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架构规划(共9篇)
学校管理架构规划 篇1
一、企业发展现状
二、发展远景及总体目标
主要阐述本企业未来五年发展的总体思路,以及在产品调整、技术创新、主要经济指标和产品市场占有率等方面要达到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方向。
三、发展重点
详细阐述本企业今后一个时期内打算发展的重点项目,包括项目名称、技改投入、产品调整、规模扩张、科技创新、品牌建设等阶段性目标及具体内容。
四、保障措施
为顺利实现企业总体目标和发展重点准备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如:
1、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2、实施名牌战略,提高市场占有率。
3、转变增长方式,节能降耗。
4、调整股权结构,实现股本社会化。
5、加强企业管理,强化以人为本的和谐企业建设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和手
经营资源分散、市场化盈利能力薄弱、主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不强问题,制定实施了“一二三”的市场化战略:以提高市场盈利能力为目标,以上下游延伸和海内外延伸为手段,以为核心领域。
制定了战略管理流程,在战略制定阶段加强战略指导,强化战略的统一性。
学校管理架构规划 篇2
关键词:WIFI,网络规划,AC 池
无线数据接入业务快速发展, 3G网络已经无法支持高速发展的无线数据。电信运营商都在大力建设和发展3G网络的同时, 积极建设WIFI网络, 通过WIFI网络对3G网络进行分流。目前全国各电信运营商的热点数达到50万个, 建设AP数超过200万。
如此庞大的网络, 在建设初期由于网络规划不足, 无法满足运营级网络需求, 导致后期不断的进行扩容和优化整治。目前运营商WIFI网络架构中普遍存在二层组网和三层组网并存、多品牌的AP并存、AC部署混乱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WIFI网络的发展, 不理于集中网络管理, 且存在安全隐患。
1 网络规划
W IFI终端已经从过去的单一笔记本终端, 发展到现在的智能手机、PAD、和笔记本多种终端并存的状况。智能手机和PAD的移动性优势, 使得WIFI覆盖范围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智能手机优秀的移动性对网络覆盖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能仅按照热点方式进行覆盖, 对于机场、国家级景区、繁华商业区、校园等区域都需要按照热区的方式进行覆盖。
WIFI终端对802.11协议支持从过去的b/g, 发展到目前的b/g/n。支持支持802.11a的终端占比也在不断增加。所以WIFI网络规划时要充分考虑用户终端的协议支持情况。
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和WIFI技术、业务的不断发展, WIFI网络正在呈现3大发展趋势: (1) 网络结构扁平化; (2) 热点覆盖向热区覆盖转变; (3) 802.11b/g向802.11n的转变。
1.1 网络架构规划
运营级的WIFI网络必须具大容量、高可靠、可管理、可扩展这四个要求。大容量:网络支持用户的大规模并发接入, 核心网元大容量配置, 满足集中化、扁平化;可扩展:方便网络扩展或引入新技术, 增强整个网络的功能和性能的同时能满足各种新业务的承载需求;高可靠:网络能长期稳定运行, 关键设备有冗余备份机制, 无线信号稳定, 防范恶意攻击, 具有QOS保证;可管理:能够通过网管进行统一的数据和业务的管理、设备升级等。
AC集中化部署, 将无线控制器旁挂在核心交换上, 形成独立的无线控制层, 进行集中部署和管理。所有AP与AC之间的tunnel流量通过AP接入的BRAS设备后, 转发至城域网核心, 到达AC。所有WLAN业务流量则从AP转发至AC后, 由AC上联BRAS终结业务VLAN, 进行IP地址下发、认证、计费、授权, 同时与Portal进行交互。
AP作为网络上的一个网元从BRAS上获取IP地址, 或者BRAS将DHCP relay到AC上, 在分配IP地址给AP的同时也通过DHCP的option 43告知其主AC的IP地址。AP上联主AC后获取自己的配置和下载同步OS版本, 当和AC互联建立GRE隧道后, 便可以广播无线信号并被AC管理。
AP的用户流量通过专用的BRAS进行AAA, 并被转发业务流量, 同时实现全程的业务QOS保障。对于某些需要快速漫游的需求, 网络架构也可以提供隧道转发模式, 使AP流量集中到AC上转发, 提高高速漫游, 减少延时。
AC采用机框插板卡, 所有AC作为AC池工作, 而不是各个单独的AC。实现AC的即插即用, 方便网络扩展。同时提高了AC的资源利用率, IP地址的分配更加合理。
1.2 业务流和IP地址规划
WIFI业务转发分集中转发和本地转发, 两种转发方式各有利弊。
集中转发优点:可以进行流量的控制, 基于终端和业务的管理和分析, 能够部署跨三层漫游的无缝切换;数据安全性高, 数据封装在瘦AP与AC之间的GRE隧道中;业务规划较为方便, 业务规划变更无需更改接入和汇聚交换机的配置, 只需在AC统一修改即可。
集中转发的缺点:所有数据都需要通过AC进行转发, 对AC性能要求较高;所有的数据包都要进出AC, 对链路的带宽要求较高。本地转发的优点:用户数据流不经过AC, 对AC设备的性能要求不高;AC故障后, 一段时间AP仍可以工作。本地转发缺点:业务和流量不可控, 三层漫游实现较难。
对于运营级WIFI网络, 基于业务管理和QoS考虑, 建议采用集中业务转发。
互联网用户的不断增加, 公网地址越来越紧张, IPv4向IPv6的转换越来越紧迫。但对运营商来说, 在IPv6还没有大量普及时, 最好的方式是对在网设备进行软件升级, 开启IPv4/IPv6双栈, 在保持对现有IPv4用户和业务最佳兼容的同时提供IPv6接入能力。
升级在网BRAS支持私网双栈, 规划新的WLAN认证域为用户分配私网地址。采用私网双栈技术后, WIFI接入用户不再使用公网地址, 而是获取私网地址。这样可以有充足的地址供用户使用, 不会因为公网地址的短缺导致用户接入后无法获取IP地址。
2 容量规划
2.1 AC设备和端口容量规划
由于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 小容量AC无法满足运营级网络规划的要求。在AC选取上, 按照大容量、少AC的要求, 选取插板式AC。单AC板卡1024线以上, 如有必要采用单板2048线的AC, 同时所有AC板卡组成AC池工作。AC部署同时考虑N+1备份, 特别是主控板的热备份。传统的AC架构中, 一个AP只能连接固定的一个AC, 实现AC池后, AP可以动态的选择AC池中的任意AC。从AP侧看, 平台型AC其实是一个超大容量的AC。
AC容量规划要求满足未来三年热点建设的发展需求。比如规划三年内AP数量达到10000台, 宜采用单板2048线的AC, 不考虑备份情况需要AC板卡5块。为满足业务需求采用两套AC机框进行分区域部署。在网络建设初期, 两块机框各插一块AC板卡, 能够在保证1+1备份情况下支持2048个AP。随着网络规模扩大, 增加AC业务板。当AP数量在10000左右时, 两套机框各插3块AC板。其中5块承载AP, 另外一块做N+1备份, 能够满足2048×5的AP容量。
AC作为统一的AC池进行管理。AC池中不同机框的2台AC作为Master和Backup-Master。其主要作用AC池的控制器, 可以统一在Master AC上进行无线配置。其他的控制器作为Local AC, 仅作为AP业务承载, 并进行N+1的冗余。
AC、专用BRAS和CRS间的接口规划需要根据网络规模, 如果网络规模较小, 建议采用双GE捆绑接口;如果网络规模较大接, 建议采用10GE接口。
2.2 空口和接入层容量规划
目前网络容量的最大瓶颈仍是在WIFI空口, 由于非重叠信道少, 运营商之间、运营商和私有用户的AP频点无法错开, 导致空口干扰严重;同时无线信号的不稳定性, 导致AP下必然有部分用户协商的协议速率偏低, 进一步降低空口吞吐率。
当网络存在干扰或者低速率用户时, 总的空口速率下降明显。当潜在用户较多时, 就需要部署多个AP来分担空口负荷。
容量规划包括无线侧和有线侧规划, 无线侧容量规划决定AP配备密度, 有线侧容量决定有线侧的总吞吐量需求。一个是运营级WIFI网络架构规划探讨的公式 (1)
其中Mb为忙时并发用户数, Mh为终端数, 杂OP为网络渗透率, P为忙时并发率。Mh由热点或热区的自身决定, 一般可以通过调查可得;杂OP由业务发展情况决定;P由热点特点、有线网建设和业务发展情况等多条件共同决定, 普通热点情况可以取0.1~0.3, 搞笑宿舍等根据业务发展情况, 取值一般在0.5~1.0。
得到忙时并发用户数后, 根据AP支持用户数可以得到热点或热区的AP部署密度。
其中DAP是AP部署密度, Mb为忙时并发用户数, MAP为每AP支持用户数。
