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农村作文400字

2024-07-07

小学农村作文400字(共19篇)

小学农村作文400字 篇1

我从一粒细小的种子,长成一棵结实的小树,这途中有喜、有怒、有哀、也有乐。

小时候,我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年纪尚小的我,像一个跟屁虫一样,整天粘在爷爷身上。

春姑娘披着绿意盎然的嫩绿色丝巾,迈着优雅的步伐向我们走来,到了播撒种子的时候了,只见爷爷一手拿着铲子,一手捧着种子,用小铲子铲开土,小心翼翼地放上几粒可爱的小种子,然后把土盖上用脚踩实。看到种菜这么好玩,我迫不及待的想跃跃欲试,我尽力模仿着爷爷的样子,铲土、撒种、盖土,过了一会儿,猛然回头向后望,天啊,种子都长了腿,跑到了土堆上,而撒种子的地方却一个种子都没有。

正在我疑惑不解时,一只漂亮的花蝴蝶闯入了我的视线,它旁若无人的在花丛中随着花朵的舞动而翩翩起舞,舞姿十分优美,令我陶醉。这真是一只少见的蝴蝶,大大的翅膀上花花绿绿地点缀着各种奇特的条纹,在它飞舞时,宛如一位仙女降临人间,我看呆了,在这一瞬间,花蝴蝶飞向了其它地方。

过了几个星期,我又一见跟爷爷上地,发现地上冒出了一排排整齐的队伍,这是什么?哟!是我最喜欢吃的水萝卜。

爷爷,我要吃一根水萝卜嘛!我说。

好好好,爷爷这就给你拔;爷爷笑容满面地说。

我边看着爷爷,边唱起来:拔萝卜、拔萝卜........&rdqu;唱着唱着一个大大的、长长的水萝卜从地里拔了出来。我吃着萝卜,一只小青蛙一蹦一跳地来到我面前,我学着它蹦蹦蹦跳跳起来,没过几分钟,就满头大汗了。

转眼间,秋姑娘身穿金黄色的外衣赶来了,桃树结果了,梨树结果了,每天玩累了,我爬到桃树的分杈上,吃着香甜的桃子,便睡着了。

在爷爷奶奶的.陪伴下,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我度过了一段快乐的童年生活。

小学农村作文400字 篇2

一、参观整村推进建设, 体味家乡巨变, 激发爱乡、爱国之情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 农村整村推进建设日新月异:条条宽阔平坦的水泥大道连接着整齐划一的农家院落, 幽静素雅的学校, 银光闪闪的太阳能路灯, 合理整洁的养殖区。这一切都折射出了农村的巨变, 任何一位中国人看了都会心潮澎湃, 油然而生爱乡、爱国的豪情, 作为祖国未来建设者的小学生更会如此。所以, 教师应该经常带领学生参观新农村。参观前应先明确参观的目的和内容, 再要求学生搜集相关的历史资料, 让学生在参观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新旧对比, 从中体味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 从而萌生爱乡爱国的豪情。参观结束后, 教师应要求学生写下自己的感受, 同时提出对家乡建设的意见, 最后选出一些有创意、符合实际的建议交于乡村主管部门, “为家乡建设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立志建设家乡”, 将爱乡、爱国之情落于实处。

二、采访不同阶层的农民, 感受其人格魅力

1. 采访农民企业家。

绝大多数的农民企业家都是白手起家, 其创业之路一定充满了不为人知的艰辛和困苦。他们是如何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的, 成功之后是如何面对鲜花及掌声的, 又是如何规划企业的发展前景的, 这一切都可以成为采访的内容。从这些鲜活的事迹中, 学生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尤其是那种锲而不舍、败而不馁、胜而不骄的精神。

2. 采访普通农民。

每一位普通农民的身上都蕴藏着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这些故事或折射出农民的纯朴, 或反映出农民的勤俭。采访他们会让学生知道“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 知道“美好的生活靠劳动创造”, 从而养成生活节俭、不比吃穿、不浪费钱物的良好习惯。

3. 采访民间艺人。

民间艺术是现代文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而民间艺人则是它们得以延续和光大的载体。教师应该组织学生进行采访, 在了解民间艺术魅力的同时, 更感受民间艺人对艺术的执著。采访之余, 教师可以邀请民间艺人为全校学生做艺术讲座, 聘请他们担任学校兴趣小组的课外辅导员, 让更多的学生体验民间艺术的精妙与博大, 树立他们传承和发扬祖国非物质文化的思想。

三、体验各式农活, 造就勤劳双手

劳动创造了世界, 劳动是光荣的。但现在有些农家孩子也变得“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面对这样的情况,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农活”这一农村现成的教育资源, 培养孩子们勤于劳动的良好品德。例如, 农村教师可以借助自身的优势, 指导学生在校园里种菜、种花、修剪树木、施肥、浇水、除草……教师还可以与养殖大户、种植大户签订合约, 建立校外实践基地, 定期组织学生去参观学习, 亲身体验干农活的滋味。此外, 教师还可以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进行诸如“摘枸杞”、“摘豇豆”等一些简易的有偿劳动, 既锻炼了学生, 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 又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还填补了学生的零用钱, 使学生感悟到劳动创造财富的真正含义。

四、结对乡村敬老院, 培养尊老之心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老、敬老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因此, 让学生从小就懂得敬老、助老是非常有必要的。从某种意义上讲, 敬老院应该是进行此项教育的最佳场所。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对敬老院进行卫生清洁, 给老人表演节目, 和老人一起活动, 聆听老人忆苦思甜, 激发学生建设祖国的热情, 或者利用中秋、重阳等一些重大的节日, 组织学生用自己节省下来的零花钱购买或制作礼物送给老人, 和老人一起共度佳节, 把他们当作自己的爷爷、奶奶, 让他们享受天伦之乐。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 篇3

【关键词】农村 小学作文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196-01

小学的作文主要以记叙文为主,主要是写人,写事和描写景物的。农村的小学生由于远离城市,信息不灵,没有网络,见识较少,课外阅读量太少。导致了农村小学生怕作文,厌作文,感到作文难写,写起作文总是咬着笔杆冥思苦想,觉得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无从下笔,或者平铺直叙就像记流水账,空洞无物。如何调动农村小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农村小学生的兴趣,开发农村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呢?通过总结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作文要与生活相结合

“生活犹如泉水,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现实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学生作文的思想、观点、感情以及一切材料都来自现实生活。因此,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写自己熟悉的景物、事情,再学会发散思维,展开无限的联想,让他们切身体会到作文就在自己的身边。

二、作文要与阅读相结合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广泛的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开阔视野、陶冶心灵、丰富词汇、克服不会写的困难。学生在阅读中获得了间接知识经验,积累了大量写作材料。然而多读并不是乱读,而是要选择精品去读,从精品中吸取精华,充实自己的头脑。

三、作文要与自然结合

自然美具有极大的诱发力。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大自然,观看祖国壮丽的大好河山,观察蚂蚁搬家、日出日落,倾听鸟语虫鸣,感受泥土的芬芳,彩虹的绚丽,能给学生美的享受而且能激起学生写作的欲望。

