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一教学计划

2024-09-01

高一物理必修一教学计划(精选12篇)

高一物理必修一教学计划 篇1

高一上学期总共4章,包含了运动学,力及力与运动的关系,牛顿定律 其突出了四个特点:注重基础性、体现现代性、反应选择性、强调可操作性。教材强调从生活走进物理,进而进行知识构建,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在高考中,必修一整个高中物理的基础。必修一相对于高中物理就是骨骼相对于人的关系, 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学生一起努力来学好必修一。

高一文科生他们的初中理科基础应该是更薄弱的,但物理对他们来说只要会考过关就可以了,所以对他们来说,我们任课教师就要严扣会考要求讲最基本的和会考的高频知识点,以帮助他们能在明年的会考中取得一个好成绩,从而可以保证文科生可以拿到高中毕业证.

高一物理必修一教学计划 篇2

本文以高中物理“静摩擦力”为例, 探讨对新课程教学理念的理解。静摩擦力是一种常见力, 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但又有很多错误的认识。对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方向的探究, 非常适合采用理论探究的方式。而对力大小的探究, 则适合采用实验探究。在学生对静摩擦力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后, 概念自动生成, 水到渠成。

一、新课引入

基于已有对静摩擦力的了解, 让学生举出生活中产生静摩擦力的例子。并将这些情景归类抽象成几个典型的物理模型 (如:水平面模型、斜面模型, 竖直面模型、传送带模型等) 。

以往教学常以某一个情景引入, 这种做法容易禁锢学生的想象力, 不利于学生的发散思维。

二、新课教学

(一) 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

引导学生对四种模型中摩擦力产生过程进行逐一分析、对比、讨论, 从而归纳出静摩擦力产生的四个必要条件。其中, 竖直面模型可帮助学生突破“有正压力”这个难点;传送带模型则有助于学生体会“相对运动趋势”与“运动趋势”的区别。在分析过程中, 教师帮助学生提炼出“相对运动趋势”的概念, 并总结出判断“相对运动趋势”的方法——假设法。

学生易从某个或某几个模型中归纳出错误的产生条件 (例如, 静止) , 而笔者列出的四种模型恰好互补, 从而促使学生不断修正自己的结论, 最终找到产生摩擦力的必备条件。在这样的锻炼中, 学生的思维会更加条理、严谨, 看问题不片面。

以往教学, 教师常常会创设一些物理情景或实验, 让学生总结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但由于物理情景单一, 学生难免会得出片面结论。这时教师再创设另一个物理情景, 意在反驳学生的片面结论, 学生修正结论。若结论又出现问题, 则教师再引入另一情景, 直至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的设计看似通过制造认知冲突促使学生思考, 但实际上很容易让学生迷失方向, 陷入逻辑混乱, 搞不清研究目标, 且可能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二) 静摩擦力的方向

通过对摩擦力产生过程的分析, 学生不难归纳出静摩擦力的作用效果——阻碍相对运动趋势。这也正是静摩擦力的方向。

为让学生直观看到静摩擦的方向, 很多教师会采用“毛刷”这一道具。笔者认为, 学生对“静摩擦力方向”的认识过程, 正好能锻炼其抽象思维能力。过早地使用“毛刷”, 会造成学生对实物的过分依赖, 中断了抽象思维过程。实际上,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力的平衡的物理知识, 完全可以在不借助外物的情况下推断出一般生活情境中静摩擦力的方向。只有在较复杂情形中 (例如, 传送带传送货物时突然加速) , 学生可能很难判断力的方向, 此时教师再借助于“毛刷”或“果冻”等实物, 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三) 静摩擦力的大小

关于静摩擦力大小的探究, 可引导学生根据物理研究的一般步骤进行。首先可以设置一个体验活动, 让学生用手掌在桌面上推但不推动, 感受手的受力;改变手推的方向和力的大小, 再次感受, 并由此提出猜想——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会随外力变化。然后学生自主设计实验验证。用力传感器拉物体直至将物体拉动, 观察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由此得出静摩擦力的大小范围, 理解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

新课改指出, 课程改革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 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笔者采用DIS实验设备完成学生实验, 正是响应这一号召, 对传统实验进行的改造和优化。力传感器的高灵敏度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 F-t图象则可以更直观地反映力变化的全过程, 有利于学生发现规律, 得出正确结论。

另外, 提出问题——合理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符合物理研究的一般步骤, 是对学生的一种熏陶和指引。

(四) 最大静摩擦力

在得到静摩擦力大小的规律之后,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在生产生活中怎样增大/减小最大静摩擦力?这里可以让学生自己猜想, 并自主设计实验验证猜想。经过探究之后, 学生不难发现, 改变正压力或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可以改变最大静摩擦力。还可以引导学生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增大或减小最大静摩擦力的实例, 体验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学科特点。

(五) 静摩擦力的定义

在学生对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方向、大小有了全面认识之后, 教师引导学生用物理语言描述“静摩擦力”, 从而自然得到静摩擦力的定义。学生给出的定义只要能全面、正确描述“静摩擦力”这一概念即可, 不必拘泥于课本定义。

物理概念是一类自然界客体和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的共同性质和本质特征在人脑中的反映, 是对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抽象化和概括化的思维形式。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 一个物理概念的形成往往要经过人类漫长而艰难的智力活动历程, 并非朝夕之功。同样, 教师引导学生建立物理概念, 也应遵循人的认识规律, 循序渐进, 不断渗透, 让概念在学生的认知过程自然生成, 并不断深化。基于这一理念, 笔者没有将静摩擦力的定义在课堂一开始就给出, 而是放到本堂课的最后, 在学生对摩擦力的性质特征有了一定认识后意在让学生明白, 物理概念的形成是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特征后的必然结果, 不是僵化的教条, 更不需死记硬背。

(六) 课堂小结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学科, 但也同时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如果说实验事实是物理学的基础, 那么逻辑关系无疑构成了它的理论框架。而高中生正处在抽象逻辑思维开始由经验型转向理论型。因此, 高中物理课堂必须肩负起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重任。对于许多将来不会从事科学工作的学生, 也许物理知识会逐渐忘记, 但一次又一次的逻辑训练会在其成长中留下痕迹, 成为他们的潜意识和价值观。

高一物理必修一教学计划 篇3

【关键词】地理必修一 教学建议

引言 新课改后要求教师进一步转变教学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要更深层次的研究教材,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有效掌握知识要领。目前全国绝大部分省份已决定高考采用全国卷,为准确把握全国卷,必须从我们日常教学做起,加强教材研究,以下是我对必修一教材教学的一些浅显认识。

一、教材分析:

必修一以自然地理为主,它是高中地理知识和理论的基础,通过地理必修一模块的学习,学生可“获得关于地球和宇宙的基础知识,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为在后面的课程中深入理解人地关系、认识区域差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奠定知识基础。

二、教学建议:

1、做一个学习型教师,及时更新自己的存量知识 :在业务上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强化教育理论与地理知识的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存量知识。使自己的地理教学能力提速,使自己能充分地驾御课堂,上课方式上更有创造性,以便更好地引导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产生共鸣,结出思维和知识的火花,跟上新课程的时代步伐,进而推进新课改的落实。教师应多钻研教材同事交流中学习。

