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唐山大地震有感作文

2024-10-10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作文(共10篇)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作文 篇1

最近,我看了一部《唐山大地震》的电影,从中我感受到真爱无处不在。

这部影片主要讲了:方达和方登是一对龙凤胎,在地震来临之时他们被压在一个水泥板下,由于母亲有些偏心方达,方达最终获救了,由于地震夺去了方达的一只胳膊,母亲痛哭欲绝,死里逃生的方登后来阴差阳错被解放军收养了。许多年过去了,方登成了一名医生,当她看到四川地震时,毫不犹豫去当了一名志愿者,没想到又遇到了方达,家人终于团聚了。

看了这部电影,我拆懂得什么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真正含义,我还懂得了什么是人间见真爱。

人间真爱无处不在,或许它就在身边。

我们被爱所包围,因爱而成长。

记得那次,是一个风雪交加的晚上,我和妈妈在桌子上就餐,我妈妈给我做了美味的龙虾,我的口水都一泻千里了,一开饭我就一直吃龙虾,可我却没发现妈妈一直再吃蔬菜,突然妈妈的筷子从素菜盘中,已到了荤菜盘中,我眉毛一皱嘴巴一撅,心想难道妈妈是想给我抢菜吃?想到这里我就有些不称心了,忽然妈妈开口了,“想什么呢?快吃饭吧!”我还没愣过神来,妈妈便把龙虾放在了我的饭碗中,顿是我心中一股暖流涌进我的心房,原来妈妈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我,虽然外面非常寒冷,可我的内心却非常温暖,因为这是爱,是爱包容着我,使我变得温暖起来。

真爱永远是一种奇迹,真爱,是一种力量,可以创造一切神话,可以化平淡为奇迹,变痛苦为幸福,将绝望引向光明,可以让一个人的心更年轻,可以让快乐永远没有尽头。

真爱无处不在,真爱包容着我们,让我们珍惜身边的爱吧!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作文 篇2

每一个艺术作品都不可能完美,《唐山大地震》也是,也有美玉之璞。看完之后感觉电影片名有待推敲,不应该叫《唐山大地震》,叫《方达一家的故事》可能更合适。作为一部灾难片,不足5分钟的地震特效一晃而过,本人感觉镜头时长与景致不够过瘾,技术水准无法与好莱坞灾难大片相比。另外,作为一部时间跨度长达32年的亲情片,情感主线在整部影片中缺乏鲜活生动细腻的情感表达,本人感觉剧情倒像是东拉西扯的电视剧套路。

影片中还有多处表现不够精细及严谨,根据本人细心观察,有几处是剧情、时间、道具与当时的常理不相符。首先,88年董桂兰带文职干部军衔就不对了,经查证,92年中央军委才决定为全军文职干部配发与现役军官相同的制式服装。其次,是生活小常识,李元妮的电话是否能通话,其实是由电话线决定的,和电池一点儿关系也没有,谁听说过没电池就不响的电话?再次,90年工商银行的存折不是红皮的,那一本是九十年代末的样式,我家存有一本九十年代初的工行存折,是蓝色软皮的,上面印有人民储蓄的.标志。最后就是关于方达的服饰与驾照问题:kappa是才进入我国市场的,我觉得方达90年左右蹬车、回家穿kappa的T恤和羽绒服应该是在地摊买的山寨货;还有根据9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证管理办法》,残一肢的方达是不可能申领到驾照的,所以我觉得方达应该是属于无证驾驶。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 篇3

-----观看《唐山大地震》有感

1976年7月27日深夜,在唐山,一场里氏7.8级大地震突如其来,活生生的城市瞬息之间夷为平地。地震发生前,天空一片绯红。片刻,地震发生了,仅是23秒,一切变得灰飞烟灭。人承受不了的是,活生生的东西眨眼之间便消失了。24万生命就这样被吞没了。灾难发生后便是救灾,这场面想必很多观众在汶川大地震新闻中熟悉不过了。

没看电影《唐山大地震》之前,我一直以为它是一部描写灾难的影片。但是,看过之后,影片里真正描写灾难的内容只有四分之一,只有八分钟时间描述大自然用二十三秒的天灾,摧毁二十四万同胞的生命,而更多的时间是描写震后三十二年里,活着的亲人们在默默抚平着身心的惨痛创伤。电影对灾难的细诉,告慰逝者,歌颂重生,表达感动,传递亲情,宣扬真爱......是对新中国改革开放后老百姓生活史诗的重现。大爱无疆,我泪流满面地看完这部影片,为死去的人而唏嘘,为坚强活着的唐山人而感动!

