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支教团评论工作总结

2024-08-30

十年支教团评论工作总结(精选6篇)

十年支教团评论工作总结 篇1

哈工大学子的青春梦与祖国的振兴梦和谐共振

——十年支教留给我们的启示

五个西部省份的奉献坚守,十年支教教师的讲坛耕耘,116名志愿者的志愿接力,8000余名受益儿童,90万元的爱心善款„„数字的背后是哈工大研究生支教团走过的十年历程。从2003年到2013年,10年时间说起来也不算长,却对我校青年志愿服务工作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历史的镜头推向2003年。十年前,“研究生支教团”在哈工大校园是陌生的字眼,以致看到招募通知的人都会问“什么是支教?到哪里支教?支教干什么?”。从我校向山西省浮山县派出第一届研究生支教团起,一届又一届的优秀学子从前人手中接过旗帜,满怀着青春的活力和梦想奔赴西部最艰苦的基层,足迹遍布山西省浮山县、云南省宁蒗县、四川省南溪区、西藏拉萨市、新疆富蕴县,用自身的坚守、付出和真诚改变着当地落后的面貌,当初的疑问和困惑已经烟消云散。十年后的今天,在哈工大校园再提“研究生支教团”几乎无人不知,俨然已成为志愿服务的品牌,报名参加支教团的同学逐年增加,当初的支教主力也由“80后”变成了“90后”。“支教需要准备什么?除了教学还能做什么?”在研究生支教团的带到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志愿服务的行列。回顾十年支教走过的历程,有艰辛也有快乐,有感动也有收获,这无疑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下一个十年继续前行的精神动力。

此时想起纪伯伦的那句名言:不要因为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自己为什么出发。“为什么去支教?怎样更好地去支教?”这些都是有志青年要思考的问题。今年的五四青年节,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深入浅出地论述了青年和中国梦的关系,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他说,“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总书记的一番话启示我们,要做有担当、有梦想的青年,要勇于到条件艰苦的基层经受锻炼、增长才干,而到西部支教,无疑是当代青年将梦想转化为现实,从而实现个人成长成才的最正确选择。在今年9月召开的“西部计划”实施十周年座谈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李源潮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对当代有志青年提出了殷切希望:“不怕吃苦,到基层创业创新创优,在西部扎根奉献,让自己的青春梦和祖国的振兴梦一样精彩。”研究生支教团已经成为“西部计划”的重要组成,志愿者们将个人的理想与国家的需要紧密结合在一起,为落后山区带来了知识和希望,也唤醒了当地孩子走出大山的梦想和信念。正如有的志愿者所说的那样,虽然这种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所能做的也很有限,但这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是的,只要不断地有志愿者到西部奉献自己的青春,西部的各项事业就能一点点地迎头赶上,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孩子走出大山,从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总书记曾经说过:“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句话用在青年的个人成长成才上同样适用。具体到支教这件事上,所谓实干,就是要做到学以致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在社会的大学校里,掌握真才实学,增益其所不能,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志愿者到西部支教,是一个了解真实国情、接触万象社会的好机会,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帮助当地人民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磨炼自身意志品质、练就过硬本领的难得机遇,从而为将来在国家建设的各条战线建功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10年间,从哈工大研究生支教团走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他们有的仍然活跃在青年工作第一线,有的毕业后投身到航天事业中,还有的在科学研究领域刻苦攻关,很多已经做出了不俗的成绩。透过他们的成长途径可以从中看出,支教这段人生经历对青年的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这对有志于到基层去锻炼的青年或许会有所启示。

十年支教,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们梳理这十年支教的人和事,是为了启示更多的青年,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正如总书记所说的,“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无数人生成功的事实表明,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总之,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人民作出了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以此与广大青年共勉。

十年支教团评论工作总结 篇2

深度报道脱胎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解释性新闻, 在上个世纪40年代诞生, 在原有解释性新闻基础之上逐渐发展, 与纯新闻有所区别。我国深度报道则开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 也有学者把我国深度报道之始追溯到辛亥革命时期。普遍来看关于什么是深度报道, 国内外学者们争论的焦点在于它是报道方式或新闻体裁之争。程世寿、何光先认为, 深度报道是一种报道方式, “通过系统地提供新闻事件的背景, 用客观方式解释和分析来延伸和拓展新闻领域”1“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 提示其实质, 追踪和探索其发展趋向”2。张惠仁、李良荣等主张其为新闻体裁, “围绕一个新闻事件, 记者提供有关的各方面材料和各种人的评价, 供读者分析比较, 记者对各种观点不赤裸裸地表露自己的倾向和意见的新闻文体”3、“一种以深见长的新闻体裁, 借助于背景、解释、形象、综合、预测与人情化, 使新闻充分展开并在主题上得到较深的开拓, 从而更有可读性与吸引力”4我联想到了麦尔文·曼切尔的三层理论, 事实内容的报道有三个层次, 首先是客观的报道, 它严格地按照事实的本来面貌做纪录式报道;其次是记者发挥主动性, 核实材料, 增补材料, 特别是寻找发现读者想要了解的细节;第三层就是阐明和解释, “人们不仅仅满足于知道发生了什么, 还想知道为什么发生, 它们意味着什么, 结果又是什么。”5根据他的意思, 深度报道包括了第二和第三层次的报道, 既有解释性新闻、调查性新闻又有系列报道、组合报道。