2、高中新课程改革不仅是新教材的使用,改的更是教师的观念和教学方式。不在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是强调最核心的地理基础知识,即:突出模块性。相对而言,模块性强有利于学生对该模块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但在知识的深度上缺乏系统化,使学生对一些更具体的内容了解甚少,知识结构有所欠缺。因此,教师应从高考备考的角度对课本作一定的补充,在教学中板书要清晰,知识结构完整,要求学生做笔记,在书上对重点内容要由一定勾画。

新课程认为“教材是范例”“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要求教师主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建设,由“教教材”转向“用教材”。在课标在每节教案中必须列出,学习钻研教材;在收集优秀教案的基础上,撰写符合学情的优质教案,教案环节要完整,大致要有十个环节:

(1)课标要求;(2)教材内容分析;(3)教学目标;(4)学生学习情况分析;(5)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6)教学重点和难点;(7)教学资源;(8)教学过程设计;(9)教学评价;(10)教学反思

南川地理必修一教材的主要内容:

中图版: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8课时);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7课时);

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3课时);

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9课时);

3、在教学过程中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与班主任沟通了解学生的组成情况,包含初中就学于何种学校、学校开设地理的情况、家庭情况等;其次努力创造“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有意识地对学生施以情感诱导,给予必要的关怀、勉励、尊重和理解,培养学生积极表演的信心,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

4、发挥传统教学的优势,积极稳妥地探索新教法,促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更好的求知和成长。通过新课改实践,我们大体总结出了以下三种课堂教学模式:

①讲述—领悟型。这种课型主要针对那些基本地理规律和原理的内容,这些内容往往难度较大,逻辑性较强。如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二章第一节中“大气运动”等,

②自主学习—探究型。这种课型主要围绕那些教学内容难度不大,学生易于理解的章节而进行。

③实践活动型。这种课型主要是针对新教材上的一些探索、案例研究等内容而进行。

5、网上的课件需重新编排,每节课图片不要多。

6、作业和练习:高一课程多,学习任务重,为了不给学生增加负担,不需要订练习或对资料进行一定删减后使用,可利用填充图册,教师在集体备课时对作业进行合理删减,做到统一;

7、在教学中一定要突出地理学科的图表教学,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地理图像来设计教学,运用图像引导学生“动起来”,使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地理必修一以自然地理教学为主,难度大,课时紧,重庆的区县一般每周2课时,完成课程难度较大的,可每2周在晚自习中安排1节。

8、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地理教学资源,让学生去体验身边的地理,并从体验中去探索、领悟、学习。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找实例,由远及近、由浅入深的选择案例,如:地 震、台风、寒潮等,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9、积极参加集体备课活动(最好每周1次),相互听课,不论校内、校外,共同交流,相互提高;

高一物理必修一教学计划 篇4

一、教材分析 高中物理引入极限思想的出发点就在于它是一种常用的科学思维方法,上一章教科书用极限思想介绍了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本节介绍v-t图线下面四边形的面积代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又一次应用了极限思想。当然,我们只是让学生初步认识这些极限思想,并不要求会计算极限。按教科书这样的方式来接受极限思想,对高中学生来说是不会有太多困难的。学生学习极限时的困难不在于它的思想,而在于它的运算和严格的证明,而这些,在教科书中并不出现。教科书的宗旨仅仅是“渗透”这样的思想。

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2、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及其应用

3、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及其应用

4、理解v-t图象中图线与t轴所夹的面积表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位移(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近似推导位移公式的过程,体验微元法的特点和技巧,能把瞬时速度的求法与此比较。

2、感悟一些数学方法的应用特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微元法推导位移公式和公式法推导速度位移关系,培养自己动手能力,增加物理情感。

2、体验成功的快乐和方法的意义。

三 教学重点

1、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及其应用

2、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1、v-t图象中图线与t轴所夹的面积表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位移

2、微元法推导位移公式。四 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实行A、B、C分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水平有差距。有些学生对于极限法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教师活动:(1)培养学生联想的能力和探究问题大胆猜想,假设的能力

(2)(投影)启发引导,进一步提出问题,但不进行回答: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它的v-t图象是不是也有类似的关系?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

教师活动:我们先不讨论是否有上述关系,我们先一起来讨论课本上的“思考与讨论”。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思考,分组讨论并回答各自见解。最后得出结论:学生A的计算中,时间间隔越小计算出的误差就越小,越接近真值。

总结:培养以微元法的思想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见解发表自己看法的勇气。培养学生勤钻细研分析总结得出物理规律的品质。

这种分析方法是把过程先微分后再累加(积分)的定积分思想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经常用到。比如:一条直线可看作由一个个的点子组成,一条曲线可看作由一条条的小线段组成。

教师活动:(投影)提出问题:我们掌握了这种定积分分析问题的思想,下面同学们在坐标纸上作初速度为v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分析一下图线与t轴所夹的面积是不是也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在时间t内的位移呢?

学生活动:学生作v-t图象,自我思考解答,分组讨论。

总结:培养学生用定积分的思想分析v-t图象中所夹面积表示物体运动位移的能力。教师活动:(投影)学生作的v-t图解,让学生分析讲解。

(如果学生分析不出结论,让学生参看课本图23-2,然后进行讨论分析。)

学生活动:根据图解分析讲解,得出结论:v-t图象中,图线与t轴所夹的面积,表示在t时间内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总结: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逻辑思维,语言表达,概括归纳问题的能力。

2、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

教师活动:(投影)进一步提出问题:根据同学们的结论利用课本图2.3-2(丁图)能否推导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

学生活动:学生分析推导,写出过程:

S面积1(OCAB)OA 2-3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反思总结

本节重点学习了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xv0t12at的推导,并学习了2运用该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在利用公式求解时,一定要注意公式的矢量性问题。一般情况下,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当a与v0方向相同时,a为正值,公式即反映了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当a与v0方向相反对,a为负值,公式反映了匀减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代入公式求解时,与正方向相同的代人正值,与正方向相反的物理量应代入负值。

当堂检测

[例1] 火车沿平直铁轨匀加速前进,通过某一路标时的速度为10.8km/h,L。1min后变成 54km/h,再经一段时间,火车的速度达到 64.8km/h。求所述过程中,火车的位移是多少?

点拨①运动学公式较多,故同一个题目往往有不同求解方法;②为确定解题结果是否正确,用不同方法求解是一有效措施。

[例2] 在平直公路上,一汽车的速度为15m/s。,从某时刻开始刹车,在阻力作用下,汽车以2m/s2的加速度运动,问刹车后10s末车离开始刹车点多远?

读题指导:车做减速运动,是否运动了10s,这是本题必须考虑的。

分析: 初速度 v0=15m/s,a =-2m/s2,分析知车运动 7.5s就会停下,在后 2.5s内,车停止不动。

解:设车实际运动时间为t,v t=0,a=

运动时间tv01517.5s所以车的位移xv0tat256.25m

2a2[例3]从车站开出的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走了12s时,发现还有乘客没上来,于是立即做匀减速运动至停车。汽车从开出到停止总共历时20s,行进了50 m。求汽车的最大速度。

由平均速度公式得vmx2x2505m/s =,解得vmtt202可见,用平均速度公式求解,非常简便快捷,以后大家要注意这种解法。

解法3:应用图象法,做出运动全过程的v-t图象,如图所示。v-t图线与t轴围成三角形的面积与位移等值,故

xvmt2x2505m/s,所以vmt202

高一必修一物理质点知识点 篇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质点的概念.能明确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看作质点.