电影讲述的一个普通的唐山家庭,在地震发生时,女主角李元妮失去了丈夫,而又面临着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的抉择,当时看到她在废墟上绝望的哭泣,不停地喊着:“都救,两个都救。”的时候,我的心似乎也跟着碎了,作为一个母亲,每一个孩子都是她的生命,都是她舍弃不下的东西,俗话说的好“手心手背都是肉”,而母亲,就更应该是这样的了,最终,她做了一个决定,救弟弟方达。但是上天还是眷顾着姐姐方登,让姐姐奇迹般的生还了下来,还被一对解放军夫妇收养……辗转间,32年过去了,2008年,正赶上汶川地震,当姐弟俩看到这场地震正在吞噬着人们的生命时,都被震撼了,想到自己所经历的唐山大地震,于是都毅然决然的赶赴灾区,挽救正在水深火热里的人们。就在这时,姐弟俩终于重逢,而姐姐方登也理解了当初母亲的苦心,终于原谅了母亲,最终,一家人终于团圆……

正像海报上写的一样“23秒,32年”,是啊,仅仅因为那23秒所产生的巨变,确需要用32年的时间来抚平人心里的创伤。不过,最后,母女重逢又给人心里带来了莫大的安慰,同时,我也终于觉得——活着真好,虽然只有短短的4个字,却让我难忘。32年的雨雪风霜终于换得了母女重逢,如果,当初他们没有活下来,也许就不会有重逢的一天。灾难,是不能打垮人们的,它只会让人们变得更坚强,更加的有勇气去面对以后的生活!

虽然灾难无情,但是我相信人间有爱,有爱的世界一定不会空虚。剧中还有一点也是值得赞叹的,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亲情。剧里方达对女友说了一句话:“我妈生了我三次,一次是把我生出来,第二次是我在三岁时的了肺炎,大夫说没救了,可是我妈坚持让他救我,第三次,就是地震。”听了这话,我忽然觉得心头一阵酸涩,亲情,这是一个多么美好感人的感情。只有亲情才永远不会背叛你,才是你心灵永远的港湾,亲情如一棵大树,永远为你遮风挡雨,亲情是一座港湾,永远为你心灵的小船开放,亲情是一个温暖的家,永远欢迎你回来。

当心灵开始酸痛的时候才明白,原来整天围着我们身边的已经平淡的不能在平淡的感情是那么的弥足珍贵!

我很欣赏那句台词:“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这句让女主人翁愧疚一生的话,似乎也在告诉我们她真正的含义。是啊,没有人想自己去亲自实践这话的真正含义。因为当你真正体会到的时候,已经失去了她,而只能生活在暗无天日的过去里。好好的珍惜现在才是珍贵的。

逝者已矣!我们不能改变过去,也不能预知未来,唯有好好的珍惜现在。这也是这部影片的意义所在。如果我们看过后只是流几行泪水,摸一把鼻涕,然后,哀叹一生:悲矣!将恐怕是对这部影片的糟蹋。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 篇4

一个妈妈有两个孩子,姐姐叫方登,弟弟叫方达。一天夜里,唐山地震了,大地肆无忌惮地跳动,一时间,房屋倒塌,尸体遍地,惨不忍睹。他们的爸爸被楼房压死了,妈妈却在拼命地救助压在石板下的两个孩子,一起帮忙救援的幸存者说只能救一个,妈妈万般无奈地说救弟弟吧……

躺在死人堆里的姐姐方登被一场大雨冲醒了,她四处寻找,发现失去了亲人,正在这时一位好心的解放军叔叔把她带到了部队,在部队大家庭的关怀下,方登遇小学读后感到了她的养父养母,以后她就在部队里生活了十几年,直到她考上大学。

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时候,方登和已成为公司老板的方达在不同的地区看到了四川大地的报道后都志愿加入到救援的队伍中,他们在晚上吃饭时意外地遇见了,一起回到了唐山。当姐姐方登进入唐山市的时候惊呆了,发现新唐山这么漂亮,楼房林立,街道整齐,姐姐连路都不认识了。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 篇5

首先让我感动的是亲情,在地震面前毫无修饰的亲情。母亲元妮和父亲大强在灾难发生的那一刹那,最先想到的就是孩子。父母痛苦的大叫,想救出孩子们,那种令人心痛的感觉展现在了电影中,也让我的心灵震撼。父母对孩子的爱,是那么的伟大。而现实生活中,我觉得我们要爱父母,有孝心。虽然患难见真情,但父母对我们的爱在生活中处处可见。只要你用心观察,也会被父母的爱震撼。

