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读后感

2024-10-05

教学论读后感(通用11篇)

教学论读后感 篇1

《教学论》读后感

利用空闲时间,认真拜读了翟广顺主编的《教学论基本问题概论》一书,发现此书贴近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充分反映了教育界最新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为我们教师提供了系统的探究教学的教育观念、教育管理的基础知识,教学设计的策略以及教学课程的科学性知识。

在教学内容一章中,作者讲到,教学活动的开展必须依托于教学内容,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必须首先勾画出和设计课堂中师生交往借以展开的内容,没有预设的内容的师生交往只能是一般性交往活动,而不是“教学活动”。教学内容决定了教师在课堂中要开展的活动、要讲授的知识,决定了学生是以专心致志的方式还是心不在焉的方式学习。因此,教学内容在教学活动中至关重要,教学内容也因此成为教学论研究中的一个基础性话题。

那么,如何选择教学内容呢?通过读书我知道了,教育者选择教学内容的基本标准有这几个:

一、从学科的角度选择教学内容;

二、从社会需要的角度选择教学内容;

三、从儿童经验和兴趣的角度选择教学内容。总之,教学内容的选择,就是依据儿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科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庞大知识体系进行分类和筛选的过程。而在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选择中,教师如何对教学内容进行个性化的取舍,绝非仅仅依据上述标准就可以完成,而需要教师在实践中综合平衡各方面的力量来完成。

教学论读后感 篇2

关键词:评价,周瑜,三国演义

周瑜, 作为三国时代吴国重要的军事将领, 长期以来人们对他的评论可谓众说纷纭。近代以来, 随着戏曲、电影、电视等众多舞台艺术的介入, 小说《三国演义》中周瑜的形象逐步被广大民众所接受, 即:少年得志、心胸狭窄、嫉贤妒能, 这是中国老百姓眼中的周瑜。不错, 中国的老百姓喜欢读历史书, 喜欢看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 但是有一点需要搞清楚的是, 中国老百姓所喜欢读、喜欢看的并不是那种正正经经的历史, 那种历史书籍也许在书架上尘封了多年也无人问津。中国老百姓喜欢看、喜欢读的是演义的历史、戏说的历史, 这也大概能够说明这些年来戏说历史剧、某某人品三国等影视文学艺术节目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道的原因吧。

作为历史评论家显然不能仅此而已, 他所做的是需要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 通过对相关历史著作的认真研读, 深入挖掘史料, 从而对曾经发生过的历史做出相对客观的解释, 力求尽量还原出历史的本来面目, 这是历史学家的责任。 (1) 《重论周瑜》一文的作者大概也是基于此种认识, 试图对周瑜这一历史人物做出合乎“历史”的重新审定, 但是读完此文后, 给人的感觉是文章怪怪的。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 关于三国时代的历史著作最权威的莫过于“二十四史”中“前四史”之一———陈寿的《三国志》了, 加上裴松之的注, 二者可谓相得益彰, 成为历朝历代人们研究三国历史的主要依据, 被称为“历史的三国”。可是《重论周瑜》一文除了开篇作者引用了《三国志》中陈寿对周瑜的一段评价文字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外, 全文通篇用于证明其观点的引文居然全部来自《三国演义》!众所周知, 《三国演义》是我国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罗贯中笔下的优秀作品, 由于其优美的文笔、生动的人物形象和起伏跌宕的故事情节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从而使它成为我国古典文学创作的典范。然而, 如果要把这样一部文学作品当作历史研究的客观依据, 显然要大打折扣了, 原因很简单:一是这部书属文学作品, 非历史学专著, 其资料主要来源于宋元时期三国话本和戏剧及相关的文学作品;二则作者的年代与小说中人物的年代相去甚远, 作品内容有大量的虚构成分在内, 历史研究的参考价值不高。

那么, 这篇文章是怎样论证自己的观点的呢?它与《三国志》中的记载又有哪些出入呢?下面作逐一分析。

首先, 作者开篇亮明自己的第一个观点, 即“周瑜是一个敢于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军事家。”为证明此观点, 作者引用的是《三国演义》第二十九回、第三十八回和第四十四回等赤壁之战前后的相关内容作说明。那么这些内容在《三国志》中是如何记载的呢?分别看一下: (1) 《三国志》中关于孙策临终时对孙权没有任何嘱托的记录, 《三国演义》第二十九回孙策所谓“倘内事不决可问张昭, 外事不决可问周瑜”的话可谓子虚乌有; (2) 赤壁之战前, 吴国君臣关于交不交孙权儿子作曹操的人质的争论, 《三国志》中周瑜虽然也是反对交出人质, 但文辞与《三国演义》有较大出入, 其分析是“不如勿遣, 徐观其变。若曹氏能率义以正天下, 将军事之未晚。若图为暴乱, 兵犹火也, 不戢将自焚 (2) ”。且作者文中提到的周瑜被拜为大都督后, 统领江东水路军马, “屯柴桑, 日于鄱阳湖教练水军, 以备攻战”的内容也未见于《三国志》的记载; (3) 赤壁之战开始后, 关于吴国战还是降的问题, 《江表传》记载:“权拔刀斫前奏案曰:‘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 与此案同!’” (3) 表明孙权主战态度很坚决, 并非论文作者所云“孙权也犹豫不定”。另外论文中提到的周瑜与张昭之间关于战与降的口头周旋, 在《三国志》中也没有记载, 显然这是罗贯中的演义之笔。关于周瑜作战前的一番话, 《三国志》中如此记录:“操虽言乇名汉相, 其实汉贼也。将军以神武雄才, 兼仗父兄之烈, 割据江东, 地方数千里, 兵精足用, 英雄乐业, 尚当横行天下, 为汉家除残去秽。况操自送死, 而可迎之邪?请为将军筹之:今使北土已安, 操无内忧, 能旷日持久, 来争疆埸, 又能与我校胜负於船楫 (可) 乎?今北土既未平安, 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 为操后患。且舍鞍马, 仗舟楫, 与吴越争衡, 本非中国所长。又今盛寒, 马无藁草, 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 不习水土, 必生疾病。此数四者, 用兵之患也, 而操皆冒行之。将军禽操, 宜在今日。瑜请得精兵三万人, 进住夏口, 保为将军破之。” (4) 与《三国演义》四十四回内容在文辞上也多有出入。至于周瑜战前决心表白“臣为将军决一血战, 万死不辞”也同样属于罗氏的文饰之笔。

