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的研究》

2024-10-26

《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的研究》(共8篇)

《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的研究》 篇1

《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的研究》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提出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我们的祖先用文字记载了长达五千多年中华民族发展的光辉历程,形成了中国文明于世界的传统文化——语文,它作为人们的交际工具,并在传统文化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伴随着中华民族从原始走向今天,极大地丰富中华民族的文化。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对外文化交流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纷纷从世界各国沓至而来,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传统文化智慧。”语文作为文化载体,决定了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物质工具的特殊性。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站在时代的讲台,手执新教材的语文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历史使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通过祖国的山川之美、民俗之美、历史之美、文化之美和传统之美,让学生在祖国的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翱翔,使中华文化传统得以光大。

然而,根据我们的调查,大部分中学生对祖国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古文化常识严重不足。而在弘扬传统美德方面也不尽人意,对一些基本的社会公德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特别在市场经济的消极因素影响下,拜金主义思想有所抬头,理想、前途观念较淡薄。享乐主义思想有所表现,如超前消费,比富斗阔,怕苦怕累,浪费现象严重。极端个人主义思潮有所滋长,集体主义观念削弱,个人至上,指责别人多,反省自己少,为自己想得多,为他人想得少,讲索取多,讲奉献少。缺乏社会公德,道德意识有待加强。这些现象虽然是苗头倾向,但如任其发展,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在新的社会发展时期,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和保护传统文化是我们教师的重要责任。

“观乎人文,天下化成”。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历来注重文明教化的民族,在树德务滋中化民成俗,在润物无声中春风化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所以,我们认为,即使是到了21世纪,我们仍然要倡导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让我们的学生在灵魂深处夯筑起民族传统文化殿堂的基础,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基于以上思考,我们提出了“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的研究”的课题。

二、概念的界定:

1、“弘扬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指内容丰富、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本课题从整体上理解和宏观上把握,认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可归结为以下五个方面:睿智的哲学宗教思想,完善的道德伦理体系,辉煌的文学艺术成就,独特的语言文字形态,浩瀚的文化典籍等。“弘扬传统文化”主要是指在实践中“发扬光大”已有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包括中华民族在古代形成的传统精神和中华民族在近代形成的革命精神。

2、“初中语文新课程与弘扬民族文化”的关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它兼顾语言与文化的层面,阐释了语文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体,它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的灵魂。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运用和语感的培养,也要承担起“体认中华文化、厚植传统精神”的重任。

三、课题研究实验的指导思想

(一)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落实中小学语文课题标准,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注重能力的培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 的形成和发展。

(二)培养学生热爱母语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 进行社会交际,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三)继承语文教学中的精华,做到继承、革新、实践和发展。

(四)重视对学生思想品德熏陶、行为习惯的养成,重视学生的审 美情趣、人生观、(五)培养和提高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水平。

四、课题研究预期目标

1、使学生初步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在祖国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汲取大量的精神养料,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另一方面,通过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识真伪、分善恶、辨美丑的能力,剔除各种不良文化的糟粕,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成为21世纪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开拓者和建设者。

2、在教会学生认识和掌握本民族的语言文字的同时,使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初步具有一定的研读文化著作的能力,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具有一定的语言和文化经典名篇的积累和文化底蕴。

3、以“语文教学跟生活实践相结合,实现课内外衔接”为指导思想,初步形成“课内外结合、学用结合”的语文新课程教学策略及以“对话——探究”为总纲的语文文化课堂教学模式。

4、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使广大语文教师及时转变观念,更新知识,具有比较厚实的文化素养和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的能力以及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的能力和科研能力。

五、课题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原则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

长沙外国语学校全体学生。

(二)研究内容

首先,“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的研究”首先应该是“新课标视野下”的一种研究,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中,必须是以新的课程标准理念

作统帅,把握好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这一基本特点。从中学生的特点出发,确定研究的价值取向。

其次,因地制宜,立足新教材,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以如何宣扬初中语文教材所蕴涵的传统美德以及如何品味和积累祖国语言文字、解读民族文化典籍为研究重点,结合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设计好相关的语文学习的活动方案,为学生创造综合学习的机会,从而来寻求弘扬民族文化的途径和策略。

根据以上界定,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1、现代中学生对本民族文化了解的现状调查分析;

2、新教材所蕴涵的本民族文化的挖掘与弘扬;

3、品味和积累祖国语言文字、解读民族文化典籍的策略研究;

4、湖湘传统文化的发掘与研究;

5、在新课标下弘扬本民族文化的策略以及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三)实验原则

1、知识性与趣味性结合。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寓教于 乐,用有趣的形式激发兴趣,增强主观能动性;

2、课内外结合。重视课内引导和课外搜集,开展各种阅读和写作 活动,开发课内外资源服务于写作。

3、远期规划与阶段目标结合,分阶段、有计划地实现目标,将总 体目标细化为阶段目标,通过阶段目标的逐步实现,达到最终目标。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调查法。在研究前、中、后期采用问卷、谈话、比赛等方法进

行调查,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2、文献研究法。搜集和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 的论证资料和研究方法,对新教材有关体现民族文化的内容进行挖掘、分析和归类;

3、实践法。针对课题研究不断提出改革意见或方案,并付之于行

动,在教学实践基础上验证、修正教学行为充实或修正方案,提出新的

具体目标,以提高研究的价值。通过一系列课内外语文的实践活动。求 新语文与弘扬民族文化之间联系的桥梁,研究一条适合新形势下语文教 学的途径。

4、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搜集的材料全面完整地进行归纳、提

炼,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得出能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确定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方法。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策略

1、亲近古诗文,增加学生在传统经典文化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就成为我们课题研究的突破口之一。实施“亲近古诗文”经典工程,增加传统文化的积淀,吸收经典营养为激发学生诵读兴趣,开展“亲近古诗文”经典工程,在开发方案中为学生开列书目,使学生有的放矢,自觉运作。并尝试采用以下对策:

①天天三个一:要求学生每天利用课余时间诵读一首古典诗文;语文课前交流一句自己喜欢的座右铭;回家向父母背诵一首古诗文。

②周周三个一:每周写一篇以古诗文为内容的书法习作;读一篇经典文言散文;写一段阅读心得体会。

③月月三个一:要求课题组老师在每月上旬开设一节有关古诗文阅读的专题讲座(《古代哲理诗词名句赏析》、《古典诗词的意境创造》、《诗人风格漫谈》、《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等);每月中旬举行一次班级古诗文学习沙龙,交流学习方法和心得;在每月下旬全级段举行一次古诗文竞赛活动(“千古美文”朗读比赛、古诗文名句填空比赛、诗词短剧表演赛、书写座右铭比赛、古诗文知识比赛等)。