无论学者如何争鸣这个定义, 我认为深度报道要能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 有客观的解释、分析、预测, 给受众全景。并且深度报道因其报道的重要性、深刻性、时代性、立体性, 往往成为批评新闻的有效形式。深度报道需要有高瞻远瞩的目光, 深沉的思想、内涵与分析, 来反映具有时代气息的现实问题, 要有现实针对性, 不限于一事一地一人, 而是关联许多的, 内容综合的全景的。回顾上个世纪80年代的批评新闻就是这样, 在深度报道中体现了强烈的人民性特点。

关于人民性的定义就更复杂了。人民性进入新闻领域始于马克思, 《莱茵报》的口号就是“自由出版物的人民性”、“人民报刊”。列宁、斯大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党性原则, 新闻的人民性与党性之辩证关系亦引发了学者诸多讨论。1981年胡乔木撰写了《是党的报纸, 也是人民的报纸》一文, 表达的基本观点是, “党性来源于人民性, 人民性高于党性”6胡继伟也主张在新闻工作中, 用人民性来补充、增强党性。胡耀邦在谈到新闻工作时曾认为, “党性来源于阶级性和人民性, 而又高于人民性”7基本上这个讨论最终都认为, 党性和人民性是统一的整体。《人民日报》社论把新闻的人民性总结为, 报纸是党的报纸, 也是人民的报纸, 报纸属于人民所有, 要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要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关心人民群众的利益, 要广泛联系群众、倾听群众意见、不断改进自身的工作。

总之, 新闻的人民性就是指, 人民要批评、监督党和国家各级工作人员, 纠正官僚主义和腐败, 促进党的各级组织和国家政权机关的建设, 新闻要反映人民的生活, 解决人民的难题, 反映人民的心声。我认为人民性是自下而上的舆论监督批评, 新闻的人民性要求新闻深入社会现象, 追求社会正义, 反映人民的意见建议。毫无疑问, 精准、深刻、全面的深度报道是新闻人民性的有效表达。正如我们在上个世纪80年代看到的一样, 合格的深入报道反映了这个时代新闻批评的人民性。

二、60年代新闻批评的实质

纵观60年代新闻改革, 实际上一方面弱化对党政机关和社会公仆的舆论监督, 另一方面把批评的重点逐渐转向人民群众, 批评的主要目的是反对资产阶级对党和劳动人民的侵蚀、进行唯物主义思想的宣传, 新闻的注意力被转移到了阶级斗争上面。甚至一些中央报刊提出“不要暴露过去工作中的缺点”, 不让群众批评和监督, 表面上口诛笔伐, 实际上万马齐喑, 以文治罪、政治斗争, 这种“阳谋”实质上是在压制批评、破坏民主。真正的新闻批评和舆论监督被取消了。革命大批判却越加厉害, 最后走向了文化大革命。反右斗争的严重扩大化和十年文化大革命, 采用钓鱼和引蛇出洞, 把新闻批评引向错误的道路, 先是动员和吸引一批人对党和政府进行批评和议论, 然后给他们戴上反党反人民反社会主义的帽子, 逐出政治舞台, 这样的新闻批评其实是四人帮的整人运动, 让新闻界噤声。“党报不得批评同级党委”的离奇规定, 最后演变成了“批评党的干部即反对党, 批评党委的某个成员即反对党”。8

三、80年代新闻批评的进步

80年代, 新闻改革呈现了一番新的面貌, 通过一系列深度报道反映了新闻批评的人民性, 真正的深度报道比普通新闻更深入、更具有批判性和反思力, 深度报道的记者比一般记者也有更强烈的启蒙和影响社会的渴望, 因此也更能反映人民的诉求。

1979年5月, 《辽宁日报》发表了《莫把“开头”当“过头”》的文章, 批评那些顽固反对农村生产承包制的人。文章通过调查发现社会对农村承包制的排斥情绪有深刻的官方因素, 十多年来有些干部受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影响较深, 或者忘记了群众路线的老传统, 也习惯于那种官僚主义、强迫命令的手段了, 而那些比较年轻的干部, 从当干部的那一天起, 就没有听说过生产队还有什么自主权, 接触的就是挖修根、拔修根以及一刀切的那一套。这篇文章被《人民日报》全文转载, 在全国产生了巨大影响, 深度报道初见雏形, 深入现象背后去揭露、去批判、去反思, 从而反映新闻的人民性。

