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观后感刘淑敏(精选10篇)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刘淑敏 篇1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唐山地震的惨重是四百年的地震史上独有的,仅仅几秒种一座拥有几十万的唐山就变成了废墟。二十几万的生命就在一瞬间死亡,在地震到来之前,他们的生活他们对明天的梦想与我们现在又有什么两样呢?地震到来的那个晚上七月二十七日,大剧场里不也在轻歌曼舞吗庆祝即将到来的八一建军节吗?百姓们不也是象我们现在一样在有滋有味地过着今天精心算计着明天的日子吗?岂料仅仅几秒种,一座城就被夷为平地?
这部电视剧不仅仅是再现了过去灾难,也真实反映了唐山人形形色色而充满生气的生活。用各层人物的代表构建当时唐山社会缩影,市长,普通工人,机关干部,无业者,地痞流氓等等,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事业爱情和生存状态,如今看来仍是那样真实可触,可是一场地震突如其来,侥幸活下来的人认识到了死亡原来离他们是那么近,生命原来是这样脆弱,人生愿来是如此的无常.在这场灾难中有的人迷失了自我发国难财,甚至一步又一步走向了犯罪深渊,;有的却在死亡的考验中懂得了生命的价值,更加珍惜生命爱护他人,人性展现出更加夺目的光辉..失去亲人的人,随缘自然重组一个家.死去儿子的母亲重新有了儿女,失去恋人的人也在相互给予情感伤痛的抚慰!
电视剧中有许多动人的故事,特别是姐妹爱情故事演绎得非常凄美哀惋几乎可以成为爱情绝唱版本,妹妹就在刚结婚的晚上,遭遇到了地震,她与爱人在废墟中被埋了整整七天,他们在死亡的黑暗中相互鼓励,当空气仅够一个人呼吸的时候,男人把生的希望给了他的爱人,咽气死去.姐姐文燕,在地震抢险时因为余震而受重伤,当时被误以为已死,被扔到死尸车上,恋人周海光只有无助而凄切地呐喊。但是在路途中因为雷雨,她醒过来了.当她通过近一年医治回到唐山时,自己日思夜想的恋人却与妹妹结婚.妹妹为了把爱人还给姐姐,悄悄与丈夫办了离婚,可是姐姐为了成全人类最祟高的情感----母爱已报名进入儿童村,救助唐山的后代,发誓终生不嫁,远离爱情,在心灵的废墟上浇灌花朵,她牺牲了自己的爱情,走进了SOS儿童村成为一名”妈妈”.当我看到这里时, 在灾难中完成了人
类伟大精神的升华时,我的泪水象缺堤的江水奔流不止,心灵感受悲喜交加强烈震憾!
爱情只是这部电视背景故事或与地震联系紧密的线索而已,我从中看到了更重要的东西,地震到来之前,自然给予了人们许多的警告,而且也被地震台台长周海光真切捕捉到了,他一直坚持唐山会有大震来到来,可是从北京来的专家因受到知识和经验的局限而持相反的观点,由于周海光坚持要发临震预报而被被有关领导撤职。还有什么比一个人眼睁睁地看着一场巨大灾难即将到来而无力挽救更悲观绝望的哩。唐山为某些人的误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一座城市的命运竟然就这样被错误地操纵了。
恰好在电视中看到新闻,菲律宾的一个村庄就在放松警惕的时候,被突如其来的泥石流淹埋了,有两百人死亡,一千五人失踪,仅五六十人存活。新闻说,失踪人生存的希望已很渺茫,被深深埋在十米深的泥桨之中,救援也非常无助。人类的种种灾难几乎天天都在发生着,能够平安活着,真的要看造化了。佛经中有一个偈子是这样写照生命从生到死的过程的。非常真切。“如从险峰堕地坏,岂于此空受安乐,从生为死常奔驰,有情于中岂得乐?”