(2)知道参考系的概念.知道选取参考系时,要考虑到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

(3)知道坐标系的概念.能够用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和位置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

(1)领悟质点概念的提出和分析、建立的过程

(2)了解物理学研究中物理模型的特点,初步掌握科学抽象这种研究方法

(3)通过数形结合的学习,认识数学工具在物理学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体验,使学生保持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相互合作、共同探索的团队精神,并使学生学会合作与交流,逐步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体验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科学抽象,养成正确处理问题的方法,学会在研究问题中突出主要矛盾的哲学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及其教学策略:

重点:质点概念的理解、参考系的选取、坐标系的建立

教学策略: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和实例分析来加深理解。

2.教学难点及其教学策略:

难点:理想化模型——质点的建立,及相应的思想方法

教学策略:通过问题的讨论,在原有认知水平上进一步深化拓宽,达到认知的螺旋上升,攻克难点。

三、教学过程

一、质点

在地球绕太阳转动的图片中,地球在绕太阳公转,注意地球同时又在自转,所以地球的各部分离太阳的远近在不断变化,可见要准确地描述物体的运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分析:当我们讨论地球的公转时怎么看待地球?有什么巧妙的方法。

地球是一个庞然大物,直径约为12800km,与太阳相距1.5×108km,也就是说地球直径约是它与太阳距离的万分之一。

学生:因此,研究地球公转时,由于地球的大小而引起的地球各个部分的差异很小,可以忽略不计,也就是说可以忽略地球的大小,把它视为一个点。

忽略地球的大小和形状把地球看作一个点时,能够忽略地球质量吗?(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刚才,同学们其实已经做了一件伟大的事,什么伟大的事呢,在研究某一问题时,对结果影响非常小的因素把它忽略掉,突出研究对象的主要方面,这是一种科学抽象,物理学中称之为物理模型。例如,刚才研究地球公转时把地球本身的大小、形状忽略不计,突出地球具有质量,而把地球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就是建立了物理模型,物理学中称这种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而突出物体具有质量的点,称为质点。于是,对实际物体运动的描述就转化为对质点运动的描述。

那么,如果研究地球自转,考查地球上各点的运动,还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吗?为什么?不能,因为地球上各点的运动情况不一样。

又如,研究火车在沿平直轨道运动时,可以把火车看作质点吗?研究火车过桥呢?研究火车车轮上各点的运动情况呢?这些情况下能把火车看作质点吗?

那么什么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质点又有哪些特征?

1.一个物体能否被看作质点,取决于它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不计,而跟自身体积的大小、质量的多少和运动速度的大小无关。

2.一个物体能否被看作质点,取决于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即使是同一个物体,在研究的问题不同时,有的情况下可以看作质点,而有的情况可能不可以看作质点。

3.质点是没有大小,没有形状,具有物体全部质量的点。

4.质点是一种科学抽象,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

二、参考系

关于机械运动,同学们肯定有许多的看法,下面我们一起来围绕几个常见的场景进行讨论。(1)坐火车旅行图片(2)飞机投弹图片(3)地球绕太阳转动图片

请同学们设想一下,你和一位同伴正坐在这辆火车上,铁路边的人看到火车中的乘客是什么情景,而同伴认为你是怎样的。

地面上的人观察跳伞运动员运动是怎样的下落情况,而飞机驾驶员看跳伞运动员是怎样下落的。

地球在绕太阳转动,而我们却没感觉到这又是为什么。

虽然说物体的运动是永恒的,但在描述某一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却又总是相对于其它物体而言的,这便是运动的相对性。看来,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即位置随时间的变化,首先要选定“某个其它物体”做参考,然后再观察研究对象相对于这个选定物体的位置是否随时间变化以及怎样变化。象以上分析的,用来做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思考:1.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诗句:“满眼**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什么?

三、坐标系

如果一个可以看作质点的物体沿直线运动,怎样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变化呢?

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如果物体在一维空间运动,即沿一条直线运动,只需建立直线坐标系,就能准确表达物体的位置;如果物体在二维空间运动,即在同一平面运动,就需要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当物体在三维空间运动时,则需要建立三维坐标系。

其三要素是: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

对物理必修模块教学的感悟与体验 篇6

一、重视物理必修模块在高考及其它选修模块中的地位

根据山东的物理考试说明可知, 物理是理综命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理综总成绩240分中占89分。其中物理必修 (1、2) 及选修3-1、3-2作为必考内容, 占73分, 试题命制形式为7道选择题与3道非选择题;选修3-3、3-4、3-5三个选修模块则作为选考内容, 各为8分, 但每个模块只能命制1道非选择题, 供学生自由选择其中2题来解答;选修1系列、选修2系列暂时不做考试要求。显而易见, 物理必修内容在高考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选修模块的设计是建立在物理必修内容的基础之上的, 选修3系列是个综合性的系列, 课时比较多, 它比较全面地介绍物理学的实验基础、逻辑关系、文化价值、技术应用。其内容是在必修基础上进行的拓展和延伸, 涉及的物理规律以及实验原理很多是融合必修中的理论内容并行设计的。由此可见必修内容是其它模块知识的基础。因而加强必修模块的教学与探究, 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与思维习惯, 对于学生以后顺利学习选修模块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

二、在必修模块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几个重要的关系

1. 必修内容与教学用时的关系

必修内容是命题考试的重点, 也是培养学生形成科学思维习惯和方法的主要载体, 因而没有任何理由不把必修内容处理的细致有效、科学系统, 并安排充足时间对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检测, 力争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达到高考要求, 但新课标对每个模块的教学有明确要求, 即每周安排2课时, 36个课时完成一个模块的教学与学习, 这就出现了课时紧张与知识掌握程度之间的矛盾, 尤其是在必修1中表现的更为明显。因为必修1内容基本上就是两大物理过程 (运动、受力) 以及力与运动知识的浓缩, 相当于原大纲版一年半的教学内容, 况且学生又刚迈人高中阶段, 对高中物理的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还不太适应, 所以在36个课时中让学生系统扎实地掌握这么多内容, 确实存在着很多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老师认真去研读课标与考试要求, 将教材内容重新组合, 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 大胆放手学生, 才能正确处理好教学内容与课时的关系。

2. 必修内容的宽度与深度关系

必修内容主要以基础知识为主, 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学会思考、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因而必修内容涉及的知识繁多, 宽度较大, 给人以蜻蜓点水的感觉。感到任何一个知识点都需要讲明但又害怕讲太多、太深, 导致学生产生恐惧物理、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 这点在必修2中表现的特别明显, 如必修2中第1章就涉及了功和能、功能关系的应用、能量守恒定律等知识点, 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不能灵活掌握知识的深度, 那至少需半个学期才能完成本章的教学。所以我们在必修模块教学时, 一定要按照课标要求, 千万不要随便拔高知识点的高度, 要大胆取舍, 该了解的就了解, 该在选修中完成的知识点就放在选修中进行, 避免不分层次、追求知识的一步到位, 这就要求我们老师熟练掌握本模块与选修模块之间的知识联系或衔接, 明确哪些内容需要细致讲解、那些知识需要点到为止, 且不可把选修内容的知识迁移到必修中来完成。