第二, 作者的接着指出:“周瑜是一个足智多谋, 用兵如神的战术家。”之后引用《三国演义》中“群英会蒋干中计”一节用以阐明此观点。当蒋干劝周瑜降时, 《三国志》裴注关于这一部分的记载是:“ (周瑜) 因谓干曰:‘丈夫处世, 遇知己之主, 外言乇君臣之义, 内结骨肉之恩, 言行计从, 祸福共之, 假使苏张更生, 郦叟复出, 犹抚其背而折其辞, 岂足下幼生所能移乎?’干但笑, 终无所言。干还, 称瑜雅量高致, 非言辞所间。” (5) 由此可见《三国演义》中关于蔡瑁、张允二人治水军有方内容纯属虚构, 而蒋干劝降周瑜不成后, 与周瑜同榻, 周瑜醉后“失言”, 蒋干盗书等则是对蒋干赴吴营史实改头换面的写法。

继而, 论文作者进一步发表观点:“说周瑜是一个战术家, 更主要的是, 在于他的谋略、所见同诸葛亮是那样的不谋而合。”接着, 作者运用《三国演义》“诸葛亮舌战群儒”一回孔明对敌情的分析、四十五回对除掉蔡瑁、张允的态度和赤壁之战都主张“火”攻及二人用兵、指挥上的不谋而合来说明其观点。那么这些依据是否站得住脚呢?只要仔细研读一下《三国志》我们便不难做出回答。前面已知关于蔡瑁、张允的内容属于罗氏虚构, 而火烧赤壁这一节《三国志》中确有记载, 但这一策略是由吴国大将黄盖提出的, 并非诸葛亮、周瑜的“战略一致”, 其记录内容为:“初一交战, 公军败退, 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 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 可烧而走也’。” (6) 由此可见, 罗贯中将这一功劳记在诸葛亮、周瑜头上实属张冠李戴之举。

最后, 《重论周瑜》一文对周瑜的缺点进行了分析。 (1) “少年气盛、性急、易怒。这是他性格的致命弱点。”之后, 作者运用《三国演义》中第四十四、四十五、四十八回等情节, 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诸葛亮三气周瑜”的内容来说明周瑜的这一性格弱点, 但读过《三国志》的人都知道, 这是罗贯中无中生有之笔, 是为增加其小说的故事情节、吸引读者而设的, 而《重论周瑜》一文居然以此作为“史料”去证明其提出的观点, 简直令人匪夷所思。 (2) 周瑜在战略上有错误。为说明这一点, 作者运用《三国演义》中他对鲁肃、程普和诸葛亮的态度来说明。周瑜对鲁肃的态度, 作者引用《三国演义》第二十九回, 指出鲁肃乃周瑜引荐于孙权的, 并在临死前的遗书中引荐鲁肃代替自己担任江东大都督的职务。还谈到二人“在战略上时常发生矛盾和争论, 但周瑜却毫不介意。”通过对比《三国志》, 鲁肃并非周瑜所推荐, 而平时在战略上与二人的矛盾和争论以及周瑜的临终荐言则根本未见, 可知这也是罗氏的添墨之笔。周瑜与程普的关系, 《三国志》中记载:“ (周瑜) 性度恢廓, 大率为得人, 惟与程普不睦。《江表传》曰:普颇以年长, 数陵侮瑜。瑜折节容下, 终不与校。普后自敬服而亲重之, 乃告人曰:‘与周公瑾交, 若饮醇醪, 不觉自醉。’时人以其谦让服人如此。” (7) 并没有《重论周瑜》作者所说的“待到程普认识到自己思想不对, 去‘亲诣行营谢罪’”的内容。关于周瑜对诸葛亮的态度, 论文作者的观点是周瑜战略上的错误导致他屡次要杀诸葛亮, 并运用《三国演义》相关内容加以论证, 但是读过《三国志》后, 我们同样并没发现相关记载, 大概也是罗贯中的演义。

通过以上分析, 可以肯定, 《重论周瑜》一文作者对周瑜的重新评价是缺乏史实依据的, 其观点是经不起推敲的, 而且论文多次引文, 却没有一处注释。虽然作者力图从历史学的角度出发, 做出合乎逻辑的结论, 但关于历史学论文的写作要求和写作方法, 看来还需要作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张春梅.重论周瑜[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 1995 (3) :66-68.

[2][晋]陈寿《.三国志》卷54《吴书·周瑜传》裴松之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59:1260-1261.

[3]《三国志》卷54《吴书·周瑜传》裴松之注[M].1261、1262页.

[4]《三国志》卷54《吴书·周瑜传》[M].1261页.

[5]《三国志》卷54《吴书·周瑜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M].1265页.

[6]《三国志》卷54《吴书·周瑜传》[M].1262页.

《邓肯论舞蹈艺术》读后 篇3

读了她的《自传》也有两个不足之感,第一是传记没有写完,只写到一九二一年,就是写到她从欧洲出来,投奔新生的苏俄为止。从那以后到一九二七年去世这一段历史留下空白。这段历史邓肯本人没有写,后来却由一位与邓肯相交二十多年的密友玛利·台斯蒂代写了。这部著作出版时取名《邓肯的未写完的故事》,一九二九年在美国初版。台斯蒂曾多次催促邓肯把《自传》继续写下去,邓肯总是回说没有功夫,并且对她说过:“你对我其余的生活故事,同我一样熟悉,就你来写吧。”(见一九二九年英文版《前言》)可见邓肯对她这位朋友多么信赖。我读了英文版全书后,感到内容丰富文笔生动,配得上作《自传》的续篇。

第二个不足是由于传记体裁的限制,《邓肯自传》偏重于描写生活经历和介绍舞蹈实践,对舞蹈的美学理论探讨就语焉不详。

现在上海文艺出版社又将出版《邓肯论舞蹈艺术》,收集了邓肯有关舞蹈艺术的信札、随笔及演说稿,原书于一九二八年在美国初版,一九五八年再版。有了这本书就弥补了《自传》的不足,而为研究邓肯的思想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邓肯的舞蹈艺术无可否认在欧美各国曾经红极一时,拥有千千万万的观众。据说欧洲有教养的人都把她看成“是一个具有古希腊荣誉的人,是具有各时代一切伟大艺术荣誉的人,是菲狄亚斯、波提切利和米开朗琪罗的媲美者,是伟大的贝多芬以及格鲁克、肖邦和瓦格纳的妹妹”。(第32页)

可惜这位卓越的舞蹈艺术家过世之后,优美的舞姿也随她消失了。现在要欣赏她的艺术只能间接地靠语言、照片和速写。当她过世之后就有人问:“为什么电影这门新兴‘艺术’的伟大赞助者们从来就没有想到贡献自己的一点微力把伊莎多拉的舞姿记录下来呢?”(第33页)这种带有惋惜性质的疑问至今还存在人们的心里。

赞扬邓肯舞蹈艺术的文章不知其数,但是她《自传》中引的一个人的话给我留下极深刻的印象,这个人就是遐迩闻名的俄罗斯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大约在一九○八年(或一九○九年)邓肯到莫斯科去表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他去看邓肯表演完全出于偶然,而且以前对她毫无所知。他说:

“邓肯首次在台上出现,并没有引起很了不起的印象。由于我不习惯于看舞台上出现几乎全裸的人体,所以,几乎不能注意和理解这位舞蹈家的艺术。第一个节目完了以后,只响起了一阵不冷不热的掌声和怯生生的试探的口哨声。但是,接连几个节目——其中有一个特别有说服力——演完之后,我对全体观众的冷淡反应,再也不能无动于衷了,就毫不掩饰地大鼓其掌。”

“幕间休息时,我已经成了这位伟大的艺术家新收下的信徒,跑到前台去鼓掌。我发现我跟马蒙托夫并肩一起,他的动作和我完全一样……当一般观众看清楚了在鼓掌的人中有莫斯科著名的艺术家和演员,全场也就轰动起来”。(《自传》第183—184页)

以上引的是专家的观感。以下再来引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女孩对邓肯的舞蹈艺术的看法。

有一天,一个小女孩悄然地走进邓肯的书房,张开双臂向她奔去,一面喊着:

“亲爱的邓肯小姐,我那么喜欢看你跳舞,我忍不住要来看看你。”

“小家伙,为什么你觉得我跳的舞很美?”邓肯问。

“因为你跳的舞是那样自然。”那孩子回答说。

“那么”,邓肯说,“自然的东西全是美的吗?”那女孩子高兴地回答:“是啊!”(第81页)

正是这个年幼的小女孩,凭着出自本能的确信,竟能看出邓肯艺术的源泉所在。无怪邓肯称她是“大智大慧的小哲学家”。

邓肯舞蹈艺术美学理论的核心就是向大自然学习,艺术来源于自然。

什么是艺术的根本规律?对这个问题,一位伟大的雕塑家或者一位伟大的画家会怎么回答?我回答很简单,就是:“观察自然,研究自然,理解自然,然后努力表现自然。”(第134页)

邓肯在《自传》中讲到她是如何向大自然学习的。有一次她住进一个窗前有棕搁树的别墅,她时常注视它的叶子在清晨的和风中颤动,她就在这种颤动中创造了一种胳膊、手和指头的轻微抖动的舞蹈动作。这不过是其中之一例。

在邓肯看来,波浪运动是大自然的基本运动。“我看见波浪涌过万物。看着树林,它们仿佛也在形成一排排海涛。在其他场合,我们也能发现这种现象,即一切能量都是通过波浪运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譬如,声音不是以声波形式传播的吗?还有光。我们来看看生物罢。情况也是这样,一切不受限制的自然活动都符合波浪运动这一法则,譬如鸟的飞翔或者陆上动物的跳跃等。造成这种波浪运动的原因,乃是符合重力法则的引力和斥力之间的相互作用”。(第69页)

因此她认为人所做的舞蹈动作都存在于自然界。什么是“真正的舞蹈”?“真正的舞蹈重视最美的人类形体”,而“虚伪的舞蹈”则与此相反,它的动作所表现的是一种畸形的人体。她这批评主要是针对芭蕾舞说的。她指责那种穿着紧身衣、踩着缎子拖鞋、踮着脚尖走的芭蕾完全违反自然法则,算不上“真正的舞蹈”。她认为真正的舞蹈家应该“是出于自然的而不是出于模仿的舞蹈家”(第54页)“在自然中寻找最美的形体并发现能表现这些形体内在精神的动作,这就是舞蹈的任务”。她又说:“我的舞蹈是我的生来之物,是出自天然的。……那只是因为它们同样来自伟大的自然源泉”。(第101页)

邓肯懂得舞蹈来源于自然,但又必须高于自然。大自然是艺术的泉源,但“这不等于说,为了获得一种自然的舞蹈,只需要不停地手舞足蹈就可以了。在艺术上,最简单的东西也得花九牛二虎之力去观察、去综合、去创造;凡是伟大的艺术大师都懂得,具有真正价值的、无比崇高的典范就是大自然。”(第101-102页)因此,“大自然无疑是一切艺术的泉源,舞蹈无疑需要运用自然是和谐的、有节奏的动力,但舞蹈家的动作又永远有别于自然界的任何运动。”

自然只提供糙糙的艺术品原料,必须经过艺术家的加工才能成为艺术精品。邓肯在《自传》的前言中一开始就讲到自己的创作经验:“为了学会做好一个简单的舞姿,我曾历经多年的奋斗,辛勤工作和探索”。

向大自然学习,这是一切伟大艺术家共同遵守的准则。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得好:“不同领域的形形色色人等,都在艺术中追求同样的出自自然的创作原则。”(《自传》第184页)

邓肯既懂得艺术要把师造化放在第一位,但也不忘师古人。这就是为什么她对古希腊的艺术(舞蹈和建筑、绘画、雕塑)喜爱到着迷的程度。为了向往希腊艺术,她作了历尽千辛万苦的访问旅行。当她到达目的地,舍舟登陆时,她喜不自禁地跪在地上亲泥土。她看到巴台农神殿,仿佛觉得自己已经到达了尽美尽善的顶峰。她多次在这座神殿前凝思遐想,对那有节奏感的陶立克圆柱的艺术美赞叹不已。她一面赞叹,一面就在用心思考如何把人体的跳动和陶立克圆柱联系起来。“我想,我一定要跳出一种舞蹈,它的感染力可以和这神殿一比高低,否则,就永远不再跳舞。”经过了许多天的琢磨,她终于找到了这种舞蹈。“有一天,我却想到:这些圆柱看上去是那样笔直,其实并不是直的,每一根从底部到顶端都微微地弯曲着,每一根都呈波动状的,在川流不息,而且一根和一根之间有着一种和谐的运动。于是,我一边想着,一边就慢慢地向着神殿举起了双臂,并且身体向前倾斜。于是我便明白了,我已经有自己的舞蹈可跳了。”(第66页)

邓肯不仅醉心于古希腊的艺术,而且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也同样心向往之。《自传》中提到她对波提切利的名画《春天》的着迷就是一例。《自传》中讲到她年轻时曾游历佛罗伦萨,“是波提切利吸引了我这个年轻人的想象。一连好几天,我坐在波提切利的名画——《春天》前面。这幅名画启发了我的灵感,使我创作了一个舞蹈,其中我努力体现由它提供的那些柔和的、奇妙的动作。”“我在这幅画的前面坐看了好几个钟头,倾心于它。一位好心的老管理员给我搬来一张凳子,怀着好奇饶有兴趣地观察着我崇敬的表情。我一直坐在那里,果然我真正看到鲜花成长,画中赤露的腿跳起舞来,身体扭动起来,而欢乐的使者来到我面前。于是我想:我一定要把这幅画编成舞蹈,把爱的信息,曾经使我那样痛苦的爱的信息——春天,孕育万物的春天,带给他人。一定要通过舞蹈把这种狂喜的感情带给他们。”(《自传》第122—123页)