这样就可以得到, 忙时每个终端获取吞吐率的理论值 (不考虑竞争冲突等因素) 。为保证高协商速率终端获取较好吞吐率, 建议关闭AP低协商速率。
在接入层, 条件允许情况下, 建议全部采用PON方式接入。随着AP数量的增加, 802.11n设备上线, 共用PON口、或者PON下ONU数量过多很容易引发PON口拥塞。对于校园、高铁站、集宿区等流量密集区使用独立PON口, 与其他业务分开, 同时限制PON口下使用1:8分光器, 保证上联带宽。对于少量光缆无法到达区域, 可以采用MESH等方式进行覆盖。
在多运营商覆盖区域, 多运营商间干扰规避可以通过运营商共建热点和频点规划协商来解决。其中热点共建方式, 采用多SSID, 并通过不同的VLAN隔离数据, 效果更好。
结论
运营级WIFI网络, 必须满足大容量、高可靠、可管理、可扩展这四个要求。核心设备大容量配置, 具备冗余备份, 满足集中化、扁平化要求;同时网络稳定、可扩展, 具有QOS保证;并能够实现统一的网络和业务管理。网络规划中AC采用1024线以上AC, 集中部署, 旁挂在核心交换机, 形成AC池。在网络接入层充分考虑忙时最大在线用户数, 确保忙时无线空口和PON口的容量满足负荷。
参考文献
[1]Mattbew S Gast, 802.11无线网络权威指南, 东南大学出版, 2007
[2]陈如明, 论新一代宽带无线接入与移动通信的频率规划和发展策略, 中国无线电管理, 2001年10期
[3]马凤国, 段斌, 孙耀辉.无线局域网网络规划.中兴通讯技术.2004年03期
[4]周博, 邵春菊.WLAN技术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 (下册) .2011年
学校管理架构规划 篇3
关键词:城市绿地;绿地系统;规划要素;组织架构
前言: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规划设计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绿地在城市建设当中具有重要作用,如美化城市环境、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并且通过不同类型要素的组合来实现城市规划当中功能的平衡,因而有必要加强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重视。1.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要素变化分析
近年来,对于城市绿地的认识在不断加强,而城市绿地的概念范畴也在不断拓展,从内涵变化来看,现在的城市绿地系统当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城市建设用地范畴下的城市用地类型绿地,包括G绿地与广场用地;二是城市建设用地范畴下在G绿地和广场用地之外的其他附属绿地,也被称为G4附属绿地;三是在非建设用地范畴下对居民生活、城市生态环境、城市生物多样性有一定影响的绿色空间,也被称为G5其他绿地。
2.城市绿地系统要素功能性分析
2.1绿地的共用功能、局部功能与主导功能。城市绿地在功能上主要可以分为两个类型,分别是共用功能和局部功能,其中共用功能是多由城市绿地要素都具备的功能,比如对环境进行美化和改善等功能,而局部功能则是城市绿地当中某一部分要素具备的功能,比如悠闲娱乐功能,文化形象功能等等。在进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通过规划设计来实现绿地当中各要素用地的功能平衡,在规划过程中重点不是共用功能而是在局部功能上。在对土地进行规划设计中可以根据用地的功能或者是性质来对土地使用的相应类型和布局进行规划,这是在城市规划设计当中进行用地功能规划的主要方法,在绿地系统规划当中也可以依据这种方法,对绿地的局部功能进行协调平衡,而规划人员的依据则主要是单体城市绿地的主导局部功能,也可以简称为主导功能,从主导功能上对各类型用地进行划分,因而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当中,对城市绿地系统要素功能进行研究的重点是主导功能的界定梳理。
2.2绿地系统要素主导功能界定。在主导功能界定上主要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G绿地和广场用地中主导功能的界定,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中对公园绿地和防护绿地的功能界定:是以游憩作为主要功能,并同时具备生态、防灾、美化作用,而防护绿地则具有安全防护、隔离和卫生功能,由此可以看出,公园绿地的主导功能是休闲游憩,而防护绿地的主导功能则是日常防护。对于广场绿地的主导功能则《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 2011》当中的规定:“以游憩、纪念、避险和集会为主”,其中游憩功能和上面提到的公园绿地功能重叠,而避险功能本身不属于绿地日常功能,因而不能作为广场绿地的主导功能,而纪念和集会则更加偏向于公共文化功能。
另一种是附属绿地的主导功能界定。虽然《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 2011》当中对于附属绿地的功能并未进行详细规定,但在实际的城市绿地规划当中,附属绿地在整个城市绿地当中占有重要位置,因而需要对其主导功能进行界定分析,从单块附属绿地的功能来看,单块附属绿地在功能上具备游憩、防护、文化形象等多个功能,因而需要根据附属绿地的情况不同对具体的主导功能进行划分。3.城市绿地系统要素与组织架构构建
3.1绿地系统要素分析与载体。在城市绿地规划当中所包含的系统要素和载体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点状要素及载体。从城市绿地系统当中点状要素功能定位上来分析,在当前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当中,点状要素主要是可以和城市用地类型中的绿地进行对应,也就是G绿地和广场用地,而在非城市建设用地当中,点状要素则可以对应绿色空间,也就是G5其他绿地;二是线状要素及载体。线状要素在我国当前的城市绿地规划当中还不明确,当前我国的线状要素分析主要是基于美国的绿道研究,这种绿地功能表现是多样化的,包括生态保护、游憩等多种功能,在实际的研究当中,线状要素研究还要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由此提出了绿廊的概念,并且根据城市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的范畴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城中绿廊和城周绿廊,其中城中绿廊的载体主要是定位为城市道路用地和附属绿地,而城周绿廊用地载体则可以结合国外的郊野绿道规划功能和载体上进行研究,在非建设用地下,线状绿廊主要是以公路、铁路等人工要素和附属绿地作为主要的用地载体。
3.2整体构建的实现。在绿地系统要素整体构建上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上入手:一是从城市基本需求出發。城市对于城市绿地系统的需求也成为城市绿地系统要素构建的基本准则,从之前探讨的城市绿地功能来看,城市绿地可以按照主导功能将其划分为游憩、防护、保护培育和文化形象四种功能类型,而从空间标准上进行划分则可以将其分为点状、线状和面状三种类型,由此可以作为城市绿地系统要素构建的基本;二是与其他城市规划进行对接。对城市绿地系统要素进行规划重构并不是脱离当前的城市规划体系重新进行规划,而是在当前城市规划的背景下,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进行再认识和改良的过程,而通过改良应该实现城市绿地和城市其他规划之间的对接,比如线状绿廊应该和城市控制性规划和交通规划进行对接等;三是对城市绿地分类进行兼容。随着现代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绿地分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而城市的绿地要素构建则主要是建立在现有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基础上,因而在对城市绿地要素进行构建过程中需要对现有绿地进行兼容,以保证之后的发展。
结语:城市绿地系统在城市规划设计当中占有重要位置,城市绿地当中各要素的功能不同,用地类型上也不一样,因而在进行城市规划过程中,应该尽量保持绿地系统规划和城市规划之间的衔接,掌握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各项指标和规划内容,将绿地系统往着更加有效的方向引导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明豪.绿地系统规划视角下城市特色景观塑造[J].城市建筑,2016(17):253-253.