1985年2月28日, 《蛇口通讯报》发表了一封读者来信, 题为《该注重管理了———向袁庚同志进一言》。这是一个年轻人给蛇口工业区党委书记的批评信, 是同级报纸点名批评同级在职的主要领导人, 可谓开了一个先河。同年12月, 记者张建伟发表在《中国青年报》上的系列报道《大学生成才追踪记》, 全面报道了大学自1981年以来毕业的大学生的现状。1986年5月, 张建伟又发表了《第五代》这则深度报道, 针对当时对留学生政策的限制和传统观念下对留学生的不理解情绪, 抒怀了留学生及其家属的委屈。文章开头是“1978年, 国门打开”, 接着写到人们对留学生逾期未归的议论, 第二段只有一句话“舆论并没有自由”, 然后用简短有力的“中国门, 开, 还是关, 一闸千钧, 关系重大”引出主题。从严复所代表的“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代留学生, 到在“十月革命”中动身的周恩来、邓小平等第二代留学生, 到以钱学森、钱三强为代表的毅然回国为科技、教育倾力的第三代留学生, 到建国后赴苏联深造的第四代留学生, 面对改革开放后走出的新一代留学生, 记者张建伟将其定义为“第五代”。通过文章的分析、描写, 总结出第五代仍然心向祖国的奋发有为, 做出结语———“第五代留学生是完全可以使祖国感到自豪的”。我认为这篇深度报道很好地推动了社会的理解包容与开放进取, 扎扎实实地反映了社会上想讨论但又害怕讨论的问题。比如当时国务院进一步压缩留学制度, 取消“伴读制”, 留学生的伴侣不可以出国, 在《第五代》中“伴读制”政策为双重人才效应, 是“花一笔钱让两个人都受到教育, 何乐而不为”之事。这就冲破了陈土观念, 在社会上呼吁一种新的爱国精神。讨论人们关心的社会时事, 敢于讲真话, 新闻批评理应具有这样的人民性。

1987年被国内学者誉为深度报道年, 因为这一年里涌现了大量高质量的深度报道, 很好地体现了媒体的批评作用。如《经济日报》6月13日、15日发表的《关广梅现象》、《“关广梅现象”大对话》, 并引发了改革大讨论, 历时一个多月。关广梅是辽宁本溪人, 她把副食商店租赁出去, 组建了东明商业集团, 并结合承包、股份、租赁制度, 使得经济效益迅速提高, 关于她改革成败本身, 以及她是否应当入选十三大代表、能否被评为劳模, 在当时的社会都有很多异议。《经济日报》这则深度报道通过剖析“关广梅现象”, 把当时中国改革遇到的姓“社”姓“资”的质疑、中国改革要不要进行到底这样十分严肃的政治问题, 摆在版面上, 以公开、透明的大众讨论方式, 让读者畅所欲言, 各抒己见, 直接而平等地进行对话、沟通。通过连续刊登各方来信, 完全由读者自己去鉴别和思索, 而不同于以往事先定了调子的“大辩论”, 更不同于历史上“引蛇出洞”的“鸣放”9。编辑范敬宜回忆, “四十天内收到国内外来信来稿一千多件, 国内外几十家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纷纷转发消息或发表评论, 社会舆论反响之大, 为近年报界少有”。面对改革者被非议、改革措施停滞不前, 以及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政治斗争, 媒体应当反映现实, 联系现实, 批评保守倒退的思想, 谓之人民性。

6月底7月初, 《中国青年报》发表了《红色的警告》、《黑色的咏叹》、《绿色的悲哀》, 被合称为三色报道, 是当年深度报道的典范。这个系列的深度体现在它的广角上, 从刘少奇到万里, 从副总理到漠河县县长、森林武警中队队长等基层干部和普通群众, 时间空间跨越了几十年, 从1966年的大火写到1987年的人大会议, 从三不管的保护区写到人民大会堂。当年发生了大兴安岭森林大火灾, 百万公顷森林受害, 两百余人丧生, 大火燃烧了整整二十五天。这三则深度报道披露了官僚主义, 触及体制弊端。大兴安岭“一仆侍三主”, 地方政府防火指挥部、武装森林警察部队、东北航空护林局三组鼎立却缺乏协调, 由于利益关系, 武警部队被迫离开了漠河, 而县消防局消防车的水箱没有备水。领导们在大火中仍然热衷于开会、讨论、大吃大喝, 如“大火不报、支持不要”的女县长和她家像耻辱柱一样独存的红瓦房。

深度报道可以更加全面地揭露社会问题, 进而协调社会力量形成舆论压力, 来促进问题的监督与解决, 通过对渤海二号沉船事件的跟踪报道和大兴安岭火灾“三色报道”, 揭露了当地的官僚主义作风。深度报道还可以通过解释性报道、预测性报道, 来警醒可能出现的社会问题, 呼吁动员达成共识, 《莫把“开头”当“过头”》便是如此, 预防老干部对农村承包制的抵触情绪, “关广梅”系列报道也带头讨论时代关注的敏感问题, 为改革减轻了思想障碍。除此之外, 深度报道更能做到深入普及先进的知识理念, 进行思想启蒙, 促进社会发展, 《第五代》就告诉社会不能以爱国主义之名绑架科学家的发展, 而应该信任、呵护、期待这一代知识青年的成长。并且深度报道本身全景细致深入地记录了当代生活, 是一部可贵的当代史。80年代大量高质量的深度报道的涌现, 为动荡转型的社会排忧解难、思想松绑, 鼓励、反思、批评、揭露, 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改革。尽管对于新闻的党性和人民性在学界有诸多见解, 也有学者反思为何深度报道热在80年代末一去不返, 但我认为有一点毋庸置疑, 80年代新闻批评以深度报道的形式反映人民生活、倾听人民意见, 体现了其浓厚的人民性特点。这与60年代新闻批评呈现的表面活跃、实则万马齐喑、人人自危的局面完全不同。

