力,提升领导班子成员综合素质。坚持重要事项通过党政联席会、党委会、总经理办公会讨论决定,认真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制度,使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职代会民主管理职责、经理的管理权得到较好的落实,营造和谐的团队氛围,提升管理效能。严格坚持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公司党政班子每月进行一次集中理论学习,学习致用,将学习与当前的各项中心工作结合起来,不断增强驾驭全局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加强全体党员干部党性锻炼学习。坚持“学习型党组织”创建和“党员双培养”机制,强化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和培训,2011

1年,公司党委集中举办了2次党课教育,组织全体党员干部系统地学习了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解析了公司发展战略思路,解读了党委工作思路等。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十佳知识技能型优秀党员”评选活动,引导党员学习技能,争取成为生产经营骨干。建立党风廉政建设“大宣教”工作格局,深入推进廉洁文化建设,连续多年组织党员干部赴大别山、井冈山进行红色教育,邀请淮南市委专家授课、到蚌埠市监狱、反腐倡廉教育基地进行参观加强党员廉政教育。两年间,共计组织领导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和全体党员参加学习培训400余人次,覆盖率达到100%,党员干部的思想水平、业务能力和精神状态得到了稳步提升。

以人为本,不断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全面加强员工队伍建设。抓好管理人员建设,班组长以上管理人员岗位均实行竞聘上岗,组织开展班组长提升管理能力拓展培训。针对公司发展需要,引进和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和紧缺人才,2011年,引进11名优秀员工充实到公司员工队伍中来。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开展“技术带头人”、“青年岗位能手”评选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各类人才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公司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

二、抓基层、夯基础,党建工作“虚”功做“实”推动生产经营。

开展支部标准化建设工作。公司党委制订了《支部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编印了《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工作手册》,从“支部班子建设、阵地建设、制度建设、工作流程、活动组织”五化标

准入手,对支部廉政建设、维护稳定、困难帮扶、创先争优、宣传报道等工作目标和工作内容进行细化量化,推进支部工作量化考核。建立了《党支部标准建设工作考核办法》,坚持每月对各党支部工作进行考核,结果纳入支部经济责任目标,促使各党支部不断规范党务工作方法和流程,提升党建工作水平。与此同时,公司党委开展了“党群工作部基层联系点”活动,党群工作部人员到联系点指导帮助支部开展标准化建设工作。

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围绕公司“依法经营、规范管理”中心任务和“经济检修”工作要求,结合“五争一创”创先争优主要内容,大力开展为“党徽在检修中闪光”主题的“党员先锋号、岗”、“党员突击队”等党员价值创造活动。两年来,共设立党员先锋号30处,党员先锋岗56个,开展党员突击活动百余起,党员们勇挑重担,冲锋在计划检修及日常“急、难、险、重”工作任务最前线,充分发挥了表率作用,有效促进了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以19.7天创造了我国百万千瓦组核电机组大修最短工期记录,圆满完成了国内首台次半转速核电机组——岭澳核电#3机组大修任务,创下了两台行车联用抽转子纪录;承接的凤台发电公司机组检修维护实现了全年“无非停”佳绩,平电两台机组获安徽电网迎峰度夏劳动竞赛大机组连续运行奖等。

三、抓和谐、保稳定,服务员工凝聚企业科学发展力量。针对公司外部检修市场多、检修任务繁重、用工方式复杂的实际情况,公司党委持续关心关爱员工。

畅通员工诉求渠道,倾听员工心声,通过职代会,总经理、党委书记接待员工来访和定期下访,让员工参与企业管理,表达利益诉求。2011年,班子成员利用四个月时间分别到各党支部进行座谈,帮助员工解决实际难题,化解不稳定因素。优化员工劳动组合,针对多数员工长年外出奔波,家庭和子女教育矛盾突出的问题,推出《人员定期轮换管理制度》,提高在外期间休假和福利待遇,激励广大员工立足本职,爱岗敬业,拼搏奉献。

为员工办实事、办好事。2012年以来,共慰问生病住院和困难员工19名,发放补助76000余元,为1名员工发放中电国际特重病救助金50000元,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为职工购买了淮南市互助保障在职职工意外伤害保险22500元。国庆、中秋等传统节日到驻外公司(项目部)慰问,大年三十,公司领导班子成员与驻外公司(项目部)员工共度除夕。夏季累计为基层班组和一线员工“送清凉”近7000余元。