[2]王园园.景观生态学在荆州市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应用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医学卷,2016,13(5):21-24.
[3]钱凡;张力;王浩.基于城市绿地系统的城市历史文化景观研究——以扬州市为例[J].中国园林,2016,32(6):105-110.
建设银行组织架构及职业发展规划 篇4
公考培训
第一品牌
建设银行组织架构及职业发展规划
1、中国建设银行组织架构及职位 1.1总体来说,商业银行的部门分为:
管理部门:包括行长办公室、行政部、人力资源部、会计部、法律部等 业务部门:一般包括公司金融部、个人金融部、金融机构部、资金财务部等 支持部门:主要有信息技术部等
1.2银行在校园招聘中主要涉及到以下的职位:
银行校园招聘常见岗位
岗位大类 岗位细分 对私柜面
柜面业务类
对公柜面 对私客户经理
客户营销类
对公客户经理
岗位职责与特性
最常见的储蓄柜台,工作幸苦,压力大,经常要加班 主要做公司业务,负责开具和接收公司票据,以及公司保证金的
转账、入账工作;操作金额大
也叫零售客户经理,主要推销理财产品和信用卡等个人业务 也叫公司信贷经理,主要做公司融资业务,拉存款贷款;是最
赚钱的岗位,压力大回报高
主要做分析客户市场需求,设计产品、营销策划等;为销售人
与提供支持协助
预防控制信用、市场和操作风险;检测各种风险指标,指导银行
全面风险管理
执行银行软硬件系统的开发测试维护等工作,保障信息系统的
安全并对其他业务需求提供支持 产品支持类
风险控制类
信息科技类
2、中国建设银行职业发展规划 2.1中国建设银行职业发展线路
银行的职业发展大体上分为三条主线,各有发展空间,银行的整体工作环境比较好,相对比较稳定。而且银行的职位涉及面比较广,只要有足够的实力,会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同时,银行职员职业发展的三条线在一定程度可以交互发展。
1、技术线: 专业路线,主要柜台业务,财务会计,金融,信息技术,风险评估,产品开发,方案设计,内部审计等等;
2、营销路线:客户路线,主要客户服务,市场拓展;
3、管理路线:领导路线,主要的发展战略和策略制定。2.2中国建设银行职业发展规划
下面以某银行支行职业发展图示为例,为大家详细讲解银行职业发展空间:
河南人事考试网(微信号:henanoffcn)发布河南各类招考信息及备考资料。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公考培训
第一品牌
1、柜员。柜员一般有两条出路:
(1)在会计条线精耕细作,做成业务标杆,升为柜长,然后竞聘为支行的会计主管,再竞聘为基层网点的副行长,到这里一般需要5到8年。再往上可以爬到省分行的会计部门做个小领导,然后竞聘会计部总经理,再向总行进军。
(2)转岗做客户经理,走营销条线。一般需要在做柜时有较强的营销意识,转岗一般需要参加笔试和面试。
2、客户经理。客户经理一般有三条路:
(1)一直做客户经理:客户经理助理→客户经理→高级客户经理助理→高级客户经理→私人银行顾问,需要5年以上的时间,随着级别的不断升高,工资收入也不断提高,管理的客户也是不断的高端起来,主要靠专业知识推动业绩增长来增加收入,但是就一直在支行工作,受支行长的管理。
(2)竞聘支行行长。支行的行长一般3年就要换一次,而且每年总有行长因为业绩不佳被开牌,所以如果你喜欢做领导,通常有3年的工作经验之后,就可以去参加每年的支行长竞聘。做支行长压力非常大,每年背负着50多个指标,做不好就亮红牌,直接下课。
(3)向省分行的相关部门发展。比如对私客户经理就去私人金融部,对公客户经理就去公司业务部,零贷客户经理就去信贷部,然后在这些部门做成领导。
3、在银行里,能不能升级,大部分是要靠业绩说话的,所以只有当你的业绩做到出类拔萃的时候,在竞聘中才可能胜出,当然每往上升一级,你身上背负的任务就要加一级。
旅游公司组织管理架构 篇5
一、公司经营管理架构
根据公司的功能特点,为保障景区的正常运行,加强公司内部责任制管理,做到科学、规范、标准、程序化,本着职责明确、责任清楚的原则,对管理架构采取直线职能型架构模式,拟设立4大中心,18个一级管理部门。其中4大中心为:景区管理中心、品牌运营中心、财务管理中心、行政管理中心; 景区管理中心
暂定下划7个一级部门分别为:游客服务部、工程保障部(在施工期间直接向董事长负责,管理期内向总裁助理负责)、商务管理部、安全保卫部、表演部、酒店管理部、环卫部。二级部及领班级的设置将根据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予以搭建,各部门的工作直接向执行总裁(总裁助理协管)负责。(公司管理架构图附后)。 品牌运营中心
暂定下划6个一级部门分别为:宣传策划部、美术视觉部、旅行社部、营销渠道资源管理部、课题研究部、专项活动部。二级部及领班级的设置将根据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予以搭建,各部门的工作直接向执行总裁(总裁助理协管)负责。(公司管理架构图附后)。 财务管理中心
暂定下划1个一级部门财务部。二级部的设置将根据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予以搭建,各部门的工作直接向董事长负责。(公司管理架构图附后)。 行政管理中心
暂定下划3个一级部门行政部、人力资源部、经营采购部。二级部的设置将根据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予以搭建,各各部门的工作直接向董事长负责。(公司管理架构图附后)。
二、各中心、部门工作职责
执行总裁工作职责
1)负责公司的经营管理,组织实施执行董事会的决议。2)负责执行公司章程,对董事会负责并不定期向董事会报告。
3)负责组织和制定经营、发展、财务、人事、劳资、福利等计划,报董事会批准实行,主持制订公司经营预、决算报告。
4)负责根据董事长的授权,代表公司对外签署合同和协议。负责定期向董事会提交经营计划工作报告、财务状况报告等。
5)负责处理由董事会或董事长授权的有关事宜。
6)负责决定员工的奖惩、定级、升级、加薪、招工、调工(干)、雇用或解雇辞退等工作。7)负责提出聘用专业顾问公司,报董事会批准。8)负责制订并实施管理机构设置,调整或撤销的方案。9)负责签发日常行政、业务和财务等文件。10)负责组织实施公司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
11)负责拓展市埸,持续策划创新公司的旅游产品结构,正确处理国家、公司、员工三者的利益。
12)负责公司人、财、物的调配、经营调整、统筹管理。
13)负责在经营活动中,对本公司的服务质量、消防安全、营销活动等的全面管理。
总裁助力工作职责
1)在执行总裁领导下负责公司具体管理工作的布置、实施、检查、督促、落实执行情况。2)协助执行总裁作好各项管理工作并督促、检查落实贯彻执行情况。
3)负责执行总裁各类文件的审核、修改,并交由执行总裁阅批并转有关部门处理执行。4)协助执行总裁调查研究、了解公司经营管理情况并协助提供决策。5)做好执行总裁办公会议和其他会议的协调组织工作。6)负责公司内外的公文审核并向执行总裁及时汇报。备注:具体职责在实际工作开展中根据实际情况再做调整。
景区管理中心
主要负责景区内部的综合管理工作,做好景区的各项安全接待工作。 总监工作职责
