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高一物理教学反思

2024-06-09

57高一物理教学反思(精选15篇)

57高一物理教学反思 篇1

高一化学教学反思-《离子反应》教学反思

《离子反应》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有些人认为概念是个知识点,在教学中重点是把这个知识点打开,挖定义、挖定义里面的细节,不过我觉得在新课标下我们更应该思考为什么要教这个概念、学生为什么要学这个概念。概念原理内容是一种概括性熟悉、是一种揭示本质的熟悉,它是科学知识体系中非常重要而核心的内容,建立这个概念的学科价值是什么?学生学习这个概念的价值是什么?总之,我觉得概念的教学真的需要反复的去论证和思考概念的价值、概念学习的价值、概念教学的价值是什么这个问题。

在这节课的设计上,第一个重点就是让学生熟悉什么是离子反应,为什么要学习离子反应。所以我以学生原有的化学反应的基础为出发点,将课本后面探究离子反应发生条件的三个实验提到最前面,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形象感知后,再从微观离子角度分析溶液中离子的变化以及变化原因,即反应的本质,从而得出电解质溶液反应的共同特征——电离出的离子之间的反应。这样学生在大脑中对离子反应便会有一个初步的熟悉,同时形成离子反应揭示反应本质的印象。反应的本质用汉字表示看起来比较麻烦,怎样表示看起来更形象呢?这样就引出了第二个重点——离子方程式。对于反应物在水中易溶易电离的,我希望学生用“分析溶液中的微粒存在状态及微粒间的定量关系——寻找能够反应的离子——写出离子方程式——查原子守恒、电荷守恒”这种书写方法,所以以三个探究实验为例,让学生对照表格直接用离子符号表示反应的本质,即书写离子方程式。并且这种方法也便于学生理解离子共存的问题。但是对于反应物中有难溶难电离物的反应,用前面那种方法就不太好分析,所以我以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为例,介绍了“写—拆—删—查”这种方法。这种方法对于离子方程式正误判定这种题型就比较好应用。当然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选择。下面就通过一组酸碱中和反应,既是练习书写离子方程式,同时也是对离子方程式的意义或者说为什么要学习离子方程式的归纳总结。最后通过三道高考常见习题——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离子方程式正误判定、离子共存问题对学生进行一个达标检测。课后思考题就是联系实际,关于离子反应在污水检测、医疗环保方面的应用。

本来我是预备将哪些物质拆哪些物质不拆作为一个难点让学生讨论,不过在上课的过程中没有讲,结果做练习时发现学生对微溶物的处理不清楚,所以放在讲解练习的时候,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在引入的时候我用了一个铜离子与碱反应的故事设疑,不过忘了以解决这个问题来结束。课后思考我留了一个污水中离子检验的题目,下课后有很多学生问我这个题目,可见学生对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很感爱好的,所以以后的教学中要留意多联系实际。在上课的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如何引发学生的爱好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57高一物理教学反思 篇2

实施高中化学新课程必须以《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为依据, 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 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核心, 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以高中课程改革为契机, 通过培训和校本研究, 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的实施水平, 在地区内形成有影响的课改先进学校。

二、教学内容安排

教学课时建议:每周至少安排3课时。

内容安排建议:理科学生上学期完成必修模块1与必修模块2 (1~2单元) , 下学期完成必修模块2与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 。文科学生上学期完成必修模块1与必修模块2 (1~2单元) , 下学期完成必修模块2与选修1 (化学与生活) 。

从内容上来看, 必修模块几乎包括了以往高中化学三年所涉及的所有内容, 但由于必修模块只是为进一步学习选修模块打基础, 因此具体的知识点作了精简, 并且教学要求作了调整, 大多数只是形成一般的概念, 了解基本的研究方法, 相关内容在选修模块中都将进一步深化。

三、化学新课程教学中的主要困难、困惑及对策

首先是化学新课程的知识呈现方式和顺序变化了, 知识内容的教学目标要求变化了, 造成学习内容与学习时间之间产生了很大矛盾, 特别是在高考要求不明晰的情况下, 更感到难以适应。其次是尽管普遍认同了新课程的理念, 但却欠缺实施时所需要的教学技能。如何根据新的要求, 利用我校化学教学多年研究成果, 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能力, 提高落实三维教学目标的教学技能, 成了新、老教师都面临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解决主要从三个方面落实:

1. 制定好教学要求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教学要求的弹性是新课程一个重要特征。在教学中首先应该保证所有的学生掌握好课程标准规定的最基本的内容。在此基础上,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 完全可以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 对教学提出高一些的要求, 以更好地理解知识以及为后续学习预留空间, 但这种对教材内容的弹性增补, 前提是首先要“保底”, 而且增补不能搞“一步到位”, 不能增加学生负担。

2. 深入研究教材中知识呈现主线, 合理重组教学内容。

教材采用了专题式的模块结构, 一定程度影响了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比如其中的“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材包括三部分内容: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金属与水的反应、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在“金属与氧气反应”中, 在学习了钠与氧气、铝与氧气反应的性质后一定要结合初中知识, 对整个金属活动顺序表中的金属与氧气的反应进行归纳, 形成整体知识。在“金属与水的反应”中, 教材重点介绍的是钠与水和铁与水两个反应, 在教学上, 就应充分利用“金属的活动性不同, 与水反应的难易程度不同”这条主线, 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学习。教材安排了“设计铁粉与水蒸气反应装置”的科学探究活动, 其实冲淡了这一主线, 况且前面已有观察方法的训练 (钠与水反应) , 同一堂课中进行两个这么高难度的实验训练, 时间紧, 探究学习难以充分展开。因此可考虑重组教学内容, 调整教学顺序, 把“钠与水反应和铁与水反应”与“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在第一课时, 将“设计铁粉与水蒸气反应装置”的科学探究活动与实验操作放在第二课时, 这样既突出了知识主线, 又保证了科学探究的完整性和合理性。

在新课程中, 教材仅是学习的一个范例和文本, 教师要突破多年来“紧靠课本”、“忠实教材”的观念, 教学中如何选取知识, 知识如何呈现, 都要靠教师进行二次创作, 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学习需要, 重新整合教学资源, 灵活处理教材。

3. 以科学探究作为突破口, 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

转变学生过于依靠接受式学习的学习方式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提出, 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科学探究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达到提高全体公民整体素质的目的。在实施中, 首先要对科学探究或探究式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才能科学、合理地运用于课堂教学。

科学探究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重要的学生学习方式, 但是, 科学探究并不是学生学习的惟一方式。学习任务的复杂性决定了人类的学习方式是多样化、个性化的, 尤其是在校学生, 要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 掌握几千年来人类文化的精髓, 只用一种学习方式是不可想象的。接受学习、探究学习等都是人类常用的学习方式, 并没有绝对的优与劣,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 就是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 引导学生综合应用各种学习方式 (包括接受式) 来积极、主动、高效地获取知识。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1) 选择核心内容进行探究。

科学学习强调亲身体验, 在“做中学”, 但由于时间和学生知识基础的限制, 不可能把课本上所涉及的所有知识的产生过程都模拟科学史重复一遍。要选择那些最有探究价值而且学生在现有的知识基础上能够探究的内容进行探究, 这些内容应该是本模块的主干知识。

(2) 重视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建构知识。

高中化学必修模块学习中, 学生最重要的知识基础是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内容。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要注意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在教学方式上要延续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的要求, 以科学探究作为突破口,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并在探究能力的要求上有所提高。

(3) 探究要面向全体学生。

科学探究要求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调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问题, 学习过程中思维活动量大, 跳跃性强, 具有很强的挑战性, 特别有利于尖子生的发挥, 但对于基础知识不太牢固的学生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探究活动中如果教师把握不好就容易成为少数学生的“表演”, 长此以往, 大部分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

教学中首先注意探究问题的设计要有梯度, 让更多的学生能够真正参与探究。其次, 留给学生探究思考的时间要充足, 交流展示的范围要广。

高一物理教学反思 篇3

关键词:物理教学 原因分析 解决方法

一、高一新生学习物理的通病

1、答卷中存在的问题:

(1)、审题和分析能力差:审题不细致,不准确,不全面,不按要求答题;不会通过分析题目信息抓住问题的关键。

(2)、理解能力差:对概念的理解肤浅,答题是凭着感觉答。

(3)、综合实验能力差:尤其对实验设计能力有待于提高。

(4)、数理结合意识差:不会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简单运算失误太多。

(5)、表达能力差:作图不严格,计算题解法不规范,逻辑性差。

2、作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审题不仔细,粗心大意;

(2)、公式不明,乱代数据;

(3)、表达不清,思维逻辑性差解题无计划,书写太混乱;

(4)、运算能力差,数据不准确,单位混乱。

二、原因分析

1、与学科特点有关: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他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因此比较抽象,学生要真正地弄懂,必须具备一定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积累。然而,高一新生在这方面相当地欠缺,且未把零散的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2、与初高中知识的衔接有关:

高一新生还未能形成较好的物理思维方法和解题技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数学符号与物理专用符号的区别;

(2)、图像结合物理情境的想像与思考能力的培养;

(3)、解题时画受力分析图和运动情况图的习惯和规范还未养成;

(4)、单位、有效数字、方向以及解题格式的规范化始终要引起重视。

3、与新生的适应能力有关:

从初中到高中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我们注意到高一新生棉队着新的教育环境、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不少学生感觉不适应,心理波动很大,存在着明显的"过渡期"(一般为一个学期乃至一年)。本人曾对高一新生在第一次期中考试后,对考试成绩的满意程度做了一次调查,结果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同学表示不满意或很不满意。究其原因,主要是新生对高中物理的学习不能完全适应。这种不适应阶段持续时间越长越严重,对学生的影响就越厉害。

高一新生为什么会出现上述不适应的现象呢?我认为这种不适应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首先是他们进入高中后受教育的环境发生了变化。

高一新生大都来自不同的初中,面对崭新而有陌生的学习环境,面对新的集体,需要有个逐步熟悉和适应的过程。他们迫切需要与新老师、新同学建立一种相对稳定的关系。可是对旧有的学习环境、人际关系的回忆和依恋,又制约和延缓了他们对新环境的适应及新的人际关系的建立。

其次是高中的课程及教学方法与初中大不相同。

高中阶段的课程明显增多,主课就有九科还有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等,不但课程增多,而且内容增多,难度加大,教学进度快,知识原理抽象,各学科的知识都有很强的系统性和一定的深度。在教学方法上老师也不可能像初中时那样仔仔细细的讲,手把手地教。

另外,由于高中阶段要求学生要改变初中时的学习方法,同时还要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和自学能力,要有良好的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和计划性,自觉做好预习和复习。然而,我们通过调查发现,不少高一新生都沿袭初中时的学习方法来对付高中的学习,在他们的潜意识里错误地认为初中的学习方法在高中也一定适合,实际上是事与愿违,考试结果大大出乎意料。

总之,高一新生物理学习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从外因来讲,教材的剃度正大,对学生的要求上了一个台阶,教师的授课方式等都会对高一新生造成影响,但由于大多数的教师采取了相应的对策,降低了对新生的要求。然而,主观方面,学生自身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障碍,才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

三、几点建议和思考

解决办法——给高一新生的建议:

物理是高中阶段的重点科目之一,它经典而抽象,虽来源与生活和实验却很难理解,因此许多同学望而却步,那么怎样才能学好物理这门课呢?我建议:

(1)、切实学懂每个知识点:

懂的标准是每个概念和规律你能回答出它们“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等问题;对一些相近似易混淆的知识,要能说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本质区别;能用学过的概念和规律分析解决一些具体的物理问题。

(2)、掌握物理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中学的物理规律并不多,但是物理现象和过程却千变万化。只掌握了基本概念和规律是不够的,还必须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如假设法,等效替代法,隔离法与整体法,独立作用原理以及叠加合成原理等等。掌握了科学的思维方法,才能提高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把复杂的问题分解为简单问题的能力,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物理问题。