基层教学组织申报表 篇7

1.基层教学组织的式微。

基层教学组织与基层科研组织共同构成现代大学基层学术组织, 但与基层科研组织所受到的高度重视相比, 基层教学组织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随着高校职能的多元化, 以及教学与科研的分离, 高校基层组织的教学功能逐渐弱化, 而这必然导致基层教学组织的式微。与此同时, 随着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特别是内部管理层级结构的调整, 传统的基层教学组织比如教研室已经不再存在或者名存实亡, 但又未建立起相应的基层教学组织。虽然出现了一些新型基层教学组织, 比如教学团队, 但从总体上看, 无论是正式的教学组织还是非正式的教学组织都呈现出式微的趋势。基层教学组织的式微一方面可能导致教师从事教学的归属感的降低, 影响教师从事教学的兴趣和开展教学研究的兴趣;另一方面可能导致人才培养的组织保障的乏力, 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2.基层教学组织的割裂。

学术系统中的核心成员单位是以学科为中心的, 其底层结构要遵循学科逻辑, 基层教学组织也不例外。学科逻辑一方面有利于基层教学组织的相对独立、边界清晰, 另一方面又不利于基层教学组织的交叉集成、开放创新。我国高校内部明显存在的单位逻辑更是倾向于将边界清晰的基层教学组织异化为边界僵化的行政组织, 以及利益分割的福利单位。虽然诸多高校对内部组织结构和管理层级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 通过建立二级学院来打破传统的学科逻辑和单位逻辑, 也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基层教学组织相互割裂的局面, 但是, 尚未真正实现基层教学组织内部以及组织之间的灵活互动、资源共享。割裂的基层教学组织既不利于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也不利于高级专门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基层教学组织要从僵化的学科逻辑、单位逻辑中摆脱出来, 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3.基层教学组织的跛足。

基层教学组织应当包括两个方面, 即“教”的组织与“学”的组织, 但是长期以来一直忽略了“学”的组织的建立。传统教学组织的架构主要是立足于教师这一社会角色和“教”这一社会活动, 而较少考虑学生及其“学”的需要, 组织的目标是为了更加有效地组织教师的教学活动, 而忽略了学生有效学习活动;其组织的结构更多地遵从教师的学科背景, 倾向支持教师的科研活动, 而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知识视野的拓宽。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 特别是知识传播与生产方式的变化,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关系发生显著变化,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受到冲击, 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进一步彰显, 学生及其学习活动成为基层教学组织架构必须考虑的关键要素, 学生“学”的组织将成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重点。

二、高校基层教学组织架构的价值取向

为了应对现代科学发展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的发展趋势, 社会发展对人才综合素质的需求, 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组织的冲击及其要求, 高校要结合办学定位和发展战略规划, 通过基层教学组织的创新, 实现优质资源的有效配置与共享, 构建一个增效的智力生态系统, 搭建集开放性、共享性、效益性于一体的集成性人才培养平台。为此, 要摒弃传统的学科逻辑、课程逻辑与单位逻辑, 确立更加合理的基层教学组织价值取向。

1.能力养成。

能力养成是指基层教学组织架构要从过去的学科逻辑、课程逻辑转向学生专业能力的养成。在这种新型组织架构中, 各种组织资源包括教师、教学资源运作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能力。相应的, 组织内部结构划分的依据不再是专业、课程, 而是专业能力要素, 并具体化为可以灵活组合的专业能力模块。

两种组织设计存在着理念的差异。传统模式强调课程教学的循序性、连贯性, 新型模式强调能力的达成, 即学生可以选择个性化道路完成自己的学业, 重点是达到能力基准而不是完成同样的课程学习。每条个性化道路都提供了达到能力基准的教学资源、学习资源以及其他相关支撑, 与此同时, 每条个性化道路之间存在着良好的通道, 并由此而构建起新型基层教学组织。

2.系统集成。

系统集成是指基层教学组织架构要从推崇各自基层教学组织的专门化转向通过基层教学组织的集成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基层教学组织的系统集成是整体知识观的必然要求, 高校要摒弃割裂知识整体性的分门别类培养人才的模式, 追求大学课程和大学教育的完整性, 强调知识的广度与深度之间的平衡, 强调整体结构与个性选择的结合。

讲座制—学系—学院的沿革过程揭示出高校基层教学组织、科研组织要随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活动内容及其形式的变化而相应变革的基本规律。基层教学组织的系统集成一方面是指基层教学组织涉及的学科、专业、课程、教师及其服务对象学生的规模、类型的增加, 另一方面是指基层教学组织的功能的拓展, 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专业建设、课程教学、人才培养。要通过基层教学组织之间的合作推动各学科之间的功能性联系, 实现跨学科综合性教学, 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视角。