3. 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工具的关系

“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因而在教学中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切不可固定某一个方法或某种模式上, 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兴趣、爱好、个性存在差异的学生, 班级建设思路、环境及本班其他老师又是不同的, 学校的硬件设施也不相同, 再者每个老师的喜好与擅长方面也不相同, 这就需要我们针对自己的优势与学生制定出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方法就行, 千万不要认为实行了新课改, 就把任何知识都设计成探究性教学、实验性教学, 彻底抛弃传统的讲授教学方法, 或者是认为多使用现代教学工具 (如多媒体、录像机) 才能体现出新课改, 如有的老师把太多时间用在课件制作上, 添加了较多易分散学生注意力的一些无用插件, 结果课堂上学生没有来得及思考或整理课件内容就一晃而过, 导致大多数学生除了大饱眼福之外而无任何知识、学法上的收获。这不但背离了新课标的宗旨, 而且也不司能完成最基本的知识目标。所以老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 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使用现代教学工具能够起到锦上添花之目的, 否则是画蛇添足。始终明确现代教学工具是为教学服务的, 仅是教学的手段, 它永远不可能代替教师的讲解、启发、点拨与板书。

三、提高个人教学水平的几点思考

1. 加强教育理论学习, 提高理论修养

新课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角度对学生做了一个立体的纲要要求。这是第一次明确提出的新要点, 在以前的教育理念上尽管有所涉及, 但更侧重的是知识与技能方面, 因而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教学理念问题, 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更新我们的教学观念才行。我认为除经常研读新课标纲要及相关新课改的理论文章或书籍之外, 还应该要特别关注一下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等理论专著, 仔细体会其理论内涵及应用技巧, 为自己的课堂教学睿智与理论修养提供强大的理论后盾。“最近发展区”理论强调探究知识的递进性, 对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本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先行组织者”理论则突出教师的调控和指导作用, 对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习惯和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如在《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中, 教材上运用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进行测量, 得到至少六组 (U, I) 值, 然后描点连线, 用纵截距表示电动势、斜率表示内阻。除教材详细分析的这种方法外, 还可以从物理仪器多用途使用、电路改进等角度进行分析, 找出几种简单可行的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方案, 这就拓宽了实验思路。又如电路设计经常要用到定值电阻, 定值电阻如何使用往往不仅是学生最感困惑的地方, 也是教学的薄弱环节, 还是高三复习教学的重点之一。鉴于此, 教师的调控和指导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我是结合考题分析思路, 归纳特点, 总结出: (1) 定值电阻用于改装电表, 扩大电表量; (2) 定值电阻用来增大待测量; (3) 定值电阻作为电表使用; (4) 定值电阻用于改装电表, 扩大电表量等几大常用用途。我想将这些模糊、易混点作为专题进行总结, 都应归功于“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的灵活运用。

2. 研读教学用书, 明晰教学思路

必修教材打破了传统教与学的理念, 它更加关注当前社会普遍关心的社会经济问题, 如能源、环境等, 使学生进一步物理学与技术进步、社会发展的关系, 从更广阔的角度认识物理学的作用, 并注意将相关的基础规律进行综合布局与整合, 放在最能发挥其教育教学功能的地方来学习。从表面上看必修内容的知识较散乱、不成体系, 但我们若认真研读教学用书时, 就会体会到该教材编写的奥妙所在, 知识体系也是很流畅的, 只是与我们以前的思维方式不同而已。如我对必修1和必修2教材的编写理解:共同必修是为全体学生设计的, 旨在引导学生经历对自然规律的探究过程, 学习基本的物理知识, 了解物理学的思想和研究方法。其中必修1的概念和规律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教材里的典型实验有助于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浩然研究方法, 体会实验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必修2是物理学的核心内容, 通过学习体会高中物理课的特点和学习方法, 了解近代物理的内容, 为学生进一步了解世界开启一扇窗户。只有这样, 我们的教学思路才清晰、有层次性、递进性。

3、加强交流与研讨, 勇于课堂教学探索

高一物理必修一教学计划 篇7

1微元思想的根本目的——化变为恒

微元思想的运用从形式上来看是一种化整为零的处理手段,然而为什么要化整为零呢?其主要原因在于整体化的物理过程在不断发生变化,为了认识的简化,就必须将过程拆分开来理解。这一处理手法贯穿了整个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在很多概念的构建中都有相应思想的体现,这也使得很多抽象的概念便于被学生所理解。人教版物理教材在很多教学内容上的组织上就通过微元思想的运用来进行的。

2微元思想在人教版物理教材必修一中的呈现

人教版物理教材必修一模块中微元思想的呈现主要出现在第一、二章的运动学部分。

2.1瞬时速度概念的介绍

教材先介绍了对一段过程运动快慢的描述,即平均速度,然而提出问题:精确地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就需要运用到瞬时速度。学生初中所学和生活经验也已经帮助他们构建了这样一组前概念认知: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瞬时速度保持为某定值,即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是一样的。在此基础上,有关瞬时速度可以这样来理解:物体某一过程的平均速度可以用位移与对应时间的比值来求解;现在如果研究的时间及其微小,即可以认为时间无限接近于零,则在该段时间内,物体的运动速度变化极其微弱,因此可认为该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对应阶段的平均速度即可认为为瞬时速度,由此就实现了平均速度到瞬时速度的概念过渡。

教材随后又进一步通过实验对这一概念处理进行了深化:打点计时器的数据处理中,教材明确指出对某一打点时刻的速度求解,可以围绕该点选择某一段进行平均速度的计算来进行,并且强调,对应过程越短,则瞬时速度的表示更加精确(当然,这里还要对长度测量的相对误差进行对比,有关内容就不再赘述);该节内容后的“科学漫步”中所介绍的光电门测速法更是这一思想的直接运用。

2.2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规律的探究

初中学生已经能够求出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位移,该问题的简单之处在于:速度为恒量。那么微元思想“化变为恒”的操作是否可以运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的求解呢?教材正是如此处理的。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这一节,教材分五个层次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探究规律。

①导入环节:以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求解为铺垫,引导学生将求解的方程与v-t图象进行对比,得出结沦:在匀速直线运动过程中,位移对应v-t图象中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

②提出问题:对匀变速直线运动进行处理时,它的位移和v-t图之间是否有类似的关系呢?一个“类似”给学生一种潜意识上的提醒,是否可以以匀速运动的方法来认识变速运动呢?怎样化变为恒呢?