既然从生的那天起,就注定死是最终的归宿,那我们就更应珍爱生命善待他人,活出每天的价值和意义。
刘淑敏
2010.8.11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篇2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
唐山。无论这座凤凰城如今涅槃成怎样的繁华,人们的内心没能重建大厦。七六年大震,所有的建筑连同人心,轰然垮塌成一片废墟。废墟,是伤,更是守望。人,就宁愿住在内心的废墟里,舔着记忆的伤口不肯痊愈,而用余生去守望一个不死不息的梦魇。在冯导的镜头里,这个梦魇关乎恨憎,关乎大爱,关乎自我救赎。
我一直回避那些直击灾难场面的镜头,总觉得从废墟里挖出的尸体在眼前一具具被抬走的镜头很残酷,而在一旁撕心裂肺的失声恸哭轻易让人动容。《唐山大地震》只有两个直击灾难的场景,一个唐山的,另一个汶川的。残垣断壁垒成的废墟里,一块水泥板压着双胞胎姐弟俩,一个在这头,一个在那头。而水泥板只能从一头撬起。老天让刚刚亲眼目睹丈夫被压死在自家楼底的母亲做抉择,二选一。“丈夫没了,要留根„„救弟弟„„”泣不成声的母亲必须立刻做出决定。其实选哪一头,都注定要负疚终生。一直坚守信念敲击着石块等待救援的姐姐,要被牺牲。水泥板从弟弟这一头被撬起,另一头,姐姐一直敲击着石块的小手戛然停在了半空,瞳孔在扩散„„那一刻,我是那么的不忍呵,她爸才刚给家里添了台电扇,她妈才答应明儿给她买西红柿„„她就这样带着遗憾,带着怨恨,闭上了双眼,眼角泪珠滑落„„我理解母亲,我更心疼那小女孩。这就是悲剧,这就是抉择人生,却不分戏里戏外。入戏太深。心,痛得无法呼吸,为戏里剧情,为剧外人生。
家在一夜间没了,心也散得七零八落。母亲艰难地拉扯着弟弟过活,丈夫和女儿就供在厅里,每天上炷香。日复一日,各自的人生波澜不惊地重建起一份平静,只是心灵的巨创轻易无法自愈,各自的内心都固执地守望着那片废墟不肯搬迁。正如那研究生男友劝王登(姐姐)做人流时,她怨怨地说:“你„„你不懂什么是牺牲!”她噙泪的深深幽怨我懂。当年苍天垂怜死而复生,经历了生离死别的她深懂生命的脆弱与顽强,她愿意豁出生命去保护生命。七六年大震时,她那被砸死的父亲就横在身边,血肉模糊。伤,如沟,她怎会狠心去结束肚里的小生命?也如弟弟,他在选择爱情时说:“我妈要是不喜欢,我们就得吹。”他的未婚妻小河不懂,“我是嫁你还是嫁你妈呀?”小河她不懂,一个从废墟里侥幸活存下来的人内心还潜藏着怎样的伤。伤,若壑,他怎会忍心再去伤一个曾经大死大悲的老人?还有母亲,随着儿子辗转于各大新楼盘,最后却都踽踽回到那一间老屋,点燃一炷香,慢慢地擦拭相框„„她说:“不搬了,这有你爸和你姐在呢。”——银发苍心,近乎固执的死守。这内心的创伤,如沟若壑,怎像当年的废墟可以轻易拔地重建?