1)负责景区内部的综合经营管理工作,组织实施执行公司的决议。
2)负责制定和执行景区综合管理规定,对执行总裁(总裁助理协管)负责并定期向执行总裁报告。
3)负责组织和制定景区经营、发展、财务、人事、劳资、福利等计划,报执行总裁(总裁助理协管)负责批准实行,主持制订景区经营预、决算报告。4)负责定期向执行总裁(总裁助理协管)负责提交经营计划工作报告等。5)负责处理由执行总裁(总裁助理协管)负责授权的有关事宜。
6)负责景区内部员工的奖惩、定级、升级、加薪、招工、调工(干)、雇用或解雇辞退等工作。
7)负责景区内部管理机构的调整或撤销等。
1.商务部工作职责
1)贯彻执行总监的工作部署,负责制定和实施本部门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和作业指导书。2)负责景区内各类酒店的管理、检查和监督工作。3)负责景区各商户的协调工作。
4)负责景区商户进驻的商业谈判、签约工作。
5)负责景区商业单位的商户人员的思想教育、劳动纪律和优质服务培训,切实提高合作商户的服务意识。
2.游客服务部工作职责
6)贯彻执行总监的工作部署,负责制定和实施本部门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和作业指导书。7)负责景区游客入园的检票和统计工作。
8)负责游客咨询接待工作,负责游客行李、宠物等寄存管理工作。9)负责景区各景点的导游讲解,电瓶车运营的日常管理工作。10)负责景区广播、背景音乐的播放工作。11)负责公司总机的接听服务及管理工作。12)负责景区的应急医疗工作。
3.安全保卫部工作职责
1)贯彻执行总监的工作部署。制定和实施公司安全、保卫、消防、综合治理、环境卫生的工作流程和作业指导书。
2)负责公司设备、设施等财产的安全保卫工作。3)负责公司经营环境秩序和游客的安全、治安、保卫工作。
4)负责公司消防、综合治理工作,消防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并对园区消防设施的配置提出需求计划。
5)负责检查、考核各部安全、消防、综合治理工作,并负责员工消防、安全的培训宣传教育工作。
6)负责督促安全隐患整改,处理安全事故。
7)负责新、改、扩建技术改造工程项目中有关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设施的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工作。
8)负责对公司所有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出、入、停管理工作。
9)负责景区游览区域、园林以及指示牌、路灯、休息亭廊等游览设施的看护。
10)负责景区范围内游客秩序的维护和游客人身财产的保护工作,员工通道和车辆通道的管理工作。
11)负责停车场的日常管理工作。
12)负责景区表演埸、广场、平台、休息廊、停车场、绿化带范围内(经营、餐饮场、酒店除外)的卫生管理及垃圾清运检查监督管理工作。
13)负责公司对外公共洗手间的服务管理和维护保养的监督管理工作。14)负责景区水池的卫生打捞工作。
15)负责保持与公安部门的联络,配合各级公安部门做好治安防范及安全警卫工作,根据警卫级别制定相关的安全保卫方案。
4.工程保障部工作职责
1)贯彻执行总监的工作部署。制订和实施公司基建、水电气运行、设备设施维护、园林绿化相关规章制度、工作流程、作业指导书。
2)负责公司各项工程建设工作,并对各种预算决算作出一审认定。3)负责公司房屋、道路、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4)负责公司水、电、气供应、运行、管理工作。
5)负责公司微机网络、园区闭路监控系统、电讯、空调设备、设施等维护保养工作。6)负责公司灯光、音响的调控、运行、管理工作。7)负责公司园林规划、设计、绿化管理工作。5.环卫部工作职责
1)贯彻执行总监的工作部署。制订和实施公司卫生保障的相关规章制度、流程、作业指导书。
2)对公司、景区所涉及到的环境与卫生问题进行有效管理。
6.表演部工作职责
1)贯彻执行总监的工作部署。负责制定和实施本部门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和作业指导书。2)负责景区各类表演的策划、创意、管理、检查和监督工作。3)负责表演团队的联系、洽谈,演出节目调整的管理工作。4)负责表演服装的监制。表演道具的制作管理工作。5)负责表演服装的监制管理工作。6)负责表演道具的制作管理工作。7)负责表演演员的基训组织管理工作。8)负责公司演出活动的策划、联系、洽谈工作。9)负责公司表演团队对外演出的联系、洽谈工作。
7.酒店管理部工作职责
1)贯彻执行总监的工作部署。负责制定和实施本部门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和作业指导书。2)负责景区内各类酒店的管理、检查和监督工作。3)负责游客的住宿接待工作。
行政管理中心 总监工作职责
1)负责公司内部的行政管理工作,组织实施执行公司的决议。
2)负责制定和执行公司管理规定,对执行总裁(总裁助理协管)负责并定期向执行总裁报告。
3)负责组织和制定公司基本人事、劳资、福利等计划,报执行总裁(总裁助理协管)负责批准实行,主持制订管理经营预、决算报告。
4)负责定期向执行总裁(总裁助理协管)负责提交公司管理工作报告等。5)负责处理由执行总裁(总裁助理协管)负责授权的有关事宜。6)负责协助其他部门对员工的奖惩、定级、升级、加薪、招工、调工(干)、雇用或解雇辞退等工作。
7)负责行政中心内部管理机构的调整或撤销等。
1.行政管理部工作职责
1)贯彻执行公司的工作部署,负责制定和实施本部门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和作业指导书。协助公司领导处理行政日常事务,平衡、协调、综合汇总各部门情况。2)负责起草、印发公司各项工作计划、报告、总结、文件。
3)负责审核公司内部各类函件、文稿,统一文书收发、登记、传递、印发、归档工作。以及文秘、党政工团、档案管理工作。
4)负责公司印章、印鉴和介绍信的使用、管理工作。5)负责审办公司各类证照,协调公司内、外关系。
6)负责公司办公楼的管理工作及总经理室成员办公室的保洁工作。7)负责公司会议室的调配管理及有关会议的筹备工作。8)负责公司行政用车日常管理和调配工作。9)负责公司机动车辆的维修保养工作。10)负责贵宾来访联络及行政接待工作。11)负责公司固定资产的管理。
12)负责公司经济合同审定,处理相关法律事务,合同管理工作。13)负责上级领导机关或兄弟单位领导的接待工作。
2.人力资源部工作职责
1)贯彻执行总经理室的工作部署,负责制定和实施本部门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和作业指导书。
2)负责设置公司管理架构、编制人力资源规划。
3)负责制订和实施公司薪酬、劳动考勤、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员工培训、员工考评、员工奖惩、员工行为规范等管理制度。4)负责公司人才招聘、储备等管理工作。5)负责制订、实施公司员工培训管理工作。6)负责公司人力资源开发、管理、调配工作。7)负责公司劳动用工管理,劳动合同管理工作。