摘要:在上世纪80年代, 深度报道大量涌现, 为新闻批评提供了有效的形式, 借力于深度报道本身的特点, 新闻批评呈现出人民性特点, 与60年代的局面不同。本文从人民性与深度报道的关系入手, 在分析60年代新闻批评实质的基础上, 深入地论述了80年代新闻批评的进步。

关键词:人民性,深度报道,新闻批评

参考文献

[1].中国新闻史新修, 吴廷俊, [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2].“党报不得批评同级党委”指示的来历, 靖鸣, [J]炎黄春秋, 2008年7期

[3].再谈深度报道, 何光先, [J]新闻知识, 1989年第3期

[4].深度报道与新闻思维, 程世寿, [M]新华出版社, 1991年版

[5].新闻工作的性质问题, 胡耀邦, 1985年

让城镇教师支教工作提高效率 篇3

支教工作的现状如何?

首先支教教师工作被动性大。笔者走访了周边地区10所有支教工作人员的学校,共调查了15位支教人员。调查表明,真正意义上愿意下到乡镇去支教的仅有2人,占支教总人数的14%(其中有一人还是因为在原校由于人际关系紧张,不得已而为之),86%的支教教师是迫于压力而来,因为从上至下关于支教的文件中都明确规定:不支教,晋职、晋级、评优资格取消。教师们普遍认为,把支教作为硬性规定与晋职、晋级、评优挂钩,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制度,它不能从根本上调动大多数支教教师的积极性。所以,支教教师被动性很大。很多支教教师到农村学校后,为了完成任务,像本校教师一样,只是单纯地上课,没有把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观念带到农村学校。可以说,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支教,充其量是为了完成政治任务,是“下乡上课”或增加一点个人政治资本而已。

其次是支教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有些城镇学校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根据教师个人需要,如推算到哪一年该轮到哪些教师晋级了,便“合理”地安排这些教师去支教,学校真正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是学校的招牌,一般是不会派去支教的。还有的学校是通过抽签、抓阄的形式选派支教教师,更有甚者是学校“末位陶汰者”或是平时不受校领导欢迎,早就有意要“安排”的对象,这样导致支教队伍素质高低不一,水平参差不齐。这类人员在调查对象中有4人,占调查总数的26%。

再次是支教教师给农村教师带来心理逆差。为了让下乡支教者安心工作,关于支教的文件都规定:支教教师享受派出单位同级别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有的学校还出台了种种优惠政策,如在支教期间,按每人每月300至500元标准发放生活补贴,每月报销一次往返交通费等。如此优厚的待遇在一定程度上鼓动了城镇教师去支教,但容易让收入微薄的农村教师产生心理失衡,都是教师,凭什么咱们同工不同酬?仅仅就因为是来自城里吗?咱乡村教师在艰苦的条件下工作一辈子呢!如此种种,乡村学校教师对城镇教师的心理反差加大,同时加剧了城乡教师之间的心理隔阂,不平等感越加强烈。

最后是支教教师“两头忙”现象突出。表现在工作上面,部分支教教师是学校教学骨干或学科带头人,他们大多承担着学校的重要工作,如管理、科研等。一旦支教走人,学校一时无法有适合的人选替代,许多事情仍得由支教教师完成,毕竟支教时间是短的,只有一年,于是支教教师不得不奔波在两校之间;在生活方面,支教教师大多数年富力强,他们上有老、下有小,是家庭的顶梁柱。支教时许多杂事仍要完成,他们一心挂两头,条件好的地方可早上出去下午归来,成为“走教”教师或“两栖”教师。

原因有哪些?

首先是思想认识不足。部分教育管理部门和城镇学校把支教工作当作政治任务来安排。在学期开学时召开支教会议、布置支教工作,联系支教对口学校,此后,在对支教教师工作的实效性进行跟踪评价,及时了解支教效果等方面均缺乏具体的措施,使支教工作成为支教教师的个人行为,大多支教教师只能凭着教师的责任心或良心去工作,其效果有好有坏不言而喻。

其次是受支教学校重视不够。任何事情除了外因推进,关键还是内因的趋动,如果缺乏内因的主动追求,注定不会长久甚至要失败。农村学校往往对支教产生过高的期望,希望能解决本校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一切问题,于是只是被动地等待输入,管理层缺乏借助支教推动自己学校内部发展的规划,不能借助支教的有利时机激发本校教师的发展需求,没有及时开展相应的教学研究活动,甚至部分受支教学校干脆把支教教师像安排本校教师上课一样给予安排上课科目,这样的支教尽管形式上到位,但其内容、质量很难得到保证。

最后是支教活动形式单一。支教的宗旨是推动农村教育发展,实现教育公平公正,支教教师带去的往往不仅是课堂教学,而且还有较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这些都需要通过恰当的活动形式来表达。据了解,大部分支教工作往往采取支教教师到对口学校上课这一形式进行,支教教师上课期间会给某一班级学生带来变化,但对所在学校的影响却不够充分。农村学校教师任课较多,任务繁重,他们不可能有充足的时间去听课,即使听了课,如果没有人说课、评课,受条件和水平的局限,教师的收获也不能达到最大值。支教活动形式的单一阻碍了最终效果的实现。

怎样提高效率?

