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心得体会(共12篇)
看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1
从电影制作的初衷看
对于导演冯小刚来说, 《唐山大地震》完全是一个“命题作文”。2007年, 唐山市政府为了纪念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遇难的24万同胞, 在当年埋葬死者的南湖建立了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 并在园区内修建了一面巨大的纪念墙, 上面铭刻着罹难者的名字。兴建唐山地震遗址公园还不足以寄托人们对已逝者的哀思, 唐山市政府又主动联系国家电影局, 提出希望合拍一部有关唐山大地震的电影, 以纪念那些逝去的生命。国家电影局和中国电影集团公司最终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冯小刚导演。由此可以看出, 《唐山大地震》制作的初衷不在赢得观众和票房, 取得经济上的收益, 亦不是导演艺术创作的尝试, 其真实旨意则是为了“告慰地震中遇难的死者, 愿生者幸福”。“以人为本”的精神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共识和倡导的主要理念之一。“以人为本”即一切以“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不仅体现在对公民合法权利和应得利益的维护上, 还体现在对逝去生命的尊重上。从心理学的角度讲, 动机是主体在生理或心理上的某种缺失状态的反映。在这个商业气息充斥的年代, 市场经济制造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文化风景———商业利益的过分凸显、精神文明的日渐没落, 数据成了人们生活中衡量事物价值的标尺。唐山大地震在32年之后, 在改革开放30年之际能够走上荧幕, 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 折射出的是一个时代的进步, 是社会文明的前进发展, 反映了人们人文关怀意识的逐渐增强, 已经认识到生命存在的本身就是一种无可替代的价值。这部电影总投资额为1.2亿元人民币, 唐山市政府、华谊兄弟传媒集团和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分别占据50%、45%和5%的股份。地方政府出资介入到电影的拍摄, 《唐山大地震》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者, 但却是第一部以地方政府投资为主, 捆绑商业和制作团队的影片。唐山市政府对这部电影给予了大力支持, 不仅出资6000万元, 而且积极配合拍摄, 在群众演员、拍摄场地和外景道具等方面提供了种种便利。该电影唐山方的制片人姚建国说:“我们坚持要占有至少50%的股份, 成为大股东, 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在影片中的话语权, 才能保证我们所需要的‘主旋律’和‘主流价值观’, 我们希望影片既‘主旋律’, 又要充满人性、直指人心。”国家广电总局更是把《唐山大地震》列为向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电影中最重要的5部电影之一。以人为本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唐山市政府和国家电影局共同携手促成了《唐山大地震》这部影片的完成, 该事件本身已为整个社会对人文意识的关注、培养做出了积极的表率。
从影片的主题来看
电影《唐山大地震》改编自华裔女作家张翎的小说《余震》, 讲述了一个“23秒、32年”的故事:1976年7月28日凌晨, 唐山市丰南一带发生了里氏7.8级的大地震, 整个城市在23秒之中变成了一片废墟, 地震最终造成24万人死亡。震后年轻的母亲 (徐帆饰演) 面对废墟下一双儿女但却只能救其中一个的绝境, 无奈选择了牺牲姐姐方达而救弟弟方登, 压在废墟下的女儿听到了母亲那句“救弟弟”, 绝望地闭上了眼睛。但意外的是方达却在死人堆中奇迹般活了过来, 并被一对解放军夫妇 (陈道明、陈瑾饰演) 收养。此后的32年间, 母亲始终活在对女儿的愧疚中, 女儿也因当年被遗弃, 终日在对母亲的怨恨中备受折磨, 两人陷入到了一个难以弥合的情感困境。而这个心结终于在2008年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中得到了释怀, 亲情团聚。
国家电影局最终把这个任务交给冯小刚不是没有原因的。冯氏作品中有个贯穿始终的原则就是人道主义精神。冯小刚早期的《甲方乙方》、《不见不散》、《大腕》、《没完没了》等贺岁片无一例外地采用小人物的视角, 以幽默讽刺的手法, 探讨了人性的善恶和困扰城市生活的问题;2004年12月上映的《天下无贼》主要描述了两个盗贼自我救赎的故事, 表达了对美好人生的向往和“人性纯净世界”的坚守。2007年的战争片《集结号》则把每一个个体生命重新建立了起来, 《唐山大地震》着重描述了灾难带给幸存者的心灵创伤以及人们的心理的复原, 是一个关于死亡和生命的哲学命题。该片表现出了冯小刚对人文关怀精神的深刻思考, 正如他自己所说:“《唐山大地震》是我把一贯推崇的人道主义推向了一个高潮。”这部电影虽然定位为灾难片, 但从其英文名字“AFTER-SHOCK”上可以看出, 灾难片只是影片的背景和外壳。影评人李滨夙评论道:“影片对于人性和心灵复苏的刻画与表现远远高于对地震和灾难的讲述……他 (导演冯小刚) 全神贯注地关怀人的心灵, 关注心灵的重建和复苏。”《唐山大地震》把以人为本的理念上升到对人类心理关注的高度, 核心表达了对家庭、亲情的肯定, 对人性的赞美。《好莱坞报道者》、《综艺》等国外媒体也称赞本片是华语电影继《集结号》之后一部直指人心的情感力作, 可谓中国版《苏菲的选择》。
从影片的具体内容看
《唐山大地震》没有曲折动人的情节。电影在讲述这个并不复杂的故事时, 唐山大地震和2008年汶川地震两个事件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两次地震被打通了, 支撑出了一个跨度为30多年的时间和空间。影片中唐山大地震导致了母女分离, 而32年后同样的灾难又促成了团聚的契机。地震的描写成了电影重要的桥段。唐山大地震发生后, 由于通讯和交通的不便, 党和国家的支援队伍几天后才抵达。在震后几天宝贵的营救时间中, 幸存下来的人们无暇个体生命的悲欢离合, 自发组织在一起, 建立了临时救灾小分队, 四处寻找、挖掘废墟下的生命。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人类在面对灾难时的凝聚力和责任感, 所闪现出的人性的大爱无私和情感光芒。这一人文关怀精神在汶川地震中得到了加强性重现:地震发生后, 唐山出动救援队伍、医疗队伍, 在各地的唐山人也不约而同地聚集到汶川。已经事业有成的弟弟方达带着大量的物资赶到灾区, 原因很简单, 他只说了一句话“我是唐山人”, 印证了唐山的感恩和博爱精神。远在加拿大的姐姐方登闻知地震的消息后说:“我要回去帮他们。”此外, 影片中武警官兵、民间志愿者等救援人员也从世界各地拥到了汶川。影片对这两个事件的描述彰显出了人们“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的团结力量和人性内心深处的善良, 肯定了其中蕴涵的人道主义精神, 赞扬了人们互帮互助的社会责任感和崇高的道德感。
《唐山大地震》摆脱了宏大叙事套路的禁锢, 把视角对准了普通的个体生命, 对家庭伦理和亲情的描写, 对生命的尊敬和赞扬, 构成了该影片的精神内核。也正是这一精神内核打动了亿万观众的心。
2009年, 我国城市电影票房收入达到62亿元, 相比2008年的43亿元票房同比增幅43%, 被认为是中国的商业电影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机遇和魅力并存。当前, 党和国家号召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单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坚决抵制“三俗”。《唐山大地震》承担起了传媒应尽的社会责任, 完美地融合了艺术性、思想性和商业性, 为国产电影做出了成功的典范, 使中国文化传播业看到了前进的方向。中国电影人只有制作出人文气息浓厚、蕴涵着中华民族特色文化和思想, 并通过商业渠道进行表达的影片, 才可能与来势凶猛的欧美大片相抗衡。
参考文献
[1].尹鸿、唐建英:《冯小刚电影与电影商业美学》, 《当代电影》, 2006 (6) 。
[2].贾磊磊:《〈唐山大地震〉的启示意义:完成三种电影的互通》, 《光明日报》, 2010年8月5日。
[3].张菁、关玲:《影视视听语言》,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8年版。
[4].《2009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位居全球第九》, 人民网, 2010年5月27日。
[5].《〈唐山大地震〉后期制作特效超越〈2012〉》, 慧聪广电网, 2010年7月29日。
从唐山大地震看心理援助 篇2
临床心理学博士研究生)
采访/李一茗
5·12汶川大地震,将32年前惨烈的一幕又呈现在唐山人的眼前,唤醒了他们深埋已久的伤痛。那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到底在唐山人的心中留下了怎样的伤痕?唐山人走过的心灵之路又能给此次汶川地震的心理救援怎样的启示?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心理学会灾后心理援助项目专家、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研究生、创伤心理治疗师徐凯文。
《青年心理》:您对唐山地震幸存者的心理状况做过研究,主要针对哪些人群?结果怎样?
