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编制基本业务知识

2024-05-24

机构编制基本业务知识(精选6篇)

机构编制基本业务知识 篇1

编办机构编制管理业务知识培训讲课稿

今天下午,根据主任安排,我和大家一起来学习机构编制管理业务方面的内容。主任这样安排我想目的在于:一是让我们几个长期忙于业务的股长抽时间系统学习一下,提高理论水平,互相交流一下;二是给各位即将走上机构编制工作岗位的同志作个突击培训,让你们尽快进入角色,熟悉业务,担当相应责任。在讲机构编制管理业务知识之前我先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xx县编办的机构设置、xx县财政供养人员现状和xx县四次机构改革情况。

1、xx县编办的机构设置

1957年成立xx县编制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与人事科合并办公。余党办发(1996)36号文件规定,设置xx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挂靠县人事劳动局)。xx年成立xx县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余党办发(xx)26号文件规定,xx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牌子)是负责全县机构编制管理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县委工作部门。x编(xx)9号文件规定,同意xx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设置综合股。x编【xx】x号文件规定,设置xx县机构编制委员会督查室。x编(xx)x号文件同意xx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设置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股。xx年4月设立业务股。xx年设立xx县域名和信息管理中心。xx年9月7日设立督查股。现在编办有7个行政编制,1个工勤编制,域名和信息管理中心3个事业编制。

2、xx县财政供养人员现状

古人曰:“生之者众,食之者寡”。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财政供养人员(吃财政饭的人)要少。否则,财政压力过大,政府负担过重,百姓不堪重负,社会矛盾重重,社会稳定系数很差。

截止xx年12月30日,全县共有编制xx个,其中行政编制xx个,事业编制xx个。实有人员xx人(其中公务员xx人,事业及工勤人员xx人),全县离退休人员xx人。共计吃财政饭的人员实有xx人。根据统计部门提供的数据:xx年年末全县单位从业人员为xx人(据分析这不包括离退休人员),比编制部门掌握的数据多xx人。其实还不只这些。根据调查了解,使用财政经费开支,没有通过财政发工资的占编聘用和编外协助工作人员不下xx人,其中各中小学校自行聘用的临时人员就达xx人,县乡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占编聘用和编外协助工作人员不下xx人。全县在编人员和编外协助工作人员保守估计在xx人左右。

从财政供养人员情况看,xx年全县财政总收入为xx万元,地方财政收入为xx万元,人均占有地方财力为xx元。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为xx万元。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xx元。全县财政总收入开支县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公职人员工资尚差xx万元。若只用地方财政可支配收入开支县级国家机关公职人员工资,差xx万元。发7个月的工资都不够。不要说其它运行经费的开销了。

从机构编制部门掌握的情况分析:xx年末全县在编人员和离退休干部共xx人,这是最为准确而保守的财政供养人员的数据了,就是这个数据,我是财政供养人员的官民比例就为1/37;若按统计部门提供的年末单位从业人员xx人测算,官民比例为1/33;而实际我县财政供养人员的官民比例应大于1/28。

3、简单介绍一下xx县四次机构改革情况

我县先后开展了四次机构改革工作(对xx省来说有5次,1982-1984年有一次)。政府机构改革,就是抓住转变政府职能这个关键,调整和完善政府机构设置,科学规范政府部门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逐步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第一次机构改革是1996年,对全县党委8个工作机构、纪委、直属机关党委、29个政府工作机构、人大、政协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十个乡(镇)行政、事业单位开展了机构改革工作。第二次机构改革是xx年,对全县党委机关9个机构、人大机关、政府机关27个机构、政协机关、人民团体机关7个机构以及1个议事协调机构、5个受政府委托行使部份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和十个乡(镇)行政、事业单位开展了机构改革工作。第三次机构改革是xx年,这次机构改革是在xx年基础上的微调,只对相关10个有职能调整变化或机构名称有变更的县政府工作部门进行了职能调整和名称变更。第四次机构改革也就是xx年的县人民政府机构改革。第四次机构改革同时也包括了乡镇机构改革。

介绍完xx县编办的机构设置、xx县财政供养人员现状和xx县四次机构改革情况后,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机构编制工作业务方面相关的知识

1、什么是机构

所谓机构,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为实现某种职能所建立的,由人、才、物和信息等若干要素有序地联结起来,相对稳定的社会实体单位,通常指机关、团体工作单位或者其他的内部组织。

现时生活中,一般是指具有一定行政管理职能,党务管理职能,事业服务职能和其他管理性职能的办事单位,是根据实际的工作需要而设置、变更的。

在我们谈论机构时,自然会引出组织机构这个概念,这是人们习惯的称谓,而实际上,组织与机构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是有其严格的区别和适用政策界限的。

我们现在所称的组织,一般是指依照《党章》、《宪法》、《组织法》和有关章程组成的政治性群团或一般性群团,主要有:1、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组织,包括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2、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3、各级人民政府。4、各级人民法院。5、各级人民检察院。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委员会。7、民主党派各级组织。8、各级群众团体的各级组织。

组织是机构的载体,机构与组织的关系是一种从属的关系,所有的机构都从属于自己的组织。

机构类别较多,主要归纳为以下13种

党委工作部门:指各级党委的工作部门和办事机构。

政府工作部门:指各级政府的工作部门和办事机构。

其他机关:指人大、政协、纪委、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民主党派和群团机关,属各级人大、政协、纪委、法院、检察院、民主党派和群众团体的办事机构。

议事协调机构:是指根据工作任务的时间性和稳定性而设置的机构。例如,机构编制委员会,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派出机构

行政执法监督机构:其特征,既非事业单位,又非名副其实的行政管理机关,但主要负责政府的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如工商、税务、物价检查、政法机关的行政执法队伍等。

事业单位:亦称事业机构,包括县委、政府举办,部门举办和上级事业单位举办的下级事业单位,其主要特点是利用国有资产举办,为国家创造和改变生产条件,促进社会福利,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等需求,不以创造利润为主要目的的全民所有制单位。

机关附属机构:如机关招待所,后勤服务中心,维修中心,仍属事业单位范畴。

社会中介机构:是指为社会提供咨询、评估论证、清产核资和法律服务等的中介性机构,其基本特点是立足社会,面向社会,为社会提供中介服务,所需经费完全从社会服务中获取。

内设机构:指机关、事业单位内部所设的机构,一般称科、股、室、庭。

驻外机构:指派驻外地的政府办事机构。

军事机构(中央管理)。

监狱(省监狱局统一管理):有关机构问题,不仅明目繁多,类别复杂,而且性质各异,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在机构编制的管理中所占的位置较重,管理难度较大,特别是在机构改革时期最难的事项就是党政群的机构设置方案。

目前xx县的机构设置为:

党委机构10个。即是县委办、纪委、组织部、宣传部、政法委、统战部、群工部、编委办、直属工委和老干局。老干局划归组织部管理。

政府组成部门22个。如政府办、人事局、财政局等。

直属事业单位2个。即是移民局、档案局。

群众团体机构8个。即是残联、妇联、文联、科协、工商联、红十字会、工会和团县委。

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机关。

事业单位,全县去年共384个。今年教育部门144个。

2、什么是编制

现在所讲的编制及是人员编制的总称,专指机关和事业单位的用人数量。

编制分类

根据机构的不同性质,现行的编制分为四类。即:行政编制、单列编制、事业编制、专项编制;供不同性质的组织和机构使用。

行政编制:

专供党政群机关和行政执法监督机构使用,其主要特点:

①行政编制总数由中央统一核定下达;

②除各级工会经费由会费开支外,一律是全额预算拨款;

③其人员均列入参照试行公务员制度范围。

单列编制:专供党政群机关和行政执法监督机构使用,以弥补行政编制不足而专门设置的地方编制,列入参照试行公务员制度范围。

事业编制:专供各级各类事业单位和部份社会中介组织及群众团体组织使用。

其主要特点:

①由各级编委会自行确定,没有总额限制;

②使用事业单位的编制,采取全额、差额和自收自支;

③由于行政编制困难,个别行政机构和群团组织有时也使用事业编制。

专项编制:

是根据某些需要,由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专项核定下达的编制,供指定的机构使用、地方无权核定下达,专项编制中既有行政编制也有事业编制,在这次机构改革中,公检法司就是使用的专项编制。

确定一个地区编制的主要依据:总人口;行政区域的总面积;行政区划的多少;工农业总产值或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状况;交通条件;通讯设施覆盖率;人口密度;以上八个因素是核定各级行政编制的主要依据。

核定单位编制的主要依据:1、主要工作职能任务的大小;2、实际工作量大小。

3、财政统发工资人员审核

这是编办日常工作之一,各部门和事业单位的实有情况,是以部门和单位的《机构编制管理证》为依据的。要求各单位的业务经办人员,必须随时掌握人员的变化情况,如有人员岗位变动,就应及时凭有效证明材料到编委办进行《机构编制管理证》审核。

(1)、县直机关凭调令、工资介绍信和分管副县长签字的调动申请表。编办收复印件1份。

(2)、乡镇调县直机关单位的(包括白泥镇、小腮镇)调动凭调令、工资介绍信和县长签字的调动申请表。编办收复印件1份。

(3)、部门、乡镇内部调整凭调整调动文件。

总的要求是,实有在岗人员与工资发放情况相吻合。

4、控编补员审批

如何申办控编补员计划审批。

(1)原则:单位空编或者实际工作需要。

(2)程序:

a缺编(增编)部门,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向编委办公室提出控编补员计划请示(下级单位由主管部门提出)。

b编办根据部门提出的空编补员请示进行审核,并提出初步审核意见。

c将初审意见提交编委会会议研究决定。

d编办将编委会的决定,书面通知组织人事部门,由组织人事部门按干部管理权限进行调配。

5、机构编制请示的拟写

为什么我要把机构编制请示的拟写拿来讲呢?因为机构编制请示是单位部门申请机构编制事项的重要凭证,也是机构编制部门或县委、县政府研究审批的重要依据。反过来看也就是我们到单位调研的内容。他请示上没写清楚我们就去调研清楚。

(1)机构编制请示的主要内容

A申请机构编制事项的主要内容理由和依据。

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

上级党委、政府或机构编制部门的文件依据;

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要求或机构设置情况;

当地实际工作的需要的理由和依据;

县外相关的机构编制情况;

该机构编制事项在其业务工作中的作用,地位或其社会、经济地位。

对于新建和变更较大规模的事业单位,还应包括业务主管部门和专家评估论证意见,以及该新建机构可能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预测情况。

B所要解决的机构编制事项

包括机构的名称(全称)、机构的性质(行政或事业)、机构级别、隶属关系和内设机构等。

C新建机构的主要职责、任务以及宗旨、业务范围(政府称主要职能、党群称主要任务和职责、事业单位称宗旨和业务范围)要列出序号,逐一加以表述。

D所要解决的机构编制事项和经费来源

编制事项:包括编制数额、性质、结构三个方面。

对行政机构,其结构主要为:编制总数,领导职数和非领导职数(现在这个职权不在编办了),内设机构领导职数、工勤人员数。

对事业机构,其结构主要为:编制总人数,领导职数,管理人员数,专技人员数,生产工人数或工勤人员数等。

经费来源:行政机构一般为全额拨款。事业机构一般为全额预算、差额补贴、经费自理三种形式。

E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关于机构编制的调整,需要说明清楚的是从哪个单位调出多少,调了以后,他们各是多少编制。