要建立健全科学的经费保障体系。各地大多对支教教师采取精神奖励政策,应有一定的专项经费,要将支教经费纳入经费预算,或采取其他渠道,如企业赞助等方式,为支教单位和教师提供强有力的经济保障,同时建立经费审查制度,对支教经费进行专项督查,确保落到实处。

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一方面要建立对支教学校的评价激励机制,将支教工作纳入教育行政部门对支教学校的考核内容,保障学校支持该项工作,另一方面要建立对支教教师的科学评价体系,既要有学校的评价,又要有校外尤其是学生家长的评价,既要有领导的评价,又要有老师及学生的评价。评价要客观、全面,重点是工作绩效,如教研风气、教学效果、教师观念等。对优秀支教单位或个人要给予适当的物质与精神奖励,对差的应取消其享受相关优惠政策的资格。

要建立灵活的支教活动体系。组织骨干教师兼职支教。定期组织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兼职授课,将城镇优质教育资源送到农村学校。

优秀教师巡回讲学。定期组织“优秀教师讲学团”到农村学校巡回讲学,让优秀教师通过上示范课、作专题报告等形式送教下乡,指导学科的教学和研究,传授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实行导师制度。由支教学校有经验的教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在对口学校带几名教师,每月定期坚持听课指导,进行交流活动,促进对口学校本地教师迅速成长。

实行跟教学习制度。参照行政机关用人模式,对口学校选派教师到支教学校跟班学习或跟教学习,体验支教学校的管理、教学、研究等优秀模式,开拓受支教学校教师视野,丰富其经历,锻炼其成长。

开展跨校联合校本研究。支教学校与对口学校成立联合校本教研小组,组织跨校性校本研究。在跨校联合体研究中,组织教师上研究课,作专题发言或作重点准备的点评,联合校本教研负责人对上课、说课和点评作评价。同时,对口学校要借助支教之力充分开展校本研究,主动造血。

举办双休日专题讲座或培训。充分利用双休日,支教学校根据对口学校的需要,举办双休日专题讲座或培训,大面积提高对口学校教师的素质。

开设拓展型课程。城镇支教教师根据自己的优势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在对口学校开设拓展型课程,指导、培养农村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农村学生特长教育,提高农村学校学生的基本素质。

十年支教团评论工作总结 篇4

大学生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项目自2006年起在我校实施以来,我校采取全校公开招募的方式,每年招募一定数量具备保送研究生资格,有奉献精神、身心健康、能够胜任支教扶贫工作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以志愿服务的方式到西部学校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同时进行力所能及的扶贫志愿服务并协助当地政府开展活动。服务期满后,由下一批志愿者接替其工作岗位,形成“志愿加接力”的长效工作机制。2013年,我校研究生支教团工作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支教团志愿者增至14名,服务地也从最初的青海省共和县延伸至贵州省六枝特区、河北省阜平县。形成了以学校为中心,辐射至三个服务地,志愿者合力推动支教工作的服务框架。志愿者们用青春和汗水践行了“实事求是,笃学诚行”的校训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一年来,在日常教学、学生活动、学校工作、捐资助学、自身建设、开辟第二课堂和参与党团活动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今后工作的进一步展开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以教学活动为中心,扎实开展支教工作

志愿者们走出了大学的校园,踏上了神圣的三尺讲台,他们用爱为西部山区的孩子们推开了一扇窗,架起了一座桥,点起了一盏灯。

1.1 立足本职教学岗位,向四十分钟课堂要质量。

支教团志愿者抵达服务地后,被分配到5所中小学担任主要教学工作。志愿者们认真备课,不断尝试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很快就和同学们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除此之外,学校根据教师资源紧缺和分布不均的具体情况,充分发挥支教团知识丰富的特长,为支教队员安排英语、信息技术、科学以及综合等任教课程。

1.2规范执行党政要求,增强校园管理服务能力。

在负责日常教学任务的同时,支教团还负责学校日常党政事务,全面参与到学校日常行政工作、党务建设等领域。多名队员担任服务学校办公室秘书、教务助理、政教助理、党支部委员等工作。

在学校日常工作中,支教团成员担任着校办文件收发、拟批处理、分类上报、记录存档等办公事务,同时负责学校各类通知、简报、申请等文案起草工作。除日常行政工作外,支教队员也参与到学校各项日常管理工作中,协助学校相关部门开展了多项服务学校、服务同学的工作。

1.3 全面开展第二课堂,拓展学生综合素质。

在学校,支教团成员不仅在教学上稳抓稳打,更认识到西部地区基层教育的薄弱环节,即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甚少,素质教育几乎为零。在出色的完成教学工作之余,队员们结合自身特长开设了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内容涵盖硬软笔书法、手工制作、朗诵阅读、科技创新、音乐等内容,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欢迎。通过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培养了他们的兴趣爱好,提升了他们对于外面世界的认知,收到了良好的活动效果。

