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基本理念

2024-12-29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基本理念(共11篇)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基本理念 篇1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基本理念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它与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及信息技术教育共同构成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人才,不但要掌握丰富系统的科学理论知识,更要有较强的创新精神、突出的社会实践能力以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这种人才的培养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教材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

(一)改变学习方式,拓展学习空间。学校不等同于教育,听课不等同于学习。设置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目的就在T把学生的发展置于比课堂、比学校生活更广人的社会背景中,把学生的学习场所从学校拓展到社区乃至整个社会,改变学生单一咱b学习方式,使课堂知识学习和社会体验学习结合起来。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和健康充实的生活态度,增强学上对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只有重要的意义。

(二)走入社会生活,获得生存体验。学生需要认知为主的学习,也需要体验为主的学习。有效实施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关键,是让学生自主而创造性地走入社会,参与实践活动并由此获得深刻的生存体验,是要加强学校与社会、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发掘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资源,使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充实、更有趣、更有意义和富有创造性。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基本理念 篇2

一、“小学清单指向习作评改教学研究”的基本理念

这里的“清单”就是将本次习作的教学目标以及习作评改项目“清单化”。“评”是激发和引领,“改”是内化和推敲修改,针对构成文本的一切元素(字、词、句、段等)和形式。“清单式评改习作”是结合年段的目标,抓住共性问题,围绕“清单”重点咀嚼品评、寻找原因和对策,进行有针对性的评改活动。

在评改过程中教师应逐一对照“清单”来评改。哪一项写到了,写好了,好在哪里,哪一项没有写或没有写清楚、写生动,缺了什么等。“清单式评改习作”通常包括四个方面:精准评改内容、精准评改目标、精准评改交流项目和精准评改方法。

二、“清单式评改习作”过程

“清单式评改习作”,通过“点赞亮—找病源—法引领—实修改—重写作—展成果—设奖项”,在清单主题模块教学的前提下,紧扣清单训练目标,培养学生在具体修改习作过程中运用清单的能力,侧重于抓住清单评改结合点,进行有效评改训练,循序渐进、层层引导。在评改作文之前,教师应先引导学生制订清单评改标准,并为学生做评改示范,让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学习评改方法。

通常,评改标准包括一般要求和重点要求。一般要求指一篇作文均须达到的常规性要求,多指标点、字、词、句、段等方面的常规性要求;重点要求指本次作文训练的规定性要求。提出评改标准有利于学生明确评改尺度,知道用什么来衡量作文。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由此可见,作文的评改不能忽略学生这个主体,教师应该把权利下放,将学生作为主体,培养学生评改作文的习惯,提高他们评改作文的能力。

三、教学流程

1. 点赞起航,激发信心

每次习作有侧重地归类点赞,从学生的习作中捕捉亮点。点赞内容形式多样,方法灵活,有点赞文章题目、点赞段落结构、点赞个性选材、点赞精确用词、点赞巧用修辞手法,点赞标点符号等等,只要独特、不拘一格就可以点赞。为学生构筑情感、思维的平台,营造氛围,将学生自然而然地引入到特定的习作评改中,让学生想改、敢改、能改。

2. 习作展示,诊断病源

在评改学生习作的过程中,教师应从整体感知出发,找出本次习作的特殊性与共性问题。首先,每次学生作文上交后,教师可以从中选取两类作文各一篇。一篇是典型的问题作文,一篇是优秀作文。其次,教师将这两篇作文“原文照搬”,在大屏幕上出示或打印下发,然后组织学生共同“会诊”,教师随时指导。对典型的问题作文,教师应引导学生从选材谋篇、遣词造句、修辞手法、标点运用等方面入手,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找问题、谈看法,重点面向中等生和后进生。对优秀作文,教师应引导学生侧重于找优点,评析鉴赏,学习借鉴,重点面向中等生和学优生。

3. 依托教材,章法引领

根据习作体裁的特点,在习作后,将名家名篇与学生的习作进行对比,让学生悟方法、学表达。如进行了写景习作后,教师可让学生欣赏《颐和园》中的写景片段:“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之后,让学生对比,并归纳出写景文章的写作技巧:一是选准观察点;二是有序观察;三是生动表达。

4. 围绕清单,实战修改

先回放“清单式评改习作”的要求,如写一处景物的要求:是否交代了观察点?是否按照从近到远观察的方法?是否表达生动?然后在评改过程中让学生逐一对照清单,看看哪一项写到了、写好了,好在哪里,哪一项没有写或写得不生动,让学生读读自己的作文,留下一些时间,并让学生们“七嘴八舌”说说自己描写的景色美在何处。教师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把要写的景色想清楚、说清楚、写生动。然后让学生重新修改作文,在修改形式上实行多元化互动,可以自改、请同伴修改、小组合作修改等等。

5. 二次写作,提升能力

还以写一处景物为例,教师首先播放“这里景色真美”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然后让学生谈谈对景物的印象,说出景色美的理由,并描述自己是怎样观察的。学生可以先在小组内互相交流,每组再推选一名代表在全班交流,最后现场写作,现场修改,现场点评。

6. 佳作展示,体验成功

学生佳作的展示可以多样化:一是课内展示,即在课堂上让文章写得好的学生走上讲台朗读自己的作文,朗读后,教师应尽可能从标题、片段中去寻找作文亮点;二是墙面展示,每次作文训练后,可将学生的习作张贴到教室前面的墙上;三是办刊办报,教师可以向校刊、校报推荐优秀作文,让学生的作品经常出现在全校师生面前,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四是推荐发表,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修改作文,勇于向报刊投稿,让学生真正地体验作文被刊登的快乐。

7. 设立奖项,鼓足信心

作文评改后,每个学生的心中都会存有一种期待。因此,教师可以设立奖项鼓励学生,如将独特新颖的题目评为“眼球奖”,将书写整洁、美观的习作评为“赏脸奖”,将语句通顺、条理清楚的习作评为“表达奖”,将展开合理想象的习作评为“想象奖”,将选准动静结合点来写的习作评为“动静奖”。评点时能积极发言的或朗读习作时发言响亮的评为“发言奖”;作文在班上展出,挂在墙上的评为“上墙奖”;习作在报刊上发表的评为“见报奖”。教师尤其要注重发现作文基础较差的学生的优点和进步,鼓励他们,这时,作文基础较差的学生会感到教师认真修改了自己的作文,内心激动不已,从而下定决心要好好写作文,不辜负教师的期望。

