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植入广告创意分析

2024-07-31

《唐山大地震》植入广告创意分析(共14篇)

《唐山大地震》植入广告创意分析 篇1

《唐山大地震》植入广告创意分析

“那你能不能给我找一个更好的结合呢?没准我就放下回的电影里了。”

冯小刚

一个好的植入式广告,宣传的商品和品牌必须贴近节目,融合与节目之中,这种融合表现在:一,节目诉求的价值观与品牌的价值观尽量一致;二,目标观众和产品目标消费者要有共同点,这样才能取得植入式广告的最佳效益

结合得好不好这点很重要,对导演的功力也是个考验。名导都不能解决的办法,我在这里只能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下面是我对《唐山大地震》植入广告创意分析

场景植入

指品牌视觉符号或商品本身作为媒体内容中故事发生的场景或场景组成的一部分出现。属亍被动植入传播方式,也是最浅层的植入方式。1拍摄背景 产品作为背景体现,产品LOGO在或不在镜头焦点

示例: 出租车座位布套上 “必奇”止泻药的广告。

分析:最隐蔽的广告,很多人都没发现,和剧情很贴合。但是观众注意力

一般放在人物和情节身上,场景植入常被忽视。

我的建议: 这种植入广告方式没有问题,必奇本身也是知名品牌,但是站在企业的角度,只需要把广告做的再重复一下就可以。如果赞助费给够的话,这类药品在地

震中用的着,也可以设计场景或者道具植入。

2拍摄前景 产品放置显著位置,产品的包装和商标可识别

示例:中联重工在抗震救灾现场的多次出现

缺陷:中联重工的产品并非针对大众消费者,因而其品牌认知率相对落后,是任何

企业和产品都可以做植入式广告,一些新的缺乏知名度的产品不适合做

植入式广告

我的建议:与之对比的还有方登的养父在让方登去看电影时候。电影中出现了“导演张

艺谋”的广告。中联重工缺乏知名度,而且与电影的情节有关系,是一件重

要的常见的道具。可以采取更加明显的植入方式。比如道具植入或者情节植

入。

形象性植入

指产品在电影作品中以道具的形式出现。其优点是:如果品牌随影片主要人物出现,很容易引起观众关注。

1道具植入剧中人物利用产品或产品包装等来吸引注意力

示例:上世纪90年代末,李晨开着宝马带着杭州媳妇回唐山探亲,再开着宝马带着

妈妈徐帆去买房子。驾驶宝马汽车,品标志出现在画面上。

分析:有观众笑言,戏里的儿子在那个年代可不是一般的有钱,居然直接开着宝马从

杭州去唐山了。方登在美国的丈夫也开宝马,宝马被网友戏称为’创业成功人

士的标志,暴发户的选择”

我的建议:1突出某品牌,而不是只出现某品牌。2要从正面形象宣传,比如宝马在这部

戏中可以突出“温情”“爱”“治愈系”的车款,产品本身出现在镜头中,要让

观众看到方达对母亲的感恩,方登的丈夫对方登的爱,具体方法可以通过画面,情节等,比如方登的母亲坐在儿子的车上,阳光暖暖地招进来,窗外是曾经残

破,现在又重新繁荣的世界。。

2明显标示 产品的广告牌或独特卖点材料体现在镜头中或聚焦体现示例:方达在杭州拉车时,路过“杭州千岛风景”宣传画

分析:这个广告虽然不是太突兀,但也不是太美观。同样是对杭州宣传,这个广告明

显不如“杭州医学院”的宣传,杭州医学院推动了故事的发展。

我的建议:增强广告的艺术性。这则广告完全没有必要做的画面那么没有美感,像小商小

贩在宣传大减价。

3产品演示 演员演示产品真正的用途

示例:生怕大家不知道用iphone 怎么看照片,为了给妈妈元妮展示一下自己在加拿大的生活,方登特别用了一个iphone,还特意横过来让照片全屏显示,并示范如何给这些照片翻页。

分析: “苹果”不但让自己的产品保持了相当高的出镜率,还借助明星效应攒够了人气和口碑。但是植入式广告不适合深度说服,不适合做直接的理性诉求或功能诉求 我的建议: 让方登一个人,拿着手机去看,回忆自己的养父,也比这样好。这种方式显得做作又故意。

对白植入

在电影中通过人物的对话巧妙地将品牌植入其中。其优点是:通过剧中人的谈话,提到或使用品牌令观众印象深刻。

1口头提示 剧中角色提及产品/服务/公司的名称

示例:徐帆在电影中不止一次的说:我们家原来房子的地方政府修建了百货大楼·· 分析:七八十年代修建百货大楼是十分正常的go-vern-ment规划,而且百货大楼也很适

应灾后重建的发展需要,如果要是台词说修建沃尔玛或者天上人间夜总会那就糗大了,不过冯导的选择很好很贴切,我觉得这个广告的植入是很成功的,我的建议:在电影中植入广告, 不应该是见缝插针式的, 电影创作者们应该充

分了解商品的性质, 考虑好产品应该出现在哪类电影的哪个地方比较合适, 怎样才能让产品信息更好的融入电影中, 使受众认为这就一个整体

而不是在广告电影两张皮, 这样才能真正达电影到商业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2口头赞美 用行动及语言暗示烘托

示例:当下属询问为客人买什么保险时,经营旅行社的方达回答道:“就买中国人寿吧,踏实!”

分析:以对白方式出现的中国人寿保险不影片情节并无直接关系。“就买中国人寿吧,踏

实!”的广告诧略显唐突,可能会引起一部分观众的抵触心理。

我的建议:.1 节目第一,广告第二 2选择的品牌或产品要与影视剧的情节相符,要与片

中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相符,如果这句话用在方登方达的母亲,给孙子办保险时

用的台词,可能比方达这样的中年男士上更恰当一点。

情节植入

指某一品牌的商品成为推动整个故事情节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优点是:情节植入一般较为自然,品牌产品能够不人物和情节紧密结合,易留下深刻印象。

1情节植入

剧情涉及产品,产品是一段情节的中心

示例:方登的养母病重时,特意取出一本存折,镜头的焦点打在存折上“中国工商银行”

六个字。

分析:要在一部完整的电影中硬性的植入这么多广告, 这样一个灵魂完节连贯的作品就

会被破坏掉植入式广告依附于电影, 作用于受知觉和记忆系统, 在受众的认知层面可能会取得一定效果, 提高品名然而在作用于受众的情感层面时却产生了偏差, 由于广告的植入, 加重了受众厌烦广告的心理, 无法取得美誉度, 从而直接影响众的行为层面, 无法有效拉动销售因此, 广告信息的传播要遵循性原则, 只有在一定限度和尺度之内的信息量, 才是最适合受众感信息吸收量, 才能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我的建议:这则广告我认为比较失败,没有人因为电影中的人用了某银行的银行卡。就

把自己的银行卡换成这个银行的,也就是这则广告不会起到多大作用。其实

还不如模仿《王贵与安娜》中,王贵看电视上人寿保险的广告,直接让工商

银行在电视中播放,然后让方登的养父孤独地一个人看着电视上的广告发呆。

2故事植入 集中体现产品/商店/公司/服务或以其为故事线的主要元素示例: 徐帆叫杨立新帮忙检查电话,只见杨立新拿起电话机,对着镜头,翻过来,然

后打开电池匣子,从兜里取出两截蓝色包装的白象电池装进去。

分析:。这个画面让不少70后、80后十分感动,连连感慨小时候都是用这个电池的。有的观众甚至还为此泛起泪光。

我的建议:盲目花大价钱植入大片,不一定能达到效果,观众在观看大片时,希望得到视觉

和精神享受,如果大片充斥着明显带有商业广告味道的广告,影响了他们的性质,效果适得其反

3人物性格植入 产品、服务连接角色特征、性格、日常事物等

在杭州读大学的张静初跑去永福寺烧香,穿着一件蓝色的KAPPA运动衣,但镜头里只出现了一个产品LOGO。

分析:到了电影后半段,李晨带着媳妇回唐山,巨大的品牌LOGO直接印在了李晨的米

色羽绒衣背面。李晨刚一出镜,就有N多观众喊出了品牌的名称,相信赞助商看到可是要乐歪了。

我的建议:企业文化植入。如果KAPPA非要植入的话,就应该在自己的产品上下功夫,就

如同《大长今》里的服饰一样,要做到让自己的产品本身来吸引观众,而不是靠大大的LOGO来吸引观众,如果服饰做的足够好,LOGO隐蔽一点,也会让观众情不自禁地去寻找。

