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围棋文化 立足校本研究 促进师生发展
弘扬围棋文化 立足校本研究 促进师生发展 篇1
弘扬围棋文化 立足校本研究 促进师生发展
——第五届全国中小学棋类教学实验课题工作会议 暨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棋类教学研究开题仪式发言提纲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棋界的各位朋友:
大家好!
沐浴在景明春和的阳光下,第五届全国中小学棋类教学实验课题工作会议暨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棋类教学研究开题仪式隆重举行,请允许我代表济南第二十七中学的全体师生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领导、专家、各位朋友多年来给予我们的理解、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国运兴,棋运兴,盛世中国,给古老的围棋带来了勃勃生机。围棋是中华传统文化瑰宝,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哲思幽远,有极强的育人教化功能。它集德、智、体、美、劳、心育于一身,是素质教育的好形式。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有责任将围棋引入课堂,有义务弘扬这一传统文化,使之发扬光大。自2000年起,我校对此做出了有益的尝试,成立了“正道棋校”,确立了“以棋育人,文棋并重,突出特色,全面发展”的办学宗旨,开发了围棋校本课程,有计划的开展了围棋教科研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寻找出了一条特色文化教育的路径。受大会的委托,汇报一下我校围棋教育开展的工作,不当之处,请领导、专家、各位朋友斧正。今天,我们汇报的题目是《弘扬围棋文化 立足校本研究 促进师生发展》。
一、调动社会各界力量 弘扬古老围棋文化
弘扬传统的围棋文化,充分挖掘围棋的育人功能,将围棋引入课堂,是一件推动素质教育的好事,但坐享其成是无法实现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有高度的责任心,审视度事,响应国家的政策,不等不靠,抓住有利的时机。1999年6月发出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在全国吹响了素质教育的进军号,素质教育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我们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着眼于学校实际,发挥自身的优势,确定了学校的围棋特色,创办了我市唯一一所围棋特色学校—济南第二十七中学正道棋校,后来升格为山东正道棋校。2001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发文倡导三大棋进校园,进一步证明了学校的努力方向是正确的。
学校开办围棋课程,把围棋引入课堂,必须取得社会各界的支持,才能得以顺利发展。回顾正道棋校的发展历史,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鼎力帮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济南市人大副主任董承铭先生、山东省人大副主任莫振奎先生先后担任棋校的名誉校长;中国围棋协会主席陈祖德先生两次为学校题辞“合分纵横行正道,洞察黑白即文章”、“以棋育人、文棋并重”,给与了学校极大的鼓励;中国棋院院长王汝南先生亲临棋校视察,指导工作,为学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济南市的两位副市长、教育局、体育局的领导多次参加学校的活动;正道棋校建校初期,市中区还专门拨出资金用于棋校的发展,体现了政府对学校围棋教育的支持。
学校还注意到了社会资源的共享、各方优势的互补。与山东省棋类运动管理中心合作成立的山东唯一一所青少年棋类活动俱乐部。既发挥了我们学校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学校,拥有稳定的爱好棋类的生源队伍,又具备将围棋作为校本课程开发,挖掘围棋育人功能的教育优势,又发挥了省棋管中心,具备棋类方面的人力资源与管理经验的优势;既克服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围棋资源缺乏的不足,也弥补了棋管中心缺乏以棋育人的教育功能缺陷。我们还与济南市围棋协会结成了密切合作的关系,济南市围棋协会麾下的职业棋手,是棋校学生学习围棋的好教练、好老师、好榜样;济南市的大型围棋比赛都是由我们承办,既开阔了师生的视野,更是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锻炼提高机会。就是在与社会各界的合作中,双方共利双赢,棋校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的。
