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命的散文: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2025-01-23

关于生命的散文: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共13篇)

关于生命的散文: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篇1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最初看到这句话是一本哲学小说,囫囵吞枣的看了一遍,不太了解它的意义。我一直认为重的东西是不能承受的,为什么轻的也不能承受?哲学的东西总是感觉很模糊,理解他需要一定的时间和阅历。

真正悟到这句话内涵的却是一则童话:很久以前,鸟是不会飞的,因为它们没有翅膀,有一天,上帝把翅膀放在它们身边,要它们拾起来放在自己的背上,大家都带着观望的态度,不愿背上这沉重的翅膀,但又不敢违抗上帝的命令,只好背上它,没想到,它们觉得只会加重负担的东西,却让它们飞上了天空。”人的一生负重是在所难免的,因为他是生活赋予我们的,上帝在送我们礼物的时候往往会用困难去包装他,这可能就是孟子所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吧”。虽然这则童话以及孟子的这句话都有一些天命论的成分在里面,但是不妨碍我们通过这些去理解什么是生命不可承受之轻。

不可承受生命之轻”是相对于““不可承受生命之重”而言的。人的生命中有很多“不可承受之重”,比如来自工作、生活、感情、人际关系等等。但人们往往忽略掉,生命中还存在着“不可承受之轻”!一个人活在一个没有压力的环境里,可能有多种原因,比如他家境很好衣食无忧;比如他不思进取,无所事事;比如他逃避现实,看破红尘,等等……这些都是消极的行事方式,这种没有压力的生活,不会让人感到沉重,而让人感到轻松,但是这种轻松会毁掉一个人,正所谓人无压力轻飘飘,所以这种“轻”是要不得的,是生命中不该承受之轻。

我们必须把人生视为一种磨练,否则,在曲折的人生中,必然活得了无生趣,作为芸芸众生中的一份子,就要学会在泥泞中跋涉,要学会负重前行,学会承担责任,才不至于在哀愁和遗憾中度过一生…………

关于生命的散文: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篇2

在探讨这个话题之前, 首先需要辨明一个问题, 即“自我指涉”中的“我”是谁?是作者还是叙述者?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 除了主要的故事情节, 还有大量的议论和评述文字, 例如第二章中关于肉体与灵魂的大段思考。那么这些思考是由谁做出的呢?关于这一点, 米兰·昆德拉说:“确实是作者本人在说话。”不仅如此, 他还承认:“我喜欢时不时地直接介入, 作为作者, 作为我自己。”这似乎解答了“‘我’是谁”的问题, 历来研究者也倾向于将昆德拉作品中的“我”看做是作者本人, 把他小说中的思考和评论看作是由昆德拉本人直接发表的。

笔者认为, 作者本人直接进入小说发表评论的说法并不准确, 因为小说作为一个叙述文本, 是被叙述者叙述出来的, 在叙述行为中, 作者并不是必要的因素。作者只是抄录下叙述者的话, 而我们作为读者, 只是由于某种机缘和巧合, 看到了这个叙述行为, 也就是所谓的阅读了这个叙述文本。在一个叙述行为中, 只有叙述者、叙述接受者以及叙述文本是必要的因素, 作者和读者都是外在于叙述行为的。

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 叙述是由作为叙述者的“我”完成的, 而非作为作者的“我”完成的。小说开篇即是关于“永恒轮回”命题的大段思考, 但是读者并不知道这段思考是由谁做出的。直到这段占了6页篇幅的思考结束后, “我”和人物才正式出场:

多年来, 我一直想着托马斯。但只是在这些思想的启发下, 我才第一次真正看清他。我看见他, 站在公寓的一扇窗户前, 目光越过庭院, 盯着对面房子的墙, 他不知道他该做什么。

上面这段文字为我们透露了“‘我’是谁”问题的答案。作者昆德拉不可能真正看见了一个活人托马斯站在窗前, 他也不可能用肉眼看到人物托马斯, 只有与人物处于同一层面的叙述者, 才能声称自己看到了人物。既然作者是存在于叙述行为之外的, 那么我们在谈叙述行为中的“自我指涉”问题时, 当然就是指的叙述者的自我指涉, 而非作者的自我指涉。

二、小说中的自我指涉叙述

昆德拉从来不避讳是虚构的, 反而总是在小说表明自己是在虚构。例如第二章“灵与肉”的开头就是。

叙述者在小说中提示和交代他在叙述中是怎样虚构的, 就是叙述的自指性。这种自我指涉的叙述也叫“元叙述”。在叙述行为中, 叙述者有一个特权, 就是他可以对叙述发表议论, 称为干预。“干预可以有两种形式, 对叙述形式的干预可以称为指点干预:对叙述内容进行的干预可以称为评论干预”。自我指涉就是叙述者对叙述行为进行指点干预的一种较为极端的模式, 叙述者时刻提醒叙述接受者注意他是在讲一个虚构的故事。

自我指涉叙述除了交代叙述者如何虚构, 也可以用之来发表叙述者对小说的看法和意见。例如第五章第15节:

然而, 是否可以断言一个作家只能谈论他自己?……小说不是作家的忏悔, 而是对于陷入尘世陷阱的人生的探索。

借这段话, 叙述者表明了他对小说的看法:小说不是对活人的模拟, 而是对人类生存的可能性的探索。在昆德拉看来, 小说的魅力在于小说中的人物可以跨越某条界限, 达到一个无法预知的天地, 探寻存在的可能性, 而“我”的一切都是被一次性给定的, 只能终结于界限的那一边。这也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一个贯穿于托马斯的重要主题:“人只能活一次, 我们无法验证决定的对错, 因为, 在任何情况下, 我们只能做一个决定。上天不会赋予我们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生命以供比较不同的决定。”这也是从托马斯出场开始就困扰他的一个问题, 他不知道是和特蕾莎在一起好还是一个人好, 因为生命只有一次, 既不能和前世相比, 也不能在来世加以修正。

除此之外, 自我指涉叙述表现出叙述者对人物和叙述行为的充分控制权。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 人物都是由叙述者虚构出来的, 他们产生于某个让叙述者浮想联翩的句子或者某个关键情景, 所有人物的思想和言行都在叙述者的控制之下, 而整个的叙述进程和速度也是由叙述者“我”所控制的。例如在小说第五章第16节, 叙述者想要脱离故事情节再一次进入对“生命只有一次”主题的思考, 同时为了保持与前面叙述的连贯, 叙述者采用自我指涉叙述的方式来控制叙述进程, 以达到目的。

这不仅是托马斯在思考, 更是叙述者在思考。叙述者明确指出这是为了“进一步说明上一章”的问题, 并照录下这个问题。在叙述者的控制下, 小说故事情节的推进被打断, 再一次进入对“生命只有一次”的思考。

再举一个更明显地叙述者对叙述控制的例子:

在本小说的第三部, 我谈到萨比娜半裸着身子、头戴圆顶礼帽站在衣冠楚楚的托马斯身旁……片刻后才, 传来她快乐的嚎叫声。

小说中第一次提到“圆顶礼帽”是在第一章第13节。叙述中, 故事的主人公都因为爱而面临死亡。似乎在王尔德的观念中, 爱情并不能给人们带来快乐与幸福, 只能留给人死亡的结局。这样的结论, 完全否定了人性中最美好的情愫, 同时也揭示了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虚伪与冷漠。

