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总目标

2024-10-26

六年级上册数学总目标(通用9篇)

六年级上册数学总目标 篇1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总目标

本册教材总共有30课,6个单元,精读课文18篇,二类课文12篇。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百花园三个部分。通过教学活动要使学生逐步达到如下要求:

一、生字

本册书需认识139个字(教材163页),会写164个字(165页),要求认识的字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后面的横条里,要求会写的字排在精读课文后面的方格里。

二、词语(例举部分)

肌肤 矛盾 哆嗦 荆棘 蜿蜒 瘫痪 腼腆 谨慎 陡峭 琥珀 澎湃 黏稠 凯觑 廉颇 稻穗 挽救 蜷腿 烤鹅 火焰 旗帜 检阅 寻觅 耻辱 捍卫 呲牙咧嘴 捶打 絮絮叨叨 豌豆 吆喝 侍弄 誊写 餐桌 出版 要挟 轻蔑 悬崖峭壁 讥笑 测绘 岔道 竣工 惊涛骇浪 虎啸龙吟 浊浪 窑洞 渗出 详细 包裹 巢穴 响彻云霄 愚不可及 颓丧 孵化 明媚 蠢事 博学 勉强 警惕 抿嘴 饶有兴趣 胸有成竹 郑重其事 完璧归赵 胆怯 推辞 削弱 无价之宝 理直气壮 负荆请罪 利刃 士卒 巡哨 漫天彻地 惦记 镰刀 啤酒 潇洒 鲨鱼 骨骼 海滨 崛起 不可思议 垒球 自相矛盾 刻舟求剑 坐井观天 滥竽充数 亡羊补牢 守株待兔 掩耳盗铃 邯郸学步 画蛇添足 叶公好龙 对牛弹琴 囫囵吞枣 文质彬彬 仪表堂堂 神采奕奕 兴致勃勃 身强力壮 虎背熊腰 肥头大耳 油光满面 大惊失色 垂头丧气 喜出望外 目瞪口呆 大摇大摆 摇头晃脑 手舞足蹈 慢条斯理

三、本书需要掌握的句型:

1、字义的理解及认识破折号。(语文百花园一)

2、比喻句的理解与运用。(百花园二)。3.会使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百花园三)

4、学会引用名人名言。(百花园四)

5、近反义词的辨析、认识分号。(百花园五)6.恰当的运用关联词语连句。(百花园六)

四、段落

1、课文 目标(1)、2课《寓言两则》 全文会背(2)、6课《开国大典》 第七段会背(3)、7课《望大陆》 全文会背(4)、8课《明天更辉煌》 第三节会背(5)、12课《秋天的怀念》 最后一自然段会背(6)、16课《古诗三首》 全文会背(6)、17课《詹天佑》 第四自然段(7)、19课《怒吼吧,黄河》 第四自然段(9)21课《奇异的琥珀》 最后一自然段

2、全册的积少成多共4首古诗,目标 : 会背写、会运用。内容如下: 百花园一 寓言的成语 百花园二 《己亥杂诗》

百花园三 《新三字经》 百花园四《青松》

百花园六 成语的积累

五、习作教学

本册安排6次习作,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童话寓言之旅)编写故事(假如我有一只尼尔斯的鹅)第二单元(爱我中华)生活中感受最深的事或人 第三单元(温暖的记忆)写写我的自传 第四单元(民族之魂)调查中的小插曲 第五单元(科学与发现)

的自述 第六单元(名著之旅)

我和书的故事

六年级上册数学总目标 篇2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1) 了解学生情况。可包括下面几个方面:班级基本情况 (男、女生人数) ;上学期总评成绩 (各等级人数) ;学生掌握“双基”的情况 (理解、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情况) ;具备基本能力的情况 (计算能力、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观念、运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学困生情况。 (2) 针对学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3) 制定出可行的复习计划。 (4) 依计划付诸行动。

二、分类梳理, 强化复习的系统性

作为复习课的重要特点就是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 把分散的知识综合成一个整体, 使之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知识体系, 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如“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内容, 可以整理成表, 使学生对于本章内容 (从分数的意义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大小的比较、分数的分类与互化、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应用) 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这才有利于学生知识的系统化和对其内在联系的把握。再如, 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 要把除法商不变的性质、比的基本性质与之结合起来, 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

三、辨析比较, 弄清易混的题型和概念

有比较才有鉴别。复习时要创设比较、辨析的思维条件, 引导学生在具体的问题中, 灵活选用综合法、对应法、转化法、图示法、逆推法、假设法等思考方法, 深化解题思路。如教学: (1) 一项工程由甲工程队修, 需要20天, 由乙工程队修, 需要30天。两队合修需要多天? (2) 一批布料, 做上装能做20件, 做裤子能做30条, 如果整套做, 能做多少套? (3) 甲从东城到西城要20分钟, 乙从西城到东城要30分钟。如果甲、乙两人分别从东西两城同时相向出发, 经过几分钟相遇?这3道题的文字表述虽然不一样, 但它们的解答算式却是一样的, 即1÷ (1/20+1/30) 。因此, 在复习时, 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会从多角度思考, 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对各类复习题进行归类, 这样才能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从而拓宽解答应用题的视野, 提高解题的灵活性。对于“易混概念”, 首先要抓住“意义”方面的比较, 如质数和奇数、质数和质因数、比和比例等。对易混概念的分析, 能够帮助学生全面把握概念的本质, 避免不同概念的干扰。对易混的方法也应该进行比较, 以掌握不同的解题方法, 如化简比和求比值、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等。

四、一题多解, 提高解题的灵活性

有些习题,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 得到不同的解决方法, 一题多解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灵活解题的能力。相同的题目, 不同的分析思路, 列式不同, 结果相同, 收到殊途同归的效果, 同时也给学生以启迪, 开阔了解题思路。有些应用题, 虽然题目的形式不同, 但它们的解题方法是一样的, 如工程问题和相遇问题中的部分习题, 题目的类型不同, 但解题的算式是一样的。复习时, 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引导学生对各类习题进行归类, 这样才能使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提高解题的灵活性。在设计各种题型的练习时, 既要有单纯的基础知识方面的题目, 也要有一定现实生活的题目;要注意应用题的一题多解, 让学生选出较容易掌握的方法。如教学“白兔和灰兔共有280只, 白兔只数是灰兔的3/4, 白兔和灰兔各有多少只?”可以有以下6种解法:

解法一 (分数除法知识) :

灰兔280÷ (1+3/4) =160 (只)

白兔280-160=120 (只)

解法二 (比例知识) :

3+4=7 280÷7=40 (只)

白兔40×3=120 (只)

灰兔40×4=160 (只)

解法三 (分数乘法知识) :

设灰兔有x只, 白兔有3/4x只。

x+3/4x=280 7/4x=280 x=160

解法四 (分数乘法知识) :

设白免有x只, 灰兔有x÷3/4只。

x+ (x÷3/4) =280 7/3x=280 x=120

解法五 (比例知识) :

设灰兔有x只, 白兔有280-x只。

解法六 (比例知识) :

设白兔有x只, 灰兔有280-x只。

这样的训练, 差生至少也能学会其中的一、两种解题方法, 优生则学会了从多角度考虑问题、解决问题, 培养了学生的灵活思维能力, 让学生学会选择自己认为比较容易的解题方法去解题。

五、有的放矢, 揭示规律, 挖掘创新

数学复习不是机械的重复, 什么都讲, 什么都练是复习的大忌。复习一定要精要, 有目的, 有重点, 要让学生在练习中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慨括。题目的设计要新颖, 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 能多角度、多方位地调动学生的能动性, 让他们多思考, 使思维得到充分发展, 通过复习学到更多的解题技能。在复习中要通过总结以往的数学知识, 使学生集中温习, 集中理解, 应用知识, 解决问题, 在见多识广的基础上, 加强概括、分析、综合、比较, 揭示解题规律和思考方向, 使学生能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获得新的见解。

六、使不同的学生都有所提高

教师应全面了解“学情”, 恰当地对学生进行评价, 正确引导学生搞好复习, 以帮助他们取得好的成绩。但任何一个班级, 学生的成绩情况不可能都在优秀或某一平台上。这就要求我们对成绩尚差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怀, 对他们的知识欠缺方面及时给以弥补, 因材施教, 适当补习, 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在复习教学中, 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 要保证学生有充裕的活动时间与思维空间, 要多给学生提问题及质疑问难的时间与机会, 使他们在复习中积极动手、动口、动脑, 多实践、多思考。教师要引导学生自查、自测、自评, 查漏补缺, 质疑问难, 让学生针对各自的学习缺陷, 进行温习补救, 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总复习中, 教师不应面面俱到, 满堂灌, 而应把主要精力放在设计安排、点拨总结、答疑引导和评估反馈上。托尔斯泰说过:“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思维得来的时候, 才是真正的知识”。要让学生明白, 无论学哪一门功课, 课堂上老师讲的, 笔记本上记的, 课外阅读的……等等, 都是书本上的知识, 要把他们转化成自己的知识, 使自己能够自如的运用, 就必须通过动手实践和动脑思考来转化。

六年级上册数学总目标 篇3

—Its seven dollars. 七美元。

【点拨】 询问物品的“价格”时,一般可用“How much is/are ...?”,也可用“Whats the prize ...?”。

2. —Can I help you? 你要买东西吗?—Yes, please.是的。

【点拨】 当商店里的服务员询问顾客要买什么东西时,一般用 “ Can I help you?”;顾客如果想买东西,可说“Yes, please.”,然后再说具体要买什么。

3. Here you are. 给你。

【点拨】 当你买、借东西时,对方给你时一般用“Here you are.”来表示。例如:

—May I use your pen? 我可以用一下你的钢笔吗?