(2)报批

A行政编制的增加,逐级上报到中编办审批。

B股级以上行政事业机构增设报市编办审核报批。

C使用专项编制的机构,增加编制,省编办审批。

6、教职工编制核定

主要政策依据是黔府办发【xx】79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编办等部门关于加强和完善中小学幼儿园教职工编制管理意见的通知)。

之前的文件依据是黔府办发【xx】89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编办省教育厅省财政厅xx省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实施意见的通知)。

不同之处在于:一是黔府办发【xx】79号在县域范围内和总量控制的基础上,按照有增有减的原则,逐步实行农村参照县镇标准、县镇参照城市标准核定中小学、幼儿园教职工编制的政策。

二是可结合下列因素,在《编制标准》规定的幅度内合理核定相应的教职工编制数额,使其结构合理。

现代化教学设备达到一定规模的学校,建有微机室、专用多媒体教室、通用技术室、远程教育室等,每个室可增加0.5名教学辅助人员编制。

民族中小学、民族班和开设双语教学课程的中小学,以及需要配备民族语言教师的学校,每个班可增加0.5名教师编制。

管理小学和教学点教学业务的乡(镇)中心学校,管理学生规模在xx人以下的,增加1—3名职员或教师编制;在xx—3000人的,增加3—4名职员或教师编制;超过3000人的,增加4—5名职员或教师编制。

具备一定规模的学校,特别是寄宿制学校,至少配备1名心理健康辅导教师。

原则上每所学校(幼儿园)配备1名校医。学生规模超过1000人的,配备2名校医。每增加600名学生,可增加1个校医编制。

原则上寄宿制中小学校至少要配备男、女管理人员各1人。寄宿学生规模在300—500人的,配备3—6名管理人员;500—1000人的,配备6—8名管理人员;超过1000人的,每增加200名寄宿生可以增加1个编制,男、女管理人员的配比应符合寄宿生性别比例需求。

中小学(幼儿园)应核定上浮3%—5%的机动编制,专门用于教职工脱产进修、产假等特殊需要。

农村教学点和规模小的农村完全小学,可按每个班1—2名教师核定编制。

在适当增编后仍不能满足教育教学需要的县,通过面向社会招聘,及时配备学校所需保卫人员、食堂工勤人员和有实践经验的中等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等编外人员。

今年5月,我办与县教育和科技局组成联合调研组,分两个小组对全县144间中小学、教学点及幼儿园进行为期20多天的调查,全面摸清了全县各中小学及幼儿园的班级、在校生人数、食宿人员等情况。

xx年6月经调查核实,全县共有中小学、教学点、幼儿园144间(3个教学点),共计学生1073班49293人。

全县共开设有现代化教学室284间。其中:中学有128间,小学有156间。共开设双语教学班6个。全县130间中小学(不含幼儿园)中有25间为寄宿制学校。其中中学18间、小学7间。共有寄宿学生20403人,其中:中学19908人,小学495人。

全县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编制总计为3084个,校医编制为60个。其中:中学教师编制为1614个,校医编制为37个;小学教师编制为1334个,校医编制为23个;幼儿园教师编制136个。

7、业务股职责:

提出业务股年初工作计划;搞好年终工作总结。负责机关、事业单位申报事项的收集、提出编委会议的初步议事事项,起草向市编委办的请示材料。负责搞好全县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人员的审核工作,严格按政策和相关规定把好人员入编关口。负责财政统发工资的实有人员审核。负责搞好全县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证和台帐的建设、登记和管理工作。做到机构、编制、人员变更备注及时,日清月明,不错登漏登,数据清楚、准确。为领导决策随时提供准确的机构、人员编制执行情况。负责按期搞好月查、年报。严守机构编制纪律,保守机构编制秘密。及时办理人员调入调出注册(销)登记。负责搞好行政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管理证》登记、及变更管理及年检。负责全县行政事业单位死亡人员的机构编制身份证明的备案登记。积极完成上级和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8、机构编制工作的几个规定

机构编制实行“一支笔”审批制度。凡涉及职能调整,机构、编制和领导职数的增减,都要严格按照审批程序,报经机构编制部门审核后,提交机构编制委员会或党委政府审批,除机构编制工作部门外,上级业务部门不得以任何形式干预下级的职能配置机构设置编编制和领导职数核定,不得对下级的机构编制作出规定。今后,除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上级机构编制部门有明确要求外,不再增加新的行政机构和行政编制;职能调整和任务增加的部门,所需编制通过内部调剂解决。全市各级财政补贴的事业单位原则上不再增加人员编制,个别确因工作需要调整的,要从严控制。

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落实和执行中央颁发《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严格按照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额导职数配备领导干部,不准超职数配备,或者违反规定提高干部的职级待遇。

完善机构编制管理与财政预算管理相互配套协调约束机制。完善机构编制、人员工资与财政预算相互制约机制,是适应建立公共财政管理体系的需要,是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重要手段。机构编制是各级财政部门拟定财政预算和核拨经费的主要依据。只有在机构编制部门审核同意设置的机构和核批的编制范围内,人事部门才能核定人员和工资,财政部门才能列入政府预算范围并核拨经费,银行才能给予开设账户并发放工资。对擅自增设的机构,财政部门一律不予核拨经费,银行不予开设账户;对超编的人员,人事、财政部门一律不纳入统发工资的范围、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公安等部门不予办理调配、社会保障、户口迁移等手续。各部门既要各负其责,又要加强配合,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县级党政机关、群团组织和具有法人资格的财政拨款股级以上事业单位(含股级)的机构调整设置,须报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审批。

机构编制管理证是编办用于管理和监督检查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执行情况的手段,是各部门、各单位申报空编补员计划和办理增员列编的凭证,是组织、人事、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配备干部,招调录(聘)用人员,核拨经费和统发工资,办理社会和医疗保险的依据。

机构编制是各级人事部门核定人员和工资、财政部门拟定财政预算和核拨经费的主要依据。机构编制、人事、财政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机构编制部门负责审核各部门、各单位的人员编制和实有人数;人事部门在编制部门审核同意设置的机构和核批的人员编制范围内,负责审核人员工资标准和工资总额;财政部门根据机构编制部门核准的人员编制、实有人数和人事部门提供的工资总额核发工资。对部门、单位自行造成的超编人员,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不予办理调配、社会保障等手续,机构编制、人事、财政部门一律不纳入统发工资的范围。

机构编制部门不但要管住编制数量,而且要管好编制结构。各级编办要严格按照“三定方案”和xx省事业单位编制结构标准的有关规定,管好机关和事业单位的编制结构,对不按人员结构规定配备的人员一律不列入编制。实行空编补员计划总量,编办负责落实到补员单位,并对补员对象提出相关学历、年龄等要求,以保证补员质量,改善人员结构。用人单位凭空编补员计划通知单到有关部门办理录(聘)用手续或调动手续。凡没有获得补员计划的单位一律不得进人,超编单位禁止进人。

严格控制逆向调动。企业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人员原则上不得调入财政补贴事业单位,非公务员身份人员,严禁调入行政机关(含列入参照公务员管理范围的事业单位)。

严格执行不准“以工代干、转干”的规定,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所需工勤人员必须在机构编制部门核准的编制内,采取聘用制合同管理办法。

对违反机构编制管理规定,超限额设置机构、超编制配备人员、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的,机构编制部门要予以通报批评并责令其限期纠正,同时通知财政部门不予核拨经费。情况严重的,由有关部门或其上级机关对主管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接下来再向大家简单介绍下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主要是简单介绍一下xx县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情况。

这次抽大家来,也就是帮助完成此项中心工作。

事业单位分类就是按照社会功能,将现有事业单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

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即承担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等职能的事业单位。认定行政职能的主要依据是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央有关政策规定。这类单位逐步将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或转为行政机构。

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即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可以由市场配置资源、不承担公益服务职责的事业单位。这类单位要逐步转为企业或撤销。

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即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和为机关行使职能提供支持保障的事业单位。改革后,只有这类单位继续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根据职责任务、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方式等情况,将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细分为两类。

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即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及基层的基本医疗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这类单位不得从事经营活动,其宗旨、业务范围和服务规范由国家确定。

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即承担高等教育、非营利医疗等公益服务,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这类单位按照国家确定的公益目标和相关标准开展活动,在确保公益目标的前提下,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提供与主业相关的服务,收益的使用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在划分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类型时,对完全符合某一类型条件的,直接确定其类型;对基本符合某一类型条件的,经过相应调整后确定其类型;对兼有不同类型特征的事业单位,可按主要职责任务和发展方向确定其类型。

事业单位分类工作程序有3步:1、清理规范现有事业单位;2、制定分类方案。3、组织实施分类。第1步也完成,第2步是当前最主要的工作,需2位主任安排,要大家共同努力完成的。

清理规范现有事业单位也就是在分类前,要对现有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实有人数、经费来源等情况全面调查摸底。对未按规定设立或原承担特定任务已完成的事业单位,予以撤销;对布局结构不合理、设置过于分散、工作任务严重不足或职责相同相近的事业单位,予以整合,并相应核减编制。

全县有审批设立事业单位267个,其中县直事业单位177个,乡镇事业单位90个。全县有事业编制5352名,其中县直事业编制4591名,乡镇事业编制761名。

通过清理规范,保留单位252个,编制5283名。

撤销单位3个:xx县苗圃场、xx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xx县种子公司。

因整合或合并减少单位12个:(1)xx县市政公用设施管理所;(2)xx县林业科技推广站;(3)xx县茶叶产业发展中心;(4)xx县畜牧执法大队;(5)xx县水利工程建设站;(6)xx县水利勘测设计队;(7)xx县道路勘察设计管理站;(8)xx县企业管理所;(9)xx县经济建设管理站;(10)xx县社会保障管理所;(11)xx县普查中心;(12)将xx县直属机关文印中心。

整合或合并单位情况:(1)在xx县木材检查站基础上组建xx县林业综合执法大队;(2)将xx县城镇管理所与xx县市政公用设施管理所整合组建xx县城镇管理执法大队;(3)将xx县营林工作站与xx县林业科技推广站合并为xx县营林和科技推广站(加挂xx县种苗站牌子);(4)将xx县农业产业化建设办公室和xx县茶叶产业发展中心整合为xx县农业产业发展中心。(5)将xx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与xx县畜牧执法大队合并组建xx县农牧综合执法大队加挂xx县动物卫生监督所牌子;(6)将xx县水利工程建设站和xx县水利工程管理站整合为xx县水利工程建设维护站。(7)将xx县水利勘测设计队和与xx县小水电管理站整合为xx县小水电建设服务站;(8)将xx县公路管理所和xx县道路勘察设计管理站整合为xx县公路管理所;(9)将xx县企业管理所连人带编和xx县牲畜屠宰稽查大队(xx县商务综合执法大队)整合为xx县经贸综合执法大队(xx县商务综合执法大队);(10)将xx县会计管理所、xx县经济建设管理站、xx县社会保障管理所三个事业单位连人带编整合为xx县基层财政管理局;(11)将xx县综合经济调查队和xx县普查中心合并为xx县综合经济调查队;(12)将xx县直属机关文印中心和xx县机关事务局整合为xx县机关后勤服务中心。