四、鼓励学生找到写作的自信

怕写作文已成了大多数学生的写作通病。他们总以为自己前途渺茫,无论如何也写不出什么好文章来,便灰心丧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勿犯一暴十寒的冷热病。俗语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不会一口吃个胖子,老师也不能苛刻要求,一定要有步骤有方法的有耐心地进行指导和激励。教师要在思想上及时开导学生:写作从来就不应是神秘的,我们应该把它当成情感交流的一种工具,作文课就是同学们展示才情识见舞台,鼓励学生尽管大胆地把作文课当作舞文弄墨的练兵场,我们学过的课文都是作家写出来的,作家也并不是天生就会写文章,所有人都一样,刚开始什么都不会,慢慢经过后天的努力拼搏才把文章写好的。所以我们小学生,开始写不好作文不要紧,慢慢的一定会写好的。相信每位同学未来都能成为大作家。

并且教师也要要及时的批改作文,不能只教不改,草率了事,以及在写评语的时候要用贴切的用语,积极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情感空间,让学生从寥寥几句话中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这样学生才不会讨厌写作文。

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作文的题材来源于生活,也取之于生活,只要教师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去激发农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加强形式多样的写作训练,多采用鼓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那么农村小学生写起作文来也就笔下生辉,言之有物了。

参考文献:

[1]任长松著.《课程的反思与重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版

农村作文400字 篇4

从城市到农村,会觉得一下子变了:清新的空气,不再是工厂的废气;花草的香气,不再是下水道的臭气;孩子的笑声,不再是汽车的鸣笛。总之,你看到农村一切的事物,都有一种特殊的感觉。

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看见这样的美景:在门前的场地上,你会看见一些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这些花色彩明丽,你肯定会难忘的。接着是在屋后的竹林,这里的竹子长得很茂盛,为小鸡提供了一个天然的“太阳伞”,让那些小鸡不受到太阳的强光,美美地玩耍。

好了,说说秋天的农村田野吧:

秋天的农村田野里,稻子成熟了,放眼望去,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仿佛满地都是黄金。瞧,在稻田的南边,有好大的一块棉花地,雪白的棉花在绿黄色的棉叶里像个桃子一样,难怪人们都爱叫它们棉桃呢!

农村写景作文400字 篇5

早晨,乡下人家有的在打扫庭院,有的在准备做饭……静寂的村子里,许多人家的屋顶上,炊烟袅袅,你从乡下人家的房前屋后走过就会看到一群鸡在母鸡的带领下,早早地在菜园中觅食了。它们也懂农家的规矩,它们只吃田里的虫子,如果有人来菜园里摘菜,它们也从不吃惊,只是津津有味地吃着它们的“战利品”。

乡下人家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小菜园,虽然他们的菜园并不是很大,但每年夏秋,远远望去,那可真是五光十色,这儿绿,那儿红,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火红的长辣椒穿着她那红色的连衣裙在枝头舞动;蒜苗宝宝穿着翡翠般的绿色铠甲,时刻准备着守卫自己的家园而战斗;胖乎乎的的茄子宝宝,穿着紫色的小衣卦,和菜园中其他的蔬菜度过了一个个美好的夜晚。这小小的菜园。可比那没有花的草地,可爱多了。

农村风光的作文400字 篇6

远远望去,就能看到绿油油的一片菜地,种着许许多多的蔬菜,有绿绿的豌豆,圆圆的白菜、紫色的茄子,红色的番茄……这些一竖行一竖行帝排列的整整齐齐,像不怕风不怕雨的士兵,一阵风吹来,菜叶摇晃着,好像在向我们招手,那些菜农都在菜地里忙呢!

紧挨着菜地的是一块水田,水田里的秧苗碧绿碧绿的,正在茁一壮成长。水田旁边有几棵小柳树,许多的小鸟都喜欢在这几棵小柳树上玩耍,叽叽喳喳的叫着,你跳过去,我飞过来,好像非常开心。蓝蓝的天空,有几只白鹤在飞翔,这美丽的景色让我不禁想起了一句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太阳快要落上了,青蛙的叫一声渐渐热闹起来,柳树对面的平房顶上,烟囱冒出袅袅炊烟,这是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在做饭,我仿佛闻到了饭的清香。

菜坝农加的风光真美呀!这里的风光让人心旷神怡,我非常喜欢这美丽又迷人的地方。

农村小学快乐作文初探 篇7

一、快乐入门,解放心灵

学生认为作文难写,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学生觉得自己的作文难以达到教师的要求。这种现象与教师作文教学时重形式轻内容,命题死板,要求太多、太高有直接关系。因而要想使学生快乐写作,首先要解放学生的心灵,使他们幼小的心灵从种种禁锢中解脱出来,在写作文时无所顾忌,真正做到心里怎么想,笔下就怎么写。这就要求教师切实转变观念,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和学生开展心灵对话,同时降低作文要求,减少束缚,提倡学生放开胆量去写作文,不一定要追求立意的高远、词语的华丽、结构的严谨,写童心之言、童真之言、童趣之言、童性之言就行。

二、走入生活,激发真情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他们身边虽没有日新月异的现代化装备,没有丰富的都市生活,但却有广阔的天地,辽阔的农村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这不能不说是农村学生得天独厚的条件。教师应该抓住这一有利因素,让学生描写身边的事,描绘身边的景,抒发身边的情,从而让这块沉寂已久的“农家”生活土壤在学生的笔尖下“乐”起来……

三、快乐赞赏,享受成功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缺少这种动力,教育上任何巧妙的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因此,在习作教学中,我们应该热情、真诚地赞赏孩子们的习作,让他们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品尝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加乐于习作,不断提高习作能力。

这种赞赏,一方面来自教师,另一方面也来自同学与家长。对于教师来说,我们应该在细心品味每个孩子习作的基础上,尽可能地给每一篇习作都写上带有鼓励性和启发性的批语。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让学生感受到来自同伴与家长的赞赏。同学互批时的批语或全班朗读作文后的掌声,不仅会让学生感受到同伴的鼓励,还会品尝到自豪与快乐,从而增强了信心。同样,来自家长的赞誉,让学生品尝到的是来自亲人的鼓励。

四、快乐交流,展示成果

心理学研究表明,无论是谁,都有一种渴望别人认同自己劳动成果的心理。因此,我们教师就要创造机会,尽量创造让学生进行自我展示的机会和空间,让他们的作文多得到些认同,使他们品尝到成功的欢乐。首先,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将优秀作文在课堂上进行宣读,哪怕是部分章节、部分句子,只要是有特色的,都可以在同学面前进行展示。其次,我们可以将优秀作文在《学习园地》中张贴,或推荐到小学广播站广播。再者,我们应该鼓励学生投稿,让他们的文字变成铅字或发表于网上。通过交流、展示,让学生品尝到劳动的快乐、与他人分享的快乐,再加上品尝的快乐,从而提高了学生的作文兴趣。

五、快乐积累,拓宽视野

古人云:“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荀子在《劝学》中也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告诉我们写好文章必须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只有语言积累丰厚了,才有可能文思如泉、笔下生花。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因为平时看的故事书少,电视节目单调,生活范围窄,更需要通过丰富阅读,扩展生活面,增加语言和生活积累。我觉得具体可以从三方面着手。