—Certainly. Here you are. 当然可以,给你。

4. —Thank you. 谢谢你。

—Youre welcome. 不客气。

【点拨】 当对方向你表示感谢时,可用“Youre welcome.”来回答,意为“不客气/不用谢”,也可用Thats OK. / Not at all.等。

5. When is your mothers birthday?你妈妈的生日是什么时间?

【点拨】 名词所有格的构成,一般是在名词的词尾加“s”;当表示两个人共同拥有某人/某物时,只在最后一个名词词尾加上“s”;当表示两个人分别拥有某人/某物时,要分别在名词词尾加上“s”。例如:This is Tony and Jims room. 这是托尼和吉姆的房间。

6. I like thrillers and I like action movies. 我喜欢恐怖片,而且我也喜欢动作片。

I like thrillers but I dont like comedies. 我喜欢恐怖片,但不喜欢喜剧片。

【点拨】 and与but都是连词,通常可连接两个并列的单词,词组或句子。and的意思是“和;又;而且”,表示并列、承接或递进等关系;but的意思是“而;却;但是”,表示否定或转折关系。

7. She often goes to see Beijing Opera with her father. 她经常和她父亲一起去看京剧。

【点拨】 介词with 有“与……在一起;和……”的意思。例如:Can you go shopping with me? 你能跟我一起去买东西吗?

8. Does she want to go to a movie? 她想去看电影吗?

【点拨】 当行为动词的一般现在时的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时,变为一般疑问句或否定句时,要借助助动词does来构成,谓语动词要用原形。例如:He doesnt like history. 他不喜欢历史。

9. —Can you swim? 你会游泳吗?

—No, I cant. 不,我不会。

【点拨】 can 是情态动词,意为“能、会”,没有人称和数的变化,无论是第几人称,也无论主语是单数还是复数,can均无变化;can不能单独作谓语,它后面要跟一个动词原形,一起构成谓语;含有can的一般疑问句是直接把can提到句首构成,肯定回答一般用“Yes,主语+can.”,否定回答一般用“No, 主语 + cant.”。否定句是在can后面直接加not构成否定句。例如:She cant speak Chinese. 她不会讲汉语。

10. I can play the guitar. 我会弹吉它。

【点拨】 表示乐器的名词在作play的宾语时,其前要用定冠词the。

11. Can you help kids with swimming?你能帮助小孩游泳吗?

【点拨】 help ... with ...是一个固定短语,意为“在某方面帮助……”。例如:She often helps me with my math. 她经常帮我学习数学。

12. Come and show us!来给我们展示一下。

【点拨】 show用作动词时,是及物动词,意为“展示;给……看”,后面可接双宾语。例如:Can you show me your new watch? 你能让我看看你的新手表吗?

13. I usually get up at five oclock. 我通常在五点钟起床。

People usually eat dinner in the evening. 人们通常在晚上吃晚饭。

【点拨】 表示“在几点几分”时,要用介词at;泛指“在上午/下午/晚上”,要用介词in。例如:I often do my homework at seven in the evening. 我经常在晚上七点钟做作业。

14. —Why do you like P.E.? 你为什么喜欢体育?

—Because its fun. 因为它有趣。

【点拨】 用why引导的特殊疑问句用来询问原因,回答时要用because引导的原因状语从句。例如:

—Why do you like English? 你为什么喜欢英语?—Because its very important. 因为它很重要。

15. —Who is your science teacher? 你的科学老师是谁?

—My science teacher is Mr Wang. 我的科学老师是王老师。

【点拨】 who是疑问代词,意为“谁”,用来对“人”进行提问。例如:

—Who is the girl? 那个女孩是谁?

—She is my sister. 她是我妹妹。

16. I have math on Monday, Wednesday and Friday. 在星期一、星期三和星期五我有数学课。

【点拨】 表示“在星期几”,要用介词on。

巩固练习

()1. —_______?

—Only $5. It is very cheap. (2007浙江温州)

A. What time is itB. How many do you want

C. How much is itD. Whats wrong

()2. —Can I help you, Sir?

—_______. I need some books about western culture. (2007云南省)

A. Yes, please B. No, thanks C. Yes, you canD. No, you cant

()3. —Could you lend me the book you bought last week?

—_______. (2008四川成都)

A. Yes, here you areB. No, I cant lend it to you

C. Its not interesting

()4. —Thank you for your help.

—_______ (2008辽宁大连)

A. Thats great.B. Youre welcome.

C. Im sure of that.D. Im afraid not.

()5. _______ mothers both work in the same hospital. (2008广东汕头)

A. Tim and Peters B. Tims and Peter

C. Tims and Peters D. Tim and Peter

()6. Its a nice house _______ it hasnt got a garden. (2008北京市)

A. andB. orC. butD. so

()7. —Mary, would you like to go hiking _______ me? (2008吉林长春市)

—Yes, Id love to.

A. inB. atC. toD. with

()8. —Can you finish the work in two days?

—Sorry, I _______. My computer doesnt work. (2008湖北武汉)

A. dont B. cantC. mustntD. neednt

()9. I learned to play _______ piano at the age of four. (2008吉林省)

A. a B. an C. the D. /

()10. —A single room, please.

—OK. Will you please _______ me your ID card?

—Sure. Here you are. (2008浙江绍兴)

A. send B. showC. sellD. serve

()11. I go to school _______ 8 oclock in the morning. (2008重庆市)

A. atB. inC. on D. for

()12. Peter usually gets up early _______ the morning. (2008北京市)

A. onB. in C. atD. of

()13. —Why do you hope to visit Hawaii some day? (2008浙江温州)

—_______ it has beautiful beaches.

A. Though B. OrC. BecauseD. So

()14. —_______ will clean the classroom this afternoon?

—Lily. (2008广西北海)

A. WhoB. WhatC. WhereD. When

()15. We usually have a football match _______ Sunday. (2008北京朝阳区)

A. inB. onC. atD. to

16. Meimei has to look after her little brother at weekends. (改为一般疑问句)

_______ Meimei _______ to look after her little brother at weekends? (2008山东烟台)

17. 根据汉语完成英语,每空一词。

布莱克太太经常在英语上帮助我们。(2008北京朝阳区)

六年级上册数学总目标 篇4

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设计基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下的解决问题教学的思考,落实对小学生“推理思想“模型思想”等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复习中,遵循小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尊重教材,引导学生进行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的复习,对已学知识进行整理与创新,让学生参与说、做、思、写、议、评,让学生学得精彩,把精心预设与动态生成结合起来,让学生运用分类、转化、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与方法,自主构建、经历知识的整理过程,弄清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及内在联系与区别,进一步完善认知结构和知识网络。学会复习整理知识的方法,从而达到“温故而知新”的能力。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的整理复习(例题1~5题型)。

教材分析:

“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是六年级上册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它涉及了第一,第三单元的部分内容,所占比例很大,也是第六单元百分数解决问题的基础。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安排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符合教学规律,但不利于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方法的对比,虽然新课标提倡用方程解决分数除法实际问题,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就需要我们在复习时巩固和补充这部分内容。复习时需注重知识间的“联”和“变”。

学情分析:通过第一、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学习,发现学生在用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时似懂非懂,在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混合练习时,经常分不清到底该选用哪种方法,有干扰条件时分不清分率,针对学生的这些问题,设计了本节复习课,先通过分类整理、比较,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的联系与区别,运用

“画线段图”、“数量关系式”等解题策略,运用“三步骤”有效地解题讲题,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自己或者同学的错例,在整理分析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让学生学会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梳理知识,进一步了解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联系与区别,并融会贯通,形成知识系统化,并会解答简单的分数乘法和除法解决问题。

2、通过说、做、思、写、议、评方法进一步理解分数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构建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的解题模型,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复习和整理过程中,培养抽象、类比、推理、模型等数学思想方法和积累解决问题和复习的活动经验。

4、在整理复习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用数序语言表达和他人合作交流等能力。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分数的数量关系,基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复习的方法和策略。

教学准备:课件、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分类整理,梳理知识

1、导入,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来进行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的整理复习课,复习有什么好处呢?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意思是说:“复习旧知识而能从中领悟到新的知识,就可以当老师了。希望你能“温故而知新”,从旧知中获得新的领悟。

2、分类整理

(1)小组交流分类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对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这节课我们先对前5道例题进行专项的整理和复习。课前我们把这5道例题重做了一遍并进行了分类,小组内说一说:分类标准是什么?分成了哪几类?分别是哪几道题?

(2)小组长汇报。

师:同学们都很棒!都分对了。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最多同学采用的分法。

教师板书:

单位“1”已知

①②③

单位“1”未知

④⑤

(3)统一解题的方法:(板书:单位“1”的量×分率=对应分量)

【设计意图】通过梳理知识,使学生对乘除法解决问题形成整体的认识,对解题的方法建模。

二、错例分析,回归方法

1、教师调查全班的易错题:②③⑤

2、针对错题②,学生看书本P13例8,复习书本解决问题的方法。

1名错题学生讲解方法

3、解决问题的正确步骤是什么?具体要做些什么呢?

板书:阅读与理解(画批:单位“1”)

分析与解答(画线段或写数量关系式,列式计算)

回顾与反思(检验)

4、针对错题③⑤,组内互助理清解题方法。

5、讲解错题:个别学生汇报方法,其它学生质疑。

6、总结需注意的问题。

师:刚才同学们讲题是都用了数量关系式、画图来帮助理解,这是我们用来解决问题很好的策略。(板书:数量关系式、画图)对于这些错题,你有什么要提醒同学们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多余条件、单位“1”、对应分率未知。

【设计意图】针对个别题型,让学生自主讲解,进一步明确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解题的步骤、策略和需注意的方面。

三、完善类型,加深认识

1、完善类型

下面我们用刚才的策略和方法完成两道题,请同学们算一算:(分小组选题)

(1)同学们去游乐园玩,玩过山车的有36人,是玩激流冲浪人数的,而玩激流冲浪人数又是玩旋转木马人数的,玩旋转木马有多少人?

