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体会

2024-06-16

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体会(精选12篇)

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体会 篇1

早就听妈妈说,有一部电影叫《唐山大地震》,今天终于观看了。我们一家三口吃过晚饭就出发了。

一九_年夏天的一个晚上,方登和方达已经熟睡了,妈妈还在楼下等爸爸收工。突然,房子开始剧烈摇动。姐姐和弟弟被摇醒了。姐姐趴在窗户上焦急的大声喊着妈妈。妈妈不顾一切地去救孩子,爸爸一把把妈妈拽到一边,自己向楼里冲了

进去。房子顿时倒塌了,爸爸埋到了里面。经过几秒钟的时间不震了,爸爸却被砸死了。姐姐和弟弟也同时被压到一块水泥板下!

听救人的叔叔说只能救一个。在万般无奈之下,妈妈选择了弟弟,姐姐听了很伤心,姐姐好可怜啊!救出了弟弟,妈妈以为姐姐死了,背着弟弟逃命了。

_年后,在弟弟的帮助下,姐姐和妈妈终于见面了(其实姐姐没有死,那时只是晕了,被雨淋醒后被解放军叔叔收养了)!失散了_年的孩子终于跟妈妈见面了,我好感动呀!当他们抱在一起的时候,我也感动地哭了。

在全世界的众多地震中害死了多少人,震塌了多少房子!好可怕呀!我有一个幸福完整的家,有爱我的爸爸妈妈,我也非常爱他们!所以我要快快乐乐地生活,珍惜现在拥有的幸福!

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体会 篇2

女性主义从西方走进东方, 不仅开启了一种全新的理论视角, 更是从古老华夏民族的血脉中发现了曾被深深掩藏的对象——女性。在中国女性的集体意识中, 19、20世纪之交缄默了两千多年的女性被“浮出历史地表”1, 新中国成立以后,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女性的命运与中国历史的命运之间始终错综纠缠在一起。父权文化虽不再以曾经那个强权、暴力、不可撼动的面貌出现, 但这并不意味着父系统治秩序在整个社会文化中荡然无存。相反, 那种父子相继的权力关系建立了更加完备、更加隐蔽的意识形态体系。这样一种父权文化体系用其天衣无缝的话语系统将这种父权文化的本质遮盖得无影无踪2。

如果说父权文化是对女性个体价值的抹杀, 那么这种新的父权意识形态体系则是对这种话语权本身的解构3。在告别了封建纲常伦理之后, 远离了“三从四德”的传统规范, 一种新的话语体系以改头换面的形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中。父权文化通过婚姻家庭、伦理秩序和价值体系等方面直接或间接的强制手段, 对女性实施着一种看似更加“合情合理”的压抑。

作为一部以述说历史灾难为题材的电影, 《唐山大地震》可以说是中国主流商业电影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唐山大地震》无论在电影前期宣传阶段, 还是在电影公映期间, 都在关注者群体内部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应, 这不仅仅因为它是一种简单的对于人们记忆中的灾难的回放, 更重要的在于它彻底解放了观众紧缩许久的泪腺, 让大家可以在漆黑的放映空间里肆意宣泄泪水4。电影上映后, 无论是观众还是影片制作者, 甚至是电影相关从业者, 都在不断强调这部电影的社会历史意义和家庭伦理道德意义。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尹鸿教授指出:从道德上讲, 《唐山大地震》是一部引人向善的电影, 这点是值得尊敬的。大家看完这部电影大概要流眼泪、要哭。眼泪是一种净化心灵的特别重要的方式, 让人流泪的电影从道德上来讲一定是向善的电影。道德净化和自我心理的净化, 往往要通过眼泪来得以实现5。

美国女性主义批评家凯瑟琳·斯廷普森曾经说过:“女性主义提供了一种历史与文化的分析, 这种分析将性别以及性别结构与性别的不公正置于最突出的地位”6。可见, 女性主义不仅仅是一种理论, 更重要的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认识世界的观念视角和思考方式。同样, 从女性主义角度去分析影视作品也能够带给我们对作品的不同理解和发现。因此, 本文将从女性主义的角度, 试图解读电影《唐山大地震》中的女性主义内涵, 从中窥见其思想价值和意义。

在进行电影批评之前, 我们应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说明:

首先, 电影《唐山大地震》的剧情是在女作家张翎的小说《余震》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7。从《余震》到《唐山大地震》的改编过程, 体现着文学语言与影视语言之间的巨大差异。今天, 我们将电影作为一个独立的艺术作品来看待, 即我们所有的分析和批评都是建立在电影文本的基础之上。形式主义和新批评派将文本作为文学研究的重心, 我们也只是从电影本身入手分析其包涵的女性人物形象和社会背景。

其次, 对于《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所传达出来的意义, 已经有不少学者和影评人从各个角度进行了诠释, 其中包括冯小刚导演自己对电影的“现身说法”, 这对于观众理解电影内涵有着积极的意义。而我们在这里讨论这部电影中的女性主义色彩, 是从电影文本入手进行分析得出的结果。我们所力图论证的, 是电影内在隐含的社会文化元素, 是包括电影导演在内自觉地流露出来的意义内涵。这样一种解读路径的设定, 无疑带有极大的理论预设性。但与此同时, 影片看似随意的叙述, 事实上却有着极为深刻的女性主义色彩。