1.课内积累。

教材中的课文不但优美词汇、精彩片断多,还能学习作者怎样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教师要引导学生学好每一篇课文,读懂字、词、句,读懂整篇课文, 对课文的好词佳句反复朗读,并熟读成诵。

2.课外积累。

要想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并使其转化为能力,就必须加大阅读量。“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所以,教师更应该鼓励学生课外阅读。《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小学阶段阅读应该达到145万字。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大量阅读,阅读各种题材、体裁的课外读物,让学生充分感受祖国优美语言文字的魅力,在愉悦的心境中学习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拓宽视野。

3.日记积累。

读书时坚持做笔记,不仅把那些生动、优美的词语和精彩感人的片段摘录下来,还要勤于写读书心得。同时,鼓励学生坚持将自己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写一写,将自己的喜怒哀乐都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长期坚持,点滴积累,从词句到表达,时间长了,自然会提高写作水平。

探究农村小学作文教学 篇8

关键词 农村小学;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在农村小学担任语文教师已有十多年的时间,在作文教学中花了不少心智,可谓煞费苦心而收效平平。从前每次在学生作文前,从选题到开头结尾,从遣词造句到谋篇布局,每个环节都指导得有板有眼,滴水不漏,可最后换来的还是学生干巴巴、令人沮丧的文字。在一次次失望和无可适从中我开始反思我所运用的指导方法是否最适合我指导的对象,其得到的答案也是肯定的,一般的作文训练方法,运用在农村学生身上,必然要碰壁的。那么如何做到,既能够立足现有作文教学理论和成功方法的同时,又能够在这些理论和方法中寻求突破,走出一条更有助于提高农村学生作文水平的训练方法,这就是我多年来一直努力探索的作文教学中的“循规”与“寻变”,在此将本人的思路和经验提出与大家交流。

一、积累

1. 阅读中积累习作知识。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在教学中要牢固树立阅读为写作服务的思想,把阅读教学始终贯穿于作文教学之中。无论是低年级的用词说话、看图说话,还是中高年级的读段、写段和写一篇完整的作文,这一系列的作文训练,都要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把阅读中的作文知识有效、合理地切入,通过导读、课例、读写例话、基础训练这一个个训练环节,来丰富学生的作文知识。

2. 写日记积累素材。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日记的内容很广,自己的喜怒哀乐、所见所闻都可通过日记无拘无束地表达出来,可以给学生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比如:结合农村小学生的实际,可让他们动手植树、养花、种菜,也可以饲养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然后把栽种或饲养的过程以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二、坚持以“说”促“写”,稳步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表现在语言方面则是口头语言的发展先于书面语言的发展。抓住这一特点,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要充分发挥学生说这一优势,让学生先说多说,说全说细,在说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去写。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为孩子创造演讲的机会。教师利用每天10分钟的早自习时间,让学生轮流上台“自由讲话”,内容不限,所见、所闻、所感都可以。但说话时间由短到长,说话要求也是由易到难,分时间段逐步深入。通过这个活动的坚持开展,笔者发现班上原本内向的几个女生到后来上台时脸不再红了,声音也洪亮了,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又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把学生的口头表达与书面作文直接挂钩,由观察到说话、由说到写,读写结合、以说促写,不断协调说与写的关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自然会得到稳步提高。

三、模仿入门,例文作文教学法

有人提出,作文训练应当经历“掌握作文特点——掌握写作方法——不断练习中提高作文能力”三阶段,本人对此非常赞同。那么如何做到“掌握作文特点”“掌握写作方法”呢,这就要发挥例文的强大作用。在长期的工作中,笔者总结了一套尤其适合农村小学生的例文作文教学法,现用一具体实例来谈谈。有个“××人二三事”的作文习作,在指导前我在网上一下找了十多篇各具特色的同类型的例文,然后运用“农远”的多媒体资源,在电脑中将它们逐一出示,对每篇例文分析,层层驳茧,重点放在讲解例文特点,分析作者如何围绕人物选事,最后把所有例文概括成四类结构类型。由以上例文的讲解指导,从而生成建设性的指导方案:这种例文作文教学方法看似老套而又缺少创造性,而它在小学作文训练的初、中期却非常有效,它可以运用在每次作文训练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上手,但这种方法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和智慧。

四、重视作文的评改,让学生在自改、互改中交流提高

“写作文难,批改作文更难”。详细批改,工作量又太重;简单批改,又怕達不到效果。那么如何让学生对作文产生浓厚兴趣?如何使作文批改更有效?笔者认为师生不应把作文当成孤立的个体,而应把它作为连接师生关系的纽带,把作文批改看作是一种阅读的交流、一种心灵的沟通。让学生参与到作文批改中,让作文批改成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交流的场地。

在评改学生作文时,可以采取两种方式:自主评改、交互评改。学生自改,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成为作文批改的主人。当然老师在让学生自改作文前应进行指导,教给学生评改的方法:首先让学生对照题目,看自己的内容是否切题;其次,让学生检查文章的条理、详略的处理,中心材料是否充实具体;再次,检查是否有病句或错别字;最后,看看采用修辞手法可否使文章更精彩。学生自改后,小组同学参与互改,笔者发现小组同学在互改交流中,无拘无束、乐于交流,敢于阐述自己的见解,哪怕是一个小问题他们也会争得面红耳赤。他人评价时,无疑能让自己大受启发,以广阔的视野对习作进一步修改;评价他人时,亦能使自己得以借鉴,吸取他人的闪光点。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既利于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习惯又使学生在自改作文中尝到了“自改成果”,教师也能从精批细改的主体地位中脱离出来,成为作文批改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交给批改的方法,给学生以指导。既促进大家情感交流,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体验农村生活的作文400字 篇9

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去乡下体验农村生活。

到了乡下,已经是中午了,妈妈便和我一起做饭。突然,我发现没带盐,于是,我拿了两元钱去小店买盐。回来之后,我发现妈妈在菜园里拔菜,锅里有好多水,而爸爸在一边拉风箱。我立刻扑上去,大叫:“我要拉风箱!”,爸爸只好把风箱让给我。我使劲拉风箱,看着那火异常地旺,我的心情也异常地好。我的脸被火照得通红,像一个熟透的.苹果。

吃饭了,饿了一上午的我狼吞虎咽,吃相很不雅,爸爸妈妈都笑得肚子疼。

下午,我们来到外婆家,发现外婆和姨婆在包粽子,于是我也积极地参加。我拿起一片粽子叶,照着姨婆的样子,一卷就倒米。嘿,都倒了五满杯米了,怎么还不满?我往粽子四周一看,喔,原来是粽子底没包严。这下粽子没包成,反而闹出个大洋相。我又包了好几次,才包出几个“四不像”来。