8)负责编制人工成本计划,适时修订薪酬标准,实施薪酬发放等管理工作。9)负责人力资源、劳资、社会保障等信息资料的整理存档工作。10)负责公司员工入职、离职等相关手续的办理工作。11)负责制订员工岗位服装计划,入园证卡的制作管理工作。
12)负责公司景区服务质量的检查和督导,跟踪整改并及时向总经理室反馈信息。13)负责受理游客投诉、员工申诉及游客意外事件的事后处理,督促有关部门做好预防和纠正。
14)负责对公司各项工作所涉及到的其他环境、职业安全与卫生问题进行监督、检查工作。
3.经营采购部工作职责
1)贯彻执行总监的工作部署。负责制定和实施公司经营管理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及作业指导书。
2)负责公司固定资产、物资材料、办公用品的采购供应管理工作。3)把握实际耗材使用情况,制定并实施进货计划。4)负责员工集体宿舍的管理工作 5)负责公司职工食堂的管理工作。
6)负责多功能厅、棋牌室、职工理发店等职工休闲服务区的管理。
品牌运营中心
主要负责景区内、外部的全部品牌管理、市场品牌营销策划和活动执行工作。 总监工作职责
1)负责景区内、外部的品牌管理,组织及实施执行公司的决议。
2)负责制定和执行景区市场品牌推广计划,对执行总裁(总裁助理)负责并定期向执行总裁报告。
3)负责组织和制定景区品牌管理、推广、发展、财务、人事、劳资、福利等计划,报公司批准实行,主持制订景区推广预、决算报告。4)负责定期向公司提交未来市场营销推广计划及执行报告等。5)负责处理由公司授权的有关事宜。
6)负责中心内部员工的奖惩、定级、升级、加薪、招工、调工(干)、雇用或解雇辞退等工作。
7)负责中心内部管理机构的调整或撤销。
1.宣传策划部工作职责
1)贯彻执行总监的工作部署。负责制定和实施本部门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及作业指导书。
2)负责景区全年活动计划及具体活动方案与宣传工作。3)负责公司战略规划及公司品牌运营策划
4)负责策划公司各类宣传广告,推出公司最佳营销形象。5)负责策划并实施公司营销活动方案。
6)负责策划并推出公司各类营销项目,培育、引导、组织公司客源。
7)负责开拓公司营销市场及营销项目,吸引商家、引进投资,建立营销网络,保证客源。8)企事业单位、传媒的联系与接待工作。
2.美术视觉部工作职责
1)贯彻执行总监的工作部署。负责制定和实施本部门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及作业指导书。
2)负责景区VIS视觉管理,景区内导视系统设计。3)负责公司对外形象平面宣传设计。
4)负责重要来宾、公司重大活动的摄影、摄像工作。
3.旅行社部工作职责
1)贯彻执行总监的工作部署。负责制定和实施本部门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及作业指导书。
2)负责旅行社团队的接待工作。
3)负责与旅行社建立常态业务的工作开展。
4.课题研究部工作职责
1)贯彻执行总监的工作部署。负责制定和实施本部门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及作业指导书。2)负责景区自然、历史文化、宗教研究及协助相关活动策划及实施。
5.营销渠道管理部工作职责
1)贯彻执行总监的工作部署。负责制定和实施本部门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及作业指导书。
2)收集、整理合作方、媒体等市场营销渠道资源信息,如:单位名称、人员名称、媒体联系方式、价格、媒体资源介绍等。
3)负责游客需求及其他市场旅游信息的收集、统计、整理工作。
6.专项活动部工作职责
1)贯彻执行总监的工作部署。负责制定和实施本部门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及作业指导书。
2)负责公司对外具体活动的监督执行工作。3)负责按照项目营销计划拓展市场业务。
财务管理中心
主要负责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 财务总监 1.财务部工作职责
1)贯彻执行董事长的工作部署,负责制定和实施本部门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和作业指导书。
2)负责按照《会计法》、《税法》和有关财经法规、政策、制度的规定,组织财会人员办理会计事务,进行会计核算,实现会计监督,正确分配企业收益,协调好各方面的经济关系。
3)负责组织财会人员和业务人员搞好市场预测、财务预算、成本核算,研究市场动向,协助公司总经理对企业总体规划,以及总体经营目标作出决策,并随时向总经理或董事会提出财务决策建议(包括融资、投资、库存、成本、定价、销售、利润决策)。4)负责参与公司商品价格、薪酬分配方案、重要经济合同、工程项目的审查工作。5)负责组织本公司的财务管理、成本管理、预算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6)负责编制公司财务收支预算、成本费用计划、信贷计划、会计报告、会计决算、财务评价和专题报告。
7)负责公司门票、表演票、餐饮点、销售点、酒店等收银管理工作。
8)负责公司固定资产、物资材料、办公用品的收、发、存等仓管安全管理工作。9)负责公司基本建设工程项目的预、决算审核及管理工作。10)负责按照国家税法进行纳税工作。
公司实行岗位与工作绩效相结合的薪酬分配制度,按照责任轻重,职务高低,技术等级,能力强弱,现实表现等因素并结合地区行业薪酬标准确定不同职位的价值,尽量体现成本最小化,劳动价值最大化的利用。
范维
物业管理公司组织架构 篇6
各部门职能简述:
一、行政人事部:负责公司日常行政事务、对外联络、对内协调、公司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的采购、保管、发放、领用以及人员招聘、培训、工作考核以及日常管理、工资发放、员工福利等各项事务。
二、品质服务部:主要负责各项目部的工作督促,以及为各个项目部提供安全技术、消防技术、工程技术提供、日常维修提供技术指导,以及对项目部的服务进行监督检查,保障其服务质量;负责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三、财务部:负责公司的核算管理、资金管理、内部审计以及日常的税务申报等工作。
四、项目部:负责对所管辖范围的业主提供日常保洁、维护、维修、安全、消防工作负责;负责催收物业管理费、停车管理费、水电煤气等日常费用。受理并及时处理业主的投诉,并做好优质服务,保障公司的服务承诺落到实处。
各部门职位设置建议:
根据公司管理规模以及管理项目多少(承接管理的楼盘多少)设置职位。
当公司规模不大时,各部门或者项目的负责人可由行政总监和财务总监兼任部门负责人,各部门按照职能不同下设主管或主办负责日常事务的牵头处理。
学校管理架构规划 篇7
在当前企业内部信息化规划设计阶段,“重功能、 轻架构”的思想还比较普遍。业务部门更关心系统的功能是否满足业务运营需要,信息化部门忙于满足前端市场部门随时提出的业务需求,工作的重心仍在强调系统功能的建设,对企业信息化总体架构的设计发展还不够明确。当前信息化系统缺乏统一的架构评估模型和评估方法,虽然已经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的系统级规范,但这些规范欠缺整合,各系统规范之间也存在重复和衔接不紧密之处,没有形成统一的IT架构模型。