再次, 从女性主义视角批评《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 意味着文本对电影的批评已经潜在地承认电影中大量地存在着关于身份认同的差异和不平等这一事实。也就是说, 在本文中所进行的女性主义批评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证明电影中存在女性主义的倾向, 或者存在着性别的差异与歧视, 而是要通过对于这部电影的分析, 去探寻女性主义的这个视角在这部电影中有何新的形态和新的内涵。女性主义批评具有反思的特性, 本文所要做的, 是从女性的立场去反思《唐山大地震》的社会历史环境和背景以及其呈现方式, 而不仅仅是为了解释某一社会现象的不平等。

影片开始不久便抛出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大难临头, 究竟是救姐姐还是救弟弟?而这个问题也成了贯穿整部电影始终的线索所在。在姐姐与弟弟的选择中, 作为母亲的元妮最终还是选择了后者, 她放弃了自己亲生女儿生存的权利, 将唯一的 (至少在当时人们印象中是唯一的) 可能, 留给了儿子。本文在开篇便提到, 这里分析电影的一切内涵成因和影响, 都应该从电影本身出发去寻找答案和线索, 立足于电影文本和视听语言本身去分析电影所代表的性别与身份认同的倾向, 所以对于“救弟弟”所代表的性别倾向也应当从电影中去寻找答案。如果仔细揣摩电影的文本, 我们会发现, 电影本身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倾向性。

一方面, 从电影视听语言方面来看, 景别和视角是电影视听语言的两个基本要素。其中, 景别的大小是电影基本视觉元素积淀的特定意义, 小景别大影像相对于大景别小影像具有更多正面、肯定的意义, 也更加具有表现张力。在《唐山大地震》这部影片的开端, 也就是在元妮喊出“救弟弟”之前的电影片段中, 便揭示了一种社会历史传统潜移默化的结果, 一种在极端情境下女性长期处于劣势地位特殊本能的体现, 同时也是一种男权社会构建的文化规劝。

另一方面, 从女性主义角度上讲, 《唐山大地震》的成功和感人之处并不在于它从某种侧面揭示出了女性的一种生活状态, 更重要的是, 影片通过一个女人32年的心路历程来展现女性在男权社会中一种反抗的姿态, 这种姿态在方登的成长经历中显得尤为清晰和写实。

一片死尸中, 方登缓缓站起来, 看了看身旁已经死去的父亲, 她迷茫却坚定的目光告诉大家, 她经历了一次“死”而复“生”, 这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代表着方登摆脱了父权文化的控制, 完成了心灵上的“弑父”。这样一种“弑父”的行为, 造成的结果是:父的礼法、父的家庭、父的语言都遭到弃绝, 女人的“新生”获得了一个空前自由的空间。如果说, 存在着一种历史男性话语所抹杀的女性记忆, 那么女性文化的挣扎便是将这无声的记忆发而为呼喊、为表达8。

无论是封建文化秩序还是先圣孔子之道, 作为原有民族结构主体中的超我原则或者社会强制标准, 都在无时无刻地以一种难以抗拒和潜移默化的形式存在于社会历史当中。女性即便意识到了这样的一种抢夺话语权的存在, 也很难对父权文化进行公开的反抗, 因为意识形态就是以维护现有的社会秩序的稳定为目的的指涉价值观念的话语体系, 它不允许“否定”的声音出现在这个话语体系中9。因此, 女性的反抗永远是软弱的、单薄的, 只能通过“隐藏自己”的方式默默进行。

如何称谓“我”, 如何确定作为客体的“女人”和作为主体的“我”之间的关系, 事实上也就意味着如何确定女性肉体本身和女性指称符号的关系。因为在父权社会中, 女性的指称永远是一个“空洞的能指”, 一个“想象的他者”, 一个社会规定的性别角色10。在这样的一种指称下, 女性永远是一种作为客体的存在, 即女性的肉体与女性的符号指称永远是割裂开来的、滑动的。所以, 当片中女性重新以自我的方式指认自己——喊出“我叫王登”的时候, 也就否认了自己作为“客体”的身份, 进而否定了整个父权文化的主体地位, 便是从主客依从的关系转换成间性的凸现11。

西蒙·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提到:“一个女人之为女人, 与其说是‘天生’的, 不如说是‘形成’的。没有任何生理上、心理上或经济上的定命, 能决断女人在社会中的地位, 而是人类文化整体, 产生出这居间于男性与无性中的所谓‘女性’。12”因此, 《唐山大地震》用方登的死而复生, 这样的一种戏剧化的情节提出了一个可能的想象性生存空间。女性的命运既已为这一既定构造所决定, 任何向女性所受到的性别歧视挑战的努力, 便无不在此自然秩序前化为烟云。如果米歇尔·福柯所谓“真”取决于谁控制话语的命题可以被接受的话, 那么我们就完全有理由相信, 男性对话语的控制权是诱使女性落入一个男性“真理”的陷阱。所以女性作家应当抗争男性对语言的控制, 而不是消极退入一个女性话语的避风港13。