小学农村作文400字 篇10

作为学生来说,考试取得高分,这是快乐,迷思苦想做出一道题,这也是快乐,上课得到老师的夸奖……这些都是快的。

我的快乐呢?就是去晓雯音乐学校学习乐理知识,每当周五晚上,迈着轻快的步伐,踏进教室时一阵阵悦耳动听地琴声在耳边响起,我都有一种快乐的感觉。上课了,老师奏起和弦作为我们的上课铃声,一堂有趣的音乐课就开始了。首先老师挨个检查上节课布置的作业,弹奏《蜜蜂进行曲》是作业之一,节奏响起,我信心十足地配上和弦,双手在琴键上熟练的弹奏着曲目。弹奏完毕,老师面带微笑,向我点头,此刻,我心中充满了快乐感。

在学校,伴随着下课铃声的响起,同学们像离弦的箭一般,冲出教室,三个一堆儿,五个一伙儿,做起游戏,有的在踢毽子,有的在跳绳,有的在捉迷藏……十分钟轻松愉悦的休息时间,对于我们来说,就是非常快乐的事情。

快乐的心情伴随你我。

快乐的事情数不胜数。

刍议农村小学作文教学 篇11

小学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可就是偏偏走不出这么一个怪圈:老师难教、学生怕写,这是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不争的事实。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作为在小学教学第一线工作多年的笔者,以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客观方面

(1)环境因素

众多农村学生很少有机会外出旅游,甚至没有到过县城,从小到大见到的都是自己周围的这些事物,眼界狭窄。毕竟还是缺乏一番指导,常言道,美是处处存在的,唯独缺乏的是善于发现的眼睛。

(2)家庭因素

整体来说,农村家长文化程度还不高,或是忙于生活,他们根本无暇指导孩子的作文。或是简单地认为孩子的教学是老师的事,家长交了钱就行了。常见的是给孩子买几本作文书,让他们自娱其乐;而有的则说:“自己的几本书都读不好,哪有工夫读课外书?”

(3)学生个体因素

好学的能尽其所能地品读收集到的文章,不够好学的就一味地玩。有些新的词汇在城镇学生中已普及,但农村孩子还未听说过。

2.主观方面

(1)教师注重作文的思想性,忽略学生的个体思维

以往的作文教学,教师总是过高地看重作文内容的思想性。当然,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等有意义的好人好事自然可以引导学生去写,但是学生往往苦于没有过多这方面的生活体验,没有那么多的生活题材可以挖掘。如,教学《我的妈妈》时,如果不加指导,悉心寻找素材,学生的作文中大半会是千篇一律,不外乎自己在一个“狂风暴雨”的夜里突然生病了,妈妈背着“我”到医院,“我”靠在妈妈的背上,泪眼蒙眬,第二天早上看到的肯定是妈妈那“充满血丝的双眼”,也许是真实的,但见多也不怪了!如此的作文怎能令人感动?

(2)教师重视技能教学,忽视素材搜集的指导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如果不给学生定下作文题目,学生就会欢呼雀跃,但往往过于随意,东拉西扯,不知所云;如果是命题作文了,学生却是冥思苦想,随之一脸的失望与茫然。教师总要花比较多的时间用在指导学生怎样写上,然后布置一篇篇练习,让学生写。自己认为学生应该会写了,可学生面对作文,还是为“写什么”而伤脑筋,不知不觉中对作文产生了一种惧怕心理。无奈之下,因头脑空空,只能求助于那些《作文选》,按要求改头换面,抄抄写写。

二、提高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效率的方法

1.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

(1)主观激励

学生作文兴趣的激发离不开老师的赞许和鼓励的评语。如果每次的评语都是老一套:“条理清楚,语句通顺”,对于学生而言,则一点收获也没有。即使学生作文不一定很好,我们也可以针对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给予表扬和肯定。

(2)样板激励

每个班级里都有一些优秀的学生,教师应该重视这些领头羊的作用。笔者所在的学校会举行阶段性的读写能力竞赛,从中发现各班的优秀学生,会给予一定的激励,学生兴趣盎然,作文兴趣高涨,促进了学生整体作文水平的提高。

(3)成果机制

笔者所在的学校在每个学期结束时,都要编辑一批优秀习作,结册成《青苹果乐园》专刊,并适时向上级推荐一些优秀习作……

2.加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新课标语文在低年级教科书安排上很注重学生的口語交际能力,而在农村,学生大都不习惯说普通话,除了上课,他们都用方言交流,这也是他们口头表达能力发展的绊脚石。为了帮助农村孩子克服方言的影响,使语言规范化,“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我在课堂上用普通话讲课,学生也用普通话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普通话变得流利了,作文中的语句也通顺多了,实现了以说促写的目的。

3.增加学生平时的积累

(1)多读,注重情感积累

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书籍能快速而直接地让我们接触到人类文化的精华部分。书读多了,感悟就会深,情感就会得到陶冶,作文素材就会得到积淀,加上多读、多写,以读促写,持之以恒,写出好作文也是水到渠成。

(2)拓宽渠道,积累素材

大自然是个大课堂,社会是本无字之书,为此,我们应多组织学生走向社会,走进大自然。理论联系实际,丰富学生生活。

4.要在作文批改上实现突破

批改学生的作文,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方法,这里,笔者有个较深刻的体会就是不定期轮换学生对学生习作进行互批。要求学生不能将他人习作批得一无是处,体无完肤,这样只能增强部分习作学困生对习作的恐惧感。在日常教学中,甚至发现学生的评语不比作文写得差:“你的作文结尾让我出乎意料,还没出国就已经从国外回来了。”“你的作文真值得让我学习,要是能把其中的错别字改掉,你将是我的偶像!”善意的批评,不仅仅是批评别人啊!

以上仅就个人教学所感而谈。“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做生活的有心人,一定能走出自己的路子,而且我们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之路会越走越宽!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之管见 篇1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 (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 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而“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由此可见写作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然而实际情况是:大部分小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 不会写作文。具体表现在:

1. 作文时无话可说, 或有话不知从何说起

小学生由于生活经验和文字水平有限, 在写作文时往往感到无话可说, 或有话可说也不知道从何说起。特别是刚升入三年级的学生。在《语文课程标准》中, 把一、二年级的“作文”称为“写话”, 只要求“对写话有兴趣, 写自己想说的话, 写想象中的事物, 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而到了三年级, 则要求写一篇完整的文章, 小学生往往短时间内适应不了, 无从下笔, 写出来的作文也是千篇一律。

2. 没有真情实感, 或有情感不知如何表达

目前, 小学生作文中的虚假现象十分普遍, 抒虚情、写假意, 文章没有真情实感, 甚至编造父母双亡之类的故事来博取老师的同情, 以获得高分。这样不仅会限制学生的作文能力, 对学生今后的品质形成也会有或多或少的影响。另外, 一些学生平时不注意文字积累, 作文时即使有真情实感也不知道如何表达, 写出来的作文空洞无物、干涩枯燥、缺乏情趣。

二、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1. 增加阅读量, 为习作积累素材

写作与阅读往往联系在一起。善于阅读的人也往往是善于写作的人。然而, 农村小学生阅读范围很狭窄, 课外阅读实践相对城市孩子来说少之又少, 有的甚至可以说没有。而且, 农村家长的教育观念也存在一定问题, 他们只注重卷面上的分数, 平时不注意培养孩子的阅读、写作水平。加之农村小学大部分投入不多, 设施有限, 很多都没有属于自己学校的图书馆, 这也在客观上造成了农村孩子阅读量的狭小。各种主客观因素交织在一起, 使农村小学生不能获取足够的益于自己写作的信息, 写作水平也就很难提高。