综合植入

中国人寿和剑南春在影片中出现的频率虽然明显高过其他产品,却始终是不情节无关的“细节植入”,过多的“细节植入”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产生喧非但能不情节本身珠联璧合,相反容易造成观众的视觉疲劳,使观众对其好感度下降。

我的建议:1以幽默方式或感人方式去削减受众的抵触情绪,撇开电影幕后商人与创作者的利益协商,如果剑南春非要“跨时代”出现那么多次的话,导演不妨将其幽默化或感人化。植入广告没有必要清一色大家穿的全是KAPPA,用的全是苹果手机,大街上跑的全是宝马,与其他品牌配合在剧中出现,但突出了自己品牌的诉求效果,反而更能得到好的宣传。

《唐山大地震》植入广告创意分析 篇2

李元妮是《唐山大地震》中的主要角色,也是整部影片从头到尾所围绕的重点人物。卡西尔说,人是符号化的动物,符号是人的本质。虽然李元妮只是一部电影中的角色,但是从她身上,我们仍然能看到符号与人的关系。

《唐山大地震》 图像符号 含蓄意指 组合段运用

《唐山大地震》是国内电影院热映的一部电影,讲述了一个“23秒、32年”的故事。1976年7月28日凌晨,一场7.8级大地震将唐山在23秒之内夷为一片废墟。一个年轻的母亲在面对两个孩子中只能救一个的绝境下无奈地做出了牺牲姐姐救弟弟的决定,但这个决定改变了整个家庭的命运,让幸存者陷入一个震后32年的情感困境。

演员徐帆饰演的母亲角色李元妮是整部电影的主要角色,也是整部影片从头到尾所围绕的重点人物。卡西尔说,人是符号化的动物,符号是人的本质。虽然李元妮只是一部电影中的角色,但是从她身上,我们仍然能看到符号与人的关系。

一、图像符号与电影语言

《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的故事是由小说改编,由想象出来的人、物、地点、动作和事件(即在该故事中发生与存在的一切)所构成。形式是故事的戏剧性或叙事性结构。只要故事的实体与现实世界的实体相像,就可以把它叫做真实世界的一个(复合的)图形符号。但是作为一个复合的符号,它是由许多更小的图形符号构成的:单个的想象出来的人、物、地点等。这些可以视为一个代码的组成单位,可用来构成一个复合的符号,即影片的故事。这样一个代码是一个模拟性代码,因为它的作用只是再现那个世界。然而,这次再现不仅是明指一个具体的世界,而且还隐指与第一个世界这样或那样联系着的第二个世界。[1]

角色李元妮是个单独的图形符号。在电影中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唐山人,和丈夫在唐山育有一对龙凤胎儿女。出场时,她身上穿的碎花衬衫,白花黑底的裙子,完全素艳,甚至梳的发型都是那个年代中国女性所具有的普遍特征,言谈举止间透露出的信息就是她是一个很平凡的生活在上世纪70年代的中国女性。随着剧情的发展,时间的推移,每个大时间段中,李元妮的人物形象都被设置在一个不变的本质朴实无华上,没有新潮的服饰,动人的妆容,不变的是纯朴的容颜和一口不变的唐山口音。演员的服饰、姿势、对话、运动、模仿表情、布景、道具、照明、音响效果等等是故事的视觉化层次,如此这些手段合起来构成了一个复合的图像符号。李元妮在影片中就是一个在此复合图像符号中单个的图形符号。与其说她是个平凡的母亲,不如说她是一个模拟性代码,演员徐帆通过自己的表演把李元妮这个母亲的形象典型化了,她也许并不能代表所有唐山大地震中母亲的形象,但是从她身上我们观众可以自己去填满想象中的那个经历大地震的母亲形象的轮廓,因为我们能够理解这个表演代码。

二、含蓄意指

麦茨曾说电影是“自发的含蓄意指的”,即永远是彻头彻尾的含蓄意指。电影中的李元妮不仅仅只是个图形符号,更深层次的来说,她更是一种含蓄意指的体现。

李元妮在电影中是一个“重男轻女”思想符号的体现。影片并没有直接批判她的这一错误思想,只是从影片开始不久后的两个场景中加以表现。首先是一个伏笔,姐姐方登想要吃西红柿,弟弟方达也闹着要吃,但是妈妈元妮看到盆里就一个西红柿了,于是想都没想就把家里最后一个西红柿给了弟弟吃,并许诺方登明儿一定给她买,方登看着弟弟吃着西红柿又羡慕又有点不高兴。另一个比较关键的场景,就是在救龙凤胎儿女时,一旁的挖掘工人告诉元妮:因为两个孩子被压在同一块板下,由于时间紧迫,儿子和女儿只能救一个。短短的时间内,绝望的李元妮做了一个非常无奈的决定——放弃女儿,救儿子。而躺在石板下的女儿,虽然气息微弱,但却清晰的听到了母亲的这句“救弟弟”,她泪如雨下,小小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伤害。虽然李元妮很爱自己的两个孩子,但是从她的言语中不经意还是流露出护着儿子的倾向。语言是一切言语活动的准则,是社会的产物,具有社会性、集体性、原则性的特点。而言语是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具有个人性,多样性,并且言语不能违反语言规则。电影的语言是由连续的画面所组成,在两处场景的表达中,虽然李元妮对两个孩子都是喜爱有加,但是从她的动作,言语中还是能流露出那时人们普遍的一个思想——比较偏向于男孩。观众读懂了这一约定俗成的言语,自然也就明白了李元妮的选择,也就明白了此时此刻元妮更像是一个背负着旧思想的符号,电影这么表现元妮不是直接为了说明元妮的做法是错误的,而是含蓄的表达那个时代人的思想是存在偏差的。

这两个场景的设置是为电影下面的情节发展做铺垫的,李元妮此时虽然放弃了女儿,但是日后在她内心深处是对女儿长达32年的深深愧疚。在影片快结束时,女儿方登回来认母亲,当她走到房内看到自己的遗像和摆在照片前的一盆西红柿时心情非常复杂。而此时镜头中西红柿的特写已不是仅仅说明它们是西红柿,而是一个母亲32年的承诺与挂念。

三、交替组合段与平行组合段的运用

在电影中,母亲李元妮和女儿方登构成了交替组合段与平行组合段。正是这两种组合段的运用,让我们从更全面的视角去了解母女之间的隔阂从产生到最后化解的过程,也让我们更加理解了这位平凡的母亲身上不平凡的一面。

交替组合段建立于两个或更多个叙事成分交替分配的原则之上。[2]能指的交替动作与所指的同时性相应。电影画面中第一次出现母女二人的交替组合段是母亲趴在废墟上惊慌的求一旁的救援人员救救她的两个孩子之时。

镜头一:女儿方登在废墟下拿石头轻砸地面以示母亲她就在她的附近。

镜头二:废墟之上的母亲李元妮,哭喊着来世愿意给救援人员做牛做马,只求他们救救她两个孩子。

镜头三:女儿方登,她气息微弱,无力呼喊,只能缓缓的砸着地面。

镜头四:废墟之上,李元妮被迫无奈要选择救一个孩子,她绝望的喊着“两个都要救”。

镜头五:废墟之下的女儿方登,她听到了别人要让母亲做一个选择,她依然拿着石头砸地面,希望母亲不要放弃她。

镜头六:母亲李元妮被告知如果不做决定,救援人员就去别处救人了。她惊恐地对救援人员说:“大哥,救弟弟,救弟弟。”

镜头七:女儿方登听到了妈妈选择了弟弟,眼泪从脸颊滑落,轻轻的喊了声:“妈妈”,也停止了继续砸地面。

随后画面转场,黑屏。

不到十个镜头,母亲的无奈选择和女儿的伤心绝望被生动的展现了出来,母女两人的隔阂也在此时产生。观众对于这种组合段的理解也是相对“自然的”,这种同时性相应,可以包容更多的信息,丰富人物角色的特点。