我们站在女性主义的视角上去反思、追问, 《唐山大地震》的女性主义内涵, 不仅仅是作为女性主义理论的一次实践。更重要的意义在于, 这部电影为我们提供了理论实践的可能, 一种不断阐释与超越的可能。正如张颐武所说:“这部电影因此提供了一种超越的可能性, 也为中国电影的未来提供了一个新的、具有启发性的路径。14”从这种意义上讲, 《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作品不仅在时代精神和民族传统的层面上具有深刻的感情内涵, 而且还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女性主义批判的文本, 一个讲述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女性心路历程的文本, 一个被男权话语和意识形态解构了的文本。

摘要: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 女性的身份始终是一个被掩盖着的真相, 一个似乎永远沉默着的角色。女性自我意识的确立是女性争取平等与自由的首要问题。倘若女性缺乏自我意识, 那便不能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从而无法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电影《唐山大地震》正是通过片中女性角色30多年来自我否定与情感救赎的心路历程, 逐渐确立了自我意识与人格定位。

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体会 篇3

《唐山大地震》是一部蹂躏人心的电影影片说的是一个平凡而幸福的四口之家,因为地震而裂成碎片。父亲(张国强)倒在瓦砾之中,儿女被压在一块楼板下,母亲(徐帆)在二者只能救其一的必答题面前,无奈地选择了弟弟母亲从此生活在歉疚和悔恨中,幸存下来的女儿留下了一道难以磨灭的阴影

唐山大地震的主冲击波维持了23秒,這23秒在电影里转化成了4分钟的山崩地裂好莱坞的灾难片看得多了,但看着中国式建筑坍塌、萎落、化为齑粉,那种感同身受无可比拟更重要的是,影片从这一刻起进入无法逃避的伤情段落,总有一种力量让人心头大震。

女儿家总是心重

虽然只是刚刚上学的年龄,但母亲一句“救弟弟”,使她的心彻底冰封。,天灾压顶,劫后余生的人本来就郁闷难遣,更何况,一个童稚的心灵遭到了亲人的“背叛”,她不可能体会母亲的两难和心碎,她只知道自己被无情地抛弃在废墟下面。女孩儿眸子里的光彩慢慢熄灭,让人情何以堪?

女儿带着对母亲和世界的怨恨,“隐姓埋名”地进入领养她的家庭。养父(陈道明)和养母(陈谨)给了她浓浓的天伦之爱、但她仍然像拒绝融化的冰,每每被半夜的噩梦惊醒长大成人,恋爱生子,她带着一腔的决绝消失又出现,当养父再次让她去找生母时,她说出了令人肝肠寸断的台词:“我不是记不起,而是忘不掉!”可见,化为废墟的城池可以重新挺立起来,而人的心一旦散碎成片,就再也难以收拾。

留在唐山的母亲一点儿也不比女儿活得容易,家园得到重建,她心里装的还是死去的亲人,甚至无法容下另一个男人。在地震中失去手臂的儿子几经奋斗,成为一个有型有款的人,她还是不肯离开安放灵魂的老房子。当中国人热火朝天地向着新生活飞奔时,她形容枯槁地承受着一次次心灵的余震,在孝顺的儿子面前,她的坚持近乎不通情理,她实际上是用自虐来求得畸形的安宁。

多年以前,台湾著名的哭片《妈妈再爱我一次》引爆了亿万中国人的泪腺。而《唐山大地震》由幼小的女儿对母亲心生怨恨始,由成年的女儿和苍老的母亲和解终,完全可以根据其主线命名为《女儿再爱我一次》。这路影片最容易拍成为催泪而催泪的溢情片,但《唐山大地震》一路娓娓道来,充斥着沾满人间烟火的细节和时时引人触动的情愫,绝无刻意向观众邀约眼泪的煽情化处理。相反,它时时节制、每每收敛,每当我以为它要进入撕心裂肺的号啕时,它就镜头一转,轻巧地进入了下一个场景

这其实是高明的手法,让观众跟剧中人哭成一片那是电视剧的做法,电影就是要引而不发,那种缠绕氤氲、无处伸张的悲伤最是打动人心。当然,情感的水位不断上升之后,总是要决堤的

在墓碑林立的死难者陵园里,重逢的母女实现了泪眼相望的和解,也放出了大快人心的悲声。

除了这条主线外,沿路还铺设了很多情感“炸点”

奶奶(吕中)对儿媳(徐帆)的体谅,养父对女儿的疼爱,无不搅动人心。“养父”陈道明发飙痛殴“薄情郎”陆毅的时候,一种无比快慰的情绪弥漫开来。“女儿”张静初和“弟弟”李晨重逢的时候,一种苍天有眼的庆幸感让人坐立不安。两个第三代都叫“点点”,看似荒诞不经,实则有一种冥冥之中“点对点”的奇妙。