四、对“清单式评改习作”的几点思考

1. 研制好清单,为评改导航

讲评作文,不能凭教师的主观感受,应有据可依。这个依据,就是本次习作的要求。评价一篇作文的优劣,主要看它是否符合本次习作的要求。教师拿出一篇符合本次作文要求的习作,带领学生按照评改清单逐条对照,衡量是否达到要求,并讲出充足的理由,同时要及时讲评。发现几篇特别优秀的作文后,教师可以绘声绘色地朗读。学生兴趣浓厚了,自然也就更喜欢改作文,更亲近作文了。

2. 赞赏激励,让学生爱上习作修改

每次讲评作文,教师都应给学生个性表达的机会,留出时间让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再修改。但前提是教师必须通读每一篇作文,对每位学生当次作文的质量了如指掌,然后给予恰当的肯定与鼓励,满足学生成就感和自我提高的需要。

3. 分享成果,推荐发表

兴趣是获得知识进行创造性活动的一种自觉动机,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创作的内在动力。因此,在“清单式评改习作”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创作,培养他们创作的兴趣。每次作文,教师都可以选出一些较好的习作进行展示,推荐发表,以点带面,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创作的积极性。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基本理念 篇3

根据现代政府的特征,重塑政府理念

确立政府职能有限理念。改变传统意义上的“全能政府”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根据我国当前阶段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树立“有限政府”的全新概念,也就是说,在日常的行政工作安排上,我们必须认识到政府所具有的管理功能是有限的,不可能对所有的事物都进行管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我国政府已逐步加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政府的职责重心在于纠正“市场失灵”。但目前的现实是,“全能政府”的概念在当前政府行政管理工作中仍然是主流,而体现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就是政府职能配置和市场经济体制规范性之间的明显冲突。一些部门仍然热衷于管理一些无法管理或者不该管理的事情,其根源就在于从事这些事情有利可图。究其本质,从“全能政府”走向“有限政府”的过程,就是我国政府职能不断深化和细化的过程,也就是行政管理权限不断规范化的过程。当然,建设服务型政府需要明确政府提供服务的边界,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是有限的而非无限的,而除政府之外的社会组织和社会群体,同样应该成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和参与者,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体现人民当家做主的客观要求。

推进政府法治建设。从20世纪末期至今,我国政府积极主动地开展依法治国事业,在过去的十数年时间里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必须认识到,当前政府治理工作中,“人治”情况的大量存在,已经严重地影响到我国政府的整体行政管理能力。仍然还有大量的政府官员认为自己是“父母官”,而不能正视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人翁地位,对于民间组织(NGO)积极参与到社会管理工作中的权利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他们习惯于暗箱操作和使用权力,而不愿意公开执法和透明行政;他们更强调行政自由裁量权,而不愿意严格地遵守必要的程序和规则。由于过分地强调下级必须服从上级,政府管理仍存在着长官意志现象,导致法律形同虚设,以权代法、以权压法和徇私枉法的现象时有发生。发展现代市场经济和向民主政治过渡,法治型政府是重要保障之一。这客观上要求我们的政府管理人员必须重视和肯定人民群众的公民权利,为我国宪法所规定的公民权益的实现提供支持和保障,而不是让少数掌权者凌驾于社会之上,通过自身特权的实现来蔑视人民群众的合法地位。要求政府的一切行为都在法律的阳光下执行,法律即使面对特权也必须具有无上的权威性。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实际需求,积极主动地引导政府从行政主导走向法律主导。

推进政府民主化建设。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政府的政治官员必须真正地认识到,人民的授权是其掌握权力、行使权力的客观前提,同样也是其权利合法性的重要保障。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政府行为能够为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当前阶段,我国的政府政治官员通常情况下主要是依靠任命的方式产生,这种情况下,人民群众的选举权的实现显然遇到了一定的阻力。现行干部的选拔过程中,更多的不是对人民群众意见的体现,而是对上级意见的揣摩,长此以往,在政府部门容易滋生异化了的行政文化。官员过分地关注“上意”已经成为一种必然。针对这一情况,如何从根本上加以改变呢?笔者认为,这一情况存在的根源在于我国当前阶段组织竞争的民主选举的缺失,人民群众所掌握的政治选举权利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在选举制度下,政府官员的所有公权力完全来自于人民,并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监督,因此他们在具体的工作中就必须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人民群众公权力的实现而努力,否则将会失去从政的机会。因此,我国政府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公民选举制度的建设。除此之外,政府还要积极主动地为公民参与到公共事务管理工作中来提供畅通的渠道和规范化的平台,采取多种途径来加强政府的治理能力,在政绩考核过程中增大人民群众满意度所占的比重。

坚持政府“再造”,加大改革力度

以权力为核心,建立权力相互制约和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我国政府根据国内政治制度发展的实际情况指出,“要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政府工作必须得到相应的制约和限制。罗素认为,追逐权力在人类的无限欲望中居首,过度的追求权力会使天使堕落,更何况世间凡人。由于人性的弱点,社会成员都存在着需求满足的炫耀心理,具有不断追求权力的欲望,这在客观上要求必须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政治制度加以预防。实际上,为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制约和规范政府的行政管理工作,必须对政府的权力进行有效的分解,让政府各个部门工作规范在自身权力范围之内,实行分权并建立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建立权力制约和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否定了个人集权和大权独揽的正当性,可以制约政治权力运行的主观随意性。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基本理念 篇4

绿苑社区网格化管理是依据本辖区的规模大小及资源分布状况,划分为基本网格,并成立网格党组织。积极吸引社区居民和工作的党员,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条块结合、一块为主、开放式的工作格局。同时推行“4321”的管理模式。

“4”即在区委的领导下,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以社区党组织为主体,以网格党支部为基础,构建区委→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总支网格党支部的四级组织体系;

“3”即街道作为一级网格,社区作为二级网格,社区内单元作为三级网格,形成街道→社区→单元网格的“三级管理网格”;

“2”即本着促进党内和谐、密切党群关系的原则,健全党组织为党员服务、党组织和党员为群众服务“两项服务机制”;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基本理念 篇5

国经1003班陈俊霖

本学期通过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和要求的学习,让我对它产生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和明确的理解。

法治通常的理解就是法律之治,即通过法律治理国家;同时,法治又是指通过法律使权力和权利得到合理配置的社会状态。法治理念是对法治的性质、功能、目标方向、价值取向和实现途径等重大问题的系统化认识和反映,它根植于一国法治实践之中,反映法治现实,对法治实践起着指导和推动作用。在法治国家建设过程中,法治理念是法治发展的内在动力。