(2)校运会上,六年级的运动员有45人,五年级运动员人数是六年级的,又是全校运动员人数的,全校运动员有多少人?

学生汇报算法。

2、自主编题:用“210”和“”

编一道稍复杂的题,并解答出来。

同座互相批改。

学生汇报(最后强调:我认为我出的题容易错在什么地方)

【设计意图】通过“连除”及“乘除”的题型完善分数乘除法的题型,让学生明确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的联系和区别,而让学生自主编题,则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理解及分析能力。

四、总结提升,温故知新

这节复习课,我们用了哪些复习方法?(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分类整理、看书质疑、讲解错例、出题自测)在“温故”的同时,你有什么“知新”?谁能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

五、课堂检测,及时反馈(可作课后练习)

(1)一件衬衣降价后,售价为100元。这件衬衣原价是多少元?

(2)一件衬衫售价100元,一条长裤的价钱是这件衬衣的,这条长裤的价钱又是一双皮鞋的。这双皮鞋售价是多少元?

六、板书设计

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整理复习课

分类

单位“1”已知

单位“1”未知

解题步骤:

阅读与理解

批注、找单位“1”

分析与解答

数量关系(画图)

列式解答

回顾与反思

检验

题号

(1)(2)(3)

(4)(5)

数量关系

单位“1”×对应分率=对应量

易错

(2)(3)(5)

策略

数量关系

画图

提醒

多余条件

单位“1”

对应分率

复习方法

分类整理

看书质疑

讲解错题

自主编题

听课思考:

1.小学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是什么?

2.小学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下的解决问题教学的要求是什么?

3.解决问题复习课如何编制和表述教学目标?

4.解决问题复习课教学实施方式有哪些?

5.如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和积累学习数学的活动经验?

6.对于专题复习,你有什么好建议?

六年级上册数学总目标 篇5

1、关于学习本单元的一些背景知识。

本单元根据本学期教学的主要内容,共编排了31道复习题。分成五个组块进行复习。

(1)第1~7题:主要复习数和式的意义,包括百分数的意义,分数,百分数乘、除法意义和口算。

(2)第8~11题:主要复习式的计算,其中包括百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分数乘、除法中各部分间的关系,解方程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3)第12~18题:主要复习分数,百分数乘、除法基本应用题。

(4)第19~24题:主要复习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乘、除法应用题。

(5)第25~31题:主要复习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

2、与学习本单元相关的知识和能力。

分数乘、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分数、小数、百分数的互化是计算教学的重要方面。为切实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复习有计划地针对性练习。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比整数、小数应用题更为抽象、复杂,复习时要通过分析对比,理清思路、揭示规律,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牢固地掌握本学期所学的概念、法则、公式,能用来指导计算和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能正确计算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能比较熟练地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进一步提高分析、判断、推理能力。

4、进一步掌握圆的特征,牢固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是复习的重点。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综合性强,演算过程复杂,是分数四则计算能力的综合体现。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复习重在通过对照、比较,弄清基本应用题的结构特征,明确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2、较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是本单元复习的难点。

第78课时总复习(一)

教学内容:课本第152页总复习(一)第1~7题;《作业本》p78.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熟练地进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

2、进一步理解分数乘法、除法的意义,能熟练地进行分数乘除法的口算。

教学重点:百分数的意义和分数乘除法

教学过程:

一、

第79课时总复习(二)

教学内容:课本第154页的复习(三)第12~18题;《作业本》p80.

教学目标:进一步掌握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较熟练地解答。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百分数)乘法和除法的基本应用题解法。

教学过程:

一、知识整理

1、说说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说说我们学过哪些运算定律?

3、练习:第155页第8题解方程(练习后说一说解方程的依据)。

二、基本练习

1、全体书面练习:课本第155页第9题。

(1)学生练习。

(2)反馈后提问:计算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①审题--确定运算顺序,确定能否简算。

②计算--认真演算,及时检查,仔细核对。

2、下面各题,怎样简便怎样算,并说一说运用什么运算定律。

(1)学生练习。

(2)情况反馈。

三、变式练习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学生练习后强调:

审题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仔细分析数字特征,确定好计算方法,同时要注意不违反运算顺序。

2、下面两题怎样算方便?

学生练习后反馈:你是怎么发现可以用简便方法算的?

3、计算下列各题:

(1)先由学生独立练习。

(2)反馈: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选择、确定方法时要注意什么?

强调:合理的方法取决于对数字特征的仔细观察和对题目的整体把握。

四、独立练习

课本第154页第9~11题。(练后当堂反馈)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本》p79.

第80课时总复习(三)

教学内容:课本第155页的复习(三)第12~18题;《作业本》p80.

教学目标:进一步掌握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较熟练地解答。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百分数)乘法和除法的基本应用题解法。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说出单位“1”然后回答问题。

(1)今年比去年增产14,今年是去年的几分之几?

(2)用去比剩下的少20%。用去是剩下的几分之几?

(3)完成第155页第12题(全体练习后反馈)

二、知识整理

1、完成第13题。

(1)全体练习。

(2)反馈时说出数量关系。

强调:已知单位“1”用乘法:单位“1”×分率=分率的对应量

未知单位“1”用除法:已知量÷已知量分率=单位“1”

2、练习第14题。

(1)板演。(2)讲评。

三、综合练习

1、独立练习第15、16题,说说列式的意义。

2、对比练习第17、18题。

说说有什么异同?

四、课堂小结与作业。

《作业本》p80.

第81课时总复习(四)

教学内容:课本第157页总复习(四)第19~24题;《作业本》p81.

教学目标:

1、掌握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解答这类应用题。

2、通过解答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教学重点:搞清题中的数量关系,确定单位“1”的量和找出另一个量的对应分率。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说出基本数量关系:

1、今年比去年增产14。2、上午比下午多16。

3、用去比剩下的少20%。4、实际比计划节约15%

二、知识整理

1、下列各题,只列式不计算:

(1)学校去年购买图书500册,今年比去年多买14,今年买了多少册?

(2)有鸭蛋1012千克,有鸡蛋7千克,鸭蛋比鸡蛋多百分之几?鸡蛋比鸭蛋少百分之几?

(3)一条路已修好了80米,还剩下23,全长多少米?

2、学生练习后反馈:

(1)如何列式?

(2)较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解答的关键是什么?怎样确定单位“1”的量?怎样确定计算方法?

三、基本练习

1、课本第157页第19、20题。

(学生练习后反馈:说出数量关系及列式计算。)

2、下列各题,只列式不计算。

(1)大卡车能装货712吨,比小卡车多装50%,小卡车能装货多少吨?

(2)某公司第一季度完成产值1050万元,计划第二季度增产10%,计划第二季度完成产值多少万元?

(3)学校修建操场,实际投资715万元,比计划节约15,计划投资多少万元?

(4)圆珠笔价格比钢笔便宜58,钢笔每支12元,圆珠笔每支多少元?

四、对比与变式练习

1、对比练习:课本第157页第22题。

(1)学生列式计算。

(2)反馈讨论:这三道题有什么联系?(学生回答后比较三道题的数量关系。)

明确:(1)第一、三小题的基本数量关系相同,为什么?

(2)第二小题的数量关系与一、三小题不同,为什么?

(3)为什么第二、三两题第一个条件和问题都相同,而计算方法不同?关键在哪里?

(3)继续练习:第23、24题。(讨论方法与思路的不同)

2、变式练习:

(1)一条路,已修了3000米,剩下的是已修的60%,这条全长多少米?

(2)拖拉机上午耕地数是下午的56,下午耕地115公顷,比上午多耕地多少公顷?

(3)桃树是梨树的35,两种树共有300棵,梨树有多少棵?

3、练习:第21题。要求回答是什么应用题?它的基本数量关系有哪些?

(学生独立完成后回答问题。)

五、教学小结

1、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应从表示比较关系的条件入手分析;确定单位“1”的量和基本数量关系。

2、根据基本数量关系确定计算方法,列式解答。

六、课堂作业《作业本》p81.

第82课时总复习(五)

教学内容:课本第158页总复习(五)第25~31题;《作业本》p82.

教学目标:牢固掌握圆的特征,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

教学重点: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基本概念整理

1、说出有关计算公式。

(1)学生讨论回答。(先文字公式再字母公式)

(2)谁能说一说什么是圆周率?

2、填表计算:(单位:厘米)

(1)学生全体练习。(2)投影反馈。

3、练习:课本第158页第25题。

二、基本练习

1、按要求计算(求面积):

(1)d=12厘米C=?S=?

(2)r=4.5分米C=?S=?

(3)C=50.24米S=?

学生练习后反馈计算方法和结果。

2、练习:课本第158页第26~29题。(重点指导第26、27题。)

三、复习组合图形的面积

1、求下列各图阴影部分的面积和周长。(单位:厘米)

(1)学生练习。

(2)反馈讨论每个图形的解题思路,数量关系。

(3)小结组合图形的计算方法:

a、分析数量关系b、确定公式、处理数据c、列式计算

2、学生练习:第159页第30题。(学生反馈)

问:阴影部分的面积怎么求?隐蔽(缺少)条件怎么求?为什么?

四、深化练习

1、求周长和面积。第31题(学生独立完成反馈。)

2、求下列图形(阴影部分)的周长和面积。

(1)说出每个图的周长、面积各指哪部分?