因为认定这个世界的丑陋与虚无, 王尔德让他心目中纯洁美好的人去了另外一个世界, 不必在这个世界受苦。从另一个方面, 也表达了王尔德对生的绝望, 生的虚无的看法, “我害怕死, 但更害怕生, 在寂静与悲伤中, 生不如死”。在王尔德的心中, 这个世界已没有什么可留恋, 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已消失, 只剩下不堪的庸俗丑陋, 而死亡, 似乎才是最好的解脱。 (4) 由于王尔德有着很深的宗教情结, 在上帝的庇佑下, 死亡的绝望中却蕴含着无限的希望。

特别是《自私的巨人》在一文中, 作为耶稣化身的孩子将巨人带入了天堂。这也恰恰说明在王尔德笔下, 死亡是善良与爱受难的终结, 是救赎的开始。

王尔德童话中的残破结局却更显出美丽的真髓。目睹了真善美的破灭, 让人们产生了改变丑陋的现实生活的欲望。王尔德的童话不仅是写给孩子的, 同时是写给成人的, 更是写给自己的……

由于现实与理想的冲突, 王尔德不得不以自己的方式控诉这个黑暗庸俗的世界。因此读他的童话, 我们不能将其当做简单的儿童文学, 而是一种生命的控诉。他用一种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生命, 在简单的童话中融入自己的灵魂。我们从这些童话中, 读到的不仅是故事, 更应该读懂的是王尔德在生命的过程中的思考。

参考文献

[1]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3年。

[2]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年。

[3]赵毅衡《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 人民大学出版社。

[4]吴晓东《从卡夫卡到昆德拉——20世纪的小说和小说家》, 三联书店, 2003年。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篇3

昆德拉是在中国最富知名度的当代外国作家之一。因为其作品投射了当时的社会风尚,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甚至兴起了一股“昆德拉热”。昆德拉的标签式名言“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风行一时。他作品中的“轻”“慢”“媚俗”等极富文艺意象的标志性用词,也常常成为流行词,甚至连“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生活在别处”等书名也让人津津乐道,玩味不已。无数年轻人从昆德拉的作品中汲取营养,视其为一代宗师。

迄今为止昆德拉出版了十部长篇小说,几乎每部都成为了经典。多年来,昆德拉除赢得无数文学大奖之外,始终也是诺贝尔文学奖强有力的竞争者,几次获得提名。现在就让我们来仔细品味昆德拉经典小说的开头、结尾以及一些让人见之不忘的语句,通过窥一斑而知全豹,来领略这位文学大师作品的风采。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开头:永恒轮回是一种神秘的想法,尼采曾用它让不少哲学家陷入窘境:想想吧,有朝一日,一切都将以我们经历过的方式再现,而且这种反复还将无限重复下去!这一谵妄之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结尾:托马斯打开房间的门,揿亮了吊灯。特蕾莎看见两张床对放着,一张床边有一个带灯的床头柜。一只巨大的蝴蝶被光线一惊,飞离灯罩,在房间里盘旋。下面,传来钢琴和小提琴微弱的声音。

见之不忘的语句:令她反感的,远不是世界的丑陋(城堡被改造成马厩),而是这个世界所戴的漂亮面具,换句话说,也就是媚俗。

表面是清晰明了的谎言,背后却是晦涩难懂的真相。

人一旦迷醉于自身的软弱之中,便会一味软弱下去,会在众人的目光下倒在街头,倒在地上,倒在比地面更低的地方。

(许钧译)

《笑忘录》

开头:现在是一九七一年。

结尾:那男人说着,其他所有人都饶有兴趣地听着,而他们裸露的性器官这时正傻呆呆地、忧伤地看着地面的黄沙。

(王东亮译)

《不朽》

开头:这位太太大概六十岁,或者六十五岁。我平躺在一把朝着游泳池的躺椅上望着她。

结尾:汽车的喇叭响个不停,我听见愤怒的人群在大叫大嚷。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阿格尼斯渴望买上一枝勿忘我,只要一枝;她希望把花举放在自己的眼前,作为美的最后的不为人所见的象征。

见之不忘的语句:没有一点儿疯狂,生活就不值得过。听凭内心的呼声的引导吧,为什么要把我们的每一个行动像一块饼似的在理智的煎锅上翻来覆去地煎呢?

(王振孙译)

《慢》

开头:速度是出神的形式,这是技术革命送给人的礼物。

结尾:马车消失在雾中,我发动了车子。

见之不忘的语句:缓慢的程度与记忆的浓淡成正比,速度的高低与遗忘的快慢程度成正比。

乐趣不论平凡还是不平凡,只属于能感觉到的人。

(马振骋译)

《玩笑》

开头:这么多年后,又竟这么着,我回到了老家。

结尾:我们在他的身边大约呆了十分钟,后来第二小提琴手回来了,向我们示意。我们扶着雅洛斯拉夫站起来,架着他的胳膊,跟他一起扎进了人行道上那些醉醺醺的毛头小子们的喧闹之中。在人行道边上,有一辆急救车,所有的灯光大亮,停在那里等候。

见之不忘的语句:他们当时多么神气;已属于他们的天堂,用不着上天的任何相助,他们照样能到达天堂!只不过,后来,这个天堂就在他们的眼皮下烟消云散。

一切都终将被遗忘,同时又无论什么事情都无法挽回。挽回的作用(或通过报仇雪恨,或宽宥原谅)必须有遗忘为基础。任何人都无力挽回已铸就的过失,但一切过失却都将被遗忘。

(蔡若明译)

《无知》

开头:“你还在这干什么?”她说话并不凶,但也不客气。

结尾:他透过舷窗,看见天空深处有一圈低矮的木栅栏,在一座砖房前,一棵细高的冷杉,像一只举着的手臂。

见之不忘的语句:孤独:独自穿越生命而不用任何人关心;说话不用人倾听;经受痛苦而不用人怜悯。

生活,生活中没有幸福。

而存在,存在即幸福。存在就是:变成一口井,一个石槽,宇宙万物像温暖的雨水,倾落其中。

逝去的时光愈是辽阔,唤人回归的声音就愈难抗拒。这样的说法似乎言之成理,却不是真的。人不断老去,生命的终局迫近,每一瞬间都变得愈来愈珍贵,根本没有时间可以拿来浪费在往事上。我们必须去理解这个关于乡愁的数学悖论。

(许钧译)

《生活在别处》

开头:诗人究竟是在哪里被怀上呢?

结尾:他望着水里他自己的脸。接着,在这张脸上,他突然看见了极大的恐惧。这些他看到的最后的东西。

见之不忘的语句:最糟糕的不在于这个世界不够自由,而是在于人类已经忘记自由。

两个人彼此靠近总需要超越某种相异性,而拥抱的一瞬之所以醉人就因为它只能是一瞬的时间。

我们选择这个瞭望台就像选择自己的命运, 而我们的选择也同样是不可挽回的。

只有当一个人上了年纪,他才可能对身边的人,对公众,对未来无所顾忌。他只和即将来临的死神朝夕相伴,而死神既没有眼睛也没有耳朵,他用不着讨好死神;他可以说他喜欢说的东西,做他喜欢做的事情。

(袁筱一译)

《告别圆舞曲》

开头:秋天到了,树叶开始变色,发黄,发红,发褐;位于美丽山谷中的小小温泉城,仿佛被一场大火围住。

结尾:伯特莱夫说着挎住妻子的胳膊,然后在月台柱灯的照耀下,他们四个人一起走出火车站。

见之不忘的语句:没有任何东西能像嫉妒那样消耗一个人的全部精力。

你们让所有的人成为凶手,而且,这样一来,你们自己的屠杀罪就不再是一桩罪行,只不过成了人类一个不可避免的特征。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篇4