法治理念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一国法治事业的兴衰成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理念,它反映和指引着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功能、目标方向、价值取向和实现途径,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也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指导思想。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含着“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的基本内涵。这五个方面,是一个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构成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完整理论体系。

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

(一)依法治国是我们党治国理政观念的重大转变,法治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探索出来的治理国家的最理想模式。

(二)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国家长治久安,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提和基础,也是13亿中国人民最大利益之所在。

(三)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实行依法治国,就是把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人民民主是依法治国的政治基础。人民民主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广大人民充分享有民主权利。人民民主是依法治国的政治基础和前提。依法治国的前提是要有法可依,依法治国的“法”应当是体现人民意志和利益的“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的“法”,而不是当权者的个人意志和工具。法制完备是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法治完备是指一个国家法律体系的健全、完善、规范、系统、协调和统一。法律制度是法治的基础,完备的法律制度是法治建设的重要先决条件。法制完备是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也是法治建设的首要目标。法制完备首先是指形式意义上的完备,即法律制度的类别齐全、规范系统、内在统一。实质意义上的完备则指法律制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符合公平正义的价值要求。树立宪法法律权威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一)宪法法律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达和体现,是党巩固执政地位的法制保障

(二)树立宪法法律权威,对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根本的意义和作用

(三)树立宪法法律权威,必须切实维护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统一和尊严

(四)树立宪法法律权威,必须树立和维护执法部门的权威和公信力。

执法为民。

一、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执法为民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宗旨的必然要求。;执法为民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的具体体现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努力为人民服务”;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始终保持正确方向的根本保证。

二、以人为本是执法为民的根本出发点。以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执法为了人民;执法依靠人民。

三、保障人权是执法为民的基本要求。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保障人民群众的公民和政治权利;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保障特定群体的权利。

四、文明执法是执法为民的客观需要文明执法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对执法机关的基本要求,是落实执法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法治进步的表现。包括:

(一)执法理念文明

(二)执法制度文明

(三)执法行为文明

(四)执法形象文明。

公平正义。

一、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根本目标;公平正义是新时期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公平正义是立法、行政和执法司法工作的生命线。

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公平正义的首要内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是公平正义的首要内涵,也是实现公平正义的前提和基础。

(一)平等对待,就是指法律对所有社会成员一视同仁,以同样的标准对待。

(二)反对特权,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必然要求。

(三)禁止歧视。与反对特权相对应,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使任何在社会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公民受到歧视待遇。

三、合法合理是公平正义的内在品质。必须是合乎法律、利益均衡、理情兼顾。

四、程序正当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方式与载体。正义不仅应当实现,而且应当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程序正当,是指立法、行政和执法司法机关的活动必须严格遵守法定程序的规定,保障法律制定的科学性,保证案件及时正确处理,确保公正、民主、效率、人权保障、权力制约与监督等价值目标得以实现。要充分参与、裁判中立、程序公开、程序约束。

五、及时高效是衡量公平正义的重要标尺迟来的正义为非正义。这一法律谚语表明了执法效率对于实现公平正义的重要性。一场旷日持久的官司,可以把一个家庭、一个企业拖垮,虽然最终可能赢得官司,但公平正义就已经大打折扣。及时高效,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小的成本投入、最低的资源消耗实现最大程度的公平正义。可以完善体制、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服务大局。

一、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是服务党和国家大局,这是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和法治工作的性质所决定的,是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法治实践的经验总结。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必然要求;服务大局是法治工作的性质和地位所决定;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经验总结。

二、把握大局是服务大局的前提条件。服务大局的首要前提,是要正确认识大局,牢牢把握大局。深刻认识大局的基本特征,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大局。把握大局的根本性,紧紧抓住大局不动摇;把握大局的统领性,自觉在大局指引下行动;把握大局的历史性,有效服务不同时期党和国家大局;把握大局的层次性,正确处理国家大局与地方大局的关系。

三、围绕大局是服务大局的根本保证。要求打牢思想基础;全面充分履职;依法正确履职

党的领导。

一、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党的先进性决定的。

(二)坚持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三)坚持党的领导是法治建设的艰巨性决定的。

二、坚持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思想领导。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思想领导,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法治领域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绝不能搞指导思想多元化。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三、坚持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政治领导。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政治领导,主要是政治原则、政治方向、重大决策的领导,核心是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领导。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道路。

(二)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三)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四、坚持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组织领导。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组织领导,主要是通过推荐重要干部,加强立法、执法、司法机关党的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作用,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法治领域得到贯彻落实。

(一)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

(二)加强党的各级组织建设

(三)构建符合时代精神的组织领导格局。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要求包括:健全完善立法、坚持依法行政、严格公正司法、加强制约监督、自觉诚信守法、繁荣法学事业、坚持依法执政。

健全完善立法。

一、坚持科学立法。科学立法是党科学执政、科学决策的必然要求,是

提高立法质量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必然要求。

二、坚持民主立法。坚持民主立法,就是既要体现立法内容的民主,又要体现立法程序的民主。注重把立法为民贯彻始终;注重增强立法主体自身的民主性;注重扩大公众参与立法。

三、坚持法制统一。从立法层面坚持法制统一原则,包括三层含义:一是任何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二是下位阶的法不能与上位阶的法相抵触;三是相同位阶的法相互之间不能相抵触。必须维护宪法作为根本法的地位;严格执行立法法对立法权限的划分;保证地方立法与中央立法的统一;加强立法解释和立法监督。

四、坚持体系完备。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继续制定和完善起支架作用的法律;加强法律法规的修改完善及配套法规的制定工作;适时进行法律清理和法典编撰坚持依法行政。

坚持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关键环节,是法治国家对政府行政活动提出的基本要求。坚持依法行政,切实做到合法行政、合理行政、高效便民、权责统一、政务公开。依法行政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关键环节,是法治国家对政府行政活动提出的基本要求。合法行政是依法行政的根本要求;合理行政是合法行政的重要补充;高效便民是依法行政的价值体现;权责统一是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政务公开是依法行政的重要保障;

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

严格公正司法。

一、切实维护司法公正。司法公正是司法工作的灵魂,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标志。司法人员必须自觉用司法公正理念指导司法工作,坚持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并重,做到法律效果和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相统一。

二、不断提高司法效率。公正与效率都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三、努力树立司法权威。建设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应当以公正高效权威为价值目标。司法公正、司法效率和司法权威是相互作用的统一体。公正是灵魂,没有公正,司法将会徒具形式;高效是保障,没有高效,正义将大打折扣,司法将难以承受日益繁重之任务;权威是品格,没有权威,司法将会失去应有的公信力,难以发挥其解决冲突纠纷,定分止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作用。