徐凯文:我们的研究对象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经历了唐山地震的普通市民,还有一个就是经历唐山地震之后致残的人群。大多数的心理治疗理论认为,创伤发生的时间越早,对人毕生发展的影响就越大,这是研究的出发点。我有把研究对象分为两组,一组是发生唐山地震时,年龄在5岁以下的,也就是说他现在的年龄在35岁以下,而另一组是5岁以上的两组对照以后发现,在高唤醒、回避等创伤症状方面,这两组没有特别大的差别,主要的差异是人格的改变——地震发生时5岁以下的人,更易发展出偏执、边缘、强迫、依赖、自恋等病态人格。
我们还比较了经历唐山地震致残的人,和有同样程度残疾但不是因为唐山地震造成的人,相比之下前者的症状明显要严重,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现在还有残余,比如高唤醒、回避行为、羞耻感很强等。实际上三十多年过去,但在普通市民当中,还有75%的人残留有创伤症状,可能是轻度,但是还有表现。地震带来的心理创伤将在不同的人群中以不同的形式持续存在多年。
《青年心理》:哪些因素导致了这种结果?
徐凯文:影响人们心理状况的不仅仅是地震那一瞬间,更主要的是地震带来的种种结果,比如幸存者经历亲朋和财物的丧失,体验到死亡的威胁,体验到身体的残疾,自身和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些都会导致创伤,而年龄越小的人,受到的影响会越大。
《青年心理》:这次汶川地震发生后,唐山人的反应很大,这种反应是正常的吗?
徐凯文:汶川地震揭开了唐山人心中的伤疤,他们的反应很强烈,因为受灾人群目前还处于休克期,所以看起来唐山人的反应比汶川人还大。不过有一些反应是很好的,比如积极救援、捐款、献血,这实际上都是为了克服当时创伤造成的伤害,做一些事情会有助于克服自己的不安全感。但提到地震,唐山人也会表现出一些不好的反应,比如每年地震周年纪念,人就特别心神不宁,特别容易发火,没有安全感,每年看地震周年演出,对唐山人来说是很痛苦的一个过程,因为勾起了创伤回忆,大家会哭成一片,很多人会中途退场。
《青年心理》:唐山人的这种反应,需要心理干预吗?
徐凯文:需要,不过目前没有力量做这件事。三十年前我们没有干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在来做就比较困难了。像我们研究中的那些在5岁前经历地震的人,病性人格已经形成,想要扭转很困难。
《青年心理》:唐山地震发生后,对幸存者完全没有进行心理干预吗?
徐凯文:如果说心理学工作者的专业干预,当时是没有的,但从大环境来看,领导人的表现,全国人民的支持,来自全国各地的救援,从效果上看都是非常好的治疗,因为这是一种可以惠及到每个人的社会支持,对创伤治疗来说非常重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比心理工作者个人的治疗还要重要。打个比方,地震后,如果说每个人的创伤水平都是不及格的话,感受到这种社会支持后,百分之六七十的人都可以及格。当然有一部分人还是不及格,对这部分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个体小环境中的支持,具体来说就是他的家人,他最亲密的人是不是还在,是不是还能相互支持。所以理论上来讲,最容易受到危险的人是丧失孩子的父母,丧失父母的孩子,丧失伴侣的老人,还有一个人群,就是原来就有心理障碍的人,在地震这个压力下可能比较容易出问题,需要专业的心理干预。
《青年心理》:这次您到四川灾区,接触了一些幸存者,他们的心理状况和您之前预期的有什么不同吗?
徐凯文:到四川之后,发现灾区人民的心理状况比预期的要好,我想这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个体来讲,可能心理治疗师的专业技术可以帮助他比较快地走出创伤,但有些因素可以对更广泛的人产生影响,比如刚才说到的大环境的社会支持——整个国家和社会的积极支持和救援,另外四川的地域文化可能也在发生一定作用——四川人的生活本来就比较悠闲乐观,这些对人们心理的支持可能比心理治疗师的个人努力更有力量。换句话说,一个人生了病之所以会好,实际上最主要的不是靠医生的治疗和药,而是他有免疫力,一个免疫力强的人,可能不用治疗或者用一点儿药就会好,而免疫力弱的人神仙可能都救不了。就像艾滋病之所以治不好,是因为人的免疫系统被破坏了。任何时候自身的免疫力都是一个基础,医生的作用是激发免疫力,帮助他加快康复的过程,或者防止一些恶化的状况出现。心理康复也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说要集合国家和社会的力量去做一些正确的事情,从整体上提高人们的免疫力,每个人都再加些分,出现问题的人就会更少。
《青年心理》:汶川地震会有多大比例的人出现比较严重的应激障碍?可能会出现哪些比较危险的状况?
徐凯文:汶川地震是很大的一个灾难,没有研究结果可以帮助我们准确预测,到底会有多大比率的人出现问题。就算美国的研究结果是30%,中国文化不同,社会体系不同,受创伤的严重程度不同,太多因素在发生作用,我们无法做出很准确的估计。不过受灾者的绝对数字很大,就算只有1%出问题,也是很大一个人群。
从现在幸存者的情况来看,还处于休克期或者说急性期,还没有彻底反应过来。根据国外研究资料,休克期后一个月到半年当中,可能会出现自杀或比较严重的应激障碍。日本有这样的研究结果:很多人在地震后死亡,而不是因为地震而死,是因为自杀,或者老年人丧亲以后免疫功能下降,社会支持失去,对身体状况造成致命影响。这是我们需要警惕和干预的一个状况。另外,余震一直不断,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有些人可能会提前进入耗竭,比如那些社会支持少,又一直在拼命工作的人。在绵阳时很担心医护人员,他们一方面是救护人员,一方面也是受害者,地震之后一直拼命工作。这样做可以帮助他们不去想那些糟糕的悲惨的事情,但是人在这种急性应激状态下,是可以激发很大潜能的,所以他们可以不知疲倦地工作,或者非常疲倦但还是能坚持工作,这样能量消耗得特别快,可能很快会消耗完,之后就可能会出现很危险的状况。
《青年心理》:对唐山地震幸存者的研究,可以给此次汶川地震的心理救援工作哪些启示?我们已经制订了怎样的心理干预计划?