(3)、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对课堂上刚学过的新知识,课后一定要把它的引入、分析、概括、结论、应用等全过程进行回顾,并与大脑里已有的相近的旧知识进行对比,看看是否有矛盾,否则说明还没有真正弄懂。这时就要重新思考,重新看书学习。在弄懂已学知识的基础上,要及时完成作业,有余力的同学还可以适量地做些课外练习,以检查掌握知识的准确程度,巩固所学知识。

(4)、适量的课外书籍,丰富知识,开阔视野:

高一物理教学反思 篇4

在第六章《万有引力》的教学过程中,我就遇到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下面就是我对此的一点反思。

在第六章学习了万有引力定律后,教材研究了天体的运动,卫星的运动。对于这些运动,都近似认为是匀速圆周运动,而由于地球本身也在自转,地球上的物体也随地球一起字转,也同样在做匀速圆周运动。研究匀速圆周运动,着眼点一般是向心力由谁提供,由向心力产生的向心加速度如何随物体的位置的改变而改变的规律等方面。在此,由于情况类型较多,有多有相似之处,所以学生分析起来往往感到困难,容易混淆,也容易出错。

有这么二中情况:

一、在地球表面物体随地球自转做圆周运动

向心力F向由万有引力F万来提供,但仅是的一部分,而且是较小的一部分,可得

F向《F万。而地球表面的物体由地球自转,所以自转的快慢一样都是24小时一圈,所以周期T都一样。

根据a向=F向/m得

a向=4π2r/T2

可得,由于相同,则a随r的变化而变化。

而的变化有两种情况:

1、r随纬度的变化而变化,而纬度越大r越小

结论:a随纬度的变大而变小。

2、r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且高度越高越大

结论:a随高度的变大而变大。

二、在空中绕地球运动的物体。

其向心力F向由万有引力F万来提供,而F万全部用来提供F向

即F向=F万

可推出ma向=GmM/r2

a向=GM/r2=GM/(R+h)2

其G中是一个常数,M是地球质量也是常数,r可写为(R+h),R是地球半径,可得出结论

a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且是高度越大a越小。

由以上几种情况可看出,由于原理上的不同,a随高度的变化可大可小,在这种地方,学生就容易犯糊涂犯错误。

在课堂教学时,我按照以上条目把各种情况分析完后,看到下面的学生目光中多带着些困惑,但我问他们懂了吗?他们有都说懂了。因此,我就按计划继续其他内容的教学,而没有做进一步的的落实。但课后我心中仍忐忑不安。不断思考怎样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终于,我决定自由设计一道题,看看情况如何。

地球

D

C

B

A

题目是这样的:

如图,A、B、C、D处(A、B为空中的卫星,

C、D为地球上的点)

向心加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题目一出,由于只要是排序,不要说原因,所以下面同学反应十分热烈。有CDAB、CDBA、ABCD、ABDC…。我将结论一一记下,再叫各种情况的代表说明其理由,有些一开始思考不周全的同学,经过分析发现其思考不到位的地方,加以改正。最后统一认识。对此知识点加深了理解和认识。

小结:通过以上一件小事,我反思我在教学中存在的很多问题。首先,落实不到位。本来应该当时落实没能及时落实。再有就是教学过于死板,平时让学生参与的机会较少,总是满足于自己一言堂。不给学生机会出错,而学生从自己的错误中得到的认识会更加深刻。

高一物理教学反思 篇5

站到了讲台上,再让自己的学生象自己那样去感知,绝对不合乎实际,想了又想,高一是基础,是兴趣,高一砸了,这物理就会放弃了。在这个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学生们抽象思维太欠缺了,迫使我们对自己的教学做出新的尝试。

将高中物理内容整体思考了一下,重点就是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在高一打基础的这个时候,力的范围就课本上学过的那几种力。学生较易理解。教学中应将生活实际中的情景搬到课堂上,让学生去体会、去感知。让他们觉得物理就在身边,即使他的成绩不理想,但他也觉得物理有趣,这就会使他在兴趣的驱使下逐步提高成绩,应付考试。一直到运用物理思维去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若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即使他能在考试中拿上高分,也能进入大学,但物理这们科学我觉得不会对他的成长增添任何乐趣,在他的印象中,那只会是一堆烦躁的公式、公理、定理、规律。

高一物理教学反思案例 篇6

赵 敏

紧张忙碌的一学期即将结束。回首一学期来的物理教学工作,可以说有欣慰,更有许多无奈。工作20年,各方面都积累了一些经验。然而随着教育的发展、高中扩招等诸多问题使得我们的生源质量在下降,很多时候我感觉高中物理越来越难教了。

我所任教的四个班都是平行班,每个班的特点不同。4班因为本人是班主任,很多同学有着不敢不学、不得不学的心理,因此历次考试平均分在平行班中名列前茅。然而从上课的状态来看,我感觉大部分同学没有对物理真正产生兴趣,也就不能真正学好物理。而且一部分同学虽然也想学好物理,也很认真、很努力,然而由于基础薄弱、理解能力差,始终不能真正掌握学好物理的方法。2班是所有任课教师公认的上课气氛比较活跃的班,因此在上课时需要花费一定时间维持纪律,纪律保证了才能让那些想听课的学生有所收获。1班是四个班中上课的感觉最好的一个,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物理很感兴趣,也肯动脑思考,接受能力比较强,只是课后的功夫不足,有的同学凭借小聪明课后从不看书看笔记复习,作业也要催着要才能交上来。

四个班的学生总体来讲都存在“懒”的特点,懒得动笔、懒得动脑懒得总结。针对这种情况,我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1.课堂纪律要求严格,决不允许任何人随意说话干扰他人。这一点虽然简单但我认为很重要,是老师能上好课、学生能听好课的前提,总的来说,这一点我做得还不错,几个“活跃分子”都反映物理老师厉害,不敢随便说话。

2.讲课时随时注意学生的反应,一旦发现学生有听不懂的,尽量及时停下来听听学生的反应。

3.尽量给学生最具条理性的笔记,便于那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回去复习,有针对性的记忆。

4.注重“情景”教学。高中物理有很多典型情景,在教学中我不断强化它们,对于一些典型的复杂情景,我通常将其分解成简单情景,提前渗透,逐步加深。每节课我说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情景”,每讲一道题,我都会提醒学生“见过这样的情景吗?”“你能画出情景图吗?”“注意想象和理解这个情景”。

5.重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教学。首先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使学生知道它们的由来;对每一个概念要弄清它的来龙去脉。在讲授物理规律时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物理规律的表达形式,而且更要明确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和单位,规律的适用条件及注意事项。了解概念、规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如:运动学中速度的变化量和变化率,力与速度、加速度的关系,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关系,通过联系、对比,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科学的语言表达能力。

6.重视物理思想的建立与物理方法的训练。物理思想的建立与物理方法训练的重要途径是讲解物理习题。讲解习题时我把重点放在物理过程的分析,并把物理过程图景化,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过程。物理习题做示意图是将抽象变形象、抽象变具体,建立物理模型的重要手段,从高一一开始就训练学生作示意图的能力,如:运动学习题要求学生画运动过程示意图,动力学习题要求学生画物体受力与运动过程示意图,并且要求学生审题时一边读题一边画图,养成习惯。解题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

57高一物理教学反思 篇7

一、反思自己是不是一名合格的教师

曾经有这样的观点, 说教师的高度就是教学的高度, 教师的厚度就是教学的厚度。这是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 阐述了教师的专业素质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高中政治教师呢?这是每一个任课教师都应该明确的问题, 也是应该时时检讨的问题。笔者认为, 一名合格的高中政治教师, 应该具有高尚的师德, 精深的专业知识, 能够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 总结教学经验, 形成适合自己教学的理论观点;能够优化教学模式, 采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辅助教学;能够精通教材、深刻理解课程标准, 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做到这些, 我们就可以认为他是一名合格的政治教师。

二、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是否有所更新

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实施的新课改, 是我国近阶段实施的重大教育改革。其主要目的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更新不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教学理念, 关注学生的能力形成, 关注学生的发展。那么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怎样确定教师是否更新了教学理念呢?

1.教师是否把握了时代脉搏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密切反映我国社会生活实际的学科, 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把握时代脉搏, 使教学与社会实际紧密相连。把握时代脉搏是高中政治时代性和实践性的体现, 如果教学不能与时代相符, 那么这样的政治教学就没有意义, 同时也会导致课堂枯燥乏味。真正有效的政治教学是将政治知识和理论融于真实的生活中。

比如必修一经济生活中《影响价格的因素》的教学 , 教师可以布置学生进行市场调查, 调查市场上蔬菜的价格变化, 然后分析价格变化的原因。让学生从生活的实际中了解教材内容, 掌握经济理论, 使“理论联系实际”的朴素真理真正成为我们行动的指南。

再比如《征税与纳税》的教学中, 为了让学生理解纳税是一种守法行为, 征税是一种执法行为, 税务管理是一种依法执行的税收管理行为, 可以给学生讲述刘晓庆因偷税获刑的经过。对于这样的明星人物, 学生倍加关注, 拿他们的案例进行说明更有说服力。税收关乎国计民生, 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 提高税务工作效率, 对国家发展、人民生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教学过程是否以学生为本

新课改倡导的重要理念就是关注学生的发展, 转换师生的角色, 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以学生为本,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新课改实施合作探究式学习, 目的是要学生通过探究, 实现亲历知识建构过程,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质疑能力、探究能力。传统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 教师主宰课堂, 教师重点研究怎样教, 对学生怎样学则很少关注。以往的课堂是封闭式的, 而如今的课堂应该是开放式的, 应该让学生走向社会了解我国的经济发展, 体现教学的实时性。教学中应多采取探究式的学习形式, 为学生设计导学案, 引导学生质疑和探疑, 自疑自探、合议再探、总结升华, 自始至终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给他们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和氛围。如果教师能做到这样, 那么学生的主体性就得到了体现。

比如在教学中, 根据教材内容“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设计一个辩论会, 引导学生针对我国目前社会上贫富悬殊的现象, 讨论如何实现社会公平, 同时使学生理解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可以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使公民安居乐业。举办辩论会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原理分析实际的能力、辩证思维能力、表达能力, 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培养学生对思想政治学习的积极性, 从而形成正确的观点。

3.是否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能够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理论联系实际是我党一贯的工作作风, 使学生能够从小养成这种良好的态度和习惯, 是思想政治学习的最终目的。为了让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中可以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实际案例, 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这样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创设了必要的环境和氛围。

比如帮助学生给家庭建立理财方案。让学生运用高一经济生活所学的股票、债券、储蓄等知识, 结合家庭经济收入或个人零用钱等情况制定一个理财方案, 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反思教学方法是否科学

教学效果是需要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作保证的, 教师是否选择了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也是我们进行教学反思的主要内容。新课改要求教师要更新理念, 优化教学方法, 因此, 深化新课改需要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科学。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学案导学式学习等教学方法, 都是新课改中大力提倡的有效方法, 为学生的政治学习提供了重要的保证。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怎样教, 学生怎样学, 打破以前只研究教师教法, 忽略学生学法的陈旧观念。

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提高高中政治教学的效果, 必须要坚持进行教学反思, 不断地反思, 不断地总结, 不断地进步。研究和探讨如何提高政治教学的效果, 是每一名政治教师面临的永恒课题, 值得我们永远探索。

参考文献

[1]刘志杰.谈中学政治教学的教学方法——反思性教学[J].学周刊, 2011 (27) .

[2]杜晓迎.如何构建中学政治课的反思性教学体系[J].学周刊, 2011 (22) .