说实话,刚开始我没有看懂!连小说里的故事都不是很明白,唯一能记住的就是几个简单的人物的名字和一条狗的名字。这篇小说,不是单纯的为讲故事而讲故事,故事只是其中的载体。最主要的,是里面有许多高深莫测的哲学语言,因为哲学语言,加深了小说的思想深度。

文中主人公有四个,托马斯,特蕾莎,撒比娜,弗兰茨,四个人上演着人间起起伏伏。

为了能读懂它,上网看了一些读后感,在别人的引领下,回头再看,似乎看出点门道来了。

特蕾莎属于生命之重人物,她对爱情的忠贞与信念,对丈夫的宽容和忍受,在幸福之中充盈着忧虑,不断考验着丈夫是否依然爱着她,在生命之重压力之下,蕴藏着无尽的悲哀和孤独,将精神寄托于卡列宁(一条狗)。

托马斯是一个生命之轻人物,对女人具有强烈猎奇心理,对性的追逐,不断给特蕾莎带来巨大伤痛,其实,托马斯内心深处对特蕾莎蕴藏着深深的爱,人性的肉体与灵魂两重性矛盾凸现出来。托马斯对希腊神话俄狄浦斯人生故事引发思考,并将看法投向颇有尖锐的杂志,在读者来信中刊发了,他不断受到各种压力,但拒绝收回刊发的思想,因而他失去医生这份工作,最后远离尘嚣、逃避现实,与特蕾莎居住于清净、安宁的乡村之处。

萨比娜是具有强烈的背叛现实、争强好胜、富有激情生命之轻人物,萨比娜人生的主题在反复出现、重演、修正和延展,她脚下如同一条漫长的背叛之路,每一次新的背叛,就像一桩罪恶又像一场胜利,时刻在诱惑着她。最初背叛父亲(禁止爱情),共产主义艺术(禁止毕加索),丈夫(一个平庸的演员),爱情(托马斯、弗兰茨)。当一切背叛之后,生命出现了极度空虚。

弗兰茨是个聪明、正直、善良却又充满软弱之人,对来自富有激情的萨比娜充满好奇,犹如刘姥姥踏进大观园,陷得无法自拔,通过萨比娜获得了新生和自由,他满足了尘世间情人愿望,但缺少天堂之爱,他追逐梦想到柬埔寨边境,死于抢劫的毛贼,死得轻于鸿毛。

最后书中以第七部分卡列宁的微笑来结尾,刚开始我有很大的疑惑,怎么会以这样的方式来结尾呢?在回头看书的整体时候有那么一点明白.在“生命的初次排练就已是生命的本真“一次不算数一次就从来没有”在这生命之轻面前,昆德拉以其卡列宁的微笑这种牧歌般的结尾,给与我们的是在这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面前,以卡列宁的微笑这种牧歌式的想象,给我们以一种美好的世界在面前的景象,世界是美好的,值得我们为她去奋斗,读后感《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整个故事情节让我联想到了现实生活中的一幕,哥哥和嫂子,还有哥哥的情人,嫂子的精神寄托——妞妞(一条腊肠狗),心头不禁痛了一下,原来一切创作都是源于事实的呀,真希望这样的事实不要这么血淋淋的发生在我身边……

下边是感觉写的不较好的读后感,复制过来。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

曾在一部讲述大学四年生活小说中提到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近日阅读之后思绪万千。

第一遍,觉得很肤浅、庸俗、不可思议,自小就受儒家思想教育,宣扬欲望是格格不入的,情节是一个名叫托马斯的医生去乡下诊疗,在酒吧遇到一个侍女特蕾莎,从此,两个磕磕碰碰走在一起,同时画家萨丽娜是托马斯情人,而萨丽娜与大学教授弗兰茨也是情人关系,以一言以蔽之:第一遍是四人之间的感情纠葛。

第二遍,梳理了小说情节,它是我所阅读中最独特的逻辑构思小说,以蒙太奇方式,跨越时间、地点,同一件事在不同章节中以不同侧面反复提及。

第三遍,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小说情节发生在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时期为时代背景,发生的“布拉格之春”事件,“两千字宣言”,不同侧面描绘出捷克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

第四遍,把主要事件串珠在一起,联系四个人生活遭遇。

小说是米兰•昆德拉以生命轻重二元论来观察世界,审视灵魂,诠释生命的真谛。

小说的背景布拉格之春 政治事件

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杜布切克发起了布拉格之春改革,有脱离苏联控制倾向。

苏军决定武装干涉。6月下旬,华沙条约组织在捷境内举行军事演习,演习结束后迟迟方撤。7月之后,局势有所缓和。8月3日晚华约在捷签署联合声明,危机似乎已经过去了。

8月20日晚11时,布拉格机场接到一架苏联民航机信号“机械事故,要求迫降”没有理由不同意。客机一降落,数十名苏军突击队员冲出机舱迅速占领机场。几分钟后,苏第24空军集团军巨型运输机开始降落,一分钟一架。1小时后,一辆苏联大使馆的汽车引路,苏军空降师直扑布拉格。

于此同时,苏陆军总司令帕夫洛夫斯基大将指挥4个苏军装甲师,1个空降师,1个东德师从波兰直捣布拉格。(西方向第一方面军)驻德4个苏军师,1个东德师切断捷西部边

界。(西方向第二方面军)驻匈牙利苏军8个师,匈军2个师,保加利亚军一部从南部进攻。(西南方向第一方面军)苏波合成军4个师进攻北部。(西方向第三方面军同时苏军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与捷军开始全面电子压制。

21日拂晓,苏军占领布拉格,逮捕杜布切克。

在进攻开始6小时后,苏军控制了捷克全境。几十万捷军被全部缴械,北约也没来得及作出任何反应。

这是苏军一次典型方面军群进攻战役。西方向主攻,西南方向配合,共动用4个方面军,1个坦克集团军,4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26个师,约30万人。但由于进攻过快,两个战略方向的后备坦克集团军群均未出动,只动用了各集团军,师,团的直属坦克,共有9000余辆。

介于所有人都还没忘记1956年发生在匈牙利的悲剧,杜布切克并没有阻止抵抗,在这次事件中仅有80个捷克人被杀,与匈牙利事变相比,大大减少。

1969年4月,古斯塔夫代替杜布切克成为了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第一书记。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书笔记 篇5

但是这个罗伯斯庇尔不是我们所了解的那个英雄罗伯斯庇尔。后者在历史上只有一次,前者则反复出现。因此此处的罗伯斯庇尔是一个独裁、白色恐怖的概念。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罗伯斯庇尔,不管他以前杀过多少人,正因历史终将过去,他的恶行会被遗忘。可如果我们只能看到这个独一无二的罗伯斯庇尔,而忽略了概念上的永劫复归的罗伯斯庇尔,那么他永远会在残杀无数民众之后被原谅。就像拿破仑、希特勒、斯大林都只有一个。

历史是直线户外和圆周户外的个性的统一。人类史和人的一生都是沿线性轨道向前的,发生过的所有的事件,无论其好坏,都只有一次,因此没有什么好怕的。历史和人生都轻如鸿毛。一次就是没有,只有一次的生命就是从来没有存在过。于是很多人就在这条不能回头的轨道上选取轻的生活,融入主流,加入媚俗的大军。还有人却总是要在其中找寻更多的价值和好处,他们思考、挣扎、反抗,他们渴望自己能做的更好,担负起自己的职责,即使为此他们要选取重,选取一次次痛苦的轮回,选取永劫复归。那么永劫复归的存在不在于它是否存在,而在于我们是否看得到,是否做出复归的选取。