其实,后面的淡化处理让我没深入揣度他们内心竟埋藏着如此深的怨恨、愧疚与救赎。小女孩没死,被一王姓军人夫妇收养。生活各有各的精彩,但终归于平淡,如水,潺潺流逝。母亲的心是愧疚的,但时间总会抚平这一伤痕的吧。我是这么想的,导演故意设计的平淡如水、波澜不惊也误导了我的判断。母亲日渐皱褶的脸已经看不出当年的忧伤,只是一直凝重着。直到后面,姐姐与弟弟相认一并回家,来到厅前父亲的遗照前,拿起已经洗好的西红柿时,我的泪腺瞬间崩溃。“妈明儿再给你买西红柿。”——母亲三十二年前的这个诺言在脑海响起。本以为是死前的遗憾与一生的负疚,原来还是一直念叨着,每天都在供桌上换上新鲜的西红柿。那个迫不得已的抉择,舍弃了女儿,却背起沉重的枷锁,自己丢了钥匙,换用余生去自我救赎。三十二年后的团圆,却把所有的悲喜压抑得不动声色,“先进屋里去吧”,“这西红柿都洗好了的”。这话淡得其实有点冷。而紧接着,感情却像决堤似的喷涌而出——老母亲轰然跪地,失声地对着女儿念叨着“对不起”,老泪纵横。三十二年的负疚还是要用老人羸弱的身躯去宣泄,那颤巍巍的一跪完成了一个耄耋老人的自我救赎,却碎了一个看戏痴人儿的心。
重写这一段话:唐山。无论这座凤凰城如今涅槃成怎样的繁华,人们的内心没能重建大厦。七六年大震,所有的建筑连同人心,轰然垮塌成一片废墟。废墟,是伤,更是守望。而人,就宁愿住在内心的废墟里,舔着记忆的伤口不肯痊愈,而用余生去守望一个不死不息的梦魇。仅以此段苍白的文字,告慰那些在三十五年前那场灾难中死去的魂灵。
《唐山大地震》影评
《唐山大地震》影片主要讲述了一个在经历过76年唐山大级地震后一个遭到破坏的家庭在震后32年间所经历的悲欢离合。该片既是一部灾难片也是一部反映中国普通家庭的情感史。影片的情节人物主要有在灾难中为救亲人而丧命的卡车司机方大强和一位经历过悲欢离合后始终忠贞于死去丈夫的妻子李元妮,和姐弟俩方登、方达,震后相隔一方却血脉相连的坎坷成长历程。
影片中的一切人物所传递给观众的都是一个情字,情系着中华民族固有的一种质朴无华但警醒深刻的民族灵魂。从影片创造的艺术角度来分析该片人物,最先引起我们注意的就是故事中原本的小主人公方大强的女儿方登。这个自幼懂事懂情,知道照顾气人却稚气未脱的小女孩儿,在地震中和弟弟被同时压在了一块石板下奄奄一息时听到了母亲在废墟外面痛心的决定“救弟弟”一声时,便与这位也同样苦楚的母亲结下了怨恨之源。因此,错误的情结练就了一个悲愤痛感而坚强不屈的特殊性格。所以,在被收养后的方登眼中有着唐山人,中国人骨子里的勇气。这种勇气影响着她一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家庭感以及爱情观。影片艺术性的通过她同男友(陆毅饰)关于“怀孕消息”时的对话,将一个从大灾难中走出的弱女子的坚强不屈的一面高度烘托出来,她坚定剩下孩子的观念与男友胆小怕事不敢承担责任的一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影片关于人物人生艺术的另一突出表现,便是体现在了这个弟弟方达的身上。这个先前看似不争气,处处需要家人提醒照顾的男孩儿,在被母亲恨铁不成钢的打了个耳光之后,终于爆发了男子汉骨子里的顽强坚韧。他虽说独臂,却有着一种有些健全人也无法效仿的勇气。在他人生的旅途中,灾难留给他的缺陷并没有令他自暴自弃,而是更加的让他加倍努力的生活,并最终有了常人一样的幸福生活。在他的内心里有着经历过大风浪后的平静。在面临08年特大地震时,他有着超乎常人的镇定自若。他的行动灾区,为汶川地震奉献一份力量,是他个人感情的自然流露。在救灾期间与失散多年的姐姐久散重聚,也是姐弟两人虽异乡成长,却心血相连的感情结缘。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篇3
1976年7月28日凌晨。一场7。8级大地震使唐山在23秒内变成一片废墟。那时,天崩地裂,惨不忍睹。电影着重写了一个四口的幸福家庭,在地震前幸福美满。地震时,年轻的父亲为了救子女,不顾一切冲向即将倒塌的房屋,因此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母亲在两个孩子被压在了一块板下,只能救到一个孩子的艰难抉择下,迫不得已选择了牺牲姐姐救弟弟。这个决定让她背负了32年的情感包袱。直到母女相见。