除了情感表达上丝丝入扣之外,这部电影的制作细节也处处有心。上世纪70年代唐山似曾相识的市容,一上来就确立了精工细做的质感。时光飞逝,转眼已是1986年,儿子的房间里不经意出现了马拉多纳的海报——那年的世界杯是为他而设的。镜头再一转,刘欢唱起了《几度风雨几度春秋》;再一转,那英在春节晚会上高歌《青青世界》。最大众化的亲情感受和最标志性的集体记忆不断相遇、相撞,一幅当代中国的悲欢离合画卷浮现眼前。

徐帆说着一口地道的唐山话,沉稳地奉献了影后级的表演。吕中说着山东话,把面冷心软的婆婆演得十分到位。陈道明在片子里爆发了两次:掌掴陆毅和谴责女儿,每次都在点子上。张静初的气质够冰冷,她往那儿一站,不怒自怨。李晨的气质够阳光,可还是不能照亮母亲阴郁的心。

这是一部能调动国人公共记忆的史诗电影,也是一部能引发公众情感共鸣的主流电影。以往,冯小刚总被认为是一个喜剧类型片的高手。这一次,他向世人展示了记录民族心灵史的超强内力。23秒的天变带来了32年的分断之痛,太阳落下,太阳升起,那些残破的心灵被影象永远地留存。

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篇4

人们似乎都没有意识到,异常闷热的天气,异常的昆虫活动,都预示着灾难的到来。地动山摇,撼人心魄,断壁残垣,废墟一片,所有的温馨、幸福的场景,瞬间化为乌有。

是否能感受到母亲面对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时心中的矛盾、纠结和刺痛?是否能体会丈夫为了救妻子而遇难时,妻子心中的感动、悔恨和坚定?是否能想象到母亲对女儿、妻子对丈夫坚守32年的艰辛、坚定和坚持?

“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元妮的心中一直怀着对女儿的愧疚,当她再看到本以为已经死去的女儿时,她跪下了。是扯不断的亲情,才让一家人团聚;是扯不断的亲情,才让女儿理解母亲的做法;是扯不断的.亲情,才让妻子无怨无悔地为丈夫坚守;是扯不断的亲情,才让爱伴你左右……

孤独无助时,给我们支持的是父母,是那扯不断的亲情,就算我们犯下滔天的罪行,最终真正原谅我们、关心我们的是父母,是扯不断的亲情。是父母,是亲情,给我们无尽的关心、爱护、理解、帮助、支持、鼓励,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无论过去多久,最持久,扯也扯不断的便是亲情。

处于青春叛逆期的我们,似乎永远对周围的事物感到不满,整日与父母作对,中间隔着一条“无法逾越”的代沟。古语云:有一种至亲的悲怆叫做“子欲养而亲不待”。不要总是在失去后才懂得珍惜,不要等到“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他们是最爱我们的父母,之间是扯不断的亲情。现在的我们已不再是无知的少年,要学会珍惜我们的父母,学会爱他们,尽少的伤害他们,因为,你再努力改正自己的错误,也会在父母的心中留下印迹,被伤害过的心,无论如何都会留下印迹……

扯不断的情,是亲情,是血浓于水、骨肉相连的爱;

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篇5

近日,团支部成员一行18人到科文中心观看了电影《唐山大地震》,这“23秒,32年”确实给我们带来了不小的震撼。

影片除了感人,还引发了大家内心深处的思考。地震的瞬间,真的让人感慨生命是如此的脆弱,说没就没了,灾难来临时,人们是如此恐慌,而又无路可逃,看得我们一个个都如此的揪心,却又无能为力。方登恨了32年,母亲元妮痛了32年,最后母亲向女儿下跪道歉的那一幕真可谓感动天地,令人潸然泪下,无法自拔。当方登看到母亲这些年为她买的教科书愧疚得泣不成声时,我的心里也不是滋味,我看到了一位伟大的母亲,深深地感受到了母爱的无私。做儿女的我们真的应该好好孝敬辛苦了半辈子的父母,不能让他们再为我们日夜操心。

看完影片,最大的感慨是我们这些活着的人是幸福的,活着是多么的美好。当看到最后大家赶赴四川抗震救灾那一幕,心情万分激动,有种恨不得立刻加入救灾队伍的感觉。作为当代青年,只有用有限的时间做出无限的贡献才最能体现我们的人生价值。

电影《唐山大地震》感后心得体会 篇6

欣赏过该电影的观众,带着哭红肿的眼睛,用沙哑的嗓音谈论了影片所带来内心的感受。他们称:除去开场10分钟的惊心动魄和结尾10分钟的感天动地,电影叙事中间的部分几乎看不到撕心裂肺的痛楚和恸哭。可是他们的眼泪却是不自主的流了下来。他们一致认为该影片带来的不仅是视觉、听觉的震撼,更是心灵上的震撼。每一个中国人都该静下心,接受电影《唐山大地震》带来的心灵冲撞。

观众不仅在影院洒下了泪水,还在影片的100分钟内收获了人生真谛。有观众称,没有什么比和亲人在一起是幸福的了。虽然人命在自然面前不如草芥,但是我们只要珍惜这份情,没有什么可以分离我们。影片带给观众最大的感受就是对死者的怀念,对死者的致敬,是为了生者可以活的更好,可以懂得活着的意义。