3.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是高校基层教学组织架构的基本要求, 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基层教学组织架构与变革是一个不断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过程, 是一个对市场需求作出积极反应的过程;二是在组织架构与变革中引入市场竞争模式, 鼓励各种人力资源的流动。

基层教学组织建设要遵循效益性原则, 要尽可能提高教学组织的效益。为此, 一方面要保持基层教学组织的“松散联结”特性, 推崇权力分散而非集中;另一方面要引入竞争意识和市场机制, 保持基层教学组织的活力与适应性。

4.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指基层教学组织应当更多地满足学生的需要, 提供学生学习活动所需的各种条件, 支持和倡导学生自主学习, 鼓励学生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开展创新活动、实践活动。

洪堡将科学研究引入高校教学过程, 但从目前的发展来看, 科学研究以及学术自由的理念更多地体现在与教师有关的方面, 由此而建立起来的学术组织反而冲淡了基层教学组织的核心地位, 学生的学习自由, 教学过程中“学”的研究性没有得到保证, 也未能真正建立起相应的制度保障和组织支撑。“大学里的每一个人都应当是发现者、学习者。这一共同的目标使大学的所有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大学的教学责任就是使所有学生成为这一目标的参与者。”[1]

三、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创新的途径策略

1.变革组织关系, 组建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与教研室、系的区别在于后者强调的是一种单位归属, 前者强调的是一种共享合作, 重视组织目标的认同、成员的相对稳定、成员活动的相互协作、组织结构的松散结合。与教研室、系等正规化的科层组织不同, 教学团队表现出明显的虚拟组织特征, 相对缺乏正规科层组织的约束性。因此, 在保证其灵活性的同时, 要保证其有效性, 避免组织虚化或者临时凑合。

首先, 教学团队组成的基点多元化, 可以是课程, 可以是年级, 也可以是班级, 在具体实践中要针对不同的基点采用不同的组成方式、组织架构与组织规模, 避免教学团队的科层化。

其次, 教学团队的成员构成灵活, 成员可以归属于多个教学组织, 强调的是“所用”而非“所有”, 在具体实践中要根据教学任务灵活地吸纳组织成员, 避免教学团队的集团主义倾向。

再次, 教学团队的活动方式是任务导向化, 组织架构主要取决于特定的教学任务, 因此保证教学任务的明确化是基本要求, 在具体实践中要将关注的焦点从人员构成转向教学任务的明确、细分、系统与认同, 通过对教学任务的强烈责任心来增强教学团队的归属感。

2.拓展学习空间, 构建新型教学组织。

教学活动的正常运转离不开良好的环境, 必须拓展学习空间, 积极构建新型教学组织, 国内外大学已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是搭建新的教学活动空间。哈佛大学医学院成立了全面贯彻“医学教育新途径”计划的试点组织形式“学社” (society) 。学社全面负责参与该计划的学生的课程设置和学习生活, 每个学社都拥有一个指定的技术区以及相应的办公设备, 包括指导教师办公室、研讨室、实验室和学生用的计算机房。丹麦奥尔堡大学提出并实施“以问题为中心, 按课题组织教学”的开放式教学体系, 纵向上的课题工作贯穿于大学教学全过程, 横向上由课题工作来贯穿各门课程的学习。每个课题小组拥有一间18平方米的房间, 成为他们的第二个“家”, 作为小组成员讨论课题, 进行设计、模拟和交流的基地[2] 。

二是营造促进专业发展的生活环境。耶鲁大学为了应对大学内部学科分化发展, 秉承通识教育传统, 重视建设与学术性系科相对独立的住宿学院, 住宿学院与学术性系科构成一个矩阵结构, 纵向的学术性系科主要通过知识传授对学生成长产生影响, 横向的住宿学院则在课程之外发挥全环境育人功能。耶鲁的住宿学院本身就是一个大课堂, 其教育目的就是西方古典教育哲学所一直追求的通识教育。经过多年发展, 耶鲁的住宿学院制度已经成为耶鲁大学教学组织的特色, 成为耶鲁社会群体最基本的结构之一 (沈琛华, 2007) 。

三是搭建新型人才培养平台。基层教学组织再造的逻辑线索是按照人才培养的流程再造, 而不是按照职能或者单位进行流程再造。传统基层教学组织架构的基本单元是知识体系、学科专业, 新型基层教学组织更加强调学生参与、实践活动, 组织素材包括各种复杂问题、真实问题。大连理工大学创新实验学院在这一方面做了成功的探索, 该学院以多样化自主学习模式及其创新实践基地建设为重点, 依托数学建模创新实验室、机器人创新实验室、智能车创新实验室、嵌入式创新实验室等11个创新实验室, 构建起一套完整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3] 。