④学期三个一:每学期举办一次成果展(优秀古诗文摘录笔记、名联书法荟萃、古诗文研究优秀小论文展、诗词短剧汇报表演等);评比一次班级“读经小先生”;制作一个“亲近经典—— „语文与文化‟研究性学习交流在线”网站。

⑤评价一张表:每个学生拥有一张“亲近古诗文”成绩记载卡,记载学生背诵默写成绩、参加活动次数和成绩(态度)等。

开展“亲近古诗文”经典工程,旨在增加学生在传统经

典文化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克服目前青少年学生中妄自菲薄、盲目崇拜西方文明、思想脆弱、民族意识淡薄、奉献精神不强等不良倾向。通过诵读含咀,熏陶渐染,在“润物细无声”中外化为良好道德、丰富学识和文明行为,使他们“博于学问,明于睿思,笃于务实,志于成人”。

2、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领略民族文化风采,接受人文熏陶

语文本来就是“文化”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载体,历来是一个人文化水准的最外在、最鲜明的标识。因此,它本来就该满贮着文化的精华来到课堂。我们要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力求语文课多一点文化气息,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到“文化”应有的甜味与魅力。

(1)创设文化课堂教学情景

①空间情景: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在黑板报上专门开辟“民族文化快餐”一角,以此来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

②导语情景:引用与课文相关的典故诗文,铺垫蓄势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兴趣。

③音乐情景: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播放音乐,或激昂慷慨或沉缓婉转的音乐语言有利于把汉语言文字之美烘托出来。

④影像情景:利用多媒体制作相关影像材料,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中国文化艺术的精湛与美妙。

(2)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

课文不仅贮积了丰富的语文知识,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韵,字里行间处处流淌着中国文化浓浓的鲜活的血液。如何挖掘教材内在的文化因子,引导学生求真、求美、求智慧。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从课文注释、引语入手,挖掘有关民族文化信息。

②从故事情节入手,挖掘整篇(部)著作的文化内涵。③从课文主题入手,挖掘优秀的传统美德。④从课文词句入手,挖掘相关文化背景、哲理境界。

⑤从课文插图、课后练习入手,挖掘文化意趣。

(3)探索“导引—诵读—探究—拓展”课堂教学新模式

导引:通过与教材相关的名言警句、诗词赋文、传说故事、名人轶事等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诵读:通读(侧重读准字音、理解词语、读通句子的基础上,掌握句读、语气、停顿)与精读(侧重在字斟句酌、深入研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上)相结合;美读(读出节奏、读出情感)与品读(品味语言的音韵美、品味语言的意境美)相结合。让文学作品穿越千年的情感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脉脉地滋润学生的心田

探究:引导学生探究古汉语的词法、句法现象;探究课文中蕴涵的思想美和情感美;探究课文中的民俗风情和民族情结;探究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美丑等等。

拓展:以课文为基点,进一步向这个作家的其他作品扩展;以节选的文章为基点,向整篇(部)著作拓展;以课文为基点,向同类题材的作品扩展等。

只要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挖掘、体验课文中具有文化气息的内容,就能让祖国

五前年丰富多彩、波澜壮阔的文化画轴,透过一堂堂氤氲着文化精神气息的语文课展现出来,使学生大开眼界、大饱耳福。

3、创建“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研究性学习的平台,加厚文化底蕴,提升文化素养 依据新语文课程理念,在对取得显著教育效果的“亲近古诗文”经典工程的基础上,通过开发《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创建“亲近经典”专题网站等,增加阅读量,激发阅读兴趣,从而加厚学生的文化底蕴,拓展文化熏陶的新时空。

(1)开发《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之所以命名为“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是因为语文历来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是语文的灵魂,学习语文就是学习文化。本课程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为根本目的,结合我市的历史和人文资料,立足于学生的文学积累、情感熏陶、明理启智,提高他们的文化品味和境界。

具体操作如下:

①确定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本着“汇知识之萃,补教材之缺”的学术精神,采用单元专题形式,按照“名著导读”“经典诵读”“传说故事”“文献名邦”“美文选萃”的体例,每一体例下设计以下几个板块:作者介绍、内容提要、注释赏析、温馨提示等。选文以儒学文化的精髓“仁、义、礼、智、信”构建教材的核心内容,同时兼顾近现代涌现出的精美篇章。力求浓缩精华、体现中华文化神韵,拓展视野。在选文的篇幅长短,内容的难易、阅读与理解的指导等方面体现针对性、层次性。

②鼓励搜集相关资料:以作业的形式鼓励学生利用假期搜集相关资料。学生搜集内容:“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人物”、“成语故事” “歇后语、谚语”“ “历史人物事迹”” “中国传统节日传说故事”

③制订校本课程教学计划:结合学校及学生实际,课题组制订校本课程教学计划。具体包括教学内容及目标的确定、教学时间及形式的安排、课程评价的方法等。

校本课程《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开发将收到一举多得的效果,既弘扬了传统民族文化,又培育了爱国爱乡的热情以及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既开阔学生视野,又有利于提高运用语言文学表情达意的能力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创建“亲近经典”专题网站

开辟“亲近经典”版面,一方面向学生提供《论语》、《孟子》、《诗经》、《百家姓》、《三字经》等经典篇章的阅览,接受原汁原味的经典熏陶。另一方面,充分利用Inter网的信息资源,指导学生利用互联网上的文化网站和诗歌专门网站获取信息。学生可以从这些网站中找到有关中国文化的许多资料,并将收集到的文字、图片、声音等资料都汇集到一起,通过对资料的整理、重组和内化,将研究成果制作成网页,然后将网页汇集到一起制作一个网站。实现交流共享,在更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成就感。

(3)举办语文学习沙龙

每月举办了一次语文学习沙龙,交流读书心得,寻得读书知己。全班同学首先分组交流读书笔记、心得体会,然后每组选出1-2名同学在全班交流。为了促进大家相互学习,互相受益,训练思维,在交流会上设立专题引发讨论,引起争鸣。如:“如何看待课文中的封建文化”等。通过讨论,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对作品的研究也更加深入。

4、开展“寻访家乡传统文化”实践活动,继承和弘扬本土文化

(1)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①引导学生调查了解家乡特有节庆、传统习俗,传统文化艺术及渊源。

②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有关家乡的文选典籍,并初步了解家乡婚嫁文化、饮食文化、节令文化等传统文化形式。