徐凯文:对唐山地震幸存者的研究告诉我们,心理创伤不经过处理,会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幸福,还可能会影响身边的人,影响他的孩子,形成代际间的传递,所以,这个创伤可能会影响两代甚至三代人。因此,灾后心理援助是一个持久战,是非常长期的工作。我们现在积极在做的事情,一方面是培训专业的创伤治疗师,另一方面,就是想在当地建立一个心理康复和监测中心,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心理干预,发现有严重问题的人,及时治疗或转诊。这是一个很艰难的工作,首先要建立一个示范点,要怎么建,谁都没有经验,我们希望可以积聚大家的智慧和力量把这个工作开展起来,也许可以给政府提供一个样板,继续按照这样的模式迅速复制这样的点,如果能在所有灾区包括四川、甘肃等地都建立起这样的心理康复中心,就能有效地预防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高潮。好在我们现在还有一点儿时间,休克期还没有完全过去,人们还没有完全反应过来。
《青年心理》:专业的创伤治疗会有怎样的效果?真正的创伤是无法忘记的吧。
徐凯文:是的,创伤不可以忘记,创伤治疗的目标是减轻或者去除创伤中痛苦的部分,让它变得可以忍受,而不是说必须要用自杀或者酗酒、吸毒、滥交等自我毁灭的方式,来应对自己情绪上的崩溃感。我们要帮助大家学会和创伤一起生活。
看《唐山大地震》有感 篇3
原创、文/陈晶晶早在去年的时候就看到《唐山大地震》在网上以铺天盖地的电影海报和宣传广告,让我有了一看究竟的冲动,今天终于上映了,毕竟自己出生于80后,对于76年的唐山大地震,了解甚微,于是,带着对灾难中不幸遇难的24万中国同胞的哀悼和缅怀之情,认认真真的观看了这部情感电影,感受颇大,下面就从我个人的角度谈下自己的感受。
第一:情感大戏,影片情节感人至深,久久不能释怀!
通过看两个多小时的电影,让我的眼泪流出4次,从没任何一部灾难片让我如此震撼,眼泪一直伴随到影片终结。最后一次已经是泪流满面了。第一次是在地震发生的时候,看到自己的房子,自己的家园,尤其是自己的亲人被地震吞噬的时候,那份歇斯底的悲痛只能通过哭天骂地的呐喊声进行宣泄,让我感觉到人类在面对大自然灾难的时候,是那么的不堪一击;第二次是在抢救的过程中,女主角徐面对着自己眼前的灾难已成了不言的事实,尤其在救援的时候,女主角徐帆面临着一个艰难的选择:救儿子,还是救女儿,徐帆说了好多遍:两个都救,都个都得救啊!但.......不允许,必须要马上做出决则,作为一个母亲来说,手心手背都是肉,宁愿拿自己的命来换儿女的命,在这种绝境下,要让任何一个母亲做出这样的选择都会崩溃,此时,这种情感像喷泉一样从我的心灵的深处爆发出来,很久都难以释怀;第三次是在救援完毕后,女主角徐帆看到全家福照片的时候,让人不得不回忆起震前的一家4口的幸福生活,思绪再回到现实,才能真正的感受:没了,没了以后才知道什么叫真的没了,那种委屈、悲伤、孤独,那种撕心裂肺的伤痛,短短的一句话,蕴含着深刻的哲
理,让我突然想到一句话: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亲人之间的生死离别;第4次是在徐帆年老时与女儿相聚的时候,23秒的事故,32年的离别,徐帆在只能救一个的绝境下无奈选择了牺牲姐姐而救弟弟,这个决定改变了整个家庭的命运,让徐帆的女儿陷入一个震后32年的情感困境。而徐帆当时选择了儿子,从此对女儿的愧疚以及思念就这样在心里埋进了32年的时间。然而,就在那跪下相认的一瞬间,眼泪与积攒了多年恩怨表现的淋漓尽致,影片中的情感力量又一次真正的传到了我的心灵深处,哗然泪下。那些不为人知的思念与愧疚,圆满的得到寄托,让人欣慰而又泪流满面......第二:灾难无情,人有情,面对灾难我们中华儿女一呼百应。
通过唐山、汶川两次地震,让我们看到了,为了那血浓于水的民族情感,可以弃自己的亲人不顾,奋力抗震救灾的感人事迹.那一排排献血的长队,募捐的长队......影片中在唐山大地震救援的时候,有个口号叫的非常好:“一方有灾,八方支援,组织起来,人定胜天......”声音从喇叭广播于四面八方,无情的地质灾害将数十万的生命掩埋在废墟当中,往日幸福的生活、和谐美丽的城市在瞬间化为乌有,面对无情的灾难,人类是那么的脆弱,在灾后的生活费更是多么的无助,这样的口号无疑让灾区的人从心里感受到温暖,给灾区人带来了生活的希望。地震发生后,我们敬爱的人民解放军不惧危情的无私奉献,全民百姓纷纷慷慨解囊,为解救地震中受灾的人民筑起一道坚硬的钢铁长城。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影片中无数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警消防官兵、医疗救助、幸存者等救援队伍,他们用手扒开碎石烂砖,用铁锹挖开沙土。每个救援人员的手上都血迹斑斑,缠满纱布。他们不畏牺牲,不分昼夜地,对废墟进行地毯似的搜索。尽管余震不断,身旁是摇摇欲坠的石柱或者横梁,置个人生死于不顾,用双手,为被埋在废墟下的人们带来了唯一的希望!
灾难无情,人有情,近年来,中国出现着种种自然灾难,灾难面前,我们中国人民紧紧团结在一起,用真爱凝聚力量战胜灾难。也许这就是我们中国人,是同饮长江黄河之水的炎黄子孙,在一方有难时,我们的心同在一起,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家——那就是中国!
第三:唐山、汶川难道我们对地震的灾害就真的束手无策吗?