(2)说计算方法和结果。

五、教学小结与《作业本》p82.

六年级上期语文教学总目标 篇6

1、掌握本册要求会写的120个生字,要求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2、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能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采用多种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学习。

3、完成七次口语交际内容,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敢于表达与交流。

4、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5、会写读后感和演讲稿,建议书和简单的活动总结。

6、根据汉字的造字规律,能自主探究音、形、义一体的特点。

7、能借助工具收阅读,理解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

8、自读自悟,了解大意,体会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

9、创造口语交际的场合,探究口语交际的技巧和方法。

10、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积累习作素材,学会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11、通过搜集和阅读诗歌,学写童诗等活动,增强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特点。

12、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

13、阅读本册课文,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关心他人,保护环境,艺术情操等方面的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14、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15、写文章要有真情实感,珍视个人独特感受。

六年级上册数学总目标 篇7

“翻转课堂”相较于传统的数学课堂, 不仅仅表现在信息技术应用帮助预习这一方面, 更大的变化是它所带来的新的教学理念的冲击, 它完全颠覆了“教师的主体地位”, 教师仅仅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和促进者。 有了正确的定位, 在让学生提前学习时, 就要以“学生为中心”, 从实际学情出发, 以教材为蓝本, 适度的重组教材, 制定自主学习目标、导学单, 帮助学生有效自学。

一、微课与导学单助力全境学习

要想真正“翻转”课堂, 学生的提前学习必须是有效的, 那么在制作微课和导学单时必须理清自学目标, 知识的冲突点必须放在课堂上, 以便于突破重难点。

在教学六年级《扇形的认识》这节课时, 为了践行“生本理念”, 我在导学单中清楚告知学生通过自学需要达到的自学目标:

1.认识弧、圆心角以及它们间的对应关系。

2.认识扇形, 并能准确判断圆心角和扇形。

这两个目标通过微课的学习学生均能达成, 而课堂中需要解决的教学目标则是理解扇形的概念 (圆心角和弧的对应关系) 及圆心角的大小和半径决定扇形的面积。

为了促进学生的有效自学, 单单靠理清自学目标是不够的, 必须有任务点的驱动, 在观看完微课后完成相应练习就可以解决学生不落实自学的问题。 在练习的完成过程中遇到障碍, 还可以反复观看微课, 真正的达到全境学习, 落实“翻转课堂”的第一步。

根据该课的自学目标, 我设计了以下的任务点:

练习1:

下图中哪些角是圆心角?

练习2:

下图中涂色的部分, 哪些是扇形?

练习3:

练习4:

判断:

(1) 半径大的扇形面积大。 ( )

(2) 圆心角为60°的扇形的面积比圆心角为15°的扇形面积大。 ( )

设计意图之一在于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 之二在于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制定课堂的冲突点, 从而使课堂达到高效。

通过导学单的反馈发现:

1. 学生对圆心角的判断掌握得非常好, 没有一个学生判断错误。 那是不是说明学生对圆心角的理解就到位了呢? 课堂上如何检测这一结果呢?

2.扇形的判断出现了障碍, 对于下面这个图形, 学生的评判各占一半, 那么对于扇形的概念理解问题究竟出现在哪呢?

二、深度辨析助力难点突破

在以往的教学中, 常常会因为一些简单的知识的讲解浪费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以及学生的有效注意时间, 为了“照顾”一部分学生而“耽误”另外一部分学生, 因此缺失了有效的“辨”和“探”。

在这节课的翻转课堂的实践中, 我根据学生导学单呈现的情况进行分析梳理成课堂的辨析点:

1. 学生对圆心角的判断都是正确的, 那是否掌握了圆心角的概念了呢?我设计了这样的辨析问题, “这个角 (图1) 为什么不是圆心角? ”学生开始发表自己的意见, “没有经过圆心”, 这是他们通过自学对圆心角的理解。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 只有说的时候才能看出学生是否对这个知识点真正理解了。 于是, 我指着导学单中的另一个图继续追问“这个角 (图2) 经过了圆心, 为什么你们也说不是圆心角呢? ”看似简单的追问, 其实是抓住了关键知识点在进行追问。 经过这一追问, 落实了学生对圆心角定义的理解, 顶点在圆心的角才是圆心角。 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的规范性, 展示了数学学科的严谨性和逻辑性。 因此, 看似自学效果非常好的知识点, 也要经过课堂的深度辨析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

2.通过分析发现对于图3 中的阴影部分是否为扇形, 学生的判断各占一半。 这便是课堂最好的辨析点, 利用学生的兴趣点层层发问, “图4 为什么不是扇形?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 其实是对学生的自学情况最好的检验。 学生说:“两条边不相等。 ” 貌似问题已经解决了, 学生一语道破。 再追问:“图3 的两条边相等了啊, 为什么有这么多同学觉得不是扇形?”“顶点不在圆心。”看来通过自学, 基本达到了自学目标, 但仔细观察会发现, 认为这个是扇形的反而是成绩比较好的孩子, 这个理由显然是不能说服他们的。 于是第三轮追问:“看来这个理由似乎不能说服部分同学, 你们来说一说为什么你们觉得是扇形? ”“顶点只是不在这个圆的圆心, 只要两边相等就肯定是另一个圆的圆心, 那自然就是扇形。 ”一语激起千层浪, 全班同学仿佛突然被点醒, 纷纷附和:“是扇形, 只是不是这个圆的扇形。 ”

面对这种情况怎么处理呢? 老师去解释? 这恰恰正是让孩子“探”的机会。于是我说:“那究竟是哪个圆的扇形呢?以顶点为圆心, 边长为半径你们画一画吧。 ”这一画就发现了问题, 不是同一段弧了。 (如图4) 老师适时归纳, 圆心角和对应的弧所围成的图形叫扇形。 学生通过“探”才真正理解了圆心角和弧的对应关系, 是不是扇形必须放在一个圆中才能进行判断。

在有效追问的作用下, 学生的思维被充分打开, 这些都有赖于前期的自主学习。 教师再及时地把捕捉到的信息加以过滤与整合, 充分合理的利用, 使其成为课堂的深度辨析点。追问时, 或正面直击, 问在“难”处, 突破教学难点;或旁敲侧击, 问在“错”处, 加深对本质认识;或顺势一抹, 问在“深”处, 历练数学思维;抑或拨云见日, 问在“延”处, 感悟数学思想。

三、灵动练习助力思维发散

概念理清之后, 自然是要延伸应用的, “翻转”的目的也正在于使学生高效地获取知识并能灵活运用。 于是我设计了一道“请画一个半径为2 厘米, 圆心角为100°的扇形”的操作题。 此题灵动之处在于不同层次的孩子画扇形的方法是不一样的。 大部分孩子先画半径为2 厘米的圆, 再去圆心角为100°的扇形, 有些孩子则更为聪明, 先画一个边长为2 厘米的100°的角, 再用圆规取边上画弧, 这就简便多了。

在处理练习3 中, 也很好的体现了不同层次孩子的收获不同, 由弧与圆周的关系延伸到圆心角与周角之间的关系, 进而延伸到扇形面积与圆面积之间的关系。 一路下来, 学生的兴趣丝毫不减, 带着意犹未尽的情绪结束了课堂。

课堂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 以上一系列的活动, 层层深入, 环环相扣, 触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对扇形的认识中从“模糊———清晰———深刻。 深度辨析中生生互动, 操作中“探”出究竟, 课堂出现了真正的“翻转”与高效。

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方法的探索 篇8

[摘 要] 六年级面临小学毕业和质量检测,数学总复习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业质量水平提升,更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全面发展。需要一个正确的总复习指导思想和行动策略,还需要一个协同化的组织和实施,确保总复习质量效益。开展数学总复习的基本思路是:沟通整理,以生为主;面向全体,兼顾差异;追求分数,但不唯分。数学总复习的行动策略是:制定总复习计划;设计复习课文案,上好复习课;多形式开展“培优辅差”;定期组织质量检测。

[关键词] 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思路;做法;协同;提高

一、对数学总复习工作的认识和思考

总复习的指导思想决定着总复习的方法、策略及成效。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不同于单元复习、学期复习,更不同于日常新课教学。对学生来说,知识容量多,跨度大,时间长,所学知识的遗忘率高。对教师来说,时间紧,内容多,知识的综合性强,教学设计的难度大。

片面地追求考试分数,面面俱到,搞一刀切的机械重复训练,题海战术,这是一种复习方法,而且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考试的分数。但这样,就容易忽略儿童的个体差异性,会牺牲孩子们大量休息和活动时间,从而易使他们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

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全面系统梳理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基础上,侧重于掌握必备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和乐趣,复习中更多地尊重学生的个体特点,因材施教,自主建构,自我反思和评价,以实现为学生的自主发展、可持续发展为目的,这也是一种复习。毋庸置疑,这才是我们正确的复习指导思想。

1.沟通整理,以生为主

数学总复习与平时的数学学习一样,也应该是一个自主的过程。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在主动参与中精心查漏补缺,巩固提高,从而形成系统化、网络化的知识结构。在整个复习过程中,学生不能只做“听众”和“观众”,学生应自己去完成回忆、讨论、整理、沟通、归纳、应用等过程,真正成为复习的主人。

2.面向全体,兼顾差异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型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为了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数学复习应体现“拔尖、提中、扶差”的复习策略。在复习中,对中优生提出更高的要求,鼓励他们向灵活题、较难题挑战;对学有困难的学生,适当降低难度,使他们通过自己努力,或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也能够完成任务,从而增强自信,体验成功。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3.追求分数,但不唯分

分数,作为目前质量终端显示的最为重要指标,我们理所当然需要高度重视。追求高分,必然是我们的重要目标。但我们要清楚,这不是唯一目标。“呵护孩子的童年,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厚重的生命底色”,这才是我们的最高目标。所以,我们竭力呼吁:在总复习阶段,不要靠挤、占、挪、用学生的时间来增加分数,更不要以牺牲学生的身心健康来换取分数。这是理念,更是职业操守!