(2)开展考察活动

①考察家乡的名胜古迹与由来。

②考察家乡的历史名人和遗迹。

③考察家乡某些地名的由来。

④考察家乡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特点。

⑤访问民间艺人,了解传统工艺。

(3)组织学生为宣传家乡的传统文化开展实践活动。

①学生编写《湖南民间故事》、《湖南风俗习惯》、、《湖南名人故事》、《湖南名胜古迹》等小册子。

②与有关部门合作,制作广告牌或网页张挂在学校“艺术长廊中”或校园网上,宣传自己的家乡。

③为社区群众策划一次家乡文化艺术表演或传统游艺活动。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是我们的母语,现实生活中有取之不竭的语文源泉。我们要建立起开放式的语文教学理念,努力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把书本学习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成为不仅是文化知识的消费者,而且是文化知识的发现者,从而使学生在经历语文实践过程中逐步掌握语文规律,发展语文素质。这种多渠道的教育形式,可以将人类 的优秀文化成果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气质、素质。使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充盈胸中,良好的人文素质也在祖国文化熏陶下形成。

七、研究工作的步骤及成果形式:

第一阶段 2009年9月——2010年2月:开始实施课题:

①2009年9月:A)课题开题;B)“民族文化知多少”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整理新教材有关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的课文,制订教学方案;

②2009年11月——2010年2月:A)讨论研究课题实施策略;B)根据《课程标准》推荐的目录和老师根据班级实际补充课外阅读内容,并制订“亲近古诗文”经典工程方案;C)课题组的老师每人设计一个与弘扬民族文化教学有关的活动课方案,资源共享。D)初步拟定文化课堂教学模式,整理完善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 2010年3月——2011年7月:实施课题研究方案:

①2010年3月—2010年7月:A)开始实施“亲近古诗文”经典工程; B)邀请专家指导课题。

②2010年9月---2011年1月:A)开展语文实践活动;B)举行“语文„文化课堂‟教学新模式”展示课;

③2011年2月——2011年7月:课题阶段总结:A)每人完成一个教学经验总结,一个最能代表自己水平的教学方案评析。B)整理资料。C)完成课题阶段总结报告。

第三阶段 2011年8月——2012年6月:继续实施完善后的课题方 ①2011年7月——8月:开展暑期语文实践活动。

②2011年9月——2012年4月:继续实施完善后的课题方案 ③2012年5-6月:课题总结:整理资料,完成课题总结报告。课题研究成果形式:

论文报告、课堂教学案例集、调查报告、语文活动方案集、学生成果(习作、小论文等)、课件、录像等。

八、课题参加人员的组成

课题负责人:陈映红

李固平

祝明强

杨艳纯

申建华

彭柏林

艾立群 胡

张世元

刘奕玲

周萍

文春华

范玉影 吉建红

凌霄鸿

陈荣辉

杨晓帆

长沙外国语学校

《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的研究》 篇2

1 研究对象

该文以海南省内高校武术课教学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为了解武术课教学中传统文化的弘扬, 广泛阅读了武术、文化方面的书籍, 并在中国期刊网上浏览了近50篇文献, 总结分析了传统文化在武术课教学中的弘扬策略。

2.2 专家访谈法

为了该文的研究, 对海南省内文化研究的专家、武术教学的专家进行走访, 就武术教学中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专家进行谈论。

2.3 问卷调查法

随机抽取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三亚学院、琼州学院、海南医学院6所高校的武术课教学的教师30人进行问卷调查, 共发放问卷30份, 回收30份, 有效问卷30份, 有效率100%。

2.4 数理统计法

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整理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武术教师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调查分析

对担任武术课的教师进行了关于传统文化认知情况的调查, 从表1的调查数据来看, 当前武术教师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度不并是特别高, 其中有40%的教师对传统文化了解一点, 有23.3%的教师基本了解, 有13.3%教师非常了解, 有23.3%的教师不了解。武术教师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会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向学生的知识传播, 当前武术教师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还不够全面深入, 需要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

3.2 武术教师教学中对传统文化弘扬的情况调查分析

对武术课教师进行了传统文化弘扬情况的调查, 表2的调查数据显示有23.3%的教师经常在教学中对传统文化进行弘扬, 有40%的教师很少在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教学, 有30%的教师偶尔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宣传, 有6.7%的教师从不对传统文化进行弘扬。中华武术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巫术的舞蹈, 并从此发展至今, 通过中西方文化的交汇, 融合, 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独特的表现形式, 从这些数据可以得知当前武术课教学是以传授学生的武术技能为主, 在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为辅, 往往在教学中忽视对学生文化的教学。如果不能将文化弘扬与武术技能学习结合起来, 学生就不能全面地了解武术的内涵, 就不能真正理解武术渊源流传的原因, “习武先修德、尚德不尚力”才是武术学习的精华内涵。

3.3 武术课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存在的问题调查分析

对武术教师进行了传统文化弘扬存在问题的调查, 从表3的调查结果来看, 存在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的, 其中有43.3%的教师认为自身对传统文化认知的不足是主要问题, 有30%的教师认为学生不喜欢传统文化学习是主要问题, 有16.7%的教师认为课时有限, 没有过多的时间进行传统文化教学是主要问题, 有10%的教师认为文化弘扬的方法不当是主要问题。教师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对传统文化的弘扬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前有一些武术课教师自己的文化知识积累较少, 没有足够的知识向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学, 教师的传授、讲解方法也是阻碍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一个问题, 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态度不积极, 也影响了文化的传播, 另外体育课的学时有限, 教师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文化的弘扬, 这些都是武术课教学中传统文化弘扬需要解决的问题。

4 结语

通过研究发现, 当前海南省高校武术课教师在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弘扬还是比较积极的, 教师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不够全面、深入, 有个别教师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较少。

大部分武术课教师都能够在教学中向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宣传, 但是受自身综合素质的限制、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课时有限的影响、传授方法不当的影响, 传统文化在武术课教学的弘扬仍旧存一些问题。

教师要提高认识, 理解传统文化弘扬对学生武术课学习的重要作用, 文化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武术学习兴趣,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内涵, 认识到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 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

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不断学生文化知识, 为传统文化的弘扬打好基础。在教学中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武术技能, 更重要的是加强武术文化思想的多方位功能和价值教育, 使学生明白习武先修德的意义所在。

教师要不断改革武术课的理念, 加强武术课教学模式的改革, 在教学中采用现代教育方法, 不断变换教学模式, 理论结合实际, 因地制宜、因人而宜, 加强武术教学内涵的建设。

摘要:中国武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中国武术蕴含着比较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 是我国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武术不仅可以使练习者强身健体, 提高个人的修为, 更重要的是武术可以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 起到弘扬传统文化的作用。高校武术课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武术技术, 还要培养大学生的武德, 增强大学生的民族意识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达到练武修身的教学目标, 进而实现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的任务, 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贡献。该文主要采用多种研究方法, 就海南省高校武术课教学中传统文化的弘扬现状进行研究, 希望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高校,武术课,文化,弘扬,武德

参考文献

[1]张岩松, 陈振勇.文化学视域下剖析武术的技击本质与文化内涵[J].中华武术 (研究) , 2015 (12) :42-46.