抗震设防,预防为主,这是我国抗震减灾实行的战略方针。为了悲剧再次重演,我们是否能利用科学的技术避免或减轻地震造成的破坏吗?特此我做了详细的调查:2001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制定正是为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并实行以预防为主的方针,所以怎么选择一种有效的抗震技术应用在人类居住的建筑上来避免或减轻地震的灾害是至关重要的。有幸在中新网看到一篇关于抗震设计的报道: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福霖提出:“传统的抗震设计存在问题,很难控制房屋破损程度。应该采用新的抗震设计,建造隔震建筑,在建筑物上加柔软层,确保房屋大地震不坏也不倒,保护房屋结构和内部不受损坏。积极及时采用国内外最先进的技术,预防为主,才能尽可能降低地震带来的灾害。”经过学习,才知道,隔震技术就是《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第12条所提到的,其抗震原理为:通过在楼房的基础部用橡胶垫块将大地与楼房隔开,当地震发生时,橡胶垫块将发挥“隔”的作用,代替上部结构承受地震强烈的位移动力,以此来隔离或耗散地震的能量,使上部建筑结构的反应相当于不隔震情况下的1/4~1/8,近似平动,从而“隔离”了地震的作用,保证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如图CJ-1右)。
而我们现在传统的建筑抗震技术主要特点是“抗,“以刚克刚””:上部居住楼房与大地牢固的联结在一起,当大地发生地震时,引起上部建筑结构一起发生运动,此时上部结构就像电路上的放大器,对地面运动的作用力进行惯性放大作
用(一般建筑物可放大2~5倍(如图CJ-1左),所以上部建筑结构要承受比地面还要大的地震作用破坏力,当建筑材料超过极限承载能力后,建筑物就会发生破坏、坍塌等情况,严重威胁人员生命财产安全。从以上对比可以看出,周院士说的“基础隔震技术”已经从“抗”到“隔”,突破了人们的传统设计观念,形成了
中国抗震技术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
从影片中《唐山大地震》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的生命在面对大自然的时候是多么的脆弱,电影的高潮部分重点讲述了让那一对因唐山地震而分别了32年的姐弟,因为怀着一份对地震的特殊感受,一份对灾区人们的深切同情,同时踏上了去灾区自愿服务的道路,并最终重逢于汶川地震灾区。在地震发生的瞬间,很多人成了孤儿,很多人失去了挚爱的亲人,这种生离死别、骨肉分离、痛彻心扉的感觉,谁能理解?谁能体会的到呢?也许,只有经历过地震的人才能
从《唐山大地震》看影视捆绑营销 篇4
来源:采购销售助手
《唐山大地震》电影还没上映,电视剧版已开始筹备。近日,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在出席上海某电视剧论坛时透露:冯小刚的电影《唐山大地震》将拍电视剧版本。从《羊城暗哨》、《蓝色档案》、《神话》到《风声》、《建国大业》,改编热门电影显然已经成了电视剧界一条新的“捞钱”路。
确实,改编热门电影对电视剧拍摄而言,节约了成本。尤其像《唐》这样的大制作,道具、场景省了不少钱,运转更容易和迅速,营销上几乎零成本投入便能坐收渔翁之利。这是个明白账。王中军举例称,7月份《唐山大地震》将上映,据他估计,票房会在4亿元左右。电影余热未过,电视剧版就差不多能完成拍摄,加上后期制作之后便能新鲜“出炉”,正好能借着电影的势头再热一把。这样算起来,不仅卖出版权不成问题,收视率和人气也能有保证。
看来,节约营销成本和制作成本,趁热打铁对投资方来说是最大诱惑。所以,心情的迫不及待可以理解,但投资方需把握好几个原则。
首先,电影导演是关键。冯小刚的电影都很卖座,而且一部比一部卖座,这一点王中军很明白,所以《唐》电影还没上映电视剧就已开工。这是口碑,也是品牌效应。
其次,剧本是考验。将两个多小时的电影剧本拉长至电视剧的20多个小时,看似是编剧往已有的框架上添加新内容,不过海岩坦言,“改编的难易程度还是要看电影本身的含金量和影响力,也要看再创作者的水平。因为在添加血肉时还是要尽量保证不注水,这可能是难度最大的地方。”
再次,电影口碑是保证。3000万元投资票房上不了1亿元,1亿元投资票房上不了3亿元都算不上成功,也很难形成广泛的传播和影响力。在母品牌(电影)还没有形成广泛口碑的情况下,推出子品牌是很危险的。
第四,民主决策是流程。导演很好,演员也不错,剧本没问题,投资也到位,但市场风险仍存在。所以在决策时需要各个环节的主要参与者民主投票,大家依据自己的经验评估风险,最后决定是上还是不上。这点《唐》剧做得很好,演员、导演、编剧齐投赞成票。此外,投资方还需要有风险意识,计划再好,也存在风险。如何尽可能地降低营销成本?如何获得利润最大化?还需要做些功课。
采购销售助手软件为采购员、销售员免费提供采购管理、采购流程、合同范本、销售管理、销售技巧、营销策划等实用资料;采购销售助手工具让采购员销售员工作效率提升30%,致力于打造为采购员、销售员提供免费采购培训班、免费销售培训班、采购销售论坛交流平台.一是将捆绑营销进行到底。在广告宣传时主推电影,在新闻传播时附带宣传一下同名电视剧。这时营销传播的目的,就是让观众知道电影什么时候上映,这是传播核心;同时还有电视剧,随着电影放映结束后上映。当然还要搞清楚,前期广告投放的目的是传播电影上映的相关信息,不要放入太多内容,简化传播。
二是线上、线下推广相互结合。关于电视剧的信息只用新闻报道还不够,需要做三个工作:一是首映典礼时,介绍一下电影与电视剧的关系、亮点及卖点;二是电影上映时,在各大影院的平面及视频广告中插入该电视剧的播出信息;三是精选部分影院,随购票赠送消费
优惠券,此券为商家赞助,背面广告即可宣传该剧。此阶段的宣传目的是将电影与电视剧关联起来,并突出电视剧的差异点。
三是广告植入提前进行。该剧的广告开发始于电影,告诉商家,你的广告不仅能在电影当中植入,而且还将在电视剧中实现更完美的植入,将两次植入打包,收取一个优惠价。当然,电视剧有时长优势,容易解决植入的次数和深度。这里,建议广告植入时紧扣故事情节,不要硬套,否则会影响观感,春晚小品《捐助》就是前车之鉴。
四是衍生产品紧随其后。如书籍、光盘、音乐、游戏、服饰及旅游等产品,开拍后就得着手开发。在电影热映之时,相关产品就投入市场。一定要把握好时机,根据各个产品属性的不同,推广的方式和方法也有差异。比如体验游、遗址公园可以随着电影和电视剧的上映同期对外开放,电视首播时可抽取幸运观众获得免费体验游等。
将热门电影改编为电视剧,或将热门电视剧改编为电影,这以后会比较普遍,说明影视剧的发展更市场化,也更注重观众口味和市场效应的双丰收。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篇5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
唐山。无论这座凤凰城如今涅槃成怎样的繁华,人们的内心没能重建大厦。七六年大震,所有的建筑连同人心,轰然垮塌成一片废墟。废墟,是伤,更是守望。人,就宁愿住在内心的废墟里,舔着记忆的伤口不肯痊愈,而用余生去守望一个不死不息的梦魇。在冯导的镜头里,这个梦魇关乎恨憎,关乎大爱,关乎自我救赎。
我一直回避那些直击灾难场面的镜头,总觉得从废墟里挖出的尸体在眼前一具具被抬走的镜头很残酷,而在一旁撕心裂肺的失声恸哭轻易让人动容。《唐山大地震》只有两个直击灾难的场景,一个唐山的,另一个汶川的。残垣断壁垒成的废墟里,一块水泥板压着双胞胎姐弟俩,一个在这头,一个在那头。而水泥板只能从一头撬起。老天让刚刚亲眼目睹丈夫被压死在自家楼底的母亲做抉择,二选一。“丈夫没了,要留根„„救弟弟„„”泣不成声的母亲必须立刻做出决定。其实选哪一头,都注定要负疚终生。一直坚守信念敲击着石块等待救援的姐姐,要被牺牲。水泥板从弟弟这一头被撬起,另一头,姐姐一直敲击着石块的小手戛然停在了半空,瞳孔在扩散„„那一刻,我是那么的不忍呵,她爸才刚给家里添了台电扇,她妈才答应明儿给她买西红柿„„她就这样带着遗憾,带着怨恨,闭上了双眼,眼角泪珠滑落„„我理解母亲,我更心疼那小女孩。这就是悲剧,这就是抉择人生,却不分戏里戏外。入戏太深。心,痛得无法呼吸,为戏里剧情,为剧外人生。
家在一夜间没了,心也散得七零八落。母亲艰难地拉扯着弟弟过活,丈夫和女儿就供在厅里,每天上炷香。日复一日,各自的人生波澜不惊地重建起一份平静,只是心灵的巨创轻易无法自愈,各自的内心都固执地守望着那片废墟不肯搬迁。正如那研究生男友劝王登(姐姐)做人流时,她怨怨地说:“你„„你不懂什么是牺牲!”她噙泪的深深幽怨我懂。当年苍天垂怜死而复生,经历了生离死别的她深懂生命的脆弱与顽强,她愿意豁出生命去保护生命。七六年大震时,她那被砸死的父亲就横在身边,血肉模糊。伤,如沟,她怎会狠心去结束肚里的小生命?也如弟弟,他在选择爱情时说:“我妈要是不喜欢,我们就得吹。”他的未婚妻小河不懂,“我是嫁你还是嫁你妈呀?”小河她不懂,一个从废墟里侥幸活存下来的人内心还潜藏着怎样的伤。伤,若壑,他怎会忍心再去伤一个曾经大死大悲的老人?还有母亲,随着儿子辗转于各大新楼盘,最后却都踽踽回到那一间老屋,点燃一炷香,慢慢地擦拭相框„„她说:“不搬了,这有你爸和你姐在呢。”——银发苍心,近乎固执的死守。这内心的创伤,如沟若壑,怎像当年的废墟可以轻易拔地重建?