在此之后,母亲与女儿之间关系多以平行组合段的方式展现。平行组合段是两个系列事件通过蒙太奇混合在一起,而在所指(故事世界)层次上并无任何相关的时间关系。母女二人生活在不同的地方,过着各自不同的生活。影片先讲述了女儿被部队一对夫妻收养的过程,然后又一个转场展示了地震发生十几年后母亲正在鼓励断臂的儿子考大学的场景。随后又有母亲给逝去的丈夫和女儿烧纸的片段,女儿考上杭州医学院的片段,还有儿子方达出去闯荡归来要让母亲离开唐山过好日子但被母亲拒绝的的片段,也有女儿领着自己未婚生下的孩子点点回去探望养父的片段。母亲和女儿的生活片段并不是同时性的,可以说毫无交集,但是这并不需要二者在时间上的确切位置作为相关因素,只需从双方平行的生活片段中便可明白。母亲是一个非常忠厚、老实、善良,又有些固执的女人,女儿是一个有自己想法,有责任心,却无法面对被抛弃经历的女孩。母女二人虽不在一起,但是血脉相连,亲情是割不断的。

通过交替组合段和平行组合段的运用,让李元妮这个角色形象更加的丰满,有血有肉。并且在这个角色身上,我们不仅仅看到是一个母亲的形象,是一个符号,更是一段亲情的展现。

通过符号学对人物角色进行分析,也使得这个虚拟“人物”的真情实感更加显性的出现在我们真实的生活之中,主体间性的作用让我们与之产生共鸣,获得情感上的升华。整部影片片长139分钟,李元妮这一角色出场镜头达100分钟。可以说李元妮是一个象征,象征着那些经历过唐山大地震的母亲们,象征着那些守着回忆坚强生活下去的人们。虽然《唐山大地震》只是部电影,李元妮只是一个角色,但是她带给我们的是对亲情无上的感动。

注释

[1](荷兰)扬M彼得斯.图像符号和电影语言【M】.一匡,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40

[2]李幼蒸选编.结构主义和符号学【M】.上海: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1987:13

[1].(荷兰)扬M彼得斯.图像符号和电影语言 [M].一匡,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40

[2].李幼蒸选编.结构主义和符号学[M]..上海: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1987:13

[3].胡牧.中国十七年电影英雄人物形象的符号学意义——以电影《红色娘子军》等为例[M]..《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2

[4].杜夕如.漂移的栖居——解码《海上钢琴师》[M]..电影评介,2006,18

[5].赵勇.电影符号学研究范式辨析.电影艺术[M].,2007,4

10.3969/j.issn.1002-6916.2011.10.019

《唐山大地震》影评 篇3

——《唐山大地震》影评

重庆的夏天天气很热,2010年的夏天气温更高了,因为冯小刚导演执导了一场地震风。记得当时电影的宣传海报上写着“23秒,32年”,起初我还在想是什么意思呢,观影之后才明白,1976年唐山遭遇大地震,仅仅23秒就几乎摧毁了整个城市,而这23秒的灾难带来了除了死亡与哭泣,还给一位母亲带来了32年的忏悔和32年的苦苦等待。

《唐山大地震》,我起初以为只是一部灾难片,看过之后才发现片名只是一头噱头,影片一共两个多小时,地震部分不到半小时就结束了,余下的时间都在讲述主人公元妮一家人的生活。所以,比起中文的片名,我更喜欢影片的英文名《After shock》,本片的重点就是在讲述震后唐山的其中一家人的生活,他们是如何重新把破碎的家庭支撑、组合起来,那位母亲是如何在儿子女儿中只能救一个的难题中做出抉择,女儿是如何走出地震时母亲说救弟弟的阴影,以及震后的唐山人民如何树立重建家园的信心。说到地震,片中有几分钟地震时的特技,据说也是导演耗资巨大做出来的。但是像这种特技我们在好莱坞的大片中已经看过很多了,所以在此我也不想做过多的评价,总之我觉得这一段特技还是成为了本片的一个卖点吧。

前半小时也就是讲述地震的经过这一段,我觉得导演运用了很多镜头语言。在此我也想重点分析一下。影片的开头是火车在铁轨上行驶着,天空中有无数的蜻蜓在乱飞乱闯,街上的行人都感到很诧异,也许是当时人们常识的欠缺,我们观众大都看明白了这一定是灾难前的预兆。接着片名《唐山大地震》出来了。然后电影开场,首先就是一段非常温情的背景音乐,这也就奠定了本片是走温情路线的。在这段音乐中,几个镜头交代了主人公一家的生活环境,平静而幸福。爸爸是开货车的,妈妈骑着自行车回家,姐姐方登带着弟弟方达拿着爸爸刚买的风扇回家。到了家里,两个孩子争着要吹风扇,他们跟着风扇转动着。一切是那么的美好,背景音乐仍然是那段温情的调子。晚上发生了一个小插曲,这也是妈妈元妮32年的痛苦等待的见证。因为只有一个西红柿了,妈妈让方登让给弟弟,说明天给她买。元妮没有骗女儿,她一直记得这件事,所以32年后当女儿回来时,桌上放着红红的西红柿,这也是解开母女俩心结的一个重要物体。地震前,一切都是那么平静。镜头依次给了道路、楼房、房间里熟睡的方登方达、桌上的风扇也安静地在那儿。这时有一个鱼缸的特写,我们清楚地看到缸里的鱼游得很乱,显得很仓促,这也是灾难前的预兆。突然,镜头一转,天空突然变紫了,就在一瞬间。紧接着轰隆隆的声音响起,电闪,楼房开始抖动,电线冒起了火花„„这时人们才意识到地震了!房子倒了,压死了很多人。方登方达被吵醒了,他们哭着喊着爸爸妈妈救命,此时整个唐山都慌乱了。元妮和丈夫也极力地想要救孩子,但是他们都无能为力。此时的背景音乐是一种悲壮的曲调。在悲壮的音乐中,方登目睹的房子倒塌,压死了人。23秒很快就过去了。震后的唐山一片狼藉。幸存的人们哭泣着,大喊着在废墟里找失踪的亲人。灾难过后都会下雨,似乎老天也在哭泣。余震又来了,元妮失去了丈夫,她大喊着“老天,你个王八蛋”,因为这意味整个家庭的破碎,这场地震毁了一个个的家庭。这时,元妮又迎来了人生中的一次巨大打击。儿子女儿压在同一块水泥板下,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这对于一个母亲该是何等的难题,手心手背都是肉啊。这时的镜头语言也用得十

分丰富。方登已经喊不出声了,只能用敲石头回应。方达虽还能说话,但也是奄奄一息了。两个孩子的镜头之后,又给了一个废墟的大全景,似乎暗示着救援工作的艰难。众人营救方登方达,“一二三”地吆喝着,此时的镜头依次是方登敲石头,奄奄一息的方达,周围的死人。这也有一种暗示。难题来了,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元妮哭着喊“求求你们都救了”,这时的镜头只有方登在无助地敲着石头,其实我们观众已经知道的答案。最后元妮无奈的一句“救弟弟”,方登留下了眼泪。这也成了母女32年的心结所在。大家方登误以为死了,把她放在了死人堆里。她醒来后见到的也是这个死人堆的场景,给她的心灵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悲壮的音乐声中,几乎全是震后的难民,并且不断地有人倒下死去。

接下来的时间就是讲述了方登被一对抗震救灾的解放军收养,元妮独自带着方达生活。影片采取了两条线叙事的方法。

都说徐帆是这部电影的魂,确实如此,徐帆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伟大的母亲形象。她在遭遇了丈夫的死亡之后,又必须面对儿子女儿只能救一个的艰难抉择,然后在丈夫女儿离去的悲痛之下,还要独自带着一个儿子艰难的继续生活。32年,是什么支撑着她,对丈夫对家庭的坚守,对女儿的歉意与悔恨。这是一位执着而坚强的母亲。她的那句“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让我们听着心疼。32年的坚守,终于换来了女儿的回归,对于元妮来说是值得的。尽管最后女儿方登满怀歉意地说女人的一生有多少个30年。