二、在数学总复习过程中的一些做法

1.制定总复习计划

小学数学总复习的内容有七部分,分别是:整数和小数、简易方程、分数和百分数、量与计量、几何初步知识、比和比例以及简单统计。前后纵贯六年,内容庞杂,时间跨度长。如果没有周密的计划做引领,复习就会陷入无目的、无系统和无针对性的境地,极易造成“东一榔头西一棒”,这样的复习效果一定是没有保证的。因此,在开展总复习之前,年级组的教师要结合各班实际情况,共同制定出一份较为详细的复习计划。计划中除了有具体的复习内容、课时、进度以及质量达成目标外,还包括备课分工、命题和练习的设计人、统一检测的时间等一些具体的事务安排。计划的制定,也使得复习工作更具针对性、目的性和可行性。

2.设计复习课文案

毫无疑问,复习质量的关键在课堂,而提高课堂复习效率主要取决于复习课的备课设计。复习课的备课相对于平时的日常教学备课来说,需要付出更多的智慧和辛劳。因为每节课的复习内容不再是一个知识点,而是一个系统的知识组块。如何在有限的時间里把一些零乱的知识点织成网、组成快,如何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整理复习,如何设计以一当十的复习题,均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好精心的设计,否则就难以提高复习课的质量和效率。如年级组数学老师开展文案可选式的复习设计,采取集体备课形式,每人分工准备一块内容。备课的文案内容要求做到:(1)目标要明,即复习内容明确,层次明确,要求明确;(2)择例要精,选择复习例题是要努力做到准确性、典型性、综合性;(3)训练要活,首先在训练内容上要活,其次在训练层次上要活,再次在训练形式上要活。

集体备课文案中所提供的复习方法和习题,既有年级共性要求,也可针对各班级实际,重新调整,自主选择。

3.上好复习课

要上好复习课,提高复习课的效率,可按以下四个流程组织复习:明确复习目标,让学生知道本节课要复习的是什么,要达到怎样的要求;围绕目标梳理知识点,使之形成知识网络,其间要以学生自主整理为主;根据复习要点开展相应的练习,以促成巩固和内化;当堂完成复习课的课堂作业,尽可能做到当堂反馈,及时评价。

上述复习课的四个流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也提倡适合教师个人风格和班级学生实际的不同复习形式。例如,某教师带本班的数学年限较长,师生之间互动已非常默契,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思维水平也都十分了解,他的复习课就有自己的特点,即节奏快,密度大,容量多,难度高,学生很适应而且效果非常好。复习课的效率有了保证,自然就会省去许多加班加点,挤占挪用学生休息或活动的时间,还孩子一个本真快乐的童年才会成为可能。

4.多形式开展“培优辅差”

学生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任何一个班级,学生的学业水平不可能都在优秀这一层次上。对全体学生,既要有统一要求,又要兼顾差异。尤其是学有困难的学生,老师要给与更多的关注、更多的关爱和帮助。对于学困生的“培优辅差”工作,学校从校长室、年级组到班级教师,都应给予高度的关注,也采取诸多的帮扶举措。如学校教导处给每个学困生都建学业档案,追踪了解他们每一阶段的学习情况;校领导亲自找部分学困生谈心,给予其精神上鼓励;教师在班级成立学习帮扶小组,有一对一的,也有几对一的形式,由优等生负责给学困生出题、讲题、监督作业、完成批改。最后这一举措不仅使学困生得到长足的进步,而且使得优等生在做小老师的过程中,获得新的发展空间,真正实现了互惠互助,相得益彰。

5.定期组织质量检测

复习阶段适时检测是十分必要的。检测的主要目的在于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同时经过一定的检测,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提高,利于树立复习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如总复习检测有校内统测、校际联测和二次过关测。校内统测就是六年级组几个班统一时间、统一试卷、统一考试、统一批改、统一分析。每次检测后,年级组的几位数学老师坐下来集中分析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修订复习方案。校际联测,侧重于同兄弟学校之间进行横向比较,以发现优势或不足,以便及时调整必要的应对策略。二次过关测是由学校层面组织实施的,主要是针对每次统测或联测中全年级成绩中等以下的学生。二次过关测一般是安排隔周后,用同样的试卷进行复测,看其较之前测是否有了提高。这种检测一是了解任课教师复习辅导是否还有盲点,二是通过二次过关测,更容易激发学困生的自信心,促其不断进步。

综上所述,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工作,既需要每一个教师的个体智慧与付出,也需要学校的统一领导和指导,更需要年级组教师群体间的通力协作、经验分享、资源共享、捆绑发展,以实现“1+1>2”的复习效果和终端检测成果。

六年级上册数学总目标 篇9

班别:姓名:学号:

六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

第 一 单 元 复习

一、形近字

激(激动)暴(暴露)律(纪律)俏(俏丽)巷(巷子)龙(巨 龙)邀(邀请)瀑(瀑布)津(津津乐道)峭(陡峭)港(香港)庞(庞 大)辩(辩论)拷(拷问)漆(漆黑)烘(烘烤)峡(峡谷)辨(辨别)烤(烤干)膝(膝盖)供(供应)侠(侠客)

二、解析课文、语句

《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带着满 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朋友‛,与‚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 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1、作者为什么把进山看风景说成是‚山中访友‛?

作者之所以将古桥、树木、山泉、小溪、白云、瀑布……这些自然景物看成是 自己的‚山中朋友‛,将进山看景,说成是‚山中访友‛,是为了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德高望重的老桥,你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

这句话由第三人称变为第二人称;用第二人称,似面对面的倾诉,更亲切自然,更利于抒发强烈的感情。

3、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把‚老桥‛比喻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

4、‚走进这片树林,每一棵树都是我的知己……我闭上眼睛,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脚长出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呼吸地层深处的元气,我的头发长 成树冠,我的手变成树枝,我的血液变成树汁,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本段文字作者运用想象手法,将自己写成一棵树,这充分表现作者与树木 融为一体,与自然融为一体,热爱自然的感情。

《草虫的村落》是一篇散文,它在表达上颇具特色。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运了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将一个草虫世界生动地展现在大家面前。作者以奇 异的想象,追随着一只爬行的小虫,对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物的喜爱之情。《索溪峪的‚野‛》 题目中的‚野‛意思是‚野性的‛,是天然的、自然的意思。作者认为索溪峪的美就在于它的‚野‛;它的野体现在四个方面:山是野的,水是野的,动物是野的,人也变‚野‛了。本文围绕索溪峪的‚野‛,依次描绘了那儿的 山、水、野物及人的‚野‛,体现了一种天然之美。表达了作者对索溪峪自然景 色的无比喜爱和轻松愉快的心情。

三、必背内容

1、文学常识《山中访友》作者李汉荣,著名诗人、散文家;

《山雨》作者是赵 丽宏; 《草虫的村落》作者郭枫著名诗人、作家; 《索溪峪的‚野‛》 作者曹敬庄,作家、教授,编有《现代散文精选》。

2、日积月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龚自珍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新雷》张维屏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月夜》刘方平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秋夜洛城闻笛》李白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襄邑道中》 陈与义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花》元稹

第 二 单 元 复习

一、多音字

水浒传 zhuàn 朝 zhāo 阳 嘻嘻哈哈 hā 纤 xiān 维 沉闷 mân 似shì的 传 chuán 来 朝 cháo 向 哈 hǎ 达 纤 qiàn 夫 闷 mēn 热 好似 sì

二、形近字

拖(拖拉)恨(悔恨)讥(讥笑)桨(船桨)盆(脸盆)涉(干涉)撤(撤退)施(施工)艰(艰巨)饥(饥饿)浆(泥浆)岔(岔道)频(频繁)撒(播撒)侵(侵入)挚(真挚)墩(矮墩墩)瑞(瑞士)受(接受)斑(可见一斑)寝(寝食)势(势力)敦(伦敦)端(端详)授(教授)班(班别)

三、解析课文、语句

《詹天佑》本文记叙了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事迹,说明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在他身上表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1、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詹天佑的这些想法表明他是一个有高度爱国热情的工程师。他深知,他所承担的工程,是中国人靠自己的技术力量修筑的第一条铁路,这是一条争气路。如果修得不好,不但外国人会讥笑我们,我们的工程师也会丧失信心;修好了,既可以回击帝国主义的蔑视讥笑,也能提高我们的民族自信心,所以一定要把它修好。

2、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 ‘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这句话说明詹天佑对工作一丝不苟,高度负责的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怀念母亲》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 永久的悔恨,对祖**亲不变的爱意。

1、我的祖**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 梦。

‚频来入梦‛,频,屡次,连续几次。意思是祖**亲经常到梦中来。作者远离 故土,身居异国他乡,犹如孩子离开母亲的怀抱,心中无限思念。尤其作者是 第一次离开,离别的滋味尤为强烈,心中不断涌现祖国的身影,不断回想起故 国的生活、故国的亲人,日有所思,夜有所想,对祖**亲的情感随着离别时 间的长久在不断加深。句子中一个‚也‛字很巧妙地将祖国与母亲联系起来,可见在作者心目中两者的确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