有人指责她在搞复古运动,她坚决否认。她说:“复活古代舞蹈是毫无意义的,也是不可能的。舞蹈,既然是一门为我们服务的艺术,就必须来自我们自身,必须来自现代生活并表现现代人的感情,就象古代舞蹈是来自古希腊人的生活并表现他们的感情的艺术一样。是的,我年轻时曾花过许多时间去瞻仰巴台农神殿,去欣赏那些廊柱、壁画、陶器和塔那格拉(注:希腊地名)地方的塑像。……但是,我丝毫也没想要“模仿”这些杰作,以我的舞蹈虽源于此,但它既不是希腊的,也不是古代的,而是我自己的灵魂在美的感召下的自由表现。”

邓肯之那样热心向古希腊人学习,是“因为古希腊人是自然法则的最好学生。”“我裸露着身体,脚踏着地面跳舞,只是表明我进入了古希腊人的境界,因为古希腊人的境界就是人类的自然境界。”(第60页)

在邓肯看来舞蹈艺术追求的理想境界就是自然境界,它所要遵循的根本法则就是自然法则。因此,她说:“舞蹈并不那样复杂。舞蹈不过是和自然运动保持和谐一致的人体运动罢了。倘若它违背了自然运动,那么,它就是虚假的。”“学习舞蹈的根本法则就是:研究自然运动。”(第134页)

舞蹈的美不靠衣饰的华丽来炫染,她提倡衣带轻,双脚赤露的舞蹈,因为这才合乎自然美的要求。有人轻蔑地称她为“赤脚的舞蹈家”,她很反感。她反驳说“衣带轻、双脚赤露的舞蹈形象不是我的新发明,而是各时代所有艺术家一致认定的理想形象。”(第123页)邓肯讲到各时代,恐怕还应该加上东西方各个国家都是如此。邓肯如有机会来到中国,看一看敦煌壁画上的飞天,那才是衣带轻、双脚赤露的舞蹈的典范,她一定会叹为奇观。印度和孟加拉等国也流行赤脚舞,它至今还常见于舞台上的表演。演员脚上还带着铃铛,走动起来叮当有声,给人的眼睛和耳朵同时带来美的享受。

邓肯对她那时代流行的时髦舞蹈如芭蕾舞、摇摆舞乃至交际舞等等都反对,因为那些舞蹈的动作都违背自然法则。特别是对芭蕾舞批评得更严厉。她批评芭蕾舞的动作僵化违反自然法则,是有道理的。但是把芭蕾舞说得一无是处,甚至从根本上否定它,这就过份了。芭蕾舞应当改革,但作为一个剧种还是应当存在的。事实上她本人也不能不承认芭蕾舞也还有它的优点,她在《自传》里讲到观看俄罗斯杰出的芭蕾演员巴芙洛娃表演《吉赛尔》时也受了感动。“尽管这类舞蹈的动作是违反每一种艺术和人类感情的,但当巴芙洛娃那天晚上在舞台上飘然起舞的时候,我又一次忍不住对她精湛的表演报以热烈的掌声”(《自传》第181页)。

邓肯的美学思想可以归结为一句话:美即自然。她强调艺术必须遵循自然法则。

邓肯还有一个非常宝贵的思想是要求把艺术交给人民。“伟大的音乐再也不能只供少数有文化的人娱乐,它应该无代价的给予大众,他们需要它,就象需要水和面包,因为那是人类精神上的美酒。”(《自传》第277页)

邓肯的思想上也是有矛盾的,她认识到艺术为人民,这是很明确的,但是一讲到她的舞蹈的目的是什么,就含糊不清了。她说她到欧洲来跳舞“根本不是给那些脑满肠肥的资产者茶余酒后作为消遣的。”这个认识很好,但是她又说:“我到欧洲来跳舞,是为了通过舞蹈传播宗教信仰的伟大复兴,通过人体动作的表情来让人认识人体和心灵的美和圣洁”(《自传》第90页),这段话就含糊不清了。

邓肯的美学思想受过柏拉图、尼采、卢梭、惠特曼等先辈的很深影响,由于她不能用批判的态度来继承文化遗产,所以那些人的正确思想给她以有益的影响,同时他们错误的思想又不能不给她以不好的影响,这表现在她著作中常常出现宣扬宗教信仰,灵魂的纯洁、人类之爱等等的说词,她的更大的思想混乱还在于把马克思和列宁的理想同柏拉图的理想国、释伽牟尼和基督教的天堂教义相提并论。其实象她这样出身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艺术家能为新生的苏俄拍手欢呼已经很难得了,她有一些思想上这样那样的缺点和错误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一切都取决于历史条件,何必苛求古人呢?

大教学论读后感 篇4

上学期上《教育概论》的时候,老师让我们看了几本中外教育名著。而对于一个对看到文字就反感的我来说是相当困难的。不过我还是坚持看了捷克人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这本教育名著。虽然看的时候是囫囵吞枣的看的,不过看了以后还是有许多让我映象深刻的地方。不过,如果我理解错误的话也是可以原谅的,因为我的语文成绩不好,水平有限了。

《大教学论》是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著的一步教育作品。此书被认为是教学论诞生的标志,是教育学行成独立学科的开始。《大教学论》在教育发展史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首先,我想讲一下的是夸美纽斯。他是一位捷克人,出生于1592年,死于1670年,他生活的年代刚好介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时代,因此社会背景比较复杂。俗话说“实事造英雄”也许就是这个的最好体现。他的一生都在从事教育研究工作,一次具有十分丰富的教育经验。他热爱儿童而且热爱教育。他无论是教育思想还是教学理论上,都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夸美纽斯被推崇为教育学上的哥白尼。他的教育体系为现代的系统的教育学奠定了始基,因此他又被称为是“现代教育之父”。他一生著作很多,不过,主要教育学说还是包括在他的《大教学论》中。该书实际上包含了整本教育学的内容,并且奠定了今日分科教学法的基础