新课改下的高一英语教学反思 篇8

一、教学理念的更新

传统的外语教学中以老师“教”为主,以学生“做”大量的练习来巩固所学的知识为辅。这样的教学重视知识的系统传授和笔头练习,忽视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语言能力的训练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这就是形成了所谓的“哑吧英语”,而现代英语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学习,在老师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与学生的交流,让学生去学会学习,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这就要求老师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具体授课过程中更新方法,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二、创设并利用情景组织课堂教学

在实际教学中,创设各种各样的活动情景,使知识系统化、运用自如化及审美愉悦化融为一体。在一定的情景氛围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产生学习动机和感知并运用语言,使自己置身于具体的语境情景之中, 从而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更好地在情景活动中领会和运用语言。

三、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满足不同的求知需求,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学生在学习中存在智力、兴趣、态度、语言基础能力、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学生个体的差异,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比如在课堂提问时,把设题分为高、中、低档,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课堂中来,在考试中的设题也是难易适中,使每个学生都能接受,逐渐消除对外语的畏惧心理,鼓励他们学习外语的信心。

四、创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学生沟通,每天让每个学生课后找一个适合自己难易度的小文章,课前让他们到讲台表演,这既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又使得他们的心理压力减轻了,同时也增加了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只有学生们对英语感兴趣了,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好成绩。在教学过程中,尽量用简单的口语,使每个学生都能理解、懂得,同时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英语,即使简单的一个单词也行,并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犯的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这既锻炼了学生英语表达能力和胆量,也在无形中发展了学生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培养他们创新灵活运用英语的习惯。

五、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培养独立学习的主动性

在学习每个单元之前,我都会让学生先预习,找出本单元的语言点及难点和重点,让他们试着自己去总结归纳整理笔记。比如在第一册Unit 4涉及到了定语从句,我就先让学生看课后的例句,并让他们自己发现定语从句的相关知识,了解定语从句相关术语,并尽可能多的提出自己的疑惑,这不仅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增强了他们的成就感。

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并加以改正,使师生共同进步。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对完成整个教学任务至关重要,我在这方面的做法是,每月初我会利用一节课时间深入到学生当中去,询问他们的听课效果和学习情况以及对自己的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意见,最大限度的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和教学素质。

高一物理组教学反思 篇9

物理组工作的工作思路是:认真执行学校教务处的工作计划,继续开展新课程、新教材的教学研究,把课程改革作为教研工作的中心,继续认真学习新课程、新教材。积极参与教研活动,提高每一位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水平和课程的实施能力。使教研活动服务于学校,服务于教师,服务于课堂的基本理念。

二、教研组成员分析

我们物理组有王家凤、郑吉东、黄世刚、査勇、揭成云为主的专业功底深厚的中年老教师,也有李柱贵、张太强、黄绍兵、李菊英、江中斌等为代表的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教师。更有洪莉、吴岚、钟丽、曾伟为代表的优秀青年教师,并且这些教师在学校的精心安排下分布于各个年级,结构组成合理,大教研组、小备课组都很和谐,备课组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

三、新教师培训计划

李菊英、胡龙华、朱小丹老师都是引进的优秀骨干教师,对三位老师的教学无可厚非,主要是到了新的学校,学情可能发生很大变化,所以主要提醒她们多了解学生,另外还要请他们把原来学校的一些经验给我们做些交流。至于不满3年的年轻教师只有吴凤兰一名,吴老师研究生毕业,师范生素质很好,现在发展很平稳,提醒小吴老师多听本备课组其他老师的课,多请备课组其他老师听自己的课,多向有经验的班主任请教。并且积极为其创设发展平台,为其争取各级教学研究课,从而快速成长。

四、工作重点

(一)进行相关培训工作,更快地提升本组教师的教改科研能力

1、定期对本组教师进行新课程理念的学习和培训,本学期重点学习《物理课程标准》、《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教师如何做课题》等各类课程改革的教材,并用这些理论来指导平时的教学。

2、突出案例培训,例如如何撰写教学反思、教学案例、教学论文等,如何进行课题研究的相关培训。

3、积极组织组内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参与年度中学物理教学论文和其他方面组织的论文撰写工作。

(二)提升课堂研究的氛围

通过各种课型的研究来指导和提高本组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对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进行研究,最大程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组织本组教师学习如何评课,如何说课,如何鉴别一堂课的有效,并包括如何评价检测课堂教学效率。(包括如何命题)

(三)教学资源建设

组织指导备课组活动,上学期各成员分的任务,本学期进一步升华,在大组活动时间大家交流心得。结合课题初步建设物理教学资源库,一方面收集物理学科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资料(包括典型的案例集、配套的练习集)。另一方面整理出物理学科的教学资料(包括有主题性的课堂录像,开发的校本化的课程,富有学校自己特点的课堂设计方案,特别是每个备课组所积累的系统的拓展性的练习资料。

五、具体措施

1、认真贯彻好学校的教学常规,对备课、听课评课作如下要求:备课组要求(1)专研教材,年轻教师备详案,老教师备简案,但内容要做到重点突出,难点有化简方法。重点突出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学习知识,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而不是详细的介绍老师怎样把知识教给学生。(2)加强集体备课,做到三定:定时、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听课:随机听课。评课:先提意见,再提优点,并要求每位老师归纳发表新的见解。(3)备课组认真组织好教材分析。换了新教材,教学目标、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教学方法、课堂结构都要如何发生相应的变化,这些都需要我们一块探索,共同研究。计划间周至少一次比较大的说课,并认真作好记录,必须将每一章节的教学目标、重难点、教法说透吃透。(3)定期开展教学情况分析,交流研讨活动,根据每个班的学生特点,成绩的差异,找出每阶段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出好补偿练习,争取每章知识减少差生面,尽量统一练习。在每课时分析时,针对本年级学生配备怎样的课堂练习,配备怎样的课后练习,要进行认真组合、筛选与变化。

2、各种形式的观摩课、示范课、汇报课、转转课,要求每位教师认真准备,共同探讨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和途径。

3、对外交流。尽量能邀请专家或有经验的教师来组指导、交流,扩大视野,增加教学信息,另一方面要积极外出交流学习。

高一化学教学反思 篇10

学生们刚进入高中,学习方式将由“经验记忆型”转向“探索理解型”,因此我们在教学上需要把握时机和尺度,做好衔接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的教学,提高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经过这半学期的教学,我在教学上主要着力在这两点:

一、明确哪些知识点在初中已经解决,哪些在初中出现,但是需要在高中拓展加深。

二、了解学生的学习力,知道他们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最重要的一点是理解他们在学习上的迷思。比如说,还有很多同学不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尽管他们在初中学过可以用质量来表示,但是,对于高一上课学习的用物质的量来表示,就出现了思维交叉迷思,于是在化学方程式的各物质的比的例式上就出现了混淆颠倒。这可以直接导致学生们在计算出现错误。而写出这样简单的化学方程式及各物质间的比值,是教学重点,是化学的基础知识,重要性不言而喻。这对我们教师来说是十分简单好理解的,但对于受过初三简单化学教学的孩子们来说,却是十分困难,因此计算时屡屡出错也不奇怪,盲目指责也无济于事,只能换方式利用习题突出强调重点教学。

高一数学翻转课堂的实践与反思 篇11

【关键词】高一数学;翻转课堂;微课视频;函数

一、实施过程

本次我选用的课例是高一数学必修一1.3.1《函数的单调性》

1.课前制作微课视频,上传到网络共享

微课程制作需要一定的技术、软硬件设施,微课的内容要求精炼,能涵盖知识的重点,视频时间力求短小,控制在10分钟左右,让学生在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高度兴奋的时间内完成微课学习,当然,不同的学生理解力是不同的,鼓励理解慢的同学反复观看微视频,直到理解为止,这也是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本节课的微课教学设计主要介绍了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单调区间的图像求法,定义法证明函数单调性的方法,力求学生能通过微课学习初步了解函数单调性的概念,能解决一些简单的题目。

2.制作好学习清单,发放给学生

一.学习目标:理解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初步掌握判别函数单调性的方法

二.学习资源:微视频,课本,《优化设计》

三.学习方法:先认真观看微视频,学会思考、归纳、质疑

四.学习任务:完成书本课后练习,《优化设计》随堂练习,找出疑难点,小组探讨,确实不会的留待课堂提问

五.提升拓展:

思考1:用定义证明函数在(0,1)上是单调递减的函数

思考2.你能总结以下判断函数单调性的方法有哪些?

思考3.写出以下几个常见函数的单调区间:

思考4.所有的函数都有单调性吗?列举出没有单调性的函数

3.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根据任务清单进行学习

注意发扬团队精神,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对于疑难点鼓励多思考、探究、甚至可以查阅资料逐一进行突破,既能对知识印象深刻又培养了坚韧的性格品质,确实不会的地方留待课堂老师的讲解。

4.课堂学习,答疑解惑,提升知识的整体性

由于学生对函数的单调性有了初步的了解,所以课堂的环节设计成:首先是小组提问,师生共同解答、然后是课前思考题解答,提升深度、接着是设置易错易混点,提醒注意、最后是分层次探究,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在这样一节翻转课堂中,第一第二个环节教师更多的是引领学生解决课前学习所遇见的各种问题,把各小组的作业解答用实物投影展出,同学们分别指出其优缺点;第三个环节是易错易混点的设置,挑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深度,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也是对学生今后学习的提醒;第四个环节分层次探究,主要是教师设置易中难的题目让学生思考,不同的问题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本节课我设置的题目是:

(1)写出函数f(x)=x2+a的单调增区间;

(2)若函数f(x)=x2+ax+1在区间(1,+∞)单调递增,求a的取值范围;

(3)写出函数f(x)=x2+|x|单调区间;

(4)研究函数f(x)=x+的单调区间.

二、对翻转课堂的思考

经过大量翻转课堂理论的学习,经过亲身的实践体验,本人对翻转课堂有了较多的体会,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对长期进行填鸭式教学的老师是一个极大的挑战,翻转课堂翻转的不仅仅是教学模式,更是教师角色的翻转,过去教师课堂知识的传播者变为学习的引领者和促进者;其次是学生学习时间的翻转,过去学生在家做作业在学校听课,现在是在家听课在课堂上做作业;另外是教学内容的翻转,过去教师备一节完整的课,现在可能被砍成几个小段,分步学习。总之,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带来的还有以下几个思考:

1.翻转课堂需要存在的条件

我们都知道翻转课堂需要微课程视频制作,而且要有网络平台,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是授课备课,还需要熟练录屏软件的使用与视频的制作,还需要一口流利的较为标准的好听的普通话,这样录出来视频效果才会好;其次是需要师生共同拥有的网络平台;再者是学生要拥有手机电脑等设备。这些都需要系统的组织才能得以完成。

2.翻转课堂的意义

翻转课堂是网络时代的产物,当大网络时代造就一夜暴富的电商时,人们在思考,它能给教育带来什么,真的是翻转课堂吗?人们探究的翻转课堂固然有他的存在意义,首先,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习这件事交给学生自己,这不仅是对传统教育的颠覆,也是近年来国家课改和教育理念调整的方向;其次,它给学习上理解力稍慢的学生带来了福音,他可以反复观看视频让自己尽快理解,甚至还可以换不同老师的视频加深印象理解;另外,它给学生学习的时间和地点带来了能动性,学生可以在状态最好的时候听课;还有,它给课堂注入了生机,课堂是问题探究式为主,充满着乐趣。

3.翻转课堂实施的注意点

我们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首先考虑学生的发展水平,包括优秀学生和后进学生,其二要把以讲授为主的注重知识传递转化为以学生应用为主的知识获得;其次,我们强调课前自主学习,课前通过视频及其他形式的资料进行学习,是基础性的知识,要有高度概括性、浓缩性,以及对课堂后续教学活动的指向性;另外,我们强调课堂教学采用多种方法,以少量强化型讲解后,主要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参与式学习,包括一对一辅导、基于项目、基于问题、小组协作、案例解析、方案设计、讨论、头脑风暴等等,让学生加深对前期学习的理解程度和实际应用技能;还有,教师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这就要求需要有翻转学习平台系统的辅助,如可汗学院中对于学生学习进展、观看频次、暂停和回放的部分,都有清晰记载,教师可以查看这些数据,根据系统提供的数据图表,清晰的了解课前学习中,学生学到了什么程度,集中于哪些问题?落后者纠结于什么问题?如此,即可以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教学策略,开展分组式有针对性的辅导活动。个人认为,这才是翻转的灵魂所在,如果只是课前学习视频,可能又会导致部分师生落入熟知的“预习”的窠臼。