其实,后面的淡化处理让我没深入揣度他们内心竟埋藏着如此深的怨恨、愧疚与救赎。小女孩没死,被一王姓军人夫妇收养。生活各有各的精彩,但终归于平淡,如水,潺潺流逝。母亲的心是愧疚的,但时间总会抚平这一伤痕的吧。我是这么想的,导演故意设计的平淡如水、波澜不惊也误导了我的判断。母亲日渐皱褶的脸已经看不出当年的忧伤,只是一直凝重着。直到后面,姐姐与弟弟相认一并回家,来到厅前父亲的遗照前,拿起已经洗好的西红柿时,我的泪腺瞬间崩溃。“妈明儿再给你买西红柿。”——母亲三十二年前的这个诺言在脑海响起。本以为是死前的遗憾与一生的负疚,原来还是一直念叨着,每天都在供桌上换上新鲜的西红柿。那个迫不得已的抉择,舍弃了女儿,却背起沉重的枷锁,自己丢了钥匙,换用余生去自我救赎。三十二年后的团圆,却把所有的悲喜压抑得不动声色,“先进屋里去吧”,“这西红柿都洗好了的”。这话淡得其实有点冷。而紧接着,感情却像决堤似的喷涌而出——老母亲轰然跪地,失声地对着女儿念叨着“对不起”,老泪纵横。三十二年的负疚还是要用老人羸弱的身躯去宣泄,那颤巍巍的一跪完成了一个耄耋老人的自我救赎,却碎了一个看戏痴人儿的心。
重写这一段话:唐山。无论这座凤凰城如今涅槃成怎样的繁华,人们的内心没能重建大厦。七六年大震,所有的建筑连同人心,轰然垮塌成一片废墟。废墟,是伤,更是守望。而人,就宁愿住在内心的废墟里,舔着记忆的伤口不肯痊愈,而用余生去守望一个不死不息的梦魇。仅以此段苍白的文字,告慰那些在三十五年前那场灾难中死去的魂灵。
《唐山大地震》影评
《唐山大地震》影片主要讲述了一个在经历过76年唐山大级地震后一个遭到破坏的家庭在震后32年间所经历的悲欢离合。该片既是一部灾难片也是一部反映中国普通家庭的情感史。影片的情节人物主要有在灾难中为救亲人而丧命的卡车司机方大强和一位经历过悲欢离合后始终忠贞于死去丈夫的妻子李元妮,和姐弟俩方登、方达,震后相隔一方却血脉相连的坎坷成长历程。
影片中的一切人物所传递给观众的都是一个情字,情系着中华民族固有的一种质朴无华但警醒深刻的民族灵魂。从影片创造的艺术角度来分析该片人物,最先引起我们注意的就是故事中原本的小主人公方大强的女儿方登。这个自幼懂事懂情,知道照顾气人却稚气未脱的小女孩儿,在地震中和弟弟被同时压在了一块石板下奄奄一息时听到了母亲在废墟外面痛心的决定“救弟弟”一声时,便与这位也同样苦楚的母亲结下了怨恨之源。因此,错误的情结练就了一个悲愤痛感而坚强不屈的特殊性格。所以,在被收养后的方登眼中有着唐山人,中国人骨子里的勇气。这种勇气影响着她一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家庭感以及爱情观。影片艺术性的通过她同男友(陆毅饰)关于“怀孕消息”时的对话,将一个从大灾难中走出的弱女子的坚强不屈的一面高度烘托出来,她坚定剩下孩子的观念与男友胆小怕事不敢承担责任的一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影片关于人物人生艺术的另一突出表现,便是体现在了这个弟弟方达的身上。这个先前看似不争气,处处需要家人提醒照顾的男孩儿,在被母亲恨铁不成钢的打了个耳光之后,终于爆发了男子汉骨子里的顽强坚韧。他虽说独臂,却有着一种有些健全人也无法效仿的勇气。在他人生的旅途中,灾难留给他的缺陷并没有令他自暴自弃,而是更加的让他加倍努力的生活,并最终有了常人一样的幸福生活。在他的内心里有着经历过大风浪后的平静。在面临08年特大地震时,他有着超乎常人的镇定自若。他的行动灾区,为汶川地震奉献一份力量,是他个人感情的自然流露。在救灾期间与失散多年的姐姐久散重聚,也是姐弟两人虽异乡成长,却心血相连的感情结缘。
看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6
女性主义从西方走进东方, 不仅开启了一种全新的理论视角, 更是从古老华夏民族的血脉中发现了曾被深深掩藏的对象——女性。在中国女性的集体意识中, 19、20世纪之交缄默了两千多年的女性被“浮出历史地表”1, 新中国成立以后,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女性的命运与中国历史的命运之间始终错综纠缠在一起。父权文化虽不再以曾经那个强权、暴力、不可撼动的面貌出现, 但这并不意味着父系统治秩序在整个社会文化中荡然无存。相反, 那种父子相继的权力关系建立了更加完备、更加隐蔽的意识形态体系。这样一种父权文化体系用其天衣无缝的话语系统将这种父权文化的本质遮盖得无影无踪2。
如果说父权文化是对女性个体价值的抹杀, 那么这种新的父权意识形态体系则是对这种话语权本身的解构3。在告别了封建纲常伦理之后, 远离了“三从四德”的传统规范, 一种新的话语体系以改头换面的形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中。父权文化通过婚姻家庭、伦理秩序和价值体系等方面直接或间接的强制手段, 对女性实施着一种看似更加“合情合理”的压抑。
作为一部以述说历史灾难为题材的电影, 《唐山大地震》可以说是中国主流商业电影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唐山大地震》无论在电影前期宣传阶段, 还是在电影公映期间, 都在关注者群体内部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应, 这不仅仅因为它是一种简单的对于人们记忆中的灾难的回放, 更重要的在于它彻底解放了观众紧缩许久的泪腺, 让大家可以在漆黑的放映空间里肆意宣泄泪水4。电影上映后, 无论是观众还是影片制作者, 甚至是电影相关从业者, 都在不断强调这部电影的社会历史意义和家庭伦理道德意义。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尹鸿教授指出:从道德上讲, 《唐山大地震》是一部引人向善的电影, 这点是值得尊敬的。大家看完这部电影大概要流眼泪、要哭。眼泪是一种净化心灵的特别重要的方式, 让人流泪的电影从道德上来讲一定是向善的电影。道德净化和自我心理的净化, 往往要通过眼泪来得以实现5。
美国女性主义批评家凯瑟琳·斯廷普森曾经说过:“女性主义提供了一种历史与文化的分析, 这种分析将性别以及性别结构与性别的不公正置于最突出的地位”6。可见, 女性主义不仅仅是一种理论, 更重要的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认识世界的观念视角和思考方式。同样, 从女性主义角度去分析影视作品也能够带给我们对作品的不同理解和发现。因此, 本文将从女性主义的角度, 试图解读电影《唐山大地震》中的女性主义内涵, 从中窥见其思想价值和意义。
在进行电影批评之前, 我们应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说明:
首先, 电影《唐山大地震》的剧情是在女作家张翎的小说《余震》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7。从《余震》到《唐山大地震》的改编过程, 体现着文学语言与影视语言之间的巨大差异。今天, 我们将电影作为一个独立的艺术作品来看待, 即我们所有的分析和批评都是建立在电影文本的基础之上。形式主义和新批评派将文本作为文学研究的重心, 我们也只是从电影本身入手分析其包涵的女性人物形象和社会背景。
其次, 对于《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所传达出来的意义, 已经有不少学者和影评人从各个角度进行了诠释, 其中包括冯小刚导演自己对电影的“现身说法”, 这对于观众理解电影内涵有着积极的意义。而我们在这里讨论这部电影中的女性主义色彩, 是从电影文本入手进行分析得出的结果。我们所力图论证的, 是电影内在隐含的社会文化元素, 是包括电影导演在内自觉地流露出来的意义内涵。这样一种解读路径的设定, 无疑带有极大的理论预设性。但与此同时, 影片看似随意的叙述, 事实上却有着极为深刻的女性主义色彩。
再次, 从女性主义视角批评《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 意味着文本对电影的批评已经潜在地承认电影中大量地存在着关于身份认同的差异和不平等这一事实。也就是说, 在本文中所进行的女性主义批评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证明电影中存在女性主义的倾向, 或者存在着性别的差异与歧视, 而是要通过对于这部电影的分析, 去探寻女性主义的这个视角在这部电影中有何新的形态和新的内涵。女性主义批评具有反思的特性, 本文所要做的, 是从女性的立场去反思《唐山大地震》的社会历史环境和背景以及其呈现方式, 而不仅仅是为了解释某一社会现象的不平等。
影片开始不久便抛出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大难临头, 究竟是救姐姐还是救弟弟?而这个问题也成了贯穿整部电影始终的线索所在。在姐姐与弟弟的选择中, 作为母亲的元妮最终还是选择了后者, 她放弃了自己亲生女儿生存的权利, 将唯一的 (至少在当时人们印象中是唯一的) 可能, 留给了儿子。本文在开篇便提到, 这里分析电影的一切内涵成因和影响, 都应该从电影本身出发去寻找答案和线索, 立足于电影文本和视听语言本身去分析电影所代表的性别与身份认同的倾向, 所以对于“救弟弟”所代表的性别倾向也应当从电影中去寻找答案。如果仔细揣摩电影的文本, 我们会发现, 电影本身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倾向性。
一方面, 从电影视听语言方面来看, 景别和视角是电影视听语言的两个基本要素。其中, 景别的大小是电影基本视觉元素积淀的特定意义, 小景别大影像相对于大景别小影像具有更多正面、肯定的意义, 也更加具有表现张力。在《唐山大地震》这部影片的开端, 也就是在元妮喊出“救弟弟”之前的电影片段中, 便揭示了一种社会历史传统潜移默化的结果, 一种在极端情境下女性长期处于劣势地位特殊本能的体现, 同时也是一种男权社会构建的文化规劝。
另一方面, 从女性主义角度上讲, 《唐山大地震》的成功和感人之处并不在于它从某种侧面揭示出了女性的一种生活状态, 更重要的是, 影片通过一个女人32年的心路历程来展现女性在男权社会中一种反抗的姿态, 这种姿态在方登的成长经历中显得尤为清晰和写实。
一片死尸中, 方登缓缓站起来, 看了看身旁已经死去的父亲, 她迷茫却坚定的目光告诉大家, 她经历了一次“死”而复“生”, 这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代表着方登摆脱了父权文化的控制, 完成了心灵上的“弑父”。这样一种“弑父”的行为, 造成的结果是:父的礼法、父的家庭、父的语言都遭到弃绝, 女人的“新生”获得了一个空前自由的空间。如果说, 存在着一种历史男性话语所抹杀的女性记忆, 那么女性文化的挣扎便是将这无声的记忆发而为呼喊、为表达8。
无论是封建文化秩序还是先圣孔子之道, 作为原有民族结构主体中的超我原则或者社会强制标准, 都在无时无刻地以一种难以抗拒和潜移默化的形式存在于社会历史当中。女性即便意识到了这样的一种抢夺话语权的存在, 也很难对父权文化进行公开的反抗, 因为意识形态就是以维护现有的社会秩序的稳定为目的的指涉价值观念的话语体系, 它不允许“否定”的声音出现在这个话语体系中9。因此, 女性的反抗永远是软弱的、单薄的, 只能通过“隐藏自己”的方式默默进行。
如何称谓“我”, 如何确定作为客体的“女人”和作为主体的“我”之间的关系, 事实上也就意味着如何确定女性肉体本身和女性指称符号的关系。因为在父权社会中, 女性的指称永远是一个“空洞的能指”, 一个“想象的他者”, 一个社会规定的性别角色10。在这样的一种指称下, 女性永远是一种作为客体的存在, 即女性的肉体与女性的符号指称永远是割裂开来的、滑动的。所以, 当片中女性重新以自我的方式指认自己——喊出“我叫王登”的时候, 也就否认了自己作为“客体”的身份, 进而否定了整个父权文化的主体地位, 便是从主客依从的关系转换成间性的凸现11。
西蒙·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提到:“一个女人之为女人, 与其说是‘天生’的, 不如说是‘形成’的。没有任何生理上、心理上或经济上的定命, 能决断女人在社会中的地位, 而是人类文化整体, 产生出这居间于男性与无性中的所谓‘女性’。12”因此, 《唐山大地震》用方登的死而复生, 这样的一种戏剧化的情节提出了一个可能的想象性生存空间。女性的命运既已为这一既定构造所决定, 任何向女性所受到的性别歧视挑战的努力, 便无不在此自然秩序前化为烟云。如果米歇尔·福柯所谓“真”取决于谁控制话语的命题可以被接受的话, 那么我们就完全有理由相信, 男性对话语的控制权是诱使女性落入一个男性“真理”的陷阱。所以女性作家应当抗争男性对语言的控制, 而不是消极退入一个女性话语的避风港13。
我们站在女性主义的视角上去反思、追问, 《唐山大地震》的女性主义内涵, 不仅仅是作为女性主义理论的一次实践。更重要的意义在于, 这部电影为我们提供了理论实践的可能, 一种不断阐释与超越的可能。正如张颐武所说:“这部电影因此提供了一种超越的可能性, 也为中国电影的未来提供了一个新的、具有启发性的路径。14”从这种意义上讲, 《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作品不仅在时代精神和民族传统的层面上具有深刻的感情内涵, 而且还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女性主义批判的文本, 一个讲述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女性心路历程的文本, 一个被男权话语和意识形态解构了的文本。