2、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凄凉‛,寂寞冷落,凄惨。作者身在异国小城,一方面感到自己与母亲的距离 远了,与祖国的距离远了,与亲人的接触少了,心中有忧愁、有思念;但是在远离家乡的日子里,能时常怀念起在故国的生活情景,不断回想起故国的亲朋 好友,感到他们无处不在,心中自然又多了一丝安慰、一些宽心、一点甜蜜,他们是那样牢固地烙印在自己的记忆深处,在作者孤寂时陪伴着他。作者通过 比较的方式,将自己对祖**亲的怀念表达得非常充分。

3、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怅望灰天‛,惆怅地望着天空。由于作者长期在外求学,留在母亲身边的时候不多,必然对母亲的音容笑貌记忆不深,对母亲的怀念更多的是一个模糊的影子,因此尽管作者想努 力回想母亲的样子和容颜,但无奈模糊不清,只能尽力 地怀念,不断地回想。

《彩色的翅膀》通过宝石岛观察通讯站信号兵小高回家探亲,在从黑龙江探亲 返回的路上,提了一纸箱小昆虫带回小岛的故事,赞扬了海岛战士热爱海岛、扎根海岛、建设海岛的高尚品德。

《彩色的翅膀》课题有两层含义:一是以彩色 的翅膀借代蝴蝶等小昆虫,强调了这些小昆虫在改造海岛环境、丰富战士生活 方面所起到的作用。二是以彩色的翅膀象征战士丰富多彩、富于革命理想的生 活。

1、我忽然发现窗玻璃上停着一只蝴蝶,正对着朝阳,扇动着它那对彩色的翅膀。

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小昆虫已经在海岛安居乐业,同时生动、含蓄地反映了海岛战士爱岛如家、安居乐业的爱国情感。与课题相呼应。

四、必背内容

1、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从北京张家口这一段铁路,最早是在他 的主持下修筑成功的。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讯息工期的 铁路干线。

2、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捧腹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多米,决定采用中部凿井法。从山顶往下打一口竖井,再分别从向两头开凿。

3、铁路经过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北上的列车到了南口就用两个火车头,一个在前边拉,一个在后边推。过 青龙桥,列车向东北前进,过了‚人‛字形线路的岔道口就倒过来,原先推的火 车头拉,原先拉的火车头推,使列车折向西北前进。

4、季羡林《怀念母亲》 :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我的母亲,一个是我的祖**亲。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5、《中华少年》作者:李少白。

6、日积月累

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周恩来)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

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她,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巴金)

第 三单 元 复习

一、词语

呼啸 搁 gē 板 心惊肉跳 抱怨 yuàn 填 tián 饱 保佑 yîu 自言自语 掀 xiān 起 寡 guǎ 妇 蜷 quán 缩 裹 guǒ 住 忐 tǎn 忑 tâ不安 嗯 eg 揍 zîu 骂 魁 kuí wú梧 吱嘎 gā 黧 lí黑 倒霉 mãi 忧虑 lǜ 搔 sāo 痒

流连忘返 溜 liū 之大吉 瞥 piē 见 刻骨铭 míng心 不由分说 嗫 niâ嚅 rú 一如既往 蹑 niâ手蹑脚 悠悠 仪 yí式 倾听 抱歉 qiàn 水槽 cáo 缝缝补补 大吃一惊 兴高采烈 怒目圆睁 撕 sī 破 介意 湿淋淋 荒唐 泰然 焦黄 瘦削 割 gē 舍 汹 xiōng 涌澎 pãng 湃 pài 自作自受

二、多音字

缝 fãng 补 出差 chāi 兴 xīng 奋 尽 jǐn 管 冲 chōng 锋 着 zháo 迷

缝 fâng 隙 差 chā 别 高兴 xì ng 尽 jìn 力 冲 chîng 床 着zhuï 想

三、形近字

欣(欣然)林(树林)语(语言)虚(虚心)仪(仪式)留(留下)沮(沮丧)掀(掀起)淋(湿淋淋)梧(魁梧)虑(焦虑)议(议论)溜(溜走)阻(阻挡)倦(疲倦)赚(赚钱)怒(愤怒)骚(风骚)槽(水槽)嚅(嗫嚅)蜷(蜷缩)歉(抱歉)怨(抱怨)搔(搔痒)糟(糟糕)蠕(蠕动)

四、解析课文、语句

《穷人》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 托尔斯泰写的一个短篇小说。

1、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 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回来啊?……3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为了救邻居的孩子,她什么也不顾了。这五个省略号真实、准确地表现了桑娜 当时极度矛盾的心态。‚揍我一顿也好‛是说只要丈夫同意收养两个孩子,甘愿 自己挨打。桑娜考虑到收养孩子会给丈夫增加负担,所以担心丈夫会揍她;但 愿意自作自受,从这里可以体会到桑娜崇高的思想境界——宁愿自己承担痛苦和 劳累,也要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抚养大。

2、《唯一的听众》作者落雪,文章记叙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 事,赞扬了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表达了‚我‛对德高望重的老 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

3、《用心灵去倾听》本文来源于西班牙的《都市生活报》,我国《参考消息》翻译并刊登了本文。课文真实地记录了‚我‛与问讯处工作人员苏珊交往的过程,赞 美了苏珊用心灵倾听孩子的心声、用爱心帮助孩子的善良品质,表达了‚我‛对 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

四、必背内容

1、日积月累 轻诺必寡信《老子》

民无信不立。《论语》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礼记》

有所期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袁氏世范》

2、加拿大作家蒙格玛丽的《绿山墙的安妮》读来引人入胜,这是一个孤儿长 大成人的故事。许多文学作品都动情地歌颂了人的美好心灵。例如,中国作家 曹文轩的《根鸟》、日本作家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瑞士作家斯比丽的 《小海蒂》。

第 四 单 元 复习

一、形近字组词

晶(晶莹)莹(晶莹)蔼(和蔼)资(资源)矿(矿产)赐(恩赐)滥(滥用)品(品味)荧(荧光)竭(竭力)姿(姿色)旷(旷课)碣(踢球)监(监视)胁(威胁)睹(目睹)堵(堵住)悼(悼念)骏(骏马)竣(竣工)眷(眷恋)协(协作)赌(赌博)诸(诸位)掉(掉队)俊(俊俏)峻(险峻)券(证券)

二、解析课文、语句

《只有一个地球》采用科学小品文(文艺性说明文)的形式,从人类生存的角 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 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文章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运用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等多种说明方法,科学地介绍了地球的多方面知识,有力地说明了‚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用词严 谨,表达生动,是本文语言的主要特点。同时,课文多处采用比喻、拟人等手法,体现了科学小品文语言的生动形象性。

1、‚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这句话引用了宇航员的感叹,与前文照应,简洁、形象地概括了地球的特征,突出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说地球‚可爱‛,是因为地球无私地养育着 人类,孕育着万物。而‚破碎‛一词,一般用来形容玻璃、瓷器之类的易碎品,在这里可理解为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对地球的伤害,如,文中提到的资源枯竭的 危机。这样表达不仅使句子生动形象,同时又能引起人类的警觉,突出了保护地球的紧迫性。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这篇文章被誉为是有史以来在环境保护方面最动人心弦 的演说,文章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人类与大地上河水、空气、动植物等的血肉关 系,强烈地表达了印第安人对土地无比眷恋的真挚情感,表达了人们对土地的爱。

1、‚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这句反复出现,产生一咏三叹的表达效果,不仅使主题深化,而且强化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2、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

‚山峦‛指连绵的山。起伏的群山蕴藏着宝贵的资源,流淌的河水养育着万物的 生命;动物与植物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生存,是人类不可或缺的 朋友。这句话再一次表明了人类与大自然紧密相连的关系,同时也告诉我们:不应该以旁观者的姿态去面对,而应该用主人的身份去保护自己的家园。

3、任何降临在大地上的事,终究会降临在大地的孩子身上: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类生活在大地上,沐浴着阳光雨露,感受着风霜雨雪,在大地母亲的怀抱里成长。如果家园受到破坏,而我们不能及时醒悟,不懂得 及时补救挽回,那么任何对大地的影响,对地球的伤害都将演变成对人类自身 的伤害。假如人们唾弃了大地,那么他们就是唾弃了自己。如果家园遭到毁灭,人类又怎能独自生存?

这句话直接将人类的生存与大地的保护联系起来,指出 了两者兴则共兴、灭则同灭的密切关系。

4、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谁也没有权利,也不可能拥有对大地的控制权,谁也不能凭借自己的喜好、善恶来对待神圣的大地,来破坏、损伤大地的完整和庄严;相反,人类属于大地,因为大地拥有着生 命成长的物质,使人类的生命不断得以繁衍、延续。因此只 有爱护大地上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才能确保人类生命成长需要的各种自然 条件,从而保持生命的延续。这是文章的中心所在,是作者所要传达的主旨。

三、必背内容

1、日积月累

(1)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

这是1999年世界环境日(6月5日)的主题,意思是:人类在破坏地球环境的同时,也在毁灭着自己,要拯救人类自己的生 命,唯一的途径就是拯救地球,减少破坏。因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正如人类只有一次生命。(2)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

(3)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出自《增广贤文》,意思是:只希望留存这方寸 之地,给子子孙孙以耕种之用。意味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保护好现今的土地。

(4)有限的资源,无限的循环。(5)珍惜自然资源,共营生命绿色。

2、成语‚竭泽而渔‛来源于历史故事,通过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不能只顾眼 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而应该从长计议、合理规划。

第 五 单 元 复习

一、形近字

钮扣 挎包 厨房 称谓 搀扶 咳嗽 详细 逝世 教诲 窑洞 扭打 胯下 橱窗 刺猬 挽联 应该 慈祥 浙江 懊悔 地窖

二、解释课文、语句

《少年闰土》本文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课文通过‚我‛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见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反映了‚我‛ 与他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