③思考与讨论:教材上在对应的栏目中,通过一个讨论情境的创设,引出一个估算问题的争论:教师提供如表1所示的小车速度随时间的速度变化情况,让学生估算小车在五秒内的位移。学生A认为,可以用瞬时速度代替对应时段的平均速度,分段落求解出位移,最后相加得出结果;学生B认为这种估算不够严密,因为速度时刻在变化,某一时点的瞬时速度只是一个时刻,其他时刻速度和其不同,不能这样处理。以两个同学的争论给出了两种不同认识,A的方法其实是微元思想的直接应用,而B的立足点在于微元思想的使用细节要落实到“微”上面,否则就有很大偏差,其实两个论点都有可取之处。教学时,教师不应该直接给出评判,而应该引导学生围绕这两种观点进一步进行思考和讨论,让他们在彼此交流中体验微元法在估算过程中的使用以及相关要点,并让学生对相关方法进行总结。

④微元运用:通过前段的讨论,在学生对微元思想已经有所认知的基础上,教材自然而然过渡到有关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规律的讨论。先以甲图v-t图象的形式提供了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然后以分段切割的方式,引入微元的思想,从乙图划分为五段到丙图划分为十五段,教材正文叙述为,用若干个矩形的面积之和来代替总的位移,并通过对比发现,总面积不断趋于整个梯形的面积,最后在丁图中进行总结:时间分得更细,则位移就等于整个梯形的面积,从而从这一角度实现位移的求解。

⑤规律总结:结合v-t图,将位移与时间的图象总结出来。

3呈现特征和教学建议

上述内容都是通过微元思想来展开,但是通篇没有“微元”二字,这充分体现主流的当下科学方法教育理念:以隐形教育为主,显性教育为辅。所谓“隐形教育”,即不将科学方法(例如这里的微元思想)的具体操作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依托于知识的探究和构建过程,让学生体验相关方法的操作,而有关方法的归纳和总结,即显性化处理可交由学生自己在思考和讨论中完成。

教材上这一设计思路彻底扭转了方法教学上教条式的灌输式教学,让学生在自我体验中进行方法的感悟才有益于其方法的养成。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在对学生进行微元思想的渗透教学时,要灵活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分析过程中,自己进行分割、运算,并通过近似性的比较来发现微元处理的可行性,进而在概念构建、规律总结的同时,实现方法的习得。

物理高一必修一必考知识点总结 篇8

1.力的本质

(1)力的物质性: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提到力必然涉及到两个物体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有力时物体不一定接触。

(2)力的相互性:力是成对出现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存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等大、反向、共线,属同性质的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效果不能抵消.

(3)力的矢量性:力有大小、方向,对于同一直线上的矢量运算,用正负号表示同一直线上的两个方向,使矢量运算简化为代数运算;这时符号只表示力的方向,不代表力的大小。

(4)力作用的独立性:几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每个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均不会因其它力的存在而受到影响,这就是力的独立作用原理。

2.力的作用效果

力对物体作用有两种效果:一是使物体发生形变_,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这两种效果可各自独立产生,也可能同时产生。通过力的效果可检验力的存在。

3.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完整表述一个力时,三要素缺一不可。当两个力 F1、F2 的大小、方向均相同时,我们说 F1=F2,但是当他们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或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不同点时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

力的大小可用弹簧秤测量,也可通过定理、定律计算,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符号是 N。

4.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1)力的图示:用一条有向线段表示力的方法叫力的图示,用带有标度的线段长短表示大小,用箭头指向表示方向,作用点用线段的起点表示。

(2)力的示意图:不需画出力的标度,只用一带箭头的线段示意出力的大小和方向。

5.力的分类

(1)性质力:由力的性质命名的力。如;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磁场力、分子力等。

(2)效果力:由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力。如:拉力、压力、支持力、张力、下滑力、分力:合力、动力、阻力、冲力、向心力、回复力等。

6.重力

(1).重力的产生:

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收而产生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的大小:

1)由 G=mg 计算,g 为重力加速度,通常在地球表面附近,g 取 9.8 米/秒 2,表示质量是 1 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 9.8 牛顿。

2)由弹簧秤测量:物体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为重力大小。

(3).重力的方向: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即与水平面垂直,不一定指向地心.重力是矢量。

(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1)物体的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效果上,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都集中于一点,这

个点就是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2)重心跟物体的质量分布、物体的形状有关,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5).重力和万有引力

重力是地球对物体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万有引力的另一个分力提供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同一物体在地球上不同纬度处的向心力大小不同,但由此引起的重力变化不大,一般情况可近似认为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即:mg=GMm/R2。除两极和赤道外,重力的方向并不指向地心。

高一物理必修一教学计划 篇9

本节课教学的导入独特:以学生喜欢的体育运动跳高的第一次技术革命:滚式;第二次技术革命:背越式入手,配合图片,刺激了学生的视觉思维和学习激情。

在整个教学中,教师始终以合作者、参与者的角色与学生共同学习,特别是在课堂展示中,事事时时注意引导学簇之间的合作和竞争。

课堂展示的精彩源于自主学习的充分。在自主自习中,我注重做好:

(1)力的概念引导学生实验的意识,联系生活实际,并且适当的为学生准备实验器材和生活例子例如:皮球,孤掌难鸣等

(2)在力的表示中,在巡阅学生的完成情况之后要点评和示范,引导学生有意识的通过表格对比“力的示意图”和“力的图示”的优劣。

(3)在重力的学习中,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寻找重心。

在课堂上学生自己利用拉杆设计三角形和薄纸板寻找重心,非常精彩,他们分别从钝角、锐角几个层次设计、寻找,学簇之间注意相互配合和补充,使人意外和惊喜。

学生利用自身轻轻一跃引入室展,使课堂的引入别具一格。

在教学中也存在困惑,课时的分配,我以1课时进行,时间非常紧张,甚至有个别班级超时,但与其他学校的老师交流时,他们也存在这样的困惑,甚至有时分为2课时(力1课时,重力和四种基本相互作用1课时),我想能否把力和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为1课时,重力1课时,这样可以显得整章的布局变为整体——特例——运算。

在教学中我建议注重了力的概念的分析,因为据了解学生对初中力的概念已经遗忘。

高一物理必修一教学计划 篇10

关键词:高中必修课:分层走班制:物理教学模式

在新的教学背景之下,我们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思路进行调整,各个学校应该转变育人模式将更多的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作为一个主要的教学原则。这能够有效地实现学生在共同发展的基础上进行个性的发展。但是传统的授课形式仍然占据着一定的地位,面对有不同认识基础和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当前课仍然然采取统一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这必然会使一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学的节奏,同时又因为班级当中学生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而物理学科又是一项理论知识较强的学科,因此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很难达到一定的预期效果,所以在高中必修课分层走班制的背景下,对物理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究是十分重要的。

一、学科分层走班教学的分析

对分层走班进行教学可以从3个方面进行改革,主要是分层教学、分层作业考试与分层提高。分层教学需要根据学生自身的层次水平和认知程度,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每个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平台,然后在他们的水平之上提出一定稍高的要求,同时确定相关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分层作业和考试,在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以后,学生每天的作业、每单元的检测情况,需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采用不同层次的试卷进行测试。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说,主要以教什么、学什么、考什么的原则进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分层命题,分层考试分层检测的工作,及时掌握好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对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进行有效调整。分析分层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成绩存在差异性,这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情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正视这种差异。进行分层的最终目标就是促使学生建立自信,并且在其自身原有的学习水平和知识基础上得到提升,因此需要通过分层次的教学,使全体学生的学业成绩能够分批次地进行稳步的提高。