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有感 篇6

第一次知道米兰.昆德拉是在深雪的《爱经述异》中,书中的女主角希望通过无尽的付出来换取男主人公对她的爱,于是就举了特蕾莎的例子来自勉,希望所爱的人能从众人中走向自己。因为这个情节,让我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误认为是一个女人的坎坷恋爱史,直到读了原著之后,才知道远非如此。轻与重,这组相对的概念,在书中的每一个角落幽灵般的闪现着,爱情,理想,背板,媚俗,生存,都在这张轻重交织的人生之网中互相联系着,纠缠着,却永远的不能被逃离。这是一个关于人的存在的深刻思考,即使离开文本。回望自身,我们也可以看到自己生命中那轻重交织的印痕。

穿插在故事中的关于媚俗的定义,自然而然的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这部经典中,作者用生动辛辣的笔调,将媚俗的实质反讽的揭露出来。而萨比娜在这里扮演了一个与媚俗坚决对抗的角色。作者幽默的从上帝是否排泄的问题入手,将媚俗虚伪的一面很好的展现,于是就有了上帝只吃喝不排泄的可笑理论。“媚俗是把人类生存中不予接受的一切都排除在视野之外。“那是一种虚假的美好,他将一切对人类不利的对立都排除,甚至成了”掩盖死亡的屏风”,强调绝对,反对相对,作者将它概括为一种对于生命的绝对认同。萨比娜痛恨游行,因为媚俗在这里展现的无以复加,一致的口号,坚信绝对的真理,这些在萨比娜看来才是真正的恶。这让我想到了王小波对于危难的看法,一群善良的人发疯是最可怕的,因为媚俗掩盖了一切,人性的真实被研磨在迷狂似的发疯的口号中。米兰昆德拉在这里用一种辨证的角度看待了人类间的所谓的绝对的正义,“每一次反对的是一方的屠杀,每一次支持的是另一方的屠杀。”这就是人类的实质,正义实际上是胜利者的欢呼,比弱肉强食更可怕的是----忘记真实。弗兰茨最终为他的媚俗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在我看来,这种媚俗的实质是对自己价值的过度肯定,当整个人类都相信自己能够战胜死亡,代表正义时,这种媚俗就显现出它的最大化。在媚俗面前,生命之轻被完全忽略了。

关于生命的散文: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篇7

一.不稳定性的叙事学背景

昆德拉认为“小说是一门力求发现和把握事物的模棱两可性及世界的模棱两可性的艺术。”[2]小说目的不在于塑造小说人物的性格特征, 交代事件的发展情节, 或揭露社会现实的本质加以抨击, 而是以模棱两可的世界观带入哲理性的思考来感悟人类存在的意义。

叙事文本上, 隐喻是其小说形式的一个重要表现, 所谓隐喻是“人们在实实在在的主题和它的比喻式的代用词之间发现的相似性为基础的”[3], 文本中比喻式的词语, 如“媚俗与忠诚”“灵与肉”“轻与重”等, 许多精警独特的意象 (“镜子”意象、“圆礼帽”意象等) 都吸引着读者去思考和想象, 达到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目的。文本选择以感官主义看待世界, 本值得重视的一切 (包括政治、经济、个人理想、社会发展、人类的未来) 统统都采取漠然的态度, 常展现人类堕落的生活状态, 尤以性放纵为主, 托马斯就是典型放荡型的好色之徒。我们往往在感悟到深层的哲理才能把握文本的思想倾向。

叙述时间上, 昆德拉的小说没有按照传统的时间-线性叙述模式来叙述完整的故事, 因而呈现出空间化的特点。故事性的成分在意识中流动, 摆脱了“讲述”叙述方式的评论和解释, 反之, 以“展示”方式将人物的意识放在读者面前进行观察与思考, 相比于故事动机寻求故事情节来看, 文本更多的是追求一种审美动机, 找寻哲理性的审美价值。昆德拉小说采用“叙述时序”串起历史空间、现实空间和未来空间的顺序, 显示出随意性的特点, 尤其在情节的详略、先后、重复性的分布上。例如结婚本是人生大事, 在以往小说中都是重点描写或设置悬念的结果, 但文本只用了四个字“他娶了她”一笔带过, 如此独特方式为主题的需要节省笔墨。

叙述人称上, 在对人物的叙述上改变了人称的单一性, 采用了“对人物内心的转移性有限透视”方法, 这种方法具体落实到文本上表现为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的交叠使用, 告别了人称叙述带来的全知全能叙述或限知性叙述的单一模式, 这样在对一个人物到另一个人物转换上显得是偶然发生, 没有阅读冲突感。

综上所述, 从叙事学角度来解读小说为我们带来了新的视角, 能够很好理解人物及主题。

二.托马斯二元对立的不稳定性

有学者认为“一个不稳定性是故事内的一种不稳定环境, 它可能产生于人物之间, 人物与他的世界之间, 或在一个人物之内。”[4]托马斯在人物之间的不稳定性主要体现在他与特蕾莎和以萨宾娜为代表的女性之间, 是爱与性的诠释;在人物与世界之间, 主要体现在与国家、社会和伦理之间, 是轻与重的诠释;在人物之内, 就是他自身的观点主张, 是强与弱的诠释。

1.强与弱

一直以来, 托马斯都是属于强者的姿态:职业的高等, 金钱、地位的优越, 观念的新潮, 花花公子的“片叶均沾身”等, 对小地方酒吧侍女出身的特蕾莎而言, 高不可攀。

特蕾莎逃出母亲的世界, 渴望在托马斯身上寻找自己灵肉统一的寄托, 然而丈夫的不忠让她后悔, 走出去比留在原地更痛苦 (噩梦缠身) 。这时, 过去的种种因为远离逐渐销蚀掉它的劣性, 露出美好有爱的一面:母亲脱掉凶恶的表面, 用廉价的母爱呼唤着她, 让特蕾莎带着原有的伤心的母爱选择原谅母亲, 并忍不住回去。然而, 特蕾莎是软弱的。托马斯揭穿她母亲的谎言, 断绝了她回头的念想, 也断绝了她的过去与后路。强有力的截断她与母亲的连线, 她开始发晕、跌倒, 并被托马斯一次次扶起。

他们两人的爱情世界是建立在托马斯对特蕾莎之忠贞的绝对信念上, 特蕾莎的忠贞与托马斯的不忠直接决定了两人强与弱的对比。特蕾莎运用了她的软弱, 将托马斯一步步带到乡下, 那里是她向往的牧歌田园般的天堂生活, 但是托马斯早已不存在任何魅力和强势, 终于成为她怀中的小野兔。

另一方面, 捷克民族遭入侵, 托马斯曾发表的涉及共产党态度的文章一时间成为众矢之的。从国家来看, 祖国遭坦克敌军的践踏, 无本土自治权, 托马斯选择逃离了国家, 爱国之心寥寥;从社会来看, 民众在压迫下采取愚昧的抗争手段, 全民陷入监听、举报、签名等社会恐慌中, 托马斯的文章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 但在一次次的签名仪式上放弃了承担重负。从著名外科医生 (与上帝争夺生命) 到乡下医生, 到擦窗工人 (涉猎女性共性中的个性) 再到修车工人, 都是托马斯选择的逃离。结尾处, 托马斯在车下闪着白发, 手抖地拿着扳手, 成为了再无抗争能力的真正的弱者。