现在讲述的是《大教学论》。此书是夸美纽斯在批判的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经过长期构思、几经修改而写成的重要教育著作。正如作者在开篇所写的“大教学论就是把一切事物叫给一切人的全部艺术”。西方人对《大教学论》的评价相当的高。他们说:“倘若各时代的关于教育学的著作全部丢了,只要留得《大教学论》在,后代的人便仍可以把它作个基础,重新建立驾驭的科学”。因此,《大教学论》号称“西方教育史上的第一本教育著作”。上学期的阅读,便让我有对此书产生了兴趣。该书论述了教育的方方面面,适应自然的原则始终贯穿于整本著作中。全书共三十三章,我个人认为第一章到第七章讲述的是:人的来由以及人的形成的影响因素。第八章到第十三章讲述的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行,学校教育改良的必要行以及怎样改良。第十四章到第十八章主要讲述的是:教于学的原则等。第十九章到第二十五章讲述的是:学校的教学方法。第二十六章到三十章讲述的是:学校的纪律以及语言等。最后那三章讲述的是大学以及教导。该书系统的阐述了适应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教育观点,教育目的,作用,内容和途径等。读了此书以后我了解到了他对于教育的观点。他提出了“教育要遵循自然规律”。他认为自然界存在自然规律,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教育活动应该遵循自然界的普片规律。他的第八章的标题即是“青年人应该受到共同的教育,所以学校是必须的”。他认为现今的学校教育制度需要改进,需要完善。因此,他提出了学校教育改革的措施以及必要性。此外,在第七章的时候夸美纽斯对儿童的心里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对教育工作要如何适应儿童年龄、心理特征提出了不少意见。他说“人的教育要在适合的时期进行,在适合的时机对人进行教育”。首先,人类的教育是从人生的青春期开始,也就是说要从儿童时期开始。有人曾经这样说过:儿童时期等于春天,青年时期等于夏天,中年时期等于秋天,老年时期等于冬天。教育就应该遵循这个规律,在每一个时期进行适当的教育。其次,夸美纽斯又对教于学的原则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教与学的原则有:便易性,彻底性,简明性和迅速性。此外,还对教学法进行了阐述,系统介绍了教育法有:科学教学法,语言教学法,道德教育的方法,艺术教育法,灌输虞信的方法等。他主张多种教育方法结合进行教育,有助于发挥学生的潜力。最后两章夸美纽斯提出了教导的问题。他提出了论教导的普遍和完善的秩序,提出实施普遍教导的前提。夸美纽斯是人类教育史上第一个注意到人民大众教育的问题的人,并且提出了普及义务教育。提出了学校教育必须于生活相结合的思想,第一次系统的阐述了教学原则的规则。,《大教学论》的写作目的是:寻求一种教育方法,可以使教员少教,使学生多学。

读了这本书我才了解到了许多东西。《大教学论》中阐述的最多的应该还是教育吧。虽然本书的开始是从“人”讲起,在开篇就提到了“人是造物中最完善、最美好、最崇高的”。也让我们知道了原来学问、德行、虔信是我们人生来就具有的三粒种子。这让我联想到了我国的荀子的《性善论》,强调的是:人之初,性本善的观点。一个人为了他自己的好处,不独要有学问,而且要有德行和虔信;为了他邻人的幸福,不独要有德行,而且要有学问和虔信;为了上帝的关荣,不独要有虔信,而且要有学问和德行。不过最让人映象深刻的还是夸美纽斯关于教育的观点和见解。读了《大教学论》让我们这些未来的教师们明白教师职责的所在,就像我们说的“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样,教育在教学工作中充当教道德工作,是教育的主体。我们都知道教学即是:教于学。而老师即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了教要与学生的学紧密结合。有一句话说:教导别人就是教导自己。那么,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也能让自己更好的学习,更好的充实自己。教师作为教育者即是教育人,这让我们想到格累哥利?那齐恩曾说:“教育人是艺术中的艺术,因为是一切生物之中最复杂和最神秘的。”因此教师的责任是伟大的。其次《大教学论》让我了解到了教育的重要性,了解到了这一点可以让我们更好的执起教育之匙,开启孩子们的心灵,浇灌他们稚嫩的大脑。让教育发挥最大作用,让他们长大以后为祖国奋斗。更好的建设祖国的美好明天。通过《大教学论》我们知道了:人若受过真正的教育,他就是个最温良、最神圣的生物;但是他若没有受过教育,或者受了错误的教育,他就是一个世间最难驾驭的家伙。愚蠢的人需要受教导,好使他们摆脱本性中的愚蠢,这是无人怀疑的。聪明人更需要受教育,因为一个活泼的心理如果不去从事有用的事情,它便会去从事无用的、稀奇的、有害的事情。

《大教学论》读后感 篇5

听说《大教学论》可以说得上是西方近代教育传统的奠基之作,同时它也是当代青年不可不读的一本经典名著。也许正正因为如此,黄校把这本赫赫有名的著作送给我们每位跟岗学习的老师。手捧着这本签有黄校的亲笔签名的《大教学论》,我倍感珍惜,定要下苦功读好这本巨作。

《大教学论》的作者夸美纽斯热情地赞美教育这一职业是世上最具自豪感的。他主张教师应当充分激发孩子们的求学欲望,并且运用温和的、循循善诱的方法,用充满爱心的言语吸引孩子们,而不是严肃的态度使学生疏远教师。教师和学生的融洽关系是增进教学质量的很大的帮助。如果教师时常夸奖表现好的学生,给予他们表扬和肯定等等,如果教师把他们应学的知识结合我们日常的生活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可以轻松愉快的掌握课本上的知识,并且牢牢地记在心里。再用其他一些方法来和善地对待学生,教师就容易得到学生的好感,学生就对学习倍感兴趣了。

“以人为本”关注每个人,不要忽略个体。夸美纽斯说:“谁也不能野到不能驯服的境地,只要他肯耐心地倾听教导与知识。”这正正可以说明后进生的教育需要用爱去引导,我们需要深入地分析了他的心理特点,并根据其心理特点而进行教育。他既有自卑感,又有自尊心,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和微细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鼓励、赞扬,使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和进步,从而克服自卑心理,重新点燃起自尊心的火种,获得克服缺点的勇气和自信。就像书中所说的:“施用任何强力的结果,我们反而只能使人厌恶学问,不能使人爱好学问。所以,我们每逢看见有人心灵受了病,不爱用功,我们就当用温和的疗法去除掉它的毛病,绝对不可采用粗暴的方法。”

课程与教学论读后感[小编推荐] 篇6

《课程与教学论》读后感

我读了《课程与教学论》后,使我深刻的认识到:教师专业论是当今世界教师教育改革和教师职业发展的共同趋势,它对提高教师的专业地位和社会地位,增强了教师职业的吸引力,有着积极和重要的意义。

《爱的教育》,我是一口气读完的,虽然我没有流泪,可是我的心已经承认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吸引我的,似乎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在于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小说所蕴涵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伟大.《爱的教育》在诉说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使爱在升华.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但是你会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可我们对此的态度行为可能不同.它让我感动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对于爱的一些思索.首先《爱的教育》的书名使我思考,在这纷纭的世界里,爱究竟是什么?带着这个思考,我与这个意大利小学生一起跋涉,去探寻一个未知的答案.一个四年级小学生在一个学年十个月中所记的日记,包含了同学之间的爱,姐弟之间的爱,子女与父母间的爱,师生之间的爱,对祖国的爱使人读之,尤如在爱的怀抱中成长.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常常会被我们所忽略,可是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实他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爱,恩里科有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而现在很多学生的日记上还挂着一把小锁.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忽略,正如这博大的爱中深沉的亲子之爱,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更是以整个民族为荣的尊严与情绪.《爱的教育》一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当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们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之外,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的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这里面不能忽视的是每个月老师读给那群少年听的“精神讲话.这一个个小故事,不仅使书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样让我这个外国读者也被其中所体现出的强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是一次没有尽头的旅行,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读《爱的教育》,我走入恩里科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爱的教育》中,把爱比成很多东西,确是这样又不仅仅是这些.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知道”爱“是没有限制的,小到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老师对学生的鼓励,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们的一个微笑……大到捐献骨髓,献血,帮助希望工程…… 虽然如同空气般的爱有时会被”污染“,”稀释“,甚至”消失",所以希望更多的人去感受一下朴实语言中深厚的爱,我想这部好小说将会把这种美好的感受带给更多更多的人.