摘要: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 女性的身份始终是一个被掩盖着的真相, 一个似乎永远沉默着的角色。女性自我意识的确立是女性争取平等与自由的首要问题。倘若女性缺乏自我意识, 那便不能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从而无法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电影《唐山大地震》正是通过片中女性角色30多年来自我否定与情感救赎的心路历程, 逐渐确立了自我意识与人格定位。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篇7
1976年7月28日凌晨。一场7。8级大地震使唐山在23秒内变成一片废墟。那时,天崩地裂,惨不忍睹。电影着重写了一个四口的幸福家庭,在地震前幸福美满。地震时,年轻的父亲为了救子女,不顾一切冲向即将倒塌的房屋,因此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母亲在两个孩子被压在了一块板下,只能救到一个孩子的艰难抉择下,迫不得已选择了牺牲姐姐救弟弟。这个决定让她背负了32年的情感包袱。直到母女相见。
这场地震震碎了千千万万个家庭。让24万多人民失去了宝贵的生命。灾难无情人有情。广大任命群众和解放军一起不顾自身安危、争分夺秒的抢救幸存生命。充分体现出军民一家亲,全国人民大团结。在灾难面前,我们想到的是自己的亲人。
汶川地震,姐姐、弟弟和各地志愿者一样不约而同的来到一线抢救幸存者。最终相认。血浓于水的亲情再一次体现。
我最喜欢电影里的一句话“亲人永远是亲人!”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篇8
今天,是影片《唐山大地震》公演的日子,当我满怀激动的心情从电影院出来的时候,思绪已经久久不能平静了。头脑里首先觉得应该感谢导演冯小刚,感谢他为全国人民奉献了又一部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好电影,感谢他把34年前那场震惊世界的唐山大地震的悲烈地情景又一次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使我们受到了一次地震撼和教育。又使我们面对当今的太平盛世有了一种更加强烈地忧患意识,面对着影片中两次大地震,我们还不应该认真地思考一下今天的生活吗?
在影片中我们仿佛真的看到了当年那场大地震的场景。由于导演和剧组人员高度的敬业和真诚,使整个影片无论是演员感人的演技,还是用高科技展现出来的恢弘的场景,无论是熙熙攘攘的城市街巷,还是返扑归真的家庭院落,拟音是那么的震撼,道具是那么的真实,尤其反映那些年代的生活,都是那么贴切可信。
影片一开始就把观众带到那朴实无华的生活当中。使我们不得不跟随着电影又回到了当时的中国,人们的正常生活由于大地震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得到了超常的升华。灾难改变了人们的命运,也激发了人们对生活更加地热爱。《唐山大地震》将两场巨大的灾难——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都放入了一部电影之中,在灾难面前,人性和亲情都面临着巨大的考验,这正是中华民族面对强大地灾难所表现出来的团结一致,不怕困难,英勇顽强,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
作为一部反映灾难的影片,导演并没有让我们在灾难面前望而生畏,而是从人们面对着灾难而表现出来的亲情,友情和爱情的真挚,让我们从影片中得到了又一次的人性教育。……
总体来说,影片《唐山大地震》对我们生活在今天的人们是一次很好的警示。它让我们更加懂得了怎样珍惜今天的生活。更加认识到爱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近期发生在全国大范围的洪涝灾害,就是大自然对我们破坏环境,破坏生态,造成水土流失的最有力地回报。如果我们再不珍惜生态,再不保护环境,保护地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那么影片中的灾难必然会再次发生。人类必然会受到大自然应有的惩罚。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篇9
《唐山大地震》主要讲述了唐山大地震发生了,妈妈发现一块台板上压着两个孩子:姐姐方登和弟弟方达。无奈之下,妈妈首先救了弟弟!意外的是姐姐也活了下来。32年过去了,汶川大地震发生了,方登和方达同时前去支援,方登无意中听到了方达的话,方登理解了妈妈的做法,最终来到唐山和妈妈团聚……
看完了电影,我已经泣不成声了。
唐山,这个美丽而富饶的地方,32年前遭受了多少的磨难呀!仅仅23秒就摧毁了整个唐山,一切都化为乌有。24万人遇难,24万!惊人的数字!我感叹唐山大地震的悲惨!脑海里回想着电影上放映震撼人心的一幕幕:房屋倒塌,哭天喊地,满地血迹,一片废墟。生命是如此的可贵,可在唐山大地震中有多少人失去它呀!死的,伤的,有幸存活下来的,都躺在被废墟包围的一片片血迹斑斑的空地之中,有些人一边试图扒开废墟,一边朝着废墟撕心裂肺地喊着,叫着;有些人坐在空地上,呆呆地望着废墟;有些人趴在已经离开的亲人身上,只有泪水……看到这一幕,我的心一阵阵刺痛,泪水竟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灾难!天大的灾难!
灾难无情人有情呀!在地震中,这位妈妈的选择令人敬佩!正是因为她的选择,才会有了方达的存活,才会有了一个生命的奇迹,才会有32年后的团聚。当地震来临时,方达、方登的父亲把妻子推到了安全的地方,使她存活了下来,自己冲进即将倒塌的房屋,准备救自己孩子们,可是却被压在了倒塌的房屋下。当方登无家可归时,有两位非亲非故的解放军叔叔阿姨收养了她,对她倾注了所有的爱。亲情、爱情、友情……唐山大地震中无处不在,灾难摧毁的了唐山人民的的家园,但摧毁不了人间的真情!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篇10
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给我们展现的不仅仅是地震开始时那震撼的一面,最多的画面还是选择刻画人物的心理。大强为了救孩子,冒着生命危险进入以倒塌的房子,不幸的是,大强遇难。不仅没有救得孩子,反而丧失了自己的生命。父爱多么伟大啊!