四、充分发扬司法民主。司法民主主要指在司法活动中体现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司法民主包括司法主体民主、司法程序民主和司法目的民主三个方面。

加强制约监督。实现对权力的有效制约与监督,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民谋利益。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必须充分体现制约监督的要求。意义:加强制约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重要保证,我国法律制约监督的主要渠道和途径,切实增强制约监督的合力和实效。

自觉诚信守法。自觉守法是实现依法治国的重要保证,也是现代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行依法治国,必须在全社会培养以自律为基础的守法意识,使人民形成发自内心地对宪法和法律的信仰与崇敬,并把法律内化为行为准则,主动、积极地遵守宪法和法律,做到自觉诚信守法。

繁荣法学事业。社会主义法学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学研究和法学教育是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人才支持的重要阵地,事关我国法治建设的兴衰成败。在法学研究和法学教育工作中,只有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才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牢牢把握法学领域意识形态的主导权,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才能不断提高法学教育质量和水平,培养优秀的法律人才,使之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捍卫者。

课程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理念 篇6

一、课程涵义的理解

在中国,“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唐朝。唐朝孔颖达在《五经正义》里为《诗经・小雅・巧言》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一句注疏:“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这是“课程”一词在汉语文献中的最早显露。宋朝的朱熹在《朱子全书・记学》中亦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等。朱熹的“课程”含有学习的范围、进程、计划的程式之义。

在西方,最早提出“课程”一词的是英国著名哲学家、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家斯宾塞(H.Spencer)。1859年斯宾塞发表著名文章《什么知识最有价值》《What Knowledge is of most worth》,文中提出了“curriculum”(课程)一词,意指“教学内容舯系统纽织”。西方课程(curriculum)源于拉丁语“currere”。“currere”是一动词,意为“跑”,“curriculum”则是一名词,意指“跑道”(race-course),根据这个词源,西方常见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course of study),简称“学程”。

实际上,课程理论和流派很多,即使同一理论渊源和思潮的学者,对课程定义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可以说,有一个课程专家就有一种课程定义。综观多种多样的课程定义,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课程作为学科

这是使用最普遍,也是最常识化的课程定义。谈到课程必然要谈到语文、数学、外语、音乐、美术等某门学科,课程就是学科,学科就是课程。《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中对课程这样定义:课程是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这通常被称为广义的课程;狭义的课程则是指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

这种课程定义片面强调了课程内容,把课程内容局限于源自文化遗产的学科知识,对学习者的经验重视不够。

(二)课程作为目标和计划

这种课程定义把课程看做教学过程要达到的目标、教学的`预期效果或教学的预先计划。如课程论专家塔巴(H.Taba)认为,课程是“学习的计划”,奥利沃(P.Oliva)认为,课程是“一组行为目标”,约翰逊(M.Johnson)认为,课程是“一系列有组织的、有意识的学习结果”,等等。

在我国学校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中,长期流行、影响最大的课程术语就是“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两者几乎涉及学校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制度中关于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教学的方方面面,对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及课程管理等进行规定,提出了要求。

这种课程定义把课程视为教学之前或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情境之外的东西,把课程目标与课程过程、手段截然分开,并且强调了前者,完全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关注,忽视了学生发展、创造空间的营建,忽视了学习者活生生的现实经验。

(三)课程作为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

这种课程定义把课程视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获得的经验或体验,以及学生自发获得的经验和体验。如美国著名课程论专家卡斯威尔和坎贝尔认为,“课程是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基本理念 篇7

关键词:构建和谐社会,社区发展,体育活动

1社区体育快速健康发展和完善社区体育组织至关重要

随着生产力的大力发展和生产方式的改变, 人们的经济收入不断增加, 闲暇时间不断增多。与此同时, 人们必然要追求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参与体育活动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方式之一, 人们对体育的需求必将伴随社会发展与进步而不断增长。在新的条件下, 我们必须摆脱旧体制和旧观念的束缚, 将大众体育纳入社区建设, 大力推进社区体育活动。这既是体育事业发展的要求, 也是社区建设自身的需要。从体育的发展来看, 社区体育是大众体育的基础事业, 抓好社区体育就抓住了大众体育的关键。加快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 美化社区环境有着积极的作用。完善社区体育组织, 在加强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缓解社会矛盾方面起着重要的润滑剂作用。因此, 随着和谐社会建设的发展, 社区体育将发挥重要作用。

2 强化管理机制, 推进社区体育的服务功能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引导下, 社区体育俱乐部、晨晚练指导站 (点) 等社会体育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地快速发展, 其中大部分在社区, 这都标志着社区群众体育组织网络体系已经初具规模。各地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社区体育运动会、健身大会、健身节等社区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在增进社区群众身心健康, 丰富群众生活内容、促进社区精神和物质文明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 我们还应清醒地认识到, 从总体上看, 当前我国社区体育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 社区体育发展很不平衡。社区体育设施远远满足不了群众健身需求;社区体育组织不够完善;社区体育活动还需要经常化、制度化、生活化;科学健身的知识还需要普及;促进社区体育发展的政策法规还有待于完善。

2.1 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在某种价值观念指导下, 各种生活活动的形式, 它包括人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它与体育有密切的关系。体育与生活方式的关系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 社区成员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 体育运动与健身、休闲娱乐的价值观发生了重要变化, 人们追求身体健康身心娱乐成为生活中的重要目标。以休闲体育为主的体育活动顺应和调节社区成员的生活节奏, 改变人们生活方式, 通过社区体育活动可以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性和行为, 培养人们对体育的兴趣爱好, 养成参与体育锻炼活动的良好习惯。进行体育活动, 可增进健康, 防止慢性及传染性疾病的发生。通过社区体育活动还能满足人们的多种文化需求, 改变人们的审美观念, 改变人们体育消费观念, 促进个人和家庭消费结构优化。社区各种体育活动, 促进相互交流与合作, 调谐人的精神状态。所以, 体育运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造就了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现代社会提出了“体育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的新概念, 使社区人们追求高质量的生活, 体验人生的幸福完美。这也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建设和谐社会追求的目标之一。

2.2 社区体育服务管理

其主要职能是了解根据社区体育大众的需求, 设立、健全社区体育服务网络, 完善社区体育服务体系, 广泛开展社区体育服务, 并对服务质量进行监督、保证, 以提高社区体育居民对社区体育的满意度, 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社区体育服务具有公益性、群众性、互助性等特点。