浅谈《唐山大地震》中的女性角色 篇7

《唐山大地震》是冯小刚第一部以女性为视角的电影。《唐山大地震》中几乎所有女性——元妮、女儿方登、养母、汶川母亲等, 每一个女人都承受了太多了苦难, 背负着沉重的精神枷锁。但是她们都有着强大的内心, 这种内心的力量使她们最终战胜了痛苦。下面让我们分别来看看《唐山大地震》中的女性角色:

一、李元妮:忠贞、无奈、自私的传统女人

李元妮在地震中失去了疼爱她的丈夫和可爱的女儿, 只留下独臂的儿子方达。她有着中国女人最基本的传统道德操守, 灾难发生后, 婆家来到唐山, 想把方达带回山东老家, 她执意要留在唐山, 只身将儿子抚养成人。儿子成家了, 李元妮依然孑然一身, “守着心里的废墟过日子”, 拒绝新的爱情, 拒绝新房, 拒绝一切新的东西。

元妮在经历了丧夫之痛之后, 一直独自抚养儿子, 忍受了32年的孤独。因为她有着中国传统女性对丈夫、对家庭从一而终的观念。在电影里, 她对儿子的说:“为你爸, 他拿命换的我, 哪个男的能用命对我好啊, 我这辈子就给他当媳妇, 我一点都不亏……”。正是出自这种观念, 奠定了元妮在灾后坚守着夫女的亡灵度过32年光阴。

当年, 在生死之间, 元妮选择了方达, 导致方达长大后对她无条件妥协。为了拥有孙子, 她让儿媳小河与幼子分离, 丝毫不顾她的权利和感受。婆婆似乎可以看见媳妇的眼泪, 但却无动于衷。这便是中国传统女人的自私。

二、方登:执拗、拧巴的女儿

在电影中, 元妮的女儿——方登, 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震时元妮对方登的舍弃让幼小的方登似乎明白了自己在母亲心中的位置, 所以影片让方登从此走向了一条“失忆”之路。幸运活下来的方登明知母亲和弟弟还在世, 却没有回家, 而是跟着养父、养母去了别了城市生活。成年后, 养父对方登的亲密引发了养母的不愉快, 方登远到杭州求学, 想必是为了避开家庭纷争。

方登心理灰暗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来自她的爱情。校园爱情本应温馨而浪漫, 但当方登怀孕后, 男友却不愿承担责任, 年轻的方登不愿放弃这个小生命, 毅然选择做一个单身妈妈。但是人怎么可能与过去彻底了结呢, 养母去世, 养父孤身一人, 方登最后还是带着孩子回到养父身边报答养育之恩。

心结真正打开是汶川大地震的发生。远嫁异国的方登得知祖国发生了地震后立刻回国参加抗震救灾。在汶川, 方登亲眼看见一个孩子的母亲为了不让救援人员白白牺牲, 毅然选择给被石板压住的孩子锯腿。当救援人员把只有一条腿的孩子抬出来时, 母亲抑制不住内心的悲痛, 嚎啕大哭。就在那一刻, 方登理解了当年的母亲。在汶川, 意外重逢32年未见的弟弟, 听到弟弟向他人讲述唐山大地震时自己一家的经历后, 终于发下了所有包袱, 踏上了返乡的旅程。可以说, 电影的“大团圆”结局满足了观众的心理期许, 对主题的也有了再次强调。

三、小河:称职的儿媳妇、懦弱的妻子

小河年轻貌美, 为什么要选择有残疾的方达呢?按她的说法, 不是为了钱, 那就是为了爱情。但似乎方达对小河缺乏一些尊重与体谅。在第一次去方达家的时候, 方达对小河说:“如果我妈反对, 我俩就得吹”。生了孩子以后, 小河想带孩子回娘家过年, 方达不肯, 两人为此发生了争执, 在争执中方达的话彻底伤害了小河, 否定她为其妻、为人母的价值, 而小河居然也向方达妥协了。作为儿媳妇, 小河是很称职的, 但作为妻子, 她是懦弱、没有尊严的。

四、方登养母:控制、猜忌、缺乏理解和信任

方登的养母也是造成方登后来生活拧巴的原因之一。从一开始, 养母就因为方登“什么都不记得”而收养她, 随着方登日渐长大, 养母的紧张感愈演愈烈, 生怕方登离开自己。她不仅对女儿信心不足, 对丈夫也一样。当夜里方登生病, 丈夫穿着裤衩的丈夫去送水时, 女人原始的嫉妒感油然而生。真是这种强烈的猜忌造成了方登的叛逆和远离。为什么方登会连续两个暑假不回家呢, 也许正是为了躲避养母对她的控制和猜忌吧。

唐山大地震是一枚催泪弹, 它是那么震动人心。对于整个地震的描述, 缩小到了一个家庭, 一个渺小的家庭, 却演绎着人生情感的百态。

摘要:《唐山大地震》是冯小刚第一部以女性为视角的电影。在这部电影中, 导演从中国文化背景出发, 深入探讨了女性心理。以徐帆饰演的元妮, 张静初饰演的方登等女性为例, 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之中的男女观念、家庭伦理等古老命题, 展示了在大灾难背景下中国女性的各种不同的心理状态。

关键词:中国文化,女性心理,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吕燕.论冯小刚电影《唐山大地震》中的女性形象[J].电影评介, 2010, (6) .[1]吕燕.论冯小刚电影《唐山大地震》中的女性形象[J].电影评介, 2010, (6) .