而电影中,在父亲抢救孩子无果遇难后,面对“救闺女还是救儿子”,母亲元妮只好做出痛苦的选择。对于一个母亲来说,那是多么痛苦的抉择啊!俗话说“手心手背都是肉”,作为一个母亲,她无从选择,可是关系到儿女的生死。当她哭出“救弟弟”这句话时,我终于忍不住哭了。那要如何下决心呀!而震后奶奶,姑姑来唐山让方达汇济南,面临骨肉分离,母亲的无奈何大度,奶奶的思想矛盾,又再次反应了感人的母爱

看完这部电影后,我除了被亲情感动,更被养父母的爱感动。陈道明,陈瑾饰演的养父母给了方登又一次生命。一直伴方登步入大学,那种爱,绝不亚于亲情,甚至比亲情更感人,更伟大。

电影的结尾,是汶川大地震中,方登和方达都去救灾相认的情景。那个时候,我再次泪流满面。他们心中的感恩打动了我。他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回报祖国,那种爱,也让我佩服。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 篇6

反之,电影究竟有多大的社会作用?影响力又究竟会持续多久?一部好的电影会让观众耐久记住。一部烂片也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被观众遗忘。冯小刚早年间是凭借“冯氏喜剧”打响名堂,《天下无贼》《集结号》之后逐步开始尝试以喜剧作为电影卖点,《唐山大地震》这部新片之时,喜剧是贯穿电影始终的主干,催人泪下是本片的首要特色,《唐山大地震》一部有力量的电影,娱乐性和观赏性都会将影片的票房推到一个至高的位置上去。

一、逊色的故事,悲情的选择

观众大概都了解到影片中涉及到一个选择性的重要命题,通过之前的影片大力宣传。一双子女都被压在水泥板下面,两人分别压在两边,撬动水泥板的左边,右边的孩子会被压到撬动右边,左边的孩子又有生命危险。两难的境地,饰演母亲李元妮的徐帆必需要做出一个痛苦的抉择,只能保一个孩子,要姐姐,还是要弟弟?

任何人都难以做出一个心安理得的选择,这样的问题会让所有的父母痛苦万分。这样命题在电影一开场就深深抓住了观众,这样繁重的选择,已经将观众的心给俘获了很少有电影能够一开始就这样沉重,但这部电影是唐山大地震》这是一部有关真实灾难的电影,观众能够体会当时人们那种心境。

尤其是像唐山大地震这种题材,悲情痛苦的故事并不少见。确实可以挖掘不少使人潸然泪下的故事,但能够在电影上强有力地表现出来,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了冯小刚是一个电影叙事的高手,懂得控制住观众的情绪,喜剧片,冯小刚能够把观众逗乐;喜剧片,冯小刚也能让观众落泪。这就是高手,也可能都曾经看过不让人发笑的喜剧,或者是毫无感觉的喜剧,这就是叙述和表达的方法有误,使影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冯小刚不会做无用功,太了解观众了电影,能够走入观众的心。

二、持久的伤痛,精彩的扮演

《集结号》烧红了谷子地”张涵予,冯小刚的喜剧电影都很捧主角。《唐山大地震》中虽然人物众多,但最出彩的角色无疑是徐帆,饰演的母亲李元妮从青年到老年,时间段横跨了32年之久,电影作品中难度最高的角色。李元妮这个人物在地震中失去了丈夫,两个孩子一开始是幸免于难,但痛苦的抉择让她失去了女儿方登,这种在地震后不到24个小时之内,接连痛失至亲的遭遇,非常人可以想象,那种在银幕上痛苦的哀嚎让人动容,喜剧显然是更有力量打动人心的让李元妮靠着养活儿子的信念苦苦支撑,生命是短暂的一瞬间失去的但留给亲人的伤痛是永久的用李元妮儿子方达(李晨饰)话说:妈的心在地震时已经碎了丈夫和女儿的离去。如果不是因为儿子方达,李元妮几乎找不到活下去的理由。徐帆在片中的几场悲情戏是重中之重,舍弃女儿、儿子下车、女儿回家,这些场景中的扮演几乎浓缩了徐帆几十年来的扮演精华,这几场表演提升了全剧的悲情指数,即使这部电影人物众多,但徐帆很明显就是核心式的人物。