更名单位10个:(1)将xx县环境卫生管理所更名为xx县环境卫生服务站;(2)将xx县房产交易中心更名为xx县房屋产权产籍服务中心;(3)将xx县园林绿化管理所更名为xx县园林绿化所;(4)将xx县林政资源管理站更名为xx县森林资源工作站;(5)将xx县兽防站更名为xx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6)将xx县经济作物站更名为xx县果蔬站;(7)将xx县水土保持办公室(xx县水土保持监督站)更名为xx县水土保持服务站;(8)将xx县城河道管理所更名为xx县河道管理所;(9)将xx县师资培训中心更名为xx县教师教育中心;(10)xx县国有资产管理中心更名为xx县国有投资服务中心。

新增单位2个:(1)xx县农产品质量检测站;(2)xx县水利水电规划站。

以上的学习希望能对大家增强对机构编制工作的理解有所帮助,希望在xx年剩余的几个月里,在2位主任的领导下,能和大家一起努力进取,扎实工作,按时高质量的完成今年的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相关工作,力争在考核中取得好成绩。

今天我就讲到这里了,讲得不好请大家海涵,讲错了的欢迎拍砖。

谢谢大家。

机构编制基本业务知识 篇2

2.1 基本原则

(1) 能满足供用电安全、可靠、经济、运行灵活、管理方便的要求, 并留有发展余度。

(2) 符合电网建设、改造和发展规划要求;满足客户近期、远期的电力需求, 具有最佳综合经济效益。

(3) 具有满足客户需求的供电可靠性及合格的电能质量。

(4) 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电力行业技术标准和规程, 以及技术装备先进要求, 并应对多种供电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确定最佳方案。

2.2 基本要求

(1) 根据电网条件以及客户的用电容量、用电性质、用电时间、用电负荷重要程度等因素, 确定供电方式和受电方式。

(2) 根据重要客户的分级确定供电电源及数量、自备应急电源及非电性质的保安措施配置要求。

(3) 根据确定的供电方式及国家电价政策确定电能计量方式、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安装方案。

(4) 根据客户的用电性质和国家电价政策确定计费方案。

(5) 客户自备应急电源及非电性质保安措施的配置、谐波负序治理的措施应与受电工程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投运。

(6) 对有受电工程的, 应按照产权分界划分的原则, 确定双方工程建设出资界面。

3 供电方案的基本内容

3.1 高压供电客户

(1) 客户基本用电信息:户名、用电地址、行业、用电性质、负荷分级, 核定的用电容量, 拟定的客户分级。

(2) 供电电源及每路进线的供电容量。

(3) 供电电压等级, 供电线路及敷设方式要求。

(4) 客户电气主接线及运行方式, 主要受电装置的容量及电气参数配置要求。

(5) 计量点的设置, 计量方式, 计费方案, 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安装方案。

(6) 无功补偿标准、应急电源及保安措施配置, 谐波治理、继电保护、调度通信要求。

(7) 受电工程建设投资界面。

(8) 供电方案的有效期。

(9) 其他需说明的事宜。

3.2 低压供电客户

(1) 客户基本用电信息:户名、用电地址、行业、用电性质、负荷分级, 核定的用电容量。

(2) 供电电压、公用配电变压器名称、供电线路、供电容量、出线方式。

(3) 进线方式, 受电装置位置, 计量点的设置, 计量方式, 计费方案, 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安装方案。

(4) 无功补偿标准、应急电源及保安措施配置、继电保护要求。

(5) 受电工程建设投资界面。

(6) 供电方案的有效期。

(7) 其他需说明的事宜。

3.3 居民客户

(1) 客户基本用电信息:户名、用电地址、行业、用电性质, 核定的用电容量。

(2) 供电电压、供电线路、公用配电变压器名称、供电容量、出线方式。

(3) 进线方式、受电装置位置、计量点的设置, 计量方式, 计费方案, 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安装方案。

(4) 供电方案的有效期。

4 电力负荷和电力客户分级

4.1 电力负荷分级方法

用电负荷分级的意义, 在于准确地反映它对供电可靠性要求的界限, 以便恰当地选择符合实际水平的供电方式, 提高投资的经济效益, 保护人员生命安全。负荷分级主要是从安全和经济损失两方面确定。安全包括人身安全和生产过程、生产装备的安全。

(1) 对于中断供电将会产生人身伤亡及危及生产安全的用电负荷视为特别重要负荷, 在生产连续性较高行业, 当生产装置工作电源突然中断时, 为确保安全停车, 避免引起爆炸、火灾、中毒、人员伤亡, 而必须保证的负荷, 为特别重要负荷;事故一旦发生能够及时处理, 防止事故扩大, 保证工作人员的抢救和撤离, 而必须保证的用电负荷, 亦为特别重要负荷。

(2) 对于中断供电将会在经济上产生重大损失的用电负荷视为一级负荷。例如:使生产过程或生产装备处于不安全状态、重大产品报废、用重要原料生产的产品大量报废、生产企业的连续生产过程被打乱需要长时间才能恢复等将在经济上造成重大损失, 则其负荷特性为一级负荷。

(3) 中断供电使得主要设备损坏、大量产品报废、连续生产过程被打乱需较长时间才能恢复、重点企业大量减产等将在经济上造成较大损失, 则其负荷特性为二级负荷。中断供电将影响较重要用电单位的正常工作, 以及中断供电将造成较多人员集中的重要的公共场所秩序混乱, 其负荷特性为二级负荷。

(4) 在一个区域内, 当用电负荷中一级负荷占大多数时, 本区域的负荷作为一个整体可以认为是一级负荷;在一个区域内, 当用电负荷中一级负荷所占的数量和容量都较少, 而二级负荷所占的数量和容量较大时, 本区域的负荷作为一个整体可以认为是二级负荷。在确定一个区域的负荷特性时, 应分别统计特别重要负荷, 一、二、三级负荷的数量和容量, 并研究在电源出现故障时需向该区域保证供电的程度。

(5) 在工程设计中, 特别是对大型的工矿企业, 有时对某个区域的负荷定性比确定单个的负荷特性更具有可操作性。按照用电负荷在生产使用过程中的特性, 对一个区域的用电负荷在整体上进行确定, 目的是确定整个区域的供电方案及作为向外申请用电的依据。

如在一个生产装置中只有少量的用电设备生产连续性要求高, 不允许中断供电, 其负荷为一级负荷, 而其他的用电设备可以断电, 其性质为三级负荷, 则整个生产装置的用电负荷可以确定为三级负荷。如果生产装置区的大部分用电设备生产的连续性都要求很高, 停产将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则可以确定本装置的负荷特性为一级负荷。如果区域负荷特性为一级负荷, 则应该按照一级负荷的供电要求对整个区域供电;如果区域负荷特性是二级负荷, 则对整个区域按照二级负荷的供电要求进行供电。

4.2 重要电力客户和普通电力客户的界定

电力客户分为重要电力客户和普通电力客户。

重要电力客户是指在国家或者一个地区 (城市) 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对其中断供电将可能造成人身伤亡、较大环境污染、较大政治影响、较大经济损失、社会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用电单位或对供电可靠性有特殊要求的用电场所。重要电力客户认定一般由各级供电企业或电力客户提出, 经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批准。

除重要电力客户以外的其他客户, 统称为普通电力客户。

4.3 重要电力客户的分级

根据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以及中断供电危害程度, 重要电力客户可以分为特级、一级、二级重要电力客户和临时性重要电力客户。

(1) 特级重要电力客户, 是指在管理国家事务中具有特别重要作用, 中断供电将可能危害国家安全的电力客户。

(2) 一级重要电力客户, 是指中断供电将可能产生下列后果之一的电力客户:直接引发人身伤亡的;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发生中毒、爆炸或火灾的;造成重大政治影响的;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造成较大范围社会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

(3) 二级重要电力客户, 是指中断供电将可能产生下列后果之一的电力客户:造成较大环境污染的;造成较大政治影响的;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的;造成一定范围社会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

(4) 临时性重要电力客户, 是指需要临时特殊供电保障的电力客户。

5 用电容量及供电电压等级的确定

5.1 用电容量的确定

用电容量确定的原则:综合考虑客户申请容量、用电设备总容量, 并结合生产特性兼顾主要用电设备同时率、同时系数等因素后确定。

低压非居民客户。客户所有用电设备额定容量 (千瓦) 的总和即为该户用电容量, 其中也包括已接线而未用电的设备。设备的额定容量是指设备铭牌上标定的额定千瓦数。如果设备铭牌上标有分挡使用, 有不同容量时, 应按其中最大容量计算。

高压供电客户。在满足近期生产需要的前提下, 客户受电变压器应保留合理的备用容量, 为发展生产留有余地。在保证受电变压器不超载和安全运行的前提下, 应同时考虑减少电网的无功损耗。一般客户的计算负荷宜等于变压器额定容量的70%—75%。对用电季节性较强、负荷分散性大的客户, 可通过增加受电变压器台数、降低单台容量来提高运行的灵活性, 解决淡季和低谷负荷期间因变压器轻负载导致损耗过大的问题。

5.2 供电额定电压

(1) 低压供电:单相为220 V、三相为380 V。

(2) 高压供电:10 (6) , 35 (66) , 110, 220 k V。

客户需要的供电电压等级在110 k V及以上时, 其受电装置应作为终端变电站设计。

5.3 确定供电电压等级的一般原则

(1) 客户的供电电压等级应根据当地电网条件、客户分级、用电最大需量或受电设备总容量, 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除有特殊需要, 供电电压等级一般可参照表1确定。

注:无35 k V电压等级的, 10 k V电压等级受电变压器总容量为50 k VA至15 MVA。

报关业务基本知识(范文模版) 篇3

进出口货物运抵口岸或监管场地后,企业应按以下顺序办理通关手续:填制报关单--报关单预录入--电子数据申报--等待审单中心审结--现场交单--缴纳税费--接受查验--办理放行手续--申请签发报关单证明联。

2、企业填制报关单

填写《进口货物报关单》或《出口货物报关单》,是向海关办理报关手续的一项法律行为。报关单填写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报关效率、企业的经济利益和海关的征、减、免、验、放等工作环节。因此,报关员应按海关《报关单填制规范要求》,按进出口货物、运输工具的实际情况,如实、准确、认真地填写报关单。

3、报关单预录入及向海关申报

企业将填制的报关单交预入录公司进行入录,企业应认真审核入录结果,保证所形成的报关单数据与所填制的报关单内容完全一致,确认无误后,方可向海关申报。

4、等待审单中心审结

企业在电子申报之后可通过现场大屏幕或现场自助终端来查看报关单处理情况,系统对外提示信息有:等待处理、不接受申报、等待海关通知、与中心联系,与现场联系,退回修改,现场交单、放行交单、与接单联系、缴纳税费、与查验联系。

提示信息解释如下:

等待处理:报关单申报之后等待审单中心处理或审单中心内部转岗待处理。

不接受申报:报关单无法通过电脑逻辑检查被自动退单。

等待海关通知:审单中心将待审报关单挂起后进一步研究处理。

与中心联系:审单中心将待审报关单挂起,请货主马上与审单中心联系。请在自助终端中查询具体电话号码,并准备好相应的单据资料与海关沟通。

与现场联系:审单中心将待审报关单外转至现场验估岗位,请货主马上与现场联系。

退回修改:审单中心将报关单退回修改。报关公司或货主可根据指示的说明进行调整,也可拨打中心的电话先沟通后,再进行具体操作。

现场交单:到现场接单部门办理接单手续。

放行交单:到放行环节办理放行手续。

与接单联系:与现场接单部门联系。

缴纳税费:到现场税费部门办理缴纳税费手续。

与查验联系:到现场查验部门办理查验事宜。

另外,报关员可通过现场自助终端进入公共服务系统查询退单原因、联系电话等信息。该系统的USERNAME和PASSWORD均为POP2,用户名为CCHG,代码是2000,口令为空。

5、对报关时间的规定

除口岸出口货物及其他特殊原因外,所有的报关均应在海关正常工作时间内进行。出口货物必须提前24小时向海关申报,以便使海关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各项操作,正常办理各项手续。企业因特殊情况未能提前申报而造成的延误或无法正常出口的,其后果由企业自行承担。

6、关于预录入及打印报关单

报关单的申报日期是在货主向海关正式申报时由系统自动产生,预录入报关单时不必录入申报日期。

预入录报关单时必须如实入录报关员代码

报关单在电子申报之后不应马上打印报关单,要等审单中心审结指令下达后方可打印,以保证打印的是报关员最后修改过的报关单。

如果在审结之后需要打印海关修改过的报关单清样,可以利用预录入系统的“审结后打印报关单”功能打印出经过海关修改的报关单。

7、关于已审结报关单的接单时限

审单中心已审结的报关单必须尽快到现场办理递单手续,超过15日不到现场接单的,报关单将被系统锁定,需报批之后方可解锁。

8、关于删除、修改报关单

因填制或录入原因需删改报关单,由报关员填写《长春海关报关单电子数据删除、修改申请表》,交现场接单岗位逐级报审单中心审批并操作。

报关员在正式向海关申报前应认真审核报关数据是否真实、准确、完整,并对报关数据负责。长春海关通关管理部门和企管部门将共同对报关员的报关质量进行考绩。对于删改单超过一定数量的报关员,海关将予处罚。

9、关于出口退税报关单

出口报关单除征免性质为“来料加工”的以外,均应在备注栏填写是否退税,未标明是否退税的一律作退单处理。

10、关于出口转关运输货物

海关电脑系统要求出口转关申报单在结关时一单一核,因此申报时必须一份报关单对应一份转关申报单。

出口转关运输货物必须在先办理报关手续后方可办理转关运输手续,在填制出口转关运输申报单时一定要准确填写所对应的出口报关单号,否则系统无法正常结关。

11、关于征免税证明及加工贸易手册备案

报关单申报时系统会自动检查报关单面内容与征免税证明及加工贸易手册内容的一致性,因此在先期备案时应将商品编码、商品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及单位、单价等内容,要严格按《长春海关报关单填制规范》要求填制并备案,以避免报关申报时,因报关单与征免税证明或加工贸易手册备案不符导致自动退单,造成无法向海关申报。

12、关于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及料件结转货物

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及料件结转货物,应先办理结转进口报关,并在结转出口报关单本栏目填报转入方关区代码(两位)及进口报关单号,即“转入XX(关区代码)XXXXXXXXX(进口报关单号)”。

13、关于集装箱运输货物

进口集装箱货物必须在备注栏内标明集装箱号。

如以集装箱运输的货物内有小包装的,在报关单“规格型号”栏内应详细注明小包装的规格,即:长×宽×高,并准确注明计量单位。

拼箱货物要在备注栏注明拼箱的箱号及报关单号。

14、关于汽车运输货物

汽车运输的进出口货物,报关时要在备注栏注明车辆吨位。

拼装货物在备注栏内应注明所有与其拼装的货物的报关单号及车辆牌号。一票货物为多辆汽车载运的,可在“备注”栏内注明运输工具的数量及其中一辆的车号,可以不必填入全部车号。

15、关于进出口口岸

在填报“进/出口口岸”时,应详细填报具体口岸现场,如:“集海关村”、“延吉三合”,不可笼统的填报为“集安海关”或“延吉海关”。

16、关于监管证件

货物进出口前需按商品目录选择商品编码,并掌握对监管条件的要求,并办理好各种进出口批准证件方可实际进出口。

进出口货物报关时,必须单证齐全,仅有监管证件号码而无纸面单证海关不接受申报。

17、关于暂时进出口货物

暂时进出口货物的报关人应在货物进境后到现场海关提交保证金申请,由现场海关报审单中心审批。审单中心对货物征保证金放行。货物复运出境时,报关人到现场海关办理保证金销案手续,海关退还保证金。

18、关于进境修理物品

进境修理物品的报关人应在货物进境后到现场海关提交保证金申请,由现场海关报审单中心审批。审单中心对货物征保证金放行。货物复运出境时,报关人到现场海关办理保证金销案手续,海关退还保证金。

19、关于通关业务咨询受理

企业在通关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应按以下顺序咨询:⑴、查询海关对外提供的咨询系统;⑵、咨询接单现场关员;⑶、咨询审单中心。即:除系统显示“与中心联系”的问题以外,其他问题应首先与接单现场联系,审单中心有权不予受理。明的进口或出口货物,是经海关监管验放的合法进出口货物。海关签发每份证明书收取工本手续费人民币10元。

20、关于出口退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国家税务总局制定了《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自1994年1月1日起执行。

企业办理出口退税的凭证是:

购买出口货物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普通发票)及《税收(出口产品专用)缴款书》(专用税票);出口货物销售明细帐;盖有海关验讫章的《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联)》;出口收汇核销单。

出口货物退税企业应在其出口货物装载的运输工具办结海关手续之后,向其报关的海关申请签发退税专用《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货物在内地海关报关后转关至出境地口岸海关出口的,内地海关在收到口岸海关的转关通知单回执后,才予办理出口货物退税专用报关单。海关根据实际出口货物的数量、价值等签发出口货物退税专用报关单,并按规定收取签证费。

存入(包括转关运输方式存入)出口监管仓库的出口货物要待货物提取出仓库并装载运输工具离境后,海关才能签发出口货物退税专用报关单。提取出口保税仓库货物销售给国内企业或三资企业进行深加工产品复出口的,海关按结转加工的有关规定办理,不予签发出口货物专用报关单。

企业遗失海关签发的出口货物退税专用报关单时可以补办。补办时间为自该出口货物办结海关出口监管手续之日起6个月内。补办时,企业应先到主管其出口退税的地(市)国家税务局申请,税务机关经核实该出口货物确实未办理过退税后,签发《关于申请出具(补办报关单)证明的报告》。企业得到《报告》后,应到该出口货物原签发海关去办理补办报关单手续。海关凭《报告》补签出口货物退税专用报关单。出口货物遇特殊情况发生退关或退运,如海关已签发了出口货物退税专用报关单,报关人需退交海关;如企业已在国家税务局办理了退税手续,则应向税务局申请《出口商品退运已补税证明》,在办理退关或退运报关时随报关单等一并递交海关,才予办理退关或退运。

21、关于结/付汇报关单

国家为了防止外汇流失制定了《出口收汇核销管理办法》,通过海关对出口货物的监管,对出口单位的外汇是否结给国家进行监督。出口单位凭以到外汇局进行收汇核销的是经海关签章的外汇核销单和出口报关单。出口单位应在其出口货物办结海关放行手续之后,向其报关的海关申请签发出口结汇报关单。出口货物在内地海关报关后转关至出境地口岸海关出口的,内地海关在收到口岸海关的转关通知单回执后,才予办理出口结汇报关单。海关根据实际出口货物的数量、价值等签发出口结汇报关单,并按规定收取签证费。

国家为了防止汇出外汇而不进口商品的逃汇行为,通过海关对进口货物的监管,实行进口付汇核销制度。进口单位凭以到银行进行付汇核销的是经海关签章的进口付汇核销单和进口付汇报关单。进口单位应在其进口货物办结海关放行手续之后,向其报关的海关申请签发进口付汇报关单。

22、关于中国电子口岸

中国电子口岸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借助国家电信公网资源,将国家各行政管理机关分别管理的进出口业务信息流、资金流、货物流电子底帐数据集中存放到公共数据中心,在统一、安全、高效的计算机物理平台上实现数据共享和数据交换。各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可进行跨部门、跨行业的联网数据核查,企业可以在网上办理各种进出口业务。

中国电子口岸所要实现的目标是:

一、建立现代化的管理部门联网综合管理模式,增加管理综合效能。在公共数据中心支持下,进出口环节的所有管理操作,都有电子底帐可查,都可以按照职能分工进行联网核查、核注、核销。

二、利用高科技手段增强管理部门执法透明度。中国电子口岸,借助于高科技手段,使管理部门各项进出口管理作业更规范、统一、透明,各部门、各操作环节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从机制上加强了管理部门廉政建设。

三、便利企业,提高贸易效率,降低贸易成本。很多进出口手续在办公室通过网络就可以完成,通关效率提高,出口退税迅速,结售汇核销等手续更为便捷

目前,已推出的第一批联网应用项目是:

出口收汇核销单联网申领发放核查核销

自理报关企业的进出口报关单联网申报

出口加工区企业电子帐册联网备案核销

APEC示范海关项目(ATA、快件通关)

即将推出的第二批联网应用项目是:

出口退税申报

舱单申报

转关运输申请

加工贸易备案

减免税申请

进口环节增值税核查

两水两陆预报关

知识产权边境保护

代理或专业报关

企业联合年检

商品预归类申请

高技术产品出口申报

23、关于出口收汇核销单联网申领发放核查核销

出口收汇核销单联网申领发放核查核销是口岸电子执法系统实际应用的项目之一,于二00一年六月一日起在全国正式运行。上网申领发放核查核销出口收汇核销单目的是有效打击利用假收汇核销单出口逃汇,使海关能够实时核查外汇管理局通过口岸电子执法系统在网上核发的出口收汇核销单电子底帐数据。

出口收汇核销联网核查开始后企业使用收汇核销单通关的程序是: 企业上网申领出口收汇核销单;

外汇管理局根据企业申请,网上核发出口收汇核销单;

企业到外汇管理局领取纸质出口收汇核销单;

企业在出口报关前,在网上对已领取的出口收汇核销单向报关地海关进行备案;

企业凭已备案的《出口收汇核销单》及出口货物报关单向报关申报;

海关网上验核出口核销单电子底帐数据;

机构编制基本业务知识 篇4

公众公开

tags: 构建警示训诫防线的基本知识讲义

欢迎浏览 廉政花园 个人图书馆中收藏的文章,想收藏这篇好文章吗,赶快吧,1分钟拥有自己的个人图书馆!

我也要收藏 举报如果您在该网页中发现有色情、暴力、反动等不良内容,请填写以下表格联系我们:

以文找文 如何对文章标记,添加批注?