母亲元妮失去了丈夫,必须独自面对眼前的危情。电影最感人的一幕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两个孩子恰巧被压在楼板的两侧,没有办法同时救援,抢救一个孩子的同时,只能放弃另一个。元妮陷入两难选择,此时她心中必定矛盾重重,放弃哪一个都是一种撕心裂肺的痛。然而,如果不及时施救,两个孩子都有可能丧命。元妮咬咬牙,狠下心,救了自己的儿子。这个时候,电影院里很多人都哭了。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篇11
xx月xx日是唐山大地震正式播放的时间,我们坐车到南坪万达广场去看唐山大地震,我们买了票,走进电影院,我非常高兴,因为这次是我第一次看电影,我们走进电影院的4号厅找到了自己的坐位,并坐下来,最先开始播了二十分钟的广告,声音大得不得了,我的耳朵都快被震聋了,终于开始了,1976年7月28日3时,唐山市有非常多的蜻蜓在飞,到了晚上,唐山市的天空变成紫色了,整个唐山市在23秒内夷为废墟,24万人死亡,5000人变成残疾人。有一块水泥板压住了一对龙凤胎,男的叫方达,女的叫方登,因为一块水泥板里面压住了两个人,如果敲开姐姐那边就压弟弟那边,所以只能救一个,他们的妈妈说:“救弟弟。”于是弟弟被救了出来,姐姐被甩在了死人堆里,下起的大雨把她给淋醒了,她开始去找她的妈妈,可是还是没找到,然后她遇到了两位军人,最后她被两位军人收养了。后来方达和方登在汶川相遇了。最后,他们(她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看完这部电影,我觉得非常悲伤,也非常感人,里面的母亲一直想到自己的罪过,一直感到心痛。三十二年的时间里面,她说了二十年,回家的路怎么走,这真让人感动,这个妈妈真的很伟大。让我们珍惜生命,珍惜我们的亲人,珍惜我们的妈妈,好好生活每一天。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言 篇12
周末呆在家里今闷的慌,就去看了《唐山大地震》,唐山大地震的时候是一个离我们很远的故事,一个我父母亲都是童年的时期。看完以后心里很沉重,想起了2008年的汶川地震。看完影片,我好像也经历了这个悲惨的事情。坐在影院里,哭了一次又一次,眼睛红了,睫毛也哭没了。心里的沉重、心里堵得慌,在回家的车子,就想回去睡觉,啥都不想。
第一次流泪 是在一开始地震突然来袭方登方达在晃动的屋子里叫“妈妈 妈妈”时候,元妮在一片慌乱中 尖叫道“来——啦—— ”那种喊 像是 撕裂心肺一般 一个妈妈在这样的时候喊出的两个字 像是从心脏里用力抠出来混着鲜血 让人震撼,然后方大强推开元妮,冲进房子的那一刹那,房子顷刻倒下,元妮仰天大叫:“老天爷,你王八蛋”,那一刻,我的泪水滚出眼眶,有时序地拍打在衣服上。
第二次流泪元妮站在房子的废墟上 水泥板压着他的两个孩子 活着的男人进行抢救说只能救一个让她选择,一开始元妮含着泪水大叫着 “两个都得救啊 ”“两个都得救啊”,元妮始终坚持两个都救,在其他地方喊救人的时候,男人们准备过另外一个地方救人,元妮一把拉住男人的手然后轻轻说 “救弟弟”接着又轻声重复了一遍“救弟弟”时流下眼泪,当时姐姐方登听到妈妈元妮救弟弟三个字,整张布满黑灰的脸从眼睛里流下悲伤的泪,那一刻,我看到的是一个几岁的小女孩心里的痛。同时,我也想到了现在如此幸福的我。第三次流泪地震后 方登在私人堆里也在她死去父亲尸体的身边醒来,暴雨滂沱,就方登一个人穿着破烂的衣服站在排放好遇难者尸体中慢慢的站起来,眼里没有了眼泪,慢慢的向前走,那一刻,和小说<余震>里一样,从那一刻起,方登就得了抑郁症。
第四次流泪地震后大强也就是方达的奶奶和姑姑到了唐山,找到了元妮,当元妮把怀里睡着的方达给奶奶的时候,奶奶摸着一直没手的衣服袖子,痛苦无泪。
第五次流泪 方达奶奶在失去儿子的同时,坚持要把孙子方达带回济南,元妮痛苦的同意了,方达、姑姑、奶奶坐车客车离开了,元妮站在路边看着汽车慢慢的离去,就在那一刻,汽车停下来了,方达下车,一直喊车妈妈,最后,两人死死的抱在一起,这就是母亲与孩子的爱。谁也分不开。
第六次流泪 方凳在女儿点点大约6岁的时候回来找养父,在在点点放风筝的时候,方凳告诉养父地震的时候妈妈说出的那三个字“救弟弟”,片刻,靠在养父的肩上大哭,:说道“不是我不记得,而是我忘不掉!”,三十几年埋在心里的痛终于有了诠释。
第七次流泪汶川地震后 方达和远在加拿大的方登不约而同到了汶川支援,方登在一个被压在楼板下的女孩身边举吊瓶,女孩的母亲看着痛苦的女儿双腿压在沉重的石板下,在得知情况很危险,如果继续救女儿,救援人员都会有危险,她站在女儿的身边用颤抖而坚定的语气说 “叫医生 锯腿” 方登猛然抬头,救援人员劝说那位母亲,那个女人说“我知道,那是的我女儿,没腿是咋样,我也知道,但是,再搭上你们,我对不起你们父母 ”停了停说 “以后,要恨,就让她恨我吧”救援人员给女孩截完肢抬出女儿后,那个女人像发了疯似的尖叫着“腿!我的女儿!”跑到废墟 “我要我女儿的腿!我要我女儿的腿!”方登一把死死的抱住她,看到的是一个做母亲的痛,方凳也想起了再唐山大地震母亲的痛苦抉择。第八次流泪在救援中方登和方达相认之后,方达带方登回了家,站在家门口手指张开,轻轻推开大门,门缓缓打开,元妮(妈妈)在小屋里包饺子,两只包饺子手不停地颤抖,没抬头只是说“先进来”“进屋”,我知道此刻元妮心里对女儿的愧疚,方登看见供桌上有几个西红柿,拿了一个,元妮进来说“西红柿,妈没骗你”(地震前元妮答应第二天去给方登卖西红柿),元妮接着说“妈给你道个歉 ”说着就扑通跪下了 “妈对不起。。。但你。。。咋就不给我个信呢。。。我还以。。。为你在你爸。。。那儿,你。。。咋。。。不说呢 ”,看到一个母亲地震后的32年一直为当时的抉择痛苦着。
影片中有几句话让我难忘。
1、“他是用他的生命换回了我的生命,我永远是他的老婆,没有一个男人能像他一样用生命来爱我!”我想用生命去爱一个人,不仅是爱情的光辉,更是人性的伟大。现实生活中能有几个这样的男人和女人,现实中大家都是以一个什么样的心曲对待喜欢和被喜欢的人的。
2、“亲人,永远是亲人”。-----血浓于水,什么都不想说了,这句话放在心里就够了!
3、“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我现在还没有能够很深刻地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但是依然觉得这句话很揪心,这里面蕴含的是怎样的含义。不过我们应该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一切,即使是那些不如意的东西,还有什么能够比生命更加重要呢?
影片中反应了中国70、80、90年代的一个中国32年来的发展历史。讲叙了改革开放,讲了私营个体户,讲了南下淘金,讲了高考,讲了大学生,讲了未婚生子,讲了涉外婚姻,讲了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也讲了中国重男轻女现象。
【看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唐山大地震》观后心得08-18
《唐山大地震》观后心得通用05-13
看励志电影《唐山大地震》后的感悟06-19
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体会06-16
唐山大地震的优秀观后感07-30
大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06-18
观唐山大地震后感05-15
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作文09-11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960字11-05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刘淑敏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