教学论读后感 篇7

夸美纽斯是17世纪捷克著名教育理论家, 也是近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最伟大的奠基者之一, 素有“现代教育之父”的称号。他的代表作《大教学论》 (夸美纽斯著, 傅任敢译, 高等教育出版社。) 在世界教育史上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被认为是教学论诞生的标志。

“教学论是指教学的艺术”。所谓“大教学论”是指“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全部艺术”, 这里的“大”不仅包括学习内容的全面, 教育对象的普遍和教学方法的丰富, 而且包含了整个教育学的内容, 是教育、教学领域的百科全书。

全书共三十三章, 大致可以分为五部分:人性、人生的揭秘———对人的本质进行深究, 认为“学问、德行与虔信的种子”自然存在于每个人的身上, 追求学问、德行与虔信, 就是在我们的人生目标上前进。这一部分其实是说人的禀性是相近的, 都有发展的潜质和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人是一个“可教的动物”, 只有受过恰当教育之后, 人才能成为一个人。这一部分表明教育对人的重要性及其本身的魅力;改革学校的必要性和基本原则———放眼现实, 痛斥现有学校的弊端, 认为在此以前没有一所完善的学校, 必须要对学校进行改革, 改革要以万物的秩序为基础, 借鉴自然法则;改革的具体方法和措施———这一部分对学校的改革提出了一系列的举措, 包括如何延长生命、利用人生, 教与学的原则, 各学科的教学法, 教学用的书籍, 学习的分阶段及每阶段学校的描述;教育理想和方案的简单总结———对学校改革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进行了分析, 号召人们积极地支持和参与进来, 并对这一伟大设想的效果充满信心。作者的思路清晰明确, 内容的结构完整自然, 阅读起来如顺水行舟。

之所以称《大教学论》是教学论里的“圣经”, 我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的原因:

首先从《大教学论》的目的来看, 它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找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使每个基督教王国的一切地区、城镇和村落的学生都受到它的引导, 使全部基督教的青年能迅速地、愉快地、彻底地懂得科学, 纯于德行, 习于虔敬。可以说这是基督教在教育领域里的“圣经”, 这里的一切都是为了基督教徒, 为了让他们更有智慧, 更好地领悟上帝的旨意。

夸美纽斯是教育家, 同时也是一位神学家和基督徒。他在《大教学论》里不知觉地写上了“圣经”的字样, 从全书的体例、格式到文章内容的字里行间处处可以看到《圣经》的影子, 听到上帝的福音。我们在体会到他对教育改革的执著追求和大胆探索的同时, 也深切地感受到他对上帝的虔诚, 对《圣经》的膜拜, 他说他所做的一切不是他的工作, 是上帝的工作。

其次从世界的教育史来看, 《大教学论》首次系统探索教学的方法和艺术问题, 是现代教学论的开端。其中提出了许多富于创建的设想, 蕴藏了充满智慧的理论, 虽然时隔近四百年, 但它的价值和光辉毫不逊色, 是教育、教学领域里的“圣经”, 经典。其代表性的观点有遵循自然的教学理念, 分阶段教学的计划, 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 积极主动的教学机制, 不拘一格的教学艺术等等, 可谓是内容丰厚, 意义深远。

教学的艺术千变万化, 书中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不能一一列举归纳, 大家可以自己去细读领悟。作为探究教学艺术的《大教学论》, 除了描述教学的方法原则以外还涉及到教育的其他层面:重视教育的作用;主张普及教育;注意道德的培养;倡导编写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制定学校的作息制度等等, 这些内容今天仍是教育领域谈论的热门话题, 重新翻阅它对我们来说很有启发。当然由于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 其中不免有不当和错误的地方, 在此就不一一分析了。

论教学回归生活与有效教学 篇8

关键词回归生活有效教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1 教学生活世界的内涵及回归生活世界的教学意蕴

1.1教学生活世界的内涵

教学生活世界既不同于哲学概念的生活世界,也有别于日常生活世界,作为教学的生活世界有其特殊性和独特性。“教学生活世界是指科学的、文明的、道德的生活,是经过提炼和加工过的、适合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彰显生命活力的生活。”因此,教学生活世界是基于日常生活的。教学回归生活就是既要加强教学与生活的应有联系,同时又不能混淆二者的界限。对于教学生活世界的理解,我们应以教育科学的眼光进行深入的思考。

1.2回归生活世界的教学意蕴

“回归生活世界”不是一种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对教学回归生活世界应有批判性的思考。批判性思维不是否定的,回归生活世界并不意味着否定科学世界在教学中的地位和对学生的生活价值;“回归”不意味着抛弃、背离“科学世界”和科学知识教学而仅仅去教“经验”和教“生活事件”;回归生活世界不是对科学知识、科学世界的反动。回归生活世界所反对的是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容器、知识加工的机器,以及“去过程”、“去情景”等种种局限,关注知识的教学与人的发展的内在联系和统整。”在对教学回归生活进行思考时,我们应绝对避免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以防走入另一个极端。

回归生活并不是简单地将教学生活等同于日常生活,将教学局限于日常生活中,而是先对其进行“还原”、“搁置”,最后达到超越现实生活,从而建构更合理、更有意义的未来生活。教学回归生活意味着教学回归其本真:一方面,生活是教学的源泉;另一方面,教学是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教学回归生活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2 回归生活教学应该秉持怎样的有效教学观

2.1有效教学的概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和教学回归生活理念的提出,学者们对有效教学的概念进行新的探讨,一种综合取向的观点认为:“有效教学是师生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最优的速度、效益和效率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从而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回归生活后的有效教学概念发生一些变化:开始强调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重视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等。

2.2回归生活后有效教学的标准及评价机制

回归生活后的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具体进步和发展,即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体有没有真实的成长和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标准。回归生活的教学不仅关注学生的现在,同时也关注学生的未来,因此其有效性的评价就既要包括知识、技能等直接的近期目标,也要包含兴趣培养、品格养成等长远的终极目标。