公益性是不以营利为目的, 而以社会效益为主, 以满足于社区居民的生活服务需求为目标;群众性是群众的事情让群众自已去办, 以自我服务的方式来进行;互助性是提倡“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的精神风尚, 发动社区成员广泛参与到社区体育中去, 以互相帮助的方式来开展体育服务活动, 以稳定社区体育服务, 并有一定的区域范围的限制。

这就要充分发挥社区的互动性, 使社区的社会性关系融洽、人与人和谐相处, 人们的生活逐渐依赖社区, 人们从心理上归属社区。社区体育做为中介, 是社区成员经常联系的活动方式和纽带, 在共同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 发挥社区各群体的作用, 对人们的价值观进行合理的整合, 使社区成员通过参与体育活动从心理上归属于社区, 依赖于社区。通过体育活动增进友爱, 互相沟通、交流情感, 使社区成员和谐相处。社区体育还能对社会进行规范, 因为体育活动能逐步形成并确立群体的行为准则, 进而把社区成员的行为纳入一定的轨道和行为模式, 体育活动中的各项规则和规程可教化社区成员的道德规范, 这对城市维持文明的社会秩序十分有益。因此, 社区体育的整合功能对构建一个安定有序、诚信有爱、充满活力的和谐社会有一定的意义。

2.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策略选择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为群众体育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同时也对社区体育提出了更高的工作目标和要求体育运动是一种极富感情色彩的高尚活动, 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 共同健身、休闲娱乐, 人们追求积极向上的荣誉和相互交往的亲和感, 并用“公平竞争”的精神维系着伦理道德。通过社区体育活动, 社区成员相互沟通、交流情感, 使社区成员之间非常和谐的相处, 这也促进了整个社区的稳定与和谐。

国家要富强、民族要振兴、社会要和谐、人民要幸福, 在中国发展的关键时期, 构建一个和谐的社区便成为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从这个意义上说, 广泛而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在综合运用各种能力、正确处理社区内部矛盾的基础上, 建构一个和谐的社会则同样是一个重要的能力, 这一能力, 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一能力建设的提出, 完善了党执政能力建设体系, 体现了社区对执政规律、社区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居民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成熟。

2.4 社区体育文化教育

这里的文化概念是指包括文化、娱乐、群众性文体活动及全民健身活动等内容在内的文化概念。社区体育文化管理的具体内容是对文化娱乐设施进行规划和建设, 组织健全各类文体活动组织, 帮助和指导这些组织开展社区体育文化娱乐活动、群众性文体活动, 引导社区居民进行全民健身活动。

体育是社会文化现象, 体育与科学技术、教育、卫生、文学艺术等都属于广义的文化范畴。体育文化是社会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从事各种各样体育活动的同时, 也接受体育文化的教育, 学习、了解体育文化知识、接受体育文化的熏陶。社区成员参与社区体育活动需求呈现多样化态势。人们已从单纯的“身体锻炼”向“先进的体育方法为基础的科学健身”发展, 了解体育基础知识和技术技能、方法, 进而参与健美运动、娱乐体育、健身运动、职业身体训练、医疗体育、矫形体育、保健体育等多种形式的体育文化教育。从生物学、心理学、医学、教育学、社会学、体育方法学等角度出发, 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 并根据体制监测和健康评价方面的知识, 制定科学的“运动处方”, 以达到预期的体育锻炼效果。许多社区已举办了体育医疗、体育保健、健康教育、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等讲座和咨询, 使社区成员接受了多种形式的体育文化的教育。

2.5 社区凝聚力

凝聚力的基本职能就是培养社区意识, 提高社区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为每个社区都具有社会心理要素, 而凝聚功能的发挥就是对社区社会心理要素的培养。城市住宅建设以小区为基本模式, 尤其强调小区的生活服务设施的配套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 一种集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娱乐、休闲、购物、法律、社团等于一体的服务功能齐全的现代化社区在逐步形成。社区成员的日常生活主要在社区, 人们的社区意识逐步加强。社区体育是基层体育, 更贴近生活, 对形成体育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因为社区体育属日常型活动, 就地、就近的便利条件, 使居民的体育生活化成为可能。通过社区体育活动, 社区成员产生了各种关系, 形成社区成员之间的互动, 这种社区成员间的互动关系, 产生了居民一致认同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社区意识。随着人们对体育生活方式的多样化需求, 社区体育要加强服务意识和服务功能。

逐步做到满足社区成员健身健美、保健、康复治疗、休闲、娱乐、陶冶情操、愉悦身心、扩大交往、充实和丰富生活等目的, 还要开展体育咨询活动;体质监测、体育信息服务等活动。社区体育活动对社区成员的多种需求的满足, 又大大激发了社区成员参与社区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 强化了社区意识。使社区成员热爱社区、生活在社区、乐在社区。使社区、体育、互动更加溶为一体凝聚在一起。

3 结语

社区建设是重要的社会基础, 社区的政治、文化、精神文明建设是通过社区的各项活动来实施, 特别是社区的文化体育活动, 发挥着特殊的服务功能和作用, 今后将继续朝着科学、文明、健康、休闲、娱乐、康复保健、实效的多元化方面发展, 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卢元镇.社会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评说[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3.

[3]编写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习读本[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5.

[4]胡小明.小康社会体育休闲娱乐理论的研究[J].北京体育科学, 2004, 24 (10) :22-24.

[5]樊炳有.社区体育论[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3.

[6]黄晓华.试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体育[J].体育学院学报, 2003, 23 (1) :22-25.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基本理念 篇8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 障碍分析 对策建议

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行政理论界对传统行政管理模式的批判已成定论,各式新的管理理论与改革导向层出不穷,西方各国也纷纷发起政府再造运动,与理论界遥相呼应。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世界都深受影响,加之我国本身的经济与行政体制改革需要,我国政府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亦不可避免地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和完善自身职能,满足日益成熟的社会物质与精神需求。服务型政府理念由此在我国逐渐盛行。

一、服务型政府概念及其内涵

服务型政府不是一个口号,不仅仅是机构上的调整和职能方面的转换,它既包含了观念上彻底的变革也同时蕴含了操作上切实可行的指导依据。综合来看,服务型政府从根本上来说是以公民为本位的政府,公民利益和意志是政府工作首要关注的价值追求,公共政策必须反映公民的意志,公民参与和公民满意应该作为评估政府绩效的重要标准。从这个角度看,服务型政府就是在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公共服务为宗旨并承担公共责任的政府。