为高效支撑业务、快速满足业务要求、提高信息系统的可扩展性、实现企业信息化可持续发展、 提高信息化投资效益,当前需要统筹考虑信息化整体云化规划设计方案。基于科学合理的方法论,切实有效地进行企业整体信息化系统云化规划设计。
2企业架构
企业架构 (Enterprise Architecture,EA) 是一种对组织业务运营以及所需的基本IS( 信息系统 )/IT( 信息技术 ) 支持的描述。它是架构学科在组织最抽象化层面的应用。通常企业架构适用于变更项目的持续沟通和管理,而且通常包括业务结构、IS/IT景观、 对战略改进机会的识别以及对大型转型活动的识别。[1]
2.1EA与信息化的关系
当业务越来越依赖于IT,IT与业务的连接越来越紧密,甚至融为一体时,整个组织需要一个共同语言来分析和解决问题,这个共同语言由EA提供,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平台就需要通过信息化来达成。EA是一个把战略、业务与IT进行有效匹配的方法论,从而使IT真正为业务和战略服务,使战略能够有效执行。
2.2EA方法论与企业信息化规划方法
企业架构方面的研究与实践源自20世纪80年代相关信息系统的规划与设计领域。目前业界最有名的企业架构框架是TOGAF ( 开放群组体系结构框架 ),与TOGAF类似的架构标准和框架还包括联邦政府企业架构框架 (FEAF)、联邦政府企业架构指南、 财政部企业架构框架 (TEAF)、Spewak的企业架构规划 (EAP)、Zachman框架、OMG ( 对象管理组织 ) 的MODAF ( 英国国防部体系架构框架 ) 等。根据开放群组 (The Open Group) 2009年调研报告,各类企业架构框架的市场占有率中TOGAF的占有率超过50%。
2.2.1企业信息化架构传统规划方法
企业信息化架构的传统规划方法一般采用自上而下的规划,传统的企业系统规划法( Business System Planning,BSP) 是IBM在20世纪提出的,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对企业自上而下的目标进行识别和细分,分析企业战略、 业务流程和数据资源,然后再自下而上地进行数据建模、系统结构设计,以支持企业目标的实现。然而BSP方法的规划步骤缺少对企业架构规划的整体考虑,缺少对企业目标和系统目标的一致性考虑。而TOGAF则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将企业架构设计规划过程统一到以需求为中心的持续改进过程中[2]。所以TOGAF可以作为目前比较完善的一种企业信息化架构的规划方法来应用到实践过程中。
2.2.2TOGAF架构
TOGAF是一个开放的、标准化的架构框架, 为企业信息化架构规划提供了一个详细的方法和相关支持资源库,其包含架构开发方法 (Architecture Development Method,ADM)、基础架构及参考模型 ( 一个虚拟的资源库,包含了TOGAF基础框架和集成信息基础参考模型 )、资源库 ( 一套基于TOGAF和ADM应用的工具和方法 ) 三部分[3]。
从图1可以看出,从架构层次看,TOGAF框架分为业务架构、信息系统架构、技术架构三个层面。TOGAF框架的这三层架构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结合企业战略目标,确定企业信息化架构的远景,进而定义企业业务的范围,并通过结合相关的TOGAF参考模型,创建目标业务架构,形成相关的业务模块,最终建立符合企业业务需求的业务架构。 在业务架构确定的情况下,才能对现有的业务及信息系统进行深入的调研分析、对数据和应用架构进行规划研究,进而提出实现该目标架构相关的技术架构。
3EA在实际企业信息化云架构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当前电信运营企业的信息化支撑系统主要是按传统的运营和管理模式建设的。从业务应用到底层的基础设施,都是按域划分、按业务需求提供服务, 缺乏灵活的应用组合能力及有效的线性扩展能力, 资源共享率低、按需组合的能力比较欠缺。当需要为新的业务运营和管理需要提供有效的信息化支撑服务时,只能通过“上下串、左右连”的系统改造升级方式实现,从而最终导致系统建设的成本投入高、实施周期长。
对基于当前“云”化技术的发展形式而言, 做好信息化系统架构的顶层设计至关重要。通过TOGAF的相关理论和分析方法对企业信息系统云化整合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就成了当前比较可行的云架构规划设计方法。
3.1架构原则、愿景和需求
作为国有大型企业的电信运营商,在系统云化整合的过程中,如何在最大限度利用既有投资的基础上支撑企业业务发展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参考原则。 以这个原则为基础,实现传统电信企业向互联网时代企业转型就成为各电信运营企业的美好愿景。这些原则和愿景的实现需求,构成了对后续企业信息系统云化整合规划设计的基础需求。同时,将系统架构化繁为简,形成高度智能化、自动化的信息系统, 这一管理及使用的需求,也是后续规划设计的重要需求实现。
3.2业务架构分析
通过问卷调研、业务梳理、应用识别等方法可以逐步摸清业务应用在动机、管理和功能等方面的需求及状态。结合电信运营企业的实际业务,首先需要对电信运营中主要的业务动机进行研究,从而确定其主要的业务模型基础,进而按照支撑业务组织的不同进行逐层分解,整理出主要的业务服务域和具体的支撑系统,为应用架构的规划提供基础。 业务架构分析如图2所示。
按照上述业务架构分析方法,可以建立主要的业务模型,涉及从管理组织、业务功能和业务执行的各个层次,对应到业务管理的各个环节,从而形成电信运营的业务架构。
3.3信息系统架构分析
信息系统架构主要包括数据架构和应用架构。
数据架构有时也被称为数据模型,主要定义了数据项以及它们的存储、管理和关联关系,其作为信息系统的数据基础平台,在信息系统云化整合规划设计中主要起到消除信息孤岛的规划指导作用, 为建立一个全面、共享、通用、一致的数据资源池提供架构基础。数据分流云系统设计架构如图3所示。
应用架构的目的主要是建立业务架构和数据架构与具体的应用系统间的关联,在整体信息系统架构中发挥核心作用。它连接业务架构中的流程、组件、 功能和人员组织,同时连接数据架构中的数据管理和使用。此外,应用架构对下层的技术架构也有基础要求。以账号管理相关系统的部分应用为例,梳理应用之间的数据关系如图4所示。
应用架构定义了系统与数据之间的接口与集成方式,可以指导具体信息系统实施方案的制定、开发和部署。应用架构和数据架构共同组成了信息系统架构的核心环境,通过在技术架构基础上的搭建与转化,最终实现业务模型需求向实际功能的转化。
3.4技术架构分析
技术架构是信息化架构中的底层架构,主要描述了如何建立一个IT运行环境来支撑数据和应用架构,从而保证支撑企业业务的正常开展。技术架构的设计涉及到技术采用、设计开发、产品选择等方面的原则,同时还需要考虑业务架构、数据和应用架构、既有软硬件和网络环境、以及未来技术发展等方面的因素。以架构愿景和需求为实现目标,通过对应用层和数据层展开技术分析设计,结合既有软硬件和网络等资源情况,最终得到云化整合规划设计的技术架构,具体如图5所示。