这场地震震碎了千千万万个家庭。让24万多人民失去了宝贵的生命。灾难无情人有情。广大任命群众和解放军一起不顾自身安危、争分夺秒的抢救幸存生命。充分体现出军民一家亲,全国人民大团结。在灾难面前,我们想到的是自己的亲人。
汶川地震,姐姐、弟弟和各地志愿者一样不约而同的来到一线抢救幸存者。最终相认。血浓于水的亲情再一次体现。
我最喜欢电影里的一句话“亲人永远是亲人!”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篇4
今天,是影片《唐山大地震》公演的日子,当我满怀激动的心情从电影院出来的时候,思绪已经久久不能平静了。头脑里首先觉得应该感谢导演冯小刚,感谢他为全国人民奉献了又一部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好电影,感谢他把34年前那场震惊世界的唐山大地震的悲烈地情景又一次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使我们受到了一次地震撼和教育。又使我们面对当今的太平盛世有了一种更加强烈地忧患意识,面对着影片中两次大地震,我们还不应该认真地思考一下今天的生活吗?
在影片中我们仿佛真的看到了当年那场大地震的场景。由于导演和剧组人员高度的敬业和真诚,使整个影片无论是演员感人的演技,还是用高科技展现出来的恢弘的场景,无论是熙熙攘攘的城市街巷,还是返扑归真的家庭院落,拟音是那么的震撼,道具是那么的真实,尤其反映那些年代的生活,都是那么贴切可信。
影片一开始就把观众带到那朴实无华的生活当中。使我们不得不跟随着电影又回到了当时的中国,人们的正常生活由于大地震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得到了超常的升华。灾难改变了人们的命运,也激发了人们对生活更加地热爱。《唐山大地震》将两场巨大的灾难——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都放入了一部电影之中,在灾难面前,人性和亲情都面临着巨大的考验,这正是中华民族面对强大地灾难所表现出来的团结一致,不怕困难,英勇顽强,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
作为一部反映灾难的影片,导演并没有让我们在灾难面前望而生畏,而是从人们面对着灾难而表现出来的亲情,友情和爱情的真挚,让我们从影片中得到了又一次的人性教育。……
总体来说,影片《唐山大地震》对我们生活在今天的人们是一次很好的警示。它让我们更加懂得了怎样珍惜今天的生活。更加认识到爱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近期发生在全国大范围的洪涝灾害,就是大自然对我们破坏环境,破坏生态,造成水土流失的最有力地回报。如果我们再不珍惜生态,再不保护环境,保护地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那么影片中的灾难必然会再次发生。人类必然会受到大自然应有的惩罚。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篇5
《唐山大地震》主要讲述了唐山大地震发生了,妈妈发现一块台板上压着两个孩子:姐姐方登和弟弟方达。无奈之下,妈妈首先救了弟弟!意外的是姐姐也活了下来。32年过去了,汶川大地震发生了,方登和方达同时前去支援,方登无意中听到了方达的话,方登理解了妈妈的做法,最终来到唐山和妈妈团聚……
看完了电影,我已经泣不成声了。
唐山,这个美丽而富饶的地方,32年前遭受了多少的磨难呀!仅仅23秒就摧毁了整个唐山,一切都化为乌有。24万人遇难,24万!惊人的数字!我感叹唐山大地震的悲惨!脑海里回想着电影上放映震撼人心的一幕幕:房屋倒塌,哭天喊地,满地血迹,一片废墟。生命是如此的可贵,可在唐山大地震中有多少人失去它呀!死的,伤的,有幸存活下来的,都躺在被废墟包围的一片片血迹斑斑的空地之中,有些人一边试图扒开废墟,一边朝着废墟撕心裂肺地喊着,叫着;有些人坐在空地上,呆呆地望着废墟;有些人趴在已经离开的亲人身上,只有泪水……看到这一幕,我的心一阵阵刺痛,泪水竟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灾难!天大的灾难!