3.立足生态效应, 推进基层教学组织的交叉集成。

良好的基层教学组织应当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学生在这种智力生态系统中体验智慧的光辉, 感悟灵魂的圣洁。

一是促进教学组织与科研组织的资源共享。基层教学组织理应激活各种学术资源, 将其转化为教学资源;各种学术组织也理应通过与教学组织的互动而保持自身的活力, 发挥学术资源的效能。基层教学组织创新一方面要发挥科研组织的教育性功能即人才培养功能, 另一方面要通过科研组织与教学组织的集成、交叉、融合提升教学组织的学术水平。

二是推进跨学科教学组织建设。法国1968年《高等教育方向法》提出的新的大学基层机构“教学与研究单位 (UER) ”, 以及日本筑波大学实践的“学群”模式都是有益的探索。日本早稻田大学从2007年开始对科学和工程学科进行重组, 将原有的科学和工程专业交叉集成为三个学科, 即基础科学与工程、创造科学与工程、尖端科学与工程, 基于三个交叉集成的学科形成三个学院, 以实现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等方面的集成化[4] 。

高校内部学术组织由系升格为学院、教研室升格为系是普遍现象, 但是简单地将几个系合并为一个学院、几个教研室合并为一个系, 简单地将原来的基层教学组织作为更大规模的学术组织和教学组织的组成部分, 只是将众多小盘拼凑成一个大盘, 不可能真正产生新的东西。因此, 要放弃拼凑模式, 转向系统设计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专业能力构成模块, 将组织变革的重点放在新的学院、新的系这一更高的教学组织层面上, 重新架构一系列基层教学组织, 形成一批新的具有跨学科特征的课程和教学内容。在此框架下, 基层教学组织的变革就不仅仅是规模、名称的改变, 就不仅仅是组织层次的升格, 而是新的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

4.彰显学习维度, 创建各种有利于学生发展的非正式教学组织。

一是要树立新的教学学术观。教学学术观体现在基层教学组织架构上就是给予“教学的学术”以新的尊严和新的地位, 给予“教学的学术”以充足的学术底蕴和充足的学术支持, 给予“教学的学术”以实践化的空间条件和物质基础。

二是搭建开放性的学习平台。大学正在由知识库、知识工厂转向知识中枢, 跨界渗透、知识溢出成为其主要活动, 基层教学组织的架构要兼顾两种知识生产方式, 从完全隶属于高校内部转而有可能建立起部分组织间机构, 比如德国许多大型企业中设立的学习岛。“学习岛”是工作场所学习的一种实施模式, 通过学习者、教育机构和企业三个基本要素的互动,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并发展学习者更加广泛意义上的能力, 以将学习者培养成为满足劳动力市场需求、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具有更强就业能力、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劳动者[5] 。

三是扶持各种非正式教学组织。随着教学活动的日益复杂化, 正式教学组织的覆盖面越来越小, 影响力越来越弱, 各种非正式教学组织正在兴起, 成为教师和学生教学相长的平台和桥梁。如各种学术沙龙、学术恳谈会就属于非正式教学组织。科塞对18世纪兴起的各种沙龙、咖啡馆给予了积极的评价, 认为参与者在与其他人的接触中, 学会了评价自己的观点, 检验、放弃、改变和传播自己的观点, 也学会了遵守在相互交往和讨论中逐渐形成的标准, 并积极参与形成某种具有凝聚力的群体观点[6] 。非正式教学组织的架构要积极依托各种科研组织, 拓展科研组织外围, 发展各种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和研究的组织架构。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将变得更加柔性化和灵活, 学生“学”的组织更适宜以非正式教学组织的形式出现, 无论怎样设计, 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驾驭核心”, 必须与学术心脏地带保持密切的联系。

参考文献

[1]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R].1998.

[2]贾志兰, 杜作润.国外高校改革探析[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1.

[3]大连理工大学创新实验学院组织结构[EB/OL].http://chuangx-in.dlut.edu.cn/SecondPage.aspx?Type=6.

[4]张学文.跨学科发展与创新的组织形式——美日一流大学的成功经验与启示[J].中国软科学, 2009, (2) .

[5]赵昕.学习岛——工作场所学习的一种新形式[J].世界教育信息, 2007 (2) .