[2]王鹏森.武术功能体系历史演变及现代发展趋势[J].少林与太极 (中州体育) , 2015 (9) :4-9.

[3]邱丕相, 郭玉成.丹心精论高岸深谷——漫谈武术泰斗蔡龙云先生对中国武术的贡献[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6 (1) .

[4]张秉山.中华武术与宗教关系之辨[J].少林与太极, 2016 (1) :9-11.

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的探索 篇3

【关键词】高中语文 弘扬民族文化 思路 《论语》 民俗文化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曾号召国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和谐社会,弘扬中华文化”是新时期的主旋律。语文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中主要学科的语文在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中承担着义不容辞的重任,在语文教学中自觉弘扬传统文化,这也是新时期历史赋予语文教师的重责。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丰富的哲学思想,深厚的文化底蕴,无与伦比的大智慧,直到现在还让人叹为观止。我们曾经历上世纪60年代对文化的全盘否定时期,也经历国门被打开后的80年代,对传统文化的妄自菲薄时期,这些特殊历史时期所导致的文化荒漠,曾使当代中国人,尤其是年青的一代,产生一种脱离自己土地的倾向,对自己生长的土地上的文化、人民,在认识、情感乃至心理上,出现陌生感和疏离感,发展下去,可能导致民族文化认同的危机。

好在很多有识之士早已经发出呼吁,在弘扬民族文化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中央对于社会的呼吁非常重视,近期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就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在中央的积极倡导下,在各界有识之士的努力下,全国开始掀起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提倡熟悉我们的主体文化,重建文化认同。全社会唱响了学习、弘扬传统文化的主旋律。一股重学经典的热潮,在社会悄然涌动:各种弘扬传统文化的活动持续不断,而且规模日渐扩大,这是几十年来难以见到的文化教育盛事。

在这股全社会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中,语文教育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承载着民族的精神,伴随着中华民族从原始走到今天、从今天走向未来。高中语文课程建设“要为造就时代所需要的多方面人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应有的作用”。

目前我们所面对的局势是传统文化正被越来越多的低俗文化甚至垃圾文化所削弱。恶搞风潮、戏说历史风潮、浅薄娱乐风潮等也深深地影响着校园。同时,在应试教育高考指挥棒下,“考什么,教什么”成了许多语文老师的教学出发点,索然寡味的课堂也进一步抹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爱好,在不知不觉中语文教学背离了传承文化的应有功能。所以,如何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爱好,如何在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是时下语文老师要重点解决的难题。

二、设想及思路

正是基于以上背景,开展“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的研究”的活动,探讨高中阶段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的意义、途径、方式方法等,显得尤为重要。那么,高中阶段语文教学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日常教学呢?我以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从探究学习《论语》入手,解读民族文化典籍

《论语》是一部怎样的书,半部《论语》治天下是怎样的?大多数中国人其实并不了解,90年后出生的学生更陌生。我希望通过对这个研究活动,能引起学生对经典的重视,还《论语》本来面目,把孔子及其门人对人类社会行为准则的提议,对人类社会公理、价值取向的解释,对人类行为方式的提倡,完整地解读出来,在解读中提高自身素质。然后融合今天的生活形态,提炼那些还适用于今天的生活处事的智慧学问,在自己的生活中历练。这是在当今社会重读《论语》的意义。

2008年8月8日,奥运会开幕式演出传递了“和而不同,大同社会”的理念,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奥运精神交汇一处,努力让世人特别是西方国家的观众了解中国文化,理解中国是一个崇尚文明、热爱和平的国度。“和”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追求和处世原则,这思想就来自《论语》。作为语文老师,恐怕很难忘记奥运会开幕式2008名演员击缶而歌,吟诵“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场面。这恢宏的场面所传递的信息,必将在社会上掀起新一轮的学习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潮。

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语文》必修1中,“名著导读”第一篇就要求学生详读《论语》,鉴于《论语》在教材中的重要地位及结合当今对经典迫切需要的热潮,因此把对《论语》的研究放在高一。

为了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应当把了解《论语》中的思想精神作为《论语》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论语》思想的时代价值和借鉴意义。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挖掘其中的精髓,去除其中不适应现在社会发展需要的内容,真正做到“古为今用”。研究过程要把《论语》的思想体系化,科学化。所以《论语》要精读,精讲,学习可以贯穿整个高一学年。

具体活动可分以下步骤开展:

(1)开展诵读《论语》活动,每次语文课安排三分钟诵读时间,教师组织学生诵读,学生全员参与。教师加强对学生的诵读指导,开展活泼的诵读活动,让学生在放声朗读中,熏陶渐染,增强对文本的理解。诵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学习。

(2)开展课前演讲,每节语文课诵读完,接着进行赏读《论语》的课前演讲的活动。内容主要是谈对《论语》的理解,读《论语》的感受以及在实际中的运用等。教师注意适时讲评,注意对《论语》时代价值和借鉴意义的引导。

(3)每月组织一次学习小结会,在大量诵读的基础上,总结《论语》学习中的新感悟,让学生互相交流。

(4)在阶段考试中,考查《论语》阅读的相关内容。

(5)半期考后,举办《论语》硬笔书法比赛。

(6)每学期期末举办赏读《论语》的手抄报比赛,以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7)在假期组织学生撰写《论语》学习研究性论文,内容是对《论语》思想的归纳,探究《论语》思想中可以“古为今用”的内容,鼓励大胆创新。

(8)筹办建立《论语》专题学习网站,创设一种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自行建设网站、完善网站的过程中,不断融合知识、扩大知识储备,提高自身修养。

这系列活动设计力求从不同侧面锻炼学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当然在高中阶段不是只读完《论语》就万事大吉了。我详细介绍读《论语》的做法,只是拿它为例,教师要想尽种种办法,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让学生从祖国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汲取大量的精神养料,培养学生自觉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2.研究必修课本中“梳理探究”内容,结合本地区文化做专项研究

中国是一个民俗文化大国,民俗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民俗,笼统地说,是指广大民众的风俗习惯。作为一种常见的文化现象,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沟通着物质与精神、传统与现实之间的联系,象征着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和凝聚力。研究民俗文化,无论是对于弘扬民族文化中的优良传统,还是保持当今高速发展的工业社会与传统民族文化之间的和谐统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民俗文化来自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民俗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因素,如自然条件、历史发展的影响,还有宗教观念、宗教情绪及宗教生活的影响等。反过来,民俗又一定程度地影响着社会的发展。所以一个地区要体现它的文化价值,一定会重视民俗文化研究。

民俗包括的范围十分广泛,有生活习俗、生产习俗、礼仪习俗、社交习俗,时令习俗,以至道德风尚、民间信仰等等。通俗地说,凡衣、食、住、行、婚、丧、喜、庆皆属于民俗。民俗文化就是民众的生活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但当代高中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普遍感到陌生,对民俗文化知识所知甚少,对传统文化的前景普遍忧虑,甚至对民俗文化表现出排斥情绪。