灾难无情人有情呀!在地震中,这位妈妈的选择令人敬佩!正是因为她的选择,才会有了方达的存活,才会有了一个生命的奇迹,才会有32年后的团聚。当地震来临时,方达、方登的父亲把妻子推到了安全的地方,使她存活了下来,自己冲进即将倒塌的房屋,准备救自己孩子们,可是却被压在了倒塌的房屋下。当方登无家可归时,有两位非亲非故的解放军叔叔阿姨收养了她,对她倾注了所有的爱。亲情、爱情、友情……唐山大地震中无处不在,灾难摧毁的了唐山人民的的家园,但摧毁不了人间的真情!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篇6
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给我们展现的不仅仅是地震开始时那震撼的一面,最多的画面还是选择刻画人物的心理。大强为了救孩子,冒着生命危险进入以倒塌的房子,不幸的是,大强遇难。不仅没有救得孩子,反而丧失了自己的生命。父爱多么伟大啊!
母亲元妮失去了丈夫,必须独自面对眼前的危情。电影最感人的一幕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两个孩子恰巧被压在楼板的两侧,没有办法同时救援,抢救一个孩子的同时,只能放弃另一个。元妮陷入两难选择,此时她心中必定矛盾重重,放弃哪一个都是一种撕心裂肺的痛。然而,如果不及时施救,两个孩子都有可能丧命。元妮咬咬牙,狠下心,救了自己的儿子。这个时候,电影院里很多人都哭了。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篇7
xx月xx日是唐山大地震正式播放的时间,我们坐车到南坪万达广场去看唐山大地震,我们买了票,走进电影院,我非常高兴,因为这次是我第一次看电影,我们走进电影院的4号厅找到了自己的坐位,并坐下来,最先开始播了二十分钟的广告,声音大得不得了,我的耳朵都快被震聋了,终于开始了,1976年7月28日3时,唐山市有非常多的蜻蜓在飞,到了晚上,唐山市的天空变成紫色了,整个唐山市在23秒内夷为废墟,24万人死亡,5000人变成残疾人。有一块水泥板压住了一对龙凤胎,男的叫方达,女的叫方登,因为一块水泥板里面压住了两个人,如果敲开姐姐那边就压弟弟那边,所以只能救一个,他们的妈妈说:“救弟弟。”于是弟弟被救了出来,姐姐被甩在了死人堆里,下起的大雨把她给淋醒了,她开始去找她的妈妈,可是还是没找到,然后她遇到了两位军人,最后她被两位军人收养了。后来方达和方登在汶川相遇了。最后,他们(她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看完这部电影,我觉得非常悲伤,也非常感人,里面的母亲一直想到自己的罪过,一直感到心痛。三十二年的时间里面,她说了二十年,回家的路怎么走,这真让人感动,这个妈妈真的很伟大。让我们珍惜生命,珍惜我们的亲人,珍惜我们的妈妈,好好生活每一天。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想 篇8
《唐山大地震》讲述了一个“23秒、32年”的故事。1976年7月28日凌晨,一场7。8级大地震将唐山在23秒之内变成一片废墟。一个年轻的母亲在面对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的绝境下无奈选择了牺牲姐姐而救弟弟,这个决定改变了整个家庭的命运,让幸存者陷入一个震后32年的情感困境,这是我看之前在网上了解到的影片简介。
开播前,全场肃静,都准备好全心投入的状态,我心跳也加速,死死盯住屏幕,担心错过每一个镜头。