构建警示训诫防线的基本知识讲义(纪检监察业务培训材料)

祁 杰

2003年以来,在省市纪委的精心指导下,我们按照《实施纲要》和省市关于全面开展构建警示训诫防线的要求,加强领导,严格政策,大胆探索,认真落实警示训诫防线《三项制度》,警示训诫防线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至目前,全县已实施警示训诫368人,其中,警示提醒275人,诫勉督导52人,责令纠错41人;科级干部92人。我县警示训诫防线工作先后受到了省市表彰奖励,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和薄弱环节。警示训诫的学习宣传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警示训诫的形式有待进一步丰富;警示训诫的检查、指导和考核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对此,我结合本县实际,跟大家共同学习和交流,促使全县警示训诫防线建设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一、警示训诫防线的基本概念

警示训诫由“警示”和“训诫”两个词构成。警示意为警告、警惕、启示、启发。训诫意为教导,告诫、劝诫。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角度讲:

警示,就是把单位或个人,可能产生腐败的苗头性问题或已经出现的轻微性腐败问题指出来,及时提醒,严肃警告,使其不出现腐败问题或把已经出现轻微问题消失在萌芽状态。

训诫,就是把单位或个人,出现的轻微性腐败问题或轻微性违规违纪行为指出来,严厉批评,责令纠错,防止已经出现的轻微性腐败问题和违规违纪行为继续发展蔓延,避免给党和人民、个人和家庭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警示训诫防线主要是运用“教育十强制”的办法,对越过思想道德防线,有腐败苗头和轻微违规违纪的党员干部,实行动态监督,及时提醒一部分人不犯错误,有效控制一部分人少犯错误或不犯大的错误,着力督导犯错误的人切实改正错误,最大限度的教育、挽救犯一般性错误的党员干部,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警示训诫防线是介于思想道德防线和党纪国法防线之间的防线。思想道德防线立足于普遍教育,主要是劝善,倡廉;党纪国法防线立足于事后惩处,主要是惩恶,保廉;而警示训诫防线则立足于纠错改正,主要是挽救,促廉。

(二)警示训诫防线实行主动监督,动态监督,全程监督。警示训诫防线建立了以警示提醒,诫勉督导、责令纠错三项制度为支撑的基本制度框架,形成了防范预警机制、动态监督机制和保护挽救机制。

(三)警示训诫防线融入教育、监督、制度为一体。警示训诫防线针对问题抓教育,瞄准漏洞抓制度,切中要害抓监督,全面体现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要求。

二、指导思想、意义和原则

构建警示训诫防线,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壮大反腐倡廉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警示训诫防线是教育,保护、挽救党员干部的一道监督警戒线,是对有可能发生不廉洁问题、存在苗头性问题或具有轻微违规违纪行为的单位和党员干部,通过警示提醒,诫勉督导、责令纠错制度,实行超前防范,及时发现问题,有效纠正错误,形成防范预警机制,动态监督机制和保护挽救机制,促进廉政勤政建设。

构建警示训诫防线的原则是:坚持从严治党、强化监督的原则;坚持立足教育、着眼防范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保护挽救的原则;坚持政策、把握实效的原则;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三、三项制度的适用范围

(一)警示提醒制度

警示提醒制度是对群众有反映,可能出现不廉洁行为或其它错误问题需要预警的单位和党员干部,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进行提醒和告诫,形成防范预警机制。

警示提醒制度的适用范围是:群众有举报,社会有反映,组织认为有必要告诫防范的问题;单位重大决策,重点工程项目,大额度资金使用,重要人事任免,以及领导干部个人及家庭遇有婚丧嫁娶、搬迁新居、出国考察等事宜,有可能出现不廉洁行为,需要事前预警的问题。

(二)诫勉督导制度

诫勉督导制度是对具有苗头性问题以及改革创新,干事创业或执行政策中出现偏差的单位和党员干部,及时进行纠偏,督查引导,终止其错误行为,形成动态监督机制。

诫勉督导制度的适用范围是:党员干部在政治思想、履行职责、工作作风、道德品质、廉政勤政等方面出现苗头性问题;部门和行业存在一般性不正之风问题;在执行政策以及改革创新、干事创业过程中出现的工作失误和偏差。

(三)责令纠错制度

责令纠错制度是对已经造成错误事实,构成轻微违规违纪,可给予处分也可不给予处分的单位和党员干部,进行批评训示,强制纠错,使其认清问题危害,切实改正错误,形成保护挽救机制。

责令纠错制度的适用范围是:具有《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所列举的违纪行为,但符合该条例中可不给予处分或免予处分的;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职责不力,行政不作为,执法管理不力,服务承诺不兑现、工作效率低下等,造成一定影响,可不给予处分的;在实际工作中,党委(党组)或纪检监察机关认为可不给予追究纪律责任的。

四、训诫对象的排查与确定

警示提醒对象可以直接确定,诫勉督导和责令纠错对象应当在了解、初核或者调查后确定。

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主要领导干部发现和掌握的线索,可以直接确定警示训诫对象,也可以批转纪检监察机关(机构)提出意见后确定。

各部门各单位党委(党组)发现和受理的线索,警示提醒和诫勉督导对象由主管领导或主要领导确定;责令纠错对象由党委(党组)主要领导或党委(党组)会议集体研究确定。设立纪检监察机构的,也可以由纪检监察机构提出意见,由主管领导确定。

五、分级实施

各级党委(党组)领导干部确定的警示训诫对象,一般由该领导干部组织实施,也可批转纪检监察机关(机构)组织实施。

各部门各单位党委(党组)确定的警示训诫对象,由主要领导,主管领导或纪检监察机构组织实施。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确定的警示训诫对象,由提出建议的职能部门,主要领导或主管领导实施。需要提请同级党委(党组)领导组织实施的,由纪委(纪检组)提出意见,报请有关领导实施。

警示训诫对象属党委(党组)政府和部门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一般由上一级党委(党组)领导或纪委书记,副书记负责实施;属班子其他成员的,由上一级纪检监察机关分管领导或有关职能部门实施,也可以委托对象所在单位主要负责人实施。

对需要提请党委(党组)及其部门领导或纪检监察机关领导实施警示训诫谈话的,纪检监察机关承办部门应就警示训诫谈话内容列出谈话提纲,提交主谈人,并做好通知,谈话记录以及回访等具体工作。

分级实施时,要把好“实施关”。我们在严格遵守《三项制度》规定程序的基础上,要做到“六要”要向被实施人说明谈话程序,表明实施人身份;要查明被警示训诫人的基本情况;向被警示训诫人讲清其犯的错误;要向被警示训诫人提出具体、明确和有针对性的要求;要求被警示训诫者就所犯的错误和组织要求,提出整改措施,做出整改承诺;要向责令纠错对象告知整改期限,对象要在记录上签名;要建立规范的文书档案。

六、方法方式

警示训诫主要采用书面和谈话两种形式,使用全省统一规范的文书,履行相关手续。

对警示提醒对象,通过发提醒通知书,询问函,或进行信访访谈、提醒谈话等多种方式,告知应该注意的事项和问题,提出要求和希望。

对诫勉督导对象,通过发督导通知书,纪律检查(行政监察)建议书,或者进行诫勉谈话等方式,告知存在的问题,提出明确要求,终止错误行为;对于在改革创新,干事创业出现的偏差和失误,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其整改。

对责令纠错对象,通过发纠错通知书,纪律检查(行政监察)建议书,或者进行训诫谈话方式,指出存在问题的性质及其危害,剖析错误根源,责令纠正错误;对国家,集体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必须采取补救措施,挽回损失;属于制度或管理上的问题,应当建立健全制度,堵塞漏洞。

实施警示训诫谈话前要发通知,增强工作的严肃性;警示提醒、诫勉督导、责令纠错谈话必须由两人以上实施,并做好记录。

实施警示训诫谈话时,要增强“四性”。

1、充分准备,增强计划性。实施警示训诫前,首先对警示训诫对象的问题组织调查核实和开展分析研究,进行甄别,确保掌握的问题准确,教育有力,防止因事实不清,情况不明,造成被动。其次,弄清被警示训诫人的工作经历,受教育程度、家庭状况和性格特点等,做到有的放矢。三是拟定实施提纲,明确实施重点和实施方式,做到方法恰当运用自如。

2、情理相融,增强互动性。我们在实施警示训诫过程中,允许被警示训诫人解释,交流、减轻、消除被警示训诫人的紧张情绪和逆反心灵,积极营造严肃而不压抑,庄重而不失自然的以人为本的警示训诫实施氛围,注意避免居高临下,盛气凌人,重视警示训诫对象对有关问题的说明和解释,以诚相待,做到利害分明,情理交融,避免我说你听,我问你答,以便使警示训诫对象拆掉“隔心墙”,克服排他心理,心服口服地接受谈话。

3、有的放矢,增强针对性。在实施警示训诫时,我们要紧紧围绕已掌握警示训诫对象的问题展开,讲清问题,指出不足,严格要求,达到了使被警示训诫对象认识得到提高,思想受到震动,心灵受到震憾,行为得到转变的目的。

4、跟踪回访,增强实效性。警示训诫后,我们注意及时回访,观察被警示训诫对象的思想、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变化,综合实际,采取表扬,批评、延期、纪律处分等手段,增强了警示训诫的效果。

七、监督整改

警示训诫涉及的问题,警示训诫对象必须做出说明,问题属实的,必须做出整改承诺。实施单位应当跟踪回访,督促整改。

对警示提醒对象,提醒后如群众仍有反映,问题属实的,可转诫勉督导、责令纠错;构成案件的,应立案查处。

对诫勉督导对象,如整改不力,错误蔓延的,转责令纠错或组织处理;构成违纪的,立案查处。

对责令纠错对象,视情况提出限期整改要求。整改期限一般不超过2个月;确需延期的,不超过4个月。整改期满,通过个别走访,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及时了解警示训诫对象整改情况,做出延期或解除的结论。

责令纠错对象,在整改期限内,不得评选评优,提拔使用;责令纠错情况应及时向对象所在单位通报,并将结果存入个人廉政档案。整改期满,错误没有得到纠正,并继续蔓延,构成违纪的,转立案查处或组织处理。

监督整改时,严把“解除关”。针对具体整改要求由原实施小组负责督促整改,跟踪回访、效果考核等业务工作,警示训诫程序全部结束后,相关资料由实施小组交警示训诫办公室审查后存档;被责令纠错人的训诫解除,由原实施小组在被责令纠错人自查,申请,所在单位组织作出签定和进行回访的基础上,提出解除训诫意见,提交有关会议决定是否解除,并向被责令纠错对象发出解除或延长训诫期的通知。

八、工作纪律和要求

(一)党员干部接受警示训诫谈话和函询,必须如实回答问题,不得隐瞒、编造、歪曲事实和回避问题,必须在规定期限内回复组织函询;不得对反映问题的人进行追查,更不得打击报复。对违反者,必须严肃查处。

(二)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党委(党组)纪检监察机关要按照构建警示训诫防线有关规定工作,不得出现下列行为,如有违反必须纠正,造成一定影响和后果的,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一是对应警示训诫的问题压瞒不报、隐瞒不办的;

二是对警示训诫线索排查,移送故意拖延的;

三是对反映问题线索具体且有可查性,不经核查而直接予以警示提醒的;

四是对应当给予警示训诫,而不予实施的;

五是必须给予纪律处,而代之以警示训诫的;