二、高中必修课分层走班制背景下物理教学模式探索

1、物理教学目标的分层要求。在物理学科的范围内,对教学目标进行设计和制定是物理教学设计当中最为关键的一步。教学目标对于教学活动来说十分重要,它起到引导、鼓励和调节、测评的作用,因此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总体出发点和归宿点。在对学生进行分层次以后,需要本着面向全体兼顾差异的原则,将高中物理教学大纲和物理课程标准作为主要依据,同时根据物理教材的相关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能力,合理地制定各个层次的学生的教学目标,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提高其自身学科素养的可能。进行具体教学的要求制定,教师需要重视对于知识与技能、過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3个维度的分层要求的设计。对于课程标准基本要求当中的实际和简单应用,要求所有学生都能够达标,而对于能力要求相对较高的理解应用和实验探究等部分,需要根据层次的不同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并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不同的问题,使不同类别的学生分别达到不同的目标,这样才能够将层次目标贯穿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当中。

举例来说,在进行《机械能守恒定律》这一课的学习的时候,可以将主要的教学目标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在直线运动情景之下,对机械能守恒定律进行探究,采用动能定理进行探究,要求所有学生可以独立完成探究任务;第二个层次是:在曲线运动的情景之下,对机械能守恒定律进行探究,需要应用到极限思想和微分的关键。要求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推导方法作出合理的迁移,并要求高于直线的运动探究,对于低层的学生来说,对其进行启发性的引导,中层次的学生来说,可以在小组探讨合作的情况下完成,而对于高层次的学生来说,要求期望独立完成相关任务;第三层次是:在有弹性势能存在的情形之下,对机械能的守恒定律进行探究,这是一个较高层次的目标,并非所有学生都能够独立完成,所以,较高层次的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通过合作探究的形式或独立完成目标。而中等层次和较低层次的学生,如果想实现这一目标有一定的难度,而教材对于这一部分也并没有作出明确的要求,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介绍,或者将其放在课后,工作一种课题研究,使学生在课后通过小组的方式等,进行相关的探究。

2、作业的分层布置。教师在进行作业布置的时候,需要尊重学生在知识掌握上的能力差异,分层次地要求学生对相关的作业予以完成。但所需要尊重的原则是,对作业进行分层布置,求同存异,共同进步。做好分层设计和分层要求的工作,将作业分为3个层次,分别是较低层次、中等层次和较高层次。较低层次的作业主要为基础性的作业,一般为课后的练习和作业本等;中等层次的作业一般以夯实基础为主,为学生配合一些有一定思维含量的习题;而较高层次的作业需要涉及到基础性的作业,同时也需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综合性的题目。而对作业进行批改也需要分为3个层次进行,学生对于自己的层次有很明确的要求,同时也要求作业的层次更加分明,需要按照学生的自身不同情况进行量身定制。在对学生进行分层布置作业的时候,需要充分的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考虑,通过学生按层次完成相关的作业,避免大一统的做法,确保每个学生的思维都具有“鲤鱼跳一跳,够得着”的境界。这样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对于较低层次的学生来说也没有过大的学习压力,对于中等层次的学生来说,还有进一步的提升空间,对于较高层次的学生来说就有了更加明确的要求,直接减轻了他们的学习负担,包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和利用率。

3、单元测试分层命题,分层评价。在对学生进行分层走班之后,对于学生平时的考试和考核需要根据课程标准进行,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和命题情况进行分层考察,每一份的试卷当中需要涉及到一定的试题,并含有3种层次的命题。基本题可以向全体学生进行开放,而对于低层次的学生和中等层次学生,可以为其开放提高命题,对于较高层次的学生可以选择做或不做。在分类考察以后,根据考察结果的不同,采用不同方式的矫正措施,并没有过关的学生进行考察,可以通过补课和个别辅导的方式进行,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相关的学习小组,或者为学生进行额外的帮助,平时应该做好对学生的检测工作,并在检测当中对学生予以肯定和鼓励。做好对学生评价方式的分层化,对高中物理老师来说,这是一项较为重要的任务,所以在物理的学习过程中,随着学习内容的不断增加,云生自身的实际能力也在不断的提高学生自身的实际能力也在不断的提高,这样其学习信心和决心,也在不断的增强。因此需要保持和维护每一个学生的自尊,这就要求物理老师应该有技巧的,有艺术的对每一个学生进行合理的评价,同时将学生的潜能尽可能地挖掘出来,知己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这也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三、结语

本研究当中,笔者主要分析高中必修课分层走班制背景下的物理教学模式探索,笔者认为必修课分层走班教学是教育改革的趋势,也是一种有效的提升学生个体化素质的方法,特别是对于物理课程来说,这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成长。

高一物理教学的新思考 篇11

一、对高一新生引导的反思

高中的物理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 同时高校要求选考物理学科的专业占的比例相对较多固然是个有利条件, 但是“物理难学”的印象可能会使不少学生望而却步。客观地分析, 教学的起点过高, “一步到位”的教学思路是导致学生“物理难学”印象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高一年级的物理教学首先是要正确地引导, 让学生顺利跨上由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这个大的台阶, 其次是要让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物理知识基础, 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提高。

例如, 关于“力的正交分解”这一基本方法的教学就是通过分期渗透, 逐步提高的。这不仅是一个遵循认知规律的需要, 其意义还在于不要因为抽象的模型、繁琐的数学运算冲淡物理学科的主题, 通过降低台阶, 减少障碍, 真正能够把学生吸引过来, 而不是把学生吓跑了, 或者教师一味地强调物理如何如何重要, 学生就硬着头皮学, 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甚至变成了物理学习的“奴隶”。如果我们老师有意识地降低门槛, 一旦学生顺利的跨上的这个台阶, 形成了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再提高并不晚。可是, 一般新老师并没有很快领会这种意图, 因而在实际教学中不注意充分利用图文并茂的课本, 不注意加强实验教学, 不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 只靠生硬的讲解, 只重视告诉结论, 讲解题目, 这怎么能怪学生对物理产生畏难情绪呢?学生如果对物理失去兴趣, 对基本概念搞不清楚、对知识掌握不牢也就不足为怪了!