经过我国学说界与行政界的相互补充和借鉴,服务型政府理论趋于形成自身完整的价值内涵和运作体系。作为有别于传统的管制型政府和西方的市场化政府模式,服务型政府具有自身的理念和追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服务型政府是法治政府,政府的所作所为应该限制在法律允许范围之内,从根本上迎合人民的内在需求,公务人员在制定政策法规和执行公务过程中都应该清楚认识到自身的特殊地位,务必遵守法律准绳,一切以人民为重;服务型政府是阳光政府,政府部门应该尽量采用更方便、更简约、更快捷的方式来为民服务,服务信息向所有人公开,而且对所有享受服务的对象都是公平公正对待的;服务型政府是“全民政府”,政府成员必须转变思路,把人民置于首位,在自身努力提供相应服务的同时,积极分化公共权力,尊重和培育社会性组织和中介组织,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培育提升社会成熟度,保障和积极引导公民实行自我管理;服务型政府是弹性政府,政府的弹性化运作不仅体现在机构设置和对规章制度的灵活运用上,它更深层次的积极意义在于真正置人民于政府服务工作的中心,一切以服务和满足人民的需求为重,同时,它也能更加灵活多样地面对众多的突发危机和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政府内外部创新氛围的孕育发展。

二、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现状及其障碍分析

服务型政府建设已经成为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当前我国正处于紧张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生产力极大提升,人们的受教育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有了普遍提高,社会日益趋于成熟。面对这种新的发展环境,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深刻认识到必须要通过转型的方式来改善政府运作模式,以更好地适应时代要求,获取人民真心的支持和拥护。然而,综观近年来各地服务型建设现状及其所取得的成果,在政府管理模式不断向人性化迈进的同时,它所曝露出的问题和建设进程中的障碍依然十分严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服务理念尚未在公务人员中引起广泛共鸣。传统管制型政府采用集权化管理模式,政府管理权力渗透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主要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来实现管理目标,行政人员在政府内部也存在或明或暗的人身依附关系。这种传统政府管理模式的弊端依然难以消除,公务人员经常以管理者身份自居而非以服务者地位为荣,对上级负责而非以全体人民的共同福利为目标的现象依然普遍。服务型政府倡导国家多元治理模式,政府与市场、民间组织是平等的公共治理主体,它们存在的终极目标都是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这种理念必须加以贯彻执行,尤其是公共管理者特别应该着重培养这种“服务”意识。

二是政府职能转换和体制建设仍然与服务型政府建设不相配套。由于历史原因和增强国力的现实需要,我国政府长期将主要精力放在经济建设上,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政府职能在许多方面越位、错位、缺位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尤其体现在衡量一国政府执政水平的社会服务职能方面,如老龄人口服务、流动人口服务、农村公共服务、就业服务、信息服务、法律救助服务等都存在着资源调配不足的问题。对经济建设的过度关注直接导致了对社会投入的相对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政府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打破公共支出结构中的头重脚轻现象,重新调整财政收支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增加转移支付力度,加大对社会公共服务方面的投入力度,如此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地方政府过于轻视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现状。

三是各地政府还没有就服务型政府建设形成完整的规划和实施机制。如今,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口号随处可见,其基本理念已经广为传播,并且成为各级政府行政改革的最终目标选择。但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许多地方只是进行一些零星的改革尝试而非系统、完整的服务型政府建设,更是缺乏全局性的建设规划及其相应的服务型政府建设评价机制。由于缺乏全国系统的、多层次的、分阶段的建设规划,各地在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普遍无的放矢、没有重点,这直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服务型政府在我国的建设进程。

四是服务制度有待健全、服务能力亟需进一步提升。在长期原有行政体制影响下,公务人员在行政过程中往往带有明显的人治色彩和随意性,行政人员的自由裁量权滥用现象亦是屡见不鲜。在新的服务制度并不健全的情形下,不仅是个人会因为缺乏激励和约束机制而脱变,政府部门之间、上下级政府之间亦会因为责任机制不健全而争功推过。在服务水平和能力上,受制于我国现阶段的发展水平,政府在为群众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也会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和障碍,政府公务人员的整体服务意识和能力也需要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

三、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路径选择

服务型政府是一种全新的政府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不是简单地对现有政府管理模式的修修补补,也不是单纯地对现有政府管理体制的增增减减,而是对我国的行政理念、行政体制、行政方式以及公务员素质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针对当前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障碍,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深入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进程:

首先,各级政府应该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不仅强调国民经济的良性健康发展,它更加重视人自身的发展,政府的重要职责就在于以人为本,全面推进包括人的需要、人的素质与人的能力在内的各种关系和存在方式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必须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强调经济建设的同时注重合理科学发展,发展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满足人民的现实需求。政府部门必须把握发展的理念和中心,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满足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内在需求。

其次,要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换。服务型政府建设要求各级政府深刻认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继续推进机构改革和职能转换,从根本上解决政府“错位”、“越位”和“缺位”的问题。具体来讲,一方面各地政府应该强化区域调控职能,将工作重点从直接抓项目、办企业转到制定和执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规划上来,以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社会提供基本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着力创造良好的法制、政策、人文、信用和服务环境;另一方面,可以将政府的一些社会职能向社会组织分化,并抽调资源积极培育社会自治能力,提高人们的自我管理热情。“公民社会”是时代趋势使然,服务型政府正是与之相吻合的政府管理模式。

再次,要进一步明确和强化政府服务的体制机制建设。权责一致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因而相应的体制和机制保障在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这种制度建设主要可以通过几下几个途径来达成:一是从国家立法的角度进一步明确政府的服务职能,完善和加大对政府行使公共权力、履行公共职责的监督机制建设;二是要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事权划分机制,为提高公共服务效能提供保障;三是要合理界定政府管理经济的范围,把政府从繁重的微观经济管理中解放出来,以致力于为公众和企业创造良好的自然、社会环境,创建公平竞争和信任合作的平台;四是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机制,要加强对各级政府以及政府所属部门的监督考核,全面落实岗位问责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明确分工和责任,设定总体的绩效评估指标,以便更好地督促地方政府的服务型政府建设。

第四,要不断增强政府的公开性和回应性。信息的公开和透明是现代政府的重要标志之一,这也是人民知情权的重要体现。因此,政府要不断增加透明度和沟通渠道,充分认识媒体在治理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在与新闻媒介进行良性互动的同时创新各种沟通方式,努力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和心理需要。面对众多的社会矛盾和纠纷,必须及时加以沟通和化解,政府对社会和公众的回应性此时显得尤为重要。要增强政府对民众的回应性,就必须要清楚认识到人民的主权地位和政府的服务角色,将公共利益居于主导地位,在日常行政过程中遵守正义、公平、公正和平等的民主价值准则,确保每一个有需要的公民都有表达的渠道以及能够获得公开公正的政府回应。也唯有如此,服务型政府理念才会真正深入人心,并在实践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和意义。