2.性与爱

托马斯与特蕾莎的相爱不是按照王子公主的路线设置的, 而是六次偶然带来了特蕾莎, 她本以为可以摆脱母亲的世界。被放在篮子里顺水飘来的孩子的意象以及高烧下的死亡阴影引起托马斯的同情心与幻想一起去死的爱。因而在没有磨合, 没有了解的前提下进入了彼此的世界, 这以后托马斯的“性友谊”原则与特蕾莎的灵肉一元论相冲突, 性与爱的不稳定性带来人物情感上的不稳定性。

性的泛滥与爱的专一本身就存在不可调和性。特蕾莎的梦境彻底打破这种稳定性。梦境是由特蕾莎诠释用来谴责托马斯的, 对于猫的梦, 总是送死的梦, 死后的梦等梦境的解析, 很容易发现一个共性:都有漂亮女人, 这些不知名的女人是她心中最大的威胁。留恋生命之轻的托马斯摆脱不掉对女性的涉猎, 即使成为擦窗工人也快活的追求着, 而爱情的重负从一开始就是托马斯选择承担的, 不论是“六个偶然”的相遇, 还是孩子意象触动爱情, 还是因同情心泛滥一再原谅特蕾莎对他性生活的干涉, 甚至是被拖累到农村变老变弱, 都是托马斯个人的主观选择。

因此在性与爱之间的他产生了“不稳定性”:在特蕾莎面前撒谎, 圆谎, 与女友做爱又不断想着特蕾莎, “在情妇们眼里, 他带着对特蕾莎之爱的罪恶烙印, 而在特蕾莎眼中, 他又烙着通情人幽会放浪的罪恶之印”[5]。结果是整个捷克也找不到两者安定和谐的地方, 他们逃离了, 逃到了国外, 逃到了乡下, 但依旧断不了托马斯的性生活, “托马斯头发里另一个女人下体的气味”[6]就不断在制造着性与爱的不稳定性。爱?他对特蕾莎是有爱的, 很深, 深到放弃不婚原则, 背离国家与优越医生身份留在农村与她共度一生。性?在最初与特蕾莎的性生活之后, 她便只是性生活中的一员, 稍重要些。萨宾娜才是他追求生命之轻享受“性友谊”的伙伴。如此不稳定的性情集于托马斯一身。

3.轻与重

对于人类来说, 勇于扛起命运重担的就是英雄, 伟人。

文本一反常态, 用“Esmuss sein” (非如此不可) 作为托马斯摆脱院长不满的借口, 这一思想贯彻了贝多芬的主张, 而贝多芬的思想及音乐又是特蕾莎附加给他的。他将特蕾莎作为自己必须承担的重担, 用伟人的思想强行压迫自己的行动, 于是他踏上寻找特蕾莎, 同时也埋葬自己的旅程。因而当他在旅程中逐渐认识到“Eskonnteauch anders sein” (别样亦可) 时, 他承担了压迫下无法呼吸、胃疼折磨之苦。

要知道, 昆德拉笔下的托马斯产生于窗前的一声叹息, 这声叹息里就蕴含着在轻与重选择上的不稳定性。托马斯拥有追求生命之轻的信念, 是反对社会, 国家, 命运等外在束缚的存在, 却被爱情困住了手脚, 带来了下半生的“不稳定”。托马斯并不需要英俊的外表 (文本并无描绘) , 也不追求丰功伟绩, 更是被归属于“没有责任心”的一类男人, 但是这正是昆德拉需要的人物形象, 非正常的存在对追求生命之轻更有审美价值。

小说没有合理合法的亲情和爱情:特蕾莎是母亲失去幸福的罪恶, 强行被拉进裸体集中营没有羞耻的世界, 托马斯放弃对妻儿抚养权被父母断交;特蕾莎寻求的是灵肉统一, 逃离母亲世界却被性泛滥的丈夫带回母亲般的裸体集中营。父母与孩子之间, 丈夫与妻子之间都不再遵从道德伦理上的美满幸福, 而是站在抛弃情感重负的基础上探寻“关于存在的诗性沉思”。

昆德拉展现的主人公打破了传统的英雄主义, 不再是令人敬佩的力士参孙, 也不再是人人唏嘘的善良主人公, 反之, 人物诞生的可笑性 (特蕾莎诞生于肚子咕咕叫的一刻) , 人物命名的随机性 (托马斯取自圣经) , 人物外形的模糊性 (甚至是一群没有“脸”的人物) 等, 失去了那些现实主义用大量背景描写、外貌描写和环境描写烘托出来的“偏”真实的人物。这些人物无法用善恶的标准来区分:托马斯处处留“身”与他反对窃听、放弃医生身份反抗的善恶;萨宾娜向往自由, 个性独立却不断背叛的善恶等。他们不是真善美化身的“天使”“英雄”, 而是一群有着独特思想兼七情六欲的人, 在理解人物的特异性为与观念后, 也理解了昆德拉的主张, 这其实也是读者经历了肯定自我———怀疑自我———否定自我的观念演变。

《小说的艺术》中昆德拉提出小说“是一种不确定性的智慧”[7]。不稳定性在詹姆斯看来可以通过“故事”和“话语”的形式加以区分:第一种不稳定性发生在故事情节发展中, 人物在行动中将问题解决, 这属于传统时间-线性叙述;第二种不稳定性由话语创造, 昆德拉正是运用幽默讽刺的口吻和隐喻形式揭露了事物表层结构下的深层意义, 带来一种模糊、歧义性的美, 种种意象贯穿在人物形象中, 用他们的行动来揭示意象的含义, 从而综合成更大意义的整体。

参考文献

[1]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4年版.

[2]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年版.

[3]罗钢.叙事学导论[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4年版.

[4]李凤亮.别无选择:诠释“昆德拉式的幽默”[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0 (1) :30-35.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篇8

这是一部小说,描述了在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时期(史称“布拉格之春”),民主改革的气息演变成专横压榨之风潮,捷克普通的知识分子在这个大时代中命运多变的复杂故事。主线有两条:其一是著名外科医生托马斯对国家的诚实和对妻子特丽莎的爱——很重,因为他要为此付出巨大的牺牲,名利、自由皆失。其二是托马斯的情人萨宾娜对生活方式的选择,以及对托马斯和弗兰茨的感情——很轻,因为她随心而为,追求无限制的自由。

这更是一部哲学小说,人物不过是哲学中的代码,情节也不过是哲学中的情境。作者以一个哲人的睿智将人类的生存情景加以描述和思辩,使故事与哲学浑然一体。或许我们也是这些代码之一吧,是那沉重却踏实的“重”呢,还是那轻盈却虚无的“轻”呢?如何选择?

About Author:

Milan Kundera (born on April 1, 1929, in Brno, Czechoslovakia) is a Czech and French writer of Czech origin who has lived in exile[逃亡] in France since 1975, where he became a naturalized citizen in 1981. He is best known as the author of 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The Book of Laughter and Forgetting[笑忘书], and The Joke[玩笑].

In 1985, Kundera received the Jerusalem Prize. It has also been rumored[传闻] that he was considered for the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In 2000, he was awarded the international Herder Prize. In 2007, he was awarded the Czech State Literature Prize.(对于一个被放逐多年的作家,得到本国的承认应是个莫大的安慰。)

Chapter One

Lightness and Weight

2

①If 1)eternal return is the heaviest of burdens, then our lives can stand out against it in all their splendid lightness. But, is heaviness truly 2)deplorable and lightness splendid? The heaviest of burdens crushes us. We sink beneath it. It pins us to the ground. The heaviest of burdens is, therefore, 3)simultaneously an image of life’s most intense 4)fulfillment. The heavier the burden, the closer our lives come to the earth; the more real and truthful they become.