高一历史教学反思 篇12

课程标准为教学依据的思想,凸显公民教育的宗旨,集中反映了国家在历史新课改中的政策与发展方向,体现了国家对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的基本要求。我们只有通过对课程标准的认真学习、耐心研磨,才能理解解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以及课程的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等内容制定的初衷,才能更准确地把握教材,指导教学,才能在教学中更好地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从而进一步全面提高全体国民素质。

新课改要求教师做课程的开发者,在“一纲多本”的时代,如何在课标的指导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具体内容处理教材,是课改中教学创新的起始点。在学习必修1《世界多极化趋势》一课时,首先明确本课学习内容要点是:“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其次注意到“简述”和“了解”这两个不同能力层次目标要求,进而明确“简述”的是四种政治力量的兴起,“了解”的是“多极化趋势”既“发展”又“曲折”的特点,最后根据上下节的课标内容,把本节的时段确定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由此展开本节教学内容的处理和学习探讨。在处理简述四种政治力量的兴起是有主次、轻重之分的,欧共体、日本、中国是本课的重点,不结盟运动则相对不是主要的,是可以略讲的;而简述部分则可由学生根据教材和所学的知识自主学习。对欧共体和日本兴起的原因可通过合作学习、共同讨论得以完成。对“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这一教学难点的完成,教师可以用讲解法或材料解读法来突破。这样即可灵活处理教材和和教法,又紧扣课标要求完成教学目标。

(2)以学生为主体,转变教学方式,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

历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没有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就谈不上历史教学改革,教师的美好愿望也就无从实现。学生是否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改革中来,是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历史教师不仅要使学生能够较好掌握运用知识,努力创设新的历史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同时更应关注学生的精神状态,引导和促进学生将传统的历史学习方式转变为科学的新型的历史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自己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以及合作精神不断得到发展。

在学习《世界多极化趋势》一课时,以多媒体的手段通过讲授法、讨论法、材料学习法、观察学习法、实践学习法等多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逐步地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比如: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进行导入新课和引导学生认识“欧共体形成原因”和“日本成为经济大国的原因”。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史料,并结合相关资料,以材料解析题形式,培养学生分析历史材料的能力,并加深对历史问题的认识。通过观看“欧共体形成”的录像,让学生感性地了解历史,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中国和平崛起对世界历史产生哪些影响 ”的研究性学习小课题探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精神,充分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能,使教学内容从课内延伸到课外。通过图示教学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历史发展的现象,使所学知识具体化、直观化。通过“对战后欧共体和日本的崛起,我们有何启示?”问题提出,将历史学习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体现历史教学的人文关怀。

(3)以培养多元智能为宗旨,转变单一评价机制,增加评价标准的多样性。

课标中的评价建议明确指出:“遵循既注重结果,也注重过程的基本原则,灵活运用各种科学有效的评价手段,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做出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因此,我们要注重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提问创新,有时学生提问很有深度,我们要善于赏识学生,让他们感受到学习历史的快乐,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不仅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一定的提高。在学习了《英国的制度创新》、《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的内容和了解世界主要大国崛起的情况,思考当今中国路在何方,启发学生为中华崛起而学习。我就组织学生观看《大国崛起》的录像或文字材料,并写出观后感的小论文。学生兴趣很高,在观看之余,积极撰写读后感。写小论文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主要的是学生的心灵感化和爱国情结的升华。

二、问题与困惑

在课堂教学中,虽然教师主观愿望良好,但与教学实际总有一定的差距,存在教与学的问题和困惑主要有:

(1)由于历史在初中是所谓的“副科”,学生不太重视,因此学生初中的历史知识贫乏,掌握得太少、太散了,如简单的朝代更替、朝代的建立者、建立时间都不知道,而历史主干知识、历史体系更无从谈及。而高一新教材内容的综合、时间的跨度大,类似于以前的专题史。如必修1的第1单元,内容综合的程度是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的政治专题中的中央集权制度的积累、时间的跨度是史无前例的:从夏商周一直到晚清上下几千年。因此,学生根本搞不清缘由,记忆起来难度很大,严重影响高中教学的正常开展。其次,高中教材内容与观点与初中相脱节或拔高。初高中教材版本多样化,教学内容严重脱节,初中内容蜻蜓点水,高中内容要求入木三分,导致新课程“繁、难、偏、杂”。同时,有些观点过于“超前”与初中所学的观点存在着矛盾,使学生无所适从。

(2)不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由于初中阶段没有打好基础,升入高中以后,才开始真正把历史作为一门课程来学习时,就不知如何下手了。不知道做课堂笔记,也是等老师在复习时给他划重点;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虽然认真听讲,甚至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但一到考前复习时,就不知道如何自主复习、理解地掌握历史知识。再者,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能通过平时的及时复习和适当练习来提升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对策与措施

(1)、落实课前预习工作,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针对学生学习基础弱、方法落后的特点,教师应努力改变传统的封闭式课堂教学模式,采取开放式教学方法,重视和加强指导学生的课前预习,必要时进行社会实践调查。这样,学生就在课前的学习活动中,就可能了解到了课本上没有的历史知识、历史故事等,并通过充分有效交流,实现初级资源共享,为学生学好的新课奠定良好前提,形成学习良性循环,并为下次学习探索积累经验,在学习时处于主动探索的地位。

(2)、加强集体备课,提高合作教学观念。

新教材注视学生合作学习方式的转变,实际上教师的备课方式更应随之而变。由于新课程在容量难度上和不同于旧教材,教学上初高中又有很大的差异。教师不仅要加强自身教学理论学习和专业素养的提高,同时加强集体备课、集体议课评课,才能更好解决新教材中的诸多新问题,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这种集体备课不仅仅是校内的,而且应是校际的、地区间的、以至是更大范围的;不仅是面对面的交流,也可以进行更简便、快捷的网上交流。

高一教学反思 篇13

教学内容并不多,也不难,但是因为距离我们时间很久远,要想深入浅出、突出主题、线索明显、设计成课操作难度并不小,二是要查阅大量资料书籍,三是学生对于这些文明古国名字可能熟悉较好,但是文化上的`感知认识比较稀薄,这其中也包括我自己。

文明的区域性影响可以埋下一些伏笔,例如中华文明对东亚乃至整个亚洲的影响,古希腊文明对地中海沿岸、西欧乃至整个欧洲的影响。在讲到世界古代史和近代史,必须提及希腊、西欧和中国。可以在本课作一些适当的课外知识铺垫。

高一历史教学反思  篇14

一、发现的问题

1、首先,个人工作经验不足,一个从高一到高三的完整的历史理论体系尚未完全确立起来。

2、学生初中历史知识掌握的太少、太散,历史主干知识、历史体系无从谈起。

3、高一新教材内容的综合程度和时间的跨度有点大,类似于专题史,学生根本搞不清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经过以及事件发展的整个过程,因此记忆难度有点大。

4、刚开始的时候,我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是严格按照教参书规定的课时进行授课,但是我发现绝大多数教材内容在45分钟内基本上讲不完;如果提高速度完成了教学任务,大多数学生反映听不懂,学生有点听天书的感觉。

俗话说的好:方法总比困难多。对于教学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我必须进行深刻的反思,向老教师虚心请教,经常和同级历史学科的老师们一起共同探讨和研究,为此我得出了以下方法和结论:

1、首先,要熟悉初中历史课程知识,初中讲过的知识与高中知识重叠部分可略讲,做到详略得当,有的放矢。

2、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改变初中历史课满堂灌思路,创设情景,实施有效教学,努力引导学生并调动他们的历史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历史学习氛围。

3、课堂教学实行多元评价,一改过去简单以成绩论英雄的做法,通过课堂论述、课后历史小论文、历史材料的收集、历史小故事的讲述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参与其中,找到兴趣,提高历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高一语文教学反思 篇15

高一语文教学反思1

语文老前辈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课和别的课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旁的广告牌;买东西,附带的说明书。到处都可以学习语文。”由此,我常在想:既然语文无处不在、语文无处不有,学习语文的条件得天独厚,学好语文理应小菜一碟。但事与愿违,不少学生对语文失去了兴趣。在此 对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及成因作一些分析:

其一,对语文学科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语文是基础性的科目,是工具性学科,学好语文会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但语文学科的重要性远非如此。

其二,囿于语文高考的试卷模式。学习语文,就是在学习表达能力,其中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长时间地在字、词、句中转悠,我们学生的表达 能力会有怎样的提高呢?我们把语文学科分成几大板块,弄得七零八散,与真正的文学早已相去甚远。在这样的教学中,语文素养真是无从谈起。

有的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需要我们一个一个词语的积累、一篇一篇 文章的阅读、一次一次说话的练习、一个一个片断的写作,就像砌房子一样,一块石头、一个砖头、一抹水泥、一张瓦片、一颗钉子、一根木条,你就得一点一滴的 垒和砌,嫌麻烦就不行。而有些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缺乏充分的认识,认为上课听听、课后做做练习就可以提高,从不注意观察生活,从不读课外读物,从不 多写一篇文章。抱着这样的认识学习语文,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无数事实证明,学生是在阅读课外读物的基础上增强了学习语文兴趣,进而不知不觉地提高了语文成绩的。看来,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首先要增加阅读时 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增加阅读时间,扩大阅读视野,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思想。但因为时间的 关系加之外界诱惑很多学生很难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因此,我的尝试常常无疾而终。

学习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其实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我想今后还要坚持预习和复习的整理本的检查和检测,让学生在预习,复习以及课堂学习这几个环节上能 环环相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责任感,真正充当起的主人。当然,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仅仅是做到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我愿意在实践中继续探索。

反思我的语文课堂,很多情况下存在着喧宾夺主的现象,我总是自觉和不自觉地体现着主角身份,要了解学生的状况,总是满足于课堂上几个活跃分子的反应,依赖 于课后跟学生的单独交流,其实,我早就发现,课堂上的那种交流是任课后怎么弥补都无法达到的效果。要能让每一个学生的心在我的语文课堂上都动起来,这该是 多么令人振奋的事情啊!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的心真正地动起来,而不致于使学生陷入“热闹是他们的,而我什么也没有”的窘境呢?