3 回归生活与教学的有效性生成

3.1有效教学是基于生活的教学

教学活动从根本上说是生活世界的一部分,也源于生活世界。有效教学十分关注全体学生通过有效学习获得潜能的开发,关注每一个学生具体而真实的进步和发展,关注学生作为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的进步和真实的成长,获得有意义的学习经验是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根据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学习是学生以自己原有的经验为背景对现有的知识进行主动建构的过程。此外,学习并不是学生个体单独在头脑中进行的活动,而是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通过对某种社会文化的参与而内化相关的知识与技能;知识是不可能脱离活动情境而抽象地存在的,学生的学习应该与情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联系起来。教育的目标是最大地促进人的发展,实现人的潜能,而教学回归生活就是要关注学生的现实与可能,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丰富学生的生活使其充满完整的意义,成为生活的主

体。因此,有效的教学应该以生活为出发点,基于学生的生活。

3.2有效教学是提升和超越生活的教学

教学论读后感 篇9

这几天,我看了《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这本书主要回顾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深入总结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创造的理论成果、积累的宝贵经验、铸就的伟大精神,深刻阐明党为中华民族做出的伟大贡献。对我们学好党的历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深深的吸引了我:“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小到一个人、一个集体,大到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有信仰、信念、信心,就会愈挫愈勇、愈战愈勇,否则就会不战而败、不打自垮。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国******的诞生使中国革命这艘航船有了新的舵手。我们要把学习党史活动与自我的学习生活工作实际相结合,使学习活动成为凝聚人心,增进团结、求实务实、推进学习工作的过程,永远坚持党的领导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岗位,都要树立高度的职责感和敬业精神。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高度重视党的历史,注重从历史经验中汲取开拓前进的智慧和力量,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以中国共产党百年来艰辛奋斗和曲折探索为叙述脉络,深入总结了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创造的理论成果、积累的宝贵经验、铸就的伟大精神,深刻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发展壮大的辉煌历程,为我们更好地面向和开创未来,为新时期新征程写下“精彩注脚”。

学史则居安思危,回顾走过的路,党史正如明灯,照亮脚下前行道路。以史为鉴,就是要学会在“前人”的失败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避免重蹈历史覆辙。无论是伟大事业发展还是个人成长,都需要常某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忧患意识,“思则有备,备则无患”。前行道路上面临着无数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需要我们去应对,百年非凡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保持着一种重要的品质,就是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本领,不断提高应对风险、迎接挑战、化险为夷的能力水平,为我们应对内外部复杂情况变化、解决现实困难问题提供了基本遵循。历史经验中蕴含着居安思危的大智慧,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学习历史、铭记历史中总结运用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成功应对风险挑战的丰富经验,举一反三,用历史经验看未来,提早作出战略布局,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自杀论》读后感 篇10

刚听到有《自杀论》这本书的时候,心里默默在想:自杀不就是某些人因为情感受挫、心理障碍、家庭矛盾突出、以及学业和就业压力、经济压力、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而轻生的行为吗,而自杀的方式来来去去不就只是跳楼,跳海,服安眠药等等吗,居然还有人可以将对自杀的论述写成了一本着作。阅读了《自杀论》之后,才发现自己原先对自杀的理解是有多么的肤浅。

第一次阅读完《自杀论》的时候,简直就是一头雾水,根本没办法看懂《自杀论》的内涵。那时就想起麦老师说过:“看不懂就对了,人家用了毕生精力写出来的着作,怎么可能让你一下子就看懂呢”。说的没错,一本伟大的着作当然是需要我们一次次反复的阅读,反复的推敲,反复的琢磨,才能够一点一点的理解整本书的真谛所在和精华所在。直到第二次阅读《自杀论》,才对《自杀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要想深入理解一本书的内容,就必须先了解书的作者。《自杀论》是涂尔干的一部重要社会学着作。作者涂尔干为社会学确立了独立的研究对象,即社会事实,他把社会事实分为运动的状态和存在的状态。而“社会秩序”是涂尔干一生学术研究的主题。涂尔干为了能在《自杀论》中更加全面地论述自杀,参考了各种的文献与有关的着作,并收集了相关的资料,再通过归纳总结,得出了对自杀的论述。他在社会学名着《自杀论》中提出了一个社会学理论:快速发展的社会致使道德意识未能跟上道德危机,这使人们失去应有的集体感、纪律感和社会团结感。而自杀正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分工的变细所造成的社会病态而引起的。在作者眼中,所谓自杀就是“任何有死者自己完成并知道会产生这种结果的某种积极或消极的行动直接或间接地引起的死亡”。随后作者又按照自杀的不同原因,把自杀分为了利己主义自杀、利他主义自杀和失范型自杀。

《自杀论》探讨的是欧洲国家的自杀,并通过比较自杀的总数和总人口之间的关系来衡量这种倾向的强度,即自杀死亡率。与其他社会学着作相比,《自杀论》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运用了社会统计的方法,列举了大量的数据和经验资料,有些数据甚至是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数,并且通过统计交互表格的形式,将相关自杀的人数和自杀率较好的呈现出来,更确切地说明自杀现象受到自身的心理状态、性别、婚姻、种族、宗教信仰、社会稳定等社会事实影响。通过阅读《自杀论》,我们便会慢慢的发现不能持有阅读其他着作的那种心态与逻辑思维去阅读《自杀论》。因为如果我们只是单纯地看《自杀论》,对书中提到的与自杀相关问题与结论不加以自己的分析与理解,一味地往下阅读,便会发现后面的结论会对之前的结论给予一定的否定,所以阅读《自杀论》时要敢于对社会事实提出质疑。在认知心理学中,自下而上的信息加工称为数据驱动加工,自上而下的信息加工称为概念驱动加工。在数学理念中,“个别——特殊——一般”的推理形式称为归纳,从普遍性结论或一般性事理推导出个别性结论的论证方法称作演绎法。然而《自杀论》中探讨自杀的时候也用到了类似的方法,例如《自杀论》中第二编第一章确定社会原因和社会类型的方法,从整体到各个部分来分析社会自杀率,只有联系决定整体的各个原因才能分析整体。探讨一个问题,可以从多角度去思考,多方面去理解,并且通过多种方法去分析推理,即使是这一刻得出了这个结论与事实,下一秒任然可以否定和推翻前一个结论与事实,结论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正如麦老师说过“学术的价值在于被别人批评”。

《自杀论》中所提到的自杀可分为利己主义自杀、利他主义自杀和反常的自杀。各种类型的自杀分别有各自的基本特点与继发性变化,不同类型的自杀相互之间也有一定联系与区别。其中谈到利己主义自杀时,是从家庭和政治生活的角度来观察自杀的。不难理解婚姻、家庭与自杀率的关系是:已婚者丧偶者独身者,在探讨这方面内容的时候更是引出了免疫系数这个概念来加以论述,免疫系数的高低也因性别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当探讨利他主义自杀时,就会新奇的发现之前我们一直认为的只有极端个性的人或脱离社会的人会导致自杀的观点是片面的,熟不知个性不充分的和过分融入社会的人也容易自杀。军人是利他主义自杀的典型代表,在探讨军人人数是同样提到了增加系数这个概念。

论英语有效教学 篇11

关键词:兴趣;有效教学;内因;外因;课内;课外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9)-04-0125-02

衡量有效课堂的三个指标是时间、结果和体验,其中结果是关键,体验是灵魂。可无论是结果还是体验,其衡量的对象都是学生。而如今实际的英语课堂学生又是如何呢?