影片放到元妮选择救儿子还是救女儿的时候,这一刻,现场隐约传来了抽泣声,也带动我积累多时的情感一下爆发,在眼圈打滚的眼泪差点就掉了下来。影片随着时间,把这激动人心的场面带到了另一个场面。收拾了一下心情,从归平静,偷偷看了一眼身边表妹,她比我还要坚强,竟然对视微微笑了一下。
中间一段就跟看情感连续剧一样,讲述大学期间女儿方登和读研究生的师兄恋爱怀孕,因方登不愿意打胎而导致分手,方登把孩子生了出来。而弟弟方达背上行囊外出打工,后来,自己开了公司,还开上宝马,带回了媳妇。
影片放了毛主席逝世的场面,我在想,影片是讲述大地震,关毛主席他老人家什么事了?接着放到了姐姐和弟弟生活在同一个城市,最后在汶川地震,同时参加救援队而相遇,却没有发生任何故事就姐弟相认,让我很莫名其妙,影片怎么可以忽视了这个过程?本来还抱有期待姐弟相认的感人镜头,最终都没有出现,直接就转换到弟弟带着姐姐回家见妈妈。
在电影放到汶川地震的时候,电影里一位母亲为了让自已的女儿活命而同意把女儿的脚据掉,当我们面对无法控制的自然灾害时,我们只能选择,选择弃舍!做这样的决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在这一秒,再也忍不住了,泪水再次在眼中打转,我的泪水掉下来。
在姐姐方登和妈妈元妮相认的场面里,我被深深地感动了。
看后感《唐山大地震》 篇9
这个电影之前我一直以为是从头到尾都是给人沉重悲哀的心情,但其实不是,中间还出现几次笑场,真不明白这个主旋律的电影怎么会出现令人笑的台词。
如果要我给这部电影评分,我只给70分,这算不算高呢?看预告片,是多么悲剧,但在电影里也就那10分钟,我是比较感动的,热泪盈眶了,但后面的剧情好像看电视剧那样。
23秒32年。那23秒地震,令主人公王登(张静初)纠结了32年,因为在地震后,她和她弟弟同时压在一块水泥板上,但只能救一个,她妈妈选择了救弟弟,就是救弟弟这句话令她恨她妈妈32年,在后来的汶川大地震那里,她跟他弟弟在灾区相认,才回到老家见她妈妈。其实她妈妈并没有忘记她,然后两人抱头痛哭,之后才化解了这个纠结。
这部片令人感动亮点有几处,方母对已故方父的忠贞不渝,对女儿的殷切牵挂;方养父对方登的爱子心切;汶川母亲对女儿双腿的艰难取舍;地震遗老在抗震纪念碑下的思念徘徊……
这部片穿越得很快,一会1986年然后就1995年,当然这里面也说了不少故事。再然后就2008年汶川大地震。感觉有点偏题了,有人说,这是地震后的故事,这个我比较赞同啊。
这个电影里面还是能看出一些广告,我认为有广告不出奇啊。还有一些bug,例如觉得那些主角穿的很潮……
看完这部片,没有给我深刻的印象,出了影院并没有唏嘘或心里还沸腾。导演刻画的灾难并不能令我满意。
★ 观看唐山大地震心得
★ 唐山大地震个人观看心得
★ 唐山大地震 影评
★ 唐山大地震 观后感
★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合集
★ 唐山大地震影评
★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观后感
★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精选600字
★ 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
余震——《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篇10
余震——《唐山大地震》 余震——《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