语文教学影响着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影响着一个学生整个人今后的发展。高中语文教学旨在使学生养成爱读书的习惯,使其具备最起码的表达能力,进而为学生整个 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最坚实的基础,为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开启一扇成功的大门。而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还是普通中学的学生,能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让他们积极 主动地了解并接受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使他们的人生境界和文化素养得到提高,不也正是我们努力的最终目标吗?如果我们在高中阶段做到了这些,那么我们的教 学就是成功的。我相信,通过以上反思,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做得更好。

高一语文教学反思2

给这届学生讲解《雨霖铃》,正好是在天气渐暖,柳絮纷飞的,春雨微濛的暮春时节,文理科分班刚刚结束,整个校园高一学生之间里弥漫着一种淡淡的感伤气息。这一切都为《雨霖铃》的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情感氛围。于是,我在导入时播放了歌曲《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很快就把就把学生们的思绪拉到课堂上来,然后又由“长亭”、“古道”自然过渡到柳永歌咏离别的这首《雨霖铃》上来。接下来的教学环节顺理成章:畅谈作者,师生互读,配乐朗诵,由声入境,尽情地去感受曲词的情韵之美。

接下来的工作该是教师带领学生一步一步地去找意象、品情感、析手法、评语言。这届学生也赶上了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本校也实行了将尽一年的时光,有迷茫,也有收获,更重要的是它为我的语文教学工作悄起一扇门,打开了一扇窗,开阔了我的视野,也使我更加快乐地带领着学生在语文的百草园中感受到更多奇异的芬芳。

新课程“基本理念”要求:“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和审美的创造力。”于是,我把对诗词的鉴赏分析设置成了一道开放行的题目:小组合作,任选一个角度(从意象、情感、技巧、语言方面)对本词进行赏析,言之成理即可。学生们热情很高,我的工作则是到更小组去做点拨,引导。大约十分钟后,各小组准备好了自己的答案。意象组的同学找到了:寒蝉、长亭、雨、兰舟、烟波、暮霭、杨柳、晓风、残月等意象,点明共同特点是凄美。情感组的同学认为:全文抒发了一种离别之痛和羁旅之愁。技巧组的同学看出了借景抒情、虚实结合。语言组的同学说出了轻新、自然、优美。这些答案有的是在我的点拨下得出来的,有的在具体的表述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但是,在此过程中,同学们积极地开动了脑筋,学到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会了思考,掌握了鉴赏诗词的方法,收获了快乐,学会了合作。正所谓是“受之于鱼,不如受之于渔”。

接下来的环节是“说出记忆中离别的故事”(要求:用诗词名句回答)如:白居易《琵琶行》“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苏轼《水调歌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秦观《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一环节要求学生运用与课文情感意象相似的诗词作答,同类比较,再次让学生领悟词凄婉的情感之美。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能力。最后,布置作业:选择某种景物写几句话,赠与昔日的好友,寄托自己的一种思念之情。

通过本次教学我深刻认识到:

1、教师一定要具备课堂开发的意识与能力,只有具备了这些素质,身边的一是一物,才会变为一种很好的语文资源,从而为语文教学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2、应该想办法让语文学习变成一种学生愿意主动参与的活动,课堂开放,才能能活跃学生思维,调动其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3、语文教学应联系学生的生活,如果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就无法走进学生的心灵。只用重视实践,语文学习才会对学生的生活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高一语文教学反思3

我们教文言文,目的不在于写作,而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既如此,什么是学生阅读文言文的理想境界呢?它不是能将文言文译成顺畅的现代语,也不是能对文言语句作细致的语法分析,而是一看就懂或者经过查词典、会意而后懂。有时进行点翻译练习或语法分析不过是达到读懂的一种辅助性手段。

教授《劝学》,我拟以“读”为基调,即朗读、诵读、背诵。当然,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在“读”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帮助他们扫清字词句的阅读障碍,引导他们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这对诵读课文、理解课文、背诵课文,提高阅读鉴赏文言文的能力很有帮助。针对这样的教学目的,我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诵读课文(感性认知)、探究课文(理性认知)、背诵课文(能力升华)。经过分析、思考,要求领悟文章的基本内容,达到熟练地背诵全文。这种诵读式的教学,跟先前书塾的死记硬背是有着实质上的区别的。

为了使诵读收到实效,首先要善于根据课文内容和写法上的一些特点,启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自觉诵读的要求;其次,在诵读练习过程中发现难点时,要指示学生运用各种记忆的因素去解决它们,毫不动摇地要坚持做到当堂成诵。

在开始诵读阶段,我让学生分段、分层地进行,最后要求连贯地背诵全文。

高一语文教学反思4

优化的语文课堂教学,它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活”。一堂“活”的语文课,就像一篇跃动的散文,一件流光溢彩的艺术品。语文课堂教学的“活”,需要灵活的教师引导,鲜活的学生思维,活跃的课堂气氛。可对于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我来说,还是一个漫长的摸索过程,我觉得要使课堂气氛”活”起来,是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这方面是这个学期工作中十分欠缺的地方。

活化课堂关键是教师引导灵活。要想活化语文课堂,让学生学得活,当然教师灵活引导是关键。首先,教师的教学活,带动的必然结果是学生学法活。教师教的不只是把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探究结论。给学生多点拨,多直观,多启发,多鼓励;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动口,老师在课堂中应引导学生创新学习,鼓励他们的批判精神,允许他们标新立异。其次运用灵活、恰当的教学手段将教材所设置的情境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就显得至关重要。我在教学中经常利用多媒体,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调动学生各种感官,把学生自然而然地带入特定情境。充分利用多媒体上课,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学生能很快全面熟悉文章内容,并且能顺利解决课文有关问题,准确把握知识要点。

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注重发挥学生的思维功能,鲜活的思维是优化语文课的核心。在教学操作中,有经验的教师在灵活引导的同时,十分注重鼓励学生的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聚合思维、直觉思维、想象思维的并用,并力求异新,自觉地让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去解决问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鲜活的学生思维是智慧激荡的摇篮。我在教学中从不随意打断学生的提问和回答,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望。

当然,在实施活化课堂教学活动中,还有两个方面值得注意,一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二是要对学生的活动多加肯定,表扬。希望我能在下学期的教学中有所改进,查漏补缺,师生互动,使课堂气氛活起来,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高中语文教师。

高一语文教学反思5

《包身工》是著名剧作家夏衍 1935 年写成的一部报告文学,主要反映当时东洋纱厂一些签订了“卖身契”的乡下女孩的悲惨的生活和劳动状况,是我国报告文学中的名篇。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除了让学生对报告文学这一题材有感性的认识之外,还要感知课文内容,体会包身工的悲惨的境况,学习作者的选材以及文章的结构、写法方面的特色,并延伸拓展,引发对一些现实问题的思考。教学难点是文章篇幅很长,仅阅读一遍就需半节课的时间,涉及的内容很多,学生可能在短时间内难以理出头绪,且教学时间受限,须在两个课时内结束。我认为这节课要想按时完成以上任务,必须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以问题为导引,以学生为中心,分版块分组讨论。因此,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

《包身工》是高中语文课本的经典保留篇目,给一批又一批的高中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时至今日,其成作年代离我们越来越远,于是,师生理解此文的难度因久远时间的间隔而增大,所以,我们在体味此文的思想性和文学性之前,首先要扫除时间障碍。

学生对那段历史陌生,有距离感,认为此文在现实生活中已过时,所以一翻开课文心理上便有排斥感。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此课之前,搜集相关背景资料,上课时以多媒体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其了解成文时的社会现状,明白此文应时而生的迫切性以及成作的艰难性,感受《包身工》的历史价值,而且通过图片和文字来展示当时工厂和工人生活的情况,可以从感性上激起学生对帝国主义资本家和封建买办势力的痛恨,以及对被剥削工人的无限同情,如此以来便可将学生引入到学习本文应具备的情感上来,这样进入本文便是水到渠成之事了。不仅如此,教师还可趁势对夏衍的其他作品,例如《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等作品进行简单介绍,明确夏衍的创作风格,激发学生借助这些文学作品走近那个时代的兴趣。

在领会到此文的历史价值之外,还得让学生认识到它的现实意义,紧贴实际,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情感引导,让学生在每堂课上不仅学到知识,更提升思想认识,这样才达到了新课标要求的教学目的。现实生活中还有“黑心砖窑”和“非法用工煤矿”的存在,其中这些工人的生活状况如何?他们与“包身工”是否相同?我们是否也可以借助报刊网络手段搜集资料,写份如今工人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与现实紧密相联,便培养起了学生的社会忧思感。

学习此文的第二大障碍便是篇幅长,课堂进度缓慢,效率低下,学生注意力不易集中,以传统教法来教学显然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于是在课后我便反复思考,翻阅多种教学案例,寻求一种较佳教学方式,以突破常规,让传统篇目有不传统的教法,最终发现研究性学习教适合本课教学:

把课文分为三大块,主题研究,文本研究,纵横比较研究。根据这三大块,就课文提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第一,《包身工》的主题是什么?《包身工》最后三段意义何在?对揭示全文主题有何作用?第二,《包身工》的结构有何特色?作家与时代背景介绍。什么是报告文学?它的特点是什么?修辞手法的运用及评析;文中数字的作用;文中引号的作用及句子的含义分析。第三,包身工现象与打工妹现象的比较;包身工,海外华工与偷渡者的比较;现代“包身工”的现象思考。

留下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完成各项任务,课堂上互相交换资料,整理修正自己的观点。

这样,用有效的方式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并使学生深入文本,使其学完此课之后,在知识,能力,情感方面均有收获,此般,便达到了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

高一语文教学反思6

《归园田居》是陶渊明辞官归隐之时的一组重要的诗歌作品,写于其“不为五斗米折腰”之后。厌倦了官场的繁缛礼节,迎来送往,向往山川田园的陶渊明,最终结束了时仕时隐的生活,选择在挚爱的田园中度过余年。

《归园田居(其一)》更是清楚地告诉读者——他要回家。于是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诗歌本身的特点,上课时紧扣一个“归”字来预设问题,从“归”来鉴赏诗人的情感,体会他的精神追求。所以我提出四个问题:“缘何归”、“归何方”、“从何归”、“归如何”在课堂上师生合作共同解决,并在中间穿插了陶渊明身世简介,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尤其是从“抓意象、辨角度、明白描”等入手去体会陶渊明笔下淡泊宁静的田园之美。领悟诗人对真实的追求与坚守,考到陶渊明的那份纯真、自然。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首先太过依赖于自己预设的问题,教条地只会按着多媒体的播放顺序上课,却忘了学生是活动的,他们的思想是与我不同步的,因此当学生的思想跳跃时,我却未能跟上他们的脚步,有点手忙脚乱。

其次重点不够突出,在授课过程中喜欢面面俱到,导致重点不突出。为了“全”却失了“全”也是此堂课的最大的缺点。虽然我的教案写得密密麻麻,做的认真、仔细,学生也由于是赛教课更是积极努力的配合,尤其是连发言也努力猜测我预设的答案,让我的心不由的沉重。因为我和学生都缺少了对诗个性的解读。我们都参考了大量的资料,都被这些资料束缚的展不开自己的解读,让我们的想象与联想在限定的世界里游走,失去了“人”的魅力。

再次在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炼字与比喻、白描等写景角度时,我更没有充分地信任学生的能力,我怕他们基础差,不能说出我预想的答案而使课堂教学无法顺畅的进行。所以我掌握着整个课堂,依然重复着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老套路。这种教学模式影响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让这堂课看似滴水不漏,教学环节齐全却毫无生机。

写到这里,我不禁扪心自问:自己精心准备的教学设想难道就是要看到这样的局面?在他们点头的同时是否真的走进了诗歌的内容与情感,是否感同身受的领略到了诗人笔下那个恬静美丽的田园生活?是否知晓了“复得返自然”的“自然”二字在诗人心中的分量……

想到这些,我真的对于自己这堂失败的赛教课懊悔万分,明明是为了求“完美”,却上成了支离破碎,毫无亮点的一堂课。

课后说课、评课时,听着同僚给我提出的意见,我深深地明白了:诗歌教学切莫贪|“全”“多”。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能将这种求“全”却失“全”的做法戒掉,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因此,这堂课成了我教学路上的警钟,让我时时牢记自己在课堂上的位置,也让学生有更多的想象和创造的空间成了我课堂追求的目标。让自己多一份惊喜,少一点后悔吧!