因此, 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首先应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 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为习作积累素材, 必要时可以摘录阅读中遇到的妙词佳句, 使学生学习“他山之石”, 先借鉴别人的好的成果, 经过再创造使之成为自己的东西。另外, 阅读时教学生写读书笔记, 培养学生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哪怕是很简单的几句话, 这样不仅能提高其作文水平, 更能使其受益终生。

2. 留心周围事物, 增强习作自信心

作文来源于生活, 没有平时的细心观察和素材积累, 不可能写出令人满意的作文来。农村小学生平时除了学习外, 还要帮助家里做一些家务事, 如做饭、扫地、洗菜等, 但正是这样, 给了小学生更多的生活体验, 他们可以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 积累写作素材, 并把自己印象最深的、感觉新鲜有趣的人物或见闻记下来。只要把自己的独特感受融合进去, 主题明确, 条理清晰, 就是一篇有个性的好作文。

3. 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习作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修改自己的习作, 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 书写规范、整洁”。笔者认为, 修改是作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措施。传统的作文修改都是由教师来完成的, 让学生自己修改作文, 会让他们有“小老师”的感觉, 从而仔细地查找文章中的错误。

另外, 还可让学生分组交流、修改作文。由于思维定式, 自己的作文学生一般难以看出有什么错误, 在相互修改作文的过程中, 可以使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 借鉴别人的优点, 从而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摘要:由于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农村小学生的总体作文水平往往不尽如人意。本文针对农村小学生作文中常见的一些问题, 提出了提高其作文水平的几点建议, 旨在与同仁一起探讨农村小学作文教学, 以期探索出有益的对策, 提高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农村小学,作文教学,阅读,自信心,修改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小学作文400字 篇13

比赛开始了,我的心情很紧张,虽然平时天天做,但今天总感觉格外不一样,生怕做的不好丢了老师的脸,拖了全班的后腿。再看看周围的同学,个个同学都跟我一样紧张,因为我们今天不是个人赛,而是团体赛,我们都想为二(7)班争光。这时,校长在台上讲话:“同学们,你们有没有信心比赛?”同学们齐声回答:“有。”校长接着说:“我们练出平时的成绩就好,今天不光是我校比赛,这是全县的活动,其他小学都在比赛。”

广播声响起了:“第三套广播体操——七彩阳光,现在开始……”我们每个人都打起了精神,我也不像开始那么紧张了。可惜天公不作美,做到一半的时候,下起了蒙蒙细雨,但是,我们没有一个同学停下手中的动作,我们冒着风雨比赛着,队伍还是那么整齐,看上去很是壮观。

音乐停止了,比赛结束了,我们和原先一样排着整齐的队伍回到教室。我们都不知道比赛的结果,李老师说:“同学们,比赛结果不重要,你们今天表现都不错,集体荣誉感很强,希望你们能把这种精神带动到一切集体活动中。这样,以后不管我们遇到什么比赛就都不怕了。”

小学作文400字 篇14

庐山以雄起和险秀闻名于世。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旅游的观赏价值。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是个避暑胜地。

清晨,爸爸开着车,沿着蜿蜒的山路向上驶,拐了396个弯,到了庐山的山顶,迎面而来的清风吧一路上的疲惫一扫而空。空气清新,绿树成荫,鸟儿鸣叫,真是一幅山水画。我顿时喜欢了这里。

导游带了我们走了一段羊肠小道,然后上了庐山的龙索道,坐缆车去赏瀑布。走了不知道多少级石头铺成的台阶。还是没听到瀑布声,望着看不到头的台阶,我没信心了。妈妈用“无限风光在险峰”的话来鼓励我。

离瀑布越来越近,听它的声音好像万马奔腾。看,它的美景好似一幅浓墨重彩的山水画。啊!瀑布真壮观,它从高高的山崖上飞流而下。我站在瀑布附近,听着水流的轰鸣任凭飞溅的水珠落在身上,脸上,凉凉的,用眼睛静静地享受这种美景。我享受美景的瞬间,被妈妈拍了下来。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研究 篇15

关键词:作文,教学,策略

一、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从教师自身、教学角度来看

1. 农村教学观念滞后, 教师整体业务素质水平较低

(1) 教学观念滞后, 过于强调写作方法, 过于强调主题立意, 使得学生不敢说真话、实话、心里话;过于强调语言要美, 使得学生不敢说白话。在作文指导中, 教师拔高教学要求, 为了引导学生说具体, 往往要求学生口头作文, 多数学生难以达到目标, 结果学生积极性不高, 导致参与面不广。

(2) 重视程度不够, 对学生缺乏有效的阅读指导, 缺乏对学生观察、积累、分析的引导。常言说:生活是一本无字书, 引导学生走出课堂, 让他们多观察、思考、总结、积累习作素材, 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 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写好作文。

2. 教师的专业水平较低, 教学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

(1) 教师的专业水平较低, 在潜意识中对作文教学重视不够, 加之学生所接受的家庭教育浅薄, 而教师们也没有对此认真进行研究、总结, 总是靠一套陈旧的教法去引导学生, 主观上缺乏自学、研究、探索精神。

(2) 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 体现在重文轻人, 只注重字、词、句、篇的训练, 对学生作文中的空话、假话视而不见, 致使学生越写越不真实;重形式轻内容, 作文教学大多从形式入手, 不具体指导学生观察生活, 不向学生提出积累材料的要求, 致使作文无话可写、无情可抒;重课内轻课外, 大部分教师的作文教学还是封闭型的, 一学期下来, 除课内作文以外, 很少让学生到课外生活中观察、练笔。

(二)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

1. 学生没有浓郁的写作兴趣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 学生的作文大多表达的是课本上教的, 学生没有自己的见解, 抒发的是空泛的属于别人的情感, 描述的是别人说的景象。由此, 当教师提到上作文课时他们便是咬笔杆、皱眉头, 不能很好地把看到的, 听到的、想到的言从字顺地表达出来。

2. 学生的阅读量少

现在农村小学生, 除了读规定的教科书外, 很少阅读到课外读物。俗话说“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写诗也会吟”。要知道, 要想写好文章, 单靠读课本选的所谓的范文是远远不够的, 没有一定的阅读量, 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 又如何去写好文章呢?