第五,要着力提高公务人员素质,提升政府工作效能。公务员是政府提供服务的实际承担者,是政府众多职能的具体履行者。能否真正创立服务型政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务人员的思想意识和行政能力是否能够成功转型。提升公务人员素质,主要是通过严把进入公务员队伍关和强化培训的方式来完成的。公务员不仅要有专业技能还需要对政务工作有整体的理解和认识,同时还要在思想上树立人民利益至上的人生价值观,从传统的注重管理和服从命令向注重服务和独立解决问题转变。政府工作效能的提升需要全体政府工作人员的齐心协力,同时,它也离不开一定的体制建设和行政程序整合。为了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更好地为民众服务,应该加强“窗口”建设,大力推广和落实“首问负责制”、“一站式办公”、“窗口办文”等好的经验和做法,不断改革办事制度,简化办事程序,规范办事环节。另一方面,要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对政府工作中的腐败行为和不正之风要坚决予以打击制止,强化为民服务的行政理念。

四、用创新和发展的眼光看待服务型政府建设

从政府管理改革浪潮来看,随着时代变迁政府管理模式也相应随之改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政府管理模式正在逐渐淡出历史舞台,各式各样新的行政理念和管理模式纷纷在各国由理论转为实践。服务型政府理念与西方的主流政府再造运动有着很多共通之处,然而具体而言又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是与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的。伴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展开,服务型政府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上亦不断前进和发展,更多的现代元素和西方先进管理经验被吸纳进来,为创立我国新一代政府管理模式注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应该用创新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服务型政府建设,凡是以人民利益为核心、充分尊重人民主权地位的好的政府服务方式都应该被吸纳进来,通过辨证吸收不断充实和完善服务型政府理论,以为我国政府行政体制改革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与实践支撑。

参考文献:

[1]李文良.中国政府职能转变问题报告[Z].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刘熙瑞.服务型政府——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改革的目标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02,(7)

[3]高尚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J].中国改革。2007,(12)

[4]麻宝斌.公共利益与政府职能[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5]沈荣华,朱海伦.论和谐社会的制度性起点[J].理论探讨,2008,(5)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基本理念 篇9

学习体会

阳谷县青少年素质教育实践基地魏自友

艺术创意课程集艺术性、趣味性、实践性、科学性为一体,深受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喜爱,通过整个活动方案体系,让学生了解摄影的基本指导原则和常用的艺术创意效果,掌握数码相机的使用技法,能把数码相机上的照片导入到计算机里的指定位置。会利用专业的数字图形软件Art weaver等对所拍摄的照片的后期处理,并制作电子相册。艺术来源于生活,创意让生活更精彩。艺术创意课程顺应学生成长的天性及特点,对学生实施良好的艺术教育,以最佳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创意能力,让学生不仅爱艺术,更加热爱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充满了自由创作的快乐,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精神。

艺术创意活动课程在对照片进行艺术美化处理环节,引导学生联系日常生活中的手机拍照,用美图秀秀可进行简单美化。这样使学生建立学习与生活的有机联系,有亲身体验的过程。教师再讲解利用Artweaver Free 5处理照片时,学生易于接受,并快速掌握。从而积极主动参与实践,以提升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艺术创意课程要求突出评价对学生的发展价值,充分肯定学生活动方式和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性。学生在室外拍照环节,各小组成员间要相互团结,集思广益,充分利用校园内的景点,力争拍出艺术性强的作品。在后期处理时,要求对照片添加有创意的文字,要注重策略,开动大脑,合力完成。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基本理念 篇10

小学识字与写字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

识字与写字作为阅读和写作的基础非常重要,学生识字写字技能的学习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其他学科的学习。识字与写字历来都是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任务。

新颁布的课程标准规定的识字与写字教学的基本理念仍然是“多认少写”,为尽快实现独立阅读创造条件。

(一)小学识字与写字的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规定的识字与写字的总目标是: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总目标是针对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还规定了每个学段的具体目标。

第一学段(1~2年级)的识字与写字的目标是:(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2)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4)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正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6)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第二学段(3~4年级)识字和写字的学习目标如下。(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5)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课程标准在识字量的确定和字种的选择上都有所突破。一方面,在“阶段目标”中适当降低第一学段的识字量,即由“1600~1800”降为“1600左右”;另一方面,在“附录”中新增了《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两个字表,它们将为教材及教学中字种的选择提供依据。

在识字写字教学过程当中,老师们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对不同学习难度的字,往往采用不一样的方式和方法。也就是说,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学习任务。《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包括300个字。这300个字的特点是:第一,构型简单;第二,重现率最高,其中大多数字能够成为其他字的结构成分。让学生先学习先认这些字,会写这些字,这种做法借鉴了传统的识字写字教学的经验,符合汉语言文字学习的规律。这个字表为我们小学一二年级识字写字教学内容、教学方式,都会产生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二)识字与写字的教学建议

1.要充分认识小学低年级认一定量的字的战略意义

写字的过程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掌握写字技能的过程,写字在学生语文素养形成过程中具有基础性作用。信息社会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尽快地提高中小学生阅读水平,是教育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学生在开始学习的时候,会有强烈的阅读欲望,如果学生识字的速度比较慢,识字量比较少的话,就不能达到阅读的要求。时间长了,学生识字的兴趣和愿望不能满足的话,也会对今后的阅读产生一个阻碍,产生一个不良的影响。

写字的过程是体会和认识民族文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能增强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理解。任何一个国家的义务教育都会注重本国家文化教育和价值观的教育。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因此,从小学开始就应该培养学生喜欢汉字的情感与态度,让学生逐步感受到汉字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价值与意义。2.多认少写,为尽快实现独立阅读创造条件

小学低年级以识字为重点,是语文课程发展过程中的一贯要求。但是,不同时期的课程标准,对识字的具体要求也不同。课程标准在具体陈述“识字与写字”的阶段目标时,明确提出来“认识”和“学会”两种不同的目标。3.降低写字量,关注写字过程,注重写字基本功的培养

识字写字量不是越多越好。到了一定程度,多认字对于学生阅读的帮助概率会越来越小。1600~1800个字可以覆盖目前出版物的90%以上。这样既为学生阅读创造了基本的条件,也为学生继续多认字留有空间,学生遇到一些不会认识的字,可以尝试不同的识字方法,识字策略自己去解决。很多地方和学校做了大量的实验,认识1600个字左右的话,就达到了进入阅读状态的基本要求。