1.4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根据学校实际工作安排,支教团长期承担教师政治培训和电教培训工作,以期将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思维理念传授给当地教师,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从而从根本上逐步改善支教地区教育落后现状。支教队员结合每周时政要闻,针对重大事件和新闻有针对性地对教师队伍进行思想政治培训,入党积极分子重点培训。在时政新闻讲解、党和国家各项政策宣传、民族团结教育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同时增进了学校老师对内地情况的了解和认识。加深了同当地老师的交流沟通与相互理解。

同时,针对当地老师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能力薄弱等问题,在教学技能培训上,支教团队员加强了教师远程教育教学培训。通过远程教育网等相关网站,培训教师进行网络教学资源下载和整理。教授当地教师熟悉word、excel、ppt等相关教学软件使用和多媒体课件制作,从而有效地提升了教师们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进行课堂教学的比例。多媒体课堂教学在教师中不断扩散,级大地提升了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质量。

二、以助学活动为依托,弘扬志愿互助精神

河北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始终把捐资助学工作作为一年支教服务中重要的环节,用真诚的付出为孩子们换来温暖的回报,哪怕一支铅笔、一块橡皮、一本课外书、一个布娃娃,希望孩子们在西部艰苦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下,感受到来自大山外面的温暖。

2.1“腾爱有+”为服务地募集到大批爱心物资

我校研究生支教团长期同腾讯公益旗下的“腾爱”公益平台合作共同开展捐助活动。从刚开始的1所学校,到10余所,目前,我们已经形成以倒淌河、江西沟、六枝特区3所学校为中心辐射其他乡镇,把乡镇十几所学校纳入了“腾爱”捐助平台。截至目前共收到爱心人士寄来的爱心包裹数百余个,包括衣物、文具、图书和体育用品等大批爱心物资。同时,志愿者们利用周末等空余时间,走访了多所乡镇小学,并在“腾爱”自助捐赠平台上进行发布,以为这些学校争取到相关捐赠。

2.2 利用网络资源广泛募集慈善爱心物资

河北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新浪官方微博和腾讯官方微博成为了争取社会资源及时发布关爱信息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支教团成员针对当地情况和同学们的需要,开展了“晴暖中秋,爱在华夏”月饼捐助计划、“但有爱,枕有情”枕头捐助计划、“我们需要药”、“晴暖青海,纸短情长”卫生纸捐助计划、“爱心加餐”营养餐捐助项目、“信筑友谊桥 梦圆青海情”筑梦项目、“黔程万里”扶贫助学计划、“益行家”快乐运动场建设公益项目,为服务地募集了大批爱心物资,建立起新浪“扬帆图书馆”、“音”为爱小鼓队等品牌公益项目,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贫困学生的困难,也让他们学会了感恩。

2.3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机构,帮助他们成长成才

我校支教团服务地留守儿童问题较为突出,志愿者们针对这一情况,在各自学校建立起留守儿童自立自强中心和“七彩小屋”等机构,志愿者和相关教师定期开展文化补习、亲情陪护、心理辅导等志愿服务活动。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档案,定期组织专家到学校开展普遍心理测试,进行心理健康评估。组织心理学志愿者,退休教师、“爱心妈妈”、“代理家长”等开展心理辅导、亲情陪护等活动,切实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上的困惑。开通亲情电话,通过电脑设备等,为留守儿童与在外父母沟通交流创造便利条件,使有条件的父母能够与孩子实现视频聊天。此外,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和关爱贫困生工作相结合,向他们赠送衣物、文具等物品,帮助他们减轻家里的负担。

三、以团学活动为抓手,拓展学生工作建设

学生活动对青少年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至关重要,我校支教团根据服务地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年龄层次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学生活动。

3.1圣水湖畔,格桑花开

在青海省共和县,根据学校工作安排,支教团负责两所学校少先队建设和少队活动同时担任学校少先队辅导员职务。支教团针对学校少队工作情况和学生特点,进一步完善学校少先队组织建设。在原有少先队大队和中队基础上增设了少先队小队。同时,组织开展绘画比赛、趣味运动会、草原环保行、手工小制作等形式各样的少队活动,为当地学生展示自我个性、培养自我特长提供了广阔舞台。共和县教育局在检查学校工作时,多次对少先队活动的开展提出了认可和赞扬。此外,支教队员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近期重大节日以及事件,结合爱国教育、热爱家乡美、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兴趣拓展等主体思路,每周开展少队活动前针对活动主题与形式进行充分酝酿、辅导员会议反复协商讨论,同时充分听取学生代表意见,最终确定活动主题与形式。广泛的参与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积极性,确保了活动可行性、实际性。支教团在开展日常少队活动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了解外界事物,帮助学生广泛进行对外交流。通过网络资源、图书信息让学生更多的了解牧区以外的世界,拓展学生视野范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对未来人生的理想信念。同时组织学生与爱心资助人士进行书信往来,锻炼文字沟通能力,培养学生感恩情怀。九月份,支教团联系团中央“梦想剧场”放映组,来到服务学校播放了电影《虎头要塞》。