1、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句子从两个方面述说这些新鲜事:一是海边有如此多的五色的贝壳,二是讲关 于西瓜 被猹等动物咬食破坏的危险。‚我‛向来不知道这许多新鲜事,因为‚我‛ 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从未接触过这些事。这句话表达了‚我‛对少 年闰土的羡慕和钦佩。

2、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句话的意思:‚我‛和‚往常的朋友‛是些‚少爷‛,整天生活在大院里,不能广泛 地接触大自然,像井底之蛙,眼界狭窄。

这句话表达了‚我‛对自己所处环境的 不满,流露了对农村丰富多彩生活的向往。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是周晔写的回忆伯父的纪念性文章,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深刻的几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怀念、热爱与敬仰之情。

1、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这句话表面看是在夸自己记性好,实际上是在用幽默的语言、委婉的语气批评 ‚我‛读书太马虎。

这简短的语言描写,透出鲁迅先生含蓄、幽默、风趣的性格 特点。

2、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这个句子用比喻——暗喻的手法,抨击旧社会的黑暗和对鲁迅先生的迫害。

意思是:在那暗无天日的旧社会,人民失去了自由,革命者处处遭到反动派的迫害,人民的革命斗争处处遭到反动派的镇压。表现了鲁迅先生恢谐幽默的性格 和乐观主义精神。

3、本课五个小标题依次是:趣谈《水浒》→笑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

《一面》这篇课文讲述了1932年秋天,‚我‛在上海内山书店见到鲁迅先生 一面的事,表现了鲁迅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抒发了对鲁迅先生真挚而又深厚的爱戴之情。课文在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动作以及‚我‛的感受时,细致入微。特别是六次外貌描写,由远及近,由粗到细,逼真传神,给人一种‚一面‛胜似数面之感。这六次外貌描写,都抓住了鲁迅‚瘦‛的特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有的人》这首诗是1949年11月1日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而写的,因此副标题是‚纪念鲁迅有感‛。但是这首诗不只是单纯写对鲁迅的怀念,而是 通过与鲁迅截然相反的‚有的人‛的对比,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和 压迫者,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号召人们做真正的 有价值的人。

1、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前一句指的是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只是躯壳活着,虽生犹死,生命毫 无价值;后一句指的是一生为人民、甘愿做人民牛马的人,这种人虽生命不复 存在了,但他们的思想、精神永驻人间。

2、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 马。

一个‚骑‛字,深刻地揭露了反动统治者骄横的形象,凶暴的本质;‚呵,我多伟 大!‛刻画了反动统治者的外强中干、自我吹嘘的丑态,对反动派进行了有力的 讽刺;对于鲁迅先生,则用‚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俯下身子‛把鲁迅精神表 达得多么充分,刻画了鲁迅崇高而感人的形象!

3、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比喻鲁迅愿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革命事业。鲁迅有一本散文诗集叫《野草》,他 在《野草》的《题辞》里说:‚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 面。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 是并且无可朽腐。‛

4、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 青青的野草。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人,是想流芳百世,实际上这种人活在世上,灵魂早已死去,名字早已臭名昭著。‚刻入‛一词,真是入木三分。反动统治者硬想留名‚不朽‛,但事实上,他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这里的一个‚烂‛字,既写出了反动派恶 贯满盈,又显示了人民的心愿和力量。青青的野草则给人以无限生机、无限希 望的感受和联想,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鲁迅先生无比崇拜和爱戴的深厚感情。‚春风‛‚到处‛‚青青‛这些感情色彩鲜明的词语,是作者对为人民奋斗一生的革命 战士蓬勃生命力和精神不朽的热烈歌颂。

活: 第一个‚活‛字充满了作者的鄙夷和轻蔑,第二个‚活‛字是作者对鲁迅伟大一 生的充分肯定和赞美。死: 第一个‚死‛字充满了作者的痛恨和咒骂,第二个‚死‛字表达了作者的惋惜和 怀念之情。骑:生动地表现了反动派欺压人民,作威作福的神态。摔垮: 人民要推翻反动派,打倒反动派,把仇恨和力量凝聚在一个‚摔‛字上,‚垮‛ 作为结果又形象地表现了反动派的可耻而又必然的下场。

三、必背内容

1、《日积月累》

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自嘲》 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血。许广平《欣慰的纪念》 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门外文谈》 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 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醉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 了。《致颜黎民》

第 六 单 元 复习

一、多音字

纤xiān 弱 纤 qiàn夫 人参 shēn 参 cān加 参cēn 差

二、必背内容

1、《诗经· 采薇》选自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2、《太阳的话》是中国作家艾青所作。

3、《白桦》都是现代抒情诗,是俄国作家叶赛 宁所作。诗中的白桦树,既具色彩的变化,又富动态的美感。白桦那么高洁、挺拔,它是高尚人格的象征。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4、小明是个顽皮的孩子,还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我们一般会用《汉乐府· 长歌行》 中的诗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来鼓励他。

5、期末老师写评语时,老师会祝我们来年:‚更上一层楼‛。

6、《天净沙· 秋》是元代散曲家白朴描写秋景的一首小令。小令原来是流行于民间的小曲,句子长短不齐,有一定的腔调。

7、《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是宋代辛弃疾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流露出诗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8、《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 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9、《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请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 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0、《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1、《天净沙· 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作者: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2、《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 发又开封。

第 七 单 元 复习

一、形近字

拼命 敬仰 坐位 吉祥 劈敌 日寇 香蕉 简单 干燥 洗澡 遭受 浴血 富裕 石碑 柞树 饼干 抑制 挫折 清洁 墙壁 冠军 焦急 竹筒 急躁 早操 糟糕 欲望 世俗 牌坊 作业

二、解释课文、语句

《老人与海鸥》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通过老人喂海鸥表现了老人对海鸥 无私的爱;后一部分则通过老人死后,海鸥送老人,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 令人震撼的情。课文语言朴实,平凡中包含深情,令读过的人无不为人与动物 这样真挚的感情而动容。

1、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 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朋友告诉我,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 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

这是一个十分简朴的老人,可就是这样一个勤俭的老人,却用自己不多的退休 工资给海鸥买食物,天天步行二十余里去喂海鸥。

2、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这是老人喂海鸥的一个细节描写。老人的动作是那么的娴熟,与海鸥之间的配 合是那么默契、那么和谐!‚扫‛字把鸥群吃食的样子描绘得生动鲜活。海鸥有 节奏地翻飞着雪白的翅膀,那场面,像一幅灵动的画,更像一首美妙的歌。

3、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 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多么朴实的名字!然而透过这一个个朴实的名字,我们看到的是老人对海鸥的亲昵,对海鸥的爱。老人亲昵而自然地呼唤着一只只海鸥,就像在呼唤着自己 的儿女。也许老人并不会唱歌,可一声声对海鸥的呼唤,不就是一首首动听的 歌曲吗?

4、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这是谁也意想不到的事情。海鸥一开始‚突然飞来‛时,也许以为是老人又来给 它们喂食了,许多天没来的老人终于又来了,于是它们没等老人呼唤它们的名 字就迫不及待地 ‚突然飞来‛。然而它们很快就发现不对,于是它们围着遗像‚翻 飞盘旋‛‚连声鸣叫‛。它们一定是发现十多年来天天与它们朝夕相处的老人今天 与往常不一样了。它们用声声鸣叫呼唤老人。

5、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海鸥也像人一样,它们有着人一样的情感。急速翻飞后,海鸥们‚纷纷落地‛,‚竟 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是那么地严肃和安静,也许它们知道老人再 也不会来了,于是它们默默地‚肃立‛,好像在为老人守灵。这样的场面,相信无论谁都会为之动容。

6、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

当老人的遗像被我们收起时,海鸥们的举动又是那么地让人吃惊,所有的海鸥都大声鸣叫着朝遗像扑过来,飞动的翅膀形成了一个白色的漩涡,使我们几乎无法脱身。海鸥们是那么舍不得离开老人,它们在用自己特殊的方式表达对老人的留恋。

《跑进家来的松鼠》文章写的是一只松鼠跑进我们家后,在我们家接二连三发生的一些趣事:松鼠千方百计地‚贮存冬粮‛,‚晾晒蘑菇‛、‚冬眠垫窝‛。作者以儿童的视角观察这只跑进家来的松鼠,用充满童趣的笔触描写松鼠的习性。文章语言清新自然,生动有趣。松鼠虽然一而再、再而三地做着荒唐事,可在作者一家人的眼里,这只跑进家来的松鼠是那么可爱,因此,这些错误都是可以 原谅的,就如孩子的调皮。

《最后一头战象》这是一篇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课文以时间为序,扣住四个感人的片段:‚英雄垂暮‛、重披战甲‛、‚凭吊战场‛、‚庄严归去‛,把嘎羧生命里最后的辉煌与庄严记叙下来。

1、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真的是没有想到,一件象鞍竟然使急躁的嘎羧顿时安静下来!

作者对嘎羧动作、神情的描写,细腻生动,寥寥几笔却清晰地表达出一头英勇的战象积淀在心中 的深沉的感情:‚呼呼吹去‛‚久久地‛‚摩挲‛‚泪光闪闪‛,使读者深刻地感受到嘎 羧见到象鞍时内心涌动的对辉煌过去的深深留恋与回味!