在应用层采用可自由组装的用户交互层技术, 可以快速迭代响应用户各类需求。内部业务可以直接使用集成后的服务;第三方应用则可以通过开放平台接入来使用服务。从数据层面来看,采用混搭架构对不同的场景采用合适的技术,通过分布式数据缓存服务对数据访问进行加速,降低数据库压力, 并适当使用内存数据库,来加快数据并发处理能力, 这是提高数据服务能力的有力技术保障。从资源层面来看,采用成熟的虚拟化管理软件,实现异构硬件的统一管理,可以实现最大限度的资源整合及利用,同时通过虚拟化技术,提高系统的健壮性和高可用性。
3.5架构实现
综合上述部分的架构分析和梳理,通过进一步参照基础模型,可以得到实际企业信息化系统云化整合后的架构规划设计图,具体如图6所示。
4结语
企业信息化云架构规划设计是跟随企业业务发展和战略实施的一个动态演化过程,需要根据实际业务的发展、应用需求的变化以及IT技术的发展来不断进行调整和变更,而科学的方法论指导,是顺利完成这一调整变化的有力理论保障。
参考文献
[1]The Open Group.TOGAF 9.1—2012TOGAF 9.1 Translation Glossary:English–Simplified Chinese[S].United Kingdom:The Open Group,2012.
[2]宋俊典,李名敏,金涛,等.基于TOGAF的轨道交通企业信息化架构规划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0,27(05):165-168.
建筑工程管理手册组织架构 篇8
管理手册
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1、质量方针
2、环境方针
3、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1、质量目标
2、环境目标和指标
3、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管理手册说明
0.4.1管理手册内容
0.4.2术语和定义
公司组织机构图
公司三位一体管理体系组织机构图
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图
4、质量管理体系
4.1总要求
4.2 文件要求
5、管理职责
5.1 管理承诺
5.2 以顾客和相关方为关注焦点
5.3 质量方针、环境方针、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5.4 策划
5.5 职责、权限和沟通
5.6 管理评审
6、资源管理
6.1 资源的提供
6.2 人力资源
6.3 基础设施
6.4 工作环境
7、过程管理
7.1 产品实现的策划
7.2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7.3 设计和开发
7.4 采购
7.5 施工和服务提供
7.6 监视和测量仪器的控制
7.7 与环境因素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有关的运行控制
7.8 应急准备和响应
8、测量、分析和改进
8.1 总则
8.2 监视和测量
8.3 不合格品控制
8.4 数据分析
嵌入式系统的动态电源管理架构 篇9
摘要:分析嵌入式系统对动态电源管理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与之适应的,以策略框架为中心的系统级动态电源管理架构。利用这种构架可以整合针对不同组件的动态电源管理算法和机制,从系统角度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该架构应用于TD-SCDMA无线终端上,平均能耗下降了50%,取得良好的效果。关键词:动态电源管理(DPM) 功率监控 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
1 简介
随着系统集成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嵌入式系统的应用日趋网络化。尤其是无线通信系统中,人们对嵌入式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提供基本的语音、数据通信等基本功能外,还需要事例复杂的多媒体应用。这就要求嵌入式系统在满足必要的实时性前提下,提供更高的计算性能和大容量的存储空间;在这些系统一般都带有电池部件并通过它向整个系统供电。满足高性能要求的代价是更大的能量消耗,这就必须缩短电池的供电时间。大量研究证明,系统处于空闲的时间占整个运行时间的相当大一部分。电源管理就是为了减少系统在空闲时间的能量消耗,使嵌入式系统的有效能量供给率最大化,从而延长电池的供电时间。
为了延长电池的使用时间,在硬件领域,低功耗硬件电路的设计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仅仅利用低功耗硬件电路仍旧不够,进一步的,在系统设计技术中,提出了“动态电源管理DPM(Dynamic Power Management)”的概念。在DPM中,普通的方法是把系统中不在使用的组件关闭或者进入低功耗模式(待机模式),另外一种更加有效的方法就是动态可变电压DVS和动态可变频率DFS。通过在运行时态动态地调节CPU频率或者电压。可以在满足瞬时性能的前提下,使得有效能量供给率最大化。
硬件上提供的低功耗机制,需要软件实现上来发挥它的效能。理想的条件下,是希望在系统中,以“功率监控(power-aware)”的方法,管理不同的系统资源(硬件和软件上的资源),这样才能满足嵌入式系统高性能和低功耗的要求。据研究显示,系统范围内能量的骤降,完全因为系统任务的工作负荷急剧增加和外设的频繁利用。必然地,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就成了唯一理想的来实现软件上的DPM。这是因为:①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可以决策不同应用任务的运行,可以收集任务相关的实时限制信息和性能需求信息;②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可以直接控制底层的硬件,利用硬件提供的DPM技术或者机制。
本文主要根据嵌入式系统的特点,提出一个系统级的DPM构架。
(本网网收集整理)
2 DPM构架需求
DPM构架是结构化的规则和机制来整合系统不同组件的DPM技术或者相关算法,使之能从整个系统的角度来着眼系统的电源管理问题,而不是仅仅局限于系统的某一组件。
①DPM构架应具有灵活性。由于嵌入式系统没有一个开放式的统一标准,因此DPM系统构架应具有灵活性,使之能在不同平台中得到应用。DPM系统尽管作为操作系统的一个独立模块,但是应该和操作系统透明,上层的应用通过DPM间接对硬件提供的电源管理机制进行控制,无须考虑底层的硬件细节。
②DPM构架需要收集系统的资源利用信息。DPM系统通过收集上层应用的信息和设备的信息,利用这些信息作出决策,进行整个系统范围内的电源管理。
③DPM应支持普通任务和功能监控任务并发管理机制。理想的情况下,对于每一个应用都希望功率监控,这样可以大大降低系统的能耗。然而,实际中,应用开发来自不同的厂商,大多数是对硬件透明的,因此实现每一个任务的功率监控是非常困难的;只有少数关键程序,由嵌入式系统的设计者开发。因为他们熟悉硬件的特性,可以实现功率监控,所以,在DPM系统中,应用采取某种机制实现两种混合任务的电源管理。