23 秒,32 年。如同一场宿命的轮回。从李元妮撕心裂肺的“老天爷,你个王八蛋”到方登在电脑无法抑制的尖叫;从唐山母 亲几不可闻的“救弟弟”到汶川母亲痛彻心扉的“锯吧”。这是一个,没有正确选项的选择题,一场绵延 32 年的余震。关于爱,关于宽恕,关于救赎……
About:地震 唐山大地震,对于 90 后来说,已经是一个很遥远的故事,久远到只能依靠文字和影像 来寻找一些淡薄的回忆。二十多年前,钱钢在他的报告文学里描述过这样一对孤儿兄妹:五六岁的小孩子,哥哥 脖子上挂着缝纫机,妹妹紧紧攥着菜板,在地震废墟旁像小狗一样看护着家里所有剩余财产,神色木然。蜻蜓飞过,鱼儿跃动,蓝光压城。地动山摇的 23 秒,摧毁了一城人的梦。如果说,对于唐山的印象已不甚鲜明。那么 2005 年的江西九江和 2008 年的四川汶川,这两场地震在距离我们如此之近的地方发生。那样强烈的震感,这般切肤的疼痛,或许能让 我们在刻满唐山 24 万罹难同胞密密麻麻名字的纪念碑前获得更多的感触。没有真正经历过地震的人,大概永远也无法想象地震的惨烈。即使只是电影营造的氛围,也依旧让人胆寒。震后的泥土尘埃里,遍天堆砌着破絮一般 的灰云。大地断断续续地颤抖,建筑林立的城市突然开阔起来,变成一片疮痍的平原。连地平线都不再存在,只剩下一片混沌的没头没尾的瓦砾。被地震撕裂的每一条地缝里填满了惊 恐绝望。这一刻的唐山,是安静的。地底隆隆的咆哮,人们惊魂未定的绝望哭号,被废墟掩埋的痛苦呻吟。纷杂扰乱的环境 音中,城市静默。天降大雨,狭裹着飞尘故事,击打在小女孩的脸上,绽开一朵朵泥花。
About:抉择 “我是唐山人。我是从拉尸体的车上醒过来的。我爸爸就躺在我旁边。” 在闭塞的年代,父亲是货车司机的方家,总显得与其他是人家格格不入。影片的开头,大群的蜻蜓从铁道上飞过。方登、方达站在父亲卡车的副驾驶座上,无数 蜻蜓从面前掠过,方达的一句“太多了,都不想逮咯”昭示着一场大灾的来临。怀抱着稀奇的电风扇,在大街上肆意地奔跑,有一种奇异的优越感。跟着摆头的电扇来回移动的双胞胎,窝在床上给爸爸画手表的姐弟俩。地震前的平静里,一只给了弟弟的西红柿微妙地暗示着其后心碎如渣的结局。23 秒,那样漫长的夜。被丈夫推开的元妮在巨大地缝面前,看着趴在窗户上的女儿隐没在尘埃里。从此母女俩 都注定被关紧在这扇小窗里。
两个孩子,一个压在这头,一个压在那头。
四周是死一样的寂静。“两个都得救呀。”元妮的哭号穿透层层的石板透到废墟之下。“再不说话,两个都没了。” 在似乎无限冗长的沉寂之后,母亲终于开了口。那声音像是一股脱离了母亲的身体自行其是的气流,在空气中犀利地横冲直撞,将一切 拦截它的东西割裂成碎片。那样柔弱的,旁人几乎靠着揣度猜测出来的声音,可是方登却准确无误地听到了每一个 音节之间的细微停顿。那石破天惊的一句话是: “救弟弟……” 命运让她成为了最残忍的人。夹裹着灰泥的大雨倾盆而下。在泥土色的大雨里,被误以为窒息而死的方登,从死人堆里,从父亲身边站了起来。七八岁的小姑娘,被迫面临了一场巨大的生离死别。从死人堆里站出来的她,茫然间只记得母亲最后喊的是“救弟弟”。
About:殊途 七十年代,对于中国意味着一个终结和变革。1976 年恰恰是最重要的节点。一月份,周总理逝世;三月份,吉林落下一场陨石雨。耄耋之年的毛主席在病床上感叹 “吉有吉兆,凶有凶兆”。九月份,整个唐山已经被平静笼罩。露天电影搭建在废墟之上,上演振奋的歌舞影像,台下孩子们表情木讷。面对着生死,唐山人已经近于麻木般冷静。9 月 9 日,伟人陨落。整整一个时代涣散了。唐山百里之外的军营里,礼堂内外一片白晃晃的低垂脖颈。劫后余生的小登安静地在军 营宿舍里注视着一切。丰南县,小达拖着还不习惯的断臂奔离奶奶身边,扬起的尘土中,满 目疮痍。