三、精致的考究,逊色的群戏

片长逾越两个小时,《唐山大地震》群戏。这样的制作规模和容量来说,对于观众是一件好事,因为这等于是走入影院观赏一部视觉大餐。《唐山大地震》里面确实没有我熟悉的港台明星或者国际巨星,但这也是出于剧情的需要,找港台明星出演这部反映中国70年代后的灾难电影,肯定会显得格格不入的不请国际大牌,把更多的费用花在硬件设施的投入之上,同样也能使得观众感受到这部电影的力量。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 篇7

――题记

地震“青睐”汶川,5月12日14时28分,它便来到汶川“一游”。它就像一片巨大的乌云,一瞬间笼罩了所有的快乐与幸福。它就像一个张着血盆大口的怪物,刹那间吞噬了所有的希望和生机……

来到汶川,这个原本生机勃勃,山清水秀的小镇,现在已经变得面目全非。倒塌的房屋随处可见,凄厉的哭喊声时不时地传入耳中。虽然我们没有亲临现场,可那触目惊醒的画面浮现在眼前时,我庆幸了。不是因为我避过了成百上千次的余震,而是怕自己看到这一切会泣不成声。

一瞬间,使汶川面目全非;一瞬间,使汶川的孩子被掩埋在废墟之下。他们是不幸的,可他们却又是幸运的。总理第一时间赶赴灾区,随即组织从各地赶来的解放军们投入了救人工作。挖去一铲铲土,搬开一块块钢筋水泥板,解放军们日以继夜地工作着。废墟下的曾经是一朵朵含苞欲放的花朵,还未开放,他们的生命却受到了威胁。每一分,每一秒,都还有不熄的生命之火,还有幸运儿被救出……随着解放军的欢呼声,人们心里都顿生了一些宽慰。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虽然这惊心动魄的大地震没有“光顾”上海。可自从地震发生后的每一个夜晚,大家都难以入眠。各区的慈善基金会收到的何止是一份份善款,更是大家对四川汶川人民的一份心意,对四川汶川遇难者和至今掩埋在废墟下人的同情与哀痛!马路上随处可见的献血车上更是爱意浓浓。看见针扎入自己的皮肤,大家没有一丝痛楚,心痛的是灾区人民,心酸的是从废墟下挖出的一具具尸体。

如果有一种力量可以让四川的人们不言放弃――那就是坚持,

如果有一种方法可以让人在天灾中存活下来――那就是信念,

如果有一种感情可以让催人泪下――那就是博爱!

让爱永恒!

伙伴们,你们快走到天堂了吧?那里没有做不完作业,没有父母的嗔怪。你看到人间里有你的伙伴被埋在废墟下吗?让我们一起为他祈祷,祝他平安!

观《唐山大地震》电影有感 篇8

1978年,2010年,32年了,就在32年前,就在我们祖国大陆的一个小角上,——美丽而历史悠久的唐山,23秒,一切变成了废墟„„

就在地震的前一天,唐山的人们仍然在快乐的劳动,大街上人来人往,人车穿梭,一片繁荣的景象,主人公大强一家就是如此,他们一家新添了一个电风扇,在当时的贫困家庭,能有一台电风扇已经了不起,他们的孩子——王登和王达,他们刚刚各自得到了一个书包。谁知,这一切都隐藏着危险的意识。

就在孩子们刚刚睡下时,就在大强夫妇正在整理从工厂里回来的车子时,忽然,地板开始摇晃,上下起伏,紧接着王登王达对面的那栋房子整个陷下去,发出“轰轰|”的声音。坐在车子里的大强夫妇闻声向车窗望去,过了还一会儿,大强才反应过来,“地震!是地震!”他大叫起来,赶紧跑向孩子们睡的楼房,元妮也冲过去,对他说:“救孩子要紧!”可谁知,去孩子们睡的地方要穿过一个工厂,当他们冲过,工厂中心的大吊车受振倒下来,眼看元妮要被砸中时,大强冲过去一个扑倒,也巧,两人都没事。可惜元妮救子心切,不看危险趋势,一个人冲到房子门口,就在那一刹那间,房子立刻倒了下来,大强不顾一切冲过去,一个猛推,把元妮推出了十八里外,自己却重重的压在了下面„„

还好元妮没事。震停后,得知两个孩子虽压在石板下,但都没死,当地震救援人员告诉元妮,两个是压在同一块石板下,只能救一个,元妮哭着求着说两个都得救,救援人员一再强调,从中间撬石板,只能往一边撬,一上一下,不可能救两个。元妮仍哭喊着要救两个,眼看救援人员要去搭救别人是,元妮一忍心,支支吾吾吐出三个字:“就弟弟。”当时听到这话的王登泪流满面,慢慢地闭上了自己的眼睛。看到这一幕时,我的眼泪也不知不觉流了下来。后来王登没有死,被好心的解放军夫妇收养。此次便开始了寻觅母亲的生活。而王达,也慢慢长大了。最后当然是三口团聚啦!