高一语文教学反思7

《荷塘月色》的第一节课主要是梳理了文章的脉络,并找出作者的情感线索,疏通文意。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目标。而第二课时,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如何写“写景状物散文”,重点研读第四、五自然段,让学生学会运用“修辞”和“练字”进行写景状物。

课堂上结合学案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但是最后的当堂训练“以月色下的张北或月色下的私立一中为话题,写一段300字左右的描写性文字”,却不能完成,于是,将其作为课后作业,在第三节课的时候,我让小组先自我选拔,每组选出1—3篇相对较好的,并一起帮助改正,然后再讲台上给大家展示,这堂课让我感觉挺满意的,发现了学生们不一样的一面,虽然学生们的文字并不是那么完美,还需要打磨。

但是,我看到了我上节课的影子,我知道上节课已经在学生的心中打下了烙印,并且学生已经开始尝试着学习怎样去写,我给予了朗读的同学以充分的肯定,“我看到的好多大家的作品也不过如此,今天大家写的片段都很好。

这说明只要大家认真去写,并不比那些大作家差,没准那一天我们班的那位同学会成为一名作家,到时别忘了送老师一本书啊?”我所说的话是由衷的,每个人的潜力都是很大的,关键看你去不去开发它。在这里,留下你们的痕迹,希望你们将来能走的更远。

高一语文教学反思8

1、 教学反思 :教师要认真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因此身为教师,必须从严要求自己,认真做好备课施教的准备,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做到心中有数,惟其如此,教师才能正确把握课程进度,最大限度的输出知识。在本次备课过程中,我认真归纳了文学常识、常见实虚词、古今异义、固定句式和特殊句式,通读了《项羽本纪》、《高祖本纪》、《吕太后本纪》,查阅了大量的评论资料,对项羽的为人和性格有了新的认识,同时认真研究借鉴了同事们给出的无私的的教学建议,使我在翻译方法指导、人物性格分析和多媒体处理上掌握了不少方法和技巧。

2、教学过程:当时,我上这一课时,用的方法比较单一。因为是高一,学生刚升到高中,对文言文的理解比较困难,文言知识比较缺乏,所以,学生在课文疏通方面,比较感到头疼,他们要求在这一方面多用一些时间。因此,原本非常精彩的历史再现,没能让学生去表演,通过表演加深理解。

3、教学理念、方法的反思:

(1)对学生能力和基本特点考虑不够,不够相信学生的能力,不敢放手让学生去合作、探究,然后把他们自己学习的情况和结果用表演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样老师就可以摸清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很好很及时地作出反馈和指导。

(2)学生通过合作讨论、借助工具书就基本可以疏通文意,在讨论的过程中还可以积累他们的文言知识,提高他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通过表演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反映的那段历史的了解,可以激发他们对相关课文的主动阅读,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今后的教学中,要相信学生的能力,敢于放手让学生去合作探究,老师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高一语文教学反思9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突出那些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习惯。新课改的教学方式,以学生自主建构为特征。《课程标准》建议指出: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语文学习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教学方式的转变中,新课程特别将 “ 自主、合作、探究 ” 作为重点进行倡导。 本节课是以《离骚》为例,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本,重视对其分析能力、表达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有的放矢,有效而深入地学习。

《离骚》是古代杰出的抒情长诗,它的内容深厚,思想深邃,情感深沉,境界高远,语言奇伟瑰丽,想象新奇动人。作者屈原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更是值得每一位炎黄子孙引以为豪。他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洁身自好的品质,献身理想的精神,千百年感动并影响了无数后人。然而对于古文基础尚浅的高一对口学生来说,要真正理解《离骚》的内容、体会其中的深刻含义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学生对屈原有一些了解,比如知道端午赛龙舟、吃粽子等民俗与屈原的联系,但对屈原的作品却知之甚少,有的学生可以说是一无所知。因此,要真正读懂屈原的作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语言形式上来看,《离骚》与《诗经》不同,《诗经》多为四字一句,读起来琅琅上口;而《离骚》以六言为主,多用“兮”字来抒情,句式更灵活多变,朗读、背诵起来相对困难。所以在学生刚接触课文时,感觉不好读,都有点畏难.另外,因为《离骚》中多用一些对现代人来说是生僻字的词语来描写、抒情,有些诗句读起来让人觉得不是很顺口,也影响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进而影响他们对作品的`深刻内涵的把握。

第二,从内容上看,《离骚》多用象征手法,其中出现的“香草、美人”占了相当的比例,它的内容深厚,思想深邃,情感深沉,境界高远,语言奇伟瑰丽,想象新奇动人。而这些“香草、美人”对现代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陌生,要完全读懂并非易事。

第三,对屈原的品行的理解也有一定的困难。对于屈原最后的自投汨罗,从古至今的学者亦有不同的理解,要学生从中悟出屈原的忠君爱国的高尚品质还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

因此根据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我计划用四个课时完成本课的教学,把理解、朗读和背诵作为教学的重点。从基础字、词、句入手,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再组织学生进一步探讨屈原的思想、言行及给我们的启示。尽量让学生走出传统的思想误区,认为文言文就是最难学的,让他们产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把文言文转化为白话文理解,降低难度,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激情.其中第一,二课时主要是介绍屈原的生平及作品的写作特色,使学生对屈原及其作品有进一步的了解。然后教学重点是扫清字词障碍,特别是其中的生僻字、通假字、古今异义字,理清文章思路。第三四课时则主要是让学生借助文言文资料,朗读诗歌、逐句理解诗歌内容。为了避免单调枯燥,在翻译的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形式进行:全班齐读诗句,然后翻译;请同学朗读诗句,小组合作一人读一人翻译;老师朗读诗句,同学交流。并且小组之间再进行比较,评出表现最好的组.最后让学生联系实际开展合作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综合分析。从实际的教学情况看,这种形式的效果还不错,学生的学习激情较高。

通过四个课时的学习,学生基本能够理解课文的内容,对屈原及其作品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并且学生在这次课堂上的学习也有很大的进步,其主要表现在:

(1)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与之前的课堂相比有更多的学生愿意尝试回答问题.简单一点的问题多留给基础差并且平时不喜欢回答问题的学生,这也能增长他们的信心.调动差生的积极性,以带动课堂的学习气氛.例如:一(10)班王健,樊普林同学;一(19)段立人,王远,等几位同学平时不喜欢回答问题,但在这次课堂上却表现得非常突出,有很大的进步;

(2)朗读能力提高了;由于是文言文,大多数同学有些畏难,不愿意花时间去读课文,比如,就有学生认为文中太多的“兮” ,不是很容易读,就不愿意去读它.我于是就多花时间指导学生如何朗读,通过疏通字词读音,听朗读磁带,教师示读,划分朗读节奏,分组朗读的形式,让学生学会朗读,体会诗歌的语言特征,在经过反朗读后,学生的朗读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3)小组之间的配合能力明显加强;从这次课来看,有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小组的力量加强了,并且组与组之间也有一定的竞争。很显然同学们对这次的加分很在意,都希望能在课堂上好好表现,挣得奖励分。在投入学习的过程中也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

(4)学生回答问题时的语言组织能力有所加强;从学生的回答问题情况来看,总体来说有很大的进步,原本对口的学生很多人基础较差,在课堂上表现出比较胆怯,对自己不够自信,因此回答问题时也比较含蓄,而这次因为多鼓励他们,在整个氛围影响下,很多学生也能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能用简洁经典的语言甚至是诗句来概括。比如一(10)班周衡就用到了诗句,一(19)班王盼同学还引用《弟子规》中的道理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总体上来看,同学们的学习的激情提上来了,基本上全班同学都能认真听讲,但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其不足之处是:

(1)因为时间以及学生的认知基础的关系,未能再介绍屈原的其他作品及其他《楚辞》的作家、作品进行拓展学习。因此,学生对《楚辞》的创作手法、艺术特点还没有一个比较全面、深入的认识。

(2)教学的时间过长,由于课堂上的讨论时间过长,导致课堂上的时间比较紧凑;

(3)学生对文中的重要句式的把握不是很好,因此要加强对句式的讲解。

(4)部分学生的掌握程度不是很好,对于基础不一样的同学要进行分层教学;

(5)班级的不同学习情况也不同,这次整个教学过程中,(10)班和(19)班的课堂反映也不一样,各有各的问题,因此在以后的每堂课中要因材施教,根据两个班级的不同特点制定教学计划,以提高课堂效率。

(6) 在课堂上极少数同学仍然喜欢用方言回答问题,这在语文课课堂上是非常不可取的,所以要引导学生讲普通话;

针对以上问题,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地完善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真正做到自主性学习。多发现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然后根据他们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自主自觉地学习。而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将不断的钻研文本和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不断的完善我的课堂教学。

高一语文教学反思10

长久以来,语文课堂充斥着浅薄,低级,呆板,滥情。给人的感觉是语文课堂就是思想品德课,说到基础知识,就是字词句;语文老师犹如豆腐娘、犹如疱丁大劫八块,作文教学就是样板戏;语文课改,如同”脑筋急转弯“;语文要审美性,那就朗读一下,最好再来点眼泪,到处是滥情……

一、课文教学“教什么”

这是针对教学内容而言的。“教什么”的问题是教学内容的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率的高低。

在这个问题上,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最突出、最普遍的现象就是教学内容的空泛化和纯知识化。所谓“空泛化”,就是教师讲授一篇课文,无论是滔滔不绝地“分析”,还是狂轰滥炸地“提问”,教学的着重点都放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上。什么划分结构、归纳段意、总结中心思想及写作特点等,这些看起来好像很有条理,而实际上没有体现出语文的“特色”来,课上得很空。而这些属于课文内容(即文章“写了什么”)方面的知识,学生只要认真读一两遍课文基本上都能把握。一个又一个宝贵的40分钟,就这样白白地耗费掉。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无效劳动就集中体现在这一点上。所谓“纯知识化”,就是教师在讲课文时,眼光聚焦在“这是什么”的层面上,如“这个字”怎样读音,“这个词”怎样解释,“这篇文章”分几段,每段是什么意思,中心思想是什么,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等等,内容繁多,面面俱到,一篇课文恨不得放到嘴里先嚼个稀烂,然后再吐出来一口一口地喂给学生,把语文课上成“告知”课,学生只须记住就是了。

所以导致上述现象的存在,就是相当数量的教师片面地认为课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记住文中字、词等知识。应该说,这是课文教学的一个任务,但绝不是惟一的任务,更不是终极目标。我在听课中经常发现很多语文教师在他的教案中,都把“理解课文内容”列为“教学目标”中的一项。而在实际教学中,落得最实的,教师最卖力气解决的也是这一项。我们说,在课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写了些什么,这只是课文教学的低层次要求,而在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深入到课文内部,理解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理解课文语言文字的表情达意功能,才是课文教学的高层次要求和根本任务。不然的话,讲了《致橡树》,就是为了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正确的爱情观;讲了《祝福》,就是为了让学生认清封建礼教的罪恶;讲了《苏州园林》,就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苏州园林的格局和特点……这就不叫语文课了,而变成政治课和地理常识课了。我们的语文教师,长期以来一直在教学的园地里为别的学科任劳任怨地、辛勤地耕耘着,而把自己的这块语文“自留地”“责任田”给荒芜了。

那么,课文教学究竟应该教什么呢?一句话:教语言。

课文教学的核心是语言教学,抓住了语言,就抓住了课文教学的核心。语言知识包括:标点知识、语音知识、文字知识、词汇知识、语法知识、修辞知识、逻辑知识和文体知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课文教学中不仅仅要学习、掌握这些“死”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作者是如何灵活巧妙地运用这些“死”知识来表情达意的。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语文这一门课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的。”教育部新制订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写道:“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是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合称,构成“语文”的要素就是语言,如果离开了语言,“工具”不能称其为工具,“人文”也就不复存在了。这就再清楚不过地告诉我们,课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指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正确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积累语言材料,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

二、课文教学“怎样教”

这是针对教学方法而讲的。人们常说,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称其为“科学”,我们就要探求其规律。按规律施教,教学就顺畅,效率就高,反之,教学就滞塞,自然就达不到目的;称其为“艺术”,我们就要讲究方法。教法得当,效率就高,教法不当,效率就低。