2、二十六个春秋过去,象鞍已经破旧了,仍显出凝重华贵;嘎羧披挂上象鞍,平添了 14 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象鞍破旧,却仍然凝重华贵;嘎羧年迈,却仍然英武豪迈!二十六个春秋,弹 指一挥间,而今,战火不再,血腥不再,但积满灰尘的象鞍上记载着凝重的历史,记载着嘎羧的英勇;纷乱不再,年轻不再,但垂暮的英雄,博大的胸怀仍 在,勃勃的雄心仍在!对称的并列句式增强了语势,此句通过对象鞍和嘎羧的 简练描绘,深情地赞颂了嘎羧的英雄形象与气概。

3、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 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 火红的朝阳,——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久久凝望‛里,它一定又看到了二十六年前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幕:威武雄壮 的战象们驮着抗日健儿,冒着枪林弹雨,排山倒海般地冲向侵略者;日寇鬼哭 狼嚎,丢盔弃甲;英勇的战象和抗日将士也纷纷中弹跌倒在江里。‚亲了又亲‛ 的礁石,也许是嘎羧曾经奋力杀敌的一处战场,也许是曾洒满战友鲜血的一处 伤心之地;‚震耳欲聋的吼叫‛,也许是嘎羧在深情呼唤战友们的灵魂,也许在 诉说它对战友的深深怀念,也许在告诉战友,它也将来陪伴它们……这样的悲 壮,这样的深情,这仅仅是一头战象吗?这是一位让人满怀敬仰的英雄,这是 一位让人饮泪歌颂的英雄!

4、土坑约有三米深,嘎羧卧在坑底,侧着脸,鼻子盘在腿弯,一只眼睛睁得 老大,凝望着天空。

有谁能如此坦然地面对死亡?有谁能如此完美地走完一生?嘎羧静静地为自己挖掘了墓地,静静地躺在那里,那‚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的眼睛,让人揣想:它在告诉我们历史不能忘怀吗?它在期盼和平吗?……

5、它死了。它没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它和曾经并肩战斗的同伴们躺在了一 起。

嘎羧走了。从垂暮时的焦躁不安到重披战甲的英武,从重临旧地到安葬自己,我们渐渐读懂了嘎羧的心,它忘不了这片曾经洒过热血的土地,忘不了曾经并肩战斗的同伴。这是一头战象的善良与忠诚!它虽然只是一头象,却具有高尚 的情怀,这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值得我们深深思索啊!

《金色的脚印》这篇略读课文讲述了人与动物之间的传奇故事:课文按事情发 展的顺序以主人公正太郎的观察视角为明线,用‚老狐狸夫妻俩设?调虎离山?之 计营救小狐狸‛和‚老狐狸入?虎穴?做窝,喂养、营救小狐狸‛两个具体的事例体 现了老狐狸爱子情深,展现了动物之间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歌颂了爱的力量。同时,课文也以正太郎与狐狸一 15 家日益亲近的情感及行为变化为暗线,赞美了 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信任、互相帮助、和谐相处的美好关系,表达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大自然是人和动物的共同家园,人类要和动物和谐相处,这个世界才更 加美好!

唐代诗人李贺的《马诗》共二十三首,此诗是第五首。这首诗通过咏马、赞马 以及感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此诗在比兴手法的运用上特别有意味。

三、必背内容

1、《马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蹭清秋。

2、展示动物世界的神奇,描写动物的情感世界,是动物文学的迷人之处。擅长写动物文学的作家、写了很多著名的作品。如:中国作家沈石溪的《第七条猎 狗》《狼王梦》,加拿大作家西顿的《小战马》 《红脖子》,美国作家杰克· 伦敦的 《荒野的呼唤》 《海狼》,日本作家椋鸠十的《孤岛野犬》。

第 八 单 元 复习

一、生字形近字

飞蛾 彭德怀 斯文 夏天 腊月 健康 磷光 庞大 陷坑 练习栽树 现在 巍峨 鼓胀 期望 重复 蜡烛 琴键 波光邻粼 娇宠 抗日 冶炼 体裁 再次

二、解释课文、语句

《伯牙绝弦》是交朋结友的千古楷模,它流传至今并给人历久弥新的启迪。不管伯牙如何弹奏,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伯牙的心意。伯牙因得知音而大喜,道:‚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

1、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 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善哉‛,太好了。‚若‛,好像。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听了(赞 叹)道:‚你弹得太好了!简直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伯牙心里想 到流水,钟子期称赞:‚妙极了!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从我心中流过!‛

读了这个句子,我们对‚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有了更真切、更形象的了解。

伯牙琴技出神入化,钟子期欣赏水平同样高超。在这里,我们体会到钟子期发自内心的赞 16 叹以及伯牙遇到知音时欣喜若狂的心情。

2、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不管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他的心意。

3、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破琴‛,把琴摔碎。‚知音‛,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这里指伯牙把钟 子期当做他的知音。‚复‛,再,重新。伯牙悲痛欲绝,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钟子期更了解他的知音了,于是,他把心爱的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

《月光曲》这是一篇意境优美的课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 的传奇故事。读后,我们也仿佛进入了乐曲描述的如梦似幻的美妙境界,对乐曲产生了无限向往,同时对贝多芬产生了深深的敬仰和爱戴之情。

1、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听贝多芬的音乐会是盲姑娘一直以来的愿望,而盲姑娘把这梦寐以求的愿望淡 淡地称作‚随便说说‛,说明了她对哥哥的体谅和理解,她十分理解哥哥说的‚音 乐会入场券太贵,咱们又太穷‛话中含有的不安和痛楚之意,她对自己说的那句话感到不安和后悔。这‚随便说说‛,让我们感受到了盲姑娘的善解人意,让我们感受到淡淡的凄楚和酸涩,更让我们感受到了盲姑娘那种被生活所迫,而强 压住内心对音乐热爱的无奈。是啊,生活本来就已经很艰难了,听贝多芬的音 乐会是多么奢侈而又无望的事啊!。

2、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多纯熟‛,是说弹奏的技能熟练;‚多深‛,是说把曲子里的感情充分表现出来了。句子中的两个‚您‛读起来不一样,第一个是表示猜想,语调稍延长一些。后来 她做出了判断,贝多芬正在附近旅行演出,这样高超的演奏技巧,只有贝多芬 才行,因此第二个‚您‛就很肯定。梦寐以求的愿望变成现实,盲姑娘激动的心 情难以言表。盲姑娘的这几句话使贝多芬十分激动,一个双目失明的姑娘,这么爱音乐,又这样懂音乐,这是知音啊!正因为遇到了知音,贝多芬才产生要 为她弹奏第二支曲子的想法——创作的激情顿时而生。

3、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 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清幽‛,秀丽、幽静。清亮如水的月光下,一切是那么朦胧,那么美,就连破 旧 的茅屋也显得诗情画意。这样的美,盖过了茅屋里的穷困和凄凉。此情此景,深深打动了贝多芬,他‚望了望‛穷兄妹俩,同情之心油然而生。是啊,美好的音乐应当给予穷苦而又爱好音乐的人们,这样想着,使他情不自禁地按起琴键来。

4、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 过来……

‚水天相接‛,水和天连接在一起。‚微波粼粼‛,微小的波浪闪闪发光,形容水清 澈的样子。‚霎时间‛,极短的时间。皮鞋匠听着贝多芬的琴声,联想到海上明月升起的奇丽画面。第一幅:月亮刚 从‚水天相接‛处升起,海面上‚洒遍银光‛。此刻,贝多芬轻轻地按着琴键,音乐 轻幽、舒缓。第二幅:月亮越升越高,天空出现了‚一缕缕轻纱似的微云‛。随 着景象的变化,音乐气势逐渐增强,曲调出现了波折。第三幅:‚忽然,海面上 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强音乐骤然响起。浪花‚涌过来‛,气势凶猛,音乐 高昂激越,节奏越来越快。多么美丽的画面,多么丰富的联想!时而舒缓,时而明快,时而悠扬,时而激烈。清新、梦幻的境界,优美、和谐的曲调,让我们不得不叹服贝多芬高超的技艺。

5、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恬静‛,形容姑娘被音乐唤起了想象后,脸上表现出来的专注、平静的神色。脸上是‚恬静‛的,心里是舒适、安逸的。‚仿佛‛,指哥哥看陶醉在琴声中的妹妹,从妹妹专注而平静的神情中产生的感觉,感觉妹妹也和自己一样,被琴声带到 了月光下的大海。‚波涛汹涌‛,波浪猛烈地向上涌。‚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是多么宽阔自由的天地,又是多么光明、美好的景象,这正是兄妹俩所 向往的情景。贝多芬的琴声带给了兄妹俩无穷无尽的想象。音乐,真的是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蒙娜丽莎之约》《蒙娜丽莎》画像,具体介绍了画的尺寸大小,人物的外形,特别详细描写了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和神秘的微笑,以及她优雅的坐姿、交叠的双手和幽深茫茫的背景;最后用精炼而饱含激情的语言告诉大家,蒙娜丽莎给人带来了心灵的震撼,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整篇文章文笔洗练,文字浅显流畅,可谓是介绍艺术品的传神之作。

《我的舞台》本文是我国著名的编剧、导演、作家吴祖光先生与著名评剧演员 新凤霞的女儿——吴霜女士(即文中的‚霜霜‛)发表在《收获》杂志1991年第3期上的一 篇回忆录。课文以‚我‛的成长为‚线索‛,描绘了一个个有趣而充满 童稚的小故事,反映了在‚艺术和生活‛的舞台上,勇气和力量让人走向成功的 道理,同时,作者还含蓄地阐述了‚老实做人,认真演戏‛的道理。

三、必背内容

1、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 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 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2、俞伯牙,钟子期相传为春秋时代人。关于他们二人成为知音的传说,《列子》 《吕氏春秋》等古书均有记载,也流传于民间。我国古诗常有提及,如,‚借问 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明代小说家冯梦龙根据这个传说创作了《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收在 《警世通言》 中。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3、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光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

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 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 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上一篇:二年级安全教学工作计划下一篇:《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