现象一:“又是上英语课,我看到这个老师就头痛,于是轻则这里摸摸,那里看看,或做其它科作业,更有甚者与老师顶撞、逃课等等。”

现象二:“讲台上老师滔滔不绝,激情澎湃,讲台下学生恹恹欲睡,死气沉沉,错误屡讲屡犯,效率何从谈起。”

出现这样的局面,还谈什么有效教学?

卢梭在《爱弥尔》一书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听你教的东西。”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改变学生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热情方动的“我要学”,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的确,比尔盖茨在中学时代就是有名的“计算机谜”。是兴趣缔造了他的微软帝国。可农村学生在初学英语时由于种种原因而缺少兴趣。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兴趣,真正搞好英语有效教学呢?

一、外因与内因齐头并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搞好有效教学。

1.利用老师的自身魅力,注入培养学生兴趣的“催化剂”

教学是一项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教师的一举一动,就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老师可以凭借自身的专业知识、广泛的文化素养、娴熟的教学技巧、灵活的教学机智营造出一个轻松的教学氛围,并在此氛围中充分发挥自身的魅力,使学生对学习内容、学习活动本身产生兴趣。如第一堂课老师用“English”来陈述一番时,他们觉得挺新鲜,很好奇,好象面对的就是外国人,觉得了不起,此时此刻,那种“我也要那样,我一定要学好英语的想法”就会油然而生。教师就以此作为切入点,给学生讲述成功人士学好外语的典型例子,激励他们的学习动机,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就会自然产生!同时,教师应主动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尊重每一位学生、用爱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学习的热爱。并经常鼓励学生。表扬和鼓励是维系学生学习兴趣长盛不衰的一剂良药。

2.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启动培养学生兴趣的“原动力”

作为教师,笔者深谙“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起作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大多数孩子好动、爱面子、好表现等等,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尽量抓住他们的这些个性,让学生全方位动起来,来学习并表现自己。例如8A unit2 Find the right place,教师可设计这样的一个游戏:全班学生分为五组,按不同线路进行校园寻宝,找到的宝物便是各自的奖品。这样学生肩负着任务进行游戏活动,能使原本枯燥、机械的单词学习和句型练习变得生动有趣。再如采用全部动作反应法,引发兴趣。在教人体部位单词时,抓住学生好动的特点,我让学生摸着自己的头或别人的头、脸、鼻、眼睛等,然后发指令:touchyour head 、 face、 nose、eye,学生随即做动作,并在小组间开展竞赛,并随之加快转换速度,学生在动作中眼、口、耳、手多种感官并用,精神高度集中,脑筋快速运转,反应灵敏,印象深刻,同时也感受到了浓厚的乐趣。

二、课内与课外相得益彰,巩固学生学习兴趣,搞好有效教学

形象生动的课堂是吸引学生、培养兴趣的主阵地,更是搞好英语有效教学的着力点。那如何才能让你的课堂有磁力呢?

1.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巩固学生兴趣的“原材料”

中学英语教材课本中有许多色彩鲜明的插图,图文并茂,配套的磁带、教学挂图等,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能唤起学生共鸣,激起学生的兴趣。只要教师有意识地去挖掘都可成为英语课的“兴趣点”,如书本中插图--汽车、电话机等。教师利用汽车的牌号,电话号码进行0-10的数字教学。学生会觉得这些数字离自己很近。因此在完成数字教学后,教师引出What's your bike number?等句型让学生分组展开活动。这样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巩固了数字,而且还学会了用英语问及号码的句型。教师要熟悉和把握教材体系,充分利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兴趣点,活用教材。

2.强化多媒体的利用,添加巩固学生兴趣的“粘接剂”

农村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学生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学生在学习中仅仅局限于英语教材的狭隘范围,仅仅依赖于课堂上被动地听取教师的讲解,仅仅忙碌于应付各类考试的书面练习。久而久之,兴趣将被疲惫、厌恶所代替。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普及,录音机、VCD、多媒体的使用给学生提供了听、视觉的新感受。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有趣的学习环境,增进学生的兴趣有着特殊的作用。比如实物投影,在教学中大量引入鲜艳的图片和实物,会使整堂课显得生动,形象。学生的注意力就一下子被吸引过来,大大提高课堂效率。甚至在进行小组对话训练时,如果把对话情景通过小摄像头拍入银幕,那学生的兴趣就更浓了,大大活跃课堂学习气氛。再如多媒体课件,课件制作能把文本、图像、声音、动画等素材根据人的思维习惯和教学要求,把所有资料链接在一起,极大地方便教学。还可随放随停、反复使用。这种声音和形象的有效结合,创造了良好的英语环境,使学生受到多样化的外部刺激,很快激发起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提高英语课的有效教学也就得到充分的保证。

3.积极开展课外活动,构建巩固学生兴趣的“平台”

兴趣与成功是一对双胞胎。经常性的成功体验可使人永不满足而求索不止。这对英语教学有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在平时的校园生活中,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大胆用英文互相问候,多组织学生看通俗易懂英文卡通VCD,指导学生讲谚语、英文故事与小幽默,对话表演,英语演讲比赛、英文戏剧小品、单词竞赛等多种多样的方式来辅助教学,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之后,就要想办法使这种兴趣能持久地巩固下去。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能较长时间集中,为了稳定学习兴趣,适当的做些游戏、唱歌、说绕口令、背小诗等等,通过适时地唱唱玩玩,培养并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去巩固所学知识。

总之,提高学生英语课堂效率的方法很多,但本人觉得最主要和最根本的还是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抓住“兴趣点”,展示“兴趣点”,在各个环节中找准一个最佳的切入点,引发“静水投石”的中心辐射效应,使“兴趣”的培养、激发、挖掘和巩固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从而大面积提高我们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胡春洞.外语教育心理学[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2]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何安平.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英语课程改革[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上一篇:父母安好就是晴天诗歌下一篇:拜耳种衣剂产品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