二、对教学目标的反思

首先, 知识、能力、情意三类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对基础知识的讲解要透彻, 分析要细腻, 否则直接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 并为以后的继续学习埋下祸根。譬如, 教师在讲解“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滑动的方向相反”时, 如果对“相对”讲解的不透彻, 例题训练不到位, 学生在后来的学习中就经常出现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判断错误的现象;对学生能力的训练意识要加强, 为了增加课堂容量, 教师往往注重自己一个人总是在滔滔不绝地讲, 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 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引导训练, 导致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下降;还有一个就是要善于创设物理情景, 做好各种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 发挥想象地空间。如果仅仅局限与对物理概念的生硬讲解, 一方面让学生感觉到物理离生活很远, 另一方面导致学生对物理学习能力的下降。课堂上也要给学生创设暴露思维过程的情境, 使他们大胆地想、充分的问、多方位的交流, 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从一个知识的传播者自觉转变为与学生一起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所以教师要科学地、系统地、合理地组织物理教学, 正确认识学生地内部条件, 采用良好地教学方法, 重视学生地观察, 实验, 思维等实践活动, 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位一体的课堂教学。

三、对物理教学前概念教学的反思

前概念是学生在接触科学知识前, 对现实生活现象所形成的经验型概念。而由于中学生的知识经验有限, 辩证思维还不发达, 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还不成熟, 考虑问题容易产生表面性, 且往往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而看不到事物本质。所以易形成一些错误的前概念。这些错误概念对物理概念的正确形成极为不利, 它排斥了科学概念的建立, 是物理教学低效率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伽利略和牛顿以前, 人们对生活经验缺乏科学分析, 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所不可缺少的。由此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一个错误命题: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运动, 没有力作用, 物体就会停下来。这个错误一直延续了2000多年, 由此可见前概念对人们认识影响是巨大的。

在物理教学中, 不能忽视学生大脑中形成的前概念, 对正确的应加以利用, 对错误的要认真引导消除, 否则正确概念难以形成。

1. 加强实物演示, 丰富感性认识, 有利于消除错误前概念, 确立正确概念。

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属经验型, 需要感性经验支持。因此教学中应了解学生的实际, 通过实物演示消除错误概念。太阳曝晒下的木块和金属块的温度如何?学生最容易根据自己的感觉, 认为金属块温度高, 形成错误认识。所以只有通过实验测定后, 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感觉的错误, 才能消除错误前概念, 否则任何讲授都是苍白无力的。由于学生思维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和表面性, 他们往往以物质外部的非本质的属性作为依据, 形成错误认识。

在“自由落体”一节教学中, 学生对任何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从同一高度竖直落下时, 不同的物体将同时落地很难想象。因此教学中应强调“自由落体运动”是指在只受重力作用下的竖直下落运动, 但在实验中, 不可避免地受到空气等阻力影响, 结果当然不会完美。当然, 更重要的是做好演示实验也就是要重复“伽利略斜塔实验”, 使学生建立密度和重力都不相同的物体在空气中, 从同一高度落下, 快慢几乎一样的事实, 然后对自由落体运动加以分析、研究。

所以, 抓住中学生学习物理的思维特点, 充分利用实物演示及创造条件进行实物演示, 积极消除学生的错误前概念, 对提高物理学习效果是重要的。

2. 重视物理模型的运用,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消除学生思维障碍。

物理模型是物理学中对实际问题忽略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经过科学抽象而建立的新的物理形象。

通过运用物理模型可以突出重点, 抓住本质特征和属性, 可以消除学生思维方面的片面性和表面性, 提高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 从而使学生能够对自己从生活中形成的朴素物理概念分析区别, 抛弃错误概念, 形成科学概念。如:伽利略在研究运动的原因并指出, 亚里士多德观点的错误时, 设想的“理想实验”就是建立了一个没有摩擦的光滑轨道的物理模型.在建立物理模型后, 问题便简洁多了。

高一物理必修一教学计划 篇12

【引言】

送给大家三句话:

“信心比黄金更贵重。”

这是温家宝总理在描述金融危机的时候,对中外媒体说的一句话。是的,无论前面是火焰山,还是地雷阵,只要我们有目标,就有信心,有信心,则前途就会一片光明。

“良好的超前学习是高中学习成功的一半”

预习了,对知识点及其相互联系弄清楚了,开学上课听讲就不会跑神了,只有这样你才能使所学的知识连贯起来。

“勿在浮沙筑高台”

高一所学的大多数知识点都不会在高考中直接体现出来,但是他又是无处不在的;比如一些基本概念(速度、位移、加速度等)、基本方法(受力分析、牛顿第二定律等)会再高

二、高三的一些习题中反复出现,高一物理没学好,到高三再去补救,就已经晚了。【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的不同点】

初、高中物理教材的差别显著:

现行高中物理课本,与初中物理相比,初步分析有其以下显著特点:

1、从直观到抽象:如:物体――质点。

2、从单一到复杂:二力平衡――多力平衡;匀速运动――变速运动、圆周运动、简谐运动。

3、从标量到矢量:算术运算(加减法)――几何运算(平行四边形法则)。

4、从浅显至严谨,从定性到定量。

有人把初中物理比喻为入门,好象一栋大楼的第一层楼,但到高一,物理就相当于四层楼了,中间缺少了二层楼和三层楼,大多数学生要走上四层肯定不会十分顺利。所以,高中物理难学,难就难在初中与高中衔接中出现的“高台阶”。

如何搞好高初中物理教学的衔接,如何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教学特点和学习特点,跨过“高台阶”,就成为我们这个暑假的首要任务。【高中物理学习方法总结】

高中物理难学,难就难在初中与高中衔接中出现的“台阶”。这个台阶存在于物理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方法与心理特点上。下面提供一些方法供大家参考借鉴。

1、上课要认真听讲,做好笔记。上课前要预习,课堂上要认真听讲、勤于思考、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重在理解,同时做好笔记,老师总是有许多对课本内容的补充知识,天才也不能一下就把老师三年补充的内容全部记住!所以,请记住:看一遍不如读一遍,读三遍不如写一遍。记课堂笔记的几个要点:①条理化,要预留充足空白;②不放过课本之外的精华,特别是老师的课堂小结部分;③处理好听、思、记三者之间的关系,记为辅;④课下整理笔记,及时更正、补充和复习。

2、做题要有理有据。学习了物理知识,那么分析、思考物理问题时就要借助物理知识去分析,不能凭想当然和生活中形成的错觉去进行判断。

3、学会分析物理过程。要对物理过程一清二楚,物理过程弄不清必然存在解题的隐患。例如:做题时要尽量画图,动用圆规、三角板、量角器等,以显示几何关系。画图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更精确地掌握物理过程。

4、多独立地(指不依赖他人)思考、多领悟。学习物理重在理解物理概念、规律,思考物理方法,领悟物理过程。不要为了做题而做题,而要做到举一反三,做一题而知十题、百题甚至千题。

5、备好错题本,做好总结。准备一个厚本子专门收集你做错的题目,同时记录下你不清楚的概念、规律和好的解题方法以及解题的心得体会。每当你做错了题应该去认真反思,做2016高一新课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错了题而又不往心里去是不会有收获的,对每道题都要有分析和订正,隔段时间还要对纠错本再次“回炉”,对十分熟练或者已经掌握的题目,就做好标记及时删除,对反复出现的题目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和总结。这样三年下来,这将是你最好的复习资料,这就是最高效和最高层次的学习,这时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然就有很大提高,一定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第一节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 机械运动:物体的空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机械运动是自然界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形态。

一、质点

1、定义: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如果物体的形状大小对问题的研究没有影响或者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为使问题简化,就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物体;用来代替物体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

2、能够视作质点的条件:

①物体的形状大小对问题的研究没有影响或者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②当物体各部分的运动情况都相同时,物体上的任意一点的运动情况都能反映物体的运动情况;

③物体虽然有转动,但是转动对研究问题不起主要作用

3、说明

①能否看做质点与物体的大小无关;

②同一物体有时不能看做质点,但是有时也能看做质点;