在这次课程标准修订过程中,还对写字教学提高了要求。现在社会、家长等各方面都认识到我们的写字教学质量亟待提高。这些年来,由于计算机的使用,写字教学受到了一点影响,学生的书写能力有所下降。有识之士,包括老师、家长都认为学生书写汉字的能力不能削弱,只能加强。历史证明,每一次书写工具变革以后,汉字的艺术都是朝前走了一步,而不是退后。

课程标准要求保持好写字的姿势,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因为写字的姿势好了、习惯好了,字才写得好。写字的姿势正确还能保证人的身体健康。写字是培养一个人心气的有效途径。

实际上,我们很多学校非常重视学生书法课的教学。对于书法教学,写字教育对我们老师的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仅是语文老师,其他学科的老师,如果在课堂上展示出来写得非常精彩的字的话,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引领、引导和影响。因此,所有学科的老师都要练字,我们大家来享受书法艺术的熏陶,享受它给我们带来的乐趣。4.降低要求,减缓难度,突出拼音的使用价值

根据对汉语拼音教学的定位,相应地对教学要求也要发生变化。另外,从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汉语拼音教学是小学低年级教学的难点,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主要表现在难记,以及拼读和书写要求高。新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教学作了较大的调整,突出对这个工具的使用。

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与方法 篇11

根据长期的英语教学实践,在高中阶段获得这些能力的主要基础是阅读。高中学生阅读水平的发展是高中英语教学的关键环节。英语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

那么实际上,到底什么是阅读,就是What is reading这个问题怎么去回答,大家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有些老师可能会认为,阅读就是为了学习词汇和学习语言的结构,这个可能是他阅读的一个主要的目的。另外有老师也许会认为,阅读就是为了理解这个课文,理解这个课文作者的意图是什么。这种对阅读的理解,还都不够全面。阅读实际上是读者在基于自己的这种生活经验的基础之上,和文本中所提供的信息建立一种互动,在这个过程当中是一个构建意义的过程。我们所读的内容和作者自身的知识背景、与他的生活经历建立一种互动,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重新的意义建构过程,并不是完全是仅仅是为了理解作者的意图,因为在每一个人的阅读过程中,由于我们自己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历不同,可能同一篇的文章,我们对这个文章的本身的理解也会不一样,甚至我们有的时候在读过一遍之后再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们还能从中读出新的东西。这说明阅读是一个互动的,就是读者和文章本身是一个互动的意义重新建构的过程。

阅读本身它是个阅读的行为,所以我们教学当中我们教师肯定要关注学生或者说培养学生阅读行为的有效性。我们要考虑到,讲到阅读行为问题,它可能有一个外现的行为,比如说阅读的习惯,有的学生喜欢用手指指着文字读,有的喜欢用读出声音来念。这是显性的。还有内在的,他的内部世界当中如何进行加工信息,如何去理解,这都属于我们在阅读教育当中应该要关注的一些问题。

阅读和阅读教学是不太一样的。我们在真正生活当中有这种阅读,我们是read to learn

这是我们生活当中的阅读。那么真正阅读教学实际是learn to read,更多的是learn to read

那么这个learn to read,就是我们所说的阅读教学,是我们的老师平时在教学中通过组织教学活动来帮助学生去学会读。这个过程里面可能目的跟平时还不太一样,可能首先我们要发展学生的阅读策略和阅读技巧,帮助学生通过发展阅读技巧提高他们阅读效率。

对于英语教学来说,另外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通过阅读来学习语言,学生在阅读中要学习语言。阅读并不是不学习词汇、语言结构,而是通过阅读学习词汇,通过阅读学习语言的结构,包括新的语言结构。这也是通过阅读一个很重要的、主要的教学目的。

另外,通过阅读还要学习文化,因为这里承载着很多的文化很多的信息,那么阅读也是获取信息,这也是阅读教学一个很重要的亮点。

真正的阅读和阅读的教学还是有一定的区别。如果我们能够很好的理解什么是阅读,阅读是一个什么样的心里过程,而不是一个这种线性的或者单一的过程,那么就我们在教学当中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是很重要的。我们作为一个教师,应该区分生活中的阅读和我们教学中的阅读。还有一个我们应该去思考的问题,就是说单纯简单地回答什么是阅读,有的时候可能会比较抽象比较简单,可能还有更多我们这个阅读的目的、感受,但假如说我是为了学语言这个阅读,那可能我们这个阅读策略是不一样的,我们对阅读材料的选择、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可能会有所不一样。假如说纯粹是一种阅读,那是生活中去获取美的享受、获取知识。或者再深一步来说,我们要从阅读需要解决的问题去分析。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learn to read和read to learn是结合在一起、不能截然分开的。当然我们在教学中可能更多的强调是learn to read,但它的目的是为了read to learn,在这个过程当中实际上它也是read to learn,因为他通过阅读他来学习语言学习文化、了解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使用信息,这也是一个learn的过程,只不过就是说我们的侧重点是不一样。当我们的学生真正发展了很好的阅读能力、阅读技巧之后,他就可以运用这些技巧来read to learn。

阅读是阅读者与文本之间的信息与思想的交流,它需要阅读者的情感投入,激活利用已有的图式进行新的构建,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有两个显性的存在:阅读者与阅读材料。

从显性角度来说阅读,前面讲的是教学的阅读,也就是阅读教学。对于教学,作为教师,需要考虑两大显性的因素:一是我们的教学对象学生这个要素,二是我们选择的阅读材料这个要素。一个是人,是阅读的间接要素;考虑学生因素,就是我们从材料的难度角度、从学生兴趣角度、从学生的年龄段来考虑。按照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所规定的阅读要求,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学生的兴趣爱好,二是学生的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和其他方面能力,三是目标,要求学生读应该读的内容。根据这三个因素我们来选择材料,这样的材料可能会满足学生在阅读整个发展过程当中的需要,而不至于产生由于某一个因素原因,造成学生能力达不到。材料太难不行,但选择材料很好学生却不感兴趣也不行。还有一种选择,就是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段,选择不同的内容,现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很多。所以说,老师在处理阅读材料选择的过程当中,必须要考虑到这一因素。

我们知道,学生在真正阅读的时候,是带着一种情感去读的。如果他对这个话题没有兴趣,他就不会去投入的去读。同样,如果我们所选的文章太难了,他也就会放弃,他觉得这个材料不适合他,他根本读不了,因为满篇都是生词,他再努力他也没有办法去读。

上一篇:念好人才三字经下一篇:繁星春水中的好句摘抄加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