面对以上存在的问题, 我们应如何来改变此种状况呢?我根据以上的现状提出以下几点教学策略。

二、改进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策略

(一) 从教师的教方面入手

1. 加强学习, 更新农村的作文教学观念

(1) 现代写作教学的发展趋势。在我国, 写作教学一直重视作文技能的训练, 这种指导思想与《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相悖, 新课标明确提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是认识世界, 认识自我, 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开展新的作文教学研究, 按言语交际需要改革作文教学的主张, 是新的发展趋势。

(2) 以交流为核心的写作教学思想。写作的本质在于交流, 是一种用书面语言进行思想交流的方式。当前的作文教学之所以存在那么多问题与弊端, 其根源就在于许多学生写作文时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交流, 而只是抱着完成作业的心态来写作文的。因此, 写作教学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用文字交流, 从而在这种交流的实践中逐步提高写作的水平和能力。

2. 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1) 教师自学与集中培训相结合。可要求教师每年订一本教育杂志和学习一本教育理论著作, 并把其中好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摘录下来, 做好读书笔记。学校每学期可举办一次集中培训或邀请专家来校做专题讲座, 以此来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

(2) 自我钻研与集体研讨相结合。可要求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 围绕学校的主导课题, 确定好自己的教研小课题, 采取分散研究、集体研讨的形式, 以教促研, 以研促教。这样, 教师教学素质得到提高了, 在指导学生写作上也就得心应手了。

(二) 从学生的学方面入手

1. 鼓励学生热爱生活,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在作文教学的研究中, 我们应该注重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生活, 引向他们熟悉的生活环境中, 在生活中去寻找素材。只有活跃学生的生活源头, 学生的写作才有话可写, 有事可叙, 有情可抒。体会生活, 参与生活, 这些也都是学生写作的源头。所以, 我们应鼓励学生热爱生活。

2. 引导学生大量阅读, 帮助学生学会积累

无论是口头语言还是书面语言的发展, 都需要有一个积累、内化的过程, 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大量积累;注重素材积累, 素材是作文的基础。素材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从生活中来;二是从阅读中来。引导学生留意身边的事物, 大量阅读, 建立作文素材信息库, 是作文素材积累的有效途径。同时注重写作方法的积累, 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 介绍优秀作者, 引导学生借鉴作者的构思方法, 引导学生写真写实, 表达真情实感, 化平淡为神奇, 艺术地展现生活。

三、结语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心得 篇16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指出:作文教学是使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与原来的大纲相比较,要求已降低了许多。然而,农家孩子还是怕写作文,乡村教师也还是怕教作文——“农村孩子见识面窄,作文素材贫乏;农村孩子贯用方言,表达能力不佳”成了怕作文的理由。为何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呈现如此局面?我们又该如何走出困境?路子又在哪里?作为长期从事农村语文教学的我,谈一点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一、激发习作兴趣,增强习作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学生习作是一种学习,而且是相对枯燥的学习。如果我们不能激发学生习作兴趣,讲究激趣方法,学生惧怕心理何以消除。

农村小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捉蟋蟀、捅蜂窝、抓鱼虾等都是他们的课余生活。农家孩子从小就与土地打交道,是闻着田野的清新和泥土的芬芳长大的,劳动会给他们带来丰收的喜悦,也为他们提供了流汗流泪的切身体验;大部分学生对作文感到害怕头疼,但玩起上面的一些事情却十分带劲。只要教师善于发现引导,帮助他们把自己的生活搜集整理,就会成为他们作文的好材料,学生也乐意习作,渐渐地培养起他们习作的兴趣。在一次与学生交谈中,一个学生告诉我,他特别喜欢钓青蛙。我问他怎么个钓法,又教育他应该如何保护青蛙,然后以《钓青蛙》为题让他写一篇作文。这位同学在习作中写道:“钓青蛙十分简单,只要拿一根小竹竿,两端系一根线,再把蚯蚓拴住,吊在线头上做钓饵,这样就做成了钓竿。拿到池塘边把钓饵放在草丛里上下抖动,便引来了许多青蛙。”“傻乎乎的青蛙一口吞了蚯蚓,你把它吊在半空中,伸手抓住青蛙,拔出钓饵,一只胖墩墩的青蛙就到手了。”后来“老师告诉我,一只青蛙一年可以消灭一万多只害虫。我就再也不钓青蛙了”学生写的是他自己的生活实践,他感到有意思,有兴趣,文章就写得比较生动、具体。

二、培养观察习惯,做生活的有心人

大凡好的作品,皆来源于生活。“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因此,把学生从封闭的学校和课堂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时间亲近自然,走进社会,用自己的眼光和心灵去感受,去体验,改变作文写作的“苦”与“烦”。

三、强调口手如一,文从字顺地表达

(1)坚持普通话交谈,使语言规范化。为了帮助农村孩子克服方言的影响,使语言规范化,“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我告诉学生,作文就是“我手写我口”,这“口”其实就是普通话,要求学生当好“翻译官”,变“土”为“洋”,使方言变为规范化语言。 课堂上,我用普通话讲,学生也用普通话说;课间,师生也用普通话交谈。我还要求学生把普通话带回家里、带到社会,时时处处坚持说普通话。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普通话变得流利了,作文中的语句也通顺多了。

(2)先说后写,边读边改,读后再抄。《课标》在关于写作总目标的陈述中特别指出:“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我们知道,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写作和思考是同时产生的,写作的过程也就是思考的过程。 这个过程能帮助你把零乱的思想条理化,使你的想法经过提炼而清晰起来,并且进一步发展你的思想。因此,每次习作练习,我都强调学生先想好了再说说,说通后才写下来,写完了反复读几遍,并对读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修改,改好后再读一读,读顺了才誉写。通过这样的训练,使学生逐步达到“心口如一、口手如一”。

四、注重阅读积累,提高习作能力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鼓励学生阅读大量的书籍你,或从各种各类传播媒体中汲取优美词句,都会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1)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鼓励学生阅读大量的书籍你,或从各种各类传播媒体中汲取优美词句,都会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作文教学实际上从阅读课上就已经开始了。我们语文课本上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其中又有数量众多的经典段落,所有的写作方法、表达技巧都蕴含在精美的文章与精彩的段落里。阅读教学不但要引到学生体会字里行间的情感表达,而且而要指导学生领会表情达意的方法结构。因此,引导学生阅读、欣赏课文中的精彩段落,并熟读成诵,抄写甚至默写。经过日积月累,精彩的语段读多了,自然会悟到什么叫具体,什么叫形象,什么叫对比,什么叫比喻、拟人等,这些点点滴滴的写作知识往往伴随着一个个段落,连同段落描述的画面、情感一起沉淀在学生的记忆深处。一旦学生习作时,就会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2)通过写日记来积累。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比如:每组织学生看完一场电影,搞完一次大扫除,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五、指导观察生活,提高认识能力

学生文章空洞、干巴,教师总在写作技巧上予以指导,可往往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叶圣陶在谈到提高学生作文的认识水平时强调说:“识得深切,写出来当然亲切;识得浅薄,写出来不免浅薄。”所以我们应该在丰富学生生活的同时,注意指导学生有意识去留心观察生活,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习惯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从写“有意思”的,过渡到写“有意义”的,渐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个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观察一棵老桑树时,初看,觉得老桑树长得很高大茂盛,与别的桑树没有什么不同。再从下往上一点点细看时,发现了密密枝叶掩映着的细微痕迹:老桑树顶端的两根大腿粗的枝杈被锯掉了,树的身上还被筷子粗的铁丝紧紧地捆绑着,铁丝都拧成了麻花,勒进树皮,变成灰褐色了。但桑树像坚强的战士一样,不怕疼,不掉泪,攒足了劲儿,让被锯掉的地方长出新枝杈,新枝条,让被铁丝勒紧的地方长出更茂盛的枝叶。这个学生由此认识到了老桑树顽强生命力,在习作写道:“老桑树,你真是好样的,我从心眼里佩服你的顽强精神!”