③质点概念的提出抓住了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了次要因素,使所研究的问题得以简化,这种方法就做——理想化模型。

二、参考系

1、定义: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用来做参考的另外物体(参照物)

2、说明:

①描述物体运动时,必须说明它是相对哪个参考系而言的;

②同一物体的运动,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结果可能不同; ③比较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择同一参考系;

④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也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一般以地面为参考系。

三、坐标系

1、意义: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可以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

2、坐标系的分类

①一维坐标系;②二维坐标系;③三维坐标系。2016高一新课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3、说明:画坐标系时,必须在坐标系中标出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

【例1】下面关于质点的一些说法,其中正确的有(B)

A、体操运动员在做单臂大回环时,可以视为质点 B、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 C、研究地球自转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 D、细胞很小,可以把它 看成质点

【练习1-1】下列各种运动物体中,能被视为质点的是(BD)

A、花样滑冰的运动员在比赛中 B、研究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的转动情况 C、研究砂轮的转动情况

D、研究顺水漂流的小船,它漂流10 km所用的时间

【练习1-2】下列物体可以看做质点的是(A)

A、研究一列火车从北京到上海所用的时间 B、在空中作跳伞表演的运动员 C、研究乒乓球的弧圈技术

D、研究自由体操运动员在空中翻滚的动作

【例2】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里,常有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镜头,这通常是采用“背景拍摄法”:让“孙悟空”站在平台上,做着飞行的动作,在他的背后展现出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同时加上烟雾效果;摄影师把人物动作和飘动的白云及下面的烟雾等一起摄入镜头,放映时,观众就感觉到“孙悟空”在“腾云驾雾”。这时,观众所选的参考系是(C)

A “孙悟空” B平台 C 飘动的白云 D 烟雾

【练习2-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D)

A、参考系必须选择地面

B、研究物体的运动,参考系选择任意物体时,其运动情况是一样的 C、选择不同的参考系,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 D、研究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定参考系

【例3】一个小球从距地面5m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距地面0.5 m处被接住.取坐标原点在抛出点下方2m处,向下的方向为坐标轴的正方向.则小球的抛出点、落地点、接住点的位置坐标分别是(A)

A-2m, 3m, 2.5m B.2m,-3m,-2.5m.C.5m, 0m, 0.5m D.0m, 5m, 4.5m 【练习3-1】某同学从某一路口A处骑自行车出发,先向北走了500m,接着又向南走了700 m。请你建立合适的坐标系,描述该同学的位置及其位置的变化。2016高一新课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第二节 时间和位移

2016高一新课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第一章 阶段检测

(一)【课堂笔记检测】

1、机械运动的定义:,机械运动是自然界、的运动形态。

2、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① ;

② ; ③。

3、质点概念的提出抓住了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了次要因素,使所研究的问题得以简化,这种方法就做。

4、同一物体的运动,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结果 ;

5、坐标系的三要素:① ;② ;③。

6、在时间轴上时刻可以用 来表示;时间间隔可以用 来表示。

7、路程的定义: ;位移的定义:。

8、请列举3个矢量:、、。

9、变化量=-,变化量又叫。

10、平均速度: ;

瞬时速度: ;

平均速率: ;

瞬时速率:。【实效演练】

1.下列情况中的物体,哪些可以看成质点()A.研究绕地球飞行时的航天飞机。B.研究汽车后轮上一点的运动情况的车轮。C.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

D.研究在水平推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运动的木箱。

2.人坐在运动的火车中,以窗外树木为参考系,人是_ __的。以车厢为参考系,人是______的。

3.对于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参考系必须选择地面。

B.研究物体的运动,参考系选择任意物体其运动情况是一样的。C.选择不同的参考系,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D.研究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定参考系。

4、学习了时间与时刻,蓝仔、红孩、紫珠和黑柱发表了如下一些说法,正确的是…()A.蓝仔说,下午2点上课,2点是我们上课的时刻 B.红孩说,下午2点上课,2点是我们上课的时间 2016高一新课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C.紫珠说,下午2点上课,2点45分下课,上课的时刻是45分钟 D.黑柱说,2点45分下课,2点45分是我们下课的时间

5、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关系的正确说法是()A、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 B、物体沿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C、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位移可能相同 D、物体通过一段路程,位移不可能为零

6、小球从3m高处落下,被地板弹回,在1m高处被接住.那么,小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A、4m,3m B、3m,1m C、3m,2m D、4m,2m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 B.瞬时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

C.火车以速度v经过某一段路,v是指瞬时速度 D.子弹以速度v从枪口射,v是平均速度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每个时刻的速度都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任意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一定等于零。

B.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平均速度为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速度一定等于零。C.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D.变速直线运动中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不等于它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9、如图2所示,为甲乙两个物体相对于同一参考系的s-t图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物体的出发点相距s0 B.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甲物体比乙物体早出发的时间为t1 D.甲乙两物体向同方向运动

10、一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若前t/3 内的平均速度为6m/s,后2t/3时间的平均速度为9m/s,则这段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若质点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3m/s,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6m/s,则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m/s.

11、一汽艇在相距2km的甲乙两码头之间往返航行,逆水时用1.5h,顺水时用1h,则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平均速率为_________。

12、短跑运动员在100m竞赛中,测得7s末的速度是9m/s,10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是10.2m/s,则运动员登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13、汽车沿着指向从甲地开往乙地,(1)若在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路程为v2,则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v为多少?(2)若汽车在全程所用时间的前一半和平均?(3)两种情况下的平均速度哪个大? 2016高一新课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第五节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一、速度变化量

1、速度变化量:速度的变化量是描述速度改变的多少,它等于物体的末速度和初速度的矢量差,即Δv=vt-v0,它表示速度变化的大小和变化的方向;

2、同一条直线上的矢量运算:

设出正方向,写出各个矢量,用正负表示方向,代数运算;

3、说明

①速度变化量是矢量;

②速度的大小与速度变化两无关;

③速度的变化量Δv与速度大小无必然联系,速度大的物体,速度的变化不一定就大.例如,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可以很大,但它在任何一段时间内速度变化均为零. ④速度变化是过程量,它对应某一段时间(或某一段位移).

二、加速度

1、定义:速度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用a来表示;

2、定义式:a=Δt

3、物理意义: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4、单位:m/s2

5、矢量性:与Δv方向相同,与V的方向无关;

6、说明:

①平均加速度、瞬时加速度

②a与V0同向时,物体做加速运动,a与V0反向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③加速度a与速度v没有必然关系,与Δv也无直接联系,v大,a不一定大;Δv大,a也不一定大.;

④加速度a=Δv也称为“速度变化率”; ΔtΔv⑤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方向都不变的运动。a、b、c、匀加速、匀减速直线运动 相同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相等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相等

2016高一新课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专题1-2 速度—时间图像(V-t图像)

1、意义:在V-t图像中,图线反映了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作用:根据v-t(1)运动物体初速度的大小v

0,即图象中纵轴截距.(2)判断是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3)算出加速度,加速度的大小为a=ΔvΔt.(4)确定运动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或运动物体达到某速度所需要的时间.3、说明

①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在图像中的体现;

上一篇:电气自动化专业前景下一篇:集团年会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