(三)责令纠错对象对所涉及的问题,提出异议的,实施的党委(党组)、纪检监察机关(机构)应当予以答复;异议成立的,应当解除警示训诫。

(四)实施警示训诫,应当把澄清问题与帮助改正错误相结合,把强化监督与营造干事创业的宽松环境相结合,注重社会综合效果。

(五)实施警示训诫,必须与一般性思想教育区别开来,讲求工作的针对性和权威性;必须防止以警示训诫代替纪律处分,维护党纪政纪的严肃性。

(六)警示训诫资料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纪检监察机关(机构)留存备案;不装入个档案。

九、检查考核

构建警示训诫防线工作,作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表彰奖励和责任追究。

检查考核的对象是各级党委(党组),纪检监察机关(机构)和有关领导干部。

检查考核采取听汇报、查资料、谈话、召开座谈会、民主测评和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

检查考核的主要内容:

(一)党委(党组)及部门履行构建警示训诫防线工作职责情况;

(二)党委(党组)有关领导干部实施警示训诫情况;

(三)纪检监察机关组织协调,实施警示训诫工作情况;

(四)群众信访举报涉及警示训诫内容的处理情况;

(五)规范运作和工作创新情况;

(六)相关配套制度建设情况;

(七)网络建设、管理、使用情况;

(八)群众满意度情况。

同志们,构建警示训诫防性线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实践中会遇到各种新情况新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针对不断发展变化的新情况,结合各自工作实际,用改革的方法,总结工作中好的做法和经验,逐步完善配套措施和制度,积极探索推进警示训诫防线建设的有效途径,使构建警示训诫防线工作在实践中创新,在发展中完善,在我县反腐倡廉和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附:

1、责令纠错通知书

2、纪检监察机关受理线索登记表

3、警示训诫审批表

4、责令纠错登记表

5、责令纠错谈话记录

6、解除责令纠错通知书

附件一

责令纠错通知书

编号 年 [ ] 号 : 经核实, 存在

的错误, 现责令在 个月内予以改正,并将整改情况上报。

中共商南县纪委

商南县监察局

年 月 日

附件二

纪检监察机关受理线索登记表

填表单位: 填表日期:

被反映人 性 别 出生年月

政治面貌 文化程度 职 级

单位、职务 所属部门

反映人 单 位

线索来源 是否一把手

反映问题

线索受理

单位拟办

意 见

有管辖权单位

了解或初核

情 况

初步处理

意 见

备 注

附件三

警示训诫审批表

填表单位: 姓 名 性别 出生

年月

政治面貌 文化

程度 职级

单位、职务 所属

部门

实施类型 实施形式

线索来源

主要问题

承办单位

意 见

党政组织或

纪检监察机

关有关领导

或会议意见

备 注

附件四

填表日期: 责令纠错登记表

填表单位: 填报日期:

姓 名 性别 出生

年月

政治面貌 文化

程度 职级 单位、职务

是否

一把手 所属部门

实施形式 实施机关 实施人 承办单位

线索来源 责令纠错

内容分类

实施时间 办结时间

主要问题

本人认识和态度

整改要求

整改期限 是否延期

处理结论

是否申请

复议

备 注

附件五

责令纠错谈话记录

参加领导: 谈 话 人: 谈话对象: 谈话时间: 年 月 日 谈话内容:

谈话对象签字: 年 月 日

附件六

记 录 人: 谈话地点: 解除责令纠错通知书

纪责解字()号

同志:

按照《党员领导干部责令纠错制度》的规定,鉴于你在责令纠错限改期内已基本纠正或改正了组织指出的有关问题,经研究决定按期解除对你的责令纠错。

中共商南县纪委

商南县监察局

机构编制基本业务知识 篇5

中央编办三司司长靳永龙

2010年10月29日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非常高兴这次能到安徽来,跟大家一起共同探讨当前机构编制工作中的一些情况和问题,为以后能够更好地做好工作,理清一些思路。利用这次机会,主要想谈以下三个问题:一是要充分认识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要性。二是介绍一下当前机构编制主要工作。三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要充分认识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要性

这轮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以后,全国机构编制系统大都理顺了体制。这是机构编制工作发展史上的重要的、带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在这轮改革之前,加上新疆建设兵团,全国32个省级编办只有11个是单设的,市级编办基本上都是合署办公的,县级编办一般只有一两个人。机构编制部门机构设置的不规范,职能作用发挥的也不充分。在这轮机构改革中,全国省级编办除了西藏外,其他各省(区、市)编办都已经单设。因为还有几个省的机构改革尚未完成,目前约有90%的市级编办和87%的县级编办已经单设。全国机构编制系统人员大概有26000人。可以说,我们现在是一支机构比较健全、人员也还是比较多的队伍。下一步如何发挥职能作用,是我们当前机构编制工作特别是地方机构编制工作所面临的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今天我跟大家谈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要性,就是因为只有大家认识到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要性,才能够站在比较高的层次来做好本职工作,才能够充分发挥好职能作用。

首先,机构编制管理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国家政权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这是党中央和中央领导同志对机构编制工作的定位。其次,机构编制管理是党配置执政资源的重要手段。这也是中央领导同志对机构编制工作的定位。我国的政权架构是要通过机构编制工作来确定的。在宪法、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的组织法颁布实施后,政府的架构如何设置、怎么运作等等,都要由机构编制部门来做。除了政府之外,我们机构编制部门还负责人大、政协、党的机构、群团、民主党派的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和人员编制。通过机构编制工作,规范政权的架构,规范各级政权的运行方式,为党和政府管理国家、履行职责、处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组织保障。所以,机构编制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机构编制工作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党执政水平的高低,管理国家事务好不好、效率高不高,跟我们都有很大的关系。关系到政权的规模。所谓政权的规模就是政权有多大的构架、有多少人员,涉及到财政供给、行政成本的问题。老百姓对政府追求的目的,是要高效、廉洁,还要低成本。就是说政府第一要高效,办事效率要高,处理社会公共事务要确实有效。第二不要贪腐。第三成本要低,整个政府运行成本要低。因此政府的规模,这也是机构编制部门时时刻刻要关注的。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机构编制工作所作的一切都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到国家稳定和长治久安。因此,机构编制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大家只有充分认识到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要性,才能站在党和国家的高度来思考问题,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来开展机构编制工作,才能真正发挥职能作用。

二、当前机构编制工作的主要任务

今年全国机构编制工作的重点有三个方面,是改革、管理和法制化建设,就是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和推进法制化建设。由于地方的法制化建设的任务不是很重,而且今年体制理顺以后自身建设的任务非常艰巨,所以我们在考虑地方机构编制工作的时候,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归纳为改革、管理和自身建设。今年,这三方面的工作进行的都是非常好。

第一,关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工作

一是省市县政府的机构改革。目前,进展比较顺利。省级政府机构改革去年已经结束。市级的除了浙江有几个市没有完成外,大部分已经完成。县级与市级是同步进行的,基本上也是接近尾声。这轮机构改革在制定政策时,主要考虑要同国务院机构改革相衔接,重在转变政府职能,在探索大部门体制方面提了一些要求。现在看,各地都能按照中央部署,推动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整体情况不错,成效很好。这轮改革,各地有很多创造,有很多创新,有很多经验。现在安排进行省级政府机构改革的评估工作。最近,我们派了四个组,准备到8个省去评估抽查,没有安徽。这次评估的重点是总结经验,检查改革的成效。市县两级的评估,由省里来搞。评估工作很重要,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视。机构改革,过去是由中央印发意见,省里印发各自实施方案,但是改革之后结果怎样、成效如何没有作为工作重点。整个改革工作没有形成一个封闭的体系,没有形成一个回路。这是我们机构改革工作的一个缺陷。现在想通过评估,在改革结束之后,对改革的政策、改革的做法、改革的成效和经验进行一个全面的回顾,进行一个检验。通过评估工作,一是总结经验,二是查找体制机制的问题,为下一步改革提供一些政策依据,使机构改革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

二是乡镇机构改革。安徽一直是我们乡镇机构改革的一面旗帜,安徽从2002年开始,不断的进行改革,而且每一

1次都有不同的重点、亮点,不断深化。在前不久的全国乡镇机构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上,安徽作了发言,介绍了经验。这轮乡镇改革,是配合税费改革和农村综合改革进行的。中央对这轮乡镇机构改革寄予厚望,想通过税费改革之后农村社会发展的新变化,探索农村治理结构的一些新的模式。因此这项改革从开始试点到后来全面推开经过了五六年的时间,现在正按照中央要求向前推进。农村改革是个长期性的过程,虽然我们安徽乡镇机构改革工作任务已经基本结束了,但是深化工作还是比较艰巨的。中国农村上层建筑治理模式的探索,也是一个长期性的任务。乡镇机构改革在一开始的时候,很多人对乡镇有没有必要存在是有怀疑的。通过几年的改革探索,大家才从上到下形成了一致的认识,乡镇政权非常重要,是我们政权的基础,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下一步,怎么让乡镇政权的功能更加健全、更加完善、更好地发挥作用、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还是一个需要继续探索的课题。乡镇机构改革,目前全国面上已经完成的超过70%,全国现在是34000多个乡镇,改革之前是46000多个,中央编办领导要求乡镇机构改革任务今年要完成80%。10月初,我们给办领导报告完成80%没有问题,可以达到83%。后来领导说不行,你们的任务还得加,要实现85%。我们算了一下,今年问题不大,到年底可以完成。中央的要求是,到2012年全面完成乡镇机构改革的任务。考虑到明年各级政府开始换届,后年召开十八大,一换届领导的考虑重点就会有所变化,所以这项工作一定要抓紧时间进行下去。我们最近加大了工作力度,对重点地区有针对性地做了一些工作,现在看进展情况不错,到年底前有望完成85%的目标。个别省进展稍微慢一些,比较慢的有湖南、广西和云南三个省,还有北京和天津,但是到明年上半年基本上都可以完成。这项改革是这几年中央编办全力推行的一项工作,现在看来对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还是起了一定的作用。通过改革,乡镇政权运转的非常好,工作方式、工作重心,工作理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三是经济发达镇的改革试点。最近几年,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一些超级镇,它们的管理模式受到很多人的关注。它们的GDP有的达到上百个亿,上缴税收有20多个亿,从人口、工业增加值等方面已经完全是个中等城市的规模,但是它们的职能架构还是一个乡镇的架构,所以就提出对这种形式要给予关注。根据中央的要求,今年年初,中央编办等六个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在13个省区27个乡镇,进行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这项工作现在正在进行,成效还是不错的。广东、江苏等几个省已经下发了改革的意见,安徽也是试点省之一。我们试图通过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为经济发达的小城镇体制改革探索一条路子。推进这项改革的时候,要特别强调注意把握好方向。改革中应该重点研究怎样赋予经济发达镇的县级经济和社会事务管理权,特别是涉及一些跟企业、群众老百姓关系比较密切的行政执法、经济建设、规划等方面的管理权,增强它的发展能力,赋予相应的财权,赋予适当的人事权。改革应该从下放事权、赋予财权和人事权这三个方面,来加大力度,出台相应政策。在行政执法权方面,应给予一些,保证这些经济发达镇在管理当中能够更顺畅,权责一致。需要提醒的是,第一,不要乱炒概念。前期,福建在这方面,被当地的新闻媒体炒,最后有关领导都作了批示。我们的行政区划,它的概念是很严谨的,市已经很多了,有直辖市、副省级市、地级市、县级市,现在再弄出个镇级市就有些乱了。第二,兴奋点不要放在区划调整上。很多地方都在想能不能让经济发达镇升格,成为副县级或正县级,这样改革就有可能发生偏移。工作的重点现在是下放经济和社会管理权,赋予相应的财权和事权,让它更好地发展。这项改革希望大家能够高度重视,积极探索,争取能够进展快些。实际上,现在的思路是比较清晰的,很多地方都已经作了一些探索,而且有很成功的经验。目前,就是要在面上或更大范围出台一些政策,让它更好更快地向前发展。四是省直管县改革试点。安徽也是一个改革的试点地区。这是一项很重要的改革。这几年,财政方面进行了省直管县的改革,成效很好。但它只是涉及到财政政策的,财权的分配、税收的分配。我们的省直管县改革是一个全面的改革,也就是取消了地级市,地级市不再管县,县直接对省。这是我们国家行政管理体制一个重大的调整。这项改革,中央编办在全国8个省区市选择了30个县试点,正在积极稳妥地向前推进。中央领导也非常关注,对省直管县的改革多次批示。这次在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建议里面,关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其中就有一条“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的体制”内容。由于改革涉及到体制的调整,涉及面还是比较宽的。在改革当中主要的问题,一是现在地级市的一些经济和社会事务管理权要交给县,这需要在法律法规上作出相应的调整。二是大家普遍关心的干部体制调整问题。在地级市管县的时候,县级干部的选拔、调整、后备干部的培养使用等都是由地级市进行。省直管县之后,这些都放到省里来管。小的省如海南、宁夏等还行,有些大省有上百个县可能就照应不过来。因为县级班子也比较庞大,一个县的县级干部要有三四十个。此外,现在在一个地级市的范围内可以对县级干部调配。省直管县之后,中间减少一个环节,县处级干部从县到县、县到市、县到省,干部调配、成长、管理的问题较多。三是司法上的管辖范围问题。这些都需要在体制上进行改革和完善。现在一些省已经在做,像海南就是省直管县,湖北有几个县也是省直接管理,河南也有。在干部、司法问题方面,他们都有一些办法。这项改革要求不是很着急,目前阶段是要能够总结试点经验,确实涉及一些体制问题比较复杂,需要一步一步向前推。