六、注重作文的评价,增强学生信心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一个形象的句子,一个生动、准确的词语,甚至用得好的一个标点,都应以充满激情和希望的评语肯定他们的成绩,增加他们的信心。这样,评语就成了师生之间心灵沟通的桥梁,放飞学生心灵的天地,学生才会乐学乐写。

小学作文400字 篇17

你们好!今天很冒昧的给你们写信。你们听见了吗,我们的母亲河——涟水河,正在伤心的哭泣呢。

看呀,涟水河原来是多么的美丽!水面干净清澈,河旁的柳树垂下腰来,对着清澈的镜子梳着它那翠绿的长发。鸟儿唧唧喳喳的吟颂着赞美河水的诗,花儿也竞相开放,点缀着两旁堤岸,让河流越发生机勃勃。是呀,那时我们湘乡虽然不富裕,但是有这美丽的涟水河,我们的脸上都会洋溢着自豪。

可是,近些年来,人们为了图自己方便,垃圾到入河内,废水也排进涟水河,严重影响了涟水河的环境卫生,影响了生态平衡。起初,涟水河只是默默的接受这不公平的命运,可是到了后来,他开始发怒了。他变得暴躁起来,他那汹涌的河水吞噬着河中嬉戏的人群……

亲爱的市民们,我们应该体会一下涟水河那无奈的神情了。我们对待自己的母亲河太不公平了,她一直为我们无私的贡献着。下面是我给大家提的三条建议:

一,多走几步路,涟水河不是公共垃圾场。

二,排放污水要适量,涟水河不是污水接纳处。

三,爱护水资源,时刻记住,涟水河是湘乡主要水源。

足球小学作文400字 篇18

放学后的校园总是一片欢腾,夕阳夕下的天空显得格外昏暗,让人有一种紧张的心情。

学校后面废弃的足球场成了孩子们最好的“乐园”。有一群孩子正在“乐园”里玩足球,也许是太精彩了所以有一些小孩子也来观赏,旁边的大个子叔叔也看得津津有味,有一个小女孩,也许是很好看所以她不由得伸了伸脖子,想看精彩的足球赛。

比赛开始的时候他们先把队员分成两队,一队为“蓝队”,一队为“红队”,另外有两名守门员,一位是备用的`,一位是冲锋陷阵勇往直前的。“好了,比赛正式开始!”只见男队率先抢到了足球,可是红队并没有让他们得逞,一个飞踢赢得了一分“啊!我们赢了一分?”本赛采取三局两胜制。红队已经得了一分,可是蓝队并没有不开心,他们奋力向前借着他们的努力向前!向前!再向前!而且红队有一丝丝的骄傲,所以这一局毫无疑问是蓝队赢了!最后一局决胜负,蓝队和红队都努力着,但是红队有一名队员负伤了,所以终止比赛明天继续。队员有一丝丝留恋,舍不得离开“乐园”。

所以没有分出胜负。诶,真希望能继续他们的精彩球赛!

足球小学作文400字 篇2

我最崇拜的足球明星是巴西的小罗。大家都知道小罗吧!他是个世界著名的足球运动员。

小罗生于巴西,他小时候特别喜欢踢足球,可是他的家里很穷,没钱来买一个足球。于是,小罗就着急了,他赶紧想办法。一天又一天过去了,有一天,小罗突然想到一个好办法。他让妈妈准备一些布和报纸,用布把报纸缝起来,这样就做了一个足球。于是,妈妈就照做了一个。小罗拿起妈妈做的足球,心里特别高兴。他叫起了他的好朋友,让他们来踢球,朋友们个个都说好。但是,有的人问小罗,“好是好,可我们没带球啊?”“没关系,我带了一个足球,虽然弹性不好,但是还是可以踢的。”这下大家才放心。于是,他们分成了两组,开始热热闹闹、开开心心地踢起足球。随着小罗一天天长大,他的足球技术越来越强,越来越厉害了。后来,他连续获得过两次世界足球先生,成为了世界著名的.足球运动员。

想到这里,我又想起有些人,虽然家里很穷,但是他们刻苦努力,发奋学习,长大后终于成才了,比如孟子、匡衡。可是有些富人家的孩子,整天只知道嬉戏玩耍,不知道学习,长大后成为了一个没用的家伙。

小朋友们,不管我们家里有多穷或者多富,我们都应该努力学习,争取成才。

足球小学作文400字 篇3

今天,我出奇的无聊,我站在足球上面发呆,突然冒出一个想法:把足球洗干净!

我正愁着该怎么洗足球,忽然想起妈妈洗衣服的样子,于是就想用洗衣服的方式来洗足球。

我把足球抱过来,放到盆子里,然后把盆子倒满水,滴一些沐浴露,用鞋刷使劲地刷。刚开始,我刷了很长时间也只见一点水,然后我用出了吃奶的`劲拼命地搓呀搓,终于搓出一些泡泡来。接着便又使劲搓,搓出好多泡泡了。

这时又遇到一个新问题,我的足球全洗得变花了,都不知道哪里洗了,哪里没洗。想了很久,终于想到一个办法:我的足球有五种颜色,分别是:红、蓝、黄、绿、橙。我每次洗一种颜色,不就可以不会搞混了吗?

想着想着我就按照这个方法去洗了。我先在红色的部分上挤一点沐浴露,再拿出九牛二虎之力,用刷子刷、刷、刷,刷出了一大片泡泡。接着,我又用手把水抹到球上,把泡泡抹下去。看着洗完的一部分,再看没洗的部分,差别可真大啊!

最难洗的部分就是黄色了,因为它的颜色最浅,所以它露出的脏东西最多!我把好多沐浴露都挤在了上面,洗一洗,擦一擦,也都洗干净了。最后,我拿出抹布,好好的擦了擦,足球就洗干净了。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有效路径初探 篇19

一、激发兴趣, 乐于写作

激发兴趣是小学作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惠多斯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小学生作文起步阶段, 作文教学应该以让小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对作文有兴趣为目的。

(一) 享受阅读, 注重积累

古人曰“劳于读书, 逸于作文”, 善于阅读和积累的人定能出口成章、下笔成文。因此, 我把为孩子们提供读书的时间和空间视为培养写作兴趣的第一法宝, 除了从学校图书室借阅各类书籍, 还鼓励孩子们将私人书籍捐献出来, 到处收集旧报刊杂志。我还制订了图书借阅制度, 班上设置图书管理员, 组内设置图书联络员, 建立读书激励机制。规定每生每期读书不少于10本, 中高年级学生作读书笔记不少于2万字。