以我所处的福州地区来说,福州的民俗丰富多彩,其中有淳朴而生动的,有浪漫而美妙的,有现实而功利的,有神秘而怪异的,当然也有愚昧而可笑的。研究民俗文化不仅要去粗取精,而且要探古研今,古为今用。高二的学生已具备了研究民俗文化的调查分析总结的能力,让学生介入福州民俗的调查研究,研究他们平常不重视却极有价值的身边的文化生活,比如让学生在节日、饮食、民歌、……中去体验我们的祖先的血与泪,爱与恨,苦与乐,悲与喜,让学生明白这些是我们的历史的见证,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载体,是我们宝贵的财富。这些研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可以激发学生对民俗文化的喜爱,学生在调查研究中有收获了,才懂得珍惜传统,才会产生保护文化的意识。

人教版必修五册教科书中“梳理探究”部分实际上是一些语文专题活动。这些活动有的侧重于对学生以前在语言、文学、文化等方面所学过的内容进行梳理,便于在长期积累基础上的巩固和整合;有的属于专题研究,重在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一些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结合语文必修五册中的“探究专题”,以福州地区为例,我对高二的学习安排如下:

A、高二上学期可以选择以下专题研究福州的民俗文化:

优美的汉字(方言之福州话)

奇妙的对联(福州名联)

福州话与文化

福州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

走近文学大师(走近福州的文学大师)

福州方言与文言

B、在上学期积累基础上,高二下学期筹办“福州民俗文化研究网”,包括以下内容:民俗研究、方言文化、福州历代文人作品研究、福州当代文人作品研究、文化寻根、收藏文化、曲艺民乐、传统工艺、文化遗产、饮食文化等栏目

高二的活动设计方式是研究性学习,活动设计注重培养学生探索研究的能力,培养他们学会做调查,学会动手操作,在实践中理论联系实际,在动手中激发学习兴趣,培养高二学生应具备的学术品格。当然,培养学生比较正确地认识民俗、看待民俗的能力,也是我们的重要目标,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对民俗文化产生喜爱,并能体味民俗文化给予我们的幸福,懂得用珍惜的眼光看待传统民俗,学会保护文化遗产,那意义就更深远了。

三、阶段成果

目前,我的设想和思路已获得学校肯定和支持,语文组已积极行动起来,各项研究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中。高一的课前诵读《论语》从开学初就已经开始,演讲也已开始;《论语》学习硬笔书法比赛已评出若干奖项,《论语》学习手抄报比赛正在进行中,《论语》研究性论文也已在筹备中。学生学习《论语》的热情空前高涨,张口闭口时不时冒出《论语》名句,作文中也常常运用《论语》的观点和例子,待人接物等也自觉不自觉受《论语》的熏陶,精神风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学校对这届学生的评价是特别懂礼貌,学生味特浓,这不能不说和我们开展的活动有很大关系。

高二研究性学习也已初见成效,学生在街头巷尾做调查,上图书馆、上网查资料已成习惯,研究的专题已经做出几个,作为校本课程的素材。校园里也能听到些方言了,而且有时会听到有关于方言的争论:写到关于文化的作文,较多学生能信手拈来,不再是满教室唉声叹气的了;学生对一些名胜古迹也发生了兴趣,去博物馆和图书馆的同学也多了,……变化在悄悄进行中。

传统文化是个大课题,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不仅改变着我们的教学方法,更改变着我们的观念,摆在语文老师面前的路其实也是辛苦而漫长的。本文旨在寻求新课标下语文与弘扬民族文化之间联系的一座桥梁,探索一条适合新形势下语文教学的途径。着眼于过程,注重发展,重视操作,强调开放性与生成性。在研究与实践过程中,努力探索,希望能不断创新,不断发展。

《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的研究》 篇4

摘要:我国优秀的文学作品,既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同时也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语文教材从中精选的上百篇诗文佳作,虽然只是沧海一粟,但通过学习这些艺术珍品,可以使学生从不同时代、不同体裁的作品中受到祖国博大精深文化的熏陶和人文精神的陶冶,感受到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脉搏。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而且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语文作为文化的载体,决定了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殊性。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站在时代的讲台、手执新教材的语文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个历史使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通过祖国的山川之美、民俗之美、历史之美、文化之美和传统之美,让学生在祖国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使中华传统文化得以光大。

一、引领学生走进古诗文,增加传统文化的积淀

我们通过“传统文化知多少”的.问卷调查,就学生的阅读时间、阅读范围、阅读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学生对经典文化的接触和吸收相当少。于是,“不要拒绝对经典文化的吸收”成了我们对语文教学的定位,亲近古诗文,增加学生在传统经典文化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就成为我们研究的突破口。

听,即听录音,利用课前时间,班级播放古诗文录音,让学生听。看,教室里挂置一些古诗文挂图,课间学生可以随时观看。读,学生可以在课前两分钟和睡前十分钟进行朗读吟诵。讲,教师可以在学生背诵的基础上,让学生讲解诗文大意。创,班级和学校组织学生根据诗文,进行诗配画活动,进行再创造。赛,根据不同年级组织不同级别的古诗文比赛,选拔出明星班级和个人。

开展“亲近古诗文经典”工程,旨在增加学生在经典文化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克服目前青少年学生中妄自菲薄、盲目崇拜西方文明、思想脆弱、民族意识淡薄、奉献精神不强等不良倾向。通过诵读含咀、熏陶渐染,在“润物细无声”中外化为良好道德、丰富学识和文明行为,他们“博于学问,明于睿思,笃于务实,志于成人”。

二、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语文本来就是文化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载体,历来是一个人文化水准的最外在、最鲜明的标志。因此,它满贮着文化的精华来到课堂。我们要立中国整理足新课程,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以弘扬教材所蕴涵的传统美德,品味和积累祖国语言文字,解读传统文化典籍和把传统文化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内涵作为重点内容,设计好相关的语文学习的活动方案,为学生创造综合学习的机会,寻求传承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和策略,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领略传统文化风采,接受人文熏陶,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到文化应有的魅力。

三、以编撰校本教材为抓手,搭建教学研究的平台

问卷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都有想读文化典籍,却没有时间和针对性的阅读材料的情况。为此,我们在“亲近古诗文经典”工程的基础上,通过开发校本课程,增加阅读量,激发阅读兴趣,从而创建研究性学习的平台,提升文化素养,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拓展文化熏陶的新时空。

我们立足于学生平时文学的积累,关注地方实际,开展“寻访家乡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继承和弘扬本土文化,力图让它具有浓郁的家乡味,又能很好地彰显我们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活动采用单元专题形式,力求浓缩精华、体现中华文化神韵,拓展视野。