[2]王静.《唐山大地震》中的生命意识[J].电影文学, 2011, (6) .[2]王静.《唐山大地震》中的生命意识[J].电影文学, 2011, (6) .

[3]李百晓.《唐山大地震》的叙事艺术分析[J].影人论坛, 2010, (8) .[3]李百晓.《唐山大地震》的叙事艺术分析[J].影人论坛, 2010, (8) .

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体会 篇8

电影《唐山大地震》讲述了一个“23秒、32年”的动人故事。1976年,司机方大强和李元妮,生了个龙凤胎叫方登和方达,他们过着平凡朴实的生活。而命运之神似乎和他们过不去,死神降临到他们头上。7月的晚上,大地震来了,大强和元妮在卡车上睡觉,突然车剧烈抖动,他们才知道是地震了。为了救孩子,大强被房屋压死。儿子和女儿被盖在同一盖板下,当求援人员表示只能救一个孩子时,元妮选择了就儿子。当时还清醒的女儿听到这句话,绝望地闭上了眼睛……

在装满尸体的车上,方登奇迹般地站了起来并被人收养。32年过去了,方达做了旅行社老总,方登嫁给了老外。在一次地震中,两人作为志愿者去帮忙,相遇了。他们一起回家,妈妈抱着方登哭得昏天黑地。场面非常感人。

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800字 篇9

星期六,我和妈妈在电脑上观看《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讲述的是:在唐山大地震的时候,一位父亲不愿让母亲牺牲,只身跑进倒塌的楼房去救自己的一双儿女,却被一块掉下来的大石板砸死了。就这样,这双儿女失去了父亲。

母亲元妮在石头上绝望的哭着:一是为死去的丈夫;二是为生死未卜的儿女。后来母亲元妮得知自己的一双儿女——姐弟俩还活着,但这时还双双被压在一块石板的两端。问题是不管是撬哪一端,总有一个人会被作为支点,而被压往另一端,存活的可能性就大大减小了许多。这时救援人员问母亲元妮:“到底要救姐姐还是弟弟?只能二选一。”俗话说得好:手心手背都是肉。

面对着痛苦的抉择,元妮哪一个都不愿意放弃,苦苦哀求道:“都救,求求你们了,都要救!”这句话表明了元妮是非常爱他的儿女。但最终只能救一个,选择一个便意味着放弃另一个生命。万般无奈之下,元妮艰难的从牙缝里挤出三个字:“救弟弟!”说完呜呜地哭了起来。

是呀,元妮是觉得弟弟生存的可能性大,不然谁会愿意放弃自己的亲骨肉啊。压在石板下的姐姐,清清楚楚的听到了母亲刚刚说的那句话,眼泪慢慢地从她的脸颊上淌了下来。

后来,姐姐大难不死,在拉尸体的车上醒了过来。并被一对好心的军官夫妇抚养长大。最终一家三口的重逢还是圆满的。

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体会 篇10

上周六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去奥斯卡影城看了《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在看电影之前,爸爸告诉过我,1976年7月28日夜间的3点42分,河北省唐山市发生了一场大地震,很多人失去了生命,很多的小朋友在一夜之间变成了孤儿,那是一场灾难。这部电影就是讲的那一场地震。

电影开始放映了,当看到影片里地震的场景时,我紧张得快要哭了,太可怕了!只有短短的23秒钟,房屋全都倒了,人们慌乱中四处奔跑,没有跑出来的人便被倒塌的房屋埋住了,哭喊声、雷电声交织在一起。我抓紧爸爸妈妈的手,好害怕。有一对龙凤胎姐弟俩被同时压在了倒塌的房屋水泥板下,他们的爸爸已经失踪了,妈妈急的快要疯了,当救援人员因为不能同时救出两个孩子,问他们的妈妈救谁时,在悲痛中,妈妈选择了救弟弟。这让我感到很难过,妈妈没了孩子,一定会很难过,孩子没有了妈妈,一定会很孤独。我流泪了。

我不要地震,我要和小朋友们平平安安地上学,我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平安。

电影《唐山大地震》观感优秀作文 篇11

故事讲述的是本来幸福美满的四口之家,被大地震摧毁了。爸爸为了救妈妈压死了,虽然妈妈活了下来,但是她的两个五岁的龙凤双胞胎被压在同一块水泥板下,弟弟一头,姐姐一头。当救援人员告诉妈妈只能救一个时,因为救一个就压住另一个,妈妈十分痛苦,她希望两个都救。但那时情况危急,再拖下去两个都要死,于是妈妈痛苦的选择救弟弟。弟弟被救出来了,少了个胳膊,妈妈以为姐姐死了,姐姐后来却意外的活了下来,被人领养了。