经过不懈的努力,我们的工作得到了教育部门的认可,2004年7月,济南市教育局批准我校为济南市全日制(寄宿制)围棋特色学校。
围棋起源何时?众所周知的“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或云:“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云”。济南是大舜文化的发源地,舜耕于历山之下,这是人人皆知的美好传说,古老地围棋发源地在济南。发掘这一资源,我们还发挥人大代表的优势,积极向市政府谏言,烘托济南市的围棋氛围。06年年初,人大代表、我校的张校长以《济南有宝待人鉴》为题,利用人代会的机会给市政府提案,发展济南的围棋文化,受到政府的极大重视。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幅泉水绕阁,茗茶飘香,文人雅士弈棋美好的泉城人文市景图将呈现在世人的面前。到那时,我校的围棋教育也将成为济南教育的城市名片。
二、立足校本研究 促进师生发展
正道棋校成立初期,学校确立了“以棋育人,文棋并重,突出特色,全面发展”的办学
宗旨,把围棋文化研究列入学校校本研究的重点,经过七年的探索、努力,至今不仅把围棋正式进入课表、引入了课堂、开发了自己的校本课程,同时初步总结了围棋教育作为素质教育形式所包含的普遍教育规律;进一步挖掘了围棋文化内涵,验证我校以“尊重”为核心的办学理念,形成了极富特色的学校文化;更重要的是通过围棋的校本研究促进了学生的全面提高和教师专业化发展。
在围棋校本研究中,我们考虑的是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面向少数棋类人才;是以教师审视教育的眼光,而不是棋手关注水平的视角在考察棋类走进课堂的应然性、实然性的。这样的目标定位决定了我们必须选择好研究方向和角度,促进研究工作纵深化、持续化的发展。因为学校是文化的园地,学校文化是教育的灵魂,围棋特色教育的价值就在于它能提供独特性、智慧性、艺术性的文化内涵,促进学校整体风貌和育人效益的提高。
在开发围棋校本课程中,我们考虑到6岁至15岁孩子在知、情、意方面的巨大差异,由学区内小学段教师负责编写《围棋教育初级教程•文化篇》教材,按照学生认知特点,分设起源、成语、修养、权谋、神童、交流、诗词、逸趣、神奇、巾帼、理论、海外等围棋文化十三章来论述围棋5000年发展的历史渊源、人文内涵。由中学段负责编写了《围棋教育初级教程•方法篇》,现已投入使用。分基础知识与攻防基础两部分论述围棋规则、着法、形状、布局、攻防、手筋、死活、官子等方法要领。两套教材相互衔接、相互渗透,小学阶段立足学生的感性认知,课程多采用活动课的形式,以培养兴趣、丰富知识及围棋的普及入门为目标;中学阶段立足学生的理性认知,课程以学科教学、自学领悟、活动交流、竞赛提高等多种形式相结合,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养成良好行为规范、锻炼坚毅性格品质、培养健康审美情趣为目标。通过教材的互补,完善围棋的育人功能。
在实施围棋校本课程中,学校突出弘扬围棋文化的主线,采取了适合学生的多种方式,如围棋综合实践活动、围棋知识竞赛、校园围棋棋王赛、师生擂台赛、围棋文化周活动;创办围棋文化室、围棋角、围棋报等,使学生既展现了个人才华,又学习了知识、扩大交际、增强实践能力,身心愉悦,健康发展。经过实验,语文老师认为学生在课堂回答问题方面进步很大,考虑问题较以前更加全面、更加深入,写作水平也有了提高;围棋的多角度、发散性思维特点,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老师说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接受能力增强了,尤其在学习解应用题理解题意透彻,解题思路灵活;下棋过程中每一招棋的不唯一性、不可测性,丰富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促进了分类谈论思想的形成,总体来讲学围棋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很强,知识越深,他们学得越好。
围棋校本的研究,还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实践空间。围棋班教师深入挖掘围棋对本学科教学的促进作用,一批具备课程意识的学科专业教师脱颖而出。围棋教师在围棋课程编制中增强了围棋教师的课程意识与课程开发的能力,在校本课程建设中走出了自己的新路;其他学科教师在本学科教学知识体系中可以利用与围棋教育的共性因素参与校本课程研究,注重拓展学生的智商、情商,学棋的孩子不仅仅从棋谱中去感悟变化,也阅读许多的围棋文化的书籍。如:语文教师策划围棋古诗词鉴赏、历史教师策划围棋中的三十六计、德育教师策划围棋的礼仪与修养、地理教师策划围棋中的天文观与地理观、数学教师策划围棋中的数字游戏等等,都是校本课程的重要内容;心理专业教师就利用围棋校本课程的特殊性,运用《瑞文标准推理测试》、《意志力的自我判断》、《情绪稳定性测试》、《挫折耐受》《简易应对方式测试》等心理测试量表进行了初中阶段的围棋教育对学生智力、意志品质、挫折耐受和情绪稳定性影响的前测分析。就是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得到了极大的促进。