5)Conversely, the absolute absence of a burden causes man to be lighter than air, to soar into the heights, take leave of the earth and his earthly being and become only half real, his movements as free as they are 6)insignificant.

What then shall we choose; weight or lightness?

3

I have been thinking about Tomas for many years. But only in the light of these reflections did I see him clearly. I saw him standing at the window of his 7)flat and looking across the courtyard at the opposite walls, not knowing what to do.

He had first met Tereza about three weeks earlier in a small Czech town. They had spent 8)scarcely an hour together. She had accompanied him to the station and waited with him until he boarded the train. Ten days later she paid him a visit. They made love the day she arrived. That night she came down with a fever and stayed a whole week in his flat with the flu. He had come to feel an 9)inexplicable love for this all but complete stranger. She seemed a child to him, a child someone had put in a 10)bulrush basket 11)docked with pitch and sent 12)downstream for Tomas to 13)fetch under the riverbank of his bed.

He knelt down next to her. Her feverous breath quickened and she gave out a weak 14)moan. He pressed his face to hers and whispered calming words into her sleep. And all at once he 15)fancied she had been with him for many years and was dying. He had a sudden clear feeling that he would not survive her death. He would lie down beside her and want to die with her. He pressed his face into the pillow beside her head and kept it there for a long time.

Now he was standing at the window trying to call that moment to account. What could it have been if not love declaring itself to him? But was it love? The feeling of wanting to die beside her was clearly 16)exaggerated; he had seen her only once before in his life. Was it simply the 17)hysteria of a man who, aware deep down of his 18)inaptitude for love, felt the self-deluding need to simulate it? His 19)unconscious was so 20)cowardly that the best partner he could choose for his little comedy were this miserable 21)provincial waitress with practically no chance at all to enter his life.

He remained annoyed with himself until he realized that not knowing what he really wanted was actually quite natural. We can never know what to want because, living only one life, we can neither compare it with our previous lives nor perfect it in our lives to come.

There is no means of testing which decision is better because there is no basis for comparison. We live everything as it comes, without warning, like an actor going on cold. And what can life be worth if the first rehearsal for life is life itself?

②②“Einmal ist keinmal.” says Tomas to himself. What happens but once, says the German 22)adage, might as well not have happened at all. If we have only one life to live, we might as well not have lived at all.

轻与重

2

……

如果永劫回归是最沉重的负担,那么我们的生活就能以其全部辉煌的轻松,来与之抗衡。可是,沉重便真的悲惨,而轻松便真的辉煌吗?最沉重的负担压得我们崩塌了,沉没了,将我们钉在地上。由此,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最为充实的象征。负担越沉,我们的生活也就贴近大地,越趋近真切和实在。

相反,完全没有负担,人变得比大气还轻,会高高地飞起,离别大地亦即离别真实的生活。他将变得似真非真,运动自由而毫无意义。

那么我们将选择什么呢?沉重还是轻松?

3

多少年来,我一直想着托马斯,似乎只有凭借回想的折光,我才能看清他这个人。我看见他站在公寓的窗台前不知所措,目光越过庭院,落在对面的墙上。

他与特丽莎初识于三个星期前捷克的一个小镇上,两人呆在一起还不到一个钟头,她就陪他去了车站,一直等到他上火车。十天后她去看他,而且两人当天便做爱。不料夜里她发起烧来,是流感,她在他的公寓里呆了一个星期。对于这个几乎是完全陌生的人,他慢慢地感到了一种莫名其妙的爱。对他来说,她像个孩子,被人放在树脂涂覆的草筐里顺水漂来,而他在床榻之岸顺手捞起了她。

他跪在她的床边,见她烧得呼吸急促,微微呻吟。他用脸贴在她的脸,轻声安慰她,直到她睡着。刹那间,他幻想着自己与她在一起已有漫漫岁月,而现在她正行将死去。他突然清楚地意识到自己不能挺过她死去的这一劫,他得躺在她身边,与她一同赴死。他挨着她的头,把脸埋在枕头里过了许久。

现在他站在窗前,极力回想那一刻的情景。若他所清楚感受到的这种感情不是爱,又会是什么呢?但这是爱吗?那种想死在她身边的情感显然有些夸张:在这以前他仅仅见了她一面!那么,明明知道这种爱不甚适当,难道这只是一个歇斯底里的男人感到自欺之需而作出的伪举吗?他的无意识是如此懦弱,一个小小的玩笑就使他选择了这样一个可怜的、压根儿不可能进入他生活的乡间女招待,来作为他的最佳伴侣!

他生着自己的气,直到他弄明白自己的茫然无措其实也很自然。我们是永远也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的,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既不能把它与我们前世相比较,也无法使其在后世完美度过。

没有比较的基点,因此没有任何办法可以检验何种选择更好。我们经历着生活中突然临头的一切,毫无防备,就象演员进入初排。如果生活的第一次排练便是生活本身,那生活有什么价值呢?

“Einmal ist Keinmal.”托马斯自言自语。这句德国谚语说,只发生过一次的事就像压根儿没有发生过。如果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我们当然也可以说根本没有过生命。

(译文参考自作家出版社译本)

名著点评

① 这里提到“eternal return”是指尼采学说里著名的永劫回归观,套用一个现在用得颇泛的佛家名词,就是“无间道”:我们的生命、甚至历史都只是在反复地重复而已。本选段出自全书的第一章,是作者为全书定的一个基调——大环境不断轮回、不可逆转的无奈。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读书笔记 篇9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度过了第一部分第16节,终于读到了轻重的启示!细加掂量的决断与命运之声联系在一起;重、必然和价值是三个有内在联系的概念:必然者为重,重者才有价值。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说,人的伟大在于他扛起命运,就像用肩膀顶住天穹的巨神阿特拉斯一样。人只有一次生命,绝无可能用试验来证明假设,因此他就永远不可能知道为自己情感所左右到底是对还是错。

我们都觉得,我们生命中的爱情若没有分量、无足轻重,那简直不可思议;我们总是想象我们的爱情是它应该存在的那种,没有了爱情,我们生命将不再是我们应有的生命。我们都坚信,满腹忧郁、留着吓人的长发的贝多芬本人,是在为我们伟大的爱情演奏“Esmusssein!”

“如此必然的决定依赖的却是这样偶然的爱情。”

我的生命里多了太多的偶然,然而却没有一次让这些偶然成为必然,或许生活已经告诉了我必然的答案,只是我不知道,我无法接受,我不想承认这必然的结果!

关于生命的散文: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篇10

怀着自我挑战的心理,今年暑假又认认真真地把它重读了一遍。重读此书,却给了我完全不同的感受――好像我从来就未曾读过一样!那是一座感性与理性纵横交织起来的神秘幽深的城堡,看似简单的爱情故事,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思辨,闪烁着耀眼的思想的光芒。作者用讥讽幽默而冷静的笔调,剖开人类生命的外衣,探索灵魂的秘密,揭开人性深处隐秘的真相,展示了社会动荡和命运沉浮的人生图景,揭露了人类“媚俗”的天性。读罢掩卷,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现代主义的三维立体图画:破败的城市、游行的人群、缠绵的肉体、忧伤的眼神……这一切杂乱地交织重叠成灰色的梦境,而这一切梦境的背后,则隐约可见无比温馨静谧的遥远的山村图景,那里斜阳暖暖,牧歌悠然。

这的确是一部值得反复读的作品。它就像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树,以我浅陋的理解和愚拙的笔触,如果勉强能触摸到它的三两片辉煌的树叶,也算很侥幸的了!