当前,在教学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就是教不得法。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教不到位。如前所述,一些教师在课文教学中只注重字词知识教学和内容理解,而不注重品味语言的运用之妙和表情达意的功能。这一点在毕业年级的课文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二是教法僵化。一些教龄较长的教师,长期教学实践形成了自己的固定的教学套路,反映在课文教学上,就是用一种教学模式去应付各种体裁的课文,不能因文定法,教学模式化,课上得很死。三是以讲为主。一些教师在课堂上主宰地位毫不动摇,以讲为主,全面灌输。特别是在分析课文时,总跳不出“分析”的框架,局限于深入理解这个层面,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语句,总想分析出其微言大义来。仿佛不这样教就显得教学没有深度,不这样教就不算完成教学任务,不这样教就展示不出教师的渊博学识和高深理论来。有时为了追求课堂上的表面活跃,大量的提问充斥课堂,满堂讲、满堂问、串讲串问,把语文课上成问答课。这样的教学,现在还相当普遍。四是题海战术。现在的学生,除了极少的上课时间,大部分时间都被“考试”“训练”给占满了。什么“课课练”“单元练”“月月考”“期中考”“期末考”,毕业年级还有不止一次的“模拟考”,等等。学生整日里泡在“题海”中而不能自拔,而考试时最感头疼的还是不会阅读分析。这除了试题本身的因素外,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题海战术的不灵验。

教学方法上存在的这些问题,究其原因,说到底,还是对课文教学的认识上的偏差所致。我作为年轻的语文教师,学历都已达标,工作热情非常高,工作也很努力。但我对自己的教学不满意,很尽快摆脱这种局面。所以,要解决课文教学“怎样教”的问题,正确认识课文教学的目的、任务就显得尤为重要。

高一语文教学反思11

高一即将结束,回顾过去的一个学期,觉得值得思考、总结和改进的地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这当然和新课程的实施这一大背景有关,但正因为如此,才更需要我们每一个新课程的参与者、经历者把在教学一线的亲身经历、亲身感受以及经验教训认真总结,好好反思,让自己在今后新课程的教学工作中少走弯路,少犯错误,下面就来谈谈本人在高一第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中曾经有过的一些错误认识或做法。

一、以为新课改就是要完全摒弃传统教法的错误认识

我们常说“除旧立新”,一个新的理念的实施确实是建立在“破”的基础上,“有破才有立”。这一次的新课改也是如此,它在课程结构设置、目标设计等很多方面都有较大的改革,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这就使得我在教学中力求新的同时,容易忘记一些好的传统教法,特别是在语文教育中行之有效的一些教法,比如让学生多读、多背、多记、多写、多练以及教师适当的点拨、引导、挖掘、深入、延伸、拓展和精讲。事实证明,以上的方法虽然传统,但效果显著,在语文教育中大力提倡创新的时候,吸收和融会传统教法的长处显得尤为重要。

二、新方法实施中产生过的错误做法

(1)导学案运用中的错误做法

我们这次高一语文的新课程教学一个重要的“新”的标志、新生事物是“导学案”。“导学案”在山东兖州一中的成功经验已经证明它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思维,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能力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我们在实施过程中,出于经验的不足和对学生学情调查了解的不够,往往会采取这样一种片面做法——只注重导学案的“学”和“讲”,却忽视了导学案的“导”,结果经常会把课堂变成做题目(做导学案)和讲题目(讲导学案),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部分学生的厌学。事实证明,如果导学案只“做”只“讲”却不“导”的话,对学生的“学”恐怕很难产生什么积极的、正面的影响。所以,如何设计好导学案并进一步利用好导学案,使它能够真正调动学生、激发学生、解放学生是一个急待解决的课题,需要我们每一个新课程的参与者、经历者好好动一番脑筋。

(2)合作学习中的错误做法

新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提出了“积极倡导资助、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对于什么是合作学习,我在实践中曾有过这样那样的一些错误做法:

①、将小组合作等同于小组讨论。当教学进行到某一环节时,我便会要求学生“分组讨论这个问题”。于是学生便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了。其实,这样的小组讨论由于不是在明确的团体目标指引下的群体学习行为,因此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

②、教师缺场。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我有时会退至教室的一侧耐心等待,有时又如蜻蜓点水般在各学习小组间游走。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我再开始依次听取各组的汇报,汇报完毕,课堂教学活动便宣告结束。其实这样的合作学习事实上只是一种形式,因为缺乏教师的指导,学习效果也欠佳。

③、合作学习被用得过滥。有的时候我在课堂上不分问题是否合适都让学生进行讨论。合作学习呈现极大的随意性。其实有的合作任务很简单,更适合自主学习,完全没必要合作学习。有的问题学生意见基本一致,也不需要共同探讨。频繁、无价值的合作不但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还容易使学生养成遇到问题浅尝辄止,一味依赖他人的不良习惯。事实上,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两者并不排斥。

④、小组中分工合作意识不强。没有分工就谈不上合作,但有时候,在我的课堂上,往往并没有一个很明确的分工,学生做的工作只是一个意见交流,最后找一个同学来汇报即可。而且,往往是小组中比较积极的学生会经常被推举来做汇报。这样,很多学生根本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

以上两点新方法中的错误做法是我在新课程实施中曾经有过的较为突出的现象,可能还存在着其他的问题,篇幅有限,在这里就不一一说明了。

总的来说,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一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我们不但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有发现问题、预防问题的能力。在这里提出几点误区也是为了使我们的教学之路能走得更顺畅。问题出来了,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我们更应该防患于未然。在新课改的路上,让我们少些误区,多些成就,在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前进!

高一语文教学反思12

朗读,一种基本技能的训练活动,品味感受的阅读活动,充满诗意的文学活动,也是丰富细腻的情感活动。

朗读教学,既是传统的,又是时兴的;既是语感的,又是技能的;既是文学的,又是审美的。朗读,对同学们进行语调、语速、节奏、情感等方面的技能训练和说普通话训练的语文活动。朗读,让同学们认知文字、感受声律、体味词句、领会情感、品味意境、发展语感的充满情致的实践活动。

朗读,是阅读教学的一种基本课型,是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一条常用教学线索,也是一种灵动多姿的教学细节。成功的朗读教学一定是层次非常细腻,过程非常生动,形式非常活泼。反过来说,没有朗读的语文课不是美的语文课。

朗读不仅仅只是活跃课堂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不也仅仅只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穿插,它是让学生充分地占有时间,让学生得到充分语言训练和技能训练的教学手法。

所以,课堂上的朗读,小而言之,是培养语感、形成阅读能力的极为重要的正确途径;大而言之,是教学改革和教师设计水平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课标说: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

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

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朗读教学,从教师的角度看,需要我们研究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朗读教学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第二,语文教师的朗读技能训练和朗读水平的提高

第三,朗读教学的设计艺术

重点谈第三个方面的内容:

(1)小步轻迈——层次细腻

将朗读过程分解成若干个细小的步骤,每一个步骤完成一方面的任务。

如对《七颗钻石》的朗读指导:

1、用童声来读,语速要舒缓,语调要清新。

2、请带着表情朗读,语音要甜美。

3、朗读的时候要有孩子们讲故事的韵味呢。

4、用重音的方式,用上扬的语调,读好故事中的几次“变”

5、可爱的小姑娘感动着我们,让我们进行表演式朗读,来表达这种感动。

这样的朗读指导比较准确地利用了课文的文体特点,比较准确地把握了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立意有一定的高度且角度比较新颖,给学生一种渐入佳境的朗读感受。

(2)角度精细——过程生动

《口技》的朗读教学流程:设计:

第一次读:读得流畅响亮——人人出声,读得沸沸扬扬,形成课堂气氛并初步感知课文。

第二次读:读得字正腔圆——主要训练朗读第一段,教师示范,学生学读,这里的“字正腔圆”主要用于表现文字的气氛,为全文的朗读定下一个基调。

第三次读:读得层次分明——从理解段落层次的角度训练朗读第二、三段。同时训练学生的段落分析能力。

第四次读:读得有情有境——朗读第三、四段,老师示范,同学们体味文中情境并通过自己的朗读将其表达出来。

第五次读:读得有急有缓——这里重点朗读第四段,先急后缓,读出文中情景,读出段落层次。

这里的朗读教学要求具体,层次明朗,覆盖周全,活动充分;加上形式变化与调控手法的运用,场面的活泼可以想见。

(3)听读结合——形式活泼

我们将第一次在课堂上学习爱情诗——《我愿意是急流》,它,同样也闪耀青春的火焰。

我们这节课的上法是:美美地听美美地读美美地品美美地说。

第一个教学板块:美美地听(7分钟)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一遍。听的时候要想象诗中的“画面”

请同学们再听读课文一遍。听的时候要理解诗中的“意象”

请同学们第三遍听读课文。听的时候要感受诗中的“真情”,同时要轻声地跟读。

第二个教学板块:美美地读

第一遍,重在整体感受,注意语音(饱满、圆润)

第二遍,重在体味情感,注意语流(节奏、停顿、快慢)

第三遍,重在进入情境,注意语气(轻重抑扬,抒情性)

(4)、有引有读

《紫藤萝瀑布》第一个教学板块“感受美——朗读美文”。教师以主持人的身份出现,巧妙地剪裁课文,整合内容,组织起诗意盎然的朗读体味的活动。

1、请同学们自由地放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美文。

2、老师“整合”课文内容,引读课文,同学们再次感受美文。

师:“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出现在我的面前的,是这样流光溢彩、生机勃勃的一树紫藤萝。请同学们以赞叹的语调,朗读课文的第2段。

师:这里的藤萝花是繁密的,生动的,活泼的,它们是那么快乐,那么充满活力,那么富有美感。请同学们用喜爱的语调,朗读课文第6段。其实,上述“层次细腻,过程生动,形式活泼,重点突出”这几者是不能分开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渗透着“情感丰富”,立体地多维地支撑着、表现着一个优美的朗读教学设计。朗读教学要求教师指导有方,教师自己要有较高的朗读水平和技能;朗读教学要求组织得法,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时空,运用感知性朗读、模仿性朗读、熏陶性朗读、体验性朗读、表演性朗读、竞技性朗读等各种手段和方法,对学生进行生动扎实的训练。

其实朗读教学有着更为高远的创新境界。如:我们可以将朗读作为一种课型来设计,可将朗读作为一种教学线索来设计,可将朗读作为一种欣赏过程来设计,可将朗读作为一种教材处理的手法来设计,可将朗读作为一种信息提取的活动来设计等等。

高一语文教学反思13

学生们常言学语文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鲁迅的文章好,但也难品,有写作手法的原因,也有时代背景的原因,也有心理上先入为主的原因。这次教授《纪念刘和珍君》时我用了两个课时和一个早读的时间。

早读的重点布置了诵读,具体任务是:读熟、解决疑难字词句、把握人物的言行。

第一课时,分析刘和珍的形象,重点训练了概括事迹和提炼品质两个内容,旨在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第二课时,针对语言线索,词语移用和比喻说理三个写作特点进行了重点讲解,让学生在理解写作手法的基础上,明白手法是为内容,为中心服务的,而这些手法又可以学习借鉴,做到学以致用。

高一语文教学反思14

柳永的《雨霖铃》是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和有宋一代婉约词的杰出代表。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重新强调回归体验、回归心灵。尤其是诗歌更要注重让学生获得直观感受,获得心灵共鸣,从而得到美的享受。

创设情境、符合考纲、整合知识、有效评价,这些都是高效课堂的基本要求,作为一名初登讲台的青年教师,我觉得自己还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将这些要求全部落实到课堂教学的环节中。因此,我便结合所讲课文的特点,将情境创设作为落实高效课堂的主要手段。

明确了这一方向之后,我开始精心的准备课件、反复推敲教学语言、选择适合的朗诵配乐,希望可以通过这些手段在课堂上营造出词人柳永想通过《雨霖铃》传递给我们的意境。但是,在进一步分析课文之后,我发现,我所做的工作,都只是表面功夫。学生如果对诗词本身没有较深入的理解,那么这一切外在的东西都是没有载体的。因此,我改变了方向,将问题设计作为创设情境的重点,或许能获得相对好一些的收效。因为,恰当的提问,可以引导着学生探究文本,主动思考,从而揣摩出诗词的味道。