基层教学组织申报表 篇8

摘 要 本文从增强团员意识教育、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以引导青年岗位成才、以“党建带团建”等方面开展阐述,不断健全和完善党建带团建工作机制,将团建纳入党建工作的总体格局,坚持规范化管理,提高基层团支部建设整体水平,坚持青年人才的培养,优化基层团干部队伍建设。

关键词 党建带团建 青年人才 建设

共青团是凝聚企业广大团员青年的组织,是为企业发现人才和培养人才、为党组织不断输送新鲜血液的群众性组织。团支部作为共青团最根本的一级组织单位,基层党组织如何带领团组织开展工作?全面推进共青团工作,发挥共青团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以增强团员意识教育为核心,深入推进青年思想道德建设

1.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党组织要坚持用十七大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筑青年精神支柱,把加强和改进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四有”新人作为首要任务,采用上团课、集中学习、听辅导报告、交流心得等行之有效的形式,进一步夯实青年队伍的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学习,引导团员青年用马列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帮助青年在实践中加深对“三个代表”的理解和感悟,牢固树立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稳定的思想,全面确立改革意识、创新意识和责任意识,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2.丰富各类学习载体。党组织要求团组织以建立学习型团组织为目标,进一步依托青年读书会等学习阵地,完善相关制度,探索务实有效的教育模式。使團员青年学到更多党团知识,增强对党团的认识,促进团员青年更好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二、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大力提升团员青年整体素质

团组织药引导广大团员青年进一步了解共青团,听从党的召换,紧跟党的步伐,充分发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激发广大团员青年的爱国热情,增强青年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自信心,鼓励团员青年为企业发展而努力奋斗。例如可以依托江西开展红色教育,弘扬伟大的井冈山精神等。通过此类活动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在奉献中体现作为,在付出中提升境界,在实践中传播文明、促进和谐,从而带动广大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促进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为构建和谐企业发挥积极作用。

三、以引导青年岗位成才为着眼点,全方位体现事业凝聚青年

党组织要正确引导团组织紧紧围绕高速公路工作局面,用公路事业的发展激励青年、凝聚青年,引导青年将自身发展融入企业的发展,在成就事业中实现自身价值。

1.搭建成长舞台。坚持开展青年岗位立功竞赛活动和青年职业生涯导航活动,进一步提升青年职业技能,努力拓展青年发展空间,通过各种形式展示青年风采,推进青年知识化进程。例如开展了创建“青年文明号工程”、“青年文明示范窗口”、“青年志愿者活动”等独具青年特色的创建活动或通过座谈会、图片宣传、演讲比赛、竞聘上岗等形式开展了适合青年特点、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要推荐团员青年参与专业技术的培训,鼓励和培养青年到工作的重要岗位,通过评选活动,在青年中掀起学技练功比先进的新高潮,努力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造就优秀的青年人才。

2.发挥榜样作用。要不断以先进的人和事来影响青年、教育青年,增强青年对公路事业的归属感,为公路青年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引领和指导。

3.树立文明新风。大力组织青年积极投入到文明行业创建工作中去,在实践中贡献青年的力量。

四、以推进“党建带团建”为目标,努力提升组织建设成效

党组织要正确引导团组织以“党建带团建”为目标,努力提升组织建设成效。

1.强化基层团建工作。根据上级党组织、团组织的部署,及时对以往工作进行总结,为今后工作做好计划。

2.加大推优工作力度。不断完善团组织的推优工作制度,进一步规范团员推优入党,加大推优力度,充分发挥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作用,努力促进党建工作的新发展。

3.夯实团员队伍建设。要根据人员的变动及时调整和完善团组织机构,保证团组织活动的正常开展。进一步做好非在编团员的团籍梳理工作;规范团员发展工作,抓好团前教育,实现团员数量和质量的平衡发展;继续做好团员教育评议和团籍注册工作,激发团员青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妥善办理超龄团员离团手续。

4.不断完善奖励机制。激励机制对推动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具有重要作用,要通过完善团干部的考核机制,把青年对团干部的满意度作为重要的考核标准,配合有关部门制定奖励的办法,鼓励各类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个人和集体,营造青年奋发成才的氛围,切实为基层团组织和广大青年服务。

5.鼓励基层首创精神。党组织要鼓励各基层团组织自发设计和组织活动,提高团员思想素质、道德素养、文化修养和生活品味,树立优秀团员典型。例如开展特色团支部交流活动等,有效促进基层团工作的活跃。

上一篇:房产公司转正小结下一篇:医师年度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