3.2童真加梦想,无翅也飞翔

服务贵州的志愿者吴限泽、张欣和张馨予分别担任了服务学校三个少先队中队的辅导员,带领本中队的少先队员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此外,队员们还积极参与到学校少先队建设的工作中,其中,志愿者耿林分管学校大队部工作,协助大队辅导员开展少先队的日常工作。志愿者们协助大队辅导员完成了《六枝特区第一小学2013-2014年第一学期工作规划》和《六枝特区第一小学2013少先队工作总结》等多个文件和活动简报的撰写工作。精心筹备并组织了六枝特区第一小学新学期开学典礼、多个周次的升旗仪式和迎国庆、促和谐、共筑中国梦”——升国旗、挂国旗、唱国歌活动、六枝特区第一小学“红领巾心向党 相约中国梦” 庆祝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64周年活动暨“祖国好,家乡美”系列活动签名仪式、“励学志•读书行•中国梦” 六枝特区第一小学 “三生四爱五心五好”主题教育暨第三届读书节系列活动等多次学生活动,得到了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的热烈欢迎。

3.3城厢之声,传遍你我 服务于河北省阜平县的支教志愿者经过与校方的协商,决定利用广播站作为传达信息,改善学校学习气氛,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宣传工具,广播站命名为“城厢之声”,下设共商国是,行板如歌,情感空间,雕刻时光,指点迷津,知冷知热六个栏目板块。播出时间为周一至周五每天上午大课间,得到了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的热烈欢迎。

四、以参加党团活动为助推,不断丰富服务内容

志愿者们在服务地不仅将本职工作出色的完成,本着为服务地贡献更多的青春力量的目标,志愿者们还积极参与和组织了服务地的多项活动。在贵州省第八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召开之际,支教团4名志愿者积极参与到此次会议的志愿服务工作中,较好的服务了参加会议的中外来宾、各级领导和游客,并获得了此次会议优秀志愿者称号。此外,配合当地政府、团委、教育局等多个部门开展了多次爱心帮扶和会议服务工作。

2014年5月15日至5月18日,我校支教团成员和其他志愿者一同利用四天的时间走进保定地区六个县市的七所中学开展励志教育讲座活动,这七所中学分别是涞源县第一中学、涞源县职业教育中学、涞水县祖冲之中学、易县中学、清苑中学、安国中学和博野中学。联合支教队共开展励志教育讲座60余场,覆盖人数24000多人,涉及到的地区除阜平县各乡镇外,他们还走出阜平,来到石家庄新乐市以及山西省朔州市开展类似的讲座活动。支教团志愿者结合自身经历与当地中学生进行深入互动交流,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传播正能量,为他们的成长成才贡献一份力量。相关经验也向其他两个服务地进行推广,志愿者们也各自在青海和贵州开展了多次宣讲活动。

五、以队伍建设为突破,争创志愿服务品牌

2013年12月和2014年5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分别给本禹支教服务队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回信,勉励他们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

河北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全体志愿者开展了自身学习、同服务学校领导和当地团委领导开展了多次座谈会,深入学习总书记回信精神。同时,倾听了服务学校领导、团委领导对于支教工作的意见建议,以改进支教工作的不足。

支教团在服务地的辛勤工作和默默付出收到了大方地人民和各级领导的高度赞扬与表彰。河北大学第八届研究生支教团公益项目被共青团青海省委评选为省“优秀公益项目”,贵州服务队志愿者吴限泽、耿林被评为研究生支教团贵州省优秀青年志愿者,多名支教团成员被当地教育局和团委评为“优秀教师”、“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十年支教团评论工作总结 篇5

2013年8月,青岛科技大学第十五届研究生支教团的三位志愿者曲乐、李楠、刘国立来我校支教。其中曲乐担任高一(15)班英语教师并兼任教科室干事,李楠担任高一(8)、(11)、(12)班物理教学工作并兼任高一(8)班班主任;刘国立担任高一(9)、(10)班数学教学工作,并兼政教处干事。

半年来,3名支教团志愿者凭借自己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在课堂教学、学生德育工作、班主任工作、学生课外辅导等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曲乐、李楠在我校第五届课堂教学大赛中分获一、二等奖,李楠在第一届班主任主题班会大赛中获三等奖,曲乐、刘国立被我校表彰为2013优秀女教工。他们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迅速实现从“学生”角色转变到“教师”角色,很快适应了新环境下的教学工作,认真进行“课标、教材、学生、教参”的钻研、领悟与创造,做到有理有据、有章可依,有的放矢;仔细进行备教材、备学生的两备工作,做到了“因材施教、发展能力”的要求。他们热爱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力求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在课堂上,尽最大努力创设 “民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高效