此外,还有一些专项改革。今年一个是要参与环境、卫生食品安全体制调整,这在机构改革当中已经逐步推进。还有一个是文化执法机构的整合。今年的改革任务还是比较重的,中央要求要通过改革来解决体制机制问题,为发展

提供保障,提供动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国家整个改革的部署当中具有很重要的位置。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此外,其他方面的经济体制改革,也涉及到很多体制机制问题。现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任务非常艰巨,也非常复杂。很多改革都已经涉及到深层次的制度层面问题,也就是所说的改革进入了深水区。改革每前进一步都会遇到相当大的阻力,这种阻力不是来自社会外部,而是体制内、部门的、高层的。所以现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我们一项重要工作,但改革推进遇到的阻力越来越复杂,任务越来越艰巨。如在这轮改革中,大家都知道大部门体制口号喊得非常强,但是到后来中央改革方案出来以后,大家感觉到体现的不是很突出,有很多方面条件都已经很成熟了,但是中央政策没有推出来。说明改革遇到的阻力还是相当的大,中央这个层面推不起来,反而是后来地方在逐步地搞。目前,大部制还是一直在强调,已经写进十二五规划建议中了,要继续向前推进,这是个方向,而且到2020年,要建成有中国特色的适应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行政管理体制。前不久,我们去广东看了一下,国务院想改没改动的,在深圳作了个实验、试点,改革还是很成功的。深圳市设立27个部门,相当的精简,运转情况非常好。我们已经派一名同志到深圳去总结经验了。顺德的党政群团加起来才16个部门,运转的也非常好。广东现在每个地级市拿一个县在推广顺德的经验做法。这说明只要领导有决心,很多改革政策完全可以搞。改革的问题完全是领导决心的问题,不是我们改革方案不成熟。广东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应该说是走在前面的,而且是收到了很好的成效,不过有些做法还是要在法律上更顺畅一些,更完善一些。我们的改革要在法律框架内进行,但是改革本身就是一项创新。省市县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空间还比较大,还有很多文章可以做,希望地方的同志在推进改革上要有更大的作为。第二,关于机构编制管理工作.这是我们看家的工作。长期以来,我们就是管机构、管编制。机构编制管理的政策、法律法规正在逐步的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大家可以看一下宪法、国务院组织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人民政府组织法,国务院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等等。还有一些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此外,还有一些规范性文件,目前用的比较多的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严格控制机构编制的通知》(厅〔2007〕2号)。现在机构编制管理硬杠子,主要是指以下几个方面:

一个是编制的管理,行政编制由中央机构编制部门审批,跨层级调整必须要报中央机构编制部门审批。全国行政编制现在大概有700多万,其中政法编制大概280万,党政群行政编制大概419.9多万。省本级平均有5000多名行政编制,市本级大概是1000多名,县级大概是700-800名。全国省一级行政编制大概有29万多,将近30万。市一级有70多万,县一级有170-180万,乡镇有110多万。目前,全国行政编制总量是控制的,不会再有增加了。每年增加的只有军转编制,是按照军转干部计划分配数的25%核增。这是中央编委领导下的死命令,要求严格控制,不许再增加。目前,党政群的行政编制不会增加了,政法编制可能还有一点。所以大家手头要有空余的行政编制,一定要看好。因为我们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不断会有一些新的工作重点推出,如果地方一点空余编制都没有,工作起来就不方便。

一个是机构的管理,副厅级以上行政机构需报中央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审批。地方的管理不太一样,一般是副县级以上需报省里审批,副科级以上的地市批。这轮机构改革中,省级大城市行政机构一般是45个左右,最多47个,再加上部门管理机构也就50多个。党的机构一般是10-12个左右,加起来也就不到70个。再加上派出机构,一个省也就80-90个副厅级以上行政机构。全国三十多个省市区加起来也就3000多个副厅级以上行政机构。但是,根据前不久大家上报的数字,现在全国副厅级以上的行政机构是5800个,平均一个省就有将近200个副厅级以上行政机构。这说明,在我们的帐外还有一大批副厅级行政机构。上面我说的是行政机构,副厅级以上事业机构全国也还有5000-6000个。这说明我们管理上还是大有文章可做。机构也要严格控制。因为增加机构,就需要增加一批人,需要提任一批行政干部,行政成本肯定会增加。而且增加机构、增加行政干部后,行政效率肯定要降低。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这方面,我们机构编制系统的同志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要严格控制机构,严格控制编制。

当前,全国机构编制管理的秩序还是不错的。在厅〔2007〕2号文件下发之后,副厅级行政机构的审批权限已经上收了。混编混岗、超编进人的情况有所收敛,正在逐步地解决。机构编制的权威性在逐步提高,机构编制这根红线已经逐步被重视起来,形势还是不错的。现在机构编制管理当中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在机构设置上,越权审批、变相升格时有发生。机构设置越权审批是指有些省设置副厅级机构,不履行程序,自己就批了。有些市自己设副县级机构,不报省里批。我在地方曾经工作过一段时间,挂一个地级市的市委副书记。有一次市委开常委会设置副厅级开发区,当时我提出应该报中央批,但他们说不用,市里可以批。有些省设置一些派出机构,主要是开发区以及各种各样的功能区,级别都很高,副厅级、正厅级,用了很长时间,然后才履行报批手续,这个事情还是比较普遍的。机构变相升格,比如一开始是单位一把手高配,后来是二把手,最后是全体干部全部高配。干部全部高配,就是这个机构整体升格了。有的省的县级市,开始是一把手高配,后来是副职高配,再后来是各部门的一把手高配,再后来部门的副职也高配,最后这个县级市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个地级市了。现在像这种打擦边球、搞变通政策的情况还是有的。这种情况发现之后,必须要进行纠正。现在机构规格还没有一个刚性的约束,我们正在考虑要不要出台一些文件进行管

理。现在规格很乱,特别是政法系统。有一次,我到哈尔滨公安局,发现局里面有大队,大队内又有处。处是正县级,大队是副厅级,局是正厅级。但市又是个副省级市,公安局应该是个副厅级,但他们却说是正厅级,搞的很乱。二是在编制管理上,超编进人情况还是存在的。先进后出,混用编制,还有的地方自定编制类别,如行政执法编制、执行类行政编制这些新名词,有些地方还越权审批,这些都需要引起重视。机构编制管理的秩序必须要守住。我们从事这项工作的同志对这一点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机构编制管理,全世界只有中国有,其他国家没有。这是由中国的政治特色决定的。经过这些年的工作和几代人的努力,现在机构编制管理的秩序逐步在建立,威信在逐步提高,工作逐步规范化,正在向更深层面发展,我们的职能也在不断地扩展。我们工作的基础还是机构编制管理,如果这个管不好,那么有你没有你都可以。因为机构改革工作,很多部门都在争。如果我们把机构编制管理这个看家本领都搞不好,那么我们将来的饭碗就有问题。所以,大家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从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从我们自身事业发展的全局,来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特别是市县的同志,有问题要及时地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及时报告。机构编制管理的秩序一定要守好,不要出问题。

三、关于当前机构编制工作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方面

第一,要时时刻刻注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机构编制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体现出来。怎么体现出来,就是我们时时刻刻要围绕中心,围绕大局来开展工作。每一个层面都有自己的工作重点。中央编办就是围绕党和国家大局来考虑出台一些重大的改革政策,解决体制机制当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各级机构编制部门,都要围绕本地的中心工作,考虑一些重大问题。因为现在一些重大问题在推进当中,都会遇到一些体制机制的问题。而我们的本职工作,就是解决体制机制问题。所以我们时时刻刻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要考虑大事情。如果仅仅是管机构、管编制,那么有这么2、3个人就可以,甚至不需要这个部门,因为现在审批机构、审批编制确实没有多少事情。包括中央编办,我们现在批机构、批编制的事情很少。三司多少年了,没给地方批过编制,机构批的也很少,主要是开发区,一年也就几家。大量的工作是推进改革,解决体制机制问题,考虑行政管理体制运行当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准备出台一些重大政策。我们现在考虑的是垂直部门到底该怎么改革,省以下垂直部门还有中央一些垂直部门,需不需要调整,需要调整的应该怎么调整,机构职能怎么整合,各级政府的职责重点应该怎么划分。再一个就是行政层级应该怎么调整,刚才讲的省直管县的改革实际上就是涉及到行政层级的一个调整。因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政府工作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需要提高效率,需要有效的管理,又要求政府规模不能过于膨胀。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有很多课题是我们过去没有遇到过的。所以在工作当中,必须时时刻刻要考虑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中央有些什么工作重点要及时跟的上去,同时要考虑到我们自己工作的重点。现在有很多地方工作搞得有声有色,就是由于与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配合、结合的非常好,机构编制部门也有地位、也有话语权。机构编制工作舞台很大,就是看谁在唱戏。如果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表演能力很强的人,可以在上面唱的有声有色。一般的人,在上面看摊,日子也能够混的过去,但是你的形象、你的地位、你的作用就会越来越萎缩。所以我们各地编办一把手非常重要。在座的都是一把手,特别是县级编办,体制刚刚理顺,审批的事项也不多。县级编办的职责任务怎么去完善,这也是我们跟各省的同志一直在思考在探讨的。我去过几个县,做过一些调研,县里面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实名制管理这两项可能是比较实的工作,没有审批事项,怎么样去开拓新的工作内容、工作任务,拓展我们的职责,现在这确实是需要研究的事情,需要我们大家共同思考。当地的重点工作是什么,必须围绕这些重点工作,理顺职能,解决一些问题,这可能是我们工作当中必须时时刻刻要考虑的。把握了这一点,我们才能有作为,有地位,才能提升工作能力、工作水平,才能做好工作。