四、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拓展教学研究空间

为了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认识、教育、娱乐、审美功能,在抓好文化课堂教学的前提下,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举办语文学习文化沙龙,交流读书心得,寻求读书知己。这些活动,给学生以展现才智的机会,让他们领略成功的喜悦,体验到自身的价值。

为了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良好的素质,我们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

(1)安排古诗文诵读比赛。各班挑选出5位选手,组队参加年级比赛,由多名语文教师组成评委。比赛题型有必背题、接龙题、抢背题、表演题等。

(2)古诗文知识比赛。内容涉及诗词发展演变中的常识、诗人介绍、代表作品、风格流派、艺术手段、文化视点等。

(3)古诗文名句填空比赛。

(4)古诗文书画作品展。为了营造浓厚的文化气息,将诗文和书法结合,给学生以美的熏陶,我们在全校范围内举行一次师生古诗文书画作品展。

“观乎人文,天下化成。”中华民族是一个历来注重文明教化的民族,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文化母体。这儿有我们的精神家园,舍弃了她,就舍弃了我们的根。无论到了什么时代,我们都需要她的滋养。“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所以,语文新课程教学要倡导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的灵魂深处夯筑起传统文化殿堂的基础。 四、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拓展教学研究空间

为了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认识、教育、娱乐、审美功能,在抓好文化课堂教学的前提下,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举办语文学习文化沙龙,交流读书心得,寻求读书知己。这些活动,给学生以展现才智的机会,让他们领略成功的喜悦,体验到自身的价值。

为了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良好的素质,我们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

(1)安排古诗文诵读比赛。各班挑选出5位选手,组队参加年级比赛,由多名语文教师组成评委。比赛题型有必背题、接龙题、抢背题、表演题等。

(2)古诗文知识比赛。内容涉及诗词发展演变中的常识、诗人介绍、代表作品、风格流派、艺术手段、文化视点等。

(3)古诗文名句填空比赛。

(4)古诗文书画作品展。为了营造浓厚的文化气息,将诗文和书法结合,给学生以美的熏陶,我们在全校范围内举行一次师生古诗文书画作品展。

《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的研究》 篇5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所提炼出来的理论化或非理论化的,影响整个社会的,具有稳定机构的共同精神、共同的心理状态、共同的思维方式和共同的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其他各家文化在儒家文化的基础上,互相糅合,互相渗透,各取所需,各显所长的比较完整的系统,它贯穿整个封建社会并延续至今。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是独特的,它是一种辨证的、直觉的、中和的思维方式;它的价值取向是伟大的,它讲究一个人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注意伦理,重义轻利;它同时具有尚古倾向,理想上追求平均大同。中国传统文化与重视个人价值和自由,重视实际利益和等价交换的现代文化是完全不同的。

传统文化包含的内容很广,有我们所能看到的建筑、美术、文字、舞蹈等内容,也有我们能听到的音乐等艺术形式,更有我们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除了要比一般人更了解、更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更承担着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扬的重任。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就要弘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首先,从优秀的文学作品中汲取语言和思想的精华。汉语是最富有诗意的语言,简短的几个字中所代表的不是简单的具象的东西,很多都幻化成了意境。我们说到“小桥流水”,想到的不是具体的事物,而是江南水乡,烟雨迷蒙,垂柳映波的景色,耳边听到的仿佛是莺啼虫鸣吴哝软语。所以让学生感受到中国语言之美,并且慢慢让其感悟其中的意境,这是我们语文教师一个重要的职责。我们要从语言方面来鼓励学生学习并体会优秀的辞藻,看看古人是如何创造出如此优美的句子的,自己应当试着去做。《赤壁赋》就是一篇在语言艺术上取得很高艺术成就的优秀作品。描写水景“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描写箫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描写英雄“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等等。如此优秀的语言,我们要是不注重去体会去感受去学习的话,那简直是一种浪费。所以当我们看到校园里凋谢的月季时,会情不自禁的吟出“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看到柳树刚吐新芽,会想到“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美好比喻;写《春游玄武湖》时,会引用“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写《回家》的感觉,那是“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痛快淋漓时,我们高歌“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忧愁烦闷时,我们会调侃着一问一答“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谁不知道节约,我们可以教训他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惟艰”;谁要半途而废,我们劝他想想“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什么是文采?文采就是对优秀语言的积淀与运用,积淀越丰厚,就越有味道,而传统文学为我们提供了大量优美雅致、含蓄凝练的语言样式。

此外,一篇好的文章,必须有上乘的思想内容,缺乏灵魂的文章不会成为优秀的篇章。因此,我们弘扬传统优秀文学艺术还要注重文章思想内容的学习,看看作者的思想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思想,作者的思想内容对我们有什么现实意义,我们写文章怎样才能塑造出如此之深的思想高度。我们在杜甫、陆游的诗中多次看到《出师表》的引用,那我们不禁要思考《出师表》这篇文章究竟给中国人留下了怎样的精神烙印。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忠君思想;

恢复汉室江山的正统思想;“亲贤臣,远小人”的良苦忠言。正是这些强健有力的思想才使后人感慨“千古谁堪伯仲间”啊。授课老师如果忽略了这一方面的讲解,那么他的整个授课都将是失败的。因为他丢掉了文章的灵魂。此外,我们还要注重从文章的写法上、结构上、修辞上等等来弘扬传统优秀文学艺术,只有多方面的弘扬才能真正作到弘扬传统优秀文学艺术,否则的话,只能是触之皮毛。其次,在语文教学当中我们要注重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弘扬,让学生深刻体会并继承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良道德传统,从而实现语文教学在思想道德上的教育目标。比如:我们在学习《孔雀东南飞》一课时,授课老师要花大力度来歌颂与赞美焦中卿与刘兰芝的高尚忠贞的爱情,让学生在爱情观上有一个纯洁而高尚的认识;同时还要大力赞颂刘兰芝为爱而死的高尚的中华传统女性形象和道德传统;再次,还要大力抨击封建礼教对爱情与婚姻的无情束缚与破坏,以此来衬托焦刘二人的高尚的道德情操。如此一来,学生对《孔雀东南飞》一课必定有深刻的印象和体会,在和现代爱情观念的碰撞中学生自然会心有所得,在老师的正确积极的引导下,形成自己的健康的爱情观。在师生关系上也是一样,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韩愈又用他的《师说》告诫我们“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这些生动的尊师重教的言论应该经常敲打我们的头脑。在我们感叹韩剧中的“大长今”意志坚定,百折不挠时,我们也应该想到我们中学教材中有很多这样的内容。志向和现实并非一步之遥,在实现志向的过程中要经历风风雨雨,在屈辱与事业的两难取舍之间,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告诉我们为了我们所钟爱的事业,可以忍受暂时的屈辱,只要其志不改,事情终会成功。《五人墓碑记》通过五个平凡人的故事告诉学生舍生取义的人必将被载入史册,受到后人的景仰,即使做平凡人也不能平凡的活着,要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他人,维护正义。这些散落在语文教学中的生动的素材可以使我们更接近古代贤哲的思想高度,我们可以听到来自千百年前道德呼唤,可以感受到五千年华夏文化的精神光辉。