情节发生在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时期为时代背景,发生的“布拉格之春”事件,“两千字宣言”,不同侧面描绘出捷克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特蕾莎属于生命之重人物,她对爱情的忠贞与信念,对丈夫的宽容和忍受,在幸福之中充盈着忧虑,不断考验着丈夫是否依然爱着她,在生命之重压力之下,蕴藏着无尽的悲哀和孤独,将精神寄托于卡列宁(一条狗)。萨比娜是具有强烈的背叛现实、争强好胜、富有激情生命之轻人物。谈谈个人理解。

也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篇11

承受生命的苦痛,或许对青年朋友来说,这些字眼显得凝重、可怕和遥远。但是,当你阅尽生命的风雨春秋,蓦然回首时,苦味和坚毅的心灵让你审视生命的历程,你会赫然洞悉承受生命苦痛的真谛。

古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日复一日地推动巨大的山石逼近山顶,之后无奈地折返山麓,重新奋然推动滚落的山石。在哲人加缪的眼中,这是对神的诅咒、抗争和蔑视。设想一下,生活中的凡夫俗子孰能抵御生命寒风的肆虐?无休止的打击,难道仅仅裹挟着的是失败?临近荒漠化、盐碱化的心理苦不堪言,无以言说!

是,我们置于不可预知的自然面前,于病痛缠身之时,只会哀叹造化弄人,无力改变生命的苦痛,也无法承受生命的重负。一次偶然摧毁,已经足够了,能坚强地活下来说是一种承受的煎熬。

同情、悲悯给5·12大地震照射些许人性的光亮,大爱、善举频现海啸、飓风之后。或许对于生命个体的意义,关怀只是短暂的。慰藉滋润的是一地的枯苗,苦痛撒满的是弥天的心房。更何况,人类的隔膜、冷漠、仇视乃至血腥的冲突堪胜大自然制造的悲剧。

身负重压之后,哪怕是再轻的份量,对人的承受力都是巨大的生理和心理的考验。然而,我们不得不说,生命需要承受厚重。体味苦处,获得先验的感觉,我们的躯体和心理是不是能够多一点历练,多一点韧性。正因为承受之痛换来了跃起生命的繁花似锦,理性、冷峻地推动生命向上的车轮。

“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那么,到底选择什么?是重还是轻?”

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国国民对生命的认同,超乎寻常的坚韧,承受生命的苦痛一直扎根于民族的基因之中。中国人的“文章憎命达”堪比西方的“愤怒出诗人”。中国的博大瑰丽的文学大多成于作者遭贬黜或经历离乱之际,假使这些旷世才子都遇知人善任的明主,得以一展经国济世的抱负,如太白叩开九重宫阙,稼轩拥兵十万众,他们都成了贤相、良将,春风得意马蹄疾,人类文化的宝库中还有这样瑰丽的奇珍异宝么?曹雪芹如果没有簪缨世家盛极而衰的亲身经历,一部《石头记》不知从何而出?

不唯如此,俄罗斯的《伏尔加河船夫曲》承受了几代人的苦难,普罗米修斯悲剧英雄承受着生命苦难,这些美学经典昭示着歌咏不衰的普世感染力。

还是老祖宗说得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 篇12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

也许一开始观看的动机,带着对米兰・昆德拉名声的好奇。但我想,看过后绝对不会后悔。时常在寂静无人或是喧嚣吵闹的时候,都会不经意回味其中的细节与对白。 《轻》是昆德拉的一贯作风,简单甚至普通的情节设置,没有大起大落,也无一波三折。故事的叙述中包含更多的是思考的痕迹。关于灵与肉,关于轻与重。贯彻了全本书。曾有人把《挪威的森林》与《轻》作对比。相比而言,作为一个作家,村上春树更像是一个旁观者,只负责默默地叙述故事,而非表达内心。而昆德拉,则带有更多导演的色彩,参与并且指导。他是为表达思想而写作的,而村上则是为单纯的叙述而写作。具有可比性的是,三个主角的性格联系。关于轻与重的比较。只是村上更为含蓄,而昆德拉更为直接。 每个作者都会有自己固定的笔锋。正如每次阅读昆德拉作品的时候,感觉更像是对话。像是有人告诉你,关于流动的思想的蕴意。而这正是昆德拉作品的特色,当然,《轻》也在其中。 故事关于托马斯,关于泰瑞莎,关于莎宾娜。简单的故事。开篇,莎宾娜便对托马斯提到,托马斯,你一点也不媚俗。媚俗,对于当时的捷克来说似乎无法避免。书中描述的是一九六八年苏俄入侵捷克时期,民主改革的气息演变成专横压榨之风潮,而人群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难免显得人云亦云。而托马斯,只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忽略社会,忽略应有的责任。他只是一名医生,仅此而已。他可以在闲时找莎宾娜,然后完事便散。对于托马斯来说,这更像是一种习惯,一种人生态度。 似乎是命中注定,托马斯遇上了泰瑞莎。那个美丽却平凡并缺乏安全感的女人。从此,托马斯的生活便改变了。他被迫去考虑责任,并为此付出自由。小说如此设置,实属巧妙。毫无疑问,泰瑞莎和莎宾娜是一个鲜明的对比。泰瑞莎是传统的,她渴望幸福,渴望专一,渴望灵肉结合。而莎宾娜则相反,反叛,自由,不受束缚。对于托马斯来说,泰瑞莎是他的重,而莎宾娜是他的轻。因此与托马斯一直在两者的关系间找一个绝妙的平衡点。而三者,也在微妙的关系中成了好友。 托马斯似乎注定不能成为媚俗的存在。天性的风流与不受拘束,让他的生活永远充满各种诱惑。可是泰瑞莎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他。当泰瑞莎第一次紧握他的手不愿放开,他似乎在一定程度上感到责任之于他的重。后期,他发表反苏联的论见,并与泰瑞莎一同逃亡到瑞士。期间,泰瑞莎作为一直支持他的人,给予他非媚俗的动力。论见引起了反响,被认为具有反动效果。之前支持并同意托马斯的人在形式政策的压力下纷纷签写了同意书。只有托马斯,毅然拒绝,并以放弃医生职业作为代价。周围的人一片热议,并不因为真的反对托马斯的做法,只是源于心底对托马斯的羡慕,又因为托马斯的不媚俗而感到内心的惶恐。因为大家都低头了。他们只是想要有人和他们一样低头,来减少内心的罪恶感。而泰瑞莎,始终支持着托马斯。即使托马斯仍有肉体的出轨,但他始终是深爱泰瑞莎的。 泰瑞莎始终作为一个追求者。追求爱情,追求幸福,追求摄影的真实,并追求最平凡的幸福。童年的阴影始终折磨着泰瑞莎。母亲的裸体让泰瑞莎无法摆脱不能承受之轻。因此泰瑞莎始终是缺乏安全感的。但泰瑞莎同时也是勇敢的,她为还原最原本的事实不顾危险冲上街头拍照,并且义无反顾。她深爱着托马斯,却无法忍受托马斯关于灵与肉的解释。即使她一次一次地原谅托马斯。她与莎宾娜并不相同,她追求的是平静。她曾对托马斯说过,比起你,我更懂得如何爱卡列宁(狗)。因为我爱它我不要求它一样爱我,我不会嫉妒它与别人一起,我也不会要求回报。也许对于爱情,大家都是自私的。因为有爱便一定希望有回报。而这样的泰瑞莎是平凡的,也是最真实的。 莎宾娜是我一直都很欣赏的一个女人。作为一个女人,她是坚强的`。她可以把执着抛在身后,甚至毫不犹豫地在幸福面前逃开。或许这只是天生的缺乏安全感,害怕认真的感情,害怕背叛,害怕伤害。并不需要勇气,一切的选择只是出于内心对感情的不信任。所以,当已婚的男人告诉她,他已经和妻子离婚,只希望能和她在一起。她热泪盈眶,很快乐。但她终究还是走了。带着遗憾。她是爱他的,可是她不信任感情的永远,所以,她义无反顾。 故事的最后,经历了不同风雨的三位主角,似乎都看透了什么。托马斯和泰瑞莎隐居小村落,过着最平淡的日子。那里,没有诱惑,没有压迫,只有两人相爱的痕迹。那样的日子是真实的。莎宾娜移民到别的国家,很少有朋友,日子一样平静似水。仿佛必定要经历如此多,才能有一颗看透红尘的心。其实,最简单的才是最真实的。 与电影相比,书籍当然更胜一筹。三小时的电影并不能完全表达出昆德拉想要表达的思想,只能大约勾勒出一个简单的情节。基本上并无接触过书籍的人难以看懂电影的发展。电影的结尾,泰瑞莎在车上幸福地问,你在想什么呢。托马斯说,我在想我现在十分幸福。这是能看到的他们最后一次对话,刹车坏了,他们坠崖而死。远方的莎宾娜收到他们罹难的消息,十分悲痛。在我看来,对于托马斯与泰瑞莎的对话设置时高明的,符合两人最后的感情转折变化。但用十分悲痛的表情修饰在莎宾娜脸上未免显得不合理。莎宾娜更像是两人的知己,知己可以相互理解。莎宾娜应该更像是书中描述的,可以平静述说他们罹难的消息,而非伤痛不已。那才是符合莎宾娜形象的描写。 作为一部时代产物,《轻》是成功的。昆德拉在时代的大背景下描写了灵与肉,轻与重之间的不可调和。我想,只有真正思考了并为之烦恼的人才能写下如此的作品。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一本读不完的书。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 篇13