第二,要突出重点。我们工作有很多的方面,头绪也比较多,但是一定要抓重点。重点是什么,重点就是改革,就是管理。在县一级,推进改革可能难度比较大,但可以找准一些热点,如中央布置的一些改革任务,可以抓一些重点。像乡镇机构改革,实际上还没有完成,可以抓转变职能的一些典型,提高服务质量的一些典型,还有进一步深化改革方面的典型。再一个就是理顺部门的职责,这是我们将来比较关注的一个工作重点。县的机构设置相对比较少,中央要求是不超过22个,但是比市一级肯定要少。这样上下不对口,很多部门就需要综合设置。部门综合设置,职能如何整合,就是一个问题。大家要学会协调有关部门的职责,确定有关部门的职责。

第三,要抓住机构改革这个契机。这几年从上到下机构编制部门的权威树立起来,很重要的一个契机就是机构改革。在几轮机构改革中,通过梳理关系,给部门做三定,解决职责不清的问题,核定编制、核定职能等等这些工作,机构编制部门的干部锻炼出来了,形象树立起来了,工作能力提升了,也受到了领导的重视。一是一定要给部门做三定,特别是县级编办,要认真做。部门之间有矛盾,要主动地出击,去梳理这些矛盾,解决这些问题。这是我们的工作,一定要拿在手里面。另外,财政供养人员一定要管起来。几个工作重点抓住以后,工作就会很充实。二是要瞄准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同志的兴奋点、所关注的一些热点工作,配合他们的工作做一些事情,解决一些体制机制上的问题。如果有困难,还可以找上级机构编制部门。我们机构编制部门,这一点还比较好,就是系统的人心很齐,有什么

困难有什么问题,大家可以互相商量,想办法解决,使大家工作上少一点困难,多一些成就。三是工作要抓落实。每年要确定一些重点工作,一项一项的抓。改革、管理要明确几个目标,实实在在抓出成效来。第一要抓出成效,第二要善于总结经验。抓落实同时要注意工作方法。四是在工作中要注意跟领导随时保持沟通联系,跟部门保持沟通联系。实际上很多事情,只要是同部门经常联系,宣传一些我们的政策,讲我们工作的一些特点,大家还是可以理解的。这样我们的工作就可以一步一步的往前走,可以做得更好。

当前机构编制工作的几项改革正在往前走,目标任务已经基本完成,明年可能不会出现新的改革任务,因为马上就要面临政府换届了。明年工作的大概考虑,一是现在的改革继续往前推。二是管理工作要上台阶。明年管理要作为一个重点,现在机构编制管理当中有一些迹象,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出台一些新的规定和政策。三是对策性调研,为下一轮改革提供一些政策储备。我们现在考虑的比较重大的或比较成熟的或以后改革可能会推进的几个方面有,一个是垂直管理体制改革。上轮改革时,曾想把工商、质监搞成分级管理,后来征求地方的意见不太一致,一半对一半,中央政策就没有出台,最后阴差阳错把药监部门分级管理了。虽然在推进这项工作的时候感觉大家还是有些想法,但是这项改革还要坚定不移的搞,现在看改革还是成功的。工商和质监,方方面面都普遍感觉这两家都应该分级管理,应该放给地方政府,特别是工商,没有任何理由搞上下垂直。工商登记就是地方政府的责任,特别现在市场监管地方政府负主要责任。这两个部门垂直可能是有问题,但是改革起来很难。深圳改革,有些专家学者给中央打小报告,说把工商系统改成分级管理没经过国务院授权。我们给他解释,深圳一直是分级管理,从来没有垂直过。但是改革还是要进行,要进一步规范垂直管理部门,垂直管理部门不要搞得太多,这是将来可能改革的一个方向。还有一个就是执法体制改革。现在执法机构太多,执法队伍太乱。据不完全统计,执法队伍全国大概有百万大军,每个部门都有执法队伍。但是怎么改革,现在还不知如何下手,现在正在调研推进。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要看工作的进展情况,再出台一些新的管理政策。明年的管理可能是一个重点。重大问题的调研,对策性研究,这也是一个重点。总之,我们现在工作的任务很重,工作的头绪也很多,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把这项工作做好。就讲这么多,看大家有什么问题,提出来一块探讨。

淮南市编办主任:我们工作中最大压力,就是公安局,队伍庞大,为解决干部问题,千方百计要求提高级别,中央编办能否统一规定各级公安局机构规格。还有一个就是机构的设置,应该是从上而下,全国各级机构设置要有个一个统一的规范。第三个是参公管理单位应该由机构编制部门来搞。

机构编制基本业务知识 篇6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生,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包括国家基本药物目录(EML)在内的一套具有法律强制意义的规范体系,是对基本药物的遴选、生产、流通、使用、定价、报销、监测评价等不同环节实施有效管理的制度,制度范围广泛[1,2]。2009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同年颁布实施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暂行)》规定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成为城市中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前沿阵地。

知识-态度-行为(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KAP)模型是一类描述知识、态度和行为之间互动机制的心理认知模型,现已被广泛应用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健康行为促进研究,并表现出了较好的解释力[3]。运用KAP问卷了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生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为进一步采取宣传干预措施、提高整体的认知和行为水平提供依据,最终有利于促进基本药物的可获得性并改善人群的健康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次调研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形成样本,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调研场所。选择山东省济南、潍坊和聊城开展现场调查,每市随机抽取2个区,每区随机抽取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所社区卫生服务站。调查对象为所抽中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所有临床医生。本次共发放调查问卷157份,回收154份,回收率98.1%。三市(济南、潍坊、聊城)分别调查医生37、74和43名。

1.2 调查方法

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结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实际情况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一般情况,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认知情况等。问卷为自填式,采用独立和匿名的方式,由调查员现场发放并讲明填写的要求和意义。问卷当场回收,初步核验质量,保证问卷的回收率和有效率。

1.3 质量控制

问卷形成后先在济南地区进行了预调查,及时发现问卷中存在的问题并修正;调查前对调查人员进行集中统一培训;数据由专人整理,双次录入,并进行逻辑纠错和检查,确保数据准确和完整。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双录入Access软件。运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分析

2.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154名调查对象中,男性71名(46.1%),女性83名(53.9%);年龄分布在23~79岁之间,均值(40.04±10.97)岁;截止到目前,工作年限最短1年,最长50年,均值(17.73±11.93)年;2010年个人总收入最小值5000元,最大值为109000元,均值(24400±14029.31)元;调查对象均具备中专及以上学历,其中,本科以上42人(27.3%),大专83人(53.9%),中专29人(18.8%);专业技术资格方面,副主任医师以上20人(13.0%),主治医师57人(37.0%),住院医师49人(31.8%),医士22人(14.3%),其它6人(3.9%);另外,有65名(42.2%)调查对象兼任行政职务。

2.2 研究对象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知识情况

本研究选取与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相关的七个问题,准确答出的视为知道,答错或选择不清楚的视为不知道。结果显示,其中四个题目的正确率超过50%。具体结果见表1。

2.3 研究对象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态度情况

将选择同意的对象视为态度积极,不同意的视为消极,中性的视为中立。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医生对制度的态度积极。具体结果见表2。

2.4 研究对象对国家基本药物的使用习惯及意愿

143名(92.9%)调查对象表示在处方时会首选基本药物,首选的原因依次为价格低(122人次,79.2%)、报销比例大(97人次,63%)、疗效好(84人次,58.7%)、不良反应少(57人次,37.0%)、病人主动要求(45人次,29.2%)、文件要求(38人次,24.7%)、其它(5人次,3.2%);11名受访者对该问题持中立态度。137名(94.5%)调查对象表示在处方时愿意提供基本药物,愿意的原因依次为价格低(121人次,78.6%)、报销比例大(88人次,57.1%)、疗效好(77人次,50.0%)、不良反应少(55人次,35.7%)、病人主动要求(43人次,27.9%)、文件要求(34人次,22.1%)、其它(4人次,2.6%);另有17名受访者持中立态度。

2.5 调查对象接受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相关培训情况

154名调查对象中,有39名(25.3%)表示近两年来从未接受过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相关培训,仅接受过一次的22人(14.3%),2次的36人(23.4%),3次的13人(8.4%),4次的11人(7.1%),5次及以上的有33人(20.2%)。

3 讨 论

作为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使用基本药物目录的终端操作者[4],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生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知识、态度及行为水平将直接影响着制度在社区的推行效果[5]。山东省自2010年3月首批试点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至今已有1年时间,到目前为止,仍有部分医生对制度的认知度不高。分析原因:一是社区医生的信息来源渠道少且相对不通畅,二是部分社区尚未开展对医生的相关培训工作。调查中多数受访者对制度持积极态度,但通过深入交谈发现医生尚存在疑虑,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担心自己的收入没有保障。对于处方时是否会首选基本药物,多数受访者给予了肯定回答,但究其原因主要是认为基本药物价格低而非从内心真正认可接受基本药物。此外,医生接受培训的比例和次数均偏低。然而,既往研究表明医务人员培训是强化基本药物知识的重要手段,通过连续的教育可以改变医生的处方行为,促进基本药物的合理使用并形成良好的氛围[6,7,8]。

在今后的工作中,首先,我们应扩大基本药物制度的宣传范围、拓宽宣传渠道并加大宣传力度,从而保证社区医生的信息来源,为其全面了解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提供客观条件;其次,要进一步完善制度本身及各项配套措施,增加社区医生对制度的满意度从而调动其工作积极性;第三,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内部均应结合实际情况积极的开展培训工作,并保证其针对性、有效性和持续性,逐步改善医生对基本药物的使用情况从而提升合理用药水平,最终在制度的实施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继同,詹思延.中国药物财政制度建设与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设[J].卫生经济研究,2010,8:19-20.

[2]李锋.关于构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若干思考[J].中国卫生事业理,2010,(7):456-458.

[3]熊鹰.大学生基本药物宣传干预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医药卫生管理学院,2010.

[4]李鸿浩,杨晓妍,王帅,等.成都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或业务骨干对09版国家基本药物认知与培训需求调查[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0,10(7):804-810.

[5]刘文彬,李跃平.推行基本药物制度的措施探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10):674-675.

[6]刘高伍,刘滨,刘华林,等.武汉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药物使用现状[J].中国卫生经济,2009,28(7):63-65.

[7]张新平,金新政,王铁军,等.WHO促进合理用药的核心政策及干预措施.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3,10(6):40-42.

上一篇:认识公顷教学设计(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下一篇:幼儿园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