说到母亲,我想我们不能忘记还有一个母亲。那就是方登的养母,她是从心底里喜欢方登,从一开始她就怕女儿得而复失,到死的时候都担心着女儿会离开。当然陈道明扮演的养父也是不可不提的。让我最感动的是那场戏,方登因为怀孕离家出走几年后才带着女儿回家,她让养父试衣服,饰演者陈道明一直很平静,问她这几年去哪儿,为什不回家,为什么甚至才一封信一个电话也没有。他的语气很平静,神情也很平静,但当方登说到她不想让他担心,陈道明的一句“我天天在担心”,情绪一下子达到最高点,这个镜头没有持续多长时间,但这足以让我们观众感受到一位父亲对女儿的关心和爱,这值得我们去慢慢品味。陈道明也不愧是一位实力派演员。说实话,不知道是我已经麻木了还是怎么的,第一次观影时,我是到这一段才留下眼泪的,之前的地震的惨状之类的都没能感动我到哭,因为我明白一个父亲的眼泪是非常珍贵的。当然在最后母女冰释前嫌时,我也和走出电影院的人一样,哭得稀里哗啦的。

本片非常取巧的是不仅是为了纪念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还把08年的“5.12”地震联系到了一起,也正是因为汶川大地震,使这个家聚到了一起,方登方达都去灾区救险,因而在32年后重逢了。最后,得知方登要回家了,元妮的心情不知用什么语言来形容,我们只是看到一向勤劳贤惠的她连饺子也不会包了。方登进到屋里,看着桌上除了爸爸的遗照,还有一盆红红的西红柿,元妮说“西红柿给你洗干净了,妈没骗你”,母女相拥而泣。

23秒,32年。23秒的地震灾难,32年的忏悔等待。

唐山大地震作文 篇4

那一天,到处都是沙子和灰尘,群山摇摇欲坠。“救命!”到处喊这三个字。石头滚下来,女人和孩子都跑了,她们伟大的丈夫在保护她们。

一个孩子被一块大石头遗忘了。他一直在哭,因为大家都在逃避地震,都有危险。还有谁会关注这个孩子?孩子一直在哭,停不下来。突然,一块大石头滚向小男孩。看到没有人救他,他哭得更大声了。

这时,一个高个子走上前,把孩子推到一边,自己挡住了那块大石头。“啊!”那人痛苦地说。地震后,是九死一生。这个人被发现还活着,并被送往医院。孩子们被找到并被送往医院。政府无意中知道了一个男人冒险救一个孩子的故事。政府颁发了一万元作为人类精神奖,并赠送了一面旗帜。那人拒绝了一万块,只有旗子。政府问他:“你为什么这么做?”男人说:“爱情是无价的,但可以从心里传到心里。”

唐山大地震作文 篇5

“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总会由进步来补偿。”

到今天,唐山是中国环渤海区域中心城市,河北省域中心城市,是中国北方重要的的对外门户;也是东北亚重要的航运中心、物流中心、环渤海新型工业化基地。现在唐山的建筑全部按照抗震8级以上的标准修建,可以说唐山成为了全国最安全的城市。

今天,唐山是全国发达富裕充满活力的大都市,同时也是我国科学发展的前沿,唐山市多次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及全国文明城市,是全国7大海港之一。唐山是历史悠久的古地、文化灿烂的名城、资源丰富的沃土、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凤凰涅槃的奇迹、可持续发展的前沿,沿海特大城市,一座创造奇迹与梦想的城市。

《唐山大地震》的震撼 篇6

冯小刚的电影《唐山大地震》是一部被期待很久的电影,也是今天成为公众焦点的一部电影。它带来的震撼是多方面的,也显示了中国电影的“大片”到今天所展现的对于人性体察的深度和力量。这部电影一方面激发了观众的观影热潮和媒体的高度关切,另一方面也为中国电影表现一种灾难面前人性的复杂和丰富提供了新的经验。这部电影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冯小刚对于从1976年到2008年三十二年历史的具体性并没有一种民族志式的描写,虽然里面表现了毛主席的去世,人们生活的变化,但这些都是在后景的零星的展开,并不具有历史的意义。电影是力图在相对比较稀薄的历史背景之下展现一种来自血缘关系的伦理问题,一个个体和她的家庭之间的复杂纠结其实才是这部电影的重心。在“超历史”之外,冯小刚在这里也彻底脱离了从民族文化的角度来思考人性的“第五代”的角度,具有了一种“超文化”的特色。《唐山大地震》所表现的感情可以说是带有强烈的“普遍性”色彩的。这里的表现是异常单纯和平易的。仅仅是一些最普通的人,仅仅是一些有着最平常的要求和命运的人,在一种“绝对”的情境之下的必然性的反应。这种反应的“原初性”在于它不是以特定的文化为基础的,而是一种最基本的人类的情感。

无可争议,这部电影的真正主角是女儿方登,正是她的死而复生才引发了这个故事叙述的动机。方登的内心的隐痛,对生母的疏离正是这个电影对于“二十三秒,三十二年”说法的最好诠释。正是方登的隐痛和记忆深处难以名状的对于那个最为惊心动魄的“决定性”时刻的追问构成了这部电影情节的支柱。“二十三秒”给她留下的痛苦是绝对的,但这需要三十二年来加以平复。从唐山大地震到汶川大地震,我们可以看到历史正好在三十二年的過程之中有了一个惊心动魄的重复。而方登的隐痛也正是在汶川大地震中见证了一个母亲让人震撼的选择之后才得到了真正的平复,她才真正理解了母亲在绝望中选择的痛苦,她才能将心比心,体验到母亲的痛苦之后和母亲和解,才使得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在已逝父亲的坟前得到团圆,这个故事本身才得以完成。历史通过重复获得了新的意义,极限性的表达在重复中得到了升华,人类的感情的高度才得以彰显。我们在这部电影所具有的感伤内部,看到了一种真正的自信心,一种对于人性超越一切灾难的自信心,一种对于人类本身的可能性的自信心。人是无可争议的脆弱的,但他又无可争议地坚强。

唐山大地震作文 篇7

天气晴朗的一天,一位脸上布满皱纹的父亲带着孩子把货车驶往家中,他们万万没想,这天竟会发生如此恐怖的大事件。

这天晚上,不幸的是发生了·······几百年的、即使您及房屋,大树倒的倒,歪的歪,地面形成了一个个大裂缝,到处都回荡着人们的尖叫声、呜咽声。大地震终于结束了。整个唐山中弥漫着死尸的腐臭味,到处流淌着殷红的鲜血。

我看到,一位母亲可能想从窗口逃生,但突如其来的大石板重重地压在她身上,她死了。她怀里的孩子还一直在哭泣。有各种各样的场面令人惨不忍睹:有的人刚逃出门口,就被石头砸断了头;有的人死了,就被活着的人当逃生路踩,每个人都伤心不已。救援队终于来了。

救援队帮助了难民,为群众开拓了一条生的道路,我,流下了真情的感动的泪水,他们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能听见声音就拼力地挖,一个生命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希望,他们即使遇到挫折,也不放弃。

我感动了。这一刻,我深深感动了,全场人都感动,这是一次怎样的体验呀。

★ 日本大地震作文

★ 四川大地震作文

★ 汶川大地震作文

★ 日本大地震相关作文

★ 日本大地震有关作文

★ 《大地震》观后感

★ 日本大地震感想作文

★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作文

★ 512大地震初一作文

看唐山大地震有感 篇8

周末,起的不是太早,起床后,也不知道该做些什么?舍友们早早上网了,索性我也上网瞧瞧。听舍友说:“冯小刚导演的电影《唐山大地震》特别具有震撼力,看了有感触,会终生难忘”。我说:“我听过这大事,可就是没看过”。

唐山大地震,对我爸爸妈妈这个年龄的人来说并不陌生。上学时代,妈妈特喜欢给我们讲故事,有一次妈妈给我们讲了唐山大地震的事,说的很惨很悲,听了令人害怕。妈妈说:“在她的印象中,1976年是个灾年,是一直在下雨的一年。年少时的记忆和思想很单纯,好象没有什么忧虑,甚至连时间流失都没有什么概念,最多的就是记住了这些大事件的发生,至于事件对生活的影响,记下得就很少”。那那时侯对于我们小孩来说,听过就忘了。更无法体会到那种不幸的大灾难。