于是,我开始在教案中加入问题设计的环节。针对不同的诗句,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执手相看’的动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暮霭沉沉’的设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寒蝉凄切’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面对‘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景象,诗人会想到什么?”等等。可是在第一次试讲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反应十分不好,大家对我所提出的问题并没有积极回答,思考问题的热情程度也不高,课堂氛围呆板压抑。

面对这样的状况我开始反思原因,是学生对这篇课文本身不感兴趣吗?我翻看了一些学生的教材,发现他们的教材上记了大量的笔记,这证明学生们对这一课是很感兴趣的,他们希望对这首词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只是在课堂上没有进入充分思考的状态,只是简单直接地接受了老师的想法。导致了学过以后对于诗歌的印象并不深刻。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没有调动起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在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指点下,我再一次把目光聚焦到问题的设计上。我发现,我所设计的问题没有梯度性、区分性。很多问题的设计是雷同的,让学生感觉回答完一个问题后,剩下的问题就无话可说了。此外,问题的指向性不明确,让学生不知道从哪个角度思考。

也就是说表面上出现了学生不与老师互动的问题,而实际上,这个现象的原因是问题设计不科学。

针对这个问题,我将我所设计的问题做了修改。将原来的问题改成“词的上片没有写‘情’却处处含情,是如何表现的?”、“‘念去去’一句出现在婉约词中是不是显得不协调?”、“‘经年’二字有怎样的味道?”、“‘虚设‘又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经过这样的改动,在第二次上课的时候,我自己感觉课堂的效果比第一次好一些。至少学生们开始进入了思考的状态,他们开始不再排斥我的提问,基本上都能努力的在课文中找寻问题的答案。

但是,课堂气氛沉闷的问题仍然存在,学生们虽然在思考,但是却不能够的得出较好的答案。这个问题又一次引起了我的反思。是不是问题设计的太难了,让学生百思不得其解呢?在通过对老教师的咨询,我体会出,这次的问题出在环节设计上,缺少了让学生反复朗读、品读诗词的过程,那么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自然就不。

所以,高效课堂不仅需要科学的问题设计,更需要学生对于课文的品读,以读促解,以读促悟。

高一语文教学反思15

源远流长的传统语文教学模式,虽然有很多优点,但用现在的眼光看,在某种程度上的确束缚了学生的个性,而且也让我们每一位一线语文教师教得很累。本来以为“课改”会让我们轻松一点,可是半年下来,没有感到丝毫的轻松。新理念、新模式、新教材、新的评价机制,需要我们花大量的时间、大量的精力去理解适应;同时新课改第一年,家长、社会、教育部门的密切关注,这些都也让我们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虽然我们高一语文备课组教龄都在8年以上,教学经验最少的也经历了两个大循环,但我们一致觉得,每一个人都象工作第一年刚刚上岗的新教师,紧张加忙乱。回顾这半年来我们的困惑、思考与实践,我们不能说有什么经验,只有一点点甘苦,和大家分享。

首先我们面对的是课程结构的变化。

以前的高中语文教学,课程相对固定,很少变化,是一种稳定的结构。而新课改突出了发展个性和以人为本的概念,相应的对新的课程结构就提出了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较高要求。具体体现为压缩必修课时,增开选修课,以提供较充分的个性化空间。以前高中3年的语文内容,在新课标中压缩为5个必修模块,在高一、高二共两个半学期内完成。另有3个半学期左右的时间,学生可用来选修。选修课现在设计为5个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每个系列又可设计若干模块。必修课每个模块计2学分,学生修满10个学分,可以达到基本水平。选修课学生依个人兴趣自选4个模块,修满8个学分后,与必修课共计18学分,这样就可算作语文科目合格。

课改大大压缩了必修课的课时,我们的周课时数减至四节,课时减少了,授课内容却不减反而增加了。新教材每个必修模块包括四个单元的阅读鉴赏、一个单元的表达交流、一个单元的梳理探究和一个名著导读,相当于旧教材的一册书,而新课程要求一个学期修完两个模块内容,也就是说,旧教材一年上完的内容新教材要一个学期上完。于是,期中考试前我们高一师生就是在与时间赛跑,与有限的精力作斗争,一路奔跑,好不容易到达一个终点,还没来得及喘息,又要向下一个终点奔去。课改,变成一滴滴的汗水,凝成一个大大的“累”字,我们被这个大大的“累”字压得无暇去体味课改带来的益处。我们的困惑是,新教材,如果要以师生的赶和累为代价,那它的存在价值到底有多大?不要说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就是让学生的身心得以舒展一下也难啊。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那么多的内容,这的确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但在接下来的必修2中,这个问题就缓解了不少。因为教完必修1后,我们全组教师一起进行了认真的总结与反思,大胆地对教材进行了取舍、处理,缩减了一些内容。比如第二个模块中的演讲词单元,本单元的重点在于拓展运用,所以我们只用了两个课时以本单元的第一篇蔡元培先生《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和第二篇著名的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两篇演讲稿为范例,让学生掌握一般演讲词的特点,把口头的演讲训练放在课前口语训练甚至平时的课堂发言中。同时我们加大课堂密度,争取有效的授课时间,基本上每一节夜课我们都用来讲课,很少考试。果然,时间够用了,期末实现了我们留出一个半星期总复习的预期。但与此同时,另一个问题又出现了。开设必修课的目的,是构建语文基础,可是略有教学经验的人都知道打基础是不能开快车。语文各种能力的养成不是一瞬间就可完成,语文素养的形成靠积累、感悟,运用,哪一样也少不了分析和训练。

缺乏了分析和训练即使能形成也终究是薄弱的,是难以提高的。新课程中尽管回避了训练的话题,而参照其“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的表述,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它暗示了在教学中运用知识与能力去分析文本和训练能力的必要。但现实是课时这么少,几乎每节课都要讲一篇新课文,这与巩固基础的初衷有些矛盾。比如,必修1第四单元是新闻单元,这个单元和高考语言运用考点的新闻压缩直接对应,我们精心挑选了一些这方面的例题、练习,但是就是没时间给学生做,本应期中考试前就完成的练习内容,直到期末复习才安排下去,而这距新闻单元的学习已经很长时间了。最突出的就是文言文教学,无论是旧教材还是新教材,文言文总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往的文言文教学很注重文言基础知识的学习,而新课程似乎弱化了语文的工具性,更注重语文的实践能力的培养,那么,课改形式下有限的课时里的文言文该怎么教?同时还有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就是很多很好的甚至是必须的语文学习习惯(以往学生语文成绩好很大程度得益于这一点),因为抢时间,学生每天只是疲于应付新内容,没有时间复习、整理,所以并没有形成。我想也许是新课标这样安排有些理想化,也许是我们在思路和方法上还存在问题,我想这是我们下一个学期重点要突破的一个难题。

再来说说选修课,本学期学校在高一年级开设了校本选修课。学生学习的自由度大了,老师讲课的灵活性大了,大大激发起了教学双方的兴趣。我们备课组以打通教材和高考为出发点,结合学生实际,开设了一门《中国当代名家导读》的选修课,结果深受学生欢迎,这一门课的选课人数达到了人。

课改给我们的感受是“累”,但“累并快乐着”。

解读教材之乐。

语文教师难当,没有哪一个学科会让教师在上课之间,首先思考的是“教什么?”,而语文课就是这样,限制中包含着自由,有限中孕含着无限。语文学科本就是人文性、艺术性最强的感性学科,在各科教学中最讲求个性,也最能体现出教师的个人气质和才智学识。新课程标准提倡教师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也就是说在新课程标准和《大纲》背景下,语文教师对教材地处理和运用可以是丰富多采而各具特性的。可以说,教改给了我们很大的空间,当我们在课堂上以自己的文化底蕴、知识功底、价值取向搭建起文本解读的平台,以认知价值、审美价值、发展价值引导学生与文体进行“精神”对话的时候,那种快乐是难以言表的。比如,我们学《史记》中的《鸿门宴》、《项羽本纪》,我们如果用心体会,就会发现太史公对项羽作为一个悲剧英雄所具有的人格魅力是抱着高度赞赏的态度来评价的;扬项羽即意味着某种程度的贬刘邦,而刘邦是汉朝的开国皇帝,如果我们继续思考,就会发现太史公的作为汉朝臣子蔑视至尊的权贵而又不得不隐晦表达的深层用意。也许这种解读,未必符合史学专家的正统,但是谁都不能否认,这种语文学习可能就是太史公和我们后人在作跨越千年的对话,哪怕这种对话可能有着许多误解的成分。我们在处理教材时设置一些相关的情景,介绍一些背景知识,学生自己就把思考推进到这一层面。

这学期,我们读古代诗歌,从《诗经》《离骚》到汉魏晋诗歌,我们从这些飘逸着历史流风遗俗的诗句中,遥想那个时代的兴衰和个人悲欢;我们读《赤壁赋》、《囚绿记》《荆轲刺秦王》我们深深感受到有那么多如此壮

阔而又形态迥异的人生奋斗轨迹和生命的选择;学习《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飞向太空的航程》对人类孜孜不倦地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而感到由衷自豪;在名著导读中,穿越时空隧道,与孔子、巴金、雨果、狄更斯进行思想的对话,借他们的智慧之光照亮我们的生命旅程。

当然新课改对备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目标的设定由单一统一目标变为多元多层次目标,让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有提高;备课时的知识准备要更充分,更重要的是备学生的可能,尽可能多的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考虑在内,选好切入点和提问方式,把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作为我们备课的出发点和归属点。

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与教学方式的提高。

新课改的教学方式,以学生自主建构为特征。《课程标准》建议指出: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语文学习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教学方式的转变中,新课程特别将“自主、合作、探究”作为重点进行倡导。

由于课程改革刚刚开始,一开始我们对课程的认识还不能很快到位,即使认识到位了,实践也不能很快地跟进,也有过误区。比如说,偏面地认为“新课程的课就是要新”,于是在课堂上花样百出,有时课上强调所谓的“自主”,而学生实际都是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活动,他们非常“忙碌”地,兴致勃勃地交流着、汇报着、表演着……而学生并没有时间进行思考。一讲“合作”就是“小组”,什么课都是小组讨论,什么内容都要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而很少考虑讨论的价值。再有有时,合作是合作了,但没有提供足够的时间,合作过程是简短的,讨论研究是匆忙的,因此,学生往往拿不出什么结果或结论,感到非常茫然。

通过校内的跟踪听评课以及教育学院的展示课,我们及时反思,认为从根本上说,这一误解是与我们对新课程标准的精神领悟不到位有关,从而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肤浅与浮躁,甚至于有些急功近利。我们得出的结论是“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多种方式体验”,应该是有条件的。它取决于正确的价值取向,一切脱离学习内容、违背语文特点、不符实际的、节外生枝的体验,应当慎重。自主学习,应该在于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读书,有足够的空间思考,有较多的机会实践。在这个前提之下,在面对相同学习内容的情形时,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方式、学习的伙伴,以饱满的情感来展开学习活动,才能将自主学习落实到实处,避免虚假的自主在课堂上的出现。合作学习要以自主学习为前提,在经过独立思考后进行合作学习才有效果。真正的合作学习,必须要用在刀刃上,用在突破学习的难点上。而不是为合作而合作。合作学习是通过多人的头脑在讨论中碰出智慧的火花来解决有一定难度和深度的问题,而不是一般问题。因此,合作学习的组织,也必须要给予足够的时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积极发言,从而得以发展。同时不要一有问题,就组织学生探究,如果探无可探,以学生的实际究无可究,还是结合传统的讲授为好,要把“实”与“活”结合在一起,把“预设”和“生成”结合在一起。

上一篇:楼盘中秋联欢活动致辞下一篇:望其项背近义词