学院:会计学院班级:09审计姓名:马元学号:902075147

我们常常痛感生活的艰辛与沉重,无数次目睹了生命在各种重压下的扭曲与变形,“平凡”一时间成了人们最真切的渴望。但是,我们却在不经意间遗漏了另外一种恐惧——没有期待、无需付出的平静,其实是在消耗生命的活力与精神。

——引自《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最近拜读了由米兰·昆德拉著写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一书,本书描述了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时期,民主改革的气息演变成专横压榨之风潮,普通知识分子命运多舛的复杂故事。本书剖示隐密的无情,在任何欲望之下,每个人对于各类型的爱皆有自由抉择的权利,自应负起诚恳执著的义务。人生责任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却也是最真切实在的,解脱了负担,人变得比大地还年轻,以真而非,一切将变得毫无意义。

外科医生托马斯是个固执地拒绝“媚俗”的人,对爱情的追求也是如此。他有着众多的情人,其中最为亲密的是画家萨宾娜。有一次出诊,托马斯认识了特丽莎。他不可遏制地爱上了喜好摄影的特丽莎,但不愿做家庭责任的附庸,更不愿像别人一样甘于平淡地生活,去爱。他用很不负责任的不得已的方式向情人表明:我爱你,但我不属于你!

1968年8月,前苏联攻占了布拉格。“布拉格之春”强烈地震动了这个家庭,特丽莎立刻找到了自己的意义,她热心地充当着一个爱国记者的角色,拍下了大量苏军入侵的照片。与特丽莎不同,不愿媚俗的托马斯虽然憎恨入侵者,同情反抗者,却不愿用行动支持他们,托马斯认为,为谁签名都是一种媚俗行为,他不愿替别人充当制造声势的工具。

后来,托马斯和特丽莎为了逃避当局的迫害去了中立国瑞士。令特丽莎没有想到的是萨宾娜也流亡到此,且与托马斯重修旧好。特丽莎无法继续忍受下去,愤然返回了布拉格。在离开特丽莎最初的几天,托马斯确实感到了自由,感到了失去责任的“轻”,但很快变得空虚难忍,他发现,承担一份家庭责任的“重”对生活本身何等重要!于是他也重回布拉格寻找特丽莎。在布拉格,托马斯因一篇文章得罪有关当局,并拒绝在收回自己文章的声明上签字而受到迫害。最后托马斯与特丽莎二人移居乡下,不幸在一次车祸中双双意外身亡。

萨宾娜是一位画师,她坚决反对“媚俗”,认为坚持人的个性是最主要的,反对用不择手段的方式去追求金钱和名誉。可是,当国家**,她被迫逃亡到异国他乡生活没有着落时,也只好接受他人的同情,用高价卖出她的那些画得并不出色的画,赚取较高的利润。她亲眼看到,人们聚会、游行,反对战争,声援弱者,这是极端消除了个性的行为,这是“媚俗”,但这又是爱国、正义之举,是难以调和的矛盾。

人要是天生就具备了“轻”的一切条件,又会怎样呢?弗兰茨就是这样一位年轻人。他出身良好,才华出众,有稳定的事业与家庭,颇有名望。该有的都有,而且来得很容易。但是,他觉得生活太“轻”,他同样不能忍受,他强烈地向往反抗,向往在苦难中挣扎奋斗呐喊的那份激情。于是,他糊里胡涂地参与游行、示威、呼喊,令人难堪的是,一切努力像堂吉阿德愚蠢地与风车搏斗一样,结局

徒劳无益,令人啼笑皆非。

本书以医生托马斯、摄影爱好者特丽莎、画家萨宾娜、大学教师弗兰茨等人的生活为线索,围绕他们的不同经历,经他们对生命的选择将小说引入哲学层面,对诸如回归、媚俗、遗忘、时间偶然性与必然性等多个范畴进行了思考。它带领着我们思考——什么才是人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作者对人生的命运与价值的关注是该书主题。生命的存在与价值的问题是任何一个人也无法逃避的问题,生命只是一个过程而已。在作者看来,人生是一种痛苦,这种痛苦来自于我们对生活目标的错误选择,对生命价值的错误判断,世人都在为自己的目的而孜孜追求,殊不知,目标本身就是一种空虚。生命因“追求”而变得庸俗,人类成了被“追求”所役使的奴隶,在“追求”的名义下,我们不论是放浪形骸,还是循规蹈矩,最终只是无休止地重复前人。因此,人类的历史最终将只剩下两个字—— “媚俗”。

作者认为,媚俗是以做作的态度取悦大众的行为,这种行为侵蚀人类最初美好的心灵,是一种文明病。媚俗不仅是我们的敌人也是我们自己。在本书中,作者借萨宾娜的思索表达了他的看法,只要有公众存在,只要留心公众存在,而不是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就免不了媚俗。不管我们承认与否,媚俗是人类境况的一个组成部分,很少有人能脱俗。媚俗不仅仅是某些人或某些国家的问题,而是整个人类的问题。由于媚俗,人们往往会用意志代替个人追求,由于媚俗,人们往往会扭曲自我的价值判断以迎合整体的价值取向。当整个价值判断体系完全失重,美与丑、善与恶、好与坏无从判别,甚至形成一体时,生命在外界和内心的沉重抗击之下也就变得无所适从,变成了不能承受之轻。

本书探讨更多的是人生的意义所在,人生是要有一种信念的,不能被交给机遇和偶然,甚至是一种媚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于过程,在追求的过程中有了幸福感和满足感,也许,这已经足够了,何必在乎其终极意义上的得与失呢?

上一篇:杭州西湖一日游下一篇:语言诗歌小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