利用课堂45分钟的时间,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与特长都有所发展与展示。

三名支教志愿者的到来为我校注入新的活力,更难能可贵的是曲乐、刘国立每天下午晚饭后至上晚自习前都义务对学生进行英语口语训练,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三名支教教师还利用节假日,进行家访,了解家庭困难学生的实际情况,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学校按照《2013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服务协议书》和团县委相关文件精神,认真履行校方应尽责任和义务,免费为他们安排住宿,为他们交纳校方责任险,教师节、春节学校看望慰问他们,并给他们一定的生活补贴。学校最大限度地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困难,使他们能够献身教坛,安心支教。

最后,感谢团中央、教育部,感谢青岛科技大学、共青团彭阳县委为我们选派了三名优秀支教教师,虽然他们在我校服务不到一年,但他们重德重教、任劳任怨,不辞劳苦、努力工作,给彭阳三中的师生留下深刻影响。希望他们在剩下的日子里,能够一如继往地做好支教工作,顺利完成支教任务。也希望明年继续为我校选派研究生支教团。

十年支教团评论工作总结 篇6

——以“感受六十年巨变·科学发展与创新”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2月24日,杨梅坑小学已经在新的一年开学3天了,这一天我便以到我家乡的这所乡村小学支教作为我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考虑到我并没有受过专门的教学培训,不适合进行详细教学任务,我想重要的是给乡村的学生带来一些平时老师没有进行的东西,这样才更能体现大学生支教的意义。

支教开始了,我根据我在小学时的经验,乡村学生一般都是较为腼腆,不太自信,为了帮学生从小培养良好性格,我便在上课自我介绍后让同学们到讲台面对全班40多位学生作自我介绍,果不其然,这些小学生在自我介绍的时候,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个个说话声音都非常小,眼睛时不时看地上,时不时望着天花板,要不眼神就飘着。看得出来他们很不自信,很紧张。于是我便慢慢开导他们,纠正他们的一些小毛病。接着,我让他们进行了第二次自我介绍,并且让他们说出自己的理想,平时的爱好,让他们畅所欲言。这次效果很好,大家很快地改正了这些小毛病。他们都各抒己见,有的说长大了想成为一名音乐老师,有的想当宇航员,有的想成为明星等等,每个同学都积极发言。

然后我鼓励每人唱一段自己喜欢的歌,此时同学们已经有些争先恐后地要唱了,即使有些唱得还很简单或走调,但课堂里充满了欢乐的笑声。同时我又发现了一个问题,这些年龄在十岁左右的学生都非常喜欢流行歌曲,甚至还喜欢一些网络歌曲,而他们平时听到这些流行歌曲都是通过已经在农村得到普及的电视等途径了解到的。而对儿童歌曲完全不感兴趣,有的很多脍炙人口的儿歌,他们都不熟悉。应该是学校由于师资或其它条件的问题,并没有非常重视音体美等课程。所以他们接触这些方面的途径就被断掉了。我个人认为对于处在他们这种年龄的学生应该少听网络流行歌曲,这些歌曲对于处在童年的孩子来说缺少教育意义。学校应该让孩子得到全面的发展。让童年的孩子们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这启发我下次实践活动要对这个问题进行关注。

临近课时结束了,我让学生们拿一张纸写下自己的心愿。看了这些孩子的心愿后,我受到了很大的触动,有孩子写道“希望爸爸送给自己一条漂亮的裙子。”,“裙”字是用拼音写的;有孩子写道“希望爸爸妈妈不要那么辛苦地工作 了,自己已经长大了,可以为你们分担了。”;有孩子写到“希望爸爸、妈妈和睦相处,很想有一个幸福的家。”;我在课后这样一张一张的念下去,喉咙已经有些哽咽,纯真的他们说出美好的愿望。没有什么比真情流露更宝贵了,我已经很久没有受到如此真情的洗礼了。

通过这次80分钟的交流,我想我达到我预想的目的,还收获宝贵东西。首先,我明白了当代大学生能够对社会做的事情是很多的,比如支教,我国建国60年,取得了巨大成就,大学生就是一个明显的进步——充满朝气与活力。然而在一些乡村,由于条件的限制,同属祖国希望的学生却面临在现代化发展下的一些问题,国家的一些教

育体制无法立即得到有效完善的时候,我们大学生就可以发挥应有的作用,以自己已得到的知识来弥补这种不足。其次,谈到这次社会实践的主题——感受六十年巨变·科学发展与创新,感受到六十年的巨变是毋庸质疑的,就以现在的小学课本与我当初的小学课本相比较而言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了,现在的课本更加注重学生的创造思维,不再是盲目追求标准答案。以我这次在课间看到学生的语文课本里有一道题:树上有10只鸟,一声枪声想后,死了一只鸟,问树上还剩几只鸟。我看了一眼便信心满满答剩0只鸟,因为枪声吓走了其它9只鸟。然而答案有很多,比如剩9只鸟,因为那9只鸟是聋的;抑或是因为那九只鸟见一只鸟掉下去,便哈哈大笑起来!这极大震惊了我,才不到十年的时间,小学课本已经发生如此大的变化,也就不难感受到当代科学发展与创新的要求了。同时更加强了对祖国的信心,虽然我们的问题依然错在,但只要不断进行完善,国家就会不断前进发展,祖国的明天就是美好的。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学培训学习心得体会下一篇:七一建党88周年歌咏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