读书的形式分三类:一是每天安排30分钟晨读, 主要读语文书、增广贤文、千字文等, 是为粗读, 重在积累优美词句等语言素材;二是课堂上精读教材上的名句名段, 重在品味语言文字的美, 产生写作激情;三是鼓励学生课后读四大名著及各类有益的课外书刊, 重在学谋篇布局和细节描写, 悟出写作方法。学生每人准备一个“采蜜本”, 摘抄课外读物中的优美词句、精彩片段, 也可把对文中主人公的评价及自己的读后感写出来, 随时欣赏品味。每月开展一次“读书成果汇报”活动, 相互交流、欣赏“采蜜本”, 享受读书带来的成就与快乐。长期坚持, 学生语言积累越来越丰富, 习作运用逐渐自如。

(二) 日记训练, 情感抒发

从教之初, 我发现孩子们特怕写作文, 尽管想了很多办法, 学生作文水平始终上不去。究竟是农村孩子笨还是引领不得法?我迷惑了。一次, 在闲聊中我无意间提了一个问:“孩子们, 你们长了这样大了, 以前的事记得多少呢?”孩子们都迷惑地你望着我望着你, 似乎一无所知。此时, 我引导他们说:“如果我们把每天感觉有意义的事记下来, 不就随时可以看吗?”同学们小声议论开了, 有些同学点头称是。我趁热打铁, 承诺和孩子们一起坚持写日记, 分享生活带来的快乐。

起初写日记的孩子并不多, 写的也只是潦潦草草几句话, 有些日记叫人哭笑不得。但我没有放弃, 为鼓励孩子们坚持写日记, 我总是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 以及学习、生活、工作中的茫然与慨叹尽倾纸上, 有的放矢将自己的日记放在教室里让孩子们批读, 还让他们给我写评语。无论多么忙碌, 我都坚持天天向学生读自己的日记, 天天批改学生日记, 与他们一起享受生活。渐渐地, 日记本数量越来越多了, 孩子们也习惯在日记里倾述自己的喜、怒、哀、乐, 我也不再是他们望而生畏的老师, 而是他们倾述情感的好朋友了。日记短小精悍, 既不拘泥于形式, 又能给学生提供自由表达的空间, 长期坚持训练, 学生的写作素材逐渐丰富起来, 写作兴趣也逐渐高起来。

(三) 写用结合, 享受快乐

学生不愿写作文,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成果没被认可, 没有成功的愉悦感。绝大多数学生作文改后就完事了, 很少在“用”上下工夫, 怎能让大多数学生感兴趣呢?为此, 我尽量给学生创设相互交流与自我展示的机会, 让每个学生都能把自己的作文“用”起来。比如, 每天早自习或课前, 抽2至3名学生把自己的作文或最满意的部分念给大家听, 让大家互相评赏。每个学生每个月出一张手抄报, 把自己积累的作文、日记、读书笔记等编出来。每个小组每周出一张“组报”, 每半个月出一期黑板报, 文章都从小组成员中选出来, 并定期将所有的手抄报在班级里展出。鼓励学生互相传阅、修改作文, 给亲朋好友或老师写信、寄作文, 把自己作文里的“精言妙句”抄录在贺卡上赠给别人。我还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作文竞赛, 在各类杂志上投稿, 让孩子们尽情享受作文被刊发或获奖的喜悦。

二、拓展渠道, 多元训练

(一) 读写结合, 巧设练习

我们在正确解读教材后, 可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 寻找课文中读写结合的最佳契合点, 巧妙设计读写片段训练。主要可采取词句扩写、句式填空、课文续写、拓展想象、内容改写、看插图写片段、写读后感言等形式。

课文《夏》中有这样一段话:“春之色为冷的绿, 如碧波, 如嫩竹, 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 如夕阳, 如红叶, 洋溢着成熟的气息。”在设计导学案时, 我有意设计了仿写练习:“冬之色为____, 如____, 如____, ____;夏之色为____, 如____, 如____, _____。”孩子们写出了很多有意思的句子。

《唯一的听众》写的是一位很有声望的音乐学院教授为了鼓励一个热爱音乐, 却又缺乏自信的小男孩不放弃梦想, 谎称自己是聋子, 最终在她的鼓励和帮助下, 小男孩居然成为了一名了不起的小提琴家。课后, 我让孩子们大胆想象, 如果没有这位善良的老人, 小男孩会是什么样子呢?孩子们笔下呈现了形形色色的小男孩:有不务正业、玩世不恭的小瘪三;有事业有成, 卖音乐器材的大商人……更让我惊讶的是, 有几个学生还创作了续集。

(二) 说写结合, 启迪思维

古人云, 言为心声。言语是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外化表现。习作教学中, 多让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训练, 不仅利于训练学生思维能力, 也能促进习作能力的同步提升。因此, “说”对于写作而言有着同样重要的意义。教学实践中, 我始终坚持每天晨会课时间让全班学生轮流上台演讲, 主题不限, 长短不论。每位学生每期上台5次以上, 每次还请其他同学进行点评。许多学生开始不敢说, 后来争着说, 开始说不通, 现在出口成章。孩子们通过不断的说话训练, 积累了大量的美词名言, 与写作相得益彰, 让人读了美不胜收。

(三) 贴近生活, 求真求实

很多学生写作时假、套、空现象严重, 作文无病生吟、无真情实感。比如, 一提到写好人好事, 千篇一律都是某人帮某人背东西、某人捡钱交公、某人送病人到医院等。作文言之无物, 内容空洞, 读之无味, 根本原因还是远离了文章的源泉——生活。我在教学中注重两个方面:一是创造条件让学生融入生活, 比如组织学生秋游, 体验生活中的各种情感, 让学生明白作文就是为真情而写、为喜怒哀乐而写。二是布置作文时, 作文题目自由选择, 作文内容要写自己关心的、相信的、亲身经历过的和想说的话, 即使命题作文也围绕学生有生活体验的内容来布置, 真正让学生用我手写我心。比如, 某次我出差回校后, 就布置了作文《老师出差以后》;我班从外地转入一个学生, 过了一段时间就布置了习作《我班来了位新同学》;有位老师上课喜欢拖堂, 孩子们都很反感, 我就布置了《老师, 下课了!》, 许多学生将他们的心里活动写得维妙维肖。事实表明, 凡是学生经历过的, 他们都有话可说、有话可写。

三、自评互改, 交流提高

写作文难, 批改作文更难。详细批改, 工作量又太重;简单批改, 又怕达不到效果。如何使作文批改更有效?教师应把作文批改看作是一种阅读的交流、一种心灵的沟通, 让学生参与其中, 享受交流的快乐。

我经常采取两种评改方式:自主评改、交互评改。学生自改, 变被动为主动, 让学生成为作文批改的主人。学生自改作文前, 教师要教给学生评改的方法。比如, 让学生对照题目, 看作文内容是否切题, 文章的条理、详略是否处理得当, 中心材料是否充实具体, 是否有病句或错别字, 采用修辞手法可否使文章更精彩, 等等。学生自改后, 将作文交与小组同学互相批改。笔者发现, 小组同学在互改交流中敢于阐述自己的见解, 哪怕是一个小问题也会争得面红耳赤。这个过程, 既让学生自己受到启发, 又能吸取他人的闪光点;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又让教师从精批细改中脱离出来, 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和促进者。

上一篇:笑比哭难(辩论稿)下一篇:章鹏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