周末,我下载了电影《唐山大地震》,以一个大专生的心态看1976年唐山7.6级大地震的灾难时,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目睹导演逼真的23秒特效大地震的场面,我的心第一次和地震中楼房发生了共振样撕心裂肺的痛。尽管这是电影的特效,但是,真实的场面,一定比这更惨痛和骇人。瞬间的震动,一座宁静的城市就毁于一旦,千万条鲜活的生命就化为飞尘消失了。夜,温柔的夜,露出了它凶恶的一面,残酷的魔爪把千万条生命抓去为它陪葬,它看到了我们人类脆弱的生命在一瞬间停止了跳动,它也看到了废墟之中,生命的强大。看到这些,我流泪了。为我们

人类的命运,为那些死去的受难者的灵魂。

《唐山大地震》这部长达135分钟影片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故事情节,是以一个普通工人之家四口人为线,震后剩下母子二人开始。看到姐姐、弟弟被困瓦砾里,妈妈只能选择救出其中一人时,很感人,这是作为母亲的一个重大生死抉择,我的眼睛红了起来。地震过后姐姐、弟弟的命运从此改变,电影里也从两个方面同步介绍了他们两个的生命历程,但是有着同一样的路线,就是突出家人之间的深厚感情,处处在电影中渲染着“爱”,处处都是贴近人们的心,震撼人们的心。

唐山大地震不能忘却的纪念 篇9

疼痛与温暖发生在影片台前幕后的余震

在《唐山大地震》编剧苏小卫的印象中,这个故事是温暖的;在原著作者张翎的眼里,这个故事是疼痛的。而不论对这场震撼人心的心灵地震做何解读,都是因为34年前那场撕裂人心的震颤。

“亲人永远是亲人”,这是电影《唐山大地震》中最经常出现的话语,这也是冯小刚借由影片一再想要传达的主题,至今,电影已经上映数日有余,那些伴随着电影上映前后的种种非议、质疑以及赞誉,在每一滴晶莹剔透的泪水面前,都可以彻底冲刷和荡涤。如若你曾为剧情所感动,只要你借此更加珍视亲情,这场发生在你心底的余震便是举世无双的纯净惟一。

1亿元植入广告,电影票价全面上涨,消费灾难,主旋律宣传工具,感动人心的亲情剧……电影《唐山大地震》自开拍、进入公映日程以来,伴随着影片的争议就一直未曾间断。导演冯小刚说,《唐山大地震》,震的是人心。那么,相伴《唐山大地震》而形成的种种社会话题,震出的便是这个时代的人心百态。

有人无法接受商业包装后的亲情贩卖,有人质疑温情脉脉背后主旋律宣传的强力灌输,只是,望向海报中那无尽的废墟中,一抹倔强站起的娇小而略带孤独的灵魂,我们是否还有必要就影片是否完美以及冯小刚的种种目的提出非议?“《唐山大地震》已经超出了一部电影,它成为今天的一个事件,通过这个事件,整个社会都开始思考关于亲情、生命、理解的话题,这比谈论票房更重要。”影片编剧苏小卫更愿意用“回家”来概括这部电影,“每次地震都让很多家庭家破人亡,我们通过这个故事想说的是,家其实还在,在每个活着的人心里,不管离开多远,我们一直都走在回家的路上。”

回家。只是,是否,我们已经走得太远,所以忘记了为何出发?

三十多年的社会变迁、观念变革、名利变幻,上世纪80年代的冯小刚也曾四处推销自己,苦干抱负无门;90年代,他第一次让国人知道了新名词——贺岁片,借此人们了解到了“市场”的含义,“票房”最真切实际的魅力;进入新千年,他开始寻找《天下无贼》、《集结号》,依然幽默的背后,是已逾不惑的冯小刚,越来越迫切的情感追寻。如果说冯小刚是三十多年来标示着社会意识变化的探测仪,那么2000年后,冯小刚再次先于众人,开始了一代人,在经过30年的打拼终于可以安享富足生活后,重新对信任、忠诚、母性这些纯粹情感的认知、珍视与守望。

那么,就让我们一同回到纯粹的最初,回到电影里1976年7月28日那个也曾静谧的夜晚,回到母亲怀抱着一双儿女吹着电风扇的那一刻,回到“亲人永远是亲人”这份传统的信仰之间。

编剧苏小卫:这是一个关于回家的故事

在编剧苏小卫看来,电影描写的是回家的故事——“这群经过大灾难幸存下来的普通人,从他们幸存下来的那刻起,内心深处就与我们不同。他们跟我们一样参加高考,一样的工作,一样的生活。但当我们走到一个看不见的拐角,你就会知道这场灾难对他们的影响是什么。”

苏小卫创作过《那山,那人,那狗》、《暖》和《沂蒙六姐妹》等剧本,并曾获得了包括“金鸡奖”、“华表奖”在内的多项大奖。这次受邀参与电影《唐山大地震》的编剧创作,从开始到完成,她断断续续改了五六稿。如此巨大的工程,无论是从历史跨度上还是人物情感的铺陈转折上,都考验着这位资深编剧的叙事能力。

实际上剧本里面的细节很多都反映着编剧自己的价值观。尤其是对电影里面的母亲,编剧苏小卫投射了许多自己同为母亲的情感体验。虽然不用经历像《唐山大地震》里面那样必须“二选一”的残酷抉择,但日常生活中那种身为母亲的自责仍然为苏小卫的剧本创作提供了不少共鸣感受。曾经,苏小卫有过因为在生产时延迟使用剖腹产而导致儿子出生时窒息过几秒的经历,这使得她一直很内疚,“在儿子读书的过程中,我一直在尽所有的力量帮他,甚至有时候帮他复习功课,我很少批评他,我觉得这全都是我的错,我要不怕疼,早开刀,他就不会缺氧,不会记忆力不好。可我这种宽容就导致了他更不努力,这样的局面肯定是跟我的自责有关的。”

同样的,剧本创作的过程也会留有遗憾。受限于篇幅,一些苏小卫很喜欢的情节也不得不舍弃,精简之后的电影在情节上就会显得有些跳跃,但关于亲情,关于人内心的重建,这些温暖的人性化叙事,仍然感染着观众。对此,苏小卫说,“所有的创作都是你自己的世界观,在这部剧里我想表达的是对亲情回归的渴望。”

《淑媛》:原著是从女儿的角度来切入的,但电影改编为多条线索,那改编之后的电影试图表现的主题更倾向于什么?

苏小卫:电影主题可以概括为一种亲情的回归。简单地说,就是一个“离家”和“回家”的故事,一个人因为一些原因,从情感上、心灵上离开了家,她不愿意再回来了。但这32年里,人在成长,社会在变化,生活也在发生变化,她慢慢地又踏上了一条漫长的回家路。其实这就是一个回家的故事。

《淑媛》:改编过程中,作为编剧,你觉得比较能打动内心的情节是哪些?

苏小卫我觉得就是亲情吧。生活对于普通人来说,就是一个建立家园的过程。这个过程特别凝聚我们的心血,一点一滴的。长大、结婚、生孩子、经营家庭,而地震往往在一瞬间将所有都归零。我觉得对普通人来讲,这是最大的打击,可我们故事中的主人公还多了一层打击。房子倒了同时心也碎了。女儿觉得妈妈怎么能做这样一件事情,而妈妈也在想我怎么能做这样的选择,其实这两个女人,在房子震垮的那一刹那,心也都碎了,我觉得这个过程是比较打动我的点。

《淑媛》:你怎么看待母亲和被放弃的女儿这两个女人之间的关系'

苏小卫地震之后这两个女人都是在阴影下继续生活,母亲一直不能释怀,虽然没有人责备她,甚至可以说没人记得这件事,但她自己记得,她知道自己当时是放弃了。她觉得根本就不能这样选,但她选了;而作为女儿,则觉得自己被抛弃了。这朵乌云一直笼罩着这两个人的生活。其实我们想说的是,房子是可以重建的,但人内心的重建很艰难。妈妈依旧很年轻很漂亮,但她不愿意再婚,就像她自己说的,“我要过太好了,我就更歉疚,因为是我亲口终止了我女儿7岁的人生”。同时,作为女儿,也一直不能释怀这件事,她不释怀是因为她太介意亲情了。如

果她不介意,放弃就放弃了,养父养母对她也挺好。但她太在乎,这其实就是中国人传统价值观里对亲情的看重。我们这个故事写分开以后两人的不释怀,其实还是在写亲情之重。

《淑媛》:有无没用上但又喜欢的情节?