④DPM对外设管理应具有透明性。外设状态的变化应该做到和上层应用的DPM策略无关,不会因为外设状态的变化,而影响上层所采用的DPM策略的变化。
⑤DPM构架应支持硬件提供的电源管理机制和技术。比如DVS、DFS,系统的不同电源模式(活动、睡眠、冬眼),外设的时钟管理,外设的自动睡眠技术等等。
3 DPM构架描述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DPM不是DVS算法,也不是功率监控的操作系统,更不是类似ACPI的电源管理控制机制。它其实是一个操作系统模块,负责管理运行时态的电源管理。DPM策略管理者和应用程序通过简单的API和该模块交互。尽管没有ACPI应用广泛,DPM架构却可以对设备和设备驱动进行管理,这样就适合对高整合的SoC处理器进行有效的电源管理。
本文提出的DPM是以策略框架(policy framework)为中心的软件结构。其中包含几个重要的概念:操作点(operationg point)、操作状态(operationg state)、策略(policy)、约束(constraint)。
(1)操作点
在给定时间点上,系统运行在某个特定操作点上。操作点封装了最小的、相互关联的、物理的离散参数集合。一般来说,参数主要是CPU的频率、电压、电源管理模式、总线频率和不同外设状态等。一
旦确定了操作点,也就确定了整个系统的性能等级和与之关联的能耗等级。操作点由系统的设计者定义,在定义的时候必须注意到参数间的相关性和合理性。比如,在某种特定电源管理模式下,CPU的最高核心电压被限制,而在核心电压的限制下,可变频CPU的工作频率不能超过一个最大值。对于支持多操作点的嵌入式系统,当某个事件发生时,系统会从有一个操作点切换到另一个操作点。这样就需要定义一种机制,来管理不同操作点的切换。对于这一点,会在后面的操作点类型和设备管理中详细描述。在策略框架结构中,操作点是最底层的抽象对象。
在OMAP1612中包含两个内核:ARM926EJS和C5510(DSP)。ARM内核负责整个系统的管理、无线通信协议栈和应用程序的运行;DSP内核负责与无线通信相关的数字信号处理。其中,ULPD(Ultralow-Power-Device)模块提供了芯片级的电源管理机制,包括时钟、电压、省电模式的管理。UPLD分为三个不同的工作模式―Deep Sleep、Big Sleep和Awake,分别对应不同的能耗等级。TC(Traffic Controller)负责管理相关存储器接口。
(2)操作状态
如果把操作点比喻为点的话,操作状态就是一个面。在多操作点的系统下,操作状态与操作点的关系是一对多的关系。引入操作状态的动机主要有两个考虑。
①为了利用DVS和DFS,需要实时监控系统的工作负荷,但是工作负荷是一个连续值,而操作点却是离散的。极端的情况下,可以为不同的工作负荷定主不同的操作点:但是,由于硬件上改变频率和电压都存在延迟和多余的能量消耗,如果频繁地改变操作点,效果却适得其反,因此需要对工作负荷的范围进行划分。在实际情况下,系统的工作负荷和操作系统的状态紧密相磁。一般可以把操作系统看作一个状态机,操作系统通过事件的触发,在没的状态音间切换。简单地,可以把操作系统的状态与操作状态一一对应。由于处于“空闲”和“调度”,对应不同的工作量范围,映射不同的操作点。当然可以对“调度”状态再进行划分。
②作为功率监控的任务,它可以配置特定一个或者多个操作点,但是为了维持底层硬件细节对任务的透明性,通过设置操作状态来间接指定操作点,体现了DPM构架的灵活性。为了满足这样的需求,DPM构架中引入了“任务状态(task state)”的概念。对于功率监控的任务来说,可以在自己的代码空间中,根据任务本身的运行状况设置该任务自己的任务状态,而任务状态作为特定的操作状态在系统初始化的时候登记到DPM中。当在操作系统任务上下文调度切换的时候,根据任务状态,直接调用DPM的相关例程,应用新的操作状态;对于普通的任务,在“任务状态”操作中配置参数“NO STATE”。“NO STATE”表示没有特定的任务状态,即不改变系统当前的操作点.那么,该任务的运行在上下文切换时,能保持原有的操作状态。
由于要同时管理普通任务和功率监控任务,在上下文切换设置操作状态的最低点必然会出现DVS算法和应用频率监控任务状态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引入操作状态优先级机制。在实现中,功率监控的任务状态对应的操作状态优先级高于DVS算法配置的.操作状态。这样,在上述矛质出现的时候,优先应用功率监控任务配置的操作状态。
根据操作系统运行的状态,简单地定义了五种操作状态――空闲、任务-、任务+、任务、睡眠,并且给出了操作状态之间的状态迁移,如图1所示。特别地,当操作系统处于中断状态时,并不为其定义特定的操作状态,而是通过把中断处理例程的任务状态定义为“NO STATE”来实现。
(3)策略和策略管理者
DPM最高级的抽象对象是策略。定义一个策略就是定义每个操作状态所映射的操作点。在系统中,对某个电源管理方案必须至少定义一个策略,也可以根据不同情况不定期义多策略。在多策略电源方案中,需要策略管理器来协调不同的策略。策略管理器可以从操作系统、用户调用、运行程序、物理设备收集信息从而作出策略决策。策略管理器的位置(用户空间和内核空间)、所收集信息的内容和形式以及相应的操作,需要系统的DPM设计者来定义和实现。
(4)设备管理和同等操作点类
在DPM架构中,策略管理者不会直接对设备的状态进行管理,而是通过底层的设备驱动来管理设备的能耗。在某个操作状态下,映射一类可以在该状态下能被系统接受的操作点。在该状态下,当某个睡眠的设备需要被唤醒的时候,通过驱动对DPM声明约束(constraints),接着DPM在这一类的操作点中选择另外一个操作点,使得该操作点下,该设备能够正常工作,选择的机制可以在策略中定义。简单的方法是选择该类中合法的(满足约束条件)能耗最低的操作点,或者是特别指不定期某个操作点。
4 DPM模块实现
在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Nucleus微内核中实现了DPM模块,采用的平台是基于TI OMAP1612的TDSCDMA无线终端参考设计(32MB DDRAM,176×220 16bpp TFT液晶显示屏,USB和其它外设)。图2是整合DPM的操作系统结构。
在DPM模块中,整合了策略管理、功率监控调度器(power-aware scheduler)、工作负荷监控器、操作状态管理器、操作点管理、约束管理六个子模块。其中,功率监控调度器和工作负荷监控器嵌入到内核的上下文切换中,工作负荷监控器通过计算操作系统处于空闲调度的时间和采样周期的比值来表征CPU的工作负荷,然后把这个值传递给功率监控调度器,通过内部整合“动态减慢因子”DVS算法,预测下一任务的工作负荷,并设置与之相对应的操作状态。其它四个模块分别
对构架中的抽象对象操作点、约束、操作状态、策略进行管理。特别地,策略管理的核心是策略管理者,它以一个独立线程的形式运行在内核空间。
5 结论
【学校管理架构规划】推荐阅读:
学校综合档案管理架构09-26
学校学生接送车安全管理工作整体规划09-15
控制管理架构07-05
软件管理架构08-01
基础架构管理11-20
管理系统架构07-15
财务管理架构05-26
Atoyado管理架构10-18
物业管理架构10-19
医院后勤管理架构图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