姐弟俩分别长大成人,各自经历了许多事情。直到汶川大地震,他们不约而同赶到汶川,参加了唐山救援队,姐弟俩终于相认。最后一家人在唐山团聚,姐姐终于也理解了妈妈当年的痛苦抉择,重归于好。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篇12

今天我去电影院观赏这部催人泪下电影。说实话,在只单单看影片名字与宣传海报,我的确认为这会是中国一部以真实的事情而改变的灾难片。而在影片开头不久,地震确确实实的发生了,这让我深信不疑,这,的确是灾难片。慢慢随着情节的发展,原来影片讲述的是地震灾难后的亲情。让我深刻的感受到,原来著名的冯导,也啥时候开始玩起了标题党。看着那一个个流离失所,支离破碎的家庭。一个个高耸的建筑瞬间倒塌的情景,一个个粗壮大汉也抵不过地震带来的灾难。不禁让我感叹到,活着真好。

整个影片的观赏过程中,三段情节让我记忆深刻。一是唐山地震后,元妮在面临一块水泥板压着两个孩子,只能选择救其中一个的抉择。或许我还没成为一个母亲,或许我没有办法感受到元妮的痛苦。但是我只是设身处地的想想,想想平时我妈为我付出的点点滴滴,那会的元妮,内心必定是痛苦的吧。或许是因为是男孩,或许因为是弟弟,或许因为那个年代大伙还处于重男轻女的阶段,所以元妮选择了弟弟。我不诧异,这个是故事发展的必然阶段。但是我看到方登听到妈妈那句“救弟弟”的时候而落下的眼泪,是绝望的,是痛苦的,是让她无法理解的。我内心波动了一下,虽然没有落泪,但是还是深深的被感触到了。32年,方登一直对这件事耿耿于怀,一直没有原谅元妮,这是大家都理解的。直到最后,在汶川大地震的时候,与弟弟方达相认后,了解到其实这么多年母亲一直都是有愧于她,都还惦记她的时候,她选择了原谅母亲。或许吧,血浓于水。这点我承认我做不到。或许我是方登,我会选择一辈子都记很她吧。

二是汶川地震后,一个母亲面对自己被水泥板压住双腿的女儿,有一个抢救员因为救她的女儿而受伤,她在不忍有更多的救援队员受伤的情况下选择让医生帮自己的女儿截肢。这需要很大的勇气吧。虽然只有短短的数分钟,还是很让人为之感动。其实母爱是伟大的,不光是电影,现实亦是如此。

最后一个是影片临近结束,方登回到元妮家与母亲相认的那个情节。这个是全局唯一一个让我眼角有湿润的片段。在这,不得不说,徐帆的演技相当好,把这个情节片段演绎的入木三分。在影片的最后,同样是一段感人的母女对白,张静初的演技相当平平,一大段感人肺腑的对白,加上全局不可缺少的哭戏。张静初的演出想让令我没有感觉,只是有“哦~是这样的”的心理。或许是女儿的歉意,或许是那种得而复失的感觉,徐帆把元妮这个角色把握的很好,我也看到很多观众在这一幕是在一旁悄悄地抹眼泪的。只可惜,很多令人感动的情节,都是草草了事,感觉才刚刚入戏,感情酝酿的很好,内心有感触,就快哭了,结果一段剧情已经告一段落了。我想如果把一些没有必要的删除一些,着重对一些亲情的刻画,这部影片会更加的让人深刻。

影片中,商业化的氛围相当严重。从一开始的白象电池,剑南春,中国工商银行,到全剧唯一品牌私家车—宝马汽车,到最后方登自己的旅游公司钦点的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无疑这些商家肯定对这部电影有相当大的投资,商业化相当严重,有几个情节还是相当刻意的给这些商家的产品几个特写镜头。没有广告是不可能的,只是如果没有这么些刻意的商业噱头,而加重对亲情的刻花,或许会更好。

影片中有几个电影情节片段让我有些疑惑。第一唐山地震后,方登被水泥板压着那么久,还被人当尸体抬上大卡车,最后因为一场雨醒了过来。的确,她没死。不但没死,恢复的也相当快,醒过来大气也不喘下,也不觉得疼,立马能下地,立马能走路,还走得相当利索,不禁让我感叹,小女孩子复原能力果然强,还是我老了?二是在影片拍摄到,95年的时候方登作为一个残疾人,开着宝马回唐山找母亲。95年,一个残疾人,95年的时候汽车有自动挡么?残疾人如何开手动挡的宝马?无奈~

整部影片中,一些角色的台词也十分搞笑。影片结束后,我还与几个朋友说起剧中台词,其中说的最多的一句就是“什么师不重要”,被我们几个当口头禅,“什么X不重要,重要的是。。”另外还有陈道明的“上不了大学也没事,上了也要交很多费用。”其实,每次当元妮喊“登”“达”的时候,我总会在想,怎么不叫“登”“泡”,多有喜感。