苏小卫:之前张静初接受采访的时候,曾提过这个情节,就是电影里面养父和弟弟在杭州遇见。其实原先安排了一个情节是弟弟给养父留了一张名片,你在杭州有什么事儿可以找我,我可以帮你。养父去大学里看望方登时就把名片给了她,我们就让姐姐看到了这个名片上写着弟弟的名字,姐姐看了一眼就把名片撕碎从窗户扔出去了。我们当时是想用这个细节来写出姐姐对家的那种决绝。后来可能是导演觉得太强烈或者篇幅所限,就剪掉了。毕竟,这个电影是一个温暖主题,她可能每天都走在回家的路上,可她就是回不去,而我们希望她回家。

原著作者张翎:面对伤痛,语言如此无力

“每一个经受地震灾难的心灵,都有其独特的创伤。所有的疼痛,都是独特的。”通过原著小说《余震》的书写,以及影片拍摄以来的经历,小说作者张翎最大的感触就是在真实的生活面前,语言是如此无力。

“她蜷缩着躲在沙发里,双手紧紧圈住膝盖,下巴尖尖地戳在膝盖上。听见门响,她抬起了头,尚无血色的脸上两个黑洞似的眼睛,洞孔大而干枯,深不见底。嘴唇动了一动,她向医生发出一个极为微弱的声音,‘救我’。”

在原著小说《余震》中,方登的人物原型王小灯即是如此出场的。她是知名华裔作家、留学加拿大的博士,却一直焦虑、失眠、头痛。这已经是她最近3年的时间里,第3次企图自杀了,面对心理医生,她喃喃自语:“靠不住啊,这世上没有一样狗东西是靠得住的。”“也许,爱情不能。可是,亲情呢?”“没有。一样也没有。包括亲情。”

张翎的小说即是在这样一种阴郁的氛围中开场的,与电影不同,《余震》细致入微而又极尽克制地刻画了小灯面对母亲当年的选择,32年来所遭遇的心灵困境。究竟什么是疼痛?针扎?锥钉?刀砍?在经历了亲人“背弃”、养父猥亵的小灯看来,这些都不是。她的疼更像有人用重磅的榔头在砸自己的脑壳,“不是直接砸下来,而是垫了好几层被褥之后的那种砸法。所以疼也不是尖锐的小面积的刺疼,却是一种扩散了的、沉闷的、带着巨大回声的钝疼。”这份双重的钝疼长年累月地吞噬着小灯,她的生活、事业,家庭、健康乃至生命,都因为那沉闷的、带着巨大回声的钝疼而濒临崩溃。直到小说结尾,小灯终于回到老家找妈妈,隔着三十多年的时间,母亲站在阳台上,俯视女儿,却已经完金认不出来,只问“闺女你找谁?”两个以不同的形式互相惦念了32年的亲人,似乎见了,又似乎没见,那一刻是疼到极至的哀伤。

能够活下来,多好。而活着,只是开始。

《淑媛》:小说创作的源起是一次机场候机时阅读《唐山大地震亲历记》的经历,是否还记得当时书中打动你的情节?

张翎:书里一些孩子的回忆着实打动了我。其中讲到一群孩子从震后的唐山坐火车到石家庄育红学校。一路上大人们以为他们要哭成什么样,可是他们没有。一点都没有。吃着苹果,神情麻木,有几位甚至微微的有一丝兴奋。然后到了育红学校,孩子们给大家汇报演出,载歌载舞,喊着一些那个年代特有的激烈口号,结果校长在底下看着受不了了,当场昏倒。

还有一对姐弟曾经手拉着手,翻检着一个个尸袋,去找妈妈被迁葬的地方。因为那时的防疫设施很差,初次处理时死尸埋葬得很浅,过一阵子只好把尸体挖出来重埋到更深的地方去。姐弟俩去寻找时已经隆冬,尸袋已经结了冰,踩在上面都是咔咔作响。卫兵不让他们下去,他们说我们一定要找到妈妈。卫兵不忍心,就放他们下去了,他们在咔咔作响的冰袋上找了一整天,什么也没找到,最后只好回去了。这些孩子的故事让我对唐山地震的记忆不再只是倒塌房屋的画面,而是真真正正出现了人。

《淑媛》:那么小说中,这种挣扎的“钝疼”书写过程,有无现实依据的素材?

张翎:小说中许多细节,都是从案头和访谈中得到的,比如小灯被当作尸体放在路边,后来被雨水冲去鼻中泥沙清醒过来;又比如小达的截肢过程。还有,在阅读资料的过程中,我看见一段回忆,是两个年轻女孩被压在一块水泥板之下,营救人员撬这头水泥板,那头的女孩就会被挤疼。两个女孩就唱歌彼此鼓励,叫营救人员在救自己的时候“轻一点”,不要伤着另一个女孩。这个情节是《余震》里双胞胎被压在水泥板之下,母亲当时只能选择救一个的情节雏型。

《淑媛》:通过小灯丈夫的名字“杨阳”,能感觉到你对这个角色的偏爱,他在小灯心理救赎之路上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张翎:我的确是想以他对人世间的阴暗面似乎十分懵懂无知的阳光个性来影响小灯的。他努力了很多年,最终未能完成救赎的工程,这个工程太巨大了,他不可能背负起整个时代压给小灯的全部重量。最后他放弃了,是因为他意识到:如果一个人内心没有阳光,外在阳光的能量是不够使他复苏的。

《淑媛》:你一直强调原著在讲疼痛,电影在讲温暖,那么电影《唐山大地震》中最让你感到温暖的情节是什么?同时,在原著小说的书写过程中,让你感到那种“钝疼”的情节是什么?

张翎:小说中小灯几近疯狂的头疼和失眠,后来导致的多次自杀未遂,应该是“疼痛”的表现,而电影中方登三十多年之后重新踏上唐山的土地,母女重聚,一起分享家庭照片,应该是“暖”的一个极致例子。其实“疼痛”和“治愈”密不可分。直面心灵创伤是重建生活的第一步。承认人在自然力量面前的软弱和无能为力是勇敢者的行为,过去那些“人定胜天”式的铁板口号是愚昧而有害的。一旦人敢于面对自身和他人的无奈,重建生活的漫长隧道里就已经现出光亮。

亲历者眼中的1976年:噩运来得太突然

作为同名报告文学《唐山大地震》的作者,钱刚喜欢用“真实记录历史”来定义自己的这本书,他称他的《唐山大地震》为非虚构唐山大地震,用以区别冯小刚的同名电影。

“一个人一生中如果见过唐山废墟,你就知道,什么叫巨大的灾变、人类的噩运。”这是报告文学《唐山大地震》的作者钱刚在书中写的一句话。时至今日,当他再次谈及唐山时仍会说,“被淡忘的日子它本应被记忆,而被突然提起,却每每在不忍回首之时。”

有时记忆并不随着岁月的消逝而衰减,无论钱刚身在上海、北京、广州、香港,多年前的文字仍像一个符咒,时时萦绕在耳边:24万人无疑是一个悲哀的整体,他们带走了完整的活力,使得唐山至今在外貌和精神上仍有残缺感。一切似乎都逝去了,一切似乎又都遗留了下来。

实际上,1976年初次去唐山时,钱钢是没有写作想法的。“因为当时我不是一个职业记者。我只是本能地记录。”钱钢本能地记下了那“政治的1976年”:8月12日,在唐山、丰南一带的断壁残

墙上,他看到很多用炭水刷的大标语,比如“它震它的,咱干咱的!”比如“活下来的拼命干,建设更美好的新唐山!”又比如“哪怕唐山遭了灾,大庆红花照样开”。钱钢的印象里,1976年的日子过得特别快,尽管有如此多的困难。可很快他又意识到,这并不意味着,你的天国,你的伊甸园就出现了,因为还有后痛。这是后遗症。