第三,我们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古代“英雄形象”和“先人形象”的优秀个人品质的弘扬,以此来极力鼓舞学生,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意志品质和素养,达到以古为范的教育目标。在历代古文中不乏塑造或体现优秀人物形象的精彩篇章。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怀抱着“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理想的杜甫,《游天姥山吟留别》中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满江红》中的怒发冲冠,壮怀激烈岳飞,《永遇乐》中空叹“廉颇老矣”的辛弃疾等等。老师在讲解这类课文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文章中心人物或作者中心思想的弘扬,以此来熏陶、激励学生的个人思想道德情操,让他们形成一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第四,在语文教学中还要注重中华民族优秀民族精神的弘扬。中华民族曾经一度遭到外族的入侵与骚扰,但中华民族从没有屈服害怕过,而是进行了最为顽强的抵抗。这种优秀的民族精神,在优秀传统文学中是蕴涵极为深刻的。弘扬这种精神在学生的思想上注入了强心剂,为当代中国的更快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稳固的思想基础。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多么豪迈的大唐气势啊;“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是宋人的铮铮宣言;“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在衰颓的清末还能听到这样振聋发聩的呼声,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显现。

另外,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弘扬,比如风俗习

惯、民族服饰、文化习俗等等。教《边城》这课时,学生就对赛龙舟、唱山歌、拉纤摆渡的情节很感兴趣,老师应该因势利导,趁热打铁把这些文化知识补充给学生,当然还有些传统文化知识离我们现代已很久远,学生不可能大都了解,授课老师只有注意去讲解,才能激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才能使学生对中国社会有更好的认识,为中华优良传统的沿袭做出贡献。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教学案例 篇6

高一年级部

向锐

【案例背景】

高中语文课本中几乎都涉及到了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如何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领略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是我校语文组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语文教学中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引导,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意义重大。【案例描述】

【片段描述】文章中卫律、李陵与苏武形象的对比、并讨论如何践行苏武的精神。

【教学案预设的问题】

用自己的话总结卫律、李陵及苏武的形象特点,再次感受苏武的人格魅力。

生1:卫律在文中是一个卖国求荣、贪图荣华富贵的人。

生2:还是一个诡计多段、无耻自私的人„„

师:总结卫律人物形象,分析李陵

生1:李陵和卫律一样,都是卖国求荣之徒。

生2:他与卫律有区别,对自己的叛国充满愧疚„„

教师总结李陵与卫律两个人物的形象异同,并请大家安小组讨论文章传主苏武与这两人的形象差别,重点考虑对于大家的启示 小组1:苏武能够始终坚持自己的立场,忠诚于汉,即使历经艰辛,与这两人形成鲜明的对比;作为我们中学生,也应该学习他这种爱国的立场„„

小组2:苏武的人物形象第一组同学讨论的较好,我们组主要讨论了作为我们中学生,尤其是生活在和田这样一个较为特殊环境中的中学生应该怎么样践行苏武这种爱国的精神(该同学提醒后,全班七嘴八舌讨论,气氛热烈,教师示意安静,个别回答)

学生1:想苏武一样坚持立场,维护祖国统一、地区的安定团结。学生2(民考汉同学):要像苏武一样坚定立场,反对宗教极端,暴力恐怖主义,向家人亲朋宣传祖国统一、民族一家亲„„(全班热烈鼓掌、教师给与鼓励与肯定)

学生3:我觉得大家说的都很好,但是作为和田的中学来说,就像上一个同学说的,我们学习苏武的爱国主义更应该落实在日常生活的小事儿上,在和田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中,大家更应该学习苏武这样的爱国主义,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学生继续发言„„

【教学反思】

这是本人前段时间课堂教学的一个典型案例,本课关于三个人物形象的分析其实并不难,真正的两点在与结合中华传统的爱国文化,并结合本地区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反对宗教分裂的特点,要求学生根据苏武形象讨论自己应该怎么学习苏武。

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篇7

关键词:传统文化,语文教学,提升人文素养

我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文明传统的国家, 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光彩夺目的文化遗产, 华夏子孙对民族文化的探索无不显示了她非凡的创造力。然而, 我们今天的青少年却很少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 目前, 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 许多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正在消失, 特别是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热衷于外来文化, 他们吃的是洋快餐, 看的是日韩动画片, 过的是洋节。传统食品汤圆、粽子不如肯德基、麦德士;传统节日春节、端午节不如国外的情人节、圣诞节;当我们的子孙还未看过中国古典文学的四大名著时, 《三国演义》已成为日本、韩国最畅销的作品之一,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史正濒临断链的危险。如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特别是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向学生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学中我作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充分利用文言教材, 传承传统文化

教学中, 我发现中学语文教材为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 经典型的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材中非常明显。有传统美德、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传统爱国主义等。我们教师应该用本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来启发学生、影响学生, 使他们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高中课文中的很多文言文, 就是些非常鲜活的例子, 如教授《论语》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时, 引出孔子的“礼治”, 就要对一些重要的道德范畴和概念、术语, 像“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等加以强化。在《劝学》《师说》的教学中, 抓住古人勤学、尊师的美德, 结合目前的现状, 潜移默化地深入学生的心中, 趁机对他们进行传统美德的教育。在教授《陈情表》时, 我利用朗读、引导的方法, 让学生趁机接受“孝”的教育, 要他们设身出地地为李密想想, 教学中, 多数学生流下了感动的泪珠, 因而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 在最后的感言中, 他们写出了心灵的感悟, 真正得到了传统文化的教育目的。

现实生活中, 总会有荆棘和坎坷, 不幸和苦难, 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我利用古文经典篇目, 弘扬传统文化, 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社会, 把关注的意识投向人类, 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教学中, 让学生走进屈原、陆游、杜甫, 理解什么是爱国;走近苏轼理解什么是豁达;走近李白, 理解什么是豪放, 特别是在第三册、第五册的诗歌教学中, 对那些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古诗文篇目, 就倾心倾力, 感同心教, 有意识让学生从中受到震撼、感染和熏陶, 久而久之, 潜移默化, 学生就可能形成一种强大动力, 最终积淀为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因此也就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二.利用作文教学, 传承传统文化