三、多年努力结硕果 正道直行步步高
自2000年成立正道棋校,至今已经走过了七年的路程。七年来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结出了累累硕果。
1.师生围棋水平不断提高,各种比赛捷报频传。
2004年我校学生陈博雅取得职业一段段位,05年升入职业二段;9人达业余5段段位。在省、市举办的围棋比赛中,我校取得冠军达15人次之多。2005年我校学生曲焜5段获得山东省第六届围棋棋王赛棋王称号。
2.学生学业成绩全面进步,各类竞赛频频获奖。
2003年棋校首届毕业班成绩喜人,棋校班薛文倩同学以695分的成绩获得全校第一名,50%以上的学生达到了省重点中学的录取分数线。在2004年中考中,棋校班有两名学生进入了济南市中考前十名。2005年中考棋校班有60 %的学生达到了省重点中学的录取分数线。围棋班学生在各级、各科竞赛中也频频获奖,三年来在全国物理、化学、英语奥赛中获特等奖、一等奖的有23人,在全国数学竞赛中有28人获奖,全国化学竞赛12人获奖,全国英语竞赛29人获奖,全国生物竞赛14人获奖,其中张佳姿同学获济南市第一名。
3.教师迅速成长。
目前拥有齐鲁名师培养人1人,省级教学能手2人,省骨干教师5人,市级教学能手2人,泉城名师培养人1人,市骨干教师16人,区首席教师3人,区级教学能手8人,区学科带头人、学科中心组成员13人。
2003年国家级心理研究研讨会上,我校的实验报告《围棋教育对学生智力、意志品质、挫折耐受和情绪稳定性影响的前测报告》以详实的数据资料、科学的实验分析而受到广泛关注,获得全国一等奖,并作大会交流。
2004年心理研究年会上张校长作典型发言,交流了正道棋校的工作,受到广泛赞扬。我校的研究成果受到国家、省、市专家的高度重视,被确立为全国中小学棋类教学课题研究实验基地。
2005年5月我校夏树青老师在昆明举行的全国第二届棋类教学实验工作会议上的汇报引起与会领导、专家、代表的强烈反响。2005年围棋课题组以扎实的工作、良好的实验成果被评为市中区先进课题组,我校被评为市中区教育科研先进学校,课题组夏树青老师被确立为济南市首批教育科研骨干教师,孙霞老师被确立为市中区教育科研骨干教师。
2005年11月我校张德云校长在西安举行的全国第四届棋类教学实验会议上的汇报《围棋研究的校本之路》得到了广泛的反响。
2006年4月在我校举行的山东省校本研究现场会上,以我校区级首席教师命名的“武树滨工作室”成员的教师沙龙,得到了来自全省的领导大为赞赏,他们一致认为“武树滨工作室”“放大”名师作用,创设教师自由呼吸的空间,让首席教师带动一批骨干教师对学校的重大科研课题进行攻关,大大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智慧,是培养学者型人才的良好途径。
4.学校发展得到广泛认可,学校文化特色显著。
棋校的工作得到了社会的一致认可,省、市各报纸、电视台对棋校的工作进行了多次专题报道。在第四次棋类教学实验课题工作会议上,我校展示了电视台给我们录制的专题片—《办学特色 以棋育人》,近期,济南市教育电视台又录制并连续播出了反映我校学校文化的专题片—《高擎人文大旗 铸就教育明天》、《创建、实践、借鉴》。济南日报也先后以《撑起素质教育一片蓝天》、《改革创新 昂首未来》、《弘扬民族文化 开发校本课程》为题,对我校的工作进行了报道„„
近期,我校的市级规划课题“以棋育人,文棋并重,创办一流围棋特色学校的研究”顺利通过了市级会议结题鉴定。专家组给与了我们高度的评价,大家一致我们的研究在同类研究中居领先地位,建议相关部门在适当范围内推广。本次的结题,使我们深深体会到,教科研工作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它就融入在我们的工作中。平时我们点滴的积累就是教科研工作的有利素材,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学习,注意平时的经验积累。
在围棋校本研究中,我们迈出了可喜第一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更加努力,深入进行研究,争取取得更大的进步。
(济南第二十七中学 李衍镇)
【弘扬围棋文化 立足校本研究 促进师生发展】推荐阅读:
弘扬孔子文化精髓,促进综合素质发展10-25
弘扬长征精神,合规促进发展12-30
第十九讲 弘扬民族精神 发展先进文化07-30
围棋联赛竞争体系的复杂网络性质研究01-22
《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的研究》10-26
弘扬人文精神 促进医患和谐12-22
弘扬文化09-23
弘扬中国文化12-06
弘扬发展11-05
围棋运动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