1985年春节前后,钱刚为写作《唐山大地震》又来到唐山住了一个月。他当时下决心要找到地震目击者,这样的人不多,但他还是寻找到了10位,有深夜值班的医院护士、电厂工人、火车站职工……他用单位刚发的SONY微型录音机录下他们的回忆。同时,他1976年在震区记下的故事、细节,在重新采访核查后逐一复活,并引出更多的大灾难实况。“太匆忙、太急促,死亡就发生在一刹那间。惨淡的灰雾中,最令人心颤的,是那一具具挂在危楼上的尸体。有被震断的桥梁上砸裂的头耷拉着;有的跳楼时被砸住脚,整个人倒悬在半空。他们是遇难者中反应最敏捷的一群:已经在酣梦中惊醒,已经跳下床,已经奔到阳台或窗口,可是他们的逃路却被死神截断了。有一位年轻的母亲,在三层楼的窗口已探出半个身子,沉重的楼板便落下来把她压在窗台上。她死在半空,怀里抱着孩子,在死去的一瞬间,还本能地保护着小生命。随着危楼在余震中摇颤,母亲垂落的头发在雾气中拂动。”……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 篇10

当这一秒你还在幸福的感受着岁月静初的美好,但下一秒你已被突如其来的灾难裹挟入无尽的黑暗中;当你还在和家人一起憧憬着未来,但下一刻你就面临着痛彻心扉的生死离别;一切都像一场噩梦一般令人难以置信,我们永远无法预测下一秒将会发生什么,活着真好,亲情无价,这就是《大地震唐山》带给我的真切感悟。

这是一部史诗般的电影,一部反映人间大爱的电影,一部能使全场潸然泪下的电影,2能撞击心灵的电影。这部影片1978年给人们带来无尽灾难的唐山大地震为背景,以写实的手法还原了那震撼人心的场面,以小见大,把对整个地震的描述,缩小到一个小家庭在地震后的人生命运。一个渺小的家庭,却演绎着人生情感的百态,折射出人性最本质的东西。

地震发生在一个夏日炎热的夜晚,所有的一切都平静如水,但瞬间,地面猛烈地颤动着,房屋顷刻间倒塌熟睡中的人们才意识到灾难来临,人们在巨大的恐慌中四散而逃,啼哭嚎叫,这是人类最本能的反应。地震持续了23秒,但却毁灭了无数人的生命。而徐帆饰演的元妮幸存下来,丈夫离开了她,她像发疯了一样在废墟中寻找她的孩子,一片废墟,所有的美好都被这23秒毁灭殆尽。国家也在第一时间派出了救援人员,当她得知她的两个孩子被压在厚厚的水泥板下时,她看到了一丝希望,但同时又面临着只能就一个的艰难抉择。当看到她在废墟上绝望地哭泣,不停地喊着:“都救,两个都救。”的时候,我的心似乎也跟着碎了。作为一个母亲,每一个孩子都是她的生命,如果再拖延,或许连一个生的希望都没有了。她忍住巨大的痛苦,无助而绝望地喊出“救弟弟”几个字时,压在钢筋水泥板下的姐姐默默地流泪,呢喃着喊出最后一句“妈妈”。同样在黑暗中陷入绝望。但幸运的是,姐姐方登似乎受着上天的眷顾而坚强地活了下来,到处都是废墟,到处都是痛苦,才几岁的方凳找不到亲人的身影,而最终被一对好心的夫妇收养。

23秒的地震灾难,带来了一个家庭32年的生死别离,对他们来说,活下来只是这个故事的开始,转眼32年过去了,母亲因放弃了女儿的生命难以逃脱自责的负罪感,她多么希望女儿还活着。而方凳的人生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她得到良好地教育,考上了大学,但在她的内心深处,她还是想要寻找自己多年未曾

谋面的亲人。当方凳得知汶川地震的消息时,身在国外的她无法抑制内心的感情,赶回汶川救援。而弟弟方达恰巧也在汶川组织救援,姐弟俩就这样相遇了。血脉相连,无论什么也无法阻隔姐弟相认。片尾处,方凳原谅了她一直无法释怀的母亲,第一次回到了唐山的家里,看到母亲为她准备好的西红柿,妈妈的下跪,都让人心酸。方凳在自己和妈妈的墓地中哭泣着问妈妈:“这些年你是怎么过来的啊?”妈妈说:“我过得挺好的,我要是过得花红柳绿的,就对不起你和你爸爸了。”而这些年母亲一直都是一个人,一直都在原来的老房子里不肯离开,就是希望女儿有一天还会回来。这个结局无疑让人感到温暖。

剧中只表达了方达,方凳一家人在地震后的人生命运,悲欢离合,这只是唐山二十四万殉难者家庭中的一个小小的缩影。我相信,唐山千千万万的家庭都有着对生死别离最权威的诠释。都有着对生命,家庭,亲情最深刻的理解。

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在这个情感逐渐缺失的时代里,爱情就像快速消费品,亲情犹如写了票据的支票,友情也变成了向上攀登的一块垫脚石,这突如其来的真情呼唤,犹如沉睡已久的心灵突然发生了八级地震。当心灵开始酸痛的时候才明白,原来整天围在我们身边的已经平淡的不能再平淡的感情是那么弥足珍贵,不可或缺。人生正是有了这些美好的情感,才变得五彩斑斓。即使是在灾难面前,人性依然是善良而豁达的。

我很欣赏影片中的一句台词:“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这句让女主人公愧疚一生的话,似乎也在告诉我们生命的含义。没有人想亲自去事件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因为当你真正体会到的时候,已经失去了很多你在乎的人。而我们做的便只有好好珍惜。其实,我们都应该感到庆幸,在每一个夕阳许下的黄昏,在每一个有阳光的日子,在每一个起风的早晨,我们还能真真切切的触摸到世界感受到生命的存在,而身边有亲人朋友的陪伴,我们还奢求什么?

在灾难面前,人类的确显得很渺小,我们只能乐观接受,因为再悲痛的泪水也挽回不了亲人的生命,我们只有化悲痛力量,放下心中的包袱,坚强地生活,这也是对亲人最大的缅怀。《唐山大地震》无疑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灵震撼,它用一个带着体温和血泪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灾难下人性的伟大和亲情的无价。这部影片不仅是对那些受难者生命的尊重,也意味着将那些个体的苦难记忆转化为民众用来自我教育的公共记忆。

高一语文唐山大地震 篇11

4《唐山大地震》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唐山大地震的惨烈程度,思考地震带给了人们什么。

2、慰藉死难者的同时,也让新生一代了解那场灾难,了解我们伟大的民族是如何战胜苦难、创造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的。

3、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概括、筛选信息、整体把握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1、地震留给人们的思考。

2、本文是如何体现报告文学的文体特点的?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日历翻开到7月28日,时钟倒转回了34年前,历史凝固在凌晨3时42分56秒,一场人类史上堪为最惨烈的地震灾难降临到中国人民头上:短短的十几秒,房屋倒塌,烟囱折断,公路开裂,铁路弯形,地面喷水冒砂,正在酣睡中的人们来不及反应就被埋在了瓦砾之下,一座百万人口的工业重镇被夷为一片废墟。242419人丧生,36万多人受重伤,70万多人受轻伤,158886户家庭解体,7821个妻子失去了丈夫,8047个丈夫失去了妻子,3817人成为截瘫患者,25061人肢体残废,遗留下3675位孤寡老人,4204个孤儿„„这就是1976年,我国发生的一起震惊世界的大灾难——唐山大地震。

具体情形如何请看第4课《唐山大地震》(节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引导学生梳理掌握文章情节)

1、在唐山大地震中广大军民抗震救灾的英雄事迹不可胜数,课文为什么节选了犯人、盲人等特殊的社会群体在救灾中的表现?

问题1:地震后的看守所是怎样的?犯人为什么没有逃跑,反而去救人? 问题2:地震后资希圣和那些盲人在干什么?

提示:报告文学一般分为三个种类:典型人物报告文学、重大事件报告文学和社会问题报告文学。本文属于重大事件报告文学。重大事件报告文学,强调交待事件的全过程及其重点,涉及社会生活面比较广泛。它通过事件本身及作者对事件的态度来体现主题思想,事件贯穿全文,而人物刻划则服从于事件展示。写到的人物往往很多,对多个人物进行简略的粗线条的描写。往往要写出不同人物共同的精神特点。写作时一般都采用特写镜头式的描写方法,也就是在交待事件和揭示问题的过程中,把镜头对准一个又一个的人,寥寥数笔,白描勾勒。当然,也要注意抓住人物的精神闪光点和人物性格的鲜明特征,要使人物语言生活化、个性化,再现人物语言。常常用一句话或一个动作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还要写好人物生存的活的社会环境,把人物放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去反映,发掘人物形象普遍的社会意义。犯人、盲人等特殊的社会群体在救灾中的表现尚且如此,其他人自不必说了。问题3:“大户”是怎样形成的?“大户”的解体说明了什么?