观电影唐山大地震有感欣赏 篇9

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42分,中国唐山发生里氏7.8级大地震。唐山,一座上百万人口的工业城市,已经在一场没有预报的特大地震中夷成废墟。中国地震出版社出版的《地球的震撼》一书,公布了以下数字:死亡242769人,重伤164851人,轻伤544000人。

当我看到那极度震撼的场面的时候,我的眼睛湿润了,对于我们这代没有经历过这种自然灾害的人来说,感受不到当时那种亲人与亲人之间,朋友与朋友之间的生离死别的情景。故事主人公是描述唐山普通四口家庭,丈夫大强是一名退伍军人,妻子元妮是一名普通工人,一双儿女,大女儿方登,小儿子方达。就这样原本幸福的四口之家在短短的23秒之内阴阳离别,丈夫为了救妻子被倒塌的石板压住不幸身亡,妻子虽然幸存下来了,不过却碰到一个难题,两个孩子被压在一块巨大的水泥板下面,水泥板上面还压了很多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挪开的石头。如果撬动一头,另一头的孩子就保不住!帮助营救的人们让元妮做决定,救出姐姐还是弟弟?元妮非常痛苦,没法做出决定,这个放在任何一个父母身上都很痛苦,元妮不停的叫着:两个都救!帮助的人们还得去救其他人,这时候时间非常宝贵,如果做不出决定,人们就要离开去救其他幸存者。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元妮选择救治弟弟。姐姐方登在听到妈妈的这个决定后失望的在废墟下留下了眼泪。虽然最后没死,不过在之后的几十年中对母亲的怨恨一直不能释怀!我不知道故事为什么要安排救弟弟,可能是中国的传统观念吧。男的可以留下来传宗接代,并且我想,元妮之所以救弟弟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太爱丈夫了,丈夫用自己的生命保护了自己,弟弟的身上有丈夫的影子,所以才决定救治弟弟! 后来,方登很幸运的被震后的雨水冲醒,看到旁边躺着死去的爸爸,怀着失望的心情漫无目的的向前走被解放军当作孤儿救走,后被解放军军官认领。32年过去了, 汶川大地震,学医的她跑到前线进行救援,被一个母亲的行为感动了,终于理解了妈妈当时的心情,慢慢放下了对亲人的恨,觉得弟弟能活着,真好!在唐山救援队里,离散32年的姐弟竟然重逢了,姐姐回到了老家唐山,见到母亲 ,解开了母亲32年来的心结。

在这个电影中我们能得到很多。我们了解到了76年大地震的真实情况,面对自然灾害生命的渺小,人民军队的奉献,无论哪里出了问题,有了灾害,我们的人民军队就会出现在哪里!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尤其是那些经历过“唐山大地震”这样的苦难的人们,他们幸运的存活了下来,他们更懂得生命的珍贵,懂得了帮助别人。在“汶川大地震”中,我们看到,救灾非常积极的就有唐山大地震中幸存下来的人们和他们的后代。让我感受到“天灾无情人有情”这句话的含义,面对困难积极进取,努力去克服,地震我们都能克服过去还有什么我们不能克服过去呢!

小学作文:观《唐山大地震》电影 篇10

公历8月初,我在中信城市广场的新南国影城看了一场电影,名字叫《唐山大地震》,非常感人。

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户家庭在唐山,四口人,其中有两个是孩子,弟弟是方达,姐姐是方登,还加上父母,过得很幸福。可是就在1976年7月28日晚上,灾难突然降临在唐山。那天晚上,天空突然变成紫红色了。一开始方达与方登的父母还觉得奇怪,可是后来想起来,原来是地震,可是已经晚了。第二天,下着雨,把地震时产生的火给扑灭了。方达与方登的父亲因被瓦砖压死了,母亲没有因灾受伤,方达与方登被压在同一块瓦砖下。由于不能救两个人,所以母亲说要他儿子,于是姐姐方登就哭了。当母亲元妮抱着方登时,她也很伤心,于是就把方登放在他父亲尸体旁边,就抱着方达到唐山机场去了。当雨水把方登冲醒时,她看见有好多尸体再她旁边,但她没找到母亲,被解放军收养了… …32年后,方登终于找到了母亲。

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非常感动。

上一篇:精益生产管理宣传标语下一篇:授导型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