其实整部影片,我估计我是全场晓得最多的一个观众了吧,因为我旁边坐了一个活宝朋友,每次在我酝酿感情,刚刚入戏的时候,他的几句话就能把我给逗乐了。具体说了啥不是很记得了,最清楚的一句就是,当我内心相当汹涌的时候,很入戏了,他一脸正经的对我说:“你晓得整部片子最后一句话是什么吗?”我摇摇头,因为他是金逸的工作人员,所以我想应该会是那种珍爱生命之类的,结果他很正经 说;“请安全的呆在无锡,看,全世界都地震了。”

二十三秒的伤痛

——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穆迅

在电影的开头,有这么一行字“地震二十三秒,余震三十二年”。此时我还不明白它的含义。可是当沉缓的结尾音乐响起时,我终于意识到了这简单数字后面的份量和内涵——人类的亲情是永存的,不管社会发生怎样的巨变,前至人性扭曲的文革,后至拜金泛滥的当前,亲情就像野火春风中的离离原上草,不屈不饶地显示着它的永不泯灭的强大生命力!

这也是电影与原创小说之间殊途般的差别。正像小说作者张翎所解评,她的作品讲的是“痛”而电影讲的是“暖”,虽然他们讲的几乎是同一个故事。

小说写得很精彩,张翎的“痛”是将地震在人们肉体上,心灵上划出的口子血淋淋地展示在你的眼前,叫你永生难忘。读了它,我心里总是闷闷的,有点儿

像故事里的王小灯,身上绑了件沉重的无形桎梏,束搏着你似乎永远推不开那扇生了锈的窗。

而冯小刚的“暖”却是让你在撕裂的口子上看到它能复原的希望。冯小刚很聪明,他耍了一个移花接木手法,借着小说“余震”的框架将故事的主人公由王小灯移换成李元妮。故事的重心也奇妙地从“痛”转移成“暖”。让你在痛哭流涕的同时感到有一双温暖的手托住你那下沉的心。

舔犊之情几乎是在有生命的物种中,所具备的最原始,最本能的情感之一。动物尚如此,人何异乎?不管你是天皇儿子,还是黎民百姓在这一点上毫无例外。当你从娘胎里掉出来的那一刻开始,母子亲情将伴随你一生,不管它是爱还是怨还是敬还是嫌。你躲不开,甩不掉。痛苦的分离,牵肠的思念,爱恨的交割,生死的惨别无不营造出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人间活剧来。而无数的文人墨客也为其动容,尽其才华倾其心血为骨肉亲情谱写出一齣齣永世相传、动人心魄的佳作来。

剪不断理还乱,这短暂二十三秒的地震带给李元妮一家的是扯不断的生与死,爱与恨,怨与悔,人间情感的酸甜苦辣一股脑地倒在了母、子女两代人的头上。

冯小刚的选择是对的,他把镜头对准社会的底层。芸芸众生的柴米油盐生活是我们常见的景象,平凡的故事容易引导我们在熟悉的环境中不经意地看到了亲情的亲切感。誓言留守一辈子的旧砖房,水洗的红番茄,几分钱的棒冰之争,彩绣图案的书包,不期而至的母女剪影,加上李元妮等这些小人物们本土特色的唐山话、山东话、四川话。这些浓郁的民间染料将人们的骨肉亲情涂上了最纯朴最鲜亮最和谐的养眼色彩。那些看似土里土气的话语中,道出了撞撼人心的哲理。“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这句再平白不过的言语,只有和李元妮催人泪下的震灾遭遇以及震后三十二年的心理历程联在一起,你才能掂出这句话的份量和它所包含的海一样的深情悔意。

“唐山大地震”应该说是一部言情戏,但它不同于常规的言情戏,不是那种卿卿我我,哭哭啼啼的缠绵戏。它是在事件突发状态下,人性被冲击,被两难的选择所扭曲,继而随之而来的长达三十二年的自责、伤怨所折磨的心理深层的剖析。它给人带来的不是廉价的泪水,而是饮泣之后的思考。

“唐山大地震”观后,勾起我那久远的真实唐山大地震记忆,一件算是心有余悸中的会心一笑故事翻浮上来。

我老家在北京。地震时家里只有我妈、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而我正在外地工作。事发后我找了个机会急忙赶回家。还好母亲平安无恙,只是受了点儿惊吓。此时的北京已和往常不一样,触目皆是低矮简陋的地震棚。它们蓬头垢面,杂乱无章地拥挤在一起,毫无掩饰。到了家自然谈起了这北京独特的景观。母亲说,咱家也有个地震棚,我带你去看看。那棚子就在家门口前的空地上,半个身子埋在土中,地面上垒起少量的砖,厚厚的不知什么材料编制成的屋顶,显得平整,夯实。看来母亲很满意这件作品,夸它又安全,又美观,还冬暖夏凉。我也觉得这么快就搭成如此漂亮“优质房”实属不易。

谈着谈着,母亲忽然感叹起来:“唉,现在我明白了,养儿子没用。” 我一愣:“这话怎讲?”

“地震了,人命关天。”母亲说:“你两个弟弟一个也不来帮我。别家都有人忙着搭地震棚,我一个孤老婆子哪有力气搭啊!”

“那,这个地震棚是谁搭的?”我问。

上一篇:远教管理员下一篇:难忘暑假500:夏令营随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