提示:“大户”是在灾后自觉形成的,又因“当人们从废墟上扒回了自己家私有的财产,那私有财产在他们各自的‘铺位’前越堆越高的时候,那种休戚与共的感情上的维系开始解体了。充满生命活力的是顽强的‘私有’观念”而解体了。政论性是报告文学的灵魂,报告文学实际上是一种强有力的特殊宣传工具,以明显的社会作用为目的。作为时代产物的报告

文学,强烈地体现时代精神,把具体事实放在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大局中衡量,反映当代人民的意志、愿望和要求。具体表现为画龙点睛式的议论性语言。当时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期的建设时期,提倡公有制观念,反对私有制观念。尽管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却正体现了政论性是报告文学的灵魂的特点。

问题4:文中抒情性的文字很少,但从字里行间却能感受到作者的感情,结合具体例子谈谈你的理解。(可由此延伸至有关报告文学的知识)

三、再读课文,合作探究

(组织学生对以下问题进行探究)

1、文中哪些地方运用了白描手法?哪些地方运用了叙述中抒情的手法?

提示:(1)报告文学反映和推动现实的功能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读者阅读的目的是扩大认识。真实的事件和人物对读者产生的亲切感、参与感和冲击力,是重视虚构的作品所无法比拟的。这是报告文学经常产生轰动效应,社会作用比较直捷的根源。因此报告文学在表达方式上最必不可少的手法为白描手法,即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的写作手法。例如:“铁门伏卧在灰土中,岗楼碎成一堆乱石”,寥寥几笔,灾难的破坏力可想而知;“他们一个抓着一个的衣角,走在被晒得滚烫的路上”,短短几句,盲人的执著与艰辛刻画得淋漓尽致。

(2)融情于叙。作者在写作过程中,避免了直接的议论,将自己的感情融入了叙述之中,渗透到了素材的选择之中。例如:“整整一天啊,这支刺刀下的救险队伍,没有一刻停歇。囚犯们无言地苦干着„„”等,能在读者心中产生强烈的震撼。

2、地震给们们留下的极为深刻的启示和教训有哪些?

(震前预报、建筑物的防震设施、地震的应急准备、正确对待外援)

3、怎样才能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提示:21世纪的人类对于战争带来的惨剧怀有深刻的记忆和高度的警觉,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纪念日,缅怀战争的死者,祈祷人类的和平。相形之下,人类对自然灾害的高度警觉和理性的整体防御,还刚刚开始。我们应该重视能源、环保、防震搞灾等自然问题。

四、拓展迁移

人类历史长河中有数不尽的灾难,有人类自己的流血冲突,有自然带给人类的无情毁灭。那么,人类应如何与自然相处呢?(引入对防震抗震、自然资源、环保等问题的讨论。可择其一,视时间而定。)

五、总结

地震给人们带来的痛苦是巨大的,可人们面对灾难的勇气却是值得敬佩的。但,灾难之前的人们是否一无所知,怎样让灾难受损的程度降至最低,等等一系列问题都值得人们去思索。大作家雨果曾说过:“回忆是力量之源”,今天,我们站在新世纪回望31年前那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在凭吊死难者的同时,也让新生一代的你们了解那场灾难,了解我们伟大的民族是如何战胜苦难、创造们人间奇迹的!

六、布置作业

《唐山大地震》票房迈过6亿元 篇12

8月上半月,《唐山大地震》余威犹在,一直到8月6日只有进口片《阿黛拉的非凡冒险》和国产片《全城戒备》两部新片入市,一周后也只有期待“七夕”能够创造奇迹的《恋爱通告》和《荒村公寓》跟进。在几乎没有对手的情况下,《唐山大地震》票房继续走高,至截稿时轻松跨过6亿元门槛,创下国产影片单片票房的新纪录。

尽管市场上已呈《唐山大地震》一片独大的局面,但该片已经上映近三周,难以覆盖国内地5000多块银幕,也难以满足不同观众的观影需求。《全城戒备》的出品和发行方光线影业正是看准这一空挡,在8月6日推出该片,首周三天票房过3000万元,至截稿时已近8000万元。从类型上分析,如此水准的《全城戒备》并不能让陈木胜的影迷们满意,只是观众们太期待市场上有新鲜的节目,再加之该片的演员阵容颇具卖相,能够有如此票房也在情理之中。即便在上映前没有什么动静的法国影片《阿黛拉的非凡冒险》,上映两周也有近5000万元的票房,而且仍有上升空间,这几乎是非好莱坞影片在国内市场上的最好表现。从这半月国内影院的排映场次看,全国影院共排出32万场,其中《唐山大地震》只有约10万场,占比30%左右;而《全城戒备》和《阿黛拉的非凡冒险》分别为近5万场和近4万场,两者所占据的放映空间之和几乎追平《唐山大地震》。

市场的这一空档也引起其他影片发行方的注意,8月12日,著名歌星王力宏自导自演的银幕处女作《恋爱通告》在“七夕”前甫一入市,立即赢得众多年轻观众追捧,首周3天票房在1800万元左右,特别是“七夕”当晚所有场次均爆满。从当前的口碑看,该片最终票房有望过5000万元。8月13日,惊悚片《荒村公寓》也来凑热闹,至截稿时票房约1800万元。与《唐山大地震》同期入市的《七小罗汉》这半月仍有收获,最终票房近2500万元,对于主打“小观众”的该片来说,此成绩已算成功。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 篇13

影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唐山生活的方大强一家四口遭遇了唐山大地震。方大强长眠不醒;方凳、方达姐弟俩被分别压在一块水泥板的两头,妈妈元妮只能选择救一个孩子:一旦撬起水泥板的一头,那另一个孩子将被压死。元妮最终选择救弟弟……但姐姐方凳也侥幸逃过一劫,被一对解放军夫妇收养。三十二年以后,在汶川地震的唐山救援队,姐弟俩终于相认,方凳也原谅了母亲。

在影片片尾,方凳和母亲在自己的“幕”前抱头痛哭。方凳说:“在我见到方达时我就后悔了。他是我弟弟!他还活着!”这句话使我潸然泪下。一个险些夺走她生命的人,方凳可以为“他还活着”而痛哭,为“他还活着”而内疚,为“他还活着”而后悔……这是多么感人的亲情啊!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 篇14

二十三秒的地震,三十二年的感情纠结。

我无法真正体会最为一个母亲的李元妮舍女救子时内心的剧痛和无奈。儿子和女儿,失去任何一个都将成为一个母亲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但地震留给母亲选择的余地却显得那样小的可怜,就像别人给你出了一道单选题,明知给出的两个选项都是对的,但偏偏要你放弃一个,你可能不服气的反驳题目出的不公道。但在大自然面前是没什么公道可言的,生命可能就在弹指一挥间便灰飞烟灭,大自然从不会吝惜一个生命的死活。最终,母亲选择了儿子。即便他知道无论选择哪一方,对另一方都会造成致命的损伤,这是一个母亲的选择。

在大地震来临之际,父亲则如擎天柱一般撑起一片生命的绿地。父亲总是在最险要的关头迸发出前所未有的能量与信念,这便是父爱的伟大之处。在你最紧要的关头,父亲仍然能能够清醒的告诉你:别怕,有我在。生命的韧度从父亲身上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让人肃然起敬。但父亲还是走了,亲情的力量还是没能夺回大自然对生命的审判权。

终于,生命的精彩在这一刚一柔中毫不保留的展现,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应以一个赞颂者的姿态去祈福他们。

其实电影自始至终都在演绎一场关于亲情的故事,给人以透彻心扉的感动。让人在冷酷的自然面前仍然能够感受到爱的温存。地震再强烈也震不倒用爱构筑起来的心墙,这便是人类的伟大之处。于是,我们有理由相信,父母亲人的爱才称得上人间至爱,而我们更不能辜负父母的一片苦心。在他们爱的呵护下,我们应该更加努力的汲取营养,茁壮成长,以此来报答父母以及所有爱过、疼过我们的人。

上一篇:幼儿园开学典礼结束语下一篇:师范生教学实习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