在不断变换的蒙太奇影像里,小登和小达一起成长着。1988 年 9 月,小达放弃了高考顶着未知的命运南下。十年祭奠,元妮往火堆里扔着钱 纸,唠叨着家中的新住址。老宅上盖起了百货大楼。漆黑的夜里,满城的祭祀火光。同样 19 岁,小登考取了杭州医学院。黑布鞋,格子衬衫,麻花辫,手里提着装面盆和 热水瓶的网兜。聪明、个性、倔强,表面安静,内心暴烈而丰富。十年祭奠的那个夜晚,她梦见灰白的小巷里,一个年轻男人,骑着一辆擦得锃亮的自行 车。穿过冗长的漆黑,带着欢声笑语和清脆铃音。男人的前座上坐着一个瘦小的男孩子,后 座上坐着年轻的女人。女人偏着身子,怀里搂着一台电扇。一家三口从她面前掠过,消失在 巷道尽头的黑暗里。那是榔头砸下来的钝痛,瞬间丧失行动能力,蜷缩得像被逼仄的水泥板挤压。同在杭州,姐姐在医学院成为天之骄子,弟弟在西湖边蹬三轮车。他们在生存的拐角互不相识。又是十年过去,方达终于在南下的浪潮中成为成功者,带来漂亮的高学历媳妇和更好的 生活条件。而王登经历了养母去世,未
未婚生子,离家出走,最终远嫁加拿大,隐没在众人的 视线里。
他们在不可预知中上升沉没。
About:同归 “他是我弟弟,他能活着,多好啊。” 多年后,方登终于能发自内心地说出这样的话。从大雨里醒来的那一刻,怨恨便已经在内心中形成。小演员张子枫在日记里说: “当被塞进狭窄的石头缝里,我忘记了自己,只是一心想让 妈妈救我,我还活着,可是妈妈说救弟弟,那一瞬间,我傻了,丢掉了手里一直攥紧的石头,轻轻地闭上了眼睛。戏拍完了,可还是想不通妈妈为什么救弟弟,不救我,我也是你的孩子。” 被养父养母领回家的方登,不哭不闹不任性,一点点大就有着让人心惊的“认命”的架 势。她即使在躁动的青春期也死命地压抑着的怨恨沉郁,成为她生命中的黑洞,让她的生命 走得更为艰辛。童年被遗弃的遭遇,让她的成长显得更为曲折。比如她从不向养母撒娇,相对同养父更 为亲近。在发现怀孕之后,宁愿退学分手也要自己把孩子生下来。多年后她又决然嫁给比自 己大上 16 岁的外籍男子。她说: “我不是不记得,是忘不掉。” 童年的记忆每时每刻都在侵蚀她的神经。加拿大,温哥华。休闲打扮,浇灌着庭院的方登,接到了老公带来的噩耗。想要跨越心灵上的那道坎,需要命运的重重助力。2008 年,给了她助力的,是另一场灾难。不曾想要遇到谁,也不曾想过回到哪里。但是一切终将发生。在方登坐在电脑前,看到那些地震之后的残骸照片之后。多年的心病终于彻底释放,她 在电脑前的一声尖叫,正式宣告着重逢的来临。他们的命运终将和解。废墟之下,时光之上,亲情没有末日。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刘淑敏】推荐阅读:
《唐山大地震》观后心得08-18
大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06-18
《唐山大地震》观后心得通用05-13
观唐山大地震后感05-15
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体会06-16
唐山大地震的优秀观后感07-30
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作文09-11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960字11-05
《唐山大地震》五年级优秀观后感05-13
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700字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