作为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的内涵, 在作文教学中, 我认真捕捉每一个细节及每一次练笔机会, 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例如:对课文中涉及到的, 可以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时, 我就会要求学生写随笔, 在学习《陈情表》后, 从学生的随笔中就可看出由他们心中崩出的对传统文化理解的火花。除随笔练习以外, 每学期, 我都会结合实际, 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 如校“语文报”的大赛主题, 以“感恩”为话题, 我先让学生理解“感恩”的内涵, 从中接受传统文化教育, 再进行写作训练, 然后将佳作作为参赛作品。通过推选, 学生获奖次数逐步增加, 其中, 最佳奖项为省级特等奖, 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写作兴趣。

三.以传统节日为载体, 传承传统文化

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丰富的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每一个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情趣和深广的群众基础。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 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 是千百年来一代代岁月长途中欢乐的盛会。每年的两个学期中, 有许多中国传统节日, 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加之, 我国今年又开始对一些传统节日进行了放假安排, 这学期, 我以此为契机, 利用清明节与端午节, 引导学生去查询资料, 找寻渊源, 真正弄清其文化内涵。通过实践, 使学生明白了清明节是一个富有诗意的节日, 端午节不仅与纪念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屈原有关, 同时, 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 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 挂艾枝, 悬菖蒲, 洒雄黄水, 饮雄黄酒, 激清除腐, 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为此, 还结合写作, 布置学生以“节日有感”为题, 完成一篇作文, 通过学生们用心去感悟与创作, 写出了许多优秀作文, 我将佳作推荐在校报上发表, 又增强了同学们的写作积极性。

四.寻找乡土文化, 开展实践活动, 挖掘传统文化

生活是语文的外延, 为了将传统文化内化为学生基本素质, 让学生热爱传统文化, 并自觉地承担起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 教学之余, 还要求学生利用假期, 开展社会实践, 找寻乡土文化。作为一个出生在三金之乡——煤城鹤岗的人, 没有理由不了解家乡文化。因此, 假期中, 我将学生分成小组, 让学生进行社会实践, 探寻根源, 挖掘内涵, 完成社会实践调查报告。通过语文课外活动的开展, 让学生们主动参与, 对家乡文化的习俗等方面进行了采访, 使学生们大开眼界, 真正感受了生活在黑土地上的文化内涵。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 丰富了学生传统文化知识, 还增强了实践能力。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它具有承传性, 连续性和发展性的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不朽的脊梁, 是区别其他国家民族的重要标志, 它有着鲜明的民族特征, 印记着中华民族的鲜明性格, 印证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品质和文化精神, 也体现出中国人的价值和审美追求。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 上下五千年的文化需要我们不断地继承和发扬, 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 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我只是作了一点点尝试而已。

参考文献

[1]、《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国家教育部制订, 北京师大出版社

[2]、陈孟云《利用民俗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内涵——浅析民俗文化资源在语文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价值》, 盐城教育科研网, 2006年2月

《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的研究》 篇8

新课标为打破这种尴尬局面指出了方向,新课标突出强调“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为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基础。”新课标把语文教育提升到审美教育的高度,具有深远的意义。以审美教育为突破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因为只有经过审美教育的洗礼,人的感性和理性才能获得和谐平衡的发展,进而打破工业社会所带来的把人变得单一化、片面化和残缺化的窘境。而将传统文化作为审美教育的抓手,与语文教育相结合,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抓住学生的学习兴奋点

语文应是最具活力、最有人文魅力、最能提升学生品位的学科,但令人忧虑的是,目前,语文教学少“人”味,少“情”味,少“趣”味,少“品”味,对学生没有吸引力。语文教学与生活脱节,与学生兴趣脱节,要想达到使语文教学提高效率的目的,必须让学生想学语文,乐学语文。

可以回顾一下,古人一天到晚都在学“语文”,学好了就能判案子、修水利、搞经济,那时的语文覆盖一切,穿透一切。五千年中华文明的主基座就是“语文”,这就是传统文化的主流。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认识世界、阐释世界的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它与深厚的民族文化血肉相连,密不可分。而古代学语文不仅有强记,也有孔子与学生“浴乎沂,风乎舞雩”的畅快,更有各种各样的轻松的文字游戏。猜谜语,写对联,填诗词,将语言玩到尽兴,玩到极致。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当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而自觉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知识才能转化为学生的品质与素养。

二、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是师生共享精神自由、提升人生价值的过程

钱理群教授说过,中学语文教学落实到人文教育上,就是给人打一个精神的底子。优秀的传统文化所承载的人文价值,已经化为中华民族血管里流淌的血液。优秀的文化是优秀的历史人物生命情感的积淀,也是表达这些生命情感的诗词文赋的符号化的形态。托尔斯泰说:“艺术起源于一个人为了要把自己体验的情感传达给别人。”优秀作品中那些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典雅蕴藉的语言,悠远优美的意境,以及作者丰富的人生阅历,无不是作者情感喷涌的结晶,包孕着丰富美好的情感和积极健康的价值追求。

语文教师要有文化的眼光,要努力使自己站在文化的平台上,理性地审视语文教学,感性地带领学生徜徉在民族文化的家园。通过语文这一媒介,让学生获取语言技能,感受传统文化,探寻民族精神,进而提升学生的品位,历练学生的人格。有美感,有文化含量的语言是生动的,而且是有特殊“能量”的。教师要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普及经典,迎合广大青少年的阅读口味,贴近时代,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契合点。

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染,涵泳其中,落实新课标“注重道德修养、

人文精神、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的培养” 的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同时净化师生的心灵,使每一个学生个性健康,人格健全,共同守护和完善师生共有的精神家园。

三、让学生多角度学习传统文化,积累知识,提升成绩

语文素养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的融合,人文教育与知识传授是水乳交融的。

1.把语文知识与成语相结合。成语经历几千年的历史筛选,大多数承载了社会文化,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并且许多成语还将文言知识保留了下来。如,实词、虚词的特殊解释,文言文句式,文言活用,等等,它能有效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文言知识。学习典型的成语,既学习了语音、字形和成语运用,又增加了学生的作文文采,还能让学生了解一些文化常识,知道一些文学典故,更能带动名句名篇的背诵。可以进行成语接龙、数字叠塔、师生名字镶嵌、历史故事大串联等活动,收效很大。

2.进行散文诗歌的品赏,练习写对联,猜谜及自制谜面。学生最感兴趣的是自创师生名字的谜面,虽然有些幼稚,但在快乐中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开启了学生的创造才能。玩转语言,玩透语文,学生再面对课本、考试、竞赛等,便能找到“老叟戏顽童”的快乐。

3.作文教学要从传统文化中提练观点,学习语言技巧。作文教学也是难点,材料的积累有两个基本途径——生活中的材料积累和书本上的材料的积累,情感的积累也有两种方法——在感受体验生活的过程中积累情感和在赏读优秀文学作品中积累情感。

上一篇:六年级上册数学总目标下一篇:成为一个乐于奉献的人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